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肝病合并脂肪肝的病理变化

其他肝病合并脂肪肝的病理变化

一、其他肝脏疾病合并脂肪肝的病理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进鹏[1](2021)在《法尼醇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文中认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指在排除过量饮酒、使用药物和慢性肝病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脂肪堆积后,肝细胞中甘油三酯(TG)的蓄积超过5%的一种疾病[1]。NAFLD的病理演变过程复杂,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由NASH发展而来的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NASH被认为是可以威胁NAFLD患者生命的转折点[2]。目前,亚洲NAFLD患病率约为27.37%,

王钰萌[2](2021)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证型规律及相关指标的特点,并与单纯NAFLD患者进行比较,观察NAFLD合并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状态特征,为更好地控制疾病进展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肝胆科门诊治疗的NAFLD患者,按是否合并T2DM分为两组,NAFLD组和NAFLD+T2DM组。收集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BMI、血压、静脉血糖、肝功能(ALT、AST、GGT)、血脂(TC、TG、HDL-C、LDL-C)、血尿酸等实验室指标,参照2017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将患者辨证分为肝郁脾虚证、痰浊内停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和脾肾两虚证这5个证型,并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和脂肪肝严重程度,以及在不同脂肪肝严重程度下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临床指标,探讨证型规律、病因病机和相关指标的特点。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符合纳入标准的NAFLD组152例,NAFLD+T2DM组155例。(1)NAFLD组与NAFLD+T2DM组之间的性别、年龄、职业、BMI、血压、职业等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脂肪肝严重程度对比(P<0.05):NAFLD组轻度脂肪肝比例最高,占本组的56.6%;中度脂肪肝占本组的37.5%;重度脂肪肝比例最低,占本组的5.9%。NAFLD+T2DM组轻度脂肪肝比例较NAFLD组减少,占本组总数的45.8%;中、重度脂肪肝比例较NAFLD组增多,分别占本组的43.2%和11.0%。(3)轻度脂肪肝患者中,NAFLD组证型分布:肝郁脾虚(40.7%)>痰浊内停(22.1%)>湿热蕴结(16.3%)>痰瘀互结(11.6%)>脾肾两虚(9.3%);NAFLD+T2DM组证型分布:湿热蕴结(32.4%)>痰浊内停(21.1%)>肝郁脾虚(19.7%)>痰瘀互结(15.5%)>脾肾两虚(11.3%)。两组间各实验室指标比较,ALT、AST、TG、HDL-C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TC、LDL-C、U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NAFLD+T2DM组的ALT、AST、TG均高于NAFLD组,而HDL-C低于NAFLD组。(4)中度脂肪肝患者中,NAFLD组中医证型分布:肝郁脾虚(42.1%)>痰浊内停(24.6%)>湿热蕴结(17.5%)>痰瘀互结(10.5%)>脾肾两虚(5.3%);NAFLD+T2DM组证型分布:痰浊内停(49.3%)>湿热蕴结(19.4%)=痰瘀互结(19.4%)>肝郁脾虚(7.5%)>脾肾两虚(4.5%)。两组间各实验室指标比较,ALT、AST、TG、LDL-C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TC、HDL-C和U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NAFLD+T2DM组的ALT、AST、TG、LDL-C均高于NAFLD组。(5)重度脂肪肝患者中,两组间中医证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实验室指标比较,AST、HDL-C在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GGT、TC、TG、LDL-C和U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NAFLD+T2DM组的AST高于NAFLD组,而HDL-C低于NAFLD组。结论:1从中医普遍结果中可见,NAFLD+T2DM组较NAFLD组病情更重。1.1轻度NAFLD组的主要病机特点为肝郁脾虚;轻度NAFLD+T2DM组以“内热”为主要的病机交结,从而湿热之邪更重。1.2中度NAFLD组仍以肝郁脾虚为主要病机,在证型演变上较轻度NAFLD组未见明显差异;中度NAFLD+T2DM组以痰浊内停为主要病机特点,由于脾胃功能更严重失调,导致痰浊等病理产物生成更多,在证型的演变上出现了明显的差异。1.3重度脂肪肝阶段未发现两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可能与样本量不足有关。2从西医角度来看,不论脂肪肝严重程度从轻到重,NAFLD+T2DM组相比于NAFLD组的肝功受损和血脂异常情况都更为严重。当NAFLD与T2DM同时发病,相较于其中之一单独发病时,肝细胞损伤及血脂紊乱将更为严重。

朱熠文[3](2021)在《非肥胖型脂肪肝与中医体质学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非肥胖型脂肪肝患者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研究其不同中医体质分型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并探讨非肥胖型脂肪肝与肥胖型脂肪肝的体质学特征差异,以便为今后的临床诊治、预防及调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黄贝岭分院体检中心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261例样本资料,其中符合非肥胖型NAFLD诊断标准的患者137例,符合肥胖型NAFLD患者的对照组124例。本课题将遵循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模式进行临床研究,在参照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所编纂的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的基础上对非肥胖型NAFLD及肥胖型NAFLD进行体质类型辨识,并比较两者之间的体质差异;并拟尝试探析出非肥胖型NAFLD各体质类型在相关发病因素(性别、年龄、腰围、血压、血脂、血糖、血常规、肝肾功能)上的差异。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 26.0,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或四分位间距描述,依据统计条件可进一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C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则以频率及百分比描述,采用多种卡方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果:1.基本情况:共纳入137例非肥胖型脂肪肝患者,其中男性53例(38.7%),女性84例(61.3%);年龄范围在35~75岁之间,中年患者63例(46.0%),老年前期及老年患者74例(54.0%);该型脂肪肝以轻度脂肪肝为主,共128例(93.43%),而中重度脂肪肝仅9例(6.57%),且本病常不同程度的合并或者存在其他肝外异常表现,其中合并腹型肥胖48例(35.04%),存在低密度脂蛋白异常61例(44.53%)的,合并高血压72例(52.55%)以上,合并高尿酸血症78例(56.93%),合并空腹血糖异常82例(59.85%),合并高胆固醇血症82例(59.85%),合并高甘油三酯血脂92例(67.15%)。2.NAFLD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非肥胖型脂肪肝与肥胖型脂肪肝均有其特殊的体质分布规律,但都以偏颇体质为主。(1)非肥胖型脂肪肝人群体质分布规律如下:湿热质(32,23.4%)>气虚质(29,21.2%)>痰湿质(25,18.2%)>阴虚质(18,13.1%)>平和质(17,12.4%)>阳虚质(8,5.8%)>瘀血质(4,2.9%)>特禀质(2,1.5%)=气郁质(2,1.5%);(2)肥胖型脂肪肝人群体质分布规律如下:痰湿质(50,40.3%)>湿热质(17,13.7%)>气虚质(15,12.1%)>平和质(14,11.3%)>阴虚质(12,9.7%)>瘀血质(7,5.6%)>阳虚质(6,4.8%)>气郁质(2,1.6%)>特禀质(1,0.8%)。3.非肥胖型脂肪肝病变程度及影响因素与中医体学的关系:在脂肪肝程度分级上,痰湿质在非肥胖型脂肪肝中重度程度明显高于轻度脂肪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响因子上,(1)湿热质的男性患病率较女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湿热质在中年期较老年及老年前期具有更高的患病率,气虚质、阴虚质在老年及老年前期较中年期有更高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湿热质的腰围在周径上明显高于气虚质、平和质,痰湿质同比平和质在腰围的周径上也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在SBP明显高于平和质,DBP同比湿热质、气虚质数值也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湿热质在RBC、HGB、HCT水平分布上明显高于气虚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PLT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6)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在FBG水平分布上明显高于平和质,其中湿热质还明显高于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在TG水平分布上高于平和质,且痰湿质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痰湿质在TC水平分布上明显高于气虚质、阴虚质、平和质;痰湿在LDL-C水平分布上高于气虚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7)湿热质在ALT水平分布上高于“其他体质”;湿热质、痰湿质在SUA水平分布上明显高于平和质和“其他体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Cre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非肥胖型脂肪肝以轻度脂肪肝为主,其自然病程的形成包含多种危险因素,其中性别、年龄、腰围、代谢综合征及高尿酸血症可能在该病的形成中更加密切;2.非肥胖型脂肪肝与传统性NAFLD相比具有其特殊的体质趋向性,以偏颇病理体质为主,其中湿热质、气虚质、痰湿质是非肥胖型脂肪肝人群的主要体质类型;3.非肥胖型脂肪肝与中医体质学有着诸多内在的联系。在脂肪肝程度的分级上:痰湿质在中重度脂肪肝中具有更高的罹患性;在各相关因子的表达上:(1)性别:湿热质多发于男性;(2)年龄:湿热质多发于中年患者,气虚质、阴虚质多发于老年前期及老年患者;(3)腰围:湿热质、痰湿质更易出现腹型肥胖;(4)血压: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更易出现血压异常;(5)血常规:湿热质更易出现RBC、HGB、HCT比例升高;(6)血糖及血脂: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更易出现FBG异常;痰湿质更易出现TG、TC、LDL-C异常;(7)肝肾功能:湿热质更易出现ALT比例升高;湿热质、痰湿质更易出现SUA水平异常。

