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力争成为华北制造中心

泰达力争成为华北制造中心

一、天津开发区争当中国北方制造业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郑宇[1](2022)在《基于科技服务功能区推进天津中心城区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服务功能区是支撑创新发展的核心功能载体,科技服务业的专业性、多门类和功能的差异性决定了科技服务功能区细化为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空间指向。从天津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心城区科技服务业的现状发展态势、中长期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看,需要在广域中心城区(市内六区+环城四区)因地制宜重点发展六种类型的科技服务功能区:基础研发转化创新功能区、智能科技服务功能区、产业技术研发服务功能区、专业技术服务功能区、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功能区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功能区。

赵永斌[2](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李胭胭[3](2021)在《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型城市群是按照生态学良好发展的城市群生态系统最优化发展的模式,具体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生态化发展为理念,形成具有网络化的空间形态紧凑且疏密有致的生态城镇体系、衔接紧密且联系便捷的生态交通体系、分工有序的生态化产业体系和生态、水、文化一体的综合廊道系统的城镇集合体。目前我国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生态化发展存在生态功能空间割裂、城市群空间结构亟待优化、城市群交通网络化程度低、城市群产业空间协作松散等突出问题。以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为目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索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路径。开展的工作及主要发现有:(1)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经典城市群案例,结合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可持续性科学等理论基础,构建了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要素构成系统。主要包括生态城镇体系、生态化产业体系、生态交通网络系统、和综合廊道系统4个方面。(2)在综合借鉴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尤其是系统借鉴了地理设计方法论,构建了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范式。将表达模型、过程模型、评价模型、变化模型、影响模型和决策模型作为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6类模型应用到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的全过程,突破了过去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中格局-过程-机理的一般过程。(3)运用K-均值聚类、区位熵和熵值法等方法对京津冀城镇体系格局演化特征及其生态城镇化水平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京津冀城镇体系总体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有所放缓,但城镇体系等级规模仍存在显着的两极分化现象;京津冀生态城镇化水平上升,但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仍待优化提升。(4)运用地理联系率、核密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发展特征和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开发区产业区域分布差异性显着,开发区产业集中于资本型和技术型,2000年以来京津冀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整体上升。(5)主要运用可达性分析和DPSIR评价模型等方法对京津冀路网的分布特征、可达性特征及区域生态交通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交通网络区域发展不均衡,但2015-2020年区域可达性有所提高;2000年以来生态交通水平持续向好发展。(6)运用LUCC分析、用地转移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等方法对京津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用地变化比较剧烈,2000-2020年京津冀耕地面积减少10.86%,建设用地面积增加80%,有高达14.81%的土地发生了类型转移;2000-2020年京津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减少479亿元,主要体现在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减少;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面临的问题如水资源匮乏、空气质量较差等仍然严峻,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7)利用城镇扩张速度、城镇扩张效率和建设用地变化特征对城镇扩张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科技”+“设计”的视角出发,设置了惯性扩张、生态扩张、城市主义扩张和生态城市主义扩张四种情景模式并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京津冀城镇扩张速度加快且城镇扩张效率总体偏低;“科技”+“设计”的手段能够有效遏制城市的无序扩张,从而使城市群向更加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8)利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核密度分析和可达性分析等方法识别生态源、生态廊道、水廊道、文化资源和文化廊道并构建京津冀综合廊道系统。结果显示,京津冀生态源总面积18075 km2,占京津冀总面积的7.95%,集中分布在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文化资源共1741处,集中分布在几个文化核心区。生态廊道形态比较单一,网络性和连通性较差;水廊道由西向东呈扇形分布,形态较好;文化廊道的空间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其中长城文化廊道和京广文化廊道与生态廊道基本平行。(9)最后从4个方面提出了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策略,即:(1)构建“多中心组团”的生态城镇体系;(2)构建“大集群+小簇群”的生态化产业体系;(3)构建“强核心+通节点”的生态交通网络体系;(4)构建“红、绿、蓝相映”的综合廊道系统。图75幅,表49个,参考文献209篇。

姜宝中[4](2020)在《中国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国家级新区作为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建设的超大规模综合性城市新区。国家级新区具有多元的战略目标,即承担着解决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中各类系统性问题,也肩负着探索区域和城市有效发展路径的重要使命。目前,我国的国家级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机制体制等方面的示范区和试验区,发挥了带动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然而,从国家级新区发展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分离、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缺乏良性互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创新要素培育与累积逐年减缓等问题。选择合适的视角和理论方法,探索国家级新区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国家级新区建设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利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国际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以及对城市创新能力促进作用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这些研究对破除国家级新区发展困境、促进其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只有解决好这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才能更好的发挥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本文以城市地域空间理论、城市网络理论、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从国家级新区发展现状为出发点,详细分析国际级新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给出国家级新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研究国际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依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破解国家级新区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首先,基于2006-2018年城市经济发展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发现: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发展拉大了城市之间经济增长的差距。