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观音岩滑坡特征及治理

黔江观音岩滑坡特征及治理

一、黔江观音岩滑坡特征与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陈小琴[1](2020)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文中指出三峡民间艺术包含三峡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艺术形态。它是三峡地域民众的共同心理基础,也是三峡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民间艺术品类丰富,包括2个主类,10个亚类和26个小类。三峡世居民众质直敦厚、忠义尚武的民系性格形成了三峡民间艺术阳刚磊落的艺术特征和豁达浪漫的精神特质。三峡民间艺术因三峡地理生态与文化生态交汇而产生,也因两大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同时,它也因各时期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物质技术更新、经济贸易往来、生产方式变革、宗族结构变化、社会观念更替、风俗信仰改易等因素的促动而出现系统内部的新旧交替或品类消长。对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力的文化生态因素首先是民间风俗,其次是三峡地域文化,再次是宗族结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地理环境等。民间风俗是三峡民间艺术产生、发展的源动力,它对其艺术形态的衍生及传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简言之,文化生态是关键,它既保证三峡民间艺术的持盈守成,也促进其自律变革。近百年来,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化发展为三峡民间艺术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因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空间的剧烈变革而带来传承人、品类和民艺精神的疾速流失。近年频繁的“非遗”申报及传统民艺的产业复兴,给濒临绝境的三峡民间艺术带来一些生机,却无法阻挡其衰颓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将民间艺术发展简化为对艺术本体的传承而忽略其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关联性。因此,要想传衍这一母型艺术,令其发挥民间艺术造物化人的多元功能,须立足当代实行“生态原境”传承,即“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民间艺术”四位一体的保护与传承。对三峡民间艺术的研究的案例显示,“生态原境”传承模式是当前民间艺术发展的理性道路。在此模式下,民间风俗和地域文化土壤得以培育,民间艺术重获创新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民间艺术传承主体(非遗传承人和普通民众)的培育双脉并进,民间艺术重获生产与消费的良性结构,获得主体精神的润泽与观照;民间艺术在城市和乡村新图景中扎根,其形态和功能将被激活,获得物质、媒介与技术的支持。最终使民间艺术内在与民间风俗、传承主体、文化空间及其自身构成的良性文化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赵万里[2](2018)在《滑坡区构筑物保护的隔离墙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国家公路、电力、通讯和工业等行业的飞速发展,产业的重要功能设施覆盖面积不断加大,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地质灾害的挑战,滑坡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尤其是在丘陵和山地区域。每年由于滑坡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十分巨大,因而如何治理边坡,保障重要设施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滑坡区的重要构筑物由于某些原因不具备迁移重建条件,同时对滑坡进行整体治理工程难度较大、经济性较低时,可以选择局部有针对性地小范围隔离保护,桩式支挡隔离墙就是很好的一种方法。本文围绕受滑坡影响区域重要构筑物的桩式隔离保护进行了研究。对桩式隔离墙法的理论基础、数学模型和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桩式隔离墙的实际应用和可行性。研究成果具体如下:1.桩式隔离墙与传统抗滑桩的治理理念不同,是对滑坡区重要构筑物进行局部有针对性地隔离保护;在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抗滑桩设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2.桩式隔离墙整体桩位布置的数学模型选择与滑坡的滑动状态有关:(1)当滑动方向单一且确定时,整体布置形状为轴线与滑体轴线重合,方向相反的锥形。(2)当主滑向确定,存在可能发生的副滑向时,整体布置形状为似椭圆形,具体形状通过各方向发生滑动的概率矢量借助3DMAX求解。(3)当滑向不确定时,整体布置形状选择圆形。3.桩式隔离墙和设施间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在力学计算时锥形模型可以根据正交定理进行力学分解求得作用在桩上的剩余下滑力,似椭圆形和圆形模型则化归为单向模式,以保守的最大剩余下滑力进行计算。桩式隔离墙剩余下滑力的选择与隔离墙在滑坡中所处的位置有关,建议选择隔离墙所处范围内的最大值作为计算依据。4.结合某滑坡区输电线塔的工程实例,分析其符合的模型,对电塔的隔离保护进行了设计计算,证明了桩式隔离墙法的可行性。

刘畅[3](2018)在《清子高速公路沿线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公路每公里造价高达数千万元以上,若公路沿线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不仅会造成该路段的损毁,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极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并且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而西部地区黄土滑坡灾害频发,造成的影响也极为严重。因此,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提前了解沿线滑坡的分布特征、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掌握它的发育机理,并据此对滑坡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清子高速公路沿线的12处滑坡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发育特征,分析了其发育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并选取了典型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分析,清子高速公路沿线发育的滑坡主要分布于秀延河右岸,均为黄土-基岩滑坡,且75%以上为老滑坡,以中层滑坡和深层滑坡发育为主,从滑坡规模上分类,绝大部分为大型滑坡;区内滑坡平面形态分为簸箕形、扇形、M形三种;通过统计滑坡剖面特征发现,2040°的坡度区间是该区发生滑坡的优势坡脚,滑坡后壁都出露比较明显,后壁高度集中于1525m、4050m两区间之内,两类滑坡后壁高度相差较大;从外形特征上看,宽度与长度之比为12.5的滑坡发育最多;从滑动方式上看,区内滑坡均为推移式滑动。(2)总结了影响区内滑坡发育的因素,包括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大气降水、地下水、地表水等,综合以上影响因素,对滑坡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得出降雨是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这一结论。进而通过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模拟边坡在降雨作用下的渗流场和应力场变化,以此来展示边坡变形破坏的过程,同时发现,在边坡变形过程中,坡体发生近似圆弧型滑动,坡体中部变形量最大,坡脚变形量最小。(3)选取区内典型滑坡——李洼沟滑坡,运用传递系数法对该滑坡的典型断面进行稳定性定量计算发现,在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滑坡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通过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对滑坡典型断面进行降雨工况下的渗流场模拟和稳定性分析发现,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加,水分由坡顶到坡脚、由坡体表层向坡体内部逐渐运移,滑坡的稳定系数逐渐减小,在极端降雨情况下,滑坡稳定性由基本稳定状态变为欠稳定状态。两种结果均显示滑坡在两种工况下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

