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引黄灌区小浪底水库对泥沙淤积的影响及防治

山东引黄灌区小浪底水库对泥沙淤积的影响及防治

一、小浪底水库对山东引黄灌区泥沙淤积的影响及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金文婷[1](2021)在《黄河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与与均衡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目前,黄河正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利用挑战。一方面,近四十年来,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黄河水沙情势发生改变,呈现出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生态环境受损、河道泥沙淤积等突出问题,制约着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近年来黄河径流量呈减少趋势,使得缺水及生态问题进一步突出。梯级水库群在防洪、生态、供水、发电、输沙等方面发挥着显着作用,承担着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河流生态健康的重要使命。为了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亟需研究径流减少背景下黄河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与均衡调控,重点保障水资源多目标利用的关键利益,为黄河梯级水库群调度下供水、发电、输沙、生态多目标形成协同有序、利益均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黄河梯级水库群为研究对象,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角度出发,以水文学、水资源学、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协同学以及混沌理论为指导,系统地提出一套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与均衡调控、调度系统混沌特征识别与引导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以期为径流减少背景下存在多目标激烈竞争关系的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协同学提出了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理论,确定了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的总体原则,即在保障各目标关键利益的基础上,通过统筹协调、甚至必要时适度牺牲非关键利益来实现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识别了黄河上游及中下游供水、发电、输沙、生态各目标的关键利益与非关键利益,选取了相应的序参量,确定了序参量阈值,为构建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2)构建了黄河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模型(协同模型)及传统的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调度模型(传统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协同模型的序参量权重,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两种模型进行求解。验证算例的协同模型与传统模型结果对比表明:协同模型以较小牺牲4.35%的非关键发电利益换取了多目标利益(尤其是关键利益)较传统模型的全面提高,验证了协同模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协同模型更加符合缺水流域在多目标竞争激烈背景下的水资源高效利用要求,为梯级水库群调度下“水-沙-电-生态”多目标在时段间形成协同有序提供了技术支撑。(3)提出了基于满意边界的时段内多目标均衡调控方法,以促使协同模型结果在逐时段内达到多目标利益均衡。引入满意度概念以衡量时段内单目标的利益满足程度,由时段单目标满意度的最大、最小值所构成的区间作为“满意边界”,通过合理的方法获取各目标的满意边界;以满意边界为依据对协同模型结果进行逐时段多目标利益均衡检验,对时段内满意边界遭到破坏的目标进行调控,以确保时段内多目标利益均在满意边界内;为梯级水库群调度下“水-沙-电-生态”多目标在时段内实现利益均衡提供了科学支撑。(4)提出了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调度系统混沌特征识别与引导方法。引入混沌理论及相关概念,论证了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调度系统为非线性动态系统,具有混沌特征;提出了以梯级水库群逐时段“水-沙-电-生态”多目标满意度闭合面积时间序列作为表征水库群调度系统运行状态的混沌时间序列,用于提取混沌特征指标(关联维数及Kolmogorov熵);评价多目标利益均衡调控是否有利于降低梯级水库群调度系统的混沌特征,引导水库群调度系统向减小混沌程度与复杂程度的方向演进;为选取混沌特征较小的梯级水库群运行方案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5)以黄河上游径流变异点(1990年)为分界,对1960~1989年及1990~2015年两个径流序列的黄河上、中下游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与均衡调控最终方案进行分析,量化了径流减少对黄河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目标利益的影响;在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与均衡调控的指导下,各目标关键利益受损程度明显小于非关键利益的受损程度,体现了所提理论与方法在径流减少的背景下以各目标关键利益为保障重点的战略优势。(6)设置了 2030水平年现有水利工程条件及有古贤水库两种情景;通过对1990~2015年径流序列的黄河上、中下游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与均衡调控最终方案分析,量化了河道外综合需水增加及古贤水库生效对黄河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目标利益的影响,分析了古贤水库参与联合运行后黄河中下游梯级水库群运行方式的变化。

董晓知[2](2021)在《基于平面二维水沙模型的位山灌区输沙渠泥沙运移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浪底水库进入正式生产运行后,黄河下游特别是山东境内的引黄灌溉地区,水沙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引水能力降低、输沙量变小等新形势。在小浪底水库持续运行的新形势下,排沙问题仍未减轻,为解决位山灌区的泥沙问题,提高渠道的输水输沙能力,减少泥沙淤积,保证灌区的正常运行,本文以位山灌区一支改造后的输沙干渠——东输沙渠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总结东输沙渠现状年的水沙特性的基础上,以控制输沙渠渠道泥沙淤积为目标,通过MIKE 21软件构建相应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泥沙运移特性进行探究,并设计典型工况对水流特性及泥沙淤积分布规律进行模拟预测,筛选保水输沙的最佳方案,为山东省等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干渠泥沙治理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灌渠实测水沙数据及往年的水文资料,利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分析输沙渠现状年的水沙特性,得到了位山灌区引水能力的新情况,在水流特性的分析中的得到流量与水位呈正相关,在探究不同断面不同流量的水位中发现过水断面面积及水深的沿程变化规律。