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二)——荞麦多酚的结构特性和生理功能

荞麦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二)——荞麦多酚的结构特性和生理功能

一、荞麦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2)——荞麦多酚的结构特性和生理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张锦锦[1](2021)在《荞麦蜂花粉对Ⅱ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蜂花粉由蜜蜂收集植物花蕊中的雄性生殖细胞并加入自身腺体分泌物加工而成。荞麦蜂花粉(F.esculentum bee pollen,FBP)是我国产量最高的蜂花粉之一,自古以来被用作保健食品,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技术鉴定荞麦蜂花粉粗提物(F.esculentum bee pollen extracts,FBPE)中的有效化学成分,测定其总酚含量(Total Phenolic Contents,TPC)、总黄酮含量(Total Flavonoid Contents,TFC)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在此基础上,以高脂饮食(High-Fat-Diet,HFD)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Ⅱ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模型为对象研究FBP的降血糖功能、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和对肝组织及血清脂肪酸代谢的影响。全文共分为6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常温渗漉法提取FBP,通过HPLC鉴定FBPE中的有效活性成分,测定TPC、TFC,并研究了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从FBPE中鉴定到8种酚类化合物,主要成分有木犀草素,白藜芦醇和山奈酚等;FBPE的TPC为18.59±1.39 g GAE/kg、TFC为16.35±0.09 g RE/kg,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DPPH自由基清除力IC50值为11.01 mg/m L,Fe2+络合力为32.84±1.49 mg EDTA-2Na/g,可以有效保护·OH诱导的p BR322质粒DNA氧化损伤。2、以HFD-STZ诱导的T2DM小鼠模型为对象研究FBPE的降血糖功能。动物实验结果显示,FBPE灌胃8周后,T2DM小鼠体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胰岛素耐量降低,血清和肝脏脂质积累降低,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得到缓解,AKT和PI3K mRNA表达上调,肝细胞肥大、肝脂肪堆积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症状得到缓解,附睾脂肪损伤得到改善。3、采用16s RNA测序法研究了FBPE对HFD-STZ诱导的T2DM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发现FBPE的治疗能够降低SMB53属的相对丰度,增加粪球菌属(Coprococcus)、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图利杆菌属(Turicibacter)的相对丰度,有效调节HFD-STZ引起肠道菌群的变化。4、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研究了FBPE对HFD-STZ诱导的T2DM小鼠肝组织和血清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FBPE可以显着提高T2DM小鼠肝脏中C16:0和C18:3n-6相对含量,降低C17:0、C20:0和C20:3n-6相对含量;可以显着提高T2DM小鼠血清中C15:0、C17:1、C18:3n-3、C20:1、C20:3n-6和C20:4n-6相对含量,降低C14:0、C16:0、C18:0和C22:1n-9相对含量,显着提高T2DM小鼠血清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s)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相对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s)相对含量,提高n-3 PUFAs和n-6 PUFAs相对含量,有效调节HFD-STZ引起的T2DM小鼠血清、肝脏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柳招红[2](2021)在《金荞麦抗肺炎支原体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和青少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导致急性上、下呼吸道炎症以及肺外并发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儿童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但随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滥用,导致MP对此类药物的耐药率在亚洲地区高达90%;随之大量出现的MP耐药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但目前仍无针对治疗耐药MP的药物。中医药在防治MP感染有着独特的优势,除了可以直接抑制支原体外,还可以从整体调节机体状态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因此筛选具有抗耐药MP的中药并探究其潜在的抗MP机制,可为临床利用中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金荞麦是一种治疗肺脓肿的传统中药,具有显着的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作用。对细菌性痢疾、麻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盆骨炎等疾病亦具有一定疗效。但其抗MP的作用,至今尚未有人报道。前期我们建立了MP分离培养体系并建立了菌株系,进行抗MP药物筛选,发现金荞麦乙醇提取部分(多酚含量高)有显着的抗MP作用,特别是对耐药MP更敏感。鉴于此,我们进一步探究了金荞麦抗MP的作用机理。本课题主要从肺炎支原体、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三个层面,探究了金荞麦多酚提取物及其单体抗MP的作用:(1)肺炎支原体研究,通过生长代谢抑制实验,发现金荞麦多酚提取物中多酚含量越高抗MP效果越好。通过CFU计数,发现金荞麦多酚75%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抑制耐药菌株M19及标准菌株15531、29342,其MIC50及MIC90值分别为0.625mg/m L及1.25mg/m L,但对M19的杀菌作用更明显。由于MP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是其致病的关键,在此过程中MP黏附蛋白P1、P30,以及黏附辅助蛋白P65、HMW3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q RT-PCR实验检测,发现单独金荞麦多酚75%处理MP,可显着降低II型菌株M19和29342黏附蛋白P1、P30,但黏附辅助蛋白P65、HMW3 m RNA的表达略有上升。已知红霉素等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可通过结合细菌核蛋白50s亚基,抑制m RNA移位阻止肽链延长等,终止蛋白质合成。Trm B t RNA(guanosine(46)-N7)-methyltransfera(Trm B)是一种t RNA甲基转移酶,参与N(7)-甲基鸟嘌呤-t RNA的生物合成途径,对t RNA转运功能至关重要,其功能受损会影响蛋白质翻译过程。在用金荞麦多酚75%处理MP后,发现可显着降低Trm B的表达,破坏t RNA的功能抑制翻译进程。经网络药理学筛选及生物实验验证,筛选出单体木犀草素抑制MP作用效果最佳。木犀草素处理MP后,发现其同样可显着降低P1、P30以及Trm B m RNA表达,但P65、HMW3 m RNA的表达略有上升。进一步通过蛋白组学测序探究其抗MP机理。发现经木犀草素处理后的MP共有32个蛋白差异表达,其中Trm B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但还需进一步差异蛋白表达分析并进行生物学验证。(2)细胞实验研究,MP感染细胞后用金荞麦多酚75%及木犀草素进行处理,通过q RT-PCR实验检测,发现两种药物均可显着降低MP黏附蛋白P1、P30以及黏附辅助蛋白P65、HMW3的表达,从而降低MP的黏附能力。CARDS TX(Community Acquire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oxin,CARDS TX)是MP中一种独特的细胞毒素,其在MP感染期间表达上调,引起细胞空泡化最终导致细胞死亡。鉴于此,在用金荞麦多酚75%及木犀草素处理MP后,发现均可显着降低M19 CARDS TX的表达,从而降低对细胞的毒力作用。同时MTT检测发现用药物处理受感染A549细胞,可明显恢复其增值活力。(3)动物实验研究,在用109CCU/ML MP对小鼠感染5天后,分别用169mg/kg金荞麦多酚75%、50mg/kg罗红霉素、50mg/kg木犀草素对小鼠进行7天灌胃给药。发现感染后小鼠体重一直下降,而给药后小鼠体重逐渐回升至正常小鼠体重。且各组小鼠的肺湿重无明显差异。在对各组肺组织进行MP涂布计数,发现金荞麦多酚75%对M19清除率可达到50.7%,木犀草素清除率为44.9%,罗红霉素清除率为25.2%。然后对各组小鼠肺组织进行了细胞免疫因子检测,发现相比M19模型组金荞麦多酚75%及木犀草素能明显降低IL-1β、IL-6、TNF-α、HMGB1、IL-17A的表达,说明金荞麦及木犀草素可改善MP感染小鼠体内的炎症情况。综上所述,研究发现金荞麦及其单体木犀草素可能通过降低MP的黏附能力以及毒力能力,从而降低对细胞的损伤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蛋白质翻译进程起抗MP作用;此外金荞麦多酚75%提取物及木犀草素可改善耐药及标准MP感染小鼠的炎症情况。此课题为金荞麦治疗支原体肺炎及其抗耐药MP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汤焘[3](2021)在《一种苦荞复配白酒的开发研制》文中提出苦荞中淀粉含量较高,且富含黄酮类醇溶性功能因子,是用于发酵酿造的理想原料,但目前苦荞白酒存在适口性不佳、风味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苦荞酒业的进一步发展。多粮组合发酵是目前清香型白酒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增加原粮种类、蛋白质含量,及优化碳氮结构比等,有助于提升原酒的口感和品质。本文以苦荞、高粱和玉米为主要原料进行多粮发酵,着重研究了原料的复配比和分批糊化条件,进一步对苦荞复配白酒的发酵工艺和酒糟中功能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苦荞复配白酒的品质进行了分析评价,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苦荞复配白酒的各原料配比,苦荞、高粱和玉米的最佳质量配比为4∶4∶3,在该条件下,所得苦荞白酒的感官评分为90分,原酒酒精度达45.9 vol;针对3种原料不同的糊化特性,采用分批糊化的方式,确定了三种原料各自的最佳糊化条件,苦荞糊化条件为:润料时间7 h、润料温度40℃、蒸料时间40 min,糊化度达80.04%,总酚含量达12.57 mg/g;高粱糊化条件为:润料时间6 h、润料温度80℃、蒸料时间80 min,糊化度达80.11%,总酚含量达10.69 mg/g;玉米糊化条件为:润料时间6h、润料温度80℃、蒸料时间180 min,糊化度达80.91%,总酚含量达1.19 mg/g。2、对现有3种酒曲的发酵能力进行初步评价,发现酒曲1的发酵能力及酯化能力最高,而液化能力和糖化能力要稍弱于酒曲3,但是在发酵过程中采用酒曲1酿出的白酒感官评分达87分,原酒酒精度50.8 vol,均优于其余两组酒曲酿出的白酒;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酒曲1中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得出酒曲1中微生物的有效序列共计65393条,OTU为44种,预估种群丰度(Chao1)为50种,该菌群主要包含3个门,8个纲,6个目,25个科,27个属和26个种,其中以嗜杀酵母属相对丰度最高,其次为曲霉属,表明该酒曲的发酵能力及酯化能力较好。3、通过对苦荞复配白酒发酵工艺的筛选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参数为:酒曲添加量0.3%、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11 d,在该条件下,复配白酒原酒酒精度达到52.8 vol,感官评分达到91分。