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普通,实则好用(高一、高二、高三)

看似普通,实则好用(高一、高二、高三)

一、看似平凡,实有大用(高一、高二、高三)(论文文献综述)

张亚兵[1](2021)在《《史记》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以四川省M中学为例》文中认为

黄若然[2](2020)在《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文中研究指明文学和音乐自古互渗,民间音乐故事是一条贯连两者的重要通道。作为以音乐事象为主题的散文体叙事作品,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众当中广泛流传。目前我国的音乐文学研究尚需拓展,民间叙事中的音乐内容尤待垦拾。本文通过整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省卷本所收录的民间音乐故事,辅以部分县卷本、各类民间文学选集和古籍文献,结合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田野调查,力图以故事类型及其结构的研究作为文化透视的基础,对中国民间音乐故事进行内部文本和外部语境的综合探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两千余篇音乐故事中按重复情节序列抽取出212个类型,主类含“音乐创制类”“音乐传承类”“音乐表演类”“音乐风俗类”共四种,下设20个系列,分为199个主型和13个亚型。在212个类型中有60个复合类型以因果、并列、条件、转折、递进的逻辑关系而产生顺序连缀、乱序连缀、叠缀或混合连缀的样态。音乐故事和宝物、禁忌、机智人物等其他主题故事的交集形成了叙事母题的异类互融,显出音乐故事的兼容性和独特性。各个故事类型可按故事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析出三重结构,展现出民间音乐故事的本质内涵——音乐是通向新生活的舟楫。由此可导出后四章的研究方向,包括故事的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应用。第二章,探讨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包含音乐认知、音乐审美、音乐伦理和音乐信仰。首先,民众的乐感基于时空形式和想象力,以有限的数字探求音乐的无限,并借助五感的联觉达到听觉与视、味、嗅、触觉的融通。其次,音乐生成了合于人“心”的自然之“象”,依靠“感官宣泄”“超越功利”和“悬置雅俗”的审美体验得以与音声相区别,并通过“疯癫”“知音”和“热闹”回旋出主体间的情感共鸣。再次,音乐沟通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发出乐音且避免噪音,这一义务惠及了目的性的欲望和功利,从自发和自觉进往无限的自由追求。最后,音乐作为巫术的媒介,以“乐风孕世”“音乐通天”和“乐人升仙”的途径从信仰载体上升至信仰对象。该章在分析民众音乐观点之余,也隐证着第一章的结论,即音乐是助人从物质到情感、从个体到社会、从功利到义务、从生存到道德过渡的一条舟楫。第三章,阐释民间音乐故事中的主题文化,基于音乐创制、音乐传承、音乐表演和音乐风俗这四大类故事探讨相关活动的运作秩序及意义。从农耕到游牧的创制环境、从帝王到平民的创制人物、从物质到精神的动机,各种多维的创制条件归于民众对音乐的融通性共赏。传承作为一种再创造需遵循社会秩序,这既影响了行业秩序中相互转化的师徒之“义”和同行之“利”,也对表演方式的革新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音乐的传统生成于现场表演的过程中,乐人和听众凭借情感互动而体会音乐之“美”,由彼此会意而敞开关系之“真”,且以情补技地收获现实之“善”。音乐表演既助益也遵循着各地的风俗活动,音乐的异能感为音乐仪式、音乐行规和音乐禁忌平添了权威的力量并强化认同。该章从民间文本剖析我国音乐文化,体现出民众渴望搭乘音乐之舟以通往理想的生活。第四章,分析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在时间和空间、群体和个体、本土和他者的关系中,历史、地域、族群和口承主体是四项主导性的文本生成要素。首先,个人讲述的故事需要与时代或人物的特征相符合,而不同时期的民众对乐人存有主观认知,所以口头叙事、文人书写和史家记录共同构建出层累性的互文记忆。其次,民间音乐故事类型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共七大圈层,每一类型在不同地区弥散出异文,而文本内部衍生出有别于真实地域情貌的本土想象,展现了空间区隔和地方认同对故事文本的影响。再次,民间音乐故事的地域性伴随着族群性,演化出以英雄制乐为代表的叙事情节,体现着主观塑形的族群记忆。最后,以“唱歌的心”型故事的25篇异文为例,讲述者的性别、阅历和所处环境使口承主体对同类故事进行各异的陈述。音乐故事作为目的由客观素材和主体意识合力铺陈,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从何而来”。第五章,考察民间音乐故事在城市建设、乐曲创作、义务教育、行业信仰四个层面的实践应用。首先,湖北汉阳区和蔡甸区将“知音”故事打造为城市名片,依托于当地景观记忆而分据市场,促进了民众对知音文化的认知,但制衡关系束缚了双方的发展前景,而突破掣肘且维护稳定的合理方式是共建记忆。其次,童年记忆和故里情怀被谱写出乡愁音乐,齐·宝力高的马头琴曲《苏和的白马》表达了对草原家国的乡愁,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传说的扩展和再造。再次,《伯牙鼓琴》和《月光曲》进入部编版小学课文,通过文本探源以及对安徽宿州瓦坊乡中心学校的问卷调查,可知两篇课文具有通识和伦理两方面的教育意义。最后,音乐产业离不开行业信仰,田公元帅是戏曲界的通行神只,它在闽西一带粘附于口头传说、田公堂庙宇和田公戏偶的互动关系中,衍生出整顿行业秩序和保障艺人权益的戏班组织田公会,至今仍对当地不同唱腔的傀儡戏艺人具有精神规束和交流维系的双重效力。音乐故事作为手段以文化和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良性发展,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通往何方”。综上所述,民间音乐故事在文本的内外都表现为一条通向彼岸的舟楫,显示出故事主人公以及现实中的讲述者和听众对于和谐生活的追求。关于音乐故事的各个类型、异文和主题文化均可供深入剖析,而民间故事的涉乐母题也待于搜集补阙。本文仅从故事的类型结构、音乐观念、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实践这五个方面大致探讨民间音乐故事对于民众生活的意义,为民间故事学和民族音乐学拓宽研究视野并提供相关例证,以此助力于凿通文学研究和音乐学之间的学科壁垒,推进两门学科的交汇繁荣。

