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驱前沿动态跟踪数值模拟研究

化学驱前沿动态跟踪数值模拟研究

一、化学驱驱替前缘动态追踪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九龙[1](2021)在《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我国大部分水驱油田普遍进入了开发中后期阶段,长期的注水开发导致储层水淹严重,形成了油水优势渗流通道,但是储层内仍然存在大量的剩余油,同时储层层间和层内的非均质性又加剧了这种矛盾,给挖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归根结底是受储层构型(韵律、夹层遮挡、井控受限等因素)的限制,储层内部精细剩余油形成的机理和分布特征不明晰,进而不能提出有效的挖潜方法,现有流动模型也无法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特别对于大庆油田的非均质厚油层储层,构型影响下高含水期剩余油储量巨大,约占剩余可采储量的53.7%,如何实现这部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成为我国目前和未来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努力方向。为了搞清厚油层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的油水分布规律,揭示剩余油形成机理,本文在“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提出二维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渗流力学和流函数模型,将注采单元划分为4个区域:Ⅰ类(高速流动有效驱)、Ⅱ类(低速流动有效驱)、Ⅲ类(高速流动无效驱)、Ⅳ类(低速流动无效驱)。通过引入两个形状函数表征非均质构型的三维空间特征,实现三维流动与三维空间特征的融合,建立了考虑重力的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非稳态条件下沿流线方向上两相流动的饱和度模型,结合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注采单元内油水流动特征和饱和度(流线)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分别构建韵律、夹层以及注采不完善三类非均质储层的三维形状函数,结合流线密度和流线速度分布来表征了不同非均质构型条件下储层驱替单元内部有效驱动单元随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特征,弄清了驱替过程中含水率和油水饱和度随4类有效驱动单元转换的变化特征,进而明确了不同非均质条件下储层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油水饱和度分布规律。依据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进行了大量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韵律储层受重力和纵向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在高渗透层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后,有效驱动的范围快速减小,导致整片状的剩余油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模型可以跟踪含水率变化过程中4类驱动单元的变化范围,进而明确了不同韵律特征、不同韵律级差和不同储层厚度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2)夹层的存在改变厚油层层内和层间的流场分布,导致片状剩余油的产生,并且随着夹层延伸长度、夹层倾角等因素的影响驱动单元控制范围也发生变化,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可以明确了不同夹层条件下剩余油产生的区域和规模。(3)注采不完善性条件下,不完善区域形成压力平衡去无法实现有效驱动,导致散状剩余油的产生,通过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析,明确了井网不完善、射孔不完善条件下剩余油随驱动单元变化产生的区域和饱和度分布。最后针对大庆油田厚油层三大类型六种模式储层剩余油分布的特征和剩余规模,基于流场转置方法利用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提出了针对韵律型、夹层遮挡型以及注采不完善型三类主要剩余油类型储层的有效挖潜措施以及具体的挖潜方法和参数设置。根据目标区大庆南中西二区储层构型特征以及开发现状,对整个区块进行有效驱动的单元的划分,最终划分出3788个驱动单元,然后依据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分区域、分层位制定针对性的有效挖潜剩余油方案,结果显示调整后区块整体采收率提高4%左右,实现了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本研究的成果对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的进一步挖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郭玲玲[2](2020)在《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模型及方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稠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石油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蒸汽驱是相对成熟、应用广泛的稠油开采技术。但在蒸汽驱中后期,易发生蒸汽超覆和窜流等现象,导致油层吸汽剖面不均匀、注入的蒸汽无效循环,影响开采效果,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间歇注热蒸汽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间歇注热蒸汽驱的理论基础及实施方案还有待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对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的理论和实施方案等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开展了蒸汽驱中后期递减注热及实施模式研究。在蒸汽驱初期通常采用较高的恒速注热速率;而在蒸汽驱中后期一般需要调整注热方案,以提高蒸汽的热利用效率、改善蒸汽驱的经济效益。以Neuman等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蒸汽的热量组成及其对蒸汽带生长的贡献的分析,推导了蒸汽驱初期合理恒速注热(汽)速率方程和蒸汽驱中后期递减注热(汽)速率方程。递减注热的实施可以从连续递减注热、阶梯递减注热以及间歇注热这几种潜在模式中进行选择,其中间歇注热具有改善蒸汽驱效果的优势。进行了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研究。保持蒸汽带稳定是实施间歇注热蒸汽驱的约束条件。根据在暂停注热期间蒸汽带因温度降低所释放出的热量等于蒸汽带上下界面因散热而损失的热量与蒸汽带扩展而吸收的热量之和,证明了在蒸汽驱过程中暂停注热后油藏中的蒸汽带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间歇注热在理论上可行。蒸汽驱中后期蒸汽带体积只与注热总量相关,而与注热历程无关,表明在蒸汽驱中后期可以采用间歇注热模式来实施递减注热。结合蒸汽驱中后期蒸汽带体积的表达式,推导了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各轮次的间歇周期(可停注热时间)方程。以相同时间里间歇注热模式的注热量与蒸汽驱中后期递减注热规律应注热量保持相等的原则,推导了间歇注热各轮次的周期注热速率方程。根据推导的理论方程,编制了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参数的计算程序,结合辽河油田A区块间歇注热现场试验的井组油藏参数和操作参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蒸汽驱时间的增加,蒸汽带体积逐渐增大、实施间歇注热的可停注热时间也逐渐增加。如果在蒸汽驱中后期3~6年的期间内实施间歇注热,计算得到的平均间歇周期为43.98d、周期注热速率为蒸汽驱初期平均注热速率的1.5倍。