(2)对采样结果分析,得到含沙量在时空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在空间上,含沙量沿渠减少;在时间上,含沙量与引水流量呈正相关。通过对渠道挟沙能力的分析中发现流量对干渠的挟沙能力影响较大,为满足冲淤平衡,灌区东渠引水流量应控制在40m3/s以上。在对泥沙粒径分析中得到渠道中泥沙均以粘粒、粉粒为主,砂粒占比很小。泥沙粒径分布在夏灌时期最大,秋灌次之,春灌最小;空间上沿渠呈现逐渐细化的趋势。(3)运用MIKE 21软件建立了适用于输沙渠道的平面二维水流泥沙输移模型,根据渠道现状年的地形水文泥沙资料,对模型率定验证,比较模拟结果和实际值,得到数值模拟的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水文、泥沙淤积情况,验证了平面二维水沙模型的可靠性,可以用于输沙渠泥沙冲淤演变数值模拟。(4)设置泥沙预测模拟的四种工况,运用验证后的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实现了水动力及泥沙预测模拟的可视化。针对水流特性(流速与水位),泥沙纵向、横向形态发展及淤积总量四个角度,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确定了方案三——在流量为40m3/s下,渠道可以实现冲淤平衡是最优方案,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为灌区的输沙渠实际调控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张旭东[3](2020)在《黄河干支流骨干枢纽群泥沙动态调控指标体系和阈值研究》文中认为黄河从古至今就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但同时也是发生灾害最多的河流之一,含沙量之高世界闻名,其特点就是水少沙多,本论文使用黄河实测资料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首先研究黄河上游宁蒙河段,中游小北干流河段和下游河段的水沙变化特点,分析表明,黄河各河段普遍出现年际间来水来沙量减少和大流量级别来水减少、存在不同程度的主槽萎缩、淤积、平滩流量减小、河道过流输沙能力大大降低,最终造成洪灾、旱灾、凌灾等现象。这些现象主要由黄河水沙不协调,黄河水沙年际间与年内间不均衡,含沙量高等特点决定,对黄河流域造成严重的威胁和生命财产损失;其次进行了黄河各河段在防洪防凌调控指标阈值分析,输水输沙功能调控指标阈值分析2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未来可保持与塑造黄河各河段健康输水输沙的阈值指标。从而为黄河利用干支流水库群对进入下游的水沙关系进行调节和控制,塑造出相对协调的水沙关系,提供科技支撑。取得的分析成果有1、依据黄河的来水来沙特点,从不同河段、不同功能体系、最重要控制指标和沿程调控指标等4个层次,初步构建了黄河干支流骨干枢纽群泥沙动态调控指标体系。2、宁蒙河段水沙变化特点:水沙分布不协调,水沙异源;水沙量年际、年内分布不均匀;近年来输水输沙主要集中在500~3000 m3/s流量级内。为避免宁蒙河段进一步淤积萎缩,宁蒙河段输水输沙功能调控指标阈值确定为:流量2000m3/s~2500 m3/s,含沙量不超过10 kg/m3,来沙系数小于0.004 kg.s/m6。3、中游小北干流河段水沙变化特点:来水来沙量年内、年际分布不均匀,尤以来沙量更甚;1987年以来,小北干流的来水来沙量呈现较为明显的减小趋势;1987年以来,小北干流小流量出现的几率明显增加、大流量相反;小北干流年平均含沙量年际变化也很大。确定小北干流河段输水输沙功能调控指标阈值为:流量在2500 m3/s左右,来沙系数在0.013 kg.s/m6左右,三门峡水库继续采用蓄清排浑运用且汛期敞开下泄、非汛期平均运用水位315 m(运用水位最高不超过318 m),在此条件下,可以使得小北干流河道不淤积、潼关高程不抬高。4、黄河下游河段水沙变化特点:水沙年际、水沙年内分配不均匀;1986年以前水沙量的减小基本没有破坏黄河下游水沙搭配关系,而1986年以后水沙搭配关系明显恶化,2003年以来的水沙搭配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近年来黄河下游的输水输沙主要集中在1000~4000 m3/s洪水中。黄河下游河段输水输沙功能调控指标阈值确定为:来沙系数不超过0.01 kg.s/m6、含沙量在25.5 kg/m3以下、汛期平均水量大于105亿m3、流量在4000 m3/s左右时,黄河下游河道的能够满足输水输沙功能的需求。

曲晓玲[4](2020)在《配沙改良对粘质盐土盐分及离子吸附与淋洗的影响》文中指出受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土壤盐碱化的面积正在不断增加,土壤盐碱化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壤盐碱化治理成为许多国家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粘质盐土是黄河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粘重,土壤盐分(Na+)大量积累,是粘质盐土改良利用的难点。黄河三角洲地区泥沙淤积、治理和利用困难,泥沙治理始终是影响引黄灌区长期安全、经济运行的首要问题。研究配沙改良对粘质盐土吸附和淋洗性能的影响,对提高粘质盐土产量,促进黄河三角洲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引黄泥沙对滨海粘质盐土盐分及离子吸附与淋洗的影响机理,本文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粘质盐土为研究对象,利用黄河三角洲引黄灌区亟需处理的大量淤积泥沙,对滨海粘质盐土进行室内和田间配沙改良试验。室内试验采用土柱模拟的方法,进行了土壤水盐吸附试验,主要研究配沙对土壤水分吸附、盐分及离子吸附淋洗的影响,确定适宜的配沙量范围进行田间试验。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引黄泥沙与粘质盐土在颗粒组成上存在显着差异,引黄泥沙中沙粒1-0.05mm含量为95%,粒径<0.005mm的粘粒含量为0%,而粘质盐土中1-0.05mm的沙粒含量仅占3.8%,粘粒含量高达39.8%。随土壤配沙量的增加,混合土壤中沙粒和粉粒的含量呈线性递增趋势,而粘粒含量呈线性递减趋势。(2)引黄泥沙与粘质盐土在盐分含量及离子组成上差异明显,随土壤配沙量的增加,土壤盐分含量从全粘质盐土不加引黄泥沙到全引黄泥沙不加粘质盐土,共降低了70.1%,土壤中Na+、Mg2+、Ca2+、SO42-占阳(阴)离子的比例均显着降低,土壤中Na+占阳离子总量的比值降低了19%,Mg2+、Ca2+、SO42-占阳(阴)离子的比例分别降低了2%、10%、3.3%。土壤主要盐分离子占阴(阳)离子总量的比例均呈逐渐降低趋势,特别是Na+、Cl-分别降低了26.3%、8.5%。(3)配沙改良可以降低粘质盐土对水分、盐分及离子的吸附能力,土壤饱和含水量均与配沙量存在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沙粒含量与盐分及离子含量存在极显着相关关系,其中土壤中Na+、Ca2+、SO42-随土壤沙粒含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建立土壤沙粒含量与盐分离子Na+、Cl-含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当土壤配沙量低于32.0kg/m2时,土壤中Na+、Cl-含量均逐渐降低。(4)随土壤配沙量的增加,咸水淋洗后和去离子水淋洗后,土壤的盐分离子比例和组成的变化差异性显着(p<0.05),研究表明,配沙改良能有效抑制土壤对盐分离子的吸附作用,改善土壤孔隙结构,促进盐分淋洗,降低土壤中Na+和Cl-的相对含量,提高土壤中Ca2+、Mg2+、K+等的相对含量。(5)田间配沙改良后,随配沙量的增加,土壤持水能力逐渐降低。与CK处理相比,随土壤配沙量的增加0-20cm表层土壤盐分及Na+、Cl-的含量均逐渐降低,差异性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随土壤配沙量的增加,表层土壤总盐分中(Na++Cl-)的相对含量逐渐降低,2016年和2017年S7处理分别比CK处理降低了14%、11%。(6)配沙改良后,田间小麦产量显着提高(P<0.05),2016年S5处理小麦产量比CK处理提高了64.4%;2017年产量在S2处理小麦产量比CK处理提高了29.3%;2018年S5处理小麦产量比CK处理提高了33.9%。

