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日本侵华战争民事索赔座谈会

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日本侵华战争民事索赔座谈会

一、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日本侵华战争民间索赔座谈会(论文文献综述)

余淑妮[1](2021)在《《朝日新闻》(1991-2020)“慰安妇”媒介形象建构研究》文中指出“慰安妇”议题从过去到现在,经历了从消隐到特别关注的变化过程。民众认知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媒体的形象建构,在我国“慰安妇”媒介形象逐渐清晰立体的时代,日本媒体塑造的媒介形象也不应忽视。故而本文选取日本主流媒体之一的《朝日新闻》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日媒具体建构的“慰安妇”媒介形象及其影响因素,并且探析其背后建构的具体策略。本研究以1991年8月韩国金学顺老人第一次实名指证日本政府为始,对《朝日新闻》1991年至2020年有关“慰安妇”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日媒报道关注“慰安妇”群体形象,缺少对个体关注,共呈现出二战受害者、被强迫的女性、历史证人、申诉人、社会援助/捐助对象、外交战的聚焦品六种形象。各时期重点呈现的形象不同,经历了“二战受害者——社会援助/捐助对象——外交战的聚焦品”形象变化,从受害者符号转化成如今政治争夺的砝码。不变的是日媒长期建构“二战受害者”形象的坚持和避免“被强迫的女性”形象的呈现。媒介形象的建构映射了日本与国际关系的变化,特别受美国军事联盟关系的影响。其次,日本国内社会变迁和保守政党政权的扩大,催生出《朝日新闻》与日本政府立场“对抗”的媒介形象。同时,日本畸变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向内不断影响民众认知,导致日媒逐渐减少同日本政府立场“相悖”的形象出现。媒介形象的建构策略上,利用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理论,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重维度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文本上使用泛政治化解读,将政治生态和媒体舆论环境共生关联,话语建构上利用引语源、引语和背景资料补充新闻事实和表达态度,社会实践上呈现“内外有别”报道方针,对内对抗政治保守主义,对外站在国家利益立场上。

汤重南,王金林,宋成有[2](2020)在《中国日本史学会与日本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清晰地阐述了中国日本史学会与中国日本史研究的互动关系和相互促进作用,展现了中国日本史学会成立以来日本史研究的状况、特点、成果及创新点,并叙述和总结了中国日本史研究不断出人才、出成果的两大收获。本文不仅对大陆日本史学者的着作、论文做出客观介绍和加以简要的学术评论,而且还首次对台湾地区的日本史研究做了介绍和评述。本文最后对中国日本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做出了冷静、清醒的分析,对某些不良倾向坦率地提出了批评,以及对中国日本史研究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和期许。

陈海洋[3](2020)在《台湾“慰安妇”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自1895年台湾被割让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开始对台湾长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随着1937年中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台湾成为日本的南进基地,在台湾总督府的“慰安妇”制度动员下,大量台湾贫苦汉族女性被送往海外沦为“慰安妇”,原住民女性受警察胁迫在台湾本岛为驻防日军提供性“慰安”。但直到1992年日本国会议员伊东秀子在防卫厅图书馆找到三份电报才证实台湾“慰安妇”的存在,随后台北市妇女救援基金会设立申诉专线,台湾“慰安妇”议题由此公共化并为世人所知。本文以台湾“慰安妇”制度的背景与历史为脉络,叙述日本对台湾的殖民地政策,试图厘清台湾总督府参与台湾“慰安妇”的动员系统,设立慰安所承包会社、融资公司,台籍“慰安妇”的募集模式与派遣出国的历史史实。再依据笔者对台湾慰安所的实地田野调查,来试图展现梳理台湾全岛的慰安所位置、数量、类型、特征等状况,台湾日军慰安所由北至南遍布全岛且形式多样,至今还有5座慰安所尚存。利用已有的口述资料叙述台籍“慰安妇”个案,并对个案资料整合分析,其原生家庭状况绝大多数非常贫困,大多为养女或童养媳,受害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南、东南亚等地区,“慰安妇”的经历对她们造成了难以磨灭的身心伤害,对台湾“慰安妇”数量推测为1-2万人。最后再从台北妇女救援基金会、台湾当局、台南“慰安妇”人权平等促进协会等不同主体角度来展示与分析对台湾各界对“慰安妇”的关爱援助,在台北妇援会的推动下,政府组成跨部会专案小组来协助“慰安妇”对日求偿与生活的照顾,妇援会还积极推动“慰安妇”议题纳入历史教科书,保存慰安所遗址,还出版书籍与拍摄纪录片、影像展览、校园宣导和对日抗议游行,并于2016年在台北成立了台湾“慰安妇”纪念馆——“阿嬷家:和平与女性人权馆”保存相关史料与资料。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多次公开表达台湾当局对台湾“慰安妇”议题的支持,坚持为台籍阿嬷们争取公平正义,2018年在台南“慰安妇”人权平等促进协会的努力下,于台南市设立了台湾第一座“慰安妇”铜像。

