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中幼林不同间伐量及施肥对比试验

桉树中幼林不同间伐量及施肥对比试验

一、直干桉人工林幼中龄不同间伐量及施肥的对比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苏俊武,刘永刚,陈强,刘云彩,孙志刚,李先泽,鲁兴武,槐可跃,周红[1](2021)在《云南万掌山林场思茅松林分结构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索思茅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和林分蓄积量之间的演化规律,在云南万掌山林场8、11和15 a生思茅松人工林45块样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各林分直径、树高和蓄积量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思茅松幼、中龄林分平均直径以上的林木株数占林分株数48.5%~52.5%,平均直径以下的占47.5%~51.5%,林分直径包含的径级株数序列特征,是以林分平均直径为中心的概率对称分布,林分中各径阶立木株数的变化反映了林分直径结构状态;被压木树高、直径生长较小,占立木株数的10.4%~14.2%,蓄积量占林分蓄积的3.2%~4.8%,林分蓄积量的69.2%~72.0%产生于平均直径以上的林木中。研究结果有助于预测林分生长趋势和科学制定林分密度调控方案。

陈瑞滕[2](2019)在《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生长模型及可持续经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讨杉木人工林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特性的不同变化,以期对湖南省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对6、8、10、12和20年生5种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共设置43块标准地,通过对样地内杉木人工林立地因子和生长特性的调查,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研究不同林龄和立地因子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特性的影响,构建回归方程和密度效应模型,筛选主要立地因子,对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性质进行分析。(1)对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密度效应的生产弹性分析结果表明,Ep(H)=1.581,处于效应递增阶段,因此应选择高地位指数也就是立地质量好的地区造林以提高单株材积;当林分平均优势高增加1%时,其单株材积增加1.581%。而Ep(N)=-0.761,其效应处于负效应阶段,因此应减少杉木人工林的林分密度;当林分密度降低1%时,林分单株材积增加0.761%,说明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现有密度偏大,应适当减少其密度;当该地区杉木人工林林分多种不同因素增加Z%时,产量增加小于Z%。(2)计算造林密度与优势木高度的边际产量,结果表明在现有条件下,当其他条件确定不变时,每公顷面积上优势木高度每增加1米,单株材积相应增加0.024m3;每增加1株树木,杉木人工林林分单株材积减少0.000052m3。(3)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生长特性因子与不同林龄关系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数函数下不同林龄胸径的估测模型效果最好,倒数函数对不同林龄树高和蓄积量的估测模型效果最好,多项式函数对不同林龄单株材积的估测模型效果最好。对相同林龄的树高胸径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幂函数对6年生杉木人工林胸径树高关系的拟合效果最好,对8、12和20年生杉木人工林树高胸径回归方程拟合度最好的是S函数,10年生杉木人工林中,三次函数对其树高胸径拟合度最高。(4)湖南省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指数为:0.60,属于中等可持续水平。其中,立地因子综合指数为:0.67,属于中等可持续水平;土壤性质因子综合指数为:0.51,属于一般可持续水平;生长特性因子综合指数为:0.58,属于一般可持续水平。(5)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生长特性因子: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均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且随着林龄的增加其生长特性的稳定性逐步提高。6、8、10、12、20年生杉木人工林的平均胸径分别为:6.40cm、11.87cm、13.08cm、13.65cm、22.26cm;单株材积分别为:0.0113m3、0.0728 m3、0.0949 m3、0.1064m3、0.3605 m3;平均蓄积量分别为 28.88m3/hm2、183.82 m3/hm2、240.18m3/hm2、254.81m3/hm2、321.78 m3/hm2。

宋国宝[3](2015)在《洞庭湖区杨树中成林施肥试验初报》文中认为对7年生鲁山杨中成林进行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1年后,施有机肥1 kg/株的处理胸径生长量、单株材积生长量和蓄积生长量均为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43%、31%和31%;施肥2年后,施有机肥2kg/株的处理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31%和44%,施1 kg/株的处理单株材积生长量、蓄积生长量最大,均比对照提高42%,与对照有极显着差异。从成本效益方面看,施有机肥1 kg/株的处理投入最低,利润最高,投入-产出比最高。因此,从追肥后杨树生长量和成本效益综合考虑,杨树中成林施有机肥1 kg/株效果较好。

