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沿河中线供水区工业节水现状综合分析评价

河北省沿河中线供水区工业节水现状综合分析评价

一、引江中线河北供水区工业用水节水现状综合分析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郑婷婷,杨莉,赵杰[1](2022)在《沿黄地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协同推进流域综合治理至关重要。文章选取位于黄河中游的焦作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环境问题识别,构建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为核心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提升水资源配置效率和支撑能力,促进水环境质量提升,保障河湖湿地生态健康稳定,力求为沿黄城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供有益借鉴。

赵伟,张晓辉,张文,刘鹏,贾新颖[2](2021)在《河北省地表水开发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利用研究》文中提出为用足用好地表水、减少开采地下水,在分析河北省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从地表水开发、资源配置、工程体系等方面剖析存在的问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要求,提出全省地表水优化开发、科学配置、高效利用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

马静,段娜,吕如兰,栾清华,王旖[3](2021)在《城市水循环健康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以邯郸市主城区为例》文中指出健康良性的水循环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为客观诊断邯郸市水循环健康状况,选用综合指数法对其主城区2005—2016年水循环进行了健康评价,并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法和集对分析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邯郸市主城区因受到重工业城市背景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城市水循环状态为亚健康;随着邯郸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水利民生政策的落实,其水循环健康状况逐年好转,2016年已达健康状态。3种评价方法的结果趋势基本一致,说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较为合理,评价方法也较为适用。可见,研究结果为区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进一步优化以及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参考。

栾清华,刘田伟,姚怀献,段娜,裴梦桐,刘美钰[4](2021)在《华北平原县域城镇水循环健康评价——以馆陶县城为例》文中认为健康良性的水循环是支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有关区域水循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中型城市,关注县域城镇水循环状态的较少。为探究华北平原典型城镇——馆陶县城的水循环规律及其健康状态,在解析县域城镇健康水循环结构的基础上,从水源、供水、用水、排水以及回用五个维度出发,选取19个指标构建了水循环健康评价体系;分别采用综合指数法和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诊断了区域近9年水循环健康状态。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馆陶县城水循环健康介于亚健康和健康状态之间,水循环整体状态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供水维度平均得分最高,用水维度次之;影响研究区水循环状态的重要指标为地下水埋深变化量。研究结果可为县域城镇水资源综合管理提供支撑,为县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陈进,王永强,张晓琦[5](2021)在《长江经济带供水安全保障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水安全保障是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本文根据近10年长江经济带用水总量、用水结构和用水指标变化情况,分析长江经济带及各区域、典型城市、农业灌溉用水及农村饮用水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用水总量虽已趋于稳定,但区域间存在差异,特别是中部地区用水指标偏高,仍然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影响供水安全的主要问题是水质性缺水、干旱年缺水和供水保障率不高。建议:补齐水工程建设短板,加强水利工程联合调控,加大水污染治理和节水减排力度,提高水源地建设和保护;遇特殊年份,还需按用水类别实施应急管理以减小损失,保障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好。

