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元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益生元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一、益生素的作用机理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胥彩玉[1](2015)在《饲粮中添加粪肠球菌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和血浆代谢组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爱拔益加(AA)肉仔鸡为试验动物,研究在其饲粮中添加粪肠球菌后,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抗氧化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及其血浆代谢组的影响,为粪肠球菌在肉仔鸡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一饲粮中添加粪肠球菌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为研究饲粮中添加粪肠球菌对爱拔益加(AA)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抗氧化指标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雄性AA肉仔鸡180只,根据体重均衡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I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II、III组饲喂分别添加1×108 CFU/kg、5×108 CFU/kg粪肠球菌(活菌数为1×1010CFU/g)的试验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5×108CFU/kg的粪肠球菌组显着降低了后期(2242d)肉仔鸡料重比和42日龄的腹脂率(P<0.05),提高了肉仔鸡42日龄的半净膛率(P<0.05);2)饲粮中添加5×108CFU/kg的粪肠球菌组显着提高了42日龄肉仔鸡胸肌和腿肌中的肌肉脂肪和肌苷酸含量(P<0.05),增加了肉仔鸡胸肌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提高了肉仔鸡腿肌中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显着降低了腿肌中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3)饲粮中添加5×108CFU/kg的粪肠球菌组显着提高了肉仔鸡42日龄血浆、肝脏、胸肌和腿肌中总抗氧化能力(P<0.05),提高了肉仔鸡42日龄血浆和肝脏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显着降低了肉仔鸡42日龄血浆、肝脏、胸肌和腿肌中的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和丙二醛含量(P<0.05)。4)饲粮中添加5×108CFU/kg的粪肠球菌组显着提高了肉仔鸡前后期能量和粗蛋白的养分利用率(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粪肠球菌对1-42日龄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抗氧化指标及其养分利用率有有利的影响。试验二饲粮中添加粪肠球菌对肉仔鸡血浆代谢组的研究应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的代谢组学分析技术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粪肠球菌对肉仔鸡血浆代谢物的影响,将AA肉仔鸡的血浆样品经过处理之后,用液相色谱-质谱和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肉仔鸡血浆中的代谢产物,根据质谱数据库对肉仔鸡血浆中的代谢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108 CFU/kg粪肠球菌组中血浆代谢产物相对含量发生显着变化(P<0.05),主要为磷脂酰胆碱(PC(14:0))、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E(22:5))、PC(36:6)/PE(39:6)、磷脂酰肌醇(PI(18:0))、磷脂酸(PA(22:6))、PC(26:1)/PE(29:1)、磷脂酰甘油酯(PG(18:2))、棕榈酸、甘氨酸、富马酸、L-苏氨酸、羟基丁酸、D-葡萄糖、D-半乳糖和单硬脂酸甘油酯;添加1×108 CFU/kg粪肠球菌组中血浆代谢产物相对含量也发生显着变化(P<0.05),主要为磷脂酰乙醇胺(PE(20:5))、1-亚麻酸甘油磷酸胆碱、LysoPE(22:5)、PE(20:3)、PC(16:0)、PC(20:3)、PC(36:6)/PE(39:6)、PC(40:7)、PE(18:3)、甘油磷脂-N-花生四烯酸乙醇胺、PC(26:1)/PE(29:1)、磷酸、磷酸盐、羟基丁酸、透明质酸、D-葡萄糖、棕榈反油酸、à-D吡喃葡糖苷、棕榈酸、胆固醇、D-果糖、D-葡萄糖/D-半乳糖、9-十八碳烯酸、蜜二糖。2)添加5×108CFU/kg的粪肠球菌组与添加1×108CFU/kg的粪肠球菌组相比,AA肉仔鸡血浆代谢产物含量差异显着(P<0.05),发生变化的主要化合物为PC(20:5)、PC(18:0)/PE(21:0)、LysoPE(22:5)、1-亚麻酸甘油磷酸胆碱、PE(20:5)、PC(20:3)、PC(17:2)/PE(20:2)、甘氨酸、富马酸、羟基丁二酸、D-果糖和半乳糖。结论:饲粮中添加粪肠球菌后对肉仔鸡血浆代谢组产生显着影响,35种潜在代谢物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与肉品质有关的物质有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ysoPE)、PC/PE、磷酸、羟基丁二酸、D-葡萄糖和棕榈酸。

游纯波[2](2014)在《不同氨基酸和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生长发育及免疫应激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选用杜长大保育猪为试验材料,就不同氨基酸和免疫增强剂(黄芪多糖、益生菌)的互作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免疫性能、猪瘟抗体水平、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发育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大肠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以模拟仔猪免疫应激状态,旨在揭示保育猪在不同氨基酸和免疫增强剂的互作下的抗病力及抗应激差异的免疫学机理,并确定氨基酸和免疫增强剂的最佳组合;为养猪从营养免疫角度来寻找更健康、更安全的饲养管理方法和抗生素替代思路提供依据。本试验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对保育猪生长发育及抗应激能力影响的研究。选择31±1日龄健康的保育猪675头,将试猪随机分为9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25头猪,公母比例接近。试验采用2×4多因素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分别是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4%苏氨酸(Thr)、0.15%蛋氨酸(Met)、0.86%精氨酸(Arg)、1.0%谷氨酰胺(Gln)与0.03%黄芪多糖(APS)、0.15%益生素,两两相互组合,共8个试验处理组,1个基础日粮对照组。试验期30天,分为饲养试验(25d)和LPS免疫应激试验(5d)两阶段。