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山东劳动”变更为“山东劳动保障”

热烈祝贺“山东劳动”变更为“山东劳动保障”

一、热烈祝贺《山东劳动》改刊为《山东劳动保障》(论文文献综述)

许晨,李延国[1](2013)在《再生之门》文中研究指明编者的话:本刊本期隆重推出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再生之门——中国式监狱探秘》,作品披露大墙内鲜为人知的罪与罚、刑与法、人生与兽性的博弈、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东西方法律思想之比较。其中有从劳改队到监狱的历史变迁,有监狱人民警察与服刑罪犯斗智斗勇、再铸灵魂的传奇故事,有身为省长、市长的高官沦为"阶下囚"的心路历程,也有外国同行参观中国监狱的感慨。读来惊心动魄、发人深省。两位作家都是国内着名的报告文学作家,其作品《在这片国土上》、《中国农民大趋势》、《人生大舞台》、《居者有其屋》等等,都曾获得过多种文学奖项。

张咏[2](2004)在《认同与发展——一个边疆汉人移民社区的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择的是对新疆伊犁一汉族移民社区园村的移民文化研究。在移民社会,文化来源的多样性和多元文化接触机会的增加,使得文化有了参照和比较的可能。在文化的调试过程中,不同群体的文化通过互动,为新样式的文化产生提供了可能。一种新样式文化的出现,必然伴随着某种认同的出现。认同决定了一种文化接受什么、排斥什么,因而文化是有边界的。一种移民文化的出现,意味着移民们就某些关于“人”的问题“达成一致”。我们看到,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园村汉人移民群体都取得或正在取得越来越多的“共识”。又由于年代的不同、具有相对优势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影响范围、程度不尽相同,因而,移民文化的认同也处于一种相对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例如,权力的介入并不导致所有场景下的国家与族群认同,知识和经验同样起作用。 从移民文化的特点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仪礼简约化。处于“过渡期”的移民社会,对移民保留自己“原有传统”持宽容态度,但对移民坚持“自己的传统”,拒绝与“他人的传统”进行协商的行为持否定态度。“新家乡”的风俗、仪礼必须符合人们简约、实用的心理需求才有可能为移民们接受。只不过这种“文化元素”的拼接者一定层面地包括了移民本身。第二,多样性与变动性。园村居民来源的多样性为移民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多样的选择,双重故乡观念是对所对此作的最好的诠释。文化总是依赖一定群体的人们的实践,人类的实践又往往受制于时空的局限,所以,人的实践是有局限性的,只有跨文化的比较才能感知到这一点。在园村汉人移民的地方认同与发展中,毫无疑问应当包括那些关于本地的自然记忆和人文记忆,因为这些记忆以时间和空间为坐标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因而两者同构。第三,自我边缘化与自我中心化。当园村汉人移民认为自己是 “本地人”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自我边缘化”了。但是,当文化回归“自我”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认同的回归“自我”,“自我”又成了文化建构的中心。“自我”当然包括认同“内地一国家一汉族”的划分及其隐喻意义。 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为论文的缘起、理论背景和表述视角;第二章,为工作地点介绍、移民背景和社区生活的简要回顾;第三章,为婚姻家庭的组建模式和特点以及家居生活;第四章,从心理人类学的角度谈家庭与社会文化因素对儿童人格发育形成的作用,反思汉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局限性以及制约移民社会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人格因素,强调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性;第五章,从礼物流动的角度讨论了该群体对于传统的“关系”、“面子”的遵从和利用,通过个人关系网络的实践性构建,展示了移民社会组织制度运行中的另类非正式的力量,以及“礼物文化”与本地一些穆斯林族群文化的互动过程;第六章,则重点回顾了移民群体的信仰实践过程,指出国家仪式对于人们信仰过程与实践的意义,强调传统民间信仰作为人们信仰的“底层”,是人们信仰实践的前提与基础,突出说明“汉”文化群体与“突厥一伊斯兰”文化群体在信仰层面存在对话的可能性;第七章,本文的结语部分。强调了形成中的、以及双重的故乡认同对于移民及移民社会的意义。其中,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为本文的主题部分 就新疆这一区域而言,至今仍没有一部民族学、人类学意义上的有关汉人群体的民族志作品,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至少汉人群体的存在的事实被一种话语掩盖了一种文化变迁的事实被忽略了。因此本文试图本着该学科所坚持的人文理念,主要采用田野工作法和跨文化比较法,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来描述一个区域内的汉人群体的生活。本文将关注他们文化发生的缘由,与来源地(内地)文化关系如何?与国家力量及与异质文化的互动关系如何?以及他们的自我认同与发展等几个方面。