进一步实证分析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异质性时,实证结果说明: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既存在区域异质性,也存在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具体来说,国家级新区发展对东部地区城市和南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着,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北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着,说明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国家级新区发展对促进直辖市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对非直辖市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不显着,说明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行政等级异质性。其次,基于2003-2016年中国3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发现: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科技创新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家级新区在促进城市科技创新方面同样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具体来说,国家级新区对东部地区城市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效果显着,而对中西部城市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显着;国家级新区对直辖市城市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作用,而对于非直辖市城市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不显着。最后,基于2005-2018年中国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量”和“质”两方面的衡量指标,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发展: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家级新区对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中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具体来说,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对东部地区城市和南方城市产业结构“量”的升级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北方城市则产业结构“质”的升级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对直辖市地区城市产业结构“量”的升级具有显着效果,但对其“质”的升级产生作用不显着。国家级新区对非直辖市城市产业结构“质”的升级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但对其“量”的升级作用不显着。综合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国家级新区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均具有促进作用。国家级新区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和行政等级异质性。同时看到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放缓,且国家级新区自身的发展和建设也面临着各种困境。为此,需要在优化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布局、促进国家级新区产业优化发展、完善国家级新区治理模式、化解国家级新区的招商引资困难,以及加强国家对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破解国家级新区发展难题,发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董姝娜[5](2016)在《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表明,集聚与扩散是我国区域成长、区域差异形成、区域关系调整的重要方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率先集聚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带来我国其它地区发展机会剥夺问题的出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扩散,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与一体化发展成为新时期宏观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国以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关注集聚与扩散的正外部性,而忽略集聚对外部地区发展的剥夺,转移与扩散对外部区域的破坏等负外部性问题。基于区域外部性的扩散与一体化研究成为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关系重构的“热点”领域。本文在传统集聚与扩散研究基础上,强调从区域发展正外部性的研究视角出发,研究发达地区对外部区域的发展扩散效应,在西方区域发展扩散理论与实践借鉴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与模式,归纳总结我国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对我国区域整合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客观评价,其研究目的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逐步收敛,现代区域发展关系的重构,发达地区扩散对落后地区的拉动与支撑,为过度集聚发达地区的再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基于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发展扩散理论研究成果和针对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现实背景,归纳总结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驱动机制与扩散模式,以长吉区域为例,分析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现状特征,对长吉地区发展扩散与区域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由6章构成:第一章区域发展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这一部分从发展扩散概念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区域发展扩散理论形成背景和主要的研究成果,并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客观分析与评价,剖析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分析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研究的未来趋势,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第二章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心-外围理论、极化-涓滴效应理论、区域增长极理论、梯度推移学说、点轴理论与区域外部性理论等区域发展经典理论,阐述了这些基础理论与区域发展扩散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关系,为本论文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我国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非平衡性的现实基础与主要表现,其次从我国发展扩散的必然性,城乡关系的转变,区域市场体系的完善,区域发展观念与文化的变化,区域发展政策变化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再者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我国区域发展扩散的主要模式。第四章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这一部分梳理了交易成本、贸易交流、市场竞争等传统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直接投资、规模经济、长期增长、产业集聚等现代区域一体化理论分析视角,介绍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联盟、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等我国区域一体化的经典案例,客观评价了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实践效果。第五章长吉区域发展与扩散系统分析。这一部分剖析了长吉区域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阐述了长吉城市集聚与扩散发展的主要表现,分析了长吉区域产业分布格局、城镇整体布局以及区域对外联系的空间格局,评价了长吉区域对省域经济发展、吉林省中部城市群、长吉图开放区和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扩散效应。第六章长吉区域一体化整合与重构。这一部分从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必然性,东北亚国际合作、我国区域一体化、吉林省经济格局和长吉图国家战略等方面阐述了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形成背景,从产业整合格局、城镇整合、功能空间整合、基础设施整合、生态空间整合以及一体化制度创新等方面分析了长吉区域整合发展的未来格局。

