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油菜地方品种资源采集与评价

黔西北油菜地方品种资源采集与评价

一、黔西北油菜地方品种资源的搜集与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陆敏,佟硕秋,蓬桂华,周敏,吴拥军[1](2021)在《贵州省辣椒产业加工现状及发展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贵州作为我国最早种植辣椒的食辣大省,2020年辣椒生产及销售规模已达全国第一。依靠"香辣协调·品味温醇"的独特品质和依托全国食辣文化的发展潮流,近年来,贵州辣椒加工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该文从贵州辣椒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即辣椒企业及优势产品的分布、产值情况等分析当前辣椒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推动辣椒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参考。

谌力铭[2](2021)在《贵州省辣椒产业链与农民利益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郑尧丹[3](2021)在《中国古代文学杜鹃花意象与题材研究》文中提出

陈洋[4](2021)在《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最突出的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而草地畜牧业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讨石漠化治理模式及其衍生产业发展理论与技术,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地理学、反刍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等学科有关人地协调发展、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机理、相对饲用价值评价以及动物补偿性生长等理论,针对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植被饲料化开发利用的可行性、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关系以及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作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通过野外调查采样、饲用植物营养成分测定以及牛羊增重饲喂试验,运用室内实验分析、综合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石漠化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5种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开展牛羊健康养殖舍饲饲喂试验进行验证分析。从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等方面,重点阐明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影响机理,揭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提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验证,为国家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主要受到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等因素的制约,了解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掌握牛羊对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成分消化代谢规律,有助于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栽培管理主要是通过施肥和刈割等对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产生影响,氮、磷、钾肥的配施效果优于单一施肥,刈割频次和留茬高度关系到饲草正常生长和产量,一定范围内,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随施肥量和刈割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加工方式的不同主要影响饲草的保质时间、营养品质、适口性及牲畜的消化吸收利用效率,采取干草调制、干燥制粉、青贮发酵、制粉等加工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饲草营养品质,改善适口性,延长保质时间,促进牲畜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瘤胃是牛羊消化代谢饲料的主要场所,日常饲喂时要根据牛羊瘤胃对粗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科学的配比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从而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2金丝桃(Hypericum kouytchense L.)、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5种饲用植物从整体来看其粗蛋白(CP)含量较低,粗脂肪(EE)含量较高,粗纤维(CF)及磷(P)、钾(K)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适中,各营养成分之间无明显的耦合关系,狼尾草的综合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相对较高,火棘相对较低。5种饲用植物的CP含量在6.12%~12.76%之间,EE含量在2.87%~12.25%,CF含量在5.19%~20.97%,粗灰分(Ash)含量在1.68%~6.93%,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27.49%~31.48%,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在51.07%~59.35%,P含量在0.11%~0.32%,K含量在0.68%~2.23%,CP、EE、P、K含量差异较为显着(P(27)0.05),而CF、Ash、ADF、NDF含量差异则不明显(P(29)0.05)。应用隶数函数法对5种饲用植物营养品质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29)金丝桃;按照总能(GE)、可消化能(DE)、代谢能(ME)等能值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金丝桃(29)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按照可消化养分(TDN)、干物质采食率(DDM)、干物质采食量(DMI)、相对饲用价值(RFV)、粗饲料相对质量(RFQ)等饲用价值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芒(29)金丝桃(29)火棘。因此,从营养能量供给水平来看,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饲料化开发具有可行性。3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羊,整体来看都具有较好的增重效果,但是不同替代比例条件下增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狼尾草的增重效果最为显着(P(27)0.05),而金丝桃和火棘的增重效果则不明显(P(29)0.05)。用上述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饲喂牛羊时发现,牛羊的采食量显着增加,增重效果较为明显,基本满足了牛羊健康养殖的需要。综合考虑EE、CP、CF等营养物质的供给能力并结合牛羊舍饲饲喂实验的增重效果来看,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分别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30%,芒20%;饲喂羊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40%,芒30%。4石漠化地区对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植物进行饲料化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扩大饲草料的来源范围,逐步转变“玉米秸秆+精饲料”的传统模式,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牛羊养殖的经济效益。