张东艳[3](2018)在《清代杜诗评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是杜诗研究的集大成时期,学界对清代杜诗学的研究多集中在杜诗注本,而对以诗歌选本、诗话、笔记、书信、诗集序跋、专题着作、诗歌创作中的集杜、和杜、题咏杜祠、杜像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清代杜诗评论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清代的杜诗评论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其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王夫之、清代四大诗学代表王士禛、沈德潜、翁方纲、袁枚等人的杜诗学进行研究,探讨清人如何解释杜诗的丰富内涵和发掘杜诗的审美价值,阐明这些解释和它们的历史条件的关联,以求重新认识杜诗的价值,探求杜诗与清代诗学建构的内在联系。同时,对明末清初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和卢震《杜诗说略》两部稀见的论杜专着进行整理和研究,以求窥得明末清初杜诗学新变之一斑。本文除绪论、结语之外,共分七章,七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探究王夫之论杜的表现及其贬杜的原因和意义。在简要介绍王夫之诗学主张的基础上梳理其褒贬互陈的论杜表现,从诗学主张、政治背景、诗学背景三方面分析其贬杜的原因。王夫之贬杜的本质是其坚守的汉魏六朝审美传统与杜诗所代表的对传统的新变之间的矛盾冲突。王夫之对杜诗褒贬互陈的态度,更清晰地展现了杜甫在诗歌史上继往开来的地位——既继承了汉魏六朝的审美传统,又开创了新的审美风尚。第二章探究王士禛以审美为中心的杜诗学,并探讨“渔洋不喜少陵”、《唐贤三昧集》不选杜诗等有争议的诗学问题。在探析王士禛“神韵说”的形成原因、美学内涵的基础上,从诗歌体裁、艺术、考证、评选、传播接受和杜甫人格等六方面梳理王士禛的论杜表现。王士禛颠覆了杜诗的集大成地位,从侧面揭示了杜诗的新变和丰富多样性;厘清了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了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力图重构以王维为中心的诗学价值系统,从反面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第三章探究沈德潜以政教为中心的杜诗学。在探析沈德潜“格调说”的渊源、内涵和诗学主张的基础上,从诗歌宗旨、诗歌体裁、集大成、诗法等四方面梳理沈德潜的论杜表现,并探析其在诗歌创作中对杜诗的借鉴和以政教论杜的不足之处。沈德潜推尊杜甫的主张一方面顺应了清王朝的政治需要,另一方面借助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大助推力,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第四章探究翁方纲以诗法为中心的杜诗学。探析了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着重研究翁方纲《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和批杜特色。翁方纲将杜诗作为“肌理说”的典范,深入探讨了杜诗之“法”,借助杜诗建构“肌理说”,又用此说阐释杜诗,证明“肌理说”的正确性。杜诗成为翁方纲阐明诗学主张以及与前贤后学交流的媒介和平台。作为金石学家、书法家,翁方纲采用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的方法批杜,首次大量借用书法术语批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杜诗批评理论系统,对清代杜诗学批评方法的创新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乾嘉年间杜诗学与金石学、书学交融的新特色。第五章探讨袁枚、赵翼、蒋士铨以性情为中心的杜诗学。三人论杜都以性情为中心,揭示了杜诗的抒情本质。但袁枚强调杜诗长于言情、“苦”和“多创”的特点,学杜并不独尊杜。赵翼肯定杜甫的创新,提出杜甫“天才论”,具有鲜明的尊杜倾向;并发挥史学家之长考证杜诗。蒋士铨没有摆脱“忠孝义烈”和“温柔敦厚”的窠臼,论杜的突出特点是注重杜诗对诗歌创作的指导、借鉴意义。第六章探究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从《秋兴八首》的题目渊源、章法结构、语言艺术、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等四方面论述《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贾开宗论《秋兴八首》的突出特点是以史证诗和借杜言志,体现了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潮对杜诗学的影响。《秋兴八首偶论》作为杜诗学史上第一部《秋兴八首》专论,又体现了清代杜诗学深入化、专题化的新特点。第七章探讨卢震《杜诗说略》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将《杜诗说略》的二十四则分为正变论、创作论、诗法论、鉴赏论等四部分进行论述。卢震论杜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道家、道教、佛教、书画艺术的术语譬喻诗学;突破了以往局限于杜诗的研究范式,在诗学理论的高度上论杜。《杜诗说略》的性质类似于一本较为系统的《杜诗概论》,这在清代杜诗学史上尚属首例,体现了清初杜诗学的新变。

