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角下的历史回顾——关于纪念回顾报告的思考

新闻视角下的历史回顾——关于纪念回顾报告的思考

一、以新闻的视角回顾历史——对纪念性回顾报道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赵傲雨[1](2021)在《纪念性报道:《人民日报》“长征精神”的仪式传播》文中研究指明

史楠[2](2021)在《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的文化演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建造以纪念革命为主题的纪念性景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烈士、呼吁和平。同时,革命文化记忆的储存和传播也需要一些不同的媒介来完成,以全新的叙事还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艰苦奋斗的历程,是开展党史学习、增进民族情感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得以筹备建立,在当前不仅是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场所,同时还是当前传播延安精神的宣传装置。传统观点认为,博物馆是一个具有固定建筑形态的物理空间或场所。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开始出现了“空间转向”思潮,这开辟了传播学研究的更多面向,也引入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范式。本文正是在这一视角下,探讨新闻馆的文化展示、新闻馆的场景设置及实践意义、新闻馆自身独特的文化形态与逻辑边界。具体而言,新闻馆较为系统和完整地保存、收藏、陈列了延安时期的新闻出版作品以及广播电台和延安电影团的相关成就,并且通过举办相关的陈列展览和纪念活动、与高校实施馆校共建合作、开展社教活动、展览进社区等一系列方式,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服务。同时,从城市传播的语境来看,新闻馆也是一个富有意义的文化场景,其建筑空间和展示元素都在激发人的记忆联想、创造精神与增强认同、促进人们形成坚定的人生信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当前新博物馆学和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新闻馆也致力于构建场景化、互动化、数字化的新型博物馆,使得博物馆的空间内涵更为丰富,本文也在此基础上为未来新闻馆的发展提出了些许建议。

夏程晨[3](2021)在《新宣传视域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以合肥为例》文中指出

王晓维[4](2020)在《《国家相册》对社会记忆的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时间的车轮从不停歇,无论何种经历也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如何留住平凡而刻骨铭心的记忆?从古人的口头相传到文字记录,随着时代的变幻,记忆的载体也在悄然变化。于家庭而言,翻开相册可窥见成长,于国家而言,也需一个“国家相册”见证变迁。2016年9月,依托中国照片档案馆而打造的微纪录片《国家相册》正式上线,在1982年以来的1000多万照片中追寻历史的脚步,丈量记忆的曲线,结合三维特效为受众讲述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本论文以微纪录片《国家相册》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社会记忆的建构路径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该纪录片的多元价值,本论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明确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在社会层面,怀旧风潮、历史虚无主义以及歪曲历史现象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如何塑造正确的历史观尤为重要,《国家相册》在如何客观生动地讲述历史方面值得借鉴;在行业层面,跨屏传播已是主流,如何更好的适应融媒体的传播方式,新华社在出品《国家相册》时可谓匠心独具。第一章首先分别阐述了社会记忆这一社会学理论以及微纪录片《国家相册》,并进一步探讨两者的关联。社会记忆从心理学“记忆”一词而来,经过社会学家的引进和论述,逐渐剥离了单纯的心理学概念,进行了跨学科传播和运用;《国家相册》将镜头聚焦不曾触及的历史,以微纪录片的形态建构国人共通的意义空间,成为个体记忆和国家记忆共舞的载体。第二章主要阐述《国家相册》对社会记忆的内容建构。主要从记忆的建构载体和建构的内容两个方面总体把握构该纪录片建构记忆的内容形态。载体实现了从静态照片到动态影像的形态转变,内容主要由四大主题合力演绎“中华民族的奋斗史”。第三章主要分析《国家相册》对社会记忆的符号建构,从语言符号、听觉符号、视觉符号出发,根据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探析纪录片的符号语言在建构社会记忆方面发挥的作用。第四章主要解析《国家相册》建构社会记忆的叙事逻辑,主要从其人物聚焦、故事讲述、视角切入三个方面对纪录片的叙事技巧进行探析。第五章主要阐述《国家相册》建构社会记忆的多元价值。《国家相册》作为一档成功的微纪录片,在建构社会记忆的基础上具有极强的时代价值和行业价值,可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宝贵经验。

周存[5](2019)在《礼赞与动员:建国后《人民日报》劳动节报道研究(1949-2018)》文中提出劳动节是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伟大节日。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70年来国家一直重视对劳动节的宣传,在媒体对其不断建构的过程中形成了有关劳动节的记忆。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的《人民日报》劳动节报道进行研究,梳理剖析《人民日报》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讲述“劳动”这一核心话题的方式。在本文研究过程中,采用了集体记忆的理论视角看待《人民日报》的劳动节报道,弥补了新闻学对劳动节研究的空白。本文首先从报道时期、报道版位、消息来源、报道体裁、报道主体、报道主题6个维度对劳动节报道进行类目建构,对全部报道样本进行编码处理,根据编码结果进一步开展描述性内容分析。然后,将建国以来的劳动节报道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分别是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时期,再对四个不同时期的劳动节报道进行历时性的深度的文本解读,探究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讲述劳动节的方式与其社会背景的关系。研究发现,70年来《人民日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受社会国家形势的影响,向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讲述了各种不同的“劳动”,“增产节约”、“维护世界和平”、“斗、批、改”、“抓革命、促生产”等。但是隐藏在这些“劳动”媒介印象背后的东西,才是国家真正想传达的东西,即对劳动的礼赞和动员,这也是建国以来《人民日报》劳动节报道一直所坚持的。

