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理论的交融,情与文的丰富——评李日兴教授两部戏曲文化研究专着

历史与理论的交融,情与文的丰富——评李日兴教授两部戏曲文化研究专着

一、史论融合 情文并茂——评李日星教授的两本戏曲文化研究专着(论文文献综述)

李聪聪[1](2021)在《清代的六朝骈文批评 ——以骈文选本为中心》文中认为

刘畅[2](2021)在《《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文中认为《扬州画舫录》是清代人李斗撰写的着名笔记文集,在明清两代种类繁多的稗史笔记中,它作为重要的地方文献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十八卷,注重“以类相从”,在“仿《水经注》之例,分其地而载之”的总的体例安排下,每卷的结构上遵循“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的组织形式,内中交织着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诸种因素,广涉而有系统地缕叙了清代康乾时期,尤为乾隆全盛时期扬州大量社会现实生活之记载,既是扬州地方的,又是当时主流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清代中国社会的总体观照,是考据清代社会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画舫”指形制多样、装饰精美,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交通工具和生活游乐场所。清代扬州“画舫”是中国古代民间游船发展的极盛点,并处在自身内涵集中凸显并被赋予新意义的转折点。“画舫”作为贯穿全书的交通工具和引子,出现在《扬州画舫录》的书名和记载风物的方方面面,载着作者李斗、帝王、官商、市民,引导他们游览于扬州的各地名胜,体会城市的风土人情,投射出人们对城市景观、生活方式、社会风俗的态度,体现了清代扬州社会风气的呈现与演进。本文以史学探究为指针,以《扬州画舫录》作为研究的文献原典进行解读,形成三条路径:首先,《扬州画舫录》文献记载本身的描述线,细读和剖析文献中对于清代扬州画舫和相关市井风物的记载;其次,通过文献寻求更多的佐证线,特别是佐证画舫的前缘,说明文献中记载内容的依据所在;最后,通过文献延伸关于文献阐述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清代扬州市井生活、画舫的形式结构、画舫游的兴起对当时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是串联起对文献的诠释,以设计学视阈解读画舫背后呈现的清代扬州风物中的社会生活轨迹、思想观念转变、造物设计形态与功能的流变与演进,从而梳理出古代风物设计史线索。以此,观照“画舫”在古代中国设计史进程中,作为解读清代扬州市井风物的角色和意义,以至于《扬州画舫录》成为了明清时期,尤其是乾清时期的扬州风物志。

刘燕[3](2019)在《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唐代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王昌龄及其诗歌的研究一直是较受关注的领域。但大多数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王昌龄其人及其诗歌本身,还没有跳出传统文学研究中作家——作品的二维研究模式。因此,王昌龄这样的盛唐名家研究要想走向深入,就需要有更开阔的研究视野和更先进的研究方法。故本文尝试在系统整理王昌龄研究史料的基础上,运用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对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即时传播和后续传播、唐人选唐诗中的选录、唐人在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追摹、仿效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将以诗评家、诗选家为主体的阐释史研究和以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结合起来,意在全面构建王昌龄诗歌唐代传播和接受史。既注重王昌龄诗歌在唐代多样化传播方式的考察,又侧重从唐代不同阶段经典的诗选、诗评中勾勒王昌龄诗歌传播和接受的历史轨迹,总结其间的接受规律并探究其深层的政治文化原因,以期为当代王昌龄诗歌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历史借鉴。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相关研究现状、论文写作的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对唐代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时代环境进行概述。主体部分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重点阐述王昌龄诗歌以单篇文本形态的即时传播,主要有三大主要方式,即友朋之间的交游赋咏、梨园弟子的合乐演唱与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江宁诗会。既侧重分析每种传播方式的传播受众、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又注重探析即时传播的时空分布情况。第二章重点阐述王诗以诗文集本形态的后续传播,集本的后续传播主要有王诗别集和唐人选唐诗两种形式,重点分析王诗别集在国内外的刊刻和传播情况与唐人选唐诗在中原、西域乃至日本的传播情况。第三章注重从唐代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思潮和文学观的嬗变来考察唐代选家对王昌龄其人其诗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特定接受。主要对入选诗歌的数量、体裁、题材等方面进行精准统计,在定量分析的同时,亦注重从诗选家对王昌龄诗歌的艺术评点和诗史地位的定位等方面来综合考察。并注重分析唐人选唐诗选录王昌龄诗歌的整体趋势和其内在原因、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传世名篇和盛唐诗名的经典构建以及对后世接受的规范意义,从而在定量定性的综合分析中归纳出有唐一代王昌龄诗歌选本接受的规律。第四章重点探究唐代诗、词人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首先就唐人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几种主要方式展开分析,并选取李益、张仲素等典型个案进行观照,最后论及王昌龄诗歌词化特征的萌芽和对晚唐五代词人创作上的影响,从而突出“以诗人创作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的研究特色。

