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周文奕[1](2021)在《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认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发现问题能力较强,但依赖教师引导;重视鼓励性教学,但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有所欠缺;分析问题总体较弱,逆向思维尤为欠缺;解决问题科学合理,但总结反思有欠缺。本研究根据STEM理念强调情境教学、重视能力培养的特点,以STEM理念为基础进行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研究。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本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对学生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层次划分。其次,对S小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教师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包括对课堂教学实施观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以掌握S小学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状况以及教师对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归纳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背后的原因。最后,根据能力层次结构以及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基于STEM理念的学生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提高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善用科学理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关注问题能力培养层次性;理解数量关系,强化问题分析与逻辑推理训练;倡导多维度教学,提高评价与反思能力等。希望能为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岳晓林[2](2021)在《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学高段的诗歌阅读教学存在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发现学习理论为指导,建构了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的相关理性认识。在明确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目标设计、实施、评价和保障四个方面,探究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有效策略,以培养学生在诗歌阅读中的发现学习能力,提高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效益。本文分四章论述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综述、研究目标与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旨在建构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认识框架。基于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实践模式与教学要求,明确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特点,包括阅读诗歌文本的主动性、诗歌形象思维的启发性、提取诗歌信息的有效性、发现阅读过程的探究性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要求,形成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思路。第三章,旨在通过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现状调查,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围绕教师的理论认知、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编制了师生问卷调查表。通过总结与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教育理念滞后、教学形式过度、师生定位不准、教师对发现学习过程的指导不足和学生的发现学习意识与能力薄弱等。第四章,旨在提出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策略。首先,结合课标、教材的要求,完善目标设计策略。其次,根据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提出具体实施策略。再其次,围绕教师和学生,形成评价策略。最后,为发现学习提供实施条件,优化保障策略。

李成艳[3](2021)在《问题链教学提升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应用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学课堂强调学生主体性,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参与问题探究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问题链教学作为问题教学的一个研究领域,能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到问题探究中,对有效启发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故近年来倍受推广和应用。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问题解决能力,且《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发展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对落实化学课标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立足于问题链教学与问题解决能力间的理论联系,探讨问题链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问题。从现实情况出发,以“元素化合物”为例,探讨有效提升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链教学策略,进行问题链教学的有效设计与实施。基于此,研究思路如下:通过文献分析,了解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掌握相关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了解实习学校高一学生的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和教师实施问题链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教育学理论指导下,依据问题链教学理论,以提升学生的化学问题解决能力为落脚点,结合实际进行问题链教学提升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理论研究;基于理论,以“人教版必修1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进行提升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案例设计;以西宁H中学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施,验证问题链能否提升学生的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研究表明:(1)据调查发现:高一学生的整体化学问题解决能力水平不高。具体问题为:(1)化学问题解决态度方面:参与问题解决的积极性较差、缺乏问题意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动机。(2)化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方面:化学问题解决的思路不成体系、很少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多方面寻求问题解决方法存在困难。(3)化学问题品质方面:缺乏方法的创新和有效迁移与推广能力;(2)经教师访谈结果发现:(1)教师认可问题链教学的有效性,但认为问题链设计会耗时过多。(2)经验丰富的教师针对问题预设的思考较少,在课堂上直接设问,新任教师会提前预设,但在问题设计的深广度方面存在问题。(3)化学教师困惑对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及问题链教学课堂的把控度;(3)在进行问题链有效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核心问题链导向下设计问题解决任务”、“鼓励并引导学生评价与反思”四个问题链教学实施策略,建构了以“创设问题情境—抛出核心问题—子问题链引导—教学反思与评价”为主要教师活动,以“感知问题—明确问题解决任务—解决问题—反思与交流”为主要学生活动的提升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链教学实施流程;(4)教学实施后,成绩分析结果显示:两班级学生的成绩差距逐渐拉大,且实验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的成绩。说明问题链教学在元素化合物教学的应用促进了化学学习成绩的提升。量表结果分析表明:教学实施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化学问题解决能力水平出现显着性差异。访谈结果显示,问题链教学的实施对学生情感态度、知识学习、思维、化学问题探究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综上结果表明,问题链教学的实施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化学问题解决能力。