蔡浩[4](2021)在《慢性低氧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NAFLD)是全球公认的最为常见的以发病缓慢、机体代谢改变为特征的肝脏疾病之一。NAFLD包括从肝脏脂肪变性在内的多种良性可逆性病理改变,也可进展为更加严重而且不可逆性的病理改变,如24%的患者可以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肝硬化(cirrosis);<15%的患者可能最终从肝硬化发展为肝衰竭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NASH的进展阶段,可进展为纤维化、甚至肝细胞癌,严重威胁生命。关于NAFLD进展为NASH的发病机制普遍共识为“多次打击(multiple hitting)”学说,脂质堆积造成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炎症等是最关键因素之一。大量脂肪在肝细胞中积聚过多而发生NAFLD,引发一系列细胞毒性反应,最终导致炎症及纤维化。然而,在临床上,NASH的发生发展是复杂多样的,“多次打击”理论不能完全解释该病的发生和发展,甚至最新的研究表明纤维化是保护肝脏的一种代偿方式。此外,多种层次和不同来源的氧化应激等其他因素对NASH发生和发展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低氧是最为常见的病理状态,而且多项证据证实慢性缺氧与NASH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临床上最常见的全身性慢性缺氧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综合征,可以导致肝脏损伤,并可诱发心脏代谢综合征和NAFLD。加之,当前人们摄入高脂饮食和久坐等生活习惯,导致慢性间歇性低氧联合高脂饮食可导致脂质堆积、炎症和脂质过氧化时常发生并相伴。此外,多种因素都在表明,NAFLD的肝损伤和纤维化的进展似乎与缺氧有关。多项研究证实,长期居住在高海拔人群的肌肉、肝脏等组织线粒体氧化水平显着性高于居住在低海拔地区的人。而且这种现象与海拔升高和肝脏损伤明显相关。作为血供较为丰富的人体重要器官之一,肝脏对低氧刺激极其敏感。低氧不仅可致其微循环障碍,造成肝细胞损伤、充血、水肿及脂肪变性,严重者可引发线粒体等重要细胞器发生缺氧性损伤,最终导致细胞凋亡。长期暴露低氧环境是造成高原地区脂肪肝患病率较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能的主要原因是低氧阻遏了部分三羧酸循环氧化反应,减少了脂肪酸β氧化的同时,增加或减少合成,进而可能引起肝脏脂质堆积,诱发脂肪肝形成。加之,脂质在肝脏大量堆积不能有效的产生分解代谢,均可引起脂质氧化应激反应,我们认为慢性低氧和高脂饮食、线粒体氧化应激等因素进而可能加重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使其发展为NASH,甚至是肝细胞癌。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s)是生物体内细胞、组织等对缺氧刺激的反应的最关键调节因子。到目前为止,关于急慢性缺氧和HIFs在NAFLD中的作用的研究不多,但经过课题组的形态学证据表明,肝脏缺氧与NAFLD介导的脂肪变性同时发生,特别是在静脉周围,与乙醇诱导的脂肪肝较为相似。HIFs是细胞感受低氧和产生低氧效应的主要调节因子,HIF是由α和β亚基异二聚体组成,其中α可以根据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1α和2α两种分子类型。其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是许多细胞中低氧下广泛表达的蛋白分子,其功能虽然没有HIF-1α表达广泛且意义重大,但是在肝脏、小肠和肾脏等组织中高表达,而且与脂代谢、纤维化和炎症通路的关键基因具有调节作用。前期的研究证实,HIF-2α的过度表达在高海拔地区居民肝脏等组织中普遍存在,可能是肝组织损伤的另一个潜在原因。细胞和动物实验均证实,抑制HIF-2α的表达可以减轻由细胞凋亡引起的肝组织损伤。但是,HIF-2α在脂肪肝和NAFLD进展机制的有关人类资料尚缺乏,而且HIF-2α在NASH发展过程中调节纤维化发展、促进肝细胞代谢的潜在机制仍尚不清楚。为了探讨高海拔慢性低氧暴露可能是增加NASH发病率的重要分子机制,本研究通过建立慢性缺氧的NASH小鼠模型,动态观察慢性缺氧对NASH小鼠的代谢表型(包括体重,肝指数,血糖,血清脂代谢及肝损伤指标)、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影响。检测并分析了HIFs在人NASH肝脏及慢性缺氧的NASH小鼠肝脏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脂质代谢、炎症和纤维化的关系,进一步说明高海拔慢性低氧是如何影响NASH疾病的分子机制。希望通过本实验的研究为NASH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并提供一些新的干预策略。第一部分慢性低氧对小鼠NASH总体代谢表征的改变目的:探讨高海拔慢性低氧对小鼠NASH总体代谢表征的改变。方法:(1)通过以高脂、高果糖饮食水联合CCL4构建NASH(C57BL6J小鼠)模型;以普通饮食、水为ND对照组。实验总体分组:常氧NASH组(n=20)、慢性低氧NASH组(n=20)、常氧普食ND组(n=20)和慢性低氧普食ND组(n=20)。慢性低氧组小鼠饲养于海拔4300m处。常氧组小鼠饲养在海拔36m处。为动态观察各项指标变化,分别于第4周和第8周取材。(2)通过检测血常规确定模拟慢性低氧环境。(3)动态监测各组小鼠体重、肝指数、血糖、血清脂代谢(TG、T-CHO)、肝脏TG和T-CHO及肝损伤(ALT、AST)指标。(4)行H&E染色、油红O染色、天狼星红染色评估小鼠肝脏病理变化。结果:(1)与常氧ND组相比,慢性低氧ND组体重减轻,但肝指数、血糖、血清脂代谢及肝损伤指标无差异,肝脏病理学两组均无明显脂肪变性、炎症及纤维化改变。(2)与ND组相比,NASH组小鼠体重、肝重、血糖、血清脂代谢及肝损伤指标显着上升,肝脏病理学提示NASH组小鼠肝脏表现明显脂肪变性。(3)与常氧NASH组相比,慢性低氧NASH组小鼠体重、血糖减轻,但肝指数显着上升,血清TG、T-CHO以及肝脏T-CHO无差异,但ALT、AST以及肝脏TG显着上升,病理学提示慢性低氧NASH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程度也显着上升,并且,上述改变随低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慢性低氧模拟NASH小鼠模型造模成功。慢性低氧改善NASH小鼠体重和胰岛素抵抗;慢性低氧可能不影响NASH小鼠肝脏的脂肪变性和血清TG、T-CHO的水平;慢性低氧加重了NASH小鼠血清ALT、AST的水平;慢性低氧加重了NASH小鼠肝指数和肝脏TG的沉积,而非T-CHO;慢性低氧促进NASH小鼠肝脏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程度。第二部分慢性低氧促进小鼠NASH进展的分子机制目的:探讨慢性低氧在NASH发展过程中的潜在机制。方法:(1)通过高脂、高果糖饮食诱导联合CCL4构建NASH(C57BL6J小鼠)模型;以普通饮食水为ND对照组。实验总体分组:常氧NASH组(n=20)、慢性低氧NASH组(n=20)、常氧普食ND组(n=20)和慢性低氧普食ND组(n=20)。为构建高海拔慢性低氧环境,慢性低氧组小鼠饲养于海拔4300m处。常氧组小鼠饲养在海拔36m处。(2)四组小鼠分别于第4周和第8周造模结束后取材(肝脏组织),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PPARα、CPT1、MTP、Apo B、FAT、FAS、ACC1、SCD、SREBP-1c)、NF-κB、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和纤维化基因(Collagen I、α-SMA、TGF-β)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或RT-qPCR法)。结果:(1)在慢性低氧的作用下,NASH组小鼠的脂肪从头合成途径相关基因(FAS、ACC1、SCD、SREBP-1c)的表达随缺氧时间的延长显着上调。(2)p-NF-κB表达上调显着,并低氧暴露呈时序性。(3)慢性低氧NASH组小鼠的炎症相关基因和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随缺氧时间的延长显着上调。结论:慢性低氧主要通过上调SREBP-1c介导的DNL相关基因(FAS、ACC1、SCD)的表达促进肝脏TG的沉积;慢性低氧可以上调NASH小鼠肝脏的炎症相关基因TNF-α和IL-1β以及p-NF-κB的表达水平以促进炎症进展;慢性低氧激活NF-κB通路进而促进NASH小鼠肝脏的纤维化相关基因Collagen I、α-SMA和TGF-β的表达水平上调,从而加重纤维化进展;DNL相关基因、p-NF-κB及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的上调与低氧暴露的相互作用是时序性的。第三部分HIF-2α在NASH中的调控机制目的:探讨HIF-2α在NASH发展过程中的潜在机制。方法:(1)筛选7例NASH患者肝组织标本,9例正常肝组织为对照。通过对NASH人的肝脏组织的常规病理学检查(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评估NAS评分。行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HIFs分别在人类和小鼠NASH(小鼠NASH造模方法同前两部分)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2)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低表达HIF-2α的HepG2细胞,以空载慢病毒转染HepG2细胞为对照,分别用PAL诱导HepG2细胞构建体外NASH模型,给予常氧(21%O2)、低氧(5%O2)处理24 h,行油红O检测评估脂质沉积;检测脂肪从头合成相关基因(FAS、ACC1、SCD、SREBP-1c)、NF-κB、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和纤维化基因(Collagen I、α-SMA、TGF-β)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或RT-qPCR法)。结果:(1)通过NAS活动评分证实本研究所搜集的7例脂肪肝均为NASH。人和小鼠NASH肝脏中HIF-2α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而非HIF-1α。(2)慢性低氧可以上调HIF-2α的在NASH小鼠肝脏中的表达水平;慢性低氧NASH组小鼠的HIF-2α的表达随缺氧时间的延长显着上调。(3)抑制HIF-2α的表达可以下调SREBP-1c介导的DNL相关基因(FAS、ACC1、SCD)、炎症相关基因TNF-α和IL-1β与NF-κB和纤维化相关基因Collagen I、α-SMA和TGF-β的表达。结论:HIF-2α蛋白在人和小鼠NASH肝脏组织中均表达上调,而非HIF-1α。确定了HIF-2α在NASH发病中的作用;并且,HIF-2α的蛋白表达水平可能与NASH的严重程度相关。慢性低氧可以上调HIF-2α在小鼠NASH肝脏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体内、外实验均提示,低氧可以通过上调HIF-2α的表达促进SREBP-1c介导的DNL相关基因(FAS、ACC1、SCD)、炎症相关基因TNF-α和IL-1β与NF-κB和纤维化相关基因Collagen I、α-SMA和TGF-β的表达。干扰HIF-2α的表达可以缓解NASH的脂质沉积、炎症及纤维化

