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辣椒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温室辣椒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一、温室大棚辣椒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珍珍[1](2018)在《温室辣椒根部病害防治技术》文中认为温室辣椒生产在海西发挥了显着的经济优势和效益优势,但是生产中极易发生根部病害,造成严重减产,本文总结了辣椒根部病害的主要症状、发病条件、防治方法,为海西温室辣椒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何凯[2](2018)在《杨凌温室番茄主要病虫害防控生物源药剂筛选》文中提出温室内适宜的环境在促进番茄生长的同时也使得病菌和害虫大量发生,加上连茬的种植方式,导致番茄病虫害的危害程度不断严重。当今消费者对鲜食果品质量安全要求普遍提高,避免农药残留污染、提高果实安全品质已成为优质生产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稳产增产前提下,发展和研究化学农药的替代技术及产品,已成为解决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对杨凌温室番茄全育期的主要病虫害做了调查,并选取已经上市的几种生物源药剂对温室番茄主要病虫害做了室内毒力测定、田间安全性评价和田间药效测定,制定了温室番茄生物药剂防控方案,研究结果如下:1.杨凌温室番茄常见病虫害调查结果表明:主要病害有根部病害茎基腐、根腐病、枯萎病,以及茎叶部病害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等。一般在定植后就会有病害发生并且持续到生产结束直至拉秧。根部病害一般在定植后初花期前发生。9月下旬至10月初棚内高温高湿的条件易发早疫病,偶见叶霉。10月进入杨凌的雨季,气温下降较快,低温高湿寡照的条件会造成晚疫病的快速爆发。从11月至次年5月采收期结束,最主要的病害为番茄灰霉病和番茄叶霉病,病情管控不及时会造成棚内严重减产。除此之外进入盛果期后,易出现落花落果、裂果等生理性病害症状。8、9月定植后,就有白粉虱发生。次年3月底至4月间油菜上的萝卜蚜迁飞入棚为害温室番茄。2.室内毒力试验表明:4种供试生物源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病菌、番茄早疫病病菌和番茄晚疫病病菌的毒力测定中,0.4%蛇床子素SL的毒力均为最高,EC50分别为:1.885μg/mL、1.561μg/mL、1.261μg/mL;1.5%苦参·蛇床子素AS次之,EC50分别为:3.039μg/mL、5.526μg/mL、4.560μg/mL;0.3%苦参碱EC低于前两种药剂,EC50分别为:3.195μg/mL、8.036μg/mL、10.135μg/mL;0.5%小檗碱AS最差,EC50值均已大于10对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弱没有再进行下一步测定。对烟粉虱的室内毒力测定中,植物源药剂0.3%苦参碱AS药效与甲维盐药效接近,LC50为11.559μg/mL;0.5%藜芦碱SL毒力最差,LC50为29.699μg/mL,不具进一步田间防治测定的价值。3.田间试验表明:供试生物源药剂对番茄均生长安全,均未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在对番茄灰霉病的田间防效中:0.4%蛇床子素200倍液在第1次药后7天的防效就高达61.44%,在末次施药14天后的防效与化学对照药剂甲硫·乙霉威没有差异;0.4%蛇床子素200400倍液末次施药14天后的防效达67%74%;0.3%苦参碱200倍液在末次施药14天后的防效为62.21%;1.5%苦参·蛇床子素8001200倍液在在末次施药14天后的防效达60%69%。在对番茄晚疫病的田间防效中:0.4%蛇床子素200倍液在第1次药后7天的防效就高达60.05%,防效与化学对照药剂氟菌·霜霉威没有差异,而其200600倍液在末次施药14天后的防效达60%76%;1.5%苦参·蛇床子素800倍液在末次施药14天后的防效达67.02%,其1200倍液在末次施药14天后的防效与对照化学药剂间没有差异。两组田间药效试验均表明生物源药效持效期更长,剂型更为环保且没有药害产生。4.植物免疫增产蛋白试验表明:在幼苗期、营养期、盛花期喷施植物免疫增产蛋白,可有效改善番茄植株长势,在株高和茎粗的测量中与仅在营养期喷施1次处理和清水对照处理间差异显着。综上所述,结合生物源农药在其他作物上试验取得的结果,总结制定出了温室番茄病虫害全程生物药剂防控方案,初步的应用证明该方案可以有效防控温室番茄主要病虫害,值得进一步推广。

