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辐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动静脉瘘血流的影响

红外辐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动静脉瘘血流的影响

一、红外线照射对慢性肾衰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越[1](2021)在《基于5A模式的功能锻炼在促进慢性肾衰患者AVF成熟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文小燕,卿伟,徐兴英,罗爽,邹兆华,唐利群[2](2021)在《术前功能锻炼联合术后远红外线照射对促进糖尿病肾病患者AVF成熟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旨在观察术前功能锻炼联合术后远红外线照射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术后促成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42例,试验组患者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管理,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指导术前功能锻炼及术后远红外线照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头静脉、桡动脉干预前后血管内径,手术成功率,成熟期的吻合口血流量、头静脉内径及管厚度,AVF成熟时间,术后半年内有无并发症。结果术前运动60 d后,试验组头静脉内径[(2.18±0.33)mm]及桡动脉内径[(1.84±0.24)mm],大于对照组的[(1.99±0.28)mm vs.(1.78±0.2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VF成熟时间(80.35±7.85)d,小于对照组的(89.23±6.73)d(P<0.01);试验组成熟期头静脉内径(5.01±0.44)mm,大于对照组的(4.82±0.51)mm(P<0.05),头静脉管壁厚度(0.84±0.07)mm,大于对照组的(0.81±0.08)mm,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成熟期吻合口血流量(598.16±66.62)mL/min,高于对照组的(525.12±53.91)mL/min(P<0.01);术后半年内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09%,高于试验组的6.52%(P<0.05)。结论术前功能锻炼联合远红外照射能缩短DN患者动静脉AVF成熟的时间,增加吻合口血流量,减少术后半年AVF并发症的发生。

陈珏莹[3](2021)在《水蛭酊湿热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水蛭酊湿热敷对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狭窄、穿刺后疼痛等并发症的治疗及预防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室采用内瘘每周规律透析(3次)的60例患者(脱落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27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治疗组予水蛭酊湿热敷治疗,均于透析间隔期进行干预。8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凝血功能:D-二聚体、APTT、PT,肾功能:Scr、BUN及炎症指标CRP,观察内瘘血流量、内径、穿刺后疼痛改善情况及随访对内瘘并发症的预防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原发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APTT、PT、Scr、BUN、CRP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及治疗组组内D-二聚体、APTT、PT、Scr、BUN、CRP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穿刺后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治疗后两组内瘘流量对比,治疗组血流量较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不同时间点血流量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治疗后两组内瘘内径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内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不同时间点内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随访4周,观察内瘘血流量不足、狭窄、穿刺后血肿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各自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患者满意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水蛭酊湿热敷可以提高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增加穿刺段内径和减轻穿刺后疼痛,对预防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有一定的疗效。

威立平,袁源[4](2021)在《护患效能并蓄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内瘘血栓再通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护患效能并蓄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内瘘血栓再通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选择2019年7—12月收治的4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1—6月收治的4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内瘘再通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患效能并蓄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内瘘再通后自我护理行为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流量减少率、再次血栓率及内瘘重建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认可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护患效能并蓄法对维持性血透动静内瘘血栓再通者施加干预,可显着提高患者内瘘血栓预防自我护理达标率,降低再次血栓及失功风险,深受护患双方高度认可。

