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免耕播种不同机械施肥方式生态经济分析

夏玉米免耕播种不同机械施肥方式生态经济分析

一、夏玉米免耕播种不同机械施肥方式的生态及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田继杰[1](2021)在《麦玉光热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体系的碳足迹研究 ——以新乐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太行山山前平原中北部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热量资源不足、土壤养分不均衡、自然灾害频发、农机农艺融合差和与新型经营主体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粮食丰产工程”在该地区集成了麦玉光热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以“丰产、增效和绿色”为目标,面向规模化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进行示范和推广。本研究在新乐市中同村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对比分析该技术体系与传统技术的小麦、玉米生产的碳足迹,评价该技术体系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碳足迹方面该技术体系示范田的单位播种面积碳足迹对照田高6.57%,示范田的单位产量碳足迹比对照田低0.79%。示范田碳足迹中,农资投入和N2OFIELD分别占单位播种面积总量的33.2%和66.8%。占碳足迹比重最高的两个部分为土壤N2O排放(55.32%)和灌溉耗电(18.78%)。对照田碳足迹中,农资投入和N2OFIELD分别占单位播种面积总量总碳足迹的31.42%和68.58%。占碳足迹比重最高的两个部分为土壤N2O排放(60.1%)、灌溉耗电(20.09%)。(2)玉米碳足迹方面该技术体系示范田的播种面积碳足迹比对照田低11.62%,示范田的玉米单位产量碳足迹比对照田低24.43%。示范田碳足迹中,农资投入和N2OFIELD分别占单位播种面积总量的46.78%和53.22%。占碳足迹比重最高的两个部分为土壤N2O排放(24.58%)和灌溉耗电(24.3%)。对照田碳足迹中,农资投入和N2OFIELD分别占单位播种面积总量的36.83%和63.17%。占碳足迹比重最高的两个部分为土壤N2O排放(41.16%)和灌溉耗电(21.63%)。根据测算结果和相关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示范田小麦单位播种面积碳足迹的比对照田高6.57%,单位产量碳足迹比对照田低0.79%。原因在于对照田生产技术不合理,没有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在化肥投入上不合理,产量降低所致。(2)示范田播种面积碳足迹比对照田低11.62%,示范田的玉米单位产量碳足迹比对照田低24.43%。采用宽窄行种植和施用缓释肥在玉米生产上比传统技术能够增加产量并显着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3)示范田麦玉周年生产单位播种面积碳足迹比对照田高1.13%,两者基本持平。但是示范田在小麦和玉米产量上要远高于对照田,示范田在小麦玉米的单位产量碳足迹上均低于对照田。可以认为该技术体系在此地区能够实现高产、增效的同时,不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符合“丰产、增效和绿色”的目标。为技术体系在太行山山前平原中北部地区的推广提供了依据。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当地推广光热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集成,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缓释肥,优化化肥用量,降低碳排放;株行优化配置,通过实行宽窄行玉米种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玉米产量。同时在未来的推广可以考虑通过结合气象条件,开展播种和灌溉。通过减少灌溉次数和灌溉量,进而减少因灌溉耗电造成的碳排放和化肥施用造成的碳排放。

赵金[2](2021)在《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区域分布广泛,产量位居粮食作物第二,保证其高产、稳产,对维护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播种质量差,由于排种器结构导致播种均匀性差,拥挤的小麦形成“疙瘩苗”,使小麦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而漏播导致麦田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小麦播种机现有传动机构导致播种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影响播种效果,且作业效率低,镇压效果差;目前的小麦排种器进行高速作业还会出现充种困难的问题。其次,黄淮海地区采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小麦生产中由于冬前积温不足导致小麦分蘖不足,从而影响小麦亩穗数,限制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再次,生产中存在农机农艺融合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对种子进行力学分析,对排种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应用EDEM离散元软件和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了仿真试验,完成了差速充种沟式小麦排种器参数的优化。将优化后的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转速为60r/min,弧形挡板固定在排种器端盖上,充种沟隔板间长度、充种沟宽度、充种沟高度分别为8.00、6.00、5.00mm,弧形挡板凸起斜度为42.68°时,粒距合格率为81.67%,重播率为12.50%,漏播率为5.83%,排种器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32.32%,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一致。小麦密行播种机采用了创新研制的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该排种器利用差速原理提高了充种率,采用种沟内设置隔板实现了单粒排种。对采用该排种器的7.5cm行距小麦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试验以及台架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小麦密行播种机可实现小麦定行距、定株距、定播深的精量播种,减少小麦苗期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小麦冬前分蘖数,同样水肥条件下可实现增产效果。通过力学分析、结构分析等方法分别对整机结构、开沟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对行镇压装置进行了设计、计算。试制完成的小麦密行播种机通过田间试验表明:7.5cm行距的小麦密行播种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通过性;经田间试验测得粒距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合格粒距变异系数、播种深度合格率均符合标准。优化后的小麦密行播种机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田间实测作业行驶速度可达8.46km/h,提高了播种效率。采用小麦密行种植技术,可实现冬前封垄,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越冬后可以提高土壤含水率:7.5cm行距小麦地0~60cm 土壤含水率的平均值为9.12%,对照15 cm行距小麦地土壤含水率平均值为8.24%。通过随机抽取样点取样查苗可知,7.5cm行距种植小麦,可使小麦分蘖个数、次生根条数、干物质重以及产量的值均优于对照15cm行距小麦,经小麦田间实收测产结果表明:7.5cm行距较15cm行距小麦增产9.22%。文中通过多年多点对小麦密行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统计增产量分布情况,初步探索了小麦密行播种机随经纬度变化的增产规律。文中针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由于积温原因造成小麦冬前分蘖不足,进而影响产量的问题,提出并验证了小麦密行种植技术,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小麦密行种植的增产机理,验证了“缩行均株”小麦播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小麦个体生长优势,具有“以光补温”的理论效果。多年多点的田间试验证明小麦密行种植技术具有增加小麦冬前分蘖个数,提高产量的显着效果。针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提出了“小麦8密1稀播种+玉米对行免耕播种”技术模式,通过利用导航技术可实现精准对行,既可以减少玉米播种作业时机具因破除根茬造成的多余动力损耗,又可以减少机具对土壤的扰动,对提高播种一致性和保持土壤水分有积极作用。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导航拖拉机、无人驾驶拖拉机进行田间对行播种的玉米播深一致性变异系数为7.26%。