衡勇[5](2019)在《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黄河下游封丘河段再造床过程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河下游封丘河段位于黄河最后一道弯“兰考弯”,上接原阳河段,下连长垣河段,河道左岸为封丘县,右岸开封祥符区,属于典型的游荡性河道。封丘河段具有黄河下游河道的典型特征,简称有“四个最”:河道断面最宽,临背悬差最大,河道横比降最大,滩区内人口最多。自小浪底水库投入使用以来,改变了封丘河段的来水来沙条件,该河段在新的水沙条件下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河势上提下挫、工程靠河不稳定,河道出险频率较大,“二级悬河”局面依然严重,引黄取水能力下降等问题。所以研究封丘河段对于整个黄河下游的治理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典型意义和紧迫感。本论文通过搜集黄河下游封丘河段1961-2018年期间58年的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和平均含沙量资料,统计分析历年的来水来沙量情况,并通过M-K秩相关分析法获得该段在近几十年的水沙变化趋势。在收集了该段历年主流线变化的基础上,对河段再造床过程中河势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该河段不同时段的河势演变过程的规律性。同时,通过收集整理封丘河段2000-2018年期间柳园口、夹河滩、禅房四个典型横断面资料,分析了各个断面随时间变化特征和主河槽变化趋势,从中探寻河道的冲淤变化规律。对该河段的同流量水位的变化情况、平滩流量和河相系数等河流行洪能力因素也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该段河段再造床过程中断面变化特征。结合封丘当前河道工程存在的实际情况,分析新的河势变化情况下该河段面临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小浪底水库运用以后封丘河段再造床过程中的水沙变化、河势演变及断面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目前河道存在问题给出一些整治措施和建议:一通过加强河道整治力度来控制河势和减小工程出险频次;二是通过合理开放采砂、增加调水调沙洪水量级以及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河道淤积疏浚方式等措施治理封丘河段的“二级悬河”现象。三是通过开展涵闸改建、渠道清淤、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等方法解决封丘河段引黄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四是通过积极开展防汛宣传和防汛抢险综合演练来提高该河段防汛抢险水平。

陈吟[6](2019)在《冲积河流水系连通性机理与预测评价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系连通是河流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指标,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会引起水系连通性衰退问题。本文以泥沙运动、河床演变、生态环境、边坡稳定等理论为基础,利用现场调研、资料分析、理论研究、模糊数学和图论等多种技术手段开展冲积河流水系连通性机理与预测评价模型的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完善并提出了水系连通性的内涵与分析模式。基于河流系统的基本组成元素,从河流边界、水流、泥沙和生态等方面系统地完善了水系连通性的内涵;结合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等理论,根据河流系统的基本连通单元与结构形态,在总结水系连通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通道纵向连通、滩槽侧向连通、分(汇)流连通等水系连通性的分析模式。(2)揭示了水系连通的机理及影响因素。从连通通道的输水输沙特性出发,推求纵向连通通道的河相关系,探讨连通通道的形态和稳定性变化特点,揭示其连通机理;根据河道滩槽水沙交换原理和分(汇)流区的河床演变特性,总结了滩槽侧向连通模式和分(汇)流区连通模式的连通机理;通过分析连通通道冲扩与淤堵的特点,提出了通道岸滩崩退模式和崩退速率的计算方法;进而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系连通性的影响机制。(3)构建了水系连通性的指标体系和预测评价模型。结合水系连通内涵和连通类型,建立了反映水系边界、水流、泥沙、生态等元素的连通性指标体系。结合河道连通机理和功能指标的控制方程,计算河道的功能连通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图论及其耦合,构建水系连通性的预测评价模型,并给出了水系连通性的评价标准,为典型水系河道连通性的综合评价提供基础。(4)探讨了河道连通性与水沙变异的响应关系。针对黄河下游、荆江水系水沙变化态势,根据河道的水力几何关系及相应的功能连通指标,导出了典型河道连通性指标与来水来沙条件之间的函数关系,深入分析了典型河道水沙变异对河流系统连通性的影响。(5)系统评价了典型河流的连通性变化并给出建议。1960-2010年黄河下游河道连通性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过程,1991—2003年河道连通性最差,2003年后从差逐渐改善为良好,其中水沙变异、水库调控、两岸引水等是连通性变化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1960-2010年荆江水系连通性整体有增加趋势,总体处于较好水平,其中干流河道的连通性逐渐增加,处于较好水平;而三口通道的连通性逐渐减弱,处于中偏差水平,其他单元变化不大,均处于较好水平。水库建设、河道整治、河道裁弯、围垦造地等活动是影响荆江水系连通度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三峡水库运用是荆江水系连通性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

郑乾坤[7](2018)在《配沙改良对滨海粘质盐土水分和物理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需求量持续增长,人均土地占有量越来越少,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各类盐碱土作为潜在的后备资源,经过改良利用可以扩大耕地面积、减缓土地资源压力、增加粮食产量。针对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和引黄灌区存在的大量工程泥沙这两个严重问题,进行了粘质盐土配沙改良的田间和室内试验,主要研究了粘质盐土经过配沙改良后,其土壤水分和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通过引黄泥沙对粘质盐土的孔隙状况、水分特性、饱和导水率等影响的一系列土柱模拟试验,基本明确了不同配沙量对粘质盐土孔隙类型和比例、土壤饱和导水率等土壤水分和物理性质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簸箕李引黄灌区多年的水沙监测资料,研究了小浪底水库运行对黄河三角洲典型引黄灌区引沙量和引沙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运行后,各引黄灌区的年均引沙量大幅度降低,引沙粒径却逐年增加,造成干渠淤积,影响灌区正常运行。