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与扬弃——论俞大夫的《沉没》与日本私人小说

接受与扬弃——论俞大夫的《沉没》与日本私人小说

一、接受与扬弃——论郁达夫的《沉沦》与日本私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孙翼钰[1](2020)在《郁达夫小说《沉沦》接受研究》文中认为郁达夫的《沉沦》作为一篇具有独特风貌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小说一经发表,立刻引起极大争议,抑扬毁誉近一个世纪而不绝,迄今已形成一条曲折绵延的接受历史的“长河”。虽然研究《沉沦》的论文数不胜数,但对这部作品接受史的研究至今仍是空白。大量的接受事实表明,一部饱受争议的作品必定包含了复杂多样的价值内涵与意义指向。鉴于郁达夫小说《沉沦》接受的典型性与独特性,本论文将从接受效果、学术争议、文学史评述三个维度,把作者、作品、普通读者、专业研究者、文学史着作者共同纳入到《沉沦》接受的考察范围,努力廓清《沉沦》在历时接受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和巨大争议,探究相关的精神生态与社会价值认同的演变。本论文分为以下三大部分:第一章以普通读者为考察对象,旨在展示《沉沦》之于普通读者的接纳反应与意义所在,积极响应温儒敏提出的“文学生活”和洪子诚的文学“外部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章第一节回到历史现场,透过《沉沦》的生成过程、出版情况及其阅读效果,考察新文学初期的“郁达夫热”这一标志性事件,探究这一看似偶然的文学接受事件背后蕴藏的历史可能性。第二节从接受环境与接受主体的关系出发,旨在分析普通读者在“文学政治化”成为标识的年代,深受政治文化心理的规约所形成的普遍性阅读期待以及审美偏好,努力接近《沉沦》由“热”到“冷”接受转变的实际。第三节聚焦于《沉沦》的当下接受,通过有效图表和调查数据,直观明晰地揭示《沉沦》在当下的接受情况,并从接受背景、受众阅读需求以及接受媒介三个方面分析《沉沦》接受受阻的成因。第二章以批评家、研究者为考察对象,研究《沉沦》接受的分歧及三大阐释热点。长期以来,批评家在《沉沦》的性爱书写、创作风格和人物形象方面一直争论不休,本章将聚焦于这三大争议点,探究批评家这一接受主体对《沉沦》的接受情况。第一节指出,《沉沦》因率先打破性欲书写集体“失语”的尴尬局面,引发了是非“道德”的问题讨论,由此构成批评家的最早分歧。批评家是如何参与其中的?表达了怎样的道德立场?发挥了怎样的效用?将成为本节的讨论重点。第二节分别从接受客体和接受主体的角度探究郁达夫小说的创作风格引发争议的原因,并在分析中努力廓清郁达夫创作风格的实际。第三节从“青年”话语出发,以新的视角考察“零余者”形象的接受分歧。自近代以来,社会一直致力于树立理想的青年形象,如“新青年”“抗日青年”“革命青年”以及“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等。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同样作为某一类青年形象,却长期遭受误解,这与批评家着眼于“青年”社会角色的功利性密切相关。进入新时期,社会逐渐降低、消解了对“青年”形象的角色期待,这为批评家摆脱政治批评和庸俗社会学模式,转而关注“零余者”的心理空间和主体经验提供了重要契机。第三章以文学史着作者为考察对象,进行《沉沦》的文学史地位和影响研究。几十年来,文学史着作者受时代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出版了多部文学史着,其背后的叙述立场成为《沉沦》在文学史中的接受认证,并折射出该小说价值与影响的基本走向。第一节按照时间顺序,以重要的历史事件与政治节点为参考,梳理《沉沦》的文学史接受情况,以期揭示《沉沦》的文学史形象与地位的变迁,彰显小说的独特价值与意义。第二、三节则在第一节的基础之上发现问题,展开论述。第二节透过文学史着作者的历代接受情况,辨析小说《沉沦》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获思想意义的“常”与“变”。第三节则从蕴含于《沉沦》的重要因素——“身体言说”入手,重新审视围绕关键词“身体言说”形成的《沉沦》的“被压抑的价值”,以期获得对《沉沦》文学史意义的完整理解,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启发和思路。