闫立光[4](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日一衣带水,两千多年来,和平友好是主旋律,两国人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仅促进了各自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近代,日本在军国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曾一度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并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特别是1931年至1945年间进行的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由此产生和引发的系列战争遗留问题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后,转变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为恢复发展中日邦交关系和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在抗日战争胜利初期国民党政府和解放区政权初步处理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灵活性的政策、采取多元化的举措,开展了努力推进该问题解决的大量工作。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这一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阶段,更多侧重于微观维度的考察,而从宏观维度系统探究较为薄弱。加之,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四十周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因此,无论是着力于学术研究点而言,还是基于时间节点来说,全面检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总结经验,启迪未来,十分必要,也意义深远。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承继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为基本要素和切入点,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问题导向,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系统分析、历史分析、交叉研究等方法,多源爬梳、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档案馆馆藏档案、代表性党报承载的报道和国外的部分史料等,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重向度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逻辑,进而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并为今后更好地解决问题给出了启示、提出了浅薄建议。具体而言,本论文主要分六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进行研究。第一章是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分析了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分类的方式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的相关方面进行了述评。在该基础上,说明了本文研究的逻辑框架、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由此,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开展这一研究、如何进行研究等问题。第二章是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相关概述。本部分主要阐释了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重点对作为本文研究的关键词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产生根源、主要内涵、基本特点等三个维度进行了探究。首先,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及其投降的性质、国民党挑起内战影响对日罪行的清查、战后世界冷战及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等方面分析了该问题产生的背景根源。其次,在明确本文研究的内涵之后,从历史认知、战争赔偿、领土争端、日遗化武、日本战犯与日侨等方面论及了该问题包括的基本要素。在以上两个方面的基础上,概括了该问题所具有的特点。这一章节主要回答了是什么的元问题,为下面开展研究提供了逻辑前提。第三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依据及基础。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主要依据什么,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在什么实践基础上解决该问题。国际上形成的涉及处理战后遗留问题的法律性文件、惯例以及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两国发表或签署的相关文件为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历届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相关论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和解放区中国共产党对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早期处理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解决该问题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一期间中国共产党推进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具体而言,该章节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较为详细地回顾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借助民间外交灵活解决日侨回国问题,坚持人道主义原则改造审判酌情释放以宽大处理日本战犯问题,着眼大局对日提出并解决国家层面战争赔偿问题,通过临时集中掩埋初步处理日遗化武问题等方面。之后,简要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成效及其对于中日恢复邦交关系具有的积极推动作用。第五章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中国共产党对新与旧、历史与现实并存或凸显的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应对与处理的推进实践。其与上一章节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具体而言,这一章节仍然坚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系统回顾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驳斥纠正日本右翼势力错误的历史认知问题,深入处理日遗化武问题,应对中日钓鱼岛领土争端问题以及表态支持民间对日索赔问题等方面的实践。之后,简要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成效及其对于维护历史事实、和平正义、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扞卫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意义。第六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是规律性凝练与前瞻性启示。这一章节,首先对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历史进程总结出其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始终着眼中日发展大局、始终重视民间友好力量、始终遵循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尚未彻底解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以贯之地同日本右翼势力做坚决斗争,争取日本友好力量的支持与人民的理解,遵循国际法推进领土争端问题的和平解决,制定多元化保障措施彻底销毁日遗化武,加强党和政府对民间索赔工作支持力度等前瞻性启示和建议。总而言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在推进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无论是从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还是恢复和发展中日邦交关系,抑或是扞卫和平与正义来讲,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系统梳理和透视这一期间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逻辑,深刻总结基本经验,提出启示建议对于今后最终解决问题或有所裨益。

王楠[5](2018)在《叙述的伦理——如何叙述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文中研究指明南京大屠杀是一场反伦理的历史灾难,引入伦理视角,有助于我们反思相关研究中存在的困境,如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存在的局限——现代中心观和对个人记忆的轻视,在分析大屠杀记忆时,这种局限很容易为历史修正主义者所利用。基于记忆的伦理,玛格利特提出了"共享的记忆"概念,这为分析个体的责任以及宽恕的问题提供了借鉴。理论深化了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也受到了这一特殊历史事件的挑战,研究者的职责在于尊重叙述的伦理,避免理论先行的陷阱。

