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室居民放射性危害的种类、剂量及防护

居室居民放射性危害的种类、剂量及防护

一、居室内居民所受放射性危害的种类、剂量及其防护(论文文献综述)

姚茜倩[1](2020)在《环境标准在侵权法中的适用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处在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厘清不同部门制定的环境标准之法律效力和适用情形,才能在司法适用中统一尺度形成公平裁决,使当事人对环境侵权案件判决结果形成稳定的预期。依据新《标准化法》,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基本均属于强制性环境标准,环境监测标准、环境基础标准和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均是推荐性环境标准。因此,从环境司法适用的角度而言,只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环境权利义务界定密切相关,尤其在环境侵权案件审理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渊源意义。此外,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对环境侵权范围做出的明确规定,环境侵权行为不仅包括侵害客体为个人或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权益的传统环境污染侵权,也包含侵害客体为生态利益及环境公共利益的生态损害侵权,故本文将以此分类为基础对环境标准在环境侵权案件中的适用方法展开研究。目前,关于环境标准的效力定位,主要存在“法律渊源说”、“准法律渊源说”和“非法律渊源说”三种学说。其中,本文认为“准法律渊源说”更为可行和合乎法理。从环境标准的制定机关看,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部委发布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具有准司法效力,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则不具备此种效力。在环境污染侵权中,污染物排放标准用以判断主体行为过错程度,环境质量标准用于判断侵权因果关系和确定损害结果;在生态损害侵权中,污染物排放标准用以判断侵权主体行为违法性,环境质量标准界定生态损害程度,环境监测标准作为贯穿于污染监测、生态损害赔偿、生态修复全过程的评估依据而存在。在相关标准制定或修订之前,来自自然科学领域的环境基准具有一定的证据比照意义,因而具有司法参照价值;环境基线在生态环境修复效果评估机制中亦具有识别功能,可用于界定受损的生态环境是否恢复到损害发生前的状态。

唐子修[2](2020)在《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室内通风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良好的室内通风条件是住宅建筑内部空气环境舒适、健康的重要保障。在居住品质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农村住宅室内通风情况也应当受到重视。郑州地区的农村自建住宅由于受到当地四季分明、冬冷夏热的气候条件影响,外加建筑自身特点和居民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室内热舒适度欠佳,空气质量堪忧,对居民的居住品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以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室内通风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与计算机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室内空气舒适度和空气质量两方面入手对室内通风现状进行分析;并以调研结果和实验数据为依据,提出住宅通风方面现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使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进行的模拟实验,研究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的室内通风优化策略。本论文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解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室内通风和空气污染情况现状,并结合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通风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明确现存的问题和通风优化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基于现状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整合并分析可用于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通风优化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针对性的提出通风改造策略,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实验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在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的室内通风优化策略研究中,根据现状分析部分发现的问题,提出优化自然通风、引入通风设备的优化方向,整合分析了多种可行的优化策略。进而在综合考虑通风效果、设备成本和施工难度的前提下,提出了在建筑内、外门上方亮窗处增设通风功能的自然通风优化策略;并引入窗式新风机弥补自然通风受气候影响的不足,提出了单设备和多设备两种可选安装方案。最终,通过模拟分析验证了通风策略的可行性,并确定了通风设备安装的最佳位置和方案。

宋卫杰,陈凌,潘自强,郭金森,刘哲[3](2018)在《中国燃煤火电煤灰渣在主体墙材中利用所致居民剂量估算》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分析1992—2010年期间中国燃煤火电发电量、煤灰渣中天然γ核素含量、煤灰渣综合利用情况及掺煤灰渣的主体墙材所建居室内的辐射照射情景,采用居室内墙体所致居民的内外照射剂量估算模式,评估了在主体墙材中利用燃煤火电煤灰渣引起的附加辐射剂量。结果表明:主体墙材中掺入煤灰渣后,所建居室内的居民受到的辐射剂量增加,这与类似的研究结论一致;我国掺燃煤火电煤灰渣的墙材相对于红砖所致居民的总附加年有效个人剂量为0.010.30 mSv/a,均值约0.22 m Sv/a,其中内照射贡献占82%的份额;1992—2010年期间我国燃煤火电煤灰渣在主体墙材中的利用所致居民归一化附加集体剂量在1.92×1035.85×103人·Sv/GWa之间;煤灰渣的利用对室内222Rn浓度升高的贡献份额均值为28%,范围为7%38%。该研究结果可为燃煤火电煤灰渣利用政策的制定和燃煤火电放射性环境风险分析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徐照[4](2018)在《线虫及细胞的高能中子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核能以及核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中子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中子辐射进行防护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分别以线虫和细胞作为实验对象,对高能中子的辐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从理论角度对中子的辐射防护方法进行了讨论。以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为实验对象,利用强流氘氚中子源(HINEG)产生的高能中子,研究了中子辐射对线虫的辐射生物学效应。将寿命为检测终点发现高剂量中子对线虫寿命有显着影响,尤其是线虫在1.83Gy剂量照射时效应极显着。以生殖细胞为检测终点,发现高剂量中子对线虫产卵数和生殖细胞凋亡都有显着影响,1.83Gy的低剂量在产卵数上表现出显着差异。