A区现场试验采用的间歇周期为30~40d、周期注热速率为前期连续蒸汽驱平均注热速率的1.2~1.5倍,现场试验注热参数与理论计算参数符合良好。通过室内实验对连续恒速注热蒸汽驱、连续递减注热蒸汽驱和间歇注热蒸汽驱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连续递减蒸汽驱的采出程度比连续恒速蒸汽驱的采出程度低,但连续递减注热蒸汽驱的累积油汽比高于连续恒速蒸汽驱的累积油汽比,表明连续递减注热蒸汽驱的蒸汽利用率要高于连续恒速蒸汽驱的蒸汽利用率。在注热量相当的情况下,间歇注热蒸汽驱的采出程度比连续递减注热蒸汽驱的采出程度高2.24%、间歇注热蒸汽驱的累积油汽比比连续递减注热蒸汽驱的累积油汽比高0.012,表明注热量相同情况下间歇注热的开采效果好于连续递减注热蒸汽驱。按照理论计算的间歇周期暂停注热后,蒸汽腔的体积没有发生急剧收缩;注热量相同,间歇注热和连续递减注热的蒸汽腔大小基本相同,证明本文建立的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模型是正确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注热量相同的情况下,纵横交替间歇注热方案、横排交替间歇注热方案以及整体间歇注热方案的采出程度分别比连续恒速注热方案的采出程度高0.44%、0.54%和0.73%,间歇注热的开采效果随着间歇程度的增大而变好。整体间歇注热可能会给油田实际生产造成供液不足等不利影响,综合考虑开采效果和油田实际情况,优选横排交替间歇注热作为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的实施方案。

白玉[3](2020)在《火驱效果主控因素分析及调控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火驱能耗低、效率高,可以适应比蒸汽驱、蒸汽吞吐更加复杂的油藏。但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复杂性,火驱筛选、设计和实施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且工作过程中难以控制,导致其失败率很高。因此需要分析火驱驱油机理和生产特征,研究影响火驱效果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调控对策,从而提高火驱成功率。本文使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火驱的驱油机理和区带特征,将火驱开发划分为6个生产阶段,总结了每个生产阶段的生产特征(产液、产气和产油的变化);分析了地质因素对火驱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因素对火驱采出程度、空气油比、推进速度和采油速度的影响;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火驱影响因素进行了重要性排序,得到了影响火驱效果的主控因素及密切等级,然后使用火驱经济界限指标,筛选了不同油价下火驱影响因素的经济界限,得到了火驱主控因素筛选图版;分析了开发因素对火驱效果的影响,对比了火驱线性井网和面积井网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火驱井距排距、注气速率和排注比等参数,给出了不同地质情况下,如何选取井网类型、井距排距、注气速率、排注比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火驱动态诊断图版及相应的调控对策及流程图版,分别从燃烧状态、平面波及和纵向波及三个方面对火驱效果进行调控,根据火驱生产特征,可以判断出火驱面临的问题,基于开发遇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调控对策及流程。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场实例,取得了良好的火驱效果,验证了该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影响火驱效果的主控因素和调控对策,为火驱油藏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园园[4](2020)在《考虑弹性湍流聚合物驱油两相微观渗流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合物溶液作为一种非牛顿流体,聚合物驱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国内海外油田中,其粘弹性效应可以有效地提高原油采收率(EOR)。大多数学者们研究了在层流状态下聚合物流动单相渗流机理,然而在湍流状态下,针对聚合物驱两相微观渗流机理的研究甚少。本文在三维多孔介质聚合物单相渗流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聚合物驱油二维和三维多孔介质的微观渗流机理。研究结果为油田三次采油聚合物驱油体系设计、筛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同时丰富了粘弹性聚合物驱两相微观渗流机理。本文建立并求解了三维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原油在多孔介质中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本构方程。利用VOF界面追踪法对两相界面进行界面追踪,对本构方程利用对数构象张量方法,使应力张量与构象张量相结合,提高了We数的计算值。以大庆油田聚合物驱为背景,根据实际油藏孔隙特征,将地下多孔介质简化为具有代表性的盲端类孔道及凸型类孔道物理模型。针对三维凸型孔道内聚合物溶液单相湍流渗流特征,结合流向速度波动特征和湍能强度,研究发现We=3时,速度曲线发生了轻微的波动;当We=5时,速度曲线波动幅度较大,湍能强度最强,为3.3%。根据对速度、流线和应力特征的研究,湍能强度越强,凸型孔道内流体的流速越大,流线越不稳定,应力最大值也越大。针对二维盲端孔道内速度波动研究发现,二维孔道内聚合物驱未发生弹性湍流,从饱和度、速度等值线、流线分布和含水率特征曲线分析发现,We数越大,驱油效率越高。与We=0.1、We=1、We=2和We=5相比,We=23聚合物驱的驱油效率高9.1%~35.6%。针对三维盲端孔道内聚合物驱油两相湍流渗流特征,根据弹性湍流发生的临界条件,当We=5时,聚合物驱发生了弹性湍流。当We=10时,聚合物驱的弹性湍流强度最强,驱油效率最高达到18.8%。随着We数进一步增加,湍能强度逐渐减弱,驱油效率也逐渐略有降低。对比应力和压力发现,发生弹性湍流的聚合物驱的压力和应力最大值均高于未发生弹性湍流聚合物驱应力和压力的最大值,且弹性湍能强度越强,应力和压力的最大值越大。根据速度等值线和流线分布特征,湍能强度最大时速度等值线在盲端处的波及深度最深,流线呈现不规则的交叉流动,在盲端内具有明显的二次涡流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孔道内弹性湍流的发生能够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

毕佳琪[5](2020)在《低渗特低渗油层富气-氮气复合驱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7ZX05009004)“低渗-致密油藏高效提高采收率新技术”的部分研究内容。针对低渗特低渗油层气体段塞复合驱提高采收率,以大庆外围YS油田的特低渗透油层为背景,利用CMG软件建立细管理想模型,进行了富气-氮气复合驱过程中,富气、氮气在油气相中的动态分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气体段塞复合驱的机理;建立了均质和非均质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油层长厚比、渗透率、渗透率级差及富气段塞尺寸时的驱油效果和气驱效益,确定了不同参数下富气-氮气复合驱的合理段塞尺寸;选用30 cm长的低渗透、特低渗透2类天然岩心,分别进行了5种不同驱替方案的富气-氮气复合驱室内物模实验研究,确定了富气-氮气复合驱合理的前置段塞尺寸及其驱油效果;应用CMG软件预测了五点法井网条件下富气-氮气复合驱的驱油效果和气驱效益;并进一步对富气-氮气复合驱和二氧化碳-氮气复合驱进行了驱油效果和气驱效益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渗特低渗透油层采用一次注入合理的前置富气段塞+后续氮气的段塞复合驱方式,可以减少富气的用量,充分发挥富气与氮气各自的优势,获得较好的驱油效果;一维长细管理想模型中,从富气与氮气在油气相中的分布来看,富气段塞至少应有0.5 PV才能有效地阻止氮气窜逸对采收率的影响,从采收率曲线来看,富气的合理段塞为0.6 PV;均质模型中不同渗透率的富气-氮气复合驱采收率在注入富气PV数小于0.6时无较大差异,在注入富气PV数大于0.6后渗透率越低的油层获得的采收率越高;非均质模型中,渗透率级差越大,富气-氮气复合驱中富气段塞的合理尺寸越小,采收率越低;物模实验中,富气-氮气复合驱的段塞组成以0.6 PV富气段塞+后续氮气为宜,此时特低渗透岩心的富气-氮气复合驱采收率为73.21%,低渗透岩心的富气-氮气复合驱采收率65.91%,二者相差7.3%;低渗、特低渗五点法井网中,无论是极限气油比约束条件还是极限日产油量约束条件,富气-氮气复合驱的富气段塞均以0.6PV为宜,此时,低渗透井网的富气-氮气复合驱极限气油比约束条件采收率为51.46%,极限日产油量约束条件采收率为52.80%,特低渗透井网的富气-氮气复合驱极限气油比约束条件采收率为50.88%,极限日产油量约束条件采收率为51.90%;五点法井网中,低渗与特低渗油层富气-氮气复合驱合理前置段塞均为0.6 PV,二氧化碳-氮气复合驱的合理前置段塞均为0.4PV,此时低渗油层中富气-氮气复合驱的采收率较二氧化碳-氮气复合驱的采收率低6.73%,富气-氮气复合驱的投入产出比是二氧化碳-氮气复合驱投入产出比的0.38倍,特低油层中富气-氮气复合驱的采收率较二氧化碳-氮气复合驱的采收率低12.10%,富气-氮气复合驱的投入产出比是二氧化碳-氮气复合驱投入产出比的0.39倍。总体而言,二氧化碳-氮气复合驱比富气-氮气复合驱具有一定的优势。