张旭杨[6](2016)在《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抗战爆发后,桂省人民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以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结合统计学、计量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区域理论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选取“广西抗战损失研究——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为论题对广西四大城市抗战损失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尝试性探析和回答。全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在系统地梳理20世纪30年代至今中国(包括广西)抗战损失史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作了简评,进而指出本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及所运用之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抗战损失”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回顾战前和战时广西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成就,主要分为农业、工商业、手工业、交通事业四大部分进行论述,并进一步探析日军入侵与四大城市战前战时社会经济中心转移的关系。第三部分揭露日军入侵四大城市时的罪行,主要通过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政治统治和七大暴行来反映,并阐述了个人对于日军在四大城市统治、暴行和掠夺的基本认识。第四部分包含三章,意在理清整个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其中第三章梳理桂南沦陷期间四大城市中沦陷的南宁一地的损失,第四章理清广西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和财产损失,第五章在第三、四章的基础上指出战时和战后广西省政府抗战损失调查的缺陷,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补充,最终总结了整个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损失总概况。第五部分评析了四大城市的抗战损失。即在考量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程度、特点、原因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四大城市抗战损失对四大城市乃至广西带来的巨大影响。

赵金兰[7](2016)在《中日历史遗留问题对当代中日关系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日两国关系仍十分紧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研究中日历史遗留问题对中日关系的影响,铭记历史并以史为鉴,可以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更好地面向未来,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中日历史遗留问题,是关系到日本能否诚实地对待过去进行的侵略战争及殖民统治的大是大非问题。主要可以划分为中日领土遗留问题、中日历史认识问题及中日战争赔偿问题三类。中日领土遗留问题即指钓鱼岛的主权争议问题,中日历史认识问题包括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靖国神社问题、南京大屠杀问题和慰安妇问题,中日战争赔偿问题主要包括国家赔偿和中国民间受害者赔偿两个方面。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概况,为接下来研究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打下了基础。日本战败投降至今,中日两国风风雨雨的70年里,中日历史遗留问题始终是影响中日关系最主要的问题之一。笔者运用比较法将其划分为五个时期,分类进行史实的概述和影响的评价:1945年至1949年日本的战争罪责未被彻底清算而留下遗患;1949年至1972年中日关系未正常化时期历史问题被搁置;1972年至1995年中日历史遗留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某种程度上阻滞了中日关系的发展;1995年至2005年中日历史遗留问题日益突出,导致中日争端与摩擦不断;2005年至今中日历史遗留问题成为制约两国关系的重点问题。我国在处理中日历史遗留问题上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如始终高度重视中日友好,着眼大局,坚持原则等。当前中日关系虽然出现一定的缓和与改善,但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困难与变数,中日关系的前景令人堪忧。所以中国仍需妥善处理好中日历史遗留问题,全面开拓中日和平友好的新局面,坚持全方位外交保证对日外交主动性,进而破解中日之间的难题,推进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朱世奎[8](2015)在《辛巳之殇——1941年夏日本军机西宁暴行录》文中研究说明1941年辛巳蛇年仲夏,西宁古城发生一桩亘古未有的惨案!日本侵略者的军机从山西运城机场起飞,经河南、陕西、甘肃,至西宁古城上空,向远离抗日战争前线一千四五百千米的西宁古城扫射、投弹、轰炸,使和平居民70多人伤亡,建筑物500多间被毁,给西宁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创伤。笔者世居西宁,时年9岁,而今垂垂老矣;谨将耳闻目睹的我家、邻里、亲友及受害受难者的情况,作点回忆、调查,记录下来,以同城难胞的碧血铸此铁案,昭告当代和后世来者。

武寅,步平,胡德坤,唐启华,张振鹍,臧运祜,王希亮,陆发春,史桂芳,张卫波,曾景忠,李淑娟,夏卫东,孙瑜,段永富,张量,戴建兵,徐勇,李倩,居之芬,张生,袁成毅,岳谦厚,高晓燕,暨爱民,李晓方,孟晓旭[9](2011)在《笔谈:九一八事变与中日关系史研究》文中认为2011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0周年纪念日,为牢记历史、教育当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承办的"纪念九一八事变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同志,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发言内容涉及九一八事变及抗日战争研究的诸多方面。兹将发言精要以笔谈方式刊出。(以发言先后为序)。