史智[2](2019)在《论《棉被》的“告白”性》文中研究表明《棉被》是一部作者进行自我告白的作品。作者田山花袋在作品中通过竹中时雄告白了自己对女弟子压抑的欲望。《棉被》自我告白的创作手法起源于日本传统文学中“真”(まこと)的文学理念,“真”的理念重视表达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时,在明治维新后,基督教在日本得到了广泛传播,尤其是基督教的忏悔制度,它向日本文人输入了“忏悔”、“罪”、“拯救”等基督教思想,唤起了作家自我告白的意识。此外,法国作家左拉倡导的自然主义“真实”的创作原则的影响,也是《棉被》中运用自我告白的创作手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是,左拉的自然主义倡导外部的写实,而花袋将其发展为内部的写实,即进行自我告白,描写个人内心的真实。《棉被》以第三人称的视角,主要通过描写时雄的内心活动和外部行为,展现了时雄的告白,同时又以直接引用芳子书信的形式,完成了芳子的告白。虽然《棉被》遵循的是“真实”的创作思想,但通过对《棉被》的创作背景、花袋的创作动机、以及花袋与美知代的现实情况的考察,发现其中也存在虚构的可能性。《棉被》自我告白的创作方式在日本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决定了日本自然主义的发展方向,还被公认为日本私小说的开端,时至今日,即使私小说日渐衰落,但这种自我告白的创作手法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以顽强旺盛的生命力,以不同的形式残存于众多作品之中。

吴全燕[3](2017)在《论郁达夫与宗教文化》文中研究表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中国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五四”知识分子在新旧两种价值观念,东西方两种文化体系内思考国家、民族、人生等问题,努力构造新文化的伟大蓝图。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都处于价值重估与重新评定状态,“五四”知识分子对各种宗教文化,无论是热情地接受,还是理智地择取,都没有严格按照宗教教义,而是注重宗教精神,看重宗教文化的实际意义和价值。郁达夫作为新文学的奠基者,他对宗教文化的态度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将郁达夫放在多种宗教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厘清郁达夫对各种宗教文化的选择与扬弃,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种宗教文化对郁达夫其人其文的复杂影响。解读宗教文化如何渗透到包括郁达夫在内的中国现代作家的情思之中,如何影响到新文学创作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各种宗教文化绝不是作为一种背景出现在郁达夫的作品中,它们渗透在郁达夫的创作理念中,在意识与潜意识两个层面影响他的创作。郁达夫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本着“以心为本,为我所用”的原则,积极地吸收佛教、基督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有益养分,来构建自己的心灵世界与人格结构。他创造性地吸收了各种宗教文化,在文本中转化性地运用《圣经》的语言,使用佛经道典的意象。基督教文化中的忏悔、救赎、牺牲精神,佛教文化中的“苦空”、“不入地狱,哪见佛性”、禅境,以及道教文化中“贵生”思想、灵签、堪舆等民间信仰,这些来自不同宗教的文化因子在他的作品中浑然合一,形成一种多义性文化。这些宗教文化经过启蒙理性的过滤,经过郁达夫的重新阐释,都产生了新的内涵,在不同程度上偏离了原来的教义,构建了郁达夫个人的宗教价值体系。这种多元化的吸收方式让他的作品呈现出驳杂色彩,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他价值取向的混乱。虽然郁达夫具有典型的出世文化心态,偶尔也萌发出家之念,但始终没有实现“一瓶一钵走天涯”的想法。他缺乏对自我感受进行理性自省,对宗教文化也缺乏形而上的思考。他与宗教文化的关联不是建立在“存在”的哲学层面上,而是建立在感性体验与心灵沟通上。这种独特的接受方式令他的作品在价值追求上没有达到终极关怀的高度,存在一定的欠缺,但在美学风格、艺术特色等方面受宗教文化特质的影响,营造出悠闲沉静的意境,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效果。宗教意象的植入、宗教意境的营造,增加了作品内涵,使得作品具有多种阐释性。宗教意识与审美意识相互交织,宗教情感与艺术情感相互渗透,宗教理想与艺术理想相互促发,这令他的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与独特的意味,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郁达夫对多种宗教文化的创造性吸收,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他在文学与宗教之间的探索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文学资源与精神资源。研究他对多种宗教文化的价值判断和利弊取舍,他的创造之处以及这种独创性给他的创作带来的艺术得失,对处于相似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当代作家具有借鉴意义和价值。

