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劳动的三种含义与社会主义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

生产性劳动的三种含义与社会主义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

一、三种涵义的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论文文献综述)

邓年生[1](2021)在《权力视域下我国短视频场域多元协同治理》文中指出

于翠翠[2](2016)在《建国以来教师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文中提出教师的价值取向是教师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在同一社会化进程中所建构出来的共同的选择倾向,是教师群体进行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与方向。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与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发挥教师这一职业群体在社会现代转型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关注重点。为了提高教师的胜任力,加强教师专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也越来越全面,从观念、技能到行为都被面面俱到地纳入进了制度规约的范畴。但最终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虽然教师在知识结构,技能方法和物质条件等方面不断改善,但教师整体的社会责任感与综合素养并没有显着的提升。我们通常会把这些归因于教师专业化程度不够,物质条件不丰盈,道德指令不严密等外在的规范性障碍,却不曾意识到正是因为失去了价值与文化的关照,才让教师的专业发展走向平面化。价值取向作为文化与观念世界的核心构成,是影响教师生命与生活的重要因素,既决定着教师对人生与职业的态度,又关乎着其生活中每一个细微的决定和行为。因此,对教师价值取向进行专题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极具现实意义。在文献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既有的教师价值取向研究大都是从客位的角度着眼于教师应然价值取向的研究,根据社会期望对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提出相应的价值标准与规范,而对教师价值取向的现实样态及形成过程则研究不多。为了克服客位式研究的局限,我们试图从主位立场来呈现教师价值取向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实际状况,以推进已有的研究。综合社会历史环境的变迁、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教育与教师相关政策的发展变化情况等因素,将教师价值取向的研究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十七年(1949年——1966年);第二阶段:文革十年(1966年——1976年);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6年——1992年);第四阶段:市场经济(1992年——2001年);第五阶段:自2001年至今(现状)。论文以时间为线索,把我国大陆的中小学教师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实现三个目标:第一,描绘教师群体价值取向变化的基本轨迹;第二,揭示教师价值取向嬗变背后的社会结构及其内在心理基础;第三,总结教师价值取向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特点,以历史关照现实,为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经验、教训与启示。论文在界定教师价值取向内涵的基础上,把教师价值取向的分析维度按其形成过程划分为三个部分,即:社会心态、价值追求与人格特征。社会心态是教师价值取向形成的基础和先导因素;价值追求是教师价值取向的目标与内在驱动力;人格特征是教师价值取向的最终表现形式。通过对价值取向的前提性研究,我们发现教师价值取向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绝对稳定的,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它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制约,是社会与自我建构的结果。教师价值取向的形成不是简单地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单一过程,诚然,国家的相关政策及其导向会对教师的价值取向形成上位的干涉,决定着它的基本范围与走势,但具体生活中的文化氛围,人际关系以及地位声望等对教师的价值取向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可以说,生活与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融入教师的价值观念,其最终样态既有纵向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有横向的环境渗透作用。前者要求研究要把握时代背景与一定时期的政策及价值导向问题,后者则要求研究应该对教师的内在生活要素进行具体、细致地观察与分析。因而我们在已有的关于教师价值取向研究的基础上,以主位的立场及其自身的特殊性为起点,在整体把握与教师群体密切相关的国家意识形态、相关政策、社会文化思潮等宏观背景的同时,也对教师生活境遇及其影响要素作出必要地分析。纵观新中国成立的60多年来,经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造与整合,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相应,教师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并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激情岁月里的无私奉献者;“政治挂帅”压迫下的被动革命者;改革开放年代里的知识传播者;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谋生者和信息社会里的专业人。教师价值取向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变化、互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教师价值取向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需要辩证地看待:一方面,不能低估了社会变革与更新的复杂程度,要正视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对教师价值取向所形成的制约;另一方面,杯水何妨救车薪,在直面困难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教师价值取向的独特性和能动性,看到由教师、由教育变革社会的希望所在,以点带面、聊胜于无,相信星星之火也可呈燎原之势。

吕双[3](2014)在《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异化理论从创立至今一直倍受关注,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异化为中心概念对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异化进行批判研究,建构了自己的异化理论。其中,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研究异化问题的集大成者,虽然他的理论凸显了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中对人的深切关注和重视,含有一定合理成分,但是他的异化理论是抽象的、脱离物质基础与实践的,在一定程度上误读和曲解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本文通过运用对比分析法和历史与阶级的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首先,在梳理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社会背景与理论渊源的基础之上,系统地概述两者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其次,比较分析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异化理论联系与差别,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关注人的现实生存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为视角分析两者异化思想的相似之处,从阶级立场、异化主体、异化表现及解决途径等四个维度阐释两者异化理论存在的差异,为本文研究奠定基础。最后,基于以上对比研究,站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立场上,对马尔库塞异化理论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在正视其进步性的基础上,理清马尔库塞的理论失误,并结合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积极因素,提出在当代社会要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以及用历史的阶级分析方法研究西方社会科学等三点启示。本文在对比分析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之上,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探索性地提出比较研究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异化理论对当代社会发展可借鉴的启示,有利于分析和理解今天资本主义社会,有助于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理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和解释力。