经志强[6](2020)在《低渗透油藏水驱前缘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很多油藏都采用注水开发技术且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对于低渗透油藏,由于沉积作用的影响砂体分布复杂,存在强烈的物性变化以及储层非均质性突出等特点,因此,低渗透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层间吸水不均、各注水层吸水量与配注量不相匹配、无水采油期采收率较低,开采难度大且经济性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X油田区块A、区块B、区块C、区块D,这四个低渗透油藏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室内岩心实验,用以确定注入速度、压力以及不同渗透率条件下对水驱前缘变化规律的影响。水驱前缘分布以探测油井见效程度与水井驱动方向为核心,综合运用各种动、静态资料,充分发挥多学科一体化、地质为主体的优势,开展油藏和储集层的定量评价,深入研究储集层参数。通过实验过程中对电阻率进行实时监测,阐述了水驱前缘的监测方法,确定水驱前缘的具体位置及运动情况。通过分析油藏的开发历史及储层渗流特性,阐述油藏开发动态特征及油井见效特征。根据实验、水驱前缘数学模型以及水驱前缘图版,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1、采出端见水是水驱前缘到达的明显特征,见水后瞬时产油下降,由于水驱前缘注入PV数与原油粘度呈负相关,且水驱速度不宜超过储层的临界流速,即严禁注入量超标破坏储层进而引发水窜。2、对于同一区块,不同渗透率,恒速驱替采出端水驱前缘PV数与渗透率成反比,但恒压水驱的最终采收率与渗透率呈正比关系,且恒压水驱的采收率总体上要高于恒速水驱。3、渗透率级差增加采出程度降低,最大最小渗透率的驱替前缘差异增加,二者与渗透率级差呈负相关,当级差大于6时,水驱采出程度加剧。4、水驱前缘注入量与流度比、采出程度成正比关系。注入水粘度与原油粘度差值越小,水驱效果越好,采出程度越高。与高流度比的储层相比,反五点驱替不充分,剩余油较多,反九点法可以有效扩大波及体积,因此,反九点法优于反五点法。目前水驱前缘现场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示踪剂法、微地震测试法,但是不能对矿场的非均质低渗透油藏进行实时监测,而水驱前缘运动规律的物理模拟实验相对不完善,因此亟需通过合理的水驱前缘物理模拟实验,建立起低渗透油藏水驱前缘的计算方法,为水驱油规律认识、影响因素分析、优化注采井网、确定剩余油分布提供依据和指导。

李阳[7](2020)在《孔隙尺度下水驱油强化采收率研究》文中认为石油是重要的运输驱动能源,我国对石油资源的生产和进口具有不平衡性,强化采油技术能够提高石油产量,可平衡石油生产与进口的差距。微流控芯片加工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国内外学者可以研究从孔隙尺度探究毛细管力、粘性力、重力对水驱油过程的影响。而在重力驱油领域,传统的重力驱油研究方法或不利于表征重力、毛细管力、粘性力对两相流动的相互影响,或没有对重力驱油残余油饱和度变化进行量化表征。因此,本文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探讨了重力、粘性力、毛细管力对水驱油两相流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本文使用微流体流量控制板控制注入流体流速,并通过微流体流量传感器和相机记录两相驱替过程及多孔介质两端压力,旨在探究单一流速下残余油饱和度、被圈闭油团变化趋势。此外,本文使用相场法研究了水平/重力驱水驱油过程,通过设置不同流体对物性(密度、粘度)、注入平均速度及重力,控制粘性力、毛细管力和重力的相对大小。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1)在单个流速的驱替过程中,粘性指进会使大面积流体团被圈闭,导致正癸烷溶液采收率降低。随着流体团数量增加,残余油饱和度逐渐减小。(2)对于水-油水平驱替过程,在毛细指进过程中,未被驱替油占据残余油饱和度的绝大部分比例。当主流路径突破多孔介质出口端后,其他流动支路将停止继续向前流动。此时主流路径压力降低,使油渗吸倒流回先前被水占据的孔道。在粘性指进过程中,被圈闭油团是残余油形成的主要机理。残余油饱和度与毛细管数成反比。增强粘性力作用(增大流速)或者采用有利粘度比流体对可起到强化采收率的作用。界面特征长度与水饱和度呈线性比例关系。水在多孔介质中的突破时间随着毛细管数的增加而减小。增大流速及采用不利粘度比流体对会加剧多孔介质内流动路径过早突破,降低油采收率。(3)在水-油重力驱替过程中,相较于水平驱,重力驱驱替前缘在低流速下会更早突破多孔介质出口端。主流路径在突破出口端后压力骤减,形成优先流动。在不利粘度比下,毛细管数较低且重力数较高时未被驱替油占据残余油饱和度大部分比例,且随着毛细管数增加以及重力数降低,开始出现大面积被圈闭油,未被驱替油数量减少。当毛细管数较高且重力数较低时,残余油类型主要为小面积被圈闭油。残余油饱和度与对数毛细管数呈反比例线性关系,密度比对重力驱采油过程影响有限。重力驱在低毛细管数下加剧了水-油驱替过程不稳定性,使驱替前缘过早突破多孔介质出口端。残余油饱和度与对数重力数呈正比例线性关系,当注入平均速度较高时,重力对水-油流动影响较小。单一的无量纲数不能准确预测残余油饱和度。组合无量纲数考虑了重力、毛细管数、粘度比、密度比对残余油饱和度影响,能够准确预测残余油饱和度变化趋势。

许卉[8](2020)在《X块蒸汽驱非主力部位注入调整研究》文中指出X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上台阶中段,被断层所包围,构造面积8.5km2。蒸汽驱开发目的层为H油层,探明含油面积7.8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765×104t,属于高孔、高渗储层,为中~厚层状普通稠油油藏。经过多年的蒸汽驱开发,X块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该块经历了热连通、驱替和突破阶段,目前处于蒸汽剥蚀调整阶段,产量递减加剧,亟待进行开发调整。在中深层油藏蒸汽驱开发过程中,受储层条件和操作参数的影响,纵向上部分层段或平面上部分方向汽驱动用差,蒸汽驱非主力动用层和方向剩余油仍较为富集,这些部位为蒸汽驱后期开发调整的主要潜力方向,这些部位统称为非主力部位。因此,亟待开展汽驱非主力部位精细描述,制定“非主力部位接替”对策,以实现延长汽驱开发稳产、提高油汽比的目的。本次研究以单井点为单元,通过取心井资料分析量化动用状况,认识非主力层的特点,结合监测及动态分析资料,确定非主力层的划分标准,再由点—面—体确定非主力层部位,形成非主力部位描述方法。该方法主要是以非主力部位的识别为主,依据非主力部位形成的主控因素,初步筛选非主力层,然后利用吸汽、井温和剩余油等资料对初选结果进行补充完善,最后利用连通剖面,追踪注采对应情况,去除不连通层,落实非主力部位分布情况。划分了六种典型的非主力部位分布模式,其中纵向有三种模式:下部动用差非主力型,薄互层非主力型,有采无注非主力型。平面有三种模式:下倾方向非主力型,单一方向非主力型,不对称非主力型。针对不同分布模式制定相应的、可行的调整对策,通过注采参数调整、新井部署等方式提高汽驱非主力部位动用。重建井网结构主要是针对下部动用差非主力部位分布区域开展的部署,多井点采液井主要部署于单一方向型和不对称型非主力部位,行列井网主要针对下倾方向非主力部位开展的调整,重组反九点井网主要部署于有采无注型非主力部位,重组注汽层段是针对薄互层非主力型开展的部署,多介质辅助蒸汽驱技术主要针对不对称及薄互层非主力部位开展的调整。按照“建产与试验同步”的基本原则,优先实施已取得较好效果的多井点采液,同时遵循“易见效、可评价、能推广”的原则,开展细分层系、行列式井网和调整井网试验,后全面推广实施。X块目前处于蒸汽剥蚀调整阶段中后期,根据目前汽驱动用程度,预计经过调整部署后,区块产量可维持40×104t稳产。同时,进一步完善蒸汽驱后期调控技术系列。