张光润[4](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指出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卞梁[5](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提出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卫健[6](2017)在《唐代苏鹗两种笔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文献研究的诸种方法,着重对苏鹗的《杜阳杂编》和《苏氏演义》两种笔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析,共分五章。第一章,苏鹗生平与着述考略。笔者认为,苏鹗属唐代蓝田苏氏后裔,有多年的科举经历,于唐僖宗光启年间进士及第。苏鹗喜欢征奇猎异,广泛交友,这对他编写笔记产生了一定影响。《杜阳杂编》一直保留三卷本的原貌,现通行善本为《全唐五代笔记》本《杜阳杂编》。《苏氏演义》原作十卷,今传二卷本出自《永乐大典》。《全唐五代笔记》本《苏氏演义》二卷附补遗十九条、备考二条,是目前最为完善的通行版本。第二章,《杜阳杂编》主要内容考析。通过对《杜阳杂编》所记政事旧闻的考析,笔者认为,书中关于帝王旧事和官员故事的记载,揭示了深刻的政治背景,大多可以在正史中得到佐证,有些记述甚至为正史所不及,皆是重要的参考资料。通过对《杜阳杂编》所记异域朝贡故事的考析,笔者认为,书中记载的大多数朝贡国,不乏像新罗、渤海、女蛮、女王、日本等实有且与唐朝有着交流的国家,反映了唐代外交活动的频繁,可补充史传记载的不足。而书中所载的各种珍宝,其中大多数皆有现实依据,同样是唐代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参考资料。通过对《杜阳杂编》所记奇人奇事的考析,笔者认为,书中记载的地仙与艺人故事,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直接的联系。此外,笔者发现有六条内容被各书称引自《杜阳杂编》,经过考订后认为,这六条皆非《杜阳杂编》的原文。第三章,《苏氏演义》主要内容释析。通过对二卷本《苏氏演义》主要内容的释析,笔者认为,苏鹗考释的对象,包括地理、俗语、音字、旧习等八种类型。从其辨证方法来看,考证地理时多引史书,以史实证地名;考证俗语时多从字词本义出发,以此为出发点来阐释俗语意思;考证音字时则考论其本字源流,演变之迹较为清晰。《苏氏演义》所辨名物繁甚,多有独到之处。同时,《苏氏演义》对古代俗语的解释多有创见,为后世诸书所引用。此外,通过对《苏氏演义》佚文的收集考订,笔者整理辑出八条,这对于弥补今本的内容应有帮助。第四章,苏鹗笔记的特点。通过对苏鹗两种笔记内容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杜阳杂编》和《苏氏演义》均内容丰富,并在体例上有所创新。《杜阳杂编》类型多样,记述详细,首创了笔记小说的“三字标目”,传承了内容标明出处的叙写方式;《苏氏演义》考释内容和类型繁多,可以说是宋以前考据类笔记中内容最为丰富的一种,尤其是在考辨与解释方面,两者并重,初步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备的考释体系。苏鹗的两种笔记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史家笔法的影响,在记事顺序上严格按照时间先后排列,叙事详细,多用春秋褒贬笔法,它所记述的许多内容,因为详实而被正史所采录。《苏氏演义》以考辨为主,但在涉及的史实名物考辨中,同样体现了重史实的态度。同时,笔者发现,苏鹗两种笔记还有着各自的独特之处。《杜阳杂编》在记述各类政事旧闻、朝贡故事之余,对宝物、仙境、地仙等诸多道教意象有着详细描述,凸显了宗教文化的色彩。《苏氏演义》则注重考辨解释,可谓引经据典,突出了文字之学的特点。第五章,苏鹗笔记的文献价值与不足。笔者认为,作为晚唐时期的笔记小说,《杜阳杂编》与《苏氏演义》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从文献价值来看,《杜阳杂编》对唐后期诸朝政治事件的记载,有些被两《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所征引,是较为详实的第一手史料。苏鹗的两种笔记保存了部分古书佚文,尤其是《苏氏演义》引用的古代文献,大多已经散佚,仅靠《苏氏演义》得以保存。苏鹗两种笔记的内容还反映了晚唐社会文化现象。可以说,苏鹗的两种笔记都具有文献学和社会文化史的价值。当然,苏鹗的两种笔记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部分内容材料处理不当、缺乏对唐代典章制度的记载、叙事略涉虚幻等方面,我们在使用时就需要有所甄别和扬弃。

栗蕊蕊[7](2013)在《社会文化变迁中公民教育的本土演进 ——基于民国时期中小学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20世纪中国民众在救亡图存的探索中,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人的现代化之于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也越来越踊跃投身于现代性人格养成的教育实践中。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文化中本没有公民、公民教育的提法。作为外源性事物,公民教育在中国历经与其发源地迥异的演进历程,前行的步履艰难而多舛。整体而言,中国公民教育依托于思想先导,成熟于思想引导与教育实践的互动,思想与实践构成公民教育发展中的两个支点。因此论文第一章重点探讨公民、公民教育思想的理论推进。回望公民及公民教育思想萌蘖的历程,主要集中于两方面:其一,公民理想渐次导入的历程,即公民观念在中国中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的历程。从清末进步思想家、出使人员及传教士的思想传播,梁启超、康有为、严复等有关公民人格的初步构建,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蔡元培民主教育思想的绽放,再到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启蒙,国人在进步人士的思想引领下生发了对公民人格的热切向往。其二,国人引入异域公民教育理论,以图在时代际遇中为社会发展塑造适宜人格的努力。从凯兴斯泰纳到杜威,域外的公民教育理论经教育界、思想界的译介在中国得以传播,为公民教育落地生根进行了理论铺垫。从根本上讲,前者侧重从臣民到公民的思维转换,后者侧重公民人格的理论探求,在历史时空中是胶着融合而须臾不可分。公民教育的实践推进集中呈现于第二章,其本土演进的纵向脉络大致分为三个时期:首先,修身教育的更易与公民教育的萌生(清末-1922年),清末修身教育向公民教育的历史转轨因循了自下而上、自民间而至官方的路径。其次,公民教育的实地讨论与本土实践(1923-1927年),围绕公民科的性质、理念、教学、课外陶冶等问题民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触角深入学校层面,这一时期掀起的公民教育运动是公民教育走向高潮的一个重要契机。再次,公民教育趋向异变(1928-1949年),自由宽大的社会氛围为权威主义所取代,公民教育遁入党治意味浓厚的新时期。课程、教科书、课外活动是公民教育中最值得探讨的话题,也是公民教育历史变迁的时代缩影。因而,第三、四、五章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研究,分别围绕课程、教科书、课外活动展开。第三章重点探讨民国时期中小学公民教育的课程变迁。课程层面,中小学公民教育历经修身科——公民科——三民主义与党义科——公民与公民训练科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变迁正是公民教育本土演进的主线,也是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不同历史阶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既有差异性,又有千丝万缕的连续性,这正是公民教育本土演进中传统与现代、中与西、民间与官方等多重力量共同作用的生动写照。第四章重点探讨民国时期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教科书变迁。清末以降,教科书的编审制度、出版机构、教科书种类和数量等都有所变化。教科书文本更是历经更易,内容导向、表述方式、编写体例及语体形式都有所不同。整体而言,形式上愈加完善,但形式服务于内容,教科书的递演中不难窥见自臣民到公民再到党治下“公民”的历史转轨。第五章重点探讨民国时期中小学公民教育的课外活动变迁。重点择取了学生自治会和童子军两项,分析公民教育推进过程中在课外活动层面的展现。学生自治会迂回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不同阶段公民教育培养导向变化的印记,因而侧重从纵向展开讨论;童子军自民国前后引入中国,主要历经民办至官办、军事训练而及政治训练的变迁。