(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粘质盐土配沙改良后,土壤中>0.05mm极细沙粒含量明显提高,<0.002mm的粘粒含量降低,不同处理间差异显着;土壤容重随配沙量增加而有所降低,土壤的总孔隙度特别是土壤的通气孔隙数量和比例增加,土壤孔隙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土壤饱和导水率发生显着增加,提高了粘质盐土的水分渗透性,有利于土壤盐分的快速淋洗。(3)通过不同土沙配比模拟土柱的土壤压力膜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沙量变化条件下土壤水分及孔隙状况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极细沙粒与土壤通气孔隙、毛管孔隙、无效孔隙和土壤大孔隙等不同类型孔隙之间的数学关系,明确了配沙改良对粘质盐土孔隙状况的影响机理。(4)根据不同土沙配比模拟土柱的饱和导水率室内试验结果,建立了极细沙粒与土壤饱和导水率之间的数学关系,明确了配沙改良对粘质盐土饱和导水率的影响机理。(5)粘质盐土配沙改良后,土壤剖面水盐动态明显出现配沙层和配沙层以下的变化差异。0-30cm的土壤含盐量比配沙层以下变化显着,配沙层对抑制表层土壤盐分积累的作用明显,但是土壤含水量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6)粘质盐土进行配沙改良后,CK、NS1、NS2三个处理的产量分别为4254.78kg/ha,5657.88kg/ha,7174.8kg/ha。与CK相比,NS1和NS2两个配沙处理的小麦产量分别增加了32.98%和62.63%,结果表明配沙改良对冬小麦的产量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陈启文[8](2016)在《大河上下》文中指出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引子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但黄河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一个让人类费尽猜测的千古之谜。这一谜团近年来已被中国地理学家揭开了,并且向世人再现了在地球造山运动中大地重新塑形和黄河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的阐释过于深奥,这里我尽可能把它转化为简明扼要的常识。第一阶段

姜海波[9](2012)在《位山灌区水沙调度方式与沉沙池输沙通道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位山灌区居全国六个特大型灌区的第五位,也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引黄灌区,它承担了聊城市36万hm2的农业灌溉、工业及城市生态的供水任务,在当地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承担了引黄济津、引黄入冀两大跨流域调水任务,有力地支援了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经济建设。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以来,黄河下游河道持续冲刷,造成灌区引水口前河床高程下降,灌区引水水位降低,大流量引水概率减小,位山灌区总结的“高水位、大流量”运行模式更多的是由低水位、中小流量来代替。本文通过分析灌区渠道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水流挟沙特性,研究了各种输水调度运行模式的机理。为拓宽灌区调度运行方式提供技术支撑,新的高效运行方式可弥补小浪底水库运行给灌区带来的不利影响。经对较高和较低引水含沙量条件下沉沙池冲淤特性的分析,研究了位山灌区运行以来不同引水含沙量条件下西沉沙池泥沙冲淤特点,提出当前较低引水含沙量条件下沉沙池的输沙功能及输沙通道运行方式和未来较高引水含沙量条件下的沉沙池容沙功能及动态调控运行方式。沉沙池运行方式的实现必须有相应的工程措施,即沉沙池尾部的调控设施。本文通过对传统的以挖待沉运行方式及近3年来输沙通道方式的效果进行系统观测分析对比,说明输沙通道运行方式大大减少了沉沙池的淤积,可以减轻灌区的清淤费用和泥沙二次治理负担。输沙通道方式延长沉沙池使用时间,清淤量小且无池外弃沙,回淤量小,适当维护可保持输水输沙条件,整体减沙运行效果十分明显。实现沉沙池动态调控运行和灌区水沙的优化调度,离不开相应的工程措施配套。因此,灌区水沙优化调度方式研究,绝不仅仅是灌区有一个好的运行方式,而是必须有相应的工程措施为运行方式提供保证。利用灌区水沙数学模型计算工程改造方案,结果表明,单纯降低西沉沙池出口高程不能有效减小西输沙渠泥沙淤积,必须把西输沙渠—西沉沙池—总干作为一个系统,降低总干渠出口高程,才能达到减少全系统泥沙淤积的目标。位山灌区的泥沙治理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对灌区泥沙优化配置。只有多措并举,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张巨磊[10](2011)在《山东省位山灌区引黄工程泥沙综合治理与效益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条件,消除池区内外的不平衡发展状况,维护社会稳定,均衡协调发展的的原则,通过对位山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生态环境现状与变化、泥沙淤积现状与淤积规律及成因进行研究,结合位山灌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位山灌区引黄工程泥沙综合治理模式,分为高地治理、村庄搬迁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西输沙渠改造工程建设、东西沉沙池连接渠工程建设和沉沙池扩容等五项工程治理模式,并根据治理模式产生的效果进行效益分析。项目实施后的国民经济各项指标: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7.07%;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24;经济净现值ENPV=6658.91万元。从计算结果看,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12%,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经济净现值大于零。项目的实施使沉沙池区运用年限由现状仅5年延长到30多年,基本解决了西输沙渠的淤积问题,促进位山灌区可持续发展;使池区群众人均占有耕地由治理前的1.1亩增加到1.6亩,增幅达45%;沉沙池高地还耕后,粮食单产将由治理前的不足150kg提高到550kg,成为高产稳产田;此外,还保障了引黄入卫、引黄济津工程的顺利实施,有效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确保了天津市城市用水安全。本文研究提出的调整农业发展与灌溉思路,对缓解位山灌区农民对土地的需求矛盾,从根本改善引黄池区的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条件,缩小与灌区经济发展差距,以及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其他类型灌区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二、小浪底水库对山东引黄灌区泥沙淤积的影响及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浪底水库对山东引黄灌区泥沙淤积的影响及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与与均衡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进展
        1.2.2 协同学在水资源领域研究进展
        1.2.3 混沌理论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研究区域概况及资料
    2.1 黄河流域概况
        2.1.1 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
