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的护理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的护理

一、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伟[1](2019)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究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实验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照组性传统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手术,比较两组术式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实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用时、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三个手术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IPSS评分、残余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Qmax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显着,与传统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手术相比,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中加强推广。

魏世平[2](2018)在《前列腺包膜和周围NVB的病理结构分析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前列腺包膜的病理分析目的:研究前列腺包膜的病理组织结构,探讨其在前列腺剜除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2016年2月30例前列腺包膜(耻骨上前列腺剜除术(n=10例)、耻骨后前列腺剜除术(n=10例)、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n=10例))采用HE(苏木素-伊红)染色、VanGiesons(范吉森)染色和Masons(梅森)染色,分析前列腺包膜病理组织结构。结果:三组前列腺包膜的组织学研究提示由平滑肌和胶原纤维组成,平滑肌层形成外环内纵的结构,其中环形和纵向平滑肌比例是1:2或2:3,纵向层更加广泛,三组间平滑肌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包膜纵向平滑肌层可能是前列腺剜除术的解剖学层面基础,临床上遵循该层面进行前列腺剜除手术可能会促进前列腺窝的组织修复,会减少手术相关副损伤的发生。第二部分TUERP术相关前列腺外科包膜的病理分析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ERP)和耻骨上经膀胱开放前列腺剜除术(SOP)后患者前列腺外科包膜的病理特点,评价两种手术方法效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6年2月40例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内镜组)和40例开放前列腺剜除术(开放组)的标本,内镜组标本1-3是在TUERP术后经尿道内镜下收集,分别为经尿道切除的前列腺腺体深部组织、经尿道切除的前列腺腺体表面邻近前列腺外科包膜的组织和术后前列腺腺窝组织;开放组标本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开放剜除术后联合经尿道内镜下收集,标本1-3顺序与内镜组相同。采用HE染色法分析上述标本组织病理构成。另外将两组剜除的前列腺组织进行质量秤重并比较两组的剜除率。结果:内镜和开放组标本病理成分分析大致相同,标本1为腺体、平滑肌和少量纤维组织成分;标本2为纤维组织、平滑肌成分和少量腺体成分,越靠近外科包膜处纤维组织越多,腺体成分越少;标本3主要为纤维组织和少量炎性细胞,腺体成分几乎不见。两组组内标本1-3成分构成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镜和开放组剜除率大致相同,约58.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外科包膜主要由平滑肌和纤维组织构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剜除层面等效于耻骨上经膀胱开放前列腺剜除术的前列腺外科包膜层面,能在安全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有效切除增生腺体组织。第三部分前列腺包膜周围NVB的分析目的:分析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包膜周围神经血管束(NVB)分布的MRI特点,探讨3.0T MRI评价PCA侵犯NVB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10例正常前列腺、20例BPH和42例PCA患者的前列腺MRI影像结果,比较分析NVB在前列腺包膜周围分布及肿瘤侵犯NVB的成像结果,同时对比分析NVB受侵MRI影像结果和术后PCA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正常前列腺、BPH和PCA包膜周围NVB分布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前列腺体部包膜周围NVB分布最密集,NVB呈集束状位于背外侧(约60%),弥散状位于腹侧区域(约40%);PCA侵犯NVB的图像呈多样化,主要表现为NVB和前列腺包膜间脂肪间隙消失;42例PCA共有20例术前MRI诊断为NVB受侵犯,其中共有16例术后病理诊断为NVB受侵犯,MRI诊断NVB受侵犯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5.45%,阳性预测值为93.75%,阴性预测值为80.77%,MRI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具有一致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前列腺、BPH和PCA包膜周围NVB分布特点无明显差异,3.0T MRI可以清晰显示PCA侵犯NVB的图像,能在PCA根治术前提供NVB保留与否的重要参考依据,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第四部分术前MRI检查前列腺包膜周围NVB的分布差异在保留神经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术前核磁共振(MRI)检测神经血管束(NVB)在前列腺包膜周围分布的差异情况,在保留神经的前列腺癌根治术(NS-LR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2例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8~74岁,平均68岁。术前血清PSA 0.9412.28 ng/dl,平均7.01 ng/dl。术前Gleason评分5~10分,平均6分。临床分期:T1T2期37例,T3期5例。术前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5(IIEF-5)平均为21分,其中勃起功能正常(IIEF-5>22分)23例。42例术前均行MRI检测,根据NVB在前列腺包膜周围的分布差异情况分为3组:A组17例,为完全未见明显的NVB;B组8例,为可见NVB但不明显;C组17例,为可见明显NVB。3组的年龄、术前血清PSA、Gleaso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前IIEF-5分别为19.5分、22.8分、21.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均全麻下行NS-LRP。比较3组手术前后IIEF-5的差异。结果:本研究4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42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4.1个月。A、B、C组术后IIEF-5分别为8.0分、14.1分、15.5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IIEF-5下降幅度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MRI检查NVB明显可见的患者相比,MRI检查未见明显NVB患者的前列腺包膜周围与勃起功能相关的神经可能走行于前列腺包膜两侧,并弥散分布于前列腺前方腹侧面。为最大限度保留NVB及术后勃起功能,NS-LRP术中在前列腺包膜两侧和腹侧面应更精确地解剖和游离。