刘宁[6](2014)在《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大规模的大学园区建设始于21世纪初,此后各地便纷纷兴起了建设大学园区的热潮。虽然在中国辽阔的国土面积上各地区各城市存在着极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状况,但是对大学园区建设的热情与巨额投入却是不相上下的。虽然各地对绝大部分新建的大学园区都冠以“大学城”的称号,然而通过对大学城概念的辨析以及世界范围内大学与城市关系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国内目前建设的多所大学新校区的空间集聚即大学园区和国外的大学城或科学城有很大区别。大学园区现象是一种中国独有的大学在城市中的存在形式。由于中国特有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与特殊的发展阶段,所以中国的城市与大学的发展方式也有其自身特色,自然中国的大学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方式也就不同于国外。将郊区城市化以及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问题与大学园区建设联系起来是知识社会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大学园区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关系,解读大学在城市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大学园区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城市竞争力提升之间的内在规律,使大学园区更好的促进城市发展。本论文共分7章。第1章导论提出问题。指出在当今中国城市化与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大学园区与城市发展之间关联的意义。对中国的大学园区建设做了回顾与总结。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对关于大学与城市相互作用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做一梳理和总结。并提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第2章提出本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方法。包括集聚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创新体系理论、增长极理论,以及与城市发展直接相关的城市化理论和城市竞争力理论。并阐述了这些理论在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发挥影响中的应用。第3章从大学园区对城市有形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大学园区建设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提出大学园区改变了土地的使用方式,促进了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改变了区域产业结构从而提升了城市化水平。分析了大学园区推动的城市化地区的特点并提出大学园区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化的一种模式。还建立了一个大学园区选址的定量化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评价方法用于对是否适宜作为大学园区选址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定量评价。并针对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选址实践进行了评价。还分析了廊坊东方大学园区由于选址不当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作为反例。第4章从城市竞争力的角度分析大学园区对提升所在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大学园区主要从人力资本形成以及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居住与游憩环境的优化提升、城市社区多样性与包容性、城市文化品位提升以及城市品牌塑造几个方面对所在城市的竞争力产生影响。此外针对大学园区知识共享机制创建了进化博弈模型。经过分析得出影响大学园区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第5章首先概括介绍了一些欧洲大学与城市发展关系的案例,随后详细介绍了英国剑桥、美国斯坦福、日本筑波这三个非常具有代表性并经过多年发展的大学与城市相互作用的案例。英国剑桥是大学校园与城市社区高度融合的典范,也是大学城发展成为现代高科技城市的典型代表。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区为基础发展的硅谷是大学与高技术产业相互促进的最成功案例。日本筑波学园都市是以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依托开发建设新城的典型案例。它们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可以给中国大学园区的发展以借鉴和启示。第6章是对大学园区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具体案例分析。以天津市正在建设中的大学园区即海河教育园区为例研究其与天津城市联动发展的关系。海河教育园区有效的促进天津的城市化,并且提升天津的城市竞争力。更进一步提出海河教育园区如何从大学园区向大学城的发展方向迈进。第7章是全文的主要结论,总结了大学园区在城市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大学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中国大学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时间不长,所以一些问题尚未显现,因此未能对大学园区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更本质化的研究。今后将继续跟踪研究各主要大学园区及其与所在城市联动发展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申立[7](2013)在《海洋发展与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及区县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中国沿海城市正进入海洋发展的关键时期。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十二五规划提出“陆海统筹”,近年来80%以上国家级区域规划聚焦海洋经济与陆海联动发展,54个沿海城市90%以上提出海洋发展等地方战略,海洋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沿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一背景下,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正在多个层面展开重塑,但却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空间冲突、空间争夺等诸多问题。如何优化沿海城市空间组织,进而推进我国沿海城市海洋发展,是本研究的中心问题,其中,区县作为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和海洋功能区划编制等的基本主体,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力求探索沿海城市空间组织优化的基本路径及其区县管理策略,分为八章逐层展开。第一章是研究的绪论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与问题,并界定了本研究的关键概念,如海洋发展、城市空间组织、区县管理、海洋功能区等,围绕本研究问题的逐层展开,对海洋发展、城市空间组织、行政区划改革、区县管理等进行研究综述,为研究展开提供理论准备。第二章、第三章分别从城市层面与组团层面探讨海洋发展与空间组织演化的进程和机理,为优化城市空间组织提供依据。首先,考察城市层面的演化,根据沿海城市设立时初始区位的不同,我国54个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可以被抽象为“近海—T型结构”(33个)、“滨海—带状组团”(18个)、“海岛—陆域联动”(3个)等三种模式,其中,资源禀赋、中西方博弈、技术进步、行政调控等成为推动城市空间组织演化的重要因素。其次,深入城市空间组织演化中各个功能组团的内部,生活功能组团(海洋生态城等)、生产功能组团(海洋产业园区等)、游憩功能组团(滨海旅游区等)的空间组织彼此各异,背后反映着不同功能组团对海洋资源依赖程度的差异。总体来看,我国大多数沿海城市正进入空间组织演化的关键阶段,亟待空间组织优化的探讨。第四章力求揭示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中的潜在问题,并明确空间组织优化的基本方向。从中发现,海洋发展下的我国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面临着城市形态、地域形态、陆海关系的三大转变,其中潜藏着形态培育、管理协调和陆海冲突等三大问题。而破解上述问题的关键层面就在于区县管理创新。第五、第六、第七章分别聚焦区县管理的基础问题(行政区划改革)、关键问题(海洋功能区划)、重点问题(管理体制与政策)等展开沿海城市空间组织优化的研究。就行政区划改革而言,当前沿海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数量、规模、区位等均深受海洋发展的影响,并呈现显着的南北分异和阶段差异。优化城市空间组织必须优化相应的区县政区格局,发挥区县行政中心、行政边界对城市空间组织优化的集合效应等。就海洋功能区划而言,区县是编制海洋功能区划的基本主体,要在我国海洋发展的总体进程中把握海洋功能区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地位,当前我国不少海洋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已不容乐观,依据海洋功能区的功能取向、时空结构、管理体制等特征,探讨海洋功能区划影响下的区县管理调适的路径,力求破解陆海统筹难题。就区县管理体制与政策而言,体制层级性和体制协调性的研究至关重要,体制层级性的研究发现,各类功能组团的发展离不开行政层级的合理设置;而体制协调性的研究又发现,组织机构的有效设置、利益相关者的实质性参与等有助于破解海洋发展下管理协调的难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滨海新区为例,提出促进形态培育与功能提升、夯实管理能力与服务能力、统筹海洋开发与生态保护等区县管理创新的若干政策建议。第八章是本研究的结论与讨论部分。进一步讨论了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的模式与机理,并提出区县行政区划的改革、城市陆海冲突的化解、区县管理体制和政策创新的基本策略,力求优化沿海城市空间组织,为海洋发展及陆海统筹国家战略的推进提供科学依据。

