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内毒素检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细菌内毒素检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细菌内毒素检查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1](2021)在《Cronkhite-Canada综合征的临床和相关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Cronkhite-Canada 综合征(Cronkhite-Canada syndrome,CCS)是一种以消化道多发息肉及外胚层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罕见疾病。CCS的发病机制不明,自身免疫因素和黏膜屏障改变可能参与其中。本病治疗与监测策略方面尚未达成共识,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药物选择。本研究拟依托北京协和医院CCS患者队列,总结其基线特征,随访其生存状态、疾病控制及内镜下转归情况,通过转录组测序探究CCS患者结肠黏膜表达谱改变情况。研究方法:收集本中心CCS病例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内镜及组织病理学结果。通过电话随访或面访收集患者的治疗反应和生存结局,更新生存期数据并探索预后影响因素。通过乳酸/细菌内毒素/二胺氧化酶联检试剂盒对CCS患者的血清黏膜屏障指标进行检测。收集5对疾病活动期CCS患者的结肠病变组织以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结肠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阈值设定为p.adjust<0.05、|log2FoldChange|>2)及功能富集,通过定量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对白介素 17(interleukin 17,IL-17)通路部分基因进行表达水平验证。研究结果:共纳入44例CCS患者,男32例(72.7%),中位起病年龄58.0(53.0-64.0)岁。病程中指(趾)甲营养不良、腹泻、皮肤色素沉着、毛发脱落、味觉异常和纳差的发生率分别为100%、93.2%、86.4%、81.8%、68.2%和50%。患者中22.7%合并自身免疫病,4.5%合并消化道肿瘤,抗核抗体阳性率26.7%。上消化道病变最重部位多位于胃窦和胃体下部,近半患者直肠未受累。全胃受累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着低于胃底贲门未受累者[(29.1±7.2)g/L比(36.8±5.0)g/L,P=0.04)],确诊前病程与结肠息肉的最大直径正相关(p=0.48,P=0.0078)。最常见的组织病理类型为错构瘤性息肉,不同部位的病理类型分布有所差异。47.5%患者在病程中检出腺瘤,主要位于结、直肠。对38例CCS患者随访45.5(25.3-78.8)月,共记录8例死亡事件,5年总体生存率为84.3%(95%置信区间:72.4%-98.2%),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62.8%(95%置信区间:47.5%-83.0%)。单因素Cox回归提示治疗反应(风险比:11,95%置信区间:1.956-61.91,P=0.007)、病程(风险比:1.015,95%置信区间:1.002-1.028,P=0.028)与总体生存相关,胃息肉直径(风险比:2.638,95%置信区间:1.171-5.940,P=0.019)与激素治疗后无复发生存相关。末次随访时,25例(65.8%)患者报告消化道症状完全缓解,16例(42.1%)患者报告外胚层异常完全恢复。达到结肠镜下完全缓解的患者比例显着高于达到胃镜下完全缓解者(60%比40%,P=0.03)。CCS患者的血清D-乳酸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疾病活动期与缓解期CCS患者在D-乳酸浓度、二胺氧化酶和细菌内毒素活性方面无显着差异。结肠黏膜转录组测序共发现71 1个差异表达基因(491个上调基因、220个下调基因)。差异表达基因所富集到的生物学过程和通路主要与免疫应答、趋化迁移、细胞因子及信号传导等相关。LCN2、IL1B、CXCL1、CXCL3基因表达水平在CCS患者中显着上升,而IL17A、RORC、S100A8、FOSL1、MMP3基因并无显着差异。研究结论:部分CCS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多数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较既往报道好。CCS患者可能存在肠黏膜通透性损伤,且结肠黏膜组织中部分自身免疫及炎症相关通路存在表达水平改变。

耿响[2](2021)在《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缓释注射剂质量研究与血清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乙酰氨基阿维菌素(Eprinomectin,EPR)是阿维菌素家族成员,由两个相似的分子B1a和B1b混合而成。EPR缓释注射剂具有给药次数少、药效时间长等优点。论文拟通过研究自研EPR缓释注射剂的质量,建立质量标准;通过自研与原研EPR缓释注射剂的释放度,研究自研与原研的药学等效性;通过研究EPR缓释注射剂对日本大耳白兔的皮下与肌肉刺激性研究,探讨EPR缓释注射剂对皮下和肌肉组织的影响;通过建立一种HPLC-FLD检测牛血清中EPR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证明该方法适用于牛血浆中EPR的检测。1.通过对检测自研与原研EPR缓释注射剂的外观、黏度、pH、水分、密度、内毒素、含量与有关物质,建立自研EPR缓释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含量与有关物质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5μ-C8-100A 250×4.60 mm 5 micron。检测方法为:流动相为乙腈∶0.1%的高氯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5 m L/min,检测波长:245 nm,柱温: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表明自研EPR缓释注射剂外观澄清透明,平均黏度为46.45 m Pa?s,平均p H为6.88,制剂中含水量为零,密度为1.13 g/cm3,内毒素满足小于0.1 EU/mg限度,含量为标示量的1.03倍,有关物质的量小于5%,检测结果均符合注射剂制剂要求。2.在37℃,转速为50 r/min,0.5% SDS的PBS缓冲液条件下,比较自研与原研EPR缓释注射剂的药学等效性。检测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2.1 mm×50 mm,1.8μm),检测条件为流动相:甲酸∶水∶乙腈(0.04 m L∶40 m L∶60 m L),柱温:35℃,检测波长:245 nm,流速:0.4 m L/min,进样量:2μL。在同一条件下释放31 d后,自研与原研EPR缓释注射剂累积释放量均超过到80%,且自研与原研的相似因子(f2)值大于50。3.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对日本大耳白兔进行皮下注射与肌肉注射,经折算,EPR缓释注射剂的给药剂量为0.131 m L/kg,等体积9 mg/m L氯化钠注射液作阴性对照。结果表明,EPR缓释注射剂皮下注射后1周内,对皮下组织无明显的刺激性;肌肉注射后肌肉严重变性并出现坏死。病理观察肌肉组织显示,肌肉出现明显的肌肉坏死、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及明显的血管出血现象,达到重度损伤程度。4.将加入EPR标准溶液的牛血清经前处理、干燥、衍生化及定容后,使用HPLC-FLD检测器对样品进行检测。检测色谱柱为2.1 mm×100 mm,1.8μm的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检测条件为流动相:甲酸∶水∶乙腈(0.01 m L∶10 m L∶90 m L),流速:0.4 m L/min,激发波长:365 nm,检测波长:463 nm,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高,回收率高,稳定性高,适用于牛血清中EPR的检测。综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建立EPR缓释注射剂的质量标准,自研与原研EPR缓释注射剂具有药学等效性。在刺激性研究中,自研EPR缓释注射剂对日本大耳白兔的肌肉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对皮下无刺激性,可皮下给药。建立的牛血清EPR的检测方法,经过验证证明适用于牛血清中EPR的检测。

宋聪华[3](2021)在《幽门螺杆菌与Correa’s Cascade关系及ERM家族在其中的机制探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中提出了“控制危险因素”、“癌症信息化大数据应用”、“提升癌症防治能力”、“推广癌症早诊早治”等核心行动内容。我国为消化系统肿瘤高发区,其中胃癌是癌症防控工作的要点。然而,胃癌确诊时就多已伴肿瘤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死亡率高。因此,如何防控胃癌具有重要意义。与多种肿瘤的发生过程类似,胃黏膜病灶在发生癌变之前一般也会有个慢性的炎症过程,即“炎—癌转化”这个科学问题。“Correa’s Cascade”假说认为肠型胃癌(Lauren分型)的发生一般遵循以下演变规律:正常胃黏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胃黏膜不典型增生(DYS)→胃黏膜癌变(ML),表明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的慢性演变过程,为胃癌的防控提供了依据。由于炎症“可控”,而癌症“难控”,故围绕“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的早期管理成了胃癌防控的着力点。在我国,不仅胃癌的发病率高,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感染率也高。H.pylori感染是包括胃癌在内等诸多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病因,被认为是“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的“始作俑者”。因此,根除H.pylori是“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管理的重要落脚点,是炎症“可控”的具体体现,更是提升胃癌防治能力的理论依据。值得指出的是,“Correa’s Cascade”假说描述的相关胃黏膜病变阶段“逐级交联”及“时序演变”的进展规律是学者通过观察胃癌高危人群队列胃黏膜病变随时间进展的病理学改变而对胃癌发生模式所作出的一种科学假设,属于质性研究。鉴于“Correa’s Cascade”假说中各胃粘膜病变之间的进展需要较漫长的时间,因此研究这一模式存在困难,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模式的前瞻性研究。因此,“Correa’s Cascade”假说的科学性还需要更多的真实世界数据支持。此外,“Correa’s Cascade”假说中各胃黏膜病变致胃癌风险大小也不甚清楚,H.pylori触发“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发生和进展的作用靶点及分子事件目前仍知之甚少。ERM家族(ezrin/radixin/moesin,ERM family)是细胞质膜与细胞骨架之间的重要连接蛋白,也是细胞微绒毛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四个成员:埃兹蛋白(ezrin)、根蛋白(radixin)、膜突蛋白(moesin)、膜突样蛋白(merlin)。它们通过影响细胞骨架参与对细胞膜结构与细胞形态的调控,对维持细胞形变和细胞运动有着重要作用,并作为细胞皮质信号整合子,通过沟通膜蛋白介导信号传递参与细胞极化、侵袭、迁移和黏附等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部分ERM家族蛋白成员不仅与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致病密切相关,而且在消化系统肿瘤发生进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有必要对ERM家族蛋白在H.pylori致“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炎—癌转化”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探讨,以期为胃癌防控及胃癌发生进展分子机制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H.pylori与Correa’s Cascade 的关系(1)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提取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连续5年调查区间中所有因各种原因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者的个人特征、临床信息、胃镜记录及病理描述等资料。(2)根据筛选标准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基于胃镜活检病理检测信息计算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总检出率,计算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在不同年龄段中的检出率;(3)将近5年来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在任意一个受检者中被同时检出情况制作成共现(两两比共同出现)分布表,并计算胃黏膜病变的共现率,分析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逐级交联”及“时序演变”的规律;(4)基于胃镜活检病理检测信息计算H.pylori阳性率,分析H.pylori阳性率在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中的差异,探讨H.pylori感染程度与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程度的关联;(5)基于连续5年胃镜数据分析H.pylori阳性率与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检出率的演变趋势。