杜琛[6](2021)在《国土空间规划以水定城的内涵探讨和方法实践》文中提出自然资源部于2020年发布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中明确,将以水定城作为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根本原则。实际上,以水定城往往被认为是一个城市水资源的绝对数量即决定了该城市可承载的最大发展规模,这种论断因拘泥于单一城市视角而对目前的规划工作和实践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正确理解以水定城的含义并合理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通过梳理和解读相关政策和标准,结合浙江省部分地市水资源规划管理的实践工作,系统分析和探究以水定城的内涵和实践应用方法。研究结果认为,以水定城原则应理解为普遍适用的系统方法,是以维护和保障水的自然循环为前提,以多级视角下水资源的战略谋划、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实践手段,最终达到人水和谐、水城共融的目的。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可为本轮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李溦[7](2020)在《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文中指出雄安新区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国家级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当地水资源禀赋差、水资源短缺,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长期超采地下水,导致区域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雄安新区内白洋淀水面萎缩严重且水污染严重等问题极大影响雄安新区建设“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城市因水而兴,水资源在雄安新区未来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支撑作用,根据雄安新区未来功能定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目标要求,分析研判雄安新区现状及未来水资源承载状况,提出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对于保障雄安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雄安新区多水源联合调配与地下水保护”专题5“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风险评估与监控预警”,开展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提升途径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广泛收集与整理雄安新区基础资料,掌握雄安新区经济社会、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状况;系统梳理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成果,分析总结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内涵,剖析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驱动因素,分析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构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和谐论”中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SMI-P)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对雄安新区现状(2016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雄安新区现状水资源承载状况为“超载”,超载的主要原因为雄安新区水资源自身禀赋条件差、开发利用率高而资源利用效率低、用水结构不合理等,以及出现地下水超采、水质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较差等生态环境赤字现象。(2)根据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和生态格局,综合考虑雄安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如人口增长不确定性)、生态环境修复目标不同等因素,设置“低目标”与“高目标”用水情景,其中低目标情景为人口 250万、白洋淀水位6.5m且水面面积约300km2、环淀河流形成“蓝色的河”,高目标情景为人口 500万、白洋淀水位7m且水面面积350km2、环淀河流形成“流动的河”,分别预测了未来(2035年)不同情景下的城镇综合需水量、农业灌溉需水量和生态环境需水量;根据雄安新区已有供水工程及有关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规划,预测了雄安新区未来可供水量,主要包括当地水、外调水及城市再生水3类供水水源;充分考虑水资源配置工程布局,拟定水资源配置原则,对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确定了雄安新区河道内、河道外用水量,综合评估雄安新区未来不同用水情景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结果表明,未来(2035年)雄安新区低目标情景需水总量7.22~7.72亿m3,高目标情景需水总量11.51~12.51亿m3,可供水量9.0~10.6亿m3,未来低目标情景用水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但高目标情景用水需求尚不能满足,缺水量1.91亿m3,用水缺口主要为城镇生活和生态环境。