林敏[3](2015)在《亚磷酸盐对马铃薯晚疫病和辣椒疫病防治效果和机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铃薯晚疫病是最严重的植物病害之一,直接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即使在今天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仍然是防治作物病害的重中之重。辣椒疫病是辣椒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在所有种植辣椒的国家中均有发生。且在辣椒各个生育期均能侵染,辣椒疫霉的寄主广泛,防治困难,给农户带来严重损失。为进一步提高马铃薯晚疫病和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本文选取亚磷酸盐(phi),作为保护植物免受卵菌侵染的无机化合物,通过田间实验、温室实验、平板实验、致病性测定、生理指标检测等多种项目,从防治效果和机理两个方面阐明亚磷酸盐对马铃薯晚疫病和辣椒疫病的抑制作用。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发现施用亚磷酸盐能有效降低卵菌的侵染,使得发病时间延缓,发病程度减轻,防治效果增强,对菌丝和游动孢子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测得叶片内菌量下降、PR1、PR2、PR4等几个防御基因表达明显上调,以及POD、SOD、CAT等酶活性显着增强,总蛋白浓度也随之增加。综上所述,亚磷酸盐是通过直接抑菌作用和诱导植物产生免疫反应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作用,这也为寻找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和辣椒疫病的新策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侯富朋[4](2013)在《青海高寒地区温室大棚辣椒疫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青海高寒地区温室大棚辣椒疫病的病原、症状、发病条件、发病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以期让更多农技人员和农民正确地认识辣椒疫病的发生传播特性及防治技巧,有效抑制病害的流行危害,减少损失,实现辣椒的稳产、增产。

惠祥海,孙明海,刘兰兰[5](2009)在《温室辣椒疫病的预报模型与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温室辣椒疫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总结了辣椒疫病预报模型的建立,并提出了该病的防治技术,以供辣椒种植者参考。

李云祥,王光英,万兵全,胡福平[6](2007)在《日光温室辣椒疫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辣椒疫病是本地区日光温室辣椒生产中的常见高发病害之一。笔者通过连续4年的多点温室田间调查研究与综合防治示范,初步明确和掌握了该病在本地区的田间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及发生规律,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方面总结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完善的、科学实用的综合防治对策,以指导生产实践。

滕芳超,孙秀丽,徐大伟,李海萍[7](2013)在《冬春季大棚辣椒疫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文中研究指明辣椒疫病是温室大棚辣椒生产中的重要病害,该病传播速度很快,常导致辣椒成片死亡,严重时全棚绝产,给菜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自身生产实际,现将该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作一介绍。1.病害症状

徐守刚[8](2013)在《温室大棚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攀西地区无霜期长,可达300330天,光热资源特别丰富,即使在冬季,光照仍然十分充足。攀西地区的温室大棚辣椒,一般于9于上旬至中旬播种育苗,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定植上棚,翌年15月为收获期。一、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温室辣椒大都采用育苗移栽技术,选择优良抗耐病虫品种,培育无病虫壮苗是防治辣椒病虫害的基础。1.品种选择在攀西地区,当前辣椒的主栽品种有两大类,一类为圆椒,主要品种有海迈、洛椒、巨龙大风等;另一类为尖椒,主要品种有龙旺100、龙旺201等。