何少玉[3](2015)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12日至2014年5月12日于我院经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9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组:对照组(45例)、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行一般护理,实验组45例行全面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0.00%),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行全面精心的护理,不仅可优化术疗效果,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刘俊峰[4](2014)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组织学上的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解剖学上的前列腺增大(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 BPE)、尿动力学上的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BOO)和以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 LUTS)为主的临床症状。BPH具有临床进展性,其发病率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相应的,症状亦随年龄的增加而进行性加重。BPH患者疾病进展的最终表现形式是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寿命得到较大延长,老年人比例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将加快到来。尤其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已日趋严峻,截止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突破2亿人,老龄化水平达到14.8%,远高于国际社会老龄化标准。且未来4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将逐步达到峰值,中国将成为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也将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男性的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到72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今后我国男性的人均预期寿命将进一步得到延长。在未来的数十年内,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及男性预期寿命的延长,将会产生更庞大的BPH患者人群,加之人口寿命的延长相应延长了临床治疗的时间,将会产生更加高昂的医疗费用,并占用更多的医疗资源。这使得我国泌尿外科临床工作、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乃至全社会的发展面临一个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目前,手术治疗BPH的“金标准”仍然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痛苦少、疗效确切,住院时间短等一系列优势,在临床广泛被使用。但其也有不适用于较大体积前列腺(80m1)、切除不彻底、术后残留腺体组织较多(5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缺点。另外,由于开放手术能够沿着外科包膜彻底摘除前列腺增生组织,远期复发率仅为6%左右,而TURP则必定会有增生的前列腺组织残留,远期复发率达16%~17%(5~8年)。所以泌尿外科医生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探索,希望发明一种同时兼有两者优势,而又消除两者缺点的创伤更小,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的方法。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RP)是我国学者融合了开放前列腺摘除术与TURP两者的技术优点而独创的手术方式。它从解剖学角度出发,找到增生腺体和外科包膜之间的层面,并沿此包膜平面完整球面剥离增生腺体,然后再切除腺体组织。该术式既具有微创腔内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又能达到开放手术的彻底性、不复发的效果,而且安全性高,是BPH手术治疗上革命性的突破。多项研究证实经尿道剜除术安全、有效、可行、术后并发症少,是理想的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治疗方法。经尿道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会受到手术设备仪器的限制。与传统单极电切系统相比较,双极等离子电切系统不需要专门的负极板,具有以下特点:低温切割、组织热损伤小;采用生理盐水作为冲洗液,极少发生电切综合症(TURS);止血高效、可靠,术中及术后出血少;独特的“被膜保护”作用使包膜穿孔发生率下降;无负极回路板,防止电击和灼伤。双极等离子体电切系统突破了单极电切手术系统的局限性,是经尿道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又一大进步。将等双极离子体的优越性能作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ransurethral enucleation and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TUERP)的能量载体,即产生了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 TPKEP)。有临床研究显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腔内剜除术治疗BPH安全、可行,与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TPKRP)相比较,疗效相似,但TPKEP术中切除增生腺体更彻底,手术时间却较短,出血较少,安全性更高。已有学者提出TURP不应该再是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RP)"才是未来BPH腔内微创治疗的趋势,不远的未来有可能替代TURP成为BPH外科治疗新的“金标准”。然而也有循证医学meta分析认为,这些临床证据级别较低,仅为谨慎推荐使用。并且目前对于TPKEP术后尿失禁等后术后并发症情况仍存在较多争议,限制了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临床推广应用。目的本研究通过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的对比,评价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剜除术的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单盲、单中心、平行组设计,分段均衡随机化分组,以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组为对照组,以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组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术前、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的观察指标数据。2012年08月至2013年08月期间,共计13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BPH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将这136例病例分段均衡随机化分组,其中68例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另外68例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术者均为我院泌尿外科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教授,年资及手术例数接近,手术熟练程度接近,均具有丰富的TURP操作经验并熟练掌握“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本研究开始前,均统一培训并达成手术操作步骤基本共识,以尽量减少因操作者因素所造成的差异。两组患者术前均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以经直肠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PV),尿动力学检查测定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问卷调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血钠离子浓度(Na+)和血红蛋白浓度(Hb),手术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测中心静脉压(CVP)。术中详细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获取标本的重量。