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一、团体心理辅导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韦丽炎[1](2021)在《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共情是对他人情绪体验的共鸣和理解进而产生行为反应的一种能力,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助人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助推器,也是人际关系和谐的粘合剂。本研究包括对共情量化研究和团体辅导干预研究两部分。在量化研究中,对1026名大学生进行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施测,旨在研究大学生共情能力特点和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能力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团体辅导干预研究中,引用和融合非暴力沟通元素设计有效提高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团体辅导方案,将该方案用于实验组的大学生被试干预中,来探讨融合非暴力沟通元素的团体辅导方案的有效性,及其对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1)大学生共情能力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并在性别、专业类别、是否属于独生子女的人口学变量上有显着性差异。(2)大学生共情能力与社会自我效能感显着正相关,共情能力能够正向预测社会自我效能感。(3)大学生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显着正相关,共情能力能够正向预测人际交往能力。(4)大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显着正相关,社会自我效能感能够正向预测人际交往能力。(5)大学生共情能力既可以直接影响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通过社会自我效能感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共情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中呈部分中介作用。(6)引用和融合非暴力沟通元素的共情团体辅导能够显着提高大学生共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探讨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弥补共情能力与人际关系研究中的不足,为大学生情感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研究新思路和依据;引用和融合非暴力沟通元素设计的共情团体辅导方案,为提高大学生共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供干预新视角和可操作的方法。

臧伟胜[2](2021)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对手机冷落行为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以人际关系为中介》文中研究表明手机冷落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交情境中只顾低头玩手机而冷落身边的人或事物的行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社交情境行为。手机成为现代人际互动不可或缺的载体,而手机冷落行为正日渐成为人们逃避现实交往的一种捷径,尤其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消极影响,因此探索改善之道倍显重要。研究表明生命意义感和人际关系与诸多可预测手机冷落行为的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在探索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人际关系和手机冷落行为的现状及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团体辅导降低了大学生的手机冷落行为水平,探索出了一种有效改善大学生手机冷落行为的干预途径。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探索研究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人际关系和手机冷落行为的现状及关系。对全国各地419名大学生进行了中文生命意义问卷(C-MLQ)、手机冷落行为通用量表(GSP)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RIDS)的问卷调查;第二部分是在研究一的基础上,以人际关系为干预变量,以团体辅导为干预手段,对大学生手机冷落行为进行为期八周的干预研究。综合以上两个研究结果,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大学生手机冷落行为和人际关系的部分维度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生源地差异和独生子女差异;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人际关系和手机冷落行为之间两两显着相关;人际关系在生命意义感和手机冷落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的效应量为-0.11;团体辅导前后,人际关系的时间主效应显着,手机冷落行为的组别主效应显着,人际关系和手机冷落行为的时间与组别交互作用均显着,即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团体辅导可以显着改善大学生的手机冷落行为水平。

马梅[3](2020)在《团体辅导对特殊教育学校中视障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发展,特殊教育成为国家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包括对视障学生的教育及关注。特殊教育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残疾学生具有健全良好的人格特质和必要的生存技能,以使其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对视障学生的学校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以使其更容易适应以后生活及社会工作环境。通过多年对视障学生的教育教学发现:由于视觉的缺陷,感官功能受损,行动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致使视障小学生与外界的接触机会大大减少,生活及学习活动范围、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也相对较少,缺乏人际交往的机会和经验。另外,在自身的缺陷、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部分人群对特殊人群的误解和偏见等情况下,使得视障小学生在人格发展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其人际关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扰,而这可能影响视障小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本研究旨在通过团体辅导,利用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视障小学生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及体验,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本研究包括两个研究部分:研究一通过半结构访谈、参与式观察和量表调查的方法对视障小学生人际关系一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研究二以视障小学生人际关系现实状况及特点为基础,以团体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为理论依据,本着助人自助、以学生为主的价值观,根据郑日昌(1999)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中交谈行为、交际方面、待人接物、异性交往的四个维度并结合本研究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视障小学生的人际关系干预方案,并组织实施了十次团体辅导活动,以此来探讨团体辅导是否能改善视障小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通过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研究一表明:(1)视障小学生普遍存在人际关系困扰问题,存在一定程度人际关系困扰的人数占总人数80%,需引起重视;(2)视障小学生人际关系受到局限交往模式的影响;(3)视障小学生人际关系受到家庭氛围及其态度影响;(4)视障小学生人际关系受到网络冲击的影响;(5)视障小学生人际关系受到视障程度等级、个体性格差异和能力水平高低等影响。研究二表明:通过以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干预后,对视障小学生的交谈行为、交际方面、待人接物、异性交往等四个维度数据进行前后测并通过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呈现显着性差异,表明团体辅导对视障小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减少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有显着作用。

