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梅娘的知识女性小说

论梅娘的知识女性小说

一、论梅娘的知识女性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高云球[1](2021)在《梅娘文学创作的生命经验与写作姿态》文中研究表明梅娘是东北沦陷时期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文学写作以"赴日旅居"为节点,经过了由"内视角"向"外视角"的转变过程,展现出梅娘作为现代女性鲜明的"本质身份"特质。究其原因,与梅娘的童年成长环境、生命经验及写作姿态等有着密切关联,同时也是她在文学写作中把握世界与塑造人物的精神资源。她的文学创作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与悲悯的平民立场,通过不断挖掘自我生命经验与精神感悟,有效而深刻地揭示出东北沦陷时期家族的没落衰败、女性的精神挣扎与民众的生存境遇,为东北文坛呈现出"崭新的前进的意识"与鲜活的文学世界。

丁明秀[2](2020)在《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这个时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作为研究的史料依据。在全面搜集散落于东北各大报纸副刊与杂志中的有关沦陷区儿童文学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梳理,深入解读,力图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同时,以东北殖民语境为背景,利用全方位的视角,通过对儿童文学的类型、主题、艺术表现及儿童文学作家、理论批评等多方面的考察,形成对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发展状况的整体建构。纵向上,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放置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整体历程中,横向上,与同时期其他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进行对比。以期可以在宏观层面了解、把握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而探求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儿童文学的存在形态。揭示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创作者受制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选择,归纳概括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第一部分梳理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二是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第二部分具体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殖民语境是沦陷时期东北儿童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通过对统治机构、文化政策、教育措施和文学阵地的分析,明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存语境。第三部分划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类型。以报纸《泰东日报》的儿童副刊《儿童专刊》《儿童周刊》《少年》等(1931—1945)、《大同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儿童与学生》等(1933—1942)、《盛京时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周刊》等(1933—1942)、《国际协报》的儿童副刊《儿童》等(1934—1936)及杂志《满洲学童》(1936.10—1945.3)、《新满洲》(1939.1—1945.4)、《新青年》(1935.10—1942.6)、《麒麟》(1941.6—1945.1)等作为切入口,梳理、评析东北沦陷时期的童谣、儿童诗,童话,儿童小说,儿童剧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以期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面貌。第四部分考察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群体。通过对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成就突出的作家杨慈灯,郑毓钧、未名等有影响的作家及站在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创作情况的考察,致力于展现儿童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同时探究作家创作思想的转变和由此引起的作品主题转型,并阐释其中的文化意义。第五部分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多样主题与艺术特色。在殖民统治之下,儿童文学主题表现出反抗、潜隐反抗与迎合三种倾向,每种主题倾向中都包含着复杂、多样的表达方式,而且这三种主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互相渗透和流变的特征。第六部分是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通过对东北沦陷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呈现的特征分析,勾勒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方向。东北沦陷区这个特殊时空使得儿童文学既遭到殖民统治的束缚,也使其在政策的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文化殖民主义的二律悖反性使得东北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陈怡文[3](2020)在《抗战时期日占区游走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萨义德《东方学》的出版,后殖民主义理论视域下的旅行书写研究如火如荼。但此类研究虽对旅行书写背后的殖民话语进行了反思,却仍有两大盲点:一是忽视了受殖者的所言所写,二是错误地将日本及其殖民地不加区分地一起归入他者“东方”。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遗漏之处出发,在东亚殖民主义的理论视角下,聚焦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日占区游走书写。所谓“日占区游走书写”,意指抗战时期在不同的日本占领区和宗主国日本之间发生空间位移的中国文人根据自己的游走经历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既区别于后殖民主义理论视野中的“殖民旅行书写”,又与“东北流亡文学”概念不同。通过对“日占区游走书写”的考察,可以从此类作品中发掘日本殖民主义话语的构造,了解日占区文人在多文化碰撞中复杂多变的精神状态,进而丰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同时重新审视后殖民主义理论。本文分五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解释了“何为日占区游走书写”,在此基础上梳理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内容构架。第一章着眼于台湾,主要分析其中为逃离日本“官方民族主义”而发生的大陆日占区游走,发掘此类游走书写中蕴藏的原乡追寻。以钟理和的“满洲”和北京游走为案例,通过对其自传性小说、散文、书信和日记的考察,展现钟理和离台游走的原因,选择“满洲”的原因,以及“满洲”幻梦破碎的原因。然后,借用巴赫金的对话性理论阐释钟理和游走至北京期间的小说,揭示其因为主体意识的分裂和认同困境而只能与原乡若即若离。第二章关注伪满洲国,主要探究其中去往异域的日占区游走,发掘此类游走展现的对民族等级差的体验与回应。首先关注梅娘的日本游走,通过分析其作品,呈现战时日本社会中歧视性的民族等级差,以及她身处其中所经历的身份认同的迷失与重新确认。其次关注杨絮的朝鲜之行,展现身为博览会参观者和表演者的她如何在某些时刻松动殖民等级思想的禁锢,对自己的文化认同与国族身份进行反思。第三章聚焦华北、华中沦陷区,关注其中受日本赞助的日占区游走,探讨受殖者在面对殖民者赞助时,会与殖民主义产生怎样的相互作用。首先关注柳龙光受日本杂志社派遣赴华北、华中等地考察一事,发掘他视察报告中超出日本人预设的忧国之情被殖民权力话语所扭曲的过程。其次以关露赴日参加会议一事为案例,探讨她怎样通过对“女性”和“疾病”话题的言说使其散文偏离会议预设,避免成为会议的政治传声筒。结语部分则着力揭示日占区游走书写作为“解殖文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张宏艺[4](2020)在《殖民与疾病 ——伪满洲国文学中的“疾病叙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后殖民理论在全球的兴起,人们越来越能够看到殖民不仅仅是经济、政治和军事问题,也是文化问题。本文以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东北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文化为分析样本,讨论殖民与疾病的议题。勾勒伪满洲国时期多种多样的疾病叙事,并将其放置于日本殖民语境中进行讨论,分析其背后的生产机制、话语意图、叙事伦理以及作者与读者之间相互影响等话题。论文分为五部分,绪论、主体三章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殖民与疾病的关系,梳理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内容构架。主体部分由三章组成,每章集中分析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伪满洲国文学中的一种疾病叙事,讨论这种疾病叙事在伪满洲国的话语建构和文学表现,呈现其背后的错综复杂的殖民关系。第一章讨论鸦片瘾叙事。伪满洲国的鸦片政策与殖民统治密切相关,以《故乡的家》《老妈子日记》两个作品为个案,分析伪满洲国的鸦片瘾叙事,从身体控制到政治控制。第二章讨论花柳病叙事。性病及其治疗成为殖民治理的一个侧面,通过对梅娘的小说《花柳病患者》以及伪满洲国报刊杂志中刊登的性病治疗广告,考察花柳病叙事背后的殖民逻辑。第三章讨论的是一种传染病——鼠疫叙事。现代卫生学知识传播背后也有殖民者的意图,以古丁的小说《新生》为个案,考察殖民地知识分子在接受现代卫生学知识的同时也陷入到了殖民者的逻辑圈套之中;分析伪满洲国报刊杂志中防毒防疫文章,考察现代医疗卫生学知识如何被殖民者利用为其统治正当性的借口。结语部分,从身体疾病叙事转向精神疾病叙事,分析神经衰弱症等精神疾病叙事,由此回归到本文的论题,揭示鸦片成瘾症、花柳病、鼠疫等伪满时期的诸种“脏病”成为一种隐喻,其背后是殖民统治的操纵。