闫美丽[4](2021)在《基于发现教学法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寓言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寓言本身具有的独特性,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设计。发现教学法这一概念起初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并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中小学教学中。发现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设计中,可以使学生主动发现寓言所蕴含的寓意,从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因此,基于发现教学法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也是小学语文寓言教学改革的新探索。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运用文献法,研究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而掌握基于发现教学法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设计的现状。运用案例分析法,了解教师进行寓言教学设计的现状。采用课堂观察来了解教学设计中实际操作情况。通过访谈法,了解教师对运用发现教学法的寓言教学设计的看法,以此来分析基于发现教学法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设计的现状。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法,对国内外有关寓言教学设计和发现教学法的文献进行了检索、整理和分析,并阐述了研究的选题缘由与意义,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其次,对基于发现教学法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设计进行有关概述。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研究我国发现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设计的现状。最后,在基于前四章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寓言教学设计原则与步骤,并设计《守株待兔》的教学设计案例,最终进行实践探索。通过上述研究发现,教师在运用发现教学法进行寓言教学设计时存在教学目标表述不清晰、发现教学法在寓言教学实践中未能充分运用、教师对寓意多元解读的忽视、教学评价的不及时、教学环节完整性和衔接性欠缺、课堂点评简单化等问题。所以说,教师应遵循发现教学法的五条设计原则,从准备、设计、检测与修正反思等四个步骤来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

周宇昳[5](2021)在《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创客教育强调融合、开放、动手创造与创新的发展理念与小学生创新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成长指向相契合。创客素养是学习者在价值观与伦理道德的指导下,在整个创客活动过程中具备的适合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和能力。探究小学生创客素养发展的首要问题是明晰小学生创客素养的现状,须建立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可行性的评价体系来提供现实依据,因此研究指向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的构建与实践应用。本研究以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初步设计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通过不断向专家咨询、调整和修改指标来确定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的最终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最终构建出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丰富了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相关方面的研究。首先,初步设计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依据创客素养内涵、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以及创新素养内涵等相关研究观点,结合小学生创客活动过程中必备的能力要素,对创客素养的内涵进行分析,初步设计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该指标主要包括六项一级指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技术应用”、“伦理责任”、“沟通分享”和22项二级指标以及相对应的指标描述。其次,确定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通过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进行三轮专家意见的咨询和修改,不断对指标进行修改、完善,初步构建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然后通过德尔菲法再次向专家咨询指标权重的分配,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并构造判断矩阵,利用Yaahp软件,计算指标的相对权重并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运用EXCEL计算每项指标的综合权重,得出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评价小学生创客素养水平,验证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将该评价体系置于教学一线中进行实践,通过三位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收集评价表,对评价分数进行平均计算和权重占比计算求得综合分数,归纳分析,得到该班学生的创客素养水平,通过对整个过程的分析,得出该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张展辉[6](2021)在《基于逻辑推理素养落实的数学概念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所以,逻辑推理素养一直是教育研究关注的重点。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以命题教学和问题解决教学为背景,忽视了逻辑推理素养在概念教学中的落实。因此,为了完善逻辑推理素养在教学中的研究,将本文研究的主题确立为:基于逻辑推理素养落实的数学概念教学研究。首先,在2017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理论研究,本文提出逻辑推理素养由逻辑推理知识、逻辑推理应用与逻辑推理能力三部分组成。逻辑推理知识是进行逻辑推理素养的工具,逻辑推理应用是逻辑推理素养最直接的反映,逻辑推理能力是逻辑推理素养的核心。其次,由于在概念教学中每个阶段对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的目标和侧重点不同,因此,分阶段研究了概念教学中逻辑推理素养的具体表现形式:(1)在概念获得阶段,掌握逻辑推理方法表现为:运用不同的逻辑推理方法探究概念的形成;掌握下定义遵循的逻辑原则,形成表达能力两种成分综合表现为:形成准确简洁的定义。(2)在概念深化阶段,形成判断能力表现为:概念的辨析;形成分析能力表现为:构建概念体系;形成论证能力表现为:建立多元表示间的等价关系;形成推理能力表现为:推导相关的性质。(3)在概念应用阶段,逻辑推理应用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表现为:概念的识别;逻辑推理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为:概念的程序化;形成创新能力综合表现为:概念的灵活运用。以上表现形式,一方面,说明了概念教学是落实逻辑推理素养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为在概念教学中,落实逻辑推理素养具体成分确定了方向。针对逻辑推理素养在概念教学中的表现形式,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逻辑推理素养不同成分的发展:(1)创设有效的情境,掌握逻辑推理方法;(2)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再创造,形成准确简洁的定义;(3)重视数学概念的多元表征,提高逻辑推理能力;(4)组织变式训练,促进概念的识别;(5)运用元认知策略,形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6)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全面提升逻辑推理素养。最后,依据本文的教学策略研究,设计了三个概念教学的案例,说明了逻辑推理素养在新授课、复习课中的落实方法,体现了本文所建构的教学策略,以推动逻辑推理素养在概念教学中的发展。