贾天宇[3](2020)在《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水热条件和杂草发生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18年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329.82万hm2,其中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1326.13万hm2,占总种植面积的56.92%,玉米秸秆资源丰富,由于秸秆还田面积小,导致大量露天焚烧而污染空气环境。《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明确提出要加强推广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因此,系统研究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水热条件和杂草发生的影响,为促进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2017-2019年于东北农业大学向阳试验基地,以连作玉米为对象,设置了传统耕作秸秆不还田(TT)、免耕秸秆覆盖还田(NT)、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中耕(NTS)、垄台深松灭茬+中耕(SCS)、秸秆翻埋还田+中耕(DS)等田间试验;2018-2019年还设置了秸秆覆盖还田量分别为0 kg·hm-2(SC0)、5272.8 kg·hm-2(SC0.5)、10545.6 kg·hm-2(SC1.0)、15818.4kg·hm-2(SC1.5)、21091.2 kg·hm-2(SC2.0)五个秸秆覆盖水平模拟试验,在不施除草剂(NH)、施用茎叶除草剂(FH)和施用封闭除草剂+茎叶除草剂(SFH)三种条件下,研究了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水热条件和杂草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可以明显增加土壤含水量,提升保墒能力。春旱年份各处理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免耕秸秆覆盖还田(NT)、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中耕(NTS)、垄台深松灭茬+中耕(SCS)、传统耕作秸秆不还田(TT)、秸秆翻埋还田+中耕(DS),前三种处理间差异不显着,但都显着高于后两种处理。夏季降雨较少伏旱阶段,各处理土壤含水量与春旱年份规律基本一致。玉米秸秆覆盖还田使播种到拔节期土壤积温减少。播种后30 d玉米出苗期,传统耕作秸秆不还田(TT)处理较垄台深松灭茬+中耕(SCS)、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中耕(NTS)、免耕秸秆覆盖还田(NT)分别高19.6℃·d、26.4℃·d、35.5℃·d。播种后60 d玉米拔节期,仍然保持这个趋势,温差变化不大。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积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播种后30 d玉米苗期。在不使用除草剂(NH)的条件下,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对杂草的发生影响明显。秸秆覆盖量15818.4 kg·hm-2(SC1.5)和21091.2 kg·hm-2(SC2.0)与秸秆不还田(SC0)相比,杂草萌发量减少7.75%~50.75%,杂草密度减少11.86%~43.68%,鲜重减少6.43%~59.31%,干重减少4.67%~59.31%,对杂草生物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施用茎叶除草剂(FH)的条件下,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对杂草的发生影响也较为明显。秸秆覆盖量10545.6 kg·hm-2(SC1.0)、15818.4 kg·hm-2(SC1.5)和21091.2 kg·hm-2(SC2.0)与秸秆不还田(SC0)相比,杂草萌发数量减少11.91%~39.16%,杂草密度减少10.96%~34.50%,杂草鲜重和干重也明显减少。在施用封闭加茎叶除草剂(SFH)的条件下,五种秸秆覆盖量下杂草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在秸秆覆盖还田条件下,施用封闭加茎叶除草剂(SFH)对杂草综合防治效果,优于施用茎叶除草剂(FH)。五个秸秆覆盖量水平下,施用茎叶除草剂(FH)对杂草的株抑制率在69.14%以上,施用封闭加茎叶除草剂(SFH)对杂草的株抑制率在80.22%以上。两种除草剂使用水平对杂草的鲜重和干重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种除草剂使用水平(FH、SFH)下,在喷洒茎叶除草剂30 d后撤除秸秆,秸秆覆盖量越大的处理,杂草萌发数量越大,表明秸秆覆盖对除草剂起到阻拦作用,影响除草剂对秸秆下杂草的杀伤作用,秸秆覆盖量越大作用越明显。试验的3年内不同秸秆还田处理下玉米产量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2017和2018年秸秆翻埋还田+中耕(DS)、传统耕作秸秆不还田(TT)和垄台深松灭茬+中耕处理(SCS),玉米产量均高于免耕秸秆覆盖还田(NT)处理;2019年免耕秸秆覆盖还田(NT)处理、秸秆翻埋还田+中耕(DS)和传统耕作秸秆不还田(TT),玉米产量基本趋于一致。

夏杰[4](2020)在《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行为选择及对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稳定其生产已经成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关注点。小麦种植地区多分布在旱作农业区,常年面临着降水不足、降水不均的问题。并且,近年来人们为了追求农作物的高产,越来越强调精耕细作,过度使用机械设备不仅降低了土壤的固水蓄水能力,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而且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推广免耕技术是有效缓解我国耕地质量退化,实现耕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探究影响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的因素,评价免耕技术的实施效果,能够为免耕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提供理论指导,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陕西、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的小麦总播种面积占全国的64.8%,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区,也是主要的旱作农业区,因此本文选择该五省作为样本省份,从中选取26个村庄进行实地调研。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小麦种植户对免耕技术的认知现状,探究了农户对免耕技术的了解途径、采用与未采用原因、所持态度等。结果表明,采用免耕技术的农户占多数,占受访农户的62%;农户主要通过电视宣传和乡村广播来了解免耕技术;减少耕地成本和对免耕技术不了解分别是农户选择与未选择免耕技术的主要原因;在接受了相关的宣传和知识普及后,大部分已经采用了免耕技术的农户仍然愿意继续采用,超过1/3的未采用者也愿意尝试免耕技术。其次,利用分层结构模型,从农户和村庄两个层次对影响农户采用免耕技术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农户采用免耕技术行为差异的原因中,有42.9%来自不同村庄的环境因素,表明农户特征和村庄特征均会影响农户采用免耕技术的决策行为;户主有过特殊经历、偏好风险、接受过宣传和培训以及家庭耕地总面积较大、耕地总块数较少的农户会更加倾向于采用免耕技术;村庄距县城(区)距离和是否统一办理农业保险会显着加强或减弱农户层次特征对采用免耕技术的影响程度。最后,利用内生转换模型,构建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的行为选择对小麦产出影响的计量模型,得出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的行为选择对小麦产出的平均处理效应。结果表明,采用免耕技术的小麦平均亩产量为434.02kg,比未采用免耕技术的小麦平均亩产量多约30kg,且产量更稳定;如果采用者不采用免耕技术,则其小麦产量将相应减产7%,证实了采用免耕技术可以提高小麦单产。

龙潜[5](2019)在《不同轮耕模式对潮土不同土层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针对黄淮海地区长期采用旋耕的耕作方式导致的土壤耕层浅薄,犁底层逐年加厚,植物根系下扎困难等问题。本研究采取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设置了两个试验:(1)耕层垂直结构容量扩增:以2017年和2018年小麦季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旋耕-旋耕(RT-RT)、深耕-旋耕(DT-RT)、深耕-条旋耕(DT-LRT)3个处理。(2)耕层水平结构容量扩增:裂区设计,小麦季深耕和旋耕2个主处理×玉米季免耕播种、行间深松和行内深松3个副处理:(1)旋耕+免耕播种(RT-NT);(2)旋耕+行间深松(RT-SBR);(3)旋耕+行内深松(RT-SIR);(4)深耕+免耕播种(DT-NT);(5)深耕+行间深松(DT-SBR);(6)深耕+行内深松(DT-SIR)。测定并分析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生物性状、产量及构成因素、经济效益等,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试验1耕层垂直结构容量扩增(1)各处理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在两年小麦季中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在2017年深耕能降低下层土壤容重,增加下层土土壤孔隙度。旋耕处理上层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铵态氮含量显着高于深耕处理。深耕增加了下层土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硝铵、可溶性有机碳氮、脲酶、蔗糖酶、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在2018年,DT-RT处理显着降低了 10-30 cm 土层土壤容重,提升了 20-40 cm 土层土壤孔隙度:DT-LRT处理显着降低了 10-20 cm 土层土壤容重,提升了 0-40 cm 土层土壤孔隙度。与深耕配合的轮耕模式(DT-RT和DT-LRT)有利于提升下层土壤养分含量,其中DT-RT处理较RT-RT处理提升了 30-40 cm 土层9%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达到38.1 mg kg-1;DT-RT处理比RT-RT处理增加了 20-40 cm 土层60%~90%土壤硝态氮含量;DT-LRT处理提升了 0-20 cm 土层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最高含量分别为1.4 gkg-1,94.4 mgkg-1。DT-LRT处理比RT-RT处理增加了 10-20 cm 土层19%有机质含量、10-30 cm 土层10%~18%土壤速效钾含量、0-20 cm 土层58%~90%土壤铵态氮含量。DT-LRT处理较RT-RT处理增加了 20-40 cm 土层15%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20-40 cm 土层60%土壤硝态氮含量。DT-RT处理较RT-RT处理显着提升20-50 cm脲酶活性35%~93%;DT-LRT处理较RT-RT处理显着提高了 10-30 cm土层土壤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15%左右;同时显着增加了 10-40 cm 土层5%~41%微生物量氮;0-40 cm 土层7%~25%微生物量碳。(2)2017年各处理小麦产量无显着性差异,2018年DT-LRT处理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有所增加,小麦产量上升。2017年各处理间肥料偏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差异不显着,2018年DT-LRT处理肥料偏生产力显着高于RT-RT处理,且经济效益最高。综上所述,深耕-条旋耕处理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生物活性,且增产效果较好,为小麦-玉米轮作区潮土农田适宜的轮耕模式。