闫智勇[4](2013)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家提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宏伟规划。但因理论准备不足,除2012年教育部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外,尚未提出逻辑化、体系化和具有操作性的建设目标。在此背景下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为深入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语义分析法、系统分析法、项目分解法等研究方法,从四个宏观层面展开了研究。第一,运用文献研究法等深入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约束条件、动力机制、建设困境等实然基础,从而为其应然状态寻求突破路径;第二,在把握其实然基础的前提下,运用文献研究法以及语义学和系统科学的研究规范深刻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基准,确定其应然状态的基本内涵和结构框架等;第三,运用文献研究法以及系统科学的方法剖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的理论依据,包括建设目标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分解原则和分解模型等;第四,依据目标管理的思路和项目管理中工作分解结构的规范,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建设目标分解并进行排序,最终形成建设目标体系。研究主要取得了三方面成果和创新。第一,界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和结构框架。研究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本质属性是对社会经济的有机构成水平和主体发展水平的适应性;它既要能够充分适应社会经济有机构成的变化对产业工人的多样化需求,又要能够充分适应各类主体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多元化的学习需要。在此内涵界定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法,并借鉴大陆架的概念,廓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边界,并将其结构框架划分为本体、延伸体、间介体和环境等层次。第二,运用系统科学分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环境—体系—主体”耦合共生的复杂关系,建立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体系的分析模型。第三,依据目标体系的分析模型,借鉴项目管理中工作分解结构的方法和思路,逐层逐级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建设目标分解为分项项目和分项目标,最终构建起由总体建设目标、外部机制建设目标、内部机制建设目标、本体建设目标和延伸体建设目标等组成的建设目标框架和建设目标体系。

张婷婷[5](2012)在《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乔治·卢卡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起了开创性的作用,卢卡奇在1923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集中阐述了关于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的理论,与十年后被整理出版的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阐述的异化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卢卡奇当时并没有读过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却得出了与马克思相似的结论,这一点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在随后的七十多年里,学者们对马克思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物化理论的研究一直没有止步。本文分别对马克思经典着作中关于异化的内容和卢卡奇经典着作中关于物化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并加以探讨,着重分析了二者理论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异化问题不仅是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个热点问题,更是一个现实性问题。在当今社会里,异化现象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不仅马克思描述的异化现象仍然存在,而且异化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发展形式。在生产力仍然不够发达的我国同样存在着异化现象,由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因此,异化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内涵和本质,并明确其局限性,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客观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各流派的理论思想,而且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异化现象及其背后的理论实质,并能够指导我们针对异化现象寻求构建合理社会体系的有效途径。

施一峰[6](2012)在《政治经济学视野下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治经济学,这里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又谓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部分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核心。因而,政治经济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涵盖在包括政治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组成部分之中。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它既支撑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同时又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中获得完善自己学科体系的重要条件;政治经济学作为一种实践,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而在现实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进程。政治经济学与人的全面发展二者相互作用,相互统一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理论与实践之中。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它是研究物质资料生产与交换的科学,而广义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它始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涵盖了直接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并自始自终贯穿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的相互作用,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的相互作用所决定。因而,从政治经济学视野下探讨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过程,就要以物质资料生产的动因——需要,及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这四个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环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两个决定因素为主。当然,由于篇幅的局限,不可能在一篇几万字的论文中一一列出所有的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故只归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范畴,从中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这些相关概念范畴的展开和分析中,我们来具体研究它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经济学条件及其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远性及现实性相结合的过程,它的真正实现是在一个比较遥远的未来,但在这过程中的每一阶段它又总有着自己的发展。当前,我们需要在物质资料生产实践这一政治经济学实现途径中,创造并完善相应的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因素,在立足现实、放眼长远中寻求人的全面发展。

唐爱军[7](2012)在《论韦伯的现代性理论及其意义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全文的“总基调”是: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韦伯现代性理论基本内容,揭示出其理论意义和限度。根据这一基本任务,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详细阐述:首先,“理性化”是韦伯全部理论的总命题。借助于理性化的两种逻辑来解释韦伯的宗教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宗教社会学被置于文化理性化框架之中,政治社会学被置于社会理性化框架之中。前者涉及到西方宗教的“祛魅”和现代文化的世俗化,后者涉及到现代权力政治和官僚制度。其次,“理性化”是韦伯切入到现代性问题域的基本范式。新教伦理命题的阐释与充实必须依赖于理性化两种逻辑之间的互动。韦伯通过“理性化的吊诡”来展开现代性批判,更为具体地论证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之间的悖论,在文化理性化层面上表现为意义丧失,在社会理性化层面上表现为自由丧失。同马克思的劳动范式一样,韦伯的理性化范式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得到了批判性继承。再次,审视韦伯现代性理论的意义。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研究有利于反击社会历史领域研究中的经济决定论倾向;韦伯的宗教理性化视角构建了关于现代性的文化理论,把马克思异化理论拓展到现代性的文化批判;分析现代社会的技术和官僚制弊端,为反思发达工业社会提供了思想资源。最后,揭露韦伯现代性理论的局限性。从历史唯物主义看,韦伯理论的限度在于脱离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性一度”(抽象劳动、资本)来考察宗教、文化、技术、官僚制等现代性问题,其理性化理论最终归依于现代性的理性主义传统。