耿钧[6](2018)在《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行为自2000年前已经出现,后由于双方的战乱以及中亚国家势力的崛起而受到阻隔并日渐衰颓。双方的交往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开始恢复,并在17至18世纪达到高峰。19世纪由于中国的羸弱,西方对中国艺术持否定的态度,中国艺术在西方几乎不受重视。20世纪初开始,西方对中国艺术再一次予以重视,并将其纳入到艺术史学科之中。在此之后虽然受到二战或两极格局的影响,但双方的交流并没有受到致命性的打击。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与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一直在持续地进行,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再次大幅复兴。作为终端的艺术接受是艺术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艺术接受的方式以及最终的接受效果不仅可以检验艺术传播的质量,也可以体现在传播过程中作为终端部分的主体对待外来异质文化的态度,以及探索这种异质文化如何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并最终形成接受行为的机制。研究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不仅能够拓展、扩充跨文化的艺术接受理论,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即针对西方的接受行为、接受习惯以及接受品位制定符合西方需求的、行之有效的艺术对外传播策略,促进双方文化艺术的深层交流。文章从艺术学理论学科出发,以艺术品与艺术现象为关注的对象,主要运用艺术理论、结合社会学理论与传播学理论来研究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文章以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为研究内容,以中国艺术为媒介与中心,以中国艺术在西方的接受的历史与案例为素材支持,构建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机制。文章认为,在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主要由西方受众、社会语境、传播媒介、中国艺术四个大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合作互动,共同完成了西方对中国艺术三方面接受机制: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接受、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意义的接受以及中国艺术深度融入西方文化艺术的进程与范式。文章以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元素与机制类型为宏观章节划分逻辑,第一章通过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史引出接受机制的要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主要讨论作为接受机制要素的社会语境、西方受众、接受媒介的类型及其对接受机制过程的影响;文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分别讨论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接受机制、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意义的接受机制以及中国艺术融入西方文化艺术之中的类型与机制。其中最后一章既是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的类型之一,也是接受的结果。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是在宏观视角下考察的结论,因接受史时间悠长、接受国家广泛、接受内容多样、接受事件的细节格局等特征,故针对以上多样化的现象,该模型还有可改善与修正的空间,而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也仍然具有巨大的探索空间。

尚方超[7](2018)在《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降,中国逐渐融入世界潮流,各种外来因素对民族和国家造成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外国列强的不断入侵下,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国家命运发生巨大变化。政党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逐渐成为解决民族与国家问题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中诞生的近代政党,以极强的使命自觉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维护民族利益和改变国家命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抗战时期,中共擎起了抗日救亡的民族大旗,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抗战动员。而重视报纸,特别是充分发挥党报的功能,是中共开展抗战动员的重要途径。报纸,自近代以来,就成为重要的传媒工具和舆论平台,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中共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十分重视报纸。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结合日本侵华的时代环境和全国联合抗日的社会需要,发展了自身的报纸舆论工作,形成了较为系统和颇具特色的报纸舆论思想和实践。