李无敌[4](2018)在《秦岭南麓典型单体滑坡稳定性评价 ——以贺家槽滑坡为例》文中指出贺家槽滑坡位于秦岭南麓,镇安县日几山西北侧坡体上,长303 m,平均宽度50 m,平均厚度15 m,主滑方向307°。近30年来,随着镇安县经济长足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高挖低填、切坡挖角、筑墙盖房等工程活动极大改变了滑坡体的天然应力分布状态。加之滑坡区位于断裂破碎带上,当地降雨强度大,暴雨频率高,在这些因素的复合作用影响下,滑坡体近几年再次出现变形迹象。随着时间变形加剧,严重威胁贺家槽滑坡区域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交通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及学校的安全。本文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研究了滑坡的发育特征形成条件,分析了滑坡的演化机理及变形破坏特征。最后在综合运用基于极限平衡法和基于GeoStudio软件的有限元分析,对滑坡在天然及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全面评价分析。取得如下认识:主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在暴雨条件下滑坡稳定性下降增大,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滑坡会发生滑动变形。降雨强度的大小与稳定性系数有很大关系,导致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入渗的雨水导致地下水位线上升,降低了潜在滑动面上的有效应力,即相应的抗剪强度,使土体软化。基于极限平衡法的稳定性计算与基于GeoStudio的数值模拟最后得到的稳定性系数相差不大,可以证明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模型的建立都有较高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付晓彤[5](2018)在《贵州省王家沟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7月14日,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缠溪镇缠溪村王家沟组后侧山体出现地面裂缝,经过五日的持续性强降雨,于2014年7月18日凌晨发生山体滑坡。滑坡造成28栋房屋损毁,29户108人被迫迁移,直接经济损失达300万元以上。滑坡堆积体阻断坡脚下方河道,危及下游村镇的安全。本文以贵州省王家沟滑坡为分析对象,结合王家沟滑坡野外地质调查与工程勘查,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水文地质条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五个方面对王家沟滑坡进行初步的了解。而后通过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植被、降雨入渗、水岩物理作用、水岩化学作用五个方面分析王家沟滑坡的形成机制,并且宏观判断王家沟滑坡的稳定性。本文将在两种工况条件下对王家沟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首先,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根据勘查所得剖面,获得滑坡稳定系数。而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再次进行滑坡稳定性计算。本文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之前,先采用GOCAD软件构建三维地质体模型,再通过GOCAD软件的CROSSSECTION功能模块截取剖面,对截取的剖面进行FLAC3D软件模拟稳定性计算。通过对王家沟滑坡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本文研究区域为王家沟滑坡堆积体及其下部,主要地层为由粉质粘土和碎块石组成的滑坡堆积体与泥质粉砂岩,上覆土层与下伏岩层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分界面易于形成软弱结构面,滑坡在该处发生滑动的可能性极大。(2)从地形及地层岩性条件、植被因素、降雨入渗、水岩物理作用以及水岩化学作用五个方面分析王家沟滑坡的形成条件,认为滑坡不利的地层岩性及坡体结构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滑坡坡体被大量植物覆盖,植被的根系作用为地表水入渗以及地下水运动提供了通道;王家沟滑坡破坏发生于连续性强降雨之后,大量雨水滞留于坡体表面,并入渗到破体内部,增加了滑体自重,减小软弱夹层处的摩阻力,降低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能;地下水中的离子与岩土体中的离子发生置换,破坏岩土体的完整性。(3)滑坡的形成及演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滑坡坡脚处河流冲刷形成陡坎,加上坡面水田灌溉使滑坡前部首先发生蠕滑变形;雨水丰沛期,雨水入渗,地下水水位抬升,超过软弱夹层面,上覆土层与下伏岩层发生错动,滑坡后缘拉应力增大,形成拉裂缝,滑动面逐渐形成;连续性强降雨后,滑动面贯通,滑体启动,滑坡最终发生破坏。(4)使用王家沟滑坡的地形图以及钻孔数据资料,通过GOCAD软件建立三维地质体模型,再对已经建立完成的三维模型进行剖面的截取,截取的剖面基本符合王家沟滑坡地形特征,可以认为使用截取的剖面进行稳定性分析是具有可行性的。(5)对王家沟滑坡堆积体现阶段的稳定性进行计算与分析,分别采用极限平衡法和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显示:天然工况下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FLAC3D计算剖面为GOCAD截取出的剖面,计算结果显示:王家沟滑坡在天然工况和暴雨工况下均处于不稳定状态。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可以判定王家沟滑坡堆积体处于不稳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再次遭遇极端天气情况,王家沟滑坡再次发生破坏的可能性极大,必须对其进行治理。

