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台湾砂石资源管理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台湾砂石资源管理的启示

一、它山之石可攻玉——台湾砂石资源管理的启迪(论文文献综述)

张玲[1](2017)在《基于学生主体性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后简称《实施意见》)中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迫切需要各级各类创新创业人才为市场注入新活力,在此时代背景下,传统高等教育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追求单一知识和技能的提高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完全应对国家快速发展而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应运而生为人才培养提出了一种新思路。基于此,笔者从学生主体性视角出发,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个案,探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一些支持与帮助。首先,笔者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情况和学生主体性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研究流程。其次介绍了主体性、学生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并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回归其教育育人的本质。然后以南京理工大学为案例,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确证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主体性失落的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相关因素。最后,笔者认为完善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应该成为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落脚点,于是针对课程体系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郭英杰[2](2016)在《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文中提出庞德是20世纪充满争议性的大诗人,他也是英美诗歌界最难懂的作家之一。他花费五十二年时间仍未创作完成的诗歌代表作《诗章》,被公认为是一部"天书"。除了二十多种语言文字造成的阅读障碍,还有支离破碎的排版印刷、杂乱无章的文本结构、意识流式的表达陈述和透着神秘主义面纱的思想主张,这一切使《诗章》变得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同时也给欧美和国内的诗歌评论家带来困难和挑战。多年以来,在对《诗章》进行解读和阐释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和篇章一直无法有机联系到一起,而且由于没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全面的分析,致使读者在理解和认知方面容易陷入僵局。朱丽叶·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认知视角,帮助读者转换思维和理解方式,可用来解决这个让人困顿的难题。《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就是基于上述考虑着手进行研究的。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欧美学者围绕庞德和《诗章》主要展开五方面的研究:第一,把庞德生前撰写的各类文稿进行汇编整理,结集出版,为读者进行研究工作准备第一手素材;第二,对庞德的成长经历、个人境遇、人生起伏等展开个案研究;第三,对庞德的诗歌或翻译作品等,以导读和文本指南的形式进行概述;第四,对庞德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思想主题进行挖掘和整理;第五,对庞德的个人身份、历史地位和他在现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等进行讨论。国内学者围绕庞德和《诗章》也展开多方面的研究,其中五大板块最引人注目:第一,就庞德的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展开具体研究;第二,借助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讨论庞德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外在联系;第三,借助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对庞德的创作历程和诗学思想进行文学考察;第四,围绕庞德的《休·塞尔温·莫伯利》、《比萨诗章》等诗歌作品展开风格、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和讨论;第五,从美学视角对庞德的《神州集》、《诗经》等翻译作品进行解读和透视等。经过文献梳理可知,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学者正式提出以互文性为视角对庞德的《诗章》进行系统的文本研究的。劳伦斯·S·瑞尼的《一首蕴含历史的诗:<诗章>的文本研究》(1997)、理查德·泰勒的《<诗章>的文本》(1999)和詹妮弗·玛丽·努尔米的《埃兹拉·庞德<诗章>里的认识论以及互文性实践》(2007)涉及文本及互文性理论,但是明显有一些缺陷。国内学者主要关注庞德翻译理论及翻译实践方面的研究,对庞德在诗歌领域的贡献,尤其对他的诗歌代表作《诗章》进行文本细读方面,还有待开拓和创新。截至目前,国内还没有博硕士论文旗帜鲜明地借助互文性理论对庞德的《诗章》进行综合评价和系统研究的。鉴于此,本研究希望以互文性为视角,对庞德的《诗章》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讨论,以弥补国内外学者在该方面研究的不足。本研究除绪论和结论两部分之外,主要涉及五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讨论作为诗歌艺术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用诗的语言和诗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庞德一生中的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实现了诗言志、歌咏言的诗学功能。从互文性的视角看,《诗章》是一部众声喧哗的诗歌总集,里面不仅有富含诗意的意象在相互唱和,而且还有意象构成的漩涡充满各种回声和余音。此外,《诗章》作为诗歌艺术文本,其字里行间镶嵌着荷马、但丁、惠特曼、布朗宁、叶芝、艾略特、H.D.等诗人的影子,是一部众星闪烁、杂语纷呈的抒情戏剧史诗。实际上,《诗章》对史诗《奥德赛》和《神曲》进行了思想体系和叙述风格的戏仿,同时融合了惠特曼的自由体诗风、布朗尼的戏剧独白体、叶芝的象征主义风格以及艾略特、H.D.等诗人的叛逆文风。这一切造就了庞德独一无二的艺术体验和特立独行的诗学品格。第二章讨论作为人类文化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不是狭隘的宣扬美国文化至上的表述和话语,而是相反,庞德认为美国文化充斥着腐朽和堕落的内容,问题重重,只有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批判精神和东方文化的包容精神,才能使美国和美国文化走向光明,重新焕发生机。这也影射了人类文化文本之间相互作用、全面对话的倾向和事实。从互文性视角考察,庞德的确主动地在《诗章》里借助多样性的文本形式,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一方面有的放矢地再现各民族文化的对话和狂欢,另一方面淋漓尽致地呈现庞德要真实表达的文化诉求。第三章讨论作为社会历史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名副其实地承担着历史记事和历史警示等社会功能。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文本,《诗章》不仅吸收和改编历史上前人或后人的文字作品,而且借助戏仿、拼贴、引用、模仿等手段,对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文本进行了文本间的重组和改造。庞德的诗就是要整合古往今来的历史力量,并相信这些历史力量会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在《诗章》中,读者不难读到许许多多历史事件转化为历史文本,历史文本转化为社会公众意识,社会公众意识又转化为文学的事例。第四章讨论作为政治经济学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自出版以来之所以争议不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庞德把自己不成熟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完全暴露在《诗章》的具体情节。庞德最初受到家族传统的影响,后来因为笃信激进主义者奥拉格·拉奇和道格拉斯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学思想,希望为民族振兴撰写教科书。与此同时,他还不识时务地寄希望于像墨索里尼这样的法西斯头目,以为"公牛"可以将理论付诸实践,结果成为政治糊涂虫。他还在《诗章》中流露出一种反犹太主义思想,那是一种带有民族偏见的反犹太主义的罪恶。虽然庞德对自己的反犹太主义思想有所忏悔,但是显然不够深刻。庞德的政治经济学带着伤疤,但也不是没有好的方面,比如,庞德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中有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学的影子。第五章讨论作为道德哲学文本的《诗章》,认为《诗章》是庞德道德哲学思想的宣言书,里面点缀着闪光的细节,充满对正、明、仁以及真、善、美的追寻、叩问和反思,是庞德道德意识和哲学观念互文作用的结果。纵观《诗章》,不难发现,其字里行间不仅仅是庞德自己的人生感悟和道德理念,还有古希腊古罗马哲学、英法的启蒙哲学、德国的理性哲学、美国的超验主义哲学,甚至包括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儒家哲学。这些不仅反映了庞德对西方哲学思想的融会贯通,也反映了他对东方道德哲学的开放式理解和接受。庞德对中、诚、仁、道等哲学思想的吸收和消化,使他自觉地与治国治民的实用主义哲学建立互文性的联系;他对是非、美丑、正邪哲学观念的阐释和发挥,使他对社会道德标准有了全新的诠释。在《诗章》中,还会发现庞德是新柏拉图主义理念的热情崇拜者,他也是平民主义道德哲学的代言人。庞德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上维护社会正义,认为那不是权力而是职责,同时希望他维护百姓利益的话百试不殆。互文性理论是解读《诗章》的一把钥匙。借助该理论来关照《诗章》,不难看出,《诗章》作为文本的确具有开放、多元和跨语境的特征。当然,通过解读《诗章》再反观互文性理论本身,会发现对《诗章》的互文性阐释,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对互文性理论的一种贡献,或者说是一种开拓和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庞德的《诗章》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作品,该研究只是借助互文性视角对庞德的《诗章》进行尝试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因此只能是管中窥豹,不可能面面俱到。虽然依据克里斯蒂娃等文艺理论家的文本理论和互文性理论,可以把《诗章》视为诗歌艺术文本、人类文化文本、社会历史文本、政治经济学文本和道德哲学文本,但是不可能穷尽这些领域所有现象的研究,因为《诗章》本身就是由各种所指和无数话语组成的集合体,充斥着无限的可能性;而且,从一首诗的所指可以引申出更多的所指,以至于从某个诗歌话语中可以读出无数隐含话语。或许正因为这样,关于庞德《诗章》的研究才充满了扑朔迷离;或许正因为这样,关于庞德《诗章》的研究才变得趣味横生、意义无穷。