汗祖热木·托拉克[9](2013)在《乌昌地区温室及大田蔬菜细菌及真菌性病害调查研究》文中提出为探讨乌昌地区温室及大田蔬菜细菌性及真菌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本文以昌吉蔬菜大田及温室,安宁渠大田,西山温室,乌鲁木齐市北园春菜市场的各种蔬菜为实验材料,对各种蔬菜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实验室分离鉴定,获得了致病菌株,并根据分离物的致病性、生物学特性、培养性状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细菌性病害的鉴定结果显示,在乌昌地区温室及大田主要发生大白菜、甘蓝菜等多种蔬菜的细菌性软腐病,马铃薯细菌性环腐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等病害。根据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将获得的致病菌株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可知以上各种蔬菜软腐病病原菌均为胡萝卜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马铃薯细菌性环腐病病原为原核生物界厚壁菌门棒形菌属细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为薄壁菌门假单胞菌属细菌;对真菌性病害的鉴定结果显示,油麦菜霜霉病、油麦菜菌核病、芹菜斑枯病、莴苣霜霉病、豇豆根腐病、菜豆锈病、黄瓜白粉病、茄子黄萎病、番茄早疫病、辣椒白粉病等10种真菌性病害发生。根据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将获得的致病菌株分别确定为莴苣盘梗霉菌、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莴苣盘梗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镰孢霉属、担子菌疣顶单胞锈菌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的大丽轮枝菌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等。防治技术研究表明,高垄栽培,避免将白菜、甘蓝、萝卜等秋菜播种在低洼,粘重的地块上。发病重的地块应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最好与豆科作物和蔬菜轮作可以有效减轻蔬菜病害的发生;用72%农药链霉素、抗菌剂“401”、氯霉素可有效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用58%金雷多米尔、70%代森锰锌、20%三唑酮乳油、40%多硫悬浮剂可有效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

吕兆明[10](2007)在《白银市日光温室辣椒嫁接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日光温室生产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方面之一。白银市地处甘肃中部,光热条件好,适合发展节能日光温室。截至2004年种植面积已发展至4784.3hm2,总产量达35000万kg,已经成为白银市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极大地丰富了我市及西北各省市市民的菜篮子。辣椒是白银市重要的设施栽培作物之一,常年栽培面积20000亩左右,年产量约8万吨,以冬春茬、早春茬和一大茬栽培为主,产量大,品质优,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但其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制于辣椒疫病、枯萎和根腐等土传病害的蔓延危害。本研究对白银市两县(靖远、景泰)两区(平川、白银)8个乡20多个村的日光温室辣椒疫病病害进行调查,掌握了白银市辣椒疫病病害发生的基本情况、发病规律和影响发病的因素,为疫病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田间症状观察、室内PDA常规分离培养和黄瓜诱捕,查清了危害白银地区辣椒疫病的种属。确定辣椒疫病病原为: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其在白银市的分布:靖远、景泰、白银、平川。发病程度平均发病率在15~30%之间,有些发病率在30%以上,为害程度在3~5级。据在靖远县平堡乡、东湾乡等地调查和定点观察,温室辣椒一大茬辣椒定植后不久,温棚中即开始发病,特别是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当外界气温还较高时(温棚内地温也较高),发病率在11.7%~21.7%,为发生的一个高峰期;3月至5月盛果期为又一发病高峰期。影响日光温室辣椒疫病的主要因素包括:品种抗病性差异、土壤菌源量、温室土壤地温和温湿度、灌溉方式、生态管理措施。辣椒疫病的发生与温湿度的关系最为密切,病菌生长发育适温30℃,最高温38℃,最低温8℃,田间温度25~30℃、相对湿度>85%时发病重。试验研究表明虽经大水漫灌,陇椒1号、陇椒2号发病率分别为6.07%、0.36~1.71%,而佳木斯的发病率为16.20~19.29%,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还是很明显。滴灌由于可以控制浇水量,减低温室内的湿度发病率在6.7%~8%;而漫灌没法控制浇水量,往往使温室湿度增大,加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发病率在16.2%~23.1%。合理的轮作倒茬不仅可以为土壤提供更多的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还可以降低病原菌的数量,减少病害的发生。因此在实践中,采用高垄栽培、大沟覆草、后墙张挂反光幕、安装滴灌等生态措施,控制浇水,严防棚内湿度过高。试验以辣椒不同类型的变种作为砧木,对辣椒嫁接方法、嫁接成活率、不同砧穗组合嫁接后的生长发育情况、防病效果以及嫁接后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方面作了研究。说明生产上采用辣椒嫁接栽培具有可行性,嫁接栽培可以成为克服温室辣椒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试验结果表明当砧木长到片6~8真叶,接穗长到5~7片真叶,半木质化,茎粗2~3mm开始嫁接,接穗与砧木的共生亲和性良好,嫁接成活率较高达到85%以上。不同类型的砧木虽对辣椒生长发育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嫁接改善了植株的生长势,嫁接后辣椒的株高、株幅、大权高、径粗、已采果数都随着时间的延长比对照有所增加,开花期提前6—7d,采果期提前了3—4d。大多数嫁接处理的病情发展程度(综合发病)比对照轻,同期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而自根苗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发病程度逐渐增加。通过产量分析发现,前期产量A3D3、A3D2、A3D4、A3D1之间前期产量差异不显着、CK2、CK1之间前期产量差异不显着。只有A3D3与CK2、CK1之间前期产量差异显着,而且与CK1之间前期产量差异极显着。总产量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但与CK2、CK1差异显着,而且A3D2、A3D3、A3D1与CK1之间差异极显着。其中CK2、CK1之间差异不显着。嫁接辣椒与自根辣椒相比,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无显着差异,但有些处理还不同程度高于对照。通过本试验研究,通过劈接法利用抗病砧木嫁接辣椒是防治辣椒疫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对提高产量和辣椒果实的品质都有积极的作用。这项防病增产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前景很大,简单实用,容易掌握,但最重要的是要筛选出适宜当地温室的嫁接砧木,这种砧木不仅要与辣椒的亲合性好,抗病性强,而且要种子易得、植株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嫁接后还要对辣椒品质无不良影响,这样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为使嫁接防病增产技术在生产上能大面积的推广应用,需对嫁接砧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提高辣椒嫁接苗的成活率、抗病性、抗逆性和砧穗组合的丰产性。还要配套适宜当地日光温室辣椒嫁接的技术规程。