王莉利[9](2019)在《火驱油藏开发动态预测模型与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驱是提高稠油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适用范围广、驱油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当前国内外的火驱项目成功率低、火驱开发经济风险性较大、对火驱动态预测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在火驱领域采用智能分析方法的研究工作几乎是空白。因此,为了充分挖掘稠油热采潜力,实现稠油开发技术的科学化和最优化,本文深入开展了火驱油藏开发动态预测与智能分析方法应用研究,取得的新认识和主要结果如下:本文依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结合火驱油藏内油、水、气、温度和压力的分布规律,创新性地考虑了气相和蒸汽相重力超覆因素对火驱效果影响,建立了完整的火驱油藏开发动态预测理论模型(即FFDPM)。FFDPM模型可用于火驱油藏的筛选、开发方案的设计和火驱生产动态的实时跟踪分析,为火驱开发方案的及时调整和注采技术参数的优化确定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研究和解决了FFDPM模型数值模拟有效运行问题。在FFDPM理论模型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建立了FFDPM模型的相关物性参数的解析表达式,提出了预测模型中气相组分质量分数、凝结区三相饱和度等重要参数的获取方法,提出了参数赋值错误等因素导致数值模拟意外中断运行的处理方法,提高了火驱动态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研究和开发了火驱动态分析和开发效果预测数值模拟系统。在火驱数学模型和相关参数确定方法基础上,研发了完善的火驱动态分析和开发效果预测数值模拟系统。该系统可以对火驱生产动态进行实时跟踪分析,模拟各种物性参数在火驱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理论最优值。本文理论模拟结果与前人的一维燃烧管实验和火驱现场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模拟系统输入参数少、计算速度快、模拟结果与室内实验和现场火驱实际生产结果符合度高。引入现代智能计算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火驱开发效果预测方法。本文新方法将自适应混沌克隆粒子群优化(ACCPSO)算法和RBF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了基于ACCPSO算法的RBF神经网络火驱开发效果预测理论模型。文中采用国外42个火驱现场试验项目的实际数据为例进行了试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新方法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在火驱开发效果预测方面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和预测准确性。在本文中,作者还将改进的人工鱼群智能算法与本文建立的火驱数学模型结合,提出了基于自适应跳跃人工鱼群智能算法的火驱开发注采参数优化方法。文中以辽河油田杜66块为例进行了验证性试算,结果表明,引进智能计算方法对火驱注采参数进行优化是可行的,可以对火驱注采参数进行实时动态优化和调整,从而保证火驱油藏开采始终处于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中。

刘影[10](2019)在《蒸汽驱理论扩展和注采参数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辽河油田齐40块蒸汽驱试验区生产实际为背景,紧密结合蒸汽驱不同阶段生产技术问题,重点开展蒸汽驱开发理论和现场应用技术基础研究,以便为齐40块蒸汽驱中后期注采参数优化调控提供依据,研究工作具有理论意义和明显的实用价值。在研究工作中,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Neuman蒸汽驱理论缺陷和经典蒸汽驱理论模型适用性需要扩展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了蒸汽驱理论基础。建立了上覆岩层和油层中温度分布数学模型。定量描述了持续注热后,任一时间t内在盖层任一点z处的温度分布,基于此得到了注入半无限固体空间表面处的热流量方程。研究发现:蒸汽带内的含水饱和度取决于重力泄流速率与上覆岩层/油层接触面处蒸汽冷凝速率之间的平衡;蒸汽带下部油藏内的温度分布规律几乎就是顶、底覆岩盖层内温度分布的镜像,同样遵循傅里叶定律,与其在顶、底覆岩盖层内的镜像之间差别仅在于油藏岩石导热性能参数上的不同,其它没有区别;油藏中蒸汽/蒸汽冷凝水界面之下油层内单位面积上的下泄水体积流速减去蒸汽带内的水流速率,等于蒸汽带下边界移动产生的驱替水的体积流量;油藏中蒸汽/蒸汽冷凝水界面之下油层内单位面积上的下泄油和水携带的焓减去蒸汽带下泄水携带的焓,等于蒸汽带下边界的移动速率与蒸汽/蒸汽冷凝水界面上下焓差的乘积;油藏中蒸汽/蒸汽冷凝水界面垂向移动不需要毗邻界面之下油藏内温度梯度的改变;界面的移动速率与冷凝水垂向流动速率之间存在函数关系。纠正了Neuman蒸汽驱理论的数学分析错误,重新建立并求解了蒸汽驱油藏能量平衡方程、蒸汽带覆盖面积、蒸汽带厚度和蒸汽带体积计算理论模型。揭示了油藏中各个参数间相互影响和变化的规律。建立了蒸汽驱蒸汽突破发生时、蒸汽带覆盖面积保持不变条件下的地面热量递减注入速率理论计算公式。扩展了Neuman蒸汽驱理论适用范围,给出了适用于蒸汽驱蒸汽突破前、突破后的蒸汽驱原油驱替量计算方法,构建了蒸汽驱原油驱替量分析与计算的完整理论体系。改进了Jones模型的不足,提出了蒸汽驱原油驱替量与产量之间的经验转换系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蒸汽驱原油产量计算模型,提出了计算蒸汽驱产量的数值分析方法。基于油藏实际参数,提出了一套经过现场实际验证的蒸汽驱最优注采参数确定方法和蒸汽驱经济开发期限估算方法。本文方法为蒸汽驱生产动态预测和现场施工技术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文中,详细论述了作者参与完成的齐40块蒸汽驱现场先导试验(该试验的结果是业内公认的中深层普通稠油蒸汽驱成功范例);而且,还用此先导试验结果与本文理论计算值做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理论值与试验结果两者符合良好。这一对比结果充分地证明了本文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及其实用价值。本文全部研究工作紧密结合蒸汽驱生产实际,其理论分析结论和试(实)验结果对推动蒸汽驱技术进步和进一步改善蒸汽驱中后期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化学驱驱替前缘动态追踪数值模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驱驱替前缘动态追踪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均质厚油层研究现状
        1.2.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1.2.3 流动单元法研究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现状
        1.2.4 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2 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受控因素实验研究
    2.1 实验模型设计原理
    2.2 实验设备与实验步骤
        2.2.1 实验设备
        2.2.2 实验步骤
    2.3 不同非均质条件水驱特征研究
        2.3.1 正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2 反韵律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3 含夹层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3.4 夹层和韵律双非均质模型水驱特征
    2.4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重力对厚油层剩余油影响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非均质厚油层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数学模型研究