试验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Thr、Met、Arg与APS、益生菌的互作对提高仔猪日增重无显着作用(P>0.05);而Gln与APS、益生素的互作能显着促进仔猪的生长性能(P<0.05);(2)生化指标:各组合的互作对应激前仔猪机体的尿素氮、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的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但Gln+益生素、Arg+APS能显着抑制应激后尿素值的升高(P<0.05);(3)血清酶活性:应激前Met+益生素、Arg+APS能显着促进r-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P<0.05),Gln+APS极显着提高谷丙转氨酶(AIL)(P<0.01),而LPS应激后Gln+APS组的GGT、AIL均极显着下降(P<0.01);(4)抗氧化指标:应激前,各组合均不同程度促进了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升高,Thr+APS组影响极显着(P<0.01),Thr+益生素、Gln+益生素、Gln+APS、Met+APS、Arg+APS组影响显着(P<0.05),而应激后各组合极显着抑制了MDA的升高(P<0.01),其中Met+APS组抑制效果最优。(5)体液免疫指标:各组合对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在应激前后均无显着影响(P>0.05),而精Arg+益生素、Gln+益生素、Gln+APS、Thr+APS等组极显着地促进了免疫球蛋白g(IgG)的升高,同时又极显着地抑制了应激后IgG的下降(P<0.01);(6)血液生理指标:应激前后,各试验组合对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等指标无显着影响(P>0.05);(7)生长激素和促生长因子:应激前,各组合均极显着地促进血液中生长激素(GH)、生长抑素(SS)的升高(P<0.01),以Gln+APS、Arg+益生素对GH的效果最好,而G1n+益生素对SS的影响最大,而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无显着影响(P>0.05);应激后,各组合仍能显着促进GH的上升(P<0.05),而以Met+APS、Met+益生素、Arg+益生素效果最好,而Gln+APS、Gln+益生素、Met+益生素组极显着抑制了SS的上升,同时Thr+APS、Arg+APS、Met+APS组也极显着促进了IGF-1的升高(P<0.01)。(8)炎性细胞因子:应激前,G1n或Arg+益生素均显着促进血液中Y-干扰素(Y-IFN)的升高,而Met+APS或益生素的组合又显着抑制γ-IFN的升高(P<0.05),而各组合均能显着降低血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其中以Arg+APS或益生素、Gln+APS、Met+APS效果最好,而Thr+APS、Arg+APS或益生素等三组显着促使仔猪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的升高;而应激后,Met+APS或益生素组合均极显着促进γ-IFN的升高(P<0.01),除Thr组外,其余组对IL-1β的上升有显着影响(P<0.05),而Thr、Arg等组均极显着抑制猪肿瘤坏死因子α的上升(P<0.01)。结果说明,各组合对猪生长性能无显着促进作用,但Arg、Gln与APS、益生菌的互作对调节仔猪的免疫性能有显着促进作用,同时APS在调节机体体液免疫、抗应激方面要显着优于益生菌。第二部分: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小肠形态学发育及盲肠内微生物的影响。试验设计同第一部分。在试验结束后,每组每重复选1头健康猪只屠宰,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段、肠粘膜以及盲肠粪便等样本,用于肠形态学、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微生物数量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1)不同氨基酸与黄芪多糖、益生菌的互作对十二指肠肠绒毛长度、宽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有显着影响(P<0.05),其中以Gln+APS、Gln或Arg+益生菌组对提高小肠绒毛长度、宽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方面作用效果最强;(2)各组合均能显着促进肠道SIgA的分泌,其中Gln或Thr或Arg+益生素、Gln+APS等四组具有极显着地促进作用(P<0.01);(3)各组合均有抑制肠道大肠杆菌繁殖,促进乳酸杆菌繁殖的作用趋势,其中G1n或Arg+益生素组效果显着(P<0.05)。说明谷氨酰胺、精氨酸与益生菌的互作对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及其功能的完善具有全面显着的促进作用。第三部分: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对保育猪猪瘟抗体水平及变化趋势的影响研究。设计同第一部分。根据猪场具体免疫程序,28日龄时,各个组首免猪瘟疫苗,首免前3天及首免后第7d、15d、22d(即试验猪25日龄、35日龄、42日龄、49日龄)时,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于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猪瘟首免前和免后前2周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差异均不显着(P>0.05)。而在免后第3周(即49日龄),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其中对于免前阳性组(免疫前抗体呈阳性),各添加组仔猪抗体阻断值下降的速率有所减缓,而对于免前阴性组,Gln+APS、Thr+APS的互作对猪瘟抗体的生成具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

谢丽曲[3](2014)在《凝结芽孢杆菌在肉鸭配合饲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旨在探讨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为凝结芽孢杆菌在肉鸭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日龄樱桃谷公鸭750羽,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30羽。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 mg/kg杆菌肽锌;Ⅲ、Ⅳ、Ⅴ组为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 mg/kg、200mg/kg、300 mg/kg的凝结芽孢杆菌制剂,试验期42d,分为两个阶段:1~21d为第一阶段,22~42d为第二阶段。试验结果:1、生产性能:1~21日龄,各组之间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成活率均差异不显着(P>0.05);Ⅱ、Ⅲ、Ⅳ、Ⅴ组的料重比均显着低于Ⅰ组(P<0.05),但Ⅱ~Ⅴ组组间差异不显着。1~42日龄,Ⅳ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料重比均极显着高于Ⅰ组(P<0.01),Ⅴ组日增重显着高于Ⅰ组(P<0.05);Ⅳ组屠宰率、Ⅳ、Ⅴ组全净膛率、Ⅲ、Ⅳ、Ⅴ组胸肌率均极显着或显着高于Ⅰ组(P<0.01或P<0.05),Ⅲ、Ⅳ组胸肌率显着高于Ⅱ组(P<0.05);各组间半净膛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差异不显着(P>0.05)。2、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21日龄,V组总蛋白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着高于Ⅰ组(P<0.05);各组间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白蛋白含量均差异不显着(P>0.05)。42日龄,Ⅳ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总蛋白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均显着高于Ⅰ组(P<0.05);各组间白蛋白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均差异不显着(P>0.05)。3、免疫器官指数:21日龄,V组胸腺指数显着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法氏囊指数显着高于Ⅰ组(P<0.05)和Ⅱ组(P<0.05);脾脏指数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42日龄,Ⅳ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显着高于Ⅰ组(P<0.05)。