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忠之声:“为孤独的人歌唱真与美”——论冯至的早期叙事诗创作

沉忠之声:“为孤独的人歌唱真与美”——论冯至的早期叙事诗创作

一、沉钟之声:“将真和美的歌唱给寂寞的人们”——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林小仁[1](2021)在《浅草—沉钟社的文学译介研究 ——基于针对文学主张和译介之间的关联的讨论》文中认为浅草—沉钟社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重要文学社团,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学追求和突出的创作成就在新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其报刊上的文学翻译部分却鲜受中国翻译史研究者的关注,成为了中国近现代翻译史研究的一个小盲点,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探讨。本文立足文本和史料,综合借鉴微观史学和社会学的“场域”概念,采用描述性翻译研究的模式,全面梳理《文艺旬刊》(1923-1924)、《文艺周刊》(1924)、和《沉钟》(1925-1927、1932-1934)的文学译介活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成员书信的副文本的考察,进一步探讨社团文学主张和译介主张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更好地展现翻译作为社会性活动的一些本质性特征以及期刊文学译介在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意义。从五四退潮时期的浅草社到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时期的沉钟社,在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下,社团的文学主张发生了变化。浅草社并没有明确的文学主张,该社成员也多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而沉钟社则体现了为艺术和为人生的两种倾向。浅草社时期,译介作品的初衷在于调和中西文化,从而使中土文化复兴和光大。从《文艺旬(周)刊》到《沉钟》,译介数量上升,社团成员对于翻译逐渐重视。浅草社以兼收并蓄的文化态度接受了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而沉钟社则更彰显现实主义,期刊的译介选材和社团主张显示出了很大的关联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成员的书信出发,探讨译介选材变化对社团主张变化的推动和凸显作用。文章最后聚焦于《沉钟》的特刊《爱伦·坡和霍夫曼专刊》,着重探讨爱伦·坡和霍夫曼的译介对社团文学主张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译作选材与社团成员的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

廖小慧[2](2018)在《冯至的早期叙事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冯至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浪漫叙事诗创作的代表诗人,他的早期叙事诗无论是在内容还是文体形式等方面,都对中国叙事诗的现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冯至的早期叙事诗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冯至早期叙事诗的诗学渊源、叙事内容和叙事艺术的分析,对冯至的早期叙事诗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探求冯至早期叙事诗的价值与意义。本文绪论部分首先对叙事诗的概念进行界定和阐述,并对冯至早期叙事诗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梳理,指明冯至早期叙事诗的研究意义。第一章主要探讨冯至早期叙事诗对中国古典叙事诗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分析了德国谣曲和德国浪漫派对冯至叙事诗的影响,然后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和诗人自身的独特个性着手,探讨冯至早期叙事诗的诗学渊源。第二章着重论述冯至早期叙事诗的叙事内容。冯至的早期叙事诗所唱的是古老的传奇故事和异域的叙事谣曲,题材远离社会现实;在叙事主题上突出“人性”这个最原始的话题,表现艺术与人生的矛盾、阴差阳错的命运感、人道主义的关怀和爱与美的永恒思考,创造出极富浪漫感伤气息的叙事诗篇。第三章分析冯至早期叙事诗的叙事艺术。首先,冯至的叙事诗运用了独特的情调型叙事模式,其特点表现在模糊的叙事时空、淡化的叙事情节和写意的叙事形象上。其次,象征性的意象与暗示性的叙述行为共同构成了隐喻性叙事结构。再次,冯至的叙事诗注重戏剧场景的营造,力图把人物的矛盾冲突内心化,并通过对人称的转换不断变换叙述视点,创造一种浪漫感伤的剧场性叙事情境。最后,冯至的叙事诗使用了独特的抒情化叙事语言,抒情与叙事的紧密结合,让冯至的叙事诗更富韵味。本文结语部分对冯至早期叙事诗的现代意义及影响进行阐述,以凸显冯至先生对中国叙事诗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邢冰雁[3](2016)在《现代婚恋叙事诗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文学在小说诗歌领域成果丰硕,叙事诗作为支流,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它以其抒情和叙事结合的独特魅力,在文坛上悄然绽放。本文详细概述了现代婚恋叙事诗。引言介绍了现代叙事诗的研究现状,有叙事诗的整体发展研究,优秀诗人的作品研究,不同地域叙事诗研究,以及叙事诗作品的比较研究,并指出叙事诗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可以改进的地方。第一章人性解放的爱情火焰,分析诗人对婚恋自由抗争与妥协的具体表现。第一,抗争的时代新风貌,详细论述了为争取爱情自由的抗争;第二,妥协的传统婚恋悲剧,介绍了传统妇女在封建礼教残害下的婚恋悲剧;第三,矛盾的的小知识分子情感,描述了知识分子"爱情"与"爱国"的抉择,"爱国"与"如何爱"的彷徨。第二章社会解放的婚恋团圆,论述在革命和战争中成长的爱情。第一,无望的压迫牺牲,分析了无形的社会压迫对婚姻和爱情的戕害;第二,烽火中的艰难挣扎,论述革命和爱情的结合;第三,社会解放的大团圆,介绍了社会解放,爱情圆满的时代风貌。第三章纯真爱情的理想书写,分析诗人对爱情的追求。第一,古典爱情的深思,从传统古典爱情中寄予诗人对爱情本身的思考;第二,纯洁爱情的向往,探讨爱情的本真。在人性解放和社会解放下的婚恋叙事诗,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表达了诗人抗争与妥协,欢乐与痛苦的内心情感,爱情视野下的叙事诗,则是他们心灵的净土,盛放理想的爱情。