肖兴翠[4](2013)在《不同营林措施对湿地松林分生长及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湿地松(Pinus elliottii)自引种到我国已有80多年历史,是一种优良的脂材两用树种,因其适应性强、分布广,早期生长快,树干通直,材质好,已经成为我国南方丘陵区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本文以湖南省泪罗市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密度林分的林木生长量、生物量、根系状况、养分变化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就施肥、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生长等方面的影响状况进行了观测与分析,为制定湘北区域湿地松人工林营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林分密度对除树高外的各生长指标均有显着或极显着影响。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均从8a生、林分蓄积从4a生开始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密度以高密度林分高径比大、冠高比小、树干相对饱满。到11a生时,低密度林分中≥14cm的中径阶木所占比例大,高密度林分中8-12cm的小径阶木所占比例大。综合成本效益分析,培育湿地松中大径材及脂材两用林宜选用1667、2000株.hm-2两种密度,培育中小径材宜选用2400株·hm-2作为初植密度。2.林分密度对单株、林分生物量及其分配均有极显着影响。9a生及11a生乔木层单株生物量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大明显减小,乔木层、凋落物生物量及林分总生物量均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地被物生物量总体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林分各组分中以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林分总量的81.6%-88.1%和83.0%-87.6%;乔木层各器官中均以树干生物量比例最大,分别占其总量的37.7%-43.7%和41.4%-45.8%;建立的各器官生物量模型精度较高,可用于估测湿地松各器官生长量;不同密度林分平均生产力分别为8.9t·hm-2a-1和9.1t·hm-2a-1,以2400株.hm-2林分结构较为合理,适宜作为湘北湿地松纸浆材造林密度。3.林分密度对单株、林分根系生物量均有显着或极显着影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9a及11a生单株根系生物量减小,林分根系生物量总体增大,其中根桩和大根合计分别占总根量的60.7%-70.9%和63.9%-75.2%;不同密度根系生物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小,11a生时有63.1%以上的根系集中分布在0-40cm土层内,有81.4%以上的根系集中分布在距树干0-50cm范围内,因此对湿地松施肥的位置应该设在距树干50cm、深度20cm左右为宜,以确保肥料最大限度的被根系吸收。利用建立的湿地松单株各级根系生物量模型,可以估测单株各径级根系生物量及总根量,为根系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4.林分密度对湿地松单株及林分营养元素积累量均有显着影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9a及11a生乔木层单株营养元素积累量减小,乔木层、凋落物营养元素积累量及林分总量总体增大;林分各组分以乔木层为主,分别占林分营养元素积累总量67.7%-79.2%和69.3%-76.5%,乔木层以林冠枝叶和干材营养元素积累为主,11a生时分别占其总量的44.1%-50.1%和39.1%-44.9%。随着林分密度增大,林分吸收量和存留量显着增大,归还量略微减小,周转期总体变长,养分循环速率略微减小,养分利用效率增大;综上分析,以1667、2000株.hm-2作为湿地松人工林适宜经营密度,对林地进行选择性除杂,并将凋落物及采伐时剩余的枝叶保留在林地,适当增施P、N、K肥,以维持湿地松人工林的地力。5.施肥对湿地松生长及土壤等均有明显影响。施肥3a后,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比对照显着提高,以700g·株-1的施肥量各指标生长量最大。施肥2a后的土壤养分与施肥前相比,不同土层pH值及速效P均有所减小,有机质、速效K含量均有所增加,速效N含量大幅增加。施肥7个月后,豆马勃子实体个数在施肥量100-800g·株-1范围内总体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是对照的2.0-24.0倍,施肥量过多可能会抑制豆马勃菌的生长。综合分析,对湿地松中龄林追肥,以追施N、P、K配方肥700g·株-1最佳。6.修枝对湿地松中龄林除冠幅外的各指标生长量均有不利影响,高强度修枝2a后,不同密度湿地松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生长量显着低于对照,冠幅生长量显着高于对照,中低强度和留桩的方式修枝对生长量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对高密度湿地松进行修枝对干形影响更大,中高强度及留桩方式修枝使高径比变大,冠高比变小,干形更为饱满。修枝3-4个月,流脂松节数量总体随修枝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采用低强度、留桩的方式修枝可以减少松节流脂。综合修枝2a的成本效益,对6a及7a生湿地松以不修枝为宜。综合以上研究结果,1667、2000株·hm-2两种密度投入产出较好,养分周转期较短,循环速率较高,可作为培育湿地松中大径材首选造林密度,而2400株.hm-2林分结构较好,生物量相对较高,可作为培育中小径材的初植密度。在培育过程中对湿地松中龄林进行选择性除杂,追施700g·株-1的P、N、K肥配方肥,注意将凋落物保留在林地,采伐时将枝叶保留在林地,有利于维持地力,提高湿地松林分生产力。

