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的困惑

《包青天》的困惑

一、“包青天”的困惑(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张丹[2](2021)在《成人提线下的儿童木偶:“小戏骨”系列剧儿童媒介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戏骨”系列剧在全国首创“小孩演大剧”的节目模式,所有演员都是6-12岁的少年儿童,人物形象与演员形象之间的观感反差在受众之间引起一番议论热潮,这一系列剧作中的儿童群像也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本文首先梳理了中国社会中儿童形象观的总体流变趋势,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中国社会儿童观大致可分为封建旧社会的“成人本位”、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儿童本位”、新中国时期的“国家本位”与千禧年的“儿童成人化”。“小戏骨”系列剧作为千禧年来展示儿童荧幕形象的典型作品,可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现时代的中国儿童形象,因此,本文选择从“小戏骨”系列剧出发,逐一分析剧中儿童演员展示的身体景观、身处的行为场景、互动的语言符号以及表现的性格精神。通过文本分析,总结概括儿童形象变异的社会表征,并揭示儿童形象变异的原因,提出一些思考与启示。本文通过论证提出,千禧年后的儿童身处影像科幻的时代,在社会环境、逐利意识、视频科技、家庭等力量的推动下,他们极易成为娱乐消费产品。作为娱乐消费产品的儿童成为“舞台内的提线木偶”,他们的言行举止被成人掌控,他们沦为成人获利的榨取对象,面对这种现象,新时代“儿童本位”的声音需要得到呐喊支持。在消费儿童的这一逐利场中,“儿童—成人”之间的关系贯穿始终,因此,新时代“儿童本位”的构建需要处理好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成人应该尽力想儿童所想,给予儿童更多的选择权利。

普娟[3](2020)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表达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为应对国际国内大局变化,提升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精神境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势在必行。当今时代,图像变得盛行,图像化的照片、图片、绘画、插画、视频、电影等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新的方式。因此,教育者可以充分运用图像化的丰富资源,把图像化作为载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搭建新的平台。这将有助于拓展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和方法,大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培育进行研究,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图像化的表现形式、特点及其功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论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表达概述。首先,借鉴了计算机、传播学等其他学科对于图像化的研究,阐述了图像化的内涵;其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和图像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系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表达的研究意义。第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表达的表现形式。将图像化的表现形式分类细化为影像图像化、人物图像化、动物图像化、植物图像化和中国元素图像化五种,并进行描述。第三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表达的特点。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培育的核心是自上而下由官方主导;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培育的落脚点在群众;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培育的传播媒介是多媒体。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表达的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图像化当中,充分利用图像化的作用,发挥图像化的引领功能、教化功能、动力功能、协调功能、开发功能。

李磊明[4](2020)在《刑法谦抑理论研究 ——以法哲学为思考路径》文中研究表明法哲学与法理学在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研究方法的适用上存在共性,刑法谦抑属于刑法哲学的范畴,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法理学色彩。刑法谦抑的理论研究旨在探寻国家刑罚权的正当性根据和适用维度,以期在法的社会防卫价值和人权保障价值之间寻求平衡。刑法谦抑理论研究在刑法哲学和法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的法治化进程起步较晚,在重刑主义和刑罚万能论的影响下,我国刑事法治的发展与国际社会还存在一定差距。刑法谦抑的引入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刑法理念奠定了基础,其对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人权的推崇和对报应主义、威慑主义等传统刑法理念的批判,从根本上动摇了重刑主义和刑罚万能论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为我国刑事法治的未来发展找到了突破口。