在发酵周期内,酒醅中各理化指标均呈现相应的递增或递减规律,且在第9d时趋于稳定;酒醅中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分别可高达14.74 mg/g和13.03 mg/g,芦丁和槲皮素的最高含量分别为8.83 mg/g和0.53 mg/g,相应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可达92.04%,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72.99%;此外,进一步研究表明该酒醅还具有一定的降糖和降脂作用,其对α-淀粉酶活的抑制率最高达43.99%,对脂肪酶的酶活可降低19.44%。4、通过正交试验对酒糟中功能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酒糟与食用酒精料液比为1/10(m/v),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120 min,此条件下酒糟提取液中黄酮含量最高可达8.21 mg/m L;此外,以色度、感官、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等指标综合筛选出酒糟提取物添加到苦荞复配白酒中的最适量为5.0 mg/m L;最后对苦荞复配白酒的各理化指标进行了分析评定,得出苦荞复配白酒:总酸0.672 g/L、总酯1.461 g/L、固形物0.36%,其中特征性酯类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分别为1.181 g/L、0.050 g/L,各项理化指标和功能活性均要优于纯苦荞白酒,其达到了优级清香白酒的国家标准。本研究结果为高品质苦荞酒的开发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进而有助于促进我国苦荞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姚轶俊[4](2020)在《荞麦多酚消化吸收及其对脂质代谢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杂粮中的营养成分与大分子活性物质,必须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分解吸收后才可以参与人体代谢。对于食品来说,其本身的活性成分以及某些营养功能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其在人体中产生的作用,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食品中的活性成分对机体的影响,例如某些物质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大分子组分及其分解物的稳定性,活性物质与其他食品组分的交互作用以及其在小肠细胞跨膜运输过程中的难易程度等。因此,近年来对于食品原料经人体消化、吸收及代谢过程中的变化机制已经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本论文围绕我国常见的四种杂粮荞麦、薏米、红豆以及青稞,通过构建高脂细胞模型筛选出最具降脂活性的荞麦单品活性物质——荞麦多酚化合物,通过模拟体外消化、小肠吸收转运模型,探究荞麦酚类物质的消化、代谢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及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探究其对高脂饲料诱导的C57BL/6J小鼠脂代谢调控机制,以期为杂粮中多酚类的利用和相关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首先,研究了四种常见杂粮(荞麦、薏米、红豆、青稞)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以及其降脂活性。经模拟体外消化后荞麦具有最高的总酚含量(27.78±0.14 mg GAE/100g)及黄酮增长率(57.9%);利用油酸诱导Hep G2细胞建立高脂模型,测定以2.5 mg/m L为上样浓度的四种杂粮多酚提取物干预前后细胞内TG及LDL-c含量的变化,发现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甘油三酯浓度下降了三分之一,达到0.156±0.032mmol/gprot,低密度脂蛋白降至0.025±0.005 mmol/gprot。结果表明,荞麦多酚表现出了最佳的生物利用度及降脂活性。并且通过UHPLC-Q-Orbitrap质谱鉴定出荞麦多酚提取物中的20种酚类化合物,后续实验将进一步对荞麦消化液中酚类物质的相对含量进行进一步分析确定,并通过转运模型及代谢组学研究其吸收、转运机制,为荞麦降脂功能的揭示提供理论依据。其次,通过构建Caco-2细胞模型,研究荞麦消化液多酚提取物在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前后其成分的变化。利用UHPLC-Q-Orbitrap质谱对荞麦消化液多酚提取物含量相对较多的四种主要化合物羟基肉桂酸、槲皮素、滨蒿内酯和芦丁进行分析。发现其转运率滨蒿内酯(0.97)>羟基肉桂酸(0.40)>芦丁(0.23)>槲皮素(0.20)。糖基侧链制约了原料中含量较多的芦丁的生物利用度,芦丁的去糖基化产物金丝桃苷可以被小肠更有效吸收。此外通过对羟基肉桂酸、槲皮素及滨蒿内酯这三组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探明酚类化合物在转运过程中主要发生了甲基化反应,是以甲基化产物的形式被机体所利用,初步明确了荞麦中主要活性物质——荞麦酚类物质被机体消化吸收的机制。再次,通过构建Caco-2/Hep G2高脂细胞模型,荞麦消化液多酚提取物经过模拟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前后对高脂细胞的降脂活性及其对脂类代谢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将Hep G2细胞铺于Caco-2转运模型的BL侧构建Caco-2/Hep G2高脂细胞模型,观察BL侧Hep G2细胞内TG、LDL-C、T-CHO、ALT、AST五个指标变化,发现经过模拟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转运后的荞麦消化液多酚提取物代谢产物对高脂组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分别降低了53.64%,23.44%,36.49%,27.98%和77.42%。此外,通过q-PCR研究发现与脂质代谢相关的基因PPARγ和Fabp4均有显着的增强作用,其中经Caco-2转运后的代谢产物对增强Fabp4基因水平的作用比转运前有了进一步的增加(从85.82±10.64%上调至355.18±65.83%),表明经小肠吸收后的荞麦多酚代谢产物进一步促进与调节脂质代谢基因Fabp4在细胞内的表达。其四,通过添加荞麦饲料以及荞麦多酚干预C57BL/6J小鼠饮食,研究荞麦酚类物质改善脂质代谢的作用。以10%、20%、40%比例的荞麦替换基础饲料以及荞麦多酚标准品混合物对小鼠进行饮食干预,探究荞麦对小鼠体重、脏器指数和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饮食干预39天后,与高脂饮食组相比,添加荞麦饲料以及荞麦多酚干预对小鼠的体重、肝脏指数以及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增加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荞麦添加量的提高起抑制作用也增加;多酚干预的效果与40%高剂量荞麦的作用相当,对于个别指标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同时,添加荞麦饲料以及荞麦多酚干预对小鼠肾脏指数、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起到了保护和改善的作用。同样也是高剂量40%荞麦和多酚干预组的效果最好,表明荞麦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高脂饲料诱导小鼠脂代谢紊乱情况。同时也证明了荞麦酚类在改善脂质代谢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最后,通过Western-blot和q-PCR探究了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小鼠内脏脂肪组织中与产热相关的蛋白与基因(UCP1,PRDM16,PGC1α,TCF21和HOXC8)表达的影响。与正常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组中与棕色脂肪相关的UCP1,PRDM16和PGC-1α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显着降低,而与白色脂肪特异性表达的TCF21和HOXC8水平显着上调(p<0.05)。这表明,高脂饮食喂养抑制了产热相关蛋白的表达使小鼠体内棕色脂肪产热活性降低,同时白色脂肪组织相关蛋白表达的增加导致能量累积过剩。饮食干预后,荞麦干预组中UCP1,PRDM16和PGC-1α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上调,TCF21和HOXC8的蛋白表达均显着下降(p<0.05)。此外,40%荞麦和多酚干预组还有效地提高了小鼠内脏脂肪组织中UCP1,PRDM16和PGC-1α基因的表达(p<0.05),并下调TCF21和HOXC8基因的表达,表明荞麦可以明显提高棕色脂肪产热活性,减少白色脂肪含量,同时下调白色脂肪特异性表达,调节能量代谢平衡,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和能量代谢紊乱。综上所述,考察常见四种杂粮(荞麦、薏米、红豆和青稞)中的酚类物质,荞麦中的酚类物质生物利用度较好,降脂效果最佳,其被机体消化吸收的机制主要是在肠上皮细胞转运过程中发生了甲基化反应,其降脂机理主要是荞麦酚类物质能增强脂质代谢调控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改善高脂膳食小鼠的肝肾功能,有效调节脂质代谢紊乱,为杂粮多酚的利用和减脂相关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研发思路和理论依据。

向月,曹亚楠,赵钢,彭镰心[5](2021)在《杂粮营养功能与安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膳食失衡是相关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诱因,而膳食干预是维护机体健康最有效、安全的策略。杂粮中富含多种营养功能因子,具有多种活性,是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来源,其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然而,目前缺乏杂粮营养功能的系统论述,同时忽视了杂粮自身或不当食用方式带来的安全风险,使得杂粮产品定位模糊,不利于杂粮精深加工以及差异化精准营养食品的开发。因此,本文从杂粮的营养与功能成分、安全性两方面对杂粮进行系统梳理,重新审视杂粮对人体的利弊,旨在规避杂粮的食用风险,定位精准化杂粮产品,为营养安全的杂粮产品开发提供参考,助推杂粮产业健康发展。

汤旻玥[6](2020)在《莜麦中非淀粉组分对淀粉体外消化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莜麦(Avena nuda L.)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杂粮,也称裸燕麦,是世界公认的营养价值最高的谷物之一。莜麦相比于其它淀粉类粮食不易消化,其餐后血糖值为中等,是适用于糖尿病人的健康食物。本文研究了莜麦中非淀粉营养组分蛋白质、脂肪、β-葡聚糖对淀粉理化性质和消化性的影响;提取了莜麦中的活性成分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分析其组成,研究莜麦粉游离组分、结合组分提取物及皂苷单体化合物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类型;以及莜麦粉乙醇提取物对于不同晶型淀粉消化性和感官品质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常见谷物消化性的高低为大米>玉米>小米>荞麦>莜麦,莜麦的血糖生成指数(e GI)为最低(67.61)。脱除非淀粉营养组分后,莜麦粉的e GI增加,e GI值为莜麦淀粉>脱β-葡聚糖莜麦粉>脱蛋白莜麦粉>脱脂莜麦粉>莜麦原粉。脱除非淀粉营养组分使快速消化淀粉(RDS)含量增加,抗性淀粉(RS)降低。莜麦粉中β-葡聚糖对淀粉消化性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是脂质和蛋白质。(2)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莜麦粉颗粒大多数为不规则多面体形,少数为椭圆形,颗粒粒径在3.3~15.9μm范围内。莜麦淀粉颗粒表面包裹着脂质和蛋白质等,使淀粉颗粒不能完全暴露出来。脱除非淀粉营养组分的莜麦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力增加,表明非淀粉营养组分的存在会阻碍水和酶进入淀粉颗粒,从而降低淀粉水解率,导致消化性较差。(3)莜麦原粉和淀粉的晶体结构是A型,但脱除蛋白质或β-葡聚糖的处理使莜麦粉出现了V型晶体结构。去除非淀粉营养组分后,相对结晶度降低,结晶度与e GI呈负相关(r=-0.995)。