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挡墙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刚性挡墙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刚性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的计算通式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楠[1](2021)在《基于粘弹性模型的挡土墙地震土压力及稳定性分析》文中提出

韩龙强[2](2021)在《富水砂砾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处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河流冲击地区开挖露天矿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如何预防地下水的渗入成了影响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和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国内外许多类似矿山在该领域展开了大量的探索工作,但鲜有成功的先例,富水露天矿山面临着“水患难止、边坡难固、有矿难采”的窘境。针对如何在地下水丰富地区开挖露天矿这一难题,本文以河北省迁安市腾龙露天矿边坡的止水固坡工程为背景,对邻近河流的矿山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有限土体土压力和地下连续墙稳定性解析解等内容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下连续墙止水固坡技术方案,对地下连续墙施工参数和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地下连续墙在冬季冻胀作用下的受力特性、损伤机理及冻融疲劳寿命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课题成果成功解决了腾龙露天矿止水固坡工程的技术难题,地下连续墙止水固坡方案可避免抽排水造成的地下水环境破坏、水资源浪费等问题,符合“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要求,可为类似矿山边坡的防渗工程提供有益参考,对提高我国乃至世界矿石产量具有积极意义。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双安全系数评价方法研究。从岩土体材料软化特性出发,根据岩土体强度参数从峰值强度到残余强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岩土体非等比折减系数间的数学关系式;结合强度理论和边坡潜滑面上岩土单元体的应力状态,以折减前后单元体的抗剪强度之比定义安全系数,计算边坡任一点安全系数和综合安全系数,实现同时从局部和整体评价边坡稳定性;最终以单元体最大剪应变率为特征量,引入高斯平滑滤波技术,建立一种新的边坡滑面纵横双向路径搜索法,并分析了折减方式、岩土体强度参数及坡形参数等因素对边坡滑面的影响规律。(2)考虑露天矿边坡平台宽度的有限土体土压力研究。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和平面滑动假设条件,考虑墙体平台有限土体尺寸参数、强度参数和墙土间摩擦角等因素,构建了不同形状有限土体土压力的计算模型,分别建立了有限土体主动和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然后分析了有限土体土压力公式的适用范围,并详细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有限土体破裂面倾角、土压力合力和土压力损失量的影响规律。(3)考虑有限土体效应的复杂工况下地下连续墙稳定性研究。重新构建了地震工况下有限土体被动土压力公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地震(爆破震动)、地下水和冻胀作用等因素的地下连续墙体稳定性计算模型,分别推导了地下连续墙抗滑移安全系数、抗倾倒安全系数和抗“踢脚”安全系数解析解,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地下连续墙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地下连续墙等支挡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4)富水砂砾石地层露天矿止水固坡技术研究。为解决富水砂砾石地层露天矿止水固坡技术难题,针对边坡高水压-低强度的复杂条件,引入大型地下连续墙技术;根据墙体不同被动土压力水平,开发了两种地下连续墙止水固坡结构:单一地下连续墙结构和锚拉式地下连续墙结构;以单一地下连续墙结构为例,建立正交试验对地下连续墙施工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针对砾卵石地层厚度大,易塌槽难题,提出采用抓斗与冲击钻相结合的“三钻两抓”、“旋喷改性成槽”等工艺技术,克服了地下连续墙成槽难题。成功解决了富水砂砾石地层中开挖露天矿边坡的重大技术难题,地下连续墙止水固坡方案可避免抽排水造成的地下水环境破坏、水资源浪费等问题,符合“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要求,可为类似矿山边坡的防渗工程提供有益参考。(5)越冬期地下连续墙受力变形特性与冻胀损伤机理研究。考虑岩土体热力学参数随温度变化特性,建立了地下连续墙水-力-热三场耦合模型,分析了矿山不同开挖阶段,无冻胀、单向冻胀和双向冻胀工况下边坡和地下连续墙的变形和受力特性;研究了冻胀温度和冻胀时间对地下连续墙受力、变形和损伤机理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混凝土 S-N曲线,对地下连续墙不同部位处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和抗拉-压疲劳寿命进行了研究。

张书恒[3](2021)在《灾变前深基坑主动土压力计算推演及墙土作用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在深基坑工程中,土体往往处于非极限状态,当挡土墙位移超过极限状态时则会导致基坑发生灾变。针对临界位移前的非极限土压力有部分学者进行了研究,但超越临界位移到灾变前状态下土压力的相关理论却鲜有报道。据此,以灾变前的整个过程作为研究区间,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手段对主动土压力及墙土相互作用进行研究,进一步补充了灾变前状态下土压力的相关理论。为了给灾变前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建了灾变前时空维度下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模型。基于土体在灾变前会向类流体状态转变的特征,以灾变前的整个过程为研究区间,将土体类比为流体,依据流体运动动量方程和土的流变模型,推导出能够准确求解灾变前时空维度下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解决了灾变前土压力关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相耦合的计算问题。灾变前土压力的变化与墙土界面摩擦作用密切相关,为了探究灾变前整个过程中墙土摩擦作用的变化规律,借助理论研究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灾变前墙土摩擦作用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设计研发了墙土作用剪切试验装置,开展了灾变前墙土界面摩擦角剪切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获得了墙土界面摩擦作用的变化规律。从摩擦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墙土界面摩擦作用的理论模型,结合试验结果对灾变前墙土相互作用的摩擦机理进行了揭示。从墙土相互作用的角度重新审视报警值的设定,依据墙土摩擦角变化规律制定深基坑位移的预警域,对深基坑灾变前的安全性展开有效评价。