5种饲用植物如果都按其最大增重的替代比例进行投喂,养殖2个月每头牛可节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180 kg(成本46.8元),火棘180 kg(成本46.8元),狼尾草360 kg(成本93.6元),皇竹草270 kg(成本70.2元),芒180 kg(成本46.8元);每只羊节可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30 kg(成本7.8元),火棘30 kg(成本7.8元),狼尾草为60 kg(成本15.6元),皇竹草60 kg(成本15.6元),芒45 kg(成本11.7元)。目前,活畜牛的市场价格一般为38元/kg,活畜羊的市场价格为70元/kg,每头牛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2289.5元,火棘为2203.62元,狼尾草为3109.16元,皇竹草为2858.36元,芒为2805.92元;每只羊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1015元,火棘为924.7元,狼尾草为1199.8元,皇竹草为1137.5元,芒为1080.1元。5在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已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和创新技术,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推广,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示范效果。根据三个示范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现有及共性技术,在借鉴其他地区相关技术的基础之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角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高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新型羊圈结构、牛羊项圈、灭虫装置等关键创新技术,构建了适用于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技术体系。试验研究从2018年10月份开展以来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和施秉示范区分别建成供饲用资源开发的草灌地面积分别为23.45 hm2、14.23hm2、6.5 hm2。经过试验示范,当地农户“种草养畜”的意识得到了增强,部分地区饲草料短缺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另外由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含量较低,饲用植物无论是其产量还是营养品质都相对较低,适口性也相对较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其饲料化开发利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改善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并提高其产量就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陈斌[5](2021)在《人文多样性内生活力与社会治理共生秩序研究 ——云贵高原盘江流域案例及其意义阐释》文中指出盘江流域由南盘江、北盘江及共同交汇而成的红水河和诸支流构成。该水系所覆盖的地理区域,上可经横断山脉承青藏高原,下可凭广西盆地接东南低山丘陵,总体处于云贵高原向东南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高原、盆地、丘陵在山脉与河流的交错分布中有序排列。同时,由于该地域主体部分面向海洋,大气湿度极高,导致境内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苗、布依和汉族作为其主体居民,各民族原有的社会文化,在与世居于此的仡佬族相遇之后,再加上多样性生物特征的作用,不仅促生出新文化形态,为多民族共生传统提供人文多样性资源,而且能将人文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很好地契合起来,以创造盘江流域社会文化的内生活力。自秦朝以来的历代王朝国家,或间接、或直接地对此区域实施治理。明清承接前朝遗产,在此综合实施土司、卫所、州县等制度,旨在强化中央集权统一,为民国和新中国奠定治理秩序框架。社会发展史暨“单线进化论”者认为,这些自上而下的制度,是王朝国家对其实施治理的主要内容,也是盘江流域发展进步的唯一动力。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认为上述社会发展史叙事有失偏颇。一方面,忽略了当地居民多民族共生传统的主体能动性和社会文化的内生活力;另一方面,在斗争哲学视野下,有将边疆地方与王朝国家对立二分的嫌疑。美国政治人类学家斯科特(James C.Scott),采用从边疆看中心的范式,先后推出“弱者的武器”、“佐米亚”(Zomia)等创新概念,彰显东南亚山民文化的主体能动性,以此弥补了社会发展史的缺陷。但他又因为片面强调山民与河谷平原王朝国家的矛盾冲突斗争哲学,忽视了国家大传统与地方小传统的兼容共生机制。事实上,双方除了冲突斗争的消极层面,还有在交往交流和交易博弈中构建共生秩序的积极层面。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在对盘江流域文史和社会沿革机制有整体认知的前提下,考察该流域内各民族自明清以来的社会文化生活实践,一方面,彰显当地居民多民族共生传统的主体能动性和社会文化的内生活力。另一方面,超越斗争哲学和对立二分视野,在凸显多样主体前提下,通过开放博弈、公平传承方式,实现多元一体的社会治理共生秩序。质言之,探求、理解和维护文化生态多样性体系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机制,乃本文的主要旨趣。为此,本文进而提出三方面创新观察角度。第一,盘江流域是中国大西南山地诸多类型缩影之一。当地居民依托山地文化生态家园和传统资源,相互之间建立起互动互惠交往模式,且在危机时刻能为外来人提供庇护,由此生成多样化民族文化共生机制;第二,元明清以来的中原王朝强化西南山地开发加深统治。这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又因生计资源过度开发而影响到当地可持续发展。面对新的环境压力,山地民族发挥文化多样性社会整合功能,积极地与王朝国家官吏及其代理展开顽强博弈。其实质是山民希望与王朝国家达成新秩序的维权诉求;第三,王朝/国家面对山民的诉求,应是通过双方代理人理性协商推出新制度,形成“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新治理秩序。唯因形格势禁或双方代理人损公肥私,乃至无论羁縻制到土司制、土司制到改土归流及“改卫设县”的制度升级中,都难免出现“反抗镇压+善后安民”的运作机制。但事后看,王朝开发新边疆拓展政治经济利益的诉求,总要通过包容民众维护生态家园、生存环境和社区、生计资源权益的某种自治诉求,才能基于互惠达成长治久安。盘江流域山民与历代王朝/国家的长时段博弈,凸显出如下两方面特征:第一,理论上,盘江流域山民与中原王朝/国家的互动,既非完全的斗争哲学,又非完全的消极顺从。更具体讲,它是界于斯科特(James C.Scott)的“佐米亚逃避”、宋怡明(Michael A.Szonyi)的“积极被统治”与拉铁摩尔(O.Lattimore)的“贮存地对抗”之间的“就地坚守在服从中博弈”。它为各界思考边疆民族与王朝国家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类型样本。第二,实践上,现代国家应对边疆民族基于文化生态家园权益多样性公平传承的博弈诉求,或可借鉴盘江流域互惠双赢的成功经验,致力于边疆民族社区发展与国家治理秩序共建共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关系和主体能动性相互包容意识。本文力图展现盘江流域与王朝国家博弈过程,旨在基于长时段历史经验,探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丰富内涵和机制结构,以此揭示中国筑牢现代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厚文化资源,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建设提供有普遍价值的社会产品,进而助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秩序建设。但因笔者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缺陷漏洞在所难免,恳请前辈导师侪辈同仁鞭策提携批评指正。