可以说,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和实践,是其抗战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于1938年1月11日的《新华日报》,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合法发行的唯一一份机关报,其地位和价值不言自明。自创办伊始,《新华日报》就致力于成为抗战的号角和人民的喉舌,被誉为“新华军”。在中共全国范围的抗战动员方面,《新华日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报纸灵魂的社论,是《新华日报》上最具思想价值和理论力量的内容,是《新华日报》发挥抗战动员作用的重要阵地。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寄予了厚望,以周恩来、董必武等为代表的负责同志,不仅作为“把关人”审阅和修改社论,而且亲自撰写社论。在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呈现出了初始形态、完整形态、最终形态三种不同的生态,数量达到了两千余篇,涉及国际国内的不少重要话题,在时间、类型、主题、性质四个方面展现了中共抗战动员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体现了中共将抗日置于中国革命议事日程第一位的使命自觉,宣传了中共的抗战方略。社论对国内的悲观失望风气和妥协投降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激烈的批判,宣传了坚持持久抗战方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社论从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际反侵略统一战线、法西斯国家内部反战统一战线三个方面宣传了中共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倡导团结抗日;社论以国民参政会为契机,对中共主张的民主自由问题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解读和宣传,号召为抗战动员提供民主自由的政治保障。《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的宣传,树立了中共的抗战形象,扩大了中共的话语权,是中共在全国范围开展抗战动员的关键一环。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建构,是《新华日报》社论在抗战动员过程中显现出的鲜明特色。在这个模式中,中国抗战力量与日本法西斯是相互对立的两元,并且前者是被侵略者,是正义的,后者是侵略者,是罪恶的。正义与罪恶的设定,是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重要内核。凡是加入到中国抗战洪流中的政府、军队、人民等,都是正义的;凡是依附于日本法西斯的汉奸卖国贼等,都是罪恶的。凡是有利于中国抗战的意志、品质和精神等,都是值得提倡的;凡是有利于日本侵略的妥协风气、悲观心理都是必须禁止的。《新华日报》社论,直接宣告了与日本法西斯的对立,紧扣抗战的时代主题。二元对立宣传模式的建构,为国人提供了价值评判的标准与行为选择的依据,是中共形象塑造的重要方式。为了坚守《新华日报》社论这一重要的舆论阵地,中共进行了对外对内两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围绕《新华日报》社论,国共双方进行了长期的复杂的斗争。在国民党视域中,《新华日报》的诸多社论,系“不妥”言论,或是造谣诽谤,或是无中生有,或是失之偏颇,或是妨碍大局。为此,国民党在严密的新闻检查制度下,对社论展开了各种形式的限制和打压。在共产党的视域中,《新华日报》社论符合新闻自由的精神和言论报国的宗旨。因此,共产党根据国共合作的大局和具体形势的需要,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围绕《新华日报》社论的博弈,展现了国共双方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利益关切。同时,这些关于社论的斗争,反映了一个政党在民族利益之下,在国家命运面前,如何巧妙处理与其他政治力量的关系。第二,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进行了及时的纠偏。《新华日报》社论倾注了撰写者的大量心血,但由于领导层指示错误把关不严、管理者对复杂局势把握不准、撰写人见识水平有所限制等原因,难免出现一些偏谬。中共十分重视《新华日报》社论呈现的舆论动向,通过扫除王明右倾主义对社论的干预,在改版整风中调整社论的方向,指导社论宣传尺度的把握,对社论进行了及时的绳愆纠谬。在全面抗战的时代背景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新华日报》社论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包括全局性、指导性、权威性、时宜性、战斗性。不可否认,《新华日报》的部分社论在舆论方向、出版标准、宣传尺度等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综合来说,《新华日报》社论阐述了报纸的宗旨理念,对新闻事业有重大影响;宣传了中共的抗战主张,构建了中共的抗战形象;指明了国人的前进方向,汇聚了中国的先进力量;打击了不利的抗战因素,凝聚了全国的抗战力量。《新华日报》社论在全面抗战时期所发挥的作用,彰显了其在特殊历史时期的深远意义。民族、政党与国家,是近代以来的重要学术命题。以《新华日报》社论为对象进行专题考察,从文本史料、报刊舆论、新闻评论、党派话语、抗战动员等多重维度进行深描研究,是探讨这一命题的有益尝试。中共利用《新华日报》社论,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了抗战动员,宣传了自身的抗战主张,塑造了自身的抗战形象,反映了战时的社会思潮和时代价值,体现了其作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重要地位和十分强烈的政党使命自觉。所有这些,都集中展现了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互动,在现今依然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蔡婧蓉[8](2018)在《大陆纪念性事件在台湾网络的仪式传播 ——以“九三阅兵”事件为例》文中指出2015年9月3日,中国大陆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作为一场盛大的纪念性活动,“九三阅兵”的传播举世瞩目,不仅在中国大陆引发围观热潮,而且在台湾激起舆论涟漪。“九三阅兵”本身就是一场仪式,也是一件纪念性事件。“九三阅兵”仪式中,安排部分国民党老兵受阅、邀请连战出席阅兵等举措,彰显了对台传播的重大战略和诉求。传播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的信息的传递,称之为传递式传播,另一种是以在场聚集、共同关注、共同分享为主要特征的传播,称之为仪式化传播。