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的代谢及其在肠外营养中的应用

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的代谢及其在肠外营养中的应用

一、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的代谢及在肠外营养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朱明炜,杨桦,陈伟,王新颖,江华,唐云,贾震易,周华,赵彬,陈丽如,康维明[1](2021)在《静脉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文中认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是肠外营养的重要组分, 进入体内可分解为丙氨酸和谷氨酰胺, 具有维护肠屏障、改善免疫、促进蛋白质合成、调控炎性介质的产生和释放等功能。大量临床证据显示, 其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合理应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临床实践中发现, 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在适用人群、使用剂量等多方面国内外尚存在不同意见。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学科专家, 遵循最新指南和共识编写国际标准, 形成该专家共识, 以期达到"规范应用、患者收益"的目标。

王慧[2](2020)在《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现状与临床结局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食管癌围手术期病人免疫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现状,探索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对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为进一步构建以证据为基础的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方案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便利抽样选取某省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食管癌围手术期接受免疫营养支持的180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2002,NRS2002)、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Clavien-Dindo并发症评价系统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录入管理,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独立样本t检验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现状及免疫营养支持时机、免疫营养支持途径、免疫营养成份的单因素分析免疫营养支持时机:纳入本研究176名病人均于术后应用免疫营养支持,其中术前及术后均应用免疫营养支持61例,占34.6%;仅术后应用免疫营养支持115例,占65.4%;免疫营养支持时机在社会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各方面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营养支持途径:本研究176名病人均应用肠外营养(PN)途径行免疫营养支持,其中57.4%的病人应用肠外营养(PN)联合口服营养补充(ONS),42.6%的病人应用肠外营养(PN)联合肠内管道喂养(TF);免疫营养支持途径在术前梗阻程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病变部位、手术术式、病理类型、体质指数(BMI)、营养风险(NRS)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营养支持成份:本研究176名病人所用免疫型营养制剂包括丙氨酰谷氨酰胺、复合辅酶、肠内营养混悬液(TPF)三种。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居多,共96例,占54.5%;其次为肠内营养混悬液(TPF),共38例,占21.6%;第三位为应用复合辅酶,共33例,占18.8%;联合应用病人较少,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肠外营养混悬液(TPF)5例,占2.8%,应用复合辅酶联合肠外营养混悬液(TPF)4例,占2.3%。免疫营养支持成份在月收入、术前梗阻程度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病变部位、手术术式、年龄、体质指数(BMI)、营养风险(NRS)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病人术后住院时间多因素分析及免疫营养支持与术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分析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病人术后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术式、免疫营养支持时机为术后住院时间的相关影响因素(回归模型R2=0.197,回归系数分别为1.775、-0.184,P<0.05),开胸手术、仅术后应用免疫营养支持为病人术后住院时间增加的危险因素。免疫营养支持与术后住院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免疫营养支持时机(r=-0.296,P<0.001)与术后住院时间存在负相关、免疫营养支持途径(r=0.195,P=0.013)与术后住院时间存在正相关。围手术期应用免疫营养支持、肠外营养联合口服营养补充(PN+ONS)更有利于缩短病人术后住院时间。3.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病人总住院时间多因素分析及免疫营养支持与总住院时间的相关性分析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病人总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免疫营养支持时机、免疫营养支持途径为总住院时间的相关影响因素(回归模型:R2=0.203,回归系数分别为1.318、-1.714、0.486,P<0.05),高龄、仅术后应用免疫营养支持、应用肠内管道喂养(TF)途径为病人总住院时间增加的危险因素。