    3.1 有效驱动单元的定义
    3.2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数学模型建立
        3.2.1 三维油水两相流动的模型
        3.2.2 三维流函数法研究流体在驱动单元中流动
        3.2.3 有效驱动单元三维流函数法的饱和度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有效驱动单元确定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方法研究
    4.1 韵律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4.1.1 单韵律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1.2 复合韵律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2 夹层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4.2.1 夹层存在条件下储层有效驱动单元理论模型
        4.2.2 注水井钻遇夹层时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2.3 注水井未钻遇夹层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
    4.3 注采不完善条件下储层流线表征模型及饱和度分布特征
        4.3.1 注采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4.3.2 井网完善程度对储层流线及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有效驱动单元的流场重构及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
    5.1 构型影响下剩余油分布特征
    5.2 构型影响下厚油层剩余油挖潜方法
        5.2.1 韵律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2 夹层遮挡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3 井网未控制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2.4 其他类型剩余油挖潜方法
    5.3 本章小结
6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矿场中的应用及分析
    6.1 区块地质特征
    6.2 区块开发现状
    6.3 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6.3.1 无效驱替情况严重,开发效益差
        6.3.2 综合含水高、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控水挖潜难度大
    6.4 有效驱动单元理论在实际区块应用分析
        6.4.1 三维有效驱动单元渗流模型在典型井组中的应用验证
        6.4.2 实际区块整体挖潜方案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创新点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目标区块有效驱动单元分区、分井划分结果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模型及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研究现状
        1.2.1 稠油蒸汽驱
        1.2.2 蒸汽驱中后期存在问题对策
        1.2.3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蒸汽驱中后期递减注热及实施模式
    2.1 蒸汽驱油藏中蒸汽带描述
        2.1.1 超覆蒸汽带下行式驱替
        2.1.2 蒸汽带数学方程
    2.2 蒸汽驱中后期变速注热速率方程
        2.2.1 蒸汽驱初期合理注热速率
        2.2.2 蒸汽驱中后期递减注热速率
    2.3 蒸汽驱中后期变速注热实施模式
        2.3.1 不停注变速注热模式
        2.3.2 间歇注热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模型
    3.1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可行性理论证明
        3.1.1 间歇注热可行性
        3.1.2 蒸汽驱中后期以间歇模式实施递减注热可行性
    3.2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参数计算方法
        3.2.1 注热参数计算公式建立
        3.2.2 间歇注热参数计算程序
    3.3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参数计算示例
        3.3.1 间歇注热现场试验案例概况
        3.3.2 间歇注热关键参数计算
    3.4 小结
第四章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实验验证
    4.1 三维比例物理模拟实验设计
        4.1.1 蒸汽驱物理模拟实验模型
        4.1.2 蒸汽驱物理模拟实验模型参数
    4.2 蒸汽驱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系统
        4.2.1 模型本体
        4.2.2 配套系统
    4.3 三维注蒸汽物理模拟实验过程
        4.3.1 三维模型填装及饱和
        4.3.2 实验运行与数据处理
    4.4 不同方式蒸汽驱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恒速连续蒸汽驱
        4.4.2 蒸汽突破后递减注热蒸汽驱
        4.4.3 蒸汽突破后间歇注热蒸汽驱
    4.5 小结
第五章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实施方案优化
    5.1 齐40块蒸汽驱开发概况
        5.1.1 区块油藏特征
        5.1.2 区块开发效果
    5.2 井组选择及精细地质建模
        5.2.1 井组选择
        5.2.2 精细地质建模
    5.3 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5.3.1 储量拟合
        5.3.2 生产动态拟合
    5.4 不同注热方案开发效果对比
        5.4.1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方案设计
        5.4.2 不同注热方案效果对比
    5.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A 间歇注热参数计算程序代码

(3)火驱效果主控因素分析及调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火驱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2 火驱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3 火驱调控技术研究现状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火驱生产特征分析
    2.1 火驱驱油机理
    2.2 储层区带特征
    2.3 火驱生产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火驱效果地质主控因素分析
    3.1 火驱数值模型
    3.2 地质因素对火驱的影响
        3.2.1 含油饱和度
        3.2.2 孔隙度
        3.2.3 储量系数
        3.2.4 渗透率
        3.2.5 油层厚度
        3.2.6 黏度
        3.2.7 流动系数
        3.2.8 地层倾角
        3.2.9 地层压力
    3.3 火驱开发经济界限指标研究
        3.3.1 火驱开发经济指标
        3.3.2 火驱开发经济界限
    3.4 火驱影响因素筛选标准
        3.4.1 储量系数筛选流程
        3.4.2 经济界限筛选标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火驱效果开发主控因素分析