4、十二指肠消化酶活性:21日龄,Ⅳ组和V组淀粉酶活性显着高于Ⅰ组(P<0.05),胰蛋白酶活性以V组最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42日龄,Ⅲ、Ⅳ、Ⅴ组胰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Ⅰ组(P<0.05),各组间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着(P>0.05)。5、肠道形态结构:21日龄,Ⅱ、Ⅲ、Ⅳ和Ⅴ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均极显着或显着高于Ⅰ组(P<0.01或P<0.05);空肠绒毛高度Ⅳ、Ⅴ组显着高于Ⅰ组(P<0.05),V/C值Ⅳ组显着高于Ⅰ组(P<0.05),V组极显着高于Ⅰ组(P<0.01);回肠绒毛高度及V/C值Ⅳ组显着高于Ⅰ组(P<0.05),V组极显着高于Ⅰ组(P<0.01)。42日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Ⅲ、Ⅳ组极显着高于Ⅰ组(P<0.01),Ⅴ组显着高于Ⅰ组(P<0.05);V/C值Ⅳ组极显)着高于Ⅰ组(P<0.01),Ⅲ和Ⅴ组着高于Ⅰ组(P<0.05);空肠绒毛高度Ⅲ、Ⅳ组均显着高于Ⅰ和Ⅱ组(P<0.05),Ⅳ、组隐窝深度显着高于Ⅰ组(P<0.05);Ⅲ、Ⅳ、Ⅴ组V/C值均极显着高于Ⅰ组(P<0.01);与Ⅰ组相比,Ⅳ和Ⅴ组回肠绒毛高度均有显着提高(P<0.05),V/C值均有极显着提高(P<0.01)。6、盲肠微生物菌群:21日龄,Ⅴ乳酸杆菌含量显着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大肠杆菌数显着低于Ⅰ组(P<0.05)。42日龄,与Ⅰ组相比,Ⅳ组乳酸杆菌含量显着提高(P<0.05),V组大肠杆菌含量显着降低(P<0.05),各组间总菌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7、粪便中氮含量:21日龄,V组粪便氮含量显着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42日龄,Ⅳ组显着低于Ⅰ组(P<0.05)。8、胸肌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各组间胸肌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9、肠道pH:21日龄,各组间各肠段pH均差异不显着(P>0.05)。42日龄,Ⅳ组十二指肠pH显着低于Ⅰ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着。结论:1、肉鸭配合饲料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以提高其生产性能,但与抗生素对照组比无显着差异。2、适量的凝结芽孢杆菌可以提高肉鸭的抗氧化性能、免疫力和十二指肠消化酶活性,降低肠道pH值和粪便中氮含量,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组织结构,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3、肉鸭配合饲料中凝结芽孢杆菌的适宜添加量1~21d为300mg/kg,22~42d为 200mg/kg。

孙红梅[4](2013)在《利用玉米加工副产物生产饲料益生素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采用的玉米副产物主要是玉米皮和玉米浆,属于工业废料。采用布拉德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作为益生菌。制备了一种新的复合饲料益生素产品,该产品采用真空包装技术保藏,活菌数含量>1.0×109cfu/g。为复合益生素的制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复合益生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研究基础。对玉米浆和玉米皮成分进行分析,烘干称重法测定其干物质量,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测定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含氮量,并测定玉米浆酸度和含溶解磷量。结果显示实验用玉米浆可为饲料益生菌的培养提供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元素,实验用玉米皮不仅可作为载体使用,亦可为动物提供一定营养。分别测定布拉德酵母菌、植物乳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形态特征、生长曲线和代时,明确了三种益生菌的生长规律。针对实验室保藏的地衣芽孢杆菌进行了菌种鉴定。将三种益生菌的细胞洗涤液悬浮于pH1.0,2.0,3.0,4.0、5.0和猪胆盐浓度分别为0%、0.05%、0.1%、0.2%、0.3%(W/V)的生理盐水中,分别作用0、1、2、3和4h,研究三种饲料益生菌在酸性和胆盐环境下的耐受性。将三种益生菌分别与两种病原菌37℃静置共培养4h,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活菌计数,观察益生菌拮抗病原菌能力。植物乳杆菌耐酸性最明显,地衣芽孢杆菌和布拉德酵母菌也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地衣芽孢杆菌耐胆盐最明显,植物乳杆菌和布拉德酵母菌也具有较好的耐胆盐性。三种菌株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率。通过对益生菌的碳源、氮源、玉米浆浓度和磷酸盐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选出益生菌培养的最佳条件,按最佳培养基组合做验证实验,结果布拉德酵母菌的活菌数达到4.5×l08cfu/mL,比优化前活菌数提高了25%。植物乳杆菌的活菌数达到2.3×l09cfu/mL,比优化前活菌数提高了15%。地衣芽孢杆菌的活菌数达到8.4×l08cfu/mL,比优化前活菌数提高了40%。将真空包装制备好的复合益生素分别放入4℃冰箱和25℃恒温箱中保存,每隔一个月测定益生素中的活菌数,计算存活率,连续测定12个月,结果显示在4℃冰箱保存的益生素,保存6个月后存活率仍在60%以上,而在25℃恒温箱保存的益生素,活菌数下降较快。

林谦[5](2012)在《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影响的协同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影响的协同效应及相关机理,本研究进行了2个试验。在确定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及血液生理生化和激素指标的影响后,进一步研究益生菌与酶制剂对肉鸡屠宰性能、小肠绒毛形态发育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与内在联系,并与抗生素饲料添加剂进行比较,从多层次多角度阐明益生菌与酶制剂及其协同效应的相关作用机理。试验一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为研究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雌性黄羽肉鸡675羽,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27羽,处理I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II、III、IV、V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g/t益生菌制剂、150g/t复合酶制剂、25g/t益生菌制剂+150g/t复合酶制剂、300g/t抗敌素。结果表明,日粮中组合添加益生菌与酶制剂获得了最高的全期平均日增重,且与空白I组及抗生素V组相比分别提高了4.22%(P<0.05)和2.12%(P>0.05),各处理全期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不显着(P>0.05),但益生菌与酶制剂协同使用有提高全期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的趋势;真代谢能以组合添加IV组最高,且与空白I组及抗生素V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1.29%(P<0.01)和6.89%(P<0.05),各处理蛋白质、干物质利用率无显着差异(P>0.05),粗纤维利用率酶制剂III组极显着高于I、II、V组(P<0.01),显着高于组合添加IV组(P<0.05);组合添加IV组的多项血液生化及激素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现出有优于其他各组的趋势。