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上天幕联合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

岩上天幕联合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

一、经颞骨岩部-幕上下联合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论文文献综述)

岳学智[1](2020)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与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背景岩斜区脑膜瘤为起源自岩-斜裂为中心的中上斜坡和三叉神经内侧岩骨的脑膜瘤,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多数患者较难达到全切效果。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是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关键,其中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有手术路径短、开颅操作较简单等优势,但对肿瘤暴露不够充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经典颞下入路基础上提出了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该切口入路手术操作简单,于硬脑膜下操作,不易损伤岩浅大神经,考虑有一定应用价值。目的分析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与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为合理选择手术入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患者52例,依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传统组(n=31,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和改良组(n=21,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对比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手术路径的显露特征、肿瘤切除程度、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等。结果1.改良组手术时间(3.53±0.27)h、术后住院时间(7.05±0.79)d短于传统组手术时间(4.07±0.46)h、术后住院时间(7.63±0.81)d,改良组术中出血量(375.26±32.79)m L、输血量(187.95±20.16)m L、住院费用(1.81±0.19)万元,较传统组出血量(418.15±39.41)m L、术后住院时间(326.45±34.98)m L、住院费用(1.96±0.24)万元低,差异有显着性(P<0.05)。2.通过磨除岩骨到达上斜坡,改良组手术路径、路径中包含骨性结构与静脉结构的体积[(4.83±0.52)cm3、(2.26±0.27)cm3、(0.48±0.06)cm3]及在内听道上壁、耳蜗内上壁、颈内动脉岩骨段上壁的残余骨质厚度[(1.05±0.14)mm、(1.13±0.14)mm、(1.26±0.15)mm]均少于传统组[(8.34±0.89)cm3、(3.64±0.39)cm3、(1.23±0.16)cm3]、[(2.20±0.27)mm、(2.84±0.29)mm、(3.12±0.35)mm](P<0.05),改良组显露中上斜坡与海绵窦后外侧壁的体积[(1.54±0.19)cm3、(1.35±0.16)cm3]均较传统组[(1.23±0.16)cm3、(1.19±0.14)cm3]多(P<0.05),两组含脑神经体积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3.改良组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5例,部分切除、V级切除0例,传统组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10例,部分切除3例,两组肿瘤切除程度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4.改良组术前、手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5.改良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NIHSS评分[(10.08±1.15)分、(8.79±0.92)分、(7.64±0.87)分]及CSS评分[(11.33±1.26)分、(9.03±0.97)分、(8.10±0.91)分]均低于传统组[(11.78±1.26)分、(9.03±0.95)分、(8.72±0.94)分]、[(13.75±1.49)分、(10.24±1.16)分、(9.13±0.95)分],差异有显着性(P<0.05)。6.术后3个月内,改良组并发颅内感染2例(9.52%),无脑脊液漏、皮下积液发生,传统组并发脑脊液漏3例(9.68%)、颅内感染5例(16.13%)、皮下积液8例(25.81%),改良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7.改良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KPS评分[(73.15±7.49)分、(81.36±8.27)分、(85.49±8.62)分]均较传统组[(65.12±6.64)分、(74.19±7.52)分、(79.41±7.96)分]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传统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可充分暴露,扩大操作空间,且手术路径短,而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开颅操作更简单,可解决传统入路下创伤较大、住院费用高、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尤其在显露中上斜坡、海绵窦后外侧壁方面有更好效果,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快、生活质量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冯海宽[2](2020)在《Labbe静脉的解剖及相关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颞叶的静脉引流在许多神经外科联合颅底入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最重要是引流颞叶的静脉为下吻合静脉(vein of Labbe VL)。随着神经外科及放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发展,VL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尸头解剖、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 DSA)资料,进一步加深对VL解剖形态以及3个最大的浅表吻合静脉(superficial anastomotic veins SAVs)即VL、上吻合静脉(vein of Trolard VT)和侧裂静脉(superficial sylvian vein SSV)之间相互引流关系,并重点研究VL的形态及引流模式,再结合相关的颅底入路及手术技巧,对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尽量避免在颅底手术中损伤VL而导致出现颞叶静脉性梗死,进一步评估VL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手术效果。材料及方法:对15具(30侧)经10%福尔马林充分固定的国人尸头行VL及相关引流静脉的详细解剖及测量,同时观察VL在颅底与岩上窦(superior petrosal sinus SPS)、横窦(transverse sinus TS)、小脑幕、硬脑膜等解剖结构的相互关系;抽取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6月~2019年6月59例患者DSA图像资料共101个大脑半球的造影资料(其中42例患者进行了双侧的脑血管造影)及27例患者相关颅底手术临床资料,通过对DSA资料中VL的形态及引流模式进行分析,采用合理的颅底手术入路及技巧,并对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及影像学资料的可行性。