脱除非淀粉营养组分的莜麦粉及莜麦淀粉的短程分子有序度增加,与e GI呈正相关(r=0.908)。经过脱脂处理和脱蛋白处理后的莜麦粉以及莜麦淀粉的To、Tp和Tc均发生一定程度的降低,而脱β-葡聚糖莜麦粉的相关值升高。脱蛋白处理莜麦粉和莜麦淀粉的热焓值(ΔH)升高,而脱脂和脱β-葡聚糖的莜麦粉ΔH降低。(4)莜麦粉中总酚含量为0.36 mg/g DW,总黄酮含量为1.53 mg/g DW,总皂苷含量为1.28 mg/g DW。HPLC-MS分析表明游离组分主要包括圣草酚-7,3’-二甲醚、4-香豆酰胆碱、刺槐黄素-7-O-新橘皮糖苷、人参皂苷Re、嵩属香豆素、大豆皂苷等17种化合物;结合组分主要包括阿魏酸、4-香豆酰胆碱、反式-4-香豆酸、人参皂苷等9种化合物。莜麦粉游离和结合组分提取物分别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游离组分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9和0.57 mg/m L;结合组分对两种酶的IC50值分别为1.33和0.15 mg/m L。莜麦粉游离和结合组分提取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均为可逆反竞争型抑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均为可逆线性混合型抑制。主要的单体成分人参皂苷Re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均较差;大豆皂苷Ba对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不佳,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较好(IC50=0.34 mg/m L),且抑制类型为可逆的非竞争型抑制。(5)将莜麦粉乙醇提取物与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豌豆淀粉和莜麦淀粉制备成淀粉-提取物复合物后,其体外消化水解曲线均发生了轻微程度下降。复合物的RDS含量降低,SDS和RS含量上升。四种复合物的亮度值L和色调角H均降低,红绿值a、黄蓝值b和饱和度C值上升,色差值ΔE均大于6。复合物色度发生了一定改变,口感略有轻微涩味,对淀粉整体感官特性影响不大。

罗庆林[7](2020)在《金荞麦资源分析及多组学联合分析荞麦活性成分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荞麦(Fagopyrum Cymousum),是蓼科荞麦属(Polygonaceae family,Fagopyrum Mill.)的多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是一种原产于我国的珍贵的药饲兼用植物。目前,对于我国金荞麦野生资源调查分析以及生物活性成分代谢调控机理方面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因此,本研究收集了我国西南地区的金荞麦种质资源,通过分子标记手段进行系统进化分析,鉴定其亲缘关系,为品种选育和改良提供材料支撑;运用HPLC-Q-TOF-MS分析技术,对金荞麦丰富的次生代谢物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鉴定差异化合物,为金荞麦活性成分鉴定和评价提供参考;开展转录组学研究,分析受茉莉酸调控的关键基因,筛选与品质性状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探究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的关键酶基因表达规律;建立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优化关键参数;并以毛状根体系为材料对MYB转录因子调控金荞麦黄酮类物质代谢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为金荞麦黄酮类活性成份提取探索实验室微型发酵模型寻找新途径,也对毛状根黄酮类活性成分在工业化生产中综合利用具有指导意义。以上研究,为深入系统解析金荞麦的药用价值奠定基础,有利于带动金荞麦药物和保健品的开发和产业发展。论文具体结果如下:1.收集了来自我国西南地区云南、四川、贵州和重庆四省市的金荞麦资源,筛选获得了15份典型材料,与其他野生及栽培荞麦材料一同进行了基于ITS和matK分子标记的系统进化分析,获得了西南地区金荞麦的ITS和matK主导单倍型序列。并发现,金荞麦在两种系统进化树中的位置不同,因此金荞麦可能是一个混合种,其亲缘关系相较于甜荞更接近于苦荞。2.基于HPLC-Q-TOF-MS平台分析技术,对金荞主根,金荞侧根,苦荞主根3种材料的醇提物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共鉴定出496种化合物,其中酚酸类共102种、酯类34种、醇类59种,黄酮类化合物及重要中间物24种,为金荞麦代谢产物成分分析,品质鉴定和质控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3.通过RNA-Seq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对经茉莉酸处理的苦荞与对照进行研究,总共对12个荞麦样本的转录组测序,产生了70.2 Gb的原始数据。通过比对参考基因组和基因功能注释,平均得到45,983,804个clean reads,注释基因覆盖度平均达到95.5%,发现了大量与茉莉酸响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获得金荞麦茉莉酸通路相关基因提供了候选基因,通过KEGG进行注释,预测bHLH类转录因子数量最多,NAC类、B3类、MYB类次之。4.建立了基于发根农杆菌A4的金荞麦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并进行优化,发现使用农杆菌A4侵染OD值0.60.8,侵染时间10min,共培养时间48h条件下,毛状根诱导效率较高。5.通过转入来自V型紫斑白三叶的TrMYB4基因,探究了该基因对金荞麦毛状根黄酮类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该基因能显着诱导毛状根中黄酮类物质的积累。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毛状根中总黄酮的积累量高出约1倍,芦丁积累量高出约5倍,展现出巨大的利用前景。

江兰[8](2020)在《生赤壳霉Fataf6多糖对苦荞芽营养功能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苦荞(Tartary buckwheat)是一种着名的食药同源特色小宗杂粮作物。由苦荞种子萌发而成的苦荞芽是一种新型芽苗类蔬菜,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且富含芦丁、槲皮素等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市场前景。众多研究表明,内生真菌多糖类物质能有效促进宿主植物中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与积累。本论文通过发酵培养、提取制备和分离纯化等方法得到苦荞内生真菌生赤壳霉(Bionectria piyrodes,Fataf6)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进一步研究其对苦荞芽生长和黄酮类物质合成积累的影响规律与初步作用机制,并对苦荞芽的品质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高品质苦荞芽菜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内生真菌Fataf6粗多糖的制备及其对苦荞芽生长和黄酮含量的影响。通过水提醇沉法获得内生真菌Fataf6胞外多糖(EPS)、菌丝水提多糖(WPS)和碱提多糖(SPS)3种粗多糖。其中,EPS得率为0.5475 mg/mL,WPS和SPS得率分别为4.80%和1.76%。活性初筛结果发现3种粗多糖对苦荞芽生长及黄酮积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EPS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WPS的诱导效果次之。当EPS诱导浓度为200μg/mL时,苦荞芽主要黄酮类物质(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异牡荆素、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增至0.21 mg/g、0.27 mg/g、1.37 mg/g、1.76 mg/g、54.52 mg/g和1.36 mg/g,较对照分别提高了40.00%、42.11%、85.14%、37.50%、35.05%和115.87%。2、内生真菌Fataf6活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理化特征初步分析。采用DEAE-52纤维素阴离子柱层析方法分别对EPS和WPS进行分离纯化,共获得3个主要多糖EPS-I、WPS-I和WPS-II。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对活性多糖的分子量分布进行测定,得到EPS-I的数均分子量(Mn)为1.449×104,重均分子量(Mw)为5.152×104;WPS-I的Mn为3.463×104,Mw为6.248×104;WPS-II的Mn为4.049×104,Mw为9.643×104;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对其单糖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3种活性多糖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组成。3、内生真菌Fataf6活性多糖对苦荞芽生长及黄酮合成积累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浓度的EPS-I、WPS-I和WPS-II对苦荞芽生长和黄酮积累的影响,发现其对苦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芽长、生物量和黄酮类物质合成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诱导效应与多糖的类型和处理浓度紧密相关,且与粗多糖的促进效果基本保持一致,表明分离纯化得到的多糖(EPS-I、WPS-I和WPS-II)即为内生真菌Fataf6对应粗多糖的有效组分。3种活性多糖的最佳诱导浓度分别为EPS-I(150μg/mL)、WPS-I(50μg/mL)和WPS-II(100μg/mL),且EPS-I的促进作用最为显着。当EPS-I的处理浓度为150μg/mL时,苦荞发芽率为95.33%、芽长为8.98 cm、鲜重为11.06 g/100株、干重为0.8172 g/100株,分别较对照提高了4.76%、25.77%、39.82%和7.89%;苦荞芽中主要黄酮类物质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异牡荆素、芦丁和槲皮素分别为0.18 mg/g、0.32 mg/g、1.03 mg/g、1.51 mg/g、49.09 mg/g和1.23 mg/g,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0.00%、68.42%、39.19%、17.97%、21.57%和95.23%。4、内生真菌Fataf6多糖诱导苦荞黄酮合成积累的初步作用机制。通过研究苦荞芽经活性多糖EPS-I(150μg/mL)、WPS-I(50μg/mL)和WPS-II(100μg/mL)处理后,其诱导周期内苦荞芽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苦荞芽培养液中pH值与电导率,以及黄酮积累量等指标的变化,以揭示内生真菌多糖诱导苦荞黄酮合成积累的初步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当EPS-I浓度为150μg/mL时,苦荞芽中PAL活性在6 h、36 h达到峰值81.75 U/g和87.00 U/g,分别为对照的1.47倍和1.56倍;苦荞芽中PPO和SOD活性分别在6 h及36 h时增至23.33 U/g与7348.45 U/g,为对照的1.94倍和1.32倍。EPS-I和WPS-II诱导处理能使苦荞芽培养液的pH值降低,在48 h时,其pH达到最低值5.08和5.18,分别较对照降低了11.81%和10.07%。3种多糖均能降低苦荞芽培养液的电导率,经EPS-I、WPS-I和WPS-II处理96 h后,苦荞芽培养液电导率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58.73%、60.75%和81.38%。活性多糖处理后,苦荞芽中主要黄酮类物质含量变化趋势与对照基本一致,但其增加幅度较对照更为明显。EPS-I诱导处理0-36 h内,苦荞芽主要黄酮类物质的增加量为30.43 mg/g,而对照的增加量为25.49 mg/g。相关结果初步表明内生真菌Fataf6多糖能够激发苦荞芽的防御反应,诱导信号通过信使分子逐级传递和放大,从而引起胞内某些特定功能基因的表达,关键酶的激活,进而促进苦荞芽中主要黄酮类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积累。5、活性多糖诱导处理后苦荞芽的品质分析。选用3种适宜浓度的活性多糖对苦荞芽进行诱导处理,进一步对苦荞芽脂肪、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氨基酸,以及生物黄酮等主要营养功能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研究结果发现多糖诱导能增加苦荞芽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总黄酮的含量,其中以EPS-I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当其处理浓度为150μg/mL时,苦荞芽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90.29 mg/g、4.11 mg/g和58.98 mg/g,较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5.13%、11.18%和21.40%。多糖对苦荞芽中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具有轻微的抑制作用,而对脂肪含量无显着影响。多糖诱导后的苦荞芽与对照相比,其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基本一致,且都含有亮氨酸、赖氨酸和缬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本研究结果为高品质苦荞芽菜的生产与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同时也为深入探讨内生真菌调控宿主活性成分合成积累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科学依据,将有助于促进我国荞麦产业的快速发展。