聂明丽[7](2020)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 ——以初中信息技术课为例》文中提出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本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角度,探究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本文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在查阅和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点: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理论概述。对核心概念创新能力、教学策略进行了界定,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为理论依据,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使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技能、使学生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思维品质;提出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再次,初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实践采用行动研究法,以广东某中学初一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知识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测试,结合学生课堂表现,聚焦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制定行动研究计划并进行课堂实践,对知识技能测试和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访谈和学生课堂表现等方面,分析学生创新能力变化情况,检验行动研究效果。提炼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1.情境导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不同的情境,将学生引入课堂。2.呈现目标。把学习目标呈现在课件上,让学生有的放矢。3.自学讨论。教师将学习内容发送到每个学生电脑上,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再进行针对性讨论。4.当堂检测。针对学习内容,设置不同层次的内容,巩固本节知识。5.展示提升。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师生共同评议。6.归纳总结。本次行动研究通过优化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初中信息技术一线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可参考的教学实践方法。

宿文慧[8](2020)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能有效提升学生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并自我调节,对于学生学会基础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具有极大的作用。教育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其中,批判性思维是科学思维的重要内容。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还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是当前生物学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此,笔者在调查研究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及教学实践经验,开展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对策研究,希望能为一线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供参考。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和综述,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理论,总结了国内外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现状,并对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整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和意义,为之后调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现状做铺垫。其次,采用调查法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现状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缺乏理论指导;教师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理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缺乏有效途径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也开展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活动,但数量不多,且都以提升教学效果为主要目的,效果不明显。数据显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大多处于良好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高中生物学新授课、实验课和复习课三种课型的特点,提出了在三种课型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策略。为检验和完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设计了三个教学案例,将其应用于笔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结果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能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批判性思维得到了一定地提升。

顾红伟[9](2020)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以小说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许多新的阅读教学方法也应运而生,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方式,其特点在于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会阅读。围绕议题所开展的多文本阅读学习既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和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小说是受中学生喜爱的文学体裁之一,小说阅读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传统的小说教学存在内容固化且形式单一的问题。随着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使用,如何引用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来提高统编版教材的使用效度成为了当下很多教师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并在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对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价值和具体实施策略展开探究。