本实验对此现象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检测中子辐射后对线虫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的影响,发现ROS水平上升与剂量增加的呈正相关;检测两种突变品系荧光值发现,辐射4个小时后,线虫体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因为中子辐射而显着上升,且1.83Gy剂量也表现出显着差异。以NHLF细胞和A549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利用HINEG高能中子实验平台,研究了高能中子对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以NHLF细胞为实验对象进行辐照,发现与γ射线辐照相比,中子导致的DNA双链断裂更多,相对生物效应更强。并探究中子导致的DNA双链断裂修复机制,选取了细胞在修复DNA双链断裂的通路中三个核心蛋白并检测了他们辐照后随时间不同的表达量,发现中子辐射会显着诱导DNA修复,但与γ射线相比,细胞对中子辐射损伤修复能力明显降低。以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这一生物学过程作为检测终点来检测中子导致细胞恶性转化的可能性,结果发现,即使是低剂量的高能中子都可以显着诱导肺癌细胞的恶性转化,这一系列结果对中子辐射尤其是低剂量中子辐射防护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线虫和细胞的高能中子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中辐照剂量的计算进行了说明,给出了中子的辐射防护建议和高能中子的辐射效应安全评价。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从线虫个体和细胞两方面出发,开展了高能中子辐射的生物学效应研究;通过将实验获得的中子辐射对线虫寿命影响的数据与文献中的数据对比,开展了中子相对生物学效应的研究;从空腔理论和微观辐射效应理论出发,对高能中子的辐射防护提出了建议。通过对线虫和细胞的高能中子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可以完善辐射防护方面的参考数据;同时通过中子对人体细胞的损伤机制研究,为高能中子的辐射安全评价提供思路。

王艳平[5](2017)在《某铀加工企业个人剂量监控及防护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核能广泛利用的今天,辐射安全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而个人剂量数据的高低证明核能利用的安全性,验证辐射防护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也为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本文以某铀加工企业为背景,对其个人剂量监控及其防护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验证防护体系是否科学与适用,研究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一是通过采用激光铀分析法、激光荧光法、闪烁室法、静电收集氡子体测量及仪器直接测量等方法对该企业周边的大气、水与环境中的U、α气溶胶、氡、γ射线等危害因素进行测量,并将测量出的数据与天然环境本底值进行对比,得出除因W库退役未完成导致周边的氡浓度高于本底参考水平外,其余测量点的值基本与本底参考值相当。二是对铀加工过程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工艺过程的分析、工作人员操作特点、工作人员工作习惯等的调研以及对照相关标准得出该企业的工作人员所受的放射性危害主要有吸入氡及其子体所致的内照射、γ外照射以及食入内照射等三种途径。三是运用高斯模式对企业周边不同距离的人员所受剂量进行估算,并得出所受照射的关键途径为吸入内照射;对不同岗位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统计分析,得出ZN、DS、FX、RJ岗位内照射影响较大,并就改善个人剂量防护措施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对该铀加工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特别是辐射防护体系的持续修订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Duong Bui Thanh Chung(杨裴青钟)[6](2015)在《越南平顺省钛矿开采放射性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平顺省是越南中南部沿海的一个省份。平顺省资源丰富,包括农业、海洋、旅游和矿产等。平顺省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特别是钛矿。越南平顺省的钛矿资源分布广,蕴藏量巨大,可达5亿多吨,是世界第三大钛矿。近年来,政府允许几家公司进行开采钛矿。未来越南政府规划,越南平顺省是越南最大的采矿与加工钛矿物的地方。伴生矿是含有较高水平天然放射性核素的非铀矿。伴生矿的开发利用在提取所需的矿用成分的同时会将伴生的238U,232Th,226Ra,40K等较高水平的天然放射性核素释放到地面环境中,并随着矿石的加工,冶炼和废弃物的排放而转移到产品、副产品和“三废”中,从而造成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开采钛矿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资源的影响、大气环境的影响、土壤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由于平顺省的钛矿是伴生矿,所以放射性元素会因为富集与增加而渗透到环境中,造成环境的放射性污染。因此,对钛矿放射性环境进行辐射的测量与分析是为制定环境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对策提供基础资料依据。本论文在对越南平顺省钛矿开采和洗选的工艺特点中总结出伴生矿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放射性核素的转移途径。根据转移途径归纳出相应的放射性污染源以及污染关键因子,其中污染关键因子有:γ辐射,氡及其子体,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40K、总α、总β。本论文以越南平顺省钛矿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调查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钛矿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

邓君[7](2014)在《建筑材料致居民辐射剂量模型及氡射气系数快速测量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此外,“节能减排、保护资源”等政策的实施,导致掺渣、多孔的新型建材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房屋建造。然而,由于制造工艺、生产原料等的巨大变化,新型建材的密度、厚度以及氡射气系数也与传统建材产生较大差别,可能导致利用传统的建材致居民辐射剂量模型估算的居民剂量负担产生一定的偏差,不利于有效保护居民健康,也可能阻碍新型建材的科学发展和工业废渣的合理利用。目的研究、分析建材的密度、厚度、类型以及居室内剂量参考点、氡射气系数等参数对估算建材致居民辐射剂量的影响,确定权重大的影响参数并探讨修正方法,统筹考虑内、外照射剂量,建立一种新的建材致居民辐射剂量模型,以更准确评价建材放射性危害。对引入模型中的氡射气系数,研究建立一种快速测量方法,以提高检测效率。研究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氡射气系数随含水率、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规律。方法(1)基于Monte Carlo方法,利用MCNPX程序,建立典型的居室结构(4m×5m×2.8m,带门窗),在居室4面墙、底和顶分别填充不同类型、密度和厚度的建材时,模拟计算居民比有效剂量率。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拟合居民比有效剂量率与表面密度的关系函数,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建材致居民外照射剂量模型,并通过现场测量验证可靠性。通过对建材中氡输运机理进行分析,获得室内氡浓度与建材氡射气系数、密度和厚度的函数关系,建立建材致居民内照射剂量估算模型。