试验2耕层水平结构容量扩增(1)各处理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在小麦、玉米两季中基本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玉米季较小麦季提升了 10-20 cm 土层有机质含量、0-50 cm 土层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40-50 cm 土层的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在小麦季,深耕处理降低了下层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旋耕处理0-10 cm 土层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硝态氮含量显着高于深耕处理;深耕增加了当季30-40 cm 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和20-40 cm 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10-40 cm 土层酶活性。在玉米季,DT-SIR处理显着降低了 10-30 cm 土壤容重,增加了 0-50 cm 土层土壤孔隙度。DT-NT处理较RT-NT处理增加了 0-30cm 土层40.1%~64.3%有机质含量;RT-SBR、RT-SIR处理显着提升了土壤0-30 cm全氮含量,含量最高为1.4 g kg-1。RT-SIR处理较RT-NT显着增加了 0-20 cm 土层15.0%~25.3%碱解氮含量;在0-40 cm 土层,DT-SBR处理的有效磷含量最高,而RT-SBR处理的速效钾含量最高;DT-SIR处理显着提升了 20-50 cm 土层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含量最高分别为30.4 mg kg-1、8.9 mg kg-1。RT-SBR处理有利于提升20-40 cm 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0-30 cm 土层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DT-SIR处理显着增加20-40 cm 土层中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0-20 cm 土层中的土壤微生物量氮;RT-SBR处理显着增加0-40 cm 土层中的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最高分别为2.80[NH3-N mg(g·24h)-1]、1.83[Glu.m g(g RT-SBR 处理的中性磷酸酶活性在 0-10 cm和20-40 cm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2)DT-SBR和DT-SIR处理穗长、百粒重和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且二者产量较RT-NT处理显着增加了 6.4%~10.8%。玉米季DT-SIR处理的肥料偏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最高。综上所述,深耕-行内深松处理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生物活性,且增产效果较好,为黄淮海小麦-玉米轮作潮土区农田适宜的轮耕模式。

刘汉成[6](2018)在《小黑麦与黑麦的甄别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正确区分小黑麦和黑麦,并探索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小黑麦和黑麦高产栽培技术,本论文从根系、茎秆、叶片、花序和种子结构特征等方面对小黑麦和黑麦进行了甄别,并研究了播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刈割时期对小黑麦和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得到结果如下:1小黑麦和黑麦根系结构差异明显。小黑麦根系的鲜重(0.74±0.13 g)、干重(0.47±0.10 g)、冠层干重(6.32±1.67 g)极显着大于黑麦,根系总长度(722.08±152.78 cm)、表面积(52.76±11.76 cm2)和根尖数(2556.20±560.75)极显着小于黑麦(P<0.01);根系入土深度极显着小于黑麦,二者的根体积无显着差异。从二者根系结构特征来看,小黑麦和黑麦均有较强的抗逆性,适宜在青藏高原推广种植。2从茎秆形态和化学组分而言,小黑麦株高(103.20 cm)小于黑麦(134.50 cm),且每一节间长度均小于黑麦,整个植株的重心较低;小黑麦节间较粗壮,基部第2节间的粗度(3.67±0.49 mm)、秆壁厚度(0.72±0.12 mm)、叶鞘包被长度与节间长度之比(80.39±8.06%)和叶鞘重与节间重之比(22.83±2.55%)等指标均小于黑麦,说明小黑麦较黑麦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小黑麦茎秆的可溶性糖含量是黑麦的23倍,CP含量、NDF含量、ADF含量、灰分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均显着小于黑麦(P<0.05),说明小黑麦茎秆虽然粗蛋白含量较低,但适口性较好,家畜更喜食。3小黑麦和黑麦的叶片数量无显着差异,小黑麦为46片,黑麦均为5片。但小黑麦叶面积(20.34±4.96 cm2)和叶片厚度(317.50±34.98μm)均显着大于黑麦(P<0.05),因此,小黑麦植株中叶片所占比重较大,粗蛋白含量也较高,饲草的适口性好。4小黑麦和黑麦花序结构特征差异显着。小黑麦的花序明显大于黑麦,但小穗数(21.35个)显着低于黑麦(30.20个);小黑麦的小花数变化较大,平均为3朵小花,黑麦较稳定,有2朵小花。从小花结构来看,小黑麦花序中部小穗的护颖长度和宽度显着大于黑麦(P<0.05),小花的外稃宽度、高度和芒的长度极显着大于黑麦(P<0.01),而外稃和内稃的长度都小于黑麦。小黑麦的穗粒数(52.50±1.80粒)显着低于黑麦(58.50±2.50粒)(P<0.05),但其穗粒重(2.08±0.04g)、粒重(0.04±0.00 g)和籽粒宽(3.04±0.32 mm)均极显着高于黑麦(P<0.01),每个花序的籽粒不仅体积大,而且质量较重,其籽粒的生产性能高于黑麦。小黑麦和黑麦花序结构与籽粒性状之间Pearson相关性表明,小黑麦种子长与花序宽度、花序基部小穗数目显着正相关(P<0.05),种子宽度与花序长度极显着正相关(P<0.01),穗粒重和穗粒数分别于花序中部小穗的下位护颖和上位护颖宽度极显着正相关(P<0.01);黑麦种子长度与中部小穗第2小花的内稃长显着正相关(P<0.05),而穗粒数与中部小穗第2小花的外稃高度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5小黑麦种子的长度和高度与黑麦无显着差异,但其宽度(3.03±0.32 mm)极显着大于黑麦(2.53±0.20 mm)(P<0.01),因此千粒重(38.82±0.63 g)极显着大于黑麦种子(30.89±0.18 g)(P<0.01);小黑麦种子的果毛较长、较浓密,腹沟较深,胚乳腔较大,种子皱缩程度大于黑麦,种子表面具纵条纹状不规则纹饰,而黑麦种子表面纹饰为纵条状-网状。6本试验首次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尝试秋季播种小黑麦并取得成功。秋播小黑麦翌年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草产量显着大于春播小黑麦(P<0.05)。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秋播和春播小黑麦的草产量和营养品质有显着影响。小黑麦的氮肥施用量为240360 kg N/hm2、播种密度为8431101万基本苗/hm2时,草产量最高、营养评价值最高。7小黑麦和黑麦不同刈割期的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差异较大。蜡熟期刈割时,鲜、干草产量均最高,孕穗期刈割时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最高,随着刈割期推迟,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不断升高。从综合评价结果看,小黑麦和黑麦蜡熟期刈割时综合评价值最高,乳熟期次之。但如果考虑小黑麦和黑麦的饲草品质,开花期则为最佳刈割期;如果考虑经济效益,宜在乳熟期刈割;如果考虑相对饲喂价值,则可在抽穗期刈割。8本试验采用响应面设计法对本试验得出的小黑麦和黑麦播种密度、氮肥施用量和刈割期进行了验证,与结果较吻合。结果表明,小黑麦播种密度为300.75kg/hm2,氮肥施用量为302.43 kg/hm2,开花期刈割时,干草产量最高(13.80 t/hm2),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16.11%和79.71%,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50.76%和31.88%。黑麦的播种密度为300.00 kg/hm2,氮肥施用量为304.79kg N/hm2,开花期刈割时,干草产量最高,粗蛋白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16.67%和79.64%,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49.51%和31.86%。

吴南[7](2018)在《精量玉米免耕播种施肥机漏播补偿与穴施肥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精量玉米免耕播种施肥是保护性耕作主要的技术环节,具有省种、省肥、工作效率高、出苗好等优点。玉米免耕播种田间工况复杂,因而对精量播种施肥的工作性能要求较高。研究适用于精量玉米免耕播种施肥机漏播补偿和穴施肥控制,能够保证播种施肥质量,降低作业成本,提高免耕播种的经济效益。本文研究结果能够为提高玉米免耕播种施肥机播种施肥性能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机械免耕播种切拨防堵装置的工作机理与参数优化研究”(项目编号:51275318)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编号:201503116-09)的实施,针对目前玉米免耕播种施肥机播种施肥作业时,田间工况复杂,播种存在漏播,施肥存在肥料浪费等问题,在对国内外精量播种施肥技术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机械设计、自动控制、离散元仿真、Simulink仿真与正交试验等理论研究方法,对精量玉米免耕播种施肥机漏播补偿和穴施肥系统进行研究,研制了一种便携式的播种施肥性能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播种质量和施肥量的实时监测;研究了精量玉米免耕播种施肥机漏播补偿和穴施肥控制,实现了精量播种和穴施肥的农业技术要求。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播种施肥性能的分析,研制了一种便携式播种施肥性能监测系统。通过设置相关参数,实时监测排种合格率、漏播率、重播率、变异系数和施肥量等性能指标。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对播种量的监测精度均值为98.59%,变异系数为0.51%;漏播监测相对误差均值为8.33%;重播监测相对误差均值为11.63%;施肥量监测精度为98.47%。