免疫营养支持与总住院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免疫营养支持时机(r=-0.171,P=0.031)与总住院时间存在负相关、免疫营养支持途径(r=0.223,P=0.005)与总住院时间存在正相关。围手术期应用免疫营养支持、肠外营养联合口服营养补充(PN+ONS)更有利于缩短病人总住院时间。4.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病人术后并发症多因素分析及免疫营养支持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的有序logitics回归模型:R2=0.236,纳入模型中的年龄(OR=1.365,P<0.05)、受教育程度(OR=0.973,P<0.05)、营养风险(NRS)评分(OR=0.113,P<0.05)、免疫营养治疗途径(OR=1.662,P<0.05)与食管癌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高龄、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术前即存在营养风险、应用肠内管道喂养(TF)为食管癌围手术期应用免疫营养支持病人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免疫营养支持与术后并发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免疫营养支持途径(r=0.132,P=0.022)与术后并发症存在正相关。肠外营养联合口服营养补充(PN+ONS)更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结论:1.食管癌围手术期病人免疫营养支持时机主要包括术后免疫营养支持和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目前大部分食管癌手术病人仍仅于术后应用免疫营养支持;免疫营养支持途径主要为肠外营养联合口服营养补充(PN+ONS)及肠外营养联合肠内管道喂养(PN+TF),PN+ONS为目前食管癌围手术期病人免疫营养主要支持途径,术前梗阻程度影响免疫营养支持途径的选择;免疫型营养制剂包括丙氨酰谷氨酰胺、复合辅酶、肠内营养混悬液(TPF)三种,且单一应用者比例高于联合应用者,术前梗阻程度、月收入影响制剂的选择。2.免疫营养支持时机、免疫营养支持途径影响食管癌手术病人临床结局。围手术期应用免疫营养支持较仅术后应用免疫营养支持更有利于缩短病人住院时间;肠外营养联合口服营养补充(PN+ONS)较肠外营养联合肠内管道喂养(PN+TF)更有利于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李益民[3](2020)在《重组微生物全细胞催化高效合成丙谷二肽》文中指出丙谷二肽(L-Alanyl-L-glutamine,Ala-Gln)具有溶解度高、热稳定性好及分解速率快等优势,已经成为一种替代谷氨酰胺(L-Glutamine,Gln)的新型营养补充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医药等领域。α-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α-amino acid ester acyl transferase,Aet)能以丙氨酸甲酯盐酸盐(L-alanine m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AlaOMe)和Gln为底物直接合成Ala-Gln,基于表达Aet的微生物合成法因其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步骤少、反应条件温和、环境污染小且副产物少,可以作为工业化生产Ala-Gln的新方法。然而,Aet催化合成Ala-Gln过程存在反应时间长和底物转化率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在Ala-Gln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构建了异源表达Sphingobacterium siyangensis来源Aet(SsAet)的重组大肠杆菌和重组酿酒酵母,通过菌体的重复利用及絮凝自固定化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为实现Ala-Gln安全、绿色且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构建异源表达SsAet的重组大肠杆菌高效合成Ala-Gln。以最常用的表达型宿主 BL21(DE3),构建了重组大肠杆菌 BL21(DE3)-pET29a-SsAET(BPA),发现 BPA表达了大量的包涵体,影响了其催化活性。通过更换有助于蛋白二硫键形成的宿主,提高蛋白的溶解性,其中Origami 2(DE3)-pET29a-SsAET(OPA)的SsAet可溶表达量最高,且催化活性是BPA的1.4倍。进一步优化了 OPA的诱导条件和全细胞催化合成Ala-Gln的反应条件,确定了最佳的诱导条件:温度16℃、诱导OD620=0.25、诱导时间12h及IPTG浓度0.6 mmol/L;最佳的反应条件:温度25℃、pH值8.5、反应溶液硼酸盐缓冲液及底物摩尔配比AlaOMe/Gln=1/2。在最优条件下,以OPA作为合成Ala-Gln的全细胞催化剂,反应过程最短可在5 min内完成,获得最高的底物转化率为94%,而比生产强度可高达1.78 g/L·min-1·OD620-1,是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报道的最高水平。除此之外,OPA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经五个循环批次反应仍能维持80%以上的催化活性,实现了循环高效合成Ala-Gln。但是,在相同的细胞浓度和反应时间内,OPA全细胞的催化效率比裂解液降低了 21%,发现了物质扩散阻力的存在。其次,构建表面展示SsAet的重组酿酒酵母。为了克服物质扩散阻力和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潜在的生物安全问题,以生物安全性的酿酒酵母作为表达宿主,将SsAet以N端和C端锚定两种方式展示在酵母细胞表面,通过免疫荧光实验,证明了 SsAet已成功固定在酵母细胞壁上;综合比较菌株生长情况和催化活性,选择N端锚定作为SsAet在酵母表面展示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密码子优化提高了 SsAet表达量,发现经密码子优化的EBY100-pYD1-SsAETs(EPagaAs)在20 min时Ala-Gln合成量是未经密码子优化菌株的1.7倍;反应终点从40 min缩短至30 min,生产效率提高了 33%。