        2.1.2 河流水系及河段概况
        2.1.3 水资源利用概况
        2.1.4 泥沙与生态状况
    2.2 数据资料分析
        2.2.1 径流资料
        2.2.2 综合需水资料
    2.3 黄河干流梯级水库群概况
    2.4 小结
3.基于协同学的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理论
    3.1 协同学及其用于研究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调度系统可行性分析
        3.1.1 协同学概述
        3.1.2 基于协同学研究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调度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3.2 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理论
        3.2.1 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原则
        3.2.2 关键利益与非关键利益识别及序参量选取
        3.2.3 序参量阈值确定
    3.3 小结
4.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模型构建及验证
    4.1 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模型构建
        4.1.1 序参量有序度量化
        4.1.2 子系统有序度量化
        4.1.3 多维协同控制模型构建
        4.1.4 序参量权重确定方法
    4.2 粒子群优化算法模型求解
    4.3 传统梯级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构建
    4.4 多维协同控制模型有效性验证
        4.4.1 模型验证算例选取
        4.4.2 协同模型验证算例的有序度分析
        4.4.3 协同模型与传统模型的结果对比分析
    4.5 小结
5.基于满意边界的利益均衡调控及调度系统混沌特征识别与引导
    5.1 基于满意边界的时段内多目标利益均衡调控
        5.1.1 满意边界获取
        5.1.2 时段内多目标利益均衡调控
    5.2 混沌理论及混沌特征识别方法
        5.2.1 混沌的定义与概念
        5.2.2 相空间重构
        5.2.3 关联维数
        5.2.4 Kolmogorov熵
    5.3 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调度系统混沌特征识别
    5.4 多目标利益均衡调控与系统混沌特征引导流程
    5.5 小结
6.径流减少对黄河梯级水库“水-沙-电-生态”多目标利益的影响
    6.1 1960~1989、1990~2015 径流序列水文改变度分析
    6.2 1960~1989 序列调控结果分析
        6.2.1 上游“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与均衡调控结果
        6.2.2 中下游“水-沙-电-生态”协同控制与均衡调控结果
    6.3 1990~2015 序列调控结果分析
        6.3.1 上游“水-沙-电-生态”协同控制与均衡调控结果
        6.3.2 中下游“水-沙-电-生态”协同控制与均衡调控结果
    6.4 径流减少影响分析
        6.4.1 对上游多目标利用影响分析
        6.4.2 对中下游多目标利用影响分析
    6.5 小结
7.2030水平年黄河梯级水库群多目标协同控制与均衡调控
    7.1 现有水利工程情景
        7.1.1 上游“水-沙-电-生态”协同控制与均衡调控结果
        7.1.2 中下游“水-沙-电-生态”协同控制与均衡调控结果
    7.2 有古贤水库情景
        7.2.1 上游“水-沙-电-生态”协同控制与均衡调控结果
        7.2.2 中下游“水-沙-电-生态”协同控制与均衡调控结果
    7.3 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基于平面二维水沙模型的位山灌区输沙渠泥沙运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黄河流域水沙演变研究进展
        1.2.2 泥沙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1.2.3 泥沙数值模拟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地质
        2.1.4 气候特征
        2.1.5 水文水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工程概况
第三章 输沙渠水流及泥沙特性分析
    3.1 位山灌区引水能力分析
    3.2 监测断面的布设及样品采集分析方法
        3.2.1 实验方法及思路
        3.2.2 采样位置及时间
        3.2.3 采样点布设
        3.2.4 监测内容及分析方法
    3.3 输沙渠水流特性
        3.3.1 降水量年内变化特征
        3.3.2 流量、水位年内变化过程
        3.3.3 不同断面不同流量水位分析
    3.4 输沙渠泥沙特性
        3.4.1 实际运行后各断面的含沙量情况分析
        3.4.2 东输沙渠河道挟沙能力分析
        3.4.3 东输沙渠泥沙粒径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维水沙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4.1 MIKE水文软件的介绍
    4.2 水动力、泥沙模型理论
        4.2.1 水动力模型理论
        4.2.2 泥沙模型理论
        4.2.3 数值计算方法
    4.3 水动力模块建立
        4.3.1 模型的前处理
        4.3.2 网格的划分
        4.3.3 参数与边界条件设置
    4.4 水动力模块率定与验证
        4.4.1 水动力参数率定结果
        4.4.2 水动力模块验证
    4.5 泥沙模块率定及验证
        4.5.1 泥沙参数率定结果
        4.5.2 泥沙模块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方案下冲淤数值模拟对比及分析
    5.1 不同方案的设定
    5.2 各方案下模拟结果及分析
        5.2.1 水流特征变化分析
        5.2.2 泥沙淤积纵向形态发展
        5.2.3 泥沙淤积横向形态发展
        5.2.4 泥沙淤积总量及其分布
    5.3 方案对比结果的汇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黄河干支流骨干枢纽群泥沙动态调控指标体系和阈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沙调控研究现状
        1.2.2 水沙调控阈值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黄河流域
        2.1.1 流域概况
        2.1.2 研究河段选取
    2.2 数据源
        2.2.1 水文数据
        2.2.2 其他数据
    2.3 黄河水沙调控体系
第3章 黄河上游宁蒙河段调控指标阈值分析
    3.1 宁蒙河段水沙变化特点
    3.2 防洪防凌调控指标阈值分析
        3.2.1 防洪调控指标分析及确定
        3.2.2 防凌调控指标分析及确定
    3.3 输水输沙功能调控指标阈值分析
        3.3.1 平滩流量变化特点
        3.3.2 河道冲淤演变特点