孙建杰[4](2018)在《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变革与演剧生态为考察对象,结合丰富的史料,探讨了1840—1949年间河南地方戏发展与蜕变的时代背景、剧坛概况、发展态势与总体走向,并对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的班社、艺人、剧场、作家(作品)等做了考察。晚清民国(1840—1949)是河南地方戏取得大发展与大繁荣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的重要机遇期,更是河南地方戏自内而外,实现全面革新的一个历史时期。它既回荡着传统文化的流波,又在时代风气的渲染之下孕育着诸多新变。总的看来,这一百余年间河南地方戏的发展历程以1914年“时李之争”事件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期。1840—1914年间,河南地方戏发生、发展的主要地域是在乡间,与乡间生活、民俗文化结合极为紧密,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乡村时代;1914年之后,河南地方戏由农村逐步迁徙至城市,从只能游走于乡村陋野、搬演于庙会高台之上的杂伎游艺之作逐步演进为在商业化、专业剧场演出的独立的艺术样式。在城市之中发展、演进的河南地方戏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是谓之河南地方戏的城市时代。自1840年以来社会形态、经济体制与时代思潮的变迁,构成了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与演进的时代背景,晚清以来的戏曲改良运动及在其影响下诞生的河南戏曲改良思潮与实践则成为河南地方戏发展的时代机遇。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戏曲被赋予启迪民智、救亡图存的时代使命,河南地方戏也由下里巴人一跃而为新时代文化的象征、救国治民的利器,得到河南社会各界的广泛推崇。自1907年以来出现的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樊粹庭引领的河南梆子革新实践这三次大的戏曲变革实践,扭转了时人对河南地方戏的偏见,形成了以观剧为时尚的社会思潮,重塑了20世纪上半叶河南社会的戏曲观念,在剧目、舞台、声腔等方面对河南地方戏做出了根本性的革新,全面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文化品格,并建立一种契合时代背景,符合城市民众审美需求的新的戏曲形式,为后世河南地方戏的发展与创新树立了典范。剧种的繁多与民俗演剧的兴盛则构成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剧坛的两大特点。基于河南悠久厚重的戏曲文化,地处天下之中、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和人情地理的丰富,这一时期在河南剧坛生存、繁衍了的各类剧种多达40余个,其中河南本土剧种30个,外来剧种至少有15个。它们在中州大地上争奇斗艳、碰撞融合、竞相斗胜,形成了河南剧坛诸腔杂陈、百花竞放的盛景。1949年前,河南居民十九业农,大多数地区仍笼罩于农耕文明的余晖之中,强大的农业基因、庞大的农村人口为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的兴盛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与充足的养分。确切地说,这一时期河南绝大多数演剧活动是发生在乡村之中的,而民俗演剧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演剧类型上看,都是这一时期演剧活动的绝对主体。一年四季,乡民或聚街头巷尾,或汇宗庙祠堂,或于场院村头,邀班做戏,吹拉弹唱,演唱歌舞和村坊小戏,娱神娱人兼而有之。春祈秋报、庙会演剧、节令演剧、崇圣演剧、集市演剧、行会演剧、喜丧演剧构成这一时期河南民俗演剧的主要内容。班社、剧场、艺人、作家(作品)作为河南地方戏的组成要素,是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演进与变革的主体与直接体现者。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班社在组织、运营上与全国其它地市、剧种的戏曲班社类似,大同小异,分科班(窝班)、江湖班、玩会班、龙虎班四种。20世纪20年代,冯玉祥两次督豫,在河南建立了由官方直接组织、管理的艺人培训机构,开启了河南官方培养戏曲艺人的先河。在它的影响下,一大批民间新式知识分子也积极投身于戏曲教育事业,出现一批以“学社”“剧社”“学校”“剧团”命名的新式戏曲人才培养机构。虽然这些机构未能完全抛弃旧式班社的陈规旧俗,但在培养模式、规章制度、训练方式等方面均有所变化,更加合理与科学,而且它们不拘泥于门户之见,积极吸纳京剧及其它兄弟剧种的艺术精髓,融汇于河南地方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良与革新之中,为这一时期的河南地方戏培养了大批人才。晚清民国时期河南地方戏剧场新旧兼收、中西并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极其丰富。既有经济便利,可就地搬演的临时性演剧场所,也有规模宏大、形制精美的专业剧场;既有模仿上海“新舞台”兴建的新式剧场,也有延续千年、遍布河南全境的古老戏楼。茶园剧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三十余年间迎来了自己最后的辉煌,它见证了以河南梆子为代表的河南地方戏在城市的崛起。1909年落成的“丰乐园”剧场,标志着河南新式剧场的开端。1927年,冯玉祥主导兴建的“人民会场”,兼具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含义,它催生了河南大规模修建剧场的浪潮。由永安、永乐、国民等七家剧院形成的“相国寺梆戏文化圈”第一次使梆戏剧场在河南剧坛站住了脚,并获得长久而稳固的发展,为河南地方戏的深度变革创造了条件。樊粹庭主导的“豫声剧院”则成为河南新式剧场的集大成者。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949年,河南各地共有新式剧场有225所、茶园剧场26所,遍及河南各地区的中心城市,在较为偏远的乡村,更存在数目众多、难以统计的简易戏院。艺人始终是河南地方戏最为活跃的要素,它既是河南地方戏的传承者与守护者,又是河南地方戏的创造者,在饱受社会歧视的环境中,他们不仅保存了河南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火种,提升了河南地方戏的艺术水平,更创造了曲剧、四平调等新的剧种。晚清民国是河南地方戏艺人大量涌现、名家辈出的一个历史时代,以“开封五云”为代表的一批艺人吹响了河南地方戏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号角,并为它在城市中的革新与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坤伶的复兴与崛起,则成为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发展史上最为值得关注的戏曲史现象之一,她们促进了河南地方戏唱腔风格的革新和审美范式的转变,加速了河南地方戏流派的融合,彻底改变了河南地方戏的行当体制。对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研究,向来是河南地方戏研究的难点,在樊粹庭之外,少有河南地方戏作家被提及。宽泛地说,河南地方戏现存传统剧目,都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与再创作,以此而论,它们都属于艺人创作的范围。在民间艺人之外,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从事于河南地方戏创作的文人,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们或刻意隐藏行踪、或名声不显,所做剧本也大多散佚,极难对他们作出较为细致的描绘与综述。民国年间,又有樊粹庭、王镇南、蒋心惠等人相继投身于河南地方戏的创作,他们的作品代表这一时期河南地方戏的最高成就,彰显了河南地方戏的高度与深度。本文挖掘、整理了晚清民国时期36位河南地方戏作家及其作品,并对其中19位有较为详细资料者做了简单的考证和阐述,以补今日研究的缺憾。