何伟俊[9](2020)在《苦荞萌发工艺优化及相关代谢组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苦荞作为我国传统杂粮品种,一种药食同源的食品原料,富含高生物价的蛋白质、多类的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膳食纤维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等营养物质。苦荞经过萌发后,体内的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等营养物质随之增加,风味和口感也得以改善,因此萌发是改善苦荞品质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苦荞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对苦荞萌发过程中的浸麦工艺和发芽工艺进行优化;对苦荞萌发前后的加工特性和消化特性进行探究,研究萌发对苦荞加工和体外消化相关品质的影响,为萌动苦荞功能食品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检测技术,结合T2弛豫检测以及核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方法对苦荞萌发过程中种子内部的水分变化进行探究;最后以植物代谢组学为平台,UHPLC-QE-MS为研究技术,采用多元变量统计等方法,筛选各萌发阶段间苦荞种子的差异代谢物及其代谢途径,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聚类分析、KEGG注释、代谢途径分析等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优化得到了萌发最佳浸麦工艺为浸麦温度为20℃、浸麦方式为浸二断六和浸麦时间为40h;最佳发芽工艺为光照强度7500Lx、发芽温度25℃、发芽时间48h和相对湿度80%。采用优化出的萌发条件进行制麦,苦荞黄酮提高了82.4%。2.对萌动苦荞粉和苦荞原粉的冻融稳定性、凝胶能力、溶解度、膨胀度、持水性、透光率和体外淀粉消化率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萌动苦荞粉的冻融稳定性、持水力、膨胀度、透明度和凝胶能力均显着低于苦荞原粉,溶解度显着高于苦荞原粉,原因与苦荞内的淀粉结构、直链淀粉的含量、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和可溶性营养物质等相关。而在消化特性的研究中,萌动苦荞粉的体外淀粉水解率均高于苦荞原粉,说明萌动苦荞粉具有更好的消化性,因此萌动苦荞粉可用于制作高营养易消化的食品。3.通过探究苦荞萌发过程中含水量、千粒重、萌发率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苦荞五个萌发阶段分别为:急剧吸水期(0h-3h)、滞缓吸水期(3h-6h)、生长吸水期(6h-36h)、萌发准备期(36h-60h)和后萌发期(60h-88h)。4.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结合T2弛豫检测以及核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方法对苦荞萌发过程中的水分迁移规律进行探索,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横向弛豫时间T2的差异,发现苦荞萌发过程中种子内部存在强结合水、弱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4种水分状态,并确定了T2弛豫谱总幅值与苦荞种子水分含量的回归方程。在萌发的过程中,苦荞种子中的强结合水含量呈稳定趋势,说明由强结合水组成的有机物含量变化差异不大。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含量随着萌发的进行而不断上升,弱结合水含量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不易流动水、自由水和弱结合水含量发生变化说明苦荞种子通过从外界吸收水分、不同水分状态相互转化等方式以调动充足的营养物质供种子正常生长发育。本章节建立了一种适合研究苦荞种子萌发期间水分动态变化的科学方法,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直接得到苦荞萌发过程中内部水分分布及迁移情况,对萌发过程进行更全面更准确的测量分析,进而验证第一章结论中最优萌发工艺的可行性,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为改善苦荞浸麦和萌发工艺提供有益参考;同时丰富了苦荞种子萌发期间对水分动态变化和代谢参与的研究,为深入探究种子的水分如何参与萌芽生理代谢等过程提供技术支持。5.对各萌发阶段间的苦荞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及差异代谢物的筛选。结果表明,萌发期0h-3h、3h-6h、6h-36h、36h-60h、60h-88h共五个萌发阶段分别筛选出33个(L(-)-Malic acid、Citric acid、Oleic acid等)、19个(Shikimic acid、D-Glucose、Glutathione reduced form、Chlorogenic acid等)、35个(L-Glutamate、L-Phenylalanine、L-Tyrosine等)、28个(Quercetin、Luteolin、Rutin等)、32个(L-Isoleucine、Luteolin、Rutin等)差异代谢物,其中萌发期3h-6h期间差异代谢物数量最多,说明此阶段代谢差异最明显,代谢活动最旺盛,可能意味着该阶段下的苦荞种子逐渐从休眠状态向萌发状态转变;对筛选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选取每个萌发阶段下差异显着性最高和影响因子最大的代谢途径,分别为柠檬酸循环(Citrate cycle)、黄酮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途径(Flavone and flavonol biosynthesis)、亚油酸代谢(Linoleic acid metabolism)和苯丙氨酸代谢(Phenylalanine metabolism)。以上的代谢途径在苦荞萌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对这些代谢途径进行调控以实现调控苦荞萌发的时间和促进苦荞功能性成分合成的目的,对深入研究苦荞种子萌发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艺超[10](2019)在《不同热加工对苦荞制品功能成分、质构及体外消化的影响》文中提出苦荞麦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保健及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多酚和黄酮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等多种功能。目前,苦荞麦制品的热加工方法主要有蒸制、煮制、烤制等方法。但是,还没有关于蒸制、煮制、烤制热加工方法对苦荞制品功能成分、质构及体外消化吸收的影响的文献报道。因此,本论文以市场上常见的苦荞全粉、芯粉和皮粉为研究对象,蒸制、煮制、烤制为加工方法,研究不同热加工方法对苦荞制品功能成分、质构和体外消化吸收的影响。第一,测定了蒸制、煮制和烤制后三种苦荞制品的基本成分。结果表明,热加工对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含量均显着下降。苦荞馒头(全、芯、皮)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下降了3.51、2.94、6.22%,脂肪下降了1.92、1.13、3.02%,淀粉下降了13.26、21.96、13.99%。苦荞面条(全、芯、皮)的蛋白质下降了5.51、2.94、6.94%,脂肪下降了1.95、1.18、3.07%,淀粉下降了17.28、23.78、13.26%。苦荞面包(全、芯、皮)蛋白质含量最大下降了26.01、28.01、23.69%,淀粉最大下降了21.96、22.31、25.37%。结果表明,苦荞蒸制品的基本成分损失较小。第二,三种苦荞制品热加工之后,色泽表现为L值下降,a值下降,b值上升,△E显着性差异。同时,热加工对苦荞制品质构的影响显着。苦荞馒头(全、芯、皮)的硬度增加到5057.80、4372.41、6091.52 g,弹性降低到0.865、0.887、0.860 g,苦荞面条(全、芯、皮)的硬度增加到4808.8、3451.7、3992.7 g,弹性降低到0.6789、0.7002、0.6829 g,苦荞面包(全、芯、皮)的硬度增加到5763.5、5355.9、5819.2 g,弹性降低到0.8659、0.8551、0.8555 g。总体而言,烤制对苦荞制品质构和色泽的影响程度大于蒸煮。第三,三种苦荞制品经过蒸制、煮制和烤制后,其功能成分及抗氧化能力发生显着性变化。苦荞馒头(全、芯、皮)总酚含量分别下降30.26、33.83、39.95%,黄酮下降11.05、27.17、14.32%,芦丁下降13.9、7.69、11.96%。苦荞面条(全、芯、皮)总酚含量分别下降19.68、39.54、24.32%,黄酮下降17.68、35.54、18.32%,芦丁下降27.32、23.54、32.19%。苦荞面包(全、芯、皮)总酚含量最大分别下降24.69、26.99、32.28%,黄酮最大下降23.45、21.34、27.86%,芦丁最大下降28.12、24.69、35.28%。同时,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苦荞皮馒头ABTS清除率最高为4.99μmol TE/g,苦荞皮面条最高3.97μmol TE/g,苦荞皮面包最高3.36μmol TE/g。因此,蒸制比煮制和烤制能更好地保留苦荞制品的功能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第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总酚、游离黄酮、结合黄酮和芦丁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O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和还原能力呈显着相关性,说明总酚、游离黄酮、结合黄酮和芦丁是起抗氧化能力的主要物质。最后,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方法,苦荞制品的黄酮释放量显着增加,尤其是结合黄酮含量增加较多。蒸制比煮制和烤制的黄酮释放量增加幅度高,且体外消化后的抗氧化能力较强。

二、荞麦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2)——荞麦多酚的结构特性和生理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荞麦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2)——荞麦多酚的结构特性和生理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荞麦蜂花粉对Ⅱ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蜂花粉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1.1.1 蛋白质
        1.1.2 脂肪酸
        1.1.3 多酚类化合物
        1.1.4 其他成分
    1.2 蜂花粉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1 蜂花粉抗氧化活性
        1.2.2 蜂花粉抗糖尿病作用
        1.2.3 蜂花粉肝脏保护作用
        1.2.4 蜂花粉抗前列腺疾病作用
        1.2.5 蜂花粉抗炎、抑菌作用