        3.3.3 河道输沙能力分析
        3.3.4 与高效输沙塑槽相适应的调控指标
        3.3.5 与河槽规模相适应的调控指标
        3.3.6 与河道冲淤相适应的调控指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河中游小北干流河段调控指标阈值分析
    4.1 小北干流河段水沙变化特点
    4.2 输水输沙功能调控指标阈值分析
        4.2.1 潼关高程变化特点
        4.2.2 河段冲淤演变特点
        4.2.3 潼关高程对河道冲淤的影响
        4.2.4 与河道冲淤相适应的调控指标
        4.2.5 与潼关高程相适应的调控指标
        4.2.6 与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相适应的调控指标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黄河下游河段调控指标阈值分析
    5.1 黄河下游水沙变化特点
    5.2 防洪防凌调控指标阈值分析
        5.2.1 防洪调控指标分析及确定
        5.2.2 防凌调控指标分析及确定
    5.3 输水输沙功能调控指标阈值分析
        5.3.1 平滩流量变化特点
        5.3.2 河道冲淤演变特点
        5.3.3 与高效输沙塑槽相适应的调控指标
        5.3.4 与河槽规模相适应的调控指标
        5.3.5 与河道冲淤相适应的调控指标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配沙改良对粘质盐土盐分及离子吸附与淋洗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盐碱土改良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1.3.2 利用泥沙改良盐碱土研究进展
        1.3.3 粘质盐土改良研究进展
        1.3.4 土壤颗粒组成对土壤盐分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水文地质
        2.1.4 土壤条件
    2.2 试验材料
    2.3 土壤水盐吸附试验
        2.3.1 试验设计
        2.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粘质盐土配沙改良田间试验
        2.4.1 试验设计
        2.4.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配沙改良后土壤颗粒组成的变化
        3.1.1 引黄泥沙和滨海粘质盐土在颗粒组成上的差异
        3.1.2 配沙改良后粘质盐土颗粒组成的变化规律
    3.2 配沙改良对土壤盐分离子的影响
        3.2.1 粘质盐土和引黄泥沙主要盐分离子组成特点
        3.2.2 配沙改良后土壤主要盐分离子组成与数量的变化规律
    3.3 配沙改良对土壤水分及盐分离子吸附的影响
        3.3.1 配沙改良对土壤水分和盐分吸附的影响
        3.3.2 配沙改良后土壤主要盐分离子吸附的特点
        3.3.3 土壤沙粒含量与土壤Na~+、Cl~-吸附性能的关系
        3.3.4 咸水淋洗后不同离子间比例的变化规律
    3.4 配沙改良对土壤盐分及离子淋洗的影响
        3.4.1 配沙改良对土壤盐分淋洗的影响
        3.4.2 配沙改良后土壤主要盐分离子淋洗的特点
        3.4.3 土壤沙粒含量与土壤Na~+、Cl~-淋洗性能的关系
        3.4.4 去离子水淋洗后不同离子间比例的变化规律
    3.5 配沙改良粘质盐土田间优化配比试验
        3.5.1 蒸发条件下田间土壤含盐和含水量的变化
        3.5.2 配沙改良后田间土壤主要盐分离子组成和数量的变化
        3.5.3 配沙改良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黄河三角洲粘质盐土的适宜配沙范围
    4.2 土壤沙粒含量对Na~+和Cl~-吸附性能的影响
    4.3 配沙改良对粘质盐土排盐降Na~+的影响
5 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黄河下游封丘河段再造床过程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项目背景与研究现状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向及进展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资料的收集
2 小浪底水库及封丘黄河河道概况
    2.1 小浪底水库概况
    2.2 河道概况
    2.3 工程概况
        2.3.1 堤防工程
        2.3.2 险工、控导工程
        2.3.3 引黄涵闸
3 小浪底水库运用后封丘河段水沙变化分析
    3.1 小浪底水库运用后封丘河段水沙变化特征
        3.1.1 年际变化
        3.1.2 汛期和非汛期变化
    3.2 小浪底调水调沙期间封丘段水沙变化过程
    3.3 水沙变化趋势
        3.3.1 M-K秩相关检验法原理
        3.3.2 M-K趋势分析
    3.4 小结
4 封丘河段再造床过程分析
    4.1 河势变化分析
        4.1.1 主流线变化情况
        4.1.2 断面深泓点摆动统计情况
    4.2 冲淤量及水位变化分析
        4.2.1 冲淤量的变化
        4.2.2 同流量水位变化
        4.2.3 平滩流量变化
    4.3 河相关系变化
    4.4 小结
5 再造床过程对封丘河道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5.1 再造床对工程适应性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5.2 再造床对二级悬河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5.3 再造床对引黄取水能力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5.3.1 河道年径流量变化的影响
        5.3.2 河道冲淤和河势变化影响
        5.3.3 渠道淤积的影响
        5.3.4 提高引黄取水能力的对策
    5.4 再造床对抢险抗洪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6)冲积河流水系连通性机理与预测评价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系连通性及其重要性
        1.1.2 水系连通性问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连通性的内涵方面
        1.2.2 连通性的机理方面
        1.2.3 连通性的评价方面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系连通性的内涵与分析模式
    2.1 连通性的内涵
        2.1.1 边界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2.1.2 水流的连续性和流动性
        2.1.3 泥沙的输移性与交换性
        2.1.4 生物的生长繁衍与多样性
    2.2 连通性的类型
        2.2.1 河道连通
        2.2.2 河流系统连通
        2.2.3 区域间水系连通
    2.3 连通性概化分析模式
        2.3.1 河道纵向连通模式
        2.3.2 分(汇)连通模式
        2.3.3 滩槽连通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水系连通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3.1 河道纵向连通机理