一个以仪式为本体的传播事件,是否必然具备仪式化传播的特征,是否必然可实现仪式化传播的目的,特别是当其脱离仪式现场进行跨舆论场传播时,其传播方式是传递式传播,还是仪式化传播?带着这些问题,本研究以“九三阅兵”仪式事件为例,运用网络民族志的方法,首先对该事件在大陆网络舆论场与台湾网络舆论场的传播进行比较,然后运用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两种研究方法,探究仪式事件进行跨舆论场传播的表现与效果,总结仪式传播在跨舆论场传播的特点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九三阅兵”在大陆网络舆论场中的传播,很容易地实现了标准式的仪式化传播,并形成了认同性共同体。“九三阅兵”在台湾网络的传播,是以“即时”与“延时”为主要特征的“在场”构成了“九三阅兵”在台湾网络中的仪式化传播,其中新闻媒体及其Facebook粉丝专页对大陆纪念性事件的聚焦程度明显很高,甚至高于对部分台湾本地事件的关注。对台湾网络舆论场关于“九三阅兵”事件的传播信息进行内容分析,发现阅兵相关信息及话题主要集中在网友评论性的意见与情绪表达之中,严肃直白和戏谑嘲讽的意见表达占据网络舆论场。文本研究也发现,“九三阅兵”在台湾网络的传播,是一场特殊性的仪式化传播,具有围观式聚集,争议式参与,分歧式分享的特征。在该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台湾网络舆论场形成了区别于大陆网路舆论场上标准仪式化传播的另一种具有共性历史、共有议题、共享标的物的相对性共同体。研究启示大陆在今后对台传播中应积极合作,减少由政策原因所导致的台湾大众延时性的“在场感”、努力创造两岸舆论场共同的“关注点”、减少争议与分歧以创造良好的“共识性”、把握两岸重要节庆活动的传播以促成两岸情感的“共享”。

李姗[9](2017)在《增强纪念性报道的感染力——以《解放军报》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特刊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纪念性报道因主题重大历来很受新闻工作者的重视。面对当前新的传播空间,纪念性报道这一"规定动作"如何才能增强感染力呢?本文研究《解放军报》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相关报道,为之后做好重大纪念性报道提供借鉴。

赵贞旎[10](2017)在《铭记与传承:《人民日报》(1949-2016)长征纪念性报道研究》文中认为80年前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急剧变化的当今时代,人们更希望从历史的追忆中寻找到文化的延续、身份的认同和精神的传承。我们不缺乏历史,缺乏的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媒体在建构历史记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依托着长征纪念周年、重大历史纪念日,各大媒体展开长征纪念性报道,使长征这一历史事件得以“复活”。为了研究媒体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呈现特征、报道方式和传播功能等,论文以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的内容分析与定性的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949-2016年的长征纪念性报道进行分析,一方面,对其报道的数量、版面、体裁、题材、形式等方面进行量化统计,从宏观层面考察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媒介呈现特征;另一方面,从纵向时间轴的角度分析《人民日报》对长征“逢十”周年的纪念性报道的特征和历史建构。研究发现,随着政治、经济、媒介环境等的变化,《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越来越着重于事、着墨于人、着眼于今,以便更好地达成长征纪念性报道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论文还结合其他媒体如新华社等的长征纪念性报道经验,指出《人民日报》要创新报道形式、加强双向互动、创新报道策划,以便寻求更好的长征纪念性报道传播方式来实现其传播功能。

二、以新闻的视角回顾历史——对纪念性回顾报道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新闻的视角回顾历史——对纪念性回顾报道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的文化演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博物馆展示的研究
        1.2.2 关于陕北地区博物馆的研究
        1.2.3 关于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观察法
        1.4.3 访谈法
    1.5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和局限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梳理
    2.1 博物馆与纪念馆
        2.1.1 博物馆
        2.1.2 纪念馆
        2.1.3 革命博物馆/革命纪念馆
    2.2 场景与场景理论
        2.2.1 场景
        2.2.2 场景理论
    2.3 新闻传播学的空间研究
        2.3.1 空间和空间理论
        2.3.2 新闻传播学的空间转向
第三章 作为文化展示的新闻馆
    3.1 物品陈列展示
        3.1.1 独立式陈列
        3.1.2 场景复原式陈列
        3.1.3 互动体验式陈列
    3.2 举办相关展览
        3.2.1 专题展览
        3.2.2 临时展览
    3.3 开展公众活动
        3.3.1 进行社教活动
        3.3.2 馆校共建实践基地
        3.3.3 展览走进社区
    3.4 文化展示中存在的问题
        3.4.1 文物展示不够充分
        3.4.2 文创产品开发不足
        3.4.3 讲解技术有待提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作为叙事场景的新闻馆
    4.1 新闻馆的场景构建
        4.1.1 借用延安城市的文化符号
        4.1.2 还原延安时期的历史现场
        4.1.3 营造意义表达的空间氛围
    4.2 新闻馆的场景实践
        4.2.1 使观众按既定路线参观
        4.2.2 为观众预置摄影对象
        4.2.3 向观众提供交流讨论空间
    4.3 新闻馆的场景作用
        4.3.1 激发人的记忆联想
        4.3.2 创造精神与增强认同