韩冷[4](2012)在《郁达夫小说性爱叙事的文学史价值重估》文中指出斯蒂纳、卢梭、戈蒂耶、王尔德、施笃姆和尼采这些关注人的感性生命的西方文学家都对郁达夫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影响。同时,郁达夫也受到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但他的情爱书写,缺失了将好色与物哀等日本传统审美理念相结合的审美特征。俄罗斯文学也对他的创作有影响,屠格涅夫塑造的多余人形象,曾经引起郁达夫的极大兴趣,然而,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不是消除男权的斗士,而是维护男性自尊的最后一根稻草。陀斯妥耶夫斯基对于病态心理和变态人格的描绘也给了郁达夫以有力的影响。关于郁达夫作品的文学批评,一个观点值得商榷,现代社会不是不受限制的性自由时代,性仍然要尊重道德的界限、人伦的规范和法律的限制,而宗法制社会也不是一贯地否定性欢乐。颓废是西方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文化语汇,与中国的时代背景并不相同,所以郁达夫性叙事的革命性并不能成立,他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来得比较牵强。

韩东升[5](2012)在《郁达夫小说的自然主义特征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郁达夫是我国现代着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其主要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由于短篇小说集《沉沦》的发表,奠定了其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他的小说倾向浪漫主义,但是又有客观冷静的叙事立场,客观真实的环境描写,以及对凡人琐事的叙述与描写,显现出的自然主义特征,他的这种独特创造风格和叙述方法,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郁达夫小说的自然主义特征探析。