2.ERM家族在Correa’s Cascade中的机制初探(1)从GEO数据库获取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基因表达谱信息数据(GSE106656和GSE11631),利用官网GEO2R分析ERM家族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差异(2)从TCGA获取胃癌转录组数据和临床信息,利用及相关程序包(edgR和DESeq2)对ERM家族在胃癌与癌旁中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3)在Oncomine数据库中分析ERM家族在不同胃癌肿瘤分型(Lauren分型:肠型胃癌、弥漫型胃癌及混合型胃癌3种)、不同性别(男、女)以及不同肿瘤分期阶段(Stage Ⅰ~Ⅳ期)中的差异。(4)利用GEPIA分析了 ERM蛋白家族基因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了 ERM蛋白家族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预后关系。(5)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对ERM蛋白家族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预后关系作了补充分析和验证。(6)基于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中ERM蛋白家族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结果运用R语言进一步实现基因功能富集分析(GSEA)。(7)基于“炎—癌转化”科学问题,结合H.pylori致病分子机制、ERM蛋白家族分子生物学特点及基因功能富集结果,进一步通过TIMER数据库进行了免疫浸润分析。3.ERM家族蛋白moesin在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1)选择 26695、ATCC43504(即 NCTC11637)、7.13、PMSS1、G27 及 CCS9803等作为H.pylori标准菌株或模式菌株(cagA PMSSl>cagA 7.13),另选择永生化的人胚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以及人胃腺癌细胞HGC-27与BGC-823、低度分化的人胃腺癌细胞AGS与SUN-1以及中度分化的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作为实验细胞。(2)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选择病理科保存的组织蜡块,病变分别为CNAG(含轻度与重度,即 MCNAG与SCNAG)、CAG、IM、DYS以及ML,均含有H.pylori感染信息。(3)选择12例胃癌手术患者的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作为验证补充。(4)qRT-PCR实验检测各实验细胞中moesin mRNA表达(5)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细胞系与H.pylori培养后moesin表达水平的变化。(6)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与癌旁组织中moesin蛋白的表达。(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合并H.pylori感染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样本中moesin蛋白的表达。结果:1.H.pylori与Correa’s Cascade 的关系(1)在2015年至2019年这连续5年的调查区间中,因各种原因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者资料经初筛共有399059例次。结合既定的筛选标准,对399059例次受检者资料经R语言数据清洗进一步剔除了 87029例次。最终,本次调查研究共获得符合筛选标准的胃镜受检者资料共312030例。按年份划分,2015年至2019年的胃镜检查例数分别为58172例、61292例、65661例、63027例、63878例。(2)经数据筛选结果发现312030例受检者资料中行胃镜黏膜活检病理检查共171974例,胃镜检查过程中对受检者的总活检率约为55.1%(171974/312030)。若按年份划分,2015年至2019年的胃镜活检例数分别为20387例、29136例、38556例、41406例、42489例,对应的活检率分别为35%、48%、59%、66%、67%。(3)在171974例行胃黏膜活检病理检查的受检者中,年龄最小者不足10岁,年龄最大者达96岁,总体平均年龄为(50.9±12.9)岁。胃黏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可同时存在着两种及以上的“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各相关胃黏膜病变并非各自独立,部分可以存在“交叉”、“重叠”或“共现”情况。(4)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在各年龄段中的检出率存在一定的趋势。具体而言,CNAG普遍在各年龄段中检出,以青少年组人群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检出率呈下降趋势。CAG+(即,CAG+IM)、DYS、ML则与之相反,即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这些胃黏膜病变随着年龄的变化趋势与Correa’s Cascade假说所描述的相关胃黏膜病变序列高度一致。(5)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各胃黏膜病变之间联系紧密程度并非完全一致,病变之间并非并列而是可能存在先后顺序且病变有优先发展方向,CNAG、CAG+、DYS、ML的发展趋势是逐级关联进展的,即病变有先后顺序(逐级),现有病变优先向某一胃黏膜病变发展(交联),且在病理生理(无外界干预)情况下,这种发展方向不可逆。(6)CNAG合并ML的概率为0.8%,CAG+合并ML的概率为1.1%,DYS合并ML的概率为11.0%。(7)在171977例胃镜黏膜活检及病理检查中行特殊染色查H.pylori感染状态共122735例,检测率高达71.4%(122735/171977),提现了临床对H.pylori感染的认知和重视。近5年来,H.pylori的总体阳性率为31.0%。(8)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组中H.pylori感染阳性率均高于无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组(P均<0.01),各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程度占比随着H.pylori感染程度分级或分度的增加而增加,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组中H.pylori感染阳性率均高于无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组(P均<0.01),提示胃黏膜病变程度与H.pylori感染程度有关。进一步分析显示,除了 DYS病变,其他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程度差异均与H.pylori感染状态程度(分级与分度)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9)H.pylori感染与Correa’s Cascade相关各胃黏膜病变及病变程度之间的均有关联,各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程度占比随着H.pylori感染程度分级或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近5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上,H.pylori阳性率、DYS及ML演变趋势一致,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近3年来(2017~2019)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检出率的趋势变化均呈放缓趋势。2.ERM家族在Correa’s Cascade中的机制初探(1)在GEO数据分析中,发现ERM蛋白家族基因4个成员在CNAG vs CAG和CNAG vs IM中均无差异,而在CNAG vs ML和CAG vs ML中发现只有moesin基因表达均为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在TCGA-STAD数据分析中,发现ERM蛋白家族基因中只有moesin基因表达有差异,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胃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GEPIA中将TCGA-STAD和GTEx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发现ERM蛋白家族中只有moesin基因和merlin基因表达有差异,二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胃癌旁组织以及胃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在不同临床分期中,发现ERM蛋白家族基因中只有moesin基因在各期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Ⅱ~Ⅲ期表达水平显着高于Ⅰ期。(5)不同胃癌类型(Lauren分型)中,发现ERM蛋白家族基因中moesin基因和merlin基因表达有差异且稳定,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6)高表达的moesin基因预示着胃癌总体预后(OS与DFS)均不良(P<0.05),而merlin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预后未见相关性。(7)Moesin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肿瘤分级及T分期有关(P均<0.05),而与性别、年龄、N/M分期均无关。(8)Moesin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不仅较癌旁组高,也较正常胃组织高(P均<0.05)。此外,其在合并H.pylori感染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也较无H.pylori感染的胃癌组织高(P均<0.05)。(9)基因富集分析显示胃癌中moesin基因主要与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途径、Janus激酶—信号转导因子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途径、细胞粘附分子途径、钙离子信号通路途径、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途径等有关(P均<0.001)。(10)胃癌中moesin基因与JAK1、STAT5、ZEB1、ZEB2的有着较密切的相关性,与NF-κB、IL-6呈正相关性(P均<0.05)。(11)在TIMER分析中,发现除B细胞外,胃癌组织中moesin基因与多数免疫细胞均有正相关性(P均<0.05),相关性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3.ERM家族蛋白moesin在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1)不同H.pylori菌株作用GES-1细胞的moesin蛋白表达均显着高于无H.pylori作用的对照组(P<0.01)。(2)与不加H.pylori的GES-1/AGS 对照组相比,GES-1/AGS+PMSS1、GES-1/AGS+7.13组的moesin蛋白表达均增高,两两之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GES-1/AGS+PMSS1组moesin蛋白的表达显着高于GES-1/AGS+7.13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oesin蛋白的表达可能部分是通过菌株的cagA来实现的(已知cagA拷贝数:PMSS1>7.13)(3)与 GES-1/AGS 对照组相比,GES-1/AGS+WT7.13 组、GES-1/AGS+△cagA7.13组的moesin蛋白表达均增高,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GES-1/AGS+△cagA7.13组moesin蛋白的表达显着低于GES-1/AGS+WT7.13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证实H.pylori上调moesin蛋白的表达可能主要是通过CagA来实现的。(4)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2对临床胃癌及配对组织样本中moes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83.3%(10/12)的moes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也显示moes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oesin蛋白在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结果显示,无论是在炎细胞还是腺细胞中,moesin蛋白在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腺细胞中,moesin蛋白表达在ML组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1),而其他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炎细胞中,则moesin蛋白表达在SCNAG组显着高于其他胃黏膜病变组(P<0.01),而其他组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6)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oesin蛋白在合并H.pylori感染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结果显示,无论是在炎细胞还是腺细胞中,moesin蛋白在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其是在腺细胞中,无论有无H.pylori感染,ML组的表达均高于其他胃黏膜病变组(P均<0.001);无论是在炎细胞还是腺细胞中,moesin蛋白在合并H.pylori感染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均显着高于相对应的无H.pylori感染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以腺细胞明显(P<0.05)。结论:1.“Correa’s Cascade”假说中胃黏膜病变逐级交联及时序演变的进展规律与真实世界证据相吻合,假说中不同阶段的胃黏膜病变合并癌变的风险大小不一,对胃癌防控有着确切的指导价值。2.H.pylori感染与“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有关,二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故在“Correa’s Cascade”假说指导下控制H.pylori感染对预防胃癌具有积极意义。3.ERM家族蛋白moesin在“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中高表达,尤其是在胃黏膜癌变阶段,且与H.pylori及其毒力因子CagA有关。4.高表达的moesin与胃癌进展有关,能预示胃癌的不良预后,故异常高表达的moesin可能发挥着促癌作用,有望作为胃癌的诊断生物标志物或治疗干预靶点。