刘觅知[3](2015)在《近代社会思潮演进格局下的船山学研究》文中提出王船山,即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世称船山先生。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基于明朝灭亡的残酷教训,王船山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创新精神和“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悲壮情怀,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尤其是哲学进行了总结性的研究。王船山一生着述丰富,体系庞大,他的着作现今大部分收录在《船山全书》中,后人对他的生平事迹、交友活动、学术思想、政治主张等各方面都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考证和研究,学界将这一类的学术性研究泛称为“船山学”。王船山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着名思想家王充、张载等人的理论,对传统文化尤其是理学进行了中肯的批判、修正和总结,称得上是宋明理学的终结者和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最高峰。但是相比顾炎武、黄宗羲等其他明末清初学者的研究,近代以前,对王船山的研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船山学的传播范围也相对狭窄得多,直至到了19世纪中晚期,由湖南开始才出现了一股波及全国的研习船山学的热潮。而且可以明显的发现,近代船山学研究的发展与近代中国许多社会思潮的产生相伴相随。在近代几次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中,都可以发现王船山学术思想活跃的踪迹。理学经世思潮兴盛时,主张治学和为政都要关注社会、要讲求实效的曾国藩、郭嵩焘、彭玉麟等理学经世派将王船山视为儒学道统的传承者,积极弘扬船山学理学经世的主张和见解;维新思潮兴起后,倡导民权、抨击专制的维新人士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等则积极肯定王船山趋势更新的发展观和变革理念,积极为社会改良运动造势;民主革命思潮发展起来后,主张民族革命、弘扬国粹的辛亥革命志士章太炎、章士钊、刘人熙等大力宣扬王船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积极适应革命排满的需要;及至现代新儒学思潮产生后,主张以民族文化为本位,积极复兴儒学的熊十力、钱穆、贺麟等现代新儒家,积极借鉴船山学来构建适合近代社会发展的的哲学体系;而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潮兴起后,嵇文辅、侯外庐、张岱年等学者又努力挖掘和弘扬了船山学里蕴含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上面提及的这些学者们身处不同地域,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其学术观点、政治见解也各有千秋,但他们均能够将王船山视为自己的同道或益友,积极从船山学中汲取养料,为他们倡导的社会改良运动或革命运动提供理论支持。在这些仁人志士们的学术思想中或人格情操里.都或多或少可以发现受船山学影响的痕迹,船山学受到近代如此多的学者的青睐,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和研究的事情。同时船山学发展、演变的过程,恰好还吻合了近代中国主流社会思潮的发展,而且彼此之间还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因此本文即以船山学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二者之间的互动,认识到历次社会思潮的兴起,不仅丰富了船山学的内容,也推动了船山学的发展,更加有利于船山学较好地实现了从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过渡和转型,但同时船山学也积极地促进了近代社会思潮的活跃,并且还为近代的社会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提供了有力理论支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从学术思想方面做出来贡献。因此本文把近代的船山学研究作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的个案,试图通过剖析这一阶段船山学发展嬗变向度和转型机制,来透显近代社会各主要思潮产生、兴盛和衰老的过程,以及进一步探究在面临西方文化渗透的情况下,近代知识群体在寻求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对中西文明所做的沟通和融合,并力图揭示作为传统文化精粹之一的船山学,曾经给予了近代国人救亡图存的精神动力,今天在中华民族崛起的道路上,我们仍然可以继续弘扬船山的精神,坚持走自己的路,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

王世红[4](2015)在《“腹边互动”视野下秦汉时期边疆农业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集权国家的形成时期,在各民族融合过程中,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大,如何治理新开拓的边缘地区(边疆),成为王朝的要务。秦汉王朝一统伊始,根据同根同祖的文化本源,建立德治四夷的边疆治理之策,将中原与边疆视同为一体,是为"腹边互动","腹"是指文化、制度、生产力相对发达的中原地区,"边"是指新融入的文化、制度、生产力等相对落后于中原的边缘地带,中原之"腹"与边缘之"边"主要互动方式是设置郡县、移民、屯垦,通过诸种方式输出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维持了边疆的稳定。马大正研究员指出边疆具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含义,其中经济含义是指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边疆地区在经济区域类型和发展水平方面往往与内地有着较大的差别。正是因为这种不平衡性的存在,需要对边疆地区采取特别的扶持手段,帮助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而在传统农耕社会里,农业是主要的经济类型。表面而言,"腹边互动"是以中原的输出为主,但是其深层次所蕴含的却是民族的互动。因为中原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劳动力,在输出到边疆后,必定会面临边疆民众的选择,也就是边疆民众对中原制度、文化的理解、认同、接受、采纳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无法用行政的命令完成的,此之谓"腹边互动"。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安居方能乐业,中原(腹)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输入至新拓展的边缘地区(边疆)地区,促进了边疆生产的发展,满足了边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郡治的实施,使得"腹边"政令一统,同时郡治所在也成为梯度发展理论中的中心点;移民与屯垦,使得华夏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相处,不同民族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增进了解,对彼此的习俗、技能产生认同,进而互相学习,这又为互婚提供了基础。因此,分析秦汉时期边疆的农北开发政策,研究开发的成果与绩效,都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秦汉的边疆农业开发的政策,其中有些政策成为后世的珪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即便在当今也具有诸多意义。这也是本研究选题的原因和意义所在。本论文的内容与结构主要有四部分组成。一、秦汉时期腹边互动理论的构建与实施途径(第一章)。边疆开发并不是中原强加于边疆的,因为无论何种强加的结果都必然会引起被强加对象的反抗,所以本文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角度出发,将这种开发纳入到国家的形成层面,阐述边疆农业开发并不是中原王朝强加给周边边疆的,基于同根同祖的德治理论,中原王朝对边疆无偿的输出技术、文化等,目的是促进共同发展;而周边边疆民众对农业开发的赞同态度,表明开发也是周边边疆民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结果。二、秦汉时期中原(腹)输出的内在基础(第二章)。这一章从技术、农具、重农思想、气候等层面入手,将边疆农业开发置于当时社会整体系统之中,阐述中原(腹)输出对边疆农业开发的作用。三、秦汉时期诸边疆的农业开发状况(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这一部分详细分析秦汉时期王朝诸边疆的农业开发状况,主要包括北部边疆、西域、岭南边疆、西南边疆和东北边疆五个部分,涉及到边疆自然、民族、农业开发政策和边疆农业的发展状况等内容。四、秦汉时期边疆开发规律、实效等分析(第八章)。这一部分从边疆开发规律和绩效来分析,规律主要包括"重北轻南"和移民的规律;绩效主要包括边疆开发政策制定的依据及其特点、边疆农业开发的模式、边疆农业开发政策的实施效应、农业开发在边疆稳定与发展中的作用,目的是以古喻今,试图对当今的社会提供一定的借鉴。

