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走近重庆市民

廉租房走近重庆市民

一、廉租房走近重庆市民(论文文献综述)

张伊梦[1](2020)在《基于居民需求的保障房住区户外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以深圳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深圳市商品房价格不断攀升的背景下,针对深圳市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保障性住房政策成为重要且有效的手段,近年来,深圳不断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力度,并且在未来还将延续此态势。政府在不断增加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数量和建设规模,把保障更多人群放在首要目标,忽略了公共空间与居民生活环境的设计,在强调重视人居环境建设和改善的背景下,保障房的质量以及人居环境的提升成为迫切且又实际的问题。本文以深圳市的保障房住区的户外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四个集中建设保障房住区,结合国内外的保障房公共空间建设经验,通过对深圳市的保障房住区案例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对四个调研住区的户外公共空间的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梳理,基于观察法对四个住区的公共空间进行全天候分13个时刻的观察,对居民的活动类型、空间分布、住区公共空间的使用现状有一定的掌握,基于居民使用需求的视角,对深圳市保障房住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访谈,总结既有保障房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如保障房住区人居环境相关研究的滞后与缺失、缺乏人文关怀、空间层次感缺失、设施与活动场地不足、缺乏管理维护等问题。本文基于居民需求与满意度评价,总结归纳深圳市保障房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提出深圳市保障房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并针对已建成保障房住区提出可行性和经济性的优化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对本文研究对象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进行论述,并总结归纳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运用的研究方法,最后设计本文研究框架。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有关住区的研究理论和借鉴国内外成熟保障房的公共空间建设经验。第三章对保障房住区的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住区公共空间的活动特征和需求进行分析。第四章通过实地调研和观察法总结了深圳市保障房住区的户外公共空间现状特征和使用情况。第五章通过访谈和问卷调研,对居民的行为活动特征、使用需求和公共空间满意度评价进行分析梳理,并对深圳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第六章基于前文的理论和调研结论,提出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并对已建成保障房住区的户外公共空间提出优化建议。第七章为本文的结论与展望。

颜云芳[2](2019)在《《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框架研究(1998-2018)》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房地产建设成就显着。1998年国家实施住房市场化改革极大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地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核心产业之一。然而高效益背后,房价高涨、群租房乱象、房地产中介违规经营、保障房质量等问题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本文的研究核心是《人民日报》的房地产报道框架。将以框架理论为基础,运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分析《人民日报》1998年—2018年房地产报道的内容、特征和影响因素。首先,本文提炼《人民日报》的房地产报道框架特征,将其归属为政府官方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民生问题;其次,以话语主体权力变化为依据,将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后《人民日报》的房地产报道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政治话语主导阶段、经济话语崛起阶段、民生话语渐强阶段、多元话语并存阶段,分析每个阶段报道特点、方式、变化和原因;最后,结合媒体内部与社会外部因素,对不同阶段《人民日报》的框架的影响因素如国家政策导向、媒体生产实践等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对策建议。本文认为,《人民日报》的房地产报道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性报道,尤其对房地产市场的不当行为针砭时弊,注重报道平衡,给予多方信源更大的话语空间,严格区分软文与消息,发挥大众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的积极作用。受众也需要提升媒介素养,培养理性的消费观,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物,帮助房地产市场更好地发展。

苏二威[3](2018)在《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路径研究 ——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福利水平的显着提高,“支出型”贫困救助成为新兴的关注点。“支出型”贫困的概念首先被上海市民政局提了出来,试图解决低保边缘家庭的社会救助问题。此类群体收入高于低保线,但由于刚性支出过多,实际生活水平位于低保线以下,且随时都可能坠入低保家庭。由于“支出型”贫困群体致贫因素多,界定难度大,救助政策和救助标准模糊,各地政府从维稳和改善民生角度出发越来越重视对“支出型”贫困的研究。特别是“杨改兰”事件之后,如何对低保边缘的“支出型”贫困家庭进行有效救助以及专业社会工作如何进行有效介入,成为亟待回应和探索的现实社会问题。本文主要以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福利社会学相关理论以及社会选择理论为依据,以文献法总结梳理了“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和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研究经验。以问卷调查法,开展了南岸区“支出型”贫困救助调查和访谈,总结了目前“支出型”贫困家庭呈现的诸如“存在绝对贫困问题”、“因病致贫为主”、“对政府救助渴望度高”、“对物质救助渴望度高”、“对社会工作认识不足”等特点,提出了支出型贫困家庭的几种分类类型、救助群体的分类界定方法、救助标准的选择以及设置救助标准的“七大原则”,并提出了可供南岸区实施的救助方案。认为未来救助政策应往“资金多元化”、“救助主体多元化”、“专业社会工作介入”以及树立“四大救助新思维”等方向转变。总结了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适切性、“支出型”贫困较“收入型贫困”的特点以及社会工作介入中的重点问题。提出了社会工作价值观和理念在未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中的运用领域,特别是无条件接纳、非批判、保密原则、案主自决原则的应用。并根据社工服务中的经验,详细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服务的项目和岗位两种路径选择,认为以专业社工机构购买社工服务将是未来可期的介入路径。通过案例分析法,呈现了介入全过程并总结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介入的必要性、优势和具体通用流程。总结了社区工作与社会工作行政介入的必然性和路径。肯定了社会工作在调动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力量以及在个体服务、家庭能力建设、社区融入等多方面服务上和宏观上修正社会政策、理顺社会关系、充实社会福利体系的专业队伍的作用,得出了在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引导下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将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发展,社会工作介入格局将初步形成的结论。反思了目前“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特别应当注意低保人群中的事实“支出型”贫困家庭存在和资格认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最后畅想了未来社会工作助力建构多元社会救助格局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制度,认为专业社会工作者服务社会救助、服务“扶贫攻坚”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锻炼,救助社会工作、“扶贫社工”将日益深入人心。