对排种轮转速、粒距、机器前进速度进行了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确定了排种器合格率的最佳工况组合,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对排种器排种的监测性能。在设定的播种条件下,播种性能监测系统合格数监测绝对误差为3,相对误差为0.50%,漏播数监测绝对误差为5,相对误差为11.90%,重播数监测绝对误差为2,相对误差为12.50%。(2)通过对漏播自补偿的补种性能分析,漏播自补种需在排种器内部安装漏播监测传感器提前监测漏播信号,在特定的粒距和播种速度范围内,能够实现漏播自补偿功能。通过对漏播辅助补偿的补种性能分析,漏播辅助补种需合理设计补种器与主排种器的安装位置,结合先进的控制算法,提升控制器的动态响应性能,实现精确的漏播补偿功能。通过对漏播辅助补偿装置的研究和补种性能试验可知:单粒漏播时:补种相对误差最高为7.69%,最低为2.05%;连续两粒漏播时,漏播补种性能受播种速度和播种粒距的影响较大,补种性能随着播种速度的增加和粒距的减小而降低。(3)通过建立补偿驱动的数学模型,应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对漏播补偿控制的动态响应性能进行仿真分析。通过补种控制算法,在确定补偿装置与主排种器的安装位置后,通过控制补偿装置转速和响应时间实现精确补种。对排种器安装高度H、粒距Ll、传送带速度?m进行了二次回归正交试验,验证了漏播补偿控制的性能。当播种机行进速度为7 km/h时,排种器高度为11.98 cm,粒距为22.28 cm时,补种合格率综合效果最优,为93.51%。田间试验表明,安装漏播补偿装置后,在播种速度为7 km/h时,播种漏播率由11.82%降低到3.24%,有效地提高了播种质量。(4)通过对穴施肥装置的研究,应用颗粒系统仿真软件(EDEM)对穴施肥装置成穴性能进行了仿真试验,表明穴施肥装置在播种速度37 km/h时,穴施肥机构成穴性能较好,成穴性能随着播种机速度增加逐渐减弱。(5)通过对穴施肥控制算法研究,实现了穴施肥位置和穴施肥量的控制。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试验,以播种机行进速度、鸭嘴阀开口角度、穴施肥装置安装高度为试验因素,穴距精度和穴施肥量精度为试验指标,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机行进速度37 km/h,开口角度33.37o,安装高度17.30 cm时,穴距精度可达84.76%,穴施肥量精度可达87.20%,满足玉米精量穴施肥控制技术要求。

胡春胜,陈素英,董文旭[8](2018)在《华北平原缺水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文中提出针对华北平原缺水地区农田生产效益偏低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建立节水、高产、固碳的华北平原缺水区保护性耕作集成技术为目标,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长期支持下,建立了华北平原历时最长的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平台(2001年—),开展了小麦/玉米两熟制保护性耕作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了农机农艺结合的高产节水型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并在河北省进行广泛示范推广。主要结果:1)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保护性耕作具有固碳、减排、节水、提高土壤质量等生态效应。长期保护性耕作具有土壤养分分层表聚现象:05 cm土层的土壤C、N、P、K、有机质含量高于510 cm土层,旋耕(RT)和免耕(NT1:秸秆直立免耕;NT2:秸秆粉碎免耕;NT3:整秸秆覆盖免耕)处理土壤有机碳(SOC)的层化比率为1.742.04,显着高于翻耕处理(CK和CT)的1.371.45。保护性耕作的固碳效应与机制:保护性耕作实施9年后不同耕作方式年固碳量(030 cm)NT2处理为840 kg·hm-2·a-1、RT处理为780 kg·hm-2·a-1、CT处理为600kg·hm-2·a-1,14年后土壤有机碳(030 cm)发生了变化,NT2处理为540 kg·hm-2·a-1、RT处理为720 kg·hm-2·a-1、CT处理为710 kg·hm-2·a-1;长期免耕减少了土壤的扰动而降低了土壤碳的矿化率,土壤碳的累积主要固定在土壤大团聚体的颗粒有机碳中,固定态碳首先进入活性易分解有机碳库,然后缓慢转入稳定碳库。保护性耕作的减排效应:不同耕作系统全球增温潜力的计算结果表明,免耕是大气增温的碳汇,而其他耕作系统为碳源。NT处理每年农田生态系统净截留碳9471 070 kg(C)·hm-2;CK、CT和RT每年向大气分别排放等当量碳3 364kg(C)·hm-2、989 kg(C)·hm-2和343 kg(C)·hm-2。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机制:保护性耕作显着提高了土壤中真菌、细菌、氨氧化古菌和亚硝酸还原酶(nir K)基因的反硝化微生物的多样性,但对氨氧化细菌与含nir S基因的反硝化微生物的多样性影响不大。保护性耕作节水保墒的土壤结构与水力学机制:常规耕作对土壤有压实的作用,而保护性耕作改善了土壤结构,有效提高了储水孔隙、导水率、田间持水量和有效水含量,秸秆覆盖又能有效减少土壤蒸发,具有开源与节流双重节水机制。2)建立了趋零蒸发的麦田玉米整秸覆盖全免耕种植模式。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区,首次提出了玉米整秸秆覆盖小麦全免耕播种的种植模式,实现了小麦玉米全程全量秸秆机械化覆盖,形成土壤无效蒸发趋于零的保护性耕作体系与方法;研制了实现趋零蒸发的4JS-2型梳压机和2BMF-6型小麦全免耕播种机组,比目前推广的2BMFS-6/12小麦免耕播种机减少作业动力45.2%,降低作业费用33.3%。3)建立了3年一深松(翻)的少免耕-深松轮耕模式,集成了节水高产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制定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等河北省地方标准,与农业、农机部门联合示范,推动了河北省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成果在河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区进行了示范推广,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着,2013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张瑞[9](2016)在《一年两熟地区麦茬地玉米免耕播种播深控制机构的研究》文中认为黄淮海地区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下,玉米播种通常为麦茬地免耕贴茬直播。小麦残茬和秸秆的存在导致播种条件变差,精量播种的重要指标之一——播深稳定性难以保证。现有的玉米免耕播种机多缺乏播深控制机构,主要依靠拖拉机手进行播深的调节;部分免耕播种机采用后仿形机构进行播深控制,导致仿形滞后,播深不均匀;现有的同位仿形播种机由于其结构和尺寸的原因,不适用于黄淮海地区免耕播种。基于以上现状,结合播深控制理论,本文提出了单侧同位仿形的播种深度控制方法,研发了单侧同位仿形轮与V型镇压轮相结合的单侧同位仿形播深控制机构,并进行了田间试验。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播种深度和种子朝向与出苗时间的关系,明确了播深控制研究的意义,得到满足出苗一致性要求的播深范围,播种深度差距3cm以上时,其出苗时间差异达2天;分别研究了限深轮压力和镇压轮压力对播种深度和幼苗前期生长的影响,得出200N的镇压力条件下,播种效果最优,限深轮压力大于750N时,即可满足免耕播种对播深稳定性的要求。(2)在分析不同播种机仿形方式,并参考现有免耕播种机播深控制机构的基础上,运用播深稳定性理论和播种单体动力学分析,结合尖角式施肥开沟器和双圆盘式播种开沟器的开沟形状和相对位置,提出单侧同位仿形的播深控制方法,研制出单侧同位仿形播深控制机构,通过使限深轮行走于施肥开沟器所开肥沟的形式,有效避免限深轮被秸秆架起而无法达到预设播深的问题,实现精确稳定播深。(3)分析不同开沟深度下土壤颗粒的运动情况和开沟截面,并与实际田间作业效果进行比较,进行模型的验证和修正;应用ADAMS运动分析软件,分析不同的四连杆长度和播种单体下压力对于播种深度稳定性的影响,得到四连杆长度为350-400mm,限深轮直径为380mm,下压力需大于600N。(4)在完成样机的试制加工基础上,进行了不同仿形限深方式在不同的秸秆量覆盖条件下的株距一致性、播深稳定性及出苗整齐度的对比试验。在0.64kg/m2和0.78kg/m2的秸秆覆盖量条件下,分别将单侧同位仿形播深控制单体、双侧同位仿形播深控制单体以及后仿形播深控制单体安装于气压式免耕播种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侧同位仿形播深控制机构的播种深度合格指数达95.45%,播种深度变异系数达13.91%,出苗时间合格指数达87.87%,且株距合格指数为91.90%,均优于另外两种播深控制单体。且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具有良好的麦茬地通过性,能够适用于一年两熟地区麦茬地玉米免耕贴茬播种技术需求。

杨巍[10](2014)在《河北省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工艺路线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已接近70%,标志着农机化发展处于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时期。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问题理应提到议事日程。其生产工艺模式不是简单地从现行生产模式中将未实现机械化作业的环节采用机械化的方式,而是要结合各作业环节的作业目的,分析确定全程机械化生产工艺路线和具体的工艺方案。从而更好地实现全程机械化的目标。此外,河北省辖区内包含首都北京与直辖市天津,地缘特点客观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更为突出。河北省长城以南地区多以小麦、玉米连种种植模式为主,由于积温不足的影响,农业生产过程中时间紧、任务重已成为基本特点,随着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比例在逐年下降,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综合上述原因,迫切需要提出针对河北省的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工艺路线。本文通过对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特点对农业全程机械化下定义,可将其定义为区别于选择式机械化,在包括耕整地、种植、收获这三方面主要作业中所实现的机械化的基础上,增加包括作物追肥、除草、植保机械化环节,同时扩展到作物产后烘干机械化的发展模式,同时着力解决选择式机械化所造成各个作业环节之间的矛盾,并尽可能简化农作物生产作业环节。同时通过面向河北全省地区的农户、农机户下发了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掌握了河北省小麦、玉米生产过程的基本信息,并通过结果分析得出了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现状与结论,1.小麦-玉米连作全程机械化的生产模式主要适用于河北省长城以南地区;2.田间管理环节,包括追肥、除草、植保多采用人工作业;3.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深松技术等较为先进的技术推广情况并不乐观;4.