绪论部分主要在于说明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正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特征和理论依据进行阐释;第二章阐述了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准备,在论述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价值的基础上对结合统编版教材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小说的文体特征、小说的叙事特点、学生的学情特点和课程标准的培养要求是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第三章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组织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个层面对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展开论述,并提出教师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以及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第四章呈现了分别面向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实践课例,在阐释案例的设计思路和分析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对实践中的收获与问题进行了反思,并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基于解决问题的改进策略,以期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群文阅读教学理论的发展有所帮助。

程煜[10](2020)在《发现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着力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等新要求,倡导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通过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改变以往的“教师中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新型人才。面对高中新课标提出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必然要体现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目标。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总体上能紧跟时代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但部分教师仍然秉持传统的“教师中心”的理念采取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难以贯彻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难以运用新课标中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虽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仍然存在着教师教学缺乏新意、学生课堂参与感低下、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克服这些问题,而“发现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是值得实践的。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发现教学法进行教学,以克服教师教学缺乏新意、学生课堂参与感低下等问题,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本研究的中心议题。发现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材料的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积极发现,掌握相应的原理或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以认知主义教育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等相关理论为立论基础,主张发现教学和发现学习结合,克服以往的传统教学的“教师中心”、“满堂灌”、“教材为本”等弊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发现教学法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优化整体教学效果,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水平的提升,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基础。通过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发现教学法的教学案例,结合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对运用发现教学法教学的部分思想政治教师访谈结果反馈得知,目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发现教学法出现了这些问题:一是思想政治教师对发现教学法的运用缺乏灵活变通性;二是教师进行发现教学时材料选择不当,忽视学生兴趣激发;三是教师对发现教学中活动环节引导不及时;四是思想政治教师在发现教学课堂中节奏把握不足等。笔者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对发现教学法的理解不够深入;二是教师在组织发现教学时选择材料能力不足;三是教师在发现教学活动环节缺乏引导意识和引导能力不强;四是教师在发现教学中缺乏衔接教学内容和整合教学过程的能力。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发现教学法出现的问题及成因,根据发现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操作步骤和基本要求,笔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运用发现教学法的相关建议:一是深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对发现教学法的理解;二是积累时事政治知识以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三是正确认识并积极发挥引导的作用;四是提高衔接教学环节和整合教学过程的能力。

二、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
        1.1.1 小学数学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的要求
        1.1.2 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应用中的成功经验
        1.1.3 课程整合趋势
        1.1.4 S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基于已有研究的反思与启示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STEM教育理念
        2.1.2 问题解决能力
        2.1.3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2.2 问题解决能力的层次划分
        2.2.1 发现问题的能力
        2.2.2 提出问题的能力
        2.2.3 分析问题的能力
        2.2.4 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STEM理念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中的体现
        2.3.1 Science角度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2.3.2 Technology角度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2.3.3 Engineering角度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2.3.4 Mathematics角度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2.4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理论基础
        2.4.1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2.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3 多元智力理论
        2.4.4 创新教育理论
    2.5 理论基础对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启示
        2.5.1 发现问题阶段
        2.5.2 提出问题阶段
        2.5.3 分析问题阶段
        2.5.4 解决问题阶段
第3章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分析
    3.1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现状
        3.1.1 发现问题能力较强但是依赖教师引导
        3.1.2 女生更会提出问题需要关注边缘学生