但是,EPagaAs合成Ala-Gln的反应时间长,且底物转化率仅为OPA的58%,推测酵母表达系统中蛋白翻译后修饰可能影响了 SsAet的催化活性。然后,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蛋白翻译后修饰对SsAet的影响。以糖基化程度低的毕赤酵母为表达宿主,通过密码子优化,提高蛋白表达量和催化效率,构建了分泌表达SsAet的重组毕赤酵母GS115-pPIC9-SsAETP(GPAP)。以GPAP为研究对象,对重组毕赤酵母的诱导条件和合成Ala-Gln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的诱导温度为26℃、诱导时间为3d及甲醇补加量(v/v)为1.5%;最佳的反应温度为28℃、反应pH值为8.5、反应底物为AlaOMe及底物摩尔配比AlaOMe/Gln为2/1。在最优条件下,GPAP的底物转化率仅为OPA的71%左右,再次验证了蛋白后修饰作用对SsAet催化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胞内和分泌表达SsAet的重组毕赤酵母,发现胞内表达SsAet重组菌株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分泌表达的,其中胞内表达且去掉内源信号肽的菌株KM71-pPIC3.5K-SAETP1800(KP3.5KAP1800)合成Ala-Gln的底物转化率最高为80%,能达到OPA的90%左右,比分泌表达的对比菌株提高了 41%,阐述了胞内表达SsAet和去掉内源信号肽是提高酵母表达系统中SsAet催化活性的有效方法。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发现了分泌型SsAet分子量的增加;通过去糖基化酶的切除,证明了分泌型SsAet中糖基化修饰的存在;通过LC-MS证明了糖基化修饰发生在第442位Asn残基上;通过圆二色光谱仪鉴定了胞内和分泌型SsAet的二级结构,发现了两者的显着性差异,证明了糖基化修饰是影响SsAet结构和催化活性的重要因素。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构建了自固定化重组酿酒酵母高效合成Ala-Gln。使用高拷贝数质粒构建了胞内表达SsAet且去掉内源信号肽的EBY100-pRS424-SsAETs1800(EP424AS1800)。通过培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EP424AS1800能在5 min内获得高达74%的底物转化率,是表面展示重组菌EPagaAs的1.44倍,能达到OPA的83%以上;反应时间比EPagaAs缩短了 8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了 5倍;比生产强度高达1.28 g/L·min·1·OD600-1。通过导入絮凝基因FLOI,得到了毫米级絮凝颗粒且催化活性不受影响的EP424As1800-FLOI,实现了其在反应器内的自固定化。EP424AS1800-FLO1经过十次循环催化反应后仍能保持稳定的催化活性,实现了连续高效合成Ala-Gln。本论文的研究为Ala-Gln安全、绿色且高效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朱江明[4](2019)在《高效合成丙谷二肽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文中认为丙谷二肽(AQ)是一种功能二肽,具有水溶性高、热稳定性好、生物利用率高等优良特点,在临床医疗、术后康复、运动保健等领域应用广泛。AQ的生产目前主要采用化学合成法,由于化学法步骤繁琐,耗时耗力、产率低、伴随副产物产生,因此急需建立绿色高效合成AQ的方法。本研究利用代谢工程手段,构建了谷氨酰胺合成模块和AQ合成模块,通过筛选获得催化性质优良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lnA)和L-氨基酸-连接酶(BacD),通过RBS优化和拷贝数优化,构建能够高效催化谷氨酸(L-Glu)和丙氨酸(L-Ala)合成丙谷二肽的重组大肠杆菌。所取得的结果如下:1、在大肠杆菌BW25113中表达L-氨基酸-连接酶(BacD),构建AQ合成模块,获得重组菌pYB1a-BsbacD/BW,利用该重组菌,以丙氨酸和谷氨酰胺为底物进行全细胞催化初步实现了AQ的合成。2、通过CRISPR技术敲除大肠杆菌BW中编码二肽降解酶的基因pepABDN和编码二肽转运蛋白的基因簇dppA-F获得大肠杆菌AQ09,有效缓解了AQ的降解。重组菌pYB1a-BsbacD/AQ09在以L-Gln和L-Ala为底物的全细胞催化体系中反应18小时,AQ产量达到3.3mM,比出发菌株pYB1a-BsbacD/BW(产量2.0mM)提高65.0%。3、为了降低原料的成本,构建Gln合成模块:筛选获得能够高效转化L-Glu为L-Gln的谷氨酰胺合成酶CgGlnA,表达CgGlnA的重组菌以L-Glu为底物全细胞催化,L-Gln产量达到22.4mM,摩尔得率为44.8%。通过敲除BW中编码谷氨酰胺酶的基因glsA、glsB和编码GlnA亚基修饰相关酶的基因glnE、glnB获得重组菌AQ06,将pYB1a-CgglnA导入AQ06获得重组菌株pYB1a-CgglnA/AQ06。重组菌pYB1aCgglnA/AQ06以L-Glu为底物全细胞催化,L-Gln产量达到46.5mM,较出发菌株pYB1a-CgglnA/BW提高107.6%。4、通过叠加AQ合成模块和Gln合成模块,获得具有AQ06和AQ09底盘敲除性状的大肠杆菌AQ10,将共表达CgglnA和BsbacD的质粒pYB1s-CgglnA-BsbacD导入AQ10获得菌株pYB1s-CgglnA-BsbacD/AQ10。该菌在以L-Glu和L-Ala为底物的全细胞催化体系中反应6小时,AQ产量达23.6 Mm,比出发菌株pYB1aBsbacD/BW提高了1080%。5、合成途径的进一步优化:通过优化RBS和质粒拷贝数,调节BacD蛋白表达获得重组菌株YGS176300,该重组菌在以L-Glu和L-Ala为底物的全细胞催化体系中反应6小时,AQ产量达32.4 mM,较pYB1s-CgglnA-BsbacD/AQ10提高79.1%。进一步,通过更换质粒载体为中拷贝质粒pLB1s,获得重组菌株LGS176300,该菌株AQ产量达22.8mM,仅较菌株YGS176300降低9.0%,但培养后菌液浓度提高一倍。6、全细胞催化合成AQ的条件优化:通过全细胞催化条件,如温度、pH、补糖等的摸索,优化催化反应体系:100mM L-Glu和125mM L-Ala,葡萄糖50mM(分五次,每3小时补加一次),pH 9.0,30℃,反应18小时AQ产量达到65.6mM,LGlu的摩尔得率为65.6%。