刘晶晶[6](2015)在《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庆特殊的自然及人文环境造就了吊脚楼这种独特的山地建筑的产生、运用与发展,它作为一种典型的重庆民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地方习俗。重庆山多地少,吊脚楼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利用木条竹方局部架空建造,显示出极强的适应性与生命力。当前,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重庆吊脚楼正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然而,人们对这种分布广泛、形式多样、规模小巧的建筑形式的研究还关注不够、剖析不深。因此,对重庆吊脚楼所彰显的地域特征及其建筑文化进行深入解读,揭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存在的合理性及潜在发展的可能性,思考其未来的走向,并使之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地方建筑文化基因延续下来,在目前山地生态环境日趋被破坏、地域建筑文化逐渐消失的大潮中显得极为紧迫。论文主要对近代以来重庆城区和部分场镇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进行研究,以其历史发展为脉络,将其生成环境和形成原因作为切入点,对重庆吊脚楼地域分布及类型特点、空间形态及群组特征展开深入剖析,并进一步扩展到环境景观探讨。另外,针对其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其建筑理念、核心价值以及发展潜能入手,对其建筑文化的现代重构进行研究,试图找到重庆吊脚楼及其建筑理念有效的保护和发展途径,为其现代传承和建筑创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上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在对重庆吊脚楼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理念价值及面临现状深入发掘的基础上,力求使其与当代建设相结合而进行时代传承和延续,内容主要包括:1、对重庆吊脚楼生成环境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它的气候、地理、民族、社会、经济等背景。结合重庆城区及部分场镇发展的历史,对重庆吊脚楼的起源与发展进行详尽梳理,将传统重庆吊脚楼的演变过程概括提炼为“起源—发展—高潮—式微”几个阶段,并对重大历史事件对其影响进行耙梳与阐明,提出它的出现、发展,以及式微都是经过长期的环境适应和历史选择的结果。2、按地域分布及类型特点对重庆吊脚楼进行剖析,通过对干栏与吊脚楼的梳理,对重庆吊脚楼这一重要类型的分布范围进行探讨。将我国吊脚楼地区与民族分布通过文化分区的方式展现,并提出不同吊脚楼之间是否有文化渊源,是否有共同的文化中心等议题。继而诠释吊脚楼类型特点,引入建筑类型学对重庆吊脚楼进行类型诠释,并通过不同的分类方式来呈现其建筑类型特征。3、对重庆吊脚楼空间形态及群组环境景观进行研究,通过其不拘一格、自由多变、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技术易于掌握等方面的阐释,对其单体平面形制、空间利用、建筑营构及形态特征逐步讨论。紧承上文在群体空间方面,重点对城区吊脚楼群组形成的“多维簇群”空间形态及场镇吊脚楼形成的沿河线型群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并阐明其群组空间构成;最后进一步对其与所处场地环境的关系,以及连绵延续、重屋累居、俯仰和谐的景观形象展开讨论。4、依次总结吊脚这一山地建筑策略的生态性、经济性及山地适应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的详细阐述正说明了其核心价值、空间本质及发展潜能。从当下重庆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趋于消逝的现状出发,思考其建筑文化重构,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的深入解读与细致剖析,延伸至类型、地型和建造三方面的探讨。理论层面提出其类型学传承的新吊脚楼构筑模式及现存吊脚楼保护模式,实践层面则总结传承延续的不同层次及多种可能性,特别是针对吊脚楼以小尺度的方式将建筑与地形加以结合、适应力极强的特点,思考如何将吊脚理念落实于现代建筑创作,并提出技术材料、社会管理等方面革新。

吕小民[7](2014)在《重庆市黔江区观音岩二号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方法》文中研究说明观音岩二号滑坡位于重庆市黔江区黔江河下游左岸,距黔江城区约2km。该滑坡自形成以来,一直处于活动变形之中。因滑坡规模大,一旦失稳,将对小南海引水渠造成影响及堵塞黔江河形成堰塞湖,直接威胁黔江老城区约18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余万元。因此,对该滑坡稳定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通过详细分析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观音岩二号滑坡的基本特征、成因机理及影响因素;利用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法两种方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根据稳定性分析结果,进行常用防治工程措施的优选研究,最后借助FLAC软件对防治工程的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勘察结果,对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研究了观音岩二号滑坡的变形特征、变形机制及影响因素;(2)运用极限平衡法(传递系数法),进行了该滑坡在天然和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计算;利用FLAC软件对该滑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在天然和暴雨工况下的应变及位移情况等,对滑坡稳定性进行系统分析评价;(3)根据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两套工程防治方案,并进行比选研究,最后借助数值模拟FLAC软件对防治工程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确保了防治方案的可行性。