牛国森[5](2018)在《明代戏曲批评文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代戏曲空前繁荣,不仅产生了大量的戏曲作品,而且衍生出数量众多的理论文本。明代戏曲批评理论在内容和思想上的丰富雄厚,使得学者容易忽视其批评方式的千姿百态。然而通过研究发现,明代戏曲批评的言说方式,即戏曲批评文体是在特定的文学、文化下形成的,其中蕴含着批评家的文学观念、批评态度、审美精神等,值得研究者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本文共分六章。前有绪论,阐述戏曲批评文体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并整理前人所研究的理论成果。可以看出,目前学界对于戏曲批评文体的关注度逐渐加强,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多集中于专体的研究,详细的探究一种文体的内容与形态,而对于共时的多种批评文体的研究成果较为贫乏。第一章主要是对于批评文体概念的界定,并对明代戏曲批评的背景进行简要的论述。批评文体的产生与发展与时代的文学、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明代俗文化的繁荣为戏曲批评文体提供了土壤。本文参考郭英德对于文体结构的划分,从体制、语体、体式、体性四个方面来分析明代戏曲批评文体的特征。第二章分析了明代序跋类文体批评的内容与文体形态特征,戏曲序跋数量巨大,内容极为丰富,序文用以自序其意、评赞他作,跋文用以总结内容、阐发领悟,序跋都重视戏曲理论的阐述。戏曲序跋在文体形态上体现为灵活的篇帙结构、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情文并茂的文体风格。第三章论述了明代目录类文体批评的作品和文体形态,目录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拥有悠久的历史,所以文章首先对目录文体的产生进行了溯源。之后分析了历史上的戏曲目录作品,重点阐述了明代戏曲目录的内容及文体特征,研究发现明代目录具有灵活有序的体制、简洁、严谨的批评风格、朴素准确的语体等特点。第四章分析了明代戏曲评点类文体的兴起、结构与文体形态特征,评点的功能在于作者通过对戏曲文体的圈点、品评达到剧旨阐释、“关目”推敲、曲词品鉴的作用,其批评文体具有“概括与具体结合而以具体为主,鉴赏与批评并行而以鉴赏为重。”的特征。第五章探讨了明代曲话类文体作品的发展与文体形态,首先对曲话文体界定为以“笔记体写成、兼具批评与资料性质的论曲之作”,从而根据考察明代戏曲批评作品,从中得到明代曲话体13篇。通过对具体文本的研究,看出曲话文体形态上具有形式灵活,笔调轻松的特征。第六章总结了明代戏曲批评文体的特征,从体制、语体、体式、体性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由此发现,明代戏曲批评文体在体制上呈现出文备众体、语体上表现出文学性和诗意化、体式丰富多样并具有强烈的论争色彩、体性上不同文体表达出不同审美精神。从而对于明代戏曲批评文体的特征进行了粗略的概括。

吴亚娜[6](2017)在《《四库全书总目》宋代文学批评研究 ——以宋人别集与词集提要为中心》文中认为《四库全书总目》在集部提要中叙录了460种宋人别集提要,79种宋人词集提要,从文体的角度出发,对宋文、宋诗、宋词展开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与批评,勾勒出宋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诸类文体的风貌特征,卓具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总目》从文学史的宏观着眼,对宋代文学史的断限与分期做出评判。就宋代文学史断限而言,《总目》从作家是否出仕新朝、是否为遗民、其进入新朝时的年龄长幼三个标准,考量宋元易代之际作家的朝代归属问题。在对宋元易代文学进行批评之时,《总目》肯定了遗民的忠君爱国事迹,抨击贰臣的失节之污,以作家人品来衡量文品,以文风兴衰来反观世运。《总目》对易代文学的断限与批评作为一种知识评判,与清代的官方意志形成强大的权力话语,在易代文学断限标准与文学批评背后隐藏彰显正流、隐去动乱的政治目的,以及表彰忠义、抨击失节的教化意图,实现了权力话语向文化思想领域的渗透。就宋代文学史分期而言,《总目》以风会之变为依据,将宋代文学史划分为宋初、盛宋、南渡、宋末四个时期,从作家群体、作品风格、文学流派、文体衍变等多元角度描绘出宋代文学由弊而兴,又盛极而衰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一种以政局变革为主导,旁及士风、世运与文风的综合性的划分标准。《总目》以通变的史观审视宋代文学史的演进,注重对宋代文学史风貌阐释的理论性与系统性,呈现出一种近代性的史学意识。就宋文批评而言,《总目》从文体学的视角出发,主要从散文与骈文两种文类,对宋文展开批评。《总目》在清代崇实的学术语境下,梳理出宋代散文的历史沿革;对宋代散文的批评呈现出宗尚雅正之质、根柢之实与经世之用的崇实审美观念。就宋代骈文批评而言,《总目》从清代骈文复兴的文化语境出发,描绘出宋代骈文演进的历史轨迹,并秉承骈散同源的文体观念,注重骈文酝意遣词的表意功能,偏爱典雅瑰丽的骈文风格。然而由于编纂时间有限,编纂人员庞杂等原因,《总目》对宋代骈文的批评存在评判有失客观、公正之处。就宋诗批评而言,《总目》在宏观上把握了宋诗以变祛弊、以派统史的诗史演进历程。《总目》对宋诗文献的考辨存在文献征引疏误、文献择录与批评的主观色彩浓郁等问题。《总目》对宋诗体派的审视则呈现出注重诗派发衍的历史流变、嘉奖中正的艺术风格、以儒家伦理思想评价诗歌品格的特点。就宋词批评而言,《总目》将宋词视为词学发展史上的顶峰时期,力求以正变发展的眼光,客观地展现出宋词发展的脉络。从宋词版本文献的叙录情况来看,《总目》宋人词集版本多沿用毛晋《宋名家词》,词集校勘与文献的征引多采用他人成言,存在一些疏漏之处。其宋词批评注重词体的音乐属性,挖掘词的表意功能,欣赏典雅浑成的词作。这种词学观念的形成,与浙西词派的风势影响,官方权力意志对文化的操控以及馆臣个人的词学审美偏尚是密切相关的。《总目》宋词批评对后世词学版本的传播、词集的校勘、词学观念的传播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总目》在宋代文学批评中建构出尊雅正、黜俚俗的文体谱系,隐藏着巩固皇家政权、宣扬盛世文治、弘扬儒家教化的权力意志,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总目》对宋代文学的评骘之语,在一定程度上总结出封建社会末期官学视野中的文学观念,为后世的文学以及文学批评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崔霞[7](2016)在《黄宗羲明文选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宗羲是明清之际通经、博史、善文的学术巨匠,其所编明文选本有三:《明文案》、《明文海》和《明文授读》。本论文即立足于此三选本,从古典文献学与文学批评理论两方面综合研究了其编纂情况、版本信息及散文理论等问题,对黄宗羲明文选本进行了较全面的审视与观照。《明文案》、《明文海》及《明文授读》是黄宗羲在世易时移、学风浮泛的社会背景下为保存有明一代文学文献,力排万难,费时数十年编纂而成。编纂者的资料贮备、学养能力、编纂眼光及着述宏愿等促成了三选本在康熙年间相继成编,选本的具体收录作者、篇目卷数、文章内容、体例编排等既有差异又彼此关联。其中,初编本《明文案》重在求真,增益本《明文海》旨在求全,而精编本《明文授读》则意在选优拔萃,三选本刻印流传情况不一,现存版本状况也各异。本文考察了不同选本的具体存佚情况,并针对《明文案》实际卷数、稿本散佚去向及潜窃疑案,《明文海》“晚年未定之本”说及原书卷数、抽毁情况等问题,还有《明文授读》的编者权、相关评语及序言等方面展开了探讨分析,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黄宗羲明文选本的特殊文化意义。黄宗羲明文选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散文理论,主要见于以理论形态存在形诸文字的显性文论和贯彻于编选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文论。通过对三选本中作家作品的收录取舍、体例安排、褒贬评议等,黄宗羲昭示出自己对明代散文的文学功能、创作体式、承袭流变等问题的认识和主张,如“文道合一”、“情至为宗”的文体论;文如其人、宗经务学的作家论;本之“六经”、确立正宗,叙述有法、讲究韵致,反对模拟、主张独创的创作论;经世务用、风格多样、既不因文废人亦不因人废文的作品论等。黄宗羲在《明文案序》中明确提出了明文“三盛”说,认为八股文是造成明代散文凋敝的主因之一,而散见于《明文海》、《明文授读》中的数百条评语则具体入微地展现了他对明文的各种审美趣味和理论观点,如对前后七子的批判、对唐宋派的推崇、对公安派的肯定等散文观在选本中彰显无遗。可以说,三大明文选本既是黄宗羲散文主张的理论标举,又是其散文理论的实际贯彻。通过其编纂,黄宗羲的散文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呈现、凝聚和提升,同时选本也反证、映射着他的文学理念。三大明文选本收文齐全、架构恢弘、理论精深,在明代众多文集中卓然特立而出,其学术价值不可估量。