范娉婷[5](2020)在《伪满乡土文学研究》文中指出1932年3月1日伪满洲国的成立正式确认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已沦为日本殖民地的事实。乡土文学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为重要的类型文学之一,在伪满文学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旨在探讨在伪满时期的具体语境下,乡土文学叙事在乡土“满洲”与现代国家、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力图揭示在殖民语境下,乡土文学在帝国主义叙事与现代民族国家设想的现代性进程之间的妥协与抵抗、中心与边缘的互动性表述。本文在运用现有的殖民地文学理论的同时回归历史语境和具体文本,展示伪满乡土文学文本在揭露殖民地民众的现实苦难的同时也展现出伪满乡土文学所蕴含的“内在的殖民性”特征,并力图展现伪满乡土作家试图寻找可以超越以西方现代性话语为内核的替代性文本的努力和尝试。论文主体分成四章。第一章主要简述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展开的过程,“五四”新文学、左翼文学以及日伪当局提出的“独立的满洲文学”的文艺政策都对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此外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围绕“文艺大众化”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去重新看待伪满文坛发生的“乡土文学”之争,试图展示出伪满乡土作家围绕乡土文学展开的争论中所包含着的对满洲文学民族性、阶级性、主体性等问题的不同认识。第二章从身处东北沦陷区的不同民族、阶层和文化背景的作家以不同的认知视角和叙事策略去发现和塑造了迥然不同的满洲乡土景观为媒介来阐释满洲乡景叙事所蕴含的复杂价值。第三章通过伪满乡土文学作品对乡绅形象的多种描绘来展现乡绅阶层与乡土经济衰败之间的内在关联。第四章试图阐释出伪满乡土文学的现代性,即伪满乡土作家通过对“忠诚”、“正义”等传统文化内涵的再释义,利用以“原始林”为代表的封闭空间叙事来完成修复民间伦理、实现乡土自治的想象,并从中显现出现代性祛魅的特质。