李健[8](2008)在《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两大最重要特征和动力源,其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但如何架构这种影响的过程和机制则成为重大课题。本论文试图将全球化推动和影响下的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纳入一个更广阔的研究框架中,从地方化与全球化互动的作用进程探索区域和城市发展新的机制和实质,从而为目前我国的各种城市、城市群和区域发展规划与战略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依据。传统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基于区域内部发展动力和经济学原理的分析,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但却无法将全球化等外部作用力纳入自身理论体系。泛泛的全球化探讨又多局限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中,缺乏综合理论框架以真正把握住全球化作用的社会和经济实质。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从新马克主义的批判视角,分析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和产业转移的社会实质,同时基于地方化的劳动力商品属性分析了地方对跨国资本的迎合,但缺乏将多尺度下多重作用力纳入综合研究框架的能力。而本论文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框架的研究试图弥补以上研究缺陷,为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拓展提供一些有益的补充。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论文基本研究思路是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分析框架的总结和构建着手,进而以此为理论基础过渡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的探讨。在论证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层次的分析,先从全球生产网络中经济地理学意义的企业生产空间组织及其空间扩散、地方镶嵌,过渡到城市经济学内容的城市经济、城市产业及其空间功能分区研究,再而过渡到兼具城市地理和城市经济学意义的“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力求论文在逻辑上的逐次递进和结构上的完整。第1章是绪论。首先介绍论文选题依据和来源,在分析研究背景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研究的实践及理论意义,指出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代表了劳动分工在国际层面的扩展和深化,将为全球化经济发展及地方化的区域、城市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第2章是对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框架的研究综述。在对全球生产网络研究背景、脉络和流派分析基础上,主要依据曼彻斯特学派研究并综合管理学派观点,提炼出本论文以企业、制度、关系/流、空间/地方为主要考察维度,围绕价值、权力与镶嵌等基本内容探讨的全球生产网络研究框架,同时提出将金融、信息、物流和人才培训等价值生产支持性活动纳入全球生产网络研究中的观点。最后指出未来全球生产网络研究应注重物质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广泛整合,同时要创新研究方法,更多采用一些关于网络研究和全球价值链/全球商品链的定量统计分析。第3章是对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组织关系的探讨。从经济地理学中国际劳动分工理论入手,结合模块化操作、转包生产,经价值链到企业生产网络,揭示出全球生产网络基于产品内分工组织形式的国际劳动分工本质。提出全球生产网络以跨国公司为媒质,营造出一个延续了新国际劳动分工发展的“价值链陷阱”。这个陷阱在全球尺度以微笑曲线的形式而存在,发达国家掌握价值链高端管理、研发及营销等环节,发展中国家多以生产制造和一般组装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全球生产网络是一种动态的关系网络,其治理模式并非绝对平行的关系而阶层性广泛存在。但全球生产网络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又并非是一个“零和”概念,也即这种阶层性并非绝对制约的关系,某些时候可能形成反制约。第4章是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扩散、着陆直至镶嵌的探讨。跨国公司成为主导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扩散的最主要行动者,发达国家彼此之间的相互渗透仍是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扩散的最主要形式,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扩散的重要力量,从而使全球生产网络生产组织关系更加复杂化。而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镶嵌具有复杂的运行机制,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内容,从跨国公司看通过海外投资提升自身竞争力和把握市场开发机会成为目前主要动力;从地方看积极的投资和贸易政策、良好的基础设施、廉价而优良的生产要素条件以及基础设施、开放的市场等都成为重要动力。论文还以中国和日本作为案例,考察中国以劳动力、资源等比较优势吸引外资和开拓国际市场,与日本以高技术开拓国际市场的发展差异模式。第5章是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框架的计算机产业实证分析。从实证结果看,计算机产业全球生产网络已经基本形成,在劳动分工原则支配下各价值链环节已完全分割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作与竞争。但全球生产网络在空间布局上并非是均质化,“全球在地化”及“在地全球化”都需要在特定条件下实现。技术研发、品牌营销与高端制造位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拥有独特资源如高端研发能力和精密工程技术的“卓越研发中心”。价值链低端的一般部件制造、组装等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能提供及时且成本较低的“成本节约中心”。近些年许多跨国公司也开始将部分非核心的高端技术转移至发展中国家,或直接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这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同时促进了网络成长。但就中国计算机产业考察,关键技术的缺失使得中国计算机产业生产网络价值链构成并不完整,同时由于中国大陆计算机企业国际市场开拓的不足,与国外知名企业的生产和技术联系也多以国内市场开拓为主,造成中国作为一个特定的地域已经融入全球生产网络,而本土计算机产业尚未全面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局面。未来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仍在于本地企业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融合。第6章是从全球生产网络研究框架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结构模式的嫁接。首先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新的区域空间组织进行分析。其次从传统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入手,包括宏观的分工、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创新理论及空间扩散理论到微观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都被用来进行全球生产网络空间作用机制的解释,最终从价值链分解、空间配置与集聚等特性纳入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范畴中。而从全球生产网络构成要素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结构组成要素的对应关系入手分析,最终塑造了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结构的一般模式。在区域空间结构分析中,则包括多尺度的视角:全球城市体系、全球城市、全球城市区域最终落实到一个典型的大都市区模型。第7章为论文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案例分析部分。本章首先对区域核心城市的上海城市经济及其空间组织状况进行研究,显示上海城市经济已经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中,但对外贸易结构却依然显示上海制造业在价值链环节方面处于仍处于低端地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体现基于全球生产网络价值链环节的劳动空间分工;其次从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揭示全球生产网络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镶嵌以及空间扩散,进而通过总量及结构指标考察区域城市功能体系的等级性。从区域工业区发展揭示出全球生产网络地方镶嵌发展的实质:即更多成为跨国公司低端价值链环节制造组装的基地。并对工业园区对城市的空间引导进行分析,实践从空间到空间的嫁接。最后部分为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研究框架的长江三角洲发展战略:必须突破“价值链陷阱”,重视技术创新,引导整个区域制造业生产不断转型迈向高端化,代表整个中国占领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制高点。同时加快上海全球城市的建构,注重城市功能等级提升,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管理和控制的新核心,这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最高战略。第8章是结论篇。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出关于全球生产网络研究、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分析中的一些基本结论,并对该领域以后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提出粗略的建议。本论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①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验证了计算机产业中不同价值链环节价值生产能力的差异,在全球生产网络定量化研究方面作出了一定突破。验证了“价值链陷阱”的存在,并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指导思想。②继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之后,从一个更为综合的全球生产网络框架探索城市生产空间组织,并将全球化力量与地方化力量进行整合研究,在传统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模式。③从生产及贸易结构的角度入手,分析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对上海的劳动空间分工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作者提出的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模式,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进一步扩展到更大尺度的大都市区域生产空间组织。