        1.2.6 蜂花粉其他生物活性
    1.3 荞麦蜂花粉研究进展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FBPE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pBR322 质粒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FBP孢子形态的观察及FBPE的制备
        2.3.2 HPLC测定多酚成分
        2.3.3 FBPE总酚含量的测定
        2.3.4 FBPE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3.5 FBPE的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2.3.6 FBPE亚铁离子络合力(Fe~(2+)络合力)的测定
        2.3.7 FBPE对·OH诱导的p BR322 质粒DNA氧化损伤的保护
        2.3.8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FBP孢粉学分析
        2.4.2 FBPE HPLC分析
        2.4.3 FBPE总酚含量
        2.4.4 FBPE总黄酮含量
        2.4.5 FBPE DPPH清除活性
        2.4.6 FBPE Fe~(2+)络合力
        2.4.7 FBPE对·OH诱导的p BR322 质粒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2.5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FBPE对 T2DM小鼠的调节作用及胰腺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试剂
        3.2.1 实验小鼠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HFD-STZ诱导T2DM小鼠模型
        3.3.2 样品收集
        3.3.3 生化指标测定
        3.3.4 组织病理学染色观察
        3.3.5 实时定量PCR分析
        3.3.6 数据处理
    3.4 结果
        3.4.1 FBPE对小鼠BW和 FBG的影响
        3.4.2 FBPE对小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3.4.3 FBPE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3.4.4 FBPE对小鼠血清酶活性的影响
        3.4.5 FBPE对小鼠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3.4.6 组织病理学分析
        3.4.7 FBPE对 T2DM小鼠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FBPE对 T2DM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动物实验设计
        4.2.2 16s rRNA测序分析
    4.3 结果
        4.3.1 OTU分析
        4.3.2 Alpha 多样性和Beta 多样性
        4.3.3 肠道菌群差异显着分析
        4.3.4 显着差异菌群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FBPE对 T2DM小鼠脂肪酸代谢的调节作用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动物实验
        5.3.2 肝脏组织脂肪酸的提取
        5.3.3 血清脂肪酸的提取
        5.3.4 长链脂肪酸GC-MS分析
        5.3.5 统计分析
    5.4 结果
        5.4.1 FBPE对 T2DM肝脏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5.4.2 FBPE对 T2DM血清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5.5 讨论
    5.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金荞麦抗肺炎支原体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肺炎支原体
    1.2 肺炎支原体耐药性
    1.3 肺炎支原体致病及作用机理
    1.4 抗肺炎支原体药物研究进展
    1.5 金荞麦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主要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金荞麦多酚提取物抗肺炎支原体作用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试剂及材料
        2.1.2 肺炎支原体及培养条件
        2.1.3 实验所需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肺炎支原体培养
        2.2.2 CCU和CFU计数
        2.2.3 MTT assay
        2.2.4 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
        2.2.5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
    2.3 结果分析
        2.3.1 肺炎支原体CCU及CFU计数结果
        2.3.2 金荞麦多酚提取物抗肺炎支原体活性研究
        2.3.3 金荞麦多酚75%可降低肺炎支原体黏附蛋白P1及P30表达
        2.3.4 金荞麦多酚75%可降低肺炎支原体P65及HMW3表达
        2.3.5 金荞麦多酚75%可降低肺炎支原体CARDS TX表达
        2.3.6 金荞麦多酚75%降低肺炎支原体TrmB表达
    2.4 讨论
第三章 金荞麦单体木犀草素抗肺炎支原体作用
    3.1 实验方法
        3.1.1 金荞麦抗肺炎支原体活性筛选
        3.1.2 MTT assay
        3.1.3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蛋白含量
        3.1.4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
    3.2 结果分析
        3.2.1 金荞麦多酚提取物单体抗肺炎支原体活性研究
        3.2.2 木犀草素可降低肺炎支原体黏附蛋白P1及P30表达
        3.2.3 木犀草素可降低肺炎支原体P65及HMW3表达
        3.2.4 木犀草素可降低肺炎支原体CARDS TX表达
        3.2.5 木犀草素可降低肺炎支原体TrmB表达
        3.2.6 木犀草素处理肺炎支原体蛋白组学测序差异蛋白表达
    3.3 讨论
第四章 金荞麦多酚75%及木犀草素体内抗肺炎支原体活性研究
    4.1 实验方法
        4.1.1 小鼠取材及肺组织撵磨计数
        4.1.2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
    4.2 结果分析
        4.2.1 金荞麦多酚75%及木犀草素可抑制肺炎支原体生长
        4.2.2 金荞麦多酚75%及木犀草素可降低IL-1β、IL-6、IL-17A、TNF-α、HMGB1免疫因子表达
    4.3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附录B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3)一种苦荞复配白酒的开发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1 前言
    1.1 苦荞的概述
        1.1.1 苦荞的营养价值
        1.1.2 苦荞的保健功能
    1.2 白酒的概述
        1.2.1 白酒的研究现状
        1.2.2 白酒的营养成分及功效
        1.2.3 白酒的香味成分
    1.3 苦荞酒的研究现状
        1.3.1 苦荞配制酒
        1.3.2 苦荞白酒
        1.3.3 苦荞米酒
        1.3.4 苦荞黄酒
        1.3.5 苦荞啤酒
        1.3.6 其他苦荞酒
    1.4 苦荞酒市场调研及前景分析
        1.4.1 苦荞酒市场调研
        1.4.2 苦荞酒前景分析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论文创新点
    1.7 技术路线
2 原料复配比及糊化工艺的研究
    2.1 材料与试剂
        2.1.1 原料
        2.1.2 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工艺流程
        2.2.2 酒精度的测定
        2.2.3 感官评定
        2.2.4 糊化度的检测
        2.2.5 总酚含量的测定
    2.3 原料复配比及糊化工艺研究试验设计
        2.3.1 原料复配比的确定
        2.3.2 原料糊化工艺的确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原料复配比的确定
        2.4.2 润料时间的确定
        2.4.3 润料温度的确定
        2.4.4 蒸料时间的确定
        2.4.5 原料糊化工艺正交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酒曲的发酵特性比较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试剂
        3.1.1 原料
        3.1.2 试剂
        3.1.3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酒曲液化能力的测定
        3.2.2 酒曲糖化能力的测定
        3.2.3 酒曲发酵能力的测定
        3.2.4 酒曲酯化能力的测定
        3.2.5 酒曲微生物多样性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酒曲发酵能力的比较分析
        3.3.2 不同酒曲发酵所得白酒感官比较
        3.3.3 酒曲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酒醅发酵工艺研究及质量活性动态分析
    4.1 材料与试剂
        4.1.1 原料
        4.1.2 试剂
        4.1.3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酒精度的测量
        4.2.2 感官评定
        4.2.3 酒醅理化成分的测定
        4.2.4 酒醅功能成分的测定
        4.2.5 酒醅抗氧化及降糖降脂活性的测定
    4.3 发酵工艺的研究
        4.3.1 酒曲添加量的确定
        4.3.2 发酵温度的确定
        4.3.3 发酵时间的确定
        4.3.4 发酵工艺正交优化试验
    4.4 酒醅发酵过程中质量活性动态研究
        4.4.1 酒醅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
        4.4.2 酒醅发酵过程中功能成分变化
        4.4.3 酒醅发酵过程中抗氧化及降糖降脂活性变化
    4.5 结果与分析
        4.5.1 酒曲添加量的确定
        4.5.2 发酵时间的确定
        4.5.3 发酵温度的确定
        4.5.4 发酵工艺正交优化结果分析
        4.5.5 酒醅发酵过程中中理化成分变化趋势
        4.5.6 酒醅发酵过程中功能成分变化趋势
        4.5.7 酒醅发酵过程中抗氧化及降糖降脂活性变化趋势
    4.6 本章小结
5 苦荞复配白酒功能活性强化研究及品质分析
    5.1 材料与试剂
        5.1.1 原料
        5.1.2 试剂
        5.1.3 仪器与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酒糟的提取工艺
        5.2.2 白酒质量标准
        5.2.3 白酒中理化指标测定
        5.2.4 苦荞复配白酒中功能成分的测定
        5.2.5 苦荞复配白酒中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5.3 酒糟提取工艺研究
        5.3.1 料水比的确定
        5.3.2 提取时间的确定
        5.3.3 提取温度的确定
        5.3.4 酒糟提取工艺正交优化试验
    5.4 苦荞复配白酒强化处理及品质分析
        5.4.1 酒糟提取物添加量的确定
        5.4.2 苦荞复配白酒的品质分析