结果:(1)尸头解剖发现VL的解剖形态差异性很大;(2)VL从小脑幕入口到岩上窦~横窦~乙状窦(superior petrosal-transverse-sigmoid-sinuses SPTS)的平均距离为13.1mm(范围为3.5mm~37mm),在这些标本中,VL在小脑幕中走行的入口点到最终达到TS的注入点的长度为2.8mm~24.5mm不等。VL到TS注入点直接或间接通过小脑幕静脉湖到SPTS的平均距离为24.6mm(范围为11.7~56.7mm)。(4)2个标本中VL在小脑幕中引流到窦汇周围(13.3%),在另一个标本中则引流到了枕硬脑膜的大脑膜静脉(6.7%)。未发现VL引流到SPS;59例患者行脑血管造影,共得到了101个大脑半球的造影资料(其中42例患者进行了双侧的脑血管造影)(1)将101例DSA资料中共有98例(97.0%)中能够通过脑血管造影观察到VL,其中单根型记录为Ⅰ型,共72例(71.3%)。双根型记录为Ⅱ型,共22例(21.7%)。多根型记录为Ⅲ型,共4例(4.0%)。与TS的交角,锐角65例(64.3%)、直角23例(22.8%)、钝角10例(9.9%)。(2)观察到的最常见模式为3个SAVs共同存在(85%),VL在5例DSA中未发现(5%),在68侧的SVAs中为优势静脉(67%);27例进行颅底手术的患者,平均年龄40.2岁(年龄范围21~57岁)。10位患者为女性(37%)。对患者术前、术后(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依据Karnofsky表现评分标准(KPS评分表)进行评分。术前术后及随访患者KPS评分均呈非正态分布。术前27位患者KPS评分50-100分,中位分数90分,四分位数间距为(70,90)分;术后27位患者KPS评分30-90分,中位分数60分,四分位数间距为(60,80)分;末次随访25例存活病例KPS评分40-100分,中位分数90分,四分位数间距为(80,100)分。经配对非参数检验统计分析,随访KPS评分与术后K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65,P<0.001),随访KPS评分较术后KPS评分显着提高;随访KPS评分与术前K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30,P=0.011)。结论:VL的解剖形态及引流模式变异性很大,通过对尸头解剖进一步了解VL对颅底手术有重要意义;在大多数患者中VL可能是颞叶外侧的唯一的引流静脉,DSA可以很好地显示VL和相关静脉(窦)的形态及引流模式,为该区域的手术提供良好的影像学依据;经过研究和分析术前DSA资料,采集患侧VL及相关引流静脉(窦)的信息,来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同时术中采用相对应的手术技巧,能够减少甚至避免对VL的损伤,从而提高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孙永谋[3](2018)在《天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天幕脑膜瘤分型、解剖学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入路选择、术中对静脉窦处理、术后并发症、病理结果、影响复发因素及随访等进行讨论,以提高天幕脑膜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水平。方法:本文收集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46例天幕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针对其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本组所有病人均行头颅CT检查和头颅MRI检查,17例行头颅MRV检查。结果:46例病人中男性7例、女性39例,年龄从38岁至73岁,平均56.17岁;病程从2天至30年,平均21.64个月,住院时间从14天至56天,平均22.7天;术前临床症状以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肢体共济失调、视力视野改变、听力异常为主;手术实现SimpsonⅠ级切除26例,SimpsonⅡ级切除16例,SimpsonⅣ级切除4例;术后并发症以脑脊液漏、皮下积液、颅内感染为主;术后死亡1例,再次行去骨瓣减压术1例;43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36个月;其中25例KPS》5分;11例5分>KPS》4分;7例4分>KPS》3分;3例肿瘤复发,行伽马刀放射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结论:天幕脑膜瘤位置较深,位于后颅窝底,早期缺乏明显临床表现使得诊断较困难,晚期脑膜瘤常与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粘连,增加手术切除难度。结合完善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及天幕脑膜瘤的位置、大小等因素,个体化的选择最优手术入路,能有效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功能恢复。

徐志明[4](2016)在《侧颅底颞下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提出一、岩斜区周围显微外科解剖目的:岩斜区由于位置深在,其与周围的血管、神经的毗邻关系复杂,所以该区域手术是对神经外科医生严峻的挑战。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岩斜区域的血管、神经解剖关系及走行特点,为研究侧方进入岩斜区域的手术入路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材料与方法:使用8例动脉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去除脑组织,显微镜用4-15倍,在镜下从不同方向模拟侧方入路,研究岩斜区重要神经、血管的走行及与岩骨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岩骨内重要结构的分布特点,明确神经、血管问及其与周围重要显微结构的解剖关系,并详细记录解剖数据。结果:岩斜区由岩骨和斜坡区组成。其中岩骨内、周围有重要的解剖结构:骨迷路中的耳蜗、半规管是重要的定位标志。耳蜗至Meckel’s腔口外缘的最短距离为11.26±0.32(9.12-13.84)mm;耳蜗至膝状神经节的距离3.53±0.37(1.76-3.04)mm;耳蜗至颈内动脉岩骨段膝部的距离为2.76±0.54(2.08-3.28)mm。耳蜗新的定位方法,由三点:内听道口内缘、面神经膝部、A点(岩浅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处和膝状神经节连线中点处)组成。颈内动脉岩骨段紧邻岩浅大神经,岩骨段垂直部的长度约(6.24±1.60)mm,水平部的长度约(12.20±4.26)mm。颈内动脉岩骨段全程被一层致密的交感神经丛包被,其表面骨质厚薄不一,甚至缺如。岩骨后面静脉窦多有变异,本组标本中发现1侧岩下窦缺失,并发现多个岩上下窦的吻合支。面神经从脑干发出后,共分为5段:第1段是颅内段,长约12.34-14.46mm:第2段是内耳道段,长约7.46-9.12mm;第3段是迷路段,长约3.22-4.24mm;第4段是水平段,长约8.04~12.26mm,手术时最易损伤;第5段是垂直部,长约15.84~20.06mm,此段走行于乳突气房中。斜坡区硬脑膜下的结构分为三部分:上部、中部和下部。①上部:此区域内有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基底动脉走行。动眼神经长度为16.62±2.16mm。滑车神经穿小脑幕游离缘的点距岩尖1.32±0.78mm。本组标本中有2例胚胎型大脑后动脉。②中部:此区域有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走行,而后者与Ⅴ、Ⅵ、Ⅶ、Ⅷ颅神经的关系密切。小脑前下动脉起自于基底动脉的下1/3,本组标本中发现1侧双干小脑前下动脉,此标本的基底动脉向一侧迂曲明显,对侧的小脑前下动脉纤细③下部:此区域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走行。并与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关系密切,本组标本中有2侧小脑后下动脉缺失。