李冰洋[6](2018)在《“两种”世界的女人——论梅娘水族系列小说《鱼》《蟹》《蚌》中女性的挣扎与重生》文中研究指明在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梅娘创作了《鱼》《蟹》《蚌》水族系列小说,三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一直作为核心人物被广泛研究。此外还塑造了旧家族异化与悲苦的其他女性。她们所有人都遭受着来自男权社会的压迫,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沉沦,有人异化,当然其中也有芬、玲、梅丽这样敢于和命运抗争的女性形象,本文将全梅娘水族系列中丰富的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

何清[7](2018)在《抗战时期梅娘的跨语/跨域书写(1931-1945)》文中研究表明梅娘是伪满和华北沦陷区的着名女作家,战后一度停笔,1990年代被重新发现,今日或许还未家喻户晓,但已不再陌生于世。梅娘是沦陷区作家,也曾是“日本特务嫌疑”;将她和张爱玲相提并论时,她是话题中心,看她的文学史位置时,她却处于中国现代文学框架中的模糊地带。众说纷纭的症结在于抗日战争时期梅娘的一言一行,本文将以东亚殖民主义理论视角重新观看梅娘在1931年至1945年间的东亚三地(满洲、日本、华北)游走。从长春到东京,从大阪到北京,梅娘在东亚的游走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移步换景”,而是在中文与日语间的生存和翻译,在殖民与被殖民的场阈中经验和感受,在宏大政治与微小个体的矛盾中成长和写作,在跨语和跨域中完成自身身份和国家民族身份的建构。本文的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关注梅娘的成长之地长春,通过分析长春成为东亚殖民语境下的多文化场阈的过程,探析此中梅娘的文化体认起点。从国族的变换到家族的迁移,从周围城建的变化到家庭地址的变动,尚未成人的梅娘极力地感受着周围环境,在早期的作品中展现出主流的家族叙事模式和独特的底层写作冲动。第二章着眼于梅娘在大阪期间以同人读书会为中心的创作与翻译,探讨梅娘在文本中展现的犹疑和或隐或现的民族认同。首先梳理梅娘两次到日本的经历,东京之行给予她现代城市之感,大阪的两年生活给予她良好的写作环境,但无论是写作还是译介,梅娘始终存在着疑惑,其“解殖”的欲望缠绕着殖民性在幽微地生长,而满洲这一故乡从未离她远去,她无法背离,也不甘迎合。第三章主要通过论述梅娘在北京期间的写作、工作和社会活动,分析梅娘逐渐明晰的政治取向。回到北京的梅娘已然进入了权力的视野,同时面临着生活的压力,写作本身受到各种力量的制衡。以《妇女杂志》为中心,梅娘一步步地深入华北政治文坛,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在殖民当局的各项官方活动中走动,以至最终放弃疑惑,深陷在日本殖民话语的泥淖中,完成多重身份和自我价值的形塑。在梅娘之外,高深、林榕、钟理和、但娣等都是沦陷区作家,同梅娘一样,他们都是“异质文化中间人”,都有着不可抹去的殖民经验和不断位移的国家民族身份,“举步维艰”才是他们这般殖民地文化人的生活本质。