罗杨[4](2014)在《对冯至早期叙事诗的叙事艺术研究》文中提出从目前看来,叙事诗这样一种诗歌形式在各个层面都显得并不是十分成熟。基于古代文学的历史来看,叙事诗这样的特殊文学类型并没有做到从其它文学类型之中独立出来。即便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左右在中国逐渐兴起的白话新诗运动的影响下,虽然有效地促进了叙事诗创作,可是依然不能做到对传统的三种基本叙事诗模式的突破。冯至的早期作品则是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整个叙事诗的现代转型,对发展中国现代叙事诗无疑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冯至叙事诗即是将叙事过程诗意化,通过对独特符号型叙事模式的运用来进行革新,而这正有效地突破了以往的“情节型”、“感事型”、“纪事型”三种基本模式。从冯至的叙事诗的取材进行分析,往往则是民间故事或者是古代神话传说,这就将其和现实之间的直接联系割断,以便使虚幻感和距离感产生于时空关系当中。通常来讲,将叙述时空进行虚构化操作,能够令诗歌营造出来的艺术氛围超然物外。从情节上来看,他的叙事诗对于直线型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突破,逐步对情节淡化处理,将着力点放在彰显人物转变的内心世界。通过对特定象征形象的选取,凭借意象、人物等层面象征构成有着浓郁象征意味的形象体系,借助于这样的叙事模式的使用,则将现代社会当中生命个体所存在的现代体验进行了传达。在冯至前期叙事诗之中,象征意蕴凭借有着现代意义的戏剧化的方式传达出来,并积极地营造戏剧场景,凭借变幻的时空幻境,从而做到让其所创造出来的叙事意境显得浪漫神秘,进而渲染情绪氛围。而且在这一过程当中,冯至的叙事诗在叙述观点上是凭借转化人称来对其实施不断的变换,通过多种叙述视角的使用,以及价值交叉发展的情节线索,这些就使得冯至叙事诗的话语反映多种声音,体现出多声部的特点。

李福臣[5](2011)在《论冯至诗歌的知性追求》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如火如荼的五四运动,中国新诗踏出了自己的第一步。由于受到20世纪英美现代主义“知性”的影响,中国新诗在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方面同时展开了有实质性意义的工作,涌现出了金克木、徐迟、袁可嘉等一批知性诗歌理论家以及戴望舒、冯至等一批知性诗歌创作家。本文试图从知性的角度分析冯至的诗歌创作历程,在创作嬗变、创作特征、审美特征等方面做一个阐释,进而更好的理解冯至的独特性。绪论通过梳理知性的流变以及知性理论、知性诗歌创作在中国的发展,并结合冯至的创作概况,提出了知性概念的界说。第一章考察了冯至知性诗歌创作的嬗变,深入分析了冯至在不同时代的知性诗歌,也即知性诗歌的差异性;第二章通过深入挖掘冯至在不同时代的知性诗歌,去探究隐藏在诗人背后始终贯一的知性特征,也即知性诗歌的连贯性;第三章论述了冯至知性诗歌所体现出来的知性审美特征,进一步体现冯至知性诗歌创作的独特性;第四章,站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历程以及当代诗歌创作景况的立场上深入阐发了冯至知性诗歌的创作意义。本选题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次从知性的角度分析冯至一生的诗歌创作历程,以诗人冯至的诗歌为本,研究冯至在诗歌创作中展现出来的知性特征,并结合同时期其他诗人的知性创作以及知性概念的流变进行思考,进而得出结论:无论是20年代的诗歌创作,还是40年代的巅峰之作,亦或是40年代之后的文本,始终贯穿着冯至的知性特质,体现着诗人的知性沉思。