刑法谦抑的法理内涵、价值追求与合理性根据作为理论前提,重新审视我国刑法理念,并在借鉴西方国家刑法谦抑实现之主流路径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刑法谦抑实现路径的最终选择。刑法谦抑是法哲学家们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和进化过程中,在各自所处时代及其拥有的实证知识、人文精神、逻辑和法则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刑法之于人类社会的存在根据和发展方向的解读,从而得出的关于探寻刑法适用之合理维度的推论性总结。刑法谦抑并非人之意志创造的某种刑法特性,它客观存在于刑法的本质当中,是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掘和利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刑事法理念的完善,人们对刑法谦抑的认识也将愈来愈全面,刑法谦抑的外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正义、自由和效益是刑法谦抑的核心价值取向,在法学家们的不断探索与发掘过程中逐渐呈现于世,对人类社会的法治进程起到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刑法谦抑对刑法体系的作用与效能贯穿始终,也可以说,刑法史也是一部谦抑精神发展的历史。刑法谦抑萌芽于西欧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自然法学派的人权保障理念和法治思想对刑法谦抑的萌芽起到重要作用,霍布斯、孟德斯鸠、贝卡利亚等法学家的学术贡献,让刑法谦抑在黑暗的中世纪初见光芒,罪刑法定主义、罪刑均衡主义和刑罚人道主义等学术主张即成为刑法谦抑萌芽阶段的主要诉求。随着分析法学和自由主义法学派的兴起,它们在对古典自然法理论进行扬弃的同时,将实证分析的思维方法引入了法学研究领域,为铺设通往“理想世界”的“自由之路”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刑法谦抑从萌芽走向成型指明了方向。边沁将快乐与痛苦作为功利主义的核心,并将功利主义作为其刑罚论的哲学基础,为刑罚配置的均衡性与正当性划定了理论上的限度。通过实证分析和比较,韦伯对于个人行为与社会秩序特别是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观点,将刑法谦抑放在社会学的语境下进行实证解读,就刑法谦抑对刑法的干预能力予以了重新审视,直面刑法之于某些社会领域干预的无效性,对刑法干预范围的限制提出了新的的要求。虽然中国自古以来“重刑主义”的治国理念始终占据主流,但古代刑法依然向着轻缓、紧缩的“慎刑”观方向发展,这可以视为刑法谦抑在民主法治下的当今中国立足的本土基础。依法治国方略为实现中国本土文化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契合提供了可能,其法理内涵与刑法谦抑有着密切联系,并为刑法谦抑的中国之路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此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犯罪态势和滞后、稳定的成文刑法体系之间起到“粘合剂”的作用,通过对刑事司法工作提供适当的政策指引,既为司法工作者针对不同的犯罪类型适用轻重适度的刑罚手段指明了方向,也为他们在宽泛的法定刑幅度内准确量刑提供了正当性依据,这是刑法即有规范难以应对社会问题的方方面面,而司法工作者的“机器思维”又使之无法胜任“抽象正义”之阐释者的合理化选择,也恰好契合了刑法谦抑在当今中国社会之实现和发展的需要。刑法谦抑不仅体现在对立法和司法体系的影响上,更体现在刑法理念的完善上,只有具备正确的刑法理念,刑法谦抑在我国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在我国刑法体系中建立人权保障理念、形式理性理念和轻刑化理念是刑法谦抑得到尊崇和推行的重要前提。如今,人权保障理念已在我国刑事法治领域得到认可,但形式理性理念和轻刑化理念的建立仍需努力。在以刑法谦抑为视角的刑法人权保障之路上,“犯罪圈”和国家刑罚权将日益紧缩,对应的,市民的自由权利和自决空间将日益扩张。形式理性理念强调法律适用的独立和统一性,反对其他社会规范对法律适用和法律自逻辑体系的侵扰。实质理性理念对犯罪构成体系的滋扰是我国刑法体系当前面临的重大难题,刑法明文规定的犯罪构成将在实质理性的影响下冲破罪刑法定原则的束缚,陷入罪行擅断的泥沼。在刑法谦抑的视角下,我国当前盛行的实质理性理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刑事法治的未来发展,必须将形式理性理念的培养与贯彻作为未来刑事法治的重中之重。轻刑化理念是刑法谦抑的必然要求。但时至今日,轻刑化理念仍活跃在学术层面,在我国刑事法实践中则进展缓慢,相较而言,重刑主义虽然在学界被普遍否定,但无论在立法层面还是在司法层面仍然占据主流,与刑法谦抑的抑制性主张形成鲜明反差。配套制度和体系的建构是理念转化为现实的前提条件。虽然世界各国国情不同,法律制度也大相径庭,但是判断刑法谦抑实现与否的判断标准是一致的,进而可以分析得出刑法谦抑在当下中国的实现会遇到重重障碍。如何兼顾国家权力的权威性和保障公民权利自由行使的理性平衡,对现有制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西方国家的非犯罪化、非刑罚化中蕴涵的先进刑法理念值得我国借鉴,但由于我国当前的刑事立法现状和刑事司法体系的完善程度与西方国家仍存在较大差异和距离,因此,目前无法成为我国刑法谦抑实现的唯一基本路径。市民刑法,是刑法规范在市民社会发展壮大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紧缩形态。在这种形态下,刑法的制定和适用以对市民自由和尊严的保障为前提,严禁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任意动用刑罚手段干预市民社会的自决权利。市民刑法恪守刑法谦抑的价值准则,将平等、自由、人权、正义等原本属于市民社会的美德,作为市民社会对刑法的要求,为刑法谦抑的实现奠定了宪治基础、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向市民刑法转变”是引导我国刑法实现谦抑的必然选择。

