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地方年鉴地域特色

浅谈加强地方年鉴地域特色

一、浅谈强化地方年鉴的区域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王调江[1](2021)在《高校年鉴编纂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年鉴是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高校基本面貌、发展情况及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情况的综合性工具书,对高校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从工作实际出发,对高校年鉴编纂的基本原则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付莉[2](2021)在《新发展理念下地方综合年鉴经济部类编写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年鉴的经济部类是年鉴五大部类中占比最重的一个部类,它包括经济综合管理、经济领域各行业以及开发园区等内容,涵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方方面面,是一地年度内经济发展的全景式再现。经济部类既是各产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记述载体,也是实现年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年鉴经济部类的编写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设计框架结构,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将年度内经济领域各产业发展情况记述得科学、系统,呈现得有广度、有深度,才能以较高的质量真正体现出年鉴作为年度发展实录的价值。

许菲[3](2021)在《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韩自1992年正式建交,迄今已近30年,而两国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历史远比这个时间更长,城市外交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独特因素。单就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成果——缔结国际友好城市来说,从1993年7月1日首对中韩国际友好城市——连云港市和木浦市正式缔结友城关系算起,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韩间已缔结友好省市(姊妹城市)关系206对,韩国成为除日美两国外与中国签订友好城市协议最多的国家。最初,中国连云港市和韩国木浦市缔结友城关系,主要是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时至今日,中韩城市外交合作领域不再限于经贸投资领域,其交往发展广泛辐射到地方政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运动、妇女儿童权益、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等各个领域,交往成果可谓是全面开花。与此同时,中韩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层次不断深化,由最初的省市一级行政单位发展到区县级行政单位,社会组织、市民团体乃至个人纷纷加入到该行列。可以说,城市外交为中韩地方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营造了有利氛围,其在经贸投资、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城市治理、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成果良多,惠泽民众。经历了初期的接触和探索阶段后,经过磨合与调整,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逐渐走向稳定增长阶段,其交往目的和目标由最初的注重获得转向合作共赢发展。在此背景下,中韩国际友好城市的缔结形式不再限于“一对一”关系,开始转向“一对多”方式,而交往模式则由双边为主发展到双边与多边并重,中韩地方政府更深刻地认识到城市国际组织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交往对象也由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其他地区辐射。总体来看,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然,不能就此回避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友好城市总体发展不平衡、合作形式比较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导致民众存在误解、扩大贸易引发双方经贸摩擦。虽然中韩地方政府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但往往是事倍功半。而究其原因则十分复杂,一些属于结构性的因素远非地方政府之力所能解决。如在超国家层面,国际组织越来越多的发挥作用而逐渐改变了既有的交往格局。在国家层面,中央政府的制约、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排除。在民间层面,非政府组织、传媒集团等社会组织实体,也谋求在对外交往中表达利益诉求,都成为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交织,地方、国家和国际事务相交融,现阶段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形势和环境,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探讨。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超国家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次国家行为体、社会行为体四个层次,借助白里安·豪京的多层外交理论,并融合加里·马克斯、里斯贝特·胡格提出的多层治理理论,形成理论阐释和具象认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总体分析框架。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审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系由多元行为主体的影响交互所造成,远非是地方政府层次一力所能突破解决。同样,在多层面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的,还包括超国家行为体层面的各类国际组织、国家行为体的代表——中央政府,以及社会行为体层面的非政府组织和日益活跃的各类传媒力量。由于公民社会、地方行政、国家政治、国际政治在囯际政治国内化、国内政治国际化的交互作用下日益结合为一个多层化的世界政治舞台,由此中韩城市外交发展所牵涉到各层面因素也越来越多。其中的任何一个行为主体要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必须在社会、地方、国家和国际的多个维度层次上同时采取行动,才能够有望获得最终的成功。显然,中韩城市外交要取得持续健康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社会行为体、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等多元主体层次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基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当前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存在合作形式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民众时有误解等突出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虽然地方政府或能自力解决,但平衡区域发展、解决两国经贸摩擦等绝非地方政府能力之所及。以中韩地方经贸摩擦为例,虽然市民团体抗议、反倾销调查、构筑技术性壁垒等单一化的表象不时呈现,但实质却与国家层面的中韩同为外贸型经济增长模式不无关系。伴随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加快,中韩间产品差距减小、市场争夺趋于激烈,加之两国经贸依存度颇高,尽管中韩地方政府有较大意愿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但调整外贸、产业结构政策等属于中央政府权限,地方政府奈何不得,在政治、安全、外交等敏感议题上更是如此。不过,上述表象并不是说地方政府无可作为。其实,中韩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参与国际次区域合作和国际城市组织的契机,为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共同努力在国际平台上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可以在联合国框架下、借助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来解决彼此间的争端。总而言之,积极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符合两国的核心利益诉求,有利于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包括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内的多个主体层次上的共同努力、统筹协调缺一不可。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是中韩友好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不仅与中韩地方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当地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意愿有关,更与国家层面的宏观发展政策等密切相关。对此,除地方政府自身的积极努力外,还需要国家层次宏观政策上的资源平衡调配,尤其是向中韩发展落后地区予以政策性倾斜,促进其走上外向型合作发展道路,更多、更全面地展现城市外交在新时期中韩伙伴关系发展中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马鹏云[4](2021)在《地方文献整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文章分析了地方文献收集及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目前大多数图书馆使用的地方文献分类方法,从重视编目索引工作、加强数据共享意识、重视收集自然科学文献以及建立共享中心的角度提出了地方文献整理策略,旨在为地方文献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朱家慧[5](2021)在《遵义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提出

