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不稳定原因分析

髋关节置换术后不稳定原因分析

一、髋关节置换术后不稳定的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唐国强[1](2021)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以髋臼横韧带为参照确定髋臼假体置放角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中以髋臼横韧带(Transverse acetabulum ligament TAL)为参照来确定髋臼假体置放的角度,研究测量术后患者髋臼假体的前倾角、外展角,并随访术后患者髋臼假体脱位情况以及术前术后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明确TAL在THA中的参照价值。方法:收集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从2018-2019年于我院住院行单侧THA手术患者60例。将上述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在徒手目测法的基础上参照髋臼横韧带定位髋臼假体,对照组为单纯应用徒手目测法定位髋臼假体,每组患者各30例。手术方法:所有患者体位均采用的是垂直侧卧位(患侧髋关节位于上侧),病床为水平位(病床平行于地面)。手术时应用髋部后外侧入路,髋臼假体材料等器械均由同一器械生产厂家提供,所有髋臼假体均为非骨水泥型即假体材质为金属对聚乙烯材料,所有操作均由同一组有经验的医生进行。实验组患者充分暴露髋臼来暴露TAL。实验组患者在术中确定髋臼假体的前倾角度采用的是在徒手目测方法的基础上再利用TAL来定位,即使髋臼锉的开口平面下缘与TAL保持平行。对照组则利用徒手目测法来确定髋臼锉的位置和方向,即术者目测髋臼锉的位置和方向是根据髋臼锉前倾角和外展角的情况而定,即前倾大约15°、外展大约45°。全部病例选择合适的髋臼假体。术后观察指标:术后第3天收集所有患者术后髋关节正位X线片等影像资料进行髋臼假体前倾角度的测量,观察术后6个月的患者髋臼假体脱位情况,并对患者术后1、3个月患侧髋关节功能、疼痛等方面进行评估及对照(即术后1、3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了有效的临床观察,术后手术切口均达到临床I期愈合,实验组患者6个月内无一例发生髋臼假体脱位。对照组患者6个月内有2例患者发生髋臼假体脱位,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无脱位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2>0.05)。1.术后测得实验组患者髋臼假体的前倾角为(16.14±3.92°),与Lewinnek所定义的(前倾角为15±10°)最佳角度比较,(P=0.12>0.05)无显着性差异;外展角为(44.40±2.63°),与最佳外展角度(45±10°)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218>0.05)。对照组患者的髋臼前倾角度为(15.89±4.74°),与最佳角度比较,(P=0.31>0.05)无显着性差异;外展角为(43.65±7.57°),与最佳角度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18>0.05)。2.实验组的前倾、外展角与对照组比较,(前倾角P=0.830,外展角P=0.613,两者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术后第1及3个月后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01)。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后3月与术后1月数据上无显着差异(实验组P=0.229、对照组P=0.261,两者P值均大于0.05)。实验组Harris评分在手术后1、3个月时间均高于对照组,但比较(1月:P=0.664,3月:P=0.229,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对于手术结果的感知情况,患者均表示有良好的体验效果(满意)。实验组患者术后3月Harris评分≥90分以上者为22例(73.33%),而对照组为20例(66.6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4.实验组患者髋臼假体的前倾角及外展角均位于安全区内,对照组患者则有6例患者位于安全区外,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徒手目测法基础上再以TAL作为参考,在THA中确定髋臼假体的置入角度具有很大意义,能够很准确地定位髋臼假体。能够有效避免THA术后髋臼假体脱位、磨损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获得绝大多数患者术后体验髋臼假体效果的满意度。

雷洲洋[2](2021)在《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分析及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这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对纳入研究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选用的手术方式分为置换组或内固定组,对患者进行分组编号,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围手术期、随访情况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比较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结 果]1.一般资料:两组术前各项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围术期结果: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内固定组均优于置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内固定组相比,置换组在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方面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结果:对本次研究中的120例患者进行了为期(12-36)个月的术后随访,平均(20.01±6.76)个月。