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 AMP 依赖性蛋白激酶有助于慢性压缩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兴奋性反应

环 AMP 依赖性蛋白激酶有助于慢性压缩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兴奋性反应

一、CYCLIC 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ONTRIBUTES TO THE EXCITATORY RESPONSE TO NOREPINEPHRINE IN CHRONICALLY COMPRESSED RAT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论文文献综述)

温吉亮[1](2021)在《老年膀胱感觉功能降低外周神经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人口老龄化是全球的普遍现象。因膀胱功能障碍导致的下尿路症状发生率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呈增龄性增加。因而,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泌尿界将面临膀胱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持续增加的局面。关注老年膀胱疾病的诊治及对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成为泌尿科专家的共识。感觉传入是排尿反射的第一步,感觉功能的增强是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主要表现。另一种与OAB表现相反的膀胱功能障碍--低活动膀胱(UAB)近年来受到很大关注。无特定原因的单纯由老龄造成的UAB称为老年特发性UAB。有研究发现老年特发性UAB的发生是感觉传入活动减弱导致逼尿肌未被激活所致,而并不是逼尿肌收缩能力下降导致的。发表在欧洲泌尿杂志的一项对UAB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研究也发现:膀胱感觉功能的降低是UAB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多数专家已形成共识:膀胱感觉功能特别是容积感受障碍是老年特发性UAB发生的重要原因。但老年膀胱感觉功能降低的机制特别是外周神经机制的研究国内外还鲜有报道。目前大量研究一致认为:感觉末梢上的多种TRP通道包括TRPV4和TRPV1是参与膀胱感觉特别是容积感受的主要通道。同时感觉神经元本身的主动和被动电生理特性也是决定膀胱感觉信号产生和传导的关键因素。虽然膀胱初级感觉神经元膜上TRP通道及其电生理特性已有一些研究,但这些TRP通道功能及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改变是否参与老年膀胱感觉功能的降低,进而促进老年特发性UAB的发生未见相关报道。除初级感觉神经在膀胱感觉产生的外周机制中起主要作用外,近年来发现膀胱粘膜上皮在膀胱机械感觉转导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已经有一些关于膀胱粘膜上皮感受机械刺激的研究和综述,但其感知机械刺激的确切细胞机制尚不清楚。因为存在下尿路症状的老年男性病人通常存在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梗阻,而女性通常不存在此因素。因此,在研究膀胱感觉功能的增龄性改变时我们选择了女性和雌性大鼠。依据上述背景,本研究主要探究:1.女性膀胱感觉功能及膀胱收缩功能是否存在增龄性改变;2.膀胱初级感觉神经元及膀胱粘膜上皮在雌性大鼠膀胱感觉功能增龄性改变中的作用及细胞分子机制;3.膀胱粘膜上皮感受机械刺激后胞内Ca2+升高的细胞机制及其增龄性改变。第一部分女性膀胱感觉功能的增龄性降低目的:分析女性尿动力学数据,观察膀胱感觉功能及收缩功能是否存在增龄性的改变。方法:1.收集患有轻度尿失禁及子宫脱垂来我院行尿动力学检测的女性数据,根据排除和纳入标准筛选出受试者235例。2.对受试者行自由尿流率、储尿期压力、排尿期压力-流率及尿液ATP浓度测定。3.根据Matbias年龄段划分原则分为两组:年轻组(30-50岁)和老年组(50-70岁),比较两组受试者膀胱感觉功能及收缩功能。结果:1.自由尿流率:年轻组最大尿流率(Qmax)明显高于老年组(p<0.001),排尿量无显着差异(p>0.05)。2.储尿期感觉功能:老年组在膀胱初感觉(FS)、初始尿意(FD)及强烈尿意(SD)时的膀胱容积阈值、压力阈值及膀胱顺应性均高于年轻组(p<0.001)。3.排尿期逼尿肌收缩功能: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Pdet@Qmax)及最大逼尿肌压(Pdetmax)老年组与年轻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4.尿液ATP含量与膀胱容积阈值相关性分析 年轻组尿液ATP浓度明显高于老年组(p<0.001)。无论年轻组(r=-0.706,p<0.001)还是老年组(r=-0.733,p<0.001)尿液ATP水平均与容积阈值存在负相关。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膀胱的容积感受及压力感受功能降低,但逼尿肌收缩功能并未改变。这些变化提示感觉功能的降低在老年女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也提示老年女性膀胱感觉产生的神经生理机制的改变。第二部分老年雌性大鼠膀胱感觉功能下降的外周神经机制目的:观察膀胱初级感觉神经元和膀胱粘膜上皮表达TRP通道(TRPV1、TRPV4)的改变及膀胱初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在膀胱感觉功能降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雌性SD大鼠,年轻组:鼠龄2-3月,老年组:鼠龄15-18月。1.比较两组血中雌激素水平及进行阴道涂片确定其生殖周期。2.代谢仓实验记录两组大鼠清醒状态下排尿行为。3.麻醉下连续膀胱内压(CMG)测定记录排尿时的压力阈值及容积阈值、排尿时最大膀胱压力、排尿量及残余尿量。并观察膀胱内灌注TRPV1的激动剂辣椒素和TRPV4的激动剂GSK上述指标的变化。4.离体膀胱肌条实验记录其收缩产生的张力以及对M受体激动剂卡巴胆碱、辣椒素和GSK的反应。5.免疫组化观察膀胱粘膜上皮TRPV4的蛋白表达水平。钙离子成像记录膀胱粘膜上皮GSK诱发的胞内钙离子升高。6.DiI逆行标记支配膀胱的DRG神经元,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辣椒素诱发的内向电流。7.电流钳的方式记录膀胱DRG神经元膜的被动和主动电生理学特性,以AP产生的电压阈值、电流阈值(基强度)以及对超阈值的反应作为衡量兴奋性的指标。结果:1.年轻大鼠血中雌二醇水平高于老年大鼠(p<0.05);年轻大鼠阴道细胞学涂片显示有规律的周期性改变,而多数老年大鼠则无。2.代谢仓显示:老年大鼠每次排尿量、24小时摄水量和24小时排尿量均明显高于年轻大鼠(p<0.01),但24小时排尿频率明显低于年轻大鼠(p<0.05)。3.CMG记录显示:老年大鼠排尿间隔(IVI)、排尿的容积阈值(Vthreshold)、压力阈值(Pthresh)及膀胱顺应性均明显高于年轻大鼠(p<0.01);膀胱内灌注辣椒素或GSK在老年和年轻大鼠均可引起IVI缩短、Pthresh下降、最大膀胱压(Pmax)及基础膀胱压(Pb)升高,但老年大鼠上述参数的改变幅度明显小于年轻大鼠(p<0.01)。4.离体肌条记录显示:卡巴胆碱引起的肌条收缩幅度及收缩曲线下面积(AUC)年轻大鼠明显低于老年大鼠(p<0.01);不同频率(10、20、50Hz)及强度(10、30、50、70V)的电刺激、GSK及辣椒素引起的肌条收缩幅度和AUC年轻大鼠均高于老年大鼠(p<0.01)。5.免疫组化显示:老年大鼠TRPV4通道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年轻大鼠(p<0.05)。钙成像显示GSK诱发的胞内钙离子升高幅度老年大鼠明显低于年轻大鼠(p<0.001)。6.电压钳记录显示在膀胱DRG神经元辣椒素诱发的内向电流幅度老年大鼠明显低于年轻大鼠(p<0.05)。7.电流钳记录发现:膀胱DRG神经元分为位相型和紧张型两种放电模式。与位相型神经元相比,紧张型神经元细胞直径小、动作电位(AP)上升速率慢、AP持续时间长、AP产生所需电压阈值高及基强度大(p<0.05)。8.在紧张型神经元,膜电容(Cm)、静息电位(RMP)、AP持续时间、AP超射、AP产生所需电压阈值及基强度老年大鼠与年轻大鼠相比均无差异(p>0.05)。9.在位相型神经元,老年大鼠与年轻大鼠相比,AP持续时间长、AP上升速率慢、AP产生所需电压阈值高及AP产生所需的基强度大(p<0.05),说明老年大鼠位相型神经元兴奋性下降。结论:老年雌性大鼠膀胱感觉神经元TRPV1通道功能降低;位相型神经元兴奋性降低;膀胱粘膜上皮TRPV4通道表达降低;这些分子机制的改变可能导致了老年膀胱感觉功能的下降。这些分子机制的阐明有助于解释老年特发性DU/UAB的发病机制。针对TRP通道,特别是TRPV4通道,可能是未来DU/UAB治疗的关键药物靶点。膀胱位相型而非紧张型神经元兴奋性的增龄性下降,为基于神经元亚型的老年特发性DU/UAB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机械刺激膀胱粘膜上皮诱发胞内Ca2+升高的机制及其增龄性改变目的:探讨机械刺激膀胱粘膜上皮诱发胞内钙离子升高的细胞分子机制及其增龄性改变。方法:1.体外培养膀胱粘膜上皮,通过形成液气界面(ALI)给予膀胱粘膜上皮机械刺激。2.钙成像方法记录ALI诱发的胞内钙离子([Ca2+]i)升高,以多种阻断剂检测细胞膜或内质网(ER)上参与[Ca2+]i升高及ATP释放的离子通道或受体。3.比较年轻组和老年组ALI诱发的[Ca2+]i升高及ATP释放量的差异。4.Western Blot比较两组大鼠膀胱粘膜上皮TRPV4和Pannexin-1通道的差异性表达。结果:1.ALI可重复性地诱发膀胱粘膜上皮[Ca2+]i升高及ATP释放。反应可被非特异性机械敏感型通道阻断剂(GdCl3)阻断。2.上皮钠通道(ENaC)拮抗剂(阿米洛利)、Piezo通道阻断剂(GsMTX4)和连接蛋白通道阻断剂(甘珀酸)均未能阻断ALI诱发的[Ca2+]i升高(p>0.05);而TRP通道非特异性阻断剂(RR)、TRPV4特异性拮抗剂(HC0674)和Pannexin-1通道阻断剂(10panx)均能阻断ALI诱发的[Ca2+]i升高(p<0.001),同时10panx可减少ALI诱发的ATP释放量(p<0.001)。免疫荧光显示TRPV4和Pannexin-1通道在膀胱粘膜上皮高度表达。3.零钙HBSS溶液、内质网上Ca2+-ATP酶泵阻断剂(Tg)、IP3受体拮抗剂(Xest)和尼丁受体拮抗剂(兰尼碱)均可降低ALI诱发的[Ca2+]i升高幅度(p<0.001)。说明胞外Ca2+的内流和内质网钙库释放的Ca2+均参与了 ALI诱发的[Ca2+]i的升高。4.ATP水解酶和非选择性嘌呤受体阻断剂(PPADS)可显着抑制ALI诱发的[Ca2+]i升高(p<0.001),说明自分泌ATP参与了 ALI诱发的[Ca2+]i升高。5.Western Blot显示:膀胱粘膜上皮TRPV4和Pannexin-1通道的蛋白表达水平老年大鼠明显低于年轻大鼠(p<0.05)。钙成像和ATP检测显示:ALI诱发的[Ca2+]i升高幅度和ATP释放量老年大鼠明显低于年轻大鼠(p<0.001)。结论:机械刺激诱发的胞内Ca2+升高由TRPV4和Panexin-1通道的开放导致胞外Ca2+内流启动,内流的Ca2+激活ER上IP3和尼丁受体,引起ER钙库内Ca2+释放入胞浆,进一步促进[Ca2+]i升高;同时机械刺激诱发的ATP释放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机制作用于P2X或P2Y受体进一步增加[Ca2+]i浓度。上述任何一种通道或受体的改变都可能影响膀胱机械转导和膀胱感觉功能。膀胱粘膜上皮TRPV4及Pannexin-1通道表达的降低可能是老年大鼠膀胱感觉功能降低的其中一个分子机制。