胡秀花[9](2006)在《河北省劳动力供求分析和预测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济增长加速,劳动力的供求却始终保持不平衡态势,供求差距巨大,而且有愈来愈严重的趋势。2004年末,河北省15~64岁劳动力年龄人口总数为4946.79万人,而该年末从业人员总数为3516.71万人,供求比例约为1∶1.41,供求缺口达到1430.08万人,如此庞大的待业人员势必加大河北省的就业压力。究其原因,首先,人口规模过大,造成劳动力的供给总量巨大,是河北省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根本原因;另外,河北省劳动力人口质量较低,劳动力需求相对不足是造成这种不均衡态势的主要原因。本文在总结、分析大量中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劳动力供求问题,旨在分析河北省劳动力总量、结构和行为等方面的供求关系动态,找出河北省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的实质性问题,以探求其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提出适合河北社会、经济、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首先,从河北省劳动力供求现状出发,分析了河北省劳动力总体规模、质量和结构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变动情况;从供给方面来看,新成长劳动力进入增长高峰期,劳动力参与率总体偏高,劳动力供给质量也不断提高,但是劳动力素质还是比较低下;从需求方面看,由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大幅度减少,全社会就业人员总量增速开始放慢,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就业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另外,通过估算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发现近年来河北省的剩余劳动力呈上升趋势。其次,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从劳动力总量和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找出供求不平衡的原因所在。再次,利用人口年龄移算法和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分别预测出河北省中长期劳动力总体规模供求动态。结果发现如果以目前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到2020年河北省仍将有500~800万人的剩余劳动力找不到工作;运用回归分析模型还对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进行了中期预测,根据中方案预测,到2020年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将不断的下降,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则在平稳的上升,没有出现较大的增长幅度;对于第三产业,其劳动力比重则显着上升,到2020年达到29.22%。所以今后要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劳动力结构,使劳动力结构向现代型转变。最后,本文结合定量分析的结果,从稳定低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就业;建立信息互通、健全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市场就业竞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河北省就业压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提出缓和劳动力供求矛盾,促进劳动力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帅传系[10](2005)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中指出在马克思的全部学说中,对人的问题的关注是贯穿始终的主题,而体现这一主题的核心理论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向我们揭示了人类发展的美好前景和我们奋斗的目标。 “小康”是中国的一个特有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从古至今,它大致有三层含义,即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理想、邓小平设计的小康社会和十六大规划的小康社会。这三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小康”是“大同”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它是一种建立在落后生产力和封建私有制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反映了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下的老百姓对于衣食无忧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邓小平设计的小康社会,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我们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目标,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和践履。 本文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文章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阐明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容,“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实现的物质条件、社会条件和主观条件,阐述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第二部分: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内容和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等四个方面,阐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部分: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概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等两个方面,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密切关系。