另外,术中还记录冲洗液总量并留取样本化验其血红蛋白含量用以计算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国际尿失禁协会(ICS)推荐的1h尿垫试验(pad testing)对术后尿失禁进行判断。于术后拔除导尿管后第24h、术后每周分别行尿垫试验,并记录数据,四周后仍有尿失禁者每月随访观察,直至恢复。于术后第3、6个月时间点随访并记录Qmax.PVR.IPSS.QOL等随访指标数据。本研究需要收集的研究指标数据包括:术前PSA.PV.Qmax.PVR.IPSS. QOL.Na+、Hb.CVP;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获取标本的重量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包膜穿孔、经尿道电切综合征、膀胱损伤、直肠损伤等);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继发性出血、短期尿失禁、膀胱颈挛缩、尿道狭窄、尿道膀胱刺激征、拔除尿管后尿潴留)。术后拔除导尿管后24小时、术后第1、2、4周的尿垫试验结果,术后分别第3、6个月时间点随访指标Qmax.PVR.IPSS.QOL.将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手术的术安全性、有效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剜除组与电切组两组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年龄(71.68±6.94岁VS71.76±7.04岁).PV(68.31±22.29ml VS66.99±18.76ml).IPSS(23.51±2.79分VS23.15±3.36分)、QOL(4.50±0.70分VS4.68±0.70分)、PVR(59.82±24.56ml VS62.21±24.96ml).Qmax(6.04±2.08ml/s VS6.32±1.71ml/s). PSA(3.39±0.95ng/ml VS3.35±1.20ng/ml).Na+(141.64±1.78mmol/L VS141.86±1.62mmol/L).Hb(136.04±8.28g/L VS139.18±14.48g/L).CVP(6.76±0.65cmH20VS6.81±0.65cmH20),两组的组间特征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2、术中剜除组发生2例(2.9%)包膜穿孔,电切组为9例(13.2%),两组间比较,有显着统计差异(P<0.05),说明剜除组术中包膜穿孔发生率小于电切组。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发生,均未发生TURS.膀胱损伤、直肠损伤、闭孔神经反射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输血。剜除组与电切组两组手术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低钠血症;术前、术后血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对患者内环境的影响相似。剜除组和电切组两组术后CVP比较(7.58±0.92cmH20VS8.34±0.82cmH20),剜除组CVP低于电切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表明剜除组术中冲洗液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的量更少,对循环系统的容量影响更小,手术安全性更高。3、剜除组与电切组两组围手术期观测指标:手术时间(49.50±16.49min VS61.48±19.68min).术中出血量(61.24±26.30ml VS90.12±33.12ml)、膀胱冲洗时间(12.88±2.52h VS23.40±2.68h)、导尿管留置时间(35.88±6.79h VS79.03±9.54h)、术后住院时间(4.97±0.65d VS6.28±0.64d)、获取标本的重量(39.28±13.57g VS25.69±8.22g)、偶发癌检出剜除组6例(8.8%),电切组未检出,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剜除组在这些方面均优于电切组。术后尿道膀胱刺激征剜除组9例(13.3%),电切组19例(27.9%),剜除组尿道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小于电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剜除组术后未发生术后继发性出血和再次留置尿管事件,电切组各发生2例(2.9%),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3个月时随访,剜除组患者与电切组Qmax.PVR.IPSS.QOL分别为:(20.99±2.54ml/s VS20.32±1.63ml/s).(4.94±3.11ml VS4.65±3.25ml)、(2.93±0.72分VS2.97±0.75分)、(1.40±0.52分VS1.44±0.58分),6个月时随访,Qmxa.PVR.IPSS.QOL分别为:(21.57±2.55ml/s VS21.65±2.07ml/s)、(3.66±2.40ml VS3.21±2.33ml).(2.24±0.79分VS2.26±0.59分)、(1.12±0.50分VS1.16±0.61分)。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Qmax. PVR、IPSS、QOL分别与术前比较,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术后3、6个月Qmax、PVR、IPSS、QOL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与6个月的Qmax、IPSS、QOL情况比较,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Qmax、IPSS、QOL术后3到6个月得到继续改善;两组患者术分别后3个月的PVR情况与6个月时比较,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Qmax、PVR、IPSS、QOL’情况剜除组与电切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着意义(P>0.05),提示两种术式在改善Qmax、PVR、 IPSS、QOL方面效果相似。5、两组尿失禁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为拔除尿管后24小时剜除组10例(14.7%),电切组6例(8.8%)。拔除尿管后1周时剜除组8例(11.1%),电切组3例(4.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尿管后2周时剜除组1例(1.5%),电切组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及恢复速度相似。术后2周时电切组无尿失禁病例,剜除组仍有1例尿失禁(张力性尿失禁),坚持训练盆底肌,于术后8周恢复。2组均未出现永久性尿失禁。6、两组尿失禁程度比较:拔除导尿管后24h尿失禁程度为,中度:剜除组9例,漏尿量(6.14±1.62)g/h,电切组6例,漏尿量(3.47±0.84)g/h,两组漏尿量虽有统计学差异(t=3.706,P=0.003<0.05),但均属中度尿失禁范围(1g<1h漏尿<10g);重度:两组均无发生;极重度:剜除组1例,漏尿量为68.6g/h,电切组无发生,两组比较,尿失禁程度上无差异。术后1周尿失禁程度为,中度:剜除组7例,漏尿量(3.31±0.41)g/h,电切组3例,漏尿量(2.73±0.85)g/h,两组漏尿量无统计学差异(t=1.526,P=0.116>0.05);重度:两组均无;极重度:剜除组1例,漏尿量为57g/h,电切组无发生。2组比较尿失禁程度上仍无差异。术后2周时仅剜除组有1例极重度尿失禁,坚持训练盆底肌,于术后8周恢复。结论1、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短期手术疗效不差于、甚至超过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2、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手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安全性高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3、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更适合用于治疗高龄、高危、大体积的BPH患者。4、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时间短,总体上优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BPH比较理想的方法,有可能替代传统的TURP成为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治疗新的“金标准”。5、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相比,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相同,程度相同,恢复速度相同,真性尿失禁发生率并不增加。6、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对前列腺偶发癌的检出率高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有利于前列腺偶发癌早期发现和治疗。7、本研究显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是未来BPH腔内微创治疗的趋势,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仍有待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及长期的随访进一步证实。