杨香瑜,张韶辉,郭珩,张耕[5](2017)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临床应用分析及合理性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讨论本院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为其在临床上的安全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第2季度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的出院病例200份,对用药争议问题进行调查总结。并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探讨了丙氨酰谷氨酰胺适应证、溶媒问题、输注方式、可否单独应用等问题。结果根据文献分析,初步拟定合理性评价标准,临床应用病例中33.5%存在不合理用药。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使用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应为其制定使用标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

周健,司继刚[6](2016)在《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提出目的:关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的临床应用进展,为其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参考文献,对Ala-Gln的药动学特征、临床应用和使用方法等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Ala-Gln在体内快速转化为谷氨酰胺(Gln)而发挥作用,Gln是肠道黏膜细胞增生和分化的重要能源物质,能有效逆转肠黏膜萎缩,增强肠道免疫功能,防止肠道细菌移位,有效改善急危重症、胃肠手术后、烧伤等患者的肠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Ala-Gln在溶剂选择、稀释浓度、输注方法、输注速度和使用剂量等方面还需加以规范。医院应制订Ala-Gln合理使用的标准和规范,并加强合理用药的宣传和培训。

贺光祖[7](2015)在《谷氨酰胺二肽对猪肠上皮细胞更新和蛋白质代谢的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旨在探讨谷氨酰胺二肽调控猪肠上皮细胞更新和蛋白质代谢的作用机制,为谷氨酰胺二肽在仔猪营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人类肠道营养提供参考。主要通过体外培养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用等剂量浓度(2.5mM)的Ala-Gln和Gly-Gln替代DMEM-F12培养基中的Gln,采用Edu掺入法、流式细胞分析、同位素示踪、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和技术研究谷氨酰胺二肽对细胞增殖、小肽转运载体表达、蛋白质周转及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肠上皮细胞中,与Gln相比,Ala-Gln对细胞增殖和周期均无显着影响,Gly-Gln抑制了细胞增殖;Ala-Gin促进了小肽转运载体PepTl基因表达水平,但对其转录因子Sp1无显着影响;Ala-Gln处理组细胞蛋白质周转与Gln处理组差异不显着,但Gly-Gln显着抑制蛋白质合成而促进蛋白质降解; Ala-Gln组细胞mTOR磷酸化水平、4EBP1磷酸化水平和S6K1蛋白质表达水平比Gln处理组细胞均显着升高, Gly-Gln处理组肠上皮细胞mTOR、磷酸化mTOR和S6K1蛋白质水平显着低于其他处理组细胞; Ala-Gln处理组细胞UBE3B mRNA的表达量显着高于Gln组,而Gly-Gln处理组细胞UBE3B mRNA的表达水平与Gin处理组差异不显着。以上结果提示,在体外培养的肠上皮细胞中,Ala-Gln可以替代Gln,发挥促进细胞增殖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刘庄鹏[8](2015)在《谷氨酰胺、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以草鱼幼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试验对象,以商业配方为基础,配置基础饲料,在草鱼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和谷氨酰胺二肽,研究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和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及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分两部分组成,结果如下:试验一:选取平均体重为(7.16±0.1g)的草鱼750尾为试验对象,在草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00%、0.30%、0.60%、0.90%、1.20%的谷氨酰胺。研究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对草鱼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及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在车田江水库养殖网箱(1.5×1.5×1.5)中进行,将试验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箱50尾鱼,试验持续8周。结果表明:在生长方面,谷氨酰胺能显着提高草鱼幼鱼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并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过量添加(1.20%)时,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P>0.05);饵料系数随着谷氨酰胺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谷氨酰胺对草鱼幼鱼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显着影响了草鱼幼鱼肠道消化酶活力(P<0.05),其中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力随着谷氨酰胺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添加量为1.20%时均表现出下降趋势(P>0.05),当添加0.30%谷氨酰胺时其肠道淀粉酶活力显着降低,并达到最低值(P<0.05)。外源性添加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显着影响着全鱼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P<0.05),当添加量为0.90%及以上时,全鱼灰分含量显着高于其余试验各组(P<0.05)。在血液指标方面,谷氨酰胺显着提高草鱼幼鱼血清中血糖(GLU)含量,降低了总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含量(TG)(P<0.05),当添加0.30%的谷氨酰胺时,血清中尿素氮(BUN)的含量(P<0.05)显着提高;谷氨酰胺的添加均可导致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的升高(P<0.05);随着谷氨酰胺添加量的增加,草鱼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 X)活力、丙二醛(MDA)含量不断提高,但显着降低了草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溶菌酶、补体C3、C4活力(P<0.05),当谷氨酰胺添加超过0.60%时,血清中分泌型球蛋白(S-LgA)含量显着低于其余各组(P<0.05)。在肠道形态方面,谷氨酰胺显着影响着前肠黏膜厚度、杯状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前肠黏膜厚度随着谷氨酰胺添加量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增厚(P<0.05),适量的谷氨酰胺能增加草鱼前肠杯状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但过量添加会导致其数量显着下降(P<0.05);谷氨酰胺显着影响着草鱼幼鱼中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和淋巴细胞数(P<0.05)。其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随着谷氨酰胺添加量的不断增加而升高(P<0.05),同样,过量添加会降低其影响(P<0.05)。综上所述,谷氨酰胺在草鱼幼鱼的日粮中最适添加量为0.60%。试验二:选取平均体重为(7.16±0.1g)的草鱼750尾为试验对象,在草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00%、0.25%、0.50%、0.75%、1.00%的谷氨酰胺二肽(甘氨酰-谷氨酰胺Gly-Glu),研究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及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在车田江水库养殖网箱(1.5*1.5*1.5)中进行,将试验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箱50尾鱼,试验持续8周。结果表明:在生长方面,适量(0.25%)的添加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有提高作用,随着谷氨酰胺二肽浓度的增加,饵料系数显着降低(P<0.05);谷氨酰胺二肽显着增加了草鱼幼鱼脏体比(P<0.05),当添加量为0.75%时,其肝体比值最低(P<0.05),对草鱼肥满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谷氨酰胺二肽显着影响着草鱼幼鱼肠道消化酶活力(P<0.05)。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力随着谷氨酰胺二肽添加量的增加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当添加量为0.25%时,其活力均为达到最大值。谷氨酰胺二肽显着降低了淀粉酶活力(P<0.05),当添加量为1.00%时,淀粉酶活力有所上升,但始终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外源性添加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二肽显着影响了全鱼粗蛋白和水分含量(P<0.05)。当添加量为0.50%、0.25%时,其全鱼水分和粗蛋白分别达到最小值(P<0.05)。在血液指标方面,当添加量为0.75%时,血清中血糖(GLU)含量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随着谷氨酰胺二肽添加量的增加对血清总蛋白(TP)的影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的趋势(P<0.05),谷氨酰胺二肽显着提高了血清中尿素氮(BUN)和甘油三酯(TG)含量(P<0.05),对总胆固醇(CHO)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当添加量为0.50%时,其含量最低;随谷氨酰胺二肽添加量的增加,血清中GOT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当添加量为0.50%时血清中GPT活力最低(P<0.05);当添加量为0.25%时,谷氨酰胺二肽能显着提高草鱼幼鱼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但显着降低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P<0.05);当添加量为0.50%时,草鱼幼鱼血清中溶菌酶(LZM)活力达到最高值(P<0.05),谷氨酰胺二肽显着降低了血清中补体C4活力(P<0.05),提高了皮质醇含量(P<0.05)。在肠道形态方面,谷氨酰胺二肽显着影响着草鱼幼鱼前肠杯状细胞数、淋巴细胞数。随着谷氨酰胺二肽添加量的增加,草鱼前肠杯状细胞数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P<0.05),当添加量为0.75%时其数量达到最低值,但其淋巴细胞数随谷氨酰胺二肽添加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多(P<0.05);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中肠绒毛高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显着影响着中肠隐凹深度、黏膜厚度、杯状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P<0.05)。随着谷氨酰胺二肽的添加,草鱼幼鱼中肠隐凹深度和淋巴细胞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当添加0.50%时均达到最小值。黏膜厚度随着谷氨酰胺二肽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厚,适量的添加能显着提高草鱼幼鱼中肠杯状细胞数(P<0.05)。综上所述,谷氨酰胺二肽在草鱼幼鱼的日粮中最适添加量为0.25%。