董明[10](2011)在《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 ——以义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社会转型是社会学研究的经典议题,也承载了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责任。而无限丰富的社会事实则给研究者提供了多元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并已从中揭示了人类社会转型的最基本进路,即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但已有的经典研究大多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基本背景,尽管这也的确是对人类文明演进基本面相的一种呈现,但显然还不能涵括客观现实的全部内容,尤其是不可能以此简单比附自上世纪后半叶以降许多发展中国家社会转型的基本特质与路径选择。随着19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其间所展现出来的社会转型的独特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浓厚的研究兴趣,迄今也已提出了不少各具特点且有不同影响力的解释框架及基本观点。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若干特征,但一方面由于研究视角上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西方理论的“路径依赖”,同时更由于中国社会特殊的复杂性及其发展的异常迅猛,使得既有研究或多或少地出现了“理论的贫困”:中国的发展究竟将朝着怎样的方向演进?她最终会是向着已被认知的人类文明发展基本规律的一种持续趋近,抑或可能会因此贡献一种迥异的模式?总的看,迄今的研究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尚显力不能逮。应当承认,面对这一繁杂的研究议题,基于研究者本人事实上难以摆脱的研究局限,这的确是个难题。因此找到一个较恰当的个案与切入点,借助于最新最生动的事实材料,从中梳理出蕴藏其间的若干真实理路,则将是对这样一个研究主题必要且可行的有益工作。本文正是这样一项推进性的研究工作:选择浙江省义乌市这个新兴商贸城市为个案,以其中极具活力的商人群体形成发展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探究由此而带给地方社会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层面的实际变化,试图从中揭示处于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相互交织中的我国社会转型的一般性路径特质、行动者逻辑以及可能的演进趋势等等议题。根据这一研究旨趣,本文采用的总体理论分析框架是政治社会学中使用最广泛的范畴之一即“国家—社会”关系。这不仅因为它较大程度上契合了当下我国社会转型中最基本的两大行动主体,即政权力量(包括中央和地方)与民间力量(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同时,正因这一框架已堪称理论经典,从而也有可能与西方既有的社会转型模式形成某种有意义的比照对话,以更便于凸显我们的独特性所在。当然,正是鉴于我国的特殊性,本文并不预设一个学术规范意义上成熟的“公民社会”假定,而只是坚持从传统国家权力的渐趋消解、民间力量开始发挥作用的视角来观察社会转型的基本趋向。换言之,本研究将力图超越国家与社会二元区分的思路,而是把国家与社会置于一个连续统(continuums)的两极,国家一极意味着国家全面控制社会,社会一极则意味着自由多元主义、甚至无政府主义。任何一个国家,更毋论处于转型中的国家,其在特定时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或处于这两极当中的一极,或处于两极中间连续统的某一个特定位置。而这一特定位置的确定,则依赖于国家与社会力量的对比。如此,实际就将国家与社会关系置于一种动态的分析框架之中,从而或能更接近于发展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之客观真实。一句话,本文更侧重于把国家与社会关系从互动的而非二元对立这种西方传统模式意义上来理解与描述。为此,研究中所运用到的主要理论概念包括:治理、行动者、公民社会、社会冲突与博弈,等。通过本文对义乌个案的分析发现,在整个义乌地方社会的变迁历程中,商人群体在其间起到了“第一推动力”的实际功效。即,主要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首先是义乌人尤其是义乌农民(这是义乌商人群体的基本社会来源)以其“韧武器”为基本行动方式,也就是以持续不辍的非暴力抗争且兼具足够韧劲与政府周旋的形式来顽强地表达和追求自身的利益,最终得以促成政府妥协式地积极跟进。虽然这种最原初的推进方式究其实质是农民“弱者的武器”的一种力量体现,但它却最终演化成了推动制度创新的具有颠覆性的力量。在以后的进一步发展中,尽管政府的作用已开始由先前的被动转为相对主动,在制度供给与相应协调、规制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积极程度”总体说来又需以商人群体为主体的民间力量所能认可或承受的程度为限,即在某种意义上它已成为托克维尔所期待的受到了限制的公权。正是在这种条件制约下,政府与民间力量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已型构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格局。诚然,基于中国国家权力的主导地位这一基本制度背景特点,无论政府处于或被动或主动的行为方式下,最终都是经由政府的政策调整或新制度的创设而得到确定,都毋庸置疑地体现了政府理性的结果,而越到发展中后期,动力机制甚至已更多地偏向由政府供给导向的制度创新所决定,但此时的政府供给显然已不可能完全是原先压力型体制下权力与利益之间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分配关系,而逐渐转变为政府与民间的上下互动式博弈,并且这种互动博弈的场域随着经济的弥散性而得以不断拓展。在政治、社会和文化各层面,以商人群体为主要社会构成的民间力量同样渐趋活跃,已昭示着在经济民主的推动下体现在政治民主进而社会民主层面的新进展。而随着每一种新议程的出现,又都在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内强化着或制约着相关联的其它方面,构成一种事实上的多方互动与制衡的局面,从而具有了某种不可逆性。整个地方社会则由此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其趋向现代性、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向。即,义乌商人群体和义乌地方政府,他们作为成就义乌模式的两大主体力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管两者间具体关系将可能呈现为怎样的不同特征,但保持两者间力量的相对均衡以达成互动制约当属贯穿始终的要件。今后的义乌模式还将会怎样发展,从而地方社会的转型或变迁还将如何继续演进,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以商人群体为重要构成部分的社会力量与地方政府所代表的国家力量之间的关系状况。由上分析可见,尽管这里的国家与社会之间显然有着较西方国家紧密得多的关联,但在发生逻辑、过程博弈和演进路径等多方面,其“家族相似”特点也是明显的,因此,这里的特殊性从本质上看并未完全脱嵌于“国家与社会”的一般演进规律。固然,这还仅是在个案基础上得到的阶段性判断,个案本身尚需持续关注,而更多事实的观察则是得出更确切结论所需的进一步工作。但即便如此,我们从一个侧面已然看到了一个古老东方国度在现代经济制度推进下,同样能够缓慢但却坚实地迈向现代性的一种逻辑力量呈现,而不是相反。