李武斌[4](2017)在《西安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90年代后,中国城市进入社会转型阶段。市场化改革使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外来人口大规模流向城市,进一步强化了城市贫困化程度,城市居住问题因而愈发严重。城市贫困阶层受限于居住选择能力,趋向于城市特定区域集聚,形成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反过来,居住空间的集聚,又会进一步固化社会阶层,拉大贫富差距,造成贫困恶性循环,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特别的关注。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又是一座经济飞速发展和人口规模化流动的现代城市。近年来,西安市新城市贫困阶层已经出现,贫困阶层居住空间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西安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了西安市作为研究中国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的实证对象。论文以城市贫困和居住空间经典理论为基础,采用政府统计和社会调查数据,对西安市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包括时间演变、空间分异、空间流动、空间适应和空间正义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基于居住正义原则与共享空间理念,提出了共享居住空间模式与益贫式治贫措施。论文共分为九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指出了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范围和资料来源。第二部分为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首先介绍了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的相关概念,包括贫困、新城市贫困、居住空间等,重新界定了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的概念,并对其核心内涵与空间层次给予重点阐释;其次,对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的经典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构建了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研究的研究范式和指标体系。第三部分为西安市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空间的历史演变。系统地回顾了近三千年来西安市城市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分异的演变过程,指出了西安市现今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格局有其历史基因和动态发展的特征。第四部分为西安市城市贫困阶层与居住空间分异研究。首先指出了西安市社会转型期新城市贫困的标准、规模、构成及特征;基于对西安市常住人口居住条件的大型社会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西安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分异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第五部分为西安城市贫困居住空间的流动性与驱动因素研究。文章不仅定量测算了西安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的流动性程度,而且尝试对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流动性模式及驱动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第六部分为西安城市贫困居住空间的环境变迁与适应性研究。以西安市典型的贫困阶层居住空间-大明宫地区为例,利用居住环境亲密度调查数据,探讨了贫困阶层居住空间变迁与居民适应性的关系。第七部分为西安城市保障性居住体系建设与满意度评价的研究。文中介绍了西安市保障性居住体系的现状特征;以廉租房住户调查资料为依据,对西安市保障性居住体系满意度给予定量评价,并指出影响居住满意度的主要问题。第八部分为西安城市贫困居住治理的理念与措施。基于空间共享与居住正义思想,提出了城市共享空间居住模式和益贫式政策措施。第九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对前八部分进行总结,指出了在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等方面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一些值得改进的方向。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以新城市贫困与城市居住空间理论为基础,将社会分层中的贫困阶层与居住空间中的贫困聚居析出,重新界定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的内涵,并构建了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研究的四层次、新范式和综合指标体系;(2)考虑居住资本缺乏,将贫困阶层扩展到贫困居住阶层,以城市街道办为微空间单元,利用全域调查数据和综合指标体系,定量测度了转型期贫困居住综合指数以及相对应的空间分异特征,并总结了其形成机制;(3)基于调查数据,定量测度城市贫困居住空间流动性,并归纳出流动三阶段:推拉作用下城乡空间流动,贫困居住空间城市化;社会排斥下城市居住空间流动,贫困居住空间边缘化;城市排斥下定居意愿流动,贫困居住空间回流化;(4)以典型贫困居住空间-大明宫地区(多重因素叠加的持久性贫困居住空间)人居环境变动为例,采用居住环境亲密度为核心概念的指标评价体系,计算出大明宫人居环境总系统及各子系统亲密度总得分。原有社会阶层开始解体,新的居住阶层正在形成,不同阶层需要在环境变迁中不断调适自己的居住行为;(5)从城市空间正义原则与空间共享理念出发,构建了城市居住贫困治理的共享空间模式(不同性质居住组团+不同层次的公共空间混合居住=共享居住空间)和益贫式措施。

谭小娥[5](2017)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两栖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与困境 ——以重庆市城口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城镇化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二元结构下的城市经济发展,但其结构失衡问题也造成了包括农民工两栖困境在内的一系列问题。新型城镇化提出了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的原则,无疑是对传统城镇化所面临的结构失衡问题的及时刹车和转型调整,而农民工市民化无疑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显然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也正因为如此,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一直受到学界关注,基于此,本文切换研究视角,以农民工的两栖特性为背景,将目光转向农民工主体的主观看法,探究其市民化的主观意愿和相应的现实困境。本文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实地研究的方法,通过访谈和笔者的实地观察与了解,对重庆市城口县的两栖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的逻辑思路在于,将农民工的两栖性作为研究其市民化问题的客观背景,以两栖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的主观困境为重点,结合具体访谈案例,通过定性分析解剖城乡二元结构对两栖农民工市民化造成的两难困境,并以城乡一元观为理论指导,提出了对未来两栖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建议。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为两栖农民工市民化创造了可行性条件,因此大多数两栖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观意愿强烈,城市对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然而,两栖农民工仍然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影响,其市民化进程受到制度、观念及自身能力的多重阻碍,从而在主观认同、生存状况、权利保障、社会融入度及土地处置上面临着被双重边缘化的两难处境和难以取舍的两难困境。因而,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推进两栖农民工的市民化,关键在于以城乡一元观为指导,在破除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城乡二元制度结构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对农民工作为城市主人的观念引导,并通过努力提升两栖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以期最终实现城乡一元发展,为农民工的市民化创造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陈艾[6](2017)在《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文中指出习近平提出“治国必先治边,治边先稳藏”,凸显了藏区治理的重要性。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国家治理的一般性,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有必要更为深入地寻求区域治理的规律性。藏区独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致其治理应不同于整个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笔者以甘孜藏区为例,采用文献分析及实证研究法,探讨藏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本文的主要发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治理理论主张“政府退、社会进”,即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或“没有政府的治理”。