阴军玲[5](2021)在《用于细胞内微环境检测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成像研究》文中指出细胞内微环境(局部环境)包括极性、黏度、温度、乏氧和酸碱性状态(p H)等,它们在生理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常的生理活动高度依赖稳定的微环境。然而,异常的微环境往往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监测细胞内的微环境对于揭示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有效诊断至关重要。基于荧光技术的分子成像是一种非侵入式的方法,具有原位检测、可视化和高时空分辨率等优点,可以实现病变处微环境细微变化的检测。尽管已经报道大量对于微环境敏感的探针,但对于生物体内微环境的检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目前对微环境的检测主要停留在细胞水平而对活体水平的报道较少。其次,尚未揭示微环境在多种疾病中的变化规律。再次,目前这种对生物系统内微环境浅层次的研究不能为临床医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设计了一系列黏度/极性敏感的探针,并将其用于各种生理异常以及多疾病活体模型中极性/黏度的检测。具体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脂滴靶向且极性响应的探针CTPA用于癌症诊断。由于探针CTPA具有经典的供电子-π-吸电子(Donor-π-Acceptor;D-π-A)结构,该探针对极性表现出良好的溶剂化响应。由于癌细胞与正常细胞脂滴(Lipid dropts;LDs)间存在极性与数量的差异,探针CTPA在正常细胞中发出较弱的荧光,而在癌细胞中发出较强的荧光。利用探针CTPA监测正常细胞与癌细胞中脂滴极性与数量的差异实现了多种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区分。此外,除了在细胞水平上,该探针还实现了在器官以及活体水平上的癌症诊断。因此,探针CTPA将有望成为癌症诊断的有力工具,并为进一步阐明脂滴极性相关疾病的生物学过程和病理机制提供有效指导。(2)以咔唑为荧光平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荧光探针CBMC用于脂滴极性的监测与癌症的诊断。与传统极性探针相比,该探针CBMC的荧光强度对极性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正常细胞中发出强于癌细胞的荧光。通过探针在正常细胞与癌细胞中的发光差异,实现了细胞以及组织水平上的癌症诊断。由于在癌症治疗阶段,肿瘤区域会逐渐减少而正常区域相对增大,因此,该探针CBMC更适合于治疗阶段中癌症的评估与诊断。(3)设计了一个双光子(Two-photons;TP)荧光探针MND-Lys用于多疾病模型中溶酶体极性的检测。该探针能够定量检测饥饿和功能障碍状态下细胞溶酶体极性的变化。利用探针MND-Lys,首次研究了斑马鱼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内在极性变化,并且揭示了胚胎时期斑马鱼体内极性比成年斑马鱼体内极性低的规律。而且,利用探针MND-Lys首次实现了炎症和肥胖小鼠体内极性变化的追踪。这项工作不仅为监测器官和活体水平的溶酶体极性提供了新的平台,而且还为未来溶酶体相关疾病的诊断奠定了理论基础。(4)设计了一个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靶向的荧光探针ERNT用于探究动态肝损伤过程中极性的变化规律。该探针显示出良好的极性响应和内质网靶向性,并在细胞水平上原位检测到衣霉素和二硫苏糖醇诱导的ER极性的变化,证实了探针ERNT在生物系统中监测ER极性的潜力。重要的是,本工作首次揭示了ER极性随肝损伤的发展而增加的规律。此外,利用探针ERNT检测ER极性成功实现了保肝药疗效的评估,证实了探针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5)设计了一个性质优异的TP荧光探针CBI-V,用于炎症、脂肪肝以及肿瘤病变中线粒体黏度检测。利用探针CBI-V,实时监测到了由莫能霉素或制霉菌素引起的细胞内线粒体黏度变化。而且,该探针还用于监测细胞、斑马鱼和小鼠在炎症病理下的体内黏度变化。重要的是,利用探针CBI-V首次在脂肪肝和肿瘤小鼠病变中实现了线粒体黏度的可视化检测。这项工作不仅揭示了线粒体黏度与疾病之间关系,而且为线粒体黏度相关疾病的诊断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6)提出了将肿瘤微环境的黏度作为肿瘤诊断标记物,并进一步开发了一种新型光学试剂TBM-V,用于监测肿瘤微环境的黏度变化,以实现癌症诊断、治疗效果跟踪和抗癌药物筛选。当处于高黏度介质中时,TBM-V的近红外信号会被特异性激活,从而使探针具有避免生物自发荧光及高信噪比成像的能力。血管成像实验表明肿瘤血管的黏度比正常血管大,这证实了肿瘤微环境作为新的标记物实现癌症诊断的可行性。借助荧光成像技术,TBM-V实现了体内无创性癌症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跟踪。此外,通过用TBM-V原位监测肿瘤的微环境黏度变化实现了抗癌药物的筛选。值得注意的是,本工作所提出的策略将为目前癌症诊疗系统提供新的动力。总之,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揭示了极性/黏度在多种疾病病变中的变化规律,阐明疾病发病机理。并利用所揭示的规律实现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跟踪以及抗癌药物筛选。

杨妮[6](2021)在《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且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9000万左右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死于CHB相关的肝硬化、肝癌人数约30万[1]。CHB治疗的目标是最大程度抑制HBV复制,减轻肝脏组织学损伤,延缓和降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CHB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抗病毒治疗,其次是保肝、抗炎、抗氧化、抗肝纤维化及调节免疫等治疗。中医药在抗病毒方面的作用不及西药,但在改善症状、抗肝纤维化、控制和延缓疾病进程方面有显着作用。临床上用于抗HBV的药物主要为核苷(酸)类似物(NAs)及干扰素(IFN)两大类。推荐的一线NAs类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目前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主要在于减肥和预防、治疗并发症,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临床尚无推荐的保肝降酶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CHB患者合并NAFLD,两种损害因素叠加,可使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率进一步上升。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慢性肝病的“三部曲”,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抗肝纤维化、控制及延缓疾病进展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历代医家对CHB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研究所盛国光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七五”期间,我院承担科技攻关课题“中医药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纤维化的研究”,联合全国多家组织单位采用中药方剂治疗CHB,发现解毒为CHB治疗的关键,由此提出CHB的中医病机为湿热毒邪致病。“八五”期间,我们由解毒入手,研究叶下珠制剂抗HBV的疗效,验证了清热解毒法在治疗CHB中的作用。CHB病势迁延难愈,与中医“痰”的病例特点类似。CHB日久难愈,毒痰互结,导致肝失疏泄,气血郁滞不通,由此,“九五期间”,盛国光教授团队提出CHB的病因病机为“毒痰瘀”,确立“解毒、化痰、消瘀”的治法,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海珠益肝胶囊,并应用于临床。《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从脾论治慢性肝病的学术思想在当代治疗CHB也具有指导意义。盛国光教授团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乏力为CHB患者最常见症状,且常伴有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腹泻、便溏等消化道症状,在海珠益肝方基础上加用太子参、枸杞子等扶正益气之品时,对于CHB患者症状及肝功能指标改善疗效较好。据此,“十五期间”,盛国光教授进一步提出CHB“毒、痰、瘀、虚”的病机特点,从健脾入手,在海珠益肝方基础上加太子参、枸杞子二味药材,形成了海珠益肝加味方。前期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海珠益肝加味方能多途径改善肝功能,对提高CHB患者生活质量有显着效果。中医认为,CHB合并NAFLD发病主要与肝、脾、肾相关,气虚、气滞、痰浊、水湿、瘀血等为主要病理因素。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CHB合并NAFLD患者常伴有乏力、肝区不适、腹胀、便溏等症状,由此提出脾虚痰湿为本病发病的内在基础,临床治疗通过健脾化痰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基于以上,本研究采用海珠益肝加味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HBV DNA及脂肪肝程度等的变化情况。