赵如月[4](2021)在《超固结状态下挡土墙土压力分布特征的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坡体或人工挖填方路基经常采用挡土墙进行加固,挡土墙后的土体开挖卸载或过度压实会改变土体的应力状态,导致土体的侧压力改变。当墙后填土为超固结土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减小,若设计时仍采用正常固结土抗剪强度指标进行土压力计算,在保证安全性的条件下经济性会降低。因此有必要研究超固结填土对挡土墙土压力的影响,这是决定挡土墙结构设计时既安全又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采用模型试验和颗粒流数值模拟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具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利用室内三轴试验,研究分析土体超固结比对抗剪强度指标c、φ的影响规律,二者拟合结果表明c、φ值随超固结比的增加呈对数函数增长。(2)以室内模型试验为研究手段,分析挡土墙在平移运动(T模式)、绕墙底转动(RB模式)、绕墙顶转动(RT模式)三种基本位移模式下,墙后填土在不同超固结状态时主动土压力大小、分布、合力作用点变化规律。综合考虑挡土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对设计过程中各参数的选取提供一定的参考。(3)建立颗粒流柔性边界双轴压缩试验数值模型,与室内三轴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弹性阶段对比,对影响土体宏观变形参数的有效模量和刚度比进行标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颗粒粘结强度τc、摩擦系数μ对材料宏观强度特性的影响,建立宏观强度参数c、φ值与细观参数摩擦系数μ、粘结强度τc的定量关系。结合室内试验得出的c、φ值与超固结比关系式,进一步建立超固结比与细观参数的定量关系。(4)根据填土超固结比与颗粒流细观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填土为不同超固结状态的挡土墙数值模型。研究挡墙在三种基本位移模式下,填土不同超固结状态时的土体位移场、接触力链、接触力方向变化情况。根据填土位移场可推测出潜在滑裂面的几何形状,以及滑裂面与水平面夹角在各工况下的变化情况。

巨永前[5](2021)在《刚性挡墙平动模式下非极限土压力计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典的土压力理论所求结果均为极限状态下的土压力值,在实际工程中随挡土墙位移的发展其受到的土压力会逐渐变化,土压力与墙体位移有关。大量试验及工程实践均发现,在一般情况下挡墙产生的位移均较小,并未能达到主动或被动极限状态,因此,绝大部分正常工作的挡土墙所受土压力在静止土压力与极限土压力之间。在挡土墙设计时如果仍采用经典土压力理论计算有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可能会引起不安全的工程事故,为了提高挡土墙工程设计的准确度,对非极限位移状态下的土压力计算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刚性挡土结构在平动模式下的非极限土压力理论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基于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特性,通过水平层分析法,推求非饱和土非极限主动、被动土压力并分析填土物理特性参数对土压力的影响规律;考虑挡墙平动位移模式和地震作用的影响,利用水平层分析法,基于拟动力方法计算模型,推导地震非极限主动、被动土压力计算式,对比分析本文最危险滑动面倾角值与现有理论解的差别,并讨论分析位移对地震土压力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1)基于广义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综合考虑填土重度变化、墙体位移大小、土拱效应和土层间剪应力的影响,通过水平层受力分析,推导了考虑墙体平动位移下的非饱和土非极限主动、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2)随基质吸力的增大,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呈减小的变化趋势;非极限被动土压力随基质吸力的增大呈增大的变化趋势。大约在墙高0~0.6H的范围内,未考虑土层间剪应力影响得到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分布较考虑了层间剪应力的要大,而墙高为0.6H的一下部分与之相反;未考虑土层间剪应力影响较考虑得到的非极限被动土压力分布大约在墙高0~0.8H的范围内相比小,而墙高为0.8H的一下部分相比偏大。无粘性土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分布均较粘性土大,而无粘性非极限被动土压力分布均较粘性土要小。(3)基于拟动力方法的基本假定,考虑时间和相位的变化因素,利用水平层分析方法,得到求解最危险滑动面倾角更精确的计算方法,并推导地震作用下非极限主动、被动土压力分布计算式。(4)随内摩擦角的增大,地震非极限主动土压力最危险滑动面倾角呈增大趋势,且变化幅度较大;地震非极限被动土压力最危险滑动面倾角随内摩擦角的增大呈减小趋势。挡土墙位移比的变化并不会改变地震土压力分布曲线的形状,随着墙高的增加,挡土墙所受到的地震非极限主动土压力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又逐渐减小,土压力均呈非线性分布;随着墙高的增加,挡土墙所受到的地震非极限被动土压力逐渐减小,土压力均也呈非线性分布的变化特征。

邵鹏[6](2021)在《城市密集区相邻基坑同步开挖有限土体土压力计算及变形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深基坑问题是岩土工程界中的热点问题,作用于围护结构上的土压力计算问题是基坑设计中的关键问题。目前的传统土压力是建立在半无限体的假设上,采用朗肯土压力、库伦土压力或修正后的土压力计算方法。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中城市密集区几个相邻基坑先后或同时施工的工程案例屡见不鲜。此时相邻基坑间的土体为有限土体,围护结构设计时不能沿用传统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探究同步开挖下相邻基坑间有限土体土压力计算方法及基坑变形特性具有重要工程价值。本文的工作及主要结论如下:(1)在前人关于有限土体土压力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微分体受力平衡的方法,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利用力的平衡方程和微分方程,推导出同步开挖下两个相邻围护结构间有限土体土压力的计算公式。结合理论分析了土体宽度、粘聚力、土体重度对主动土压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主动土压力与有限土体宽度和重度呈正相关的关系,与粘聚力呈负相关的关系,并结合有限元软件Plaxis中土体的小应变土体硬化模型,验证理论计算的合理性。(2)使用PFC软件模拟两挡土墙同时变形时基坑间有限砂土的变形特性,发现其滑裂面是对称分布,由两侧坑底斜向地面延伸,相交于某一深度,该结果为建立同步开挖下相邻基坑间有限土体因主应力偏转而形成土拱效应的土压力计算模型提供依据。