陈侃侃[8](2012)在《生态视角下的西南地区中小城市战略规划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西南地区中小城市为研究对象,以生态视角为切入点,重点对战略规划中的目标构建、产业转型和空间布局的内容进行了研究,探讨借鉴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强调战略规划中产业、空间、环境三者的协调,以期实现高生态约束与城市转型背景下的西南中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对西南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背景与特征进行剖析,发现存在生态脆弱、产业落后、市场化水平低、城镇化质量不高等问题,并进一步揭示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提出西南中小城市战略规划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高生态约束下的城市转型与突变,是涉及经济产业、城市空间、生态环境、政府管理各个层面的综合性问题。文章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在西南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提出应以生态的视角重新审视城市发展定位与规模、区域与自身、近期与远期等关系,纠正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视角,并提出了战略规划的目标是提升以生态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城乡统筹。在此目标下,战略规划研究中借鉴了生态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分别研究了城市产业战略和空间战略实现生态化的方法与途径。生态导向下的产业战略转型,是基于工业化阶段的判断,提出转变粗放式的产业模式,发展集约、清洁的生态模式,并通过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情景构建方法指导产业布局,实现产业布局与环境相耦合。生态导向下的空间生态化战略,针对快速扩张的西南中小城市空间特征及脆弱环境,采取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双向推进的方法进行空间生态化研究,借助GIS分析、空间增长边界等手段保障生态底线,并借鉴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主动构建中小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实现中小城市空间拓展融合环境、弹性发展。文章最后对战略规划加强政府政策研究、实施保障机制、与法定规划关系等等内容进行了展望。

钱璐,蓝勇[9](2011)在《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及特点》文中认为三峡地区是中国山地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历代史料中不乏对这些灾害的记载。通过对这些史料的整理、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这一地区的山地地质灾害情况,总结灾害规律,进而预测未来三峡地区可能发生的山地地质灾害。文章主要依据历代正史、方志、现代灾害史料汇编等资料,详细分析了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灾害特点,发现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岩崩滑坡灾害较多,且集中在重庆城区及云阳至秭归一线,而从灾害发生的时间来看,主要集中在夏季。

柴新夏[10](2011)在《灾害类地质遗迹的评价与保护 ——以四川省青川地震遗址地质公园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保护园区内的地质遗迹,并使其免受潜在地质灾害的威胁已经成了每个地质公园建设工作中所必须考虑的问题。近年来地质灾害频发,灾害类地质遗迹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由于同时具有地质遗迹和地质灾害的要素,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地质遗迹及地质灾害评价,而如何针对同一地质体进行两种标准、目的、方法不尽相同的评价,获取全面的地质信息及评价结果则十分重要。作为中国第一个以地震地质为主题,并具有灾害纪念意义的地质公园,四川省青川地震遗址地质公园不仅要面对过去建设地质公园中所常见的问题,更面临着灾害类地质遗迹保护治理工作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具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地质遗迹进行科学的评价,将保护与治灾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在尽量保持遗迹原始风貌的同时减少或消除其本身灾害隐患的目的。本文以灾害类地质遗迹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地质遗迹与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分布及保护治理现状;对地质遗迹和地质灾害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对比研究,提出灾害类地质遗迹的主要评价指标一般可以划分为针对地质遗迹自然属性的自然条件类指标、针对地质遗迹旅游的旅游价值类指标、针对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类指标;对四川省青川地震遗址地质公园进行了地质遗迹评价,进行了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分析,认为研究区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是地震、短时大量降水以及不当的建设与资源开发,并以青川为例对灾害类地质遗迹的评价保护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二、黔江观音岩滑坡特征与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黔江观音岩滑坡特征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理论依据及选题价值
    二、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五、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范畴与特质: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形貌
    第一节 “三峡”与“三峡民间艺术”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范畴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概念界定
        三、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与精神特质
        一、三峡民间艺术的风格特征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精神特质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风貌的形成
        一、地理环境对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影响
        二、民系性格与三峡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
第二章 交织与共生:三峡民间艺术传衍的文化生态系统
    第一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地理生态
        一、三峡的地理文化生态
        二、三峡大坝的生态效应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
        一、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要素
        二、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链
    第三节 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的关联
        一、地理生态对三峡民间艺术的影响
        二、三峡民间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共生
第三章 碰撞与交融:“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形成
    第一节 “移民填川”与近世三峡民间文化生态的变迁
        一、从多族群并存到以汉族为主的族群结构改变
        二、从边缘文化到主流文化的交融演进
        三、从土风盛行到以汉俗为主的风俗嬗变
        四、从浑朴独立向开化包容的文化性格转变
    第二节 “移民填川”后主流文化对三峡民间艺术的涵化
        一、三峡民间艺术表现主题的主流化
        二、三峡民间艺术伦理观念的主流化
        三、三峡民间艺术风格与精神的守成
    第三节 “移民填川”后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建构
        一、外来艺术在三峡的传播与接受
        二、三峡民间艺术生态结构的拓展
        三、三峡本土民间艺术对外的传播
第四章 失衡与复苏:现当代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变迁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下三峡民间艺术艺术文化生态的失衡
        一、时代变迁下民间风俗的消减
        二、时代变迁下传承主体的流失
        三、时代变迁下传承空间的坍弛
    第二节 文化生态失衡对三峡民间艺术本体的影响
        一、三峡民间艺术形式的变迁
        二、三峡民间艺术主题的变迁
        三、三峡民间艺术功能的变迁
    第三节 当下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的复苏
        一、当下文化大环境的复苏
        二、当下文化小环境的复苏
第五章 建构与发展:文化生态视野下三峡民间艺术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衍过程的流变
        一、三峡民间艺术技巧和工艺的演变
        二、三峡民间艺术图像的削减与转换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播途径与受众的改变
    第二节 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现状的观察
        一、三峡民间艺术传承人培养现状
        二、三峡民间艺术资源的赋存状态
        三、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的现有模式
    第三节 “生态原境”:当代三峡民间艺术传承策略
        一、三峡民间风俗的常情与常态性建设
        二、三峡民间艺术当代传承主体的多脉延续
        三、三峡民间艺术文化空间的重建、修复与扶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附表