钟善盈[5](2015)在《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运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力量的主要源泉,也是一股富有动力的现代化力量。自14世纪第一批华人先辈来到新加坡,似乎就注定了这个小岛国的道德教育,已离不开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新加坡虽是个人口稠密的弹丸小岛,却不仅在经济方面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且其保存、传承中华五千多年传统文化之成功是受到世界的肯定的,尤其是其以儒家道德价值观为主线的公民道德教育不仅使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新加坡得以传承,同时赋以儒家思想新的现代意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新加坡道德教育兼具东西方特色,可以为我国的道德教育建设提供借鉴。本课题主要以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分析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各个阶段发展情况及形成的历史背景入手,对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每一阶段予以梳理,并对其发展过程进行全面的概括;在总览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发展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在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发展过程中最受瞩目的阶段,即上世纪八十年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运动进行深入探究;通过深入分析新加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重磅推行儒家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原因,概括新加坡政府为应对由过度“西化”及三代同堂传统家庭结构的丧失等社会原因而引发的道德危机、推行儒家思想道德教育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在概括新加坡政府为推行儒家思想道德教育计划,力邀群儒汇狮城、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大力宣传、编写及推广中英文版《儒家伦理》教材、培训《儒家伦理》课程师资,以及创办东亚哲学研究所探讨儒家思想以增进新加坡人对儒家思想的认识等有力举措,及海外儒学专家对儒家思想与当代新加坡结合的重要观点的基础上,对上世纪八十年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特色经验进行提炼,从中得出新加坡儒家思想道德教育对我国道德教育实践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启发,从而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酵素。

高燕林[6](2015)在《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实习作为教师培养的关键环节,是连接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是保障未来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师教育质量的路径和举措,更是发挥教育在国家综合国力中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的前提和基础。被誉为世界教育强国的美国,历来重视教育实习,并不断对教师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旨在为美国培养更优秀的教师。形成于2010年的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以其鲜明的“临床实践”特点,从美国众多教师培养模式中脱颖而出,成为新时期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教师培养模式。本研究的研究方法是以文献研究为主、因素分析为辅,从临床实践型内涵研究到中美教师培养方案比较,剖析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同时反思我国教师教育的不足,旨在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本研究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审视了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首先,呈现了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由非组织化到组织化培养、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其次,追溯了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流变。教师教育思想是影响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出现了科学取向的教师教育思想、反思实践的教师教育思想、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思想和常识取向的教师教育思想等思潮。最后,教师教育政策对教师教育改革有导向作用,基于具有代表性的政策文本分析,概述美国教师教育政策的沿革。第二部分探究了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以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简述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提出路径及设计原则、基本要素和保障机制。具体而言,主要有教师培养的基本目标、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教师培养的临床实习与指导教师的资格认证要素和筛选制、合作伙伴关系、支持性伙伴关系、激励机制、问责制和知识库拓展等保障措施。第三部分选择了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的个案。以纽约市立大学临床实践型TESOL的人才培养为个案进行剖析。从对临床实践型TESOL的人才培养的招生要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实习和毕业标准等内容验证该模式在美国实施的情况。简述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然后,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实习和毕业标准四个方面对比中美硕士层次英语教师培养方案的差异。最后,从课程设置、执行过程和培养目标三个维度评析临床实践型TESOL的人才培养。第四部分总结了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借鉴。该模式经过五年时间的检验,未来教师临床实践能力提升,形成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策略,获得多方赞赏与认可;较之同时期其它教师培养模式,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呈现出时代性培养目标、聚焦课.程设置、分段式教育实习、合作式伙伴关系与强化指导教师作用等新特征;结合我国教师教育的实际情况,可从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中得到借鉴。即明确教师教育目标以重塑教师职业形象;加大教师教育资助力度以吸引优秀毕业生从教;加强教育实习组织性以消除理论与实践间鸿沟;深化大中小学合作以构建合作共同体;将“集体宣誓”仪式融入教师培养。

王莹莹[7](2014)在《我国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1949-2013) ——基于稻村的个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农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聚焦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呼唤。同时,随着学科的不断交叉和融合,历史研究从精英走向大众,回归平民和日常。将生活史研究引入到教育历史的研究,关注农村教师的生活史,也成为教育史研究的理论诉求。因此,回溯历史,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师的生活史进行研究,对于农村教育和教育史的研究都是必要的。本研究以地处中原的稻村为个案,以扎根基层的农村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田野考察、口述史、教育叙事等方法与途径,对该村教师的生活史进行考察,并对农村教师生活样态的变迁与农村教育政策、教师政策,乃至和国家地方的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讨。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导论阐明了研究的缘起,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对研究的主要概念“农村教师”和“生活史”以及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进行了界定,阐明研究的价值、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力争对全文的构思及写作进行宏观的涵盖。第一章通过对稻村所在的方县、一棵树镇和稻村及村小的介绍,对该村教师生活的主要场域进行呈现。这是研究稻村教师生活史的前提。第二章还原了20世纪40到50年代,国家政权更替中稻村教师生活的历史场景。这一时期,稻村的教师们面临着社会和政治的重大转折和国家的现代转型。以白德全为代表的近代塾师退出了稻村教育的舞台,中国乡村社会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传统文化也随着国家权力的强力渗透,而逐渐被消解。以李仲德、白宗贤、白宗文为代表的稻村新教师,成为稻村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第三章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农村教师生活的场景。“教育革命”成为这一时期所独有的话语,教育沦为政治的附庸。人与人的关系和情感充斥在政治斗争中,影响着农村教师政策的运行,成为左右乡村教师命运、决定其去留的重要因素。稻村的教师在这场“教育革命”的浪潮中,被政治权力控制,成为被改造的对象,几乎集体沉默,进一步丧失了独立人格,为农村教育发展带来了长期无法消弭的隐患。第四章主要呈现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世纪之交,随着拨乱反正的开展和国家对农村教师政策的调整,稻村的民办教师们面临的不同人生际遇。这些教师大都在新中国成立后接受教育,属于被文化大革命所耽误的一代,时代在他们身上刻上了鲜明的印记,他们在精神层面逐渐背离了传统的乡村文化。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教师的社会认同与以往相比有所下降,一些教师离开学校,成为商海弄潮儿,或从事其他职业。但大多数教师藉由对教师身份的认同,默默坚守,最终在机会来临之时,成为公办教师,摆脱了亦教亦农的尴尬身份。第五章考察了稻村小学在21世纪的没落与乡村教师的坚守。受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村小处于教育资源分配的金字塔的最底端。稻村的学校历经“五三制”改“六三制”和“撤点并校”的冲击,以及“南水北调”风波的影响,不断被边缘化,逐渐走向没落。仅剩下田华新等乡村教师,撒播希望的种子,成为乡村教育的守望者。结语部分通过对前面各章进行回顾,发现稻村教师生活变迁的内在本质,并探究农村教师个体与国家、社区之间的关系。国家对农村教师政策的演变成为影响农村教师生活变迁的重要因素,乡土社会的“人情”“关系”正是国家各项政策运行的土壤。扎根于此的农村教师,自觉亦或不自觉地对这些政策进行相同或者不同的个体选择,应对着生活中的种种事件。

王以梁[8](2014)在《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创业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可行路径。为此,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事实上,在西方发达国家创业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自主就业的重要方式,其创业就业的成功率达到20%到30%,对比之下,我国大学生创业就业成功率仅有1%。究其原因,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发达国家大学生的科技创业的数量与水平明显高于我国,而制约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关键因素是环境,进一步说,我国缺乏对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支撑环境。首先,本研究运用创新哲学的分析方法,将大学生科技创业置于创新实践的概念框架之下,将科技创业理解为创业主体与创业客体谋求协同的实践过程,创业客体既包括创业的实践对象——科技创业企业、产品或服务,还包括客观的创业环境。创业主体与客体是相互作用的,特别是构成客体之一的环境支撑因素对主体影响很大。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归纳了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一般要素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出构成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关键要素,即创业教育资源是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智力支撑环境,影响主体实践的知识完善过程;产业环境和资源平台建设是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物质支撑要素,影响实践主体创业活动的技术实施过程;政策和制度是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公共保障支撑要素,影响实践主体创业活动的社会化过程;文化是大学生科技创业发生的深层土壤,影响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动机和心态。其次,本研究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发达国家大学生科技创业成功经验的分析与综合,得出大学生科技创业成功来自于核心支撑要素之间的协同,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提升能力的创业教育与孕育创业的文化环境协同,其二是创业资源平台建设与创业政策要素的协同。前者,解决了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智力支撑问题,后者解决了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物质环境支撑问题,环境支撑要素在以上两个维度的动态协同是保障大学生科技创业更容易成功的关键。最后,本研究运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典型案例分析,对比发达国家的经验,从四个方面揭示出当前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践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即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资源供给不丰富,科技创业缺乏公共保障,科技创业智力支持不完备,科技创业的文化建设薄弱,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环境支撑体系建构的对策与建议。