    4.1 井网类型分析
        4.1.1 线性井网
        4.1.2 面积井网
        4.1.3 两种模式的优缺点
    4.2 注气参数分析
        4.2.1 注气速率
        4.2.2 排注比
    4.3 射孔层位分析
        4.3.1 均质油层
        4.3.2 正韵律油层
        4.3.3 反韵律油层
    4.4 火驱效果影响因素排序
        4.4.1 灰色关联分析法
        4.4.2 影响因素排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火驱调控对策研究
    5.1 燃烧状态调整
        5.1.1 调整空气通量
        5.1.2 湿式燃烧
    5.2 平面波及调整
        5.2.1 吞吐引效
        5.2.2 外围接替
        5.2.3 移风接火
    5.3 纵向波及调整
        5.3.1 高渗通道避射
        5.3.2 水平井捕捉油墙
    5.4 火驱动态诊断及调控流程
        5.4.1 火驱动态诊断
        5.4.2 火驱调控流程
    5.5 火驱调控实例
        5.5.1 区块概况
        5.5.2 开发面临的问题
        5.5.3 火驱调控效果对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考虑弹性湍流聚合物驱油两相微观渗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国内外研究现状
    3 聚合物溶液弹性湍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粘弹性聚合物驱油两相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1.1 控制方程
    1.2 VOF自由界面追踪方法
    1.3 对数构象张量法
    1.4 边界条件
    1.5 数值计算方法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三维凸型孔道内聚合物溶液单相湍流渗流特征
    2.1 物理模型
    2.2 弹性湍流发生的临界条件
        2.2.1 速度波动特征
        2.2.2 湍能强度
    2.3 速度分布特征
    2.4 流线分布特征
    2.5 应力分布特征
        2.5.1 第一法向应力
        2.5.2 第一法向应力差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维盲端孔道内聚合物驱油两相渗流特征
    3.1 饱和度分布特征
    3.2 速度等值线分布特征
    3.3 流线分布特征
    3.4 含水率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维盲端孔道内聚合物驱油两相湍流渗流特征
    4.1 弹性湍流发生的临界条件
        4.1.1 速度波动特征
        4.1.2 湍能强度
    4.2 饱和度分布特征
    4.3 速度等值线分布特征
    4.4 流线分布特征
    4.5 应力分布
        4.5.1 第一法向应力
        4.5.2 第二法向应力
        4.5.3 第一法向应力差
    4.6 压力分布特征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5)低渗特低渗油层富气-氮气复合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富气驱和氮气驱发展概况
        1.1.1 富气驱
        1.1.2 氮气驱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富气-氮气复合驱细管模型数值模拟研究
    2.1 理想细管模型
    2.2 富气最小混相压力预测及分析
    2.3 富气和氮气在油气相中的分布规律
    2.4 小结
第三章 富气-氮气复合驱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3.1 均质模型数值模拟研究
        3.1.1 长厚比对全富气驱最大段塞及最终采收率的影响
        3.1.2 富气-氮气复合驱中段塞组成对气驱效益的影响
        3.1.3 油层渗透率对复合驱采收率及气驱效益的影响
    3.2 非均质模型数值模拟研究
        3.2.1 长厚比对全富气驱最大段塞及最终采收率的影响
        3.2.2 富气-氮气复合驱中段塞组成对气驱效益的影响
        3.2.3 油层渗透率级差及韵律对复合驱采收率及气驱效益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富气-氮气复合驱物模实验研究
    4.1 低渗透岩心驱油实验研究
        4.1.1 实验材料及方案
        4.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 特低渗透岩心驱油实验研究
    4.3 低渗透与特低渗透岩心的富气-氮气复合驱气驱效益对比
    4.4 小结
第五章 井网条件下富气-氮气复合驱段塞优化
    5.1 低渗透油层五点法井网
        5.1.1 极限气油比约束条件
        5.1.2 极限日产油量约束条件
        5.1.3 极限气油比约束条件与极限日产油量约束条件的指标对比
        5.1.4 衰竭期开采动态
        5.1.4.1 极限气油比停注后衰竭期开采动态
        5.1.4.2 极限单井日产油量停注后衰竭期开采动态
    5.2 特低渗透油层五点法井网
        5.2.1 极限气油比约束条件
        5.2.2 极限日产油量约束条件
        5.2.3 极限气油比约束条件与极限日产油量约束条件的指标对比
        5.2.4 衰竭期开采动态
        5.2.4.1 极限气油比停注后衰竭期开采动态
        5.2.4.2 极限单井日产油量停注后衰竭期开采动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富气-氮气复合驱与二氧化碳-氮气复合驱对比
    6.1 均质模型复合驱对比
        6.1.1 长厚比与气驱最大段塞及最终采收率关系对比
        6.1.2 均质模型复合驱中段塞组成对比
    6.2 非均质模型复合驱对比
        6.2.1 长厚比与全富气驱最大段塞及最终采收率关系对比
        6.2.2 非均质模型复合驱中段塞组成对比
    6.3 物模实验复合驱对比
        6.3.1 技术指标对比
        6.3.2 经济指标对比
    6.4 井网条件下复合驱对比
        6.4.1 低渗油层五点法井网
        6.4.2 特低渗油层五点法井网
    6.5 综合分析对比
        6.5.1 低渗油层对比
        6.5.2 特低渗油层对比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6)低渗透油藏水驱前缘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低渗透油藏水驱前缘理论研究
    2.1 低渗透油藏油气储层分类及特征
        2.1.1 外部几何形状及其简化
        2.1.2 油气储集层特点
    2.2 油水两相渗流理论基础
        2.2.1 油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
        2.2.2 水驱油方式
        2.2.3 贝克莱—列维尔特水驱油理论
        2.2.4 两相渗流区渗流阻力及影响
第三章 水驱前缘渗流实验评价方法
    3.1 水驱前缘实验原理及预备工作
        3.1.1 实验原理
        3.1.2 驱替预实验
        3.1.3 实验仪器
        3.1.4 实验岩心饱和情况汇总
    3.2 水驱前缘室内岩心实验流程
第四章 低渗透油藏水驱前缘实验及分析
    4.1 长条岩心恒速驱替实验
        4.1.1 恒速水驱实验测试过程及结论
        4.1.2 恒速水驱实验结果分析
    4.2 长条岩心恒压驱替实验
        4.2.1 恒压水驱实验测试过程及结论
        4.2.2 恒压水驱实验结果分析
    4.3 长条岩心级差并联驱替实验
        4.3.1 级差并联水驱实验测试过程及结论
        4.3.2 极差并联水驱实验结果分析
    4.4 平板岩心流度比驱替实验
        4.4.1 平板岩心流度比驱替实验测试结论