综合说明益生菌与酶制剂联用在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方面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且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抗生素饲料添加剂。试验二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肠道形态结构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为进一步研宄益生菌与酶制剂协同效应的相关作用机理及比较其与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作用的差异,本研究以试验一为基础,于54日龄时从试验一I、II、III、IV、V每处理随机选取10只接近该处理平均体重的肉鸡(每重复2羽),进行屠宰实验,测定屠宰性能、肠道形态结构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显示,益生菌与酶制剂联用IV组获得了最佳的屠宰率,分别比空白I组和抗生素V组提高0.75%(P>0.05)和0.79%(P>0.05),IV组的全净膛率较I组提高5.80%(P<0.01),且与抗生素V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处理胸肌率、腿肌率、瘦肉率及腹脂率差异均不显着(P>0.05);抗生素、益生菌与酶制剂及两者组合使用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形态结构的发育;各处理胸腺、脾脏、法氏囊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合添加Ⅳ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最高,球蛋白也处于较高水平,且白球比适宜,血清FT3浓度空白Ⅰ组及益生菌Ⅱ组显着高于抗生素Ⅴ组(P<0.05),血清FT4浓度则反之,抗生素Ⅴ组显着高于空白Ⅰ组和益生菌Ⅱ组(P<0.05),组合添加Ⅳ组血清FT3、FT4浓度适中,FT3/FT4值Ⅰ、Ⅱ两组一致且明显高于组合添加Ⅳ组(P<0.05)和抗生素Ⅴ组(P<0.01)。总体而言各添加剂处理组对黄羽肉鸡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但益生菌与酶制剂协同使用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许兰娇,瞿明仁,万根[6](2009)在《益生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现状》文中研究说明抗生素作为饵料添加剂使用以来,其饲用效果己被证实,但随之产生的动物肠道正常菌群失调,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给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并污染了环境,其应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受到了严格限制,甚至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益生素的研究和应用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益生素制剂是一种天然的活性微生物制剂,具有无毒、无抗药性、无残留、无副作用的特点且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饵料转化率,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等功效。本文主要从益生素的发展概况,作用机理,应用现状,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简述。

毛倩[7](2009)在《植物源性益生素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肉质、盲肠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旨在考察植物源性益生素(JS菌)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的应用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的发挥是否与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有关。试验选择120头体重10kg左右的健康DLY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抗生素组、0.1%JS菌组和0.2%JS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从10kg饲喂到100kg。试猪平均体重达到30kg、50kg、80kg和100kg时进行空腹称重并统计采食量。饲喂期结束时,每个重复选取一头猪屠宰,现场测定胴体性状及肉质指标,并采集背最长肌样品及盲肠内容物保存待测。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2%JS菌显着提高试猪30~50kg阶段的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P<0.05);添加0.1%JS菌显着提高试猪80~100kg阶段的平均日增重(P<0.05),料肉比也有所降低(P=0.08);从试验全期来看,抗生素组、0.1%JS菌组和0.2%JS菌组试猪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4.59%、4.65%和3.43%,采食量分别提高1.55%、2.21%和4.17%,抗生素组和0.1%JS菌组料肉比分别降低2.89%和2.30%,0.2%JS菌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2)各处理组背膘厚无显着差异;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0.1%JS菌组和0.2%JS菌组试猪的眼肌面积分别提高了24.5%、28.5%和40.67%,差异均为显着(P<0.05);0.1%JS菌组和0.2%JS菌组肌肉滴水损失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38.74%(P<0.05)和21.16%(P>0.05);但添加JS菌后对肌肉pH值、肉色、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肉抗氧化能力无显着影响;0.1%JS菌组和0.2%JS菌组肌肉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JS菌趋于增加生长育肥猪盲肠内容物乳酸杆菌数量,减少大肠杆菌数量(P>0.05),进而提高乳酸杆菌与大肠杆菌数量的比值,0.1%JS菌组与其余三组相比比值均显着提高(P<0.05);分析PCR-DGGE图谱发现添加JS菌对盲肠内容物菌群多样性和相似性有一定影响。(4)与对照组相比,0.1%JS菌和0.2%JS菌盲肠内容物乙酸含量分别提高2.35倍和2.99倍,丁酸含量分别提高58.87%和62.10%,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分别降低31.91%和28.53%,差异均达到显着(P<0.05),氨氮含量也有所降低(P>0.05)。本试验通过考察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以及盲肠内容物相关指标后,可得出如下结论:(1)添加0.1%~0.2%植物源性益生素JS菌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有一定改善,且与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基本相当。(2)添加0.1%~0.2%JS菌可改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提高肌肉游离鲜味氨基酸含量,增强肉品风味。(3)添加0.1%JS菌能优化生长育肥猪盲肠微生态平衡,添加0.1%~0.2%JS菌能提高盲肠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减弱蛋白质腐败作用,对肠道健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杨洪成,王东田,卢翠敏,徐之勇[8](2009)在《益生素对家禽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益生素是指运用微生态原理研制的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的活菌制剂,它具有补充、调整和维持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益生素对家禽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