杨莹[5](2020)在《论刘庆邦小说对生存困境的书写》文中研究说明刘庆邦立足于文坛,源于他对乡村生活的诗意描写,以及对矿区生活的深度展示。19年的家乡生活以及成年后在矿区工作的经历,成为他创作的主要素材,因此矿工和农民是他在创作时始终真诚地关注的存在。而他的小说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他带着对广大民众苦难深重的生活的悲悯情怀,直接切入普通人的生存困境之中,写出了他们真实琐碎的烦恼,写出了他们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而做出的艰苦努力。故本论文以刘庆邦小说中的生存困境书写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刘庆邦对生存困境书写与刘庆邦“创作姿态”的关系,探索刘庆邦小说对生存困境书写的主题呈现,分析刘庆邦小说生存困境书写的人物面对困境时与困境抗争时做出的选择,最后通过分析生存困境书写的艺术特色领略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基于上面的思路,本论文分为四大部分。本文论述的总体架构中,除了前言及结语,共分四个章节,其基本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论述刘庆邦关怀生存的写作姿态,分析他关注普通人生存困境的原因,主要从内外因入手分析刘庆邦生存关怀写作姿态的原因。主要包括独特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成为他写作的源泉;他从小耳濡目染的豫东中原文化和思想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坚持以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为写作的基点这三个方面阐释他关怀生存的原因。第二章主要论述刘庆邦小说生存困境主题的呈现。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主要分析的是人物内部的精神困境,主要包括人物的孤独感和空虚感两个方面;第二层则是从外在的环境影响与制约方面分析人物面临的艰辛的生活图景,主要包括封建文化制度对人造成的伤害和苦痛,城乡文化冲突下现代文明物欲化对人的影响,特殊历史阶段人物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矿井世界生存的苦难这四个方面。第三章主要论述人物在面对生存困境时,选择与生存困境抗争的方式,即如何消解、超越生存困境。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选择在反抗中超越生存困境;第二种是以民间精神即以柔克刚的方式消解生存困境;第三种是对田园世界的诗性追寻。刘庆邦是本着要改善人心的目的进行文学创作的,因此作者赋予了他笔下的人物一种面临困境时不绝望的精神。第四章主要论述的是生存困境书写的艺术特色,主要从独特多变的叙事视角;细致的心理描写;生动逼真的细节;质朴平实的语言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王庆勋[6](2020)在《中国法律电影中的大众法律文化 ——从法治现代化的视角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涌现了一系列法律电影,这些法律电影细致地刻画了我国的大众法律文化,但是从法治现代化的视角看,电影中体现大众法律文化仍然不能够满足法治现代化对于法律文化的要求,中国的大众法律文化当中仍然具有许多问题,例如人治传统盛行使得形式法治难以得到贯彻落实,传统民间法盛行使得人权保障举步维艰,导致法律在价值层面出现偏差。以及大众法律文化体现出公民相对薄弱的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理性意识,这些问题都需要我国在现代法治社会建设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地改善。第一章以法律文化和法律电影作为切入点,仔细地分析了这两个概念并证明了以法律电影作为研究对象,展现大众法律文化的可行性。第二章立足于中国法律电影的现状,简要介绍了中国法律电影的特征和特点,以及不同电影种类与不同类型法律文化的关系。第三章从法律电影的选材和人物形象的角度,剖析我国的法律电影,描述我国乡土法律文化和城市法律文化的差距,并且具体描述不同的法律工作者在许多电影中的客观形象与其在法律现代化的进程当中的相对位置。第四章从现代法律文化的角度,分析我国法律电影当中体现的大众法律文化当中的各种问题。其中包括人治传统盛行和现代形式法治传统的薄弱,传统民间法的盛行与现代人权的背离,以及城市中的公民与法治现代化所要求的现代公民之间的差距和张力,这都是我国在法治现代化过程当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结论是我国尽管在法规范的发展上比较快,但是从对我国的法律电影的分析上来看,我国的大众法律文化上并没有走上现代化的脚步,公民的思想中还有存在着许多根深蒂固的人治传统,公民对于法官仍然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公民对于自身的权利意识还不够明确,也并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我国仍然需要不断地强化法治教育,才能够使得大众法律文化能逐渐适应法治现代化的目标。

崔秦[7](2019)在《村田明俊来汴访问随行口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12月12日,日本鹿儿岛市立医院村田明俊专家及其助手柿村健太郎来访开封市妇产医院,通过发表演讲、开研习会、实时坐诊等方式向开封市妇产医院儿保科医护人员传授了日本先进的早产儿、婴幼儿诊断方式及康复训练技术,帮助开封市妇产医院提高医疗水平,同时,也促进中日科学技术的交流,为中日友好做贡献。本文是在此次口译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口译报告。本翻译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此次翻译项目的来源、背景和主要翻译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是此次医疗口译中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实际运用,其中主要是该理论中的目的论和功能加忠诚原则;第三部分是接机途中简单的旅游翻译相关内容及总结;第四部分也就是此次翻译的重点——医疗口译的特点、译前准备、问题与对策和译后总结等相关内容,并举以实例佐证。最后,附有医疗术语词汇整理。此次翻译项目是译者参与的第一次正式的实践活动,通过该次实践,译者不仅加深了对翻译理论的理解,而且加深了对口译的认识。译者会认真总结此次实践的经验教训,为以后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侯文辉,万江[8](2019)在《日常的回归与镜像的隐喻——再看新编川北灯戏《包公照镜子》的现代性启示》文中认为传统戏曲舞台上的包公以铁面无私、睿智若神示人,然而川北灯戏《包公照镜子》却以它独特的艺术视角刻画出了一个平凡、日常而又丰满的包公形象。本文拟从角色塑造的"日常化"回归、剧情设计的"镜像化"隐喻、表演形态的"固本培元"三个视角对《包公照镜子》的艺术创作进行分析,并对以"重返"为理念的当代戏曲艺术生产所秉承的文化立场和表达方式进行探讨。