张茜[9](2015)在《不同酸化海水、VE和AGD添加剂对海水青鳉稚鱼RNA/DNA和GPx、PPAR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模拟生态系统内,用进口的德国AB盐(高级海水晶)配制适宜海水(水质条件为pH8.1、28℃、盐度30、溶氧量≥6.0mg/dm3),孵化和养殖海水青鳉(Oryziasmelastigmα)稚鱼。选用大小一致、健康活泼的30d龄稚鱼作对象研究以下内容:1.投喂基础饲料,在不同酸化海水中养殖海水青鳉稚鱼6周,研究不同酸化海水对稚鱼的影响;2.投喂添加不同剂量维生素E(VE)和丙氨酰-谷氨酰胺(AGD)的饲料,在pH7.7酸化条件下养殖稚鱼6周,研究添加剂调控鱼类的效果。结果如下:1.在本实验条件下,不同酸化海水养殖海水青鳉稚鱼6周,均显着降低稚鱼RNA/DNA值,显着提高稚鱼GPx、PPAR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例如pH8.1 对照组(G0)稚鱼的 RNA/DNA 值为 1.86±0.01,GPx、PPARα 的 2-ΔΔCt值分别是 1.18±0.02,1.03±0.03;而 pH7.3组(G4)鱼的 RNA/DNA 值为1.36±0.01,GPx、PPARα 的2-ΔΔCt值分别是 1.71±0.05,1.52±0.04。2.在本实验条件下,添加不同剂量AGD和VE调控于pH7.7养殖的海水青鳉稚鱼6周,能显着提高RNA/DNA和GPx、PPAR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例如对照组(G0,pH7.7,无AGD和VE添加剂)鱼的RNA/DNA为1.65±0.01,GPx、PPARα 的2-△ΔCt值分别为 1.60±0.01,1.43±0.04;而实验组G3(pH7.7,每kg干饲料添加AGD 5.0 g和VE 50IU)鱼的RNA/DNA为 1.84±0.02,GPx、PPARα 的2-ΔΔCt值分别为 2.66±0.03,1.91 ±0.01。因此得出结论:酸化海水显着降低鱼类的RNA/DNA值,刺激其GPx、PPAR α基因表达;添加不同剂量的AGD和VE调控酸化海水中的鱼类,可显着提高其RNA/DNA和GPx、PPAR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其中在本实验条件下,每kg干饲料添加AGD 5.0 g和VE 50 IU是最佳调控剂量。