        4.3.3 形成坚定的人生信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闻馆当代化的实验与边界
    5.1 新的社会场景建构
        5.1.1 场景化:真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的结合
        5.1.2 互动化:社交媒体实现与观众的实时沟通
        5.1.3 数字化:VR助力建设新的参观模式
    5.2 新闻馆的空间外延扩大
        5.2.1 作为“前奏”的广场
        5.2.2 作为展品的背景
        5.2.3 积极开发数字化展品
    5.3 未来新闻馆的发展趋势
        5.3.1 建立专业的策展团队
        5.3.2 加强新闻馆社区化发展
        5.3.3 推动新闻馆信息化转型
        5.3.4 提供人性化服务
    5.4 本章小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半结构式访谈提纲(新闻馆内相关人员)
    附录二: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参观者)
    附录三:访谈对象情况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国家相册》对社会记忆的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行业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第一章 《国家相册》与社会记忆概念综述
    1.1 微纪录片《国家相册》介绍
        1.1.1 微纪录片
        1.1.2 《国家相册》
    1.2 何为“社会记忆”
    1.3 文献综述
        1.3.1 有关《国家相册》的研究综述
        1.3.2 对社会记忆的研究综述
第二章 《国家相册》对社会记忆的内容建构
    2.1 建构记忆的载体—老照片与纪录片
    2.2 呈现的记忆内容—历史事实
        2.2.1 个人与国家:英雄儿女的奉献史
        2.2.2 战争与和平:中华民族的苦难史
        2.2.3 继承与发扬:璀璨文化的传承史
        2.2.4 单调与多彩:中国社会的发展史
第三章 《国家相册》建构社会记忆的符号呈现
    3.1 语言符号:故事讲述和记忆激活的依托
        3.1.1 解说词——口语和诗意化表达
        3.1.2 标题——高度凝练下的意象表达
    3.2 听觉符号:气氛营造和情感推进的保障
        3.2.1 音乐渲染氛围
        3.2.2 人声推进情感
    3.3 视觉符号:仪式操演和场景再现的载体
        3.3.1 仪式感片头营造记忆情境
        3.3.2 虚实画面模拟记忆场域
        3.3.3 屏幕文字丰富记忆内容
第四章 《国家相册》建构社会记忆的叙事逻辑
    4.1 人物聚焦:小人物展现大情怀
        4.1.1 技术加持——静态与动态结合
        4.1.2 人物选择——个体与群像交叉
    4.2 故事讲述:小故事呈现大时代
        4.2.1 悬念设置推进故事情节
        4.2.2 陌生化叙事拓展记忆边界
        4.2.3 细节刻画定位情感点
    4.3 视角切入:小切口讲述大历史
        4.3.1 碎片化记忆的重组
        4.3.2 记忆符号的意义再赋予
第五章 《国家相册》建构社会记忆的多元价值
    5.1 建构社会记忆的时代价值
        5.1.1 精神引领:讴歌“刚健”的人格力量
        5.1.2 规约当下:族群教训和经验的现实关照
        5.1.3 凝聚共识:“我们”身份建构和国家认同
    5.2 《国家相册》成功实践的行业价值
        5.2.1 内容技术相融合,拓展创作思路
        5.2.2 大屏小屏全覆盖,打造传播矩阵
        5.2.3 线上线下同联动,深耕品牌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礼赞与动员:建国后《人民日报》劳动节报道研究(1949-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劳动”研究现状
        1.2.2 劳动节研究现状
        1.2.3 记忆理论与节日纪念研究
    1.3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劳动的纪念:《人民日报》劳动节报道的媒介呈现
    2.1 报道数量
    2.2 报道版面
    2.3 消息来源
    2.4 报道体裁
    2.5 报道主体
    2.6 报道主题
    2.7 小结
第3章 纪念的劳动:《人民日报》“劳动”内涵的建构与变迁
    3.1 1949-1965:生产建设,增产节约
        3.1.1 唤醒劳动意识
        3.1.2 广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3.1.3 支援维护世界和平事业
    3.2 1966-1976:革命斗争,生产斗争
        3.2.1 政治第一,鼓吹个人崇拜
        3.2.2 开展“斗、批、改”
        3.2.3 抓革命,促生产
    3.3 1977-1991:改革为先,发展第一
        3.3.1 徘徊中前进
        3.3.2 突出主人翁地位
        3.3.3 鼓励奉献牺牲
    3.4 1992-2018:体恤关怀,赞美劳动
        3.4.1 关怀底层弱势工人
        3.4.2 讴歌工人劳动者
    3.5 小结
第4章 余论
附录一 类目操作化定义及来源
附录二 信度检测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6)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
    四、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史与接受机制概述
    第一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史概述
        一、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接受的发轫期
        二、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接受的发展期
        三、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的高峰期
        四、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的错位期
        五、西方对中国艺术接受的回归与再发展期