梁贝贝[9](2018)在《生物学教学中角色扮演对高中生合作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人们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然而有调查发现我国独生子女的合作意识淡薄,合作技能较差。还有研究指出角色扮演对学生的合作能力有影响,但具体对哪方面有影响并未做深入的研究。本论文旨在运用准实验法,辅以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探讨角色扮演对高中生合作能力的影响。根据方便取样原则,以本人教育实习所在学校高一年级375班和379班学生为样本,采用高雄师范大学教育系硕士生杨文辉和吴志雄编制的合作能力量表为研究工具。该问卷包括认同感与荣誉感、管理与协商、表达与沟通、反思与评价四个一级指标。其中,管理与协商下又分为领导与参与、冲突与弹性、尊重与信任这三个方面。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26,效度检验的KMO值为0.711,表明信效度良好。该实验以角色扮演教学法为自变量,高中生的合作能力为因变量。在实验班实施角色扮演教学,对照班实施传统教学法教学。实验从2017年10月份开始到2018年1月初结束,共实施4次角色扮演。相关数据收集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项观测值实验前后的差异进行了显着性检验。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17.0。实验结果表明:(1)角色扮演可以显着地提高高中生的合作能力(P=0.005<0.05)。对于女生而言,合作能力虽有提高(P=0.069>0.05),但差异性不显着。实验后弹性与冲突能力(P=0.034<0.05)有所提高且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他能力虽有提高,但不存在差异。对于男生而言,合作能力得到显着提高(P=0.031<0.05)。实验后尊重与信任能力(P=0.031<0.05)有所提高且存在显着差异;其他能力虽有提高,但不存在差异。整体而言,男生和女生的合作能力不存在差异(P=0.705>0.05),但男生高于女生。(2)角色扮演能显着地提高高中生的管理与协商能力(P=0.006<0.05)和反思与评价能力(P=0.034<0.05);表达与沟通(P=0.124>0.05)和认同感与荣誉感能力虽有提高(P=0.055>0.05),但差异性不显着。就管理与协商能力而言,角色扮演能显着地提高高中生的领导与参与能力(P=0.016<0.05);弹性与冲突(P=0.061>0.05)、尊重与信任能力(P=0.123>0.05)有所提高但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角色扮演可以显着地提高非独生子女的合作能力(P=0.008<0.01)。实验后认同感与荣誉感(P=0.048<0.05)、管理与协商能力(P=0.012<0.05)、反思与评价能力(P=0.034<0.05)提高显着;表达与沟通能力(P=0.162>0.05)虽有提高,但是差异性不显着。就管理与协商而言,领导与参与能力(P=0.019<0.05)提高显着,弹性与冲突能力(P=0.137>0.05)、尊重与信任(P=0.142>0.05)虽有提高,但不存在差异。对独生子女而言,合作能力虽有所提高,但是差异性不显着(P=0.093>0.05)。实验后弹性与冲突能力有所提高(P=0.038<0.05)且差异性显着;其他能力虽有提高但不存在差异。整体而言,非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的合作能力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733>0.05),但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由于独生子女人数较少,样本数据不足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独生子女实验前后、实验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显着性分析的结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通过访谈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态度方面:学生喜欢角色扮演,并能正确看待其他人提的意见。通过角色扮演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同学之间的了解、促进学生进行反思、对部分学生来说,参加角色扮演是对自我的突破。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存在各种问题,如协调排练时间、写剧本、达成共识。对教师而言,当学生在角色扮演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帮助,同时教师应多鼓励独生子女和女生参加集体活动。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可以尝试使用角色扮演。对于学校而言,学校应创设角色扮演的氛围。