李志新[5](2020)在《红外照射联合冰敷、热敷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血肿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红外照射联合冰敷、热敷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血肿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70例慢性肾衰竭伴动静脉内瘘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跌打万花油联合冰敷、热敷治疗,35例)与观察组(红外照射联合冰敷、热敷治疗,35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红外照射联合冰敷、热敷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动静脉内瘘血肿消退,利于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罗丽敏[6](2020)在《基于循证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医护患三方对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患者管理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检索证据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管理方案,并进行初步实证研究,以期提供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的诊疗效果。方法1.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医护患进行质性研究,了解目前郑州市区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患者的管理现状及对管理的需求;2.成立管理方案构建小组,系统检索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患者管理有关国内外临床实践指南及相关文献,并对所得文献内容进行整合分析;3.依据“JBI证据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2016版)”对上述证据进行整合分析,结合质性访谈研究结果,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管理方案初稿。4.邀请在相同学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相关专家组织专家会议,对构建的管理方案初稿进行完善,形成终版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5.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利用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患者管理方案对郑州市四家三级医院肾脏内科2019年5月入院的动脉瘤患者进行干预,并设置对照组,评价医护人员对干预方案指标执行率、医护人员动脉瘤知识掌握率、护理人员规范穿刺操作执行率、动脉瘤复查监测评估率、结果登记率、瘤体缩小率等指标。所得研究数据双人录入核对,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通过对12名肾脏内科医护人员的质性访谈,提炼出4方面的主题:重视不足,执行率低,知识缺乏及其他因素;通过对12名患者的质性访谈,提炼出3方面主题:动脉瘤管理及维护知识的需求、安全需求、社会支持及建议。质性访谈的结果为下一步循证研究提供依据;2.通过成立方案小组成员对文献进行检索,最终汇总纳入25篇文献,包括8篇临床实践指南、1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7篇随机对照实验、3篇观察性研究及2篇类实验研究,对纳入文献质量评价分析,汇总有关血透患者动脉瘤的管理最佳证据;3.在质性访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检索文献最佳证据形成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初稿;4.邀请肾脏内科、血液净化、超声科、营养科等13名专家进行专家会议法对制定的方案内容进行修订完善,共修改内容删除4项,增加4项,形成最终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的管理方案;5.通过管理方案的应用,干预组评价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医护人员对干预方案指标执行率由56%提高到96.8%、医护人员动脉瘤管理知识由10.70±4.85分提高到19.85±1.28分、护理人员操作执行率有49%提高到94.5%、瘤体缩小率由5.6%提高到68.4%等均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目前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管理不理想,有必要开展对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患者的健康行为的干预和管理,观察动脉瘤的动态变化,改善动脉瘤临床结局。2.基于质性访谈、循证研究及专家会议成功构建适合临床现状及患者管理需求的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3.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的管理方案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医护人员对干预方案指标执行率、护理人员操作执行率、动脉瘤复查监测评估率、结果登记率、瘤体缩小率等评价指标,为临床医护人员管理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理论和实践依据。

尹雪童[7](2020)在《伤科黑药膏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使用我院伤科黑药膏外用、配合功能锻炼,促进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慢性肾脏病(CKD)4-5期,以长期血液透析做为替代治疗的患者,血液透析通路为动静脉人工内瘘,中医辨证属血瘀证型,共4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并于术后1周后开始功能锻炼即健瘘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1周加用伤科黑药膏外敷,上述治疗方法每日1次,干预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量化积分的变化,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管径,肾功、凝血功能等检验指标的变化。结果:1.观察1月后头静脉平均内径,对照组为(3.88±0.45)mm,治疗组为(4.88±0.95)mm;观察1月后血流量,对照组为(205±48.73)ml/min,治疗组为(447.79±175.09)ml/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前后头静脉平均内径变化(差值)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后血流量变化(差值)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3.观察1月后两组患者检验相关指标:BUN、Scr、UA、PT、APTT、FIB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PTT、FIB治疗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候疗效:经观察周期30天后,治疗组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为40.9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黑药膏外敷可以改善慢性肾衰竭血瘀证患者的中医症状,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增加穿刺段静脉的内径,缩短内瘘成熟的时间,加快内瘘成熟的进程。

钱呈,华东平,钱俊,徐文静,石锦梅,方莹莹,杨娟,王小燕,王萍,周巧玲,姚迪[8](2020)在《中药外敷联合TDP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TDP照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影响。方法:选取铜陵市中医医院及铜陵市第五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期间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喜辽妥软膏外涂,治疗组应用中药外敷联合TDP照射治疗,疗程二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瘘功能不良的发生及改善情况,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内瘘口直径、血管壁厚、内瘘血流量。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6.67%,远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内瘘口直径、血管壁厚、内瘘血流量、透析中血流量指标数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着(P<0.05)。结论:TDP照射联合中药外敷能减少内瘘狭窄、栓塞、皮下血肿等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治疗血流量,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