陈伟东[3](2003)在《城市社区自治研究》文中认为论文研究主题是:什么是城市社区自治以及怎样推进城市社区自治。论文研究的具体问题包括:(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深刻背景和内在机理是什么?(2)如何正确理解城市社区自治的内涵?(3)城市社区自治有哪些具体形式以及各种形式走向自治需要具备哪些制度规则? 要回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深刻背景和内在机理,必须从宏观角度即从中国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来分析。论文根据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的相互适应性关系,将社会结构划分为国家、市场、社区三元结构,并解释了三者之间在功能、组织、目标、协调机制上的区别,从而深刻揭示社区在满足居民需求中不可替代的功能。社区建设既是满足居民需求的客观需要,更是中国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结果。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也随之由“国家一元化结构”向“国家、市场、社区二元化结构”过渡,从国家吞噬社区转变为“单位”衰落而社区兴起以及“单位制”解体而社区自治发育。同时,社区建设和社区自治是进一步促进国家、市场、社区三者之间分化的动力和重要途径,是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题。 如何正确理解城市社区自治?这是多年来一直困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一个难题。“自组织治理”理论对社区自治具有解释力,论文将“自组织治理”定义(简称“自治”)为:在即定的时空范围,各种利益主体通过民主协商,相互增进信任,整合资源,采取合作行为,共同治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并逐步使共同体进入“自我维系”状态。“自治”的基本要素包括:①合作资格—独立的权利主体,②合作基础—共同的利益纽带,③合作机制—面对面协商(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④合作条件—成本分摊与利益共享,⑤合作绩效—“自组织”状态。对于什么是社区自治,国内学术界有两种相对立的看法:一是把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简单的对立起来,二是主张借鉴现代西方地方自治经验实现清末民初街坊社区传统的现代转型。这两种观点都忽视了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利关系的协调问题,其理论来源是传统政治学的“自治理论”。对社区自治的认识需要避免三个误区:一是社区自治仅仅是社区组织的自主权或者说仅仅是政府组织与社区组织之间权责利的分化;二是社区自治仅仅是地方自治;三是社区自治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专利权”,事实上,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的分化,各自成为独立权利主体,特别是它们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治理社区公共事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领域、市场领域、社区领域分化以及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的客观需要。论文重点分析了城市社区自治概念。城市社区自治是指不需要某种外部力量的强制性干预,社区利益相关者习惯于通过面对面协商来合作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并使社区进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秩序的过程。“四个自我”是社区公共生活秩序,它是社区利益相关者在社区公共生活中反 /四四人博士学位论文 v便门帮DOC TOTO凡让*S朋RmTION — — 复出现的、彼此可以明确预期的行为模式甚至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但这种“自律”的行为模 式,需要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来规范,来消除分歧、 增进信任、形成基本共识。社区自治的对象是社区公共事务。社区自治的主体是社区各种利益 相关者,但存在“理念主体”与“行动主体”的区分。社区自治的基础是参与者之间面对面的 民主协调机制。社区自治的标志是民主协商成为社区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而且不需要外部力 量的强制性干预。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在城市 社区就是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论文根据参与者集合 和制度规则的不同,将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分为“两个层次”和“八种参与网络”。所谓“两个层 次”:一是指邻里级网络层次,这是居民个体之间通过“自由结盟”而开展的自治活动;二是指 组织级网络层次,这是居民依托相关组织所开展的自治活动。所谓“八种参与网络”:一是邻里 级网络层次中的四种参与网络,包括楼道网络、联谊性小社团、志愿者行动、互助网络;二是 组织级网络层次中的四种参与网络,包括社区党组织与自治组织之间的协商网络、社区组织与 辖区单位的资源共享网络、社区组织与“社区内政府服务机构”的合作网络、社区组织与社会 中介组织之间的协作网络。“两个层次”和“八种参与网络”说明:社区自治既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居民个体自治,也不能简单地理解成社区组织自治,更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政府管理,而是社 区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面对面协商网络。论文对社区自治“两个层次”和“八种具体参与网 络”的分析,建立在三个基本的理论前