罗滋池[6](2010)在《未完成的现实主义:192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多种面向 ——以鲁迅、郁达夫、蒋光慈和茅盾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从现代性视野出发,通过体验、分析五四新文学家们的理论思考与创作实践,还原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发生期的初始状况,并发掘这一时期留下的极为丰富而复杂的资源,以进一步推动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入研究。论文采取“1920年代”这一相对集中的时间概念,指涉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生期。它向上回溯至“五四”前,向下可延续到1930年代初,大致横跨“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换阶段。建立这一研究框架的理由是:虽然中国现代性的文化发生期是在晚清,现实主义在清末民初的文学实践中已有所萌芽,但是现实主义形成相对自主和成熟的文学表现形式,还是在“五四”以后;正是在1920年代,出于对现代中国的不同理解、想像和诉求,作家们从各自的角度和立场重新诠释了外来的“写实主义”,并分别选择不同向度的叙事实践,且取得了示范性的文学实绩;因此,在整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史上,“五四”以后的1920年代,可视为现代性语境下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生期。本文认为,在这一发生期,因为现代性多层次的矛盾和错综复杂的时代语境,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实际上呈现了极为复杂的面貌。大量文学史事实表明,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一开始即具有多种维度、多种指向、多种可能性。可以说,论文所提炼的诸种面向,大致可代表现实主义中国化初期的主要探索,同时也预示着现实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可能路径。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从现实主义与现代性的关系角度,探讨现实主义何以会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体,以及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发生期即形成多种面向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缘由。第一至第四章为论文主干,依次以代表性作家鲁迅、郁达夫、蒋光慈、茅盾为例展开具体论述,旨在揭示现实主义多面向之间的叙事差异和不同的文学追求如何生成了1920年代的文学现实,并潜在地介入了其后现实主义不同面向的隐匿、消长和变化过程。其要点为:1、鲁迅/寓言面向。鲁迅的现实主义小说,常借助寓言化的艺术手段,充满了隐喻的张力。尤在《呐喊》、《彷徨》中,寓言性思维与现实意识的紧密勾联,泛时间状态、非情节化、反讽、集体心理刻划等艺术表现手法的广泛运用,往往使这些现实主义作品言此意彼、别有寄托,构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寓言;2、郁达夫/抒情面向。郁达夫颇主观的具有抒情风格的写实,曾打动“五四”后无数青年的心。20年代末30年代初,他努力地向所谓的客观写实靠拢,甚至于受革命的感召企图再现重大的社会现实,但离革命文学家们要求的“本质写实”依然很远,并遭到严厉批判。为此,郁达夫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见解——“有情的写实”,这充分显示了他拓展现实主义的卓越目光;3、蒋光慈/理想面向。蒋光慈的实践也许说明,“写实”加“浪漫”是可行的。他在写实中坚持理想的做法,至少就文学史的事实来看,是“革命的浪漫主义”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源头所在,也可以说是“两结合”的雏形。值得关注的是,蒋光慈初步建构了一套“革命文学”的叙事成规,1950、60年代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中的集体主义、英雄人格、乐观精神等都可以溯源到他那里;4、茅盾/史诗面向。茅盾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辗转追求,集中表现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上。他希望小说反映“当下”社会生活的结构性存在,并能展示历史的进化运动,这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他所寻求的总体性真实,把一种宏大的、全景式的、史诗性的写作带入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结语部分指出,用不同修辞术语将中国现实主义初期多面向共时存在的状况所作出的区分,并不能取消各面向之间的相互转换、补充甚至递进关系。在鲁迅的集体心理刻划、郁达夫的个体心理发掘、蒋光慈的“个性解放”和“阶级革命”两结合、茅盾的总体性社会关系之间,现实主义就不同需求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充分展示了现实主义本身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金银星[7](2010)在《《沉沦》、《广场》与《马丁·伊登》主人公自杀原因之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郁达夫的《沉沦》、崔仁勤的《广场》与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等三部作品中的男主角都是有知识、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但是这三位主人公最终都走上了自杀之路,选择用自杀这种悲凉的方式仓促地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旅途,这些悲剧不仅让人惋惜不已,更激起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三位作家用人类最激进的表现方式--自杀,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关怀与痛惜。然而,这些悲剧人物的产生绝非偶然事件,他们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颇具代表意义的典型人物。三位作家不仅仅是希望反映当时的时代特点,更希望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人类生命本体进行深切思考。研究作品中年轻人的自杀问题,能提醒人们对年轻人的正常需要和健康成长给予更多的思考与关注,为他们创造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沉沦》、《广场》与《马丁·伊登》这三部作品在当时都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但是以往对这几部作品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社会历史学方面,或是借用心理学的精神分析方法阐释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多数研究大多只强调社会原因的作用,往往忽视了个体的内在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尝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要层次理论为理论依据,分析三个主人公心理需求的满足与缺失,然后根据社会学着作自杀论的原理,剖析主人公心理需求与自杀行为的内在关联,最终比较全面地分析出自杀悲剧的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本文共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引言,着重阐明相关的研究动态、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以三位主人公各自的需要动机为切入点,分别分析他们低层次的心理需要,得出三位主人公都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条件,使低层次需求并未给他们造成过多的影响,也没有阻碍他们的成长。第三章主要分析主人公的高层次心理需求。虽然三位主人公都渴望实现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也为此做过多方面的尝试,然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却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需求,从而使得一些高层次需求未能得到满足。这些心理需求的缺失与其自杀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这也是导致主人公自杀的内在原因。第四章从主人公身处的社会背景为出发点,分析社会因素,尤其是失范型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分析出自杀行为的外在原因。最后一部分为结论,系统阐述自杀悲剧的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意见和措施,以减少自杀悲剧的发生。

曾攀[8](2010)在《梦的隐喻与现代文学生产 ——论郁达夫的前期小说创作及其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立足于对现代文学中包含有“梦”的意象及隐喻的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文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与此相关的现代文学符码生成机制和话语生产实践。着重探索郁达夫前期小说创作的社会思想史和文化史意义之所在将社会和国民精神解剖与个体自“我”的精神分析合而为一,兼及相关的知识分子精神史、心灵史,指出现代文学创作不仅体现出一种对转型时代、混沌社会和国民精神的关注,而且更深入开掘了个体内部的灵魂躁动、情绪郁结和欲望纠斗;探讨中国传统文艺心理中的“占梦”思维及其所体现出来的认知模式、思维向度、艺术视野、精神意识和文化内涵,以及进入晚近之后,在多重历史语境下,“梦”如何衍变成为现代历史发展中的强大隐喻,进而参与到现代文学的文本生产、符码创造和精神审视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考量通过“梦”的隐喻来结构文本,这样的话语生产不仅产生于现代历史和主体生成的过程中,而且代表了时代征候(症候)和现代文学写作者的话语策略、无意识欲望和精神审视中的得与失。本文认为,现代文学所运作的“精神分析”诊疗工程,主要通过依靠自身创造出的各种形态的“梦”以及梦所包孕的隐喻进行解析和诊断,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在于探究当中所创生的文学符码,所体现的话语机制和所采纳和运用的文本结构形式,尤其需要针对参与现代文学生产及其“精神分析”实践的智识者们所选择和采用的这些形式表征,因为在这当中不仅标示了现代文学创造者本身的身份定位与思想旨归,而且体现了他们对现代社会历史征兆的把握手法和判断方式,更代表着现代文学的思考动向和写作姿态。这些都构成了现代文学的力比多(libido)——一种宏大欲望的满足与现代历史的无意识彰显。