刘铭[8](2011)在《李开先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李开先是明代中期着名的文学家,目前对他的生平事迹及其文学作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这主要是表现在对其文学作品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主要是对李开先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共包括绪论、上编文学编、下编李开先年谱补正和附录绪论,主要对李开先及其文学作品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彰显成绩,指出不足。另外,还对本文的研究方向和创新点进行概括性的说明。上编文学编共包括九章,对李开先主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第一章,李开先的生平。本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李开先的生平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以期对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有利于理解其文学作品。第二章,李开先的文学思想。李开先的文学作品众多,表现出来的文学思想也颇为复杂。本章从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复古而不泥古;强调文学要抒发真情实感;提倡南北文学风格的融合和文学贵自然、通俗这五个方面,对李开先的文学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并指出了这些文学思想在明代中叶文学思潮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第三章,李开先的诗歌创作。李开先的诗歌数量很大,但这一方面却是目前研究最为薄弱的地方,几乎是一片空白。本章主要研究了李开先的时政诗、闲居诗、咏物诗、边塞诗、悼亡诗、赠答诗、送别诗这几种题材类型。通过对这些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到李开先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闲居田园的欢喜与忧伤。通过作品我们还欣赏到了李开先诗歌所包孕的艺术魅力,了解到其诗歌在明代中期文学思潮中的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第四章,李开先的散文创作。李开先的散文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也颇高。客观地说,其在明代散文史乃至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应当有一席之地。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此的认识还很不足。本章选取了李开先散文中较有文学性和代表性的“序”、“墓志铭”、“传记”、“杂记”四种体裁进行研究,从对这些作品的分析中,我们能够了解到李开先对于明中期社会政治弊端的大胆揭露,尤其是其对官场黑暗的鞭辟入里的针砭与暴露,这在同时代的文人士大夫中是不多见的。同时,李开先散文所具有的平易通达,明白晓畅,讲究情趣的艺术特色,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第五章,李开先的散曲创作。作为北人,李开先却创作了大量的南曲。本章通过对其存世的散曲套数《述隐·赠对山》、《卧病江皋》、《中麓小令》、《四时悼内》的分析,可以看出李开先散曲中所表现的忧时伤世的精神,这也是与明中叶主流的文学思潮相适应的。同时,这些散曲中透露的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对早逝妻子和孩子的浓浓亲情和痛彻心肺的悲情,是那么的真实,又是那么的厚重,让人感受到外表放浪的李开先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第六章,李开先的戏曲创作。李开先的戏曲尤其是传奇《宝剑记》,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本文以“宝剑意象”为坐标,对《宝剑记》的结构艺术与主题进行了阐释。以“渔翁”意象与“梦文学”为切入点,探究了《园林午梦》的主题。分析了明代中叶时代思潮与《打哑禅》的关系,论证了《断发记》为李开先作品。第七章,《词谑》研究。《词谑》包含着李开先关于曲学的理论见解,本章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挖掘,特别是其关于声韵和宾白等方面的认识,有着一定的价值。第八章,《改定元贤传奇》研究。《改定元贤传奇》是李开先主持编订的戏曲选本,本章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这部选本在戏曲理论史上的价值。第九章,李开先年谱补正。本章主要是针对曾远闻和李永祥《李开先年谱》中的一些缺漏和舛误进行了补正。附录包括两部分,一是对目前出版的《李开先研究资料汇编》的补充;二是对《金瓶梅》作者非李开先或贾三近的考证。

李世葵[9](2009)在《《园冶》园林美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哲学-美学和设计的视角来研究《园冶》。从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上看,《园冶》主要是围绕着文人园林的建造而展开的。换句话说,计成所阐发的主要是中国古典文人园林的审美理想和艺术特征。《园冶》的园林审美观可以概括为三大方面:自然、如画和尚雅,它们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园林的主要艺术和审美特征。《园冶》还总结出造园方法的精髓:“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它是帮助人们实现造园目标的有效方法。第一章探讨《园冶》文中体现出的崇尚“自然”的园林审美观,研究中国古典园林自然模式的形成背景和具体表现。计成在《园冶》中提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理想,认为园林虽系人力所为,但要有天然生成的自然感,富于自然山林的意味。这八个字集中地表达了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显着特征。中国园林的“天开”理想,源自中国古典哲学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儒道禅三家思想都重视遵循自然规律,欣赏自然的美,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使他们崇尚艺术品的自然天成美感和清新自然风格。由于中国园林早在唐代便完成了从模仿自然到妙造自然的转变,因而《园冶》所提出的“天开”园林实际上指的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意自然园林。进一步讲,《园冶》主张园林的自然感主要表现在山水、建筑、花木和景观以及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布局审美特征上。造园家根据自然山水的特征来组合园林要素,以有机不规则形态和错综自然的布局来使人工与自然融为一体,组成有生命、浑然一体的园林艺术品。第二章探讨“如画”园林审美观,以园林与山水画的关系为中心,着重分析了园林如画的原因与表现。唐宋以来,园画相通逐渐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一大特征。以王维和白居易为代表,文人日益参与到造园活动中,不但赋予了园林以浓厚的文人色彩,而且促成了古典园林从自然山水园到写意山水园的转变。文人的诗情画意渗透到园林的设计与建造,不仅出现了像艮岳这样完全按照画意来建造的园林,还涌现出一批像计成这样能诗善画的文人造园家。这些反映在《园冶》中,便是“境仿瀛壶,天然图画”的创作理念。计成在造园上所承接和发扬的是荆浩、关仝、倪瓒、黄公望和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山水画风格。“如画”造园观主要表现在画意、画理与画境三方面。从创作上来看,园林与绘画在立意构思、写意手法和意匠创新等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具体来说,绘画讲究意在笔先,造园主张相地合宜,都是突出和强调构思规划的优先性;绘画采取简笔写意手法,造园运用小中见大手法,均为以有限表现无限的艺术创作手法;画论有“有法”、“无法”之说,构园则强调“无格”,它们都要求打破陈规、自由灵活地创作。从画理上来看,计成把阴阳互生和多样统一的绘画法则应用到造园活动中,以期造出意境深远、景观多变的园林。从意境上来看,山水画与园林有着相通的主题,都以成仙隐逸为宗旨。然而,园林毕竟不是山水画,二者在意境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差别。与山水画相比,园林在表现隐逸出尘的超越情怀之外,还充满了世俗享乐的物质气息。第三章探讨文人园林的审美品质:雅。文人园林不同于皇家园林的宏大富丽,而是以精巧雅致为园林的基本风格。在儒道思想的熏染下,文人园林讲究美善合一的文雅,追求美真合一的清雅。具体来说,清雅的表现是建筑简朴疏朗、山水清幽自然,用以满足文人超越凡尘、隐逸自得的精神旨趣。计成并不把清雅与精巧及时尚对立起来,认为精心构思运用这些美学特征,它们可以相得益彰、交相辉映。通常而言厅堂等园林主体建筑要精巧,窗户等局部装饰构件的造型要合乎时尚。文雅则表现为诗文题咏和人文寓意上。计成认为,通过运用隐逸典故和象征手法可以丰富园林的文化内涵,从而使园林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文人胸有万卷诗书、隐居求志、超凡脱俗的精神品格。第四章分析“因借体宜”的造园原则。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造园原则源于先秦诸家的处世哲学,儒家、法家、道家都有贵“因”的思想,尤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系统阐述了贵“因”的原因和途径。明末许多学者提出要在实践活动中用“因”。并且因借造园的思想火花一直闪耀于历代的园林游记和诗文之中,所以计成提出的“因借体宜”原则是对传统实践智慧的系统总结。《园冶》理论中的用“因”造园原则具体表现为因水构园、因地成形、因地造屋、因地取材、因时制宜五种设计手法。计成对传统的取景手法进行归纳,在历史上首次提出“借景”概念,归纳阐述了五种借景手法,描写通过借景营造出的境界。该理论认为要不分远近、内外,尽可能地吸纳美景为我所用,并且要巧于用“因”。借景可以使园林内外贯通一气,融合为往复不尽的视觉空间,从而使人在园林中产生超然物外、天人合一的审美体验。造园的“因借体宜”原则中,“因借”是手段,“体宜”是标准,二者不可分开,只有“因借”才能实现造园得体,而“因借”一旦失去分寸,不能做到“体宜”,就走向事情的反面,不成其为“因借”,而是“逆”。“体宜”标准要求造园家在规划和设计园林时,要综合考虑园林主人对园林的功能、艺术和人文方面的具体要求。结语部分总结《园冶》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从历史方面看,与《长物志》和《闲情偶寄》等书相比较,《园冶》确实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造园原理与技法的理论着作,并在许多方面作出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譬如“借景”理论。从现实来看,《园冶》所提出的“天开”理想和“因借”法则,对于当代环境美学和生态美学的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道法自然的生态平等观、因借体宜的生态保护观、建筑与环境相和谐的生态规划观、以朴素自然为美的生态审美观和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的生态节用观等。