吴光福[6](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赣南乡村发展的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倩[7](2021)在《山东省地级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究》文中指出

张凯[8](2017)在《提高地方综合年鉴实用价值的途径——以桂林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政府主持编纂的地方性综合年鉴,既是地方综合性管理的文献资料,又是地方公益性的文化产品。要通过调整框架结构,突出地方特色和优势;择优选题选材,突出年度地情资料工具书的特色和优势;严格规范撰稿和编辑内容,建立条目内容要素规范化;挖掘和拓展地方年鉴的深层次资料;加大公共信息的反映力度,突出政府主办年刊的特色和优势;增加便鉴性和实用性资料,突出县(区)地方综合年鉴的特色和优势等六个方面来提高地方综合年鉴的实用价值。

侯桂芳[9](2017)在《区县年鉴凸显地方特色浅议》文中提出区县年鉴凸显地方特色应充分立足本地区情区史,挖掘"人有我无"的区域特色,依据五年规划充分反映中长期特色,以年度大事、要事反映当年特色,立足街道(镇)挖掘基层特色。地方特色应在框架中加以体现,但框架应采取特色+规范模式,以规范为主体,特色来点睛。体现地方特色的重点应放在内容上面,构建以条目、专文、专记、图片等多途径反映地方特色的立体化体系。

一溪,张文娟,张燕铭[10](2010)在《论点摘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论探讨试论建立方志馆是地方志事业的基础黄楚芬在《潮州》2010年第1期上发表文章,根据自己多年来参与修志工作的体验,回顾首轮修志出现的志成人散的教训,分析建立方志馆的主要途径,浅论方志馆建设对地方志事业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建立方志馆是地方志事业的基础

二、浅谈强化地方年鉴的区域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强化地方年鉴的区域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年鉴编纂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期高校年鉴的重要作用
    1.年鉴具有资政、存史的作用。
    2.年鉴具有积淀、传播学校文化的作用。
    3.年鉴具有促进高校档案工作的作用。
二、高校年鉴编纂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高校年鉴编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年鉴编纂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2.质量意识不强,信息内容缺乏效益型。
    3.年鉴表现形式单一,缺少变化和个性。
    4.理论研究滞后,年鉴实践缺少理论指导。
    5.年鉴信息利用率偏低,社会效益不明显。
    6.编纂人员专业性不强,不利于年鉴质量的提高。
    7.年鉴编纂人员流动性大。
    8.年鉴编纂工作缺乏横向交流。
四、加强年鉴编纂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争取领导重视。
    2.制度先行,确立标准,出台全面、统一、规范的指导性意见。
    3.加强年鉴编纂工作管理网络建设。
    4.与时俱进,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提质增效。
    5.强化创新意识,实现年鉴编纂内容和表现形式个性化。
    6.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7.加强高校年鉴理论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8.积极拓展渠道,加大年鉴宣传力度。
    9.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编纂能力。
    10.广泛开展年鉴编纂学术交流和探讨。