胡荣辉[5](2013)在《施肥对黄冕林场桉树生长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冕林场地处广西桉树适宜种植区的北缘,其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与栽培中心区都有差异。本文对黄冕林场桉树施肥试验林进行了连续5年的试验和调查测定,对不同的施肥种类和施肥量对桉树树高、胸径和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施肥的成本和效益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肥的种类和施用量显着影响树高、胸径的生长。从第1年的树高和胸径生长来看,重施基肥的处理5和处理6(含N5%、P205 10%、K2O 5%的基肥用复合肥l000g/株)以及处理3和处理4(含18%的P205的磷肥l000g/株)树高、胸径生长最好,而基肥施用量少的处理2和处理1(500g/株),其树高和胸径生长差异明显;处理5和处理6优于处理4和处理3,说明在追肥相同的条件下,使用复合肥作基肥优于只用磷肥作基肥。2、追肥对树高、胸径和蓄积量的生长的影响同样显着。追肥用量多(追肥用复合肥750g/株)的处理4和处理5,其树高、胸径和蓄积量比追肥用量少(追肥用复合肥500g/株)的处理2、处理3处理6大;不追肥的处理1生长最差。第1年追肥偏重于N肥的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6比处理2长得好。说明追肥用量多(750g)且在第1年重施N肥对巨尾桉的树高、胸径和蓄积量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各处理的树高和胸径净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第2年,蓄积量净增加值的最大值出现在第3年,以后逐渐下降。从第1~第5年的方差分析结果看,虽然树高、胸径和蓄积量每年的方差分析显示施肥处理间的差异都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但树高年净生长量在第5年、胸径年净生长量在第4、第5年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着。说明后期施肥对树高、胸径的影响减弱,因此对于短周期的桉树用材林来说,把施肥的重点放在前3年可能更合理,施肥的效率更高。4、就肥料成本和效益而言,处理5的成本最高(13920.00元/hm2),但肥料效益并不是最高(61712.77元/hm2),处理4的肥料成本为12720.00元/hm2,但其肥料效益为71326.89元/hm2,为6个处理中最高值。就本试验而言,处理4的肥料效益最好。

吕曼芳[6](2013)在《珍贵树种顶果木人工林生长规律及价值核算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广西珍贵树种发展规划的实施,顶果木作为二十个发展树种之一,其高大通直、树形优美、材质优良且生长迅速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深入研究该树种以弥补人们对其认识上的空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引入“绿色核算”理念,利用将森林纳入国民经济体系的核算方法,对桂中地区36a的珍贵树种顶果木人工林进行价值核算研究,从顶果木人工林生长规律、生物量和生产力方面着手进行林分实物量的核算,再以之为基础对林分的林木、林地和主要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价值量的转换,建立一套顶果木人工林林分主要核算体系,为其他珍贵树种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在广西维都林场1976a的顶果木人工林内设置标准地获取平均木,运用树干解析、林木分层收获法、样方收获法获得顶果木林分的林木、生物量生产力实物量,以营林投资分析、林分生态服务功能绿色核算方法获得林木、林地及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量,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核算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桂中地区36a的顶果木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去皮)分别为28.73m、37.37cm、1.5128m3,树高、胸径、材积生长与林龄呈正相关关系。测树因子与林龄的生长回归方程中,胸径最优生长模型为考尔夫模型,树高、材积均以苏马克模型最优。顶果木树高连年生长量呈双峰曲线,16a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1.04m),胸径连年生长量峰值为第4a时的1.89cm,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16-18a之间,与树高生长一致。顶果木材积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为34a(0.0809m3),平均生长量在第36a时最大(0.0392m3),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曲线未相交,说明第36a时还未达到数量成熟。胸高形数呈现先急速后缓慢的下降趋势,树高、胸径及材积连年生长率均随着树龄增加先急后缓递减,是培育珍优大径材的优良树种。(2)36a的顶果木林分单株平均生物量为1463.87kg·株-1,地上部分生物量占全株比例的85.06%;地下部分占全株比例的14.94%,各器官大小排序:树干>大枝>根蔸>树皮>叶>粗根>小枝>枯枝>中根>细根。林分总生物量达到814.453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805.13t·hm-2,占林分生物量的98.86%,林下植被生物量为9.32t·hm-2;林分各层次生物量大小排序:乔木层>灌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地上部分生物量为684.85t·hm-2,占林分的84.09%,地下部分生物量为120.27t·hm-2,占林分14.77%。顶果木人工林年净生产力为38.21t·(hm2·a)-1,其中乔木层占林分的91.6%;各器官年净生产力大小排序:树干>叶>枝条>根系>枯枝;乔木层生产力分别是灌木层3.02t·(hm2·a)-1、草本层0.19t·(hm2·a)-1的11.59倍、184.20倍。生物量预估显示与测树因子D2H相关性最高,可以分龄阶、径阶进行生物量估算。(3)36a的顶果木林木价值889409.8元·hm-2;林地价值为8094元·hm-2。营林静态指标分析中,总利润达到683642.2元·hm-2,投资利润率为9.23%,投资利税率为10.25%,投资回收期为35.02a;动态经济指标的财务净现值为3972.0元,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3.22%,静态和动态经济指标均能反映36a的顶果木人工林造林项目盈利能力较强。造林项目敏感性分析得出木材价格变化的影响作用最明显,木材盈亏临界价格为原木单价221.8元·m-3,综合材218.4元·t-1,顶果木营林投资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强,投资潜力大。(4)36a的顶果木人工林林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估算价值为89067元·(hm2·a)-1,各单项指标价值大小排序为: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土壤,具体价值分别为:47664元·(hm2·a)-1、29127元·(hm2·a)-1、6180元·(hm2·a)-1、5000元·(hm2·a)-1、1096元·(hm2·a)-1,各占林分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53.51%、32.70%、6.94%、5.61%、1.23%。该顶果木人工林林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是林木价值(年利润18990元·(hm2·a)-1)的4.7倍,是林地价值(8094元·hm-2)的84.5倍,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高于林木、林地价值。(5)建立的顶果木人工林主要核算体系中,3个目标层按贡献大小排序为:经济价值>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森林资源,权重值分别为0.558、0.320、0.122;13个指标体系中林木价值和固碳释氧价值位列合成权重前两位。