张帆[8](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研究表明《<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潘丹[9](2015)在《卓人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卓人月(1606-1636)是晚明时期一位终身未遇而又不幸早夭的文学奇才。他宛若流星般地划过夜空,瞬间迸发出耀眼的华彩又瞬间陨落。其生命虽然只有三十一年的短暂光阴,但是却为中国文学史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他以丰厚的着述、独特的思想、广泛的交游、高远的抱负连同他不幸的人生一同令人注目,被时人赞为“才情横溢”、“才命并同长吉”、“古今文人第一流”。这颗中国文学史上的沧海遗珠,不应被历史所遗忘。因此,出于对卓人月系统认知的需要,乃至文学史臻于完善的诉求,在卓人月着作尚无现代整理本、其生平资料还十分匮乏的情况下,笔者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和卓人月家乡杭州塘栖镇搜集到了与其相关的稀见文献,首次对卓人月的家世生平、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研究共分四章。第一章:卓人月的家世与生平。作为晚明时期一位备受关注的知名才子,卓人月拥有令人钦羡的家世。明清之际江南卓氏家族已经发展成为声名显赫的文学望族。卓人月的人格和创作深受卓氏家族独特家学风尚的濡染。然而,相对于家族背景的通达,卓人月个人的人生经历却备遭挫折。他有侍母之累,兼及两顾之伤,又有丧子之痛,更添科举之厄。家学传统的力量支撑与个人的不幸遭遇共同塑造了一位既悲情痛苦而又深情豁达的卓人月。第二章:卓人月诗歌研究。卓人月是一位重视性灵、提倡创新、反对因循守旧的诗人,他的诗学思想处处都彰显出这些特征,他反对前后七子的极端复古,亦反对竟陵派过分追求幽情单绪,对公安派虽然多有继承,但却不是人云亦云的全盘接纳。卓人月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立诗学思想的文人。他各类题材的诗歌处处体现出求新求变的真个性。比如他在明代是少数创作讽喻诗的文人,体现出卓人月极强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他的咏物诗在明代题材相对驳杂的大趋势下,虽固守传统题材,但却能从中翻出新意;他的酬唱诗特别是祝寿诗一洗传统应景式的套话,转而关注寿星的精神品格,为寿星昭传。他的诗歌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无论是哀婉深情的、奇丽新颖的还是大气豪宕的,卓人月都注重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展现独特的真性情与真个性,使得其诗歌佳作迭出。第三章:卓人月词作及词学思想研究。卓人月的词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古今词统》的编选与评点当中。《古今词统》作为明末大型词选,在词选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卓人月一统古今、豪婉并重、弃绝俚鄙、主情求真、尚趣尚奇、词曲融通、追求内涵等词学观念都可在与同时代稍早的词选——顾从敬本《类编草堂诗余》的比较中清晰可见。由于词作数量有限,卓人月的词作尚未能充分体现其词学观念,但是其词作体现出的活泼风趣、纵横慷慨、奇峭俊丽等特点亦是对其词学观的部分实践,这些特点在与徐士俊词作的对比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凸显。第四章:卓人月的戏曲观与戏曲创作。卓人月的戏曲观与戏曲创作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卓人月的文学观与人生观。其戏曲悲剧观的生发与其不幸的成长经历与人生遭遇密切相关,其喜剧《花舫缘》的创作又体现出他性情中乐观幽默与刚强的内里。卓人月在《新西厢序》中体现出的悲剧观,是他对人生的冷静思考,亦是他对晚明曲坛现状充满责任感的力挽狂澜,这些思想都在与同时代曲家金圣叹的悲剧观的比较中得到了较为清晰的凸显。在喜剧创作方面,卓人月将孟称舜的杂剧《花前一笑》改编成《花舫缘》,因此在两剧的比较中,可以更加显现出卓人月的喜剧精神与提倡通俗、主情求真、重视才学的戏剧观念。

禹明莲[10](2015)在《汉赋评点研究》文中提出汉赋评点主体依托史评、诗文集、赋集等载体,从诗文附庸发展至独立、不可或缺的文体地位。其历史进程表现出萌芽于南宋,兴盛于晚明,延续至清初,衰落于中期,至晚清复兴的特征。其批评内涵寓于选者、选域、选篇、体例、注释、圈点、评论等多种形式,并与文坛风尚、科举制度、商业经济、印刷传播、选者及评点者的批评目的、宗旨、手段、素养等一系列外部因素相关。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批评方式之一,汉赋评点是赋学批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宋理学家最早以载道致用为目的,将汉赋选入古文总集评点本,为汉赋评点的首创。与同样关注赋用的汉代赋论观不同,司马迁、班固等人以诗学本位批评汉赋,宋人则将汉赋归入古文的阵营,一方面借以观世,代表理学家的精神旨归;另一方面赋体辞章的文学性,是揣摩科举时文的津筏。至元代祝尧《古赋辨体》将“情”视为赋之“第一义”、“最上乘”,因扬“赋情”而抑“理障”及“祖骚宗汉”理论为契机,逐渐形成两大文学思潮主题,一是延续宋代以来理学家以赋载道说,在明末与复古思潮合流,进而偏向赋体文学本身的阐释。二是上承刘埙调和朱陆,祝尧以情救理,而费经虞父子则欲以实学反理,重建道统。有清一代以姚鼐及后继弟子为代表,以《古文辞类纂》为中心的增补、精简及音注、评点等活动,以贾谊、扬马等为代表的西汉赋作为契机,建筑孔孟、程朱义理与韩、欧文章之道相绾合的古文帝国,又因文坛骈体力量的发展共同作用于赋体总集的编纂评点。赋体总集的编选评点,大多成于文人士大夫之手,是书院授徒范本。其编选标准、批评宗旨往往与文学思潮、时代风气及学术流变等密切相关。从明万历至清康雍时期的兴盛,乾嘉的衰落,至晚清道咸同光的复兴,三阶段赋集编选评点的形态各别。明末清初赋集的编选评点主要是汇集补遗,尊古重汉,是元代以来复古思潮的延续;清代则有意突出模范,树立科场典范,其评点偏向以古赋改造律赋、时文的思考。赋家在选篇定目的同时均有溯流穷源的历史观,其间最为纠结的问题是屈、宋、荀及《诗三百》等的源头地位问题;从赋篇的位次看,明人辞赋总集的编纂,有尊己之意,清代则以尊王为首;从某种程度上讲,赋集评点促进了赋话的出现,赋话及赋论反过来深化了赋集评点的内涵。孙鑛与何焯为明清《文选》评点史上的双璧。二人并不囿于时文章法,孙鑛以秦汉三代文为宗,赋学与古文批评交通阡陌,各呈其是;何焯以程、朱增益识见,以考据引领治学风尚。明代选学复兴出现大量对《文选》的删改、广续、补遗等行为,明代文人出于对下等文士及书坊运作应付科举的妄改现象不满,以反彰正,以删正删;对萧统类序的设置出于观念上的尊重而大多不变,对选篇的剪裁看似妄改,实寓有一定的批评宗旨;在注释上折衷李善及五臣,损有余而补不足,以浅易通行为风向;在评点上,明人以鉴赏、考证等方式与其它文体如小说、戏曲等的选编评点思潮遥相呼应,影响直至清末。选学复兴中集评本《文选》的出现标志着明清选学复兴的高峰,亦是研究明清赋学理论发展的重要依凭。明清时期对三史及史家载录赋体的批评既是时人史学研究的一大景观,又与诗文批评密切相关。随着晚明商品经济及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三史评点文献如雨后春笋,多种多样。围绕史书及其所载录汉赋的评点,可分为论事和论文两种。论事即以史学立场品隲旧闻、考辨史体及史法等,包括汉赋的史料源出与剪裁、赋家人品、赋作背景、赋中人名、地名等方方面面,如凌稚隆、陈仁锡、牛震运等人的评点;论文则从文章学视角观其为文,包括对辞赋篇章、精神、气脉、主旨等多方面内容的议论,如孙月峰、唐顺之、茅坤、钟惺、金圣叹、吴见思等人均以文法阐释为主。宋代以来史书的文学评点愈来愈多,尤其是明清时期达到高潮,因而成为史书文学经典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汉赋与诗词、戏曲、小说等文体在评点上相互影响,形态各异。在评点中,汉赋因篇幅较长而出现个别节本,即只录与评点相关的词句;诗词则因文本为评点者所不喜,出现大量的删改评论。在评点术语上,诗词与汉赋既有各自的文体特色,又有相通互用。在评点手段上,以明清时期评点家对虚实观的关照为例,主要有三个维度的不同:一是对文本本身虚构的揭示,从创作层面评析虚实手法于文本创作的技巧、玄妙的作用,二是在明清科举及文坛时风的制约下,借用时文术语解析文本,指导初学,此时虚实手法为一种观念,是评点家形成的新文本,创作者未必如此;三是受评点者本人素养的影响,如评点时将庄子、道家语等附会阐释文本,是虚实观念的衍申运用。本文上篇为汉赋评点的总论,力图揭示汉赋评点各类载体的评点特色及相互关联;下篇选录明清时期各两篇赋集评点个案进行研究,作为汉赋评点的典范。其中俞王言《辞赋标义》是明代万历年间文人评点的典范和缩影;王三余、袁宏道《精镌古今丽赋》是明代革新思潮下最有特色的赋集评点本;张惠言《七十家赋钞》是清乾嘉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古赋选评本;李元度《赋学正鹄》是清代绵延二百多年骈、散论争的时风下以赋选寓骈论、调和骈散、力树文坛骈文正宗的回应,又是汉赋评点的华丽收官。