        3.1.3 分析问题总体较弱逆向思维尤为欠缺
        3.1.4 解决问题能力尚可应当加强总结反思
    3.2 教师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教学现状
        3.2.1 发现问题教学:提取信息弱但理解情境好
        3.2.2 提出问题教学:重视鼓励性教学但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有所欠缺
        3.2.3 分析问题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建构但逆向思维训练少
        3.2.4 解决问题教学:教学方式科学合理,但总结反思有欠缺
第4章 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4.1 《长方形与正方形求周长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4.2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4.2.1 发现问题:善用科学理念创设问题情境
        4.2.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关注问题能力培养层次性
        4.2.3 分析问题:理解数量关系强化问题分析与逻辑推理训练
        4.2.4 解决问题:倡导多维度教学提高评价与反思能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2 《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3

(2)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有利于落实新课标对小学诗歌阅读教学的要求
        1.1.2 有利于满足小学高段学生在诗歌阅读中发展想象力的需要
        1.1.3 有利于提高小学高段学生在诗歌阅读中的发现学习能力
        1.1.4 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在“发现”中传承诗歌文化的意识与能力
        1.1.5 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诗歌阅读教学观念
        1.1.6 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诗歌阅读教学方式的创新
    1.2 关键词界定
        1.2.1 发现学习理论
        1.2.2 诗歌阅读教学
        1.2.3 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
        1.2.4 应用研究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发现学习理论的研究
        1.3.2 关于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的研究
        1.3.3 基于发现学习理论的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研究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明确发现学习理论应用于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的理论问题
        1.4.2 明确基于发现学习理论的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现状及其原因
        1.4.3 探索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个案研究法
        1.5.3 访谈法
        1.5.4 问卷调查法
2 基于发现学习理论的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的理论认知
    2.1 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2.1.1 自主学习
        2.1.2 情境学习
        2.1.3 探究学习
        2.1.4 有意义学习
    2.2 发现学习理论的实践模式与教学要求
        2.2.1 发现学习理论的实践模式
        2.2.2 发现学习理论的教学要求
    2.3 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特点与要求
        2.3.1 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特点
        2.3.2 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要求
    2.4 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思路
        2.4.1 以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为核心
        2.4.2 通过情境学习提升学生的诗歌探究能力
        2.4.3 利用小学高段学生的想象力聚焦发现内容和方式
        2.4.4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
3 发现学习理论视阈下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方法
        3.1.4 调查内容
    3.2 现状描述
        3.2.1 教师现状
        3.2.2 学生现状
    3.3 成因分析
        3.3.1 教师方面
        3.3.2 学生方面
4 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应用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策略
    4.1 目标设计策略
        4.1.1 培养学生发现意识、习惯和能力的目标设计
        4.1.2 诗歌阅读中发现学习的一般性目标设计
        4.1.3 不同类型诗歌的发现性教学目标设计
    4.2 实施策略
        4.2.1 自主诵读,品味诗歌韵律美
        4.2.2 创设情境,探究诗歌意境美
        4.2.3 探究学习,体验诗歌理趣美
        4.2.4 评价反馈,获得有意义的阅读发现
        4.2.5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迁移发现
    4.3 评价策略
        4.3.1 强化评价策略的三个特征
        4.3.2 激活评价的多元主体
        4.3.3 评价工具与方法
    4.4 保障策略
        4.4.1 学校的指导和规范策略
        4.4.2 提升教师“引导发现”的意识和能力
        4.4.3 重视学生的发现主体作用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教师版)
附录二 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学生版)
致谢

(3)问题链教学提升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应用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解决能力是近年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
        1.1.2 符合新课改下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
        1.1.3 问题链教学应用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可行性
    1.2 研究设计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目的
        1.2.4 研究意义
        1.2.5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综述
        1.3.1 “问题链教学”的研究
        1.3.2 “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
        1.3.3 “问题链教学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问题
        2.1.2 问题链
        2.1.3 问题链教学
        2.1.4 化学问题解决能力
    2.2 教育学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3 支架式教学理论
        2.2.4 问题教学理论
第三章 高一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及问题链教学现状调查
    3.1 高一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问卷调查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工具
        3.1.4 调查结果与分析
    3.2 问题链教学现状访谈调查
        3.2.1 访谈目的与对象
        3.2.2 访谈内容与分析
第四章 问题链教学提升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理论概述