二、温室大棚辣椒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室大棚辣椒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温室辣椒根部病害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海西温室辣椒生产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1.1 政策优势
    1.2 产量优势
    1.3 存在的问题
2 主要症状
    2.1 根腐病
    2.2 青枯病
    2.3 疫病
3 发病条件
4 防治方法
    4.1 坚持合理轮作
    4.2 加强棚室管理
    4.3 注意清洁田园
    4.4 做好药剂防治

(2)杨凌温室番茄主要病虫害防控生物源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设施农业发展概况
        1.1.1 设施农业的特征
        1.1.2 国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1.3 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1.4 杨凌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2 温室番茄的发展现状
    1.3 温室番茄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现状
        1.3.1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1.3.2 番茄早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1.3.3 番茄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1.3.4 烟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1.3.5 温室番茄病虫害防治难题
    1.4 生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1.4.1 生物源农药的概况
        1.4.2 生物源农药的开发应用
    1.5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设计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药剂与试剂
        2.1.2 供试生物
        2.1.3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温室番茄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现状调查
        2.2.2 生物源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2.2.3 生物源杀虫剂室内毒力测定
        2.2.4 植物免疫增产蛋白田间效果试验
        2.2.5 供试生物源药剂安全性试验
        2.2.6 3种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温室番茄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现状调查
    3.2 4种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
        3.2.1 4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3.2.2 4种杀菌剂对番茄早疫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3.2.3 4种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3.3 2种杀虫剂室内毒力测定
    3.4 植物免疫增产蛋白田间效果试验结果
    3.5 生物源药剂安全性试验结果
    3.6 3种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6.1 3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田间防效结果
        3.6.2 2种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田间防效结果
        3.6.3 温室番茄全程生物防控方案初步制定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
    4.1 温室番茄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有待深入
    4.2 正确合理的施用技术是病虫害生物防控的关键
        4.2.1 针对有害生物的特点合理用药
        4.2.2 针对生物源农药特点及早用药
        4.2.3 针对环境因子科学用药
        4.2.4 充分利用生物源农药尤其植物源农药的“保健”功能
    4.3 基于“植物保健”的全程生物防控可有效控制温室病虫害发生
        4.3.1 植物源农药可以有效的防治作物病害
        4.3.2 利用综合防治技术防控温室番茄虫害
        4.3.3 植物免疫增产蛋白能够促进番茄生长,改善植株长势
        4.3.4 微生物源药剂也值得在温室番茄全程生物防控中推广应用