伍晖虹[9](2013)在《扎哈·哈迪德在中国的建筑设计实践研究 ——以广州大剧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内建筑设计实践呈现出跳跃式的变革,海外建筑设计的输入成为这场变革的重要力量。扎哈·哈迪德以中标广州大剧院项目而闻名中国,由此进入岭南人乃至国人的视野并与之结缘。本文梳理了海外建筑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追述了扎哈·哈迪德的出身、教育和独特经历对其创作思想的形成之源,分析了扎哈·哈迪德以广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系列建筑设计实践,探讨了扎哈·哈迪德建筑与景观一体化设计等创作思想及其表现手法,总结了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即“晰释复杂性”、非线性系统中的复杂性思维以及“不规则建筑的自然意向”之景观表达。“晰释复杂性”是哈迪德建筑创作的核心理念,是其设计的指导性原则;哈迪德以解决复杂性为方向,通过不断创新,利用新材料、新设计技术、新形式等概念,面对各种挑战,扩充了建筑设计的成果总目、语言和内容;围绕非线性的复杂性思维,以参数化设计系统为核心,哈迪德以非线性、结构性、有机塑性为特征创造“超理性”的建筑形态,营造模糊而连续的复杂空间,划分动态的功能空间,诠释了“绘画性”建筑美学观;不规则建筑的自然意向贯穿于哈迪德建筑与景观一体化设计思想的建筑创作过程,设计中注重场地文脉的梳理与提炼,使场地建筑与城市文脉、场地肌理相互和谐交融;同时以动态的文脉观关注文脉的继承与发展,剔除毫无价值的文脉元素,挖掘有意义的影响因素,创造出新的城市建筑语汇,营造了崭新的城市建筑景观。文章重点剖析了扎哈·哈迪德在中国的第一个方案实施完成作品——广州大剧院的设计实践,进一步探讨了哈迪德建筑与城市景观相融合的设计理念。大剧院方案“圆润双砾”之设计立意构思,“双砾”意象之建筑与景观融合共生,“双砾”艺术与自然之地域文化表达,艺术化空间建构和结构成就建筑之美等,都体现了结合中国传统园林、景观和文化思想,以及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文章结论部分指出了本研究的借鉴意义与启示。哈迪德的创新是建立在融合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对城市文化动态历史发展观认识之上的,是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中方与西方、艺术与建筑、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景观,以及科技与建筑等各种社会发展因素的开拓性建筑创作。哈迪德是开启一个时代新建筑语汇的先锋,为中国建筑设计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有益的启示。建筑创作设计理念的自我创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外建筑的融合与交流,中国本土特色建筑理论的建立,追求建筑风格与功能的统一,国人建筑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人、自然和建筑的有机整体建构,是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唯此,中国建筑师才能早日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早日向世界展示中国设计的风采。

常俊丽[10](2013)在《中西方大学校园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时代,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同时,高校的教与学的方式、环境设施的需求与设置、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多样性、社会需求都在发生着动态变化,作为校园载体的景观将会随之变化,这些变化对校园规划和建设提出新的挑战,需要设计者的认真研究和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悠久,校园景观作为教育的室外场所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本国校园景观的研究可以促使校园文脉的传承,对西方的研究可以吸取精华,有利于建设我国校园景观。论文共分四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的课题及概念研究:在第一章绪论中通过对大学生数量的增加、高等院校的增多、校园环境景观的教育功能、大学校园在“借鉴”中发展及大学校园景观在比较中发展的分析,论述了选题的源起,同时在研究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归纳了研究的内容、方法、概念及研究遵循的理论框架。第二部分为分析问题的中西校园景观研究:第二章是西方大学校园景观研究,包括西方古代大学校园景观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以及根据世界教育中心转移分别以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和美国为分析对象,研究各个国家的代表性大学校园景观。第三章是梳理中国大学不同时期的代表校园景观,总结景观特征及发展趋势。第三部分为分类归纳:第四章是总结影响大学校园景观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第五章是根据校园造景要素分类,总结地形、水体、植物、环境设施以及雕塑小品的景观形式与特征。第六章是按照城市意向分类从道路、区域、边界、节点和标志分析校园景观意向。第七章是总结大学校园景观空间布局和类型。第四部分为研究总结:第八章是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案例的景观实践,包括西方和中国各一所大学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与研究。第九章是在前面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中西大学校园景观的异同,提出借鉴城市规划理论、功能多样化、生态化、城市化、互动化、国际化、旅游化和避震减灾的校园景观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外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实践经验的分析和对比,提出大学校园景观需要在比较、借鉴中发展。