    4.1 问题链教学提升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可行性
        4.1.1 问题链教学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理论联系
        4.1.2 问题链教学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作用
    4.2 指向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链设计
        4.2.1 设计原则
        4.2.2 设计的问题链类型
        4.2.3 问题链设计过程
    4.3 提升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链教学实施策略
        4.3.1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4.3.2 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4.3.3 核心问题链导向下设计问题解决任务
        4.3.4 鼓励并引导学生评价与反思
    4.4 提升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链教学实施过程
        4.4.1 创设问题情境——感知、发现问题
        4.4.2 抛出核心问题链——明确问题解决任务
        4.4.3 子问题链引导——解决问题
        4.4.4 教学反思与评价——反思与交流
第五章 提升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链教学案例与分析
    5.1 案例一:“铁的重要化合物”
    5.2 案例二:“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第六章 提升学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问题链教学的实施
    6.1 实验目的
    6.2 实验对象
    6.3 实验工具
        6.3.1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调查问卷
        6.3.2 化学成绩测试
        6.3.3 访谈设计
    6.4 实验变量控制
    6.5 实验过程
    6.6 实验结果与分析
        6.6.1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问卷数据分析
        6.6.2 化学成绩分析
        6.6.3 访谈结果分析
        6.6.4 实验结论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教学设计
    附录 Ⅱ:《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 Ⅲ:测试结果统计
    附录 Ⅳ:访谈提纲
致谢

(4)基于发现教学法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1.1.2 我国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设计的现状
        1.1.3 发现教学法具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处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 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发现教学法
        2.1.2 寓言教学
        2.1.3 教学设计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发现学习理论
        2.2.3 教学设计理论
第3 章 基于发现教学法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设计概述
    3.1 发现教学法的概述
        3.1.1 发现教学法的概念
        3.1.2 发现教学法的现状
    3.2 寓言教学设计的概述
        3.2.1 寓言教学设计的概念
        3.2.2 寓言教学设计的现状
        3.2.3 基于发现教学法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设计现状
    3.3 基于发现教学法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设计意义
        3.3.1 发现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3.2 发现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自我激励的内在动机的培养
        3.3.3 发现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3.4 发现教学法有利于教师教学素养和水平的提高
第4 章 发现教学法视域下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设计调查与分析
    4.1 案例研究
        4.1.1 案例的选择
        4.1.2 案例分析维度的设计
        4.1.3 案例问题分析
        4.1.4 案例分析结果
    4.2 课堂观察研究
        4.2.1 观察对象的选择
        4.2.2 课堂观察量化表的设计
        4.2.3 课堂观察的结果与分析
    4.3 访谈研究
        4.3.1 访谈对象的选择
        4.3.2 访谈提纲的设计
        4.3.3 访谈结果与分析
    4.4 研究存在的问题
    4.5 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第5 章 运用发现教学法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设计
    5.1 设计原则
        5.1.1 遵循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1.2 提倡自主思考,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5.1.3 引发内在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5.1.4 强调学习过程,建构学生知识体系
        5.1.5 重视信息提取,培养学生迁移过程
    5.2 设计步骤
        5.2.1 准备阶段
        5.2.2 设计阶段
        5.2.3 检测阶段
        5.2.4 修正反思阶段
    5.3 设计结果
第6 章 发现教学法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设计实例
    6.1 设计说明
    6.2 教学设计操作步骤
        6.2.1 设计前期工作
        6.2.2 准备阶段
        6.2.3 设计阶段
        6.2.4 检测阶段
        6.2.5 修正阶段
第7 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课堂观察记录
    课堂观察记录(一)
    课堂观察记录(二)
    课堂观察记录(三)
    课堂观察记录(四)
附录二:访谈笔录
    访谈笔录(一)
    访谈笔录(二)
    访谈笔录(三)
致谢

(5)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创客教育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创客教育评价研究的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创客
        2.1.2 创客教育
        2.1.3 创客素养
    2.2 理论基础分析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做中学理论
        2.2.3 建造主义理论
        2.2.4 创新教育理论
第3章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
    3.1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2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内容与要素分析
        3.2.1 基于创客素养内涵的评价内容分析
        3.2.2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的创客素养评价内容分析
        3.2.3 基于创新素养内涵的创客素养评价内容分析
        3.2.4 基于小学生创客活动过程的创客素养评价内容分析
    3.3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的初步设计
第4章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的修订与确立
    4.1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的修订思路
    4.2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的第一轮咨询和修订
        4.2.1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的第一轮咨询