张德阳[4](2020)在《中职生留守经历与其孤独感关系及心理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留守经历是指18周岁及以下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被留在户籍所在地达半年及以上,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经历。诸多研究表明,留守经历会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其中孤独感是留守儿童和经历留守个体一种代表性的心理感受,高孤独感水平将对个体的认知、情绪及人际交往的诸多方面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对高孤独感个体进行有效心理干预意义非凡。本研究以中职生为研究对象,探究留守经历对其孤独感的影响,包括有无留守经历中职生孤独感的差异,留守时间因素(留守所处年龄阶段、初次留守时间、留守时长)对中职生孤独感的影响。同时探索行之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有留守经历中职生的孤独感进行干预。本研究由两个相互衔接的研究组成。研究一使用自编留守经历问卷和邹泓修订的《青少年孤独感问卷》,选取两所中职学校的588名被试施测,对调查数据分析后结果表明:(1)有留守经历的中职生在孤独感水平上明显高于无留守经历的中职生。(2)仅学龄期留守经历对中职生孤独感的影响明显高于仅学前期留守经历,学龄期留守经历对中职生孤独感的影响更大。(3)初次留守发生在学前期,时间越长对中职生孤独感的影响越大;初次留守发生在学龄期,留守时长对中职生孤独感的影响不显着。同时,以上(2)、(3)共同说明留守时间因素对有留守经历中职生孤独感的强弱有直接影响。研究二制定以家庭关系修通为主兼具认知调整、情绪疏导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在自愿的基础上,选取研究一中的28名高孤独感中职生作为团体成员,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对实验组实施每周一次总计八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最终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本研究设计的以家庭关系修通为主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能显着降低有留守经历中职生的孤独感水平,验证了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有效性。研究一与研究二的结果共同表明:留守经历所造成的亲子关系疏离是影响中职生孤独感的重要因素。根据以上结论,本研究分别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徐畅[5](2020)在《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基于舞动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探索》文中认为高中阶段是提高学生接纳水平的关键期。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亲人的细心呵护下成长,习惯了成为“中心”。随着他们步入高中,他们面临着独立自主的生活和学习,此时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如人际关系不良、同伴接纳不佳、不合群、适应不良等,这些问题对高中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造成很大的影响。研究发现,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改善以上问题,因此本研究在全面考察高中生的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和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及关系的基础上,探讨通过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高中生自我接纳与接纳他人,从而有效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可能性。研究者在云南省昆明市、山东省枣庄市选取了三所不同的高中,采用信效度较高且适用于高中生群体的《自我接纳量表》、《容纳他人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0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42名高中生进行了干预辅导。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高中生自我接纳的特点:高中生自我接纳水平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自我评价水平较低,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高中生的自我接纳水平、自我评价水平及自我接纳整体水平上在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自评性格、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类型、家庭氛围、生源地、年级、科目类别、是否住校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在是否为学生干部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2)高中生接纳他人的特点:高中生接纳他人水平较差。高中生的接纳他人水平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自评性格、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类型、家庭氛围、生源地、年级、文理分科、是否住校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在是否是学生干部这一点上则无明显差异。(3)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特点:高中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好,对题目所描述的症状有轻微感受,但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个体差异较大,心理健康问题分布不均。高中生在心理健康整体水平在性别、自评性格、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氛围、家庭类型、生源地、年级、是否住校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在是否为独生子女、科目类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4)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与心理健康三者关系的研究表明:高中生的自我接纳、接纳他人与SCL-90总分呈显着的负相关。通过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高中生自我接纳水平、接纳他人水平对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在中介效应检验中发现,接纳他人在自我接纳和SCL-90之间起中介作用。(5)舞动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研究表明:经过以“自我接纳、接纳他人”为主题的接纳性的舞动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显着提高了高中生的自我接纳水平及接纳他人水平;在此基础上有效提高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且效果良好。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研究者对提升高中生的自我接纳水平、接纳他人水平及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和建议,并从三者关系出发提出了通过自我接纳、接纳他人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对策及建议。