周敏杰[2](2019)在《不同时间针刺调整昼夜节律相位的SCN蛋白磷酸化修饰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不同时间针刺对Barb/c小鼠自发活动近似昼夜节律的时相特征改变及SCN全蛋白磷酸化的机制方法将108只雄性Barb/c小鼠按六个时间点分为6组,即CT0组、CT4组、CT8组、CT12组、CT16组、CT20组。每组内又分为电针组、假穴组、空白组。每只小鼠单独放置在节律室的隔离单元格内进行驯化,运用电脑进行自动光-暗控制LD 12:12,驯养10天后小鼠的自发活动节律与光暗周期同步,将光照转为恒定黑暗。(1)实验一:小鼠进入自由运行10天后,进行导引实验,电针组在相应时间电针小鼠百会、长强穴,为了电流局限在穴位,两穴位近旁各浅刺一针,以刺入皮下为度。电流频率2/15 Hz、疏密波,电流0.5 mA,每次15 min;假穴组在小鼠右侧胁肋下非经非穴处(右侧腋中线与髂嵴上10 mm做一横线的交点)电针刺激,在假穴旁再浅刺一针,电针刺激参数同电针组;空白组不予针刺及捆绑,暗置处理。每只小鼠处理完后,继续放回隔离单元格内饲养,所有动物的自发活动数据全程通过ClockLab采集分析软件记录。分析动物自发转轮活动数据,计算每日小鼠活动的峰相位、活动量、起止活动时间等。观察不同处理方式后小鼠自发活动近似昼夜节律的时相特征改变。(2)实验二:导引刺激后小鼠继续暗置,10天后进行第二次实验处理,每组小鼠实验处理同实验一,在每只小鼠针刺时间对应的2小时后,取出含SCN的脑组织,采集108个样本后,送样检测;应用TMT标记磷酸化修饰组(IMAC富集)学分析SCN全蛋白的磷酸化修饰水平,明确不同时间针刺调整昼夜节律的SCN核蛋白质磷酸化的机制。结果(1)电针能调整小鼠自发活动节律的起始活动时间,表现为CT4、CT8电针,电针组起始活动时间超前,电针组起始活动时间与假穴组相比P<0.05,与空白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CT16电针组起始活动时间迟后,电针组与假穴组相比P<0.05,与空白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点电针后起始活动时间转移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通过不同时间点的蛋白磷酸化修饰差异水平聚类分析,在CT8、CT16的聚类趋势有特征性变化,Cluster1、Cluster2中CT8均为折线图的最低点,CT16为折线图的最高点。(3)以1.2倍为变化阈值,取两次重复实验中共同上调和共同下调的差异位点,本研究一共鉴定到位于3078个蛋白上的11232个磷酸化位点,其中2651个蛋白的7633个位点包含定量信息。以定位概率>0.75的标准进行过滤后,一共鉴定到2829个蛋白上的7605个磷酸化位点,其中2488个蛋白的6192个位点包含定量信息。(4)通过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可知,CT8时间点电针组/空白组差异修饰位点对应蛋白富集的信号通路有25条,显着性富集的有5条,CT8时间点电针组/假穴组差异修饰位点对应蛋白富集的信号通路有46条,显着性富集的通路有11条。CT16时间点电针组/空白组差异修饰位点对应蛋白富集的信号通路有41条,显着性富集的有10条,CT16时间点,电针组/假穴组差异修饰位点对应蛋白富集的信号通路有17条,显着性富集的有1条。结论(1)电针能调整Barb/c小鼠自发活动节律的起始活动时间,具有明显的依时相性,表现为CT4、CT8电针,起始活动时间超前,CT16电针后起始活动时间迟后。(2)从蛋白修饰水平分析,CT8针刺调整自发活动相位超前,可能与GABA能突触信号通路中的GABAB受体、Gi/o蛋白磷酸化修饰水平下调有关。CT16针刺自发活动相位迟后,可能与胰岛素信号通路中,AC蛋白修饰水平上调,抑制胰岛素分泌有关。

王琼[3](2017)在《右美托咪定对高浓度利多卡因诱导PC12细胞毒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已知高浓度利多卡因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效应,拟构建利多卡因神经细胞毒性模型,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高浓度利多卡因神经细胞毒性的表观遗传调控与机制。方法:首先构建体外高浓度利多卡因PC12细胞毒性模型,观察细胞的活力。在右美托咪定与利多卡因联合处理48 h后检测PC12细胞活力并计算增殖抑制率,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并检测MAPK信号通路蛋白。通过文献查阅和软件预测miR-let-7b及其可能的靶点蛋白COL3A1,验证二者间的关系,检测miR-let-7b对COL3A1-3’UTR的结合情况,在利多卡因和右美托咪定联合处理后对细胞活力,细胞增殖水平,细胞凋亡水平,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细胞周期,调亡蛋白等进行检测。结果:利多卡因1mM能明显降低PC12细胞活力。右美托咪定处理过的PC12细胞能够明显增加细胞活力,降低增殖抑制率,抑制细胞凋亡水平,减少MAPK信号通路中的蛋白水平;右美托咪定与过表达miR-let-7b、COL3A1沉默表达均增加细胞活力、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增殖抑制率,抑制细胞凋亡水平,改变细胞周期,上调Bcl-2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上调miR-let-7b和/或下调COL3A1水平,减轻高浓度利多卡因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提示临床上在使用高浓度利多卡因时,可考虑干预miR-let-7b靶点来预防潜在的神经毒性作用,而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是个简便、有效的干预方法。

朱翔[4](2017)在《小鼠前扣带皮层CXCL13及受体CXCR5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脊神经结扎(SNL)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前扣带皮层(ACC)中趋化因子CXCL13(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3)及其受体CXCR5(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的表达与细胞分布,分析它们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可能机制。方法:1.小鼠左侧L5脊神经(spinal nerve ligation,SNL)结扎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模型;2.采用行为学检测方法判断小鼠机械性触诱发痛与热痛觉过敏;3.采用条件性位置逃避实验来判断痛相关厌恶情绪;4.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CXCLl3和CXCR5 mRNA的表达;5.采用ELISA法检测CXCL13蛋白含量变化情况;6.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CXCR5蛋白表达变化;7.采用原位杂交与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分析CXCLl3的细胞定位;8.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法分析CXCR5的细胞定位;9.ACC内注射CXCR5干扰慢病毒(LV-CXCR5 shRNA),观察对SNL诱导的机械性痛觉过敏及痛相关厌恶情绪的影响;10.全细胞膜片钳记录ACC脑区Ⅱ/Ⅲ层锥体神经元上sEPSCs变化。结果1.SNL对小鼠的生长发育及运动协调能力均无影响,但可以诱导同侧后爪产生持续的疼痛,机械性触诱发痛与热痛觉过敏在SNL第l d即开始形成,且能持续超过21 d。2.SNL诱导ACC中的CXCL13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CXCL13 mRNA和蛋白的上调都从1 d开始(p<0.01),维持10 d以上(p<0.001);原位杂交结果表明CXCLl3mRNA分布于ACC神经元细胞。3.SNL诱导ACC中的CXCR5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mRNA在第1 d时无显着变化(p>0.05),第3 d开始显着升高(p<0.001),持续10 d以上(p<0.001);而且蛋白上调在3 d也有显着变化(p<0.001);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表明ACC中CXCR5表达于ACC神经元细胞。4.ACC内注射CXCR5干扰慢病毒(LV-CXCR5 shRNA)不能缓解SNL引起的机械性痛敏,但能缓解SNL引起的痛相关厌恶情绪。5.SNL并不影响Ⅱ/Ⅲ层锥体神经元上sEPSCs的发放频率(p>0.05),但sEPSCs幅度出现显着增加(p<0.05);CXCL13急性处理能引起ACC神经元上sEPSC的幅度出现显着增加(p<0.01),对sEPSC的发放频率也有增加,但作用不显着(p>0.05)。结论:1.SNL可作为可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诱导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2.SNL可诱导ACC中CXCLl3与CXCR5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且二者主要表达于ACC神经元细胞。3.抑制ACC水平CXCR5的作用能够缓解SNL引起的痛相关厌恶情绪。4.SNL诱导的情绪改变可能与ACC脑区Ⅱ/Ⅲ层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入功能的改变有关;SNL后ACC区域CXCL13的增加可能直接诱发了ACC脑区Ⅱ/Ⅲ层锥体神经元上兴奋性突触传递功能的增强。