曾伟鹏[8](2012)在《区位优势与临港产业集聚 ——基于天津临港经济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最重要的转移目的地,与此同时,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国沿海地区临港产业发展迅速,临港产业集群现象日益明显。在现实中,许多港口具备传统地理经济集聚的相似条件,但并非所有的临港工业区均成功地实现了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本文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在传统的影响工业空间集聚的因素之外,是何种其他因素影响了产业集聚的最终格局?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作者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结合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区位优势,推动天津临港经济区的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全文共由五章组成,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与评述,进而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总结世界临港工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并对推动世界临港产业集聚格局发展的重要背景——即几轮重要的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模式、动因和趋势进行了系统回顾与总结,最后对结合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重化工业的临港集聚趋势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将焦点汇集到天津临港经济区,对天津临港经济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基于钻石模型理论框架对天津临港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条件进行了系统剖析;接下来从天津滨海新区其他功能区、国内其他临港工业园区和国外典型临港工业区(带)三个层次,对天津临港经济区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总结了天津临港经济区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和值得借鉴的经验。第四章首先基于新地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探讨了区位优势导致的生产成本节约对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接下来结合传统地理经济学强调的影响产业空间集聚的诸因素和体制制度因素,从多个层面探讨了区位优势、特别是制度因素对天津临港经济区产业集聚的影响。在前述各章分析的基础上,第五章从产业发展的视角,结合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与相关产业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与前景,研究了天津临港经济区主导产业的发展现状、前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天津临港经济区主导产业和推进产业集聚的政策建议。

韩笑妍[9](2012)在《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经济一体化继续推进,带动了商品与资本、技术、信息和服务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加深。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最为显着的表现形式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正方兴未艾。而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促进了要素自由流动和区域大市场的形成,无论国际间还是国内区域合作,都是以分工利益和专业化利益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在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产业对接。产业对接其实是区域间产业竞争与合作的结果,如何进行产业对接对于我国欠发达地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对接”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国内呼声较高的有:泛珠三角其他地区与珠三角产业对接、京津唐产业对接等;闽台产业对接、粤港产业对接等;国际间比较热的对接有:中国沿边省份与东盟产业对接、山东半岛与日韩产业对接等。就现实情况看,相对落后的地区是产业对接的发动者和支持者,发达地区对产业对接有所呼应,但实际行动并不积极,也没有具体抓手。可以说,产业对接的规模和效率并没有理论预计的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及各种壁垒的存在都是产业对接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同处华北,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具有悠久的合作历史。随着内蒙古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与国内外经贸合作频繁,尤其是与环渤海五省市在对口支援、能源工业、商贸和社会事业方而的合作更加密切。但从繁体上看,这种产业合作主要停留在能源、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层面上,还处于产业对接的初级阶段,缺少统一分工和协调机制。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关系主要是选择合适的产业分工模式,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合力。如何优化区域内部的资源配置,使之形成区域竞争力,实现双方的共赢,是环渤海五省市和内蒙古而对的重要问题。“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也对内蒙古重点开发区做了明确规定。困家规划的出台为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对接提供了巨大市场潜力和题材。内蒙古与环渤海五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的多层次性使得两区域今后存在着广阔的产业合作空间。本文从产:业对接的视角,探讨如何发挥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要素合理组合的基础上,加强产业合作,沿着观察-实证-分析-判断的研究路线,借助于区位熵等计量方法,分析出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对接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双方产业对接的对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注重提出产业对接既要符合自身利益,保障自身产业对接中利益最大化,也要建立符合对接方的利益的合作机制,保障对接方在产业对接中的利益,达到双赢的局面,降低合作的风险与交易费用,提高合作各方的投资回报率和合作项目的成功率。避免陷入围绕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来论述。论文主要内容为:导论:本部分为全文的总括性章节。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特别是论述了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内蒙古如何与相对发达的环渤海地区产业对接的重要价值。接下来做了系统的文献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进行了布局。第一章:产业对接的相关理论概述。主要对产业对接、产业转移、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产业对接与区域间相互作用等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并对产业对接概念进行界定,提炼出与本文具体研究对象有重叠和可运用的相关理论及规律,并探讨其在内蒙古与环渤海产业对接下应用的可行性。第二章:主要论述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通过对内蒙古经济和环渤海地区在历史上的经贸往来及合作基础进行深入的挖掘,并结合当前两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各自的优势,探讨了产业对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通过对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产业对接的现状和问题的剖析,从供求层面、政策层面和企业成长层面,对双方产业对接的潜力进行挖掘和论证。第四章:重点阐述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原则和内容。通过修正后的区位熵方法确定产业对接的内容,其对接内容包括:工业对接、农牧业对接和第三产业对接。在确定了对接的内容后,就工业、农牧业和服务业对接的重点领域和方式进行详尽的剖析和阐述,提出可操作性的路径参考。第五章: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政策建议,在前儿章研究基础上,结合中东欧国家融入欧盟经济圈的实践,提出加快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对策建议。

陈柳钦[10](2008)在《天津滨海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津滨海新区海纳入国家整体战略布局,目的是要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南方快、北方慢,东部快、西部慢的问题。滨海新区要承载这一历史使命,辐射三北,带动环渤海区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决定天津的前途命运,牵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全盘,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

二、天津开发区争当中国北方制造业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开发区争当中国北方制造业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2)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利用外资
        1.2.2 利用外资效益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群空间结构待优化
        1.1.2 产业空间协作松散
        1.1.3 交通网络化程度低
        1.1.4 区域统筹规划步伐较慢
        1.1.5 生态空间问题严峻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2.3 国内外经典案例借鉴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意义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2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方法构建
    2.1 理论基础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1.2 生态城市理论