考察甘孜藏区,这一主张应转化为“政府进”、“社会进”,而且更强调政府的强作为,因为甘孜藏区有其特定的治理背景和要素结构。“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试图揭示藏区治理的内在意涵,即历史与区位形塑独有的治理情境,治理的主客体因素的特殊性促成其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甘孜藏区治理的背景、要素、行动的探寻,可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松散治理等不可复制以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共同组合成今天甘孜藏区治理中需要政府强作为的背景。对甘孜藏区治理背景的刻画,可以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描述治理背景,内含着对治理历史的反思及区域地位的重新认知。历史上,中央王朝对康藏的松散型统治不可复制,“以夷制夷”致使土司甚至有能力与中央政府抗衡,在新时期,藏区治理需要多级政府合力强作为。曾经的边缘地区形塑了现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凸显甘孜藏区治理的重要性,更需要政府的合力强作为。甘孜藏区是交通孔道,联结川滇青藏;它作为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它亦是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它更是多民族与多元交汇地。目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矛盾性强造就了甘孜藏区治理难度大的总体情境,其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与较发达地区相比,甘孜藏区呈现出脆弱性交织的特征,自然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维度,并展现在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层面。脆弱性来源于各种风险,既有农牧民的生计风险,也有区域性的社会稳定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影响社会认同;分裂势力的渗透使得维稳任重道远。多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使得区域的矛盾性很强:矛盾突发多发,即内地没有的矛盾藏区有,内地有的矛盾藏区更突出;各种矛盾纠结在一起并容易发生性质变化。这些共同造成了难度极大的藏区治理。“政府+民众”是藏区治理独特的二元主体结构。多主体参与是治理理论的核心认知,内地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民众”的三元主体结构正在逐步形成。藏区理想的治理主体结构的建构,需要引入“外地主体”的概念,即藏区治理应是三个体系的合力,包括政府主导体系、本地社会支持体系、区域外社会支持体系。现实治理过程中,因社会组织缺位,企业极少,藏区治理的实际参与者只有政府和当地民众,政府包括中央、省政府等上级政府以及国家通过制度安排的对口支援政府。政府成为藏区治理最为重要的主体,较之于较发达地区,政府的角色更为多重,职责更重。民众的参与更多地存在于村庄的自组织治理中,力量有限。内容复杂是藏区治理客体结构的重要特征。宏观地看,在藏区的文化-社会-生态结构变迁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规范与社会行为的调适以及民众的心理、信念和行为的调适等,都需要政府“掌舵”,并加以引导和规范。在中观层面,甘孜藏区存在着环境治理与社会治理相互交织、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等,而环境治理、贫困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都呈现出非政府强作为而难以有作为的特征。在村庄层面,社区资源匮乏,导致发展的“内应力不足”,村庄发展需要政府大量供给公共产品,增量社区资源。调研发现,甘孜藏区政府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切合其治理情境。总体上,政府关注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并进一步改善社会关系。具体说来,政府大量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寓服务于管理,缓解社会矛盾;优化工作制度与工作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尊重和引导农牧民,增进诉求表达。这些治理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总之,我们强调,区域治理的规律性探索是治理研究的深化,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应不断延伸的领域。区域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蕴含在历史与现实的共同考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观察中。既需要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突破,也需要在现实的研究与批判中逐渐升华;既需要在宏观场域下发现关联,也需要在相对微观环境中剖析机理。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强调治理的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等。藏族地区治理需与其特殊的治理背景、治理情境、治理结构相契合。

陈晓梅[7](2015)在《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文中认为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起,城市社区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舞台。城市社区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和实现方式,社区文化的发展变迁不仅蕴含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伟大成果,也积淀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面对中国文化中的中国民众,面对中国的文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其实质是一种文化根植过程。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从社区文化建设视角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就具有这样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证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本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具典型意义的传统文化社区——琼花观社区为研究样本,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与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结合起来,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实践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领域,关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城市社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实践。本文以纵向历史的研究视角,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琼花观社区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建设的内容、特点、经验、教训,研究评价各个时期通过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考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城市基层社区各个时期的影响,比较各历史时期社区文化建设的得失,研究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法。本文共有六章,绪论部分对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概况、基本概念厘定、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一章,对琼花观社区的形成过程与历史、革命遗产进行了论述。琼花观社区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近代以来的思想演进、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扬州的传播,为一批革命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土壤。该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成为了建国后社区文化建设丰厚的历史资源。第二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30年的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论述,这一阶段全面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围绕中心任务,全面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以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动员”形式,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十年文革,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健康发展。第三章,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迅速推进。