    4.4 我国生物源农药开发与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亚磷酸盐对马铃薯晚疫病和辣椒疫病防治效果和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亚磷酸盐研究进展
        1.1.1 亚磷酸盐防治病害研究进展
        1.1.2 亚磷酸盐防治机理研究进展
    1.2 马铃薯晚疫病研究概况
        1.2.1 马铃薯晚疫病
        1.2.2 马铃薯晚疫病菌
        1.2.3 马铃薯晚疫病菌侵染机制
    1.3 辣椒疫病研究概况
        1.3.1 辣椒疫病
        1.3.2 辣椒疫霉菌
        1.3.3 辣椒疫霉菌侵染机制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供试药剂和品种
    2.3 防治机理研究方法
        2.3.1 平板试验方法
        2.3.2 致病性测定
        2.3.3 生理指标检测
    2.4 防治效果研究方法
        2.4.1 亚磷酸盐的配制
        2.4.2 定量分析叶片含菌量方法
        2.4.3 温室试验
        2.4.4 大田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防治机理研究结果与分析
        3.1.1 亚磷酸盐处理对菌丝生长的作用
        3.1.2 亚磷酸盐处理对游动孢子的作用
        3.1.3 植物PR基因的表达调情况
        3.1.4 叶片酶活性变化情况
    3.2 防治效果研究结果与分析
        3.2.1 温室条件下亚磷酸盐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辣椒疫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3.2.2 亚磷酸抑制病原菌侵染作用
        3.2.3 大田条件下亚磷酸盐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情况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4.1 亚磷酸的防治机理
        4.1.1 直接作用于马铃薯晚疫病菌、辣椒疫霉菌菌丝的生长和游动孢子的释放
        4.1.2 间接作用诱导马铃薯、辣椒产生防御反应
    4.2 亚磷酸的防治效果
        4.2.1 温室条件下,对马铃薯晚疫病、辣椒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2.2 抑制病原菌的侵染
        4.2.3 大田条件下,对马铃薯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3 关于在生产上使用亚磷酸盐的建议
    4.4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4)青海高寒地区温室大棚辣椒疫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菌与症状
    1.1 病原菌
    1.2 发病症状
        1.2.1 幼苗期
        1.2.2 成株期
2 发病条件
    2.1 品种因素
    2.2 高温、高湿环境
    2.3 重茬或连作
    2.4 施肥不当
3 发病规律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病害的物理防治措施
        4.1.1 轮作
        4.1.2 选栽抗性品种
        4.1.3 及时处理中心病株
        4.1.4 加强栽培控病措施
        4.1.5 配方施肥
    4.2 药剂防治
        4.2.1 种子消毒处理
        4.2.2 苗床土壤消毒处理
        4.2.3 施药时机
        4.2.4 施药技术
        4.2.5 合理用药
    4.3 生物防治

(5)温室辣椒疫病的预报模型与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症状
2 发病规律
3 辣椒疫病预报模型的建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
        3.1.2 试验设计。
        3.1.3 调查方法。
    3.2 筛选预报因子
    3.3 建立辣椒疫病预报模型
4 防治技术
    4.1 实行轮作
    4.2 选用早熟抗病品种
    4.3 种子消毒
    4.4 加强田间管理
    4.5 科学合理用药

(6)日光温室辣椒疫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症状及病原
    1.1 发病症状
    1.2 病原菌
2 田间发生规律
    2.1 发病条件
    2.2 发病部位
    2.3 田间发生规律
3 综合防治
    3.1 农业防治措施
        3.1.1 实行轮作, 选用抗病品种
        3.1.2 合理施肥, 高垄栽培, 强化管理
        3.1.3 膜下滴灌, 及时通风排湿
    3.2 药剂防治
        3.2.1 种子消毒
        3.2.2 温室消毒
        3.2.3 苗床灭菌
        3.2.4 苗期防治
        3.2.5 成株期防治

(7)冬春季大棚辣椒疫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害症状
2. 病原菌
3. 发病条件
4. 综合防治措施