张潘[7](2013)在《施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茎叶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规律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ti Mayr)人工林是我国北方退耕还林的主要树种,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存在着退化问题,土壤养分不足限制着林木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国人工林面积大,但生产力低下,人工林平均面积储积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从我国目前林业发展状况来看,需要对人工林进行一些必要的管理措施,其中施肥是增加土壤养分快速有效的方法。本文以秦岭山脉2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土壤养分不足的林地内施氮磷肥,通过收集不同时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根茎叶,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落叶松根茎叶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规律的影响,分析不同生长时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茎叶氮磷含量的变化规律,为我国落叶松人工林的健康快速生长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不同配比施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茎叶氮磷含量的影响,得出施氮磷肥能显着增加根茎叶中氮磷的含量(p<0.05),施肥量以N150kg·hm-2和P2O575kg·hm-2(N2P)的配施效果最佳,从5月至10月,与对照相比,N2P处理平均提高叶中氮磷含量分别为20.47%、13.24%,平均提高茎中氮磷含量分别为23.14%、44.38%,平均提高根中氮磷含量分别为25.49%、12.84%。落叶松根茎叶氮磷的增加表明施肥能促进林木的生长。(2)分析不同配比施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叶中氮磷比值的影响,表明施肥能显着影响根茎叶中N:P比(p<0.05),具体表现为:施氮肥显着增加N:P比,施磷肥显着降低N:P比,氮磷配施的不同对N:P比影响不同。单施氮(磷)肥能够增加(减小)N:P比,这说明施肥降低了氮(磷)对植物生长的限制,本研究中土壤中营养元素氮磷都是缺乏的,单独施肥比配施对N:P的比影响大,并不能说明单施效果好。单施氮(磷)肥虽然增加(减小)了N:P比,增加了植物体内的氮(磷)含量,另一重要元素磷(氮)缺乏,而植物的生长主要受养分含量低元素的限制,表明本研究中氮磷配施对植物的生长最有利。(3)分析不同时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茎叶氮磷含量及比值的变化,得出不同时期根茎叶中氮磷的含量不同,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根茎叶中氮磷含量的基本规律是:叶>根>茎。叶中氮磷含量总体趋势是:5月最大,10月最小,6月至9月处于平稳状态,变化不大。茎中氮磷的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高在9月,最低在5月。根中氮磷含量基本规律是:根中氮的含量呈现降低、增加、降低的趋势,最高氮含量在5月,最低在10月,磷含量基本不变,处于平稳状态,最高磷含量在8月。不同时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叶中氮磷的比值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从5月至8月,叶中氮磷比值呈现连续增加趋势,9月降低,10月稍微增加,叶中氮磷比呈现的整体规律为:先增加再减小,8月叶中氮磷比值最大,5月最小。从5月至6月,根中氮磷比值明显减小,从6月至10月呈现波浪式变化,氮变化不大,根中氮磷比呈现的整体趋势是:减低,氮磷比最大出现在5月。(4)施肥能显着增加土壤速效磷和土壤铵态氮的含量(p<0.05),有效缓解了土壤氮磷元素不足的状况。施肥能显着降低土壤pH值(p<0.05),表明施肥导致土壤酸化,但随着时间土壤酸化效果逐渐减弱。