杨丽丽[6](2020)在《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职业教育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招录中职学校学生数量不断上升,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学校适应便是其中之一。尽快适应高职生活已成为中职学生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学生对大学生活适应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状况及健康,还影响他们未来发展。学生经历由中职到高职的转校,面临和中职阶段不一样的学习生活,需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群体。帮助中职学生如何快速的转换角色过渡到高职阶段,不仅是中职学生自身所要考虑的,也是教育工作者及社会所关注的。了解中职升高职学生学校适应的基本状态,进一步分析中职升高职学生适应不良的心理特点,探索提高学校适应水平的方法,对高职新生入学教育、中职毕业指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并丰富职业学习阶段衔接过程中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情况进行了调研,用SPSS16.0进行分析,了解中职升高职新生的性别、学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留守与非留守、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的差异,中职升高职新生以及与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之间的差异,对适应不良的中职升高职新生进一步访谈发现在学习适应、自我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校园适应、满意度适应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并通过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实验组的适应不良的学生进行8次干预;再次利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团体辅导后的实验组和未做干预的对照组进行测试,从问卷评估、被试主观评估、观察评估中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学校适应水平的影响。本研究结论如下:1.性别、民族、留守与非留守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中,差异不显着。2.文科与理工科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满意度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择业适应、自我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4.贫困与非贫困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人际关系适应上,存在显着差异。5.中职升高职新生、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的差异比较,在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适应上,差异显着,有着不同的适应特点;在学校适应上,差异不显着。6.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学校适应总体情况、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学校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满意度适应方面,差异显着。7.实验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学校适应总体情况、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自我适应方面,差异显着。但是情绪适应、自我满意度适应方面,差异不显着。

曹雅梦[7](2020)在《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消防员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消防员心理弹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基于Kumpfer的心理弹性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消防员心理弹性的影响,以期为消防员心理健康促进和职业压力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采用量性研究分析消防员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探索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消防员心理弹性的影响。共包括两部分:1.消防员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量性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毫州市市区所有消防救援支队中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70名消防员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弹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正负性情绪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2.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消防员心理弹性影响的类实验性研究:在前期问卷调查中心理弹性得分较低的消防员中,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70名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消防员,最终确定心理弹性得分≤65分的70名消防员进入本部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通过抛硬币法确定干预组(35人)和对照组(35人)。干预组进行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正常工作和生活,不进行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心理弹性量表评价消防员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非参数秩和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2名干预组消防员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消防员的干预效果,作为类实验性研究的评价补充。结果1.消防员的心理弹性总分为(68.09±8.56)分,其各维度的得分分别是坚韧(34.41±5.30)分、自强(23.14±2.98)分、乐观(10.54±2.16)分;自我效能得分为(28.07±5.64)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8.59±10.48)分,其各维度的得分分别是:主观支持(21.59±4.66)分、客观支持(10.61±4.61)分、对支持的利用度(6.39±2.12)分;积极应对得分为(23.12±5.42)分,消极应对得分为(13.43±4.11);正性情绪得分为(31.09±6.53)分,负性情绪得分为(21.23±4.50)分。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是否独生子女、工作年限在消防员心理弹性均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心理弹性及各维度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正性情绪、积极应对均呈正相关,与负性情绪、消极应对均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①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独生子女、工作年限是消防员心理弹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宗教信仰对消防员心理弹性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共解释了 74.3%总变异景;②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各维度、应对方式各维度、正负性情绪各维度是消防员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共解释了 80.5%的总变异量,.其中消极应对和负性情绪对消防员心理弹性起负向影响作用。5.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消防员心理弹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团体心理辅导后,干预组消防员心理弹性干预后测量得分为(69.69±3.86)分、干预2个月后测量得分为(72.57±3.87)分,与干预前相比,心理弹性得分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消防员心理弹性得分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消防员心理弹性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质性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消防员的自我效能、积极情绪、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从而提高消防员的心理弹性水平,进一步验证方案是有效的。结论1.基于Kumpfer的心理弹性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可以提升消防员的心理弹性水平,并有即时性和持续性的效果,从而提高其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2.