城市开始重视对社区物态文化的保护和更新,大力发展居办经济,有力地改善了民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重要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充分发挥城市基层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核心作用,使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第四章,进入新世纪,社区建设全面展开。在全市的古城保护工作中,琼花社区的物态历史文化价值凸显,社区保护理念下的居民参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形成了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合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进民生,提升社区福利,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先进文化要求融入社区文化建设,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五章,作为全文的总结,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影响社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三个层面,展望未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营养,当代的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民生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巴特尔(BA Teer)[8](2015)在《从我国土地制度演进探索农地制度的改革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我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伟大奇迹,解决了中国13亿人的温饱问题。然而,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面临十分严峻的问题,诸如,农业生产效益低、农地规模小、流转缓慢、产权不清、粗放经营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农地制度已到了必须改革的关键时期。正如吴敬琏教授与厉以宁教授在共同解读改革开放30年得失时尖锐地指出,农村改革最令人不满意的一点是没有解决农村土地制度问题。正是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农地制度为研究对象,用历史分析比较的方法,对我国农地制度的演变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欧洲的土地制度演变历史进行分析,通过中西方农地制度的比较,探索农地制度发展变化的运动规律。分析表明,中西方土地制度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通过比较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诸如:(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是农地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农地制度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且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调整变革。任何超越或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农地制度都会阻碍生产力。(2)在工业革命之后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农经济是不能够长久存在的,必然要受到社会化大生产的排挤,不可避免的走向衰亡。(3)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决定土地的价值取向,公有制主要服务于公共利益,私有制主要服务于私人利益。(4)有效率的农地制度是解放人的制度,也是解放土地的制度。(5)产权明晰是农地制度有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清晰的产权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模糊的产权会抑制经济的发展。(6)租赁经营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重要形式,也是解决土地流动性的有效途径。(7)转型时期农地制度与社会问题——“刘易斯陷阱”相关,关系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发展的问题,农地制度改革与劳动力转移应统筹考虑。同时通过现行制度的历史分析可知,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一系列政策调整,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集体土地所有制出现了产权不清的矛盾;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名不副实,造成了土地的流动性严重不足。这些变化产生的矛盾和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是形成当今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现有农地制度不可克服的矛盾。中西方土地制度的历史演变规律,恰好从历史视角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提供了理性参考。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主张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地制度改革之路。本文立足于土地制度的历史发展长河,展望现代经济发展趋势,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益经验,尊重我国历史传统与现实基础,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实行国有统筹租赁制度是未来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闫帅[9](2013)在《回应性政治发展 ——从发展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观察》文中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频发的社会抗争成为了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背景,为了化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抗争、重构政治秩序,以2003年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新的执政理念的提出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调整政府定位、转变政府职能,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以此为契机,本文对这次政府转型的背景、过程、逻辑和效果进行了研究。这次政府转型主要涉及到了两个变量因素,即作为政府转型诱因的社会抗争和作为社会抗争结果的政府转型,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在导论部分构建了一个“国家—社会互动论”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可以概括如下的逻辑链条:社会需求→政治互动→国家供给→政治发展。这其中,国家供给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被认为是维系政治稳定的主要手段,因此,为了维系政治稳定,国家供给需要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调整和变革,国家的变革又进一步推动了政治发展。由于整个政治发展是国家回应社会的结果,因此,本文又称之为“回应性政治发展”。全文围绕“国家—社会互动论”的逻辑过程展开,依次对当前中国的“社会需求”、“政治互动”、“国家供给”和“政治发展”进行了分析。首先,当前中国的社会需求主要表现为“社会公正”,相关研究集中在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本文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中国逐渐迈向了发展型政府。在此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增长的最大化”,政府将过多的精力放置在了经济增长方面,进而忽视了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这最终造成了分配正义危机。其次,当前中国的政治互动主要表现为“社会抗争”,相关研究集中在第二章和第三章。本文指出,在发展型政府的定位下,为了能够为经济增长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国家实行了“低政治参与”的发展策略,公民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十分有限。因此,面对日益恶化的社会公正问题,民众无法通过制度内的渠道进行利益表达,被迫选择社会抗争这一制度外的利益表达渠道。再次,当前中国的国家供给主要表现为“服务型政府”,相关研究集中在第四章。本文指出,在“社会抗争”的压力机制下,政府为了维持政治稳定,必须回应社会需求。面对民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国家开始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这表现为,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新的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障社会公正、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政策。最后,当前中国的政治发展主要表现为“没有选举的责任”,相关研究集中在第五章。本文指出,不同于西方“因选举而负责”的理论主张,中国在缺乏选举的压力机制下,同样表现出了对于公共服务的关注,是一种“没有选举的责任”。在此基础上,文章又详细分析了“没有选举的责任”在中国出现的社会基础和制度基础,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在考察了中国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过程之后,文章总结指出,当前中国的政治发展虽然总体体现为一种“国家一社会互动论”,但是,这种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并不理想,这体现为:一方面,从互动过程来看,国家与社会缺乏良性的制度互动平台,致使社会抗争兴起;另一方面,从互动结果来看,政府职能转变困难,服务型政府建设遭遇瓶颈。之所以会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民主建设的落后。因此,推进民主建设也就成为今后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议题。中国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为时还不长,本研究也只是一种阶段性的观察,因此,我们的研究不仅没有结束,反而才刚刚开始。