江静[10](2009)在《赴日宋僧无学祖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禅宗东传在日本政治文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巩固了幕府的统治地位,协调了朝廷与幕府之间的关系;它对日本五山文学的兴起,茶道、花道、剑道、武士道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朱子学的传播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这一过程中,东渡日本的中国禅僧功不可没,其中,无学祖元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首先,作为在南宋灭亡之年赴日的高僧,他的东渡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其次,他弘扬宋朝禅风,培养日本弟子,为禅宗扎根日本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最后,他积极参与文学指导与创作活动,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为五山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本文在充分发掘与整理祖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考察、分析了祖元的生平事迹、着述思想及在日本文化史上的贡献和影响。全文由三篇十一章组成。上篇是对祖元赴日前后中日两国政治关系与文化交流情况的阐述。包括忽必烈的遣使与东征、宋元时期中日贸易往来及僧侣间的交流,藉此将祖元放在一个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中篇是对祖元传记资料及生平事迹的研究。第一章探讨十种祖元传记资料的由来、特点及彼此间的关系。第二章是对祖元生平事迹的考察。重点是对祖元赴日后事迹的考察,除了住持建长、开山圆觉这类众所周知的事实,主要对其教化僧俗、祝圣祈祷的事迹做了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此外,本章专门介绍了祖元赴日传说,并首次探讨了此传说出现的原因。第三章通过对祖元在日期间与僧俗交游情况的考察,进一步阐述祖元在日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以及他为推进禅宗在日传播所作的努力。下篇旨在对祖元着述、思想及影响进行考察和分析,是本文论述的重点。第一章是对《佛光国师语录》的编者、内容、版本及流传情况的研究。第二章是对日本现藏祖元墨迹和文物的研究。在对墨迹的解读上,纠正了日本学者对祖元墨迹的若干错误判读。第三章是对祖元禅法思想、弥勒信仰、儒家思想及神道信仰的研究。本章首次对祖元的禅法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探索了学界未曾注意的弥勒信仰对祖元思想的影响;比较系统地分析了祖元儒学思想的来源与表现;探讨了祖元与日本传统神道信仰的关系。第四章以祖元的法脉传承为中心,讨论其在日本禅宗史上的影响。第五章通过对祖元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活动的探讨,通过对其作品的分析和研究,以及佛光派弟子在五山文学僧人数及作品数上所占比例的量化分析,全面论述祖元在五山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看似平凡,实有大用(高一、高二、高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看似平凡,实有大用(高一、高二、高三)(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目的
第一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概况
    第一节 音乐故事的类型简目
        一、音乐创制类
        二、音乐传承类
        三、音乐表演类
        四、音乐风俗类
    第二节 复合类型的连缀规则
        一、连缀结构的四种形态
        二、连缀形态的逻辑关系
        三、连缀组频和类型属性
    第三节 叙事母题的异类融合
        一、宝物与妙音
        二、禁忌与沉默
        三、乐人与智者
    第四节 故事类型的三维结构
        一、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
        二、212个型式结构
        三、结构的意义
第二章 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
    第一节 音乐认知:乐感的要素
        一、时空:感官的形式
        二、数字:有限代无限
        三、联觉:五感的相通
    第二节 音乐审美:情感的复调
        一、心象:人化的自然
        二、悲欢:合情的奏听
        三、共鸣:主体间对话
    第三节 音乐伦理:理欲的扬弃
        一、自发:为人欲而音乐
        二、自觉:为社会而音乐
        三、自由:为音乐而音乐
    第四节 音乐信仰:神圣的话语
        一、孕世:乐风贯生息
        二、通天:天道和天意
        三、升仙:乘乐往永生
第三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音乐创制:多维的融通
        一、创制环境:农耕与游牧
        二、创制人物:乐者无贵贱
        三、创制动机:生存与生活
        四、创制结果:乐归于民众
    第二节 音乐传承:变动的秩序
        一、行业秩序:师徒义与同行利
        二、表演秩序:守正统和翻花样
        三、社会秩序:天下平与美名扬
    第三节 音乐表演:真与善归美
        一、真:以情达意
        二、善:由情生益
        三、美:唯情而已
    第四节 音乐风俗:权力的声麦
        一、认同:权力的话语
        二、权力:歌颂的对象
        三、音乐:至高的权柄
第四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
    第一节 乐人形象的互文层累
        一、乐人形象的四重阶段
        二、乐人形象的互文叙事
        三、乐人形象的历时层累
    第二节 空间区隔与地方认同
        一、故事类型的分布圈层
        二、故事异文的空间弥散
        三、故事情节的地方想象
    第三节 英雄制乐与族群塑形
        一、族群英雄的分工制乐
        二、族群分界与英雄选择
        三、族群形象的音乐基调
    第四节 口承主体的表演视域
        一、讲述者的性别分界
        二、讲述者的个人阅历
        三、讲述者的地域视角
第五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转化应用
    第一节 知音名片:故里之争与记忆重构
        一、知音景观的记忆再造
        二、品牌博弈的记忆分据
        三、制衡发展与记忆共建
    第二节 乡愁作曲:齐·宝力高与《苏和的白马》
        一、草原家国:乡愁的过去式
        二、曲式结构:乡愁的现在式
        三、现场互动:乡愁的进行式
        四、传统再造:乡愁的未来式
    第三节 寓教于乐:《伯牙鼓琴》和《月光曲》的教学实践
        一、民与士:课文的来源
        二、古和今:教学的策略
        三、学与乐:问卷的分析
        四、伪与诚:社会的反响
    第四节 行会凝聚:闽西傀儡戏的田公信俗