        2.1.3 可持续性科学
        2.1.4 田园城市理论
        2.1.5 地理设计理论
    2.2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框架构建
        2.2.1 城市群生态系统理论框架
        2.2.2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要素构成系统
        2.2.3 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范式
        2.2.4 小结
3 京津冀生态城镇体系评析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区概况
    3.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3.3.1 研究方法
        3.3.2 数据来源
    3.4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演化
    3.5 京津冀城镇体系职能演化
    3.6 京津冀生态城镇化水平演化特征
    3.7 小结
4 京津冀生态化产业体系评析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2.1 研究框架
        4.2.2 研究方法
        4.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 京津冀开发区产业空间发展特征
        4.3.1 开发区产业发展演化特征
        4.3.2 开发区空间集聚总体特征
        4.3.3 不同类型开发区空间集聚特征
    4.4 京津冀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特征
        4.4.1 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4.4.2 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
    4.5 小结
5 京津冀生态交通网络体系评析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5.2.1 研究框架
        5.2.2 研究方法
        5.2.3 数据来源
    5.3 京津冀公路分布及可达性
        5.3.1 公路分布特征
        5.3.2 公路可达性特征
    5.4 京津冀铁路分布及可达性
        5.4.1 铁路分布特征
        5.4.2 铁路可达性特征
    5.5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交通发展特征
    5.6 小结
6 京津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6.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6.1.1 研究方法
        6.1.2 数据来源
    6.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6.2.1 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
        6.2.2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
        6.2.3 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6.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
    6.4 生态环境现状
    6.5 小结
7 京津冀城镇发展趋势预测
    7.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7.1.1 研究方法
        7.1.2 数据来源
    7.2 京津冀城镇扩张特征
    7.3 京津冀城镇扩张多情景模拟
        7.3.1 模拟情景假设
        7.3.2 城镇扩张多情景模拟
    7.4 小结
8 京津冀综合廊道系统构建
    8.1 研究背景
    8.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8.2.1 研究框架
        8.2.2 研究方法
        8.2.3 数据来源
    8.3 “绿”廊——京津冀生态廊道系统
        8.3.1 京津冀生态源分布格局
        8.3.2 京津冀生态廊道系统
    8.4 “蓝”廊——京津冀水廊道系统
    8.5 “红”廊——京津冀文化廊道系统
        8.5.1 京津冀文化资源分布格局
        8.5.2 京津冀文化廊道系统
    8.6 京津冀综合廊道系统
    8.7 小结
9 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策略与结论
    9.1 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9.1.1 构建京津冀“多中心组团”的生态城镇体系
        9.1.2 构建京津冀“大集群+小簇群”的生态化产业体系
        9.1.3 构建京津冀“强核心+通节点”的生态交通网络体系
        9.1.4 构建京津冀“红、绿、蓝相映”的综合廊道系统
    9.2 主要工作与结论
    9.3 突出特色与创新点
    9.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中国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城市经济增长的研究
        1.3.2 关于城市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1.3.3 关于城市国家级新区建设的相关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和不足
        1.6.1 主要创新点
        1.6.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经济特区
        2.1.2 开发区
        2.1.3 城市新区
        2.1.4 国家级新区
    2.2 理论基础
        2.2.1 城市地域空间理论
        2.2.2 城市网络理论
        2.2.3 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理论
        2.2.4 区域创新理论
    2.3 国家级新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2.3.1 国家级新区推进制度创新的作用机制
        2.3.2 国家级新区促进生产要素集聚的作用机制
        2.3.3 国家级新区引导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
        2.3.4 国家级新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第3章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与建设成效分析
    3.1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
        3.1.1 新区设立与初步探索阶段(1992-2009年)
        3.1.2 扩大政策实验阶段(2010-2013年)
        3.1.3 进一步增设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
    3.2 国家级新区建设成效
        3.2.1 营商环境显着改善
        3.2.2 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3.2.3 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对接
        3.2.4 逐步发展成为宜居宜业新城区
    3.3 国家级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3.3.1 体制机制创新面临严重制约
        3.3.2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面临重大困难
        3.3.3 招商引资面临巨大竞争和困难
        3.3.4 国家给予政策支持逐渐减少
第4章 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实证分析
    4.1 研究方法阐释
        4.1.1 基本思想
        4.1.2 模型设置
        4.1.3 模型使用条件
        4.1.4 模型检验
    4.2 假说提出
    4.3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4.3.1 模型设定
        4.3.2 变量说明与数据特征分析
        4.3.3 共同趋势检验
    4.4 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结果分析
        4.4.1 基准回归结果
        4.4.2 安慰剂检验
        4.4.3 稳健性检验
    4.5 异质性检验
        4.5.1 区域异质性检验
        4.5.2 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科技创新促进作用实证研究
    5.1 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与变量说明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说明与数据特征分析
        5.2.3 共同趋势检验
    5.3 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科技创新的影响
        5.3.1 基准回归结果
        5.3.2 安慰剂检验
        5.3.3 稳健性检验
    5.4 异质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实证研究
    6.1 假说提出
    6.2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6.2.1 模型设定
        6.2.2 变量说明与数据特征分析
    6.3 产业结构升级“量”的检验
        6.3.1 基准回归结果
        6.3.2 异质性检验
    6.4 产业结构升级“质”的检验
        6.4.1 基准回归结果
        6.4.2 异质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相关政策建议
    7.1 优化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布局
        7.1.1 重点向主要城市群核心城市倾斜
        7.1.2 适度照顾中西部地区大城市
        7.1.3 新区选址应该与原城区相互衔接
    7.2 促进国家级新区产业优化发展