周金山,夏磊[5](2014)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运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诊治的2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患者进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对照组100例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切除良性前列腺增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上患者运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术中所需的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崔光华,钟秀宏[6](2014)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联合中药前列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前列腺摘除术后运用中药治疗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患者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服中药前列汤,对照组60例患者仅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结果:治疗后治疗组60名患者排尿通畅,术后无感染和出血。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拔管1周后出现排尿不畅5例,术后1周内感染5例,发生前列腺再出血5例,尿常规检查异常5例。结论: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联合中药前列汤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效疗,值得推广运用。

韦利林[7](2013)在《13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前列腺摘除术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对策》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前列腺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本院13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取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进行治疗,并在围手术期进行密切观察和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7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暂时性尿失禁12例,术后出血5例。经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9~22d,平均时间为(13.7±3.6)d。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提高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取前列腺摘除术治疗的手术效果。

蒋醒竹,吴猛,李临刚,陈阳,陈清龙,朱建峰,陆俊华,王建华[8](2013)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45例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来我院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45例,术后经由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 :45例患者术后排尿均恢复正常,膀胱痉挛不同程度出现;3例尿培养呈阳性,对症治疗好转;2例出现尿道狭窄,尿道扩张后恢复正常;2例出现假性尿失禁,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精细的手术、及时的处理、中医药的干预能有效减少前列腺手术术后并发症。

李晶,刘海燕[9](2013)在《前列腺摘除术护理体会》文中研究指明前列腺增生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摘除前列腺,随着手术例数增多,手术护理也逐渐越来越重要,术后恢复情况与手术密切相关,护理质量也关系到手术后的恢复,本组资料就是对手术和并发症采取的预防护理措施,为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并发症,取得良好效果。