(2)滑坡区构筑物保护的隔离墙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 滑坡区重要设施隔离保护的研究现状
    1.3 有待研究的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桩式支挡隔离墙法的理论基础
    2.1 桩式支挡隔离墙
        2.1.1 概念
        2.1.2 特点
    2.2 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2.2.1 土质边坡稳定性
        2.2.2 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2.3 边坡的设计理论
        2.3.1 边坡支护形式
        2.3.2 边坡设计计算原则
    2.4 抗滑桩的设计理论
        2.4.1 抗滑桩的分类
        2.4.2 抗滑桩的设计原理
        2.4.3 抗滑桩的设计流程
        2.4.4 抗滑桩的设计计算
第3章 桩墙式支挡隔离墙的数学模型
    3.1 单向最小阻力形状模型
    3.2 NURBS曲线模型
        3.2.1 3DMAX软件介绍
        3.2.2 NURBS曲线生成
        3.2.3 边坡稳定性概率
        3.2.4 模型分析
    3.3 圆形模型
第4章 桩墙式支挡隔离墙的力学模型
    4.1 桩体施工扰动安全范围
    4.2 滑向确定模式
        4.2.1 单一滑向
        4.2.2 主滑向和副滑向并存
    4.3 滑向不确定模式
第5章 工程实例
    5.1 工程概况
    5.2 地质环境条件
        5.2.1 气象水文
        5.2.2 地形地貌
        5.2.3 地质构造及地震
    5.3 工程地质条件
        5.3.1 地层结构
        5.3.2 水文地质条件
        5.3.3 物理力学性质
    5.4 滑坡成因及分析
        5.4.1 地形和地质条件
        5.4.2 水的作用
        5.4.3 人类工程活动影响
    5.5 稳定性计算
        5.5.1 参数选取
        5.5.2 稳定性评价
    5.6 设计模型选取
    5.7 边坡整治设计方案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和工程项目