        一、两派唱腔的田公传说
        二、庙宇戏偶的互文叙事
        三、田公会及行业规约
        四、诞辰仪式与行会共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民间音乐故事类型(212个)
        一、音乐创制类(1-4系列)
        二、音乐传承类(5-8系列)
        三、音乐表演类(9-17系列)
        四、音乐风俗类(18-20系列)
    附录二 《伯牙鼓琴》和《月光曲》教学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3)清代杜诗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杜诗学”概说
    二、研究范围及价值
    三、研究现状
    四、基本框架
    五、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王夫之的杜诗学
    第一节 王夫之非杜批评析辨
        一、质疑杜甫的忠君爱国
        二、反对“诗史说”
        三、批判杜甫“诞于言志”
        四、批判杜诗直露和以议论入诗
        五、认为“杜诗不足法”
        六、抑杜扬李
    第二节 王夫之肯定杜诗的批评析辨
        一、相对肯定杜甫律诗
        二、部分肯定杜诗的艺术成就
    小结
第二章 “神韵”派的审美中心论:以王士禛为中心
    第一节 王士禛的“神韵说”
        一、“神韵说”的形成原因
        二、“神韵说”的美学内涵
    第二节 以辨体论杜诗
        一、古风
        二、律诗
        三、绝句
    第三节 以诗歌艺术论杜诗
        一、褒扬杜诗
        二、杜诗指瑕
    第四节 以考证论杜诗和杜甫
        一、考证杜诗注本、版本
        二、考证杜诗声律、真伪
        三、考证杜诗中涉及的制度、人名、物名、地名
        四、考证杜甫的生卒年和后代
    第五节 以选诗论杜诗
        一、《古诗选》
        二、《十种唐诗选》
        三、《唐贤三昧集》
        四、《唐人万首绝句选》
    第六节 以传播接受论杜诗
        一、概论前人学杜
        二、论王安石论杜
        三、论黄庭坚学杜
        四、论杜诗的民间流传
    第七节 以人格论杜甫
        一、批评杜甫人格的表现
        二、批评杜甫人格的原因
    小结
        一、以辨体论杜诗,凸显杜诗的新变和复杂多样
        二、厘清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
        三、重构诗学价值体系,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的经典地位
第三章 “格调”派的政教中心论:以沈德潜为中心
    第一节 沈德潜的“格调说”
        一、“格调”的渊源与内涵
        二、“格调说”的诗学主张
    第二节 沈德潜的诗教观
        一、温柔敦厚与比兴含蓄
        二、诗教与性情
    第三节 以宗旨论杜诗
        一、忠君爱国
        二、温柔敦厚
    第四节 以辨体论杜诗
        一、古风
        二、律诗
        三、绝句
    第五节 以集大成论杜诗
        一、杜诗对《诗》《骚》的继承
        二、杜诗对汉魏六朝诗歌的继承
        三、杜诗的新变
    第六节 以诗法论杜诗
        一、字法
        二、句法
        三、章法
    第七节 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小结
        一、政治方面:迎合官方意识形态
        二、诗学方面: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
        三、不足之处:道德批评的片面性
第四章 “肌理”派的诗法中心论:以翁方纲为中心
    第一节 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
        一、杜诗:“肌理说”的典范
        二、“铺陈排比”: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三、学习杜诗的态度:“师其意则其迹不必求肖之”
        四、学习杜诗的途径:“由苏入杜”和“黄诗逆笔”
        五、杜甫对前人的学习和对后人的影响
    第二节 翁方纲《杜诗附记》研究
        一、《杜诗附记》的动机目的
        二、《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翁方纲的批杜特点
        一、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
        二、借用书法术语论杜诗
        三、以“史法”论杜诗
    小结
第五章 “性灵”派的性情中心论:以袁枚、赵翼、蒋士铨为中心
    第一节 袁枚的杜诗学
        一、论杜诗之长于言情
        二、论杜诗之“苦”和“多创”
        三、论学杜
        四、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五、考证杜诗
        六、论杜甫之人品
        七、小结
    第二节 赵翼的杜诗学
        一、论杜诗之创新
        二、论杜甫之天才
        三、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四、考证杜诗
        五、杜诗指瑕
        六、小结
    第三节 蒋士铨的杜诗学
        一、论杜甫“忠孝义烈之心”和杜诗“温柔敦厚之旨”
        二、论杜诗注本
        三、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四、小结
第六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一: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
    第一节 《秋兴八首》的渊源
    第二节 《秋兴八首》的章法结构
        一、不可分割
        二、承上启下
    第三节 《秋兴八首》的语言艺术
        一、虚实相生的意象系统
        二、虚实交错的对偶方式
        三、用典
    第四节 《秋兴八首》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
        一、《秋兴八首》与《诗经》“六义”
        二、《秋兴八首》的温柔敦厚
    第五节 以史证诗与借杜言志
        一、以史证诗
        二、借杜言志
    小结
第七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二:卢震《杜诗说略》
    第一节 正变论
    第二节 创作论
    第三节 诗法论
    第四节 鉴赏论
    小结
结语
    一、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内容
    二、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特色
参考文献
    一、古籍文献
    二、国内着作
    三、国外着作
    四、学位论文
    五、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一、科研论文
    二、科研项目
后记