结论:①岩斜区范围内神经、血管密布,关系复杂,全面掌握岩斜区的显微解剖是进行该区域病变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必要前提。②由于基底动脉尖与后床突的位置关系,对行基底动脉瘤手术入路选择有意义,故术前应明确二者位置。③后颅窝有多个血管与相邻神经组成血管神经复合体,故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结合病变的位置分清血管神经复合体,加以保护。④岩斜区的各个部位均可有病变出现,医生应在完全掌握该区域解剖特点的情况下,确定手术方式。⑤耳蜗是中颅窝底重要的听觉器官,在手术磨除岩骨过程中极易损伤,所以中颅窝底手术必须要尽量避开它。本文通过新的定位方法,可减少术中对耳蜗的损伤,并最大限度地磨除入路通道上的骨质,给手术提供更大的术野。二、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应用目的:颞下经岩前入路又称为‘’Kawase"入路,是经典硬膜外侧方入路,本实验在总结其优势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良,探讨改良入路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鞍区后方、中颅窝底、岩斜区病变的可行性。探讨该入路的显露范围,术中操作要点。手术入路的难点及手术入路的适应症,为提高手术操作水平、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后可能的并发症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与方法:使用8例动脉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显微镜用4-15倍,依据颞下经岩前入路的方法,模拟手术入路。显微镜下观察术野的暴露、辨认解剖标志、并测量各个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小脑幕缘、滑车神经、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和脑干前缘的最大显露长度,鞍上区最高观测点距后床突顶点的距离,岩床裂显露长度、斜坡区、小脑幕切迹区的术野显露面积,对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所有标本均显露出小脑幕游离缘、床突上段颈内动脉及其分支、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动眼神经、视交叉后部、垂体柄上段、前后床突、基底动脉远段及其分支等结构。②离断颧弓后,可以使手术者的视线与中颅窝底相齐,可增加对视束、视交叉后部区、海绵窦区、三脑室底等结构的显露。③labbe’s静脉又称为下吻合静脉,是大脑中静脉和横窦之间的吻合静脉。在本实验中,labbe’s静脉单干型7侧,双干为5侧,烛台型占2侧,多干型的2侧,有2侧注入小脑幕窦,1例注入乙状窦,余全部注入横窦。Labbe’s静脉管径在同侧差异大,本研究左侧1.02±064mm(0.42~2.9mm),右侧0.92±0.72mm(0.7~2.52mm),左右两侧管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abbe’s静脉进入窦之前都在硬膜内潜行一段距离,本组标本中分离此段静脉发现其长度差异大,平均约2.04±172mm(0.24~5.68mm)④Kwase三角是一个菱形结构,由四点确定:a岩骨嵴三叉神经压迹后缘;b 上半规管延长线与岩骨嵴的交点;c上半规管延长线与岩浅大神经的交点;d岩浅大神经与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交点。通过磨除Kawase三角,可显露岩上窦以下的岩斜区,特别适合于中、上斜坡肿瘤,以及起向幕上及中颅窝侵及的情况。本组标本磨除此三角的面积为2.5cm。⑤打开小脑幕,显露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及其属支(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前床突、后床突、动眼神经、滑车神经、视交叉后部、垂体柄上段、、基底动脉远段及其分支(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P1-P2段)、脑桥和中脑腹外侧面等结构。测量基底动脉尖与鞍背的高度为3.46±4.62(一7.12-5.32)mm。⑥外耳道上方的乳突上嵴与棘孔连线的延长线在小脑幕缘的交点(B点)与滑车神经入小脑幕处距离约1.96±0.72(0.24-3.68)mm。结论: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对于以鞍区后方、小脑幕切迹前间隙、桥脑前池、岩斜区、脑干腹外侧都有良好的显露。可以最小的脑损伤、尽可能少的手术并发症,来达到最大范围的显露。既切除病变,又能避免周围血管、神经的损伤,保留了正常脑组织的生理功能。因此,我们认为改良颞下岩前入路是解决上述区域病变最佳的手术入路选择之一。①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能很好的显示岩斜区的病变,其显露范围在斜坡中上段,两侧达内听道,前达海绵窦后份,后达小脑幕游离缘后2/3。②对颧弓的离断可增加对岩斜区的暴露视角12度。③Labbe’s静脉皮层段、硬膜内段游离,可增加颞叶抬起的程度约1cm。④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主要是通过在硬膜下磨除Kawase’s三角的骨质,获得对岩斜区的显露。⑤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对岩斜区上2/3肿瘤有手术距离短、先断肿瘤基底、可减轻对耳蜗等重要结构损伤的优势。⑥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是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有效选择,能有效显露瘤颈,避免穿支动脉的损伤。⑦新的定位方法有利于滑车神经入小脑幕处的定位。三、前颞下锁孔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应用目的:前颞下锁孔入路是对经典颞下入路的改良。此入路可通过显微镜、神经内镜,对鞍上、岩斜区结构进行观察。本实验通过模拟颞下锁孔入路,探讨该入路的显露范围,并进一步讨论手术操作要点,为提高手术操作水平、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后可能的并发症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与方法:使用5例动脉经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标本,依据颞下锁孔入路的方法,模拟手术入路。在显微镜、神经内镜下观察术野的暴露、辨认解剖标志、并测量各个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小脑幕缘、滑车神经、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和脑干外侧的最大显露长度,对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所有标本均显露出小脑幕游离缘、床突上段颈内动脉及其分支、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动眼神经、视交叉后部、垂体柄上段、后床突、基底动脉远段及其分支等结构。②动眼神经—后交通动脉间隙:动眼神经显露长度12.15±2.26(7.26-23.31)mm,后交通动脉分支数4-12支;③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分支间隙:颈内动脉显露长度7.76±2.42(5.20-10.51)mm。④大脑后动脉—丘脑穿动脉间隙:大脑后动脉显露长度8.34±1.15(6.34-11.23)mm。⑤颞下锁孔入路显露视神经的长度约11.95±0.72(8.23~13.68)mm,显露中脑的宽度约6.96±0.72(5.24-8.67)mm。结论:①前颞下锁孔入路在小骨窗下,利用显微镜能很好的显示视交叉后区、岩斜区的病变。②行前颞下锁孔入路,术前需明确的定位病变,并熟悉入路的解剖,才可以更好的显露岩斜区、视交叉后区的病变。③神经内镜应与其它显微技术相配合,以更好发挥作用。