操家齐[10](2012)在《从农民到公民:国家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民工公民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民工的公民权的实现问题。本文主要以历史制度主义和冲突与回应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实证调研、文献分析为技术手段,通过研究国家与农民之间半个多世纪来的互动关系,跟踪中国逐步走向一个现代国家的进程。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国家与农民互相依靠,他们既有紧密合作的一面,也有冲突和博弈的一面,合作促进了现代国家建设,冲突和博弈也同样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现代国家的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不仅国家逐步走向了现代化,同样,占中国人口主体的广大农民也从传统的农民,开始向一个现代公民的身份转换。因此,可以说,农民工争取自己的权益的过程,也是一个农民争取平等公民权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现代国民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农民改变了国家,国家同样也改造了农民,“国民同构”,推进了现代国家建设。本文以农民工的公民权为具体研究视角,先从国家出于快速建设一个现代国家的目的,为稳定农业生产,支持工业和城市建设,通过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限制农民的自由迁徙,使农民无法自己把握经济自由、人身自由谈起,而农民通过争取“包产到户”为手段,顽强争取经济权利,经过近20年的努力终于实现“包产到户”,取得对土地的支配权,从而在经济上实现独立,人身上重新获得自由。从而也为“农民工”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在农民成为农民工的过程中也充满了曲折,为争取合法打工的权利,实现自由迁徙、自由择业,农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通过努力,农民工的身份终于得到认可,成为新兴产业工人的主体。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然而,农民工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依然不能得到平等的保障,在本文中通过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具体分析、描述了农民工各项权利的现状,并分析了原因。近年来农民工争取权利、维护权益的事件越来越多,而且与过去相比出现一些新的动向,本文通过富士康事件、增城事件、本田罢工等典型案例的分析,来把握其中显示出的新趋向。这些事件说明解决农民工公民权问题已经非常迫切,也说明如果引导得法,将有助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熟与发展,同时也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进程。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现代国家的成长与农民的成长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与农民共同成长与进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可以说,农民工争取公民权的过程促进了现代中国的成长与发育。农民工争取公民权的过程是一个冲突与回应的过程。农民在争取公民权的过程中,一直是在扮演着传统不合理制度框架的冲撞者的角色,国家也不断为此调整着既有的制度框架,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双方不断磨合、调适,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民工公民权取得的过程是一个宪政赋权、行政赋权、市场赋权、社会赋权、外力赋权、自力赋权合力共同作用的过程。总体来看当今农民工公民权的进步主要还是来自市场赋权,但长远来看更需要国家主动赋权而不能过分寄希望于市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进步将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农民工在现在和过去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随着农民工关注的焦点从经济权利向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的转移,必将推动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虽然带来了社会的分化,使人们由于身份的不同、财富的多寡而出现社会地位的参差,但是,另外一方面,也使平等、人权、公民、法治等现代性意识深入人心。农民工一方面多数接受了现代教育,在城市生活的熏陶下,其权利意识又得以普遍增强,同时维护自己利益的意愿和能力也得到提高。农民工公民权的回归过程与现代国家的成型过程是同步的,农民工享有同等国民待遇之日,也将是中国完成现代国家建设之时。可以说,在今日中国,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民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可以说农民的权益保障的不完善是国家现代化的最大的不完善,当农民工公民权得以平等实现之时,也就标志着中国已经实现现代国家建设的目标。

二、廉租房走近重庆市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廉租房走近重庆市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居民需求的保障房住区户外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以深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相关概念
        1.2.1 保障性住房
        1.2.2 保障房住区
        1.2.3 住区户外公共空间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和国内外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的建设经验
    2.1 国外住区的相关研究
    2.2 国内相关理论的研究
        2.2.1 保障房建设的相关研究
        2.2.2 住区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
        2.2.3 住区使用人群的相关研究
    2.3 国内外保障房公共空间建设经验
        2.3.1 香港公屋
        2.3.2 新加坡达士岭祖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圳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使用人群特征研究
    3.1 居民需求层次分级
    3.2 城市住区居民户外活动特征及需求
        3.2.1 青少年儿童的户外活动特征和需求
        3.2.2 青年人群户外活动特征与需求
        3.2.3 中年人群户外活动特征与需求
        3.2.4 老年人群体活动特征与需求
    3.3 深圳市保障房住区居民户外活动特征与需求
        3.3.1 深圳市保障房住区使用人群
        3.3.2 深圳市保障房住区居民户外活动特征与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深圳市保障房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建设情况与使用情况
    4.1 案例的选取
    4.2 调研住区公共空间建设现状
        4.2.1 松坪村三期
        4.2.2 深康村
        4.2.3 梅山苑二期
        4.2.4 龙悦居四期
        4.2.5 深圳市保障房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建设评价
    4.3 深圳市保障房住区户外公共空间使用情况
        4.3.1 观察研究方法设计
        4.3.2 观察研究结果分析
        4.3.3 观察研究结果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深圳市保障房住区户外公共空间使用评价研究
    5.1 调研问卷设计
    5.2 调研问卷结果分析
        5.2.1 调研居民基本情况
        5.2.2 保障房居民户外活动时间特征
        5.2.3 居民户外活动类型特征
        5.2.4 保障房居民进行户外活动的影响因素
        5.2.5 保障房居民各类活动空间需求