二、三种涵义的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种涵义的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2)建国以来教师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价值取向及其一般问题研究
        (二)教师价值取向的相关研究
        (三)对教师价值取向相关研究的评价与反思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教师价值取向的性质与特点
    一、价值取向释义
        (一)价值取向的内涵
        (二)价值取向的层次与类型
        (三)价值取向的形成基础与关系向度
    二、教师价值取向的特点与影响
        (一)教师价值取向的特点
        (二)教师价值取向的影响
    三、教师价值取向的分析维度
        (一)教师价值取向的研究维度
        (二)教师价值取向的结构分析
第二章 激情岁月里的奉献者
    一、新旧交替中的人民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社会定位
        (二)人民教师的历史特点与思想改造
    二、人民教师的奉献取向
        (一)感恩与满足
        (二)人民教师为人民
        (三)理想主义的人格特征
    三、人民教师的思想形塑
第三章 极端年代中的被动革命者
    一、高度政治化的教师生活
        (一)日常生活的政治化
        (二)教育的革命形势
        (三)中小学教师的革命经历
    二、教师的被动革命取向
        (一)求稳怕乱的社会心态
        (二)革命化的价值追求
        (三)自我压缩的人格倾向
    三、革命认同的构建及其反思
        (一)全面政治化带来的焦虑
        (二)革命认同异化的反思
第四章 改革开放年代里的知识传播者
    一、现代化进程中人民教师的成长环境
        (一)改革开放之初的思想解放
        (二)政治调整时期的教育政策变动
        (三)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二、知识型教师的工具取向
        (一)希望的田野
        (二)照亮求知路的红烛
        (三)既成人也为己
    三、教师职业的红色传统
        (一)红烛精神的代际传承
        (二)身份的力量
第五章 市场经济冲击下的谋生者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生活与教育
        (一)市场经济与日常生活
        (二)教育事业的定位与发展
    二、教师的谋生取向
        (一)教师忧道亦忧贫
        (二)世俗化的价值追求
        (三)橡皮化的人格特征
    三、由教师流失现象引发的精神困惑
第六章 信息化社会中的专业技术者
    一、数字经济时代的变革与挑战
        (一)数字化的生存方式
        (二)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
    二、技术型教师的有用崇拜
        (一)宽容却寥寂的社会心态
        (二)崇高而务实的价值追求
        (三)限定性质的专业精神
        (四)主动适应的人格特点
    三、教师实用化取向的现实归因
        (一)实用理性的传统与现实
        (二)管理制度的功利导向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平面化倾向
第七章 社会变迁中的教师价值取向
    一、教师价值取向的历史流变
        (一)教师价值取向的代际归属
        (二)教师价值取向历史变迁的特点
        (三)教师价值取向与社会变迁的内在关系
    二、教师价值取向变迁的启示与思考
        (一)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离不开稳健的社会环境
        (二)教师队伍的价值观建设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
        (三)培育教师积极的价值取向需要以几对合理关系为依托
    三、教师价值取向的现实观照
        (一)价值多元与教师职业核心价值的建构
        (二)价值冲突与教师价值取向支持系统的培植
        (三)价值危机与教师价值坚守
结束语 经由教师改进社会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附录 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后记