二、它山之石可攻玉——台湾砂石资源管理的启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它山之石可攻玉——台湾砂石资源管理的启迪(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学生主体性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新的时代背景的要求
        1.1.2 创新创业教育自身改革深化的要求
        1.1.3 高校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要求:主体性高速发展期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情况的基本概况
        1.3.2 国内创新创业研究现状
        1.3.3 学生主体性研究的基本概况
        1.3.4 评价
    1.4 重要概念的定义与内涵
        1.4.1 创新教育
        1.4.2 创业教育
        1.4.3 创新创业教育
        1.4.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1.4.5 学生主体性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访谈法
    1.6 研究流程图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主体性
    2.1 主体性与高校学生主体性
        2.1.1 主体性内涵
        2.1.2 高校学生主体性
    2.2 主体性教育理论
        2.2.1 教育具有主体性
        2.2.2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
        2.2.3 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关系
    2.3 教育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机制
    2.4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
        2.4.1 发展学生主体性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应有之义
        2.4.2 学生主体性发展水平低的现状阻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
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性分析—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
    3.1 问卷的编制
    3.2 问卷的结果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失落
        3.2.1 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3.2.2 学生能动性的发展
        3.2.3 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3.3 影响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3.3.1 教育理念的影响
        3.3.2 传统性别角色定位的影响
        3.3.3 家庭背景的影响
        3.3.4 学科背景的影响
        3.3.5 教学评价的影响
        3.3.6 教学方式的影响
        3.3.7 师生关系的影响
        3.3.8 课程体系的影响
4 对策与建议—完善的课程体系的建立
    4.1 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几点认识
        4.1.1 根据不同学生群体设置不同课程
        4.1.2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
        4.1.3 提供多样的课程类型
    4.2 美国创业型大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借鉴
        4.2.1 教育理念
        4.2.2 课程体系
        4.2.3 课程特点—基于学生主体性视角的分析与比较
    4.3 其他建议
        4.3.1 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学分
        4.3.2 重视公选课和实践课程在评奖评优中的作用
5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2)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诗章》的写作背景和宏旨
    2. 《诗章》的框架和内容
    3. 《诗章》与文本和文本性
    4. 《诗章》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5. 研究意义、内容和思路方法
第1章 作为诗歌艺术文本的《诗章》
    1.1 意象与漩涡:众声喧哗的诗歌
        1.1.1 《诗章》对维多利亚诗歌传统的颠覆
        1.1.2 《诗章》对意象派和漩涡派诗风的继承和发展
    1.2 影响与踪迹:叶芝、惠特曼、布朗宁和其他
        1.2.1 《诗章》与叶芝的象征主义风格
        1.2.2 《诗章》与惠特曼的自由体诗歌
        1.2.3 《诗章》与布朗宁的"独白体"
        1.2.4 《诗章》与艾略特、卡明斯、H.D.等诗人的叛逆文风
    1.3 《诗章》对《奥德赛》艺术呈现方式的戏仿
        1.3.1 《诗章》对《奥德赛》思想体系的戏仿
        1.3.2 《诗章》对《奥德赛》叙述风格的戏仿
    1.4 《诗章》对《神曲》艺术呈现方式的戏仿
        1.4.1 《诗章》对《神曲》思想体系的戏仿
        1.4.2 《诗章》对《神曲》叙述风格的戏仿
    1.5 《诗章》诗歌艺术特色的本土化和国际化
    1.6 小结
第2章 作为人类文化文本的《诗章》
    2.1 多样性:特别的文化盛宴
        2.1.1 《诗章》里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
        2.1.2 《诗章》里东西文化的对话和狂欢
    2.2 隐喻性:"黑暗的森林"与美国文化
        2.2.1 《诗章》展现的美国文化
        2.2.2 《诗章》表达的文化诉求
    2.3 人类文化的碎片化叙事
        2.3.1 《诗章》里文化的碎片化与现实性
        2.3.2 《诗章》里的文化杂糅与叙事
    2.4 "我们思考,因为我们无知"
        2.4.1 《诗章》的文化功能论
        2.4.2 《诗章》的文化优势论
    2.5 《诗章》赋予人类文化使者的责任担当
    2.6 小结
第3章 作为社会历史文本的《诗章》
    3.1 "一首包含历史的诗"的历史性内涵
        3.1.1 《诗章》文本的历史性
        3.1.2 《诗章》历史的文本性
    3.2 社会之镜:没有人能看到他自己的终结
        3.2.1 《诗章》的历史记事功能
        3.2.2 《诗章》的历史警示功能
    3.3 个人历史和社会历史的建构统一
        3.3.1 《诗章》的个人历史叙事
        3.3.2 《诗章》的社会历史叙事
    3.4 历史之网:一只大蜘蛛的执着梦想
        3.4.1 《诗章》历史的超现实性
        3.4.2 《诗章》历史的预言性
    3.5 《诗章》、历史拾荒者与历史的放逐
    3.6 小结
第4章 作为政治经济学文本的《诗章》
    4.1 家族传统与政治经济学思想
        4.1.1 《诗章》折射出的"家族意识"
        4.1.2 《诗章》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
    4.2 为民族振兴撰写教科书
        4.2.1 《诗章》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普适性"
        4.2.2 《诗章》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民族性
    4.3 "政治糊涂虫"与梦想的幻灭
        4.3.1 《诗章》政治经济学的理性与非理性
        4.3.2 《诗章》政治经济学与危险的"公牛"
        4.3.3 《诗章》政治经济学梦想的幻灭
    4.4 反犹太主义思想的真实和扭曲
        4.4.1 《诗章》反犹太主义思想的根源
        4.4.2 《诗章》反犹太主义的表现
        4.4.3 《诗章》反犹太主义的忏悔
    4.5 《诗章》的"苦恼":带着伤疤的政治经济学
    4.6 小结
第5章 作为道德哲学文本的《诗章》
    5.1 道德意识和哲学思想的合欢
        5.1.1 《诗章》处处点缀"闪光的细节"
        5.1.2 《诗章》的道德哲学思想
    5.2 道德哲学:人存在的驱动力
        5.2.1 《诗章》中的古希腊哲学
        5.2.2 《诗章》中的德国哲学和法国启蒙思想
        5.2.3 《诗章》中的超验主义哲学思想
    5.3 《诗章》与道家智慧、佛学以及儒家思想
        5.3.1 《诗章》里的道家智慧
        5.3.2 《诗章》里的佛学思想
        5.3.3 《诗章》里的儒学思想
    5.4 庞德的道德哲学思想与社会理想
        5.4.1 《诗章》中的是非观
        5.4.2 《诗章》中的美丑论
        5.4.3 《诗章》中的正邪意识
    5.5 《诗章》与平民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
    5.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庞德生平
    附录二: 庞德作品
    附录三:《诗章》的主体框架结构
    附录四:《诗章》成书的过程年表
    附录五:《诗章》各章节内容概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近代社会思潮演进格局下的船山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船山学”概念的论述和船山学研究的分期讨论
        1.2.2 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界定
        1.2.3 船山学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船山学的特点及近代知识群体对船山学的认识
    2.1 王船山的生平事迹和着作考述
    2.2 王船山的学术特征
    2.3 近代知识群体对船山学的诠释和重建
第3章 理学经世思潮兴起和船山学中经世致用思想的彰显
    3.1 理学经世思潮兴起
    3.2 湘籍官绅传播船山学和复兴湖湘文化的热忱
    3.3 邓显鹤首次系统刊刻《船山遗书》船山学初显光彩
    3.4 曾国藩刊刻金陵版《船山遗书》促使船山学显名于天下
    3.5 郭嵩焘对王船山的敬重和推崇
    3.6 彭玉麟创立船山书院及对船山学的弘扬
第4章 维新思潮兴起和对船山学变革思想的弘扬
    4.1 维新变法思潮兴起
    4.2 谭嗣同人格精神和学术思想与船山学的渊源
    4.3 梁启超对船山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方法
    4.4 刘人熙积极弘扬王船山道德救世的理念
    4.5 清末社会思潮变迁与王船山入祀孔庙
第5章 民主革命思潮中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诠释
    5.1 民主革命思潮兴起
    5.2 国粹派对船山思想的弘扬和诠释
    5.3 章太炎对王船山“夷夏大防”思想的借鉴和阐发
    5.4 《船山学报》的创办及对船山学的推广
    5.5 西学东渐下船山学研究的新发展
第6章 现代新儒学思潮与船山学研究的新发展
    6.1 现代新儒学思潮兴起
    6.2 熊十力新唯识论哲学体系下对船山学的阐释和修正
    6.3 钱穆宋学观视野下对船山学的认识和理解
    6.4 贺麟“新心学”哲学观与船山学的关系
    6.5 第一代现代新儒家其他学者对船山学的研究
第7章 马克思主义思潮与船山思想研究的新范式
    7.1 马克思主义思潮兴起
    7.2 嵇文甫开创了用唯物史观研究船山学的先河
    7.3 侯外庐“早期启蒙说”视野下的船山学研究
    7.4 张岱年的船山学研究和对“文化综合创新论”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近代船山学文献资料及大事简表(1829----1949)
附录
致谢