邢学真[8](2016)在《梅娘及其创作的接受和阐释研究》文中提出梅娘是成名于20世纪40年代沦陷区的女作家,对她的研究和介绍一度沉寂,新时期以来重被发现,受到越来越多读者和文学研究者的青睐。本文拟以接受美学为理论依据,从接受史和阐释史的角度探寻梅娘创作的丰富性。本文就梅娘创作的研究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日据时期梅娘在沦陷区的创作及其受追捧的原因;第二部分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读者对梅娘创作的冷淡和文学研究者的拒绝及其原因;第三部分探讨新时期对梅娘创作的重新接受及其原因。通过研究,论文得出如下结论:在沦陷区时期梅娘创作取得成功,体现在得到读者的欢迎和研究者的肯定。主要原因有:梅娘创作契合了读者的心理需求、表达了沦陷区人民的内心苦闷、梅娘创作给读者带来新鲜体验等方面。在新中国初期梅娘创作表现沉寂,体现在受到读者的冷淡和研究者的拒绝。主要原因有:高度统一的文化语境、二元对立的评论方式两方面。新时期梅娘的回归,体现在出版界、文学史对她的接纳和研究者对她的热情。主要原因有:沦陷区文学研究浮出水面、女性意识阅读的欲望需求、对于“五四”精神的传承等方面。

罗古月[9](2016)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梅娘小说男性形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拟对20世纪30、40年代梅娘小说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全面的梳理,对梅娘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做出客观的评价。主要做如下研究:第一,梳理梅娘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析梅娘小说中的男性儿童形象和成人男性形象的文本表现,审视男性的本质特征和精神内涵。第二,探讨梅娘小说中男性形象塑造的精神资源和价值立场。梅娘在吸收“五四”精神、日本文化和东北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始终将探索女性创伤根源,展示国民的殖民地心理,期盼人性美和民族解放作为其坚守的价值立场。第三,分析梅娘小说中男性形象的塑造策略。梅娘主要运用了弱化和虚置男性形象的书写模式;模糊殖民地大空间,聚焦两性生活场景的小空间的叙事空间策略;言语反讽和情境反讽两种反讽技巧。研究梅娘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对全面把握梅娘小说的价值,丰富沦陷区文学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积极意义。

庄培蓉[10](2016)在《迎合、背离与反思:梅娘1950年代作品研究 ——以《亦报》、上海《新民报》晚刊和香港《大公报》上的作品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梅娘是伪满及华北沦陷区的着名女作家,而在1945年抗战胜利到1979年其复出文坛之间,“梅娘”之名没入历史。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梅娘以各种化名在《亦报》、上海《新民报》晚刊和香港《大公报》上发表了大量小说、散文和随笔,形成了鲜为人知的创作高峰。此前的梅娘研究,集中于对其早、晚年(三、四十年代及改革开放后)创作的研究,而梅娘50年代作品尚处于搜集整理阶段,亦无相关研究。这一批作品,作为梅娘创作生涯的中间、过渡阶段,是考察其创作转型的重要依据,也是缝制、补充完整“梅娘图景”的重要原料。同时,已有对解放区作家50年代创作的研究,相应的沦陷区作家研究则显不足,因而,聚焦于梅娘这一个案,考察其与主流话语的对话方式是有必要的。此外,50年代梅娘与三份报刊的互动、梅娘与媒体人的交际脉络,都值得梳理和挖掘。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梅娘何以能在《亦报》和《新民报》上持续发表作品。笔者从报人人脉、报刊环境和作家自身三个方面切入,注重对报刊史的梳理和对梅娘《新民报》上的小说加以分析,呈现出梅娘在创作实践上对主流话语的积极迎合和微妙背离;第二章是对梅娘50年代作品修改的研究,首先探讨梅娘如何与《大公报》结缘,其次从梅娘在《大公报》和《新民报》上重复发表的散文入手,对两个版本进行呈现、对比和分析,最后结合两报的报刊环境探讨版本差异的原因。该章对《大公报》的报刊史做了梳理,侧重对两报上梅娘散文的研究,呈现出梅娘针对不同报刊环境,通过修改这一方式,展现了对主流话语敏锐、灵活的应变能力;第三章在前两章基础之上,考察梅娘50年代作品中对社会、家庭现象的反思。通过对比梅娘晚年回忆与50年代作品中的重叠部分,沿着“回声”追溯到“原声”,探讨梅娘在迎合/贴合与背离/游离中的“产出”——反思/思考,梅娘如何呈现自己的思考以及促成作家反思的因素。由此,展现梅娘50年代作品中“迎合/贴合”、“背离/游离”与“反思/思考”的复杂特质,呈现一个沦陷区作家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本文以梅娘50年代报刊上的作品原文为主,结合梅娘早晚年作品、报刊史、50年代的报刊内容等相关史料,以文本细读、史料搜集、爬梳和辨析、对比研究等方法展开。意在探讨此时作家梅娘在创作实践上与主流话语构成的关系,在与新中国的磨合中发出了怎样的声音,以此呈现一个出身复杂的沦陷区作家在解放后的命运。同时关注梅娘50年代的经历和创作对其晚年创作和言说的影响,对梅娘的整个创作生涯做一种观照。