刘刚[10](2015)在《丙氨酰谷氨酰胺的超说明书配伍及临床应用》文中认为丙氨酰谷氨酰胺可用于肠外营养,为患者补充谷氨酰胺。本文综述了丙氨酰谷氨酰胺的配伍及临床应用,尤其是一些超说明书的用法,介绍其与含复方氨基酸或多种微量元素的输液、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或脂肪乳等载体的配伍使用情况,为其在临床上的安全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二、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的代谢及在肠外营养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的代谢及在肠外营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现状与临床结局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研究背景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目的与意义
    4.相关概念
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工具
    3.调查方法
    4.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
    5.伦理学原则
    6.质量控制
    7.技术路线
结果
    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2.研究对象的免疫营养支持及临床结局资料
    3 研究对象的免疫营养支持现状及临床结局的相关分析
讨论
    1 免疫营养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免疫营养支持与临床结局相关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及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录2 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
    附录3 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系统分级
    附录4 知情同意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3)重组微生物全细胞催化高效合成丙谷二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L-谷氨酰胺
        1.1.1 理化性质
        1.1.2 代谢及生理功能
        1.1.3 局限性及替代物
    1.2 丙谷二肽
        1.2.1 理化性质及应用优势
        1.2.2 合成方法及研究进展
        1.2.3 检测方法
    1.3 异源表达系统介绍
        1.3.1 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
        1.3.2 酿酒酵母真核表达系统
        1.3.3 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
    1.4 糖基化修饰
        1.4.1 N-糖基化修饰
        1.4.2 O-糖基化修饰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5.1 选题背景及存在问题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异源表达SsAet重组大肠杆菌高效合成Ala-Gln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和质粒
        2.2.2 试剂和仪器
        2.2.3 培养基和溶液
        2.2.4 引物
        2.2.5 分子操作技术
        2.2.6 分析验证方法
        2.2.7 异源表达SsAet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
        2.2.8 异源表达SsAet重组大肠杆菌诱导条件的优化
        2.2.9 全细胞催化合成Ala-Gln反应条件的优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la-Gln定性定量方法的确立
        2.3.2 异源表达SsAet重组大肠杆菌的表征
        2.3.3 可溶性表达SsAet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及筛选
        2.3.4 OPA催化方式及催化活性差异性的分析
        2.3.5 OPA诱导条件和全细胞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2.3.6 循环利用OPA全细胞合成Ala-Gln
    2.4 本章小结
3 表面展示SsAet重组酿酒酵母合成Ala-Gln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株和质粒
        3.2.2 试剂和仪器
        3.2.3 培养基和溶液
        3.2.4 引物
        3.2.5 分子操作技术
        3.2.6 分析验证方法
        3.2.7 表面展示SsAet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表面展示方式对SsAet催化活性的影响
        3.3.2 密码子优化对SsAet催化活性的影响
        3.3.3 表面展示SsAet重组酿酒酵母的絮凝化
    3.4 本章小结
4 糖基化修饰对SsAet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和质粒
        4.2.2 试剂和仪器
        4.2.3 培养基和溶液
        4.2.4 引物
        4.2.5 分子操作技术
        4.2.6 分析验证方法
        4.2.7 异源表达SsAet重组毕赤酵母的构建
        4.2.8 产酶条件和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异源表达SsAet重组毕赤酵母的表征
        4.3.2 糖基化修饰对SsAet催化活性的影响
        4.3.3 糖基化修饰的鉴定及对SsAet结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胞内表达SsAet重组酿酒酵母的自固定化及高效合成Ala-Gln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和质粒
        5.2.2 试剂和仪器
        5.2.3 培养基和溶液
        5.2.4 引物
        5.2.5 分子操作技术
        5.2.6 分析验证方法
        5.2.7 胞内表达SsAet重组酵母的构建
        5.2.8 胞内表达SsAet重组酵母培养条件的优化
        5.2.9 胞内表达SsAet重组酵母全细胞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胞内表达SsAet重组酵母的催化活性
        5.3.2 胞内表达SsAet重组酵母的条件优化
        5.3.3 胞内表达SsAet重组酵母的自固定化及重复利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4)高效合成丙谷二肽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L-谷氨酰胺概述
        1.1 L-谷氨酰胺的理化性质
        1.2 L-谷氨酰胺的生理功能
        1.3 L-谷氨酰胺的应用
    第二节 丙谷二肽
        2.1 丙谷二肽简介
        2.2 丙谷二肽的理化性质
        2.3 丙谷二肽的的制备
        2.4 L-氨基酸-α-连接酶
    第三节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3.1 立题背景及意义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AQ合成模块和L-Gln合成模块的构建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AQ合成模块的克隆
        1.2.2 AQ合成模块的底盘改造
        1.2.3 L-Gln合成模块的构建
        1.2.4 高效合成L-Gln底盘的改造
        1.2.5 二肽降解途径和L-Gln合成模块的整合敲除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2.1 AQ合成模块的构建
        2.1.1 BsbacD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2.1.2 重组菌株的全细胞催化实验
        2.2 AQ合成模块的底盘改造
        2.2.1 敲除底盘的构建
        2.2.2 敲除底盘对AQ积累的影响
        2.3 L-Gln合成模块的构建
        2.3.1 CgglnA基因的克隆表达
        2.3.2 L-Gln产量检测
        2.4 高产L-Gln底盘菌株的构建
        2.4.1 敲除底盘的验证
        2.4.2 敲除底盘效果检测
        2.5 底盘的叠加敲除
        2.5.1 AQ10的AQ降解
        2.5.2 AQ10 中的AQ积累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GlnA和 BacD的筛选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GlnA的筛选
        1.2.2 BacD的筛选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2.1 GlnA的筛选
        2.1.1 不同来源glnA的克隆
        2.1.2 检测不同来源GlnA蛋白表达
        2.1.3 检测不同来源GlnA催化性质
        2.2 bacD基因的筛选
        2.2.1 表达载体的构建
        2.2.2 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
        2.2.3 全细胞催化活性测定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丙谷二肽合成菌株的构建与优化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AQ合成途径的构建
        1.2.2 bacD基因的表达优化
        1.2.3 平衡细胞生长与蛋白表达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2.1 glnA、bacD的组合筛选
        2.1.1 不同组合蛋白表达情况
        2.1.2 不同组合的AQ产量
        2.2 RBS调节bacD表达
        2.2.1 重组菌株蛋白表达情况
        2.2.2 调高BacD蛋白表达对AQ合成的影响
        2.3 载体拷贝数对AQ合成和菌株生长的影响
        2.3.1 YGS176300 生长曲线
        2.3.2 YGS诱导方式探究
        2.3.3 质粒拷贝数对生物量的影响
        2.3.4 不同载体中蛋白表达情况检测
        2.3.5 AQ合成情况检测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全细胞催化反应条件优化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全细胞催化反应最适p H的探究
        1.2.2 全细胞催化反应最适温度的探究
        1.2.3 补糖策略探究
        1.2.4 底物配比探究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2.1 最适pH探究
        2.2 最适反应温度测定
        2.3 补糖策略探究
        2.4 底物配比探究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1 结论
    1.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5)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临床应用分析及合理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分析与讨论
    2.1 丙氨酰谷氨酰胺适应证问题
    2.2 丙氨酰谷氨酰胺溶媒问题
    2.3 丙氨酰谷氨酰胺输注方式问题
    2.4 丙氨酰谷氨酰胺单独应用问题
3 结果
4 结论