二、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日本侵华战争民间索赔座谈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日本侵华战争民间索赔座谈会(论文提纲范文)

(1)《朝日新闻》(1991-2020)“慰安妇”媒介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视角与研究问题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理论基础:文化表征理论与新闻话语分析
        一 文化表征理论
        二 话语分析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研究样本的选择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问题与类目建构
        四 编码信度检测
        五 论文创新点
    第五节 论文结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形象与媒介形象
    第二节 “慰安妇”研究
        一 “慰安妇”历史研究
        二 从媒介角度对“慰安妇”问题的研究
    第三节 大众传媒中“慰安妇”形象研究
第二章 “慰安妇”议题的媒介呈现
    第一节 《朝日新闻》报道的文本分析
        一 报道数量:四个峰值
        二 报道类别:事件报道为主,解读式报道凸出
        三 文本体裁:“消息”和“通讯”占大篇幅
        四 图片使用:较少使用新闻图片
        五 报道立场与倾向:不偏不倚
    第二节 报道主题及其报道内容
        一 日本政府回应及其态度
        二 “慰安妇”自身行为方式
        三 公共外交主体——美国、韩国和其余国际社会
        四 日方赔偿——从“亚洲妇女基金会”到“和解与治愈基金会”
        五 朝日新闻误报案
        六 “慰安妇”相关纪念日/雕像/电影/展览
        七 其他
    第三节 章节小结
第三章 “慰安妇”的媒介形象与社会情境
    第一节 “慰安妇”在日本社会的情况
    第二节 “慰安妇”的媒介形象
        一 “慰安妇”媒介形象的总体描述
        二 “慰安妇”媒介形象的具体建构分析
        三 不同形象在同一篇报道中的搭配关系分析
    第三节 媒介形象如何表征社会
        一 媒介形象与国际关系的相互影响
        二 媒介形象与冷战后日本社会变迁
        三 媒介形象与日本民族主义思潮
    第四节 章节小结
第四章 媒介形象的建构策略分析
    第一节 文本向度分析——文本表达的特征
        一 词频建构统一主题
        二 单一修辞使用表客观
        三 “局势”分析凸显宏观结构
    第二节 话语向度分析——多重话语的交织
        一 话语描述:新闻引语
        二 话语建构的互文性:背景资料的使用
    第三节 社会实践向度分析——社会现实的影响
    第四节 章节小结
第五章 日媒建构的“慰安妇”媒介形象总述
    第一节 日媒建构的“慰安妇”媒介形象
        一 日媒建构“慰安妇”形象的变与不变
        二 日媒“慰安妇”形象是国际关系变化的折射
        三 日媒的“慰安妇”形象建构受日本国内社会发展变迁的影响
    第二节 “慰安妇”媒介形象的意义生产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图表目录
附录 B:内容分析编码表
附录 C
致谢