魏先锋[5](2014)在《颞骨岩部三维重建及其内部结构的三维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应用颞骨岩部制备火棉胶切片,结合计算机及三维图像处理技术,建立岩骨三维模型,清楚地显示岩骨诸结构的空间形态和毗邻关系,为探讨该区域的形态结构提供资料依据。以岩骨表面解剖结构为标志,建立三维坐标系,对其内部结构进行精确定位研究,用于指导经岩骨相关手术入路的有效开展。材料方法1.选择生前无耳疾的成人尸头,男性尸头14例(27侧颞骨),女性尸头10例(20侧颞骨),经过脱钙、脱水、浸胶、包埋和硬化、切片等过程,数码相机连续拍摄切片。局部切片结构在体视显微镜下放大观察。2.选取一例男性和一例女性的双侧颞骨切片用于建模,使用PhotoShop6.0软件对切片图像进行处理和定位,在Amira软件中,提取各结构的轮廓曲线,建立岩骨及其内部结构的三维模型。利用软件集成的测量工具,对不同结构的相互距离、角度等数据进行测量。3.选取男性右侧岩骨切片进行建模,在Amira软件中,建立原始三维坐标系,然后转化为生理坐标系,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坐标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标值;以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以及以匙突中心和锥隆起中心分别作为坐标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标值。结果1.3例男性切片和1例女性水平切片获得成功,切片厚度在40μm~200μm之间,采集图片3000余张。不染色组基本能观察到半规管、耳蜗、前庭水管、乙状窦、面神经、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内耳道等岩骨内结构,各结构边界清晰,易于辨认。局部细微结构在体视显微镜下清晰显现。茜素红染色组1例男性和1例女性水平切片,采集图片1500余张。获得了较完整的人岩骨组织连续切片及其放大后的图像信息。茜素红染色组比不染色组更能清晰观察到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等神经结构。2.成功重建出了男女双侧的岩骨模型,重建的岩骨三维图像清楚的显示了岩骨诸结构的空间形态和毗邻关系,各结构的形态、位置准确。重建出的结构包括岩骨、三个半规管、前庭、耳蜗、圆窗和卵圆窗、前庭水管、内淋巴囊、颈内动脉管、颈内静脉管、舌咽通道、迷走通道、乙状窦、岩下窦、内听道、内听道底、面神经、锥隆起、匙突等。3.岩骨模型中,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坐标原点,测量出了岩骨内外诸结构的三维生理坐标值及距离;以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为原点,测量出了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以匙突中心为原点,测量出了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以锥隆起中心为原点,测量出了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结论1.首次应用火棉胶对颞骨岩部进行整体包埋,用Microtome860滑动切片机对包埋块进行连续切片,获得的内耳结构的二维图像,可以清晰观察内耳细微结构形态,为临床影像诊断学和断层影像学提供了丰富、完整、连续的薄层断面解剖学资料,为影像识别解剖结构或病变提供重要的形态学依据。在体视显微镜下,这些薄切片能清晰地显示壶腹嵴、蜗管及细小的神经和血管,为岩骨形态学领域提供了全新可靠的研究途径。2.利用非染色火棉胶连续切片进行岩骨结构三维重建是可行的,本实验首次对岩骨及其内部结构进行系统、全面的三维建模。运用该模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精确显示岩骨结构的立体形态、空间位置和毗邻关系。临床外科医生能够更加方便地在三维模型上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地讨论病情和手术方式、手术入路以及注意事项,提供手术的准确性,对影像诊断学、耳显微外科和颅底外科手术学有较大价值。3.首次建立生理坐标系下,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坐标原点,建立岩骨内部各解剖结构的三维坐标,以及测算外下唇至各重要结构的距离,为颅后窝入路手术中以内耳门为标志,避免损伤骨迷路、面神经等重要结构奠定了数据基础。4.生理坐标系下,以膝状神经节与岩浅大神经交点为坐标原点、以及以匙突、锥隆起作为坐标原点,对岩骨内外各结构进行精确的三维定位研究,比以前单纯靠测量距离来判断手术范围更加精确,对岩骨内外结构之间三维空间关系提供了更丰富、更精确的信息。可用于指导经岩骨相关手术入路的有效开展,提高其手术效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赵子进[6](2014)在《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 ——附116例病例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总结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效果,并初步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程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探索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提升岩斜区脑膜瘤的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致残率,提高患者术后及远期生存质量。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7月至2013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院神经外科袁贤瑞教授显微手术治疗的116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长期随访资料。104例为首次手术治疗,外院手术治疗后肿瘤复发或残留肿瘤进展9例,伽马刀治疗后肿瘤进展3例。男性24例(20.7%),女性92例(79.3%),年龄15~73岁,平均48.6±11.2岁。患者病程1周~360月(中位数:18,四分位间距:40.5)。患者首发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非特异性头痛、面部麻木、三叉神经痛、耳鸣、听力下降及行走不稳等。肿瘤大小15-80mm,平均44.6±10.7mm。按肿瘤类型分类,斜坡型16例(13.8%),岩斜型45例(38.8%),蝶岩斜型11例(9.5%)及岩斜蝶型44例(37.9%)。手术入路主要包括枕下乙状窦后入路97例(83.6%),其中经典枕下乙状窦后入路61例(52.6%),乙状窦后经天幕入路36例(31.0%);扩大翼点入路6例(5.2%);乙状窦前幕上下联合入路6例(5.2%);其他手术入路7例(6.0%)。采用经典的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生活质量评估系统(KPS评分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患者术前KPS评分40~100分,平均75.2±12.5分。详细收集患者的临床病史、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状态、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情况及肿瘤性质等资料。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详细记录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复查的影像学结果等资料。应用IBM SPSS21.0统计学软件建立患者资料数据库,并利用相关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手术入路的选择、肿瘤切除的程度、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与残留肿瘤进展、患者远期神经功能状态和生存质量、远期生存率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分析肿瘤全切除的影响因素,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等。结果:116例病例肿瘤全切除(GTR)73例(62.9%),次全切除(STR)25例(21.6%),部分切除(PR)18例(15.5%)。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GTR为65例(67.0),其中采用经典枕下乙状窦后入路GTR为45例(73.8%);采用乙状窦后经天幕入路GTR为20例(55.6%)。