目的:本研究通过海珠益肝加味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化指标、HBV DNA及脂肪肝程度等的变化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CHB合并NAFL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湖北省中医院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肝病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符合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诊断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及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常规护肝治疗以及海珠益肝加味方水煎剂治疗,根据患者症状表现调整用药。两组接受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甘油三酯(TG)、肝脏脂肪CAP值、HBV DNA定量、乙肝全套定量、肝脏B超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组患者完成治疗后ALT水平显着降低(P<0.05),AST水平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完成治疗后ALT水平显着降低(P<0.05),AST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治疗后ALT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AST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和在此基础上联用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均可改善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肝功能,联用中药组肝功能改善情况更佳。2.治疗前后TG水平比较:治疗组患者完成治疗后TG水平显着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完成治疗后TG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治疗后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和在此基础上联用海珠益肝加味方的治疗方案对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血清TG有改善作用,但无明显优势。3.治疗前后CA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CAP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经治疗后CA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和在此基础上联用海珠益肝加味方的治疗方案相比,二者均对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CAP水平有正向作用,但联合中药治疗与单纯恩替卡韦抗病毒+护肝治疗方案相比,对改善CAP并无明显优势。4.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转化情况比较:血清HBV DNA转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单纯抗病毒+护肝治疗方案与联用中药的治疗方案相比,联用中药对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无明显优势。5.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联用中药治疗对患者中医症状改善有明显正向作用。6.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3%,对照组为87.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用中药对于改善脾虚痰湿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病情有显着优势。结论:海珠益肝加味方联合恩替卡韦及护肝治疗能够改善脾虚湿阻型CHB合并NAFLD患者的肝功能及CAP水平,对于改善中医症状有较好疗效,但对HBV DNA阴转率无明显影响。

安柳[7](2021)在《中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采用多元统计学数理分析方法,对收集的263例中老年NAFLD患者四诊信息(包括舌脉)进行简化降维,客观地对纳入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根据证型分组,进一步探究各中医证型组间生化指标、人体学指标及脂肪肝Fibro Touch分度的差异,以验证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辨证分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NAFLD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参考依据,以期为建立该疾病客观化、规范化、专业化的辨证分型标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1月-2021年1月在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住院病房及体检中心就诊的中老年NAFLD患者信息,包括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合并疾病、生化指标、人体学指标等信息,通过因子分析合并四诊信息获取公因子,继续以因子得分为变量进行系统聚类,最终得出具有临床意义的聚类结果,结合专业知识对聚类结果进行解释,并确定中医证型。进一步以证型分组,探讨各证型组间生化指标、人体学指标、合并疾病及Fibro Touch分度等指标差异。结果(1)中医四诊信息分析:NAFLD主要证候群包括:形体肥胖、脘腹痞满、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失眠、大便粘滞、口干、烦躁易怒、大便溏泄、双目干涩、嗳气、头晕,舌象主要以舌质淡、苔薄白、舌有齿痕多见。脉象以脉弦细及脉数多见。(2)中医证型分布:因子分析联合聚类分析结果显示,NAFLD中医证型主要包括脾肾阳虚证、痰瘀互结证、湿热蕴结证、肝郁脾虚证,其中肝郁脾虚证和湿热蕴结证患者占比最高,达59.70%。(3)证型与生化指标分析:ALT、?-GT组间差异为痰瘀互结证>湿热蕴结证>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证;AST组间比较,痰瘀互结证、湿热蕴结证>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证;TC组间比较,痰瘀互结证、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TG组间比较,痰瘀互结证、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LDL-C组间比较,痰瘀互结证>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BUA组间比较,脾肾阳虚证>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证(P<0.05)。(4)证型与人体学指标:BMI组间比较,痰瘀互结证、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WC、WHR、WHTR组间比较,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P<0.05)。(5)证型与合并疾病分析: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比重,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证;合并高血压比重,痰瘀互结证>脾肾阳虚证;肥胖比重,痰瘀互结证、湿热蕴结证>肝郁脾虚证;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P<0.05);(6)证型与Fibro Touch分度:轻度NAFLD证型分布,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重度ANFLD证型分布,痰瘀互结证、湿热蕴结证>肝郁脾虚证(P<0.05)。结论经过对武汉市第一医院收集的263例中老年NAFLD患者中医四诊信息、人体学指标、生化指标等相关信息分析发现:1.NAFLD单个临床症状出现频率较高,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为形体肥胖(67.68%),且NAFLD临床症状具有非特异性特征;2.中老年NAFLD患者常见证型为: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以及脾肾阳虚证,其中以肝郁脾虚证和湿热蕴结证最为常见;3.痰瘀互结证和湿热蕴结证的肝脏炎症较其他证型明显、血脂水平较其他证型升高,且两证型均集中于重度脂肪肝,提示痰瘀互结与湿热蕴结证病情程度较其他证型重;4.证型间临床指标差异表明,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辨证存在合理性。

黄露[8](2021)在《基于FibroTouch探讨NAFLD肝纤维化进展与代谢因素的相关性》文中认为目的: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FT)确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脏硬度值(LSM),围绕身体质量指数(BMI)、血脂、空腹血糖、肾功能等代谢相关指标分析NAFLD肝纤维化进展与代谢因素的相关性,探讨NAFLD肝纤维化进展是否对代谢系统有影响,为NAFLD肝纤维化进展继发代谢系统疾病提供早期预警。方法:通过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附属医院肝病科就诊经B超确诊的NAFLD患者共327例。收集并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中医临床证候(症状、体征、舌脉)、BMI、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等资料。同时行FibroTouch检测患者LSM值及FAP值(脂肪衰减参数),分析LSM值与年龄、性别、BMI、血脂、空腹血糖、肾功能等指标的相关性。将纳入的327例研究对象采用双变量分析方法研究代谢因素指标与LSM值的相关性;分别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无肝纤维组与肝纤维化组、轻微肝纤维化组与显着纤维化组LSM值的影响因素;统计NAFLD患者5种临床常见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中医证型与LSM值、FAP值的相关性;并对代谢疾病常见的中医临床症状在NAFLD患者中国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据LSM值将研究对象分为无肝纤维化组、轻微肝纤维化组、显着肝纤维化组,发现CHOL、TG、HDL、GLU、BMI与LSM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MI、CHOL、GLU与LSM值呈正相关(r>0);HDL、TG与LSM值呈负相关(r<0)。