(3)清子高速公路沿线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土滑坡分类研究
        1.2.2 滑坡发育特征研究现状
        1.2.3 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1.2.4 滑坡的稳定性分析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象与水文
        2.2.1 气象
        2.2.2 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地层岩性
    2.5 地质构造
    2.6 水文地质条件
    2.7 人类工程活动
第三章 研究区滑坡发育特征
    3.1 研究区滑坡统计
    3.2 滑坡类型
        3.2.1 分类指标
        3.2.2 类型统计
    3.3 研究区滑坡发育特征分析
        3.3.1 滑坡平面形态特征
        3.3.2 滑坡边界形态特征
        3.3.3 滑坡剖面特征
        3.3.4 滑坡外形特征
        3.3.5 滑坡滑动特征
    3.4 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4.1 研究区滑坡发育影响因素
        4.1.1 地层岩性
        4.1.2 地形地貌
        4.1.3 水的作用
        4.1.4 滑坡形成过程分析
    4.2 滑坡形成机理数值模拟
        4.2.1 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4.2.2 斜坡模型及参数选取
        4.2.3 无裂缝边坡降雨渗流数值模拟分析
        4.2.4 有裂缝边坡降雨渗流数值模拟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典型滑坡稳定性分析
    5.1 滑坡概况
        5.1.1 滑坡空间形态特征
        5.1.2 滑坡体岩土特征
    5.2 滑坡稳定性定量分析
        5.2.1 计算方法
        5.2.2 计算工况及剖面选取
        5.2.3 计算参数
        5.2.4 计算结果及稳定性评价
    5.3 滑坡稳定性数值模拟
        5.3.1 建立模型
        5.3.2 模拟参数及边界条件
        5.3.3 SEEP/W模块渗流模拟分析
        5.3.4 SLOPE/W模块稳定性分析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秦岭南麓典型单体滑坡稳定性评价 ——以贺家槽滑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1.2.2 滑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环境
        2.1.1 交通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2 地质环境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3 人类工程活动
        2.3.1 房屋建设
        2.3.2 道路交通
第3章 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
    3.1 滑坡基本特征
        3.1.1 滑坡体形态及规模
        3.1.2 滑坡体范围
        3.1.3 滑坡体结构特征
        3.1.4 滑坡岩土体特征及结构
    3.2 滑坡历史变形特征
    3.3 滑坡的形成机理
        3.3.1 滑坡的影响因素分析
        3.3.2 滑坡变形机制
第4章 滑坡稳定性分析
    4.1 滑坡稳定性定性分析
    4.2 滑坡稳定性定量计算
        4.2.1 计算原理及公式
        4.2.2 计算剖面的选取
        4.2.3 计算工况的类别
        4.2.4 计算参数及计算条件
        4.2.5 滑坡推力及稳定性计算结果
        4.2.6 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4.2.7 滑坡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
第5章 基于GeoStudio的软件模拟
    5.1 软件简介
    5.2 软件的理论原理
        5.2.1 渗流场数值模拟的理论原理
        5.2.2 滑坡稳定性计算的理论原理
    5.3 模拟方案总述
    5.4 地质模型的建立
    5.5 模拟工况的选取
    5.6 水文地质与岩土力学参数
    5.7 模型分区与初始边界条件
    5.8 计算结果及稳定性评价
        5.8.1 渗流场结果与分析
        5.8.2 稳定性结果与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贵州省王家沟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形成机制研究现状
        1.2.2 滑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滑坡区域地质环境特征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自然地理位置
        2.1.2 气象
    2.2 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与地震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人类工程活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滑坡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3.1 滑坡边界、规模、形态特征
    3.2 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3.2.1 影响因素分析
        3.2.2 形成机制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滑坡稳定性分析
    4.1 滑坡稳定性宏观判断
    4.2 滑坡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4.2.1 计算参数的选取
        4.2.2 滑坡稳定性计算
        4.2.3 滑坡稳定性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滑坡数值模拟分析
    5.1 数值模拟分析原理
        5.1.1 FLAC3D简介
        5.1.2 GOCAD简介
    5.2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5.3 建立工程地质三维可视化模型
        5.3.1 构建三维地形线
        5.3.2 构建各地层面初始模型
        5.3.3 构建三维地质模型
        5.3.4 剖面数值模型的建立
    5.4 FLAC~(3D)数值模拟
        5.4.1 FLAC~(3D)模型
        5.4.2 滑坡稳定性数值模拟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城市化语境下的建筑地域性危机
        1.1.2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山地利用及山地生态环境
        1.1.3 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研究的必要性、紧迫性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1.3.1 民居建筑研究
        1.3.2 山地建筑研究
        1.3.3 吊脚楼建筑研究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特色
2 重庆吊脚楼的生成背景及历史流变
    2.1 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
        2.1.1 山地及河流众多的地理环境
        2.1.2 冬暖夏热、潮湿风缓的气候条件
        2.1.3 竹木、粘土等本土建材来源
    2.2 兼容并蓄的移民社会
        2.2.1 历史上的移民活动
        2.2.2 明末清初大移民
        2.2.3 清末及民国时期移民
    2.3 繁荣兴盛的商贸经济
        2.3.1 川江航运及码头发展
        2.3.2 商贸发达
        2.3.3 开埠及陪都经济
    2.4 劲劲勇朴直的乡风民俗
        2.4.1 劲勇开拓
        2.4.2 世俗包容
        2.4.3 朴实协作
    2.5 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
        2.5.1 起源(史前时期)
        2.5.2 发展(秦汉—鸦片战争前)
        2.5.3 高潮(近代)
        2.5.4 式微(现代)
    2.6 本章小结
3 重庆吊脚楼的地域分布与类型特点
    3.1 干栏与吊脚楼
        3.1.1 由穴居、巢居到干栏
        3.1.2 干栏的传播与发展
        3.1.3 吊脚楼与山地环境
        3.1.4 关联环境的差异表现
    3.2 重庆吊脚楼分布
        3.2.1 重庆吊脚楼文化区
        3.2.2 重庆吊脚楼分布特点
    3.3 重庆吊脚楼类型
        3.3.1 吊脚楼类型学考量
        3.3.2 从使用功能分:住居、店居、其它
        3.3.3 从竖向处理及与地形关系分:上爬式、下落式、跨越式、分台式
        3.3.4 从地理位置及所处环境分:城区、场镇、坡地、滨水、其它
        3.3.5 从建筑材料及构筑方式分:竹木、砖石、捆绑、穿斗、其它
    3.4 本章小结
4 重庆吊脚楼的建筑空间与形态特征
    4.1 因地制宜的平面形式
        4.1.1 自由式
        4.1.2 一字式
    4.2 不拘成法的空间利用
        4.2.1 室内空间高度适应性
        4.2.2 室外空间灵活多样性
    4.3 轻轻巧简便的建筑营构
        4.3.1 构架:捆绑、穿斗及其他
        4.3.2 墙体、屋面、楼地板等
        4.3.3 建造过程
    4.4 因势修造的建筑形态
        4.4.1 悬虚构屋—吊脚(灵活结合悬挑、分台和附崖等手法)
        4.4.2 进退有致—水平(适应山形变化)
        4.4.3 依势跌落—竖向(险、奇、巧)
        4.4.4 乡土朴素—材料、装饰(形态质朴的竹木构层楼)
    4.5 本章小结
5 重庆吊脚楼的群组空间与环境景观
    5.1 群组空间形态
        5.1.1 城区多维簇群
        5.1.2 场镇沿河线型
        5.1.3 群组空间构成
    5.2 环境组织体系
        5.2.1 与山水的关系
        5.2.2 与街道的关系
        5.2.3 与其他建筑的关系
        5.2.4 与环境绿化及设施的关系