张永勇,谈命安,刘浪[9](2008)在《益生素研究进展概论》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在饲料中,非法使用违禁添加剂,如使用肾上腺受体激动剂、性激素、蛋白同化激素、精神药品和各类抗生素滤渣等,给动物性食品带来了极大危害。动物摄取了含有这些违禁药物的饲料,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据报道,近年来一些饲料企业和畜禽养殖场为了牟取暴利,非法在饲料

张永勇,孟桂甫,刘浪,谈命安[10](2007)在《益生素研究进展概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益生素的作用机理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益生素的作用机理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饲粮中添加粪肠球菌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和血浆代谢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益生菌的研究进展
        1.1 益生菌的概念
        1.2 饲用益生菌的种类
        1.3 益生菌的作用机理
        1.4 益生菌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2 粪肠球菌及其在畜禽中的应用
        2.1 粪肠球菌简介
        2.2 粪肠球菌在畜禽养殖中的作用
    3 代谢组学及其研究进展
        3.1 代谢组学发展经过
        3.2 代谢组学和其它组学之间的关系
        3.3 代谢组学的研究过程
        3.4 代谢组学的数据处理方法
        3.5 代谢组学中代谢产物的鉴定
        3.6 代谢组学在畜禽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 本试验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 立题依据
    2 研究内容
    3 技术路线
第三部分 试验研究
    试验一 饲粮中添加粪肠球菌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1.2 饲养管理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粪肠球菌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粪肠球菌对肉仔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2.3 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粪肠球菌对肉仔鸡肉品质的影响
        2.4 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粪肠球菌对肉仔鸡肝脏、血浆、胸肌和腿肌中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5 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粪肠球菌对肉仔鸡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粪肠球菌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粪肠球菌对肉仔鸡肉品质的影响
        3.3 粪肠球菌对肉仔鸡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4 粪肠球菌对肉仔鸡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4 结论
    试验二 饲粮中添加粪肠球菌对肉仔鸡血浆代谢组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1.2 试验动物与设计
        1.3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1.4 试验样品采集
        1.5 样品预处理
        1.6 将预处理的样品进行上机分析
        1.7 数据处理
        1.8 多元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LC-MS和GC-MS的代谢图谱
        2.2 LC-MS的多元统计分析
        2.3 GC-MS的多元统计分析
        2.4 添加粪肠球菌对AA肉仔鸡血浆差异代谢物的寻找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部分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一 鸡肉肉品质的测定方法
    附件二 酸不溶灰分(AIA)的测定方法
    附件三 质谱的检测条件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2)不同氨基酸和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生长发育及免疫应激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仔猪免疫与营养
        2.2 氨基酸与免疫
        2.3 黄芪多糖与免疫
        2.4 益生菌与免疫
        2.5 猪免疫应激模型的建立
    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生长发育及抗应激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试验处理及样本采集
    3 检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影响的比较分析
        4.2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的比较分析
        4.3 不同氨基酸与免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4.4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5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体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4.6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4.7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血浆激素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5 讨论
        5.1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影响的差异
        5.2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的差异
        5.3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血清酶活性影响的差异
        5.4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抗氧化指标影响的差异
        5.5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体液免疫指标影响的差异