(3)为满足雄安新区未来高目标情景用水需求,考虑未来雄安新区水资源量与质目标要求,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提出了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与措施建议。其中工程措施方面,结合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有关规划,进一步挖掘了雄安新区及其周边地区未来可利用水源,提出了南水北调东中线新增供水、河湖生态补水、海水淡化等4种可能途径,分析了不同提升途径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提升后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可满足高目标情景需求,且留有余量。非工程措施方面提出了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与建议,为保障雄安新区优美水环境、良好水生态提供参考。

于冰[8](2019)在《缺水城市多水源供水管理的系统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短缺的日益加剧促使诸多城市寻求多水源供水模式,导致城市供水系统的复杂性明显增加,如何实现和促进多水源供水格局下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已经成为缺水城市供水管理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宗旨出发,针对缺水城市多水源供水管理面临的从开源到节流的关键问题:多水源的联合优化调配、非常规水源利用规模确定、节水与水资源二次配置,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的天津市供水系统为例开展系统性研究,以期为城市供水管理提供理论方法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首先从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水资源条件等方面介绍了天津市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的天津市形成的多水源供水格局,在此基础上对分区用户的用水需求和多水源可供水量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介绍了连通水源、水厂和分区用户的配套供水工程以及水源的供水成本价格,为开展城市多水源的联合优化调配、非常规水源利用规模确定、节水与水资源二次配置三方面研究提供数据基础。2)构建了面向复杂城市供水系统的多水源精细化配置模型。模型以“水源-水厂-分区用户”三层供水网络结构为基础,权衡了缺水量最小和供水成本最小两大目标,精细考虑了从水源到水厂再到分区用户各个环节的供水工程能力以及多水源利用优先次序、分质供水规则等约束。天津市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水源-水厂-分区用户”三层城市供水系统中水量的精细化分配,深入挖掘了城市的缺水原因,解决了以往水资源配置方案难以指导实际供水管理工作的问题,同时能反映出复杂城市供水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综上所述,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持。3)从“开源”入手缓解天津市缺水问题,提出了将规模经济分析与多水源统一配置相结合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用于确定天津市海水淡化的利用规模。首先,基于规模经济原理分析了规模、产量影响下海水淡化成本呈现的变化特性;然后,利用多水源精细化配置模型进行海水淡化用量和天津市两大主要外调水源的联合调配,用海水淡化可变成本价格代替以往的固定成本价格,优化求解不同海水淡化利用情景下缺水指数与外调水供水成本的Pareto前沿;最后,选择适应决策者需求的缺水指数,计算各情景下与缺水指数相对应的外调水和海水淡化供水成本之和,获得两者总供水成本随海水淡化用量增加的变化曲线,在曲线最低点确定了最佳海水淡化利用规模,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决策者规划天津市海水淡化的未来发展,进一步缓解城市缺水。4)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引水过程不均匀造成的“工程性缺水”问题,提出加大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分水口处调蓄水库规模的措施,为优选水库规模,构建了基于多目标竞争协同分析的水库规模优选方法体系。在多水源精细化配置模型基础上增加水库调蓄模块,并将原来的双目标模型转变为权衡成本、可靠性、脆弱性(平均时段缺水和最大时段缺水)和弹性(平均破坏时长和最大破坏时长)的多目标模型。在不同水库规模方案下,利用基于改进拥挤度算子的权重设计方法确定具有多样性的权重组合,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进行优化求解。最后根据不同水库规模下多组权重组合的解集分析六个目标两两之间的竞争协同关系,识别出了影响水库规模选择的决定性指标,剔除了非必需指标,从而简化了多因素影响下的复杂决策过程,可辅助决策者根据自身偏好进行规模优选。5)为促进城市的节水和水资源二次优化配置,针对枯水年居民用水无限制而工业缺水损失严重的情况,提出了枯水年居民生活供水提价策略的优化方法,通过经济杠杆促使居民用水节约并向工业用户转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基于用水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和供水的边际效益分析,以提价后生活和工业整体增加的效益与成本之差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用户需水上下限和居民对提价的可接受程度,通过模型优化求解确定缺水条件下居民生活阶梯水价各阶梯的提价系数;以城市缺水的承担主体——工业用户的缺水程度反映复杂多水源联合供水情况下水资源的稀缺程度,获得了提价系数随工业缺水量增加的变化曲线,识别出提价的起止条件和价格区间,可为决策者制定促进节水和水资源二次优化配置的水价策略提供理论方法支撑和决策依据。