刘青华[8](2010)在《马尾松生长与材性的遗传变异、基因作用方式及环境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马尾松分布广,生长快,耐干旱瘠薄,是我国南方山地主要的针叶商品用材树种之一,广泛用于制浆造纸、建筑、松香等,支撑着我国众多的造纸、木材加工、林产化工等产业发展。本文利用种源试验林、无性系育种群体、测交遗传交配设计试验林、初植密度与种源互作试验林和磷肥与种源互作试验林等系统研究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密度不同层次的差异和变异模式,揭示了生长、干形和木材基本密度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及所受的遗传控制方式,探索了初植密度和施用磷肥对马尾松种源的影响以及与种源间的互作效应,以期为马尾松生长和材性遗传改良及实施高产优质育林措施提供重要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4年生马尾松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皆存在显着的种源差异,种源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及树干通直度呈典型的纬向倾群变异模式,这种变异主要是由其产地水热资源条件差异引起的。较之于北部种源,来自南部的种源生产力水平高且树干通直。种源木材基本密度与产地年均温、1月均温、无霜期和≥10℃积温呈显着的负相关。选择生产力高的速生种源可同时改良树干通直度,但会明显降低其木材基本密度。根据种源聚类结果,可将马尾松划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种源区,分别筛选出的19个和6个纸浆材和锯材优良种源主要来自马尾松的南部种源区,部分来自中部种源区。(2)各种源除近髓部1~5轮年轮段的木材基本密度外,其它年轮段的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皆存在显着的差异。相对于年轮宽度,不同年轮段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相对稳定。来自不同种源区的种源年轮宽度的径向变异规律相似,皆表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6~10轮达到最大值;年轮木材基本密度径向变化规律表现为随年龄增长先增加后逐渐稳定的“S”型变化趋势,并据此筛选出广西横县、恭城、忻城,广东乳源和福建南靖5个木材基本密度径向均匀性高的纸浆材优良种源。早期选择时可在7年生时先淘汰生长较差的种源,在12年生再开展种源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联合选择。(3)23年生马尾松优树无性系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皆存在显着的产地间和产地内变异,其中产地内无性系间的变异为产地间变异的1.87~2.38倍。与生长性状比较,木材基本密度在产地间所占的变异分量相对较大。除湖南产地优树无性系年轮宽度从髓心向树皮呈单峰变化外,其它8个产地优树无性系的年轮宽度皆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变窄;木材基本密度从髓心至树皮逐渐增大,到达一定年龄后渐趋稳定。除江西、广东和四川产地优树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的早期选择年龄晚于径向生长外,马尾松不同产地优树无性系的木材密度和径向生长皆可在5年生时开始早期选择。通过聚类可将180个优树无性系归为3大类和4个亚类。(4)14年生马尾松测交系交配设计测定林中,胸径、树高、木材基本密度和干物质积累量皆存在显着的GCA和SCA效应,其全同胞家系遗传力在0.746~0.908间,受较强的遗传控制,其中胸径、木材基本密度和干物质积累量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为主,显性基因效应次之,树高受基因的显性效应控制略高于加性效应,而树干通直度完全由加性基因效应影响。各父本、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因性状而异。依据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大于总体平均值的20%及树干通直度得分不小于4的选择标准,筛选出7个优良杂交组合,其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的现实增益和遗传增益分别为22.68%~67.34%和20.25%~60.13%。(5)12年生马尾松种源胸径和枝下高对初植密度反应最为敏感,树高次之,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反应最小。广西岑溪、广东信宜、江西崇义和福建武平属于胸径对初植密度敏感的种源,皆表现在2.5 m×2.0 m初植密度下生长量最大,广东高州种源胸径生长对初植密度的敏感性则较小;5个参试种源枝下高皆随着初植密度增加而升高;而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初植密度效应基本不显着。由于参试种源皆为速生丰产的优良种源,初植密度对胸径、枝下高、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分化影响不显着,仅树高生长在1.5 m×2.0 m和2.5 m×2.0 m两种初植密度下种源差异明显。统计分析发现,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和初植密度互作效应较小,初植密度不影响种源生长和材质材性的相对表现,综合考虑胸径生长和材质及单位面积生产力等,分别不同培育目标为各种源配置了最适的初植密度。(6)12马尾松不同种源对磷肥的反应差异较大,福建武平属于生长对磷肥不敏感的耐低磷型优良种源,广东高州种源生长的磷肥效果好、持续期长,属磷肥敏感型优良种源,广东信宜、广西岑溪和江西崇义种源对磷肥的生长反应因性状和林龄而有较大的波动。相对于生长性状,马尾松种源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受磷肥的影响较小。低磷条件下,福建武平种源较其它种源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其生长量最大,江西崇义种源的生长表现相对较差;当施用磷肥后,两广种源及江西崇义种源的生长显现不同的肥效,与福建武平种源的生长差异缩小,广西岑溪和广东高州种源的生长量则超过了福建武平种源。木材基本密度和树干通直度在3种磷肥处理下的种源间差异较小,施用磷肥则会明显地提高木材基本密度在种源间和种源内个体间的均匀性。马尾松树高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一定的种源×磷肥互作,应依据种源对磷肥反应的特性差异科学施用磷肥。

赵好,陈金林,于彬,薛丹,王丽娜,王利民[9](2009)在《杨树速生丰产配方施肥试验》文中指出对3年生南林351杨(Populus deltoides‘Lux’×P.deltoides‘Harvard’)进行田间配方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N、P、K配方施肥对杨树生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N、P、K配方施肥对杨树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每株130 g N、80 g P、80 g K的施肥处理对杨树胸径、树高的增长作用最为明显,其材积较对照增长53.9%。回归分析表明,杨树胸径生长和材积生产适宜的N、P、K用量分别为119.14、58.80、29.73和132.24、68.34、29.49 g,相应的合理N、P、K营养配比为14∶7∶4。因此,每株杨树施用尿素259.57~287.48 g、过磷酸钙490.00~569.50 g、硫酸钾65.83~66.36 g,或者直接施用14-7-4复合肥900 g/株,能够促进杨树速生丰产。