赵栋昌[6](2021)在《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伴随着人们与森林的实践互动形成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民族森林文化。这些民族森林文化是生活在林域环境中的民族认识、利用和维护森林资源的成果总和,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策略从以执法为主向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变,地方民族的传统森林文化在社区森林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价值引起了人们关注。在贵州省实施“大生态”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以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生态学样方法、社会统计分析法等,对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苗族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等进行探究,并设计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理论模型,其目标在于为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良性耦合互动提供技术支撑,从而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林区民族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呈现在物质(伐木、混农林生产模式、牧猎、采集、服饰-蜡染等)、精神(宗教信仰、生态伦理、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等)、制度技术(榔规及村规民约、育林乡土知识等)等三个层面13个类型;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具有明显的生态性特征;定量研究表明,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又呈现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α多样性(Simpson指数))和β多样性性(Whittaker指数)两个维度。其中,α多样性指数为0.81,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体现了雷公山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丰富性;β多样性指数为0.52,海拔高度在1000 m以下范围内的苗寨间森林文化的异质性相对较高,海拔在1300 m以上的苗寨传统森林文化的同质性较高,这表明苗族森林文化分布相对分散、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的特征。苗族森林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多样性等特征是当地苗族与森林生态环境相互融合适应的结果。(2)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演变与当地森林生态(森林健康)间存在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在1940-2018年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优质耦合状态,符合民族文化是与自然不断“偏离-回归”中耦合运行的观点和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理论。苗族森林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在1940--2018年间呈现出先下降而后上升的趋势,在1960年代耦合度指数为最低,两者处于磨合耦合阶段,呈现出不耦合的“苗头”,两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大体呈现一致的变化特征,这主要受外部环境或力量的介入、国家林业政策的频繁变动、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文化冲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尊重与文化行为实践的重视,不仅利于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还可保障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优质耦合及其协调发展。(3)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实质反映了人与地耦合系统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基于问卷调查的排序估计法分析发现,影响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的主要文化驱动因子是村规民约和宗教信仰。雷公山苗族村规民约中,与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有关的条款占到43.78%,从内容上来看,村规民约中对滥伐树木、放火烧山等破坏森林的行为给予极为严厉的惩治,村规民约对森林防火、树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村规民约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具有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使村规民约发挥了重要的弥补性作用。宗教信仰是苗族社群生态伦理意识的核心内容与反映,其呈现在风水林、风景林、护寨林等信仰林的管理上,通过一定的宗教禁忌或举行宗教仪式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社区居民对森林的敬畏与爱护行为。苗寨周边的信仰林与非信仰林(集体林、私有承包林)在群落结构和乔木物种多样性等两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信仰林的物种最为丰富。另外,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信仰林与非信仰林物种的多样性。这体现了宗教信仰对当地森林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及其对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4)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看,保护区发展的历程是保护区工作者与当地苗族居民在苗族文化上“冲突--调适--对话--协商”的过程,雷公山保护区的管理体现了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不断交融互补的过程。(5)提出了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主张森林资源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建立在对当地苗族隔离的“自我式管理”,而是动员保护区的一切力量,在尊重与认可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生物性建构与社会性建构的动态耦合,从而实现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良性耦合协调发展。基于苗族文化的自然区保护管理模型的构建,是在探究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对雷公山苗族文化与当地森林生态的关键链接点(行为活动集)进行有效干预。该管理模型是以森林保护和苗族森林文化传承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管理理论范式探讨和实践探索指南。该管理模型的实施需要推进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护区管理者对苗族森林文化的学习与认知、强化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共管模式等外部条件的保障得以实现。