(2)通过对氡射气在建材内部和密闭腔体中输运规律的分析,推导氡射气系数快速测量的数学方程。以加气混凝土砌块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测氡仪、密闭腔体和真空封泥等,确定最优化测量时间、分析样品厚度的影响以及该方法的复现性。通过与标准的长时间累积测量法进行比对,验证快速测量方法的可靠性。(3)根据建立的氡射气快速测量方法,测量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氡射气系数在不同含水率(0%、2%、5%、10%、20%、25%、30%、35%、40%、45%、53%和60%)、温度(10、17、20、25、30、35和40℃)和相对湿度(12%、33%、60%、79%和95%)条件下的氡射气系数;并对氡射气系数的测量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探讨氡射气系数与含水率、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1)建材的类型、室内剂量参考点位置对居民剂量无显着性影响。建材的厚度、密度和氡射气系数对居民辐射剂量影响较为显着,应进行修正。建材中40K、238U系和232Th系放射性核素致居民外照射比有效剂量率随着建材表面密度(密度与厚度的乘积)的增加呈对数型增长。(2)统筹考虑建材致居民内、外照射剂量,引入厚度、密度、氡射气系数,建立了建材致居民辐射剂量模型:式中,E为建材致居民有效剂量率,nSv·h-1;Ck,CRa和CTh分别为建材中40K、238U系和232Th系放射性核素致居民比有效剂量率值,(nSv·h-1).(Bq·kg-1)-1; Ak、AR。和ATh分别为建材中40K、226Ra和232Th的比活度,Bq.kg-1;ε为建材氡射气系数;Ρ为建材密度,kg·m-3;d为建材厚度,m。其中,外照射剂量模型经现场测量验证,具有较好的可靠性。(3)建材氡射气系数的快速测量研究中,24-60h的测量结果较稳定,可作为最优化测量时间。6次重复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偏差为0.153±0.007,变异系数为4.6%,表明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在样品厚度小于氡扩散长度的0.4倍时,不同厚度样品的测量结果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氡射气系数的快速测量结果与标准累积测量结果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4)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氡射气系数随着其含水率的增加呈对数型增长:ε=0.096.1n(s+2.43)+0.037(R2=0.952);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氡射气系数随着其含水率的增加呈线性增长:ε=0.00245.T+0.0601(R2=0.987);不同湿度下,加气混凝土的氡射气系数测量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本课题通过分析建材厚度、密度和氡射气系数等对建材致居民辐射剂量模型的影响,确定权重大的影响参数并探讨修正方法,统筹考虑居民所受内、外照射剂量,建立一种新的建材致居民辐射剂量模型。所建剂量模型可更合理、准确估算建材致居民辐射剂量,为评价建材放射性危害提供剂量学基础;指导建材安全选用,为制、修订建材放射性危害评价与控制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在有效保护居民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可促进新型建筑材料的科学发展、工业废渣的合理利用。研究建立建材氡射气系数的快速测量方法,较大缩短测量时间。可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在促进辐射防护检测技术发展的同时,也是新建剂量模型在实际中推广应用的一种有益补充。

张琴[8](2014)在《北京市使用天然石材放射性水平调查及风险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天然石材装饰效果高贵、华丽、纯朴、自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被用来进行家居、办公、娱乐等场所的环境装饰。但是天然石材具有放射性,造成室内的污染,损害人们的健康,北京市目前对石材建材的合理规范及安全性没有明文规定和安全评估数据库。为此,本文针对北京市公众对天然石材放射性的认知程度和辐射防护意识水平进行现场调研,对北京市天然石材放射性核素以及氡析出率进行实地测量和分析,并进行风险评估,进而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指导性建议,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北京市石材市场做初步的调研,通过对比、搜集相关文献,抽样选取北京市居民、石材市场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北京市公众对天然石材放射性的认知程度以及防护意识水平。其次,通过实地调查和抽样选取天然石材样品进行放射性核素以及氡析出率检测,确定北京市天然石材的放射性水平。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在危险源、人、管理、环境等方面详细考查北京市某石材市场的风险影响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北京市石材工作人员和居民对天然石材的放射性认知程度以及防护意识水平较低。对石材放射性水平的调查测试的结果显示,19种抽查的石材样品中有3种是B类石材,非A类石材率为15.8%,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另外,人均年有效剂量估算中有4种石材超过了1mSv/a,需要限制使用。根据氡浓度和析出率的测定结果显示:天然石材氡的析出率以及室内氡浓度与许多因素有关,不同种类的石材氡析出率不同,在北京市抽查测试的样品中,平均氡析出率为2.0410-3Bq/m2·s。通过本次的实地调查和测试,经过分析发现不同种类的石材以及石材的颜色深浅都影响氡浓度的大小和析出率,南方地区的石材辐射性较大,颜色深的石材危害性较大。然而北京却对有关石材辐射性危害的知识普及和培训力度不够,相应的政府部门也未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导致人们对石材辐射危害的轻视,这才是造成人员身体伤害的一个重大隐患,希望本次研究能够对相关政府部门完善天然石材市场的放射性监管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子涛[9](2013)在《旅游洞穴氡危害的防护研究 ——以重庆雪玉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氡是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天然辐射源,人体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氡,会增加罹患肺癌等疾病的几率。由于旅游洞穴是一个相对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其内部温度变化小,空气流动差,湿度较高,比较容易产生氡的富集。随着大量洞穴的旅游开发,与氡接触的游客和洞穴工作人员越来越多,所面临的健康风险也越来越大。雪玉洞是目前国内已开发的最年轻的旅游洞穴,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吸引了大量旅游者。本课题以雪玉洞为案例研究地,对其氡及其子体浓度进行周期性监测,探讨不同气候条件、不同测量点氡平衡当量浓度的变化规律,在与国内外其他洞穴研究成果相比较的基础上,制定适用于雪玉洞的工作人员年工作时间上限,为雪玉洞的经营管理者提供参考,切实保障工作人员健康,保证雪玉洞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为其他旅游洞穴氡危害的防护研究提供借鉴。在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监测法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于2012年4月~2013年3月对雪玉洞氡及其子体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研究结论如下:1.