    5.3 景观艺术形象
        5.3.1 绵延连续
        5.3.2 重屋累居
        5.3.3 俯仰和谐
    5.4 本章小结
6 重庆吊脚楼的核心价值及面临问题
    6.1 吊脚是一种优秀的山地建筑策略
        6.1.1 生态环保性
        6.1.2 经济实用性
        6.1.3 山地适应性
    6.2 吊脚楼是重庆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2.1 重庆历史的组成部分
        6.2.2 浓缩的重庆山地文化
        6.2.3 重要的地域文化景观
    6.3 吊吊脚楼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面临的问题
        6.3.1 城区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消逝
        6.3.2 场镇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困境
        6.3.3 现代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传承乏力
    6.4 本章小结
7 重庆吊脚楼建筑的现代重构
    7.1 建构经验借鉴
        7.1.1 相关案例分析
        7.1.2 优秀案例解读
    7.2 建构思想及对策
        7.2.1 建构意义
        7.2.2 建构原则
        7.2.3 建构措施
    7.3 建构实践与启示
        7.3.1 重庆建构实践
        7.3.2 建构启示与展望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正文中所涉及重庆吊脚楼案例列表
    B. 重庆吊脚楼与其他地区及民族吊脚楼对比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重庆市黔江区观音岩二号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滑坡灾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滑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1.2.4 滑坡防治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自然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2 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新构造运动和地震
        2.2.5 水文地质条件
第3章 滑坡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3.1 滑坡基本特征
        3.1.1 滑坡体形态及规模
        3.1.2 滑坡岩土体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3.1.3 滑坡体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3.2 滑坡变形特征与发展趋势
        3.2.1 滑坡变形特征
        3.2.2 滑坡变形趋势
    3.3 滑坡形成条件及变形机制分析
第4章 滑坡稳定性分析
    4.1 极限平衡法滑坡稳定性分析
        4.1.1 极限平衡法概述
        4.1.2 计算原理及公式
        4.1.3 计算剖面
        4.1.4 计算参数
        4.1.5 计算工况
        4.1.6 稳定性计算及结果分析
    4.2 FLAC3D 数值模拟与稳定性分析
        4.2.1 FLAC 软件介绍
        4.2.2 FLAC3D 计算模型构建
        4.2.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滑坡防治研究
    5.1 防治原则与治理目标
        5.1.1 防治原则
        5.1.2 治理目标
    5.2 防治工程技术方案
        5.2.1 设计标准
        5.2.2 方案比选
    5.3 治理工程效果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生态视角下的西南地区中小城市战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源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理论研究
        1.3.3 国内规划实践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生态视角
        1.6.2 西南地区
        1.6.3 中小城市
        1.6.4 战略规划
2 西南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特征研究
    2.1 西南地区中小城市研究的重要性
    2.2 西南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背景
        2.2.1 全球化的影响促西南城市转型
        2.2.2 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的限定与引导
        2.2.3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
        2.2.4 可持续理念的深入
    2.3 西南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特征
        2.3.1 自然演进、集聚发展的空间特征
        2.3.2 产业薄弱、市场化低的经济特征
        2.3.3 生态脆弱、人地紧张的环境特征
        2.3.4 水平偏低、质量不高的城镇化特征
    2.4 西南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误区
        2.4.1 生态建设形式化
        2.4.2 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
        2.4.3 产业结构升级好高骛远
        2.4.4 盲目追求城镇化率高增长
    2.5 西南中小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核心问题
        2.5.1 动力机制:“三化”推动城市发展
        2.5.2 核心问题:高生态约束下的城市转型与突变
    2.6 小结
3 生态视角下的西南地区中小城市战略规划及目标构建
    3.1 现行编制方法对西南中小城市的应对性弱
        3.1.1 生态问题研究的薄弱
        3.1.2 区域合作研究的薄弱
        3.1.3 生态与产业研究的孤立
    3.2 西南地区中小城市战略规划的特征
        3.2.1 理性兼顾理想
        3.2.2 长远但不骛远
        3.2.3 综合但不庞杂
        3.2.4 强化环境研究
    3.3 构建认识西南地区中小城市的生态视角
        3.3.1 转变唯经济视角,以生态思想为指导
        3.3.2 生态视角下的城市定位
        3.3.3 生态视角下的城市规模
        3.3.4 生态视角下的区域与自身关系
        3.3.5 生态视角下的近期与远期关系
    3.4 构建西南中小城市的战略目标——提升以生态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力
        3.4.1 战略目标:提升以生态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力
        3.4.2 实施原则: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
        3.4.3 以生态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力内涵特征
    3.5 小结
4 生态导向下的西南地区中小城市产业战略转型
    4.1 产业战略转型的思路与方法
    4.2 产业发展阶段判断
        4.2.1 相关理论与方法
        4.2.2 指标选取及评价
    4.3 产业模式与产业选择生态化
        4.3.1 产业模式生态化
        4.3.2 产业选择生态化
    4.4 产业空间布局的生态化
        4.4.1 产业的环境需求与环境压力
        4.4.2 战略规划中的产业空间布局
        4.4.3 产业空间布局与生态环境关系
        4.4.4 产业空间布局的生态引导策略
    4.5 基于生态功能区划的产业空间布局
        4.5.1 研究思路
        4.5.2 生态功能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4.5.3 区域生态资源承载力分析
        4.5.4 生态功能区划引导产业空间布局
    4.6 基于生态情景构建的产业空间布局
        4.6.1 研究思路
        4.6.2 情景分析的要素选择
        4.6.3 产业空间布局情景的构建
        4.6.4 过程推演及情景评价
    4.7 小结
5 西南地区中小城市的空间生态化战略
    5.1 空间生态化战略的目的与思路
        5.1.1 空间生态化的目的
        5.1.2 空间生态化的思路
    5.2 中小城市空间生态化的特征
        5.2.1 融合环境
        5.2.2 紧凑高效
        5.2.3 弹性灵活
        5.2.4 高可达性
    5.3 基于问题导向的布局方法——保护生态底线
        5.3.1 研究思路
        5.3.2 生态敏感性评价
        5.3.3 用地适宜性评价
        5.3.4 划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5.3.5 空间布局
    5.4 基于目标导向的布局方法——强化生态结构
        5.4.1 研究思路
        5.4.2 “斑—廊—基”模式
        5.4.3 识别关键的生态地段
        5.4.4 修复与强化生态要素
        5.4.5 生态网络构建与空间布局
    5.5 城市空间布局生态化实例
    5.6 空间生态化战略的实效机制
    5.7 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9)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
    1.三峡地区山地灾害史料的搜集和处理
        1) 灾害史料的来源
        2) 对山地地质灾害史料的处理
    2.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史料
二、灾害史料的时空分布特征
    1.时间分布
        1) 年际变化
        2) 月份变化
    2.空间分布特征
    3.历史时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特点
五、小结