(6)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临床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动学
2 临床应用
    2.1 改善危重症患者肠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
    2.2 用于重症肺炎
    2.3 治疗烧伤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2.4 用于胃肠癌患者术后营养
3 使用方法
    3.1 溶剂选择
    3.2 稀释浓度
    3.3 输注方法
    3.4 输注速度
    3.5 使用剂量
    3.6 其他
4 结语

(7)谷氨酰胺二肽对猪肠上皮细胞更新和蛋白质代谢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肠道小肽吸收利用机制
        1.1 小肽转运途径
        1.2 肽转运载体PepT1特性和调控
        1.3 小肽的代谢
    2 肠道小肽感应与胃肠激素分泌和摄食调控
    3 小肽吸收利用与肠道健康
    4 小肽在动物营养中应用
        4.1 小肽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4.2 Gln二肽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
    5 展望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谷氨酰胺二肽对猪肠上皮细胞增殖的调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细胞增殖
        2.2 细胞周期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谷氨酰胺二肽对肠上皮细胞小肽转运载体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章 谷氨酰胺二肽对肠上皮细胞蛋白质代谢的调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蛋白质周转
        1.2.2 RT-PCR检测
        1.2.3 Western Blot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谷氨酰胺二肽对肠上皮细胞蛋白质周转的影响
        2.2 谷氨酰胺二肽对肠上皮细胞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2.3 谷氨酰胺二肽对肠上皮细胞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影响
    3 讨论
        3.1 蛋白质周转代谢研究
        3.2 谷氨酰胺二肽对蛋白质代谢相关信号通路影响研究
    4 结论
第五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蛋白周转检测试剂配置
附录B 英文简写词表
致谢
作者简历