李磊[4](2021)在《地衣芽孢杆菌对热射病大鼠的防护作用及基于肠道屏障与菌群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热射病(Heat Stroke,HS)是一种因机体暴露于高温环境和/或高强度作业而导致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体温显着升高(>40℃)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为典型特征,常伴有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stem,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HS以其起病急、进展快、抢救难和病死率高而受到广泛关注。HS患者肠道损伤后出现的肠道屏障功能障碍诱使肠腔内毒素入血发生内毒素血症,进而触发系统性炎症反应和多器官损伤,最终导致HS患者死亡,这提示肠道损伤是HS发病过程中的始动环节,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肠道损伤探索相关医学防护措施,寻找能够增强热耐受能力和提高肠道屏障功能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HS发病率和病死率。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s,BL)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益生菌菌种,其活菌制剂具有调节肠道功能紊乱,缓解肠道疾病损伤等肠道保护作用。研究表明,BL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拮抗肠道疾病产生的炎症,提高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肠道吸收消化功能等多种方式发挥其益生作用。BL已被应用于畜牧业防护家禽免受饲养环境热应激的损伤,并提高生产效能。基于此,本课题提出假设:BL活菌制剂可能对HS造成的炎症反应与多器官损伤具有防护作用,并且该防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靶向调节肠道菌群,缓解肠道损伤,提高肠道屏障功能等方式所介导。研究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对HS的防护作用,基于前期工作基础和文献建立HS大鼠模型,以肠道为研究对象,从肠道菌群变化及肠道屏障功能等角度阐述地衣芽孢杆菌对HS的防护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设定温度40℃和相对湿度65%的高温高湿环境建立大鼠HS模型,并通过胶囊体温计精确测量大鼠核心体温,以确定模型构建的最佳条件。选取HS发病后0.5小时、3小时和6小时时间点,利用全自动血生化仪检测血生化指标肌酐(Creatinine,CREA),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K),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检测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根据血生化指标和炎症因子检测结果确定适宜取材点即HS发病后3小时,并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肝、肺、肾和肠组织,确定HS大鼠模型成功建立。(2)为考察BL对HS的防护作用,使用经菌种鉴定后的BL活菌,于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中制成1×108 CFU/m L的BL活菌制剂悬液,对照组大鼠(灌胃PBS),BL组分三个亚组分别灌胃BL悬液3天、7天和14天,每天灌胃两次,每次灌胃PBS或BL菌液1 m L。完成菌液灌胃后大鼠当晚禁食,第二天进行HS模型诱导,记录分析各组大鼠核心温度变化曲线,选择最适宜BL菌液灌胃周期(为BL连续灌胃7天),并考察BL对HS的整体防护作用,检测指标为大鼠的核心体温、炎症反应指标(TNF-α、IL-1β和IL-6)、器官损伤情况(ALT、AST、BU、CREA、CK和病理切片)及生存率。(3)通过检测血液生物标记物D-乳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内毒素并开展4k Da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葡聚糖苷(4 k D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dextran,FD4)肠渗透性实验评估肠道损伤程度和肠道屏障功能,利用免疫荧光检查肠道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E-Cadherin,利用透射电镜检查肠道上皮紧密连接的超微结构,综合考察BL对HS致肠道损伤的防护作用。(4)为深入探索BL防护HS的机制,在确定的HS发病后3小时实验取材点收集各组大鼠肠道粪便,通过16S r RNA测序检测益生菌BL与HS对于大鼠肠道微生态多样性的影响,通过对各组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分析与差异分析,明确BL对于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研究结果(1)连续监测大鼠核心体温,其平均核心温度变化曲线呈现典型日周期节律,夜晚最高平均温度为38.03±0.50℃,最低温度平均值为36.33±0.59℃。构建环境温度40±1℃,相对湿度65±5%的高温高湿环境,将成年雄性SD大鼠置于该环境加热约60分钟进行HS诱导,其核心体温超过42℃并保持相对稳定,达到HS发病初步诊断标准。多时间点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和血生化指标(ALT、AST、BU、CREA和CK)检测结果显示,在HS发病后3小时时间点指标均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K,TNF-α和IL-1β三个指标在3小时时间点达到了最高值(分别为2134±976.7 U/L,17.13±2.64 pg/m L和64.45±24.36 pg/m L),并在6小时时间点TNF-α显着下降(P=0.004)。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大鼠于3小时时间点出现明显肝、肾、肺和肠损伤,符合HS病理生理改变。(2)比较3天、7天和14天三种BL预灌服周期的大鼠在诱导HS发生期间的核心体温与最高体温,发现BL-7d组与BL-14d组HS大鼠最高体温平均值与对照组HS大鼠的最高核心体温平均值相比显着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而BL-7d与BL-14d两组的最高核心体温平均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79),最终确定7天为最佳预灌胃周期。进一步研究发现BL预灌服7天可显着减轻HS大鼠发病后核心体温升高的速度与幅度,HS+BL组大鼠最高核心体温平均值比HS+PBS组降低约1.12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同时BL预灌服7天可提高HS大鼠生存率(33.3%vs 88.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3)。同时预灌服7天的HS大鼠与对照组HS大鼠相比,其炎症反应指标(TNF-α、IL-1β和IL-6)与多器官损伤生化指标(ALT、AST、BU、CREA和CK)显着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HS+PBS组相比,HS诱发的肝、肾、肺和肠损伤在HS+BL组程度较轻,组织病理评分同样较低,其中肝、肾和肠损伤病理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BL预灌服7天的HS大鼠的肠道损伤相关指标D-乳酸、I-FABP、内毒素和FD4在血液浓度低于对照组HS大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组织免疫荧光发现BL预灌服7天可明显上调肠道TJ蛋白ZO-1、Occludi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及其连续性。透射电镜检查肠道上皮超微结构发现BL可维持肠道在高温环境下的紧密连接结构,缓解HS对肠道紧密结构的破坏作用。(4)16S rRNA测序比对与普通PCR实验结果证实课题采用的活菌菌粉制剂为益生菌BL63516菌株,且该菌株属地衣芽孢杆菌种。16S r RNA测序发现BL预灌服7天可显着改变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结构组成,增加有益细菌如乳杆菌和乳球菌在肠道菌群中比例,尤其是乳杆菌比例显着升高至43.8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提高大鼠肠道菌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稳定性。同时HS模型诱导同样可显着改变大鼠肠道菌群,发现HS+PBS组大鼠肠道菌群内特定细菌Romboutsia比例为7.15%,与正常Con+PBS组Romboutsia菌比例3.87%相比显着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HS+BL组与HS+PBS组相比该菌比例低至3.20%,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课题通过建立高温高湿环境致大鼠HS模型,证实BL预灌服7天可实现对HS的防护:缓解过高的核心体温、提高HS大鼠生存率以及减轻系统性炎症反应和多器官损伤;BL对HS的防护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缓解HS早期出现的肠道损伤,维持肠道屏障功能,从而防护HS的发生与病情进展。

路瑞[5](2021)在《住宅和工作环境中空气微生物暴露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人们有高达90%的时间在住宅或工作环境中度过,这些环境中的微生物气溶胶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而这些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的暴露特性越来越被关注。微生物气溶胶是指含有微生物粒子的气溶胶,包括细菌、真菌、花粉孢子、病毒等微生物体。吸入含有微生物的大气颗粒物会引起一系列人体健康效应。长时间真菌气溶胶暴露可能导致人体呼吸道疾病,哮喘、过敏等。细菌气溶胶暴露也会引起呼吸道疾病,部分大颗粒细菌气溶胶随食道进入人体是引起部分肠道疾病的潜在因素。因此摸清住宅环境或工作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暴露特性和探究其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对保护人群健康和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取了普通住宅环境和养老院、污水处理厂和歌剧院等3个不同的工作环境为背景,利用可培养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和鲎试验法(LAL)等技术手段探究这些环境中的微生物气溶胶的组分、浓度分布、粒径分布和群落结构,明确上述环境微生物气溶胶的暴露特征;在应用多种风险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一种以细胞实验为基础的微生物暴露风险评价新方法。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住宅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GSP)和可入肺颗粒物(PM1)中均存在真菌碎片,但可吸入颗粒物中的微生物浓度和物种多样性显着高于可入肺颗粒物中的微生物浓度和物种多样性(p<0.05)。真菌气溶胶浓度具有显着的季节变化(p<0.05),但不同住宅中的真菌气溶胶浓度无显着差异(p>0.05)。比较罕见的粒径小于1μm的花粉碎片也在住宅环境中被观察到。研究结果显示用q PCR法可以鉴定和定量PM1样品中的微生物片段,也增加了人们对普通住宅环境中PM1颗粒物和GSP颗粒物之间定量关系的深入了解。(2)在养老院工作环境中发现,清洁工在工作过程中暴露于较高浓度的真菌气溶胶,青霉菌(Penicillium spp.)是在清洁工作中暴露的主要菌属。通过对菌落的分离培养和体外细胞实验可知,在分离的30个菌株中,亮白曲霉(A.candidus)和意大利青霉(P.italicum)具有最高炎症潜能,黑曲霉(A.niger)和烟曲霉菌(A.fumigatus)具有最大毒性效应。本章提出一种基于细胞实验进行风险评价的新方法,基于菌株炎症潜能和毒性效应进行健康评价发现,清洁工暴露的风险组真菌的浓度(71 CFU/m3)高于室内固定样本(28 CFU/m3)和室外固定样本(15 CFU/m3)的风险组真菌浓度,清洁工在工作过程中具有较高暴露风险。(3)在污水处理厂的工作环境中发现,工人暴露的颗粒物中的嗜温细菌,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的浓度受季节、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影响显着。接触污水相关工作人员的暴露值(GM=352 CFU/m3)显着高于污水处理厂办公室人员的暴露值(GM=158 CFU/m3,p=0.01)。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是唯一一个在秋天人体样品和两个工作环境中检测到的致病菌。四种不同的风险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结果显示污水处理厂工人具有较高的暴露风险。(4)在歌剧院工作环境中,不同表演形式的工作人员释放的颗粒物浓度不尽相同,但均高于背景浓度(848 CFU/m3)。单簧管演奏过程中细菌浓度最高(5484 CFU/m3),由高到低依次为小号表演(3491 CFU/m3)、唱歌表演(2848 CFU/m3)和横笛表演(2403CFU/m3)。粒径较大的微生物(7-12μm)在传播过程中最先沉降。呼出气冷凝液结果显示呼吸道细菌不仅可以直接进入空气环境中,也可以随着气流通过乐器间接进入大气环境,例如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近场表演的风险显着高于远场表演。