董榕[5](2016)在《切口痛模型中5-HT2AR-KCC2信号通路对吗啡诱导痛敏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手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作为一类特殊的急性痛困扰着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手术后的急性疼痛多采用阿片类药物进行干预,与治疗作用相悖的是阿片类药物的致痛觉敏化作用(opioids induced hyperalgesia,OIH),OIH不仅使药物的镇痛作用降低,而且可以促进痛觉感知。痛觉感知敏化可以由抑制功能下调引起,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主要的抑制性受体主要是GABAA受体,其抑制性功能变化主要是由特异性表达于神经元的钾-氯共转运体(potassium-chloride co-transporter,KCC2)所调控。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type 2 receptors,5-HT2AR)可通过激活PKC(protein kinase C)从而磷酸化KCC2,增强其活性并上调其在细胞膜表面的表达水平。本实验旨在研究5羟色胺2A受体-钾-氯共转运体2(5-HT2AR-KCC2)信号通路在术后疼痛及吗啡诱导的术后痛觉敏化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第一步:制备术后疼痛模型(大鼠足底切口痛),鞘内给予5-HT2AR抑制剂(酮色林ketanserin)及激动剂((4-bromo-3,6-dimethoxybenzocyclobuten-1-yl)meth-ylamine hydrobromide,TCB-2),采用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观察5-HT2AR对切口痛大鼠疼痛阈值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观察上述疼痛模型动物的脊髓背角神经细胞膜上和胞内KCC2在转录及翻译水平的变化情况(m RNA和蛋白质)。第二步:制备吗啡致切口痛痛觉敏化模型,鞘内给予5-HT2AR激动剂和拮抗剂后,考察其对吗啡引起切口痛痛觉过敏大鼠的MWT和TWL的影响,以确定5-HT2AR在吗啡痛觉敏化中的作用。在上述动物模型中采用western blot技术观察大鼠脊髓背角神经细胞KCC2在翻译水平上的变化情况。结果:1、5-HT2AR-KCC2信号通路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的作用1)与正常大鼠相比,切口痛大鼠的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MWT)及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WL)都发生明显下降,鞘内给予5-HT2AR激动剂后切口痛大鼠MWT均一定程度的增高,给予5-HT2AR拮抗剂则后MWT下降。2)切口痛模型中,大鼠脊髓腰膨大KCC2的表达量在术后7天内均下降。术后第1天,鞘内注射切口痛大鼠5-HT2AR激动后可使腰膨大KCC2表达增高,给予拮抗剂后则下降。2.5-HT2AR-KCC2信号通路在切口痛后应用吗啡诱导痛觉敏化中的作用1)在切口痛模型中,反复皮下注射吗啡可致MWT和TWL降低;术后一天,鞘内给予5-HT2AR激动剂组的MWT较对照组的高;术后第三天,鞘内给予5-HT2AR拮抗剂组的MWT较对照组的低。以上提示5-HT2AR拮抗剂在吗啡诱导切口痛痛敏的大鼠中,可能加重了痛敏,5-HT2AR激动剂在吗啡诱导切口痛痛敏的大鼠中,可能参与了镇痛。2)在切口痛大鼠反复皮下注射吗啡与单纯切口痛相比,术后第3和第5天KCC2表达显着下调。术后第1天鞘内注射5-HT2AR激动剂使吗啡致敏的大鼠脊髓腰膨大KCC2表达上调。而其拮抗剂Ketanserin则明显下调吗啡致敏化大鼠脊髓腰膨大KCC2的表达。结论:在切口痛模型及以吗啡诱导的切口痛大鼠的痛敏模型中,通过激活5-HT2AR可导致下游脊髓抑制系统GABAA的功能蛋白KCC2的表达上调,提示5-HT2AR-KCC2通路影响抑制功能下调而参与了痛觉敏化机制的形成。

成洪聚[6](2014)在《去甲肾上腺素对背根神经节神经元GABAA受体的调制作用研究 ——正常大鼠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NA对DRG神经元上GABAA受体表达的影响目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上由a-肾上腺素能受体(alpha-adrenoceptor,α-AR)介导可以参与多种受体和通道蛋白的调节,进而调控痛觉信息的传递,而DRG神经元上的GABAA受体也参与了痛觉信息传递调控程序,并且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已有资料显示,GABA系统在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被下调,那么NA是否参与GABAA受体表达的调节,尚未有资料报道。本实验通过在培养的DRG神经元上施加NA,观察GABAA受体γ2亚基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拟阐明NA是否通过对(GABAA受体表达的调节进而参与GABA系统的去抑制程序。方法:Sprague-Dawley (SD)大鼠(160-220g) DRG神经元原代培养。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元的γ2亚基的分布。细胞培养48h后,分组处理。第一组:在各培养瓶中分别添加NA1μM、NA1μM+哌唑嗪(PRZ,α21-AR阻滞剂)10μM、 NA1μM+育亨宾(YOH,α2-AR阻滞剂)10μM、NA1μM+PRZ10μM+YOH10μM。隔日添加第二次,再隔日进行后续提取RNA程序。实验对照组培养过程中未添加NA和α-AR阻滞剂。第二组:在各培养瓶中分别添加NA0.01μM、NA0.1μM、NA1μM、NA10μM。隔日添加第二次。再隔日进行后续提取蛋白程序。实验对照组培养过程中未添加NA。第三组:在各处理组培养瓶中均添加NA1μM,依次于5h、12h、24h、48h后进入提取蛋白程序。另一培养瓶于48h添加NA1μM后隔日再次添加,再隔日提取蛋白,共施加NA96h。实验对照组培养过程中未添加NA。各组分别提取总RNA或蛋白,进一步利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不同处理因素下GABAA受体γ2亚基的表达。结果:(1)DRG神经元培养后免疫荧光染色显示,γ2亚基在大、中、小各直径神经元中均有分布。γ2亚基的免疫反应产物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少量分布在胞质中,细胞中心淡染。胶质细胞没有着色;(2)神经元培养后分别给予1μM NA、1μM NA+10μMPRZ、1μM NA+10μM YOH和1μM NA+10μMPRZ+10μMYOH,利用RT-PCR技术检测γ2亚基mRNA的表达。所得结果显示NA和α-AR阻滞剂的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n=3);(3)神经元培养后分别给予0.01μM NA、0.1μM NA、1μM NA和10μM NA,利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γ2亚基的表达。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NA各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n=3);(4)神经元培养后给予1μM NA分别处理5h、12h、24h、48h和96h,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γ2亚基的表达。结果显示施加NA不同时间的各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n=3)。结论:NA在DRG神经元上不参与GABAA受体表达的调控。第二部分在正常大鼠和CCI大鼠DRG神经元上NA抑制GABA电流目的:研究证明,NA在DRG神经元上对疼痛信息的输入有着重要的调制作用。另外已发现在DRG神经元上GABAA受体介导的电流受多种致痛物质的调节,且在NPP过程中,GABA系统下调。本实验通过观察NA在正常大鼠和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sciatic nerve,CCI)大鼠DRG神经元上对GABAA受体介导电流的调制及其机制,旨在阐明在NPP过程中NA是否参与对GABAA受体功能的调节,进而参与GABA系统的去抑制程序。方法:制备酶消化分离的正常SD大鼠DRG神经元,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GABA激活电流(IGABA),并观察不同浓度NA对其的调节,进一步施加苯肾上腺素(PHE,α1-AR激动剂)、PRZ (α1-AR阻滞剂)、CLO (α2-AR激动剂)、YOH (α2-AR阻滞剂)、forskolin (FSK, PKA的激动剂)、H-89(PKA抑制剂)、PMA (PKC激动剂)、GF109203X (GF, PKC抑制剂),分析NA对IGABA调控的机制。制备CCI大鼠模型,观察NA在病理情况下对IGABA的调制。结果:(1)IGABA为内向电流。GABAA受体选择性激动剂蝇蕈醇(muscimol, Mus)模拟了GABA的作用,而GABAA受体选择性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Bic)可将IGABA完全阻断,表明在DRG神经元上GABAA受体介导了IGABA;(2)经NA预处理后,IGABA被抑制。在0.01-1μM时NA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浓度依赖性增加,随着NA浓度的增加,在10μM-1000μM时又较1μM的作用逐渐降低,在1μM时最强,但在大、中、小各直径的神经元中其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3)α1-AR激动剂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 PHE)和α2-AR激动剂可乐定(clonidine,CLO)可部分模拟NA的抑制作用,而α1-AR阻滞剂PRZ和α2-AR阻滞剂YOH可部分反转NA的抑制作用。施加蛋白激酶C(PKC)的激动剂PMA和蛋白激酶A(PKA)的抑制剂H-89,IGABA也被部分抑制。PKC抑制剂GF109203X (GF)和PKA激动剂forskolin (FSK)共同施加后可完全阻断NA的抑制作用;(4)CCI模型大鼠缩爪阈值降低,IGABA显着减(?)(P<0.01),A的抑制作用增强(P<0.05)。结论:NA通过α1-AR/Gq/phospholipase C (PLC)/PKC和α2-AR/Gi/cAMP/PKA两条途径调节IGABA。神经损伤后,NA的抑制作用被增强,可能参与痛觉信息传入的去抑制程序。第三部分CCI诱导α-AR亚型在大鼠DRG中的不同表达目的:大量研究证明,外周神经损伤后DRG神经元中α-AR亚型mRNA的表达会发生改变,但各报道结果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本研究通过观察正常大鼠和CCI大鼠的腰5(L5)DRG中α-AR各亚型蛋白的表达,以明确神经损伤对α-AR各亚型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神经损伤后NA对IGABA作用增强的机制。方法:本实验选用24只雄性SD大鼠(160-220g)。所有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n=3)、假手术组(n=3)和手术组(n=18)。