杨光[10](2016)在《中国电影中的河南形象流变史—(1978-2014)》文中研究指明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炎黄子孙的发源地,有着无可替代的地域形象价值。同样,河南形象在中国电影银幕中也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从1895年电影诞生至今,河南形象在中国电影银幕上已有一条明晰的历史线索。本文截取新时期作为起点,将河南形象的书写划分为三个阶段,从政治、文化和工业市场三个面向探讨河南形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双重问题。并依据每个时期内河南形象银幕展现的不同特点,提炼出电影生产与河南形象的建构关系,媒介传播、受众心理与河南形象的内在联系,以及河南形象在生产、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所造成的误读、丑化问题。新时期以后的十年是河南形象银幕建构的十年。尤其是《包青天》、《少林寺》、《七品芝麻官》等影片的出现,为河南形象的书写涂上了一层颇为浓厚的政治色彩。该时期河南形象的建构因具备早期类型化电影的雏形,不仅为后来的主旋律电影对干部典型形象塑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带动了文化的区域传播。90年代,随着主旋律电影、商业片和艺术片的兴起,以《焦裕禄》为代表的河南形象在这一时期承载了更多的精神内涵。与此同时,该时期河南乡土文学为河南形象的银幕展现提供了供丰富的沃土,“作家电影”呼之欲出。而该时期的武侠片也在类型片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新特色。新世纪以来,随着电影工业化和商业化的不断壮大,银幕上的河南形象求同存异,探索出了以刘震云为代表的“作家电影”、合拍片和合制片为代表的新生产模式。但该时期也是河南形象银幕传播问题最多的十几年,一系列人物或地域形象的丑化、误读,让河南形象一落千丈。本文共四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分期断代依据、目标、方法以及目前国内外对河南形象学术研究的现状。第一章,以政治表述为切入口,分析河南形象的银幕建构和传播形态。第二章,以文化想象为出发点,探讨世纪之交的十年,河南形象的新发展与新尝试。第三章,以市场化生产为契机,主要探讨河南形象在电影产业发展的大浪潮下所出现的银幕传播问题,以及作家电影的生成与发展。

二、“包青天”的困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包青天”的困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一 密陀绘工艺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致谢

(2)成人提线下的儿童木偶:“小戏骨”系列剧儿童媒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儿童形象流变与“小戏骨”系列剧
    第一节 儿童形象流变
        一、何谓儿童
        二、儿童观的流变
    第二节 细述“小戏骨”系列剧
        一、“小戏骨”系列剧发展背景
        二、“小戏骨”系列剧的题材导向型发展
第二章 “小戏骨”系列剧儿童演员的媒介形象呈现
    第一节 “小戏骨”儿童演员的戏外形象
        一、经典大人剧的儿童演绎者
        二、娱乐影视圈的新兴小明星
        三、观影受众的审美契合者
    第二节 “小戏骨”儿童演员的媒介镜像
        一、儿童已呈现的身体景观
        二、儿童所身处的行为场景
        三、儿童被赋予的语言符号
        四、儿童所表现的性格精神
    第三节 “小戏骨”儿童演员的剧中形象
        一、纯真的“幼年”儿童
        二、多情的“青年”儿童
        三、豪情壮志的“中年”儿童
        四、各类的“老年”儿童
第三章 “小戏骨”系列剧变异的儿童媒介形象
    第一节 儿童媒介形象变异的社会表征
        一、从孩童到“成人”:视频镜头下的模仿者
        二、从被动到“主动”:图像时代的内容生产者
        三、从边缘到“主体”:社会观众娱乐消费的猎物
    第二节 儿童媒介形象变异的深层逻辑
        一、社会环境的泛娱乐化
        二、文化工业意识的肆虐
        三、媒体与社交平台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四、传受双方的显性较量
第四章 “小戏骨”系列剧中儿童媒介形象的反思
    第一节 身份裂变:成名的“存在”与本真的“逝去”
    第二节 关系畸变:成人儿童传统关系的“坍塌”
        一、成人的控制与儿童的顺从
        二、儿童的反哺与成人的妥协
    第三节 形象归真:新时代“儿童本位”的叩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 研究综述
        (一)什么是图像化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像化表达研究现状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像化表达研究意义
    四 研究目的
    五 研究方法
    六 创新
    七 不足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表达概述
    一 图像化的概述
        (一)图像的内涵
        (二)图像化的内涵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表达的研究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
        (二)图像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的关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表达的作用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表达的表现形式
    一 影视图像化
    二 人物图像化
        (一)伟人图像
        (二)人物漫画
        (三)传统年画
    三 动物图像化
    四 植物图像化
    五 中国元素图像化
        (一)标识性建筑
        (二)中国风剪纸
        (三)国画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表达的特点
    一 官方主导
        (一)政治需求
        (二)方向性引导
        (三)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四)制度和物质保障
    二 群众参与
        (一)创作者
        (二)群众
    三 媒介作用明显
        (一)传播范围广
        (二)渗透性强
        (三)亲和力高
        (四)培育日常化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表达的功能
    一 引领功能
        (一)价值引领