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当前机具作业性能并不完善,有待提高。通过对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分析,得到当前小麦、玉米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工艺环节,并对当前小麦、玉米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每一种机械化作业方法加以分析说明,并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特点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选出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要求找出适合河北省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的机械化作业方法。再对可选的机械化作业方法进行科学的组合,提出了4种适合河北省小麦-玉米生产作业的全程机械化工艺路线。最后提出一种对4种工艺路线所最终形成的方案的综合评价方法,选择适合的评价指标,通过专家调查的形式给出指标权重,建立了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工艺方案的评价模型。若对指标的进行赋值并处理,可得到全程机械化工艺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与各个指标的评价结果,通过评价的结果即可了解工艺方案优缺点从而进行改进。本文通过对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工艺路线的制定与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工艺方案的评价模型的建立,管理部门宏观调控,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农机研发等具有指导意义,这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实践具有现实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夏玉米免耕播种不同机械施肥方式的生态及经济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夏玉米免耕播种不同机械施肥方式的生态及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麦玉光热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体系的碳足迹研究 ——以新乐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碳足迹的定义及计量方法
        1.3.2 国内外农业碳足迹研究进展
        1.3.3 碳足迹影响因素的研究
        1.3.4 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试验方法
    2.1 麦玉光热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体系
    2.2 试验区概况和选点依据
        2.2.1 试验区基本概况
        2.2.2 选点依据
    2.3 试验设计
        2.3.1 试验田布局
        2.3.2 耕作方式与投资投入
    2.4 数据的采集和测定
        2.4.1 气象数据
        2.4.2 产量
        2.4.3 秸秆重量
        2.4.4 冬小麦、夏玉米秸秆有机物测定
        2.4.5 土壤有机碳含量
        2.4.6 土壤容重
        2.4.7 田间管理记录
        2.4.8 土壤氨挥发
        2.4.9 土壤N_2O排放
3 碳足迹的计算与结果分析
    3.1 麦玉生产碳足迹计算方法
        3.1.1 麦玉生产碳排放计算公式(生命周期法(LCA))
        3.1.2 小麦、玉米生产农资投入品的碳排放计算公式
        3.1.3 GHG_(N2O)的计算公式
        3.1.4 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C)
        3.1.5 碳足迹计算
    3.2 碳足迹计算过程和结果
        3.2.1 农资投入品的碳排放结果
        3.2.2 N_2O_(FIELD)的碳排放计算与结果
        3.2.3 冬小麦、夏玉米碳足迹
        3.2.4 冬小麦、夏玉米产量
        3.2.5 冬小麦、夏玉米单位播种面积碳足迹和单位产量碳足迹
    3.3 冬小麦、夏玉米碳足迹结果分析
        3.3.1 冬小麦碳足迹分析
        3.3.2 夏玉米碳足迹分析
        3.3.3 冬小麦、夏玉米碳足迹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3.4 麦玉周年生产碳足迹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果与结论
        4.1.1 研究结果
        4.1.2 研究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冬小麦、夏玉米季试验农艺记录表
作者简介
致谢

(2)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一年两熟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小麦冬前积温不足影响分蘖
        1.2.2 小麦播种质量差
        1.2.3 农机农艺融合不够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小麦播种机国内发展现状
        1.4.2 小麦播种机国外发展现状
    1.5 黄淮海北部地区种植方式
    1.6 小麦密行种植技术的提出
    1.7 研究内容及方法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设计
    2.1 小麦密行播种农艺要求
    2.2 排种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2.1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结构
        2.2.2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工作原理
    2.3 关键部件的设计
        2.3.1 充种沟的设计
        2.3.2 双边交替充种旋转轮盘直径的设计
        2.3.3 种沟隔板的分布
        2.3.4 投种片的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参数优化
    3.1 种子在排种器内的受力分析
    3.2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优化
        3.2.1 虚拟仿真模型建立
        3.2.2 仿真参数的选择
        3.2.3 差速充种沟优化
        3.2.4 充种沟尺寸优化
        3.2.5 弧形挡板凸起斜度优化
        3.2.6 仿真试验
    3.3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台架试验
    3.4 台架试验结果及分析
        3.4.1 弧形挡板固定位置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3.4.2 种沟尺寸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3.4.3 弧形挡板凸起斜度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3.5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田间试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麦密行播种机的设计
    4.1 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4.1.1 整机结构
        4.1.2 工作原理
    4.2 小麦密行播种机部件设计
        4.2.1 双圆盘开沟器的选用与设计
        4.2.2 双圆盘开沟器分布设计
        4.2.3 对行镇压轮的设计
        4.2.4 电控播种系统设计
        4.2.5 排种器减阻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麦密行播种机田间试验
    5.1 机具性能试验
        5.1.1 试验条件
        5.1.2 试验方法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 不同行距小麦苗期土壤含水率的对比
        5.3.1 黄淮海地区降雨规律
        5.3.2 土壤含水率对比
    5.4 不同行距小麦产量对比
    5.5 小麦密行播种机区域适应性试验
        5.5.1 随经度提高增产幅度较大
        5.5.2 随纬度提高增产幅度略小,但规律性较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小麦8密1稀播种+玉米对行免耕播种
    6.1 小麦—玉米对行播种
    6.2 无人驾驶作业机组参数
    6.3 机组田间行走路径规划
        6.3.1 机组转弯形式及其评价
        6.3.2 主要行走方法及工作行程率
    6.4 田间试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3)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水热条件和杂草发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秸秆还田的土壤培肥作用及产量效果
        1.2.2 旱田杂草发生及危害
        1.2.3 杂草的防除技术
        1.2.4 秸秆还田对土壤水热条件的影响
        1.2.5 秸秆还田对杂草发生与防除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水热条件的影响试验
        2.1.1 试验设计
        2.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对杂草发生影响的模拟试验
        2.2.1 试验设计
        2.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 技术路线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水热条件的影响
        3.1.1 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1.2 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保墒效果的影响