(2)中国日本史学会与日本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日本史学会的成立及主要活动
    (一)推进面向日本史教学、研究的基础性着作的编纂和出版
    (二)编纂出版《日本史辞典》
    (三)组织我国学者撰着《东亚中的日本历史》并在日出版发行
    (四)举办了中日大化改新国际学术研讨会
    (五)组织学会年会、专题学术讨论会并出版论文集
二中国日本史研究的突飞猛进
    (一)我国日本史研究机构和有关刊物
    (二)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和有待开拓的领域
        1. 通史和断代史
        2. 日本古代史的课题研究进展
        3. 近现代史的课题研究进展
三全新发展时期的中国日本史研究
    (一)新要素和研究布局
    (二)通史和日本古代史研究成果
        1. 日本通史
        2. 日本古代史
    (三)日本近现代史研究成果
        1. 断代史
        2. 近现代日本政治、外交史研究
        3. 日本近代化研究
        4. 近现代日本经济史研究
        5. 日本近代思想史研究
        6. 中日关系史研究
        7. 近现代文化教育、文学史研究
        8. 战时日本和抗日战争史研究
        9. 东亚视野下的日本史研究
        1 0. 资料集和工具书编辑和出版取得新进展
结语新时代中国特色日本史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3)台湾“慰安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第一章 日本在台湾的殖民地政策与“慰安妇”动员
    第一节 日本对台殖民政策
    第二节 台湾殖民政府对台湾“慰安妇”的动员
    第三节 慰安所承包会社与融资公司
        一、慰安所承包会社
        二、慰安所融资公司
    第四节 “慰安妇”的募集与派遣
        一、“慰安妇”的募集
        二、“慰安妇”的派遣
第二章 台湾慰安所调查与研究
    第一节 台湾慰安所的开设
    第二节 台湾慰安所的“慰安妇”来源
    第三节 台湾慰安所的分布
        一、台北市
        二、基隆地区
        三、嘉义市
        四、高雄市
        五、花莲市
    第四节 台湾慰安所的类型与分析
第三章 台湾“慰安妇”分析
    第一节 台湾“慰安妇”人数
    第二节 台湾“慰安妇”受害者个案
        一、闽南籍陈莲花阿嬷
        二、客家籍吴秀妹阿嬷
        三、原住民籍林沈中阿嬷
    第三节 台湾“慰安妇”个案分析
    第四节 台湾“慰安妇”的疗愈与转变
        一、身心工作坊
        二、台籍阿嬷圆梦计划
第四章 台湾“慰安妇”的关爱援助与申诉
    第一节 台北妇女救援基金会
        一、台北妇援会
        二、阿嬷家:和平与女性人权馆
    第二节 台湾当局对台籍“慰安妇”的关爱援助
        一、台湾当局的关爱援助
        二、台湾领导人与“慰安妇”议题
    第三节 台湾“慰安妇”幸存者对日的申诉索赔
        一、台籍“慰安妇”第一次对日诉讼
        二、台籍“慰安妇”第二次对日诉讼
        三、台籍“慰安妇”第三次对日诉讼
        四、2000东京大审
        五、亚洲女性基金会与李敖义卖会
    第四节 台南“慰安妇”人权平等促协会与台湾“慰安妇”铜像
        一、台南“慰安妇”铜像
        二、铜像被踹风波
        三、2019两岸文教高峰论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相关概述
    2.1 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产生根源
        2.1.1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及其投降的性质
        2.1.2 国民党挑起内战影响对日罪行清查
        2.1.3 战后世界冷战及美国对日政策转变
    2.2 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主要内涵
        2.2.1 历史认知问题
        2.2.2 领土争端问题
        2.2.3 战争赔偿问题
        2.2.4 日遗化武问题
        2.2.5 战犯日侨问题
    2.3 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基本特点
        2.3.1 历史的延续性
        2.3.2 内容的广泛性
        2.3.3 处理的复杂性
        2.3.4 较高的敏感性
第3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依据及基础
    3.1 法律依据
        3.1.1 处理战后遗留问题的国际法律文件
        3.1.2 解决战争遗留问题的相关国际惯例
        3.1.3 中日两国签署的带有法律性的文件
    3.2 理论基础
        3.2.1 毛泽东关于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论述
        3.2.2 邓小平关于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论述
        3.2.3 江泽民关于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论述
        3.2.4 胡锦涛关于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论述
        3.2.5 习近平关于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论述
    3.3 实践基础
        3.3.1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的早期处理
        3.3.2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处理
第4章 邦交正常化之前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
    4.1 灵活解决日侨回国问题
        4.1.1 制定日侨回国的方针计划
        4.1.2 进行日侨回国事宜的沟通
        4.1.3 集中分批地协助日侨回国
    4.2 宽大处理日本战犯问题
        4.2.1 遵循人道主义原则改造日本战犯
        4.2.2 组织开展对日本战犯的侦讯工作
        4.2.3 陆续地审判与宽大释放日本战犯
    4.3 对日提出战争赔偿问题
        4.3.1 酝酿和确定对日索赔政策
        4.3.2 同日方交涉战争索赔问题
    4.4 初步处理日遗化武问题
        4.4.1 设立日遗化武处理机构
        4.4.2 初步集中深埋日遗化武
    小结
第5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
    5.1 驳斥纠正历史认知问题
        5.1.1 严正批评日本右翼错误历史言行
        5.1.2 强化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记忆
        5.1.3 推动中日双方开展共同历史研究
    5.2 深入处理日遗化武问题
        5.2.1 促使日方承担销毁化武责任
        5.2.2 协助日方开展化武销毁工作
        5.2.3 敦促日方加快销毁遗弃化武
    5.3 应对中日领土争端问题
        5.3.1 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5.3.2 坚定不移维护钓鱼岛主权权益
        5.3.3 促使双边协商解决钓鱼岛争端
    5.4 表态支持民间赔偿问题
        5.4.1 明确民间受害者的对日索赔权
        5.4.2 支持民间受害者对日索赔诉讼
    小结
第6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经验与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
        6.1.2 始终高度重视民间友好力量
        6.1.3 始终着眼中日关系发展大局
        6.1.4 始终遵循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6.2 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现实启示
        6.2.1 一以贯之地同日本右翼势力做坚决斗争
        6.2.2 争取日本友好力量的支持与人民的理解
        6.2.3 遵循国际法推进领土争端问题和平解决
        6.2.4 制定多元化保障举措彻底销毁日遗化武
        6.2.5 加强党和政府对民间索赔工作支持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6)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史略
        (一) 20世纪30-40年代的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
        (二) 20世纪50-80年代初的抗战损失研究
        (三) 改革开放至今海峡两岸的抗战损失研究
    二、广西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的回顾
    三、改革开放后三十余年间中国及广西抗战损失调查与研究简评
        (一) 中国抗战损失研究简评
        (二) 广西抗战损失研究简评
    四、选题缘由与本文旨趣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 研究方法与原则
    五、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一) “抗战损失”概念的界定
        (二) 时间、地域范围的界定
第一章 战前、战时四大城市的社会经济
    一、四大城市战前和战时的经济建设成就
        (一) 农业
        (二) 工商业
        (三) 手工业
        (四) 交通业
    二、日军入侵与四大城市社会经济中心转移的关系
第二章 日军在四大城市统治的暴行与掠夺
    一、战时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政治统治
        (一) 伪暴力机构
        (二) 伪行政机构——维持会
        (三) 日伪及汉奸们的日常“事务”
        (四) 日伪组织在沦陷区的统治策略
        (五) 日伪组织统治造成的危害
    二、日军在四大城市的暴行
        (一) 轰炸
        (二) 焚烧
        (三) 屠杀
        (四) 经济抢掠
        (五) 性侵犯
        (六) 文物古迹的毁灭
        (七) 强征劳工
    三、对战时日军在四大城市的统治、暴行与掠夺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与财产损失
    一、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及广西的背景和战争概况
    二、日军第一次入侵四大城市造成的损失
        (一) 人口损失
        (二) 财产损失
第四章 日军第二次入侵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与财产损失
    一、日军第二次入侵的背景、经过及后果
    二、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损失
    三、第二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财产损失
        (一) 人民财产损失
        (二) 机关团体损失
        (三) 公务员役财产损失
        (四) 交通事业损失
        (五) 工厂、公用事业及矿业损失
        (六) 合作社损失
第五章 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总损失
    一、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人口总损失
        (一) 两次沦陷期间四大城市的人口总损失
        (二) 空袭造成的人口损失
        (三) 士兵伤亡损失
    二、抗战时期四大城市的财产损失
        (一) 空袭造成的财产损失
        (二) 海关口岸的损失
第六章 四大城市抗战损失评析
    一、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程度
    二、四大城市抗战损失的特点
    三、四大城市损失的原因
    四、四大城市损失的历史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抗战时期四大城市人口与财产损失增补表
    二、抗战时期四大城市阵亡将士英名录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中日历史遗留问题对当代中日关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现实意义
        1.1.2 学术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现有研究成果与不足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中日历史遗留问题概述
    2.1 中日领土遗留问题概述
        2.1.1 从历史事实看钓鱼岛的主权归属
        2.1.2 日本窃取钓鱼岛的历史过程
    2.2 中日历史认识问题概述
        2.2.1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
        2.2.2 靖国神社问题
        2.2.3 南京大屠杀问题
        2.2.4 慰安妇问题
    2.3 中日战争赔偿问题概述
        2.3.1 国家赔偿问题
        2.3.2 中国民间受害者赔偿问题
第3章 中日历史遗留问题对当代中日关系的影响
    3.1 日本的战争罪责未被彻底清算而留下遗患(1945-1949)
        3.1.1 美国对日本的政治改造与东京审判
        3.1.2 国民党政府对日战争处理上的政策
    3.2 中日关系未正常化时期历史问题被搁置(1949-1972)
        3.2.1 《旧金山和约》与《日台条约》及其影响
        3.2.2 新中国解决战后遗留问题的宽大政策
        3.2.3 日本否认侵略历史的事件
    3.3 中日历史遗留问题逐渐浮出水面(1972-1995)
        3.3.1 邦交谈判中解决战争遗留问题的精神和方式
        3.3.2 钓鱼岛争端的出现及应对
        3.3.3 日本不承认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认识问题
        3.3.4 日本首相正确对待历史问题的言论——“村山谈话”
    3.4 中日历史遗留问题日益突出(1995-2005)
        3.4.1 钓鱼岛争端升级
        3.4.2 日本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大做翻案文章
        3.4.3 民间受害者赔偿诉讼问题
    3.5 中日历史遗留问题成为制约两国关系的重点问题(2005年至今)
        3.5.1 中日关系曾出现一定程度的缓和
        3.5.2 民间赔偿问题矛盾凸显
        3.5.3 钓鱼岛危机使中日关系急剧恶化
        3.5.4 历史认识问题使中日关系雪上加霜
第4章 我国对日政策经验总结和建议
    4.1 我国对日政策经验总结
        4.1.1 我国对日政策经验
        4.1.2 我国对日政策反思
    4.2 中日关系的现状与前景展望
        4.2.1 中日关系出现一定的缓和与改善
        4.2.2 中日关系仍然面临着困难与变数
    4.3 我国对日政策建议
        4.3.1 妥善处理中日历史遗留问题
        4.3.2 全面开拓中日和平友好新局面
        4.3.3 坚持全方位外交保证对日外交主动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9)笔谈:九一八事变与中日关系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深入研究抗日战争在中国大国地位确立中的重要意义
(二) 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对改变中国国际地位的作用
(三) 适应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展开共同研究
(一)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共识
(二)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分歧
(三) 小结
    1.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问题
    2.关于九一八事变与十五年战争的连续性、断裂性问题