采用薄层单元法,将基坑间土体分为一个矩形区和两个三角区,分别对矩形区和三角区土单元进行受力分析,推导出土压力侧向系数和土压力计算公式,并分析土体参数对土压力的影响。被动土压力随着有限土体宽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降幅逐渐减小;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大,主动土压力减小幅度逐渐减小,主动土压力合力点向下移动,被动土压力逐渐增大;增大墙土摩擦角与土体内摩擦角的比值,墙体2/5深度以上主动土压力变化不大,墙体2/5深度以下主动土压力逐渐减小。(3)通过有限元分析,分析土层不同参数(有限土体宽度、土体内摩擦角、土体粘聚力等)、开挖顺序、墙体刚度对土压力、围护结构变形、土体变形、支撑轴力的影响。不同开挖顺序对内侧墙体的变形影响较大,相邻两基坑的地连墙刚度不相等时,刚度较小的地连墙承受的土压力要小一点。(4)结合超深基坑群的工程实测数据,分析相邻基坑先后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地表沉降、支撑轴力等监测数据的规律,对本文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的合理性进行验证,也为后续超深基坑群工程施工提供相应的经验。相邻基坑的开挖会使坑间土体沉降产生叠加的效果。滞后开挖的基坑会造成先开挖完成基坑的二次变形。

杨楠[7](2021)在《基于粘弹性模型的挡土墙地震土压力及稳定性分析》文中认为挡土墙的抗震设计中,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土压力的大小及分布是挡土墙抗震设计的重要因素。最初的计算挡土墙地震土压力的拟静力法由于没有考虑地震的时间效应,因此,往往在设计时比较保守;而传统拟动力法虽然考虑了地震的时间效应以及地震传播时的相位差,但依旧存在不满足应力边界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基于粘弹性模型改进的拟动力法的基础上,对地震土压力的大小及分布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与之前方法作对比,讨论其可行性。随后,在新的土压力的基础上对挡墙的抗倾覆以及抗滑动稳定性从稳定系数及位移两方面做分析,具体工作如下:(1)基于粘弹性材料的波动方程,考虑墙背面倾角及填土面倾角的影响,推导出地震主动、被动土压力及其分布的公式,通过与传统拟动力法对比验证合理性,并且分析地震频率、阻尼比、地震加速度、填土内摩擦角、墙土之间摩擦角、墙背倾角以及填土面倾角的影响。(2)利用改进的拟动力法对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系数进行推导,分析不同参数的影响并与之前方法做比较,随后,结合动力学方法推导挡土墙的转动屈服加速度和转角位移,分析参数影响,结合稳定系数,对挡墙抗震设计提出建议。(3)在改进的拟动力法的基础上对挡土墙受地震作用后的抗滑动稳定系数进行推导,分析不同参数的影响并与之前方法作比较,随后,结合动力学方法推导挡土墙的滑动屈服加速度以及滑动位移,分析参数影响,对比之前的经验公式,探讨本方法的适用范围。

尉阳[8](2020)在《墙后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建设高速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地上面积有限,开发地下空间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及土体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今的基坑工程经常出现紧邻既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或地下室基坑开挖的现象。有研究表明,这类情况下作用于基坑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已不能采用传统的半无限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因此,研究有限土体的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工作有如下四个方面:(1)在有限土体土压力的现有研究基础之上,基于极限平衡法的基本力学原理建立了考虑既有建筑物地下结构侧壁影响的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受力计算模型,并推导出有限无黏性土、黏性土的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当有限土体宽高比满足btan(45°+φ/<H关系式时,宜按照有限土压力计算法求解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2)建立了简化的邻近既有建筑物三维基坑数值模型,通过增大参数对比分析得出影响有限土压力强度最显着的因素为基坑开挖深度、有限土体宽度、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以上四因素对有限土压力强度指标的综合影响程度数学关系式:S=36.4+2.38(?)1+1.18(?)2-0.516(?)3+0.101(?)4,有限土体土压力强度与基坑开挖深度、有限土宽、土体黏聚力成正相关关系,与内摩擦角成负相关关系。(3)在计算不同内摩擦角与土体尺寸这两种因素对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影响的差异性时,粘性土与非粘性土的主动土压力极限平衡算法表现出的差异性前者大于后者:在计算不同粘聚力对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强度的影响程度时,极限平衡法大于正交实验拟合公式法。(4)基于实际基坑工程建立的三维开挖模型分析表明:基坑既有建筑一侧的有限土压力随开挖深度的增加有不断增大的趋势,由极限平衡法计算得出的有限土体主动压力在施加在围护结构上后,围护结构产生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实际监测值最为接近,是三种有限土压力算法中的最优解。

夏承志[9](2020)在《基于边坡与挡土墙相互作用的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地质灾害频发,滑坡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不计其数,且伴随我国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边坡防治的地位也日益显着,因此作为灾害防护治理中的大难题,边坡工程不仅是科研工作者们争相研究的对象,同样也是工程师们防范的重点。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边坡及挡土墙数值理论解法,并结合所得计算结果提出了边坡及挡土墙稳定性分析方法,全文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以边坡防治工程中挡土墙的应用为主题,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对边坡的研究现状,归纳了现行边坡安全系数的解法及应用范围;对于挡土墙稳定性的相关研究,介绍了经典土压力理论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挡土墙的国内外研究成果。(2)研究了传统边坡及挡土墙稳定性计算方法:针对边坡稳定性,由传统的不平衡推力法计算了滑坡推力并得到坡体的整体稳定性系数;针对挡土墙稳定性问题,计算了土压力的大小,交代了传统挡土墙抗滑移、抗倾覆及地基承载力验算方法,同时列举出了挡土墙可能发生失稳破坏的形式及影响因素。经研究发现:传统的边坡防治设计方法存在着诸多假设条件,其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出边坡和支挡结构的受力状态,且大多假设条件与工程实际不符,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对于复杂的情况下,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相差较大。(3)介绍了一种新的应力理论解法,可以求解边坡体的应力及应变分布,并推广至挡土墙的应力应变求解中,同时在得到边坡与挡土墙的受力分布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对于边坡的稳定性,建立了点面体的稳定性评价思想,可以更好地分析坡体局部至整体的稳定性;对于挡土墙的稳定性,以得到的应力分布情况对比材料结构的特性来校核整体强度与地基承载力的情况,同时定义了一种新的抗滑稳定性系数来描述基底面乃至墙体内任意点的稳定性情况。(4)以神龙溪片区垃圾填埋场工程为例,分别以传统方法和数值理论解法分析了该工程边坡及挡土墙的稳定性情况,与传统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通过本文计算所得的挡土墙抗滑力包含沿接触面的正压力和剪切力,且应力分布随边坡的变形而变化,另外从挡土墙的数值理论解可以看出,挡土墙形状和材质可以根据计算结果加以优化,进一步为边坡防治提供设计依据。