        (二)政治引领
        (三)行为方向
    二 教化功能
        (一)个体塑造
        (二)群体教化
    三 动力功能
        (一)主动力
        (二)驱动力
    四 协调功能
        (一)人与自身
        (二)人与人
        (三)人与社会
    五 开发功能
        (一)图像的开发功能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的开发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刑法谦抑理论研究 ——以法哲学为思考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刑法谦抑之法理解读
    第一节 刑法谦抑之语义辨析
        一、刑法谦抑的内涵
        二、刑法谦抑的外延
    第二节 刑法谦抑的核心价值追求
        一、价值和法律价值
        (一)一般价值
        (二)法律价值
        二、核心法律价值:正义、自由和效益
        (一)价值追求之一:正义
        (二)价值追求之二:自由
        (三)价值追求之三:效益
    第三节 刑法谦抑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一)刑法的调整范围逐渐紧缩
        (二)刑罚方式走向文明与缓和
        二、制约功能
        (一)禁止类推解释
        (二)反对模糊立法
        三、评价功能
第二章 刑法谦抑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自然法学派奠定刑法谦抑的萌芽
        一、霍布斯:对可宥恕的情形不能定罪
        (一)人性论与契约精神
        (二)严格限制国家刑罚权
        (三)可宥恕的情形不能定罪
        二、孟德斯鸠:刑法是公民自由的根本保障
        (一)刑法保障公民自由
        (二)刑法不规制思想
        三、贝卡利亚:刑罚应当具备必要的限度
        (一)刑罚的正当性溯源
        (二)刑罚人道主义
        (三)呼吁废除死刑
    第二节 分析法学派促进刑法谦抑的成型
        一、边沁:功利主义与刑罚的量度
        (一)刑罚论的哲学基础
        (二)刑罚的量度及原则
        二、韦伯:刑法的紧缩是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必然结果
        (一)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必然性
        (二)刑法紧缩源于法律秩序的有限性
        三、平野龙一:紧缩刑法机能的再思考
        (一)应注重个体需求
        (二)无涉思想和道德
    第三节 自由主义法学推动刑法谦抑的发展
        一、自由主义兴起与“非犯罪化”
        (一)自由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二)“非犯罪化”紧缩“犯罪圈”
        二、刑罚权正当性思辨与“非刑罚化”
        (一)刑罚权正当性思辩
        (二)“非刑罚化”紧缩刑罚体系
    第四节 刑法谦抑的演变规律和根本原因
        一、规律之一:以保障和发展人权为宗旨
        (一)限制刑法扩张
        (二)改革刑罚体系
        (三)建立恢复性司法制度
        二、规律之二:以实现社会法治为目标
        (一)刑法谦抑与形式法治
        (二)刑法谦抑与实质法治
        三、规律之三:以限制国家刑罚权为根本途径
        四、主要原因:国际人权运动对刑法谦抑的重新诠释
        (一)摆脱了哲学的束缚
        (二)提供良好的宪治环境
        (三)营造限制和废除死刑的社会环境
第三章 刑法谦抑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中国古代“慎刑”观——传统基础
        一、“慎刑”观的法理解读
        (一)刑主礼辅
        (二)德主刑辅
        二、“慎刑”观为刑法谦抑提供本土立足条件
        (一)思想基础
        (二)理论基础
        (三)“慎刑”观与刑法谦抑的本质区别
    第二节 依法治国——政治基础
        一、依法治国理念的法理解读
        (一)预示着“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二)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契合
        (三)主张法治不能过度依赖刑法
        二、依法治国理念为刑法谦抑搭建政治平台
    第三节 宽严相济——政策基础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理解读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刑法谦抑搭建政策平台
        (一)正当性根据
        (二)搭建实践平台
第四章 刑法谦抑视角下中国刑法理念的审视
    第一节 人权保障理念
        一、人权保障的法理解读
        二、审视中国刑法人权保障理念
        (一)保障犯罪人人权观念的确立
        (二)中国刑事立法人权保障理念
    第二节 形式理性理念
        一、形式理性的法理解读
        (一)形式理性提升法律思维
        (二)形式理性演进历程
        二、审视中国刑法形式理性理念
        (一)犯罪概念的形式理性辨析
        (二)犯罪构成符合性的形式理性判断
    第三节 轻刑化理念
        一、轻刑化的法理解读
        (一)轻刑化概念辨析
        (二)轻刑化理念的合理根据
        二、审视中国刑法轻刑化理念
        (一)刑罚幅度和类型配置有待改善
        (二)死刑观念有待改善
        (三)紧缩刑法对经济犯罪的规制力度
第五章 我国实现刑法谦抑的挑战和路径
    第一节 刑法谦抑实现的判断依据
        一、犯罪划定的效益性、有效性和人道性
        二、刑罚配置的正当性和宽容性
    第二节 刑法谦抑在当下中国实现的障碍