唐泽惠[6](2020)在《乌鲁木齐市某动物医院犬胰腺炎发病情况调查及临床诊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犬胰腺炎是由胰酶消化自身组织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引起胰腺“自体消化”,导致胰腺水肿、出血、坏死;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征性,多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腹膜炎、休克等,易误诊而引发肝肾脏器衰竭等疾病。本研究通过对乌鲁木齐市某动物医院犬胰腺炎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对临床典型病例及并发肾脏衰竭病例进行临床治疗,为犬胰腺炎的发病规律与临床诊疗提供技术资料。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乌鲁木齐市某动物医院犬消化道症状门诊病例中犬胰腺炎的发病情况,统计发病率,分析胰腺炎病犬的性别、年龄、品种、病因、主要临床症状等,为犬胰腺炎发病规律提供临床资料;采用临床治疗方法,对24例犬胰腺炎典型病例进行对比治疗试验,一组药物选择乌司他丁(2000IU/kg),另一组选择醋酸奥曲肽(0.1mg/kg),均配合对症药物治疗,每组病例12例,分析治病疗程与治愈率;对8例胰腺炎并发肾衰病例采取抗菌消炎、纠正体液平衡、抑制胰腺分泌等进行综合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犬胰腺炎占消化道症状门诊病例的6.82%(35/513);确诊的35例犬胰腺炎病例中雌性占60.00%(21/35),雄性占40.00%(14/35);5岁以上病犬占51.43%(18/35),小于1岁占14.28%(5/35);品种分布:泰迪犬比例最高为25.71%(9/35),杂交犬次之比例为22.86%(8/35);病因方面:以长期喂食肉类等食物起发病较高51.43%(18/35);临床症状:出现食欲不振的病犬100%(35/35),出现腹痛症状占85.71%(30/35),出现呕吐的病犬占65.71%(23/35);血常规检查:54.29%(19/35)病犬白细胞偏高,20.00%(7/35)的病犬出现红细胞减低;血液生化检查:91.43%(29/35)的病犬血清淀粉酶偏高,97.14%(34/35)的病犬脂肪酶偏高,34.28%(12/35)的病犬的尿素和25.71%(9/35)的病犬肌酐偏高;22.86%(8/35)的病例并发肾脏损伤,14.29%(5/35)的病例并发糖尿病,8.57%(3/35)的病例出现肝功能损伤;54.28%(19/35)的病犬C反应蛋白升高,并发器官衰竭的病例犬C反应蛋白多呈中至重度炎症反应。临床分组治疗结果显示:在治愈天数上,乌司他丁治疗组(6.42±1.31d)与醋酸奥曲肽治疗组(7.91±2.19d)组间差异显着(P<0.05)。乌司他丁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醋酸奥曲肽组治疗有效率为66.67%。8例犬胰腺炎并发肾脏衰竭的病例采取注射用乌司他丁、氨苄西林钠、奥美拉唑钠、赛瑞宁等药物综合治疗,治愈率为62.50%(5/8)。结论:犬胰腺炎全年均有发病、各性别、品种均可发病,5岁以上犬只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以腹痛为主。生化检查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升高对犬胰腺炎的诊断意义较大,同时结合肌酐、尿素升高可确诊为胰腺炎并发肾脏衰竭,犬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对机体的炎症程度及疾病的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药物治疗方面乌司他丁在犬胰腺炎治愈天数、治愈率上优于醋酸奥曲肽。

林翠英[7](2020)在《隔姜灸对肝硬化患者腹水和血清内毒素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对内毒素的影响,并分析隔姜灸的安全性。为探讨新的中医外治法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的60例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综合内科治疗基础+隔姜灸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综合内科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腹水深度、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腹水与血清内毒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6.7%,两组中医症状改善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前后患者腹胀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0%,两组腹胀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前后中医症候平均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中医症候平均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前后腹水深度低于对照组,两组腹水深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肝功能(TBi L、ALT、AST、ALB)均有一定的改善,但两组治疗后的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组血常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有显着的降低(P<0.05),WBC、PLT无明显改变;对照组前后WBC、PLT、GR%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BUN、Cr)、K+、凝血功能(PLT、INR、APTT)、腹水与血清内毒素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隔姜灸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但其并不能降低腹水和血清内毒素。其治疗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内毒素以外的机制有关。

赵翠云[8](2020)在《结合GOLD分级浅析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利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结合GOLD分级,以中医证候要素为切入点,初探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挖掘其中医病机本质;同时,探索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与COPD急性发作频次的相关性,为将来运用“从肠治肺”理论防治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的方法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以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东直门医院呼吸科住院AECOPD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人口学资料、中医四诊信息、经验辨证、肺功能分级、理化检查结果等),根据是否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建立临床信息数据库,运用Excel、SPSS22.0等软件对临床信息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分析,规范中医证候,提取中医证候要素,总结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在不同肺功能分级、不同综合评估分级中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并探索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与COPD急性发作频次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通过比较两组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BMI)、病程、发病季节、危险因素暴露史、吸烟指数、所患肺部其他疾病、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血凝、IL-6)、特异性检查(肺功能、肺功能分级、mMRC、CAT评分、急性加重频次、综合评估),均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值得注意的是,两组动脉血气分析中,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两组PaO2比较,P=0.068,接近于0.05,观察组有低于对照组的潜在趋势。2.通过对两组中医四诊信息及中医证候的整理发现,两组均以咳嗽、咳痰、气喘为主证,全身症状、舌脉大致相同,但观察组大便多干结,对照组大便多正常;同时,两组的中医证候类型种类繁多,但均以虚实夹杂为主,将其进行降维后,两组单一证候均以痰热壅肺、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为主,并兼夹血瘀等。此外,无论是按照肺功能I级→Ⅳ级还是按照综合评估B级→D级,两组均表现为实证(痰热壅肺)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虚证(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及兼夹证(血瘀)比例逐渐增加,但观察组此规律体现的更为明显,说明观察组患者的病情较对照组更为严重,即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可能进一步导致AECOPD病情的加重。3.结合GOLD分级,对两组中医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两组病位证素均以肺、脾、肾为主,且肺均占100%,还涉及心、肝、大肠等;病性要素均以痰、气虚、热(火)为主,兼见血瘀、阴虚等。但观察组气虚、血瘀、阴虚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即观察组病情较对照组重,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极有可能是导致AECOPD患者病情加重的原因。4.根据肺功能分级,病位要素分布如下,观察组:Ⅱ级以肺、脾为主,Ⅲ级以肺、肾为主,Ⅳ级以肺、肾、脾为主,兼见心,Ⅱ级→Ⅳ级肾的比例逐渐增加,并且各级均出现病位“大肠”。即肺功能Ⅱ级与肺脾最为相关,Ⅳ级和Ⅳ级与肺肾最为相关,恰好体现了病久由肺及脾,再及肾的发展过程。对照组:Ⅱ级→Ⅳ级均以肺、脾、肾为主,Ⅱ级出现病位“大肠”,Ⅱ级、Ⅲ级可兼见心、肝、表等病位。病性要素分布如下:Ⅱ级、Ⅲ级观察组主要以痰、气虚为主,而对照组以痰、热(火)为主,Ⅳ级两组虽然均以气虚、痰为主,但观察组气虚及痰的程度均重于对照组。5.根据综合评估分级,病位要素分布如下:两组由B组→D组均以肺、脾、肾为主,兼见心、肝、大肠等。但观察组D组肾所占比例大于B组,而对照组肾所占比例小于B组,突出强调肾在观察组疾病发展中的作用。病性要素分布如下:两组由B组→D组均以痰、气虚、热(火)、血瘀、阴虚为主,观察组除热(火)外,余病性要素D组比例均大于B组,尤其是血瘀;对照组:与B组相比,D组气虚程度明显减少,阴虚程度则明显增加。研究结论:1.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患者以老年人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病程较长,肺功能分级较高,综合评估分级较重,可能与机体自然衰老和有害物质暴露时间过长有关;常于夏、冬季节发病,尤其是夏季;且半数以上的人有吸烟史,平均吸烟指数提示为重度。实验室检查中,SpO2比较有差异,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PaO2有低于对照组的潜在趋势,故SpO2可参考作为AECOPD出现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的一个检查指标,而PaO2可参考作为其潜在检查指标。此外,COPD急性加重期出现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与COPD急性加重频次未见明显的相关性。2.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患者中医证候种类繁多,通过降维思想,发现其单—证型以痰热壅肺、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为主,兼夹血瘀。此外,无论是肺功能I级→IV级还是综合评估分级B级→D级,均表现为实证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而虚证以及兼夹证所占比例逐渐增加。3.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的病位证候要素以肺、脾、肾为主,随着肺功能的下降,II级与肺脾最为相关,III级和IV级与肺肾最为相关,综合评估B组、D组病位要素亦主要为肺、肾、脾,并突出强调肾的作用,体现了病久由肺及脾,再及肾的发展过程。4.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的病性证候要素以痰、气虚、热(火)为主,兼见血疲、阴虚等。肺功能Ⅱ级→Ⅳ级,血瘀贯穿始终,痰、气虚、热(火)始终占据主要位置,阴虚比例也逐渐增加。