(4)“腹边互动”视野下秦汉时期边疆农业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范围的界定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腹边互动”理论视角
    第一节 对秦汉“腹边互动”的认知
    第二节 “腹边互动”理论的构建与实践
        一、同宗同祖体系的建立
        二、华夏为天下“中”、“长兄”意象的构建
    第三节 “腹边互动”的实践
        一、孝悌之根据
        二、德治的实践
    第四节 “腹边互动”的途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秦汉边疆开发的腹地支撑能力分析
    第一节 “腹边互动”的气候条件分析
    第二节 “腹边互动”耕作技术支撑
    第三节 “腹边互动”的工具技术支撑
        一、牛耕与铁器的推广
        二、牛耕与铁器功效
        三、秦汉各边疆地区铁制农具的考古发现与种类
    第四节 “腹边互动”的政府支撑分析
        一、统治者重农
        二、农学的雏形出现
        三、秦汉农官制度的完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北疆的农业开发
    第一节 北疆概况
        一、北疆的概念及地理
        二、北疆的农业考古
        三、北疆与中原同一族源
    第二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北疆农业开发政策
        一、移民
        二、屯田
        三、设置郡县
        四、关市
    第三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北疆农业开发绩效
        一、对赵信城粮食总量的推测~*
        二、秦汉时期北疆种植物
        三、“腹边互动”下匈奴的农耕文化发展
        四、奇兽入塞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腹边互动”下汉代西域的农业开发
    第一节 西域概况
        一、中原关于西域概念的形成
        二、早已联通中原的西域农业
    第二节 “腹边互动”下汉代西域的农业开发政策
        一、设置西域都护,开始政治统治
        二、移民
        三、屯田
    第三节 “腹边互动”下汉代西域的农业经济开发成就
        一、“腹边互动”体系下工具与技术的互动
        二、互动视野下西域农作物种植
        三、乌孙的游牧经济
        四、西域传入的物种及葡萄酒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岭南边疆农业开发
    第一节 岭南概况
        一、“五岭”的指属
        二、岭南的农业考古
        三、融合、分蘖期的秦汉时期岭南民族
    第二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岭南农业开发政策
        一、统一开拓岭南边疆的认知
        二、设置郡县
        三、移民实岭南
    第三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岭南的农业开发成就
        一、中原刺激下的耕种工具及耕作技术的发展
        二、“腹边互动”下岭南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发展
        三、“腹边互动”下岭南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内传
        四、“腹边互动”下岭南农产品加工业
        五、地方性专业物产志的出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西南边疆农业开发
    第一节 西南概况
        一、西南的农业考古
        二、融合、分蘖过程中的汉代西南民族
    第二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西南农业的开发政策
        一、设置郡县
        二、羁縻统治
        三、移民垦殖
        四、军事屯田
    第三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西南农业的开发成就
        一、西南农业整体概况
        二、“腹边互动”下巴蜀农业的发展
        三、“腹边互动”下汉民与技术流入
        四、“腹边互动”下的西南水利的兴修
        五、西南的粮食生产能力与对农业开发评价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东北边疆农业开发
    第一节 东北概况
        一、东北地理概况
        二、东北的上古农业
        三、嬗变中的东北民族
    第二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东北边疆农业开发政策
        一、设置管理机构
        二、移民
        三、屯田
        四、羁縻控制
    第三节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东北农业开发成就
        一、“腹边互动”下考古所见东北农业变化
        二、“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东北边疆民族向农业经济演进
        三、“腹边互动”下初步发展的东北民族农产品加工业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腹边互动”下秦汉时期边疆开发的特点与作用
    第一节 秦汉时期民族互动特点
    第二节 “腹边互动”下移民作用
    第三节 “腹边互动”政策制定的依据及其特点
    第四节 “腹边互动”下农业开发区域差异
    第五节 “腹边互动”开发政策的实施效应
    第六节 农业开发在边疆稳定与发展中的作用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两汉历代农业诏书统计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及参与课题
致谢

(5)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运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论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采用的方法
第一章 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发展过程研究
    一 建国初期道德教育重建阶段(自1959年到1978年)
    二 宗教教育夹带儒家伦理教育实施阶段(自1978年到1982年)
        (一)《道德教育报告书》的发表
        (二)《好公民》道德教育系列教材的编撰
        (三)列宗教知识为必修科目
        (四)增设“儒家思想”科目为道德教育选修科目
    三 儒家伦理教育的普及阶段(1982年-1989年)
    四 重新反思儒家伦理教育阶段(1991年至今)
第二章 八十年代新加坡儒家思想道德教育运动探究
    一 儒家伦理课程提出的背景及原因
        (一)过度“西化”引发了道德危机
        (二)三代同堂传统家庭结构的丧失
        (三)保存中华传统文化的“根”
        (四)学习儒家伦理,抗拒不良的社会风气
    二 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实施
        (一)多措并举,奠定儒家思想基础及拟定教学大纲
        (二)《儒家伦理》教材编写与推广
        (三)师资培训
        (四)成立儒学研究会东亚哲学研究所
    小结
第三章 新加坡儒家思想道德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 新加坡儒家思想道德教育特色
        (一)开创先河——将儒家伦理思想列入中学道德教育课程
        (二)群儒盛会——多次邀请海外儒学专家赴新共探儒家思想
        (三)媒体全力宣传——助推儒家思想道德教育计划
        (四)编撰教材——世界第一套《儒家伦理》
        (五)“新加坡模式”的“社会工程”
    二 新加坡儒家思想道德教育运动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道德教育应由政府主导,以保障顺利实施
        (二)道德教育实践应重视宣传,提高公众道德教育意识
        (三)道德教育教材应符合学生智力及心理客观发展规律,真正为教师及学生所用
        (四)道德教育可与儒家传统思想有机结合,道德教育与文化传承并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我国的教师教育亟需改革
        (二) 教师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三) 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可为我国提供有益借鉴
    二、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一) 丰富教师教育理论
        (二) 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三) 从“通道仪式”切入
    三、研究现状分析
        (一) 美国职前教育实习研究
        (二) 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三) 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 临床实践型
        (二)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三) 教师培养模式
        (四) 教育实习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从临床实践型的内涵研究到中美教师培养方案的比较
        (二) 以文献研究为主因素分析为辅
第1章 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一、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
        (一) 由非组织化到组织化培养
        (二) 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三) 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二、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流变
        (一) 科学取向的教师教育思想
        (二) 反思实践的教师教育思想
        (三) 标准本位的教师教育思想
        (四) 常识取向的教师教育思想
    三、美国教师教育政策的沿革
        (一) 美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二) 美国教师教育政策的文本要点
第2章 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提出及设计原则
        (一) 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兴起
        (二) 美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蓝带小组的成员结构
        (三) 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的设计原则
    二、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一) 教师培养的基本目标
        (二) 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
        (三) 教师培养的临床实习
        (四) 指导教师的资格认证
    三、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一) 筛选制
        (二) 合作伙伴关系
        (三) 支持性伙伴关系
        (四) 激励机制
        (五) 问责制
        (六) 知识库拓展
第3章 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案例剖析
    一、纽约市立大学临床实践型TESOL的人才培养
        (一) 招生要求
        (二) 培养目标
        (三) 课程设置
        (四) 教育实习
        (五) 毕业标准
    二、广州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简述
        (一) 培养目标
        (二) 培养方式
        (三) 课程设置与要求
        (四) 实践学习规划
        (五) 学位论文
    三、中美硕士层次英语教师培养方案的比较
        (一) 培养目标比较
        (二) 课程设置比较
        (三) 教育实习比较
        (四) 毕业标准比较
    四、临床实践型TESOL的人才培养评析
第4章 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的经验与借鉴
    一、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成效
        (一) 未来教师临床实践能力提升
        (二) 形成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策略
        (三) 获得多方赞赏与认可
    二、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的特征
        (一) 时代性培养目标:培养临床实践型教师
        (二) 聚焦课程设置:强化临床实践能力
        (三) 分段式教育实习:增加教学实践机会
        (四) 合作式伙伴关系:构建资源共享格局
        (五) 强化指导教师作用:重塑临床教师角色
        (六) 理想与现实碰撞:反思培养方案瓶颈
    三、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一) 明确教师教育目标以重塑教师职业形象
        (二) 加大教师教育资助力度以吸引优秀毕业生从教
        (三) 加强教育实习组织性以消除理论与实践间鸿沟
        (四) 深化大中小学合作以构建合作共同体
        (五) 将“集体宣誓”仪式融入教师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课题
后记