李新德[9](2018)在《邯郸市东部平原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自然生态的生命源泉,是万物得以生存的关键。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供需水矛盾问题限制了经济发展,影响了政治稳定,引起了生态环境问题,并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在我国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河北省邯郸市东部平原区为研究区域,介绍了区域的基本概况,并按照邯郸市新的行政分区对东部平原区的水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价,接着对现状水平年(2015年)全区的社会经济指标,水利设施,供水量和用水量等情况进行了描述,通过分析找到全区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规划水平年(2020年)的区域可供水量和需水量进行了预测,得到了东部平原区规划水平年在25%、50%和75%不同保证率下的可供水量和需水量,并对可供水量与需水量进行供需平衡分析,从供需平衡的结果得知,区域农业缺水量较大,结合农业高效节水以及种植结构调整等手段重新规划农田灌溉面积发展情况,并重新计算农业需水量,使得全区调整后的需水量和可供水量在50%保证率下能够达到供需平衡。最后对调整后的最终供需水量方案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优化配置方法:鲸鱼优化算法,利用该算法参数简单、快速收敛及其全局优化等优点,将其运用至邯郸市东部平原区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中,建立了以全区经济效益最优和社会效益最优作为目标函数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确定了目标函数的系数和优化配置模型的参数,以此求得了邯郸市东部平原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结论表明,通过对2020年邯郸市东部平原区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有效解决了平水年区域内供水紧缺情况,并对枯水年的区域供需水矛盾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作用。对实现邯郸市东部平原区内各用水部门水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助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资源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王丽婷[10](2015)在《城市复杂水资源系统精细化配置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不仅是人口、生产里高度集中区,也是水资源需求最大、水问题最集中、水管理最为复杂的区域,对供水安全保障提出较高的要求。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水资源系统供水水源不断增多、水循环路径不断延展、水循环结构日益复杂,逐渐演变成复杂的水资源系统。城市复杂水资源系统供水水源多样化、用水结构多元化以及给水厂供水特性复杂化的变化特征,使得城市多水源供水协调、多用水户需水保障,以及给水厂与供用水方精准对接等成为我国城市水资源的突出问题,亟需针对新时期城市发展特点提出城市水资源分配的新思路。传统城市水资源配置没有充分考虑城市人工侧支水循环过程中水厂这一连接水源和用户的关键环节,容易产生“空间配水”或“虚拟配水”,也没有考虑到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供水水源、用水户及水厂类型都发生变化。因此,本文以城市水循环理论和优化配置理论为基础,分析城市复杂水资源系统人工侧支水循环过程,针对城市水资源系统中供水水源、用水结构以及给水厂供水特性的变化特征,建立城市水源-水厂-用户全过程水资源精细化配置模型,研究城市多水源供水以及水厂与水源和用户对接情况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为此,本文选择了天津滨海新区为研究区进行实例研究,该区位于京津冀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带和“一带一路”交汇点,属于特大城市群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典型区域。研究中取得了以下成果:(1)解析了城市复杂水资源系统。从城市水资源系统人工侧支循环水循环的角度出发,城市发展使得城市水资源系统日益复杂,针对城市水资源系统中供水水源多样化、用水结构多元化以及给水厂供水特性的复杂化等变化特征,对城市供水水源、用水户以及给水厂进一步分析和细化,探讨城市水厂的功能和运行特性,为城市水资源精细化配置系统结构分析奠定基础。(2)构建了城市水资源精细化配置模型。提出城市水资源精细化配置的概念、配置原则、求解思路,分析城市水源-水厂-用户配置系统层次结构,明确城市水循环过程中水循环路径、供需水关系以及用水户之间的关系,建立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工程效益最优为目标函数,以水源供水能力、水厂供水能力、用户需水条件等约束条件的城市水源-水厂-用户精细化配置模型,并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3)开展了天津滨海新区复杂水资源配置研究。根据滨海新区不同水平年供水水源和用水户的分布格局,绘制相应系统网络图,结合滨海新区未来水平年供需水预测结果,以缺水率最小为社会公平目标、配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最大为经济效益目标、引滦工程和引江中线供水量与供水目标差值最小为工程最优目标的综合目标最大,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得到未来水平年2020年、2030年的推荐方案,2020年推荐方案下引滦工程和引江中线供水量分别为2.02亿m3、2.40亿m3,2030年分别为2.20亿m3、3.60亿m3。(4)分析了滨海新区未来水资源精细化配置格局。根据滨海新区水资源精细化推荐方案结果,未来滨海新区形成以“外调水供水为主,淡化海水和再生水为辅,逐步压采地下水”的供水格局。其中外调水主要供给城市生活和工业,引滦水逐步向滨海新区北部推进,引江中线主要供给海河核心片区;海水淡化主要供给工业用水兼顾部分生活杂用,深处理主要供给工业用水兼顾生态用水。(5)提出了水厂与水源和用户精准对接方案。通过对区域水厂的剩余潜力的分析,给出未来水平年水厂调整建议,主要为:①2020年水厂总体供水规模能够满足供水要求,但南港输配水中心和乙烯水厂供水能力存在不足,大港水厂剩余能力富余,因此增大大港水厂向大港石化、南部石化生态片区以及海河南片区供水量,调减塘沽水厂、大港乙烯水厂以及南港输配水中心水量;②2030年调整水厂供水规模已不能满足区域供水安全,建议加快水厂的扩建和新建水厂工程。