二、史论融合 情文并茂——评李日星教授的两本戏曲文化研究专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史论融合 情文并茂——评李日星教授的两本戏曲文化研究专着(论文提纲范文)

(2)《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范畴、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论述思路
第一章 《扬州画舫录》文献诠释
    第一节 画舫录记
        一、李斗生平
        二、行旅历程
        三、文心会友
    第二节 历史背景
        一、城池水系
        二、盐商富庶
        三、文化繁荣
        四、天子南巡
        五、社会风尚
        六、方志编修
    第三节 文献述考
        一、版本辑要
        二、版本考订
        三、辑录实例
        四、佐证考辩
第二章 画舫前缘——画舫陈迹演变探寻
    第一节 “舫”的解字
        一、“水”与“舟”的哲学
        二、“方”“舟”解字
        三、“舫”的象形会意
    第二节 “舫”的由变
        一、从“并木”到“并舟”
        二、“双体画舫”的产生
        三、“舫”的内涵转变
    第三节 画舫遗存
        一、实物遗存
        二、图像遗存
    第四节 外籍载录
        一、外籍友人访华游记
        二、中外游船比较
第三章 扬州画舫——“画舫”的百态生活
    第一节 扬州“舫”源
        一、驳船改造
        二、当地制造
        三、域外引进
    第二节 名号牌匾
        一、画舫雅称
        二、画舫舫扁
    第三节 功能种类
        一、座船与水上交通
        二、御舟与天子南巡
        三、酒船与湖上盛宴
        四、灯船与湖上夜游
        五、花船与扬州花市
        六、歌船与笙歌戏曲
        七、堂客船与清代女性
        八、妓舸与小秦淮风月
        九、龙船与龙船市
        十、买卖船与湖上商业
        十一、书画船
    第四节 画舫形制
        一、画舫之“形”
        二、画舫之“饰”
        三、画舫之“具”
    第五节 画舫游路
        一、城门水关
        二、画舫码头
        三、景点聚集
第四章 画舫游事——与游人雅趣的互相映照
    第一节 李斗游记
        一、江园七夕夜游
        二、秋思山房水行避暑
    第二节 游事雅趣
        一、画舫礼仪
        二、画舫娱乐
        三、游事服务
    第三节 画舫交游
        一、诗会雅集
        二、湖上交游
        三、湖上叫化
    第四节 画舫泛游
        一、西湖舟游
        二、秦淮画舫
        三、苏州画舫
第五章 画舫游“兴”——风物风貌的流变兴衰
    第一节 画舫“市”
        一、“市”“会”习俗
        二、花市、庙会与朝山进香游
        三、百业竞驰
    第二节 陆上画舫
        一、造园中的“画舫”记载
        二、从舫居到舫屋
        三、别致陆地游
    第三节 奢靡之游
        一、清扬之“奢”
        二、上行下效与炫耀性消费
        三、游宴奢靡
    第四节 画舫禁游
    第五节 画舫游衰
结语
附件一: 李斗行旅年谱
附件二: 《扬州画舫录》版本对照表
附录三: 《扬州画舫录》记载画舫相关内容一览表
附件四: 佐证文献一览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王诗传播接受史研究综述
    三、本文写作的目的及意义
    四、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五、唐代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时代背景概述
第一章 王诗以单篇文本形态的即时传播
    第一节 友朋之间的交游赋咏
        一、送别赠答诗及双向互动效应
        二、题壁诗及多向发散型效应
        三、干谒诗及“意见领袖”效应
        四、宴游同赋诗及多向互动效应
    第二节 梨园弟子的合乐演唱
        一、唐代歌唱七绝的诗乐传统
        二、“旗亭画壁”与王昌龄七绝的音乐传播
    第三节 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江宁诗会
        一、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诗格》在国内外的传播
        二、《琉璃堂墨客图》和以王昌龄为中心的江宁诗会
    第四节 单篇文本形态的传播效应及传播时空分布分析
        一、单篇文本形态的传播效应分析
        二、单篇文本形态的历时传播与空间分布
第二章 王诗以诗文集本形态的后续传播
    第一节 王诗别集的编订和传播
        一、王诗别集在国内的传播
        二、王诗别集在国外的传播
    第二节 唐人选唐诗的选录和传播
        一、唐人选唐诗兴起原因及传播效应分析
        二、唐人选唐诗与王昌龄诗歌的传播
第三章 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及其诗歌的接受
    第一节 《河岳英灵集》:王昌龄诗歌的“第一读者”
        一、“克嗣风骨”“中心高作”:对王昌龄振兴盛唐风骨的标举
        二、“王稍声峻”“惊耳骇目”:对王昌龄诗歌艺术特征的体认
        三、“再历遐荒”“知音叹惜”:对王昌龄晚年遭际寄予的同情
        四、“第一读者”“第二读者”:声律风骨兼备审美范型的接受史意义
    第二节 《国秀集》:对王昌龄五古价值的进一步体认
        一、《国秀集》的诗美理想和选诗倾向
        二、《国秀集》评选标准和实际选录的疏离
    第三节 中唐三大选本选诗倾向和王昌龄诗歌接受的“由显到隐”
    第四节 晚唐五代诗学旨趣的转变和王昌龄诗歌接受的分野
        一、“不在马上在闺房”:晚唐五代诗学旨趣的转变
        二、《又玄》《才调》:精工流丽和情致风韵的诗学旨归
        三 、《唐诗类选》:掷地金声和饶有风骨的盛唐遗音
    第五节 唐人选唐诗选录王昌龄诗歌的接受史意义
        一、唐人选唐诗选王诗整体趋势及原因探析
        二、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名篇和诗名的构建
        三、唐人选唐诗对王诗后世接受的规范意义
第四章 唐人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
    第一节 唐人创作上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四大方式
        一、袭字句
        二、学句法
        三、用句意
        四、效体式
    第二节 唐人创作上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典型个案分析