        5.2.6 深圳市保障房住区居民户外公共空间满意度评价
        5.2.7 问卷结果总结
    5.3 深圳市保障房住区户外公共空间主要问题总结
        5.3.1 活动场地与活动设施不足
        5.3.2 缺少人文关怀
        5.3.3 规划布局缺乏层次性
        5.3.4 空间环境设计追求形式化
        5.3.5 相关研究和规范的落后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深圳市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与优化建议
    6.1 深圳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6.1.1 安全性原则
        6.1.2 舒适性原则
        6.1.3 可达性原则
        6.1.4 经济性原则
        6.1.5 高效性原则
        6.1.6 生态性原则
    6.2 设计策略
        6.2.1 交通空间
        6.2.2 广场空间
        6.2.3 康体健身空间
        6.2.4 景观绿化空间
        6.2.5 儿童活动空间
        6.2.6 架空层空间
        6.2.7 运动空间
    6.3 深圳市已建成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的优化建议
        6.3.1 竖向扩展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6.3.2 高效利用现有空间
        6.3.3 步行空间优化建议
        6.3.4 增加休憩设施的公共空间优化建议
        6.3.5 照明系统优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框架研究(199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框架理论研究
        1.2.2 房地产报道研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的框架分析维度
    2.1 样本选择
    2.2 类目制定与分析
        2.2.1 报道时间
        2.2.2 报道议题
        2.2.3 报道体裁
        2.2.4 报道倾向
        2.2.5 报道地域
        2.2.6 报道来源
    2.3 房地产新闻项目交叉分析
        2.3.1 报道议题与报道倾向交叉分析
        2.3.2 报道议题与新闻来源交叉分析
        2.3.3 新闻来源与报道倾向交叉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房地产报道框架阶段性变化及特征
    3.1 政治话语主导阶段(1998-2000)
    3.2 经济话语崛起阶段(2001-2007)
    3.3 民生话语渐强阶段(2008-2011)
    3.4 多元话语并存阶段(2012-2018)
第4章 房地产报道框架的影响因素
    4.1 政治话语主导阶段原因分析
        4.1.1 国家政策导向
        4.1.2 新闻生产实践
    4.2 经济话语崛起阶段原因分析
        4.2.1 房地产产业成为经济支柱
        4.2.2 媒体逐渐市场化
    4.3 民生话语渐强阶段原因分析
        4.3.1 自身“民本化”转型
        4.3.2 资本追逐效益
    4.4 多元话语并存阶段原因分析
        4.4.1 媒介“去中心化”
        4.4.2 政府执政理念更新
        4.4.3 公民参与意识增强
第5章 结论与思考
    5.1 《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建议
        5.1.1 增强舆论监督,做好社会公器
        5.1.2 平衡多方信源,提升报道质量
    5.2 受众解读房地产报道的思考
        5.2.1 提升媒介素养
        5.2.2 培养理性消费观
        5.2.3 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5.3 研究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路径研究 ——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支出型”贫困成为新兴的关注点
        1.1.2 政府高度重视对“支出型”贫困的研究
        1.1.3 社会工作如何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亟待回应和探索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研究综述
        1.3.3 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4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5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社会工作
        2.1.2 社会救助
        2.1.3 支出型贫困家庭
    2.2 理论依据
        2.2.1 发展型社会政策
        2.2.2 福利多元理论
        2.2.3 社会选择理论
第三章 “支出型”贫困家庭现状调查与救助分析
    3.1 南岸区“支出型”贫困调查情况概述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发现
    3.3 “支出型贫困家庭”的分类界定和救助标准
        3.3.1 “支出型贫困家庭”的分类界定
        3.3.2 “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救助标准
    3.4 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政策的发展方向
    3.5 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适切性以及介入重点、难点分析
        3.5.1 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适切性
        3.5.2 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重点、难点分析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路径分析
    4.1 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介入
        4.1.1 价值观和理念的融合
        4.1.2 个性化的服务对象甄别、需求评估与服务设计
        4.1.3 无条件接纳、非批判、保密原则、案主自决原则的应用
    4.2 社会工作服务介入路径分析
        4.2.1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
        4.2.2 岗位社会工作介入救助过程分析
        4.2.3 项目社会工作介入救助过程分析
        4.2.4 介入的保障机制
    4.3 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分析
        4.3.1 个案社会工作介入案例分析
        4.3.2 小组社会工作介入案例分析
        4.3.3 社区社会工作介入分析
        4.3.4 社会工作行政介入分析
第五章 总结、反思与展望
    5.1 总结
    5.2 反思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南岸区支出型贫困家庭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4)西安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贫困是世界级研究课题
        1.1.2 贫富差距扩大引发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问题
        1.1.3 快速城镇化加剧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问题
        1.1.4 全球化时代减贫:千年发展目标与住宅人权宣言
        1.1.5 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的西安样本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2.3 人文情怀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研究说明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说明
    1.5 研究范围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范围
        1.5.2 数据说明
    1.6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贫困
        2.1.2 新城市贫困阶层
        2.1.3 城市居住空间
        2.1.4 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
    2.2 基础理论
        2.2.1 社会分层与城市贫困阶层理论
        2.2.2 城市居住空间理论
        2.2.3 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社会分层与居住空间的互动逻辑学
    2.3 国内外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的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3.3 西安市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的理论综述
        2.3.4 理论研究评述
    2.4 研究范式与指标体系设计
        2.4.1 城市居住阶层化