余浩[10](2020)在《衡重式路堤挡土墙土压力作用特性及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影响衡重式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的因素较多,尤其上墙出现第二破裂面,给土压力的计算带来麻烦。此外衡重式路堤挡土墙的上、下墙土压力随位移的变化存在相互影响,目前常用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所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不同程度的出入,需建立更符合实际的上、下墙背土压力计算方法,特别是上墙。本文以有限元模拟计算为研究手段,进行了衡重式路堤挡墙土压力的相关研究,首先进行简单边界条件下的挡土墙墙背土压力的验证计算,计算结果合理后设计衡重式路堤挡土墙标准工况,控制变量分别改变挡墙位移模式、路堤高度、墙后填土的强度指标、路堤坡度、承重台宽度、墙高以及上下墙比例等条件,分析这些因素对土压力的影响。且针对衡重式挡土墙破坏常出现在上墙,设计正交试验,并通过渐进优化线性回归分析各因素以及因素间交互作用对上墙土压力值的影响程度。得到以下结论:(1)挡墙位移模式的不同将导致挡墙土压力不同,挡墙绕墙踵转动模式下,有限元计算值与理论解析值最为接近,只有在该种工况下,上墙才会出现两个破裂面,与理论解析所做的假设相同。此外,平动模式下所产生的上墙和承重台土压力值大于绕墙踵和绕墙趾位移模式所产生的土压力值,而绕墙踵转动所产生的下墙土压力值是三种位移模式中最大的。(2)随路堤高度和衡重式挡墙高度的增加,墙背所受土压力也增大,施工时应避免高路堤、高挡墙的工况;此外,填筑较缓坡度的路堤,选择内摩擦角较大的填料,能有效改善墙背的受力状况。(3)通过渐进优化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可得到各因素在平动、转动各占50%的耦合位移模式下,对上墙土压力的影响程度。其中路堤高度对上墙土压力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承重台宽度、墙高、填土内摩擦角和路堤坡度,上下墙比例对上墙土压力的影响程度最小。

二、刚性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的计算通式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刚性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的计算通式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富水砂砾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2 矿山防排水技术研究现状
        1.2.3 土压力研究现状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工程概况
    2.1 矿山地理位置
    2.2 工程地质概况
    2.3 水文地质概况
        2.3.1 地表水系
        2.3.2 地下水概况
        2.3.3 水文试验
    2.4 扩帮开采面临的问题
3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双安全系数评价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岩土体强度准则
        3.2.1 Mohr-Coulomb强度准则
        3.2.2 Hoek-Brown强度准则
    3.3 非等比折减方案的确定
        3.3.1 折减参数的选取和折减系数的定义
        3.3.2 非等比折减系数间关系的建立
    3.4 基于滑面应力状态的边坡双安全系数求解方法研究
        3.4.1 安全系数定义探讨
        3.4.2 滑面单元体应力状态分析
        3.4.3 双安全系数求解
        3.4.4 算例验证
    3.5 基于高斯滤波技术的边坡滑面双路径搜索方法研究
        3.5.1 折减方案对边坡滑面的影响
        3.5.2 基于高斯滤波技术的滑面搜索法
        3.5.3 边坡滑面敏感性分析
    3.6 腾龙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评价
        3.6.1 计算模型
        3.6.2 边坡稳定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考虑露天矿边坡平台宽度的有限土体土压力分析
    4.1 引言
    4.2 滑动土体几何特性分析
    4.3 考虑平台宽度的有限土体被动土压力
        4.3.1 滑体受力分析
        4.3.2 被动土压力解析解
        4.3.3 与半无限体被动土压力对比
    4.4 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
        4.4.1 微元体受力分析
        4.4.2 主动土压力解析解
        4.4.3 与半无限体主动土压力对比
    4.5 有限土体土压力公式适用条件分析
        4.5.1 被动区有限土体适用条件
        4.5.2 主动区有限土体适用条件
    4.6 有限土体土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4.6.1 被动土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4.6.2 主动土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4.7 腾龙露天矿止水固坡结构土压力分析
        4.7.1 计算模型与参数
        4.7.2 计算结果分析
    4.8 本章小结
5 考虑有限土体效应的复杂工况下地下连续墙稳定性分析
    5.1 引言
    5.2 复杂工况条件下墙体稳定性理论分析
        5.2.1 冻胀作用原理和冻胀力分类
        5.2.2 考虑地震作用的有限土体被动土压力
        5.2.3 复杂工况下地下连续墙稳定性计算模型
    5.3 考虑有限土体效应的复杂工况下地下连续墙安全系数解析解
        5.3.1 抗滑移安全系数
        5.3.2 抗倾倒安全系数
        5.3.3 抗踢脚安全系数
    5.4 地下连续墙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5.4.1 土体参数对墙体稳定性的影响
        5.4.2 有限土体尺寸参数对墙体稳定性的影响
        5.4.3 地下连续墙参数对墙体稳定性的影响
        5.4.4 地下水对墙体稳定性的影响
        5.4.5 地震作用对墙体稳定性的影响