无术中死亡病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1.7%)。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颅内感染、肺部感染、颅内血肿、静脉性脑梗塞、脑脊液漏等。术后新增神经功能障碍52例(44.8%)。患者术后住院时间6~77天,平均16.5±10.1天。患者术后KPS评分20~90分,平均66.4±14.6分。肿瘤未全切除患者中22例(51.2%)术后行伽玛刀放疗等辅助治疗。术后有效随访107例(92.2%),随访年限为术后4~270个月(中位数:24,四分位间距:48)。随访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死亡8例(7.5%)。随访99例存活病例中,25例(25.3%)仍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其中永久性致残患11例(11.1%)。末次随访KPS评分30~100分,平均73.9+14.2分。随访肿瘤全切除患者66例,肿瘤复发9例(13.6%),复发年限为术后12-48个月;随访肿瘤未全切除患者41例,肿瘤进展12例(29.3%),其中术后未行辅助治疗患者肿瘤进展9例(47.4%),术后行伽玛刀辅助治疗患者肿瘤进展3例(14.3%),术后辅助治疗后肿瘤进展率低于未治疗(Χ2=5.604,P=0.018)。随访患者术后1年、3年、5年和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6.9%、93.4%、91.1%和80.1%;术后1年、3年、5年和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8.2%、91.5%、87.9%和67.7%。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比较,肿瘤全切除(GTR)组与非全切除(nGTR)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P=0.031)、术后KPS评分和KPS评分优秀率(P=0.011和0.037)以及随访KPS评分和KPS评分优秀率(P=0.001和0.01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GTR组较nGTR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和随访KPS评分较高,术后和随访KPS评分优秀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377)和术后新增神经功能障碍(P=0.5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肿瘤切除程度与肿瘤的大小(OR=0.447,95%%CI:0.171~1.169,P=0.092)、质地(OR=0.488,95%CI:0.204~1.170,P=0.088)、是否侵犯海绵窦(OR=0.083,95%CI:0.032~0.221, P=0.001)以及是否包裹神经血管(OR=0.347,95%CI:0.131~0.916, P=0.033)等因素相关,肿瘤体积较大、质地硬韧、侵犯海绵窦及包裹神经血管,肿瘤全切率低。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患者预后生存质量与患者术前生活质量(OR=3.123,95%CI:1.139-8.562, P=0.027)、肿瘤类型(OR=1.896,95%CI:0.930-3.864, P=0.078)、质地(OR=0.317,95%CI:0.127~0.793,P=0.014)、累及颅窝程度(OR=0.179,95%CI:0.048~0.667,P=0.010)及肿瘤切除程度(OR=2.281,95%CI:0.795~6.540,P=0.095)等因素相关,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较好(KPS评分≥80分)、斜坡型肿瘤、肿瘤质地较软、仅累及后颅窝及肿瘤全切除,患者预后生存质量较好。采用Log-rank法单因素生存分析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患者远期生存率与患者的性别(RR=0.192,95%CI:0.043~0.087,P=0.029)、肿瘤质地(RR=7.418,95%CI:1.508~36.477,P=0.014)及肿瘤切除程度(RR=1.179,95%CI:0.740~5.294,P=0.048)等因素相关,男性患者、肿瘤质地硬韧以及肿瘤未全切除,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较低。结论:1.基于肿瘤生长方向和手术入路选择进行肿瘤分型,有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其中,枕下乙状窦后(经天幕)入路是一种简单、实用而有效的手术入路;2.岩斜区脑膜瘤良好的显微手术疗效,需要术者熟悉岩斜区及邻近区域显微解剖,具备熟悉的手术入路,娴熟的手术操作技术和技巧,以及丰富的个人经验积累;3.岩斜区脑膜瘤全切除患者可获得较非全切除患者更好的预后;肿瘤的切除程度与肿瘤大小、质地、是否累及海绵窦以及是否包裹神经血管等因素相关;4.岩斜区脑膜瘤患者预后生存质量与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肿瘤类型、质地、肿瘤切除程度及肿瘤累及颅窝程度等因素相关;5.岩斜区脑膜瘤患者远期生存率与患者性别、肿瘤质地及肿瘤切除程度等因素相关;6.岩斜区脑膜瘤术后残余行伽玛刀放射治疗等辅助治疗可以控制肿瘤进展率;7.充分的术前评估,明确影响肿瘤全切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而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制定个体化、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神经功能和提高肿瘤切除程度找到平衡点,争取实现肿瘤的全切除,有利于提升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李茂[7](2014)在《小脑幕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体会-20例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总结不同分型小脑幕脑膜瘤的最佳手术入路选择和小脑幕脑膜瘤手术切除的操作技巧。方法分析性回顾本院2007-12013-6手术治疗的20例小脑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肿瘤与小脑幕及静脉窦之间的关系为依据对小脑幕脑膜瘤进行分型,探讨不同分型肿瘤的最佳手术入路选择及手术切除肿瘤的最优方法。结果20例小脑幕区脑膜瘤中,根据王忠诚分类方法,肿瘤位于小脑幕上者10例(50%),小脑幕下者6例(30%),跨幕即哑铃型4例(20%)。采用颞枕部入路3例(15%),采用幕下小脑上入路3例(15%),采用枕下入路3例(15%),采用右侧旁正中入路2例(10%),采用后正中入路2例(10%),采用颞部入路2例(10%),采用枕下半球间入路2例(10%),采用小脑幕上下联合入路2例(10%),采用扩大翼点入路1例(5%)。SimpsonⅠ级切除10例(50%)、SimpsonⅡ级5例(25%)、Simpson Ⅲ级2例(10%)、SimpsonⅣ级3例(15%)。其中6例(30%)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出院时KPS功能状态≥90分18例(90%),80分1例(5%),40分1例(5%)。出院6个月时功能状态≥90分19例(95%),70分1例(5%)。术后随访6个月到6年,肿瘤增大2例,1例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小脑幕脑膜瘤位于颅底和脑深部,并且常与其周围重要神经组织和(或)血管形成粘连,给手术切除造成不同程度的困难,因此根据肿瘤的位置及大小及其侵犯神经组织及血管的程度进行手术入路的选择就尤为重要,准确的手术入路有利于全切肿瘤、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林海峰,温建民[8](2014)在《幕上下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岩斜区幕上下锁孔入路显微解剖,为岩斜区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例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上,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幕上下锁孔入路的重要显微结构;对手术前后共10例标本进行3D-CT颅骨重建:并对重要结构进行测量。结果通过幕上下锁孔入路,可涉及的重要解剖区域包括三叉神经、面听神经、岩骨内部结构、脑干腹侧间隙等,重要参数包括岩骨嵴磨除范围。结论岩斜区幕上下锁孔入路是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的灵活运用的手术入路。