置换组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及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早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各组内的VAS评分均随随访时间点的推移而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时,内固定组的VAS评分小于置换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以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时间推移,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在各组内不同随访时间点间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和6月时,置换组患者Harris评分均明显大于内固定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X线片显示,60例内固定组术后即刻均实现了良好的骨折复位以及满意稳定的内固定植入。置换组60例患者的股骨假体柄均实现了即刻生物压配,其中1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髋臼杯达到了良好的生物压配;术后6个月股骨假体柄固定效果良好,所有患者均为稳定的骨长入;末次随访中,全部60例患者均未无假体的松动、脱位等情况出现。[结 论]根据结果显示,PFNA内固定及人工髋关节置换两种方法均可用于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并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PFNA内固定的优势在于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以及减少术后引流量等。与PFNA相比髋关节置换术的透视次数更少、住院时间更短、疼痛缓解更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负重更早,能够实现早期活动的目的,对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因此,对于伴有重度骨质疏松、骨折为粉碎性、外侧壁脆弱或损伤等具有内固定失败高风险的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时应严格把握适应证,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从而减少患者疼痛,实现快速康复。

史健欣[3](2021)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维持双下肢等长方法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指医生使用人工假体取代受到损坏而不能正常使用的髋关节,可以有效治疗各种终末期髋关节疾病[1]。腿长差异(leg-length discrepancy,LLD)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引起患者不满和医疗事故诉讼最常见的原因[2]。如何通过术中测量减少LLD的发生是争论的热点。触摸髌骨法指标准侧卧位下两足跟对齐,膝关节屈曲成90°角,调整上位髌骨上极远于下位髌骨上极约10mm来均衡双下肢等长。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中,该方法控制下肢长度方便高效,且准确性高[3],当使用范围扩大时,我们发现该其准确性有所降低。目的通过分析触摸髌骨法控制双下肢长度的影响因素,明确其危险因素,降低术后双下肢不等长发生率。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97例符合标准的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术前双下肢长度及周径差异、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异,计算出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指标。根据统计数据,对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触摸髌骨法的患者双下肢长度变化进行相关分析,并采用描述性方法、卡方检验、t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触摸髌骨法控制双下肢长度变化的因素。结果1.本研究97例研究对象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值为4.65±3.23mm,术后双下肢等长患者74例,占总研究人群的76.3%;不等长患者23例,占比为23.7%;2.通过卡方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性别、年龄、身高因素对触摸髌骨法控制THA术后下肢等长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术前下肢长度及周径差异对其的影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术前双下肢周径差异>20mm是触摸髌骨法术后LL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触摸髌骨法可有效维持THA术中双下肢等长,性别、年龄、身高等因素不会影响其准确性,术前双下肢周径差异>20mm的患者建议加用术中透视法再次验证。

赵维[4](2021)在《人工智能术前规划系统在股骨颈骨折病人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人工智能术前规划系统在股骨颈骨折病人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实际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施行单侧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62例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应用人工智能术前规划系统进行术前规划,其中男性13例,平均年龄67岁,女性18例,平均年龄70岁,全组平均年龄69岁。骨折分型:头下型18例,头颈型9例,基底型4例。患侧类别:左侧13例,右侧18例。31例应用术前胶片模板测量法进行术前规划规划,其中男性12例,平均年龄68岁,女性19例,平均年龄67岁,全组平均年龄68岁。骨折分型:头下型17例,头颈型11例,基底型3例。患侧类别:左侧14例,右侧17例。均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无明显手术禁忌症,择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术中实际使用假体与术前规划假体匹配情况,记录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周harris功能评分、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并通过术后胶片测量两组术后髋臼偏心距差值、髋臼中心高度差值、股骨偏心距差值、双侧联合偏心距差值以及双下肢长度差值、术后髋臼外展角等数据,比较不同术前规划方法干预后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均全部获得随访,均无死亡病例及术后并发症病例出现。