        5.4.6 冻胀作用对墙体稳定性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富水砂卵石地层露天矿止水固坡技术研究
    6.1 引言
    6.2 止水前腾龙露天矿边坡失稳机理分析
        6.2.1 计算模型
        6.2.2 结果分析
    6.3 腾龙露天矿止水固坡技术方案研究
        6.3.1 边坡总体设计
        6.3.2 地表防排水设计
        6.3.3 止水固坡方案选取
    6.4 单一结构地下连续墙止水固坡方案
        6.4.1 地下连续墙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
        6.4.2 地下连续墙施工参数优化设计
        6.4.3 不同地下连续墙方案比较分析
    6.5 地下连续墙止水固坡效果验证
        6.5.1 地下连续墙稳定性验证
        6.5.2 地下连续墙受力验证
        6.5.3 边坡稳定性验证
        6.5.4 止水效果验证
    6.6 地下连续墙施工难点与工艺研究
    6.7 本章小结
7 越冬期地下连续墙受力变形特性与冻胀损伤机理研究
    7.1 引言
    7.2 地下连续墙冻胀数值模型的建立
        7.2.1 水-热-力耦合计算方程
        7.2.2 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7.2.3 边界条件及参数选取
        7.2.4 矿坑开挖过程模拟
    7.3 冻胀作用下露天矿边坡和墙体变形受力特性分析
        7.3.1 无冻胀工况边坡和地下连续墙受力变形特性
        7.3.2 不同冻胀工况下边坡和地下连续墙受力变形特性
        7.3.3 温度和冻胀时间对地下连续墙和坡体的影响
    7.4 冻胀作用下地下连续墙冻胀损伤特性研究
        7.4.1 不同冻结工况下墙体损伤特性
        7.4.2 不同温度条件下墙体损伤特性
        7.4.3 不同冻结时间下墙体损伤特性
    7.5 地下连续墙变形现场监测
        7.5.1 监测点位置
        7.5.2 监测结果分析
        7.5.3 数值分析结果对比验证
    7.6 地下连续墙冻融循化疲劳寿命研究
        7.6.1 混凝土疲劳特性
        7.6.2 混凝土疲劳寿命经验公式
        7.6.3 腾龙铁矿地下连续墙冻融循环疲劳寿命预测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灾变前深基坑主动土压力计算推演及墙土作用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灾变前状态土压力研究
        1.2.2 灾变前墙土摩擦角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灾变前状态下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推演
    2.1 引言
    2.2 计算模型和基本理论
        2.2.1 计算模型
        2.2.2 三元件模型
        2.2.3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2.3 灾变前主动土压力计算模型
        2.3.1 修正后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2.3.2 灾变前时空维度下的主动土压力计算方程
    2.4 模型计算及验证
        2.4.1 模型计算
        2.4.2 实例验证
    2.5 计算模型参数分析
        2.5.1 土的瞬时弹性模量E_0的影响
        2.5.2 土的粘弹性模量E_1的影响
        2.5.3 土的粘滞系数η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灾变前状态下墙土作用剪切试验
    3.1 引言
    3.2 墙土作用剪切装置的研制
        3.2.1 试验装置主体结构及试验原理
        3.2.2 剪切盒装置
        3.2.3 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和荷载加载系统
    3.3 试验材料、方案及过程
        3.3.1 试验材料
        3.3.2 试验方案及过程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3.4.1 剪切试验数据分析及处理
        3.4.2 不同界面粗糙度剪切试验数据分析
        3.4.3 灾变前状态不同转动模式剪切试验数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灾变前墙土界面摩擦作用机制
    4.1 引言
    4.2 灾变前状态墙土界面摩擦角理论模型
        4.2.1 二体、三体混合摩擦模型
        4.2.2 二体摩擦分量
        4.2.3 三体摩擦分量
        4.2.4 墙土界面摩擦力及摩擦系数
    4.3 灾变前状态墙土摩擦角试验结果及分析
        4.3.1 .灾变前主动状态墙土摩擦角
        4.3.2 .灾变前被动状态墙土摩擦角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4)超固结状态下挡土墙土压力分布特征的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挡土墙土压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挡土墙土压力理论计算研究现状
        1.2.2 挡土墙土压力试验研究现状
        1.2.3 挡土墙土压力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离散单元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超固结比土体三轴标定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三轴试验设计
        2.2.1 试验方案
        2.2.2 试样制备
    2.3 超固结土抗剪强度分析
        2.3.1 不同超固结比下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分析
        2.3.2 不同超固结比下土样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分析
    2.4 超固结土抗剪强度指标变化规律
        2.4.1 黏聚力c随超固结比的变化规律分析
        2.4.2 内摩擦角φ随超固结比的变化规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超固结填土挡土墙模型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相似理论和量纲分析
    3.3 模型试验设计
        3.3.1 模型箱的设计
        3.3.2 模型土体的制备
        3.3.3 模型挡墙材料的选取
        3.3.4 模型试验测试设备
    3.4 模型试验内容及试验步骤
        3.4.1 试验方案设计
        3.4.2 加载方式
        3.4.3 试验具体步骤
    3.5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3.5.1 土压力分布随墙体位移的变化
        3.5.2 土压力分布随填土超固结的变化
        3.5.3 土压力合力及合力作用点随填土超固结的变化
        3.5.4 考虑超固结影响的不同深度土压力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颗粒流法超固结土宏细观参数标定