(2)新发展理念下地方综合年鉴经济部类编写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年鉴经济部类编纂现状简析
    (一)基本状况及编纂亮点
    (二)存在问题及需要改进之处
        1.未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年鉴编纂滞后于现实发展
        2.未能以科学标准规范设计框架,排序随意且领属关系失当
        3.未能结合本地实际深入研究地情,地方特色、时代特征不鲜明
        4.条目记述缺少“点”“线”“面”的结合,年度亮点条目不多
二、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及对年鉴经济部类编写的引领作用
    (一)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及其在经济方面的导向作用
    (二)新发展理念对年鉴经济部类编写的引领作用
三、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年鉴经济部类编纂的具体路径
    (一)更新编纂理念,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年鉴经济部类编写
    (二)科学设计框架,做到按逻辑关系正确分类并有序编排
        1.年鉴经济部类框架要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科学设计
        2.年鉴经济部类框架要按照经济学概念进行合理排序
    (三)强化创新意识,在守正创新中彰显一地经济发展特点
        1.创新框架设计,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和产业布局
        2.把握时代脉搏,跟随社会发展增设类目展现时代特点
        3.创新条目编写,通过特色条目、亮点条目拓展年鉴的记述深度
        4.创新组稿模式,扩大经济部类各行业资料搜集范围
        5.创新编排形式,以新技术手段多渠道呈现年度发展新貌
四、结 语

(3)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既有研究述评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和不足
        (一)主要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城市外交的界定、沿革和理论基础
    一、城市外交的界定
        (一)城市外交的定义
        (二)城市外交的特征
        (三)城市外交的形式
        (四)城市外交的作用
    二、城市外交的沿革
        (一)城市外交的发展
        (二)城市外交的繁荣
        (三)中国的城市外交
    三、城市外交地位的确立
        (一)城市成为城市外交的主体
        (二)城市外交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
        (三)城市国际组织提振城市外交地位
    四、多层外交理论对城市外交的阐释
        (一)多层外交理论的内核
        (二)多层外交理论的辨析
        (三)对城市外交的再阐释
    小结
第二章 中韩城市外交的演变发展与地位作用
    一、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历程
        (一)接触探索阶段
        (二)磨合调整阶段
        (三)稳定增长阶段
    二、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情况
        (一)中韩双边交往情况
        (二)中韩多边交往情况
    三、中韩城市外交的进展成效
        (一)友好城市数量持续增加
        (二)友好城市合作领域扩大
        (三)友好城市合作层次加深
        (四)发展成果惠及两国人民
    四、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特点
        (一)交往对象的多层次性
        (二)同层交往的非唯一性
        (三)结好偏好经济发达地区
        (四)从注重获得走向合作共赢
    五、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
        (二)城市外交对中韩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
    小结
第三章 中韩城市外交主要行为体层次分析
    一、超国家行为体层次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
    二、国家行为体层次
        (一)居于支配地位的中央政府
        (二)囿于地域主义的国内政党
    三、次国家行为体层次
        (一)具备担当城市外交主体能力和意愿的城市
        (二)外部环境有利于作为城市外交主体的城市
    四、社会行为体层次
        (一)不能被忽视的非政府组织
        (二)引领舆论的新旧传媒集团
    五、不同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
        (一)次国家行为体与国家行为体的相互作用
        (二)次国家行为体与超国家行为体相互影响
        (三)社会行为体对次国家行为体的不同影响
    小结
第四章 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及成因
    一、各地区总体发展不均衡
        (一)资源条件导致的友城分布不均
        (二)政府偏好招致各项发展不平衡
    二、合作形式单一、影响受限
        (一)开展城市外交常用的合作方式
        (二)倚重某一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以浙江为例评估城市外交效果
    三、民间主体参与程度不高
        (一)中韩城市外交由官方主导
        (二)官方合作欠灵活、效果不佳
        (三)政府参与过多、民间积极性低
    四、传播不足、民众易受误导
        (一)塑造城市形象太重视官方交流
        (二)效果不理想、应重视渠道和方式
        (三)第三方误导易致民众看法片面
    五、经济摩擦、贸易保护增多
        (一)中韩双边经贸总体情况
        (二)中韩经济摩擦现象增多
        (三)韩国过度采用保护手段
    六、多层外交理论下中韩城市外交问题成因分析
        (一)相关利益集团的干预
        (二)地方条件能力的差异
        (三)国家制度体制的制约
        (四)国际组织调解的盲区
    小结
第五章 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路径抉择
    一、运用国家力量,统筹地方发展
        (一)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边界
        (二)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资源调配
    二、拓宽交往渠道,创新合作形式
        (一)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外交模式
        (二)加深合作层次尝试内容创新
    三、鼓励多方参与,建立互惠机制
        (一)鼓励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
        (二)落实惠民机制争取民众支持
    四、重视媒介作用,强化传播力度
        (一)注重媒体公关树立良好形象
        (二)拓宽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
        (三)加强对自媒体的监控和疏导
    五、借力国家外交,融入国际组织
        (一)借助国家外交改善外部环境
        (二)大力发挥国际组织建设作用
    六、促进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城市外交作用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北方”“新南方政策”
        (二)发展战略对接对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积极影响
        (三)深化城市外交对中韩发展战略对接的促进作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地方文献整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重视地方文献编目索引工作,强化专题管理意识
    1.1 地方文献编目工作现状
    1.2 编目必须凸显地域特征,重视“主题标引”和“内容揭示”等子项目注释
2 加强数据共享意识
3 重视自然科学方面的地方文献征集
4 建立地方文献信息中心
5 重视历史思维的培养,拓宽地方文献收集范围
6 结语