    5.5 结果与分析
        5.5.1 酒糟提取料水比的确定
        5.5.2 酒糟提取时间的确定
        5.5.3 酒糟提取温度的确定
        5.5.4 酒糟提取工艺正交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5.5.5 苦荞复配白酒强化处理分析
        5.5.6 苦荞复配白酒的品质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7 攻读硕士学位所取得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4)荞麦多酚消化吸收及其对脂质代谢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杂粮资源概况
        1.1.1 杂粮基本概况
        1.1.2 杂粮开发利用现状
        1.1.3 杂粮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 杂粮中多酚类化合物及其生理功能
        1.2.1 抗肿瘤作用
        1.2.2 降血脂作用
        1.2.3 降血糖作用
    1.3 脂质代谢
        1.3.1 脂质沉积
        1.3.2 代谢通路
        1.3.3 白色脂肪与棕色脂肪
    1.4 消化、吸收与代谢研究
        1.4.1 模拟体外消化
        1.4.2 Caco-2细胞模拟小肠吸收
        1.4.3 Caco?2/Hep G2 共培养模型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1.6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 体外模拟消化对四种杂粮酚类物质及其降脂活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熟化
        2.3.2 模拟体外消化
        2.3.3 消化液酚类物质的提取
        2.3.4 活性物质测定
        2.3.5 HepG2细胞培养
        2.3.6 HepG2细胞毒性测试
        2.3.7 HepG2高脂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2.3.8 降脂活性(TG、LDL)测定
        2.3.9 基于UHPLC-Q-Orbitrap质谱对荞麦多酚组成的鉴定
        2.3.10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模拟体外消化过程四种杂粮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2.4.2 模拟体外消化后杂粮提取物细胞毒性测试
        2.4.3 HepG2细胞高脂模型的建立
        2.4.4 模拟体外消化后杂粮提取物对高脂细胞模型TG、LDL-c水平的影响
        2.4.5 荞麦多酚提取物成分鉴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aco-2细胞模型中荞麦消化液多酚提取物的小肠转运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Caco-2细胞培养
        3.3.2 Caco-2细胞毒性测试
        3.3.3 Caco-2单层细胞模拟小肠转运模型的建立
        3.3.4 基于Caco-2细胞模型的荞麦消化液多酚提取物转运研究
        3.3.5 利用UHPLC-Q-Orbitrap质谱鉴定并分析模拟体外消化及小肠转运过程中荞麦多酚的组成及变化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模拟体外消化及转运过程中荞麦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变化
        3.4.2 荞麦消化液多酚提取物的小肠转运方式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aco-2/Hep G2 共培养模型中荞麦消化、代谢产物的降脂功能及其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荞麦样品熟化
        4.3.2 模拟体外消化
        4.3.3 荞麦消化液酚类物质提取
        4.3.4 细胞培养
        4.3.5 细胞毒性测试
        4.3.6 荞麦消化液多酚提取物对脂肪酶的抑制率测定
        4.3.7 Caco2/Hep G2 共培养模型的建立
        4.3.8 基于Caco2/Hep G2 共培养模型对代谢后产物的降脂功能评价
        4.3.9 细胞总RNA的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4.3.10 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
        4.4.1 荞麦消化液多酚提取物对细胞毒性及对细胞内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4.4.2 Caco2/Hep G2 共培养模型中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的变化
        4.4.3 Caco2/Hep G2 共培养模型中谷草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含量的变化
        4.4.4 Caco2/Hep G2 共培养模型中代谢产物对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
        4.4.5 Caco2/Hep G2 共培养模型中代谢产物对Fabp4 基因表达的影响
        4.4.6 Caco2/Hep G2 共培养模型中代谢产物对Plin1 基因表达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荞麦对高脂膳食小鼠的干预及改善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动物
        5.2.3 实验饲料
        5.2.4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动物分组喂养
        5.3.2 组织蛋白提取
        5.3.3 组织病理切片
        5.3.4 HE染色
        5.3.5 血清指标检测
        5.3.6 数据处理
    5.4 实验结果
        5.4.1 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5.4.2 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5.4.3 对小鼠体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5.4.4 对小鼠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荞麦对高脂膳食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主要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小鼠内脏脂肪总蛋白提取
        6.3.2 蛋白浓度测定
        6.3.3 Western Blot蛋白表达的检测
        6.3.4 小鼠内脏脂肪组织总RNA提取
        6.3.5 cDNA逆转录反应
        6.3.6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6.3.7 数据处理
    6.4 实验结果
        6.4.1 不同含量的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UCP1蛋白表达的影响
        6.4.2 不同含量的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PRDM16蛋白表达的影响
        6.4.3 不同含量的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PGC1α蛋白表达的影响
        6.4.4 不同含量的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TCF21蛋白表达的影响
        6.4.5 不同含量的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HOXC8蛋白表达的影响
        6.4.6 4 0%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UCP1基因表达的影响
        6.4.7 4 0%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PRDM16基因表达的影响
        6.4.8 4 0%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PGC1α基因表达的影响
        6.4.9 4 0%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TCF21基因表达的影响
        6.4.10 40%荞麦饲料及多酚干预对高脂小鼠HOXC8基因表达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I
附录 Ⅱ

(6)莜麦中非淀粉组分对淀粉体外消化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莜麦概述
        1.1.1 莜麦简介
        1.1.2 莜麦的营养成分
        1.1.3 莜麦的食用及药用价值
    1.2 莜麦中天然活性成分研究
        1.2.1 莜麦中的皂苷
        1.2.2 莜麦中的多酚
        1.2.3 植物多酚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1.2.4 多酚的生物活性
    1.3 莜麦淀粉的性质
        1.3.1 莜麦淀粉的结构性质
        1.3.2 莜麦淀粉的理化性质
        1.3.3 莜麦淀粉的功能性质
    1.4 淀粉的消化性
        1.4.1 影响淀粉消化的内在因素
        1.4.2 影响淀粉消化的外在因素
        1.4.3 非淀粉营养组分对淀粉消化的影响
        1.4.4 活性成分抑制淀粉消化性研究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2 莜麦和常见谷物的体外消化性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设备
        2.1.2 实验方法
        2.1.3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常见谷物的淀粉含量
        2.2.2 谷物原粉体外消化性水解曲线的比较
        2.2.3 谷物原粉的淀粉消化片段含量的比较
        2.2.4 谷物原粉HI和eGI的比较
    2.3 本章小结
3 莜麦淀粉及脱除非淀粉营养组分莜麦粉的性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设备
        3.1.2 实验方法
        3.1.3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脱除非淀粉营养组分莜麦粉及莜麦淀粉的基本组分分析
        3.2.2 脱除非淀粉营养组分莜麦粉及莜麦淀粉消化性
        3.2.3 溶解度和膨胀力的比较
        3.2.4 X-射线衍射分析
        3.2.5 扫描电镜分析
        3.2.6 红外光谱分析
        3.2.7 热力学性质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莜麦粉中活性成分提取及其对淀粉酶活性抑制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设备
        4.1.2 实验方法
        4.1.3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莜麦粉中活性成分含量
        4.2.2 莜麦粉活性成分的HPLC-MS分析
        4.2.3 莜麦粉活性成分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4.2.4 莜麦粉活性成分的α-淀粉酶抑制动力学分析
        4.2.5 莜麦粉活性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4.2.6 莜麦粉活性成分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动力学分析
        4.2.7 皂苷单体对α-淀粉酶的活性抑制作用及抑制反应类型
        4.2.8 皂苷单体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抑制作用及抑制反应类型
    4.3 本章小结