二、论梅娘的知识女性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梅娘的知识女性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2)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理由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理由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儿童文学史研究
        (二)关于东北儿童文学研究
        (三)关于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四)关于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溯源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倡导
        (二)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二、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
        (一)东北新文学运动
        (二)20年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形态
第二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
    一、严苛的统治机构
    二、极端的文化政策
    三、奴化的教育措施
    四、飘摇的文学阵地
第三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类型
    一、童谣、儿歌与儿童诗
        (一)童谣
        (二)儿歌
        (三)儿童诗
    二、童话
        (一)童话与教育
        (二)“纯童心文学”与讽刺控诉
        (三)借鉴中改写
        (四)翻译童话的殖民想象
    三、儿童小说
        (一)现实主义的儿童短篇小说
        (二)描画“世界”的长篇儿童小说
    四、儿童剧
        (一)报刊中的儿童剧
        (二)广播中的儿童剧
第四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作家研究
    一、突出的作家——杨慈灯
        (一)异化形象书写现实人生
        (二)利用幻想增强作品趣味
        (三)揭露儿童精神受到摧残
    二、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
    三、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
        (一)殖民地生存境遇的书写
        (二)失去家园者的无限悲凉
        (三)麻木到觉醒的转变历程
第五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一、深重的苦难
        (一)生活的困苦
        (二)精神的创伤
        (三)生命的消亡
    二、激烈的抗争
        (一)反抗者的旗帜
        (二)抗争中的和声
        (三)黑暗里的低吟
    三、满洲的颂歌
        (一)悬赏征文
        (二)献纳文体
    四、艺术特色
        (一)东北方言俗语的运用
        (二)隐喻反讽的运用
第六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批评
    一、儿童文学批评的成果
    二、儿童文学批评的内容
        (一)关注读者与呼唤作品
        (二)童话创作的理论建树
        (三)童话的整体、个案批评
    三、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
结语
    一、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
    二、文化殖民主义的建构与解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后记

(3)抗战时期日占区游走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何为“日占区游走书写”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及内容架构
第一章 台湾:官方民族主义下的原乡追寻
    第一节 日占区游走书写在台湾
    第二节 钟理和的“奉天”游走:“满洲”幻梦的破灭
    第三节 钟理和的北京游走:若即若离的原乡
    小结
第二章 伪满洲国:民族等级差下的异域体验
    第一节 日占区游走书写在伪满洲国
    第二节 梅娘的日本游走:身份认同的迷失与重新确认
    第三节 杨絮的朝鲜游走:博览会与国族反思
    小结
第三章 华北、华中沦陷区:日本赞助下的迎合与背离
    第一节 日占区游走书写在华北、华中沦陷区
    第二节 柳龙光的“大陆视察”:被扭曲的忧国之情
    第三节 关露的日本参会:偏离会议的女性与疾病言说
    小结
结语 作为“解殖文学”的日占区游走书写
参考文献
附录:抗日战争时期台湾文人赴大陆游走经历表
后记

(4)殖民与疾病 ——伪满洲国文学中的“疾病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殖民与疾病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鸦片烟雾缭绕的伪满洲国
    第一节 鸦片与殖民统治
    第二节 与大烟结冤缘的女性:《老妈子日记》《故乡的家》
    第三节 小巷:收容鸦片和暗娼的污秽空间
第二章 令患者羞于言说的花柳病
    第一节 从内部造成民众身体溃烂的花柳病
    第二节 无奈的诊治:梅娘《花柳病患者》
    第三节 期刊杂志中五花八门的花柳病广告
第三章 鼠疫的爆发与民众的被隔离
    第一节 殖民者的“暴力”和“说服”
    第二节 启蒙色彩的演绎:古丁《新生》
    第三节 科普文中防毒防疫的花式展演
结语 殖民与疾病:一个说不尽的话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伪满洲国疾病作品文本(不完全统计)