基于Kumpfer的心理弹性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可在消防员心理弹性干预中推广应用,为消防员心理健康促进和职业压力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殷何莲[8](2020)在《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旨在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影响作用,从而为初一新生提升人际适应性提供有效、实用的团体心理辅导。因为人际适应性是社会适应的重要组成。学生人际适应性的提升,不仅带给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会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环境,并在学业上有更好的表现。所以本研究有利于促进小学与中学心理教育的衔接,帮助初一新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也有利于丰富人际适应性训练的培养方案,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借鉴。本研究的研究思路是在对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等内容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研究和现实需要探究:(1)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现状特点。(2)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影响。第一部分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重庆市巴南区某中学639名初一新生的人际适应性水平。第二部分的研究运用了教育实验法,探讨了团体心理辅导是否能改善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研究以重庆市巴南区某中学初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级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人际适应性为主题设计干预方案,在实验组开展10次团体心理辅导,而在对照组不开展任何人际方面的辅导。研究结果显示:1.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水平总体上状况较好,处于中上水平。2.初一新生的人际适应性在性别、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上呈现出显着差异,而在家庭氛围上没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女生在人际适应性总均分及人际认知性、人际互动性两维度上的得分均显着高于男生。3.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实验组在人际认知性、人际互动性两方面以及总体人际适应性上的情况均显着好于对照组。具体而言,实验组学生在自知性、吸纳性、关系认知性、洞察性、信息传递性、合作性、移情性、自主性、反思性九个方面的情况要显着好于对照组。4.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的总体人际适应性以及人际互动性方面的情况显着好于实验干预前,但在人际认知性方面的改善情况并不明显。具体而言,相比较干预前,团体心理辅导后,学生在吸纳性、洞察性、移情性、自主性、调控性、反思性六个方面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总体而言,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改善初一年级新生的人际适应性水平,是学校提高学生人际适应性水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黄文树[9](2020)在《初中生人际困扰对孤独感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以自尊为中介》文中认为人际困扰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受个人、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因素影响而发生人际关系或人际沟通的障碍。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自我发展的重要阶段,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身心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当初中生在其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人际困扰问题时就会产生不良的心理结果。孤独感就是一种产生于不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不愉快主观体验,长期的孤独感会导致青少年适应不良。有研究表明,人际困扰会影响初中生自尊的发展,自尊则对初中生的孤独感有一定影响。2017年,中国有超过一成的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为农村留守儿童,目前针对这些农村初中生的人际困扰、自尊和孤独感进行探究的研究较少。为此,探讨农村初中生人际困扰、自尊和孤独感的关系,并通过基于提高初中生自尊的人际关系团体辅导干预活动来改变初中生的人际困扰和孤独感,对于指导中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使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UCLA孤独感量表》对贵州某农村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的520名初中生(男:270名,女:250名)进行调查。探讨了初中生人际困扰、孤独感和自尊的现状及其关系,分析了自尊在人际困扰对初中生孤独感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其次,运用教育实验法,从参与问卷调查的初一学生中随机选取实验组被试(N=24)和对照组被试(N=27)。对实验组被试进行人际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共13次,为期三个月);而对照组在此期间,不接受任何有关人际关系方面的团体心理辅导(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全部干预结束后,对两组进行人际困扰、自尊与孤独感的后测,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孤独感的影响,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初中男生比女生拥有更高水平的人际困扰和孤独感,更低的自尊水平;低年级的初中生人际困扰高于高年级的初中生;人际困扰与自尊负相关,与孤独感正相关,且自尊在人际困扰和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对初中生的孤独感具有积极作用,不仅减少其人际困扰,其自尊水平也有明显提高,且能降低其孤独感。依据本研究结论,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彭禹银[10](2020)在《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新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主要在于调查成都市某中学初中新生社交焦虑水平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现状及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通过实施针对具有社交焦虑倾向的学生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之后,通过降低初中新生社交焦虑的水平,提升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进而改善人际交往困扰的状况。[方法]首先将成都市某中学初一年级新生共计205名学生作为被试,通过《交往焦虑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问卷调查分析初中新生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困扰的现状及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之后,在其中筛选出社交焦虑分数中等偏上的40名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的实验设计,匹配分为两组,实验组20人,对照组20人,对实验组学生实施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对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1)初中新生在社交焦虑水平上没有显着性别差异,存在显着独生与非独生差异,即独生子女的社交焦虑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2)初中新生在人际关系困扰方面不存在显着性性别差异,存在显着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即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困扰程度。(3)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困扰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即人际关系困扰程度越高,社交焦虑水平越高。在回归分析显示可看出,在一定程度上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可以用来预测社交焦虑水平。(4)实验组接受了团体心理辅导干预之后,在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的得分上与对照组的得分均有极其显着的差异(p<0.00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有助于降低初中新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提升初中新生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从而改善人际交往困扰的状况。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共情能力的概述