(10)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 ——以义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一、社会转型内涵及本文研究对象的确定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对中国近代商人群体研究状况的概略
        二、对改革开放以来新兴商人群体研究文献的检视
第二章 个案选择及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个案的选择及其简要描述
    第二节 研究空间和价值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框架及相关概念厘定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论述结构
第三章 商人群体生成的起始路径与地方经济结构变迁
    第一节 义乌经济的地理历史及其文化特质
        一、义乌经济的地理历史素描
        二、独特的文化传统及其精神气质积淀
    第二节 经济转型与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和提升
        一、经济转型与传统小农经济的市场化蜕变机缘
        二、农民的韧武器与小商品市场的形成
    第三节 商人群体的形成及地方经济结构的演变
        一、商人群体的形成
        二、地方经济结构的演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商人群体与地方治理转型(一):政府视角
    第一节 压力型体制下地方政府的基本运行逻辑
        一、压力型体制与地方政府的行动空间
        二、地方政府自主性的有条件正当性及其行为逻辑的主要变量因素分析
    第二节 制约与主动建构:地方政府有形之手的“张弛之道”
        一、义乌地方政府创新的内在机理分析
        二、义乌地方政府有形之手的“张弛之道”:基本经验阐释
    第三节 治理型政府的雏形显现
        一、治理型政府的滥觞及其一般要素构成
        二、义乌地方政府的行政逻辑嬗变:在试错中逐渐趋向“治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商人群体与地方治理转型(二):地方民主视角
    第一节 转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与商人群体的特殊利益诉求
        一、转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
        二、商人群体的一般特质及我国商人群体的特殊利益诉求
    第二节 商人群体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
        一、政治参与动机的类型化分析
        二、政治参与实现路径的多元化
    第三节 商人群体政治参与程度及其绩效评析
        一、商人群体政治参与的实现程度
        二、商人群体政治参与对地方民主发展的绩效厘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商人群体与地方社会秩序重构
    第一节 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与社会权力结构再造
        一、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概况
        二、义乌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再造
    第二节 城市化与地方文化精神的嬗变
        一、区域城市化的脉动
        二、城市化推进下区域文化精神的嬗变
    第三节 民间力量成长与地方社会转型
        一、民间草根力量的生长:基层社会共同体的浮现
        二、正式制度力量的回应:社会治理生态的柔韧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和讨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第一节 结语:基本经验
    第二节 进一步的讨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对象简况表
附录二:义乌民营企业家(商人)访谈及问卷调查(纲要)
附录三: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工作
致谢