周庆九[9](2013)在《岩斜区脑膜瘤的微侵袭手术治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讨颞枕经小脑幕-岩嵴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手术全切率和改善预后;2)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手术全切率和改善预后;3)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手术全切率和改善预后。方法:1)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经颞枕经小脑幕-岩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32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对该手术的适应症和优缺点进行分析。2)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应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6例和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8例,对34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行两种手术入路的对比研究。3)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使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2例,同时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的显微镜手术的岩斜区脑膜瘤12例做为对照,对24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行两种手术方法的对比研究。结果:1)颞枕经小脑幕-岩嵴入路切除32例岩斜区脑膜瘤,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12例,大部分切除8例。全切除术后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最高(P<0.05),而次全切除与大部分切除相比,其术后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均无差异(P>0.05);2)34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乙状窦后入路组16例,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8例;内听道上入路组18例,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1例。内听道上入路组肿瘤的全切除率高于乙状窦后入路组(P<0.05)。与乙状窦后入路相比,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没有增加术后的近期并发症(P>0.05),同时可以降低术后的远期并发症(P<0.05)。3)神经内镜组12例岩斜区脑膜瘤,全切6例,近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1例;显微镜手术组12例岩斜区脑膜瘤,全切2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7例;神经内镜辅助组岩斜区脑膜瘤的全切除和次全切除率高于显微镜手术组(P<0.05)。神经内镜辅助组术后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与显微镜手术组没有差别(P>0.05)。结论:1)颞枕经小脑幕-岩嵴入路适合于肿瘤的主体在中颅窝,少部分向后颅窝生长的岩斜区脑膜瘤(I型);选择次全切除肿瘤是一个合理的治疗策略;2)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适合于肿瘤以后颅窝生长为主,少部分向中颅窝生长的岩斜区脑膜瘤(II型);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与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相比,可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3)使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可以提高肿瘤的全切除和次全切除率;使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安全,有效。不会增加手术后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

杨铁牛[10](2012)在《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的显微解剖与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尸体解剖与断层影像(CT)对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相关的解剖结构进行显微断层研究,测量并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显微手术入路中颅骨的特征性标记点。(2)将尸体解剖及断层影像(CT)研究获得的结果应用于临床,以期提高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外科治疗水平。方法:(一)解剖研究:(1)应用15具(30侧)10%福尔马林充分固定的汉族成人尸颅湿标本,无法确切判定年龄和性别。所有标本均在动脉系统中灌注混有红色染料的乳胶,静脉系统灌注混有蓝色染料的乳胶。完全模拟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显微手术入路,并且对与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手术相关的解剖结构进行详尽的观察、测量、统计和拍照。(2)应用15具(30侧)汉族完整成人颅骨干标本,无法确切判定年龄和性别。水平锯开颅盖,暴露颞骨岩部,保留外耳道后上棘、横-乙状窦沟,观察并测量外耳道后上棘、横-乙状窦沟转角下缘与颞骨岩部相关骨性结构之间距离。(二)断层影像研究:应用日本东芝Asteion多排螺旋CT,自外眦与外耳道上缘的连线(OM线)作为水平扫描的基线,厚度2.0mm。对40例(男22例,女18例)住院病人进行颅脑CT扫描。在CT片上对颞骨、外耳道后上棘及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三)临床研究:将通过尸体解剖及断层影像(CT)研究获得的手术入路标记应用于临床,从2010年4月-2012年2月,共11例患者采用该手术入路,对以上手术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一)解剖研究:1.以外耳道后上棘为颅骨标记点,测量其与以下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1)横-乙状窦转角前缘:左侧(13.54±2.82)mm;右侧(13.89±2.66)mm;(2)弓状隆起:左侧(12.10±1.14)mm;右侧(12.21±1.16)mm;(3)面神经垂直段:左侧(7.25±1.06)mm;右侧(7.19±1.09)mm;(4)后半规管最后部:左侧(17.80±1.20)mm;右侧(18.84±1.33)mm;(5)内耳门后缘:左侧(31.23±1.10)mm;右侧(30.96±1.23)mm;(6)前庭水管外口:左侧(19.77±1.68)mm;右侧(19.35±1.42)mm;(7)三叉神经压迹:左侧(47.25±3.01)mm;右侧(47.47±3.29)mm;(8)岩尖:左侧(49.24±2.74)mm;右侧(49.03±2.75)mm。2.