倪祥妍[9](2009)在《日本小说家与郁达夫》文中研究指明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作家,在他不长的文学生涯中,创作出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评论文章。其生前好友刘海粟先生评价他的成就时说:“诗歌第一,散文第二,小说第三,评论文章第四”。但使郁达夫享誉文坛的不是其诗歌、散文而是凭借大胆真率的小说。由于留日时期曾广泛地阅读德、英、日、俄等国的文学作品,所以他的小说创作深受这些域外文学的影响。笔者通过郁达夫全集的阅读,发现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和文学观虽然也受到欧洲作家卢梭、屠格涅夫等人的影响,但更多的是表现出了多位日本小说家的文学元素,所以本论文力求以重原典材料和科学实证的“影响研究”为主、审美评价为辅的方法全面系统地探讨郁达夫的文学观及小说创作受几位日本近代小说家影响之事实。论文由导论、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述及本论文的选题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价值、难点及结构安排。正文部分由五章组成。第一章写郁达夫留学时期所处的流派纷呈、争奇斗艳的日本文学语境。第二章简要介绍田山花袋的生平及其所受到的西方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及相关文学理论的影响。通过两位作家小说文本的比较,指出郁达夫的相关小说在主人公的身份设定、情节安排、人物行为及心理描写、道具使用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同时也指出其差异所在。再通过两位作家相关文论的比较,指出郁达夫无论是在文学观念的形成还是写作实践方面,都受到田山花袋影响之事实。最后分析并论述郁达夫一方面批评自然主义文学,一方面又深受田山花袋等日本自然主义作家的影响,运用大胆暴露、忽略技巧的文学表现手法进行小说创作的原因所在。第三章先简要介绍佐藤春夫的生平及两位作家的交往,再分析比较佐藤春夫的《田园的忧郁》对《沉沦》的具体影响及差异所在。指出其在主人公形象的设定、外国诗句的引用、自然景色的描写、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的选用方面都受到《田园的忧郁》的影响,但两位作家对主人公忧郁病根源的暗示及对自然景物的处理方法又存在着差异。佐藤春夫早年提出过“艺术家的喜悦在创作本身”、“热爱表达、重视表达”等无功利的艺术观,也提出过“孤独有利于艺术创作”、“忠实观察、表现个性”、“艺术家是别才”等艺术至上的创作主张,郁达夫受其启发,归国后也提出了类似的艺术主张,但终因国情及个人处境之不同,难以与佐藤春夫比肩。最后写两位作家绝交的缘起、中日开战后佐藤春夫的诸多协力国策的表现及战争结束后佐藤春夫的毫无反省之意的“呼唤旧友”的行为,指出佐藤春夫此举的适得其反之处。第四章在简要介绍作家生平及代表作品之后,具体分析葛西善藏影响郁达夫的现实因素、作品的表象的相似及潜在的差异所在并分析其根源。第五章先简要介绍谷崎润一郎的生平与创作情况,再追溯两位作家所受到的西方唯美主义思想的影响,及各自所提出的唯美主张。因为两位小说家在小说实践中都涉及施虐狂、受虐狂、恋物癖等别样“唯美”的描写,所以本章主要通过文本的比较分析,指出谷崎润一郎文学对郁达夫小说创作影响之所在。结语部分作者总结了郁达夫受几位日本小说家影响的原因及其差异之处,并进一步分析出现这种变异的深层原因。同时论文作者也指出他的小说创作虽然受到日本几位小说家的影响,但绝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有所取舍、有所创新,他于其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关注社会现实、体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命脉。最后简要归纳了全文的研究价值所在。

郭海鹰[10](2008)在《从“性爱描写”看日本“私小说”对郁达夫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从对郁达夫小说中"性爱描写"的解读入手,就日本私小说的创作手法、对"性的苦闷"和"生的苦闷"的发泄及郁达夫的时代、环境、个人等因素方面考察日本"私小说"对其创作的影响。