张金文[10](2008)在《巨尾桉大径材间伐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培育巨尾桉大径材,对造林密度为1 650株.hm-2的10年生巨尾桉,开展二次间伐试验,首次间伐在造林后3 a进行,第二次间伐在第1次间伐后3 a进行,分别设置间伐株数2/3、1/2、1/3及不间伐(对照)4种间伐强度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不同间伐强度对巨尾桉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林分蓄积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第2次间伐保留密度为645株.hm-2的林分,其平均胸径23.6 cm、立木单株材积0.552 5 m3、林分蓄积356.379 m3.hm-2、经济效益为293 385元.hm-2,分别比对照增加21.2%、54.2%、5.2%、28.4%,均优于其他不同处理。表明间伐强度以株数1/3为宜,保留密度为645株.hm-2的巨尾桉大径材林分,其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值。

二、直干桉人工林幼中龄不同间伐量及施肥的对比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干桉人工林幼中龄不同间伐量及施肥的对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万掌山林场思茅松林分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设置与调查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幼、中龄林林分郁闭度
    2.2 直径结构特征
    2.3 树高结构特征
    2.4 株数-蓄积量结构特征
3 讨论与结论

(2)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生长模型及可持续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杉木人工林速生丰产技术研究进展
    1.3 杉木生长模型研究现状与趋势
    1.4 立地因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1.5 密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1.6 森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的研究进展
    1.7 课题来源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 主要研究内容
    1.10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样地设置
    2.3 研究方法
        2.3.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3.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4 分析方法
        2.4.1 杉木单株材积公式
        2.4.2 回归分析
        2.4.3 立地因子的划分标准
        2.4.4 相关性分析
        2.4.5 主成分分析
        2.4.6 变异系数
        2.4.7 方差分析
        2.4.8 密度效应模型的选择
        2.4.9 生产弹性和边际产量分析
        2.4.10 典范相关分析
        2.4.11 指标权重的确定
        2.4.12 灰色关联分析
        2.4.13 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等级的划分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生长特性和预测模型
        3.1.1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生长特性
        3.1.2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生长特性回归分析
    3.2 不同立地因子杉木人工林生长特性
        3.2.1 不同立地因子杉木人工林生长特性
        3.2.2 影响杉木人工林生长特性的主要立地因子
    3.3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密度效应模型及合理种植密度的确定
        3.3.1 密度效应模型拟合结果
        3.3.2 杉木人工林密度效应模型的精度检验
        3.3.3 杉木人工林密度效应的生产弹性分析
        3.3.4 杉木人工林多因素的生产弹性分析
        3.3.5 杉木人工林多因素的边际产量分析
        3.3.6 杉木人工林合理种植密度的确定
    3.4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性质研究
        3.4.1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
        3.4.2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
    3.5 杉木人工林土壤性质与生长特性典型相关分析
    3.6 湖南省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研究
        3.6.1 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6.2 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
4 结论与结语
    4.1 结论
    4.2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洞庭湖区杨树中成林施肥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试验地概况
2材料和方法
    2.1试验材料
    2.2试验方法
    2.3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施肥对杨树生长的影响
        3.1.1追肥对胸径生长的影响追肥前后杨树胸径多重比较见表2。
        3. 1. 2追肥对树高生长的影响追肥前后杨树树高多重比较见表3。
        3.1.3追肥对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追肥前后杨树单株材积多重比较见表4。
    3.2成本效益分析
4结论与讨论