        5.6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血液生理指标影响的差异
        5.7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血浆激素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影响的差异
    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小肠形态学发育及肠内微生物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试验样本的采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肠形态学发育程度影响的比较分析
        3.2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肠SIgA指标的影响的比较分析
        3.3 不同氨基酸和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盲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的比较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肠形态学发育程度影响的比较分析
        4.2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肠粘膜SIgA影响的比较分析
        4.3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盲肠道微生物影响的比较分析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氨基酸与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猪瘟抗体水平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1 本文总结
    2 本文创新之处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3)凝结芽孢杆菌在肉鸭配合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抗生素研究进展
        1.1 抗生素概况
        1.2 抗生素作用机理
        1.3 抗生素使用存在问题
    2 益生素研究进展
    3 凝结芽孢杆菌
        3.1 凝结芽孢杆菌概况
        3.2 凝结芽孢杆菌理化特性
        3.3 凝结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3.4 凝结芽孢杆菌作用机理
        3.4.1 调节动物消化道微生态平衡
        3.4.2 促进动物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3.4.3 改善动物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5 凝结芽孢杆菌的应用
        3.5.1 在人类医学上的应用
        3.5.2 在单胃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3.5.3 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3.5.4 在水产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3.5.5 在家禽生产上的应用
        3.6 影响凝结芽孢杆菌饲用效果的因素
        3.6.1 不同菌种、活菌数和添加量的影响
        3.6.2 饲料组成及加工工艺的影响
        3.6.3 不同饲用动物和饲用阶段的影响
    4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试验部分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与设计
        1.3 饲养管理
    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 生产性能的测定
        2.2 血清抗氧化功能测定
        2.3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2.4 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2.5 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测定
        2.6 肠道组织结构测定
        2.6.1 肠道组织切片的制作
        2.6.2 切片观察与测量
        2.7 盲肠微生物的测定
        2.7.1 DNA的提取
        2.7.2 引物设计合成
        2.7.3 常规PCR反应
        2.7.4 细菌标准曲线的建立
        2.7.5 目的基因的定量测定
        2.8 粪氮含量的测定
        2.9 胸肌粗蛋白质及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2.10 肠道pH值的测定
    3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4.1.1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
        4.1.2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屠宰性能的影响
        4.2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4.3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4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4.5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4.6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4.6.1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的影响
        4.6.2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空肠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的影响
        4.6.3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回肠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的影响
        4.7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4.8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粪氮含量的影响
        4.9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胸肌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4.10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肠道pH值的影响
    5 讨论
        5.1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5.2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5.3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4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5.5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免疫器管指数的影响
        5.6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5.7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5.8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粪氮含量的影响