孙立基,李锋,宋玉戈,支黎军[10](2013)在《经膀胱前列腺摘除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对比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对比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优缺点及术后患者的主要并发症。方法 2000年3月-2012年8月,我院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简称耻骨上组)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简称TURP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92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后3d1例并发肺梗死,2例并发脑梗死,均治愈。耻骨上组操作简单,技术易掌握,无论腺体大小均不需输血,手术时间也较恒定,术后因腺体残留导致复发及尿道狭窄的发生率均低于TURP组;而TURP组则具有无手术切口、住院时间短、损伤轻,恢复快,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显着降低且程度轻、时间短、疼痛明显减少等优点。术后切口并发症、膀胱痉挛、尿路感染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是耻骨上组缺点,而术中可能发生电切综合症,术后腺体残留增生再手术及术后继发出血发生率高,尿道狭窄及暂时性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高是TURP的缺点。结论耻骨上组及TURP组均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TURP组优于耻骨上组,仍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

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
    2.2 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3 讨论

(2)前列腺包膜和周围NVB的病理结构分析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前列腺包膜的病理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TUERP术相关前列腺外科包膜的病理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前列腺包膜周围NVB的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部分 术前MRI检查前列腺包膜周围NVB的分布差异在保留神经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和方法
    1. 病人资料:
    2. 护理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1. 两组护理效果对比:
    2.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讨论

(4)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本研究的创新性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围手术期准备
    2.3 麻醉与体位
    2.4 手术方法
    2.5 术后处理
    2.6 研究观测指标
    2.7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的比较
    3.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钠浓度及中心静脉压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比较
    3.4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情况比较
    3.5 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情况
    3.6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第四章 讨论部分
    4.1 BPH概况、BPH发病趋势及面临的社会问题
    4.2 BPH手术治疗及相关进展
    4.3 本研究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比较与分析讨论
    4.4 本研究两种手术方式的有效性比较与分析讨论
    4.5 本研究两种手术方式的并发症的比较与分析讨论
    4.6 关于TPKEP安全性、有效性及并发症情况的小结
    4.7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手术技巧
    4.8 剜除术治疗BPH的前景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致谢
附录
附图

(5)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6)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联合中药前列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2 对照组
3 结果
4 讨论

(7)13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前列腺摘除术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结果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3.1.2 术前准备
    3.2 术中护理
    3.3 术后护理
        3.3.1 术后情况观察
        3.3.2 基础护理
        3.3.3 引流管护理
        3.3.4 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护理
        3.3.5 尿失禁护理
4 小结

(8)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45例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围术期干预
2 结果
3 讨论
    3.1 出血
    3.2 膀胱痉挛
    3.3 尿路感染
    3.4 尿道狭窄
    3.5 尿失禁、性功能障碍
4 小结

(9)前列腺摘除术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护理方法
    2.1 手术前护理
    2.2 手术前准备
    2.3 手术后护理
3 预防及护理并发症
    3.1 术后出血
    3.2 感染
    3.3 预防膀胱痉挛
    3.4 心肺并发症的防治
4 出院后指导
5 讨论

(10)经膀胱前列腺摘除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四、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J]. 李志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33)
  • [2]前列腺包膜和周围NVB的病理结构分析及临床意义[D]. 魏世平. 武汉大学, 2018(01)
  • [3]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J]. 何少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26)
  • [4]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随机对照研究[D]. 刘俊峰. 南方医科大学, 2014(11)
  • [5]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观察[J]. 周金山,夏磊. 医药论坛杂志, 2014(01)
  • [6]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联合中药前列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观察[J]. 崔光华,钟秀宏. 中国民康医学, 2014(02)
  • [7]13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前列腺摘除术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对策[J]. 韦利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16)
  • [8]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45例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J]. 蒋醒竹,吴猛,李临刚,陈阳,陈清龙,朱建峰,陆俊华,王建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6)
  • [9]前列腺摘除术护理体会[J]. 李晶,刘海燕. 中国保健营养, 2013(07)
  • [10]经膀胱前列腺摘除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对比观察[J]. 孙立基,李锋,宋玉戈,支黎军. 中国医疗前沿, 2013(07)

标签:;  ;  ;  ;  ;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