(8)温室大棚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苗期病虫害的防治
    1. 品种选择
    2. 种子消毒
    3. 苗床地整理、消毒及育苗
    4. 间苗及苗期病虫害预防
二、温室大棚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
    1. 土壤消毒
    2. 非传染病的防控技术
    3. 传染性病害的综合防控技术
    4. 化学防治
    5. 辣椒虫害防治
    6. 科学用药的探讨

(9)乌昌地区温室及大田蔬菜细菌及真菌性病害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蔬菜常见的细菌性病害研究进展
    1.2 蔬菜常见细菌性病害症状及发病特点
        1.2.1 各种蔬菜常见细菌性软腐病症状及发病特点
        1.2.2 马铃薯细菌性环腐病及发病特点
        1.2.3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及发病特点
        1.2.4 豆类蔬菜细菌性疫病症状及发病特点
        1.2.5 茄科蔬菜青枯病症状及发病特点
    1.3 蔬菜常见细菌性病害发病原因及条件
    1.4 蔬菜细菌性病害病原描述
        1.4.1 各种蔬菜软腐病病原
        1.4.2 马铃薯细菌性环腐病病原
        1.4.3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
        1.4.4 豆类蔬菜细菌性疫病病原
        1.4.5 茄科蔬菜青枯病病原
    1.5 蔬菜常见细菌性病害防治技术
    1.6 蔬菜真菌性病害研究进展
    1.7 蔬菜常见的真菌性病害症状及发病特点
    1.8 蔬菜真菌性病害的病原及其发病条件
    1.9 蔬菜常见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技术
第2章 乌昌地区温室及大田蔬菜细菌性病害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标本采集时间及地点
        2.1.2 样本分离和纯化
        2.1.3 分离方法
        2.1.4 革兰氏染色及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乌昌地区温室及蔬菜细菌性病害调查情况表
        2.2.2 各种蔬菜软腐病症状描述
        2.2.3 马铃薯细菌性环腐病症状
        2.2.4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
        2.2.5 各种蔬菜软腐病病原描述
        2.2.6 马铃薯细菌性环腐病病原描述
        2.2.7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描述
第3章 乌昌地区温室及大田蔬菜真菌性病害调查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采集标本时间及地点
        3.1.2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乌昌地区温室及大田蔬菜真菌病害调查情况表(表 3-1)
        3.2.2 各种真菌性病害症状及病原描述
第4章 结论与防治建议
    4.1 结论
    4.2 防治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白银市日光温室辣椒嫁接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温室发展概况
    2 辣椒疫病
    3 嫁接防病技术
第二章 白银市日光温室辣椒疫病病原鉴定及发生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嫁接砧木对辣椒疫病抗性和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章 日光温室辣椒嫁接栽培技术规程
    1 茬口安排
    2 品种选择
    3 砧木育苗
    4 接穗育苗
    5 分苗
    6 嫁接
    7 嫁接苗的管理
    8 定植
    9 田间管理
    10 病虫害防治
    11 采收、包装与运输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武宁祥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四、温室大棚辣椒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温室辣椒根部病害防治技术[J]. 刘珍珍. 青海农林科技, 2018(02)
  • [2]杨凌温室番茄主要病虫害防控生物源药剂筛选[D]. 何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2)
  • [3]亚磷酸盐对马铃薯晚疫病和辣椒疫病防治效果和机理的研究[D]. 林敏.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4]青海高寒地区温室大棚辣椒疫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J]. 侯富朋. 蔬菜, 2013(03)
  • [5]温室辣椒疫病的预报模型与防治技术[J]. 惠祥海,孙明海,刘兰兰. 现代农业科技, 2009(05)
  • [6]日光温室辣椒疫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对策[J]. 李云祥,王光英,万兵全,胡福平. 植物保护, 2007(04)
  • [7]冬春季大棚辣椒疫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J]. 滕芳超,孙秀丽,徐大伟,李海萍. 科学种养, 2013(12)
  • [8]温室大棚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徐守刚. 四川农业科技, 2013(09)
  • [9]乌昌地区温室及大田蔬菜细菌及真菌性病害调查研究[D]. 汗祖热木·托拉克. 新疆农业大学, 2013(01)
  • [10]白银市日光温室辣椒嫁接栽培技术研究[D]. 吕兆明. 甘肃农业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温室辣椒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