张米林[7](2021)在《喀斯特地区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研究 ——以息烽刺梨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选取了贵州省息烽县刺梨园区作为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是探讨在脆弱的喀斯特地区进行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方法,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参考。首先对观光农业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理论进行了总结,在概念上将观光农业同美丽乡村规划和田园综合体进行了区分,并提出了在观光规划中应遵循的原则、规划设计手法、步骤流程和理论基础。其次对刺梨的价值和特性进行了概述,刺梨产业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的价值,并对贵州省龙里刺梨谷做了案例分析。最后对研究区进行了方案设计,主要包含前期分析、发展战略布局、总体规划和效益分析,并得出了以下五点结论:(1)喀斯特地区观光农业规划设计以景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美学为理论基础,在设计手法上融合了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造园手法以及现代景观设计方法,规划设计流程包含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确定规划目标与和功能定位-园区结构规划与布局-功能区规划-景观要素设计等。(2)喀斯特地区具有生态环境脆弱和景观资源丰富的特征,在观光农业规划中需将两者结合综合考虑。喀斯特地区的观光农业发展经历了萌芽期(1980~1990)、起步期(1990~2000)、成长期(2000~2010)目前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同时迎来了政策的支持、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市场需求的高涨等机遇。(3)喀斯特地区的刺梨具有美学和文化特性,在环境生态方面具有保持水土,治理石漠化等作用,在经济发展上,由于刺梨含有丰富维生素C、SOD、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在医学、食品开发上具有极大的开发空间,在社会发展上,刺梨在推动扶贫,促进社会发展上发挥了巨大作用。(4)龙里刺梨谷利用刺梨种植业+模式,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大力发展林药、林苗、林菜、林鸡等立体种养业,将刺梨产业引向林下空间,开发旅游活动等,为本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5)本研究选取了息烽刺梨园区作为研究区,研究区具有交通便利、自然景观丰富等优势。在规划设计中,将一轴一带四片区作为园区的结构布局,从产品出农村、消费进农村出发解决地区产业发展问题,从封山育林、结果林种植、种草保护与畜牧发展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研究区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环境问题,植物设计上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基本实现了景观规划、产业规划和游憩规划“三位一体”的规划布局,为南山地区的发展带来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余丽[8](2021)在《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文中研究指明

李想[9](2021)在《黑河中游主要农作物灌溉制度优化与推广》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人类一切的生产生活都需要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更是离不开水,水是保障农作物生长的前提。同时,由于水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区域水资源的总量与质量直接制约了城市社会、经济和农业的发展水平。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地处西北内陆区,其中游地区灌区发达,是甘肃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黑河中游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年均降雨量小,年均潜在蒸发量大,水资源量较为短缺,苛刻的气候条件,使得灌溉成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黑河中游干流贯穿而过,农业灌溉主要依靠从黑河引水,每年用于农业灌溉的水量占据了黑河约83%的出山径流。但该区农业灌溉存在水分利用效率低,用水模式粗放,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同时,黑河中游每年巨大的农业用水量会导致对黑河下游的分水量减少,造成下游生态态需水供给不足,引发一系列的用水矛盾与生态问题。针对黑河中游农业用水的突出问题,科学指导黑河中游主要农作物灌溉、合理部署黑河中游主要农作物生产规模,对与促进区域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黑河中游农业灌区为研究区域,选取该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四种作物类型玉米、小麦、油菜和马铃薯作为研究对象,利用DSSAT(Decision Support for Agro-technology Transfer)模型对四种作物进行本地化处理与适用性评价并在黑河中游地区成功应用,分别探究其生育期内需水规律变化,以及灌溉制度优化,根据当地农业种植结构特点建立了多目标种植面积优化模型对该地区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进行了优化调整,最后计算了该区域的农业节水潜力与经济增效。具体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建立DSSAT模型本地化数据库,模拟了2005-2017年黑河中游地区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利用2009年四种作物生长实测数据分别对其遗传参数值进行校正,用其余年份数据进行了验证,综合评价了模型的适用性;其次对比分析了四种作物逐年生育期内需水量变化与当地降水条件、现行灌溉制度之间的差异,而后通过设置不同灌溉定额与灌水时期的组合探究了四种作物最适宜的灌溉制度;最后通过建立了以经济效益最大和灌溉用水量最小的双目标优化模型,对黑河中游现行年种植面积进行了优化布局,计算了优化后的的农业节水潜力与经济增效。结果表明:第一、DSSAT模型通过本地化处理与参数校正后,得到了适用于黑河中游农业生产条件的玉米、小麦、油菜和马铃薯的作物品种遗传参数值。且校正与验证的结果表明,DSSAT模型对四种作物的产量模拟计算的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均低于15.0%,决定系数(R2)均达到0.65以上,对玉米农田逐日蒸散发验证结果的决定系数(R2)为0.69,RMSE为0.25 mm/d,表明DSSAT模型可以模拟黑河中游四种作物的生长过程。第二、通过对四种作物的生育期需水过程模拟显示,玉米、小麦需水高峰在7月与当地降水最高峰一致,对雨水的利用程度要高于油菜和马铃薯,但四种作物在生育期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分别计算其生育期缺水量结果表明,四种作物生长季平均水分亏缺介于122.5—367.0 mm。第三、通过对四种作物不同灌溉时期与灌溉定额的组合设置了不同水平的灌溉处理以探究四种作物最适宜的灌溉制度,结果表明:在玉米、小麦的苗期、开花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均需要灌溉,其中苗期阶段灌溉量为75 mm,其余阶段各100 mm。油菜、马铃薯在苗期阶段灌溉量为100 mm,其余阶段各125 mm,此时可使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54.8%、25.0%、18.3%和51.3%,且产量变幅均低于5.0%,实现了高产节水的目的。第四、统计分析2008-2017年近十年间黑河中游农业种植结构面积变化显示,十年间该区耕地面积总体扩张了34.6%,其中玉米面积变化最大相比2008年增加了140.9%,占据黑河中游农业总种植面积的56.3%,成为了当地第一大农作物。究其农业种植面积变化的原因主要有经济产值、作物需水和农业政策影响三种主要因素驱动。第五、通过建立种植结构优化模型对黑河中游种植结构进行优化探究,结果显示,当地农作物播种面积还有上升空间,其中玉米、马铃薯播种面积可以有小幅增加,小麦、油菜播种面积可适当缩减,将优化后的灌溉制度应用到调整后的种植结构中,整个黑河中游每年可节约6.8×108 m3的水资源量,同时经济效益可增加8.9×108元,可将这些模拟结果经试验核实后,再逐步扩大到整个中游灌区以支持中游作物生产和下游生态建设。