        4.2.2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的第一轮数据分析
        4.2.3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的第一轮修订
    4.3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的第二轮咨询和修订
        4.3.1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的第二轮数据分析
        4.3.2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的第二轮修订
    4.4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的最终确定
        4.4.1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的确定
        4.4.2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的具体描述
第5章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权重配置与体系确立
    5.1 权重配置的基本步骤
    5.2 权重配置的数值分析
        5.2.1 一级指标权重分配数值分析
        5.2.2 二级指标权重分配数值分析
    5.3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第6章 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试应用
    6.1 评价指标体系试应用过程
    6.2 评价指标体系试应用结果
    6.3 评价指标体系试应用结果分析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逻辑推理素养落实的数学概念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核心素养的提出
        1.1.2 逻辑推理素养的发展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案例分析法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2.1 文献综述
        2.1.1 逻辑推理素养的研究现状
        2.1.2 逻辑推理素养教学的研究现状
        2.1.3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
    2.2 概念界定
        2.2.1 逻辑推理
        2.2.2 逻辑推理素养的内涵
        2.2.3 逻辑推理素养的成分分析
    2.3 数学概念教学与逻辑推理素养的关系
3 概念教学中逻辑推理素养分析
    3.1 数学概念教学概述
        3.1.1 数学概念
        3.1.2 数学概念教学的阶段性划分
    3.2 概念教学中逻辑推理素养的具体表现
        3.2.1 概念获得阶段逻辑推理素养的具体表现
        3.2.2 概念深化阶段逻辑推理素养的具体表现
        3.2.3 概念应用阶段逻辑推理素养的具体表现
4 基于逻辑推理素养落实的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4.1 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建构
        4.1.1 创设有效的情境,掌握逻辑推理方法
        4.1.2 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再创造,形成准确简洁的定义
        4.1.3 重视概念的多元表征,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4.1.4 组织变式训练,促进概念的识别
        4.1.5 运用元认知策略,形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
        4.1.6 设置开放性问题情境,全面提升逻辑推理素养
    4.2 基于逻辑推理素养落实的概念教学案例
        4.2.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学设计
        4.2.2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教学设计
        4.2.3 椭圆复习课教学设计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 ——以初中信息技术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社会关注创新型人才培养
        (二)信息技术的新课程标准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境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概述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创新能力
        (二)与创新相关的概念辨析
        (三)教学策略
    二、理论基础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三、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维度
        (一)使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技能
        (二)使学生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思维品质
    四、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流程
第三章 初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期工作及现状分析
        (一)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二)调查实施
        (三)调查问题与分析
    二、行动研究计划
        (一)实施对象分析
        (二)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
        (三)实施流程安排
    三、行动研究的过程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
    四、行动研究效果分析
        (一)知识技能测试结果分析
        (二)调查问卷分析
        (三)学生课堂表现及访谈分析
        (四)行动研究结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点
    三、研究的不足
    四、研究的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二章 批判性思维概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章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设计和实施
    第二节 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第三节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第四章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研究
    第一节 教育管理层面
    第二节 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第三节 实验课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第四节 复习课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第五章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案例设计与实践研究
    第一节 新授课案例与实践研究
    第二节 实验课案例与实践研究
    第三节 复习课案例与实践研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9)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以小说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群文阅读的理论研究
        二、关于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
        三、对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群文阅读教学概述
    第一节 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
        一、群文阅读的缘起及特点
        二、群文阅读教学的特征
    第二节 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读者反应理论
        三、全语言理论
    第三节 群文阅读教学与其它阅读教学法的关系
        一、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阅读教学
        二、群文阅读教学与整本书阅读教学
        三、群文阅读教学与主题教学
        四、群文阅读教学与大单元教学