连续12个月测量的雪玉洞平均平衡当量氡浓度为2135.7Bq/m3,明显高于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矿井下工作人员的氡浓度限制标准(1500Bq/m3EECRn);取平衡因子为0.5,则雪玉洞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平均氡浓度为4271.4Bq/m3,远远高于1993年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65号出版物规定的住宅内氡浓度的行动水平(200~60013q/m3)及工作场所的行动水平(500~1500Bq/m3),是我国规定的普通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氡浓度最大限值(1100Bq/m3)的3.88倍,是重庆市主城区室内环境空气中平均氡浓度(64.5Bq/m3)的66倍,与国内部分已测量氡浓度的洞穴相比,雪玉洞属于氡浓度最高的洞穴,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从连续12个月的监测结果看,雪玉洞氡及其子体平衡当量浓度总体呈现出夏季高,冬季低,春季、秋季相当的特点,夏季平衡当量氡浓度是冬季的16倍。从各测量点平衡当量氡浓度平均值的变化曲线来看,雪玉洞平衡当量氡浓度总体呈现出由低逐渐升高,再由高转低,再升高后逐渐降低的“M”形趋势。从每一层的平衡当量氡浓度来看,总体呈现出洞层越高,氡浓度越高的特点。从洞穴内外温度变化与雪玉洞平衡当量氡浓度变化的趋势来看,由于洞内温度较为稳定,雪玉洞氡及其子体浓度的变化与洞内温度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但洞内氡及其子体平衡当量浓度变化与洞外温度变化有较强的相关性,洞外温度是影响旅游洞穴平衡当量氡浓度分布的因素之一。3.雪玉洞游客每次游览吸入的氡及其子体所致人均有效剂量当量仅为0.02mSv/a,是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估计的氡子体对公众年有效剂量(1.30mSv/a)的1.54%,占重庆市主城区居民在室内外环境中吸入氡子体年均有效剂量(0.70-1.29mSv/a)的1.55%~2.86%,短时间的接触对游客的健康不会产生影响。洞穴讲解员每年接受氡及其子体照射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为7.69mSv/a,是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估计的氡子体对公众年有效剂量的5.92倍,至少是重庆主城区居民所受到的照射剂量的5.96倍;保安每年接受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为11.96mSv/a,是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估计的氡子体对公众年有效剂量的9.20倍,至少是重庆主城区居民所受到的照射剂量的9.27倍;洞内拍照人员每年接受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为59.48mSv/a,是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估计的氡子体对公众年有效剂量的45.75倍,至少是重庆主城区居民所受到的照射剂量的46.11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4.旅游洞穴氡的防护措施包括:合理安排洞穴内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制定年工作时间上限;加强氡危害相关知识的普及与洞穴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在高氡浓度析出区域进行屏蔽防护;在适当位置安装空气净化器;加强氡及其子体浓度的分析和监测等。

陆健[10](2012)在《南京市常用建筑材料放射性分析与评价》文中提出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给室内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同时也给在其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人们带来了各种疾病,严重地损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近几年来,建筑材料放射性逐渐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因此,研究建筑材料放射性水平,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合理使用建材,避免健康受到辐射损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建筑材料市场调查、样品采集、处理、测定与分析、安全评价等方法,对南京市常用建筑材料放射性水平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瓷砖放射性含量高的原因,并按照国家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以及镭当量浓度和年有效剂量当量指标进行了安全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结论:(1)所测建筑材料样品中,天然石材放射性核素含量226Ra的比活度范围为14.65-181.35Bq/kg,平均值为64Bq/kg,其中最大为福建红,最小的为法国米黄;232Th的比活度范围为0.86~94.81Bq/kg,平均值为13.7Bq/kg,其中最大的是福建红,最小的是松香玉;40K的比活度范围为5.67~1362Bq/kg,平均值212.00Bq/kg,其中最大的是福建红,最小的为木纹石。福建、山东、广东和江西的石材放射性水平较高。所测瓷砖放射性核素含量:226Ra的比活度范围为151.03~769.34Bq/kg,平均值为296.27Bq/kg,其中最大为陶灰牌瓷砖,最小的为亮剑牌瓷砖;232Th的比活度范围为51.66~172.50Bq/kg,平均值为105.34Bq/kg,其中最大的为金乐牌瓷砖,最小的是巨阳牌瓷砖;40K的比活度范围为503.10~1370.16Bq/kg,平均值为831.69Bq/kg,其中最大的是陶灰牌瓷砖,最小的是大地牌瓷砖。建筑主体材料中,226Ra的比活度范围为103.11~206.87Bq/kg,平均值为151.81Bq/kg,其中最大的为矿渣水泥,最小的为普通水泥;232Th的比活度范围为11.35~54.10Bq/kg,其中最大的为矿渣水泥,最小的为石粉;40K的比活度范围为92.57~734.24Bq/kg,其中最大的为砂石,最小的为普通水泥。(2)原材料中粉煤灰和粘土的放射性含量均未超标,而矿渣中除了来自福建的超过限量值以外,其他也均未超标。釉料的放射性核素浓度很高,是原材料的100倍左右,由此可以得出瓷砖的高放射性是由于釉料引起的,应该严格控制釉料的用量,采取相应办法减少釉料的放射性浓度。(3)所测天然石材样品中放射性水平都符合国家标准中的A类标准,其中需引起注意的是,福建红的镭当量浓度超标;黑石、福建红、荔枝红和印度棕红等石材对人体的年有效剂量当量都超过了1msv,使用需要注意。所测瓷砖样品中除了大地牌瓷砖,亮剑牌瓷砖和蒙华牌瓷砖为A类产品,其他样品均超标为B类和C类。特别注意的是,陶灰牌瓷砖严重超标,属于超C类。虽然大地牌、亮剑牌和豪华牌瓷砖符合国家建筑材料A类标准,但是其对居民所受年有效剂量当量超过了国际限值lmsv,也不能使用于室内。所测建筑主体材料中,除了矿渣水泥属于B类产品外,其他均达标,属于A类产品,使用不受限制。其中砂石对居民的年有效剂量当量超过了国际限值,使用也受限制。

二、居室内居民所受放射性危害的种类、剂量及其防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居室内居民所受放射性危害的种类、剂量及其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标准在侵权法中的适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2 环境侵权的范畴界定
    2.1 环境侵权涵义的学理争议
    2.2 环境侵权的类型划分
        2.2.1 环境污染侵权
        2.2.2 生态损害侵权
3 环境标准的类型与效力定位
    3.1 环境标准的类型区分
        3.1.1 新《标准化法》中的环境标准体系
        3.1.2 环境标准的类型划分
    3.2 环境标准的效力争议
        3.2.1 法律渊源说
        3.2.2 准法律渊源说
        3.2.3 非法律渊源说
    3.3 类型化视角下环境标准的效力定位
4 环境标准适用现状分析
    4.1 环境民事私益侵权中适用恣意
    4.2 生态损害赔偿中适用情形有限
    4.3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适用规则明确
5 环境标准在环境污染侵权赔偿中的适用规则
    5.1 环境标准的司法审查方法