(3)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研究
        1.2.2 对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研究
        1.2.3 对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对比研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
    2.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2.1.1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理论渊源
        2.1.2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2 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
        2.2.1 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产生背景
        2.2.2 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3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之比较
    3.1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联系
        3.1.1 资本主义制度批判
        3.1.2 人的现实生存关注
        3.1.3 未来社会建设构想
    3.2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区别
        3.2.1 阶级立场的差别
        3.2.2 异化主体的差别
        3.2.3 异化表现的差别
        3.2.4 解决异化途径的差别
4 比较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启示
    4.1 马尔库塞异化理论评析
        4.1.1 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进步性
        4.1.2 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缺陷性
    4.2 比较研究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现实启示
        4.2.1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的作用
        4.2.2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4.2.3 坚持用历史与阶级的分析方法研究西方社会科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3.5 研究内容
        1.3.6 拟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现代管理科学
        2.1.1 项目管理理论
        2.1.2 目标管理理论
        2.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目标管理问题
    2.2 现代系统科学
        2.2.1 现代系统科学概要
        2.2.2 一般系统的分析模型
        2.2.3 职业教育系统的四层次分析模型
        2.2.4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分析模型
        2.2.5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体系的分析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
    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3.1.1 国外相关文献的综述研究方法
        3.1.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3.1.3 国外现有研究的归纳
    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3.2.1 国内相关文献的综述研究方法
        3.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3.2.3 国内现有研究的阙漏
    3.3 研究现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研究的启示
        3.3.1 理论研究需向深层突进,指导改革向理性迈进
        3.3.2 引入系统分析方法,增强实证研究和因果性研究
        3.3.3 基础理论应注重哲学重构,基本理论应继续深入研究
        3.3.4 研究主题需继续分化和深入,研究视角需从局部转向整体
        3.3.5 理论研究需主动和实践探索同步进行且相辅相成
        3.3.6 国际交流需继续扩大,理性借鉴要增强,本土创新应加快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约束条件
    4.1 约束条件的内涵
    4.2 宏观约束条件
        4.2.1 政治因素
        4.2.2 经济因素
        4.2.3 社会文化因素
        4.2.4 技术因素
        4.2.5 法律因素
        4.2.6 伦理因素
    4.3 中观约束条件
        4.3.1 现有竞争者
        4.3.2 生源供给者
        4.3.3 职业教育的消费者
        4.3.4 潜在竞争者
        4.3.5 职业教育的替代方式
        4.3.6 协作业务者
    4.4 微观约束条件
        4.4.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环境机会
        4.4.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环境威胁
        4.4.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自身优势
        4.4.4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自身劣势
    4.5 约束条件给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研究的警示
        4.5.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提升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
        4.5.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提高竞争与协作能力
        4.5.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塑造趋利避害的能力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动因、困境与出路
    5.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动因分析
        5.1.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动因分析模型
        5.1.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动因
        5.1.3 动力机制给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研究的昭示
    5.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困境分析
        5.2.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困境的表现
        5.2.2 建设困境给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研究的警示
    5.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突破路径
        5.3.1 加强理论建构,夯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科学性
        5.3.2 利用约束条件,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持续性
        5.3.3 满足多重需求,注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功能的人本性
        5.3.4 祛除重重困境,淬炼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整体的适应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基准
    6.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基准之一:职业
        6.1.1 多学科视野中职业的内涵
        6.1.2 现代职业的特征
        6.1.3 职业内涵的嬗变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研究的启示
    6.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基准之二:职业教育
        6.2.1 多学科视野中职业教育的变迁
        6.2.2 现代职业教育的分类与分层
        6.2.3 职业教育内涵的嬗变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研究的启示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
    7.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研究现状
        7.1.1 从体系的内涵推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
        7.1.2 从外延的角度反向归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
        7.1.3 从当前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困境中反思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
        7.1.4 从体系的部分或总体属性中总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
        7.1.5 从体系的内部和外部关系角度解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
        7.1.6 从语义学角度进行演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
    7.2 语义学维度的内涵解析
        7.2.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概念模型
        7.2.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概念的语义逻辑
        7.2.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概念的种属关系
        7.2.4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概念的完整性和意义的可解析性
    7.3 系统科学维度的内涵剖析
        7.3.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归纳的原则
        7.3.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的重新归纳
    7.4 基本内涵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研究的启示
        7.4.1 总体建设目标必须直接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
        7.4.2 分项建设目标必须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的要求
        7.4.3 分项建设目标之和必须等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建设目标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框架
    8.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边界
        8.1.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边界的内涵
        8.1.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边界划分的理论借鉴
        8.1.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边界划分理论的重构
        8.1.4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边界的确定
    8.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本体
        8.2.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体的内涵
        8.2.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体的界定依据
        8.2.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体的组织层
        8.2.4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体的表现层
        8.2.5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体的规则层
        8.2.6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体的间介层
    8.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延伸体
        8.3.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延伸体的内涵
        8.3.2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延伸体的外延
    8.4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环境层
        8.4.1 外部机制
        8.4.2 外部子系统
    8.5 结构框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研究的喻示
        8.5.1 结构框架确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框架
        8.5.2 结构框架确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分项建设目标
    8.6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方针
    9.1 组织层的目标方针
        9.1.1 规模适度,结构完善
        9.1.2 层次升级,衔接顺畅
        9.1.3 类型全面,沟通无障
        9.1.4 比例协调,全面统筹
        9.1.5 子系统运转灵活,各要素投入和谐
    9.2 表现层的目标方针
        9.2.1 目的明确,功能全面
        9.2.2 策略新颖,措施独特
        9.2.3 目标高远,突出特色
    9.3 规则层的目标方针
        9.3.1 建设理念崭新,指导思想科学
        9.3.2 经验借鉴重在吸收,理论建设重在创新
        9.3.3 法律、制度和标准建设,注重建立、健全和体系化
    9.4 间介层的目标方针
        9.4.1 内部机制运营通畅
        9.4.2 内部体制管理顺畅
    9.5 环境层的目标方针
        9.5.1 外部机制体制运转畅达
        9.5.2 外部子系统全面参与职业教育
        9.5.3 输入平滑,输出流畅
    9.6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体系
    10.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框架
        10.1.1 体系总体建设目标
        10.1.2 外部机制体制建设目标
        10.1.3 内部机制体制建设目标
        10.1.4 本体建设目标
        10.1.5 延伸体建设目标
    10.2 外部机制体制建设目标分解
        10.2.1 目标分解说明
        10.2.2 目标分解细目
        10.2.3 目标实施的保障措施
    10.3 内部机制体制建设目标分解
        10.3.1 目标分解说明
        10.3.2 目标分解细目
        10.3.3 目标实施的保障措施
    10.4 本体建设目标分解
        10.4.1 目标分解说明
        10.4.2 目标分解细目
        10.4.3 目标实施的保障措施
    10.5 延伸体建设目标分解
        10.5.1 目标分解说明
        10.5.2 目标分解细目
        10.5.3 目标实施的保障措施
    10.6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一、发表论文
        (一)天津大学重要学术期刊
        (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论文
        (三)国际会议论文
        (四)全国中文核心论文
        (五)其他论文
    二、主持课题
    三、参与课题
    四、获得奖励
    五、出版着作
致谢