四、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日本侵华战争民间索赔座谈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朝日新闻》(1991-2020)“慰安妇”媒介形象建构研究[D]. 余淑妮. 上海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国日本史学会与日本史研究[J]. 汤重南,王金林,宋成有.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20(00)
  • [3]台湾“慰安妇”问题研究[D]. 陈海洋.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D]. 闫立光. 吉林大学, 2019(10)
  • [5]叙述的伦理——如何叙述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J]. 王楠. 江海学刊, 2018(06)
  • [6]广西抗战损失研究 ——以桂林、柳州、梧州和南宁为重点[D]. 张旭杨.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5)
  • [7]中日历史遗留问题对当代中日关系的影响研究[D]. 赵金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6(03)
  • [8]辛巳之殇——1941年夏日本军机西宁暴行录[J]. 朱世奎. 青海湖, 2015(06)
  • [9]笔谈:九一八事变与中日关系史研究[J]. 武寅,步平,胡德坤,唐启华,张振鹍,臧运祜,王希亮,陆发春,史桂芳,张卫波,曾景忠,李淑娟,夏卫东,孙瑜,段永富,张量,戴建兵,徐勇,李倩,居之芬,张生,袁成毅,岳谦厚,高晓燕,暨爱民,李晓方,孟晓旭. 抗日战争研究, 2011(04)
  • [10]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 ——以义乌为例[D]. 董明. 上海大学, 2011(02)

标签:;  ;  ;  ;  ;  

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日本侵华战争民事索赔座谈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