        5.1.1 审查环境标准限值
        5.1.2 审查污染物目录
        5.1.3 排除适用相关环境标准
    5.2 污染物排放标准判断行为过错程度
    5.3 环境质量标准用于确定损害结果和因果关系
        5.3.1 确定损害范围
        5.3.2 判断环境污染侵权因果关系
    5.4 免责情形:“合规抗辩”的认定
        5.4.1 噪声污染侵权中达标抗辩的特殊性
        5.4.2 其他环境要素污染侵权中达标抗辩的普遍规则
6 环境标准在生态损害侵权赔偿中的适用规则
    6.1 生态损害赔偿责任的基本构成要件
    6.2 环境标准在生态损害赔偿中的一般适用方法
        6.2.1 排污标准:判断行为违法性
        6.2.2 质量标准:界定生态损害程度
        6.2.3 监测标准:贯穿全过程的评估依据
    6.3 特殊适用规则:环境基准与环境基线的参照意义
        6.3.1 环境基准的参照作用
        6.3.2 环境基线的识别功能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室内通风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住宅室内通风及空气质量研究现状
        1.2.1 住宅室内通风研究现状
        1.2.2 住宅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现状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选择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4.2 研究方法的选择
        1.4.3 论文结构
        1.4.4 论文框架
2 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室内空气现状分析
    2.1 住宅室内空气状况的评价
        2.1.1 住宅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2.1.2 住宅室内主要污染物及危害
        2.1.3 住宅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指标
    2.2 郑州地区农村住宅室内空气现状主观满意度调查分析
        2.2.1 调研方案的确定
        2.2.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2.2.3 访问调查中发现的其它问题分析
    2.3 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室内空气现状分析
        2.3.1 郑州地区综合空气条件分析
        2.3.2 室内温度概况
        2.3.3 室内污染物现状分析
3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技术的室内通风现状分析
    3.1 计算的理论基础和软件选择
        3.1.1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3.1.2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发展与应用
        3.1.3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优势
        3.1.4 CFD软件的选择
    3.2 物理模型的建立
        3.2.1 模拟对象的选择及其概况
        3.2.2 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3.2.3 边界条件的设定
        3.2.4 计算模型及工况设置
    3.3 模拟运算结果分析
        3.3.1 室内风速场及风场矢量图分析
        3.3.2 不同工况下室内空气交换率分析
    3.4 住宅自然通风现状分析
        3.4.1 住宅外部环境现状分析
        3.4.2 住宅自然通风形式现状分析
        3.4.3 住宅通风口设置现状分析
        3.4.4 辅助通风设备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郑州地区农村住宅室内通风优化策略分析与选用
    4.1 住宅外部环境优化策略分析
        4.1.1 优化建筑朝向
        4.1.2 增加导风构件
        4.1.3 优化建筑布局
        4.1.4 优化植物和遮挡物的位置
    4.2 住宅通风方式的选择
        4.2.1 风压驱动的通风方式
        4.2.2 热压驱动的通风方式
        4.2.3 热压与风压共同驱动的通风方式
    4.3 住宅通风口优化策略分析
        4.3.1 门窗洞口通风
        4.3.2 门窗构造通风
        4.3.3 通风管道通风
    4.4 设备辅助通风优化策略分析
        4.4.1 机械式新风设备
        4.4.2 太阳能通风采暖设备
        4.4.3 地下热交换通风系统
    4.5 本章小结
5 郑州地区农村住宅通风优化策略及有效性模拟验证
    5.1 通风口改造有效性模拟验证
        5.1.1 新增通风口效果分析
        5.1.2 新增通风口通风效果模拟实验
        5.1.3 现有通风口的改良
    5.2 新风设备的选用及有效性模拟验证
        5.2.1 安装新风设备的目的
        5.2.2 新风系统的类型选择
    5.3 通风优化效果分析
        5.3.1 评价指标说明
        5.3.2 自然通风改进效果分析
        5.3.3 新风设备安装方案分析
    5.4 郑州地区农村住宅通风优化策略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中国燃煤火电煤灰渣在主体墙材中利用所致居民剂量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1 剂量估算模式及参数
    1.1 室内222Rn子体所致居民剂量
    1.2 室内γ照射所致居民剂量
    1.3 归一化附加集体剂量ΔS50
2 基础数据
    2.1 煤灰渣砖产量
    2.2 每年新增煤灰渣砖居室涉及的入住人口
    2.3 煤灰渣砖中226Ra、232Th、40K含量
3 计算结果与讨论
4 结论

(4)线虫及细胞的高能中子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辐射损伤及辐射危害
        1.1.1 辐射损伤历史
        1.1.2 核事故及辐射危害
    1.2 辐射损伤及机理
        1.2.1 辐射生物学过程
        1.2.2 辐射生物学效应分类
        1.2.3 辐射引起的损伤机制
    1.3 中子的辐射损伤效应研究现状
        1.3.1 中子对器官和组织的辐射损伤研究现状
        1.3.2 中子诱发癌症的研究现状
        1.3.3 中子相对生物学效应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辐射防护量与辐射源
    2.1 引言
    2.2 辐射防护基本量
        2.2.1 辐射场量
        2.2.2 基本剂量学量
        2.2.3 防护量
        2.2.4 微剂量学量
    2.3 中子剂量理论计算
        2.3.1 空腔理论
        2.3.2 吸收剂量计算
    2.4 辐射源简介
        2.4.1 放射性粒子
        2.4.2 中子源
        2.4.3 γ源
        2.4.4 α源
    2.5 辐射防护组织与剂量限值
    2.6 小结
第三章 高能中子辐射对线虫剂量效应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常用试剂及其配方
    3.3 线虫的培养与照射
        3.3.1 实验所用的线虫品系
        3.3.2 线虫的培养
        3.3.3 线虫的同步化培养
        3.3.4 线虫的冻存与复苏
        3.3.5 线虫的照射与剂量计算
    3.4 线虫的生物学终点检测
        3.4.1 线虫寿命检测
        3.4.2 线虫产卵率检测
        3.4.3 线虫生殖细胞凋亡的测定
        3.4.4 线虫自由基原位检测
        3.4.5 线虫氧化应激水平检测
        3.4.6 统计学分析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1 中子辐射对线虫平均寿命的影响