两组患者术前性别占比、年龄、身高、体重、病变侧别、骨折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髋臼侧、股骨侧假体完全符合率分别为67.7%(21/31)、61.3%(19/31),对照组为29.0%(9/31)、29.0%(9/31),两组髋臼假体准确率一致性P=0.002;两组股骨柄假体准确率一致性P=0.01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实验组:91.05±21.32 min;对照组113.95±14.4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14,P=0.000);术中出血量:实验组:388.42±100.51 ml;对照组:518.42±109.5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16,P=0.000);联合偏心距差值,实验组5.13±2.45 mm;对照组6.53±3.1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4,P=0.054);下肢长度差值:实验组:3.73±1.74 mm;对照组:7.57±2.7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1,P=0.000);其余两组间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人工智能术前规划系统指导全髋关节置换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更好的恢复联合偏心距及下肢长度,使假体植入稳定可靠,提高手术精准度,并为青年医师提供一个较好的学习方式。

窦海伟[5](2021)在《单纯骨水泥固定高交联聚乙烯内衬更换技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传统聚乙烯内衬磨损的中期随访结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单纯骨水泥固定高交联聚乙烯内衬更换技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传统聚乙烯内衬磨损的中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9年6月行保留假体单纯更换传统聚乙烯内衬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18例(19髋)患者进行随访,男4例(4髋),女14例(15髋),年龄22-72岁,平均(47.42±15.62)岁,初次置换与翻修手术间隔2-16年,平均(10.00±4.20)年。翻修原因均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传统聚乙烯内衬磨损。更换内衬3例(4髋),更换内衬+股骨球头15例(15髋)。随访时以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患者翻修术后疗效,同时观察并发症及X线上有无假体松动的发生情况。结果:18例患者(19髋)均获得随访,随访2-10年,平均5.68年。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51.65±30.44)分提升至终末随访的(90.19±5.73)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6,P<0.05)。1例(1髋)患者在术后1个月发生髋关节假体脱位,予以麻醉下闭合手法复位,复位后未出现再次脱位情况。1例(1髋)患者在术后11个月反复发生髋关节假体脱位,给予再次翻修手术,术中更换长颈股骨球头,术后未出现再次脱位情况。末次随访时1例(1髋)患者X线上提示股骨柄假体发生松动,因个人原因,未行翻修手术治疗。其余患者无一例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及术后切口并发症,无一例术后出现假体周围感染。假体位置良好、稳定、无松动移位情况发生。以再次翻修为观察终点事件,五年生存率为95%,以假体松动为观察终点事件,七年生存率为83%。结论:单纯骨水泥固定高交联聚乙烯内衬更换技术在人工髋翻修术可维持原假体稳定性,安全性高,术后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中期随访证实该方法临床效果较好。

索海强[6](2020)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骨关节外科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31例(32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PFF的患者资料。患者平均年龄为(67.38±13.25)岁,男性13例,女性18例,初次置换的原因为股骨颈骨折1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3例、转子间骨折1例。骨折的创伤机制包括低能量创伤27髋,高能量创伤2髋,无明显外伤3髋。初次置换术后28髋,翻修术后4髋。骨水泥固定15髋,生物学固定17髋。左侧16髋,右侧16髋,THA术后28髋,HA术后4髋。骨折的分型采用Vancouver分型,其中A型2髋,B1型9髋,B2型12髋,B3型5髋,C型4髋。ASA分级II级7例,III级22例,IV级2例。既往有骨质疏松症18例,高血压14例,糖尿病3例,慢性支气管肺炎4例,尿毒症1例。骨折发生于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或翻修术后的平均时间为(49.05±61.29)个月。对于不同分型分别采取保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髋关节翻修术等不同的治疗方式。观察记录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和并发症。结果:31例(32髋)患者中,2例(包括1例C型骨折和1例B3型骨折)失访,失访率(9.3%)。29例(30髋)患者获得88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8.4±26.69)个月。随访过程中,死亡3例(10.3%),包括B2,B3及C型骨折各1例。1例AG型骨折采取保守治疗。手术患者共30例(31髋),手术时间60325min,平均(173.54±81.67)min,术中出血量1002800ml,平均(771.27±836.21)m L,术后出血量50750ml,平均(222.67±137.29)m L,输血量01800ml,平均(645.27±541.99)m L,31例(32髋)患者平住院天数(18.1±10.68)d。末次随访时,共26例(27髋)获得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89.07±4.78)分,其中C型骨折的Harris评分最高(92.00±4.24)分,B3型骨折的Harris评分最低(84.00±6.00)分。髋关节Harris评分优12髋,良14髋,中1髋。不同骨折分型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跛行情况,无跛行23例(84.62%),轻度跛行2例(7.69%),中度跛行1例(3.85%)。行走功能情况,其中自主正常行走23例(88.46%),拄拐3例(11.54%)。