二、接受与扬弃——论郁达夫的《沉沦》与日本私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接受与扬弃——论郁达夫的《沉沦》与日本私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1)郁达夫小说《沉沦》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前人研究概况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沉沦》接受效果的演变
    第一节 《沉沦》发表与新文学初期的“郁达夫热”
    第二节 变化了的时代风气与变化着的接受效果
    第三节 《沉沦》在当下的阅读困境
第二章 《沉沦》接受的分歧与三个阐释热点
    第一节 性爱讨论背后的现代中国“道德”探索
    第二节 写实还是浪漫:对创作风格争议的考察
    第三节 抒情主人公的社会角色定位与意义评价
第三章 《沉沦》的影响与文学史地位
    第一节 《沉沦》在文学史书写中的变迁
    第二节 《沉沦》思想意义的“常”与“变”
    第三节 被压抑的价值:《沉沦》的“身体言说”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过的学术论文
致谢

(2)论《棉被》的“告白”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棉被》“告白”的起源
    第一节 日本古典文学的“真”意识
    第二节 基督教的忏悔制度
    第三节 法国自然主义的“真实”原则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棉被》的“告白”性创作
    第一节 竹中时雄的“告白”
    第二节 横山芳子的“告白”
    第三节 《棉被》“告白”的虚构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棉被》“告白”的创作方式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棉被》之后的日本自然主义小说
    第二节 《棉被》之后的日本私小说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论郁达夫与宗教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2 郁达夫的宗教背景
    2.1 郁达夫与基督教
    2.2 郁达夫与佛教
    2.3 郁达夫与道教(家)
    2.4 不同宗教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3 宗教文化影响下的郁达夫作品的内容建构(上)
    3.1 “零余者”的救赎之路
    3.2 佛教修持的文学表达
3 宗教文化影响下的郁达夫作品的内容建构(下)
    3.3 根深蒂固的道教情结
    3.4 内容建构与宗教离合
4 宗教文化与郁达夫作品的美学风格
    4.1 带有基督教色彩的“感伤美静
    4.2 来自佛教美学的“空灵美静
    4.3 体现道教精神的“飘逸美”
    4.4 审美风格与宗教情怀
5 郁达夫作品艺术表达的宗教特征
    5.1 受到基督教文化影响的叙事特色
    5.2 具有佛教文化气息的意象营构
    5.3 渗透道教文化元素的艺术思维
    5.4 宗教意识与艺术特色
6 多维视域中的价值衡量与历史反思
    6.1 宗教文化背景与郁达夫创作的精神价值
    6.2 宗教文化背景与郁达夫创作的艺术得失
    6.3 从宗教文化视角探讨郁达夫的当代启示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作者简介

(5)郁达夫小说的自然主义特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郁达夫小说受到自然主义影响过程
2 郁达夫小说自然主义特征解读
    2.1 自然主义特征创作者的立场
    2.2 自然主义特征作者的基本叙事和描写手法的体现
    2.3 自然主义特征更关注现实生活
3 郁达夫小说与欧美在自然主义特征上的区别