2、根据LSM值将研究对象分为无肝纤维化组与肝纤维化组、轻微纤维化组与显着肝纤维化组;在无肝纤维化组与肝纤维化组中,BMI、GLU与LSM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系数分别为1.136、1.531;在轻微纤维化组与显着肝纤维化组中,TG、BMI、GLU与LSM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系数为1.257、2.23、1.189;BMI、GLU与LSM值有显着相关性。3、327例研究对象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肝郁脾虚证(36.09%),痰湿困脾证(29.05%),湿热中阻证(17.43%%),气滞血瘀证(11.62%),脾肾阳虚证(5.81%)。无肝纤维化组、轻微肝纤维化组、显着肝纤维化组均以肝郁脾虚证患者为主。4、根据NAFLD不同中医证型分为5组,分别为肝郁脾虚证组、痰湿困脾证组、湿热中阻证组、气滞血瘀证组、脾肾阳虚证组,5组不同证型患者的LSM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脾肾阳虚证患者的LSM值最高;5组不同证型患者的FA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327例研究对象的中医症状进行频数统计,选择代谢系统疾病常见中医临床症状为主,以频率>10%的症状进行统计分析,最常见的中医症状为神疲乏力、胃脘痞闷、腹部胀满、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等。结论:1、BMI、GLU与NAFLD的LSM值关系密切,NAFLD肝纤维化进展对BMI、GLU有一定影响;控制NAFLD患者肝纤维化进展,对于改善机体肥胖、糖类代谢异常有积极的意义。2、NAFLD不同中医证型间的LSM值存在差异,脾肾阳虚证患者的LSM值最高,LSM值可为本病的中医辨证提供参考。3、NAFLD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肝郁脾虚证,其次依次为痰湿困脾证、湿热中阻证、气滞血瘀证、脾肾阳虚证;NAFLD患者最常见的代谢相关临床症状为神疲乏力、胃脘痞闷、腹部胀满、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等。

李娜[9](2021)在《青海地区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铁代谢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青海地区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铁代谢水平变化,以及对胰岛素抵抗影响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男性患者200例,年龄22-82岁,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100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100例,选取同一时间段在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记录一般资料;收集铁代谢指标、生化指标及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常规等指标,所有入选者进行肝脏彩超检查,并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三组间年龄、身高、腰围、血压均无显着差异(P>0.05),而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体重及体重指数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②甘油三酯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中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而单纯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尿酸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中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③血清铁蛋白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中显着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总铁结合力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中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而单纯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三组间血清铁、不饱和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④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C肽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中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空腹血糖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和单纯糖尿病组中高于健康对照组,而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中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中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三组间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及胆红素指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⑥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三组间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⑦相关性分析可得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相关性(单纯糖尿病组铁代谢指标与胰岛素抵抗间无相关性):血清铁蛋白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关系,rs值为0.549,(P<0.001);不饱和铁结合力与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关系,rs值为-0.246,(P<0.05);总铁结合力与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关系,rs值为-0.197,(P<0.05);转铁蛋白饱和度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关系,rs值为0.213,(P<0.05);血清铁与胰岛素抵抗之间(P>0.05)无显着相关关系。结论:①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较高的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力、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水平。②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铁代谢指标与胰岛素抵抗指数之间具有相关关系,提示铁代谢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③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易引起肝酶指标的异常,引起肝功能损害。

龚智君[10](2021)在《基于PPARα/PGC-1α信号通路探讨中药血脂康干预肥胖高血压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的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肥胖高血压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肝越来越普遍,目前还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物,而血脂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天然调脂中成药。通过评价高脂喂养诱导的肥胖高血压大鼠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的病变程度,探讨血脂康对干预肥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的疗效。并通过研究大鼠肝脏病理形态的改变,PPARα/PGC1-α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索血脂康改善肥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24只6周龄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即普通饮食组(STD),高脂饮食组(HFD),普通饮食+血脂康治疗组(STD-X),高脂饮食+血脂康治疗组(HFD-X)。两个治疗组均用血脂康灌胃(300mg/kg/d),两个对照组均用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16周。在实验期结束时(即第16周),用过量的戊巴比妥钠(250mg/kg,腹腔注射)处死大鼠。留取血液及肝脏等标本检测如下指标:(1)实验周期内实时监测大鼠大鼠体重、血压变化水平,并予以收集统计。探讨血脂康对于肥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重血压的影响。(2)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脂康干预前后各组SHR血清及肝脏游离脂肪酸(FFA)和甘油三酯(TG)水平。(3)苏木精-伊红(HE)及油红O(ORO)染色观察血脂康干预后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学形态变化,评价SHR肝脏形态和变性程度。(2)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血脂康干预后各组SHR肝脏组织中PPARα、PGC-1Aα、CPT1-a的蛋白表达水平。探讨血脂康是否能上调上述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1)血脂康可以降低肥胖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尤其是收缩压(DBP);并减轻其体重。(2)高脂喂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其肝脏内的甘油三酯(TG)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明显升高,相较于HFD组而言,通过血脂康的干预,HFD-X组肝脏内的TG及FFA均明显降低。(3)血脂康能减轻肥胖高血压大鼠肝脏内脂肪堆积,改善肝脏细胞脂肪变性。(4)血脂康可以上调PPARα、PGC-1α、CPT1-a的蛋白的表达。结论:血脂康可能通过PPARα/PGC-1α信号通路降低了高脂喂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减轻了其体重,改善了其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肝所带来的肝内脂肪堆积与肝细胞脂肪变性等问题。