    4.1 引言
    4.2 双轴压缩试验模型的建立
    4.3 柔性边界颗粒材料的标定过程
        4.3.1 室内乳胶膜的拉伸试验
        4.3.2 柔性边界颗粒流拉伸试验模拟
    4.4 细观参数对土体宏观力学的响应
        4.4.1 摩擦系数对土体宏观强度参数的影响
        4.4.2 切向粘结强度对土体宏观强度参数的影响
        4.4.3 法向粘结强度对土体宏观强度参数的影响
    4.5 不同超固结比土体的细观参数变化规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颗粒流法挡土墙主动土压力数值模拟分析
    5.1 引言
    5.2 挡土墙颗粒流模型
        5.2.1 颗粒流模型建立的步骤
        5.2.2 模型数据监测方法及测点的布设
    5.3 挡土墙静止土压力颗粒流模拟
    5.4 颗粒流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4.1 主动土压力模拟结果分析
        5.4.2 墙后土体位移变化分析
        5.4.3 墙后土体接触力链变化分析
        5.4.4 墙后土体细观组构变化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主要结论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5)刚性挡墙平动模式下非极限土压力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拱效应研究现状
        1.2.2 非极限土压力研究现状
        1.2.3 非饱和土土压力研究现状
        1.2.4 地震土压力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创新点
2 挡土墙平动模式下非极限土压力的计算理论
    2.1 前言
    2.2 平动模式下土体渐进破坏机理
        2.2.1 粘性土渐进破坏机理
        2.2.2 无粘性土渐进破坏机理
    2.3 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理论
    2.4 非极限被动土压力计算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平动模式下非饱和土非极限土压力
    3.1 前言
    3.2 非饱和土的重度及抗剪强度
        3.2.1 非饱和土的重度
        3.2.2 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
    3.3 平动模式下非饱和土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理论解
    3.4 平动模式下非饱和土非极限被动土压力的理论解
    3.5 本文理论与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关系分析
        3.5.1 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理论与库仑主动土压力理论的关系
        3.5.2 非极限被动土压力理论与库仑被动土压力理论的关系
    3.6 本文理论验证分析
        3.6.1 非极限主动土压力
        3.6.2 非极限被动土压力
    3.7 土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3.7.1 非饱和土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7.2 非饱和土非极限被动土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8 小结
4 基于拟动力法平动挡墙地震非极限土压力
    4.1 前言
    4.2 拟动力法计算模型
        4.2.1 拟动力法基本假定
        4.2.2 地震惯性力
    4.3 地震非极限主动土压力
        4.3.1 水平单元层的受力分析
        4.3.2 地震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
    4.4 地震非极限被动土压力
        4.4.1 水平单元层的受力分析
        4.4.2 地震非极限被动土压力计算
    4.5 本文理论与现有理论方法的对比验证
        4.5.1 地震主动土压力的验证
        4.5.2 地震被动土压力的验证
    4.6 滑动面倾角的对比分析
        4.6.1 地震主动土压力滑动面倾角
        4.6.2 地震被动土压力滑动面倾角
    4.7 墙体位移对地震土压力分布的影响
        4.7.1 墙体位移对地震主动土压力分布的影响
        4.7.2 墙体位移对地震被动土压力分布的影响
    4.8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城市密集区相邻基坑同步开挖有限土体土压力计算及变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压力研究现状
        1.2.2 有限土体土压力研究现状
        1.2.3 土拱效应下挡土墙后土压力研究
        1.2.4 基坑相互影响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点、重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重点
第2章 城市密集区相邻基坑同步开挖有限土压力计算方法
    2.1 机理分析
        2.1.1 有限土体与无限土体的区别
        2.1.2 两侧均为柔性界面的有限土体与一侧刚性界面的有限土体的区别
        2.1.3 相邻基坑同步开挖坑间有限土体变形分析
    2.2 不考虑土拱效应的相邻基坑同步开挖有限土体土压力计算
        2.2.1 受力模型
        2.2.2 有限宽度黏性土主动土压力计算
        2.2.3 有限土条宽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2.2.4 有限土条粘聚力、重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2.3 考虑土拱效应的相邻基坑同步开挖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
        2.3.1 考虑土拱效应的侧向土压力系数演变
        2.3.2 受力模型
        2.3.3 侧向主动土压力系数分析
        2.3.4 侧向主动土压力计算
        2.3.5 算例分析
    2.4 考虑土拱效应的相邻基坑同步开挖有限土体被动土压力计算
        2.4.1 侧向被动土压力系数分析
        2.4.2 侧向被动土压力计算
        2.4.3 算例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邻基坑开挖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3.1 PLAXIS简介
        3.1.1 Plaxis土体本构模型
        3.1.2 网格划分和计算
        3.1.3 模型主要参数取值
    3.2 相邻基坑同步开挖性状分析
        3.2.1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分析
        3.2.2 基坑土体变形分析
        3.2.3 支护结构内力分析