(4)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第一节 家世考
        一 曾祖移居京师
        二 祖父定居京师
    第二节 童年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第一节 北大预科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三 预科成学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二 游学美欧
    第一节 缘起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一 访购中西书籍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一 出版品交换
        二 善本寄美保存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结语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3.1.4 台湾的植物
        3.1.5 台湾的动物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4.1.1 台湾医疗
        4.1.2 台湾音乐
        4.1.3 台湾教育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4.2.5 风水迷信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唐代苏鹗两种笔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史回顾
        (一)清代以前学者的相关论述
        (二)近代以来学者的相关论述
    二、研究方法和目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目的
    三、主要观点
第一章 苏鹗生平与着述考略
    一、苏鹗生平与交游
        (一)生平
        (二)交游
    二、《杜阳杂编》着录和版本情况
        (一)《杜阳杂编》着录情况
        (二)《杜阳杂编》版本流传
    三、《苏氏演义》着录和版本情况
第二章《杜阳杂编》主要内容考析
    一、政事旧闻
        (一)帝王旧事
        (二)官员逸事
    二、异域贡宝
        (一)万国来朝
        (二)百宝奇珍
    三、奇人奇事
        (一)地仙与艺人
        (二)预言与奇事
    四、“佚文”考订
第三章 《苏氏演义》主要内容释析
    一、考史辨讹
        (一)史实与地理
        (二)辨伪与正讹
    二、解释名物
        (一)释文字俗语
        (二)释物
        (三)传闻杂记
    三、佚文辑考
第四章 苏鹗笔记的特点
    一、体例完备、内容丰富
        (一)体例完备
        (二)内容丰富
    二、重视史家笔法
    三、体现宗教文化
    四、重视文字考据
第五章 苏鹗笔记的文献价值与不足
    一、苏鹗笔记的价值
        (一)补东观缇油之遗缺
        (二)保存古书佚文
        (三)反映中晚唐社会文化现象
    二、苏鹗笔记的不足
        (一)部分内容材料处理不当
        (二)缺乏对唐代典章制度的记载
        (三)叙事略涉虚幻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7)社会文化变迁中公民教育的本土演进 ——基于民国时期中小学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相关概念之厘定
        (二) 有关公民教育思想起源、意义的研究
        (三) 有关中小学公民教育实施的研究
        (四) 有关近代社会、民众的研究
        (五) 有关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理论深化及实践推进的研究
        (六) 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评价
    三、研究构想与内容框架
        (一)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二) 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一) “中小学”
        (二) “公民”与“公民教育”
        (三) “社会文化变迁”
        (四) “本土演进”
第一章 中西交汇中公民教育思想的萌生
    第一节 冲击与共鸣:公民理想的渐次导入
        一、求新于外:异质文化碰撞下对“民主”的初步认识
        二、上下求索:思想家的“国民人格”向往
        三、革故鼎新:民国成立与民主思想的绽放
        四、曲折前行:复古思潮中民主求索的短暂阻抑
        五、浓墨重彩:新文化运动前后的思想革新
    第二节 借鉴与移植:植入中国土壤的异域理论
        一、凯兴斯泰纳公民教育思想的引入
        二、杜威来华对中国公民教育的促动
第二章 本土语境下公民教育的自主生长
    第一节 从无到有:修身教育的更易与公民教育的萌生
        一、外向求索:修身步入课程体系
        二、顺应趋势:修身向公民的转换
        三、取而代之:公民教育得以确立
    第二节 上下互动:公民教育的图景绘描与本土实践
        一、关于公民教育的实际讨论
        二、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实地开展
        三、全国公民教育运动的兴起
    第三节 趋向异变:国家政治干预与公民教育的改造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宗旨的确立
        二、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异变
第三章 生成与变迁:中小学公民教育的课程分析
    第一节 课程目标之变更
        一、修身科:“涵养德性,导以实践”
        二、公民科:“养成营现代生活的习惯”
        三、党义与三民主义科:“三民主义为最高原则”
        四、公民科与公民训练科:“四维八德”
    第二节 课程内容之变更
        一、修身科:“孝悌礼义”“忠君爱国”的个体道德导向
        二、公民科:儿童中心的团体生活导向
        三、党义与三民主义科:三民主义的政治生活导向
        四、公民科与公民训练科:系统化的身心规约
    第三节 教学方法之变更
        一、修身科:由精神训练渐重实践考察
        二、公民科:多重方法综合应用
        三、党义与三民主义科:课内训练与课外陶冶融合
        四、公民科与公民训练科:公共训练与个别训练并行
第四章 价值的表达与呈现: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教科书分析
    第一节 教科书的演变历程
        一、道德文本的时代转换
        二、政治文本的走向与变革
    第二节 教科书内容之分析
        一、《修身》:德目趋变
        二、《公民》:培育“明达公民”
        三、《三民主义》与《党义》:政党政治下的千书一面
        四、《公民》与《公民训练》:培养党治的“公民”
    第三节 教科书形式之分析
        一、《修身》:渐趋现代
        二、《公民》:贯以现代气息
        三、《三民主义》与《党义》:编写体例的单一化
        四、《公民》与《公民训练》:沿袭前期
第五章 衍变与更易:中小学公民教育的课外活动分析
    第一节 学生自治会
        一、从专制到自由:清末民初的潜滋暗长
        二、从理论走向实际:五四运动后的全面勃兴
        三、从自由发展到全面限制:国民政府时期的强制整顿
    第二节 童子军
        一、形式上:由民办走向党办
        二、内容上:由军事训练而及政治训练
结语:近代以来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历史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8)李开先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李开先研究综述
    一 明清时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二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该世纪末
    三 本世纪初至今
    五 本文的研究方向
上编 文学编
    第一章 李开先的生平
        一 为官之前
        二 为官时期
        三 罢官闲居时期
    第二章 李开先的文学思想
        一 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
        二 复古而不泥古
        三 强调文学要抒发真情实感
        四 提倡南北文学风格的融合
        五 文学贵自然、通俗
    第三章 李开先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时政诗
        第二节 闲居诗
        第三节 咏物诗
        第四节 边塞诗
        第五节 悼亡诗
        第六节 赠答诗
        第七节 送别诗
        第八节 李开先诗歌的总体特征
    第四章 李开先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序
        第二节 墓志铭
        第三节 传记
        第四节 杂记
        第五节 李开先散文的总体特征
    第五章 李开先的散曲创作
        第一节 北曲【正宫·端正好】《述隐·赠对山》
        第二节 南曲【南昌·一江风】《卧病江皋》
        第三节 南曲【仙昌·傍妆台】《中麓小令》
        第四节 《四时悼内》(南曲:春一套,夏二套,又一韵四咏,秋一套,冬一套;北曲一韵十咏)
        第五节 李开先散曲的总体特征
    第六章 李开先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宝剑记》结构特色与主题思想新探 #205——以"宝剑意象"为中心
        第二节 《断发记》作者当为李开先
        第三节 《园林午梦》与《打哑禅》的价值
        第四节 李开先《园林午梦》主旨新探
        第五节 《打哑禅》素材来源与主题新探
    第七章 《词谑》研究
        一《词谑》
        二《词套》
        三《词乐》
        四《词尾》
    第八章 《改定元贤传奇》研究
    结语
下编
    李开先年谱补正
附录一 李开先研究资料补编
附录二 《金瓶梅》的作者非李开先或贾三近考
参考文献
    一 古代、近代
    二 现当代
    三 期刊
后记