        3.5.2 中子辐射对线虫生殖细胞的影响
        3.5.3 中子辐射对线虫损伤机理的研究
        3.5.4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中子辐射对A549/NHLF细胞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实验常用试剂及其配方
    4.3 细胞培养和辐射
        4.3.1 细胞的培养
        4.3.2 细胞的辐射
    4.4 细胞的生物学终点检测
        4.4.1 γ -H2AX的免疫荧光染色
        4.4.2 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
        4.4.3 细胞迁移能力检测
        4.4.4 统计学分析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1 中子辐射对NHLF细胞DNA的损伤
        4.5.2 中子辐射诱导损伤修复相关蛋白的表达
        4.5.3 中子辐射诱导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
        4.5.4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中子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的讨论
    5.1 中子的辐射防护讨论
        5.1.1 中子品质因数的实验结果分析
        5.1.2 中子辐射防护建议
    5.2 高能中子的微观辐射效应讨论
        5.2.1 高能中子的微剂量学讨论
        5.2.2 高能中子的靶学说的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与项目
致谢

(5)某铀加工企业个人剂量监控及防护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核辐射的定义
        1.2.1 定义
        1.2.2 能量与半衰期
    1.3 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4 辐射防护的意义
    1.5 辐射防护原则
        1.5.1 实践的正当性
        1.5.2 剂量限值、剂量约束与参考水平
        1.5.3 辐射防护最优化
    1.6 国内外辐射防护及剂量监测发展现状
        1.6.1 国际发展现状
        1.6.2 国内发展现状
第2章 某铀加工企业现状
    2.1 公司概述
    2.2 厂址环境
        2.2.1 水文
        2.2.2 气象与气候
        2.2.3 自然资源
        2.2.4 人口分布及饮食习惯
    2.3 环境质量现状
        2.3.1 环境本底参考值
        2.3.2 辐射环境现状调查
        2.3.3 结论
第3章 企业工作场所放射性危害因素分析
    3.1 放射性有害因素分析
        3.1.1 放射性有害因素来源
        3.1.2 放射性职业有害因素分析
    3.2 企业辐射防护措施
        3.2.1 通排风净化措施
        3.2.2 辐射防护分区和进出控制
        3.2.3 监测措施
        3.2.4 制度保障措施
        3.2.5 个人防护措施
第4章 某铀加工企业剂量防护效果分析
    4.1 企业周围公众剂量估算
        4.1.1 剂量模式与参数
        4.1.2 计算结果
        4.1.3 结果评述
    4.2 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总体情况
        4.2.1 个人剂量监测对象
        4.2.2 监测内容及方法
        4.2.3 监测结果统计
        4.2.4 结果分析
    4.3 不同岗位个人剂量照射情况
        4.3.1 监测结果统计
        4.3.2 结果分析
    4.4 职业健康体检情况
        4.4.1 体检对象
        4.4.2 体检项目
        4.4.3 体检结果统计
        4.4.4 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持续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越南平顺省钛矿开采放射性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对开采矿石产生的辐射问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伴生矿放射性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越南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平顺省特点
        1.4.1 平顺省地理与自然特点
        1.4.2 平顺省的社会与经济特点
        1.4.3 平顺省矿产资源特点
        1.4.4 平顺省开采钛矿现状与开采钛矿工艺
    1.5 开采钛矿辐射原因与环境中迁移途径
        1.5.1 概念
        1.5.2 开采钛矿辐射原因
第二章 钛矿周围辐射环境测量计划与分析方法
    2.1 钛矿周围与企业周围的环境中 γ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
        2.1.1 测量计划
        2.1.2 分析方法
    2.2 钛矿周围与企业周围的环境中空气氡测量(220Rn)
        2.2.1 测量计划
        2.2.2 分析方法
    2.3 钛矿周围与企业周围地下水中放射性核素测量(总 α,总 β)
        2.3.1 测量计划
        2.3.2 分析方法
    2.4 钛矿周围与企业周围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测量
        2.4.1 测量计划
        2.4.2 分析方法
第三章 监测结果
    3.1 钛矿周围与企业周围的环境中 γ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
        3.1.1 北平区
        3.1.2 潘切区
        3.1.3 咸津区
        3.1.4 越南平顺省钛矿周围环境中 γ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测量
    3.2 钛矿周围与企业周围的环境中空气氡测量(220Rn)
        3.2.1 北平区
        3.2.2 潘切区
        3.2.3 咸津区
        3.2.4 钛矿周围与企业周围的环境中空气氡测量
    3.3 钛矿周围与企业周围地下水中放射性核素测量(总 α,总 β)
    3.4 钛矿周围与企业周围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测量
        3.4.1 北平区
        3.4.2 潘切区
        3.4.3 咸津区
        3.4.4 越南平顺省钛矿周围与企业周围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测量
    3.5 小结
第四章 对策
    4.1 环境管理
        4.1.1 行政管理
        4.1.2 公司管理与防治
    4.2 开采钛矿一些防治方法
        4.2.1 废水处理净化
        4.2.2 防止放射性扩散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建筑材料致居民辐射剂量模型及氡射气系数快速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建筑材料应用现状与发展
        1.1.2 天然照射及其危害与控制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2.1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2.2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剂量模型与方法
    2.1 建材致居民辐射剂量模型
        2.1.1 建材致居民外照射剂量模型
        2.1.2 建材致居民内照射剂量模型