        4.4.2 平板岩心流度比水驱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驱前缘实验图版
    5.1 低渗透不见效储层水驱前缘图版
    5.2 认识及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7)孔隙尺度下水驱油强化采收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孔隙尺度下油藏两相驱替的背景及意义
    1.2 孔隙尺度下两相驱替研究现状
        1.2.1 相界面动力学研究
        1.2.2 宏观两相驱替研究
        1.2.3 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
    1.3 孔隙尺度下油藏两相驱替研究不足
    1.4 孔隙尺度下油藏两相驱替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水驱油实验方法与理论模型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系统
        2.1.4 实验步骤
    2.2 实验系统误差分析
    2.3 建模工具介绍
        2.3.1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介绍
        2.3.2 COMSOL Multiphysics建模步骤
        2.3.3 相场接口
        2.3.4 控制方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驱油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3.3 结果和讨论
        3.3.1 驱替前沿不稳定性
        3.3.2 驱替过程中残余油饱和度变化
        3.3.3 驱替过程中正癸烷簇大小及压差变化
        3.3.4 结论
第四章 多孔介质内水驱油不稳定驱替影响因素分析
    4.1 相场法有效性验证
    4.2 模型与参数
    4.3 无关性验证
        4.3.1 网格无关性检验
        4.3.2 时间步长无关性检验
        4.3.3 毛细管数与粘度比对水驱油过程影响
        4.3.4 毛细管数、粘度比、重力数、密度比对水驱油过程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表
致谢

(8)X块蒸汽驱非主力部位注入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蒸汽驱基本情况
    1.1 区块概况
    1.2 开发历程
    1.3 开发现状
第二章 油藏地质特征
    2.1 地层特征
        2.1.1 层组划分
        2.1.2 对比标志
        2.1.3 层组划分的结果
    2.2 构造特征
        2.2.1 构造形态
        2.2.2 断裂系统
    2.3 储层特征
        2.3.1 储层沉积特征
        2.3.2 储层岩石学特征
        2.3.3 储层粘土矿物
        2.3.4 储集空间
        2.3.5 储层物性
        2.3.6 储层非均质性
        2.3.7 连通性评价
        2.3.8 热采储层变化特征
    2.4 隔夹层特征
        2.4.1 隔层特征
        2.4.2 夹层特征(小层内)
        2.4.3 隔夹层成因分类
    2.5 油层特征
        2.5.1 油层纵向发育特点及产状
        2.5.2 油层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2.5.3 油藏类型
    2.6 油层压力及温度
    2.7 流体性质
        2.7.1 原油性质
        2.7.2 地层水性质
第三章 汽驱开发效果评价
    3.1 蒸汽驱开发阶段划分
        3.1.1 蒸汽驱开发阶段划分标准
        3.1.2 蒸汽驱井组突破界限
        3.1.3 蒸汽驱开发阶段的确定
    3.2 蒸汽驱开发规律分析
        3.2.1 X块蒸汽驱符合正常的汽驱开发规律
        3.2.2 蒸汽腔的形成与扩展符合蒸汽驱驱替特征
        3.2.3 区块整体处于产量递减阶段,主体部位井组产量下降尤为明显
    3.3 蒸汽驱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3.3.1 蒸汽驱总体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3.3.2 主体部位及外围42个井组开发指标基本符合方案设计
        3.3.3 不同区域汽驱开发效果差异较大
    3.4 汽驱存在主要问题
第四章 非主力部位的识别与潜力分析
    4.1 非主力部位的定义
    4.2 非主力部位的识别
        4.2.1 取心井非主力部位的识别
        4.2.2 先导试验非主力部位的识别
        4.2.3 规模汽驱非主力部位的识别
        4.2.4 非主力部位的影响因素
        4.2.5 非主力部位识别标准的建立
    4.3 非主力部位的描述
        4.3.1 非主力部位描述方法
        4.3.2 非主力部位描述结果
    4.4 非主力部位分布模式建立
    4.5 非主力部位潜力评价
第五章 非主力部位调整部署
    5.1 部署思路
    5.2 部署结果
    5.3 部署方式
        5.3.1 重建井网结构优化部署
        5.3.2 多井点采液井网优化部署
        5.3.3 行列式井网优化部署
        5.3.4 重组反九点井网优化部署
        5.3.5 重组注汽层段优化部署
        5.3.6 重选注入介质试验部署
第六章 实施建议及指标预测
    6.1 实施建议
        6.1.1 实施顺序
        6.1.2 实施要求
    6.2 开发指标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9)火驱油藏开发动态预测模型与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火驱技术发展概况
    1.3 火驱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4 智能计算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1.4.1 人工神经网络在油田中的应用
        1.4.2 群体智能算法在油田中的应用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基本思路
第二章 火驱数学模型建立
    2.1 模型建立
        2.1.1 模型基本假设
        2.1.2 微分质量和能量平衡方程
        2.1.3 移动坐标
        2.1.4 热传导
        2.1.5 波动前缘两侧的质量平衡
    2.2 火驱能量平衡优化和稳态热流速度分析
        2.2.1 能量平衡优化
        2.2.2 稳态热流速度分析
    2.3 温度分布
        2.3.1 燃烧温度
        2.3.2 蒸汽温度
    2.4 分区流体饱和度和分流量
    2.5 火驱产率
    2.6 压力分布
    2.7 空气和水蒸汽超覆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火驱数学模型相关参数的求取和处理
    3.1 分区参数的优化求取方法
    3.2 密度计算
    3.3 比热和潜热计算
    3.4 温度计算
    3.5 导热系数计算
    3.6 相对渗透率计算
    3.7 残余饱和度计算
    3.8 粘度计算
    3.9 波及系数计算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火驱数学模型验证和开发动态模拟分析
    4.1 数值模拟算法与参数处理
        4.1.1 数值模拟算法
        4.1.2 相关参数优化处理方法
    4.2 数值模拟系统设计与开发
        4.2.1 系统功能设计
        4.2.2 系统开发过程
    4.3 FFDPM模型的验证
        4.3.1 一维燃烧管室内实验验证
        4.3.2 罗马尼亚Suplacu de Barcau油田火驱生产数据验证
    4.4 火驱开发动态模拟与分析
        4.4.1 干式燃烧油藏动态模拟分析
        4.4.2 湿式燃烧油藏动态模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火驱开发指标智能预测模型研究
    5.1 RBF神经网络