(5)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异化理论概述
    1.1 异化概念内涵的演变
        1.1.1 异化一词的词源学含义
        1.1.2 霍布斯、卢梭在国家权利意义上使用异化含义
        1.1.3 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赫斯对异化的理解
    1.2 异化理论的当代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文本解读
    2.1 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文本解读
        2.1.1 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初步运用
        2.1.2 马克思的政治异化思想
        2.1.3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2.1.4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逐步完善
        2.1.5 马克思对异化根源的进一步探索
        2.1.6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成熟化发展
        2.1.7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意义
    2.2 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文本解读
        2.2.1 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基本思想
        2.2.2 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意义
第三章 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关系
    3.1 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相同点
        3.1.1 二者得出理论的基本思路一致
        3.1.2 二者理论的本质精神一致
        3.1.3 二者探讨异化或物化的根源一致
    3.2 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不同点
        3.2.1 二者在对象化、物化、异化概念的区分与使用上不同
        3.2.2 马克思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批判侧重点和落脚点不同
        3.2.3 马克思和卢卡奇扬弃异化或物化的途径不同
第四章 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比较研究的当代价值
    4.1 理论价值和意义
    4.2 现实价值和意义
        4.2.1 正确认识当代社会的“异化”现象
        4.2.2 合理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6)政治经济学视野下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其方法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外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综述
        2. 国内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综述
    (四)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部分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经济学与人的发展理论概述
    (一) 政治经济学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1. 政治经济学的内涵解析
        2. 人的全面发展内涵解析
    (二) 政治经济学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联系
        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直接决定于政治经济学
        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由政治经济学所决定的
        3. 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 政治经济学视野下人的全面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 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因——需要
        1. 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然需要
        2. 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
    (二)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基础——生产实践
        1. 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
        2. 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
    (三)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保障——分配
        1. 所有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
        2. 具体分配方式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
    (四) 人的全面发展的中介要素——交换
        1. 产品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
        2. 市场与市场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
    (五) 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条件——消费
    (六) 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 生产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决定因素
        2. 生产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决定因素
三. 政治经济学视野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 人的全面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实现路径选择
    (二) 在物质资料生产实践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 丰富和完善人的需要,推动物质资料生产实践的发生
        2. 改进人的劳动力素质及具体生产过程,提高物质资料生产实践质量
        3. 变革所有制并构建合理分配制度,保障物质资料生产实践的发展
        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物质资料生产实践的发展
        5. 提倡健康合理的消费,保证物质资料生产实践的可持续性
        6. 发展生产力及改善生产关系,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7. 坚持在物质资料生产实践的长远性及现实性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论韦伯的现代性理论及其意义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国内外韦伯研究现状
        一 思想传记和具体领域的理论研究
        二 韦伯理论诠释范式及其当代走向
        三 围绕韦伯与马克思关系展开的研究
    第二节 本文的基本思路
    注释
第一章 理性、理性化与理性化逻辑
    第一节 社会行为与理性含义
    第二节 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概念与区分
    第三节 理性化的两种逻辑
    注释
第二章 现代社会的起源
    第一节 韦伯对现代社会的界定
    第二节 新教伦理与现代社会的起源
        一 理念与利益之辩
        二 理性化视角
    第三节 对“韦伯命题”的反思
    注释
第三章 韦伯对现代性的诊断
    第一节 韦伯时代诊断的基本内容
        一 文化理性化与意义丧失
        二 社会理性化与自由丧失
        三 韦伯时代诊断的意义
    第二节 施特劳斯对韦伯时代诊断的批评
    第三节 西马对韦伯理性化理论的接受与批判
    注释
第四章 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审视韦伯时代诊断
    第一节 劳动主题与马克思现代性批判
        一 劳动概念与现代性思想进程
        二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三重批判
    第二节 韦伯时代诊断的理论价值与限度
        一 理性化理论与异化理论
        二 韦伯、马克思与现代性的理性主义传统
    注释
第五章 韦伯的宗教社会学
    第一节 韦伯宗教社会学主要内容
        一 宗教社会学的三大主题
        二 宗教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节 西方宗教的理性化
        一 宗教世界图像的理性化
        二 宗教信仰的衰落、世俗化
    第三节 宗教社会学与马克思宗教理论的对读
        一 韦伯宗教社会学与马克思宗教理论的关联与界分
        二 宗教世俗化问题
    注释
第六章 韦伯的政治社会学
    第一节 现代权力政治
        一 权力政治的两个方面
        二 权力政治与道德伦理的悖论
    第二节 官僚制思想
        一 分析官僚制的两个视角
        二 官僚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三 官僚制的悖论
        四 韦伯与马克思在官僚制上的分歧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依据与来源
    1.2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启示
        1.2.2 中国的研究意义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2 研究方法与手段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与综述
    2.1 全球生产网络研究背景
    2.2 全球生产网络研究脉络
        2.2.1 价值链研究:价值生产的分析路径
        2.2.2 微笑曲线研究:价值分配的分析路径
        2.2.3 网络和镶嵌:全球化发展地方性研究的基石
        2.2.4 全球价值链与全球商品链:研究尺度的扩张
        2.2.5 全球生产网络:全球生产组织新的研究框架
    2.3 全球生产网络研究框架与内容
        2.3.1 全球生产网络的概念解析
        2.3.2 全球生产网络研究维度与内容
        2.3.3 全球生产网络主要构成要素的考察
        2.3.4 关于价值链支持性活动的分析
    2.4 全球生产网络的未来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生产组织关系
    3.1 国际劳动分工的演化:全球生产网络的经济基础
        3.1.1 新国际劳动分工的兴起与发展
        3.1.2 国际贸易理论对劳动分工的分析
        3.1.3 国际劳动分工的新发展与形式
    3.2 基于劳动分工的新的生产组织
        3.3.1 模块化操作与转包生产
        3.3.2 从价值链到企业生产网络
        3.3.3 全球生产网络中的生产组织:“价值链陷阱”的出现
    3.3 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治理模式
        3.4.1 网络平行与阶层等级之分的组织治理争论
        3.4.2 购买者驱动型与生产者驱动型之分的治理模式
        3.4.3 管理学学派基于生产组织细分的企业类型划分
        3.4.4 曼彻斯特学派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治理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化响应