二、引江中线河北供水区工业用水节水现状综合分析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引江中线河北供水区工业用水节水现状综合分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沿黄地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1.1 研究范围
    1.2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2.1 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水资源约束突出
        1.2.2 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污染排放问题依然严峻
        1.2.3 黄河沿岸受开发利用活动胁迫,局部湿地生态功能退化
2 研究思路
3 水系统保护与修复方案
    3.1 水资源保障策略
        3.1.1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3.1.2 水资源优化配置
        3.1.3 节约用水方案
        3.1.4 水源保护及超载区治理
    3.2 水污染综合治理策略
        3.2.1 水环境质量提升
        3.2.2 水环境污染系统治理
    3.3 水生态修复策略
        3.3.1 上游水源涵养区保护
        3.3.2 生态廊道建设
        3.3.3 黄河湿地保护及滩区生态整治
        3.3.4 重要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
4 结语

(2)河北省地表水开发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水资源及利用现状
    1.1 水资源状况
    1.2 现状供用水分析
2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开发程度不平衡。
    (2)资源配置不精准。
    (3)工程体系不完善。
3 研究思路与原则
    3.1 研究思路
    3.2 基本原则
        (1)挖掘潜力,增加供给。
        (2)科学配置,保障重点。
        (3)补齐短板,高效利用。
4 地表水优化开发
    4.1 增供当地地表水
        (1)水库增蓄。
        (2)河道拦蓄。
        (3)坑塘存蓄。
    4.2 增引外调水
        (1)实施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
        (2)实施东线二期工程。
        (3)增加中线引江水量。
        (4)相机增加引黄水量。
    4.3 增加非常规水
        (1)开发再生水。
        (2)开发微咸水。
        (3)开发淡化海水。
        (4)开发空中水。
5 地表水科学配置
    5.1 总体配置思路
    5.2 分水源配置方案
6 地表水高效利用
    6.1 完善城镇生活工业供水体系
        (1)南水北调受水区城镇供水工程。
        (2)南水北调非受水区城镇供水工程。
    6.2 完善农村生活供水体系
    6.3 完善农业灌溉供水体系
        (1)完善当地地表水灌溉工程。
        (2)完善引黄水灌溉工程。
    6.4 完善河湖生态补水体系
7 结语

(3)城市水循环健康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以邯郸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评价方法
    2.1 综合指数法
    2.2 模糊模式识别法
    2.3 集对分析法
3 研究区水循环健康评价
    3.1 水循环过程及路径解析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评价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的确定
    3.4 评价结果及结果分析
        3.4.1 指标健康状况分析
        (1)部分指标在12年间始终处于同一种健康等级。
        (2)部分指标的健康等级逐步提升。
        (3)部分指标的健康等级始终处于波动状态。
        3.4.2 维度健康状况分析
        3.4.3 综合健康状况分析
4 结论与展望

(4)华北平原县域城镇水循环健康评价——以馆陶县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2 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2.1 县域城镇水循环路径分析
    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2.3 权重的确定
    2.4 评价标准的划分
    2.5 评价方法
        2.5.1 综合指数法
        2.5.2 灰色关联分析法
3 评价结果与分析
    3.1 指标层评价结果
    3.2 维度层评价结果
    3.3 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4 结论

(5)长江经济带供水安全保障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长江经济带用水现状及特征分析
    2.1 用水总量
    2.2 用水结构
    2.3 用水指标
    2.4 水功能区达标情况
3 主要城市供水现状及问题
4 农业和农村用水
    4.1 农业灌溉
    4.2 农村饮水
5 讨论与建议
    5.1 问题讨论
    5.2 对策建议

(6)国土空间规划以水定城的内涵探讨和方法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以水定城中的“水”
3 以水定城中的“定”
    3.1 水的战略方向谋划
    3.2 水的区域统筹配置
    3.3 水的高效利用管控
4 以水定城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引
    4.1 缺水城市的以水定城
    4.2 丰水城市的以水定城
    4.3 以水定城的方法实践
5 结论