        3.1.1 低含沙河流纵向连通性
        3.1.2 一般河流纵向连通性
    3.2 滩槽连通性机理
        3.2.1 滩槽水流交换
        3.2.2 悬浮物输移与交换
    3.3 分(汇)流及河湖连通机理
        3.3.1 分流河段
        3.3.2 汇流河段
        3.3.3 河湖连通
    3.4 连通通道岸滩崩退演变
        3.4.1 连通通道岸滩崩退模式
        3.4.2 连通通道岸滩崩退速率
        3.4.3 典型河流岸滩崩退速率的检验
    3.5 水系连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3.5.1 降水变化
        3.5.2 河道整治与护岸工程
        3.5.3 水库枢纽建设
        3.5.4 引水分流
    3.6 小结
第四章 水系连通性的指标体系
    4.1 边界连通指标
        4.1.1 连通通道
        4.1.2 分(汇)河段与湖库
    4.2 水流连通指标
        4.2.1 连通通道
        4.2.2 分(汇)流及河湖连通
    4.3 泥沙连通指标
        4.3.1 连通通道
        4.3.2 分(汇)河段与河湖连通
    4.4 水系连通性指标体系
        4.4.1 基于连通内涵的指标体系
        4.4.2 基于连通功能的指标体系
    4.5 小结
第五章 水系连通性的预测评价模型
    5.1 连通指标的预测计算
        5.1.1 边界指标
        5.1.2 水流指标
        5.1.3 泥沙指标
    5.2 通道与湖泊连通性评价方法
        5.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5.2.2 连通通道的连通性评价
        5.2.3 湖库的连通性评价
    5.3 水系连通性评价方法
        5.3.1 图论的基本原理
        5.3.2 水系连通性的评价流程
        5.3.3 水系连通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5.4 水系连通性的预测评价模型
    5.5 小结
第六章 典型河流连通性对水沙变异的响应
    6.1 研究区域及连通性状况
        6.1.1 研究区域
        6.1.2 黄河下游河道连通状况
        6.1.3 长江中下游连通状况
    6.2 典型河流水沙态势
        6.2.1 黄河下游河道
        6.2.2 荆江干流河道
        6.2.3 洞庭湖
    6.3 黄河下游连通性与水沙变异的响应
        6.3.1 边界连通性
        6.3.2 水流连通性
        6.3.3 泥沙连通性
    6.4 荆江河道连通性与水沙变异的响应
        6.4.1 边界连通性
        6.4.2 水流连通性
        6.4.3 泥沙连通性
    6.5 小结
第七章 典型河流连通性评价
    7.1 计算评价条件
        7.1.1 数据类型与来源
        7.1.2 计算条件
    7.2 黄河下游河道连通性评价
        7.2.1 黄河下游河道的连通指标
        7.2.2 黄河下游的连通性评价与建议
    7.3 荆江河道连通性的评价
        7.3.1 荆江河道的连通指标
        7.3.2 荆江河道连通性的评价
    7.4 荆江与洞庭湖连通通道的评价
        7.4.1 荆江三口连通通道
        7.4.2 洞庭湖汇入荆江的连通通道
    7.5 江湖连通关系与洞庭湖连通性评价
        7.5.1 江湖连通关系变化
        7.5.2 洞庭湖连通性评价
    7.6 荆江水系连通性的综合评价
        7.6.1 荆江水系图论模型
        7.6.2 基于内涵的水系连通性评价
        7.6.3 荆江水系连通性综合评价与建议
    7.7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配沙改良对滨海粘质盐土水分和物理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盐碱土物理性状研究进展
        1.3.2 盐碱土改良材料的研究进展
        1.3.3 土壤饱和导水率研究进展
        1.3.4 农田土壤水盐运移研究进展
    1.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4.4 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试验区
        2.1.2 气候条件
        2.1.3 滨海粘质盐土
    2.2 粘质盐土配沙改良田间试验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田间试验中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2.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 引黄泥沙对粘质盐土水分和孔隙影响的模拟实验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设计
        2.3.3 测定项目
    2.4 引黄泥沙对粘质盐土饱和导水率影响的模拟实验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设计
        2.4.3 测定项目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浪底水库运行对引黄灌区引沙粒径的影响
        3.1.1 小浪底水库对引黄灌区引沙量的影响
        3.1.2 小浪底水库对引黄灌区引沙粒径的影响
    3.2 配沙改良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
        3.2.1 引黄泥沙和粘质盐土的颗粒组成特点
        3.2.2 引黄泥沙对粘质盐土颗粒组成的影响
    3.3 配沙改良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4 配沙改良对土壤孔隙状况的影响
        3.4.1 配沙改良对粘质盐土总孔隙度的影响
        3.4.2 配沙改良对粘质盐土孔隙状况的影响
        3.4.3 配沙改良对粘质盐土孔隙状况的影响机理
    3.5 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3.5.1 配沙改良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3.5.2 配沙改良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机理
    3.6 配沙改良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3.7 配沙改良对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
        3.7.1 土壤盐分动态变化
        3.7.2 土壤水分动态
    3.8 配沙改良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对引黄灌区泥沙研究
    4.2 粘质盐土配沙改良的难点与问题
    4.3 降低土壤含盐量与土壤保水性能的关系
    4.4 配沙改良对粘质盐土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4.5 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对小麦的影响
5 结论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位山灌区水沙调度方式与沉沙池输沙通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位山灌区水沙优化调度方式研究
    2.1 位山灌区基本情况