(4)不同营林措施对湿地松林分生长及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林分密度效应研究进展
        1.3.2 施肥效应研究进展
        1.3.3 修枝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林分生长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及林分概况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生长的影响
        2.2.2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干形的影响
        2.2.3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生物量的影响
    2.3 小结
3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根系生物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3.1.1 试验地及林分概况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林分密度对单株根系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3.2.2 林分密度对林分根系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3.2.3 林分密度对根系生物量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
        3.2.4 根系与地上部分的相关性
        3.2.5 根系生物量与林木胸径、树高及林分密度的相关关系
    3.3 小结
4 林分密度对湿地松养分循环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及方法
        4.1.1 试验地及林分概况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密度林分各组分养分含量及富集特征
        4.2.2 不同密度单株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分配
        4.2.3 不同密度林分营养元素的积累和分布
        4.2.4 不同密度林分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
        4.2.5 不同密度林分养分循环特征
    4.3 小结
5 施肥对湿地松林分生长及土壤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及林分概况
        5.1.2 试验材料
        5.1.3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施肥对湿地松生长的影响
        5.2.2 施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5.2.3 施肥对土共生菌的影响
        3.2.4 施肥成本效益分析
    5.3 小结
6 修枝对湿地松林分生长的影响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地及林分概况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修枝前湿地松林分生长情况
        6.2.2 修枝对湿地松生长的影响
        6.2.3 修枝对湿地松干形的影响
        6.2.4 修枝对湿地松松节流脂的影响
        6.2.5 修枝成本效益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创新点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施肥对黄冕林场桉树生长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桉树人工林施肥研究现状
        1.1.1 桉树施肥方式方法的研究
        1.1.1.1 根据树体营养诊断和土壤养分测定科学施肥
        1.1.1.2 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研究
        1.1.1.3 施肥试验的田间试验设计
        1.1.2 肥料种类和施肥的效应的研究
        1.1.3 施肥对桉树林地的影响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
        2.1.5 植被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苗木
        2.2.2 施用肥料种类
    2.3 试验方法
        2.3.1 试验设计
        2.3.2 试验布置
        2.3.3 栽植管理及施肥方法
        2.3.4 数据测定及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处理对高生长的影响
        3.1.1 不同处理对第1年树高生长的影响
        3.1.2 不同处理对第2年树高生长的影响
        3.1.3 不同处理对第3年树高生长的影响
        3.1.4 不同处理对第4年树高生长的影响
        3.1.5 不同处理对第5年树高生长的影响
    3.2 不同处理对胸径生长的影响
        3.2.1 不同处理对第1年胸径生长的影响
        3.2.2 不同处理对第2年胸径生长的影响
        3.2.3 不同处理对第3年胸径生长的影响
        3.2.4 不同处理对第4年胸径生长的影响
        3.2.5 不同处理对第5年胸径生长的影响
    3.3 不同处理对蓄积量生长的影响
        3.3.1 不同处理对第2年蓄积生长量的影响
        3.3.2 不同处理对第3年蓄积生长量的影响
        3.3.3 不同处理对第4年蓄积生长量的影响
        3.3.4 不同处理对第5年蓄积生长量的影响
    3.4 不同处理的肥料效益
        3.4.1 不同处理对第2年肥料利润的影响
        3.4.2 不同处理对第3年肥料利润的影响
        3.4.3 不同处理对第4年肥料利润的影响
        3.4.4 不同处理对第5年肥料利润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6)珍贵树种顶果木人工林生长规律及价值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顶果木树种概况
        1.2.1 形态及适应性
        1.2.2 分布情况
    1.3 顶果木研究现状
        1.3.1 种子研究
        1.3.2 苗木培育研究
        1.3.3 栽培技术研究
        1.3.4 林木生长情况研究
        1.3.5 材性及用途
    1.4 生长规律研究概况
    1.5 生物量、生产力研究概况
    1.6 林木、林地价值核算研究概况
    1.7 生态服务价值绿色核算研究概况
    1.8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方案
        1.8.1 研究内容
        1.8.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9 论文的特色
第二章 试验地概况及材料测定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林分测定及样品采集
        2.2.1 标准地设置与调查
        2.2.2 解析木测定
        2.2.3 生物量测定
        2.2.4 植物、土壤样品测定
    2.3 数据分析及处理
        2.3.1 树干解析
        2.3.2 生物量及生产力
        2.3.3 林木、林地价值核算
        2.3.4 生态服务价值绿色核算
    2.4 顶果木人工林核算体系建立
第三章 顶果木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3.1 树干解析
    3.2 生长模型拟合及检验
        3.2.1 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模型的拟合
        3.2.2 生长模型检验
    3.3 顶果木人工林林木生长规律
        3.3.1 树高生长规律
        3.3.2 胸径生长规律
        3.3.3 材积生长规律
        3.3.4 胸高形数规律
    3.4 顶果木生长率
第四章 顶果木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研究
    4.1 顶果木平均单株生物量及分配
    4.2 顶果木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4.2.1 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及分配
        4.2.2 林分林下生物量分配
        4.2.3 林分生产力情况
    4.3 顶果木人工林林木生物量预估
第五章 顶果木人工林林木、林地价值核算与评价
    5.1 林分产量核算
    5.2 材料收集
    5.3 林分价值评价分析
        5.3.1 现金流分析
        5.3.2 敏感性分析
        5.3.3 盈亏平衡分析
    5.4 林地价值核算
第六章 顶果木人工林生态服务价值绿色核算
    6.1 材料收集
    6.2 生态服务功能绿色核算
        6.2.1 保育土壤
        6.2.2 固碳释氧
        6.2.3 涵养水源
        6.2.4 净化空气
        6.2.5 生物多样性保护
    6.3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第七章 顶果木人工林价值核算体系建立
    7.1 指标体系构建
    7.2 体系指标计算
    7.3 核算体系分析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顶果木人工林生长规律
        8.1.2 顶果木人工林生物量、生产力
        8.1.3 顶果木人工林林木、林地价值
        8.1.4 顶果木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8.1.5 顶果木人工林价值核算体系
    8.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7)施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茎叶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规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化学计量学
        1.3.2 落叶松人工林研究现状
        1.3.3 其它人工林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试验设计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2.3.1 试验地概况
        2.3.2 样地设置
        2.3.3 施肥方法
        2.3.4 取样方法
        2.3.5 养分浓度的测定
        2.3.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施肥对华北落叶松根茎叶中氮磷含量的影响
    3.1 不同施肥处理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中氮磷含量的影响
        3.1.1 施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中氮含量的影响
        3.1.2 施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中磷含量的影响
        3.1.3 讨论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茎中氮磷含量的影响
        3.2.1 施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茎中氮含量的影响
        3.2.2 施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茎中磷含量的影响
        3.2.3 讨论
    3.3 不同施肥处理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中氮磷含量的影响
        3.3.1 施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中氮含量的影响
        3.3.2 施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中磷含量的影响
        3.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施肥对华北落叶松茎叶中生态化学计量规律的影响
    4.1 不同施肥处理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中氮磷比值的影响
    4.2 不同施肥处理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中氮磷比值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生长时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茎叶氮磷含量及比值的变化规律
    5.1 不同时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茎叶中氮磷含量的变化规律
    5.2 不同时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叶中氮磷比值的变化规律
    5.3 小结
第六章 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和pH的影响
    6.1 施肥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6.2 施肥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6.3 施肥对土壤pH值的影响
    6.4 结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马尾松生长与材性的遗传变异、基因作用方式及环境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变异与种源区划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来源
        2.1.2 试验林调查和材性测定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
        2.2.2 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地理变异模式及与产地气候因子关系
        2.2.3 微立地条件对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
        2.2.4 种源生长与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遗传相关
        2.2.5 种源区划分
        2.2.6 优良种源选择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马尾松生长和木材密度的年龄效应及早期选择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来源
        3.1.2 试验林调查和材性测定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年龄段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
        3.2.2 不同种源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模式
        3.2.3 不同年龄段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表型与遗传相关
        3.2.4 径向生长量和木材基本密度的早晚相关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马尾松优树无性系生长、干形和木材密度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来源
        4.1.2 试验林调查和木材基本密度测定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优树无性系生长、形质和木材密度在产地间和产地内遗传变异
        4.2.2 马尾松不同产地优树无性系年轮宽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异及早晚相关
        4.2.3 马尾松优树无性系聚类分组和种质评价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基于马尾松测交系子代的生长、干形和木材密度GCA/SCA 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测定方法
        5.1.3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生长、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的遗传变异
        5.2.2 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5.2.3 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5.2.4 生长、木材基本密度和树干通直度的遗传控制方式
        5.2.5 优良杂交子代选择和评价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造林密度对不同种源马尾松林分生长及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来源
        6.1.2 试验林调查和材性测定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马尾松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对初植密度的遗传反应
        6.2.2 不同初植密度下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差异
        6.2.3 微立地条件对马尾松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
        6.2.4 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和初植密度交互作用
        6.2.5 不同初植密度下马尾松种源生产力评价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施用磷肥对马尾松种源生长和木材密度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来源
        7.1.2 试验林调查和材性测定
        7.1.3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马尾松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对磷肥的遗传反应
        7.2.2 施用磷肥对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材性种源差异的影响
        7.2.3 施用磷肥对马尾松种源内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个体分化影响
        7.2.4 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与磷肥互作效应
    7.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性状的种源差异和年龄效应
        8.1.2 马尾松无性系间生长、形质和木材性状的差异
        8.1.3 马尾松生长、形质和木材性状的家系效应
        8.1.4 马尾松营林措施对生长、形质和材性的影响
    8.2 讨论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杨树速生丰产配方施肥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配方施肥对杨树树高和胸径的影响
    3.2 配方施肥对杨树材积的影响
    3.3 杨树速生丰产施肥配方
4 结论与讨论