行走距离情况,其中1例(3.85%)患者行走限于室内活动,4例(15.38%)患者行走距离500米左右,13例(50%)患者行走距离大于1公里,8例(30.77%)行走距离不受限制。自理能力情况,术后7例(26.92%)患者恢复原有劳动工作,14例(53.85%)患者可从日常事轻体力工作,4例(15.38%)患者日常生活可自理,1例(3.85%)患者日常自理能力差。术后VAS平均评分为(1.37±1.42)分。11髋(40.74%)无疼痛,14髋(51.85%)行走时有轻微疼痛,2髋(7.41%)行走时有中度疼痛,偶尔服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其中B1型骨折VAS评分最低(0.44±0.88)分,B3型骨折VAS评分最高(2.67±1.15)分,其中B1型骨折与B2型骨折(P=0.005)和B3型骨折(P=0.01)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26例(27髋)骨折均达到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37个月,平均(4.25±1.16)个月。其中A型骨折的愈合时间最短(2.50±0.71)个月,B3型骨折的愈合时间最长(5.67±1.54)个月。其中A型骨折与B2型骨折(P=0.02)和B3型骨折(P=0.002)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B1型骨折与B3型骨折(P=0.021)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B3型骨折与C型骨折(P=0.028)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由于病例数有限,B1型骨折中比较了钢丝钢缆或捆绑带固定方式和锁定钢板联合钢丝钢缆或捆绑带固定方式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表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2型骨折中比较了钢丝钢缆固定和同种异体皮质骨板联合钢丝钢缆固定和锁定钢板、同种异体皮质骨板联合钢丝钢缆固定的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表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给予积极抗凝治疗。另1例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受限,走路步态异常,但未影响自主行走和行走距离,指导其进行物理治疗。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失效。结论: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策略的制定要考虑到骨折部位、假体稳定性、骨缺损程度、患者年龄、身体条件及经济状况。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根据不同的Vancouver分型行相应的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高龄患者,建议积极抗骨质疏松症治疗和预防跌倒。

李少朋[7](2020)在《联合前倾角技术在初次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探讨应用股骨和髋臼联合定位方法在初次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资料和方法:选取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诊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拟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共110例,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共计110例髋,男性49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61.9周岁。临床诊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9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41例。按照手术实施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安放髋臼杯假体,共52例髋;实验组:采用联合前倾角技术实施手术,共58例髋。两组手术入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由同一高年资手术医师完成手术操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显着性差异(p>0.05)。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术后影像学比较以及脱位发生情况。采用spss22.0系统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82.1±7.9)、(85.6±7.4)分;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85.9±6.4)、(88.5±6.5)分;两组术后1年随访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对比:对照组前倾不良率28.85%(15/52),实验组前倾不良率3.45%(2/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联合前倾角影响术后脱位单因素分析,脱位与联合前倾角范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股骨前倾角存在很大的变异,在使用生物型假体的THA手术中,使用传统手术方法,联合前倾角只有71.15%符合Dorr安全范围,联合前倾角技术可以提高假体植入的准确性,髋关节功能能得到有效改善的同时降低术后脱位发生率。