        一、“去龙标不远”:李益摹其风神
        二、“升江宁之堂”:张仲素得其遗响
    第三节 王昌龄诗歌对晚唐五代词体创作的影响
        一、唐代歌诗向词体的转变及王昌龄诗歌的合乐性
        二、王昌龄诗歌词化特征的萌芽和对唐五代词体创作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缘起与现状
    二、本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三、本课题的目标与方法
第一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概述
    第一节 河南戏曲发展的历史脉络
    第二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的分期
        一、乡村时代:1840—1914
        二、城市时代:1914—149
    第三节 河南戏曲改良运动的发展与实践
        一、清末民初的戏曲改良思潮
        二、冯玉祥主导下的戏曲改良运动
        三、河南梆子的革新实践
    第四节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剧种考论
        一、地方史志所载剧种考
        二、报纸刊物所载剧种考
        三、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曲剧种的数量
第二章 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
    第一节 民俗演剧的类型与名目
    第二节 酬神演剧
        一、春祈秋报
        二、庙会演剧
        三、节令演剧
        四、崇圣演剧
    第三节 日常事务演剧
        一、集市演剧
        二、行会演剧
        三、喜丧演剧
第三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班社
    第一节 地方戏班社的历史与演进
        一、河南地方戏班社的发展历程
        二、民国以来河南地方戏班社的演变
    第二节 班社的类型
        一、科班
        二、江湖班
        三、玩会班
        四、龙虎班
    第三节 班社的成员与分工
    第四节 班社的经济
        一、戏班的经济收入
        二、戏班的分配方式
第四章 晚清民国河南乡村剧场
    第一节 画地做场
        一、画地做场的历史与现状
        二、画地做场与河南地方戏的关系
    第二节 高台剧场
        一、高台剧场的历史与发展
        二、高台剧场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第三节 戏楼
        一、河南戏楼的历史与类型
        二、戏楼的变迁与发展
第五章 晚清民国河南城市剧场
    第一节 河南地方戏与城市剧场
    第二节 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27
        一、传统茶园剧场:清乾隆年间——1914年
        二、席棚茶园:1914——1927
        三、河南茶园剧场的特点与影响
    第三节 新式剧场:1927——1949
        一、“丰乐园”:新式剧场的发端
        二、“相国寺梆戏文化圈”与河南新式剧场的发展
    第四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河南其它地区的城市剧场
    第五节 官方意志与民间诉求:河南新式剧场兴盛之原因
第六章 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
    第一节 艺人与河南地方戏
        一、晚清民国河南地方戏艺人数量蠡测
        二、名伶涌现的河南地方戏
        三、河南地方戏艺人的历史贡献
    第二节 “开封五云”与河南地方戏的演进
        一、“开封五云”辨析
        二、河南地方戏城市化的先驱
    第三节 坤伶与河南地方戏的新发展
        一、坤伶的复兴
        二、民国时期坤伶的崛起与发展
        三、坤伶对河南地方戏的影响
第七章 河南地方戏作家、作品钩沉
    第一节 民间艺人作家及其作品
    第二节 传统文人作家及其作品
    第三节 新式知识分子作家及其作品
    第四节 河南地方戏存目作家、作品简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附录一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本土剧种表
    附录二 晚清民国时期流入河南剧种表
    附录三 晚清民国河南民间常见演剧名目表
    附录四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戏曲班社统计表
    附录五 晚清民国时期河南科班(窝班)统计表
    附录六 晚清民国河南新式剧场数量简论
    附录七 19 世纪末——1949 年河南剧场一览表

(5)明代戏曲批评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一章 明代戏曲批评文体概况
    1.1 批评文体
        1.1.1 批评文体的定义
        1.1.2 批评文体的基本结构
        1.1.3 批评文体的形成原因
    1.2 明代戏曲批评概况
        1.2.1 明代戏曲批评社会背景
        1.2.2 戏曲文本的丰富与理论萌芽
        1.2.3 明代戏曲批评分期
        1.2.4 明代戏曲批评文体概观
第二章 明代戏曲批评文体之戏曲序跋
    2.1 序跋类文体的探源
    2.2 明代戏曲序跋的文体特征
        2.2.1 灵活多样的体制
        2.2.2 骈散相间的语体
        2.2.3 情文相生的体式
    2.3 戏曲序跋的内容
        2.3.1 戏曲序文的内容
        2.3.2 戏曲跋文的内容
        2.3.3 戏曲序跋的理论阐述
第三章 明代戏曲批评文体之戏曲目录
    3.1 目录类文体批评
        3.1.1 目录的定义
        3.1.2 目录溯源
        3.1.3 古代戏曲目录概述
    3.2 明代戏曲目录的文体特征
        3.2.1 别出心裁的批评体制
        3.2.2 简洁、准确的言语特征
        3.2.3 “述”“评”融合的批评方式
        3.2.4 严谨、简约的批评风格
    3.3 明代戏曲目录类文体批评
        3.3.1《录鬼簿》之余续——《录鬼簿续篇》与《太和正音谱》
        3.3.2 “传奇”之先声——《南词叙录》
        3.3.3 品第目录之创建——《曲品》与《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
第四章 明代戏曲批评文体之戏曲评点
    4.1 评点的概念
        4.1.1 何为评点
        4.1.2 评点起源
        4.1.3 评点类文体的产生
        4.1.4 评点种类
    4.2. 戏曲评点
        4.2.1 明代戏曲评点
        4.2.2 戏曲评点成因
        4.2.3 戏曲评点的组成及批评功能
    4.3 明代戏曲评点的文体特征
        4.3.1 批评结构的有序性和依附性
        4.3.2 通俗、活泼的批评话语
        4.3.3 以鉴赏为目的的批评方式
    4.4 戏曲评点的功能
        4.4.1 剧旨阐释
        4.4.2 “关目”推敲
        4.4.3 曲词品鉴
第五章 明代戏曲批评文体之曲话
    5.1 曲话的界定
    5.2 明代曲话的生成与发展
        5.2.1 明前期——曲话的萌芽
        5.2.2 明中期——曲话的雏形
        5.2.3 明后期——曲话的发展