(5)伪满乡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殖民语境与伪满乡土文学
        (一)伪满乡土文学的民族性品格
        (二)伪满乡土文学的现实主义品格
    二、研究综述
        (一)被冷落与被否定的时期
        (二)去污名化的自我正名时期
        (三)多元化、立体化的研究时期
    三、研究对象、意义与框架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与展开
    第一节 伪满乡土文学的生成
        一、伪满文艺政策与伪满乡土文学
        二、左翼文学启蒙与伪满乡土文学
        三、“独立色彩”与“乡土文艺”
    第二节 重述“乡土文学”之争
        一、满洲文坛的几次论争
        二、“乡土文学”论争始末
        三、“文艺大众化”与“乡土文学”之争
    小结
第二章 同时而异质的乡景叙事
    第一节 殖民主义视域下的乡土景观
        一、荒凉、原始的乡土景观
        二、作为自然风景的“满洲人”
    第二节 革命视域下的乡景叙事
        一、阶级对立视角下的乡景叙事
        二、城乡对立视角下的景观叙事
        三、怒吼与抗争的“满洲”形象
    小结
第三章 乡绅叙事与乡土之熵
    第一节 伪满乡土文学与乡绅叙事
        一、启蒙主义视域下的乡绅形象
        二、左翼革命文学视域下的乡土暴君
    第二节 殖民语境与乡绅阶层蜕变
        一、享乐主义的俘虏
        二、殖民教育与“多余人”
        三、“帝国神圣”与殖民权力附庸
    小结
第四章 “国民性”批判与伪满乡土文学现代性
    第一节 “满人题材”与满洲文学
        一、满人印象与满洲记行
        二、“像”与“不像”的五族协和
        三、国民性改造与东亚现代性
    第二节 重建民间伦理与现代性祛魅
        一、殖民语境与“国民性批判”之困
        二、重申“忠诚”与“正义”
        三、“封闭”空间叙事与现代性祛魅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两种”世界的女人——论梅娘水族系列小说《鱼》《蟹》《蚌》中女性的挣扎与重生(论文提纲范文)

一、女性的内在异化与自我迷失
    (一) 旧派女性的虚伪与冷漠
    (二) 女性生存困境的挣扎与迷茫
二、知识女性的自我解放与人格重塑
    (一) 无爱人间的善良与坚强
    (二) 女性渴望新生, 挣脱“围城”
三、结语

(7)抗战时期梅娘的跨语/跨域书写(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论及梅娘,我们在想象什么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梅娘研究综述
    第二节 1931-1945年,梅娘的东亚游走:满洲、日本和华北
    第三节 选题意义和内容架构
第一章 长春:东亚殖民语境下的多文化场阈
    第一节 民国/“大同”:日本帝国势力的急剧扩张
    第二节 满日朝俄台的“杂居”:梅娘的文化体认起点
    第三节 从四平街到西三道街:梅娘的底层写作冲动和家族叙事模式
    小结
第二章 大阪:以同人读书会为中心的“中日朝”书写
    第一节 印象日本与亲身经历间的缝隙:无法安身的自我定位
    第二节 梅娘翻译文本中的解殖欲望
    第三节 回望满洲:是迎合还是背离
    小结
第三章 北京:文学与政治若即若离
    第一节 沦陷区北京文坛的风雨诡谲
    第二节 梅娘的转向:取“中间”之道的翻译政治
    第三节 深入政治:梅娘多重身份和自我价值的形塑
    小结
结语 异质文化中间人的举步维艰
参考文献
附录一:抗战时期大事记表
附录二:抗战时期梅娘作品目录
附录三:梅娘日译作品目录
后记