谢卫强[8](2020)在《生物翻修柄在初次髋关节置换中应用于Dorr C型股骨髓腔的近期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一组异常粗大Dorr C型股骨髓腔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以及股骨髓腔成因和形态分布特点;Dorr C型髓腔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时选择Wagner SL生物型股骨柄假体,研究探讨股骨柄假体与髓腔充填率及匹配性,通过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来分析比较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假体骨长入时间和近期随访期间假体柄松动、下沉等情况;研究探讨Dorr C型髓腔患者初次髋关节置换时选择Wagner SL生物型股骨柄假体的可靠性和临床疗效,为关节外科医师在选择股骨柄假体和治疗方案时提供临床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8.12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原兰州军区总医院)90例94髋Dorr C型股骨“烟囱状”异常粗大髓腔患者,采用Wagner SL生物型股骨柄假体行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病例资料。统计分析本组患者的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原发病因和股骨髓腔大小以及形态分布特点。通过术前X线片确定股骨近段髓腔形态均为Dorr C型,以及术后影像学分析包括术后即刻X线片检查,通过测量股骨柄假体在髓腔内的位置和充填率来判断假体与异常粗大髓腔的匹配性,近期随访X线片了解骨-假体界面骨长入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股骨柄假体松动、下沉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功能评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研究结果:1.手术一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1)本组病例手术时间为60160 min,平均(100.7±8.3)min;术中出血量为50900 ml,平均(239.2±20.6)ml;术后引流量为20500ml,平均(170.9±33.4)ml;显性失血量平均(410.1±23.6)ml;隐性失血量平均(726.1±32.8)ml;下地时间为13d,平均(1.8±0.3)d;住院时间为427d,平均(10.9±1.3)d;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随访期内无假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髋关节深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本组研究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手术时间逐渐递减,可能与老年患者较瘦、手术耐受能力较差,术者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有关,随之术中出血量也呈递减趋势,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和住院时间相差无几,而下地时间呈递增趋势,可能与老年患者骨质较差,延缓下地时间有关;绝大多数患者46周后可以弃拐恢复正常行走,23个月后可以基本无障碍行走。2.术后大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本组研究对象术后大腿痛呈明显降低的趋势,由术前平均(7.95±0.46)分降为术后3月平均(3.49±0.32)分,术后大腿痛可能与该柄柄体较长以及柄体直径较为粗大对股骨髓腔内壁骨皮质干扰较重有关。随访术后6个月平均(2.44±0.41)分、术后12个月平均(1.86±0.32)分、末次随访平均(1.55±0.32)分,末次随访2例患者出现轻度大腿隐痛,行走时间过长时出现,休息时消失。3.术后髋关节功能评估临床评估手术前、后90例患者94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呈显着增高,由术前平均(44.5±4.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91.2±3.4)分,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设计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术后即刻X线检查(1)本组患者术后下肢肢体长度基本恢复正常,其中72例(74髋)术后双下肢等长,约占80%;13例(15髋)术后患肢出现12cm(平均1.5cm)增长,约占14.5%;5例(5髋)术后出现0.51cm(平均0.76cm)短缩,约占5.5%。(2)本组患者术后股骨柄假体在髓腔内的初始固定效果均为优良,运用Kim三点固定法测量假体柄在髓腔内的充填率,即刻X线正位片上假体柄的髓腔填充率平均为93.4±2.1%,侧位片上充填率平均为82.3±2.5%。(3)术后即刻X线片示90例患者94髋关节股骨柄假体在髓腔内均呈中立位固定,术后6例髋关节出现轻度内翻畸形,α角为2.12.8°(平均2.4±0.2°),但均≤3°,均在正常范围内,无外翻畸形患者。(4)本组患者术后股骨偏心距均在正常范围内,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偏心距为4556mm,(平均52±2.4mm),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偏心距为4655mm,(平均51±3.5mm)。5.随访期X线检查(1)本组患者术后12个月X线片上根据Engh骨长入标准,骨长入固定67髋,稳定的纤维固定27髋,假体松动0髋;末次随访骨长入固定71髋,稳定的纤维固定23髋,假体松动0髋。(2)本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56髋伴有不同程度股骨近端应力遮挡性骨吸收,其中,Ⅰ度(股骨距密度低,且变圆钝)41髋,Ⅱ度(累及小转子)9髋,6髋假体柄和股骨之间出现透亮区,但宽度均<1 mm;末次随访Ⅰ度(股骨距密度低,且变圆钝)63髋,Ⅱ度(累及小转子)15髋。(3)本组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21髋股骨柄假体下沉区间为16mm,平均2.8mm,末次随访X线片显示26髋股骨柄假体下沉28mm,平均4.5mm。(4)本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38例髋关节出现异位骨化,其中,I级27例,II级9例,III级2例,髋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末次随访63例髋关节出现异位骨化,其中,I级43例,II级12例,III级8例,2例患者髋关节行走时出现轻度活动受限。(5)运用Kim三点固定法测量假体柄在髓腔内的充填率,正位X片上>80%,侧位X片上>70%,即匹配满意,术后6月随访假体柄在髓腔内正位X片上的填充率平均为96.3±1.5%,侧位X线片上充填率平均为83.3±2.3%;术后12月正位X片上填充率平均为97.6±1.4%,侧位片上充填率平均为84.4±1.6%,末次随访正位X片上填充率平均为98.2±1.2%,侧位片上充填率平均为84.8±1.5%。(6)所有患者随访期内均未出现股骨柄假体周围骨折、髋关节感染性松动等并发症。研究结论:1.圆锥形Wagner SL生物型股骨柄假体可良好地匹配异常粗大的Dorr C型“烟囱状”股骨髓腔,术后股骨柄假体在髓腔内具有充填率较高、匹配性良好、并发症较少等优点。2.Wagner SL生物型股骨柄假体2°锥度设计、8条侧棱嵴、金刚砂粗糙面全涂层处理、柄体和颈部的一体化设计可保证有效的生物力学固定效果,并可有效避免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对中老年患者心血管带来的潜在危险,降低相关临床不良因素。