(9)《园冶》园林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论文的创新与难点
    三、论文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自然"理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第一节 哲学基础
    第二节 艺术传统
    第三节 历史演变
    第四节 "天开"之美
第二章 "如画"特征:"境仿瀛壶,天然图画"
    第一节 《园冶》与造园仿画
    第二节 造园仿画的原因
    第三节 造园与文人画意
    第四节 造园与文人画理
    第五节 造园与文人画境
第三章 "雅"为格调:"从雅遵时,令人欣赏"
    第一节 雅格溯源
    第二节 雅格表现(1)
    第三节 雅格表现(2)
第四章 造园精义:"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第一节 巧于因借
    第二节 精在体宜
结语
    一、历史地位
    二、现代意义
附录:计成生平与《园冶》的出版、流传
中外文参考文献
附图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谢辞

(10)赴日宋僧无学祖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提要
Abstract
目次
1 引言
2 南宋、元时期的中日关系与文化交流
    2.1 忽必烈的遣使与东征
        2.1.1 前期的六次遣使与日本方面的对策
        2.1.2 两次东征与再度遣使
        2.1.3 战后元日两国政府的动向
    2.2 宋元时期的中日贸易
        2.2.1 宋代的中日贸易
        2.2.2 元代的中日贸易
    2.3 宋元时期的僧侣往来与禅宗东传
        2.3.1 南宋禅宗概况
        2.3.2 日僧来华与禅宗东渐
        2.3.3 宋元禅僧东渡与日本禅宗的发展
3 无学祖元的传记资料及其生平事迹
    3.1 传记资料研究
        3.1.1 中国人所作传记
        3.1.2 日本人所作传记
    3.2 无学祖元的生平行履
        3.2.1 赴日前事迹
        3.2.2 东渡扶桑
        3.2.3 赴日后事迹
    3.3 无学祖元在日期间的交游
        3.3.1 与北条时宗的交往
        3.3.2 与圆尔辨圆的交往
        3.3.3 与无象静照的交往
4 无学祖元的着述、思想及其影响
    4.1 《佛光国师语录》研究
        4.1.1 《佛光国师语录》的编者、主要内容及史料价值
        4.1.2 《佛光国师语录》的版本与流传
    4.2 墨迹、文物研究
        4.2.1 无学祖元的墨迹
        4.2.2 无学祖元相关文物
    4.3 无学祖元的思想
        4.3.1 无学祖元的禅观
        4.3.2 无学祖元的弥勒信仰
        4.3.3 无学祖元的儒学思想
        4.3.4 无学祖元与日本神道信仰
    4.4 日本禅宗史上的无学祖元——以法脉传承为中心
        4.4.1 无学祖元的法系传承及主要嗣法弟子
        4.4.2 一翁院豪与祖元禅法在长乐寺的传播
        4.4.3 高峰显日及梦窗派的繁荣
        4.4.4 无外如大与正脉院的创立及发展
    4.5 日本文学史上的无学祖元——以五山文学为中心
        4.5.1 日本五山文学概说
        4.5.2 无学祖元的诗偈创作——理论与实践
        4.5.3 祖元事迹及其作品在后世禅林的流播
        4.5.4 佛光派在五山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5 结语
征引及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附录一 无学祖元年谱简编
附录二 佛光派传承世系略图
作者简历

四、看似平凡,实有大用(高一、高二、高三)(论文参考文献)

  • [1]《史记》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以四川省M中学为例[D]. 张亚兵. 西南大学, 2021
  • [2]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D]. 黄若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清代杜诗评论研究[D]. 张东艳. 苏州大学, 2018(12)
  • [4]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5]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6]唐代苏鹗两种笔记研究[D]. 张卫健.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7]社会文化变迁中公民教育的本土演进 ——基于民国时期中小学的历史考察[D]. 栗蕊蕊.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3)
  • [8]李开先文学研究[D]. 刘铭. 复旦大学, 2011(12)
  • [9]《园冶》园林美学研究[D]. 李世葵. 武汉大学, 2009(01)
  • [10]赴日宋僧无学祖元研究[D]. 江静. 浙江大学, 2009(04)

标签:;  ;  ;  ;  ;  

看似普通,实则好用(高一、高二、高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