        1.1.1 共情能力的概念和维度
        1.1.2 共情能力的测量
        1.1.3 共情能力的研究现状
    1.2 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概述
        1.2.1 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1.2.2 社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1.2.3 社会自我效能感与共情能力的相关研究
    1.3 人际交往能力的概述
        1.3.1 人际交往能力的概念
        1.3.2 人际交往能力的测量
        1.3.3 人际交往能力与共情能力的相关研究
    1.4 非暴力沟通的概述
        1.4.1 非暴力沟通的概念
        1.4.2 非暴力沟通与共情能力的相关研究
第2章 问题提出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意义
第3章 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问卷施测过程
        3.2.4 数据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3.3.2 大学生共情能力的特点
        3.3.3 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
        3.3.4 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共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中的中介作用
    3.4 讨论
        3.4.1 大学生共情能力的特点分析
        3.4.2 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分析
第4章 团体辅导的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设计
        4.2.3 研究工具
    4.3 团体辅导方案的制定
        4.3.1 团体辅导方案制定的理论依据
        4.3.2 团体辅导活动干预的层面
        4.3.3 团体辅导方案内容的形成
        4.3.4 团体辅导方案的确定
    4.4 研究结果
        4.4.1 同质性检验结果
        4.4.2 团体辅导干预后显着性检验
        4.4.3 实验组团体辅导活动效果总评价
        4.4.4 单元活动反馈结果
        4.4.5 观察员的活动记录与反馈
        4.4.6 实验组焦点讨论与收获分享
    4.5 讨论
        4.5.1 团体辅导干预效果显着性分析
        4.5.2 团体辅导活动反馈
第5章 研究结论
第6章 研究创新与局限
    6.1 研究创新
    6.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对手机冷落行为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以人际关系为中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手机冷落行为
        2.1.1 手机冷落行为的概念界定
        2.1.2 手机冷落行为的理论研究
        2.1.3 手机冷落行为的影响因素
        2.1.4 手机冷落行为的测量
        2.1.5 手机冷落行为的干预研究
    2.2 生命意义感
        2.2.1 生命意义感的概念界定
        2.2.2 生命意义感的测量
        2.2.3 生命意义感的干预研究
        2.2.4 生命意义感与手机冷落行为的相关研究
    2.3 人际关系
        2.3.1 人际关系的概念界定
        2.3.2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状况
        2.3.3 人际关系的测量
        2.3.4 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
        2.3.5 人际关系与手机冷落行为的相关研究
        2.3.6 人际关系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研究
第3章 问题提出
    3.1 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3.2 研究目的与内容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框架
    3.5 研究方法
    3.6 研究意义
        3.6.1 理论意义
        3.6.2 现实意义
第4章 研究一:生命意义感、人际关系与手机冷落行为的关系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研究对象
        4.3.2 研究工具
        4.3.3 研究流程
    4.4 研究结果分析
        4.4.1 生命意义感、人际关系和手机冷落行为的现状分析
        4.4.2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人际关系和手机冷落行为的相关分析
        4.4.3 大学生人际关系在生命意义感与手机冷落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4.5 讨论
        4.5.1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特点
        4.5.2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4.5.3 大学生手机冷落行为的特点
        4.5.4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人际关系和手机冷落行为的关系
        4.5.5 大学生人际关系在生命意义感与手机冷落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4.6 结论
    4.7 对干预方案的启示
第5章 研究二:手机冷落行为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方法
        5.3.1 研究设计
        5.3.2 研究对象
        5.3.3 研究工具
        5.3.4 辅导方案
        5.3.5 研究流程
        5.3.6 数据处理方法
    5.4 干预结果分析
        5.4.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同质性检验
        5.4.2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方差分析
        5.4.3 辅导过程的效果评估与结果分析
    5.5 讨论
        5.5.1 团体辅导干预效果分析
        5.5.2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人际关系上的变化讨论
        5.5.3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机冷落行为上的变化讨论
        5.5.4 团体辅导干预的有效因子
    5.6 结论
第6章 总结
    6.1 总讨论与总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遇见更好的自己”团体辅导知情同意书
附录D 团体活动反馈单
致谢

(3)团体辅导对特殊教育学校中视障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人际关系的文献综述
    1.2 团体辅导的研究综述
    1.3 关于视障学生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意义
3 研究一视障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一般状况研究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方法
    3.4 参与式观察与访谈的结果讨论分析
    3.5 人际关系困扰的需求评估
4 研究二视障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理论依据
    4.3 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4.4 研究设计
    4.5 研究假设
    4.6 研究结果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中职生留守经历与其孤独感关系及心理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问题提出
        2.1 有无留守经历是否会对中职生的孤独感产生显着影响?
        2.2 留守时间因素对中职生孤独感的影响是怎样的?