        一、刑法思维工具化
        二、犯罪划定扩张化
        三、刑罚配置严苛化
    第三节 刑法谦抑实现的中国路径
        一、“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的本土审视
        (一)审视中国的“非犯罪化”
        (二)审视中国的“非刑罚化”
        二、向市民刑法的转变
        三、市民刑法对我国实现刑法谦抑的意义
        (一)奠定宪治基础
        (二)奠定思想基础
        (三)奠定制度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作者简介
    二、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论刘庆邦小说对生存困境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关怀生存的写作姿态
    (一)经历:人生体验是写作的源泉
    (二)地域:豫东平原上的文化浸染
    (三)原则:以现实主义写作为基点
二、生存困境主题的文本呈现
    (一)荒芜的心灵困境
    (二)艰辛的生活图景
三、面对生存困境的人物选择
    (一)反抗中超越困境
    (二)民间精神——以“柔”克刚
    (三)田园世界——诗性追寻
四、生存困境书写的艺术特色
    (一)多变的叙事视角
    (二)细致的心理描写
    (三)逼真的细节描摹
    (四)质朴平实的语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中国法律电影中的大众法律文化 ——从法治现代化的视角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法律电影与大众法律文化概述
    第一节 法律电影的概念
    第二节 大众法律文化的概念
    第三节 大众法律文化与法律电影
第二章 中国法律电影与法律文化
    第一节 主旋律法律影片与精英法律文化
    第二节 非主旋律法律影片与大众法律文化
第三章 法律电影中选材及人物形象
    第一节 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冲突类型
        一、乡土文化与国家法律的冲突
        二、一般道德情感与国家法律的冲突
    第二节 法律电影中的法律工作者形象
        一、执法者人物形象——法官
        二、执法者人物形象——警察
        三、被执法者的人物形象
第四章 法治现代化视域下的大众法律文化
    第一节 法治现代化与人治传统
        一、人治传统与官本位主义
        二、人治传统下的官员期待
        三、人治文化传统批判
    第二节 法治现代化与传统民间法
        一、传统民间法的规范性来源
        二、传统民间法批判
    第三节 法治现代化与现代公民意识
        一、法治现代化中的现代公民
        二、程勇与现代公民精神
        三、程勇的公民形象批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村田明俊来汴访问随行口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要旨
摘要
第一部分 翻译材料
第二部分 翻译报告
    1 口译实践项目内容简介
        1.1 翻译任务来源与要求
        1.2 接机
        1.3 翻译内容简述
        1.3.1 人物介绍
        1.3.2 受众分析
        1.3.3 旅游翻译
    2 医疗口译中功能学派理论的应用
        2.1 功能学派发展脉络及主要内容
        2.2 目的论与功能加忠诚原则
    3 旅游翻译
        3.1 景点翻译
        3.2 应对策略
        3.2.1 大胆尝试与灵活应对
        3.2.2 简化与省略
        3.3 译后总结
        3.3.1 事前规划
        3.3.2 日常积累
        3.3.3 词汇整理
    4 医疗口译
        4.1 医疗口译特点
        4.2 交替传译
        4.3 译前准备——研讨会资料收集与整理
        4.4 口译过程
        4.4.1 加译
        4.4.2 简译或不译
        4.4.3 转换
        4.4.4 语序
        4.4.5 肢体语言辅助
        4.5 其它问题
        4.6 实践总结
        4.6.1 译前准备的重要性
        4.6.2 理论指导的重要性
        4.6.3 平稳心态的重要性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医疗术语表

(8)日常的回归与镜像的隐喻——再看新编川北灯戏《包公照镜子》的现代性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神性到人性:角色设定的“日常化”回归是作品叙事创新的主旨
二、从现实到幻象:角色刻画的“镜像化”隐喻是作品叙事创新的灵魂
    (一) 内心的意向:镜像幻觉中的隐秘世界
    (二) 认同的镜像:痛苦分裂中的自我觉醒
三、从固本到培元:川北灯戏表演形态的技艺继承是作品创新的内在根基
结语

(9)生物学教学中角色扮演对高中生合作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时代的召唤
        1.1.2 历史的要求
        1.1.3 现实不容乐观
        1.1.4 个人兴趣
    1.2 问题的描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角色扮演
        2.1.2 合作能力
        2.1.3 小结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小结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样本
    3.4 研究工具
        3.4.1 调查问卷
        3.4.2 访谈提纲
    3.5 研究方法
        3.5.1 文献研究法
        3.5.2 问卷调查法
        3.5.3 准实验研究法
        3.5.4 访谈法
    3.6 研究过程
        3.6.1 前测
        3.6.2 角色扮演教学
        3.6.3 后测