综合评估中,B组、D组病性要素主要为痰、气虚、热(火)、血瘀、阴虚,突出强调血瘀的作用。5.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的主要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是肺脾肾虚,标实为痰浊、血瘀。肺脾肾气虚是基本病机,虚、痰、瘀贯穿始终,则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刘洋[9](2020)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优化和预测模型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优化和预测模型的构建,来应对近年来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和病死率逐渐增加的趋势和临床医生早期确诊存在不足的现状,以提高各级医师的早期识别能力,加强专科的临床诊断和处置能力。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分析。通过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住院确诊的新生儿败血症的707例患儿的病例信息(患儿母亲自然、社会和人文信息,母婴流行病史,患儿临床表现、炎症相关检查指标、免疫功能检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等多维度信息),总结病例特点,并按照早发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早产儿与非早产儿、是否合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条件进行分组比较,提出优化诊断信息。第二部分:新生儿败血症诊断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通过将对照组228例新生儿和病例组707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并通过LASSO回归对数据进行降维,结合文献复习及临床工作特点,确定建模所需变量。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建立了模型A和模型B,其中模型A的预测变量包含有母亲居住地区、母亲先兆流产史、母乳喂养、母亲产前抗菌素治疗、患儿体温、精神反应弱、原始反射、患儿就诊前抗菌素治疗、患儿就诊时体重与出生体重差共9个变量,主要涉及患儿母亲病史及患儿临床表现两部分;模型B的预测变量在模型A的基础上,加入了各级医疗机构均可以完成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和C反应蛋白升高。建立列线图,最后,利用区分度和校准度两方面对预测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第三部分:β-内酰胺酶培养瓶对含抗菌素模拟菌血症标本检测能力研究。选择儿科常见病原菌和常用抗菌药物配对分组后,将菌液、抗菌素(中点和峰血药浓度)、新鲜无菌血、β-内酰胺酶依次注入各培养瓶后,立即放入全自动细菌培养仪进行培养,记录120小时内的各培养瓶的检出阳性率和阳性报菌时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含树脂培养瓶:BACTEC Peds Plus血培养瓶(BD-F瓶)、含木炭颗粒培养:BACT/ALERT PF血培养瓶(BT-C瓶)、添加β-内酰胺酶后的普通培养瓶:BACTEC FX血培养瓶(BD-S瓶)和Bac T/ALERT SA血培养瓶(BT-S瓶)对模拟含抗菌药物血标本中细菌的检测能力(检出阳性率和阳性报菌时间),验证含β-内酰胺酶培养瓶的检验效能。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全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重要信息:(1)母亲信息:分娩时年龄以35岁以下女性为主(92.93%),受教育程度以大专及本科、初中为主(32.53%、31.97%);(2)分娩地区:居住地农村(53.61%)多于城市(46.39%),分娩医院以二级医院(64.07%)为主;(3)患儿情况:足月儿为主(86.14%),存在羊水情况异常、脐带情况异常的比例高,各占19.52%,2500克≤出生体重<4000克的患儿占83.59%,母乳喂养占62.09%,26.17%存在明确的感染接触史,53.32%的患儿入院体重低于出生体重;(4)入院临床表现:体温(肛温)异常和呼吸频率异常多见,比例分别为28.57%、23.20%,黄疸表现、脐部残端渗出、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异常比例分别为47.95%、23.34%、21.08%、19.66%;(5)实验室特征:白细胞计数异常的患儿占31.68%,中性粒细胞占比>60%、白介素-6>7pg/m L、C-反应蛋白≥8mg/L、前降钙素≥0.5mg/L的患儿占比分别为31.54%、79.49%、49.93%、21.48%,血标本病原学检查结果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占91.40%。2.分成不同的组比较:(1)早发新生儿败血症组1(EOS1,≤72小时)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组1(LOS1,>72小时)。结果显示,LOS1组患儿母亲的年龄,及先兆流产、居住在城市、产前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比例均大于EOS1组母亲(P<0.05);LOS1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抢救复苏比例均小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的剖宫产、就诊前在家中、母乳喂养、感染接触史、住院前应用抗菌素治疗的比例大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入院体重≥出生体重、体温异常、心率异常、黄疸的比例大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精神弱、吃奶差、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不健全的比例小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血中性粒细胞占比>60%、血IL-6>7pg/ml的比例,及血乳酸、Ig G,CD3+、CD4+、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均小于EOS1组患儿(P<0.05),LOS1组患儿合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比例,及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前白蛋白、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CD16+、56+淋巴细胞百分比、Ig M、Ig A、Ig E、均大于EOS1组患儿(P<0.05)。(2)早发新生儿败血症组2(EOS2,≤7天)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组2(LOS2,>7天)。与第一种分组方法比较,结果显示比较结果基本相同,两组在母亲年龄、居住在城市、多胎妊娠、黄疸、呼吸系统感染灶、血小板减少、C-反应蛋白≥8mg/L等方面有差异。(3)早产儿组(<37周)与非早产儿组(≥37周)。结果显示,非早产儿组患儿母亲的年龄、年龄≥35岁的比例、妊娠高血压的比例均小于早产儿组母亲(P<0.05);非早产儿组患儿多胎妊娠、抢救复苏的比例小于早产儿组患儿,非早产儿组患儿的出生体重、就诊前在家中的比例大于早产儿组患儿(P<0.05),非早产儿组患儿体温异常、呼吸频率异常、心率异常、精神弱、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不健全的比例均小于早产儿组患儿(P<0.05);非早产儿组患儿Ig G、血培养革兰氏阳性菌的比例大于早产儿组患儿(P<0.05),合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比例小于早产儿组患儿(P<0.05)。(4)非化脓性脑膜炎组与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果显示,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母亲产前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比例大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母亲(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胎龄、足月儿比例,小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住院前应用抗菌素治疗比例大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体温异常、心率异常、前囟张力异常、惊厥、呼吸系统感染灶的比例大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P<0.05)。第二部分:模型的性能评价结果为,模型A在训练集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25和0.768,测试集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17和0.735,模型B在训练集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53和0.862,测试集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5和0.736;模型A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和0.764,模型B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和0.824。模型的校准度,Hosmer-Lemeshow检验的结果显示模型A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P值分别为0.1143和0.9024,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模型B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P值分别为0.9602和0.4169。校准曲线的结果显示模型A和模型B的校准曲线均良好。第三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钠组和大肠埃希菌-头孢呋辛钠组中,当峰血药浓度的抗菌素时,BD-F瓶及BD-SE瓶(含β-内酰胺酶的BD-S瓶)检出阳性率均优于BD-S瓶(P<0.05),仅当峰血药浓度的头孢呋辛钠时,BT-C瓶及BT-SE瓶(含β-内酰胺酶的BT-S瓶)检出阳性率均优于BT-S瓶(P<0.05);当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抗菌素时,BD-F瓶与BD-SE瓶的检出阳性率一致(P>0.05),BT-C瓶的检出阳性率多高于BT-SE瓶,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抗菌素时,BD-F瓶及BD-SE瓶的TTP均优于BD-S瓶(P<0.001),BT-C瓶及BT-SE瓶均优于BT-S瓶(P<0.001),当中点血药浓度的青霉素钠,BD-SE瓶优于BD-F瓶(P<0.05),峰血药浓度的青霉素钠,BD-F瓶优于BD-SE瓶(P<0.05),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头孢呋辛钠时,BD-F瓶及BD-SE瓶TTP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青霉素钠时BT-C瓶TTP均优于BT-SE瓶(P<0.001),当中点和峰血药浓度的头孢呋辛钠时,BT-C瓶与BT-SE瓶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通过广泛、多维度的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的整理、分组比较,有助于优化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以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疗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制定的参考。分别以72小时和7天为截点的早发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特点比较结果基本相同。早产、低体重、围产期的异常等因素应该在临床工作中予以重点关注,对于可疑新生儿败血症,尤其是可疑合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患儿,宜尽快住院或转往新生儿专科病房,酌情完善腰穿脑脊液等相关检查,及时确诊,尽早给予规范、合理的抗菌治疗,以有效降低本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首次建立的能够覆盖0-28天全日龄段新生儿败血症的,由患儿家属和基层临床医生可以简便易得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构成的诊断预测模型,具有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的优点,便于在基层新生儿医疗和保健机构推广和应用。3.首次验证的通过添加β-内酰胺酶来清除儿童血培养标本中的抗菌药物残留的方法,达到了缩短阳性报菌时间和提高阳性检出率的效果,含β-内酰胺酶培养瓶的检验效能与含树脂或木炭颗粒的培养瓶相接近。优化了细菌性脓毒症(包含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也为中低收入国家的医务人员,尤其是仍然采取手动血培养检测的医务人员,解决儿童血培养标本中抗菌素残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