张强强[10](2021)在《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与优势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推进,苹果产业率先进入市场化改革。在产业比较收益诱导下,中国苹果生产区域不断扩张、产业较快发展,苹果面积和产量分别从1988年和1992年以来持续居世界首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全国苹果种植区域已扩大到25个省(区、市),涵盖渤海湾产区、黄土高原产区、黄河故道产区、西南冷凉高地产区和特色产区五大区域。但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与生活水平提高,苹果市场需求结构升级加快,现有的苹果生产、供给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市场需求变化,导致苹果产业发展面临供给总量与质量结构失衡问题。在高产量、高进口、高成本助推下,苹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压力加大,凸显了优化中国苹果生产空间布局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由于部分区域苹果相对价格较高的溢出效应、产业精准扶贫方面的政策支持、农户理性选择的异质性等因素,诱导中国非适生区和次生区的苹果面积扩张较快、产量比例上升过高,导致苹果产业总体发展质量下降,放大了苹果生产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苹果市场价格持续波动,亟需优化苹果生产布局、降低苹果生产风险和稳定苹果市场价格。同时,苹果产业已成为主产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现有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及后备耕地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境中,要切实保障主产区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键是要充分发挥苹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其生产布局,提高其苹果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重点研究解决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揭示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演变规律;第二,分析影响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第三,评价现阶段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是否合理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研究和设计进一步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建议方案。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梳理现有文献,总结有关农业生产布局和苹果生产布局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集中度指数、重心指标等方法,分析中国苹果生产的发展历程、增产动因与空间集聚特征。其次,基于产业布局理论、农业生产布局理论、农业区域要素理论和新空间经济学理论,构建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驱动因素的理论框架,运用传统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各驱动因素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的影响。再次,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运用比较优势指数综合评价各产区和各省区苹果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原因。最后,在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和优势评价的结论总结基础上,提出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必要性、基本原则与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中国苹果产能持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苹果生产发展迅速,在世界苹果产业和中国水果产业中均占据重要地位。从苹果生产的时序变化特征视角,中国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均呈波动增长趋势,但苹果种植面积波动幅度较大,苹果生产规模经历了稳定期(1978~1984年)、速增期Ⅰ(1985~1991年)、速增期Ⅱ(1992~1996年)、速降期(1997~2003年)和饱和期(2004~2018年)五个阶段。苹果技术进步驱动单产水平的提升是中国苹果增产的主要动力。2.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重心呈现“西移南进”特征。1978~2018年中国苹果生产布局在空间上持续扩张,导致苹果生产集中化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苹果生产格局正在向优势区集聚,其中黄土高原优势区的苹果生产集中度持续上升且上升幅度最高,并演变成为中国最大的苹果产区;渤海湾优势区逐步下降为中国第二大苹果产区;其他产区苹果生产地位基本稳定。中国苹果种植面积重心也由1978年的115.24°E和37.06°N(位于河北省巨鹿县境内)移动至2018年的110.16°E和36.44°N(位于陕西省延长县境内),总体上向西南方向移动了586.13千米;苹果产量重心由1978年的116.95°E和37.86°N(位于河北省南皮县境内)移动至2018年的111.65°E和36.44°N(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境内),总体上向西南方向移动了609.40千米。中国苹果生产重心呈现“西移南进”态势,由渤海湾优势区向黄土高原优势区迁移,符合国家苹果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目标导向。3.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受多重因素影响。1978年以来中国省域层面的苹果生产空间自相关性显着,并呈波浪式演进趋势。苹果种植面积的空间集聚程度具有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苹果种植高集聚区明显向西南方向移动。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境中,苹果比较收益、苹果有效灌溉面积、运输密度、苹果优势区域规划、“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苹果受灾面积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具有显着影响。4.中国苹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差异分化明显且布局总体合理。在产区层面,黄土高原优势区苹果生产的效率、规模、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且在五大产区中具有最明显的苹果规模优势;渤海湾优势区苹果生产的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变化呈“倒U”型趋势,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总体呈增长趋势;黄河故道产区苹果生产的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均有所上升,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略有下降;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苹果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虽略有增加,但规模、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逐步下降;特色产区苹果生产的效率、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明显下降,但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有所上升。在省区层面,陕西、山西和河南等中西部省区苹果生产的效率、规模与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增长明显,中国苹果生产重心从渤海湾优势区向黄土高原优势区转移符合区域种植业内部比较优势的变化趋势。5.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仍需要进一步优化。部分省区的苹果生产效率与规模比较优势缺乏一致性,有些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省区呈现规模比较优势明显高于效率比较优势特征。部分传统产区苹果生产地位下降,即中国苹果主产省区基本格局相对稳定,但山东、辽宁、河北等沿海省份的苹果生产地位有所下降,而陕西、甘肃等内陆省份的苹果生产地位呈增长趋势。苹果产销的地域分异扩大,苹果生产与消费的区域不平衡性增强,苹果远距离物流、大规模运输格局难以改变;部分省区不具有苹果效益优势,苹果生产成本与收益变化是促动中国苹果生产布局变化的真正动因,甘肃和河南等高投入—低产出区与山西、河北和辽宁等低投入—低产出区苹果生产已不具有效益优势。6.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需要多举措并举。中国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因地制宜布局原则贯彻乏力、苹果生产效率总体较低、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失衡等问题,凸显了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的必要性。在优化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时,应该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苹果效益导向和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原则,增强《规划》政策的引导与政府的规制作用,改善苹果生产条件,促进苹果供需有效衔接。