        2.4.2 居住特征综合指标体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西安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空间分异的历史演变
    3.1 地理基础
    3.2 历史基因
        3.2.1 城市兴起与社会分化
        3.2.2 社会分层的根源
        3.2.3 居住空间阶层化
    3.3 古代城市居住空间分异
        3.3.1 两周时期
        3.3.2 秦汉时期
        3.3.3 隋唐时期
        3.3.4 明清时期
        3.3.5 古代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总体特征
    3.4 近现代城市居住空间分异
        3.4.1 近代工业化时期
        3.4.2 现代工业化时期
        3.4.3 社会转型时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西安市新城市贫困与居住空间分异
    4.1 西安市新城市贫困阶层
        4.1.1 官方城市贫困线与贫困人口
        4.1.2 本文贫困线与贫困人口
        4.1.3 西安城市贫困居住阶层的构成
        4.1.4 西安城市贫困居住阶层的基本特征
    4.2 西安市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分异的测度
        4.2.1 方法说明
        4.2.2 指标解释
        4.2.3 计算结果
        4.2.4 因子分析
        4.2.5 居住因子空间分异
        4.2.6 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综合指数
        4.2.7 贫困阶层居住空间聚类
    4.3 西安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
        4.3.1 市场化改革下居住资本缺失
        4.3.2 历史文化影响下贫困文化空间形成
    4.4 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引发的问题
        4.4.1 “类贫民窟”增长加快
        4.4.2 贫困恶性循环
        4.4.3 贫困阶层居住空间多重挑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安市贫困阶层居住的空间流动与驱动因素
    5.1 我国贫困阶层的社会流动与贫困再生产
        5.1.1 我国人口流动的新势态
        5.1.2 社会流动与贫困再生产的关系
        5.1.3 居住空间流动与贫困再生产的关系
    5.2 研究方法
        5.2.1 假设与说明
        5.2.2 数据来源
        5.2.3 贫困阶层空间流动状况的初判断
        5.2.4 居住空间流动测度:迁移指数
    5.3 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的空间流动模式与驱动因素
        5.3.1 流动模式与三阶段
        5.3.2 流动类型
        5.3.3 驱动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西安城市贫困空间的环境变迁与适应性
    6.1 城市人居环境研究与本文侧重点
        6.1.1 城市人居环境理论
        6.1.2 本文侧重点
    6.2 西安大遗址贫困居住空间概述
        6.2.1 环西安贫困居住空间带的形成
        6.2.2 大遗址贫困空间典型空间-大明宫地区
    6.3 大明宫地区居住环境变迁评价
        6.3.1 研究方法
        6.3.2 数据来源
        6.3.3 指标设计与模型构建
    6.4 城市贫困居住环境变迁下的适应性分析
        6.4.1 居住阶层的变迁与适应
        6.4.2 居住环境的变迁与适应
        6.4.3 家庭、邻里结构的变迁与适应
        6.4.4 民俗文化的变迁与适应
    6.5 对大明宫区域居住环境改善的思考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西安市保障性居住体系与居住满意度评价
    7.1 居住状况与心理体验的关系
        7.1.1 居住状况对居住者心理体验的影响
        7.1.2 保障性居住心理体验研究较少
    7.2 西安市保障性居住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7.2.1 西安市保障性居住制度的演变
        7.2.2 西安市保障性居住体系
        7.2.3 西安市廉租房建设与空间分布
    7.3 西安市保障性居住体系满意度评价
        7.3.1 研究设计
        7.3.2 调查对象与数据来源
        7.3.3 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状况调查
        7.3.4 贫困阶层居住空间满意度评价
    7.4 保障性居住困难与存在问题
        7.4.1 保障困难
        7.4.2 存在问题
        7.4.3 形成原因
        7.4.4 政策建议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西安城市贫困居住治理的思想与措施
    8.1 城市贫困居住治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8.1.1 贫困居住治理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命题
        8.1.2 当前西安城市贫困居住治理的政策现状与存在问题
    8.2 城市贫困居住空间治理的共享理念
        8.2.1 共享居住空间是城市贫困治理的基本理念
        8.2.2 城市共享居住空间的基本原则
        8.2.3 混合居住:共享居住空间的实践导向
        8.2.4 共享居住空间模型的构建
    8.3 共享居住建设的支柱体系与益贫式治理措施
        8.3.1 共享居住建设的支柱体系
        8.3.2 益贫式治理措施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结论局限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两栖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与困境 ——以重庆市城口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一) 研究选点的基本情况和研究方法
        (二) 研究框架
    三、研究综述
        (一) 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
        (二) 文献综述
        (三) 对已有文献的简评及本文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已有研究的理论运用
    二、本文的理论基础
        (一) 两难困境理论
        (二) 最优与次优及理性选择理论
        (三) 城乡一元观
第三章 两栖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与困境
    一、两栖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
        (一) 两栖农民工受到城市“乐业”平台的吸引
        (二) 两栖农民工受到农村“安居”保障的牵制
    二、两栖农民工市民化的可行性和现实困境
        (一) 主观认同:户籍类别已不是身份差异的根本原因
        (二) 生存状况:农民工人生规划的实现受到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的双重制约
        (三) 权利保障:在外“共建”却不能“共享”,在家“福利”成“负担”
        (四) 社会融入:没有家便没有归宿感
        (五) 农村土地:土地是农民工可以被替代的生活保障
    三、两栖农民工市民化的两难困境与理性选择
        (一)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两栖农民工市民化的可行性
        (二) 传统城镇化造就的“二元”结构对两栖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
        (三) 两栖农民工在进退博弈中的保守选择
第四章 两栖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建议
    一、深化二元制度改革以落实两栖农民工国民待遇
        (一) 推行城乡一元的人口登记制度
        (二) 剥离户籍相关制度的城市特权
    二、纠正城乡居民认知偏差并引导其观念转变
        (一) 打破两栖农民工的“守土”观念
        (二) 引导城市主体对两栖农民工的全面接纳
    三、提升两栖农民工能力以发挥其市民化的积极主动性
        (一) 促进两栖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
        (二) 构建两栖农民工多功能的社会关系网络
第五章 结语
    一、结论
    二、本文的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访谈提纲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康藏治理研究的总体状况
        二、历史上的羁縻统治与土司制度的研究
        三、目前民族地区及藏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研究
        四、简要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四、研究对象(个案简述)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治理理论:理论渊源及基本范式
        一、治理:发展的共同话语
        二、公民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治理的公民社会基础及其反思
        一、真的可以“没有政府的治理”?