        3.1.3 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3.1.4 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生育前期土壤积温的影响
    3.2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对杂草萌发的影响
        3.2.1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对杂草萌发数量和种类的影响
        3.2.2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对杂草群落组成的影响
        3.2.3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与化学除草对杂草萌发的互作影响
    3.3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对杂草萌发时期与生物量的影响
        3.3.1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对杂草萌发时期的影响
        3.3.2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对生物量的影响
    3.4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对杂草抑制效果及撤除秸秆发生情况
        3.4.1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对杂草抑制效果
        3.4.2 撤除秸秆杂草萌发情况
    3.5 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秸秆还田对土壤水热条件的影响
    4.2 秸秆覆盖还田对杂草萌发和生物量的影响
    4.3 秸秆覆盖还田对杂草防治效果的影响
    4.4 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行为选择及对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与评价
        1.3.1 国内外免耕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3.2 国内外关于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的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免耕技术对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2.2.1 问卷设计
        2.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小麦种植户对免耕技术的认知和采用现状分析
    3.1 小麦种植户对免耕技术的认知现状分析
    3.2 小麦种植户对免耕技术的采用现状分析
        3.2.1 小麦种植户的基本特征与采用现状分析
        3.2.2 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的原因及效果分析
        3.2.3 小麦种植户未采用免耕技术的原因分析
        3.2.4 小麦种植户对免耕技术的态度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4.1 农户行为理论分析与变量选取
    4.2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4.2.1 零模型
        4.2.2 随机效应模型
        4.2.3 随机斜率模型
    4.3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3.1 零模型估计结果
        4.3.2 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4.3.3 随机斜率模型估计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对产量的影响
    5.1 理论分析框架
    5.2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对产量影响的模型构建
        5.2.1 小麦产量计量设定
        5.2.2 小麦种植户耕作模式决策对小麦产量影响的模型设定
        5.2.3 免耕技术对小麦产量的处理效应估计
    5.3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对产量影响的变量选择
    5.4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对产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5.4.1 免耕技术采用决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
        5.4.2 免耕技术对小麦产量的平均处理效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A 农户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5)不同轮耕模式对潮土不同土层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不同轮耕模式下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1.2.2 不同轮耕模式下土壤养分的研究
        1.2.3 不同轮耕模式下土壤生物性质研究
        1.2.4 不同轮耕模式下作物产量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1.1 耕层垂直结构容量扩增对土壤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1.3.1.2 耕层水平结构容量扩增对土壤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1.4 技术路线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概况
    3.2 试验设计
        3.2.1 耕层垂直扩容试验
        3.2.2 耕层水平结构容量扩增试验
    3.3 样品采集与测定
        3.3.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3.3.2 作物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测定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耕层垂直结构容量扩增对土壤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4.1.1 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的影响
        4.1.2 对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1.3 对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4.1.4 对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4.1.5 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的影响
        4.1.6 对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4.1.7 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
        4.1.8 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4.1.9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4.2 耕层水平扩容对土壤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4.2.1 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的影响
        4.2.2 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的影响
        4.2.3 对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4.2.4 对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4.2.5 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的影响
        4.2.6 对土壤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4.2.7 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
        4.2.8 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4.2.9 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5 讨论与结论
    5.2 耕层垂直扩容对土壤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5.2.1 耕层垂直扩容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的影响
        5.2.2 耕层垂直扩容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5.2.3 耕层垂直扩容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5.2.4 耕层垂直扩容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5.2.5 小结
    5.3 耕层水平扩容对土壤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5.3.1 耕层水平扩容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的影响
        5.3.2 耕层水平扩容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5.3.3 耕层水平扩容对土壤生物性质的影响
        5.3.4 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3.5 小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6)小黑麦与黑麦的甄别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小黑麦和黑麦植物学特征研究
        2.2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牧草栽培技术研究
        2.3 小黑麦育种栽培研究现状
        2.4 小黑麦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3 研究目标