丁宁[10](2020)在《肠道菌群失衡诱发雄性小鼠生精障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西方化的饮食结构中脂肪类摄入比例已高达40%,大量临床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在引发肥胖和脂代谢紊乱的同时,对男性精子质量也会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精子数量及活力下降、染色体受损以及精子形态异常。有研究表明高脂饮食会改变人体内肠道微生物的组成,进而打破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肠道微生物在宿主的营养吸收、肠道与免疫系统的功能、脂肪代谢、能量供应等诸多重要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与肥胖、代谢综合征、癌症、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等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密切相关。然而,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是否会影响精子质量尚不明确。因此,我们应用C57BL/6雄鼠模型以及临床不育男性的样品进行了以下研究:研究目的:研究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衡对雄性小鼠精子质量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1.动物研究:(1)肠道菌群失衡供体雄鼠模型的构建:在实验的全过程中,分别给予供体雄鼠正常饮食(Normal Diet,ND)和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构建ND、HFD肠道菌群供体模型;(2)肠道菌群受体雄鼠模型的构建:通过肠道菌群替代实验(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将 ND、HFD 肠道菌群供体雄鼠的肠道微生物分别转移到正常饮食的受体雄鼠胃肠道内,建立正常菌群受体(ND-FMT)和高脂菌群受体(HFD-FMT)模型鼠。肠道菌群替代实验每隔一天进行一次,持续15周至造模结束;(3)对肠道菌群供体组雄鼠进行精子活力和数量的检测,并提取盲肠粪便DNA进行16S-rD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4)对肠道菌群受体组雄鼠生殖状态进行实验分析:通过精子动力分析仪检测雄鼠精子数量和活力的变化;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雄性激素和内毒素的水平;利用病理组织染色研究方法观察雄鼠睾丸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对睾丸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研究肠道菌群失衡对宿主的睾丸组织中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CR,RT-PCR)对附睾组织的炎症情况进行检测;(5)检测ND-FMT和HFD-FMT组小肠组织的健康状况:利用病理组织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化学的方法检测小肠中的炎症情况和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6)提取盲肠粪便DNA进行16S-rDNA测序,对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的变化进行研究;(7)利用液质联用色谱仪分析检测粪便和血清中代谢产物的变化。2.临床研究:(1)收集健康男性及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型精子症男性的精液,对其精子质量及精液中内毒素的水平进行检测;(2)收集健康男性及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型精子症男性的血浆,对血浆中内毒素的水平进行检测;(3)收集健康男性及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型精子症男性的粪便样本,提取粪便中微生物的DNA进行16s-rDNA测序,对样本内的肠道微生物结构和组成进行检测。研究结果:(1)肠道菌群供体组中,与ND相比,食用高脂饮食的HFD雄鼠的精子活力显着下降,精子数量减少,肠道微生物的结构和组成发生显着变化;(2)肠道菌群受体组中,与ND-FMT组小鼠相比,接受HFD小鼠肠道微生物移植的HFD-FMT组雄鼠的精子活力、精子数量显着下降,血液中内毒素水平、卵泡刺激素水平上升。病理组织染色结果和RT-PCR相对定量检测结果显示HFD-FMT组小鼠睾丸组织生精细胞(圆形精子、长形精子、精母细胞)减少。睾丸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与ND-FMT组相比,在HFD-FMT组中有583个基因表达下调2倍以上,133个基因表达上调2倍以上;与ND-FMT组相比,HFD-FMT组附睾组织中炎症因子,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白介素 1b(Interleukin 1b,Il1b)、趋化因子 10(C-X-C motifchemokine 10,Cxcl10)水平显着升高;(3)小鼠16S-rDNA的测序结果显示,ND-FMT和HFD-FMT两组小鼠的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Rikenella菌属、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AF12菌属的丰富度存在显着差异;(4)与ND-FMT组小鼠相比,接受NFD小鼠肠道微生物移植的HFD-FMT组雄鼠的小肠内有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伴随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子 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88,Myd88)表达水平升高;(5)与ND-FMT组相比,在HFD-FMT组粪便中组胺、皮质酮、左炔诺孕酮含量上升,血清中亚精胺含量下降;(6)在临床样本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的总丰度与精子活力显着负相关,血液中内毒素水平与拟杆菌属(Bacreroides)的丰度显着正相关;(7)在临床样本中,当Prevotella Copri(P.copri)含量低于3%时不会对精子质量产生影响,而当其在体内含量异常增多(>15%)时与精子活力呈显着负相关。研究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衡会通过引发肠道炎症、内毒素血症和附睾炎症导致小鼠精子质量下降。为未来通过重建肠道菌群平衡以干预临床少弱畸精症的病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细菌内毒素检查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菌内毒素检查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Cronkhite-Canada综合征的临床和相关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ronkhite-Canada syndrome,CCS)概述
    1.2 CCS的发病机制
    1.3 CCS的治疗和预后
    1.4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基线及随访研究
        2.2.1 基线资料收集
        2.2.2 随访流程
        2.2.3 结局定义
    2.3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评估
        2.3.1 研究对象
        2.3.2 材料与试剂
        2.3.3 检测方法
    2.4 结肠黏膜转录组测序
        2.4.1 样本收集及处理
        2.4.2 测序流程
        2.4.3 原始数据处理
        2.4.4 差异表达分析及功能富集
        2.4.5 功能验证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CCS患者的基线特征
        3.1.1 人口学特点与临床表现
        3.1.2 实验室检验结果
        3.1.3 初始内镜特点及临床相关性分析
        3.1.4 病理结果汇总
    3.2 CCS患者的治疗及长期预后随访
        3.2.1 随访患者一般资料
        3.2.2 治疗选择
        3.2.3 总体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3.2.4 内镜随访
    3.3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评估
    3.4 转录组测序
        3.4.1 测序样本基本情况
        3.4.2 差异表达基因
        3.4.3 功能富集分析
        3.4.4 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3.4.5 qPCR验证
4. 讨论
    4.1 基线特征
    4.2 随访研究
    4.3 黏膜屏障功能
    4.4 转录组测序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缓释注射剂质量研究与血清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一致性评价概述
        1.1.1 一致性评价概念
        1.1.2 一致性评价核心
        1.1.3 国内外对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政策
        1.1.4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缺陷
    1.2 参比制剂的选择与问题
    1.3 药学等效的研究方法及问题
        1.3.1 药学等效的研究方法
        1.3.2 药学评价标准
        1.3.3 药学评价研究方法的缺陷
    1.4 生物等效的研究方法与问题
        1.4.1 生物等效的研究方法
        1.4.2 生物等效的评价标准
        1.4.3 生物等效评价标准的缺陷
    1.5 展望
第二章 自研与原研EPR缓释注射剂质量检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剂
        2.1.2 仪器
        2.1.3 外观检查
        2.1.4 鉴别
        2.1.5 黏度检测
        2.1.6 pH检测
        2.1.7 水分检测
        2.1.8 密度测定
        2.1.9 细菌内毒素测定
    2.2 结果
        2.2.1 外观检查结果
        2.2.2 鉴别
        2.2.3 黏度检测结果
        2.2.4 pH测定结果
        2.2.5 水分检测结果
        2.2.6 密度测定结果
        2.2.7 内毒素测定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EPR缓释注射剂的含量与有关物质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剂
        3.1.2 仪器
        3.1.3 色谱方法
        3.1.4 溶液配制
        3.1.5 系统适应性
        3.1.6 破坏性试验
        3.1.7 标准曲线的绘制
        3.1.8 检测限与定量限
        3.1.9 精密度试验
        3.1.10 加样回收率
        3.1.11 溶液稳定性
        3.1.12 耐用性试验
        3.1.13 含量测定
        3.1.14 有关物质检测
    3.2 结果
        3.2.1 专属性结果
        3.2.2 破坏性试验
        3.2.3 标准曲线
        3.2.4 检测限与定量限
        3.2.5 精密度
        3.2.6 加样回收率
        3.2.7 溶液稳定性
        3.2.8 耐用性试验
        3.2.9 含量测定
        3.2.10 有关物质检测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自研与原研EPR缓释注射剂的药学等效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剂
        4.1.2 仪器
        4.1.3 色谱方法
        4.1.4 释放条件
        4.1.5 系统适用性
        4.1.6 检测限与定量限
        4.1.7 标准曲线的绘制
        4.1.8 精密度
        4.1.9 稳定性试验
        4.1.10 回收率
        4.1.11 耐用性
        4.1.12 药学等效性计算
    4.2 结果
        4.2.1 系统适用性
        4.2.2 检测限与定量限
        4.2.3 标准曲线
        4.2.4 精密度
        4.2.5 稳定性
        4.2.6 回收率
        4.2.7 耐用性
        4.2.8 药学等效性计算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EPR缓释注射剂的刺激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剂
        5.1.2 仪器
        5.1.3 试验动物
        5.1.4 试验方案
        5.1.5 结果评价标准
    5.2 结果
        5.2.1 皮下注射部位大体观察
        5.2.2 肌肉注射部位大体观察
        5.2.3 肌肉注射部位组织病理学检测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牛血清中EPR检测方法的建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剂
        6.1.2 仪器
        6.1.3 检测条件
        6.1.4 主要溶液配制
        6.1.5 样品处理
        6.1.6 专属性检测
        6.1.7 标准曲线的绘制
        6.1.8 回收率
        6.1.9 基质效应
        6.1.10 准确度
        6.1.11 精密度
        6.1.12 稳定性
    6.2 结果
        6.2.1 专属性
        6.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6.2.3 回收率
        6.2.4 基质效应
        6.2.5 准确度