    4.1 基于FDI发展的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扩散
        4.1.1 全球FDI总体发展与新的流动特征
        4.1.2 跨国公司及其主导的全球经济扩散
        4.1.3 FDI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发展
    4.2 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镶嵌考察
        4.2.1 全球生产网络空间扩散机制分析
        4.2.2 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镶嵌与组织
        4.2.3 “三角联盟”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4.2.4 地方网络镶嵌的制度与文化影响
    4.3 地方网络镶嵌的不同模式:兼对中国的分析
        4.3.1 基于分工和比较优势原则的两种差异模式
        4.3.2 中国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模式与发展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计算机产业全球生产网络的研究
    5.1 计算机产业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
    5.2 全球计算机产业价值链分割与关系网络
        5.2.1 全球计算机产业价值生产与空间竞争性
        5.2.2 全球计算机产业权力等级与关系网络分析
    5.3 中国计算机产业地方生产网络发展与分析
        5.3.1 电子信息通讯产业对外贸易结构的案例考察
        5.3.2 中国计算机产业价值生产及空间竞争性探讨
        5.3.3 计算机产业的地方镶嵌与中国的网络镶嵌
        5.3.4 基于广达集团全球功能布局的实证考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理论架构
    6.1 区域空间组织概念的解析与再认识
        6.1.1 区域空间组织的概念化与认知
        6.1.2 区域空间组织新的影响因素
        6.1.3 区域空间组织新的构成要素
        6.1.4 区域空间结构新的特性与表征
    6.2 全球生产网络主导的区域空间作用机制
        6.2.1 劳动分工理论与规模经济的启示
        6.2.2 创新理论与空间扩散理论的解释
        6.2.3 竞租—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借鉴
        6.2.4 全球生产网络下的空间作用机制
    6.3 全球生产网络调动的全球城市网络
        6.3.1 全球化条件下新的城市区域模式
        6.3.2 全球/世界城市——全球生产网络的核心节点
        6.3.3 全球城市体系——全球生产网络节点的等级联系
        6.3.4 全球城市区域——全球生产网络节点的空间整合
    6.4 全球生产网络主导的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
        6.4.1 传统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与大都市区新的组织
        6.4.2 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全球生产网络的解释
        6.4.3 大都市区空间成长单元与发展特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地方生产空间组织与发展战略
    7.1 全球城市建构中的上海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
        7.1.1 上海城市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考察
        7.1.2 上海外向型经济发展及其结构分析
        7.1.3 基于分工的城市就业人口空间组织
        7.1.4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城市生产空间结构
    7.2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浮现中的长江三角洲全球城市区域
        7.2.1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层级体系
        7.2.2 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及行业结构发展层次
        7.2.3 跨国公司生产网络基于上海的区域拓展
        7.2.4 长江三角洲区域交通联系发展分析
    7.3 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工业区发展及其空间效应
        7.3.1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工业区发展模式分类
        7.3.2 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工业区:苏州工业园区的考察
        7.3.3 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发展及其城市空间组织效应
    7.4 全球生产网络与地方发展战略与功能重组
        7.4.1 基于价值链攀升的技术创新战略
        7.4.2 基于价值链攀升的品牌建设战略
        7.4.3 基于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功能重组
        7.4.4 基于全球城市的大都市区空间重组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9)河北省劳动力供求分析和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河北省劳动力供求现状分析
    2.1 劳动力供给现状分析
        2.1.1 劳动力资源状况
        2.1.2 劳动力参与率分析
        2.1.3 劳动力供给质量现状
    2.2 劳动力需求现状分析
        2.2.1 就业的发展现状
        2.2.2 就业和经济增长
        2.2.3 就业和产业结构
    2.3 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分析
        2.3.1 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的界定
        2.3.2 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
3 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相互作用
    3.1 劳动力供求关系
        3.1.1 供求的总量
        3.1.2 供求的结构
    3.2 河北省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3.2.1 供求总量失衡的原因分析
        3.2.2 供求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4 河北省劳动力供求趋势预测
    4.1 河北省劳动力供给预测
        4.1.1 预测思路及数据处理
        4.1.2 中长期劳动力供给预测
    4.2 河北省劳动力需求预测
        4.2.1 时序资料分析,数学模型的建立
        4.2.2 2020年河北省劳动力总的需求的预测
        4.2.3 对河北省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中期预测
5 河北省劳动力供求平衡发展战略
    5.1 稳定低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
    5.2 为了扩大就业应加强宏观调控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5.3 建立信息互通健全的劳动力市场以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
    5.4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来提高劳动者素质
    5.5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5.6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和谐社会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 发表文章

(10)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容
        2、“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实现的条件
        3、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
    (一)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二)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内容
    (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概括
        1、人的物质实践能力的发展
        2、人的政治思想素质的发展
        3、人的伦理道德水平的提高
        4、人的精神文化素质的发展
    (二)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1、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2、加快政治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3、加快精神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文化环境
        4、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持续保证
        5、建设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四、三种涵义的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论文参考文献)

  • [1]权力视域下我国短视频场域多元协同治理[D]. 邓年生. 南昌大学, 2021
  • [2]建国以来教师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D]. 于翠翠.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2)
  • [3]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比较研究[D]. 吕双.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4]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研究[D]. 闫智勇. 天津大学, 2013(12)
  • [5]马克思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比较研究[D]. 张婷婷.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7)
  • [6]政治经济学视野下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D]. 施一峰. 湖北大学, 2012(07)
  • [7]论韦伯的现代性理论及其意义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D]. 唐爱军. 复旦大学, 2012(02)
  • [8]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D]. 李健.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9]河北省劳动力供求分析和预测研究[D]. 胡秀花.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9)
  • [10]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 帅传系. 武汉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生产性劳动的三种含义与社会主义第三产业的劳动性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