二、黔西北油菜地方品种资源的搜集与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黔西北油菜地方品种资源的搜集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省辣椒产业加工现状及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贵州省辣椒加工业现状
    1.1 辣椒企业数量分布情况
    1.2 辣椒企业产值分布情况
    1.3 九个市(州)辣椒企业产值分布情况
    1.4 七类辣椒产品分布情况
2 贵州省辣椒加工业持续发展存在问题
    2.1 辣椒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力度不够
    2.2 企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2.3 专技人员和专业设备短缺、科技支撑后劲不足
3 发展建议
    3.1 规范辣椒种质资源管理
    3.2 加强政策引领
    3.3 强化科技支撑

(4)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
    (二)喀斯特地区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的特点
    (三)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数据资料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影响机理
    (一)特色饲用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影响机理
        1 栽培管理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2 加工方式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二)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机理
        1 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
        2 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
四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
    (一)特色饲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与饲用价值评价
        1 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2 能值的评定
        3 饲用价值评价
    (二)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
        1 饲用资源开发对于牛增重的影响
        2 饲用资源开发对羊增重的影响
        3 饲用资源开发对牛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五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喀斯特地区现有成熟技术
        1 种植管理技术
        2 饲料化加工技术
        3 牛羊舍饲技术
    (二)喀斯特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1 牛羊食槽改良技术
        2 牛羊圈舍优化技术
        3 牛羊健康养殖技术
    (三)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技术应用示范过程
        5 示范点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5)人文多样性内生活力与社会治理共生秩序研究 ——云贵高原盘江流域案例及其意义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边疆发展和治理研究前沿探索
    一、选题定义:边疆发展与治理研究
    二、理论成果综述
        (一) 政治人类学
        (二) 边疆治理研究
        (三) 贵州特色经验
    三、本文创新进路
    四、资料来源概说
    五、总体研究框架
第一章: 盘江流域人文生态
    第一节: 区位沿革与居民构成
        一、内涵四至
        二、边关通道
        三、居民层累
    第二节: 资源耕作与混融秩序
        一、山水田土资源
        二、生计耕作结构
        三、治理秩序混融
第二章: 集市、生计与互惠
    第一节: 集市类别与功能
        一、形成机理
        二、集市类别
        三、集市功能
    第二节: 族际互惠:青岩案例
        一、名称及区位
        二、形成及变迁
        三、辐射及职能
        四、物源及去向
    第三节: 社会互惠:营屯案例
        一、区位.村名.村史叙事
        二、集市、物产与社会关系
        三、为社会而互惠:WXH的生活史
第三章: 社会整合绘事后素
    第一节: 拟血亲拓展村寨圈
        一、源起与内涵生成
        二、云顶村案例
        三、营屯村案例
        四、鸟王村案例
    第二节: 结姻亲拓展交际网
        一、婚姻制度与结构功能
        二、“坐花园”
        三、“射背牌”
        四、姻亲即社会
    第三节: “主客-陪客”丧葬礼制
        一、内涵概说
        二、传统形式
        三、现代沿革
        四、文化逻辑
第四章: 维权抗争:卫所制度下的民意表达
    第一节: 被“再域化”的日常生活
        一、卫所营建及过程
        二、“借地设防”以牟利
        三、被“再域化”的日常生活
    第二节: 原住民维权抗争类别
        一、常态抗争
        二、非常态抗争
        三、逻辑特征
    第三节: 天顺石门战事
        一、事件过程
        二、社会背景
        三、边政疏失
        四、经验教训
第五章: 博弈求秩序:流官治理下的民意表达
    第一节:“改土归流”得失辨析
        一、土司制属性
        二、招抚之策
        三、改土归流
    第二节 :控告土官
        一、韦清澜联名控告
        二、云顶村民联合智斗
        三、“均衡三角”
    第三节 :抵制胥吏
        一、村名叙事
        二、村庄茶产
        三、胥吏苛征
        四、案例启示
第六章 :观念秩序:民间传说中的共生超越
    第一节 :背牌图案印章叙事
        一、背牌型构
        二、隐序图案
        三、认同与区分体系
    第二节 :印章起源传说与衍文
        一、青山长官司与副长官司
        二、“倒停王”与“看家虎”
        三、牛作为山民祖先化身
        四、“牛虎相争”
结语:内生活力与共生秩序
    一、盘江流域的发展与治理
    二、边疆发展与治理研究的主要范式
    三、盘江流域发展与治理中的共生秩序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6)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森林文化
        3.2 民族文化与森林生态
        3.3 森林文化与自然保护区
        3.4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区概况
        1.1 苗族概况
        1.2 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
        1.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2 研究目标和内容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法
        3.2 田野调查法
        3.3 生态学样方研究法
        3.4 统计分析方法
    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类型与特征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田野调查点