(7)我国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1949-2013) ——基于稻村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一) 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呼唤
        (二) 教育史研究视野下移的理论诉求
        (三) 史料发掘的迫切需要
    二、 相关研究综述
        (一) 农村教育的研究
        (二) 农村教师的研究
        (三) 生活史的研究
        (四) 农村教师生活史的研究
    三、 相关概念和范畴的界定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空间的界定
        (三) 时间的界定
    四、 研究价值
        (一) 学术价值
        (二) 应用价值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六、 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一个地处中原的村落
    一、 方县与一棵树镇
        (一) 方县概况
        (二) 一棵树镇概况
    二、 稻村概况
        (一) 村庄的地理与水文
        (二) 村庄的历史
        (三) 稻村的经济
        (四) 村里唯一的学校
第二章 政权更迭中农村教师的新生与适应
    一、 新教育在稻村的孕育与萌芽
        (一) 稻甜保小的创办
        (二) 保小的教学
        (三) 扎根乡村的启蒙者
    二、 困境中求生存的近代塾师
        (一) 耕读之家:职业的承继
        (二) 再学习:教学生涯的维系
        (三) 保长之死:教学生涯的终结
        (四) 重归耕读:乡村文化人的归宿
    三、 新学校里的新教师
        (一) 走向历史舞台的民办教师
        (二) 多元化的角色与身份
        (三) “五班七人”:对新学制的适应
        (四) 从“薪粮供给制”到“货币工资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育革命”与知青教师的改造
    一、 “教育革命”中的稻村教师
        (一) “四集体”中失声
        (二) 整风与反右运动的冲击
        (三) 勤工俭学的尝试
        (四) 耕读学校的创办
        (五) 学校下放与“戴帽初中”
    二、 知青教师与农村“知识分子”的改造
        (一) 知青教师在稻甜大队
        (二) “黑五类”教师的生活史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办教师的欣喜与尴尬
    一、 从“臭老九”到“光荣的人民教师”
        (一) 两位民办教师身份的“失”与“得”
        (二) 基于社会认同的职业选择
        (三) 基于自我认同的敬业奉献
    二、 民办教师离职之殇
        (一) 家庭与职业的权衡
        (二) “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三) 主动离职的商海弄潮儿
    三、 稻村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一) 民办教师的晋级
        (二) 民办教师的转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教育的守望者
    一、 稻村小学的衰落
        (一) “五三制”改“六三制”
        (二) “撤点并校”的冲击
        (三) “南水北调”风波
    二、 坚守的乡村女校长
        (一) 高考落榜
        (二) 工人身份教师
        (三) 波折的晋级路
        (四) 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本章小结
结语
    一、 国家:农村教师身份与地位的法定建构
        (一)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初建
        (二) 教育革命时期:停滞
        (三) 拨乱反正时期:调整与整顿
        (四) 乡镇统筹时期:矛盾重重
        (五) 深化改革时期:不断完善
    二、 社区:基于关系与人情的政策运作
        (一) 农村教师的社会关系类型
        (二) 农村教师社会关系的积极影响
        (三) 农村教师社会关系的消极影响
    三、 个体:基于身份认同的策略选择
        (一) 社会认同——农村教师的情感皈依
        (二) 自我认同——农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
参考资料与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创业与科技创业概念的研究
        1.2.2 国外大学生创业研究
        1.2.3 关于创业支撑环境的研究
        1.2.4 我国大学生的科技创业相关研究
        1.2.5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科技创业的内涵与特征
    2.1 概念界定
        2.1.1 创业
        2.1.2 科技创业
        2.1.3 大学生科技创业
    2.2 科技创业的实践特征
        2.2.1 科技创业是作为实践存在的
        2.2.2 科技创业实践中的主客划分
        2.2.3 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实践特征
    2.3 科技创业实践主体与环境
        2.3.1 作为创业支撑环境欲求者的大学生创业主体
        2.3.2 作为科技创业支撑条件的科技创业支撑环境
        2.3.3 大学生科技创业实践的成功——科技创业主体与环境的辩证统一
第3章 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结构与关键要素
    3.1 创业支撑环境的概述
        3.1.1 环境与创业环境
        3.1.2 创业支撑环境的类型与特征
    3.2 创业支撑环境的分析
        3.2.1 一般外部环境分析
        3.2.2 行业环境分析
        3.2.3 内部环境分析
    3.3 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构成要素
        3.3.1 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一般构成要素
        3.3.2 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整体构建
    3.4 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关键要素
        3.4.1 创业教育资源是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智力支撑环境
        3.4.2 产业环境和资源平台建设是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物质支撑要素
        3.4.3 政策和制度是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公共保障支撑要素
        3.4.4 文化是大学生科技创业健康发展的深层影响要素
第4章 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关键要素的协同
    4.1 提升能力的创业教育与孕育创业的文化环境协同
        4.1.1 创业教育资源的丰富支撑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初步形成
        4.1.2 各具特色的创业文化成为激发创业动机的土壤
        4.1.3 教育的显现功能与文化的潜在作用的协同
    4.2 创业资源平台建设与创业政策的协同
        4.2.1 大学生创业资源平台建设发挥基础支撑功能
        4.2.2 政策和制度建设发挥了大学生科技创业的保障功能
        4.2.3 创业资源平台的硬性功能与政策的软性功能的相互协同
第5章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现状与分析
    5.1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案例分析
        5.1.1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案例
        5.1.2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成功基本特征
    5.2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5.2.1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5.2.2 全方位的创业教育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5.2.3 内涵丰富的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以东北大学“大学生四节活动”为例
    5.3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资源平台建设与创业政策发展现状分析
        5.3.1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资源平台的形成与发展
        5.3.2 建设有特色创业资源平台大连东软学院为例
        5.3.3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政策创新现状分析——以辽宁省教育厅为例
    5.4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5.4.1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资源供给不丰富
        5.4.2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缺乏公共保障
        5.4.3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智力支持不完备
        5.4.4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文化建设薄弱
第6章 构建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对策分析
    6.1 构建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指导原则
        6.1.1 环境的构建要立足于我国情境
        6.1.2 环境的构建要满足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实践需要
        6.1.3 创业支撑环境的构建要与创业者相适应
    6.2 构建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
        6.2.1 形成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激励文化
        6.2.2 开拓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资源供给
        6.2.3 提供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公共保障
        6.2.4 保证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的智力支持
    6.3 建立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协同机制
        6.3.1 实现创业教育发展与创业文化建设的协同
        6.3.2 建立资源和政策协同机制
第7章 结论
    7.1 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独特性
    7.2 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实践性
    7.3 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四大关键要素及其结构
    7.4 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四大关键要素之间的协同
    7.5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关键要素协同中的问题
    7.6 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的构建对策与措施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9)扎哈·哈迪德在中国的建筑设计实践研究 ——以广州大剧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哈迪德创作思想的形成
    2.1 出身及家庭影响
    2.2 教育的影响
        2.2.1 本科:贝如特美国大学数学专业
        2.2.2 硕士:AA 伦敦建筑联盟学院
    2.3 设计理念的来源
    2.4 小结
第三章 哈迪德设计理念及其国内外实践
    3.1 晰释复杂性