        6.2.6 精密度
        6.2.7 稳定性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幽门螺杆菌与Correa’s Cascade关系及ERM家族在其中的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胃癌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1.2 "Correa’s Cascade"假说指导着胃癌的防控
    1.3 幽门螺杆菌是"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的病因
    1.4 ERM家族蛋白或在H.pylori感染相关胃黏膜病变中发挥作用
    1.5 研究设计与意义
第2章 H.pylori与 Correa's Cascade的关系
    2.1 材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筛选标准
    2.2 方法
        2.2.1 研究设计
        2.2.2 研究实施
        2.2.3 研究变量
        2.2.4 相关标准(定义、操作规范、诊断标准、数据测量及分类依据)
        2.2.5 研究偏倚
        2.2.6 样本量估计
        2.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胃镜活检概况
        2.3.2 受检者病理信息概况
        2.3.3 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总检出率
        2.3.4 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与年龄的关系
        2.3.5 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级联与序列的科学性
        2.3.6 H.pylori感染状态
        2.3.7 H.pylori感染与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关系
        2.3.8 H.pylori感染程度与Correa's Cascade相关胃黏膜病变程度关系
        2.3.9 H.pylori感染与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的演变关系
    2.4 讨论
第3章 ERM家族在Correa's Cascade中的机制初探
    3.1 材料
        3.1.1 研究对象
        3.1.2 材料来源
    3.2 方法
        3.2.1 数据获取
        3.2.2 差异分析
        3.2.3 预后分析
        3.2.4 基因功能
        3.2.5 免疫浸润分析
    3.3 结果
        3.3.1 ERM家族基因在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
        3.3.2 ERM家族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3.3.3 ERM家族基因在不同胃癌分期中的表达
        3.3.4 ERM家族基因在不同胃癌类型(Lauren分型)中的表达
        3.3.5 MSN与NF2 的表达水平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3.3.6 MSN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3.3.7 MSN在合并H.pylori感染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3.3.8 基于MSN表达的胃癌转录组GSEA分析
        3.3.9 MSN相关免疫浸润概况
    3.4 讨论
第4章 ERM家族蛋白moesin在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4.1 材料
        4.1.1 模式菌株
        4.1.2 实验细胞
        4.1.3 蜡块组织
        4.1.4 新鲜组织
        4.1.5 主要试剂
        4.1.6 主要仪器
        4.1.7 溶液配制
    4.2 方法
        4.2.1 细胞的复苏、培养、传代、计数及冻存
        4.2.2 H.pylori的复苏、鉴定、传代及保存
        4.2.3 H.pylori与各细胞系共培养
        4.2.4 qRT-PCR实验检测各细胞系moesin mRNA表达
        4.2.5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细胞系和新鲜组织moesin蛋白的表达
        4.2.6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法检测胃黏膜组织样本中moesin蛋白的表达
        4.2.7 统计学方法
    4.3 结果
        4.3.1 不同细胞中moesin m RNA的表达
        4.3.2 菌株刺激细胞的适宜浓度与时间
        4.3.3 不同菌株刺激后胃上皮细胞moesin蛋白的表达
        4.3.4 H.pylori及 CagA对胃上皮细胞和胃癌细胞moesin表达的调控
        4.3.5 Moes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4.3.6 Moesin蛋白在Correa’s Cascade假说相关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
        4.3.7 Moesin蛋白在合并H.pylori感染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
    4.4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胃黏膜癌前变化与胃癌预防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4)地衣芽孢杆菌对热射病大鼠的防护作用及基于肠道屏障与菌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热射病大鼠模型的构建
    引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地衣芽孢杆菌对热射病大鼠的防护作用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地衣芽孢杆菌对热射病大鼠防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引言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肠道损伤在热射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与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5)住宅和工作环境中空气微生物暴露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符号中文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住宅及工作环境与人体健康
    1.2 微生物气溶胶成分及其健康效应
        1.2.1 真菌气溶胶及其健康效应
        1.2.2 细菌气溶胶及其健康效应
        1.2.3 花粉气溶胶及其健康效应
    1.3 微生物气溶胶采集、培养及鉴定
        1.3.1 微生物气溶胶的采集
        1.3.2 微生物气溶胶的培养和鉴定
    1.4 微生物气溶胶炎症潜能和毒性效应
        1.4.1 炎症因子
        1.4.2 微生物气溶胶暴露炎症潜能和毒性效应
    1.5 微生物气溶胶暴露风险评价
        1.5.1 基于职业暴露限值的健康风险评价
        1.5.2 基于致病菌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价
        1.5.3 基于剂量-反应模型的健康风险评价
    1.6 研究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住宅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暴露及健康风险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采样点选择和样品采集
        2.2.2 样本提取和培养
        2.2.3 qPCR对样本的检测
        2.2.4 数据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M_1和GSP样本中真菌的鉴定
        2.3.2 PM_1/GSP及PM_1和GSP之间的相关关系
        2.3.3 真菌气溶胶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性
        2.3.4 PM_1和GSP样本中花粉浓度分布
        2.3.5 PM_1和GSP样本中链霉菌浓度分布
        2.3.6 住宅环境中微生物暴露健康风险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养老院中清洁工作人员真菌气溶胶暴露及健康风险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真菌培养和计数
        3.2.3 使用MALDI-TOF MS鉴定真菌
        3.2.4 真菌总炎症潜能测定
        3.2.5 真菌毒性效应测定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清洁工真菌暴露水平
        3.3.2 青霉菌和曲霉菌的炎症潜能和剂量曲线
        3.3.3 青霉菌和曲霉菌的细胞毒性效应
        3.3.4 护理院清洁工健康风险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污水处理场中工人细菌气溶胶暴露及健康风险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污水处理厂信息
        4.2.2 参与者与采样流程
        4.2.3 微生物提取和培养
        4.2.4 嗜温细菌,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的定量
        4.2.5 使用MALDI-TOF MS对细菌进行鉴别
        4.2.6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实验
        4.2.7 可吸入细菌和内毒素日均累积暴露风险评价
        4.2.8 总炎症效应测量
        4.2.9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工人样品的细菌和内毒素暴露水平
        4.3.2 不同工作单元中细菌浓度分布和粒径分布
        4.3.3 细菌和内毒素的暴露风险指数
        4.3.4 细菌群落
        4.3.5 工人样品总炎症潜能
        4.3.6 污水处理厂工人的健康风险评价
        4.3.7 工人暴露细菌气溶胶的源解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歌剧院中音乐家细菌气溶胶暴露及健康风险评价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设计和参与者
        5.2.2 气溶胶样品的采集
        5.2.3 呼出气冷凝液的采集和培养
        5.2.4 微生物培养和鉴定
        5.2.5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演奏过程中室内的微生物浓度
        5.3.2 微生物的粒径分布
        5.3.3 微生物种属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论文主要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乌鲁木齐市某动物医院犬胰腺炎发病情况调查及临床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犬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1 犬胰腺的生理功能
    2 犬胰腺炎的发病原因
    3 犬胰腺炎的发病机制
        3.1 胰腺局部微循环障碍
        3.2 肠道细菌异位
        3.3 细胞因子的“瀑布效应”和全身炎症反应
        3.4 胰腺细胞凋亡
        3.5 细胞内钙离子稳态
    4 犬胰腺炎的诊断
        4.1 临床症状与临床检查
        4.2 实验室检查
        4.3 影像学检查
        4.4 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
        4.5 胰腺炎并发症
    5 犬胰腺炎的治疗
        5.1 抑制胰液分泌
        5.2 对症治疗
        5.3 控制继发感染
        5.4 并发症治疗
        5.5 维持体液平衡
        5.6 营养支持
        5.7 中药治疗
    6 小结
    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犬胰腺炎发病情况调查
        1 材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犬胰腺炎发病情况统计
        2.2 犬胰腺炎的诊断
        2.3 犬胰腺炎实验室检查
        3 结果
        3.1 犬胰腺炎发病情况
        3.1.1 发病率
        3.1.2 性别分布
        3.1.3 年龄分布
        3.1.4 品种分布
        3.1.5 发病原因
        3.1.6 胰腺炎病犬的主要临床症状
        3.2 胰腺炎病犬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3.3 犬胰腺炎并发症
        4 讨论
        4.1 临床症状的讨论
        4.2 发病原因的讨论
        4.3 实验室检查的讨论
        4.4 预防的讨论
        5 小结
    试验二 犬胰腺炎临床诊疗分析