李静静[9](2020)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及术后1天超声检测指标与内瘘成熟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血管通路(vascular access,VA)是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血液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其中以腕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radio-cephalic arteriovenous fistula,RC-AVF)最为常见。然而,内瘘的成熟失败率在20%-60%。研究发现,内瘘术前及术后常规行超声检查可以改善AVF成熟性及通畅性。既往研究报道显示静脉直径是预测动静脉内瘘成熟的独立风险因素,小于1.6-2.5mm直径的静脉往往与动静脉内瘘成熟失败相关,静脉具有高度顺应性,止血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静脉血管的可扩张性,目前对于构建AVF的最佳静脉直径及静脉扩张性的研究并未达成共识。内瘘建立后,早期评估内瘘成熟情况可及时根据患者自身条件制定不同的方案以促进内瘘早期成熟。肱动脉较内瘘吻合口处湍流少、血流量稳定,在彩超下易于成像,且内瘘术后早期手术部位可能有血肿或水肿干扰,因此,可以在术后早期应用超声检查肱动脉以评估内瘘功能,目前较少有研究关注彩超下术后第1天肱动脉的血流频谱与内瘘成熟的关系。目的本研究主要是运用超声评估术前止血带应用前、后头静脉直径及其扩张性,同时观察AVF术前及术后第1天肱动脉血流频谱,分析上述超声测量指标与内瘘成熟的相关性,并确定影响内瘘成熟的超声测量指标及其最佳临界值的大小。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初次行RC-AVF的患者91例。超声检查:在室温24-26℃的房间里,由同一名医师使用超声测量拟行手术部位头静脉束臂前、后血管内径,本研究中采用束臂前后头静脉之差表示静脉扩张性;并在术前及术后1天2个时间节点于桡动脉及尺动脉分叉近心端2cm处测量肱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及肱动脉血流量。所有测量指标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手术方案: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名血液净化中心医师完成,选取局部浸润麻醉,采用7-0血管缝合线行头静脉-桡动脉端侧连续吻合法。内瘘成熟及随访:术后6周对病人进行随访,评估其内瘘功能,分为成熟组70例及未成熟组21例。结果1.成熟组与未成熟组在年龄、性别比例、慢性肾衰病因(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和有无中心静脉置管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内瘘成熟组束臂前头静脉直径、束臂后头静脉直径和头静脉扩张性与未成熟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熟组术前肱动脉PSV及肱动脉流量与未成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熟组术后第1天肱动脉PSV及术后第1天肱动脉流量均大于未成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以AVF成熟与否为因变量,束臂前后头静脉直径、头静脉扩张性、术后第1天肱动脉PSV及术后第1天肱动脉流量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束臂后头静脉直径、头静脉扩张性及术后第1天肱动脉流量是影响AVF成熟的危险因素(P<0.05)。4.对影响内瘘成熟的各危险因素行ROC曲线分析,评估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如下:束臂后头静脉直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7(P<0.001),其截止值为2.4mm;头静脉扩张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P<0.001),其截止值为0.4mm;术后第1天肱动脉流量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P<0.001),其截止值为249.29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束臂后头静脉直径和头静脉扩张性是影响内瘘成熟的危险因素,束臂后头静脉直径>2.4mm,头静脉扩张性>0.4mm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AVF成熟。2.术后第1天肱动脉流量与动静脉内瘘成熟相关,249.29mL/min可作为术后第1天肱动脉流量预测AVF成熟的临界点。

刘婉珊,李英娜,柳惠玉,江燕琼,李月明,刘学[10](2020)在《血液透析护理门诊个体化指导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护理门诊个体化指导对糖尿病肾病(DN)维持血液透析患者(MHD)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8月我院血透中心使用动静脉内瘘MHD的60例DN患者,DN MHD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动静脉内瘘护理,观察组(n=30)采用HD护理门诊就诊指导进行动静脉内瘘护理,观察两组内瘘成熟时间,阻塞、狭窄、血栓、感染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内瘘成熟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是DN患者MHD重要保障,通过包括HD护理门诊的个体化指导的综合护理措施,能缩短内瘘成熟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二、红外线照射对慢性肾衰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外线照射对慢性肾衰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术前功能锻炼联合术后远红外线照射对促进糖尿病肾病患者AVF成熟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术前60 d头静脉内径
    2.2 AVF成熟情况
    2.3 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
3 讨 论

(3)水蛭酊湿热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实验方案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2.结果
    2.1 患者基本信息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安全性指标及炎症指标比较
    2.3 治疗前后两组穿刺疼痛评分
    2.4 治疗第0周、第4周、第8周血流量对比
    2.5 治疗第0周、第4周、第8周内瘘内径对比
    2.6 治疗后随访4周并发症发生率
    2.7 治疗后患者满意度情况
    2.8 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3.讨论
    3.1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3.2 中医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认识
    3.3 西医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认识
    3.4 西医对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3.5 活血化瘀药物在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研究进展
    3.6 水蛭的作用
    3.7 水蛭酊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理论依据及疗效分析
    3.8 超声在诊断及治疗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
    3.9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患者满意度调查
缩略词表
综述 活血化瘀中药外治法对维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护患效能并蓄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内瘘血栓再通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护理方法
        1.2.1 患者内瘘血栓再通后专项自我护理效能的方法
        1.2.2. 1 自护效能激发
        1.2.2. 2 自护技能赋予
        1.2.2提高护士内瘘血栓再通专项护理管理效能
    1.3 评价内容及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内瘘再通后自我护理行为达标率比较
    2.2 两组血流量减少率、再次血栓率及内瘘重建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模式认可度评分比较
3 讨论

