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什伦布寺噶玛简述

扎什伦布寺噶玛简述

一、简述札什伦布寺卡尔羌姆(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晗[1](2014)在《“羌姆”作为宗教仪式的社会角色和传播功能》文中研究说明格鲁派六大寺之一的扎什伦布寺,每年的夏季法会都会进行羌姆表演,该表演是藏传佛教密宗的一种修供仪轨,仪轨运用象征表演的表现形式来阐明宗教奥义,主要传达除恶扬善、以“和”为美的道德理念,教化人们洗涤与净化内心世界,以驱除“贪嗔痴”,净化为“真善美”的和谐境界。本文讨论的是作为一项重要的宗教群体仪式,羌姆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它在宗教传播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徐颖怡[2](2013)在《西藏宗教舞蹈羌姆的舞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藏族是一个与音乐和歌舞一起成长起来的民族,藏族儿女和其他各族儿女一样热爱生活、赞美生活、创造生活,用自己的智慧勤劳勇敢地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打造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创造了无数的音乐和歌舞。羌姆就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的专门用于宗教的舞蹈,属于最为精美的传统民族纯舞蹈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羌姆”,即西藏宗教舞蹈,是在祭祀活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后来发展为佛苯密宗展示坛城中各种人物而舞蹈的一种仪式,即“羌姆”泛指苯教和藏传佛教的仪式舞蹈。“羌姆”在藏文中是个动词,是跳或舞的意思,由于是在祭祀活动中经常依据祭祀内容而跳的宗教舞蹈,久而久之羌姆一词成为西藏宗教舞蹈的专用名词。随着佛教的传入,莲花生大师第一次在桑耶寺奠基仪式上向着天空跳起了金刚羌姆,在藏传佛教密宗仪式活动中便开始跳起了羌姆,它是用“以舞传密”的独特形式展现给世人,以丰富多彩的舞姿达到“人神共舞”,给观者留下“真神与变幻神”的舞姿想象空间。《西藏宗教舞蹈羌姆的舞蹈性研究》一文是以舞者的眼光,来研究羌姆舞蹈的历史文化背景、舞蹈内涵、舞蹈表演形式、舞蹈审美以及舞蹈传承与发展。羌姆是藏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藏族人民情感的一门舞蹈艺术。也是西藏民族发展史上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舞蹈艺术。它是用心、用意舞蹈的舞蹈。羌姆用“身”、“声”、“情”舞出了“神与人之间对话”。舞出了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舞出了藏族人民世世代代的精神愿望和丰富的想象空间。它的确蕴含了太多太多的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剖析反思、引以自豪的东西。羌姆舞蹈形象的塑造是在极其抽象中给人以思考的空间,它的动作在不停的流动中又有静止姿态的造型,在音乐伴奏的节奏中与音乐配合默契。面具、服饰、道具更是在艺术创作中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是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的。特别需要提出的随着西藏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羌姆已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受到党和中央政府的高度关切和保护。羌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形势下发展应在“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时代命题下充分发挥它重教化、重文化整合的功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做出应有的贡献。总之,研究羌姆是研究西藏舞蹈文化,研究人的形态与内心情感,是研究西藏舞蹈发展史和舞蹈理论等形成过程。研究中必须坚持正确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在肯定、吸收羌姆舞蹈中的精华的同时,也要批判和抛弃糟粕,为发展创新西藏舞蹈事业做出贡献。

万代吉[3](2006)在《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法舞—羌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教自七世纪传入西藏后,与当地文化融合发展形成藏传佛教。其中佛教舞蹈作为佛教仪礼的组成部分,随佛教传入藏地,并经过本土化和民族化,被纳入本土文化的内容。这是文化的“整合”或“趋同”,它是指每一种文化都会把异质的东西整合成为和自己同一的元素。同时文化本身随之发生变异,使之更适合于当地的自然及社会环境。本文试图通过对“羌姆”的田野调查、资料的收集以及运用相关的理论,来探索藏传佛教法舞——羌姆的形成、发展、表演程式和艺术特征等。其中记载的田野调查实例,是对拉卜楞寺宗教舞蹈现状的一笔真实的纪录。全文共有五章,主要论述的内容有,“羌姆”的形成,即它是在印度佛教舞蹈“金刚舞”的基础上充分吸收本民族的传统舞蹈而形成了具有藏传佛教特色的佛教舞蹈。而且在经过佛教在藏地发展的“前弘期”和“后弘期”,特别是在“后弘期”时,佛教发展出众多的派别,各个派别充分利用“羌姆”这种宗教艺术来宣扬本派的教理,“羌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同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程式和艺术特征等。

谷格·喇嘛次仁,卓央[4](2004)在《简述札什伦布寺卡尔羌姆》文中指出

阿旺松热,阿旺旦增[5](1997)在《略谈流布康玛县境内的三种传统谐钦》文中认为

二、简述札什伦布寺卡尔羌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述札什伦布寺卡尔羌姆(论文提纲范文)