        1 材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主要药物
        2 方法
        2.1 诊断方法
        2.1.1 诊断标准
        2.1.2 实验室检查
        2.2 治疗方案
        2.2.1 治疗效果评判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实验室检查结果
        3.2 实验室检查结果统计
        3.3 治疗结果统计
        4 典型病例分析
        4.1 病例一
        4.1.1 病例信息
        4.1.2 临床检查
        4.1.3 实验室检查
        4.1.4 诊断结果
        4.1.5 治疗
        4.2 病例二
        4.2.1 病例信息
        4.2.2 临床检查
        4.2.3 实验室检查
        4.2.4 诊断结果
        4.2.5 治疗
        4.3 病例讨论
        5 讨论
        5.1 治疗结果统计讨论
        5.2 治疗期间营养管理
        6 小结
    试验三 犬胰腺炎并发症的综合诊疗分析
        1 材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药物
        2 方法
        2.1 诊断
        2.1.1 犬胰腺炎并发肾脏衰竭的诊断标准
        2.2 治疗方法
        2.2.1 康复标准
        3 结果
        3.1 诊断结果
        3.2 治疗结果
        4 典型病例分析
        4.1 病例一
        4.1.1 病例信息
        4.1.2 临床检查
        4.1.3 实验室检查
        4.1.4 诊断结果
        4.1.5 治疗
        4.2 病例二
        4.2.1 病例信息
        4.2.2 临床检查
        4.2.3 实验室检查
        4.2.4 诊断结果
        4.2.5 治疗
        4.3 病例讨论
        5 讨论
        5.1 犬胰腺炎并发症疾病因素
        5.2 并发症的治疗
        6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7)隔姜灸对肝硬化患者腹水和血清内毒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2.1 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
    1.3 肝硬化腹水分级标准
    1.4 中医诊断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分组
    2.2 治疗方法
        2.2.1 对照组治疗方案
        2.2.2 治疗组治疗方案
    2.3 观察周期与随访
    2.4 标本来源与内毒素检测
3 观察指标
    3.1 疗效性指标
    3.2 血液及腹水检查指标
    3.3 腹部B超检查
    3.4 安全性指标
4 疗效评价标准
    4.1 腹胀疗效评价标准
    4.2 临床症状疗效评估标准
    4.3 中医症状积分标准
5 统计学处理
6 研究结果与说明
    6.1 一般情况
    6.2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6.2.1 性别比较
        6.2.2 年龄与病程比较
        6.2.3 肝硬化病因比较
    6.3 疗效比较
        6.3.1 腹水消退比较
        6.3.2 腹胀疗效比较
        6.3.3 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6.3.4 中医症状平均积分比较
    6.4 检验指标比较
        6.4.1 肝功能比较
        6.4.2 凝血功能比较
        6.4.3 肾功能及钾离子比较
        6.4.4 血常规比较
        6.4.5 内毒素(ET)比较
        6.4.6 内毒素差值比较
    6.5 安全性分析与随访
7 结果分析
    7.1 一般基线分析
    7.2 症状、体征疗效的影响
    7.3 内毒素结果分析
    7.4 肝功能(TBil、ALT、AST、Glb、ALb)分析
    7.5 凝血功能(PT、INR、APTT)分析
    7.6 血常规(WBC、GR%、PLT)结果分析
    7.7 肾功能及钾离子分析(BUN、Cr、K~+)
8 讨论
    8.1 西医对肝硬化腹水、内毒素的认识
        8.1.1 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及治疗
        8.1.2 内毒素损伤肝脏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炎症通路
        8.1.3 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
    8.2 中医对肝硬化腹水及内毒素的认识
        8.2.1 对肝硬化腹水(臌胀)的认识
        8.2.2 中医对内毒素病因病机认识
        8.2.3 中医对肝病内毒素血症的治疗
    8.3 传统医学对灸法的认识
    8.4 生姜的作用
    8.5 穴位选择依据
    8.6 隔姜灸的作用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灸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结合GOLD分级浅析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述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肠道微生态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识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范畴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3. COPD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的中医理论基础
        4. 证候要素
        参考文献
    小结
前言
第二部分 结合GOLD分级浅析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
    1. 研究目的
    2. 研究资料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优化和预测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对象分组方法
        1.1.3 研究方法
        1.1.4 统计软件及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707例新生儿败血症一般情况分析结果
        1.2.2 以 72 小时为截点的早发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分析结果
        1.2.3 以 7 天为截点的早发与晚发新生儿败血症分析结果
        1.2.4 早产儿组与非早产儿组新生儿败血症分析结果
        1.2.5 化脓性脑膜炎组与非化脓性脑膜炎组新生儿败血症分析结果
    1.3 讨论
        1.3.1 新生儿败血症流行现状
        1.3.2 新生儿败血症分类及临床特点分析
        1.3.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小结
二、新生儿败血症诊断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1.2 研究方法
        2.1.3 统计软件及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对照组和病例组临床资料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2.2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预测模型的构建
        2.2.3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预测模型的的性能评价
    2.3 讨论
        2.3.1 预测模型方法的概况
        2.3.2 预测模型方法与新生儿败血症诊断
        2.3.3 预测模型方法的应用
    2.4 小结
三、β-内酰胺酶培养瓶对含抗菌素模拟菌血症标本检测能力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标本来源
        3.1.2 仪器与试剂
        3.1.3 方法
        3.1.4 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
        3.2.1 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钠组阳性检出结果及分析
        3.2.2 大肠埃希菌-头孢呋辛钠组阳性检出结果及分析
        3.2.3 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钠组阳性检出时间统计分析结果
        3.2.4 大肠埃希菌-头孢呋辛钠组阳性检出时间统计分析结果
    3.3 讨论
        3.3.1 脓毒症及血培养
        3.3.2 体外模拟实验研究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现状与临床预测模型方法的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肠道菌群失衡诱发雄性小鼠生精障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背景
        1.1.1 肠道微生物简介
        1.1.2 肠道微生物的功能
        1.1.3 影响肠道微生物的因素
        1.1.4 肠道菌群与疾病的研究
        1.1.5 肠道菌群与生殖系统相关功能和疾病的研究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理论与实践意义
    1.5 课题来源
第二章 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衡对精子质量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动物
        2.2.3 实验试剂
        2.2.4 实验方法
        2.2.5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抗生素预处理对雄鼠的影响
        2.3.2 肠道菌群供体雄模型鼠的成功构建
        2.3.3 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衡对受体雄鼠精子质量及体内激素和糖脂代谢的影响
        2.3.4 肠道菌群移植后受体雄鼠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的变化
        2.3.5 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诱发受体鼠的慢性炎症
        2.3.6 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衡对受体雄鼠睾丸组织形态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肠道菌群失衡对精子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3.1 临床样本中健康人与少、弱、畸精症患者间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差异
        3.3.2 临床样本中精子质量与肠道微生物的相关性分析
        3.3.3 临床样本中肠道微生物与内毒素水平的关系
        3.3.4 临床样本中精子质量与内毒素水平的关系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致谢

四、细菌内毒素检查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Cronkhite-Canada综合征的临床和相关基础研究[D]. 刘爽.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2]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缓释注射剂质量研究与血清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D]. 耿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幽门螺杆菌与Correa’s Cascade关系及ERM家族在其中的机制探究[D]. 宋聪华. 南昌大学, 2021(01)
  • [4]地衣芽孢杆菌对热射病大鼠的防护作用及基于肠道屏障与菌群的机制研究[D]. 李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5]住宅和工作环境中空气微生物暴露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 路瑞. 长安大学, 2021
  • [6]乌鲁木齐市某动物医院犬胰腺炎发病情况调查及临床诊疗分析[D]. 唐泽惠.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7]隔姜灸对肝硬化患者腹水和血清内毒素的影响[D]. 林翠英.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结合GOLD分级浅析AECOPD合并肠道菌群微生态失衡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D]. 赵翠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优化和预测模型构建研究[D]. 刘洋.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肠道菌群失衡诱发雄性小鼠生精障碍的研究[D]. 丁宁. 广东工业大学, 2020

标签:;  ;  ;  

细菌内毒素检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