        7.2.1 全力做强做优主导产业
        7.2.2 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7.2.3 努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7.3 加快完善国家级新区治理模式
        7.3.1 加快提升国家级新区的治理能力
        7.3.2 积极探索国家级新区治理新模式
    7.4 积极化解国家级新区的招商引资困难
        7.4.1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7.4.2 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7.5 国家应该加强对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7.5.1 扩大体制机制创新的制度空间
        7.5.2 在重大项目布局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7.5.3 在建设用地指标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7.5.4 在融资方面给予更多便利条件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依据
    二、论文的主要概念解析
    三、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四、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章 区域发展扩散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发达国家研究成果的梳理
        一、区域外部性研究
        二、扩散效应研究
        三、扩散模型研究
    第二节 我国研究成果的审视
        一、扩散主体研究
        二、扩散环境研究
        三、扩散方式研究
        四、扩散调控研究
第二章 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心—外围理论
        一、中心—外围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基于中心—外围理论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第二节 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一、极化—涓滴效应的内涵
        二、极化—涓滴效应展的评价
    第三节 区域发展的增长极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的学术基础
        二、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形成
        三、区域增长极的空间效应
    第四节 梯度推移学说
        一、梯度推移学说的内涵
        二、梯度推移学说的评价
    第五节 点轴理论
        一、点轴理论的理论内涵
        二、点轴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第六节 区域外部性理论
        一、区域外部性的理论基础
        二、区域外部性的形成条件与作用特征
        三、本文对区域外部性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我国区域发展扩散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平衡
        一、资源禀赋与环境的差异性
        二、产业发展与结构的差异性
        三、区域城镇化的不平衡性
        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性
        五、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性
    第二节 区域发展扩散的动力机制
        一、发达地区过度集聚与扩散需求
        二、城乡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转变
        三、区域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四、区域交通联系的支撑
        五、区域政策体系的引导
    第三节 区域发展扩散的空间模式
        一、中心—外围的圈层扩散
        二、交通引导的轴带扩散
        三、跳跃式组团扩散
        四、低密度连续蔓延扩散
第四章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分析
    第一节 传统理论分析框架
        一、交易成本理论
        二、贸易交流理论
        三、市场竞争理论
    第二节 现代理论分析的视角
        一、直接投资效应
        二、规模经济效应
        三、长期增长效应
        四、产业集聚效应
    第三节 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实证分析
        一、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二、厦泉漳城市联盟
        三、京津冀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
        四、长三角城市群整合发展
    第四节 我国区域一体化实践的评价
        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
        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差异性
        三、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阶段性
        四、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制度限制性
        五、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客观必然性
第五章 长吉区域发展与扩散系统分析
    第一节 长吉区域形成发展的地域因素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条件
        二、历史基础与时空关联
        三、产业发展差异与互补
        四、城市功能差异与联系
    第二节 长吉城市单体发展的集聚与扩散
        一、长吉二市的集聚发展分析
        二、长吉二市的扩散发展分析
    第三节 长吉区域的形成发展
        一、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
        二、区域人口与城镇整体布局
    第四节 长吉区域发展扩散效应
        一、长吉区域与吉林省域经济发展
        二、长吉区域与吉林中部城市群发展
        三、长吉区域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四、长吉区域与哈长城市群发展
第六章 长吉区域一体化发展与空间重构
    第一节 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区域背景
        一、东北亚国际合作区位优越
        二、我国区域一体化格局逐渐成型
        三、吉林省经济空间格局亟需协调
        四、“长吉图”国家战略的政策机遇
    第二节 长吉区域产业整合格局
        一、产业体系的构建
        二、产业空间的整合
        三、产业部门的融合
        四、产业发展的创新
    第三节 长吉区域城镇整合与一体化
        一、区域城镇等级体系的调整
        二、区域城镇职能结构的转变
        三、区域城镇空间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长吉区域功能空间的整合
        一、主体功能区空间管制
        二、重点功能空间的发展
        三、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
    第五节 长吉区域基础设施的整合
        一、综合性立体交通体系的形成
        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三、区域市政设施的整合
        四、提升区域信息功能
    第六节 长吉区域生态空间的整合
        一、区域生态环境的评价
        二、区域生态空间的整合
        三、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化
    第七节 长吉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创新
        一、政府管理调控的创新
        二、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
        三、区域协调机制的创新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城市和大学的关系
    1.1.2 中国大学园区的建设兴起的时代背景
    1.1.3 大学园区已成为中国城市的普遍现象
    1.1.4 大学园区建设中的问题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大学城
    1.2.2 大学园区
    1.2.3 相似称呼的区别
    1.2.4 中国大学园区的类型划分
1.3 相关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1.3.1 国外学者关于大学对城市影响的研究
    1.3.2 国内学者关于大学园区的研究
    1.3.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点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论文主要内容
    1.4.2 本论文的研究框架与主要研究方法
    1.4.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及评述
2.1 涉及大学园区自身功能的相关理论
    2.1.1 集聚理论
    2.1.2 人力资本理论
    2.1.3 创新系统理论
    2.1.4 增长极理论
2.2 城市化相关理论
    2.2.1 城市化概念的提出
    2.2.2 城市化的作用机制与类型
    2.2.3 城市化的空间方式及大学园区发挥的作用
2.3 城市竞争力相关理论
    2.3.1 城市竞争力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2.3.2 城市竞争力的模型和指标体系
    2.3.3 大学园区在城市竞争力中发挥的作用 第3章 大学园区对城市化的影响
3.1 大学园区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
    3.1.1 非城市用地改变为城市教育用地
    3.1.2 非城市用地转化为城市居住用地
    3.1.3 大学园区的城市土地利用特征