5 莜麦粉活性成分提取物对淀粉感官品质和体外消化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与设备
        5.1.2 实验方法
        5.1.3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
        5.2.2 淀粉-提取物复合物体外消化性水解曲线的比较
        5.2.3 淀粉-提取物复合物消化片段的比较
        5.2.4 淀粉-提取物复合物的感官品质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录 各图中数据

(7)金荞麦资源分析及多组学联合分析荞麦活性成分生物合成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荞麦属植物概述
        1.1.1 荞麦属植物的分类
        1.1.2 荞麦的营养价值
        1.1.3 荞麦的药用价值
        1.1.4 荞麦其他方面的价值
    1.2 金荞麦
        1.2.1 金荞麦概述
        1.2.2 金荞麦分类学研究
        1.2.3 金荞麦的应用价值
    1.3 转录组学及其研究进展
        1.3.1 转录组学概述
        1.3.2 转录组学应用
    1.4 蛋白质组学及其研究进展
        1.4.1 蛋白质组学概述
        1.4.2 蛋白质组学应用
        1.4.3 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联合应用解析植物代谢调控机制
    1.5 植物遗传转化以及在荞麦中的应用
        1.5.1 植物遗传转化的概念
        1.5.2 植物遗传转化在荞麦中的应用
        1.5.3 毛状根技术在荞麦中的应用
    1.6 MYB类转录因子调控生物黄酮类合成研究进展
    1.7 代谢组学研究
    1.8 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8.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8.2 研究内容
        1.8.3 技术路线
2 西南地区野生金荞麦资源调查及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野外调查区域与取样方法
        2.1.2 植物材料的扩繁
        2.1.3 引物设计
        2.1.4 DNA的提取,PCR扩增和测序
        2.1.5 序列分析
        2.1.6 系统进化分析
    2.2 结果
        2.2.1 西南地区金荞麦资源考察情况
        2.2.2 金荞麦序列分析与主导单倍型序列获得
        2.2.3 序列多样性分析
        2.2.4 ITS进化树分析
        2.2.5 matK进化树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3 金荞麦生物活性成分代谢组学分析
    3.1 材料与试剂
        3.1.1 试验试剂
        3.1.2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样品准备
        3.2.2 HPLC-Q-TOF-MS条件
        3.2.3 数据分析与处理
    3.3 多元统计分析
        3.3.1 三个组织的质谱解析
        3.3.2 三种组织样品的正、负离子模式下数据可靠性分析
        3.3.3 正离子模式下OPLS-DA分析鉴定特征差异化合物
        3.3.4 负离子模式下OPLS-DA分析鉴定特征差异化合物
    3.4 讨论与结论
4 茉莉酸处理的荞麦转录组学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
        4.2.3 总RNA提取
        4.2.4 RNA质量检测
        4.2.5 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4.2.6 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样品转录组测序数据
        4.3.2 转录组差异比较分析
        4.3.3 基因定位及比对分析
        4.3.4 基因区域分布分析
        4.3.5 差异表达分析
        4.3.6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4.3.7 差异表达基因的GO统计
        4.3.8 KEGG通路分析
        4.3.9 可变剪切分析
        4.3.10 变异分析
        4.3.11 转录因子分析
    4.4 讨论与结论
5 金荞麦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5.1 实验材料
        5.1.1 植物材料与载体
        5.1.2 实验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1.4 主要培养基
    5.2 实验方法
        5.2.1 野生型发根农杆菌A4 的鉴定
        5.2.2 野生型金荞毛状根的诱导
        5.2.3 A4 发根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5.2.4 转pCAMBIA3301 空载发根农杆菌的获得
        5.2.5 毛状根基因组DNA的提取
        5.2.6 转pCAMBIA3301 载体菌株及毛状根的鉴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发根农杆菌A4 活性检测
        5.3.2 毛转根的诱导过程
        5.3.3 转pCAMBIA3301 载体菌株及毛状根的鉴定
    5.4 讨论与结论
        5.4.1 金荞麦毛状根的诱导
        5.4.2 金荞麦毛状根生产芦丁可行性探究
6 转录因子对金荞麦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调控机制初探
    6.1 实验材料
        6.1.1 植物材料与载体
        6.1.2 实验试剂
        6.1.3 实验仪器
        6.1.4 主要培养基
    6.2 实验方法
        6.2.1 野生型发根农杆菌A4 的鉴定
        6.2.2 野生型金荞毛状根的诱导
        6.2.3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6.2.4 A4 发根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6.2.5 转基因发根农杆菌的获得
        6.2.6 转基因毛状根的鉴定
        6.2.7 毛状根基因组DNA的提取
        6.2.8 毛状根RNA的提取
        6.2.9 cDNA的合成
        6.2.10 RT-PCR引物设计及检测
        6.2.11 金荞麦黄酮类物质合成途径qRT-PCR检测相关基因引物设计
        6.2.12 毛状根黄酮类物质的检测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发根农杆菌A4 活性检测
        6.3.2 转基因发根农杆菌的检测
        6.3.3 毛转根的诱导过程
        6.3.4 转基因毛状根的鉴定
        6.3.5 金荞麦毛状根RNA的提取
        6.3.6 RT-PCR检测转基因毛状根中TrMYB4 的表达
        6.3.7 转基因毛状根类黄酮代谢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变化
        6.3.8 总黄酮及芦丁、槲皮素的含量检测
    6.4 讨论与结论
7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特色和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生赤壳霉Fataf6多糖对苦荞芽营养功能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荞麦的营养与功能
        1.1.1 荞麦的营养价值
        1.1.2 荞麦的主要黄酮类成分
        1.1.3 苦荞芽的营养功能
        1.1.4 苦荞芽的市场前景
    1.2 真菌多糖的研究概况
        1.2.1 真菌多糖的提取
        1.2.2 真菌多糖的纯化
        1.2.3 真菌多糖的结构解析
        1.2.4 真菌多糖的活性
    1.3 植物内生真菌多糖对宿主生长及活性成分合成积累的影响
        1.3.1 植物内生真菌的定义及来源
        1.3.2 植物内生真菌对宿主植物的影响
        1.3.3 内生真菌诱导子对宿主活性成分合成积累的调控机制
    1.4 论文设计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内生真菌Fataf6粗多糖的提取及对苦荞芽生长与黄酮积累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真菌
        2.1.2 植物材料
        2.1.3 培养基
        2.1.4 仪器设备与试剂
        2.1.5 内生真菌Fataf6 的发酵培养
        2.1.6 内生真菌Fataf6 粗多糖的制备
        2.1.7 内生真菌Fataf6 粗多糖对苦荞的诱导作用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内生真菌Fataf6 粗多糖的制备
        2.2.2 内生真菌Fataf6 粗多糖对苦荞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的影响
        2.2.3 内生真菌Fataf6 粗多糖对苦荞芽的芽长和根长的影响
        2.2.4 内生真菌Fataf6 粗多糖对苦荞芽生物量的影响
        2.2.5 内生真菌Fataf6 粗多糖对苦荞芽黄酮类物质积累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3 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理化特征初步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仪器设备与试剂
        3.1.2 内生真菌Fataf6 粗多糖的制备
        3.1.3 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的分离与制备
        3.1.4 多糖分子量的测定
        3.1.5 单糖组分分析
        3.1.6 单糖红外光谱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的分离纯化
        3.2.2 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的分子量分布
        3.2.3 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3.2.4 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红外光谱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对苦荞芽生长及黄酮积累初步作用机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真菌
        4.1.2 植物材料
        4.1.3 仪器设备与试剂
        4.1.4 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对苦荞的诱导作用
        4.1.5 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对苦荞芽防御酶的影响
        4.1.6 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对苦荞芽培养液pH的影响
        4.1.7 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对苦荞芽培养液电导率的影响
        4.1.8 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对苦荞芽黄酮类物质积累的影响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对苦荞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的影响
        4.2.2 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对苦荞芽长和根长的影响
        4.2.3 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对苦荞芽生物量的影响
        4.2.4 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对苦荞芽黄酮类化合物积累量的影响