    第二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接受机制概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第一节 宗教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作为中国与基督教历史联系佐证的中国艺术
        二、作为中国文明包容性佐证的中国艺术
    第二节 经济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西方各国经济实力差异对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二、中西经济实力对比与西方接受中国艺术的态度
    第三节 政治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种族主义视角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二、战争关系对西方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三、和平关系对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接受
        四、意识形态差异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第四节 信息流通语境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信息流通语境对西方认知瓷器艺术的影响
        二、信息流通语境对西方受众认知中国园林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受众及其主观偏向对中国艺术接受进程的影响
    第一节 作为接受主体的西方受众的主要类型
        一、商人
        二、传教士
        三、政客
        四、文化名人
    第二节 西方受众打造的中国艺术接受通道
        一、艺术市场
        二、文化交流
        三、文化教育
        四、文化迁移
    第三节 西方受众的主观偏向对中国艺术接受进程的影响
        一、话语权主体的偏向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二、“时代之眼”与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偏向
        三、个人经历对西方受众认知及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播媒介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第一节 手抄书媒介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手抄书的受众小众化现象
        二、手抄书媒介的内容失真性
    第二节 印刷媒介对西方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为寻找中国及中国艺术提供精神动力与智性支持
        二、为西方受众提供中国艺术的图文本文与创作素材
        三、识字率的提升与中国艺术的大众化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电力媒介对西方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影响
        一、电力媒介克服空间距离的优势
        二、电力媒介提供真实的中国艺术影像
    第四节 网络媒介对西方受众认知中国艺术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接受
    第一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直接引入
        一、商业贸易方式
        二、文化掠夺方式
    第二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改造
        一、功能配适的改造原则
        二、审美配适的改造原则
    第三节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品的模仿
        一、对中国艺术品制作工艺的模仿
        二、对中国艺术品外形的模仿
    第四节 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西方艺术作品中的运用
        一、对中国元素符号化提炼与弹性复制
        二、西方受众对中国元素的借用与糅合
        三、图像的跨媒介流通
    第五节 西方受众艺术接受过程中误读的三种范式
        一、对中国艺术品去语境地使用
        二、对艺术品中承载的中国图像信以为真
        三、对东方下属各个区域文化符号的混淆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含义的接受
    第一节 艺术含义及其建构机制理论基础
        一、文化社会学的含义建构理论及其建构机制
        二、西方世界的中国艺术含义及其建构机制
    第二节 西方政治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一、古罗马皇室贵族对中国艺术的含义建构
        二、地理大发现至18世纪末欧洲皇室贵族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三、19世纪袪魅时期西方政客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第三节 西方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一、古罗马时代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二、中世纪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三、地理大发现至18世纪末期西方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四、19世纪袪魅时期西方文化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五、20世纪理性认知时期建构中国艺术的艺术性含义
    第四节 西方经济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一、19世纪袪魅期经济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二、20世纪经济精英对中国艺术含义的建构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文化融合视角下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吸收与利用
    第一节 中国艺术与西方文化融合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参与西方民族建构与认同进程的中国艺术