3.2 大学园区促使交通基础设施改善
    3.2.1 交通与城市化的关系
    3.2.2 大学园区交通的特点及对城市化的促进
    3.2.3 大学园区交通系统对城市新区开发的作用
3.3 大学园区优化了区域产业结构
    3.3.1 大学园区的经济效应
    3.3.2 大学园区服务业的发展
    3.3.3 大学园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3.3.4 大学园区通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进城市化
3.4 对大学园区选址的评价
    3.4.1 建立大学园区选址的评价方法的意义
    3.4.2 层次分析法(AHP)
    3.4.3 基于AHP的模糊评价
    3.4.4 构建层次结构
    3.4.5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大学园区选址评价中的应用
    3.4.6 选址不适宜的廊坊东方大学园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学园区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4.1 大学园区对人才竞争力的影响
    4.1.1 大学是为现代社会提供人才的首要来源
    4.1.2 大学园区由资源共享产生集聚效益
    4.1.3 大学园区集聚效益有利于培养多样化复合型人才
    4.1.4 大学园区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4.2 大学园区对生态环境竞争力的影响
    4.2.1 大学园区的生态环境营造
    4.2.2 大学园区的环境特点提升了所在城市社区的生活品质
4.3 大学园区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影响
    4.3.1 大学园区有利于多种思想和文化的融合
    4.3.2 大学园区创造多样化包容性的城市社区氛围
    4.3.3 大学园区有利于塑造城市品牌
4.4 大学园区知识共享效果的定量分析
    4.4.1 大学园区知识共享的界定
    4.4.2 知识共享的进化博弈论模型
    4.4.3 对模型的分析
    4.4.4 参数分析
    4.4.5 大学园区知识共享促进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际经验对中国大学园区的借鉴
5.1 国外大学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5.1.1 大学对城市产业界发展的综合促进作用
    5.1.2 大学对接本地区优势产业培养专门人才
5.2 剑桥:大学校园、城市社区、高技术产业区融为一体
    5.2.1 剑桥的发展历程
    5.2.2 剑桥的特征分析
5.3 斯坦福:研究园区带动大学与高科技企业互助发展
    5.3.1 斯坦福(Stanford)大学研究园区的发展历程
    5.3.2 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区的特征分析
5.4 筑波:政府主导建设科技与产业集聚的学园都市
    5.4.1 筑波(Tsukuba)学园都市的发展历程
    5.4.2 筑波学园都市的特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海河教育园区与天津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
6.1 海河教育园区的建设背景
    6.1.1 新的时代对大学园区服务城市方式的要求
    6.1.2 天津城市的发展阶段以及大学的发展情况
    6.1.3 海河教育园区的建设动因
6.2 海河教育园区建设概况
    6.2.1 海河教育园区的位置与整体形态
    6.2.2 海河教育园区内部结构
6.3 海河教育园区对天津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6.3.1 海河教育园区促进其邻近的津南区中心镇的发展
    6.3.2 海河教育园区与城市交通网络的契合
    6.3.3 海河教育园区促进津南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6.3.4 海河教育园区促进形成新的天津城市空间结构
6.4 海河教育园区对天津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6.4.1 海河教育园区对人力资本优化的作用
    6.4.2 通过海河教育园区建设打造优质的社区生态环境
    6.4.3 以海河教育园区为契机形成具有新文化氛围的天津新城区
6.5 海河教育园区由大学园区向大学城发展的过程
    6.5.1 海河教育园区向海河大学城发展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6.5.2 海河教育园区向大学城进化的策略构想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海洋发展与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及区县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海洋发展与空间组织演化模式及机理(上):城市层面
    第一节 演化模式一:“近海—T型结构”模式
        (一) 演化模式及阶段特征
        (二) 影响因素及案例分析
    第二节 演化模式二:“滨海—带状组团”模式
        (一) 演化模式及阶段特征
        (二) 影响因素及案例分析
    第三节 演化模式三:“海岛—陆域联动”模式
        (一) 演化模式及阶段特征
        (二) 影响因素及案例分析
第三章 海洋发展与空间组织演化模式及机理(下):组团层面
    第一节生活功能与组团内部的空间组织:以中国海洋生态城为例
        (一) 空间组织模式之一:“组团—分带”型
        (二) 空间组织模式之二:“核心—放射”型
        (三) 空间组织模式之三:“陆岛—链网”型
    第二节 生产功能与组团内部的空间组织
        (一) 海洋水产业及其空间组织
        (二) 海洋油气业及其空间组织
        (三) 海洋船舶制造业及其空间组织
        (四) 海洋生物医药业及其空间组织
    第三节 游憩功能与组团内部的空间组织
        (一) 滨海旅游功能及其空间组织
        (二) 海岛旅游功能及其空间组织
第四章 区县管理:优化沿海城市空间组织的关键层面
    第一节 海洋发展与城市空间组织演化的问题
        (一) 城市形态转变与形态培育难题
        (二) 地域形态转变与管理协调难题
        (三) 陆海关系转变与陆海统筹难题
    第二节 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管理的深刻关联
第五章 沿海城市区县管理的基础问题:行政区划改革
    第一节 沿海城市区县及区县以下行政区划的演化及动因
        (一) 沿海与非沿海省份行政区划的演化及动因
        (二) 人口迁移趋势与沿海城市行政区划的演化
        (三) 海洋发展与沿海城市行政区划演化的区位
    第二节 沿海城市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行政中心的调适
        (一) 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行政中心的整合
        (二) 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行政中心的迁移
    第三节 沿海城市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行政边界的调适
        (一) 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行政边界的调适
        (二) 空间组织优化与乡镇行政边界的调适
第六章 沿海城市区县管理的关键问题:海洋功能区划
    第一节 海洋功能区与区县管理问题
        (一) 海洋功能区的发展历程
        (二) 海洋功能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二节 海洋功能区的功能取向、时空结构与管理体制
        (一) 海洋功能区的功能取向
        (二) 海洋功能区的时空结构
        (三) 海洋功能区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海洋功能区划与沿海城市区县管理调适
        (一) 路径一:空间组织优化与区县管理
        (二) 路径二:海洋功能区调适与区县管理
第七章 沿海城市区县管理的重点问题:管理体制与政策创新
    第一节 区县管理体制的层级性问题
        (一) 海洋发展下的功能组团及其行政层级
        (二) 海洋发展下的区县行政层级改革初探
    第二节 区县管理体制的协调性问题
        (一) 陆域协调:区县与功能组团的管理协调
        (二) 陆海协调:区县与海洋功能区的管理协调
    第三节 海洋发展与沿海城市区县级管理创新:以滨海新区为例
        (一) 滨海新区演化进程与国家区域战略相呼应
        (二) 滨海新区演化模式与城市海洋战略相呼应
        (三) 滨海新区管理创新的若干政策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附表1:我国54个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及阶段模式
附表2:我国54个沿海城市区县政区和相关海洋功能区变化
参考文献
后记

(8)区位优势与临港产业集聚 ——基于天津临港经济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和对相关文献的评述
        1.2.1 对临港产业和产业集聚的概念界定
        1.2.2 对产业集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1.2.3 关于区位优势与产业集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和基本思路
    第四节 主要内容与文章结构
    第五节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世界临港工业的发展:回顾与评述
    第一节 临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2.1.1 临港工业产生的条件
        2.1.2 世界临港工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临港工业发展的背景:国际产业转移
        2.2.1 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与现状
        2.2.2 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和动因
        2.2.3 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
        2.2.4 重化工业的国际转移与临港集聚趋势
第三章 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发展及国内外比较
    第一节 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发展概况