        4.2.5 最佳浓度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对苦荞芽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4.2.6 最佳浓度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对苦荞芽培养液pH的影响
        4.2.7 最佳浓度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对苦荞芽培养液电导率的影响
        4.2.8 最佳浓度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对苦荞芽黄酮类物质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对苦荞芽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真菌
        5.1.2 植物材料
        5.1.3 仪器设备与试剂
        5.1.4 内生真菌Fataf6 活性多糖对苦荞的诱导作用
        5.1.5 脂肪的测定
        5.1.6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5.1.7 可溶性糖的测定
        5.1.8 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5.1.9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5.1.10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苦荞芽脂肪含量
        5.2.2 苦荞芽可溶性蛋白含量
        5.2.3 苦荞芽可溶性糖含量
        5.2.4 苦荞芽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含量
        5.2.5 苦荞芽总黄酮含量
        5.2.6 苦荞芽氨基酸含量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苦荞萌发工艺优化及相关代谢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苦荞的研究进展
        1.1.1 苦荞简介
        1.1.2 苦荞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功能成分
        1.1.3 苦荞的主要功效作用
        1.1.4 苦荞的开发应用现状
    1.2 苦荞种子萌发研究现状
        1.2.1 种子萌发现状
        1.2.2 种子萌发工艺研究
        1.2.3 萌发苦荞功能性成分研究
    1.3 低场核磁共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1.3.1 核磁共振概述
        1.3.2 低场核磁共振的应用概述
    1.4 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1.4.1 代谢组学背景
        1.4.2 植物代谢组学的研究手段
        1.4.3 植物代谢组学数据处理方法
        1.4.4 种子萌发代谢组学相关研究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苦荞的萌发工艺优化探究
    2.1 引言
    2.2 苦荞浸麦和发芽工艺优化
        2.2.1 材料和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萌动苦荞粉的加工特性及消化特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萌动苦荞粉的冻融稳定性
        3.3.2 萌动苦荞粉的凝胶能力
        3.3.3 萌动苦荞粉的水合特性
        3.3.4 萌动苦荞粉的透明度
        3.3.5 萌动苦荞粉的体外消化速率
    3.4 讨论
第四章 苦荞萌发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及成像情况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材料及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苦荞萌发过程中内部水分相态的划分
        4.3.2 T_2弛豫谱幅值与苦荞种子水分含量之间的关系
        4.3.3 苦荞种子萌发过程中各相态水分的迁移规律
        4.3.4 不同萌发时间苦荞的MRI成像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苦荞萌发过程中代谢物及其代谢途径变化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材料及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试验方法
        5.2.4 色谱条件
        5.2.5 质谱条件
    5.3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苦荞种子萌发过程的主成分分析(PCA)
        5.4.2 苦荞种子萌发过程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
        5.4.3 苦荞种子萌发各阶段差异代谢物筛选
        5.4.4 苦荞种子萌发各阶段差异代谢物层次聚类分析
        5.4.5 差异代谢物KEGG分析及代谢通路分析
    5.5 讨论
        5.5.1 苦荞种子萌发过程中各阶段的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变化情况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10)不同热加工对苦荞制品功能成分、质构及体外消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苦荞研究进展
        1.1.1 荞麦概述
        1.1.2 苦荞营养价值
    1.2 苦荞制品研究现状
    1.3 加工方式对谷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3.1 蒸制对谷物成分的影响
        1.3.2 煮制对谷物成分的影响
        1.3.3 烤制对谷物成分的影响
        1.3.4 加工方式对谷物抗氧化能力影响
    1.4 体外模拟消化的研究进展
        1.4.1 体外模拟消化的概述
        1.4.2 体外模拟消化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蒸制对苦荞馒头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仪器与设备
        2.2.2 材料与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苦荞馒头的制作
        2.3.2 基本成分的测定
        2.3.3 色差测定
        2.3.4 质构测定
        2.3.5 功能成分测定
        2.3.6 抗氧化能力测定
        2.3.7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蒸制对苦荞馒头基本成分的影响
        2.4.2 蒸制对苦荞馒头的色泽影响
        2.4.3 蒸制对苦荞馒头质构影响
        2.4.4 蒸制对苦荞馒头总酚含量的影响
        2.4.5 蒸制对苦荞馒头黄酮含量的影响
        2.4.6 蒸制对苦荞馒头芦丁含量的影响
        2.4.7 蒸制对苦荞馒头的抗氧化能力影响
        2.4.8 相关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煮制对苦荞面条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仪器与设备
        3.2.2 材料与试剂
    3.3 试验方法
        3.3.1 苦荞面条的制作
        3.3.2 基本成分的测定
        3.3.3 色差测定
        3.3.4 质构测定
        3.3.5 功能成分测定
        3.3.6 抗氧化能力测定
        3.3.7 数据分析
    3.4 结果分析
        3.4.1 煮制对苦荞面条基本成分的影响
        3.4.2 煮制对苦荞面条的色泽影响
        3.4.3 煮制对苦荞面条质构特性影响
        3.4.4 煮制对苦荞面条总酚含量的影响
        3.4.5 煮制对苦荞面条黄酮含量的影响
        3.4.6 煮制对苦荞面条芦丁含量的影响
        3.4.7 煮制时间对苦荞面条的抗氧化性影响
        3.4.8 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烤制对苦荞面包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试剂
        4.2.1 仪器与设备
        4.2.2 材料与试剂
    4.3 试验方法
        4.3.1 苦荞面包制作
        4.3.2 基本成分的测定
        4.3.3 色差测定
        4.3.4 质构测定
        4.3.5 功能成分测定
        4.3.6 抗氧化能力测定
        4.3.7 数据分析
    4.4 结果分析
        4.4.1 烤制对苦荞面包基本成分的影响
        4.4.2 烤制对苦荞面包色泽影响
        4.4.3 烤制对苦荞面包质构特性影响
        4.4.4 烤制对苦荞面包总酚含量的影响
        4.4.5 烤制对苦荞面包黄酮含量的影响
        4.4.6 烤制对苦荞面包芦丁含量的影响
        4.4.7 烤制对苦荞面包的抗氧化性影响
        4.4.8 相关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苦荞制品的体外模拟消化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仪器与设备
        5.2.2 材料与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苦荞制品制备
        5.3.2 体外模拟胃消化
        5.3.3 体外模拟肠消化
        5.3.4 黄酮含量的测定
        5.3.5 抗氧化能力测定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不同热加工对苦荞制品加工特性的影响
        5.4.2 主成分分析
        5.4.3 不同热加工苦荞制品的指标影响
        5.4.4 苦荞馒头的体外模拟研究
        5.4.5 苦荞煮制品体外消化
        5.4.6 苦荞烤制品体外消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

四、荞麦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2)——荞麦多酚的结构特性和生理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荞麦蜂花粉对Ⅱ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研究[D]. 张锦锦. 西北大学, 2021(12)
  • [2]金荞麦抗肺炎支原体的作用机理研究[D]. 柳招红.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3]一种苦荞复配白酒的开发研制[D]. 汤焘. 成都大学, 2021(07)
  • [4]荞麦多酚消化吸收及其对脂质代谢调控机制研究[D]. 姚轶俊. 江南大学, 2020(03)
  • [5]杂粮营养功能与安全研究进展[J]. 向月,曹亚楠,赵钢,彭镰心. 食品工业科技, 2021(14)
  • [6]莜麦中非淀粉组分对淀粉体外消化性的影响[D]. 汤旻玥.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7]金荞麦资源分析及多组学联合分析荞麦活性成分生物合成调控机制[D]. 罗庆林. 重庆大学, 2020
  • [8]生赤壳霉Fataf6多糖对苦荞芽营养功能品质的影响[D]. 江兰. 成都大学, 2020(08)
  • [9]苦荞萌发工艺优化及相关代谢组学分析[D]. 何伟俊.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10]不同热加工对苦荞制品功能成分、质构及体外消化的影响[D]. 马艺超.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荞麦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二)——荞麦多酚的结构特性和生理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