经戊巴比妥钠(60mg/kg)麻醉成功后,手术组大鼠行左侧坐骨神经结扎。而假手术组大鼠被手术切开后,仅游离坐骨神经,但未结扎。正常对照组的大鼠没有做手术切开。于术前1天和术后14天利用热板实验对所有大鼠测缩爪痛阈。大鼠于术后(?)天经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后取出L5DRG。正常组大鼠同样处理。所有DRG经OCT胶包埋后于冰冻切片机(-20℃)切成组织切片(10μm)。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孵育抗体,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系统拍摄,观察各组大鼠DRG神经元中α-AR亚型的蛋白表达和分布。结果:(1)热板实验检测结果显示CCI组大鼠缩爪阈值从23.0±1.0s-减少到11.5±1.0s(P<0.01),而假手术组缩爪阈值术后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正常DRG的大、中、小神经元中,α1A-AR和α1B-AR蛋白均有表达(α1A-AR,49.4%;α1B-AR,38.2%),而在CCI组DRG的各型神经元中均显着增加(α1A-AR,89.8%;α1B-AR,81.8%)。α1A-AR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和细胞质,偶尔也在细胞核,α1B-AR分布在胞浆和胞核内。CCI术后α1D-AR的表达稍有增加(对照组,48.8%;CCI组,68.5%,P<0.01),且主要是小直径的神经元表达增加,免疫反应产物集中在细胞膜和细胞质,偶尔也在细胞核。α2A-AR免疫反应产物分布于在细胞膜、细胞质和许多细胞核中,阳性神经元占神经元总数的22.8%,术后增加到57.7%(P<0.01),尤其小直径神经元的增加最为明显。而α2c-AR的免疫反应产物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各直径大小神经元均有其阳性的细胞,但CCI术后α2C-AR阳性的比例从44.0%降低至32.2%(P<0.01),其中小直径神经元阳性比例下降最明显。α2B-AR在正常DRG和CCI DRG中均未检测到;(3)α1A-AR和α2A-AR可共存于同一神经元中。双标阳性神经元主要是中直径神经元。双标阳性神经元在CCI组DRG中占的比例明显上调(P<0.01)。结论:α-AR亚型阳性神经元在DRG中有明显的分布,CCI可诱导α-AR各亚型表达和分布呈不同形式的改变。α-AR亚型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增加可能参与NA对GABAA受体调节作用的增强程序,在NPP的产生和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林丽[7](2014)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帕金森病神经递质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在于黑质-纹状体内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变性,导致脑部神经递质DA缺乏。PD病变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普遍认为是一种与一些神经递质系统相关的可逐渐恶化的多中心神经变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僵直和姿势平衡障碍。帕金森病手术治疗昂贵,目前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已有的抗帕金森病药物只起着改善症状的作用,不能延缓疾病的进程,不能预防DA能神经元的退变,且长期服用,其用量越来越大,副作用越来越多。近年来,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由直接补充DA转向多环节治疗,重点集中于对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目前许多研究者关注应用神经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治疗帕金森病,其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作为一类生长因子,具有促有丝分裂的作用,在人体组织上含有丰富的受体,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活性,主要通过与细胞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型受体作用而发挥着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在组织创伤修复和神经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从PD病变源头—神经元的营养修护角度,从动物行为学、神经递质含量、神经元数目等方面的变化来研究bFGF对PD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并通过检测多种相关生化指标初步来阐明bFGF修护神经元和影响PD神经递质可能的作用机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点:(1)建立了由神经毒素6-羟基多巴(6-OHDA)诱发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在细胞水平上,bFGF能够提高帕金森病PC12模型细胞的成活率,降低6-OHDA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促进细胞中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泌,刺激帕金森病模型细胞中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同时bFGF能提高帕金森病模型细胞中磷酸化Akt和ERK的蛋白水平,抑制细胞中内质网应激蛋白(CHOP、GRP78和CASPASE12)的表达,提示bFGF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和ERK1/2通路来抑制6-OHDA氧化损伤引起的内质网应激,降低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实现神经保护作用。(2)采用脑立体定位注射6-OHDA构建了PD大鼠偏侧模型,并通过腹腔注射阿扑吗啡溶液引起的动物行为学来验证模型的成功。在动物水平上,bFGF可以有效改善模型动物的帕金森病症状;提高大鼠脑纹状体组织中细胞外液和细胞内外总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促进脑部黑质和纹状体中TH的表达。此外,bFGF能促进PD大鼠脑内自由基的清除,上调PD大鼠损毁侧纹状体中磷酸化Akt和ERK的水平,抑制内质网应激蛋白(CHOP、GRP78和CASPASE12)以及α-Syn蛋白的表达,提示bFGF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和ERK1/2通路,抑制6-OHDA氧化损伤引起的内质网应激和α-Syn蛋白水平,促使TH的表达提高,降低DA能神经元凋亡,增加神经递质的合成,最终表现出PD症状改善,实现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作用。(3)以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对PD大鼠脑纹状体进行研究,发现PD大鼠脑纹状体中乳酸、γ-氨基丁酸、谷氨酸、肌酸、甘氨酸和肌醇含量增加;N-乙酰天门冬氨酸、牛磺酸的含量减少。提示PD脑中形成了兴奋性毒性,参与了DA能神经元凋亡。经过bFGF治疗后,PD大鼠脑纹状体中γ-氨基丁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和牛磺酸的含量明显上升;谷氨酸、肌醇和乳酸的含量明显下降。表明bFGF能使纹状体中失衡的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向常态恢复,改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促进星形胶质细胞营养因子的分泌,对DA能神经元具有营养和修护作用。总而言之,本论文研究了bFGF用药前后帕金森病神经递质的变化,以及内质网应激和a-Syn蛋白表达等生化指标变化来探讨bFGF对帕金森病的保护作用,为bFGF能改善PD症状提供了一个新的可阐明的机制,其研究结果可为设计新型的PD治疗药物和建立PD治疗策略提供实验依据。此外,首次采用代谢组学方法,从系统生物学层面上发现了PD脑中一些代谢异常的氨基酸类小分子,为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发展演化以及治疗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李慧明[8](2012)在《背根节慢性压迫模型小细胞交感敏化的NO-cGMP-PKG信号通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感维持性痛(SMP)是临床一种常见的慢性痛,SMP是指通过阻滞支配疼痛发生区域的交感神经而得到缓解的疼痛,这类疼痛常表现出依赖交感神经活动及循环中儿茶酚胺水平的特征,即交感敏化。交感敏化在细胞水平的表现为交感神经刺激或肾上腺素类物质(NE)加入后,可引起神经元兴奋性异常增高,表现为产生放电所需刺激强度的降低或原有异位自发放电的增多。DRG内的小细胞是传递痛觉信息的神经元。在神经病理痛过程中,这类神经元存在超兴奋现象,有报道C纤维上存在交感敏化,然而其胞体上是否存在交感敏化及参与调节其交感敏化的细胞内信号机制迄今未见报道。本研究拟回答如下问题:(一)在背根节慢性压迫(CCD)模型背根节小细胞上是否存在交感敏化现象?(二)CCD模型后小细胞上如果存在交感敏化现象,参与介导敏化的胞内信号通路是哪条?本实验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研究。目的:揭示CCD模型背根节小细胞上是否存在交感敏化现象及其产生的信号通路。方法:本研究以慢性背根节压迫模型小鼠和正常C57小鼠为实验对象,应用行为学检测技术、膜片钳技术,观察损伤的DRG小细胞上的交感敏化现象,在此基础上利用各种药物探讨交感敏化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结果:1、 CCD建模后,模型组出现痛觉过敏现象。缩足阈值(PWT)开始下降,7d时明显低于对照组。CCD组与造模前相比,造模后7dPTW下降至0.13g,而对照组动物的PWT则一直较恒定在0.32g。2、 CCD建模后小细胞出现交感敏化现象。在CCD后DRG上直径不超过25μm的神经元上,应用NE的反应有单纯兴奋作用、单纯抑制作用、无作用和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90例神经元中,单纯兴奋58例(64%),单纯抑制14例(16%),无作用16例(18%),先兴奋后抑制2例(2%)。而正常对照组10例神经元中,单纯兴奋2例,单纯抑制2例,无作用6例。