二、其他肝脏疾病合并脂肪肝的病理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其他肝脏疾病合并脂肪肝的病理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法尼醇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FXR和胆汁酸代谢
2 FXR和脂质代谢
3 靶向肠道和肝脏肝FXR通路药物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病例选择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结果
讨论
    1 中医对NAFLD的研究现况
    2 现代医学对NAFLD的研究现况
    3 数据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病例登记表
综述 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非肥胖型脂肪肝与中医体质学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非肥胖型脂肪肝的现代医学研究
        1.1 概念
        1.2 人群特点
        1.3 病因及危险因素
        1.4 诊断评估
        1.5 治疗进展
    2.非肥胖型脂肪肝的中医体质学研究
        2.1 中医体质学的概念及与发病的关系
        2.2 中医体质学的判断标准及应用
        2.3 中医体质学的分型及与证的关系
        2.4 中医体质学的治疗及预防概括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病例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剔除、终止试验标准
        1.6 调查内容
        1.7 调查方法
        1.8 质量控制
        1.9 统计方法
    2.研究结果
        2.1 非肥胖型脂肪肝的基本情况
        2.2 两组脂肪肝一般情况及中医体质类型的比较
        2.3 非肥胖型脂肪肝病变程度与中医体质学的关系
        2.4 非肥胖型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因素与中医体质学的关系
    3.讨论
        3.1 非肥胖型脂肪肝的体质可分性
        3.2 非肥胖型脂肪肝的体病相关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4)慢性低氧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部分 慢性低氧对NASH小鼠总体代谢表征的影响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及饲料
        2.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2.1.3 实验仪器
        2.1.4 分析软件
        2.2 方法
        2.2.1 NASH小鼠模型制备及分组
        2.2.2 取材
        2.2.3 葡萄糖耐量检测
        2.2.4 小鼠肝脏组织包埋与石蜡切片的制备
        2.2.5 苏木素-伊红染色
        2.2.6 油红O染色
        2.2.7 天狼猩红染色
        2.2.8 NAFLD活动度评分(NAFLD activity score,NAS)和纤维化分期
        2.2.9 脂代谢及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检测
        2.2.10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慢性低氧对NASH小鼠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3.2 慢性低氧对NASH小鼠体重及肝指数的影响
        3.3 慢性低氧对NASH小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
        3.3.1 慢性低氧对NASH小鼠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
        3.3.2 慢性低氧对NASH小鼠肝脏NAS活动评分的影响
        3.4 慢性低氧对NASH小鼠血清脂代谢、血糖及肝损伤指标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二部分 慢性低氧促进小鼠NASH进展的分子机制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标本采集
        2.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2.1.3 实验仪器
        2.2 方法
        2.2.1 NASH小鼠模型制备及分组
        2.2.2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
        2.2.3 逆转录PCR和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
        2.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慢性低氧促进NASH小鼠脂肪从头合成(DNL)
        3.2 慢性低氧促进NASH小鼠肝脏组织炎症
        3.3 慢性低氧促进NASH小鼠肝脏组织纤维化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三部分 HIF-2α在NASH中的调控机制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标本采集
        2.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2.1.3 实验仪器
        2.2 方法
        2.2.1 NASH小鼠模型制备及分组
        2.2.2 组织包埋与石蜡切片的制备
        2.2.3 苏木素-伊红染色
        2.2.4 天狼猩红染色
        2.2.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2.6 细胞培养
        2.2.7 细胞油红O染色实验
        2.2.8 逆转录PCR和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
        2.2.9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
        2.2.10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NASH患者评分结果
        3.2 HIFs在人类不同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3.3 慢性低氧对HIFs在小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的影响
        3.4 慢性低氧通过上调HIF-2α促进NASH进展
        3.4.1 HIF-2α干扰慢病毒构建及检测慢病毒HIF-2α的干扰效率
        3.4.2 细胞存活率
        3.4.3 检测各组HIF-2α表达情况
        3.4.4 抑制HIF-2α的表达可以减低HepG_2细胞脂质堆积
        3.4.5 抑制HIF-2α的表达可以减低HepG_2细胞炎症及纤维化程度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全文总结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一 脂毒性和缺氧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炎症机制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用于细胞内微环境检测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荧光
        1.2.1 荧光产生的机理
        1.2.2 荧光的发展
        1.2.3 分子内电荷转移、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及分子转子理论
    1.3 细胞内微环境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1.3.1 细胞内微环境简介
        1.3.2 极性类荧光探针的研究现状
        1.3.3 黏度类荧光探针的研究现状
        1.3.4 极性/黏度类荧光探针存在的问题
        1.3.5 极性/黏度类荧光探针的设计策略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创新
第二章 靶向脂滴极性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探针CTPA的合成实验
        2.2.3 探针CTPA的光学性质测试实验
        2.2.4 细胞培养和细胞成像实验
        2.2.5 原位细胞光谱采集实验
        2.2.6 肿瘤小鼠模型的构建
        2.2.7 器官和肿瘤块的成像实验
        2.2.8 肿瘤小鼠和正常小鼠体内成像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探针CTPA的设计
        2.3.2 探针CTPA的光学性质测试
        2.3.3 探针CTPA的生物毒性测试
        2.3.4 探针CTPA的共定位实验测试
        2.3.5 探针CTPA在细胞水平上的癌症诊断
        2.3.6 探针CTPA在器官水平上的癌症诊断
        2.3.7 探针CTPA在活体水平上的癌症诊断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咔唑平台的极性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在细胞和组织中的癌症诊断
    3.1 引言
    3.2 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3.2.2 探针CBMC的合成实验
        3.2.3 探针CBMC的光学性质测试实验
        3.2.4 细胞培养、细胞毒性、细胞成像以及共定位实验
        3.2.5 探针在肿瘤组织和正常器官组织的荧光成像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探针CBMC的设计
        3.3.2 探针CBMC的光学性质测试
        3.3.3 探针CBMC的细胞毒性测试
        3.3.4 探针CBMC在细胞内的光稳定性测试
        3.3.5 探针CBMC的共定位测试