        2.2 资料获取与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主要类型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生态性特征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4 讨论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2 苗族森林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
        4.3 苗族森林文化的流失与保护
    5 小结
第四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动态耦合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模型
        2.3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
        3.2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和森林资源综合发展评价
        3.3 雷公山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协调度
    4 讨论
        4.1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关系
        4.2 苗族森林文化与森林生态的耦合协调关系
    5 小结
第五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森林生态耦合的文化驱动因子
    1 引言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文化驱动因子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实证测算与结果分析
    3 基于排序估计法的人与森林和谐共生的文化因子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森林文化因子重要性的排序估计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雷公山苗族文化对森林生态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1 引言
    2 规约制度对雷公山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
        2.1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3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有效性分析:以苗族信仰林为例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4.1 村规民约与森林管理
        4.2 宗教信仰对森林生态影响
    5 小结
第七章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建立发展与管理
    1 引言
    2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2.1 矛盾与冲突:绝对保护阶段(1982--2002 年)
        2.2 对话与协商:社区参与及共管阶段(2003 年--至今)
    3 讨论
        3.1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3.2 苗族森林文化认知中的“我者文化”与“他者文化”
    4 小结
第八章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构建
    1 引言
    2 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原则
        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2 社区与森林保护协同发展的原则
    4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4.1 人类生态系统理论
        4.2 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关联理论
        4.3 干扰理论
    5 基于苗族森林文化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型
        5.1 管理模型的构建
        5.2 具体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5.3 理论模型实施的保障措施
    6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2 结语
    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4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雷公山苗族传统森林文化调研提纲
附录二 雷公山苗族对传统森林文化认知的调査问卷
附录三 雷公山保护区工作者对苗族森林文化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四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状况调研提纲
附录五 野外样地调查记录表
附录六 雷公山苗寨村规民约
附录七 田野调查摄影图片
附录八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九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7)喀斯特地区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研究 ——以息烽刺梨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观光农业的规划设计方法和理论基础
    2.1 观光农业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观光农业规划设计原则
    2.3 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理论基础
3 喀斯特地区观光农业发展概述
    3.1 喀斯特地区发展观光农业的环境资源特征
    3.2 喀斯特地区观光农业的发展历程
    3.3 喀斯特地区发展观光农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 喀斯特地区刺梨的特性和价值概述
    4.1 刺梨的概况
    4.2 刺梨的特性
    4.3 刺梨的价值
5 龙里刺梨谷案例分析
    5.1 龙里刺梨谷概况
    5.2 龙里刺梨谷景区的总体规划
    5.3 龙里刺梨谷景区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6 息烽刺梨园区观光农业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6.1 研究区概况
    6.2 发展战略
    6.3 总体规划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黑河中游主要农作物灌溉制度优化与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作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1.2.2 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1.3 现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介绍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候条件
        2.1.3 社会经济
    2.2 方法与数据
        2.2.1 方法介绍
        2.2.2 数据获取
        2.2.3 指标计算
第三章 DSSAT模型建立与模拟结果评价
    3.1 DSSAT模型介绍
    3.2 DSSAT模型原理简介
    3.3 DSSAT模型建立
    3.4 模型调试与验证
        3.4.1 模型校正
        3.4.2 模型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河中游主要农作物需水过程探究与灌溉制度优选
    4.1 作物需水过程模拟试验设计
        4.1.1 生育期缺水量模拟
        4.1.2 生育期需水规律探究
    4.2 灌溉处理
        4.2.1 灌溉情景设置
        4.2.2 灌溉模拟评价指标
    4.3 模拟结果
        4.3.1 缺水量与需水规律模拟结果
        4.3.2 灌溉水平模拟结果
        4.3.3 节水潜力估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黑河中游农业灌区种植结构优化研究
    5.1 黑河中游农业种植结构演变
        5.1.1 种植结构演变规律
        5.1.2 种植结构演变原因分析
    5.2 黑河中游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探究