以横-乙状窦转角前缘为标记点,测量其与以下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1)弓状隆起:左侧(8.16±2.56)mm;右侧(8.34±2.59)mm;(2)面神经垂直段:左侧(9.14±1.68)mm;右侧(9.27±1.76)mm;(3)后半规管最后部:左侧(14.25±1.95)mm;右侧(14.96±1.87)mm;(4)内耳门后缘:左侧(36.56±2.41)mm;右侧(36.45±2.38)mm;(5)前庭水管外口:左侧(11.62±0.86)mm;右侧(11.45±1.12)mm;(6)三叉神经压迹:左侧(59.26±1.98)mm;右侧(59.58±1.73)mm;(7)岩尖:左侧(59.55±2.58)mm;右侧(60.74±2.57)mm。3.(1)后半规管最后部至内耳门后缘距离:左侧(10.62±1.72)mm;右侧(10.77±1.71)mm;(2)前庭水管后口与后半规管最后部距离:左侧(1.66±0.55)mm;右侧(1.71±0.56)mm;(3)小脑被牵离岩骨面的最大距离:左侧(13.84±1.01)mm;右侧(13.91±1.03)mm。(二)断层影像研究:40例断层影像研究测量结果与解剖研究测量结果基本一致。(三)临床研究:11例患者病变基本达到显微镜下全切除,1例患者术前有面瘫术后面瘫加重,经过住院期间的治疗该病人的面瘫得以缓解,可能与术中对面神经直接刺激以及脑水肿有关。术后新增1例周围性面瘫者,经2周治疗出院时仍有轻度瘫痪。所有患者术后均无颅内感染。结论:(1)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手术入路是处理岩斜区病变较理想的手术入路;(2)研究和熟悉手术入路中的解剖结构,明确各重要解剖结构与标记点的关系,对指导手术操作是十分必要的。(3)由于个体的解剖结构存在差异,单纯的依靠解剖研究测量数据来判断手术中的结构,或单凭影像资料来指导手术都是不妥的,易导致手术失误,从而带来严重甚至致命性的后果。将解剖研究数据与断层影像研究结合起来,能更有利的定位,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并发症。(4)临床证实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手术入路在处理岩斜区病变具有巨大优越性,基本达到显微镜下全切除。

二、经颞骨岩部-幕上下联合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颞骨岩部-幕上下联合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1)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与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2)Labbe静脉的解剖及相关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Labbe静脉的解剖学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设备及器械
        1.1.3 实验标本预处理
        1.1.4 实验方法及步骤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二、Labbe静脉的脑血管造影学研究
    2.1 资料和方法
        2.1.1 一般资料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三、Labbe静脉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3.1 资料和方法
        3.1.1 一般资料
        3.1.2 手术方法
        3.1.3 手术效果评估
        3.1.4 生活质量评估
        3.1.5 病例随访
        3.1.6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DSA相关结果
        3.2.2 术后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Labbe静脉在中后颅窝联合入路中研究性分析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天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引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鸣谢
附录
    附录A V符号说明
    附录B 个人简历
    附录C 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附录D
    附录E 综述
        参考文献

(4)侧颅底颞下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一 岩斜区周围显微外科解剖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二 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应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三 改良颞下经岩前入路的病例展示
四 颞下锁孔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应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五 颞下锁孔入路的病例展示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表
致谢
英文文章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颞骨岩部三维重建及其内部结构的三维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岩骨结构二维数据的获取
    1.1 对象和方法
        1.1.1 标本
        1.1.2 尸头处理及切片制备
        1.1.3 火棉胶连续切片图像的获取
    1.2 结果
        1.2.1 观察不染色岩骨切片形态结构
        1.2.2 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岩骨切片局部细微结构
        1.2.3 观察茜素红染色岩骨切片形态结构
    1.3 讨论
        1.3.1 获取颞骨二维图像信息的重要性
        1.3.2 获取颞骨二维图像信息的方法
        1.3.3 本实验岩骨切片的意义
    1.4 小结
二、岩骨结构的三维重建
    2.1 对象和方法
        2.1.1 使用设备与软件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岩骨三维模型与骨迷路、VA和ES的相互关系
        2.2.2 颈内动脉管与颈静脉孔区血管神经的相互位置关系
        2.2.3 内耳道底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
        2.2.4 面神经管的位置走形
    2.3 讨论
        2.3.1 岩骨三维建模的重要性
        2.3.2 近年来颞骨三维重建的研究进展
        2.3.3 岩骨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
        2.3.4 Amira软件的可视化操作
        2.3.5 岩骨可视化模型建立的意义
    2.4 小结
三、岩骨内部结构的三维定位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岩骨解剖结构的三维建模
        3.1.2 原始坐标系的建立
        3.1.3 生理坐标系的建立
        3.1.4 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标值
        3.1.5 以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为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标值
        3.1.6 以匙突中心为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值
        3.1.7 以锥隆起中心为原点,测算生理坐标下岩骨内外各结构的三维坐值
    3.2 结果
        3.2.1 以内耳门外下唇为原点,测算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
        3.2.2 以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为原点,测量出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