    2.2 建材氡射气系数快速测量方法
        2.2.1 氡射气输运特性分析
        2.2.2 建材放射性核素含量及其他参数测量
        2.2.3 建材氡射气系数快速测量方法可靠性检验
    2.3 加气混凝土氡射气系数与含水率、温度和湿度关系研究
        2.3.1 加气混凝土氡射气系数与含水率关系研究
        2.3.2 加气混凝土氡射气系数与温度关系研究
        2.3.3 加气混凝土氡射气系数与湿度关系研究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建材致居民辐射剂量模型
        3.1.1 建材致居民外照射剂量模型
        3.1.2 建材致居民内照射剂量模型
        3.1.3 与传统建材致居民剂量模型的比较
        3.1.4 研究小结
    3.2 建材氡射气系数快速测量方法
        3.2.1 建材氡射气系数快速测量方法的建立
        3.2.2 建材氡射气系数快速测量方法可靠性检验
        3.2.3 研究小结
    3.3 加气混凝土氡射气系数变化规律研究
        3.3.1 加气混凝土氡射气系数与含水率关系研究
        3.3.2 加气混凝土氡射气系数与温度关系研究
        3.3.3 加气混凝土氡射气系数与湿度关系研究
        3.3.4 研究小结
第四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4.1 主要结论
    4.2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8)北京市使用天然石材放射性水平调查及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综述
        1.2.1 天然放射性危害研究现状
        1.2.2 国外石材放射性研究现状
        1.2.3 国内石材放射性研究现状
        1.2.4 石材放射性相关国家标准
        1.2.5 文献分析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2 辐射的主要来源与危害研究
    2.1 放射性与辐射
        2.1.1 放射性衰变机制
        2.1.2 天然放射性
    2.2 辐射危害及效应
        2.2.1 辐射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2.2.2 确定性效应
        2.2.3 随机性效应
        2.2.4 辐射躯体效应
        2.2.5 遗传效应
    2.3 室内天然放射源构成及分析
        2.3.1 建筑物下的岩石与土壤
        2.3.2 建材及室内装饰材料
    2.4 天然石材放射性研究
        2.4.1 天然石材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
        2.4.2 天然石材放射性水平及成因
    2.5 小结
3 北京市公众天然石材辐射防护意识调查
    3.1 北京市石材市场现状
    3.2 北京市天然石材放射防护意识调查目的
        3.2.1 北京市居民天然石材常识调查
        3.2.2 北京市石材厂商的天然石材放射性防护现状
        3.2.3 北京市公众希望政府对待天然石材放射性的态度
    3.3 调查方法理论及选择
        3.3.1 调查方法的分类
        3.3.2 抽样调查的基本理论
        3.3.3 问卷程序设计及架构要求
    3.4 北京市天然石材放射性辐射防护意识问卷设计要点
        3.4.1 调查对象的抽样方法
        3.4.2 问卷设计
    3.5 调查结果分析方法
        3.5.1 一般的统计描述
        3.5.2 χ~2检验
        3.5.3 logistic 回归分析
        3.5.4 spss 分析方法
    3.6 调查结果
        3.6.1 人口学基本特征
        3.6.2 北京市民众对天然石材放射性知识调查及获得途径
        3.6.4 北京市居民对天然放射性石材的使用态度
        3.6.5 北京市政府关于放射性防护监督管理现状调查
        3.6.6 北京市石材厂商的放射防护状况
    3.7 结果分析和讨论
        3.7.1 加强北京市公众的天然石材放射性知识
        3.7.2 培养北京市公众科学选购石材的态度
        3.7.3 注重北京市石材厂职工辐射防护
        3.7.4 提高北京市政府监督管理能力
    3.8 小结
4 北京市天然石材放射性水平调查及检测
    4.1 北京市天然石材放射性水平调查方法
        4.1.1 调查测定指标
        4.1.2 采样
        4.1.3 制样
    4.2 测定仪器选择
        4.2.1 NaI(T1)闪烁体谱仪
        4.2.2 Ge(Li)探测器
        4.2.3 高纯锗(HPGe)γ谱仪
    4.3 天然石材核素检测方法与步骤
        4.3.1 镭、钍、钾的检测方法
        4.3.2 谱仪的探测效率刻度
        4.3.3 探测下限
        4.3.4 检测步骤
    4.4 检测结果评定
        4.4.1 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4.4.2 内外照射指数计算
        4.4.3 镭当量活度
    4.5 北京市天然石材产品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分析
        4.5.1 北京市天然石材放射性比活度
        4.5.2 北京市天然石材放射性差异分析
        4.5.3 北京市天然石材样品等级分析
    4.6 北京市天然石材放射性室内外照射剂量评估
        4.6.1 北京市居民停留因子调查确定
        4.6.2 北京市天然石材外照射有效剂量评估
    4.7 小结
5 北京市天然石材氡析出率研究
    5.1 北京市天然石材表面氡析出率原理及测量方法
        5.1.1 北京市天然石材氡析出率原理
        5.1.2 北京市天然石材氡析出率测试方法选择
    5.2 北京市天然石材表面氡析出率的测量
        5.2.1 测量仪器
        5.2.2 氡析出率的测量原理
        5.2.3 数据结果处理
    5.3 北京市天然石材表面氡析出率分析
        5.3.1 北京市天然石材表面氡析出率差异分析
        5.3.2 北京市天然石材氡析出率与核素比活度关系分析
        5.3.3 北京市天然石材内照射剂量估算
    5.4 北京市某石材厂室内氡浓度测量
        5.4.1 测量方法及选择
        5.4.2 测量方案
        5.4.3 测量结果
        5.4.4 氡浓度大小衡量指标
    5.5 北京市天然石材氡析出率与室内氡浓度关系
    5.6 小结
6 北京市天然石材辐射风险等级评估
    6.1 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
    6.2 风险评估方法的分类
        6.2.1 定性风险评估
        6.2.2 定量风险评估
    6.3 北京市天然石材辐射风险评估方法
        6.3.1 北京市天然石材辐射风险等级评估方法
        6.3.2 AHP 层次分析法
    6.4 北京市天然石材辐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6.4.1 天然石材环境辐射危险程度 H 指标的建立
        6.4.2 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6.5 北京市天然石材辐射风险评估指标评估标准
        6.5.1 天然石材环境辐射危险程度 H 指标评估标准
        6.5.2 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评估标准
        6.5.3 风险分级方法
    6.6 实证分析
    6.7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北京市居民/石材工作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 B 停留因子的调查表
附录 C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9)旅游洞穴氡危害的防护研究 ——以重庆雪玉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重难点和研究特色