    2.2 灌区水沙调度运行方式
    2.3 渠道水流挟沙特性分析
    2.4 灌区不同引水运行方式的机理分析
第3章 灌区沉沙池输沙通道的应用研究
    3.1 位山灌区泥沙处理方式
    3.2 沉沙池运行方式分析研究
    3.3 输沙通道的冲淤形态分析
    3.4 输沙通道应用效果
第4章 输沙通道应用后的工程改造规划
    4.1 灌区水沙数学模型的建立
    4.2 工程改造方案计算
    4.3 位山灌区水沙优化配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山东省位山灌区引黄工程泥沙综合治理与效益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泥沙研究现状
        1.3.2 水沙调度与泥沙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1.3.3 泥沙治理优化方案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4.1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及区域生态环境
        1.4.1.1 缓解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1.4.1.2 缓解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1.4.1.3 消除沉沙池区内外发展极不平衡状况
        1.4.2 有效保障天津、河北等地城市用水安全
        1.4.2.1 最经济、可行的输水线路
        1.4.2.2 不可替代的引黄应急调水工程
        1.4.3 位山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4.3.1 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4.3.2 维持沉沙池区的可持续利用
        1.4.3.3 堆沙高地治理还耕速度慢
2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主要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治理模式
        2.2.2 评价依据
        2.2.3 计算期及社会折现率
3 项目区概况、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社会经济概况
    3.2 自然概况
    3.3 位山灌区现状分析
        3.3.1 位山引黄闸
        3.3.2 输沙渠
        3.3.3 沉沙池
        3.3.4 输水干渠
    3.4 沉沙池区现状分析
        3.4.1 沉沙池区基本情况
        3.4.2 沉沙池区工程现状
        3.4.2.1 东输沙渠、沉沙池工程现状
        3.4.2.2 西输沙渠、沉沙池工程现状
    3.5 沉沙池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3.5.1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
        3.5.2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3.5.3 沉沙池区内外发展极不平衡
        3.5.4 沉沙条件差,容沙空间小
        3.5.5 高地开发还耕速度慢,且标准低
        3.5.6 开展泥沙利用研究少,淤沙利用程度低
4 灌区泥沙治理总体模式研究
    4.1 治理模式原则及目标任务
        4.1.1 治理原则
        4.1.2 治理模式的目标、任务
        4.1.2.1 治理目标
        4.1.2.2 治理任务
    4.2 沉沙池区运用模式
        4.2.1 黄河来水、来沙量分析
        4.2.1.1 径流量分析
        4.2.1.2 来沙量分析
        4.2.1.3 含沙量变化分析
        4.2.1.4 小浪底水库的建成运用对下游的影响
        4.2.1.5 黄河未来水沙变化预测
        4.2.2 灌区引水、引沙量指标分析
        4.2.2.1 灌区历年引水、引沙情况
        4.2.2.2 灌区引水、引沙量预测
        4.2.3 沉沙池淤积情况分析
        4.2.4 沉沙池的利用模式
        4.2.4.1 东沉沙区
        4.2.4.2 西沉沙区
        4.2.4.3 沉沙区堆放容积计算
        4.2.4.4 沉沙区使用年限分析
    4.3 灌区泥沙治理阶段
    4.4 主要工程措施
        4.4.1 高地治理
        4.4.1.1 高地还耕高程确定
        4.4.1.2 堆沙高地分布预测
        4.4.1.3 堆沙高地治理措施
        4.4.1.4 堆沙高地治理分期实施治理
        4.4.2 村庄搬迁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4.4.3 西输沙渠改造工程建设
        4.4.4 东西沉沙池连接渠工程建设
        4.4.5 沉沙池扩容
5 效益分析
    5.1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5.1.1 增量费用
        5.1.1.1 新增固定资产投资
        5.1.1.2 年运行费
        5.1.1.3 新增流动资金
        5.1.2 增量效益
        5.1.2.1 高地治理增产效益
        5.1.2.2 减少的池区生态环境补偿费
        5.1.2.3 减少的清淤费
        5.1.3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5.2 社会效益分析
    5.3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5.4 效果分析
6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小浪底水库对山东引黄灌区泥沙淤积的影响及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控制与与均衡调控研究[D]. 金文婷.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平面二维水沙模型的位山灌区输沙渠泥沙运移特性研究[D]. 董晓知. 济南大学, 2021
  • [3]黄河干支流骨干枢纽群泥沙动态调控指标体系和阈值研究[D]. 张旭东. 河北工程大学, 2020
  • [4]配沙改良对粘质盐土盐分及离子吸附与淋洗的影响[D]. 曲晓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5]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黄河下游封丘河段再造床过程及对策研究[D]. 衡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12)
  • [6]冲积河流水系连通性机理与预测评价模型[D]. 陈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08)
  • [7]配沙改良对滨海粘质盐土水分和物理性质的影响[D]. 郑乾坤.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8)
  • [8]大河上下[J]. 陈启文. 清明, 2016(02)
  • [9]位山灌区水沙调度方式与沉沙池输沙通道技术研究[D]. 姜海波. 山东大学, 2012(01)
  • [10]山东省位山灌区引黄工程泥沙综合治理与效益分析研究[D]. 张巨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山东引黄灌区小浪底水库对泥沙淤积的影响及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