        3.2.3 以匙突中心为原点,测量出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
        3.2.4 以锥隆起中心为原点,测量出岩骨内外诸结构的生理坐标值及距离
    3.3 讨论
        3.3.1 与岩骨有关的手术入路
        3.3.2 生理坐标系的建立
        3.3.3 内耳门外下唇作为标志点建立坐标系
        3.3.4 岩浅大神经与膝状神经节交点作为标志点建立坐标
        3.3.5 匙突为标志点坐标系的建立
        3.3.6 锥隆起为标志点建立坐标系
        3.3.7 距离的测量
        3.3.8 岩骨模型建立的意义及局限性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件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6)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 ——附116例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缩略词简表
前言
第一章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1.1.1 一般资料
        1.1.2 临床表现
        1.1.3 影像学资料
        1.1.4 手术资料
    1.2 生活质量评估
    1.3 病例随访
    1.4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手术结果
        2.1.1 肿瘤病理性质
        2.1.2 肿瘤与瘤周结构关系
        2.1.3 肿瘤类型与手术入路选择
        2.1.4 肿瘤切除程度
        2.1.5 肿瘤切除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2.1.6 肿瘤全切除与非全切除的比较
    2.2 术后情况
        2.2.1 围手术期死亡率
        2.2.2 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
        2.2.3 术后神经功能状态
    2.3 术后辅助治疗
    2.4 随访
        2.4.1 死亡率和病死率
        2.4.2 术后生存率
        2.4.3 随访神经功能状态
        2.4.4 肿瘤复发
        2.4.5 残留肿瘤进展
    2.5 生活质量评估
        2.5.1 KPS生活质量评分
        2.5.2 预后生存质量分析
        2.5.3 远期生存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岩斜区脑膜瘤定义
    3.2 岩斜区脑膜瘤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3.3 岩斜区脑膜瘤自然史
    3.4 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3.4.1 手术入路的发展历程
        3.4.2 手术入路的选择
        3.4.3 肿瘤分型与手术入路的选择
        3.4.4 显微外科操作技术
        3.4.5 天幕切开技巧
        3.4.6 术中注意问题
    3.5 肿瘤切除程度及影响因素
        3.5.1 肿瘤切除程度
        3.5.2 肿瘤切除程度影响因素
    3.6 术后并发症和手术致残率
        3.6.1 术后并发症
        3.6.2 手术致残率
    3.7 岩斜区脑膜瘤的放射外科治疗
    3.8 岩斜区脑膜瘤的预后
        3.8.1 肿瘤的复发与进展
        3.8.2 预后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
        3.8.3 远期生存率及影响因素
    3.9 展望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岩斜区肿瘤手术治疗发展、改良入路应用及预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小脑幕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体会-20例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个人简历
致谢

(8)幕上下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设备及器械
    1.3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岩斜区脑膜瘤的微侵袭手术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颞枕经小脑幕经-岩嵴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策略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切除岩斜区脑膜瘤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10)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的显微解剖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解剖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附图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附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综述
    参考文献

四、经颞骨岩部-幕上下联合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论文参考文献)

  • [1]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与改良硬膜下Kawase入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D]. 岳学智.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2]Labbe静脉的解剖及相关临床应用研究[D]. 冯海宽.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3]天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D]. 孙永谋. 蚌埠医学院, 2018(02)
  • [4]侧颅底颞下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D]. 徐志明. 山东大学, 2016(09)
  • [5]颞骨岩部三维重建及其内部结构的三维定位研究[D]. 魏先锋.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1)
  • [6]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 ——附116例病例报告[D]. 赵子进. 中南大学, 2014(02)
  • [7]小脑幕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体会-20例回顾性分析[D]. 李茂. 郑州大学, 2014(02)
  • [8]幕上下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J]. 林海峰,温建民.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01)
  • [9]岩斜区脑膜瘤的微侵袭手术治疗研究[D]. 周庆九.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1)
  • [10]经乳突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的显微解剖与临床研究[D]. 杨铁牛. 蚌埠医学院, 2012(12)

标签:;  ;  ;  ;  ;  

岩上天幕联合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