        3.3.6 探针CBMC在细胞水平上的癌症诊断
        3.3.7 探针CBMC在组织水平上的癌症诊断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溶酶体极性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在炎症、肥胖以及肿瘤病理模型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仪器
        4.2.2 探针MND-Lys的合成实验
        4.2.3 探针MND-Lys的光学性质测试实验
        4.2.4 细胞培养、细胞毒性测试及细胞成像实验
        4.2.5 探针MND-Lys在器官与组织水平上的成像实验
        4.2.6 探针MND-Lys在不同时期斑马鱼体内的荧光成像实验
        4.2.7 炎症、肥胖以及肿瘤小鼠疾病模型的构建与成像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探针MND-Lys的设计
        4.3.2 探针MND-Lys的光学性质测试
        4.3.3 探针MND-Lys的细胞毒性测试
        4.3.4 探针MND-Lys的共定位测试
        4.3.5 探针MND-Lys在蔗糖诱导以及饥饿状态下的细胞成像
        4.3.6 探针MND-Lys在器官和肿瘤块中的成像
        4.3.7 探针MND-Lys在器官与肿瘤块切片中的穿透能力测试
        4.3.8 探针MND-Lys在不同时期斑马鱼体内的成像
        4.3.9 探针MND-Lys在炎症、肥胖和肿瘤模型小鼠中的成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质网极性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在动态肝损伤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试剂与仪器
        5.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5.2.2 探针ERNT的合成实验
        5.2.3 探针ERNT的光学性质测试实验
        5.2.4 细胞培养、细胞毒性以及共定位实验
        5.2.5 多种肝损伤模型的构建
        5.2.6 药物治疗多种肝损伤模型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探针ERNT的设计
        5.3.2 探针ERNT的光学性质测试
        5.3.3 探针ERNT的细胞毒性测试
        5.3.4 探针ERNT的共定位测试
        5.3.5 探针ERNT在细胞内的稳定性测试
        5.3.6 探针ERNT对内质网应激状态下的细胞成像
        5.3.7 探针ERNT在动态肝损伤中的成像
        5.3.8 探针ERNT对保肝药物疗效的评估
    5.4 结论
第六章 线粒体黏度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在炎症、脂肪肝和肿瘤模型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试剂与仪器
        6.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6.2.2 探针CBI-V的合成实验
        6.2.3 探针CBI-V的光学性质测试实验
        6.2.4 细胞培养、细胞毒性及细胞成像实验
        6.2.5 斑马鱼成像实验
        6.2.6 脂肪肝、炎症和肿瘤小鼠模型的构建与成像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探针CBI-V的设计
        6.3.2 探针CBI-V的光学性质测试
        6.3.3 探针CBI-V的细胞毒性测试
        6.3.4 探针CBI-V的共定位测试
        6.3.5 探针CBI-V在细胞以及斑马鱼水平上的成像
        6.3.6 探针CBI-V对正常肝与脂肪肝的成像
        6.3.7 探针CBI-V在肝组织中的穿透能力测试
        6.3.8 探针CBI-V在炎症、脂肪肝和肿瘤模型小鼠中的成像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黏度响应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在癌症诊断、治疗效果跟踪以及抗癌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7.1 引言
    7.2 试剂与仪器
        7.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7.2.2 探针TBM-V的合成实验
        7.2.3 探针TBM-V的光学性质测试实验
        7.2.4 细胞培养、细胞毒性测试及肿瘤模型构建实验
        7.2.5 肿瘤血管与正常血管的成像实验
        7.2.6 肿瘤小鼠成像及探针代谢动力学测试实验
        7.2.7 抗癌药物治疗肿瘤小鼠后的成像实验
        7.2.8 抗癌药物筛选实验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探针TBM-V的设计
        7.3.2 探针TBM-V的光学性质测试
        7.3.3 探针TBM-V的细胞毒性测试
        7.3.4 探针TBM-V对肿瘤血管的成像
        7.3.5 探针TBM-V在活体水平上的诊断癌症
        7.3.6 探针TBM-V对癌症治疗效果的评估
        7.3.7 探针TBM-V对抗癌药物的筛选
    7.4 结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附录

(6)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1.1 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特色
    2 慢性肝病从脾论治的学术思想探讨
        2.1 《内经》关于肝脾的论述
        2.2 《难经》关于肝脾的论述
        2.3 《金匮要略》关于肝脾的论述
        2.4 现代医学对肝脾关系的认识
    3 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从脾论治慢乙肝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 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中医证候积分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病例完成情况
        3.2 两组治疗前后ALT、AST水平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后TG水平比较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AP水平比较
        3.5 血清HBV DNA转化情况
        3.6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3.7 两组疗效比较
        3.8 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及不良事件
    4 讨论
        4.1 CHB合并NAFLD的发病机制
        4.2 CHB合并NAFLD的中医病因病机
        4.3 海珠益肝加味方组方分析
        4.4 肝功能(ALT、AST、TG)改变分析
        4.5 CAP值水平改变分析
        4.6 抗病毒疗效分析
        4.7 中医症状积分改变的分析
        4.8 总体疗效分析
        4.9 不足与展望
第三部分 典型病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NAFLD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NAFLD的Fibro Touch检测及分级标准
    2.6 临床指标采集规范
    2.7 签署知情同意书
3 研究方案
    3.1 编制NAFLD临床信息采集量表
    3.2 信息采集
    3.3 数据管理
    3.4 统计学分析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资料一般性描述
    4.2 263 例中老年NAFLD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分布情况
    4.3 基于因子分析研究中老年NAFLD患者证候
    4.4 基于聚类分析研究中老年NAFLD患者证候
    4.5 NAFLD中医证候分布情况
    4.6 不同证型组间临床指标比较
    4.7 基于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相关性
讨论
    1 一般资料分析
    2 四诊信息分析
    3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证候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4 证型分布情况分析
    5 证型与生化指标关系分析
    6 证型与合并疾病关系分析
    7 证型与人体学指标关系分析
    8 证型与Fibro Touch程度关系分析
    9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文献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候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2
致谢

(8)基于FibroTouch探讨NAFLD肝纤维化进展与代谢因素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来源
        1.2 NAFLD西医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
        1.3 NAFLD中医辨证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一般资料获取
        2.2 血清学指标测定
        2.3 FibroTouch检测
        2.4 研究对象分组
        2.5 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 FibroTouch检测结果
    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3 无肝纤维化组、轻微肝纤维化组、显着肝纤维化组LSM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三组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3.2 三组代谢因素指标差异性比较
        3.3 代谢指标与LSM值的相关性分析
    4 无肝纤维化组与肝纤维化组LSM值影响因素分析
        4.1 无肝纤维化与肝纤维化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4.2 无肝纤维化组与肝纤维化组代谢指标的差异性比较