3.Dorr C型股骨髓腔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时,初次选择Wagner SL生物型股骨柄假体的近期临床疗效良好,可帮助和指导关节外科医师在选择治疗方案和假体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许文彬[9](2020)在《3D打印技术辅助半髋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文中提出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对偏心距及下肢长度的影响。方法:选自2018年1月到2020年2月在我院骨科患者因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例,使用3D打印技术为观察组,未使用3D打印技术为对照组,通过术前计算机模拟及复位、3D打印模型及手术导板制作、手术演练及术中导板应用,分析对比观察组计算机模拟复位后与手术后相关参数(人工假体柄横向偏心距差、纵向偏心距差,下肢长度差),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准确性。同时比较对照组手术前后一般资料、手术后相关参数(人工假体柄横向偏心距差、纵向偏心距差,下肢长度差)、术后1周、8周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评价对偏心距及下肢长度的影响。结果:总计有27例符合筛选标准患者入组,观察组9例,对照组18例,髋关节假体材料均为生物型假体,人工髋关节术均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式。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2-23个月,平均随访11±3.8个月。切口均为甲级愈合。1、两组间术前年龄、性别、伤侧、分型比较,具有可比性。2、两组间手术时间、输血例数、失血量数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手术前后相关参数比较:3.1、观察组计算机模拟复位后及手术后相关参数比较:3.1.1、横向偏心距差:计算机模拟复位后及手术后术侧数值分别为2.32±0.89mm、1.86±1.23mm,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2、纵向偏心距差:计算机模拟复位后及手术后术侧数值分别为2.26±0.81mm、2.39±0.63mm,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3、下肢长度差:计算机模拟复位后及手术后术侧数值分别为2.52±0.77mm、1.66±1.07mm,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相关参数比较:3.2.1、横向偏心距差: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术侧数值分别为1.86±1.23mm、6.13±1.87m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2、纵向偏心距差: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术侧数值分别为2.39±0.63mm、6.14±4.91m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3、下肢长度差: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术侧数值分别为1.66±1.07mm、8±4.32mm,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术后Harris评分:4.1、术后1周Harris评分:两组间数值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术后8周Harris评分:两组间数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1例,对照组肺部感染5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1、3D打印技术辅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可精准安放假体。2、自适应个性化导板可对确定旋转中心、评估偏心距及下肢长度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马豪志[10](2020)在《股骨偏心距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股骨偏心距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活动度、臀中肌功能和脱位率的影响。分析重建股骨偏心距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恢复髋关节原有生物力学解剖关系中的意义,为高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重建股骨偏心距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2月共81例行单侧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对所有患者于术后3、6和12个月进行复查骨盆正位片,同时进行术侧髋关节功能、活动度及臀中肌功能评价的随访。根据假体置换术后术侧股骨偏心距与健侧股骨偏心距差值分为三组,将其中25例术侧偏心距小于健侧4mm以上定义为未重建组,29例术侧与健侧偏心距差值在4mm以内定义为重建组,27例术侧偏心距较健侧大于4mm定义为增加组。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期随访三组患者术后患侧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关节活动度、臀中肌功能以及脱位率,运用统计软件(SPSS23.0)对三组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三组术后3月、6月、12月重建组和增加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优于未重建组(P<0.05);术后3月增加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于重建组(P<0.05);术后6月、12月重建组与增加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三组术后12月髋关节屈伸活动度无明显差异(P>0.05);髋关节外展活动度增加组优于重建组(P<0.05),重建组优于未重建组(P<0.05);3、三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假体脱位率行?2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338,P=0.311>0.05);三组患者术后评价臀中肌功能,Trendelenburg试验(+)率行?2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17,P=0.042<0.05),臀中肌功能异常率:未重建组>重建组>增加组。结论在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时,重建良好的股骨偏心距对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十分重要.在适当的范围内增加股骨偏心距能够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的髋关节功能康复,同时可以增加关节的外展活动度,提高臀中肌的功能,降低术后步态异常的发生率。