    3.3 基坑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3.3.1 有限土条宽度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3.3.2 基坑不同开挖顺序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3.4 土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3.4.1 有限土条宽度对土压力的影响
        3.4.2 土层参数对有限土压力的影响
        3.4.3 墙体刚度对土压力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大规模基坑群开挖的性状研究
    4.1 工程背景
        4.1.1 工程概况
        4.1.2 工程地质条件
        4.1.3 基坑支护结构
    4.2 围护墙水平侧向位移
        4.2.1 基坑外侧围护结构侧向位移
        4.2.2 基坑内侧围护结构侧向位移
        4.2.3 拟开挖基坑对开挖完成基坑变形的影响
        4.2.4 坑底加固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4.2.5 墙体最大侧向位移值与基坑开挖深度的关系
    4.3 坑外土体地表沉降分析
        4.3.1 基坑周边地表累计沉降
        4.3.2 基坑纵向地表沉降
        4.3.3 基坑横向地表沉降
        4.3.4 地表最大沉降值与基坑开挖深度的关系
    4.4 内支撑轴力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基于粘弹性模型的挡土墙地震土压力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支挡结构土压力及稳定性的研究
        1.2.2 关于支挡结构位移理论的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地震作用下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研究
    2.1 引言
    2.2 理论推导
        2.2.1 计算模型及基本假定
        2.2.2 基于粘弹性模型的波动方程
        2.2.3 地震惯性力
        2.2.4 地震主动土压力
        2.2.5 地震主动土压力的分布
    2.3 主动土压力系数
        2.3.1 地震频率的影响
        2.3.2 加速度及内摩擦角的影响
        2.3.3 墙土之间摩擦角的影响
        2.3.4 挡墙背面倾角的影响
        2.3.5 填土面倾角的影响
    2.4 主动土压力分布
        2.4.1 地震加速度的影响
        2.4.2 阻尼比的影响
        2.4.3 内摩擦角的影响
        2.4.4 墙土之间摩擦角的影响
        2.4.5 挡墙背面倾角的影响
        2.4.6 填土面倾角的影响
    2.5 结果对比
        2.5.1 理论方法的对比
        2.5.2 加速度幅值分布
        2.5.3 主动土压力强度分布
    2.6 小结
第3章 地震作用下挡土墙被动土压力研究
    3.1 引言
    3.2 理论推导
    3.3 被动土压力系数
        3.3.1 地震频率的影响
        3.3.2 加速度和内摩擦角的影响
        3.3.3 墙土之间摩擦角的影响
        3.3.4 挡墙背面倾角的影响
        3.3.5 填土面倾角的影响
    3.4 被动土压力分布
        3.4.1 地震加速度的影响
        3.4.2 阻尼比的影响
        3.4.3 内摩擦角的影响
        3.4.4 墙土之间摩擦角的影响
        3.4.5 挡墙背面倾角的影响
        3.4.6 填土面倾角的影响
    3.5 结果对比
    3.6 小结
第4章 地震作用下挡墙转动稳定性分析
    4.1 引言
    4.2 地震作用下挡土墙抗转动稳定系数分析
        4.2.1 结果对比
        4.2.2 参数分析
    4.3 地震作用下挡土墙转动位移分析
        4.3.1 转动屈服加速度
        4.3.2 挡土墙转动位移计算
    4.4 小结
第5章 地震作用下挡墙滑动稳定性分析
    5.1 引言
    5.2 地震作用下挡土墙抗滑动稳定系数分析
        5.2.1 结果对比
        5.2.2 参数分析
    5.3 地震作用下挡土墙滑动位移分析
        5.3.1 滑动屈服加速度
        5.3.2 挡土墙滑动位移计算
    5.4 计算结果对比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8)墙后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土压力研究现状
        1.2.1 半无限土压力研究现状
        1.2.2 有限土体土压力研究现状
    1.3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本文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有限土体主动压力计算方法推导
    2.1 引言
    2.2 半无限土体土压力计算理论
        2.2.1 库伦土压力理论
        2.2.2 朗肯土压力理论
    2.3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理论
        2.3.1 有限无粘性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推导
        2.3.2 粘性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推导
    2.4 基于薄层单元法的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3.1 引言
    3.2 有限元软件与土体本构模型的选取
    3.3 模型围护结构选取假定
    3.4 正交实验简介
    3.5 正交实验设计
        3.5.1 模型基本参数设置
        3.5.2 基坑开挖深度
        3.5.3 有限土体宽度
        3.5.4 土体内摩擦角
        3.5.5 土体黏聚力
    3.6 围护结构土压力分布
    3.7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的不同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4.1 引言
    4.2 有限土体尺寸对主动土压力的影响
        4.2.1 不同开挖深度下的四种方法计算对比
        4.2.2 不同有限土体宽度下的四种方法计算对比
    4.3 抗剪强度指标对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的影响
        4.3.1 不同土体内摩擦角φ对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的影响
        4.3.2 不同土体黏聚力c对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的工程应用分析
    5.1 引言
    5.2 工程概况
        5.2.1 项目简介
        5.2.2 基坑支护方案
        5.2.3 基坑监测项目及方法
    5.3 不同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直接对比
        5.3.1 数值模拟建模
        5.3.2 理论推导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4 不同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间接对比