        2.3 怎样对有留守经历的中职生孤独感进行有效干预?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4 研究思路与框架
        4.1 研究思路
        4.2 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1 孤独感概述
        1.1 孤独感的定义
        1.2 影响孤独感的因素
        1.3 孤独感的消极影响
        1.4 中职生孤独感的现状
    2 留守经历的“长期效应”
    3 孤独感的心理干预
        3.1 孤独感干预的模式与策略
        3.2 孤独感的个体干预研究
        3.3 孤独感的团体心理辅导
第三部分 研究一:留守经历对中职生孤独感的影响
    1 理论及分析
        1.1 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1.2 关键期理论
        1.3 依恋理论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4 研究过程
        4.1 问卷的发放
        4.2 问卷处理
    5 研究数据与结果
        5.1 中职生留守经历状况
        5.2 中职生留守时间因素分析
        5.3 中职生孤独感现状的描述性统计
        5.4 有无留守经历中职生孤独感的差异
        5.5 留守所处年龄阶段对中职生孤独感的影响
        5.6 初次留守时间与留守时长对中职生孤独感的影响
    6 分析与讨论
        6.1 有无留守经历对中职生孤独感影响的差异
        6.2 留守经历中的时间因素对中职生孤独感的影响
    7 结论
第四部分 研究二:有留守经历中职生孤独感的心理干预
    1 有留守经历中职生孤独感干预模型建构
        1.1 理论基础
        1.2 干预模型
    2 研究目的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与工具
    3 研究对象
    4 实验设计
    5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与实施
        5.1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5.2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实施
    6 团体心理辅导的评价与反馈
        6.1 《团体心理辅导效果反馈与评价表》各维度评价
        6.2 团体成员的主观评价
    7 研究结果
        7.1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的孤独感水平
        7.2 实验组孤独感前后测水平差异
        7.3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孤独感后测水平的差异
        7.4 对照组前测、后测孤独感水平
    8 讨论
        8.1 团体心理辅导有效性实验研究的结果分析
        8.2 团体心理辅导起到良好效果的原因
        8.3 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的持续作用
第五部分 总讨论
    1 留守经历对中职生孤独感的影响机制
    2 两项研究之间的关系
    3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不足
        3.1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3.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六部分 教育建议
    1 社会层面
    2 学校层面
    3 家庭层面
    4 个体层面
第七部分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职生留守经历调查及孤独感问卷
    附录二 团体心理辅导效果反馈与评价表
致谢

(5)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基于舞动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舞动治疗与舞动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综述
        1.2.2 自我接纳与接纳他人的研究综述
        1.2.3 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
        1.2.4 关于自我接纳、接纳他人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
        1.2.5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综述
        1.2.6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第2章 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及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对象
        2.3.2 研究工具
        2.3.3 数据处理
    2.4 研究结果
        2.4.1 高中生自我接纳水平的人口学变量特点研究
        2.4.2 高中生接纳他人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研究
        2.4.3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的比较
        2.4.4 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2.5 讨论
        2.5.1 高中生自我接纳的特点分析与讨论
        2.5.2 高中生接纳他人的特点分析与讨论
        2.5.3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特点分析与讨论
        2.5.4 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分析与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研究方法
        3.3.3 实验研究程序
        3.3.4 数据处理
    3.4 干预研究的量化评估
        3.4.1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自我接纳的干预结果分析
        3.4.2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接纳他人的干预结果分析
        3.4.3 舞蹈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干预后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结果分析
    3.5 干预研究的质性评估
        3.5.1 实验组《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单次反馈问卷》评估
        3.5.2 团体领导者观察评估
    3.6 讨论
        3.6.1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的有效性分析
        3.6.2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干预后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性分析
第4章 结论及教育对策建议
    4.1 研究结论
    4.2 教育对策建议
        4.2.1 提升高中生自我接纳水平的教育对策与建议
        4.2.2 提升高中生接纳他人水平的教育对策与建议
        4.2.3 提升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对策与建议
        4.2.4 提高高中生自我接纳水平、接纳他人水平从而有效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对策与建议
        4.2.5 学校开展舞动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建议
    4.3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4.3.1 研究中的创新之处
        4.3.2 研究中的不足
        4.3.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中生心理调查问卷
附录B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前期调查访谈问卷
附录C “舞动团体心理辅导”反馈表
附录D 以“自我接纳、接纳他人”为主题的接纳性舞动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研究背景
        2.问题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学校适应的内涵研究
        2.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
        3 学校适应研究方法及测量工具
        4.团体心理辅导对学校适应教育或辅导的相关研究
        5.研究评价
    (四)概念界定
        1.学校适应
        2.中职升高职
        3.团体心理辅导
    (五)相关理论阐释
        1.团体动力学理论
        2.社会学习理论
        3.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工具
        1.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介绍及选用
        2.有关人口统计学信息的学生情况调查表
        3.有关中职升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的学生、教师、辅导员访谈提纲
        4.甑选团体心理辅导被试及有关学校适应不良学生访谈提纲
        5.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表
        6.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分析表
        7.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学生自评表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测量法
        3.统计分析法
        4.访谈法
        5.实验法
        6.观察法
三、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调查研究
    (一)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人口统计变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1.不同性别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2.不同专业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3.不同民族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5.留守与非留守经历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6.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7.中职升高职学生、单招学生、高考学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