(5)红外照射联合冰敷、热敷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血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评价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6)基于循证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动静脉内瘘在慢性肾病血液透析的作用
        1.2 动脉瘤是动静脉内瘘常见的并发症
        1.3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管理现状
        1.4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目前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存在的管理问题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操作性定义
    4 理论基础
        4.1 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
        4.2 循证医学“6S”金字塔证据模式
    5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基于循证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
    1 管理实践现状质性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2 结果
        1.2.1 访谈资料结果
        1.2.2 提炼主题
        1.3 讨论
        1.3.1 医护人员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有待改善
        1.3.2 加强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监测操作执行
        1.3.3 明确医护人员在动脉瘤患者管理中的职责,保障人力配置
        1.3.4 有必要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瘦合并动脉瘤管理方案来指导临床实践
    2 管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
        2.2.1 访谈资料结果
        2.2.2 提炼主题
        2.3 讨论
        2.3.1 关注血透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患者及家属需求
        2.3.2 满足患者及家属需求的有效途径是健康教育
        2.4 访谈小结
    3 文献分析
        3.1 成立管理方案构建小组
        3.2 证据资源检索
        3.2.1 文献检索策略
        3.2.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3.2.3 文献的质量评价及证据等级的划分
        3.2.4 文献质量的评价过程
        3.3 结果
        3.3.1 文献的筛选流程
        3.3.2 纳入指南证据的一般情况
        3.3.3 纳入系统评价的一般情况及质量评价
        3.3.4 纳入文献研究的一般情况及质量评价
        3.4 小结
    4 构建方案
        4.1 研究方法
        4.1.1 成立构建方案研究小组
        4.1.2 明确拟解决的临床问题
        4.1.3 评审方案
        4.1.4 构建方案初稿
        4.1.5 方案修订
        4.1.6 资料分析
        4.2 结果
        4.2.1 专家的基本资料
        4.2.2 专家的权威程度
        4.2.3 专家对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患者管理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4.3 讨论
        4.3.1 管理方案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4.3.2 有必要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
        4.3.3 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可行性
        4.3.4 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科学性
        4.4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循证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应用研究
    1 研究类型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样本量
        2.4 研究对象及分组
        2.5 干预内容
        2.6 评价指标
        2.7 统计学处理
        2.8 质量控制
        2.9 研究遵循伦理原则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医护人员层面
        3.3 患者层面
    4 讨论
        4.1 管理方案的实施对医护人员执行力的影响
        4.2 管理方案的实施对动脉瘤复查监测评估率的影响
        4.3 管理方案对动脉瘤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代偿率的影响
        4.4 管理方案对动脉瘤瘤体及血管通路安全性的影响
        4.5 管理方案对增强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5 小结
结论
    研究结论
    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的不足及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自体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7)伤科黑药膏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病例来源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3.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观察指标
        3.4 疗效指标
        3.5 观察时点
    4.统计学方法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8)中药外敷联合TDP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入组标准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中止与脱落实验标准
    2 一般资料
    3 方法
        3.1 对照组
        3.2 治疗组
    4 观察指标
    5 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 临床疗效比较
    2 内瘘口直径、血管壁厚指标比较
    3 内瘘血流量、透析中血流量指标比较
讨 论

(9)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及术后1天超声检测指标与内瘘成熟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索引
前言
资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机制及治疗方向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血液透析护理门诊个体化指导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穿刺方法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红外线照射对慢性肾衰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5A模式的功能锻炼在促进慢性肾衰患者AVF成熟的应用研究[D]. 张越.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2]术前功能锻炼联合术后远红外线照射对促进糖尿病肾病患者AVF成熟的效果观察[J]. 文小燕,卿伟,徐兴英,罗爽,邹兆华,唐利群. 重庆医学, 2021(20)
  • [3]水蛭酊湿热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临床观察[D]. 陈珏莹.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4]护患效能并蓄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内瘘血栓再通者中的应用效果[J]. 威立平,袁源.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03)
  • [5]红外照射联合冰敷、热敷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血肿的影响[J]. 李志新. 中国疗养医学, 2020(11)
  • [6]基于循证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及应用研究[D]. 罗丽敏. 郑州大学, 2020(02)
  • [7]伤科黑药膏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临床疗效观察[D]. 尹雪童.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8]中药外敷联合TDP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影响[J]. 钱呈,华东平,钱俊,徐文静,石锦梅,方莹莹,杨娟,王小燕,王萍,周巧玲,姚迪.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04)
  • [9]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及术后1天超声检测指标与内瘘成熟的相关性研究[D]. 李静静. 郑州大学, 2020(02)
  • [10]血液透析护理门诊个体化指导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效果的影响[J]. 刘婉珊,李英娜,柳惠玉,江燕琼,李月明,刘学. 中国当代医药, 2020(05)

标签:;  ;  ;  ;  ;  

红外辐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动静脉瘘血流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