二、髋关节置换术后不稳定的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髋关节置换术后不稳定的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以髋臼横韧带为参照确定髋臼假体置放角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2.结果
附图
附表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合理置放角度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股骨粗隆间骨折外侧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维持双下肢等长方法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4)人工智能术前规划系统在股骨颈骨折病人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应用直接前入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单纯骨水泥固定高交联聚乙烯内衬更换技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传统聚乙烯内衬磨损的中期随访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观察指标
    2.方法
        2.1 手术方法
        2.2 术后康复
        2.3 随访及疗效评估
        2.3.1 功能评估
        2.3.2 影像学评估
    3.数据统计与分析
结果
    1 手术一般情况
    2 临床疗效评估
    3 手术并发症
    4 假体生存率
讨论
    1 单纯更换高交联聚乙烯内衬翻修术后的疗效
    2 单纯更换高交联聚乙烯内衬翻修术后的生存率
    3 单纯更换高交联聚乙烯内衬翻修术后的适应症
    4 单纯更换高交联聚乙烯内衬翻修术后的手术并发症
    5 THA术后内衬磨损影像学诊断
    6 研究的局限性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聚乙烯内衬磨损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6)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
    2.2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危险因素
        2.2.1 年龄
        2.2.2 性别
        2.2.3 创伤
        2.2.4 固定方式
        2.2.5 假体松动和假体周围骨溶解
        2.2.6 类风湿性关节炎
        2.2.7 骨质疏松症
        2.2.8 翻修
        2.2.9 假体的类型
        2.2.10 手术技术
    2.3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
        2.3.1 Johansson分型
        2.3.2 AAOS分型
        2.3.3 Beals分型
        2.3.4 Vancouver分型
    2.4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原则
        2.4.1 Vancouver A型骨折
        2.4.2 Vancouver B型骨折
        2.4.3 Vancouver C型
    2.5 骨质疏松症对假体周围骨折的影响及治疗
    2.6 总结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3.2 患者一般资料
    3.3 术前准备
    3.4 治疗方法
        3.4.1 保守治疗
        3.4.2 手术治疗
    3.5 术后处理
    3.6 观察指标
    3.7 评定指标
    3.8 统计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结果
    4.2 随访结果
    4.3 功能结果
    4.4 疼痛结果
    4.5 影像学结果
    4.6 并发症
第5章 讨论
    5.1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
    5.2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不同类型的治疗效果
    5.3 骨质疏松症对假体周围骨折的影响及治疗
    5.4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致谢

(7)联合前倾角技术在初次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定位研究进展
    2.1 背景
    2.2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入路
    2.3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假体选择和术前测量
        2.3.1 对于术前假体选择
        2.3.2 术前测量
    2.4 术中患者体位
        2.4.1 骨盆轴线的确定
        2.4.2 术中患者体位标准
    2.5 术中假体位置的控制
        2.5.1 全髋关节置换解剖学标志
        2.5.2 假体角度的控制
        2.5.3 髋臼横韧带
        2.5.4 股骨头旋转中心,髋关节生物力学的应用
    2.6 导航技术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术前准备
    3.3 手术方法
    3.4 术后处理措施和术后康复
    3.5 影像学测量
    3.6 术后随访和疗效评定
    3.7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术后影像学比较
    4.2 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
    4.3 联合前倾角分布和脱位的关系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生物翻修柄在初次髋关节置换中应用于Dorr C型股骨髓腔的近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一、资料与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治疗方法