(8)提高地方综合年鉴实用价值的途径——以桂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年鉴的实用价值
二、如何提高地方综合年鉴的实用价值
    (一) 调整框架结构, 突出地方特色和优势
    (二) 优化选题选材, 突出年度地情资料工具书的特色和优势
    (三) 严格规范撰稿和编辑内容, 建立条目内容要素规范化
    (四) 挖掘和拓展地方年鉴的深层次资料
    (五) 加大公共信息的反映力度, 突出政府主办年刊的特色和优势
    (六) 增加便鉴性和实用性资料, 突出县 (区) 地方综合年鉴的特色和优势
三、结语

(9)区县年鉴凸显地方特色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凸显地方特色, 应充分立足本地区情区史
    (一) 立足区情区史, 挖掘“人无我有”的区域特色
    (二) 立足五年规划, 构建本区中长期发展特色
    (三) 立足大事要闻、社会热点, 充分反映年度特色
    (四) 立足街道 (镇) , 充分反映基层特色
二、凸显地方特色, 重点应轻框架重内容
    (一) 对年鉴框架定时进行更新是非常必要的
    (二) 对框架的调整应持慎重态度
    (三) 年鉴框架应是特色+规范模式。框架是一部年鉴的骨架
三、凸显地方特色, 应构建多途径立体化体系
    (一) 条目是展示地方特色的主阵地
    (二) 专文和专记是凸显地方特色的重要抓手
    (三) 图片是凸显地方特色的窗口

四、浅谈强化地方年鉴的区域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年鉴编纂实践与思考[J]. 王调江.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1(12)
  • [2]新发展理念下地方综合年鉴经济部类编写的思考[J]. 付莉. 中国年鉴研究, 2021(03)
  • [3]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D]. 许菲. 吉林大学, 2021(01)
  • [4]地方文献整理策略研究[J]. 马鹏云.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07)
  • [5]遵义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研究[D]. 朱家慧.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6]改革开放以来赣南乡村发展的历程与经验研究[D]. 吴光福.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7]山东省地级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研究[D]. 王倩. 安徽大学, 2021
  • [8]提高地方综合年鉴实用价值的途径——以桂林市为例[J]. 张凯. 广西地方志, 2017(05)
  • [9]区县年鉴凸显地方特色浅议[J]. 侯桂芳. 上海地方志, 2017(02)
  • [10]论点摘编[J]. 一溪,张文娟,张燕铭. 沧桑, 2010(07)

标签:;  ;  ;  ;  ;  

浅谈加强地方年鉴地域特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