        3.1.1 天津临港经济区开发的历史沿革
        3.1.2 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天津临港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环境—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3.2.1 钻石模型的理论框架及其在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应用思路
        3.2.2 天津临港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环境
    第三节 天津临港经济区与国内外临港工业园区的比较
        3.3.1 天津临港经济区同滨海新区各功能区的比较分析
        3.3.2 天津临港经济区同国内其他临港工业园区的比较
        3.3.3 国外临港工业园区的发展与借鉴
第四章 区位优势与产业集聚—基于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分析
    第一节 区位优势与工业集聚: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解释
        4.1.1 相关文献评述
        4.1.2 模型
        4.1.3 结论和政策含义
    第二节 天津临港经济区产业集聚的区位优势分析
        4.2.1 基础优势
        4.2.2 产业先发优势
        4.2.3 体制与政策
第五章 天津临港经济区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策略
    第一节 天津临港经济区主导产业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天津临港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5.2.1 天津临港经济区主要支柱产业本身的发展前景
        5.2.2 主导产业的集聚格局与在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发展前景
    第三节 天津临港经济区产业集聚发展策略
        5.3.1 继续强化基础优势
        5.3.2 深入发挥产业先发优势
        5.3.3 优化管理体制,优质服务企业
        5.3.4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五、创新与不足
六、论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产业对接与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产业对接概念界定
    一、产业对接的内涵与外延
    二、产业对接的分类
    三、产业对接的策略
第二节 产业转移理论
    一、产业转移的含义
    二、产业转移的分类
    三、产业转移的特点
第三节 产业承接理论
    一、产业承接的含义
    二、产业承接的类型
    三、产业承接点的选择
第四节 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一、发达与欠发达区域产业对接基础理论
    二、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第五节 产业对接与区域间相互作用
    一、产业对接的区域间相互关系
    二、产业对接中区域间的决策博弈
    三、产业对接的区域效应 第二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历史条件及现实基础
第一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历史条件
    一、自然环境与地理区位
    二、延续几千年的部族冲突与融合
    三、历史上的交流与互利
    四、同处新中国成立后的“华北区”及经济上密切联系
第二节 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经济发展状况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因素和优势产业
第三节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状况分析
    一、环渤海经济圈概况
    二、环渤海经济圈结构与比较优势
    三、“十一五”期间环渤海经济圈的特点
第四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必要性
    二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链的互补性和对接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与区域合作现状
    一、总体现状
    二、主要领域和形式
第二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特征
    一、对接的自发性与低层次性
    二、重政府轻企业
    三、低效率
    四、各种壁垒因素的存在
    五、政策与法律体系的差异性
第三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潜力分析
    一、供求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二、政策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三、企业成长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第四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原则和内容
第一节 产业对接的原则
    一、发挥比较优势与互利共赢
    二、实现内蒙古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四、企业为主、政府引导
第二节 产业对接的总体构想
    一、内蒙古的区位功能定位
    二、产业对接的阶段性
第三节 产业对接的内容确定
    一、区位熵模型与修正
    二、农业产业对接
    三、工业产业对接
    四、第三产业对接
第四节 内蒙古工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一、内蒙古工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二、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三、内蒙古工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第五节 内蒙古农牧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一、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二、环渤海经济圈农牧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三、内蒙古农牧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第六节 内蒙古服务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一、内蒙古服务业发展的特点
    二、环渤海服务业发展情况
    三、内蒙古服务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第五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中东欧国家融入欧盟经济圈的经验借鉴
    一、欧盟成员国的产业对接经验
    二、对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启示
第二节 培育区域共同市场
    一、要素市场对接
    二、消费市场对接
    三、市场管理体制对接
第三节 产业规划对接
    一、规划体系合理对接
    二、规划流程与制定方式对接
    三、规划协调机制保障
第四节 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一、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二、总体上加快构建区域物流业发展格局
    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对接
第五节 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一、地方政府间的密切合作与有序引导
    二、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三、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四、推动企业优化重组与合理兼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后记

四、天津开发区争当中国北方制造业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科技服务功能区推进天津中心城区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 郑宇. 天津经济, 2022(02)
  • [2]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3]京津冀生态型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D]. 李胭胭.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中国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姜宝中. 吉林大学, 2020(01)
  • [5]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以长吉地区为例[D]. 董姝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6]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D]. 刘宁.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5)
  • [7]海洋发展与沿海城市空间组织演化及区县管理研究[D]. 申立.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8]区位优势与临港产业集聚 ——基于天津临港经济区的研究[D]. 曾伟鹏. 南开大学, 2012(07)
  • [9]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D]. 韩笑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10]天津滨海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研究[A]. 陈柳钦. 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

标签:;  ;  ;  ;  ;  

泰达力争成为华北制造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