    (二)调查结论
    (三)调查结果的分析
        1.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自身学校适应情况分析
        2.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与单招新生、高考新生学校适应对比分析
四、团体心理辅导在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
    (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依据
        1.学校适应问卷调查数据依据
        2.团体心理辅导前访谈依据
        3.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依据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与性质
        1.团体心理辅导目标
        2.团体心理辅导性质
    (三)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内容设计
        1.方案设计思路
        2.方案设计内容
    (四)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过程
    (五)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评估
        1.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问卷评估
        2.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被试主观评估
        3.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观察评估
    (六)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讨论与分析
        1.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人际关系适应的讨论
        2.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学习适应的讨论
        3.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校园适应的讨论
        4.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择业适应的讨论
        5.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情绪适应的讨论
        6.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自我适应的讨论
        7.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满意度适应的讨论
五、不足与展望
    1.不足
    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大学新生适应调查问卷
    附录2 :中职升高职新生学校适应的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3 :中职升高职学校适应的教师、辅导员访谈提纲
    附录4 :甄选团体心理辅导被试及有关学校适应不良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5 :团体心理辅导实施方案
    附录6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单元反馈表
    附录7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学生自评表
    附录8 :学校适应团体心理辅导记录分析表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7)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消防员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消防员的心理状况
        1.2 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关系
        1.3 心理弹性相关研究现状
        1.4 小结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操作性定义
        3.1 心理弹性
        3.2 团体心理辅导
    4 理论依据
        4.1 心理弹性框架模型
        4.2 理论框架
    5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毫州市消防员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设计
    3 研究对象
        3.1 纳入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研究工具
        4.2 研究步骤
    5 质量控制
    6 伦理原则
    7 结果
        7.1 消防员一般资料状况
        7.2 消防员心理弹性状况
        7.3 消防员一般自我效能感状况
        7.4 消防员社会支持状况
        7.5 消防员应对方式状况
        7.6 消防员正负性情绪状况
        7.7 一般人口学资料对消防员心理弹性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7.8 消防员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正负性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7.9 消防员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8 讨论
        8.1 消防员心理弹性水平偏低
        8.2 消防员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9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在消防员中的应用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设计
    3 研究对象
    4 干预内容与方法
        4.1 研究工具
        4.2 干预方案
        4.3 干预方法
        4.4 资料收集方法
        4.5 资料分析
    5 质量控制
        5.1 干预过程质量控制
        5.2 质性访谈质量控制
    6 伦理原则
    7 结果
        7.1 干预后量性结果分析
        7.2 干预后质性访谈结果分析
    8 讨论
        8.1 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可提高消防员的心理弹性水平
        8.2 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可提高消防员的自我效能
        8.3 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可提高消防员的积极情绪
        8.4 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可提高消防员的社会支持
        8.5 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可提高消防员的积极应对方式
    9 小结
结论
    1 研究主要结论
    2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建议
        2.1 创新性
        2.2 局限性
        2.3 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心理弹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8)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提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2.1 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小学与中学心理教育的衔接
        1.2.2 做好人际交往训练,帮助初一新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1.2.3 丰富人际适应性训练的培养方案,为心育教师提供借鉴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人际适应性的研究
        2.1.1 人际适应性的概念
        2.1.2 人际适应性的结构
        2.1.3 人际适应性的测量
    2.2 关于初一新生的人际适应性研究
        2.2.1 初一新生的人际交往的特点
        2.2.2 初一新生的人际适应性培养和干预研究
    2.3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
        2.3.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与发展
        2.3.2 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与作用
        2.3.3 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学生人际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3 研究构想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思路
4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现状特点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4 统计工具
    4.5 研究结果与分析
        4.5.1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总体状况
        4.5.2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4.5.3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在家庭氛围上的差异比较
        4.5.4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差异比较
5 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实验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
    5.3 研究假设
    5.4 研究方法
        5.4.1 实验设计
        5.4.2 实验变量
        5.4.3 研究工具
        5.4.4 实验程序
    5.5 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制定
        5.5.1 建构人际适应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依据
        5.5.2 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干预设置
        5.5.3 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阶段及内容
        5.5.4 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流程