        5.4.1 三种方法计算土压力
        5.4.2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基于边坡与挡土墙相互作用的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边坡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分析
        1.2.2 挡土墙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传统边坡及挡土墙稳定性理论研究
    2.1 经典土压力计算理论
        2.1.1 库仑土压力计算理论
        2.1.2 朗肯土压力计算理论
    2.2 滑坡推力及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2.3 挡土墙稳定性因素分析
        2.3.1 挡土墙的失稳破坏现象
        2.3.2 影响挡土墙稳定性的因素
    2.4 传统挡土墙稳定性计算方法
        2.4.1 抗滑移稳定性验算
        2.4.2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2.4.3 地基承载力验算
第3章 基于力边界和平衡条件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3.1 应力理论解基本思想
    3.2 二维模型步骤
    3.3 边坡防治模型实例分析
    3.4 临空面AB边界应力关系
    3.5 边坡整体力平衡条件
        3.5.1 BC、CD及 PD边界法向应力关系
        3.5.2 CD和 PD边界上的切向应力
        3.5.3 BC边界上的切向应力
        3.5.4 多边形ABCDP的重力
    3.6 后缘开裂小变形AP边界应力求解
    3.7 边坡系数求解
    3.8 边坡应变分布
    3.9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3.9.1 滑面点稳定性分析方法
        3.9.2 滑面稳定性分析方法
        3.9.3 滑体稳定性分析方法
第4章 基于力边界和平衡条件的挡土墙稳定性分析
    4.1 BC边应力连续
    4.2 挡土墙力平衡条件
        4.2.1 沿BC和 CF边的法向应力
        4.2.2 沿BC和 CF边的切向应力
        4.2.3 挡土墙重心确定
    4.3 挡土墙力矩平衡
    4.4 临空点受力分析
    4.5 挡土墙系数求解
    4.6 挡土墙应变分布
    4.7 挡土墙稳定性分析方法
        4.7.1 挡土墙整体抗拉压及抗剪稳定性分析方法
        4.7.2 挡土墙基底与地基接触面的抗滑移稳定性分析方法
第5章 工程应用
    5.1 填埋场边坡防护工程实例
    5.2 传统边坡挡土墙工程计算
        5.2.1 传统边坡稳定性及滑坡推力计算
        5.2.2 传统挡土墙稳定性计算
    5.3 力边界和平衡条件的应力理论解计算分析
        5.3.1 填埋场边坡理论解法
        5.3.2 挡土墙理论解法
    5.4 边坡及挡土墙上力的分布特征分析
        5.4.1 边坡力的分布特征分析
        5.4.2 挡土墙力的分布特征分析
    5.5 边坡稳定性分析
        5.5.1 传统边坡稳定性分析
        5.5.2 滑面点稳定性分析
        5.5.3 滑面稳定性分析
        5.5.4 滑体稳定性分析
    5.6 挡土墙稳定性分析
        5.6.1 传统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5.6.2 挡土墙整体抗拉压及抗剪稳定性分析
        5.6.3 挡土墙基底与地基接触面的抗滑移稳定性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衡重式路堤挡土墙土压力作用特性及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衡重式挡土墙墙背土压力计算
    2.1 静止土压力的计算
    2.2 主动土压力的计算
        2.2.1 朗肯主动土压力理论
        2.2.2 库伦主动土压力理论
    2.3 衡重式挡墙墙背土压力计算
        2.3.1 上墙土压力的计算
        2.3.2 下墙土压力的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衡重式路堤墙有限元计算
    3.1 计算目的
    3.2 有限元计算验证
        3.2.1 垂直墙背工况
        3.2.2 俯斜路肩墙工况
        3.2.3 俯斜路堤墙工况
        3.2.4 小结
    3.3 衡重式路堤挡墙计算
        3.3.1 模型尺寸
        3.3.2 材料参数
        3.3.3 分析步及边界约束
        3.3.4 相互作用及网格划分
    3.4 计算结果
        3.4.1 标准工况
        3.4.2 位移模式
        3.4.3 路堤高度
        3.4.4 路堤坡度
        3.4.5 填料参数
        3.4.6 承重台宽度
        3.4.7 墙高
        3.4.8 上下墙比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正交试验分析
    4.1 极差分析法
    4.2 渐进优化线性回归分析法
    4.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实践及学术成果

四、刚性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的计算通式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粘弹性模型的挡土墙地震土压力及稳定性分析[D]. 杨楠. 绍兴文理学院, 2021
  • [2]富水砂砾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处治技术研究[D]. 韩龙强.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灾变前深基坑主动土压力计算推演及墙土作用试验研究[D]. 张书恒. 燕山大学, 2021(01)
  • [4]超固结状态下挡土墙土压力分布特征的颗粒流数值模拟研究[D]. 赵如月. 长安大学, 2021
  • [5]刚性挡墙平动模式下非极限土压力计算研究[D]. 巨永前.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6]城市密集区相邻基坑同步开挖有限土体土压力计算及变形特性研究[D]. 邵鹏.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7]基于粘弹性模型的挡土墙地震土压力及稳定性分析[D]. 杨楠. 绍兴文理学院, 2021
  • [8]墙后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研究[D]. 尉阳.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9]基于边坡与挡土墙相互作用的稳定性分析[D]. 夏承志.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10]衡重式路堤挡土墙土压力作用特性及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 余浩.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刚性挡墙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