李戈[4](2000)在《《山东劳动保障》改刊词》文中指出 值世纪之交,经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山东劳动》于本期改刊为《山东劳动保障》。《山东劳动》创刊于1985年。15年来,《山东劳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积极宣传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多年来,《山东劳动》遵照江泽民总书记的指示,努力"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山东劳动》在宣传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15年来,《山东劳动》创出了自己的辉煌,展示了自己的作为,先后被评为全国最佳劳动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较好地完成了历史使命。今后,《山东劳动保障》将继往开来。

二、热烈祝贺《山东劳动》改刊为《山东劳动保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烈祝贺《山东劳动》改刊为《山东劳动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1)再生之门(论文提纲范文)

序章
    人类监狱纵横谈
        第一章杀头不像割韭菜
        1、毛泽东对犯人说话了
        2、劳改队长的传奇
        3、阶级斗争的年代
        4、管人的和被管的
        5、华岗校长的沉浮命运
        6、作家之眸看监狱
        第二章魔鬼之锤敲响了警钟
        1、血光中的壮士
        2、里程碑式的大转折
        3、“三像三心”育新人
        4、“变色龙”表演的悲剧
        5、八千里路云和月
        第三章 文明的求索者
        1、监狱里的特殊学校
        2、化腐朽为神奇的锻造
        3、“一所了不起的监狱”
        4、刻骨铭心的“警醒日”
        5、高高举起的奖牌
        6、与一位老警官的对话
        第四章“适应性”里的人性光辉
        1、监狱新政的探路人
        2、“把犯罪的人当作人”
        3、阳光狱务
        4、监狱长接待日
        5、大墙内的超市
        第五章春风化雨润心田
        1、放下你的屠刀
        2、“脱逃大王”的回家路
        3、三亲工程
        4、三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5、电视直播:现代监狱一日
        第六章雕塑灵魂的人
        1、赶“雷锋大集”
        2、点点滴滴都是情
        3、“痴迷者”的觉醒
        4、斗智斗勇战“冥顽”
        5、十一大协会
        第七章升起你的太阳
        1、一个死刑犯的最后回首
        2、把刑期变学期
        3、又到新春团聚时
        4、北大讲坛上的监狱长
        5、属于你的太阳
        尾章法律的表情

(2)认同与发展——一个边疆汉人移民社区的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过程
1.2 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研究范围
1.3 本文的研究视角
1.4 方法论和方法
1.5 表述框架与结构 第二章 从“老家”到“新家”
2.1 工作地点介绍
    2.1.1 历史上的园村
    2.1.2 现实的园村
2.2 移民社会的形成
    2.2.1 移民的构成
    2.2.2 移民的组织形式--单位制度
    2.2.3 兵、地边界的存在
2.3 两种身份的转变
    2.3.1 由“农民”变为“单位职工”
    2.3.2 从“正式职工”到“自谋职业” 第三章 婚姻与家庭生活
3.1 家庭的组建--结婚
    3.1.1 找媳妇与谈对象
3.2 婚礼的举行
3.3 家庭的特点
    3.3.1 家庭类型的特点
    3.3.2 家庭的演化及微弱的家族意识
    3.3.3 亲属关系
    3.3.4 另类家庭
3.4 家庭生活
    3.4.1 居住
    3.4.2 语言
    3.4.3 饮食 第四章 成长与价值--孩子的社会化过程及其他
4.1 育儿方式的观察
    4.1.1 儿童的“自然行为”与父母的态度
    4.1.2 父母对孩子行为的控制
4.2 家长的濡化过程
    4.2.1 待人接物方面
    4.2.2 家居生活方面
    4.2.3 故乡观念的形成
    4.2.4 时间的观念与构成
    4.2.5 “差不多就行!”-行为方式的理想模式?
4.3 初步的心理、行为特征分析
    4.3.1 真诚、直率但有些自以为是
    4.3.2 朴实、热情但容易轻信
    4.3.3 诚实讲信用,但循规蹈矩
    4.3.4 松散与不求甚解
    4.3.5 注重实际,但想象与包容的移情能力得以保留
    4.3.6 领地意识
4.4 社会化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4.4.1 两性性格差异的强调
    4.4.2 清洁与卫生的讨论
    4.4.3 付出与回报--诚信话题的引出
    4.4.4 真实与勇气--关于知足常乐的讨论
4.5 社会化过程中的另类力量
    4.5.1 市场经济条件下唯金钱论的兴起及其他
    4.5.2 仙鹤与雄鹰的命运--不完整与缺失的人文关照 第五章 礼物、关系网络与非正式力量
5.1 人类学关于礼物的研究
    5.1.1 国外文献的回顾
    5.1.2 有关中国礼物的研究
5.2 礼物交换与关系网络的构建
    5.2.1 几个相关概念的提出
    5.2.2 礼物交换与人际关系结构
    5.2.3 关系网络的功能分析
    5.2.4 由外到内、由上到下--亲属关系的再生产
5.3 礼物交换与人情伦理
    5.3.1 表达性功能
    5.3.2 工具性功能
5.4 礼物经济与关系艺术--一种非正式的力量
    5.4.1 国家力量的存现
    5.4.2 礼物经济--关系艺术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力量 第六章 信仰、仪式和宗教的再实践
6.1 有关汉地民间信仰的人类学研究
    6.1.1 特点
    6.1.2 社会与文化背景分析
6.2 时空设置下的信仰实践
    6.2.1 文本宗教回顾
    6.2.2 园村移民的仪式与信仰实践变迁
6.3 对信仰及其实践的再思考
    6.3.1 信仰产生动力的再分析
    6.3.2 宗教信仰与“现代化”的反思 第七章 结语
7.1 文化的发展与认同的发展
7.2 文化与自我认同
7.3 权力与知识建构对于认同的意义
7.4 特点与前景
7.5 现代化的人类学(民族学)反思 参考文献