        一、17至18 世纪欧洲世界观与民族认同建构中的中国艺术
        二、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世界观建构与民族自觉中的中国艺术
    第三节 佐证西方新生艺术合法性的中国艺术
        一、为英国自然审美哲学合法性做辩护
        二、为洛可可艺术合法性做辩护
        三、为工艺美术运动合法性进行佐证
        四、为后印象派的视觉合法性佐证与辩护
    第四节 为西方艺术创作提供借鉴的中国艺术
        一、为西方艺术表现材质提供借鉴
        二、为西方艺术表现手法提供借鉴
        三、为西方艺术创作与设计提供元素借鉴
    第五节 作为流行文化表达窗口的中国艺术
        一、作为政治诉求表达窗口
        二、作为社会理想表达窗口
        三、主观型关系建构下西方流行文化中的中国艺术
        四、客观型关系中西方流行文化下的中国艺术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1.英文文献
    2.中文文献(外文翻译版)
    3 中文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7)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价值
        (三)现实意义
    二、学术回顾
        (一)相关研究
        (二)现状评析
    三、研究旨趣
        (一)问题意识
        (二)重点难点
        (三)方法支撑
        (四)学术创新
    四、观察维度
        (一)文本史料维度
        (二)报刊舆论维度
        (三)新闻评论维度
        (四)党派话语维度
        (五)抗战动员维度
    五、概念界定
        (一)社论、社评与社说
        (二)专论、代论与来论
        (三)《新华日报》版本界定
第一章 时代使命:《新华日报》之诞生
    一、全面抗战时期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与实践
        (一)中共的报纸舆论思想
        (二)中共对报纸工作的动员
        (三)中共对报纸社论的重视
    二、《新华日报》诞生的社会环境
        (一)心理基础:民族危机的持续刺激
        (二)舆论氛围:国内普遍要求抗战动员的呼声
        (三)抗战大局:国共合作后中共合法地位的获得
    三、《新华日报》诞生的历史过程
        (一)《新华日报》的创办过程
        (二)《新华日报》的宗旨愿景
        (三)《新华日报》的舆论反响
第二章 良工苦心:《新华日报》社论之创作
    一、社论的创作群体
        (一)群体组成
        (二)群体特征
    二、社论的产生过程
        (一)初始形态
        (二)完整形态
        (三)最终形态
    三、社论的内容分析
        (一)社论时间
        (二)社论类型
        (三)社论主题
        (四)社论性质
第三章 党派话语:《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之宣传
    一、中共对自身抗战使命的认知
        (一)将抗日置于革命议事日程第一位
        (二)对共产党员提出严格要求
        (三)在抗战中推动中共最高目标的实现
    二、《新华日报》社论对中共抗战方略的体现
        (一)社论与“持久抗战”
        (二)社论与“统一战线”
        (三)社论与“民主自由”
第四章 形象塑造:《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之建构
    一、《新华日报》社论的二元对立宣传模式
        (一)全面抗战时期二元对立模式的内涵
        (二)《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建构的必然性
    二、《新华日报》社论二元对立宣传模式建构的实现
        (一)宣告与日本根本对立,确定宣传基调
        (二)报道日军的野蛮暴行,激发民族情绪
        (三)揭露日本的统治危机,树立抗战信心
        (四)描述国人的悲惨生活,刺激大众心理
        (五)宣示反对投降和倒退,打击民族败类
第五章 利益关切:国共双方围绕《新华日报》社论之斗争
    一、国民党视域:新闻检查机构“检查”下的社论
        (一)国民党对《新华日报》社论的关注
        (二)因“不妥”言论“被检”的社论
        (三)1942年“违检”社论统计分析
        (四)“违检”社论反映国民党利益关切
    二、共产党视域:合作斗争背景下的社论
        (一)对办报环境的认知——经营者的体验
        (二)一份传单中的社论——经营者的声诉
        (三)复杂局势中的斗争——经营者的反抗
第六章 绳愆纠谬:中共对《新华日报》社论之纠偏
    一、社论出现偏谬之原因
        (一)领导层——指示错误把关不严
        (二)管理者——复杂局势把握困难
        (三)撰写人——见识水平有所限制
    二、中共对社论纠偏之措施
        (一)扫除王明右倾主义对社论的干预
        (二)在改版整风中调整社论方向
        (三)指导社论宣传尺度的把握
第七章 综合评析: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
    一、《新华日报》社论的时代特征
        (一)全局性
        (二)指导性
        (三)权威性
        (四)时宜性
        (五)战斗性
        (六)局限性
    二、《新华日报》社论的历史意义
        (一)阐述报纸宗旨理念,推进中国新闻事业
        (二)宣传中共抗战主张,构建中共抗战形象
        (三)指明国人前进方向,汇聚全国先进力量
        (四)打击不利抗战因素,推动中国抗战进程
    三、应对危机过程中的民族、政党与国家互动
        (一)民族心理的养成
        (二)核心价值的汇聚
        (三)中流砥柱的体现
        (四)政党使命的自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大陆纪念性事件在台湾网络的仪式传播 ——以“九三阅兵”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学术史回顾
    1.3 概念与理论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九三阅兵”在大陆网络舆论场的仪式传播
    2.1 社交媒体中的仪式化传播
    2.2 视频网站中的仪式化传播
第三章 “九三阅兵”在台湾网络舆论场的仪式传播
    3.1 “课纲微调”与“九三阅兵”的比较与分析