    5.3 曲话的文体特征
        5.3.1 “笔记式”的文体结构
        5.3.2 短小精悍的论说方式
        5.3.4 雅正的审美风格
    5.4 曲话批评的内容
        5.4.1 曲的总体认识与历史把握
        5.4.2 戏曲理论焦点问题的论争
        5.4.3 戏曲本事的记录
第六章 明代戏曲批评文体形态分析
    6.1 体制
        6.1.1 文备众体
        6.1.2 借用与独立
    6.2 语体
        6.2.1 散韵结合,散体为主
        6.2.2 语言的诗意化
        6.2.3 曲家论曲
    6.3 体式
        6.3.1 正体与变体
        6.3.2 多样的体式
        6.3.3 争论的环境
    6.4 体性
        6.4.1 审美对象
        6.4.2 审美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四库全书总目》宋代文学批评研究 ——以宋人别集与词集提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特色
    四、研究内容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总目》宋代文学总览
    第一节 《总目》宋元易代文学的断限与批评
        一、划限标准:《总目》视域下的宋元文学之分期
        二、文学批评:《总目》宋元易代文学的审美评判
        三、批评反思:官方权力话语渗透下的《总目》易代文学批评
    第二节“风会”视域下《四库总目》宋代文学分期
        一、“风会”之变:《总目》宋代文学史的划分标准
        二、“风会”之貌:《总目》宋代文学风貌的立体呈现
        三、“风会”之思:《总目》宋代文学分期的得与失
第二章 《总目》宋文批评
    第一节 崇实思潮与《总目》宋代散文批评
        一、《总目》宋代散文批评的“崇实”语境
        二、《总目》宋代散文史观的“崇实”倾向
        三、《总目》宋代散文审美的“崇实”视角
        四、《总目》宋代散文批评的不足
    第二节 骈文复兴语境下的《总目》宋代骈文批评
        一、清代骈文复兴与《总目》的骈文批评
        二、《总目》宋代骈文的史迹沿革钩沉
        三、《总目》宋代骈文的文体特征解读
        四、《总目》宋代骈文批评的不足
第三章 《总目》宋诗批评
    第一节 《总目》视野中的宋诗史
        一、《总目》宋诗的诗史定位
        二、《总目》宋诗之体派演进史
    第二节 《总目》宋诗批评文献引用考辨
        一、文献征引的疏误
        二、文献择录与批评的主观倾向性
    第三节 《总目》宋诗体派批评的深度考察
        一、诗派发衍的动态全局观察
        二、艺术风格的中正审美观念
        三、文学品格的儒家伦理约束
第四章 《总目》宋词批评
    第一节 《总目》宋词史钩沉
    第二节 《总目》宋词提要版本文献考辨
        一、《总目》宋人词集采录与版本考察
        二、《总目》宋人词集校勘的审视
        三、《总目》宋人词集提要文献考证举隅
    第三节 《总目》宋词的审美维度与批评的影响
        一、《总目》宋词诠释的审美维度
        二、《总目》宋词批评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节 《总目》宋词批评语境的深度观察
        一、词学环境:浙西词派的风势影响
        二、权力话语:官方意志对文化的操控
        三、审美个性:馆臣个人的词学审美偏尚
结语 《总目》宋代文学批评的得失与影响
    一、《总目》宋代文学批评的得失
    二、《总目》宋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附录
    附录一:《总目》宋元易代作家朝代归属对比表格
    附录二:四库宋人别集中宋词着录情况一览表
    附录三:四库集部词曲类宋人词集着录情况一览表
    附录四:《总目》子部小说家类宋代小说着录情况一览表
    附录五:《四库全书总目》江西诗派文人提要版本考辨
征引与参考文献
后记
附件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7)黄宗羲明文选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选题缘由与价值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框架设计与创新说明
第一章 编纂过程
    第一节 编纂背景
        一、社会政治背景:由天崩地解的剧变动荡转向渐趋稳定、繁荣初现的时代
        二、学术文化背景:经天纬地的实学思潮、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不断推进
        三、个人经历背景:时代巨变下个体遭遇的特殊人生、救世济民的情怀和遵从内心的自主选择
    第二节 编纂条件
        一、主观条件
        二、客观条件
    第三节 编纂始末
        一、编纂经过
        二、成编时间
第二章 编纂特点
    第一节 编纂原则
        一、以文存史、以文存人的编纂宗旨
        二、开拓创新、求全补缺的编选意图
        三、情理备至、博洽通达的选文标准
    第二节 编纂体例
        一、《明文案》的编纂体例
        二、《明文海》的编纂体例
        三、《明文授读》的编纂体例
第三章 版本考论
    第一节 《明文案》版本考论
        一、《明文案》现存版本
        二、有关问题考论
    第二节 《明文海》版本考论
        一、《明文海》现存版本
        二、有关问题考论
    第三节 《明文授读》版本考论
        一、《明文授读》现存版本
        二、有关问题考论
第四章 黄宗羲明文选本中所见散文理论
    第一节 本体论
        一、“文与道合一,亦是寻常议论”
        二、“以情至为宗”
    第二节 作家论
        一、文如其人:注重作家的道德素养
        二、宗经务学:强调作家的学识根柢
    第三节 创作论
        一、本之“六经”,确立正宗
        二、叙事有法,讲究韵致
        三、反对模拟,主张独创
    第四节 作品论
        一、讲究经世致用
        二、追求风格多样
        三、既不因人废文,亦不因文废人
    第五节 因革论
        一、明文“三盛”说
        二、时文论
结论
附录1 黄宗羲明文选本评语辑录
附录2 《明文授读》着者目录索引
附录3 《明文海》四库本缺目简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前言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03 王韬《瓮牖馀谈》
04 王韬《遁窟谰言》
05 王韬《淞滨琐话》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10 沈起凤《谐铎》
11 沈瓒《近事丛残》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14 宋咸熙《耐冷谈》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16 俞蛟《梦厂杂着》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18 俞樾《隐书》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21 孙橒《馀墨偶谈》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24 徐昆《柳崖外编》
25 徐崑《遁斋偶笔》
26 徐震《女才子集》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35 张贵胜《遣愁集》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39 雷琳《渔矶漫钞》