    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小黑麦和黑麦植物学结构特征比较
    第一节 小黑麦和黑麦根系结构特征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方法与原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根系深度和质量比较
        2.2 小黑麦和黑麦根系长度比较
        2.3 小黑麦和黑麦根系总表面积比较
        2.4 小黑麦和黑麦根系体积比较
        2.5 小黑麦和黑麦根尖数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节 小黑麦与黑麦茎秆结构特征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电镜扫描观察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和黑麦茎秆形态学特征
        2.2 小黑麦和黑麦基部第2节间结构特征
        2.3 小黑麦和黑麦基部第2节间显微结构特征
        2.4 小黑麦和黑麦茎秆基部第2节间化学成分
        3 讨论
        3.1 小黑麦与黑麦茎秆结构差异明显,小黑麦抗倒伏能力强于黑麦
        3.2 小黑麦比黑麦生产潜能更高
        4 结论
        4.1 小黑麦抗倒伏能力强于黑麦
        4.2 小黑麦比黑麦生产潜能更高
    第三节 小黑麦与黑麦叶片结构特征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方法与原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和黑麦主茎倒二叶外部形态特征
        2.2 小黑麦和黑麦表皮结构特征
        2.3 小黑麦和黑麦主茎倒二叶表皮亚显微结构特征
        2.4 小黑麦和黑麦主茎倒二叶解剖结构特征
        2.5 小黑麦和黑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节 小黑麦与黑麦花序结构和籽粒特性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数据分析方法与原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和黑麦的花序结构特征
        2.2 小黑麦和黑麦花序结构与籽粒性状相关性分析
        2.3 小黑麦和黑麦不同品系花序结构比较
        3 讨论
        3.1 小黑麦和黑麦的花序结构差异明显
        3.2 小黑麦籽粒的生产性能高于黑麦
        3.3 小黑麦和黑麦品系的代表性
        4 结论
    第五节 小黑麦和黑麦种子结构特征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1.4 形态指标测定
        1.5 电镜扫描观察
        1.6 数据分析方法与原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与黑麦种子外部形态特征
        2.2 小黑麦和黑麦胚乳腔及胚大小特征
        2.3 小黑麦和黑麦种子微观结构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氮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小黑麦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5 小黑麦在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下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2.2 生长速率
        2.3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小黑麦草产量影响
        2.4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小黑麦营养价值影响
        2.5 小黑麦在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下饲草品质综合评价
    3 讨论
        3.1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生长速率的影响
        3.2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草产量的影响
        3.3 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播种密度对营养价值的影响
    4 结论
第四章 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适宜刈割期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小黑麦和黑麦不同生育时期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黑麦和黑麦物候期测定
        2.2 小黑麦和黑麦生长速率
        2.3 小黑麦和黑麦在不同刈割时期的草产量分析
        2.4 小黑麦和黑麦不同刈割时期饲草营养价值分析
        2.5 小黑麦和黑麦不同刈割时期饲草品质综合评价
    3 讨论
        3.1 不同刈割时期的株高效应
        3.2 不同刈割时期的枝条数效应
        3.3 不同刈割时期鲜干比效应
        3.4 不同刈割时期草产量效应
        3.5 不同刈割时期营养品质效应
        3.6 小黑麦和黑麦在不同生育时期的综合评价
    4 结论
第五章 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最适栽培条件的响应面优化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概况
        1.3 试验设计及方法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响应面设计下小黑麦试验结果
        2.2 响应面设计下黑麦试验结果
    3 讨论
        3.1 播种密度对小黑麦和黑麦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3.2 氮肥施用量对小黑麦和黑麦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3.3 生育天数对小黑麦和黑麦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4 结论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1 小黑麦和黑麦植物学结构差异显着
        1.1 小黑麦与黑麦根系结构差异
        1.2 小黑麦与黑麦茎秆结构差异
        1.3 小黑麦与黑麦叶片结构差异
        1.4 小黑麦和黑麦花序结构差异
        1.5 小黑麦和黑麦种子结构差异
        2 播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对小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生产性能的影响
        3 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最佳刈割期研究
        4 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最适栽培条件响应面优化筛选
    第二节 创新点
        1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小黑麦秋季播种技术研究
        2 小黑麦和黑麦的甄别
        3 响应面法确定小黑麦和黑麦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适宜播种量、氮肥施用量和刈割期研究
    第三节 不足之处
        1 播种期研究不足
        2 免耕播种模式尚不能在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推广
        3 跨专业研究的局限性
    第四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导师简介

(7)精量玉米免耕播种施肥机漏播补偿与穴施肥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播种施肥技术研究现状
        1.2.1 国外播种施肥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内播种施肥技术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案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4 本章小节
第二章 播种施肥性能监测研究
    2.1 监测要求
    2.2 监测原理
        2.2.1 播种性能监测原理
        2.2.2 施肥性能监测原理
    2.3 监测系统设计
        2.3.1 系统硬件
        2.3.2 系统软件
    2.4 监测精度试验
        2.4.1 监测试验台设计
        2.4.2 试验条件
        2.4.3 播种量精度监测试验
        2.4.4 漏播重播监测精度试验
        2.4.5 施肥量精度监测试验
    2.5 验证试验
        2.5.1 试验因素指标
        2.5.2 试验结果分析
        2.5.3 田间试验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漏播补偿方法对比研究
    3.1 漏播补偿意义
    3.2 漏播补偿方案
        3.2.1 漏播自补偿方案
        3.2.2 漏播辅助补偿方案
    3.3 漏播补偿性能研究
        3.3.1 排种器性能试验
        3.3.2 试验结果分析
        3.3.3 漏播补偿性能分析
    3.4 漏播补偿装置设计
        3.4.1 漏播补偿装置结构
        3.4.2 补种器窝眼型孔设计
        3.4.3 窝眼排种轮设计
        3.4.4 排种性能试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漏播补偿控制研究
    4.1 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4.1.1 系统结构
        4.1.2 工作原理
    4.2 滑模控制器设计
        4.2.1 补种驱动数学模型
        4.2.2 滑模控制原理
        4.2.3 滑模控制器设计
    4.3 漏播补偿系统设计
        4.3.1 补种控制算法
        4.3.2 补偿控制系统
    4.4 系统试验
        4.4.1 试验条件
        4.4.2 补种系统监测精度试验
        4.4.3 补种性能台架试验
    4.5 田间试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穴施肥装置设计与成穴性能研究
    5.1 玉米穴施肥技术分析
        5.1.1 玉米施肥技术要求