(7)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雄安新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河流水系
    2.2 经济社会
    2.3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2.3.1 水资源量
        2.3.2 供用水
        2.3.3 开发利用状况
    2.4 水环境状况
        2.4.1 废污水及污染物入河量
        2.4.2 水质现状
    2.5 水生态状况
        2.5.1 河道干涸断流情况
        2.5.2 白洋淀生态状况
        2.5.3 地下水超采状况
3 雄安新区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3.1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3.1.1 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内涵
        3.1.2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1.3 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3.2 雄安新区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3.2.1 评价结果
        3.2.2 原因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
    4.1 雄安新区总体规划介绍
    4.2 雄安新区未来用水需求预测
        4.2.1 未来水平年与设计标准
        4.2.2 需水情景拟定
        4.2.3 需水量预测
    4.3 雄安新区未来可供水量预测
        4.3.1 供水范围与供水对象
        4.3.2 未来水资源可利用量
    4.4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
        4.4.1 未来水资源供水工程布局
        4.4.2 水资源宏观配置原则
        4.4.3 水资源宏观配置方案
        4.4.4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
    4.5 本章小结
5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及保障措施
    5.1 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
        5.1.1 未来水资源量承载能力提升途径
        5.1.2 不同提升途径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5.2 未来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保障措施
        5.2.1 水污染防治措施建议
        5.2.2 水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建议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缺水城市多水源供水管理的系统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配置
        1.2.2 非常规水源利用
        1.2.3 节水与水资源二次配置
        1.2.4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研究区域概况与资料分析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用水需求分析
        2.2.1 供水区域划分
        2.2.2 区域需水分析
    2.3 可供水量分析
        2.3.1 本地水源
        2.3.2 外调水源
        2.3.3 可供水总量
    2.4 配套供水工程
        2.4.1 管线工程
        2.4.2 水库工程
        2.4.3 水厂工程
    2.5 单位供水成本
        2.5.1 外调水源单位供水成本
        2.5.2 本地水源单位供水成本
    2.6 本章小结
3 城市多水源精细化配置模型研究
    3.1 问题分析
    3.2 供水网络分析
    3.3 多水源精细化配置模型
        3.3.1 目标函数
        3.3.2 约束条件
        3.3.3 模型求解
    3.4 实例应用
        3.4.1 天津市供水系统概化
        3.4.2 调度规则及其处理
        3.4.3 典型年选择及模型输入
        3.4.4 优化成果及其合理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成本-效益的海水淡化规模分析
    4.1 问题分析
    4.2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4.2.1 海水淡化可变成本分析
        4.2.2 最佳海水利用量的确定
    4.3 成果分析与讨论
        4.3.1 最佳海水淡化用量分析
        4.3.2 输入条件的不确定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多目标竞争协同分析的水库规模优选
    5.1 问题分析
    5.2 优化调度模型构建
        5.2.1 目标定义
        5.2.2 目标函数
        5.2.3 水库调度模块
        5.2.4 模型输入
    5.3 权重设计
    5.4 情景设置
    5.5 成果分析
        5.5.1 多目标竞争协同分析
        5.5.2 水库规模优选
    5.6 本章小结
6 枯水年居民生活供水提价策略研究
    6.1 问题分析
    6.2 枯水年居民生活供水提价策略优化模型
        6.2.1 目标函数
        6.2.2 约束条件
    6.3 实例应用
        6.3.1 情景设置
        6.3.2 居民生活用水分布
        6.3.3 工业用水边际效益
        6.3.4 其他参数
    6.4 结果及其合理性分析
        6.4.1 提价系数确定
        6.4.2 提价起止条件识别
        6.4.3 提价的合理性分析
        6.4.4 价格弹性系数的不确定性分析
        6.4.5 水资源产出弹性系数的不确定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邯郸市东部平原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括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水文气象
    2.4 河流水系
第3章 邯郸市东部平原区水资源调查评价
    3.1 水资源评价分区
    3.2 降水量
    3.3 地表水资源量
    3.4 地下水资源量
    3.5 出入境水资源量
第4章 邯郸市东部平原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1 经济社会指标
        4.1.1 人口
        4.1.2 生产总值
        4.1.3 农田灌溉面积
    4.2 水利设施
        4.2.1 主要蓄水工程
        4.2.2 主要引水工程
        4.2.3 主要灌区工程
        4.2.4 主要机电井工程
        4.2.5 主要排水工程
    4.3 研究区供水量
    4.4 研究区用水量
    4.5 现状年水资源利用中存在问题
第5章 规划水平年供水预测
    5.1 地表水可供水量预测
        5.1.1 自产地表水
        5.1.2 水库可供水量
        5.1.3 卫河可供水量
    5.2 地下水可供水量预测
    5.3 外调水可供水量预测
    5.4 微咸水及咸水可供水量预测
    5.5 再生水可供水量预测
    5.6 2020水平年平原区可供水总量
第6章 规划水平年需水预测与供需平衡分析
    6.1 国民经济发展预测
        6.1.1 人口与城镇化率预测
        6.1.2 国内生产总值预测
        6.1.3 工业增加值预测
        6.1.4 第三产业增加值预测
        6.1.5 农田灌溉面积预测
        6.1.6 畜牧业发展预测
        6.1.7 渔业发展预测
    6.2 社会经济需水预测
        6.2.1 生活需水预测
        6.2.2 工业需水预测