余纯[6](2006)在《论冯至早期叙事诗的叙事艺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叙事诗作为诗歌体式的一种,无论是它的创作还是理论建设,都还不够成熟。作为一种专门的文学类型,叙事诗在古代文学史上实际并未能从其它文类中独立出来。而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白话新诗运动虽然促进了叙事诗的创作,但仍未能突破传统叙事诗的三种基本模式。真正意义上的叙事诗的现代转型自冯至始。他的叙事诗创作在艺术形式上,对叙事诗的现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冯至叙事诗是一种诗意化的叙事。他于传统的“纪事型”、“感事型”、“情节型”三种叙事模式之外,运用了独特的象征型叙事模式。诗歌多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割断了与现实之间的直接联系,在时空关系上造成了一种距离感与虚幻感。这种虚拟化的叙述时空,为诗歌营造了一个超然物外的艺术氛围。而叙事诗的情节则突破了直线型的发展模式,逐渐淡化情节,着意于突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历程。冯至的长篇叙事诗选取了独特的象征形象。通过人物、意象等层面的象征形成了具有浓厚象征意蕴的形象体系。他通过这种叙事模式,传达了现代社会中生命个体的现代体验。 冯至叙事诗的象征意蕴,在叙事诗中以戏剧化这种颇具现代意味的形式传达出来。他的叙事诗注重戏剧场景的营造,通过幻化的时空环境,创造一种神秘浪漫的叙事意境,渲染情绪氛围。叙事诗中的矛盾冲突也不再通过人物间的语言、行动外在表现出来,而是呈现出一种内心化特征。同时,冯至叙事诗通过对人称的转换不断变换叙述视点,多种叙述人称的运用,情节线索的交叉发展使得诗歌呈现出多声部的话语方式。

徐江涛[7](2004)在《现代诗形中的现代情绪:冯至式的孤独》文中指出在冯至的诗作中,孤独意识是最为突出的。无论是从诗人初登诗坛时的《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还是诗人步入中年的诗集《十四行集》,均充满了一个漂泊者的孤独感,表现了一个现代人对现代人生的现代性思考。孤独始终伴随着诗人冯至,一方面,孤独成为他创作的动因,另一方面,孤独促使他思索人生及整个人类的命运,也使他的诗歌创作达到成熟。 冯至早期诗歌中的孤独,主要在审美意蕴层面上展开,表现为对个体生命的独特感受,包含个体对大众的依托意识以及二者间事实上的疏离;个体对爱情的幻想、追逐与爱的隔膜、消逝;个体人生方向的迷失及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三个层次的内涵。在诗人沉默十年之久重新登上诗坛后,他以十四行诗的新形式,延续弥漫于早期诗歌的孤独体验,在哲理意蕴层面开始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层反思,这主要从“孤独与承担”、“孤独与交流”、“孤独与死生”等几对相互联系的范畴来表现其孤独意识的哲理内涵:个体的人来到世上,就面临着生的孤单,死的必然,但人不能因此消极沉沦,每个人都要勇于承担一切寂寞、艰难,独立成为一个生存者,默默地成就“正当的死生”。以“承担”把定自我,以“交流”融入社会。这两方面的内涵构成“冯至式的孤独”的完整意义。 “冯至式的孤独”是古今中外不同时期多种文化传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一部分为汉文化,主要表现为古典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的文化传统、儒释道传统、五四文化精神的影响。另一部分则为以德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冯至与西方现代诗人取近乎相同的步调,从个体生命体验出发,思索人类命运与宇宙的关系问题,表现为对个体乃至人类整体生存状况的极大关注。以一位生存诗人的姿态屹立在现代诗坛,这又是受了里尔克、歌德及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冯至在对多种传统的选择吸收中汇聚成自己的独特之处,其独特性意义不仅表现在他与多种文化传统的相同之处上,而且表现在他与多种文化传统的差异性上。

杨汤琛[8](2003)在《新时期冯至诗歌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 冯至(1905~1993),河北涿州人,是我国现当代杰出的诗人、学者、翻译家、兼散文家、小说家。作为学者,他兼涉中西,有《杜甫传》、《论歌德》等着作;作为翻译家,他在德语文学译介上成就辉煌;冯至的散文被季羡林称道:“卓然成家,同他比肩的散文家没有几个。”①而冯至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伍子胥》以其现代性建构,引起了诸多研究者