3、 α2受体阻断剂可以抑制交感敏化现象的产生在CCD组出现交感敏化的小细胞上,通过利用α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Yohimbine)(10μM),可以抑制交感敏化现象的产生(n=8),据此推论在交感敏化现象中去甲肾上腺素作用受体为α2受体。4、 NO-cGMP-PKG信号通路参与介导NE对小细胞的兴奋的作用。通过利用NO供体SNAP(100μM),神经元的放电个数由(8.36±1.08)增加至(11.72±1.26),(P>0.05);cGMP阻断剂ODQ则抑制了NE的兴奋效应,放电个数由(14.09±2.02)减少至(8.64±1.88),(P<0.05);PKG阻断剂KT5823同样抑制了NE的兴奋效应,放电个数由(15.56±2.07)减少到(9±0.75),(P<0.05)。结论:1、 CCD后部分DRG小细胞出现交感敏化现象。2、交感敏化现象中去甲肾上腺素作用受体为α2受体。3、NO-cGMP-PKG信号通路参与了交感敏化现象的发生。大量文献报道,受损DRG神经元的异位自发放电与神经病理性痛行为密切相关,关于异位自发放电的通道电流机制也有大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多种通道电流大小的改变是神经病理痛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文献报道某种特定的放电模式(如周期放电、burst等)有着与其对应的疼痛特征,如外周神经损伤后的痛觉过敏、触诱发痛和自发痛等,因此,很难将通道电流的变化与痛信号模式的关系作出准确判断,影响了痛信号产生机制的深入研究。目的:本论文的第二部分实验拟在证明“诱发簇放电(Evoked bursting, EB)”可能是触诱发痛的痛信号的基础上,对EB现象及其它神经病理性痛的通道电流机制进行深一步的研究。方法:以正常大鼠和慢性背根节压迫大鼠为实验对象,利用离体整节DRG标本及膜片钳技术,对EB及可能的交感敏化的离子通道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结果:α-DTX敏感钾电流(IDTX)参与介导诱发簇放电(EB)发生。α-DTX是低阈值K+通道的阻断剂,对Kv1.1、1.2高度敏感。在CCD后的DRG大神经元上应用1nM的α-DTX使得神经元兴奋性显着增加,EB的串长增加(n=5),部分神经元还出现自发放电活动(n=2)。结论:在CCD模型中,IDTX参与介导DRG大神经元诱发簇放电(EB)的发生。

曹发乐[9](2011)在《持续性伤害诱导的大鼠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突触可塑性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疼痛是一种复杂的体验,包含感觉辨识、情感激发和认知评价,它们均由神经网络的不同机制介导。有研究证实持续性痛与痛觉传导通路中突触传递的增强密切相关。在不同的痛觉刺激条件下,脊髓、杏仁核、海马和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及其它痛相关脑结构中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均有增强。有报道称,除了兴奋性传递的改变,抑制性突触传递的改变也参与了慢性痛的持续过程。我们实验室的早期研究证实,外周炎性痛导致脊髓水平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 EAAs)和抑制性氨基酸(inhibitory amino acid, IAAs)的失衡以及ACC区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传递的失衡。近来有研究证实广泛的皮层区域参与了痛觉的处理过程,并在痛觉的生成和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初级躯体感觉皮层(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S1)主要参与了痛觉的感觉—辨识方面。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ce imaging, f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技术发现人类皮层S1区在伤害性刺激条件下明显激活。我们之前的结果表明,持续性痛刺激条件下,S1区Ⅱ/ⅡI层c-Fos表达明显增多,提示该区域的激活。但是,比较其他的痛相关区域,在持续性刺激条件下有关皮层S1区突触传递的研究相对较少。更进一步,炎性痛条件下皮层S1区突触可塑性的分子和细胞机制也不清楚。本实验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采用蜜蜂毒(bee venom, BV)模型观察外周持续性疼痛条件下皮层S1区的突触可塑性改变及其细胞和分子机制。SD大鼠被随机分为两组,Saline对照组(Saline组)和BV处理致痛组(BV组),具体实验方法与步骤如下:(1)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离体S1区脑片上进行全细胞记录,观察持续性痛刺激对锥体细胞上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EPSC)和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IPSC)的影响,综合观察S1区神经元发生的突触可塑性变化。(2)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实验,观察BV注射2 h后皮层S1区神经元AMPA受体亚基GluR1、GluR2和GluR3以及GABAAα1的表达情况,重点观察持续性痛刺激对受体总蛋白的影响;(3)Western blotting,分别观察AMPA受体亚基GluR1、GluR2和GluR3以及GABAAα1总蛋白的表达和亚细胞组分的表达变化,探求AMPA受体与GABAA受体在突触可塑性变化中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实验结果:1.持续性痛刺激下大脑皮层S1区锥体神经元EPSC的变化通过记录并分析自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sEPSC),发现Saline组的频率为4.93±0.40 Hz,而BV组的频率为11.23±0.81 Hz,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1),说明持续性痛刺激条件下皮层S1区锥体神经元sEPSC的事件间期缩短/放电频率增加,提示突触前Glu释放频率增加;BV组波幅为16.59±1.15 pA,而Saline组的波幅值为10.13±1.47 pA,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说明持续性痛刺激条件下皮层S1区锥体神经元sEPSC的波幅增大,提示突触后膜兴奋性受体数目增多或介导的兴奋性反应增强;Saline组和BV组大鼠大脑皮层S1区后肢代表区Ⅱ/Ⅲ层锥体神经元sEPSC的半波宽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通过记录并分析微小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mEPSC),发现Saline组的频率为4.88±0.23 Hz,而BV组的频率为5.85±0.21 Hz,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1),说明持续性痛刺激条件下皮层S1区锥体神经元mEPSC的事件间期缩短/放电频率增加,提示突触前Glu释放频率增加;BV组波幅为16.83±0.95 pA,而Saline组的波幅值为12.52±1.11 pA,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说明持续性痛刺激条件下皮层S1区锥体神经元mEPSC的波幅增大,提示突触后膜兴奋性受体数目增多或介导的兴奋性反应增强;Saline组和BV组大鼠皮层S1区Ⅱ/Ⅲ层锥体神经元mEPSC的半波宽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灌流液中外源性添加了Glu(300μmol/L)后,Saline组和BV组mEPSC的频率和波幅均有明显增加(100%基线以上)。差异明显之处在于BV组暴露于Glu后其波幅上升值较Saline对照组更大(Saline组为132.35±7.73%,BV组为154.18±8.29%),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提示BV致炎致痛后S1区锥体神经元突触后膜兴奋性传递效能增强,此结果进一步印证了BV组mEPSC波幅增加得出的结论。2.外周持续性痛刺激对皮层S1区Ⅱ/Ⅲ层AMPA受体亚基GluR1, 2, 3蛋白总量及亚细胞分布的变化通过分析IHC和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发现持续性痛刺激条件下皮层S1区Ⅱ/Ⅲ层AMPA受体亚基GluR1, 2, 3的总蛋白含量在Saline组和BV组之间均无差异(P > 0.05)。提示S1区突触传递的改变并非由于AMPA受体总蛋白的变化所致。而胞浆中GluR1亚单位在BV组明显低于在Saline组(54.94±9.02 vs.100)(P < 0.05);胞浆中GluR2亚单位在BV组明显高于在Saline组(142.01±12.64 vs. 100)(P < 0.05);胞浆中GluR3亚单位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胞膜中GluR1亚单位在BV组明显高于在Saline组(121.38±9.34 vs. 100)(P < 0.05);胞膜中GluR2亚单位在BV组明显低于在Saline组(70.47±12.86 vs. 100)(P < 0.05);胞膜中GluR3亚单位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推论BV致炎致痛后,GluR1亚单位主要从细胞膜上迁移到细胞膜内,而GluR2亚单位主要从细胞膜上迁移到了细胞浆内。3.持续性痛刺激下大脑皮层S1区锥体神经元IPSC的变化通过记录并分析自发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sIPSC),发现BV致炎致痛后,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平均值减小,但统计学上与Saline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提示突触前GABA释放减少不显着;Saline组的波幅值为35.63±4.01 pA,而BV组波幅为21.40±3.15 pA,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 0.05),持续性痛刺激条件下皮层S1区锥体神经元sEPSC的波幅减小,提示突触后膜抑制性受体数目减少或介导的抑制性反应降低;大鼠大脑皮层S1区Ⅱ/Ⅲ层锥体神经元sIPSC的半波宽在Saline组和BV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通过记录并分析微小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miniature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mIPSC),发现Saline组和BV组大鼠大脑皮层S1区后肢代表区Ⅱ/Ⅲ层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 > 0.05),提示突触前GABA释放未受BV致炎致痛的影响;Saline组的波幅值为16.24±1.11 pA,而BV组波幅为12.70±1.01 pA,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说明持续性痛刺激条件下皮层S1区锥体神经元mIPSC的波幅减小,也提示突触后膜抑制性受体数目减少或介导的抑制性反应降低,Saline组和BV组大鼠皮层S1区后肢代表区Ⅱ/Ⅲ层锥体神经元mIPSC的半波宽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灌流液中添加浓度为10μmol/L的GABA后记录大鼠大脑皮层S1区后肢代表区Ⅱ/Ⅲ层锥体神经元的mIPSC。