        5.9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胸肌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5.10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鸭肠道pH的影响
    6 小结
    7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4)利用玉米加工副产物生产饲料益生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益生素的定义和起源
        1.1.1 益生素的定义
        1.1.2 益生素的起源
    1.2 益生素菌种及功能特点
        1.2.1 益生素菌种
        1.2.2 益生素菌种的功能特点
    1.3 益生素的作用机理和研究进展
        1.3.1 益生素的作用机理
        1.3.2 益生素的研究进展
    1.4 玉米加工副产物
        1.4.1 玉米浆
        1.4.2 玉米皮
    1.5 益生素及玉米加工副产物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6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1.6.1 立题背景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玉米加工副产物成分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干物质量和密度测定
        2.3.2 DNS 法测糖
        2.3.3 凯氏定氮法测含氮量
        2.3.4 酸度的测定
        2.3.5 溶解磷含量测定
    2.4 实验结果
        2.4.1 干物质量和密度测定结果
        2.4.2 DNS 法测糖结果
        2.4.3 凯氏定氮法测含氮量结果
        2.4.4 酸度的测定结果
        2.4.5 溶解磷量测定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益生菌生长规律和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2.4 实验用培养基
    3.3 实验方法
        3.3.1 菌株活化和形态特征观察
        3.3.2 QYW-2 菌株鉴定
        3.3.3 益生菌生长规律研究
        3.3.4 耐酸性实验
        3.3.5 耐胆盐浓度实验
        3.3.6 拮抗病原菌实验
        3.3.7 毒性实验
    3.4 实验结果
        3.4.1 菌株形态特征观察
        3.4.2 QYW-2 菌株鉴定结果
        3.4.3 益生菌生长规律实验结果
        3.4.4 耐酸性实验结果
        3.4.5 耐胆盐浓度实验结果
        3.4.6 拮抗病原菌实验结果
        3.4.7 毒性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益生菌培养条件优化和复合益生素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玉米浆浓度对益生菌生物量的影响
        4.3.2 益生菌最适碳源浓度的确定
        4.3.3 益生菌最佳氮源浓度的确定
        4.3.4 益生菌磷酸盐浓度的确定
        4.3.5 正交实验
        4.3.6 复合益生素制备步骤
    4.4 实验结果
        4.4.1 玉米浆浓度对益生菌生物量影响的结果
        4.4.2 培养基中最适碳源浓度结果
        4.4.3 培养基中最佳氮源浓度结果
        4.4.4 培养基中磷酸盐浓度结果
        4.4.5 正交实验结果
        4.4.6 益生素保存和数据检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影响的协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立论依据和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益生菌制剂
        2.1.1 益生菌制剂种类
        2.1.2 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应具备特性
        2.1.3 益生菌饲料添加剂作用机理
        2.1.4 影响益生菌制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2.1.5 益生菌制剂在肉鸡生产上的应用
        2.1.6 芽孢杆菌制剂概述
        2.2 酶制剂
        2.2.1 酶制剂种类
        2.2.2 酶制剂作用机理
        2.2.3 影响酶制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2.2.4 酶制剂在肉鸡生产上的应用
        2.3 益生菌与酶制剂联用研究进展
    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与分组
        1.3 试验饲粮与营养水平
        1.4 饲养管理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1.5.1 生长性能
        1.5.2 养分利用率
        1.5.3 血液相关激素及生理生化指标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2.3 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3.3 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二 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肠道形态结构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与分组
        1.3 试验饲粮与营养水平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1 屠宰性能
        1.4.2 肠道形态结构
        1.4.3 免疫功能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2.2 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2.3 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3 讨论
        3.1 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3.2 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3.3 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4 小结
第三章 总体讨论
    前言
    1 对黄羽肉鸡养分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2 对黄羽肉鸡脂类代谢的影响
    3 对黄羽肉鸡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4 对黄羽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5 对黄羽肉鸡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第四章 全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主要结论
    2 论文创新点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缩写词表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益生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益生素的发展概况
2 益生素的作用机理
    2.1 生物夺氧说