        1.3.1 研究重难点
        1.3.2 研究特色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查法
        1.4.3 监测法
        1.4.4 定量分析法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3章 基础理论
    3.1 氡的性质
        3.1.1 氡的化学性质
        3.1.2 氡的物理性质
        3.1.3 氡的辐射性质
    3.2 氡的来源
        3.2.1 岩石和土壤
        3.2.2 地表水
        3.2.3 植物和地下水的载带
        3.2.4 煤和天然气的燃烧
        3.2.5 核工业和磷酸盐工业的释放
        3.2.6 建筑物的释放
    3.3 氡的危害
第4章 旅游洞穴氡的危害与防护
    4.1 旅游洞穴氡的来源
        4.1.1 岩石
        4.1.2 地下水
        4.1.3 其他来源
    4.2 旅游洞穴氡浓度的影响因素
        4.2.1 地质因素
        4.2.2 洞体结构
        4.2.3 洞内外气象参数
        4.2.4 洞穴水
    4.3 旅游洞穴氡浓度的测量
        4.3.1 旅游洞穴氡浓度的测量对象
        4.3.2 旅游洞穴氡浓度的测量仪器及方法
    4.4 旅游洞穴氡的危害
    4.5 旅游洞穴氡危害的的防护
        4.5.1 旅游洞穴氡危害的防护原则
        4.5.2 旅游洞穴氡危害的防护措施
第5章 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地质背景
        5.1.3 自然环境
        5.1.4 雪玉洞景观特色
        5.1.5 社会经济状况
    5.2 雪玉洞氡及其子体浓度测量
        5.2.1 测量方法
        5.2.2 测量结果
    5.3 测量结果分析
        5.3.1 雪玉洞平衡当量氡浓度的月际变化
        5.3.2 雪玉洞平衡当量氡浓度的分布
        5.3.3 雪玉洞各层平衡当量氡浓度的比较
        5.3.4 洞内外温度与雪玉洞平衡当量氡浓度变化
    5.4 雪玉洞氡及其子体所致剂量估算
    5.5 雪玉洞氡危害的防护措施
        5.5.1 合理安排洞穴内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制定年工作时间上限
        5.5.2 加强氡危害相关知识的普及及洞穴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
        5.5.3 在高氡浓度析出区域进行屏蔽防护
        5.5.4 在适当位置安装空气净化器
        5.5.5 加强氡及其子体浓度的分析和监测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课题一览表

(10)南京市常用建筑材料放射性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国内研究进展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辐射主要来源与危害
    2.1 天然辐射主要来源
        2.1.1 放射性核素特点
        2.1.2 天然电离辐射
    2.2 辐射主要危害
        2.2.1 辐射生物学作用原理
        2.2.2 辐射损伤生物学效应
    2.3 辐射防护标准
        2.3.1 国际辐射防护标准发展
        2.3.2 我国辐射防护标准发展
    2.4 建筑材料放射性含量限制标准
        2.4.1 我国相关标准简介
        2.4.2 国外不同核素限量
    2.5 建筑材料辐射防护措施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述
        3.1.1 南京市主要建材市场分布
        3.1.2 南京市主要建材种类及来源
        3.1.3 常用建材简介
    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3.2.1 样品采集
        3.2.2 样品处理
    3.3 样品测量
        3.3.1 实验测量原理
        3.3.2 本实验室所用的仪器
        3.3.3 仪器能量刻度和效率刻度
        3.3.4 全能峰的选择
        3.3.5 测量时间的选择
    3.4 样品读数
        3.4.1 放射性活度
        3.4.2 读谱方法
        3.4.3 读数时间校正
        3.4.4 样品自吸收校正
    3.5 建筑材料辐射防护评价方法
        3.5.1 内外照射指数
        3.5.2 镭当量活度
        3.5.3 居民所受年有效剂量当量
第4章 南京市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分析与评价
    4.1 天然石材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
        4.1.1 天然石材放射性比活度
        4.1.2 天然石材放射性差异分析
    4.2 人造瓷砖材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
        4.2.1 人造瓷砖放射性比活度
        4.2.2 不同产地人造瓷砖放射性差异分析
    4.3 建筑主体材料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
        4.3.1 建筑主体材料放射性比活度
        4.3.2 不同产地建筑主体材料放射性差异分析
    4.4 不同类型建筑材料对比分析
    4.5 辐射剂量评价分析
        4.5.1 天然石材辐射剂量评价
        4.5.2 人造瓷砖辐射剂量评价
        4.5.3 建筑主体材料辐射剂量评价
第5章 瓷砖放射性超标的原因分析
    5.1 瓷砖的工艺简介
    5.2 原料放射性分析
    5.3 釉料放射性分析
        5.3.1 釉料的种类
        5.3.2 本实验所测釉料结果分析
        5.3.3 釉料中锆英砂含量分析
    5.4 瓷砖不同成分对比分析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居室内居民所受放射性危害的种类、剂量及其防护(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标准在侵权法中的适用研究[D]. 姚茜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郑州地区农村自建住宅室内通风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D]. 唐子修. 郑州大学, 2020(03)
  • [3]中国燃煤火电煤灰渣在主体墙材中利用所致居民剂量估算[J]. 宋卫杰,陈凌,潘自强,郭金森,刘哲. 辐射防护, 2018(04)
  • [4]线虫及细胞的高能中子辐射生物学效应研究[D]. 徐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1)
  • [5]某铀加工企业个人剂量监控及防护效果分析[D]. 王艳平. 南华大学, 2017(04)
  • [6]越南平顺省钛矿开采放射性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与对策[D]. Duong Bui Thanh Chung(杨裴青钟).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1)
  • [7]建筑材料致居民辐射剂量模型及氡射气系数快速测量方法研究[D]. 邓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01)
  • [8]北京市使用天然石材放射性水平调查及风险评估[D]. 张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9]旅游洞穴氡危害的防护研究 ——以重庆雪玉洞为例[D]. 子涛. 西南大学, 2013(12)
  • [10]南京市常用建筑材料放射性分析与评价[D]. 陆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居室居民放射性危害的种类、剂量及防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