(10)巨尾桉大径材间伐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林分经营管理状况
    1.3 试验方案设计
    1.4 间伐施工
    1.5 调查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间伐强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
    2.2 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生长的影响
    2.3 不同间伐强度对立木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的影响
    2.4 不同间伐强度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四、直干桉人工林幼中龄不同间伐量及施肥的对比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万掌山林场思茅松林分结构特征[J]. 苏俊武,刘永刚,陈强,刘云彩,孙志刚,李先泽,鲁兴武,槐可跃,周红. 西部林业科学, 2021(03)
  • [2]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生长模型及可持续经营研究[D]. 陈瑞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3]洞庭湖区杨树中成林施肥试验初报[J]. 宋国宝. 湖南林业科技, 2015(05)
  • [4]不同营林措施对湿地松林分生长及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D]. 肖兴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05)
  • [5]施肥对黄冕林场桉树生长影响研究[D]. 胡荣辉. 广西大学, 2013(04)
  • [6]珍贵树种顶果木人工林生长规律及价值核算研究[D]. 吕曼芳. 广西大学, 2013(03)
  • [7]施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根茎叶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规律的影响[D]. 张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3(12)
  • [8]马尾松生长与材性的遗传变异、基因作用方式及环境影响[D]. 刘青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 [9]杨树速生丰产配方施肥试验[J]. 赵好,陈金林,于彬,薛丹,王丽娜,王利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11)
  • [10]巨尾桉大径材间伐试验研究[J]. 张金文. 林业科学研究, 2008(04)

标签:;  ;  ;  ;  ;  

桉树中幼林不同间伐量及施肥对比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