(8)梅娘及其创作的接受和阐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缘起
    (二) 理论依据
    (三) 文献综述
    (四) 接受史研究对梅娘及其创作研究的意义
一、梅娘创作在沦陷区时期的接受和阐释
    (一) 梅娘创作在沦陷区的成功
        1. 梅娘创作在读者中反响良好
        2. 梅娘创作得到研究者的好评
    (二) 梅娘在沦陷区取得成功的原因
        1. 梅娘创作契合了读者的心理
        2. 梅娘创作表达了沦陷区人们内心的苦闷
        3. 梅娘创作给读者带来新鲜体验
二、梅娘创作在新中国初期的接受和阐释
    (一) 梅娘创作在新中国初期的沉寂
        1. 梅娘创作在读者中反响平平
        2. 梅娘创作受到研究者的拒绝
    (二) 梅娘在新中国初期沉寂的原因
        1. 高度统一的文化语境
        2. 二元对立的评论方式
三、梅娘创作在新时期的接受与阐释
    (一) 新时期刮起“梅娘热”的旋风
        1. 出版界和文学史对梅娘的接纳
        2. 文学研究者对梅娘研究的热情
    (二) “梅娘”在新时期回归的原因
        1. 沦陷区文学研究浮出水面
        2. 女性意识阅读的欲望需求
        3. 对于“五四”精神的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梅娘小说男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梅娘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第一节 男性儿童形象
        一、希望的载体:凄惨女性的生命之灯
        二、苦难的受体:窥探丑陋人性
        三、堪忧的群体:民族国家之虑
    第二节 成人男性形象
        一、欲望的主体:揭示男性兽性本质
        二、倒塌的客体:解构封建王者权威
        三、正面的个体:对男性的美好期望
第二章 梅娘小说中男性形象塑造的精神资源和价值立场
    第一节 梅娘小说中男性形象塑造的精神资源
        一、对“五四”精神的继承
        二、对与谢野晶子、夏目漱石等日本文学的借鉴
        三、东北地域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梅娘小说中男性形象塑造的价值立场
        一、女性创伤的探源
        二、殖民地心理的揭示
        三、对人性美与民族解放的双重希冀
第三章 梅娘小说男性形象塑造策略
    第一节 男性形象书写模式
        一、弱化男性书写模式
        二、虚置男性书写模式
    第二节 男性形象塑造的叙事空间策略
        一、模糊的大空间:殖民生活的边缘化书写
        二、清晰的小空间:两性生活的低垂天空
    第三节 反讽艺术的运用
        一、言语反讽:窥破男性真实面目
        二、情境反讽:解构男权话语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迎合、背离与反思:梅娘1950年代作品研究 ——以《亦报》、上海《新民报》晚刊和香港《大公报》上的作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言 梅娘,缺席的50年代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二节 梅娘50年代生活和创作概况
    第三节 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迎合与背离:50年代的梅娘与上海《新民报》晚刊
    第一节 梅娘与唐云旌的相识
    第二节 50年代《新民报》的副刊编辑方针及其处境
    第三节 50年代梅娘小说中的两种姿态:积极迎合和微妙背离
    小结
第二章 灵活的迎合策略:50年代梅娘作品修改研究
    第一节 梅娘结缘香港《大公报》
    第二节 从《大公报》到《新民报》:5篇短文的“进步”
    第三节 香港《大公报》的报刊环境兼与《新民报》对比
    小结
第三章 反思:梅娘晚年回忆与50年代作品的二重奏
    第一节 两次不同的“川底村之行”
    第二节 对“吕鸿宾生产合作社”的评价
    第三节 忧思下的“丈夫”、“女儿”形象变化
    小结
结论:一个沦陷区作家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参考文献
附录:1950年代梅娘作品目录
在学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后记

四、论梅娘的知识女性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 [1]梅娘文学创作的生命经验与写作姿态[J]. 高云球. 求是学刊, 2021(02)
  • [2]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D]. 丁明秀.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抗战时期日占区游走书写研究[D]. 陈怡文.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殖民与疾病 ——伪满洲国文学中的“疾病叙事”[D]. 张宏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伪满乡土文学研究[D]. 范娉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6]“两种”世界的女人——论梅娘水族系列小说《鱼》《蟹》《蚌》中女性的挣扎与重生[J]. 李冰洋.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07)
  • [7]抗战时期梅娘的跨语/跨域书写(1931-1945)[D]. 何清.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8]梅娘及其创作的接受和阐释研究[D]. 邢学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9]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梅娘小说男性形象研究[D]. 罗古月.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6(02)
  • [10]迎合、背离与反思:梅娘1950年代作品研究 ——以《亦报》、上海《新民报》晚刊和香港《大公报》上的作品为中心[D]. 庄培蓉.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论梅娘的知识女性小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