        5.1.1 RBF神经网络结构
        5.1.2 径向基函数
        5.1.3 RBF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5.2 粒子群优化算法
        5.2.1 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
        5.2.2 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
        5.2.3 标准粒子群优化流程
    5.3 自适应混沌克隆粒子群算法
        5.3.1 混沌优化算法
        5.3.2 ACCPSO算法
        5.3.3 ACCPSO算法性能验证
    5.4 ACCPSO-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5.4.1 模型参数确定
        5.4.2 模型算法流程
    5.5 ACCPSO-RBF神经网络火驱开发指标预测模型
        5.5.1 建立样本数据集
        5.5.2 建立火驱开发指标预测模型
        5.5.3 火驱开发指标预测模型性能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火驱注采参数智能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
    6.1 火驱注采参数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分析
        6.1.1 注气速率对火驱开采效果的影响
        6.1.2 转湿时机对火驱开采效果的影响
        6.1.3 注水速率对火驱开采效果的影响
    6.2 人工鱼群算法
        6.2.1 人工鱼群基本思想
        6.2.2 人工鱼的行为描述
        6.2.3 人工鱼群的寻优原理
        6.2.4 人工鱼群的算法流程
    6.3 人工鱼群算法优化改进
        6.3.1 算法改进思想
        6.3.2 算法流程
        6.3.3 算法验证
    6.4 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的火驱注入方案优化方法
        6.4.1 火驱注入方案优化模型
        6.4.2 优化模型求解算法
    6.5 辽河油田杜66 块火驱注入方案优化应用实例
        6.5.1 杜66 块基本概况
        6.5.2 注入方案优化
        6.5.3 应用效果与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
文中涉及公式附表
参考文献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授权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10)蒸汽驱理论扩展和注采参数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蒸汽驱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基本思路
第二章 上覆岩层和油层中温度分布模型
    2.1 上覆岩层中一维温度分布模型
    2.2 上覆岩层中拟二维温度分布模型
    2.3 油层中蒸汽与蒸汽冷凝水界面的下移速度分析
        2.3.1 水的质量平衡方程
        2.3.2 原油和蒸汽的质量平衡方程
        2.3.3 能量平衡方程
    2.4 蒸汽与蒸汽冷凝水界面之下油层内温度分布和流体流动
        2.4.1 界面之下油层内的水流速度
        2.4.2 界面之下油层内的温度分布
    2.5 温度分布模型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层中蒸汽带体积计算新模型及分析
    3.1 蒸汽带厚度理论模型
    3.2 蒸汽带覆盖面积理论模型
    3.3 蒸汽突破之前油层中蒸汽带体积理论模型
    3.4 蒸汽突破之后油层中蒸汽带体积理论模型
        3.4.1 蒸汽突破之前恒速注热速率确定方法
        3.4.2 蒸汽突破之后递减注热速率理论模型建立
        3.4.3 蒸汽突破之后油层中蒸汽带体积理论模型建立
        3.4.4 蒸汽突破之后油层中蒸汽带体积变化速率理论模型
    3.5 计算实例及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要开发指标预测和注采参数优化方法
    4.1 蒸汽驱产量预测模型
        4.1.1 原油驱替量模型改进与扩展
        4.1.2 驱替量与产量的转换计算方法
        4.1.3 产量预测模型
        4.1.4 日产量预测模型
        4.1.5 产量计算实例及分析
    4.2 蒸汽驱经济开发期限确定
    4.3 瞬时油汽比的计算
        4.3.1 蒸汽突破之前瞬时油汽比计算
        4.3.2 蒸汽突破之后瞬时油汽比计算
    4.4 适用的蒸汽干度确定方法
        4.4.1 蒸汽突破之前蒸汽干度计算
        4.4.2 蒸汽突破之后蒸汽干度计算
        4.4.3 蒸汽干度计算方法的验证和结果分析
    4.5 最优注汽(热)速率确定
        4.5.1 蒸汽突破之前最优注汽(热)速率计算
        4.5.2 蒸汽突破之后最优注汽(热)速率计算
    4.6 蒸汽驱最优方案设计方法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齐40块蒸汽驱先导试验及本文理论模型验证
    5.1 齐40 块蒸汽驱先导试验区油藏基本特征描述
    5.2 齐40 块莲花油层开发历程
    5.3 齐40 块蒸汽驱先导试验的实施
    5.4 基于本文理论模型设计的齐40 块蒸汽驱先导试验
    5.5 先导试验结果与本文理论模型设计方案对比验证
    5.6 先导试验实际情况描述与分析
        5.6.1 热连通阶段生产动态描述与分析
        5.6.2 驱替阶段生产动态描述与分析
        5.6.3 突破阶段生产动态描述与分析
        5.6.4 剥蚀阶段生产动态描述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授权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学研究工作及科研获奖
致谢
附录一 面积方程函数比较表
附录二 程序部分代码及步骤说明
附录三 各部分程序计算算法流程
附录四 基于本文理论的齐 40 块蒸汽驱先导试验方案设计算例

四、化学驱驱替前缘动态追踪数值模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均质厚油层挖潜剩余油有效驱动单元渗流理论研究及应用[D]. 王九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2]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模型及方案优化研究[D]. 郭玲玲.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3]火驱效果主控因素分析及调控对策研究[D]. 白玉.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4]考虑弹性湍流聚合物驱油两相微观渗流机理研究[D]. 李园园.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低渗特低渗油层富气-氮气复合驱研究[D]. 毕佳琪.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低渗透油藏水驱前缘物理模拟实验研究[D]. 经志强.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孔隙尺度下水驱油强化采收率研究[D]. 李阳.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
  • [8]X块蒸汽驱非主力部位注入调整研究[D]. 许卉.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9]火驱油藏开发动态预测模型与分析方法研究[D]. 王莉利.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10]蒸汽驱理论扩展和注采参数优化方法研究[D]. 刘影.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6)

标签:;  

化学驱前沿动态跟踪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