(8)谷氨酰胺、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谷氨酰胺的理化性质
    3 谷氨酰胺的来源、功能及代谢途径
    4 谷氨酰胺的研究现状
        4.1 谷氨酰胺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4.2 谷氨酰胺对动物肠道功能的影响
        4.3 谷氨酰胺对动物免疫的影响
        4.4 谷氨酰胺对动物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5 谷氨酰胺二肽的基本特性及其代谢
        5.1 谷氨酰胺二肽的理化性质
        5.2 谷氨酰胺二肽在机体中的代谢
    6 谷氨酰胺二肽的研究现状
        6.1 谷氨酰胺二肽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6.2 谷氨酰胺二肽对动物肠道功能调节的影响
        6.3 谷氨酰胺二肽对动物免疫的影响
        6.4 谷氨酰胺二肽对动物的抗氧化作用
    7 存在的问题
    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谷氨酰胺对草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及试验饲料
        1.2 实验设计
        1.3 试验饲料配方及其营养水平
    2 样品采集与分析
        2.1 生长指标
        2.2 鱼体品质
        2.3 肠道消化酶测定
        2.4 体成分测定
        2.5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2.6 肠道组织形态的测定
    3 数据统计分析
    4 试验结果
        4.1 谷氨酰胺对草鱼幼鱼生长的影响
        4.2 谷氨酰胺对草鱼幼鱼品质的影响
        4.3 谷氨酰胺对草鱼幼鱼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4.4 谷氨酰胺对草鱼幼鱼体成分的影响
        4.5 谷氨酰胺对草鱼幼鱼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6 谷氨酰胺对草鱼幼鱼肠道形态指标的影响
    5 讨论
        5.1 不同谷氨酰胺水平对草鱼幼鱼生长的影响
        5.2 谷氨酰胺对草鱼幼鱼品质及体成分的影响
        5.3 谷氨酰胺对草鱼幼鱼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5.4 谷氨酰胺对草鱼幼鱼血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5.5 谷氨酰胺对草鱼幼鱼肠道组织学结构的影响
    6 小结
第三章 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及试验饲料
        1.2 实验设计
        1.3 试验饲料配方及其营养水平
    2 样品采集与分析
        2.1 生长指标(同第二章2.1)
        2.2 鱼体品质(同第二章2.2)
        2.3 肠道消化酶测定(同第二章2.3)
        2.4 体成分测定(同第二章2.4)
        2.5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同第二章2.5)
        2.6 肠道显微镜观察(同第二章2.6)
    3 数据统计分析
    4 试验结果
        4.1 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生长的影响
        4.2 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品质的影响
        4.3 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4.4 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体成分的影响
        4.5 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6 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肠道形态指标的影响
    5 讨论
        5.1 不同谷氨酰胺二肽水平对草鱼幼鱼生长的影响
        5.2 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品质及体成分的影响
        5.3 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5.4 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5.5 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肠道组织学结构的影响
    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名词索引
致谢
作者简介

(9)不同酸化海水、VE和AGD添加剂对海水青鳉稚鱼RNA/DNA和GPx、PPARα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与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 海洋酸化、危害及防治
        1.1 海洋酸化及其危害
        1.2 海洋酸化的预防
    2 海洋酸化的营养调控
        2.1 VE
        2.2 AGD
        2.3 VE和AGD的协同作用
    3 GPx
    4 PPARα
    5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和试剂
        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2 实验鱼及其养殖
        2.1 鱼苗的来源
        2.2 海水青鳉的孵化盒养殖
    3 酸化实验
        3.1 不同pH海水浓度设计
        3.2 构建CO_2充气系统
        3.3 仔鱼的选取、暴露、投喂、清理
        3.4 海水青鳉仔鱼0、6周样品的采集
    4 饲料中添加VE和AGD调控海水酸化的实验
        4.1 VE和AGD调控海水酸化的实验设计
        4.2 VE和AGD调控海水酸化的实验
        4.3 饲料的制作
        4.4 样品的采集
    5 测定方法
        5.1 实验前的准备
        5.2 DNA、RNA含量的测定
        5.3 GPx、PPARα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6 数据处理方法和应用软件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不同酸化海水对海水青鳉稚鱼RNA/DNA的影响
    2 添加不同剂量AGD和VE调控酸化海水中养殖的海水青鳉稚鱼,对其RNA/DNA的影响
    3 GPx、PPARα基因相对表达量
        3.1 海水青鳉总RNA提取及PCR产物电泳
        3.2 PCR产物测序结果
        3.3 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
        3.4 标准曲线的建立和扩增效率计算
        3.5 GPx、APPRα基因相对表达量的计算
        3.6 不同酸化海水对海水青鳉稚鱼GPx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3.7 不同酸化海水对海水青鳉稚鱼PPARα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3.8 添加不同剂量AGD和VE调控酸化海水中养殖的海水青鳉稚鱼,对其GPx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3.9 添加不同剂量AGD和VE调控于酸化海水中养殖的海水青鳉稚鱼,对其PPARα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附件

四、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的代谢及在肠外营养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静脉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J]. 朱明炜,杨桦,陈伟,王新颖,江华,唐云,贾震易,周华,赵彬,陈丽如,康维明.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21(04)
  • [2]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现状与临床结局相关性分析[D]. 王慧.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3]重组微生物全细胞催化高效合成丙谷二肽[D]. 李益民.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4]高效合成丙谷二肽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D]. 朱江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临床应用分析及合理性探讨[J]. 杨香瑜,张韶辉,郭珩,张耕. 中南药学, 2017(09)
  • [6]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临床应用进展[J]. 周健,司继刚. 中国药房, 2016(26)
  • [7]谷氨酰胺二肽对猪肠上皮细胞更新和蛋白质代谢的调控研究[D]. 贺光祖. 湖南农业大学, 2015(12)
  • [8]谷氨酰胺、谷氨酰胺二肽对草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 刘庄鹏.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9]不同酸化海水、VE和AGD添加剂对海水青鳉稚鱼RNA/DNA和GPx、PPARα基因表达的影响[D]. 张茜. 广西大学, 2015(05)
  • [10]丙氨酰谷氨酰胺的超说明书配伍及临床应用[J]. 刘刚.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5(04)

标签:;  ;  ;  ;  ;  

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的代谢及其在肠外营养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