(3)城市社区自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研究经历与选题由来
        (一) 参与汉正街市场调查
        (二) 参与社区建设实验
        (三) 考察英国社区重建
    二、 研究现状与研究主题
        (一) “单位理论”与社区建设
        (二) “公民社会理论”与社区建设
        (三) “市场转型与社会转型理论”与社区建设
    三、 理论假设与分析思路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五、 基本概念
    六、 创新与不足
第一部分 社会结构与社区建设
    一、 计划经济与“国家一元化结构”
        (一) “国家一元化结构”的特点及成因
        (二) “单位”与“单位制”
        (三) 街坊社区与居委会
    二、 体制改革与社会结构分化
        (一) 政企分开与国家、市场分化
        (二) 社区建设与国家、市场、社区分化
    三、 社会结构与社区
        (一) 供需结构与社会结构
        (二) 国家、市场、社区
第二部分 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
    一、 治理的一般理论
        (一) 作为共同事务管理中的治理
        (二) 作为非国家、非市场领域的“自组织治理”
    二、 国内学术界的争论
        (一) “政府管理之外的社会自治”
        (二) “社区自治就是地方自治”
    三、 发达国家的社区重建
    四、 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内涵
        (一) “四个自我”与“四个民主”关系
        (二) 社区自治的对象(客体)
        (三) 社区自治的主体
        (四) 社区自治的基础
        (五) 社区自治的标志
        (六) 社区自治的过程
第三部分 组织级网络与制度规则
    一、 自治网络与理论假设
    二、 社区组织间的协商网络
        (一) 政府组织结构的输入与问题
        (二) 社区党组织与自治组织间的协商网络
    三、 社区组织与政府组织间的合作网络
        (一) 合作网络的内涵
        (二) 合作网络的依据
        (三) 合作网络的制度条件
    四、 社区组织与辖区单位之间的资源共享网络
        (一) 资源共享形式
        (二) 资源共享条件
第四部分 邻里级网络与制度规则
    一、 楼道网络
    二、 联谊性小社团(或兴趣团体)
    三、 互助网络(“时间银行制”)
    四、 志愿者行动
基本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热烈祝贺《山东劳动》改刊为《山东劳动保障》(论文参考文献)

  • [1]再生之门[J]. 许晨,李延国.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3(05)
  • [2]认同与发展——一个边疆汉人移民社区的文化研究[D]. 张咏.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3]城市社区自治研究[D]. 陈伟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03(03)
  • [4]《山东劳动保障》改刊词[J]. 李戈. 山东劳动保障, 2000(01)

标签:;  ;  ;  ;  ;  

热烈祝贺“山东劳动”变更为“山东劳动保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