        3.6.4 对学生进行访谈
    3.7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7.1 实验研究法
        3.7.2 访谈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1 对照班与实验班学生合作能力在实验前后的总体分析
        4.1.2 实验班学生合作能力的各个维度在实验前后的变化
        4.1.3 不同性别的学生合作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变化
        4.1.4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合作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变化
    4.2 访谈结果与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对教师的建议
        5.2.2 对学校的建议
6 创新和不足
    6.1 创新之处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电影中的河南形象流变史—(1978-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2 研究对象
        0.2.1 河南形象的界定
        0.2.2 研究范围
    0.3 已有的研究基础
        0.3.1 河南形象的传播学研究
        0.3.2 河南形象的文化研究
        0.3.3 河南形象的传播载体研究
        0.3.4 外围文献研究
    0.4 研究方法和目标
        0.4.1 研究方法
        0.4.2 研究目标
    0.5 预设创新性和不足
        0.5.1 预设创新性
        0.5.2 预设难点与不足
1. 动荡与图治:河南形象的政治化建构与银幕解放(1978—1989)
    1.1 改革开放以后河南形象产生的社会语境
        1.1.1 人口流动:河南地域的城镇化
        1.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河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1.3 河南电影制片厂:新时期的文化转型
    1.2 河南形象的类型书写
        1.2.1 吏治:历史题材中的河南官吏形象
        1.2.2 人文:动荡时期下的河南地域空间
        1.2.3 农村:“三农电影”中的河南形象
    1.3 “少林电影”与河南形象的符号化传播
        1.3.1 “少林电影”产生的语境
        1.3.2 济世还是尚武:“少林电影”的形象内涵
        1.3.3 “少林电影”与河南形象的跨境传播
2. 尝试与新载体:河南形象的文化表现与类型传播(1990—2000)
    2.1 90 年代河南形象生产的社会语境
        2.1.1 时代转型:国家政策与河南形象的类型化雏形
        2.1.2 河南乡土文学的崛起
        2.1.3 媒介与传播:河南形象问题的产生
    2.2《焦裕禄》——河南形象的主流化尝试
        2.2.1 焦裕禄:河南的政治名片
        2.2.2 焦裕禄形象与河南形象的银幕表述
        2.2.3《焦裕禄》的文化影响
    2.3 河南形象生产的新载体
        2.3.1 “少林电影”的承载与演变
        2.3.2 “新英雄主义”:河南形象的精神气质
        2.3.3 武侠片中的河南儿童形象
3. 书写与传播:河南形象的市场化生产与本土化制造(2001—2014)
    3.1 21 世纪河南形象产生的社会语境
        3.1.1 中部崛起战略及三个“五年规划”
        3.1.2 合拍片与合制片的发展与新格局
        3.1.3 河南电影制片厂的更迭与重振
    3.2 河南作家群落与河南形象的银幕写手
        3.2.1 作为现象的河南作家群落与河南作家电影
        3.2.2 “刘震云”电影与河南形象书写的悲剧倾向
        3.2.3 从文字到影像:河南形象的媒介转换
    3.3 河南形象的误读
        3.3.1 戏谑化:作为喜剧(风格)手段的河南形象
        3.3.2 妖魔化:作为商业(叙事)手段的河南形象
    3.4 本土自制剧热潮与河南形象的自发书写
        3.4.1 农民导演的兴起
        3.4.2 个人微电影中的河南形象
        3.4.3 从大银幕大小银幕:河南形象的跨界传播
    3.5 河南形象的影像生产
        3.5.1 谁在演绎河南形象?
        3.5.2 谁在创造河南形象?
        3.5.3 导演、片厂与河南形象书写的效度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专业学位硕士毕业作品

四、“包青天”的困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2]成人提线下的儿童木偶:“小戏骨”系列剧儿童媒介形象研究[D]. 张丹. 兰州大学, 2021(12)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表达研究[D]. 普娟. 大理大学, 2020(05)
  • [4]刑法谦抑理论研究 ——以法哲学为思考路径[D]. 李磊明. 吉林大学, 2020(08)
  • [5]论刘庆邦小说对生存困境的书写[D]. 杨莹.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中国法律电影中的大众法律文化 ——从法治现代化的视角看[D]. 王庆勋. 武汉大学, 2020(04)
  • [7]村田明俊来汴访问随行口译报告[D]. 崔秦. 河南大学, 2019(01)
  • [8]日常的回归与镜像的隐喻——再看新编川北灯戏《包公照镜子》的现代性启示[J]. 侯文辉,万江. 四川戏剧, 2019(01)
  • [9]生物学教学中角色扮演对高中生合作能力的影响研究[D]. 梁贝贝. 山西师范大学, 2018(04)
  • [10]中国电影中的河南形象流变史—(1978-2014)[D]. 杨光.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包青天》的困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