与未添加GABA时比较,灌流液中外源性添加了高浓度的GABA后,Saline组和BV组mIPSC的频率和波幅均有明显增加(100%基线以上)。差异明显之处在于Saline组暴露于GABA后其波幅上升值较BV组更大(Saline组为142.58±8.23%,BV组为118.33±7.82%),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 0.05);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提示BV致炎致痛后S1区锥体神经元突触后膜抑制性传递效能降低,此结果进一步印证了BV组mIPSC波幅减小得出的结论。4.外周持续性痛刺激对皮层S1区Ⅱ/Ⅲ层GABAA蛋白总量及亚细胞分布的变化通过分析IHC和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发现持续性痛刺激条件下皮层S1区Ⅱ/Ⅲ层GABAAα1的总蛋白含量在Saline组和BV组之间均无差异(P > 0.05)。提示S1区突触传递的改变并非由于GABAAα1总蛋白的变化所致。而胞浆中BV组的GABAAα1亚单位高于Saline组(158.42±10.56 vs. 100)(P < 0.05),而胞膜中BV组的GABAAα1亚单位低于Saline组(70.70±10.78 vs. 100)(P < 0.05),推论BV致炎致痛后,GABAAα1亚单位主要从突触后细胞膜转移至胞浆。结论:(1)外周持续性炎性痛条件下,大脑皮层S1区Ⅱ/Ⅲ层发生的突触可塑性改变之一为兴奋性突触传递增强,主要表现为突触前兴奋性递质释放增多和突触后AMPA受体功能上调。(2)大脑皮层S1区Ⅱ/Ⅲ层神经元突触后膜AMPA受体的转运(主要为含GluR1亚基的AMPA亚型上膜和含GluR2亚基的AMPA亚型内化)可能参与了兴奋性突触的可塑性改变。(3)外周持续性炎性痛条件下,大脑皮层S1区Ⅱ/Ⅲ层发生的突触可塑性改变之二为抑制性突触传递减弱,主要表现为突触后GABAA受体功能下调。(4)大脑皮层S1区Ⅱ/Ⅲ神经元突触后膜GABAA的转运(主要为GABAA的内化)可能参与了抑制性突触的可塑性改变。

刘丰[10](2009)在《阿米洛利对大鼠下丘神经元上GABAA受体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阿米洛利作为一种保钾利尿剂,在临床上通常用于慢性肾衰、轻中度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的综合治疗;除了临床治疗功效,在基础研究中,阿米洛利又可作为一种药理学工具被广泛应用,它对多种离子通道和受体均有调节作用,阿米洛利可抑制钠离子通道、质子通道、一些钠离子相关转运体(Na+-H+反向转运体、Na+-Ca2+交换体)以及L型、T型电压门控钙通道的活性。此外,许多膜受体如腺苷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甘氨酸受体以及GABA受体,也是阿米洛利的作用靶点。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Rs)可介导脑中GABA的快速抑制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参与神经细胞发育、调节神经元兴奋性、传递信息等,同时GABAARs也是许多临床药物如抗癫痫类、抗焦虑类以及镇静催眠类药物的作用靶点,是神经系统疾病和神经药理学领域广泛研究的对象之一。对听觉系统而言,GABAARs介导的抑制效应也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听觉中枢对声音信号中包含的多个信息参数的加工处理和调节控制,如时程、强度、频率调谐、听觉感受野以及声音时间模式等。尽管已在重组GABAARs以及外周感觉神经元上进行过阿米洛利对GABAARs调节作用的研究,但阿米洛利对于中枢神经系统中GABAARs的影响至今仍不清楚,而下丘是中枢听觉系统声音信号处理的重要中继站,因此本实验研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的方法,在培养的大鼠下丘神经元上检测了阿米洛利对于GABAARs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期望通过本研究,能够明确中枢神经系统中的GABAARs是否也是阿米洛利的药理学靶点,了解在应用阿米洛利进行某些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对听觉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进一步探索其在基础研究中的功能意义和价值。此次研究发现在全细胞电压钳模式下,将细胞钳制在-60 mV,阿米洛利本身不诱发产生任何电流,但却能可逆的浓度依赖性的抑制30μM GABA诱导的电流(IGABA)(IC50=454±23.5μM);近半效抑制浓度阿米洛利使得IGABA浓度效应曲线向右平移却不影响Hill系数和GABA诱发的最大反应,说明阿米洛利是通过竞争性机制抑制IGABA;而阿米洛利对GABA诱发反应的阻断作用不依赖于膜电压,又提示阿米洛利不是以open-channel blocker方式来发挥作用的;此外,IGABA反转电位也不受阿米洛利的影响,且该值接近氯离子平衡电位理论值,表明阿米洛利没有改变GABAARs的通道离子选择性;阿米洛利对IGABA的这种抑制作用还受给药方式的影响,在三种给药模式中预给药模式赋予了阿米洛利最强的抑制效应。综上所述,阿米洛利极有可能是通过与GABA竞争结合GABAARs上的连接位点来发挥对下丘神经元上GABAARs的抑制效应。本研究实验结果提示在血脑屏障缺损以及临床上直接将阿米洛利应用到脑脊液治疗肿瘤的情况下,不能忽视药物副反应如听源性癫痫发生的可能性。

二、CYCLIC 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ONTRIBUTES TO THE EXCITATORY RESPONSE TO NOREPINEPHRINE IN CHRONICALLY COMPRESSED RAT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YCLIC 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ONTRIBUTES TO THE EXCITATORY RESPONSE TO NOREPINEPHRINE IN CHRONICALLY COMPRESSED RAT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膀胱感觉功能降低外周神经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女性膀胱感觉功能的增龄性降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老年雌性大鼠膀胱感觉功能降低的外周神经机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机械刺激诱发膀胱粘膜上皮胞内钙离子升高的机制及其增龄性改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磨胱感觉功能的外周调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英文论文1
英文论文2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不同时间针刺调整昼夜节律相位的SCN蛋白磷酸化修饰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实验研究
    实验一 :观察不同时间电针对Barb/c小鼠自发活动近似昼夜节律的时相特征改变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小结
    实验二 :不同时间针刺调整昼夜节律的SCN蛋白磷酸化修饰组学的研究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4.实验结果
        5.小结
讨论
    1.祖国医学对人体节律的认识
    2.针刺处方与时相点的选择
    3.针刺有调整昼夜节律的作用
    4.针刺调整昼夜节律的SCN核蛋白质磷酸化的机制研究
        4.1 视交叉上核调整昼夜节律的机制
        4.2 蛋白质磷酸化与昼夜节律的作用
        4.3 蛋白质磷酸化与行为学的关系
        4.4 差异修饰位点对应的蛋白GO二级注释分析
        4.5 SCN蛋白磷酸化修饰参与的相关信号通路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3)右美托咪定对高浓度利多卡因诱导PC12细胞毒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1. 研究背景
        1.1 局麻药与神经毒性
        1.2 体外急性毒性药物安全性评价模型
        1.3 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 右美托咪定对利多卡因诱导产生的PC12细胞毒性的影响
    2.材料与方法
        2.1 药品与试剂
        2.2 使用仪器
        2.3 细胞培养与药物预处理
        2.4 细胞增殖水平检测
        2.5 蛋白提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
        2.6 细胞凋亡水平检测
        2.7 数据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右美托咪定对PC12细胞的安全用药浓度范围探索
        3.2 右美托咪定对利多卡因预处理后PC12细胞活力的影响
        3.3 右美托咪定对利多卡因预处理后PC12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
        3.4 右美托咪定和利多卡因共同作用下对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4. 讨论
第三部分 miR-let-7b在右美托咪定减缓利多卡因诱导PC12细胞毒性效应的作用
    2. 材料与方法
        2.1 药品与试剂
        2.2 使用仪器
        2.3 microRNA预测
        2.4 质粒构建
        2.5 细胞培养与药物处理
        2.6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2.7 RNA抽提和Real-time RT-PCR检测