杨汤琛[9](2003)在《新时期冯至诗歌研究综述》文中提出 冯至(1905~1993),河北涿州人,是我国现当代杰出的诗人、学者、翻译家、兼散文家、小说家。作为学者,他兼涉中西,有《杜甫传》、《论歌德》等着作;作为翻译家,他在德语文学译介上成就辉煌;冯至的散文被季羡林称道:“卓然成家,同他比肩的散文家没有几个。”①而冯至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伍子胥》以其现代性建构,引起了诸多研究者

王荣[10](2001)在《沉钟之声:“将真和美的歌唱给寂寞的人们”——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文中研究说明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 ,冯至的诗歌创作及作品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 ,他早期的现代叙事诗创作以及所形成的浪漫情调型叙事诗艺术风格 ,为中国现代叙事诗艺术形式的成熟及发展提供了新的典范 ,其作品在叙事结构及文体形式或方面的创新 ,对叙事诗这种文学类型的现代转型及确立 ,也拓展出了新的发展空间及可能。

二、沉钟之声:“将真和美的歌唱给寂寞的人们”——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沉钟之声:“将真和美的歌唱给寂寞的人们”——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1)浅草—沉钟社的文学译介研究 ——基于针对文学主张和译介之间的关联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从浅草社到沉钟社:社团文学主张的变化
    一、1922-1925:初创的浅草社
        (一)创刊理念的模糊不定
        (二)文学主张的模糊不定
    二、1925-1934:“为艺术和人生”的沉钟社
        (一)为艺术而艺术
        (二)为人生而艺术
    三、时代场域对浅草—沉钟社主张的可能影响
        (一)五四退潮对浅草社的可能影响
        (二)军阀混战和北伐战争对沉钟社的可能影响
        (三)从浅草社到沉钟社:社团名字的变化
第二章 从《文艺旬(周)刊》到《沉钟》:浅草—沉钟社译介作品的变化
    一、译介作品的初衷:以调和促复兴
    二、译介数量的上升:从浅草社的“增加译述”到沉钟社的“翻译和创作并重”
    三、译介选材的变化:从兼容并蓄到彰显现实主义
        (一)《文艺旬(周)刊》的兼容并蓄
        (二)《沉钟》对现实主义的关注
        (三)《沉钟》对《悲多汶传》的翻译
第三章 从成员书信看译介作品与社团主张之间的关联
    一、从冯至的书信看译介作品对社团主张变化的推动作用
        (一)冯至眼中的时局变化
        (二)冯至的译介作品的变化
        (三)冯至的译介作品对社团主张的变化的推动作用
    二、从陈炜谟的书信看译介作品对社团主张变化的推进和显化作用
    三、从杨晦的书信看译介作品对社团主张的凸显和坚定作用
第四章 后期沉钟社对现代主义文学的追寻——《爱伦·坡和霍夫曼专刊》
    一、1927 年:沉钟社的转折和历史的转折
    二、爱伦·坡和霍夫曼的译介对沉钟社前后期文学主张变化的推进作用
    三、沉钟社成员对现代主义的追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文艺旬刊》(1923-1924)翻译作品
附录二:《文艺周刊》(1924)翻译作品
附录三:《沉钟》(1925-1927、1932-1934)翻译作品