        5.1.2 玉米穴施肥位置确定
        5.1.3 穴施肥量的确定
    5.2 穴施肥装置研究
        5.2.1 穴施肥装置分析
        5.2.2 穴施肥装置工作原理
        5.2.3 穴施肥装置参数确定
    5.3 成穴性能仿真分析
        5.3.1 仿真参数确定
        5.3.2 成穴性能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穴施肥控制研究
    6.1 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6.1.1 系统结构
        6.1.2 工作原理
    6.2 穴施肥控制设计
        6.2.1 穴施肥控制算法
        6.2.2 穴施肥控制系统
    6.3 台架试验
        6.3.1 试验材料
        6.3.2 试验方法
        6.3.3 穴施肥控制性能试验
    6.4 田间试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学术成果
    一、参与课题情况
    二、发表论文

(8)华北平原缺水区保护性耕作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2 研究结果
    2.1 华北平原历时最长的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平台
    2.2 保护性耕作的土壤固碳、培肥、节水效应机制
        2.2.1 保护性耕作节水保墒效应
        2.2.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利学参数与土壤质量的影响
        2.2.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2.4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固碳与氮转化机制的影响
        2.2.5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2.6 保护性耕作系统的全球增温潜势
    2.3 保护性耕作机具的研发
        2.3.1 系列小麦免耕旋播机的研发
        2.3.2 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的研发
        2.3.3 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研发
    2.4 高产节水型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及体系集成
        2.4.1 夏玉米秸秆快速腐熟技术
        2.4.2 提出了氮素减量30%的平衡施肥技术
        2.4.3 集成节水100 mm的调亏灌溉技术
        2.4.4 建立了可持续的土壤轮耕模式
    2.5 推广应用情况、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展望

(9)一年两熟地区麦茬地玉米免耕播种播深控制机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玉米生产及精量播种、免耕播种的发展
    1.2 播种深度重要性及实现方式
    1.3 国内外精量播种机及仿形机构发展现状
    1.4 黄淮海地区免耕播种现状及对精确播深的需求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免耕播种机播深稳定性和出苗整齐度的前期研究
    2.1 黄淮海地区现有玉米免耕播种机播深分布
    2.2 出苗整齐度与播种深度之间的关系
    2.3 播种单体限深轮压力和镇压轮压力的分布
    2.4 土壤原始坚实度和播种后坚实度研究
    2.5 不同镇压轮压力对于播种效果和苗期生长的影响
    2.6 限深轮压力及速度条件对播种效果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侧同位仿形播深控制理论分析和方案确定
    3.1 土壤与播种单体的数学模型建立
    3.2 播种深度控制的研究
    3.3 单侧同位仿形播深控制单体的总体方案
    3.4 单侧同位仿形播深控制机构理论研究和参数分析
    3.5 压种、覆土和镇压机构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侧同位仿形播深控制机构关键部件设计
    4.1 施肥和播种深度调节机构
    4.2 开沟部件的设计
    4.3 同位限深轮和双圆盘开沟器贴合度分析
    4.4 平行四连杆机构及拉力弹簧的设计
    4.5 单侧同位仿形播深控制单体运动仿真
    4.6 单侧同位仿形播深控制单体稳定性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单侧同位仿形播深控制机构田间试验
    5.1 试验设备和试验条件
    5.2 第一代样机田间试验结果及分析
    5.3 第二代单体作业效果情况
    5.4 不同仿形方式在不同秸秆覆盖量下的播种质量对比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河北省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工艺路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启示
2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现状与调查分析
    2.1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2.1.1 河北省农业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
        2.1.2 河北省水资源情况概述
        2.1.3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2.1.4 河北省小麦、玉米农业机械化作业现状及特点
    2.2 河北省小麦-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2.2.1 调查目的与规模
        2.2.2 农户调查内容与结果
        2.2.3 农机户调查内容与结果
        2.2.4 调查结果分析
3 小麦、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
    3.1 小麦生产农机农艺技术
        3.1.1 耕整地技术
        3.1.2 小麦播种机械化技术
        3.1.3 小麦灌溉追肥机械化技术
        3.1.4 小麦植保机械化技术
        3.1.5 小麦收获机械化技术
        3.1.6 小麦烘干机械化技术
    3.2 玉米生产过程农机农艺技术
        3.2.1 玉米耕整地技术
        3.2.2 玉米播种机械化技术
        3.2.3 玉米追肥植保机械化技术
        3.2.4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
        3.2.5 玉米脱粒干燥机械化技术
4 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工艺路线制定
    4.1 小麦、玉米生产过程机械化各作业环节可行工艺的选择
        4.1.1 小麦生产过程机械化作业环节可行工艺
        4.1.2 玉米生产过程机械化作业环节可行工艺
    4.2 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工艺路线
        4.2.1 传统耕整地式机械化工艺路线
        4.2.2 全程免耕播种机械化工艺路线
        4.2.3 全程免耕播种深施缓释肥机械化工艺路线
        4.2.4 秸秆回收利用机械化工艺路线
    4.3 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工艺路线适用性
5 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工艺方案的评价方法
    5.1 评价体系建立
        5.1.1 评价目的
        5.1.2 评价原则
    5.2 评价方法与框架建立
        5.2.1 评价方法
        5.2.2 层次结构模型建立
        5.2.3 指标获取与归一化处理
        5.2.4 判断矩阵建立与验证
        5.2.5 综合评价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四、夏玉米免耕播种不同机械施肥方式的生态及经济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麦玉光热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体系的碳足迹研究 ——以新乐市为例[D]. 田继杰.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2]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D]. 赵金.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3]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水热条件和杂草发生的影响[D]. 贾天宇.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4]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行为选择及对产量的影响[D]. 夏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不同轮耕模式对潮土不同土层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D]. 龙潜.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6]小黑麦与黑麦的甄别及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牧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刘汉成.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2)
  • [7]精量玉米免耕播种施肥机漏播补偿与穴施肥控制研究[D]. 吴南.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6)
  • [8]华北平原缺水区保护性耕作技术[J]. 胡春胜,陈素英,董文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10)
  • [9]一年两熟地区麦茬地玉米免耕播种播深控制机构的研究[D]. 张瑞.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10]河北省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工艺路线的研究[D]. 杨巍.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夏玉米免耕播种不同机械施肥方式生态经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