        5.2.1 优化模型构建
        5.2.2 种植面积优化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当前研究中的创新点与不足
        6.2.1 特色与创新点
        6.2.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与优势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与评价
        1.3.1 农业生产布局演变规律研究
        1.3.2 农业生产布局演变驱动因素研究
        1.3.3 农业生产布局绩效评价研究
        1.3.4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研究
        1.3.5 文献评价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苹果及苹果生产
        2.1.2 农业生产布局及苹果生产布局
        2.1.3 农业演变规律及苹果生产布局演变规律
        2.1.4 区域优势评价及苹果生产布局优势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布局理论
        2.2.2 农业生产布局理论
        2.2.3 新空间经济学理论
        2.2.4 农业区域要素理论
        2.2.5 比较优势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
    3.2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与特征
        3.2.1 渤海湾优势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2.2 黄土高原优势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2.3 黄河故道产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2.4 西南冷凉高地产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2.5 特色产区苹果生产情况与特征
    3.3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3.3.1 研究尺度
        3.3.2 数据来源与说明
第四章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历程与布局演变特征分析
    4.1 中国苹果产业发展历程
        4.1.1 中国苹果生产的国际地位
        4.1.2 中国苹果生产的国内果业地位
        4.1.3 中国苹果生产发展阶段
        4.1.4 中国苹果品种结构
    4.2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规律分析
        4.2.1 苹果增产的贡献因素
        4.2.2 苹果生产区域集聚特征
        4.2.3 苹果生产重心变化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5.1 理论假设
        5.1.1 资源禀赋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2 机会成本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3 基础设施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4 技术进步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5 消费需求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1.6 政策环境对中国苹果生产布局集聚的影响
    5.2 空间分析方法
        5.2.1 空间自相关分析
        5.2.2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5.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5.3.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3.2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5.3.3 空间杜宾模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势评价分析
    6.1 苹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水平测算
        6.1.1 苹果效率比较优势指数
        6.1.2 苹果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6.1.3 苹果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6.2 苹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变迁分析
        6.2.1 苹果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6.2.2 苹果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6.2.3 苹果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6.3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势评价分析
        6.3.1 部分省区的效率与规模比较优势缺乏一致性
        6.3.2 部分传统产区苹果生产地位下降
        6.3.3 苹果产销的地域分异扩大
        6.3.4 部分主产省区苹果生产缺乏效益优势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与政策启示
    7.1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的必要性
        7.1.1 因地制宜布局原则贯彻乏力
        7.1.2 苹果生产效率总体较低
        7.1.3 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失衡
    7.2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原则
        7.2.1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原则
        7.2.2 坚持生产效益导向原则
        7.2.3 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则
    7.3 中国苹果生产布局优化的政策启示
        7.3.1 增强政策引导与政府规制
        7.3.2 改善苹果生产条件
        7.3.3 促进苹果供需有效衔接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黔西北油菜地方品种资源的搜集与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省辣椒产业加工现状及发展建议[J]. 陆敏,佟硕秋,蓬桂华,周敏,吴拥军. 中国酿造, 2021(09)
  • [2]贵州省辣椒产业链与农民利益分配研究[D]. 谌力铭.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3]中国古代文学杜鹃花意象与题材研究[D]. 郑尧丹.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D]. 陈洋.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5]人文多样性内生活力与社会治理共生秩序研究 ——云贵高原盘江流域案例及其意义阐释[D]. 陈斌.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6]贵州雷公山苗族文化与森林生态耦合研究[D]. 赵栋昌. 贵州大学, 2021
  • [7]喀斯特地区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研究 ——以息烽刺梨园区为例[D]. 张米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8]技术、市场与文化复合性的形成:清代以来丹江地区的族群互动[D]. 余丽.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9]黑河中游主要农作物灌溉制度优化与推广[D]. 李想. 兰州大学, 2021(09)
  • [10]中国苹果生产布局演变与优势评价研究[D]. 张强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标签:;  ;  ;  ;  ;  

黔西北油菜地方品种资源采集与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