四、疗效评价
五、研究结果
六、研究结论
七、典型病例
八、讨论
九、研究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研期间学术成果

(9)3D打印技术辅助半髋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语英文索引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1、研究资料
        1.1、流程图
        1.2、3D打印技术流程图
        1.3、主要设备及材料
    2、研究方法
        2.1、分组方案
        2.2、病例入组标准
        2.3、术前准备
        2.4、数据采集及处理
        2.4.1、3D数字化模型的建立
        2.4.2、个性化手术导板的设计
    3、模型及导板打印
    4、医患沟通
    5、手术方法
    6、术后处理
        6.1、一般处理
        6.2、术后康复
    7、观察指标
        7.1、术前观察指标
        7.2、术中、术后观察指标
    8、下肢长度差与偏心距之差测量方法
    9、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股骨偏心距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采集时间
    1.3 病例选择
        1.3.1 诊断标准
        1.3.2 纳入标准
        1.3.3 排除标准
        1.3.4 病例脱落剔除标准
        1.3.5 退出(脱落)病例标准
    1.4 治疗方法
        1.4.1 术前准备
        1.4.2 麻醉方法
        1.4.3 手术方式
        1.4.4 主要手术步骤
        1.4.5 术后处理和康复
        1.4.6 术后随访及疗效评定标准
    1.5 影像学评估和测量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术前三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的对比
    2.2 术后3、6、12 个月三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比
    2.3 术后12个月三组患者的髋关节屈伸、外展活动度对比
    2.4 术后三组患者假体脱位率及臀中肌功能异常率的对比分析
    2.5 影像学结果
3 讨论
    3.1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概述和临床特点
    3.2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3.3 股骨偏心距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的影响和意义
    3.4 影响股骨偏心距的相关因素和术中重建方法
        3.4.1 股骨假体的颈干角
        3.4.2 股骨假体头颈长度和保留股骨距长度
        3.4.3 髋关节旋转中心的位置
        3.4.4 其他
    3.5 股骨偏心距与术后髋关节功能、活动度、脱位率以及臀中肌功能的关系
        3.5.1 三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的对比分析
        3.5.2 三组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对比分析
        3.5.3 三组患者术后脱位率的对比分析
        3.5.4 三组患者术后臀中肌功能的对比分析
    3.6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综述 股骨偏心距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A EVANS-JENSEN分型
附录B SINGH指数分级
附录C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评估分级标准
附录D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附录E
致谢

四、髋关节置换术后不稳定的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以髋臼横韧带为参照确定髋臼假体置放角度的研究[D]. 唐国强.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2]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D]. 雷洲洋.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3]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维持双下肢等长方法的影响因素分析[D]. 史健欣.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4]人工智能术前规划系统在股骨颈骨折病人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D]. 赵维.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5]单纯骨水泥固定高交联聚乙烯内衬更换技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传统聚乙烯内衬磨损的中期随访结果[D]. 窦海伟.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6]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及疗效分析[D]. 索海强. 吉林大学, 2020(08)
  • [7]联合前倾角技术在初次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分析[D]. 李少朋. 吉林大学, 2020(08)
  • [8]生物翻修柄在初次髋关节置换中应用于Dorr C型股骨髓腔的近期疗效观察[D]. 谢卫强.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3D打印技术辅助半髋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D]. 许文彬. 南华大学, 2020(01)
  • [10]股骨偏心距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D]. 马豪志. 河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髋关节置换术后不稳定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