(10)灾害类地质遗迹的评价与保护 ——以四川省青川地震遗址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灾害类地质遗迹概述
    2.1 定义
    2.2 成因
    2.3 分布
    2.4 现状
        2.4.1 重庆黔江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
        2.4.2 河南关山国家地质公园
        2.4.3 西藏易贡国家地质公园
        2.4.4 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
        2.4.5 云南东川泥石流多发区
第三章 地质遗迹与地质灾害概述
    3.1 地质遗迹概述
        3.1.1 概念
        3.1.2 分类
        3.1.3 分布
        3.1.4 地质遗迹保护现状
    3.2 地质灾害概述
        3.2.1 概念
        3.2.2 分类
        3.2.3 成因
        3.2.4 分布
        3.2.5 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现状
第四章 地质遗迹与地质灾害评价方法概述
    4.1 地质遗迹评价方法
        4.1.1 定性评价
        4.1.2 定量评价
    4.2 地质灾害评价方法
第五章 地质遗迹与地质灾害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5.1 概念对比
    5.2 评价目的对比
    5.3 评价对象对比
    5.4 评价内容对比
    5.5 评价方法对比——以层次分析法为例
        5.5.1 地质遗迹评价体系
        5.5.2 地质灾害评价体系
        5.5.3 地质遗迹评价与地质灾害评价中选取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
        5.5.4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第六章 灾害类地质遗迹评价实例——青川地震遗址地质公园
    6.1 研究区概况
        6.1.1 自然地理概况
        6.1.2 地质概况
    6.2 前人研究成果
        6.2.1 震前
        6.2.2 震后
    6.3 地质遗迹与地质灾害概况
        6.3.1 地质遗迹
        6.3.2 地质灾害
    6.4 地质遗迹评价
    6.5 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分析
        6.5.1 气象水文
        6.5.2 人类活动
        6.5.3 地震
    6.6 地质遗迹保护治理方案
    6.7 总结
        6.7.1 青川灾害类地质遗迹的评价对象
        6.7.2 青川灾害类地质遗迹的评价目的
        6.7.3 青川灾害类地质遗迹的评价方法
        6.7.4 青川灾害类地质遗迹的保护措施
第七章 结论与现存问题
    7.1 结论
    7.2 现存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简历

四、黔江观音岩滑坡特征与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当代传承研究[D]. 陈小琴. 东南大学, 2020
  • [2]滑坡区构筑物保护的隔离墙法研究[D]. 赵万里. 南京大学, 2018(01)
  • [3]清子高速公路沿线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 刘畅. 长安大学, 2018(01)
  • [4]秦岭南麓典型单体滑坡稳定性评价 ——以贺家槽滑坡为例[D]. 李无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5]贵州省王家沟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D]. 付晓彤. 吉林大学, 2018(01)
  • [6]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D]. 刘晶晶. 重庆大学, 2015(07)
  • [7]重庆市黔江区观音岩二号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方法[D]. 吕小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3)
  • [8]生态视角下的西南地区中小城市战略规划研究[D]. 陈侃侃. 重庆大学, 2012(03)
  • [9]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山地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及特点[J]. 钱璐,蓝勇.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4)
  • [10]灾害类地质遗迹的评价与保护 ——以四川省青川地震遗址地质公园为例[D]. 柴新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6)

标签:;  ;  ;  ;  ;  

黔江观音岩滑坡特征及治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