        3.1.1 参数化设计认识
        3.1.2 参数化设计核心
        3.1.3 案例分析
    3.2 非线性系统中的复杂性思维
        3.2.1 “超理性”的造型想象
        3.2.2 模糊而连续的流动空间营造
        3.2.3 动态的功能划分
        3.2.4 “绘画性建筑”的美学诠释
        3.2.5 小结
    3.3 “不规则建筑的自然意向”之景观表达
        3.3.1 场地文脉的呼应:建筑和谐
        3.3.2 场地建筑的城市公共化空间
        3.3.3 建筑与景观之融合共生
        3.3.4 小结
    3.4 一脉相承的设计理念:国内主要设计实践
        3.4.1 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3.4.2 南京青奥中心
        3.4.3 银河 SOHO
        3.4.4 小结
第四章 广州大剧院
    4.1 设计任务书
    4.2 广州大剧院国际竞赛实施和评选
        4.2.1 实施和筛选:“九大方案甄选三大设计”
        4.2.2 专家点评:“广州大剧院要独一无二”
    4.3 “圆润双砾”方案探析
        4.3.1 “双砾”:方案立意构思解析
        4.3.2 “双砾”:建筑与景观之融合共生
        4.3.3 “双砾”:艺术与自然之地域文化表达
    4.4 广州大剧院设计实施
        4.4.1 建筑与景观融合的设计理念
        4.4.2 中西建筑文化冲突调和
        4.4.3 先进的参数化技术设计手法
        4.4.4 艺术化的空间建构
        4.4.5 结构成就建筑之美
        4.4.6 设计攻关与实施缺憾
        4.4.7 小结
第五章 借鉴与启示
    5.1 借鉴与启示
        5.1.1 设计理念的自我创新
        5.1.2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5.1.3 设计手法的技术创新
    5.2 结语
        5.2.1 建构中国本土特色的建筑理论
        5.2.2 建立中国建筑文化的自觉自信
        5.2.3 追求建筑风格与功能的统一
        5.2.4 实现人、自然和建筑的有机融合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10)中西方大学校园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源起
        1.1.1 大学生数量增加
        1.1.2 大学校园增多与扩建
        1.1.3 校园景观教育功能
        1.1.4 校园景观环境意识增强
        1.1.5 大学校园景观在借鉴中发展
        1.1.6 大学校园景观在比较中发展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相关概念与范围界定
        1.4.1 研究的相关概念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主要内容和论文框架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框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西方大学校园景观
    2.1 西方大学校园景观雏形
        2.1.1 古希腊大学校园景观的园林风格
        2.1.2 萌芽期
        2.1.3 发展期—体育场所
        2.1.4 形成期—学园
        2.1.5 西方大学校园雏形景观特色
    2.2 意大利大学校园景观
        2.2.1 意大利大学校园景观的园林风格
        2.2.2 意大利大学校园发展
        2.2.3 校园景观实例分析—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
    2.3 英国大学校园景观
        2.3.1 英国大学校园景观的园林风格
        2.3.2 英国大学校园发展
        2.3.3 修道院庭园式校园
        2.3.4 开放式方院校园
        2.3.5 草陌式(Mall)校园
        2.3.6 风景如画式校园
    2.4 法国大学校园景观
        2.4.1 法国大学校园景观的园林风格
        2.4.2 法国大学校园发展
        2.4.3 实例分析——巴黎大学( Université de Paris)
    2.5 德国大学校园景观
        2.5.1 德国大学校园景观的园林风格
        2.5.2 德国大学校园发展概述
        2.5.3 实例分析——包豪斯学院
    2.6 美国大学校园景观
        2.6.1 美国大学校园景观的园林风格
        2.6.2 借鉴的殖民地时期大学校园景观
        2.6.3 开放的建国新时期大学校园景观
        2.6.4 风景如画的民主时期大学校园景观
        2.6.5 美术学派式的大学校园景观
        2.6.6 复古与创新的当代大学校园景观
    2.7 小结
        2.7.1 原始开放状态的自然校园景观
        2.7.2 自我包容封闭状态的庭院校园景观
        2.7.3 半封闭状态的半开敞校园景观
        2.7.4 半开放状态的中心轴线校园景观
        2.7.5 人性化开放状态的公园式校园景观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国大学校园景观
    3.1 礼乐相融的古代大学校园
        3.1.1 城市中的官学
        3.1.2 自然中的书院
    3.2 中西合璧的近代大学校园
        3.2.1 发展概述
        3.2.2 选址
        3.2.3 景观空间布局
        3.2.4 景观风格
        3.2.5 功能分区
        3.2.6 实例分析—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
    3.3 行政模式的解放初期大学校园
        3.3.1 发展概述
        3.3.2 选址
        3.3.3 大学校园景观特点
        3.3.4 实例分析—清华大学东区校园
    3.4 自由的当代大学校园景观
        3.4.1 发展概述
        3.4.2 选址特色
        3.4.3 自由布局
        3.4.4 空间多样
        3.4.5 生态特色
    3.5 小结
        3.5.1 融合封闭的校园景观
        3.5.2 景观中心的校园景观
        3.5.3 景观中轴的校园景观
        3.5.4 自由开放的校园景观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影响大学校园景观的因素
    4.1 场地物质因素
        4.1.1 气候特征
        4.1.2 地域特征
    4.2 人文因素
        4.2.1 园林观念
        4.2.2 设计观念
    4.3 使用主体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大学校园景观实体构成要素
    5.1 地形
        5.1.1 大学校园地形分类
        5.1.2 地形景观的发展
    5.2 水景
        5.2.1 水景在校园中的作用
        5.2.2 校园水景分类
        5.2.3 水景观的发展
    5.3 休憩设施
        5.3.1 休憩设施的作用
        5.3.2 休憩设施分类
        5.3.3 休憩设施景观发展
    5.4 植物
        5.4.1 植物的作用
        5.4.2 大学校园植物景观构成
        5.4.3 大学校园植物景观发展
    5.5 雕塑
        5.5.1 大学校园雕塑的作用
        5.5.2 大学校园雕塑位置选择
        5.5.3 雕塑选题
        5.5.4 雕塑形式
        5.5.5 大学校园雕塑的发展
    5.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大学校园意象景观
    6.1 道路
        6.1.1 大学校园道路景观构成
        6.1.2 大学校园道路景观布局
        6.1.3 大学校园道路景观的发展
    6.2 区域
        6.2.1 入口区域
        6.2.2 教学区景观
        6.2.3 生活区景观
        6.2.4 科研区
        6.2.5 运动区
    6.3 边界
        6.3.1 校园外边界
        6.3.2 校园内边界
    6.4 节点
        6.4.1 节点的作用
        6.4.2 节点名称的文化性
    6.5 标志
        6.5.1 校园标志
        6.5.2 空间标志
    6.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
    7.1 空间布局形式
        7.1.1 核心簇群式
        7.1.2 网格庭院式
        7.1.3 线性空间式
    7.2 空间形态类型
        7.2.1 核心空间
        7.2.2 纪念空间
        7.2.3 广场空间
        7.2.4 庭院空间
    7.3 景观空间布局发展特色
        7.3.1 连续性
        7.3.2 体验感
        7.3.3 标本学习
        7.3.4 与城市共享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中西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8.1 西方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案例—UTT 大学
        8.1.1 项目背景
        8.1.2 景观设计原则
        8.1.3 景观定位
        8.1.4 总体规划
        8.1.5 中心公园
        8.1.6 景观分区规划设计
        8.1.7 热带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设计总结
    8.2 中国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案例—郑州华信学院新校区
        8.2.1 背景分析
        8.2.2 景观立意—华信中原风校园景如画
        8.2.3 景观规划结构
        8.2.4 节点景观规划
        8.2.5 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
        8.2.6 景观道路系统
        8.2.7 湿地景观规划设计
        8.2.8 小结—传承文脉的校园景观
第九章 中西大学校园景观比较及发展趋势
    9.1 中西大学校园景观比较
    9.2 大学校园景观发展趋势
        9.2.1 城市化
        9.2.2 功能多样化
        9.2.3 生态化
        9.2.4 互动化
        9.2.5 国际化
        9.2.6 旅游化
        9.2.7 避震减灾
        9.2.8 动态弹性化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结语
    10.1 理论总结
    10.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详细中文摘要
详细英文摘要

四、它山之石可攻玉——台湾砂石资源管理的启迪(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学生主体性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 张玲.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2]庞德《诗章》的互文性阐释[D]. 郭英杰.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3]近代社会思潮演进格局下的船山学研究[D]. 刘觅知. 湖南大学, 2015(02)
  • [4]“腹边互动”视野下秦汉时期边疆农业开发研究[D]. 王世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5]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运动为例[D]. 钟善盈. 海南师范大学, 2015(08)
  • [6]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D]. 高燕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
  • [7]我国农村教师生活史研究(1949-2013) ——基于稻村的个案分析[D]. 王莹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8]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支撑环境研究[D]. 王以梁. 东北大学, 2014(03)
  • [9]扎哈·哈迪德在中国的建筑设计实践研究 ——以广州大剧院为例[D]. 伍晖虹.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10]中西方大学校园景观研究[D]. 常俊丽.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台湾砂石资源管理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