40 杨望秦《巽绎编》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42 叶承宗《耳谈》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46 刘世馨《粤屑》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50 缪艮《涂说》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52 双保《铁若笔谈》
馀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卓人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卓人月的家世与生平
    第一节 明清之际江南仁和卓氏家族考述
        一、卓氏家族的历史渊源
        二、独特的家学风尚及其对卓人月的影响
        三、卓氏家族在科举阴影下精神出路的寻觅
    第二节 卓人月的生平与性格
        一、“如处长晦久失晨”——卓人月的家庭之累
        二、“六战文场毛羽摧”——卓人月的科举之厄
        三、“君才未尽身先尽”——卓人月的早夭之谜
        四、“君家自许月中人”——卓人月的性格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卓人月诗歌研究
    第一节 卓人月的诗学思想
        一、从卓人月对前后七子和竟陵派的态度看其诗学观
        二、卓人月的诗学主张——兼与袁宏道比较
    第二节 卓人月诗歌的题材内容
        一、讽喻诗与咏怀诗:对现世的讽刺和怀才不遇的慨叹
        二、咏物诗:对大自然馈赠的灵性捕捉和趣味观照
        三、酬唱诗:对人物品格的观照与情感交流的见证
    第三节 卓人月诗歌的艺术风格
        一、“一种幽恨喁喁在耳”——哀婉深情
        二、“如游名山洞壑,奇花异草往往而遇”——奇丽新颖
        三、“俯仰间自然成声”——大气豪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卓人月词学思想及词创作研究
    第一节 卓人月、徐士俊与《古今词统》
        一、卓人月与徐士俊交往始末
        二、《古今词统》的词学史价值
    第二节 《古今词统》所蕴含的独特词学观
        一、《古今词统》较明代《草堂诗余》之突破性
        二、《古今词统》中所体现出的词曲融通观
    第三节 卓人月词的艺术特点——兼与徐士俊比较
        一、纵横慷慨:融入豪放元素的次韵词和怀古词的创作
        二、活泼风趣:融入曲化元素的小词创作
        三、奇峭俊丽:卓人月的爱情词及其他题材的词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卓人月戏曲观与戏曲创作研究
    第一节 从《新西厢序》看其戏曲悲剧观——兼与金圣叹比较
        一、对待人生悲剧的体认不同
        二、对悲剧的功能认识不同
        三、反对大团圆结局的出发点不同
        四、卓人月《新西厢》失传之原因
    第二节 从《花舫缘》看其戏曲创作及喜剧观
        一、从《花舫缘》看其戏曲创作特点——兼与《花前一笑》比较
        二、从《花舫缘》看卓人月的喜剧观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一:顾本《类编草堂诗余》被《古今词统》继承与舍弃情况表
附录二:《古今词统》对顾本《类编草堂诗余》增补情况表(唐宋部分)
附录三:卓人月年谱补正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汉赋评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篇
    绪论
        一、汉赋评点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与前景
    第一章 汉赋评点概述
        第一节 汉赋评点的文献考察
        第二节 汉赋评点的演进历程
        第三节 汉赋评点的批评体系
    第二章 诗文总集与汉赋评点
        第一节 辞赋文体与文章观念
        第二节 文章功用与汉赋载道说
        第三节 《雅伦》与明清诗文辨体
        第四节 桐城派古文取径与汉赋选评
    第三章 赋集与汉赋评点
        第一节 缘起:科举考试与汉赋选评
        第二节 源流:赋体流变与汉赋地位
        第三节 次类:赋体分类与汉赋归属
        第四节 批点:史料价值与赋学批评
    第四章 选学与汉赋评点
        第一节 《文选》评点与时文章法
        第二节 删改本《文选》的汉赋评点
        第三节 集评本《文选》的汉赋评点
    第五章 史评与汉赋评点
        第一节 明清史书评点文献的兴盛与特征
        第二节 史家的汉赋观及后人评点
        第三节 以汉赋为中心的评点内容及方式
        第四节 史书中汉赋批评的价值及意义
    第六章 汉赋评点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汉赋与诗词评点
        第二节 汉赋评点与小说、戏曲评点
下篇
    第七章 俞王言《辞赋标义》及其评点
        第一节 俞王言及《辞赋标义》编纂的文学背景
        第二节 《辞赋标义》体例的承继及影响
        第三节 《辞赋标义》的批点特征
    第八章 《精镌古今丽赋》的“丽则”观
        第一节 袁宏道与《精镌古今丽赋》关系置疑
        第二节 选篇与编类:《精镌古今丽赋》的丽则选录观
        第三节 《精镌古今丽赋》的丽则内涵
        第四节 以品论赋与赋画会通
    第九章 张惠言《七十家赋钞》分类与评点
        第一节 《七十家赋钞》的辨体及选录观
        第二节 《七十家赋钞》体例分类考辨
        第三节 从评点看张惠言的赋体观念
    第十章李元度《赋学正鹄》编选评点与清代骈散之争
        第一节 选评:以赋寓骈与以骈评赋
        第二节 体例:循流溯源的继承与拓新
        第三节 正鹄:赋作轨范与时文章法
        第四节 回应:调和骈散与文坛正宗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史论融合 情文并茂——评李日星教授的两本戏曲文化研究专着(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的六朝骈文批评 ——以骈文选本为中心[D]. 李聪聪.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D]. 刘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3]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D]. 刘燕. 广西大学, 2019(01)
  • [4]晚清民国河南演剧研究[D]. 孙建杰. 河南大学, 2018(12)
  • [5]明代戏曲批评文体研究[D]. 牛国森.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6]《四库全书总目》宋代文学批评研究 ——以宋人别集与词集提要为中心[D]. 吴亚娜. 西南大学, 2017(10)
  • [7]黄宗羲明文选本研究[D]. 崔霞.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
  • [8]《<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9]卓人月研究[D]. 潘丹. 黑龙江大学, 2015(06)
  • [10]汉赋评点研究[D]. 禹明莲.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历史与理论的交融,情与文的丰富——评李日兴教授两部戏曲文化研究专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