        4.3 无肝纤维化组与肝纤维化组代谢指标与LSM值的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5 轻微肝纤维化组与显着肝纤维化组LSM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轻微肝纤维化组与显着肝纤维化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5.2 轻微肝纤维化组与显着肝纤维化组代谢指标差异性比较
        5.3 轻微肝纤维化组与显着肝纤维化组代谢指标与LSM值的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6 NAFLD中医证型研究
        6.1 327 例NFALD研究对象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6.2 三组研究对象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6.3 NAFLD中医证型与LSM值、FAP值的关系
    7 代谢疾病常见中医临床症状在NAFLD患者中的分布情况
第三章 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
    1 研究结果分析
        1.1 BMI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1.2 血糖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1.3 性别、年龄、肝肾功能、血脂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1.4 NAFLD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1.5 NAFLD中医证型与LSM值、FAP值的关系
        1.6 代谢疾病常见中医临床症状在NAFLD患者中的分布情况
    2 讨论
        2.1 现代医学对NAFLD的认识
        2.2 NAFLD的病因病机
        2.3 中医学对NAFLD的认识
        2.4 NAFLD与 MS的关系
        2.5 现代医学对NAFLD的治疗
        2.6 肝纤维化的现代医学诊疗技术
        2.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9)青海地区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铁代谢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T2DM的诊断标准
        2.1.2 NAFLD的诊断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
        2.2.2 一般资料收集与方法
        2.2.3 生化指标收集与方法
        2.2.4 肝脏彩超
        2.2.5 指标计算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三组间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三组间血脂水平的比较
    3.3 三组间血糖水平及胰岛功能的比较
    3.4 三组间血常规指标的比较
    3.5 三组间铁代谢指标的比较
    3.6 三组间肝功能及其他指标的比较
    3.7 铁代谢指标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T2DM合并NAFLD患者的特征
    4.2 铁代谢与NAFLD
    4.3 铁代谢与胰岛素抵抗
    4.4 NAFLD与胰岛素抵抗和2 型糖尿病
    4.5 不足与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基于PPARα/PGC-1α信号通路探讨中药血脂康干预肥胖高血压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中医药治疗肥胖高血压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肝概述
        1 肥胖高血压的中医认识
        1.1 高血压的中医病名溯源
        1.2 高血压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1.3 肥胖的中医病名溯源
        1.4 肥胖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2 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的中医认识
        2.1 代谢相关性脂肪肝中医病名溯源
        2.2 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3 中医药治疗肥胖高血压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肝进展
    第二节: 现代医学治疗肥胖高血压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肝概述
        1 现代医学对肥胖高血压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的认识
        1.1 现代医学对肥胖高血压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的认识
        2 现代医学治疗肥胖高血压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的进展
        2.1 药物干预
        2.2 生活方式干预
        2.3 手术方法干预
    第三节: PPARα/PGC1-α信号通路在肥胖高血压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肝中的作用
        1 PPARα及其与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1 PPARα概述
        1.2 PPARα在肝脏中的作用
        1.3 PPARα在肥胖高血压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肝中的作用
        2 PGC1-α与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相关性研究进展
        2.1 PGC1-α概述
        2.2 PGC1-α在肝脏、心脏中的作用
        2.3 PGC1-α在肥胖高血压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肝中的作用
    第四节: 血脂康治疗肥胖高血压伴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研究进展及实践意义
        1 血脂康治疗肥胖高血压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研究进展
        2 血脂康治疗肥胖高血压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的实践意义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1 主要药物
        2 主要设备和耗材
        2.1 主要设备和仪器
        2.2 主要耗材
    二、实验方法及步骤
        1.动物实验及干预方法
        1.1 实验动物的饲养及分组
        1.2 实验动物的干预方法
        2 大鼠一般指标检测及方法
        2.1 评估血脂康对各组大鼠体重的影响
        2.2 评估血脂康对各组大鼠血压的影响
        2.3 讨论
        3 检测血脂康对各组大鼠血清及肝脏游离脂肪酸(FFA)和甘油三酯(TG)水平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分析
        3.3 讨论
        4 观察血脂康对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学形态变化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分析
        4.3 讨论
        5.检测血脂康对各组大鼠PPARα、PGC-1α、CPT1-a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分析
        5.3 讨论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其他肝脏疾病合并脂肪肝的病理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尼醇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J]. 李进鹏.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1(12)
  •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的研究[D]. 王钰萌.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非肥胖型脂肪肝与中医体质学的相关性研究[D]. 朱熠文.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慢性低氧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调控机制研究[D]. 蔡浩. 青海大学, 2021(01)
  • [5]用于细胞内微环境检测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成像研究[D]. 阴军玲. 济南大学, 2021(02)
  • [6]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D]. 杨妮.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7]中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D]. 安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8]基于FibroTouch探讨NAFLD肝纤维化进展与代谢因素的相关性[D]. 黄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青海地区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铁代谢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D]. 李娜. 青海大学, 2021(01)
  • [10]基于PPARα/PGC-1α信号通路探讨中药血脂康干预肥胖高血压合并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的机制[D]. 龚智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其他肝病合并脂肪肝的病理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