(1)“羌姆”作为宗教仪式的社会角色和传播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上海交邋大学硬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 羌姆的起源和宗教背景简述
        1.1.1 印度佛教的发展
        1.1.2 佛教的传播
        1.1.3 藏传佛教的起源
        1.1.4 羌姆的起源
    1.2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1.2.1 羌姆的产生是密宗完成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重要过程
        1.2.2 羌姆是藏传佛教密宗重要的群体宗教仪式
        1.2.3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藏传佛教仪式“羌姆”的起源发展相关文献回顾
    2.2 关于“羌姆”的田野调查
    2.3 关于“羌姆”的艺术鉴赏
    2.4 文献回顾综述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3.1 研究方法
        3.1.1 个案研究方法
        3.1.2 民族志方法(即田野调查)
    3.2 研究内容
第四章 扎什伦布寺“西莫钦波”个案分析
    4.1 扎什伦布寺和格鲁派大师宗喀巴
        4.1.1 格鲁派大师宗喀巴
        4.1.2 扎什伦布寺及其地位确立
    4.2 扎什伦布寺的羌姆历史
    4.3 扎什伦布寺的羌姆场次内容和涵义
        4.3.1 羌姆演出前的准备工作
        4.3.2 羌姆演出的具体内容
    4.4 藏传佛教不同派系的羌姆概况
第五章 宗教仪式传播的特征
    5.1 羌姆产生时就作为佛苯斗争的工具
    5.2 羌姆的五W特征分析
        5.2.1 拉斯维尔的五W模式
        5.2.2 羌姆的“五W模式”分析
第六章 羌姆作为仪式传播的内涵
    6.1 羌姆的三种明显特性
        6.1.1 宗教附属性强为羌姆进行了神化的定位
        6.1.2 羌姆为宗教深奥教义做出了世俗化的阐释
        6.1.3 羌姆用娱乐的元素来迎合观众
    6.2 羌姆是宗教传播的重要工具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
参考书目
致谢
附录一:扎什伦布寺采访简述(1)
附录二:扎什伦布寺采访简述(2)

(2)西藏宗教舞蹈羌姆的舞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西藏宗教及其羌姆
    1.1 苯教与舞蹈及其羌姆
    1.2 藏传佛教与舞蹈及其羌姆
    1.3 羌姆的界定
        1.3.1 羌姆的概念
        1.3.2 羌姆的简单分类
第二章 西藏不同宗教和教派的羌姆之比较
    2.1 苯教羌姆与藏传佛教羌姆之比较
    2.2 藏传佛教不同教派的羌姆之比较
        2.2.1 宁玛教派羌姆
        2.2.2 噶当教派羌姆
        2.2.3 噶举教派羌姆
        2.2.4 萨迦教派羌姆
        2.2.5 格鲁教派羌姆
第三章 西藏宗教羌姆的舞蹈性
    3.1 羌姆表演形式的舞蹈性
    3.2 羌姆表演动作的舞蹈性
    3.3 羌姆构成要素舞蹈的舞蹈性
    3.4 羌姆“伴物”功能的舞蹈性
第四章 西藏宗教羌姆舞蹈的理论与审美
    4.1 羌姆的基本理论
    4.2 羌姆的美学特征
第五章 西藏宗教羌姆的功能性及其传承与发展
    5.1 西藏羌姆舞蹈的功能性
    5.2 西藏羌姆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法舞—羌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自己的创新处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
第一章 藏传佛教寺院羌姆的形成
    1.1 佛教传入西藏
    1.2 佛教舞蹈在西藏的传播
第二章 藏传佛教寺院羌姆的发展
    2.1 宁玛派羌姆
    2.2 萨迦派羌姆
    2.3 噶举派羌姆
    2.4 格鲁派羌姆
第三章 羌姆的表演程式
    3.1 正月祈愿大法会羌姆
    3.2 农历九月二十九日禳灾羌姆
    3.3 七月法会《米拉劝化记》
第四章 羌姆表演的艺术特征
    4.1 羌姆表演中的舞蹈艺术
    4.2 羌姆表演中的面具艺术
    4.3 羌姆表演中的服饰艺术
    4.4 羌姆表演中的音乐艺术
第五章 宗教与舞蹈的关系
    5.1 宗教舞蹈
    5.2 藏传佛教舞蹈“羌姆”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4)简述札什伦布寺卡尔羌姆(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总 论
    一、卡尔羌姆的起源
    二、卡尔羌姆在后宏期流传情况
    三、卡尔羌姆传入格鲁派的情况
    四、卡尔羌姆表演者必备条件
    五、卡尔羌姆的服饰
    六、饰演的一些要求及击鼓的技法等
第二章 分论
    一、为何在札什伦布寺首创卡尔羌姆
    二、卡尔羌姆在班禅传承四辈时期的发展历程
    三、简述卡尔羌姆的宗教内涵
    四、卡尔羌姆的种类
    五、结尾的游憩式表演项目

四、简述札什伦布寺卡尔羌姆(论文参考文献)

  • [1]“羌姆”作为宗教仪式的社会角色和传播功能[D]. 周晓晗.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2]西藏宗教舞蹈羌姆的舞蹈性研究[D]. 徐颖怡. 西藏大学, 2013(S2)
  • [3]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法舞—羌姆[D]. 万代吉. 西北民族大学, 2006(02)
  • [4]简述札什伦布寺卡尔羌姆[J]. 谷格·喇嘛次仁,卓央. 西藏艺术研究, 2004(04)
  • [5]略谈流布康玛县境内的三种传统谐钦[J]. 阿旺松热,阿旺旦增. 西藏艺术研究, 1997(04)

标签:;  ;  ;  ;  ;  

扎什伦布寺噶玛简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