(6)未完成的现实主义:192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多种面向 ——以鲁迅、郁达夫、蒋光慈和茅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现实主义研究的再检视
    第二节 现实主义作为现代文学之主体
    第三节 现实主义文学多面向的缘由
第一章 鲁迅:现实主义的“寓言”面向
    第一节 “立人”与“灵魂的写实主义”
    第二节 “铁屋子”和“黄金时代”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与寓言的交织”
第二章 郁达夫:现实主义的“抒情”面向
    第一节 “自叙传”与“有情的写实”
    第二节 “颓废”与“革命”
    第三节 “真情实感的启示”与“灵魂的生长”
第三章 蒋光慈:现实主义的“理想”面向
    第一节 “革命与罗曼蒂克”的诗人
    第二节 “革命加恋爱”的融合论
    第三节 “两结合”叙事的雏形
第四章 茅盾:现实主义的“史诗”面向
    第一节 反复探寻的“路”
    第二节 总体性与当代生活
    第三节 “真实的和乌托邦的”史诗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沉沦》、《广场》与《马丁·伊登》主人公自杀原因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动态与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主人公低层次心理需求的满足与其成长
    2.1 低层次心理需求的满足与《沉沦》中"他"的成长
    2.2 低层次心理需求的满足与《广场》中李明俊的成长
    2.3 低层次心理需求的满足与《马丁·伊登》中马丁的成长
第三章 主人公高层次心理需求缺失与其自杀之关联
    3.1 高层次需求的缺失与《沉沦》中"他"的自杀之关联
        3.1.1 归属与爱需求的缺失与"他"的自杀
        3.1.2 尊重、自我实现需求的缺失与"他"的自杀
    3.2 高层次需求的缺失与《广场》中李明俊自杀之关联
        3.2.1 归属与爱需求的缺失与李明俊的自杀
        3.2.2 尊重、自我实现需求的缺失与李明俊的自杀
    3.3.高层次需求的缺失与《马丁·伊登》中马丁自杀之关联
        3.3.1 归属与爱需求的缺失与马丁的自杀
        3.3.2 尊重、自我实现需求的缺失与马丁的自杀
第四章 社会失范与自杀悲剧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梦的隐喻与现代文学生产 ——论郁达夫的前期小说创作及其他(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占梦"思维及其文化精神演变
    第一节 占梦术:思维心理与生活态度
    第二节 "占梦"文化心理结构的现代衍变
第二章 睡"梦"中惊"醒":现代文学符码与话语生产
    第一节 大梦初醒:一种社会精神分析学的诞生
    第二节 文学与"梦":精神分析新疗法
第三章 "沉沦"与"升华"的变奏
    第一节 "国民"性与国民"性"
    第二节 沉沦?升华?
    第三节 现代"图腾"的形式与修辞
第四章 "精神法则"的失效与重新修订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日本小说家与郁达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郁达夫留学时期的日本文学语境
第二章 宣泄与暴露:田山花袋与郁达夫
    第一节 形似的“性苦闷”的抒写
        一、似恋非恋的烦恼
        二、暗恋苦闷的抑制
        三、本能欲望的宣泄
    第二节 相似的文学主张
        一、尊重一己体验
        二、主张赤裸裸地暴露
        三、排斥技巧的运用
    第三节 模仿批评的对象
第三章 佐藤春夫与郁达夫的复杂关系
    第一节 佐藤春夫小说对郁达夫的影响
    第二节 佐藤春夫的艺术观对郁达夫的启示
        一、艺术家的喜悦在创作本身
        二、孤独有利于艺术的产生
        三、重视作家的个性
    第三节 难以恢复的友情
        一、绝交的缘起
        二、是“文人”更是“国士”
        三、适得其反的“呼唤”
第四章 塑造“零余者”的葛西善藏与郁达夫
    第一节 葛西善藏影响郁达夫的现实因素
        一、贫病交加的艰难境遇
        二、敏感忧伤的性格气质
        三、相似的文学主张
        四、矢志不渝的创作态度
    第二节 表象的相似
    第三节 潜在的差异
第五章 作为唯美书写者的谷崎润一郎与郁达夫
    第一节 两位作家的唯美主张
    第二节 性受虐和性施虐的书写
    第三节 恋物癖:恶美的书写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从“性爱描写”看日本“私小说”对郁达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四、接受与扬弃——论郁达夫的《沉沦》与日本私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 [1]郁达夫小说《沉沦》接受研究[D]. 孙翼钰.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2]论《棉被》的“告白”性[D]. 史智.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3]论郁达夫与宗教文化[D]. 吴全燕. 浙江大学, 2017(12)
  • [4]郁达夫小说性爱叙事的文学史价值重估[J]. 韩冷.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1)
  • [5]郁达夫小说的自然主义特征探析[J]. 韩东升.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8)
  • [6]未完成的现实主义:192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多种面向 ——以鲁迅、郁达夫、蒋光慈和茅盾为例[D]. 罗滋池. 上海大学, 2010(01)
  • [7]《沉沦》、《广场》与《马丁·伊登》主人公自杀原因之探究[D]. 金银星. 延边大学, 2010(10)
  • [8]梦的隐喻与现代文学生产 ——论郁达夫的前期小说创作及其他[D]. 曾攀.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9]日本小说家与郁达夫[D]. 倪祥妍. 苏州大学, 2009(06)
  • [10]从“性爱描写”看日本“私小说”对郁达夫的影响[J]. 郭海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8(06)

标签:;  ;  ;  ;  ;  

接受与扬弃——论俞大夫的《沉没》与日本私人小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