        2.8 蛋白提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
        2.9 PC12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
        2.10 流式细胞术Edu染色增殖检测
        2.11 Hoeche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增殖
        2.12 流式细胞术细胞凋亡检测
        2.13 细胞迁移与细胞侵袭能力检测
        2.14 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检测
        2.15 数据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miR-let-7b及COL3A1在利多卡因和右美托咪定联合给药处理的PC12中的表达情况
        3.2 验证miR-let-7b对COL3A1的调控作用
        3.3 右美托咪定对利多卡因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4.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小鼠前扣带皮层CXCL13及受体CXCR5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实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溶液配制
    2.2 方法
        2.2.1 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建立
        2.2.2 小鼠行为学检测
        2.2.3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2.2.4 ELISA检测
        2.2.5 Western Blot
        2.2.6 组织免疫荧光染色
        2.2.7 原位杂交检测
        2.2.8 ACC脑区微量注射慢病毒
        2.2.9 ACC脑片制备
        2.2.10 ACC脑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2.2.11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SNL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模型建立与行为学观察
        3.1.1 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3.1.2 协调能力的影响
        3.1.3 诱发小鼠同侧后爪产生神经病理性疼痛
    3.2 SNL诱导ACC中CXCL13的表达情况及细胞定位
        3.2.1 SNL诱导ACC中CXCL13 mRNA表达上调
        3.2.2 SNL诱导ACC中CXCL13蛋白表达上调
        3.2.3 ACC中CXCL13表达于神经元细胞
    3.3 SNL诱导ACC中CXCR5的表达情况及细胞定位
        3.3.1 SNL诱导ACC中CXCR5 mRNA表达上调
        3.3.2 SNL诱导ACC中CXCR5蛋白表达上调
        3.3.3 ACC中CXCR5表达于神经元细胞
    3.4 颅内注射CXCR5干扰慢病毒对SNL诱导慢性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3.4.1 颅内注射CXCR5干扰慢病毒到ACC脑区能够敲减CXCR5的表达
        3.4.2 注射慢病毒后不能缓解SNL引起的机械痛敏
        3.4.3 注射CXCR5干扰慢病毒至小鼠ACC能缓解SNL引起的痛相关厌恶情绪的产生
    3.5 ACC脑区Ⅱ/Ⅲ层锥体神经元上SEPSCS变化
        3.5.1 SNL引起ACC脑区Ⅱ/Ⅲ层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增强
        3.5.2 趋化因子CXCL13可诱导ACC脑区Ⅱ/Ⅲ层锥体神经元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增加
第四章 讨论
    4.1 选择动物疼痛模型
    4.2 SNL后ACC神经元表达CXCL13-CXCR5表达上调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4.3 ACC中CXCL13-CXCR5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情绪调节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会议
致谢

(5)切口痛模型中5-HT2AR-KCC2信号通路对吗啡诱导痛敏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5-HT_(2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切口痛大鼠机械痛热痛的影响
    一、切口痛造模
    二、5-HT_(2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切口痛大鼠机械痛热痛的影响
    三、讨论
第二部分 切口痛大鼠中鞘内注射5-HT_(2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后脊髓腰膨大KCC2转录和翻译水平的变化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三部分 5-HT_(2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吗啡致痛敏的切口痛大鼠的机械痛和热痛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四部分 5-HT_(2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吗啡致痛敏的切口痛大鼠的KCC2表达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主要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基于机制的疼痛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6)去甲肾上腺素对背根神经节神经元GABAA受体的调制作用研究 ——正常大鼠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
    二、研究动机与目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部分 NA对DRG神经元上GABAA受体表达的影响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在正常大鼠和CCI大鼠DRG神经元上NA抑制GABA电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CCI诱导α-AR亚型在大鼠DRG神经元中的不同表达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帕金森病神经递质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帕金森病
        1.1.1 帕金森病与神经递质的关系
        1.1.2 帕金森病病因
        1.1.3 帕金森病的治疗
    1.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1.2.1 bFGF结构
        1.2.2 bFGF的体内分布
        1.2.3 bFGF受体的种类和结构
        1.2.4 bFGF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
        1.2.5 bFGF的生物学功能
        1.2.6 bFGF的神经生物学效应
        1.2.7 bFGF临床应用与未来展望
    1.3 论文选题与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2 bFGF对6-羟基多巴诱导PC12细胞帕金森病模型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药品与试剂
        2.2.2 仪器与耗材
    2.3 实验方法
        2.3.1 PC12细胞培养
        2.3.2 6-OHDA诱导PC12细胞帕金森病模型的建立
        2.3.3 bFGF浓度与作用时间对6-OHDA引起PC12细胞损伤的细胞存活率影响
        2.3.4 bFGF和BDNF对6-OHDA致PC12细胞损伤的细胞存活率的比较
        2.3.5 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PC12细胞的凋亡率
        2.3.6 Hoechst核染色检测凋亡PC12细胞的形态
        2.3.7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测定各组PC12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
        2.3.8 Western Blot检测PC12细胞内相关蛋白水平
        2.3.9 统计学处理
    2.4 结果和讨论
        2.4.1 6-OHDA诱导PC12细胞帕金森病模型的建立
        2.4.2 bFGF浓度及作用时间对6-OHDA引起PC12细胞损伤的细胞存活率影响
        2.4.3 bFGF和BDNF对6-OHDA引起PC12细胞损伤的细胞存活率的比较
        2.4.4 bFGF对6-OHDA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2.4.5 Hoechst核染色对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检测结果
        2.4.6 HPLC-ECD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方法的建立
        2.4.7 bFGF提高6-OHDA引起损伤的PC12细胞神经递质的分泌
        2.4.8 bFGF提高6-OHDA引起损伤的PC12细胞中TH的表达
        2.4.9 bFGF提高6-OHDA引起损伤的PC12细胞中磷酸化Akt和ERK的表达
        2.4.10 bFGF对6-OHDA引起损伤的PC12细胞CHOP、GRP78和CASPASE12表达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bFGF对6-羟基多巴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药品与试剂