    3.2 新闻网站与视频网站的呈现与分析
第四章 “九三阅兵”在台湾网络中传播信息的内容分析
    4.1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4.2 研究结果与研究分析
第五章 “九三阅兵”在台湾网络中传播信息的文本分析
    5.1 新闻网站报道的争议与分歧
    5.2 社群网站/讨论区言论的争议与分歧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得出的结论
    6.2 研究获得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增强纪念性报道的感染力——以《解放军报》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特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纪念性报道的时代价值
     (一) 传播史实, 释疑解惑
     (二) 以史为鉴, 启迪未来
     (三) 弘扬精神, 凝聚力量
二、《解放军报》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特刊分析
     (一) 报道规模宏大, 形成舆论强势
     (二) 策划精心独到, 突出长征主题
     (三) 内容形式出新, 激发阅读兴趣
     (四) 拓宽宣传渠道, 加大融合力度
三、增强纪念性报道感染力的几点思考
     (一) 精心做好前期策划, 增强思想性
     (二) 赋予历史以新闻特质, 提升可读性
     (三) 重视多媒体联动报道, 加强融合性
     (四) 注重受众参与, 增强互动性
四、结语

(10)铭记与传承:《人民日报》(1949-2016)长征纪念性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纪念性报道新闻学研究
        二、纪念性报道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
        三、长征纪念性报道的新闻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媒介呈现
    第一节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定量分析
        一、报道数量分析
        二、报道版面分析
        三、报道体裁分析
        四、报道题材分析
        五、报道形式分析
    第二节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文本分析
        一、用新闻重访历史
        二、用评论解读历史
        三、用艺术重现历史
第三章 铭记历史:《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历史建构
    第一节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发展历程综述
        一、改革开放前
        二、改革开放后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不同时期长征纪念性报道及其特色
        一、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报道:数量少,形式单一
        二、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报道:开辟专栏
        三、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报道:开辟特刊
        四、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报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嬗变
        一、更着重于事
        二、更着墨于人
        三、更着眼于今
第四章 传承历史:《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的传播功能及其报道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长征纪念性报道的传播功能
        一、政治功能:强调政治合法性
        二、社会功能:凝聚社会共识
        三、教育功能: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
    第二节 长征纪念性报道报道的优化策略
        一、创新报道形式,力求丰富多样
        二、加强双向互动,鼓励读者参与
        三、创新报道策划,加强媒体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人民日报》长征纪念性报道统计表(1949-2016)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以新闻的视角回顾历史——对纪念性回顾报道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纪念性报道:《人民日报》“长征精神”的仪式传播[D]. 赵傲雨. 湖北大学, 2021
  • [2]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的文化演绎研究[D]. 史楠. 西北大学, 2021
  • [3]新宣传视域下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以合肥为例[D]. 夏程晨. 安徽大学, 2021
  • [4]《国家相册》对社会记忆的建构研究[D]. 王晓维. 河北大学, 2020(08)
  • [5]礼赞与动员:建国后《人民日报》劳动节报道研究(1949-2018)[D]. 周存. 厦门大学, 2019(08)
  • [6]西方受众对中国艺术的接受机制研究[D]. 耿钧. 东南大学, 2018(05)
  • [7]民族、政党与国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社论研究[D]. 尚方超. 河南大学, 2018(12)
  • [8]大陆纪念性事件在台湾网络的仪式传播 ——以“九三阅兵”事件为例[D]. 蔡婧蓉. 厦门大学, 2018(07)
  • [9]增强纪念性报道的感染力——以《解放军报》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特刊为例[J]. 李姗.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2)
  • [10]铭记与传承:《人民日报》(1949-2016)长征纪念性报道研究[D]. 赵贞旎.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新闻视角下的历史回顾——关于纪念回顾报告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