    2.2 优势菌群说
    2.3 御菌群屏障说
    2.4 三流运转说
    2.5 营养物质合成理论
3 益生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3.1 家禽
    3.2 猪
    3.3 反刍动物
    3.4 水产养殖
4 使用益生素时应注意的问题
5 益生素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5.1 发展趋势
    5.2 展望

(7)植物源性益生素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肉质、盲肠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1 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生理作用
    2 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与失调
    3 抗生素的应用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4 益生素的定义、分类及其作用机制
        4.1 益生素的定义
        4.2 可用作益生素的菌种以及益生素的分类
        4.3 益生素的作用机制
    5 益生素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
        5.1 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
        5.2 改善肠道菌群,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
    6 影响益生素作用效果的因素
        6.1 益生素产品的质量
        6.2 动物种类和年龄
        6.3 环境应激
        6.4 饲喂方式
        6.5 日粮成分
        6.6 饲料加工和贮存方法
    7 益生素的发展方向
        7.1 产品开发
        7.2 机理的深入研究
        7.3 应用效果的稳定性
存在的问题和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 存在的问题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1.3 试验日粮
        1.4 饲养管理
        1.5 屠宰及样品采集
        1.6 测定指标
        1.7 数据处理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益生素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2.2 益生素对胴体性状和肉质的影响
        2.3 益生素对盲肠微生物数量及比值的影响
        2.4 益生素对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5 益生素对盲肠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2.6 益生素对盲肠蛋白质腐败产物的影响
    3 讨论
        3.1 益生素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益生素对胴体性状和肉质的影响
        3.3 益生素对盲肠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4 小结与结论
        4.1 小结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益生素对家禽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益生素对淋巴免疫器官绝对重量及生长指数的影响
2 益生素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3 益生素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4 益生素对红细胞免疫的影响
5 益生素对动物免疫功能影响的机理探讨

(9)益生素研究进展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1 益生素的概念
2 益生素种类及其特点
    2.1 乳酸杆菌
    2.2 双歧杆菌
    2.3 芽孢杆菌
    2.4 酵母菌
    2.5 化学益生素
3 益生素的作用
4 益生素的作用机理[4, 5, 6]
    4.1 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优势种群学说)
    4.2 生物夺氧说
    4.3 生物拮抗作用 (膜菌群屏障假说)
    4.4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4.5 合成各种酶和营养物质
    4.6“三流运转”假说
5 益生素对菌种的要求
6 影响益生素有效性的因素
7 目前微生态制剂存在的问题[7, 9]
8 微生态制剂的发展趋势
    8.1 向合生元发展
    8.2 向单一制剂发展
    8.3 向肠道其它优势菌群发展
    8.4 向工程菌制剂领域发展
    8.5 向多用途制剂方向发展
    8.6 向高稳定性制剂发展

(10)益生素研究进展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1 益生素的概念
2 益生素种类及其特点
    2.1 乳酸杆菌
    2.2 双歧杆菌
    2.3 芽孢杆菌
    2.4 酵母菌
3 益生素的作用
4 益生素的作用机理[5-7]
    4.1 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优势种群学说)
    4.2 生物夺氧说
    4.3 生物拮抗作用 (膜菌群屏障假说)
    4.4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4.5 合成各种酶和营养物质
    4.6 “三流运转”假说
5 益生素对菌种的要求
6 影响益生素有效性的因素
7 目前微生态制剂存在的问题[10-12]
8 微生态制剂的发展趋势
    8.1 向合生元发展
    8.2 向单一制剂发展
    8.3 向肠道其它优势菌群发展
    8.4 向工程菌制剂领域发展
    8.5 复合型益生素制剂、多用途益生素制剂的发展
    8.6 向高稳定性制剂发展

四、益生素的作用机理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饲粮中添加粪肠球菌对肉仔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和血浆代谢组的影响[D]. 胥彩玉. 甘肃农业大学, 2015(03)
  • [2]不同氨基酸和免疫增强剂的互作对保育猪生长发育及免疫应激性能的影响[D]. 游纯波. 广西大学, 2014(02)
  • [3]凝结芽孢杆菌在肉鸭配合饲料中的应用研究[D]. 谢丽曲.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4]利用玉米加工副产物生产饲料益生素技术研究[D]. 孙红梅. 齐鲁工业大学, 2013(04)
  • [5]益生菌与酶制剂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影响的协同机理研究[D]. 林谦. 广西师范大学, 2012(10)
  • [6]益生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现状[J]. 许兰娇,瞿明仁,万根. 江西饲料, 2009(04)
  • [7]植物源性益生素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肉质、盲肠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的影响[D]. 毛倩. 四川农业大学, 2009(S1)
  • [8]益生素对家禽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杨洪成,王东田,卢翠敏,徐之勇. 家禽科学, 2009(04)
  • [9]益生素研究进展概论[J]. 张永勇,谈命安,刘浪. 中国猪业, 2008(03)
  • [10]益生素研究进展概论[J]. 张永勇,孟桂甫,刘浪,谈命安. 养殖与饲料, 2007(12)

标签:;  ;  ;  ;  ;  

益生元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