        五、群文阅读教学与专题教学
第二章 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准备
    第一节 明确开展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阅读需要
        二、有利于丰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四、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第二节 明确结合教材开展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
        一、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整体编排特点分析
        二、教材中小说课文的分布情况及类型特点分析
        三、教材中“名着导读”部分对小说作品的选编情况分析
    第三节 明确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内容
        一、依据小说文体特征确定教学内容
        二、依据小说叙事特点确定教学内容
        三、依据学生学情特点确定教学内容
        四、结合课程标准的培养要求确定教学内容
第三章 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第一节 议题的筛选与确定
        一、议题的确定依据
        二、议题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文本的选择与组元
        一、文本的选择依据
        二、文本的选择方式
        三、文本的组元类型
    第三节 集体建构与师生共识的达成
        一、基于提高课堂容量的教学组织
        二、基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自主阅读与合作学习
        三、基于凝聚师生共识的合作探究
    第四节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
        一、教师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二、对学生的多元评价
第四章 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第一节 聚焦整合课外教学资源的实践课例
    第二节 聚焦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的实践课例
    第三节 聚焦整合课内教学资源的实践课例
    第四节 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课例分析
        一、教学议题的设计与文本的组元
        二、课型结构的选择与问题的设定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共识的凝聚
    第五节 对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反思
        一、师生在教学实践中的收获
        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
        三、基于解决问题的改进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发现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1.研究缘起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点
一、发现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理论概述
    (一)概念界定
        1.发现教学法的概念厘清
        2.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发现教学法
    (二)概念辨析
        1.发现教学法与探究式教学法
        2.发现教学法与问题式教学法
    (三)发现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依据
        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依据
    (四)发现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进步和教师发展
        2.有利于落实新课标要求
        3.有利于教师素养的提高
        4.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二、发现教学法运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步骤和基本要求
    (一)操作步骤
        1.带着问题意识观察具体事实
        2.树立假设即提出问题
        3.验证假设即探讨总结
        4.灵活运用即提升练习
    (二)基本要求
        1.整合教材内容结构,构建科学教学流程
        2.设计材料激发动机,及时引导学生讨论
        3.合理设计活动序列,恰当时机总结反思
        4.及时进行知识强化,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三)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一:“企业的经营”
        教学案例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发现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发现教学法的现状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发现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运用发现教学法时缺乏灵活变通性
        2.材料选择不当,忽视学生兴趣激发
        3.对发现教学法中的活动引导不足
        4.运用发现教学法时课堂节奏把控不足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发现教学法存在问题成因
        1.对发现教学法的理解有待深入
        2.选择材料和运用材料能力不足
        3.缺乏活动引导意识和引导能力不强
        4.缺乏衔接教学内容和整合教学过程的能力
四、高中思想政治进一步运用发现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的对策
    (一)深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对发现教学法的理解
        1.积极学习交流、深化对发现教学的理解
        2.注重教学实践、灵活运用发现教学法授课
    (二)通过时事政治知识的积累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1.关注时事政治政治知识拓宽知识面
        2.构建思想政治知识体系、恰当选用材料
    (三)正确认识并积极发挥引导的作用
        1.正确认识发现教学中活动引导的积极作用
        2.在发现教学中尝试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
    (四)提高衔接教学内容和整合教学过程的能力
        1.夯实语言基础,提高教学内容的衔接能力
        2.提高自身整合发现教学过程的能力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D]. 周文奕. 江汉大学, 2021(02)
  • [2]发现学习理论在小学高段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岳晓林.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问题链教学提升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应用研究 ——以“元素化合物”为例[D]. 李成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4]基于发现教学法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设计研究[D]. 闫美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小学生创客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 周宇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基于逻辑推理素养落实的数学概念教学研究[D]. 张展辉.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 ——以初中信息技术课为例[D]. 聂明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宿文慧.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以小说教学为例[D]. 顾红伟.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发现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研究[D]. 程煜.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