(2)冯至的早期叙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冯至早期叙事诗的诗学渊源
    第一节 中国古典叙事诗传统
    第二节 德国谣曲与德国浪漫派
    第三节 独特的时代文化环境
    第四节 诗人自身的独特个性
第二章 冯至早期叙事诗的叙事内容
    第一节 特异的叙事题材
        一、古老的传奇故事
        二、异域的叙事谣曲
    第二节 人性化的叙事主题
        一、艺术与人生的矛盾
        二、阴差阳错的命运感
        三、人道主义的关怀
        四、爱与美的永恒思考
第三章 冯至早期叙事诗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情调型叙事模式
        一、模糊的叙事时空
        二、淡化的叙事情节
        三、写意的叙事形象
    第二节 隐喻性叙事结构
        一、象征性的意象运用
        二、暗示性的叙述行为
    第三节 剧场性叙事情境
        一、戏剧场景的营造
        二、矛盾冲突的内化
        三、叙述视点的多变
    第四节 抒情化叙事语言
        一、鲜明的叙事节奏
        二、婉转的抒情韵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现代婚恋叙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人性解放的爱情火焰
    1.1 抗争的时代新风貌
    1.2 妥协的传统婚恋悲剧
    1.3 矛盾的小知识分子情感
第二章 社会解放的婚恋团圆
    2.1 无望的压迫牺牲
    2.2 烽火中的艰难挣扎
    2.3 社会解放的大团圆
第三章 纯真爱情的理想书写
    3.1 古典爱情的深思
    3.2 纯洁爱情的向往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对冯至早期叙事诗的叙事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叙事诗的概念界定
    1.2 研究现状与意义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2 象征性的叙事
    2.1 虚拟化叙事时空
        2.1.1 叙事诗时空顺序
        2.1.2 冯至叙事诗时空顺序
    2.2 情绪化故事情节
        2.2.1 叙事诗故事情节
        2.2.2 冯至早期叙事诗的故事情节
    2.3 象征性人物形象
        2.3.1 叙事诗的人物形象塑造
        2.3.2 冯至早期叙事诗的人物形象塑造
        2.3.3 冯至叙事诗的直接启发源头
3 戏剧化的呈现
    3.1 营造戏剧场景
        3.1.1 叙事诗戏剧场景营造
        3.1.2 冯至早期叙事诗戏剧场景营造
    3.2 内心化矛盾冲突
        3.2.1 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展现
        3.2.2 冯至早期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呈现
        3.2.3 西方叙事文学的矛盾冲突描写对冯至早期叙事诗的影响
    3.3 多声部表达方式
        3.3.1 冯至早期叙事诗表达方式分析
        3.3.2 冯至早期叙事诗叙述方式
4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5)论冯至诗歌的知性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知性追求的过程——“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
    第一节 冯至诗歌的“灵思型”知性追求
    第二节 冯至诗歌的“玄想型”知性追求
    第三节 冯至知性诗歌的宇宙旨归
第二章 知性追求的体现——“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
    第一节 冯至的知性心灵——“本体的生命意识”
    第二节 冯至的知性表达——“关联性”
    第三节 冯至的知性意识——“否定之否定”
第三章 知性追求的审美特征——“嬉笑怒骂,我恶之甚”
    第一节 冯至的知性沉思——“沉郁”
    第二节 冯至的知性语言——“平易新颖”
第四章 知性追求的意义——“选择和承担”
    第一节 冯至知性追求的文学史意义
    第二节 冯至独特性的再体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后记
致谢

(6)论冯至早期叙事诗的叙事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关于叙事诗
    二、冯至早期叙事诗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上篇:象征性的叙事
    一、叙述时空的虚拟化
    二、故事情节的情绪化
    三、形象的象征性
下篇:戏剧化的呈现
    一、戏剧场景的营造
    二、矛盾冲突的内心化
    三、多声部的表达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7)现代诗形中的现代情绪:冯至式的孤独(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上编: 冯至式孤独之美的内涵
    一 对个体生命的独特感受
    二 对人类命运的深层反思
下编: 冯至式孤独的由来及其独特性分析
    一 缘于传统 别于传统
    二 因于时代 异于时代
    三 外来恩惠 中国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8)新时期冯至诗歌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结语

(10)沉钟之声:“将真和美的歌唱给寂寞的人们”——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四、沉钟之声:“将真和美的歌唱给寂寞的人们”——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草—沉钟社的文学译介研究 ——基于针对文学主张和译介之间的关联的讨论[D]. 林小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2]冯至的早期叙事诗研究[D]. 廖小慧.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1)
  • [3]现代婚恋叙事诗研究[D]. 邢冰雁. 山西大学, 2016(06)
  • [4]对冯至早期叙事诗的叙事艺术研究[D]. 罗杨. 重庆师范大学, 2014(02)
  • [5]论冯至诗歌的知性追求[D]. 李福臣.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3)
  • [6]论冯至早期叙事诗的叙事艺术[D]. 余纯.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7]现代诗形中的现代情绪:冯至式的孤独[D]. 徐江涛. 华中师范大学, 2004(03)
  • [8]新时期冯至诗歌研究综述[J]. 杨汤琛. 诗探索, 2003(Z2)
  • [9]新时期冯至诗歌研究综述[J]. 杨汤琛. 诗探索, 2003(Z2)
  • [10]沉钟之声:“将真和美的歌唱给寂寞的人们”——论冯至早期的叙事诗创作[J]. 王荣.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1(04)

标签:;  ;  ;  ;  ;  

沉忠之声:“为孤独的人歌唱真与美”——论冯至的早期叙事诗创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