        3.2.2 仪器
        3.2.3 动物
    3.3 实验方法
        3.3.1 6-OHDA偏侧损伤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的制备
        3.3.2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筛选和分组
        3.3.3 纹状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HPLC-ECD检测
        3.3.4 TH、CHOP、GRP78、CASPASE12和α-Synuclein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3.3.5 纹状体组织中总SOD活性、GSH-Px活性和MDA含量的检测
        3.3.6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纹状体相关蛋白水平
        3.3.7 统计学处理
    3.4 结果和讨论
        3.4.1 bFGF对PD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3.4.2 bFGF对PD模型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3.4.3 bFGF对PD大鼠两侧纹状体细胞内外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总量的影响
        3.4.4 bFGF对PD模型大鼠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TH)水平的影响
        3.4.5 bFGF对PD模型大鼠纹状体氧化应激的影响
        3.4.6 bFGF对PD模型大鼠损毁侧纹状体中磷酸化Akt和ERK表达的影响
        3.4.7 bFGF对PD模型大鼠损毁侧纹状体中α-synuclein表达的影响
        3.4.8 bFGF对PD大鼠损毁侧纹状体中CHOP、GRP78和CASPASE12表达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基于~1H 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bFGF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代谢变化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3.2.1 药品与试剂
        3.2.2 仪器
        3.2.3 动物
    4.3 实验方法
        4.3.1 6-OHDA诱导大鼠帕金森病模型制备
        4.3.2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筛选和bFGF给药
        4.3.3 动物分组
        4.3.4 组织取样及样品处理
        4.3.5 ~1H NMR谱图采集
        4.3.6 ~1H NMR谱图预处理和模式识别
        4.3.7 统计学处理
    4.4 结果和讨论
        4.4.1 ~1H NMR谱图解析
        4.4.2 模式识别分析
        4.4.3 bFGF对PD模型大鼠脑纹状体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代谢变化影响的讨论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全文总结
    5.1 主要结论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致谢
附录

(8)背根节慢性压迫模型小细胞交感敏化的NO-cGMP-PKG信号通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DRG小细胞上的交感敏化现象及信号通路分析
    1 材料
        1.1 实验材料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小鼠CCD模型的制备
        2.3 行为学检测
        2.4 实验用整节标本的准备
        2.5 全细胞记录
        2.6 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行为学结果
        3.2 小细胞上的交感敏化现象
        3.3 DRG小细胞上NE作用受体
        3.4 DRG小细胞交感敏化作用的信号通路
    4 分析与讨论
        4.1 DRG小细胞上交感敏化现象及其作用受体
        4.2 DRG小细胞上交感敏化现象的信号通路
第二部分 影响DRG神经元兴奋性的钾通道机制的研究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和试剂
        1.3 实验溶液及药品配置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细胞准备
        2.2 全细胞记录方法
        2.3 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9)持续性伤害诱导的大鼠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突触可塑性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一.疼痛
    二.BV 模型
    三.大脑 S1 区与疼痛
    四.突触的稳态可塑性
    五.突触水平的可塑性与 AMPA 受体/GABAA受体
第一部分 持续性痛状态下皮层S1 区兴奋性突触传递的改变及其机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持续性痛状态下皮层S1 区抑制性突触传递的改变及其机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阿米洛利对大鼠下丘神经元上GABAA受体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阿米洛利应用新进展)
    1.1 引言
    1.2 阿米洛利—基础研究中作用广泛的工具药
        1.2.1 阿米洛利对钠离子通道的作用
        1.2.2 阿米洛利对钠离子相关转运体的作用
        1.2.3 阿米洛利对钾离子通道和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的作用
        1.2.4 阿米洛利对质子通道的作用
        1.2.5 阿米洛利对甘氨酸受体和GABA 受体的作用
        1.2.6 阿米洛利对其他受体的作用
    1.3 阿米洛利的药理毒理
        1.3.1 作用机制
        1.3.2 阿米洛利的临床应用及毒副作用
        1.3.3 阿米洛利临床应用新进展
    1.4 阿米洛利在外周听觉系统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绪论(GABAA受体的研究进展)
    2.1 引言
    2.2 GABA 和GABA 受体
        2.2.1 GABA 概述
        2.2.2 GABA 受体
    2.3 GABAARS
        2.3.1 GABAARs 结构组成和分布特征
        2.3.2 GABAARs 的功能特性及在听觉系统中的功能意义
    总结及本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细胞培养
    3.2 药品和溶液
    3.3 全细胞电生理记录
    3.4 数据分析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实验结果
        4.1.1 阿米洛利可逆的浓度依赖性的抑制IGABA
        4.1.2 阿米洛利对GABA 激活曲线的影响
        4.1.3 阿米洛利对IGABA 的抑制作用不依赖于膜电位
        4.1.4 阿米洛利对GABA 激活的电导的影响
        4.1.5 阿米洛利对IGABA 的抑制作用依赖于给药模式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缩略词表
缩略词表Ⅱ 仪器设备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CYCLIC 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ONTRIBUTES TO THE EXCITATORY RESPONSE TO NOREPINEPHRINE IN CHRONICALLY COMPRESSED RAT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膀胱感觉功能降低外周神经机制的研究[D]. 温吉亮. 山东大学, 2021(10)
  • [2]不同时间针刺调整昼夜节律相位的SCN蛋白磷酸化修饰组学研究[D]. 周敏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右美托咪定对高浓度利多卡因诱导PC12细胞毒性的影响[D]. 王琼. 暨南大学, 2017(01)
  • [4]小鼠前扣带皮层CXCL13及受体CXCR5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D]. 朱翔. 苏州大学, 2017(04)
  • [5]切口痛模型中5-HT2AR-KCC2信号通路对吗啡诱导痛敏的机制研究[D]. 董榕. 第二军医大学, 2016(06)
  • [6]去甲肾上腺素对背根神经节神经元GABAA受体的调制作用研究 ——正常大鼠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比较[D]. 成洪聚. 武汉大学, 2014(04)
  • [7]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帕金森病神经递质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研究[D]. 林丽. 南京理工大学, 2014(06)
  • [8]背根节慢性压迫模型小细胞交感敏化的NO-cGMP-PKG信号通路研究[D]. 李慧明. 第四军医大学, 2012(01)
  • [9]持续性伤害诱导的大鼠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突触可塑性及机制研究[D]. 曹发乐. 第四军医大学, 2011(03)
  • [10]阿米洛利对大鼠下丘神经元上GABAA受体的调控作用[D]. 刘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环 AMP 依赖性蛋白激酶有助于慢性压缩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兴奋性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