        6.2.3 建筑业需水预测
        6.2.4 第三产业需水预测
        6.2.5 农业需水预测
        6.2.6 牲畜需水量
        6.2.7 渔业需水量
    6.3 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6.3.1 2020年绿地规划及需水量预测
        6.3.2 2020年河湖需水量预测
        6.3.3 2020年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结果
    6.4 总需水量预测
    6.5 规划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
    6.6 需水预测方案调整
第7章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7.1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7.2 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及思路
        7.2.1 配置原则
        7.2.2 配置思路
    7.3 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概化
    7.4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
        7.4.1 目标函数
        7.4.2 约束条件
    7.5 水资源优化配置求解方法
        7.5.1 环绕式捕食
        7.5.2 泡泡网捕食
        7.5.3 搜索捕食
        7.5.4 鲸鱼优化算法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7.5.5 模型参数的确定
    7.6 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10)城市复杂水资源系统精细化配置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城市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1.3.2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复杂水资源系统及配置理论方法
    2.1 城市复杂水资源系统
        2.1.1 城市复杂水资源系统
        2.1.2 城市复杂水资源系统的组成要素
        2.1.3 城市复杂水资源系统变化特征
    2.2 水厂的功能、分类及运行特性
        2.2.1 水厂的功能
        2.2.2 水厂的分类
        2.2.3 水厂运行特征
    2.3 城市水资源系统精细化配置概念、原则及求解思路
        2.3.1 城市水资源精细化配置的概念
        2.3.2 城市水资源精细化配置的原则
        2.3.3 城市水资源精细化配置思路和方法
第三章 城市水源-水厂-用户精细化配置模型
    3.1 水源-水厂-用户的配置系统层次结构分析
    3.2 决策变量的设置
    3.3 多目标优化函数及约束条件的确定
        3.3.1 模型目标函数的确定
        3.3.2 约束条件
    3.4 模型求解思路
第四章 滨海新区基本概况及需水预测
    4.1 基本概况
        4.1.1 自然状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1.3 水资源概况
        4.1.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1.5 水厂供水情况
        4.1.6 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需水预测
        4.2.1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4.2.2 城镇生活需水量预测
        4.2.3 工业需水量预测
        4.2.4 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
        4.2.5 城市总需水量预测
    4.3 供水工程及水厂可供水量预测
        4.3.1 外调水供水工程
        4.3.2 水厂供水能力预测
第五章 滨海新区精细化配置模型构建与应用
    5.1 单元划分及系统网络图
        5.1.1 单元划分
        5.1.2 系统网络图
    5.2 滨海新区决策变量设定
    5.3 滨海新区水资源精细化配置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5.3.1 目标函数
        5.3.2 约束条件
    5.4 滨海新区模型求解
        5.4.1 模型处理
        5.4.2 模型求解过程
    5.5 配置方案
第六章 滨海新区水资源精细化配置结果和分析
    6.1 水资源精细化配置目标与效果分析
        6.1.1 社会公平目标分析
        6.1.2 经济效益目标分析
        6.1.3 工程最优目标分析
        6.1.4 综合目标分析
    6.2 精细化配置方案下区域供用水时空变化分析
        6.2.1 区域水源供水规模变化分析
        6.2.2 区域水源供水格局变化分析
        6.2.3 区域供用水精细化配置结果分析
    6.3 区域水厂精细化调配及变化分析
        6.3.1 引滦工程与水厂精准对接
        6.3.2 南北水调中线、东线-水厂精准对接分析
    6.4 基于精细化配置的水厂调整建议
        6.4.1 水厂供水潜力计算方法
        6.4.2 区域水厂供水潜力冗余分析及调整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成果
    7.2 研究创新点
    7.3 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引江中线河北供水区工业用水节水现状综合分析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沿黄地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研究[J]. 郑婷婷,杨莉,赵杰.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2(02)
  • [2]河北省地表水开发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利用研究[J]. 赵伟,张晓辉,张文,刘鹏,贾新颖.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1(12)
  • [3]城市水循环健康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以邯郸市主城区为例[J]. 马静,段娜,吕如兰,栾清华,王旖.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33)
  • [4]华北平原县域城镇水循环健康评价——以馆陶县城为例[J]. 栾清华,刘田伟,姚怀献,段娜,裴梦桐,刘美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1(11)
  • [5]长江经济带供水安全保障战略研究[J]. 陈进,王永强,张晓琦. 水利学报, 2021(11)
  • [6]国土空间规划以水定城的内涵探讨和方法实践[A]. 杜琛.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工程规划), 2021
  • [7]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D]. 李溦. 郑州大学, 2020
  • [8]缺水城市多水源供水管理的系统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D]. 于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9]邯郸市东部平原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李新德. 河北工程大学, 2018(01)
  • [10]城市复杂水资源系统精细化配置 ——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D]. 王丽婷.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5(02)

标签:;  ;  ;  ;  ;  

河北省沿河中线供水区工业节水现状综合分析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