    5.6 研究结果与分析
        5.6.1 实验组、对照组人际适应性前、后测的差异比较
        1.实验组、对照组人际适应性前测的差异比较
        2.实验组、对照组人际适应性后测得分的差异比较
        5.6.2 实验组、对照组各自在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前后测的差异比较
        1.对照组人际适应性各维度前后测得分的差异比较
        2.实验组人际适应性各维度的前后测得分的差异比较
6 讨论
    6.1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现状特点研究
        6.1.1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现状
        6.1.2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性别差异
        6.1.3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家庭氛围差异
        6.1.4 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
    6.2 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影响研究
        6.2.1 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发展的影响效果
        6.2.2 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6.3 本研究的创新、不足及展望
        6.3.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6.3.2 本研究的不足
        6.3.3 本研究的展望
7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人际适应性量表
    附录2 人际适应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后记

(9)初中生人际困扰对孤独感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以自尊为中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人际困扰概述
    2.2 自尊概述
    2.3 孤独感概述
    2.4 人际困扰、自尊与孤独感的关系
    2.5 团体心理辅导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内容
    3.4 研究方法
4 研究一:初中生人际困扰、自尊与孤独感的现状及其关系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4 研究过程
    4.5 数据处理
    4.6 研究结果
    4.7 分析讨论
    4.8 研究小结
5 研究二: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孤独感的影响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假设
    5.3 被试与研究过程
    5.4 研究工具
    5.5 人际关系团辅方案
    5.6 数据收集与处理
    5.7 研究结果
    5.8 分析讨论
    5.9 研究小结
6 总结论
7 教育建议
8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新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
        1.2.1 研究的主要目的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假设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实验法:实验-控制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
        1.5.4 统计方法
    1.6 研究过程
    1.7 研究意义
        1.7.1 学术价值
        1.7.2 应用价值
2 初中新生社交焦虑水平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现状及二者的关系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工具
        2.4.1 交往焦虑量表(IAS)
        2.4.2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2.5 结果分析
        2.5.1 初中新生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现状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2.5.2 初中新生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现状的推断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2.6 结果讨论
        2.6.1 初中新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现状
        2.6.2 不同性别初中新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差异情况
        2.6.3 初中新生是否为独生子女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差异情况
        2.6.4 社交焦虑水平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相关性
3 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新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方法
    3.5 研究过程
    3.6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3.6.1 团体心理辅导设计方案理论依据
        3.6.2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与实施
    3.7 结果分析
        3.7.1 实验组、对照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前测比较
        3.7.2 实验组、对照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的后测差异比较
        3.7.3 实验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前测、后测差异比较
        3.7.4 对照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前、后测差异比较
        3.7.5 实验组、对照组男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后测差异比较
        3.7.6 实验组、对照组女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后测差异比较
        3.7.7 实验组男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前测后测差异比较
        3.7.8 实验组女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前测后测差异比较
        3.7.9 实验组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后测与追踪性检测差异比较
4 研究讨论与分析
    4.1 研究一中初中新生社交焦虑水平和人际关系困扰的现状讨论与分析
        4.1.1 本次调查的成都市某中学初中新生总体社交焦虑水平状况
        4.1.2 成都市某中学初中新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情况
        4.1.3 成都市某中学初中新生总体人际关系困扰情况
        4.1.4 成都市某中学初中新生人际关系困扰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情况
    4.2 研究二中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初中新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讨论与分析
        4.2.1 本次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新生的社交焦虑的干预情况
        4.2.2 本次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对初中新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干预情况
5 改善初中新生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困扰的对策与建议
    5.1 针对学生个体层面
    5.2 针对学校工作层面
    5.3 针对教育工作者层面
    5.4 针对教育部门层面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一 团体心理辅导详案
附录二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附录三 交往焦虑量表-IAS
致谢

四、团体心理辅导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共情能力、社会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韦丽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对手机冷落行为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以人际关系为中介[D]. 臧伟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团体辅导对特殊教育学校中视障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D]. 马梅. 西南大学, 2020(05)
  • [4]中职生留守经历与其孤独感关系及心理干预研究[D]. 张德阳.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高中生自我接纳、接纳他人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基于舞动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探索[D]. 徐畅.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升高职大一新生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D]. 杨丽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消防员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D]. 曹雅梦. 郑州大学, 2020(02)
  • [8]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初一新生人际适应性的实验研究[D]. 殷何莲. 西南大学, 2020(01)
  • [9]初中生人际困扰对孤独感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以自尊为中介[D]. 黄文树.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新生社交焦虑的干预研究[D]. 彭禹银.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