        二、“进”与“退”:简要的国家-社会关系之思考
        三、“进”与“退”:藏区社会组织条件缺失
    第三节 “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
第三章 治理反思及多边联结带:历史与区位
    第一节 松散:历史上治理政策之弊
        一、王朝的松散管理不可复制
        二、“以夷制夷”:政治二元性,土司等足以与中央王朝抗衡
        三、强硬统治反而不利,需张弛有度
        四、强作为:维护主权、地区稳定
        五、强作为:发展之基
    第二节 多重边缘形塑多边联结带
        一、“中心—边缘”说到“多边联结带”的学理解说
        二、交通孔道:连接川滇青藏
        三、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
        四、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
        五、民族交汇地:文化结点连结多元文化
第四章 难度大:甘孜藏区治理环境的特殊性
    第一节 多重脆弱性交织:治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风险大:脆弱性的源头
        一、生计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
        二、社会稳定方面极具风险:维稳任重道远
    第三节 治理难度大,需要政府主导
        一、治理难度大的具体表现:曾经的门难进、脸难看及其转变
        二、治理中的矛盾性强,需要政府创造性地利用冲突
第五章 二元结构:治理主体结构的特殊性
    第一节 参与是“治理诸要素及其关联”的核心
        一、治理结构:诸要素及其关联
        二、各学科关于治理中“参与”的解说
    第二节 治理主体二元结构:政府不得已而强作为
        一、应然:“外地主体”也应该参与其中
        二、实然:谁在参与社会治理,藏区与其他地区差异显着
        三、谁以什么样的地位和方式参与治理
第六章 内容复杂:治理客体的特殊性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的各种调适,政府“掌舵”
    第二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环境与社会治理的交织
    第三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
        一、大面积慢性贫困的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
        二、村庄贫困治理“契合”村庄社区治理
        三、资源有限,导致“内应力不足”
第七章 政府作用力凸显:努力改善社会关系
    第一节 公共服务改善民生
        一、公共产品供给关照农牧民生产生活
        二、努力托底:关照最贫弱的群体
    第二节 政府行为:寓服务于管理
        一、融为一体:异地迁入人口管理与服务
        二、双法共用:大调解中心及其服务
        三、深入仔细:网格化管理
    第三节 工作制度设置及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
        一、群众工作全覆盖:七项任务
        二、干部找群众:挂帮包、干部驻村包村
        三、门好进、脸好看:便民服务中心及其服务
        四、倾听民声:诉求表达与反复协商
    第四节 尊重、引导农牧民
        一、尊重农牧民意愿
        二、将政府的工作嵌入村庄自组织之中
        三、努力整合农牧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厘定
        (一) 社区
        (二) 文化
        (三) 社区文化及建设
        (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研究概况
        (一) 社区文化研究现状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区的形成及历史、革命遗产
    一、扬州的文化底蕴
    二、琼花观社区的形成
        (一) 从传说到文化景观
        (二) 从文化景观到公共社区
    三、历史遗产:琼花观社区的典型价值
        (一) 典型地反映了运河和盐业对城市风貌的塑造
        (二) 典型地反映了近代扬州思想的碰撞和演进
        (三) 典型地反映了教育转型
        (四) 典型地反映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五) 典型地反映了扬州近代旧资本的转化
    四、革命遗产:建国前扬州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
第二章 前30年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49-1978)
    一、“街居制”:新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
        (一) 街居制的形成
        (二) 街居制行政化的加强
    二、全面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一) 区域物质文化形态的更新与再造
        (二) 宣传工作、思想改造和社会主义教育
        (三) 倡导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风尚
    三、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一) 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二) 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教训
第三章 新时期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78-1999)
    一、“街居”制的恢复和发展
        (一) “街居”制的恢复和完善
        (二) “街居”制向社区制的过渡
    二、本阶段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
        (一) 新时期社区物态文化的变迁
        (二) 大力发展居办经济,成为扬州“第一居”
        (三) 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
    三、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第四章 新世纪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000—)
    一、全面展开社区建设
        (一) 建立社区居委会
        (二) 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实践
        (三) 深化社区服务
    二、社区在古城保护下的复兴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四、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第五章 历史规律总结与未来路径探讨
    一、历史规律总结
    二、未来路径探讨
        (一) 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营养的土壤
        (二) 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
        (三) 民生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
        (四) 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
        (五) 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从我国土地制度演进探索农地制度的改革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1 国内研究
        2.3.2 国外研究
3 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回顾与分析
    3.1 西周时期—井田制
        3.1.1 主要内容及特点
        3.1.2 评述
    3.2 秦汉时期—授田制
        3.2.1 主要内容及特点
        3.2.2 评述
    3.3 隋唐时期—均田制
        3.3.1 主要内容及特征
        3.3.2 评述
    3.4 宋元时期—两田制
        3.4.1 主要内容及特点
        3.4.2 述评
    3.5 明清时期—占田制
        3.5.1 主要内容及特点
        3.5.2 评述
    3.6 小结
4 我国近现代土地制度的回顾与分析
    4.1 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4.1.1 主要内容及特点
        4.1.2 评述
    4.2 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
        4.2.1 主要内容及特点
        4.2.2 评述
    4.3 民国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
        4.3.1 主要内容及特点
        4.3.2 评述
    4.4 土地改革与农民土地所有制
        4.4.1 主要内容及特点
        4.4.2 土地改革的过程
        4.4.3 评述
    4.5 合作化与集体土地所有制
        4.5.1 农业合作化
        4.5.2 主要内容及特点
        4.5.3 集体土地所有制形成的原因
        4.5.4 集体土地所有制形成的过程
        4.5.5 评述
    4.6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集体土地所有制
        4.6.1 大跃进运动
        4.6.2 主要内容及特点
        4.6.3 人民公社带来的严重后果
        4.6.4 评述
    4.7 小结
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性认识
    5.1 当前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
    5.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创新
    5.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面临的困境
    5.4 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5.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演变分析
        5.5.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的诱因及需要变革的问题
        5.5.2 当前农地制度变革的主要内因及其发展的可能结果
6 西方发达国家的土地制度演变
    6.1 古代奴隶主贵族制
        6.1.1 主要内容及特点
        6.1.2 评述
    6.2 中世纪封建领主采邑制
        6.2.1 主要内容及特点
        6.2.2 评述
    6.3 近代欧洲革命所进行的土地改革
        6.3.1 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6.3.2 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方式
    6.4 现代发达国家的农地制度
        6.4.1 主要内容及特点
        6.4.2 现代发达国家农地制度的发展趋势
    6.5 小结
        6.5.1 欧洲农地制度特殊之处
        6.5.2 欧洲农地制度不足之处
7 中西方土地制度发展史的比较及启示
    7.1 中西方土地制度的相同之处
    7.2 中西方土地制度的差异之处
    7.3 启示
    7.4 未来我国农地制度的改革目标
        7.4.1 改革目标确定的原则
        7.4.2 未来我国农地制度的改革目标
8 中国农地制度面临的深层矛盾、社会转型趋势及几种理论主张
    8.1 中国农地制度面临的深层矛盾
        8.1.1 集体土地所有制存在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产权不清
        8.1.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流动性不足
        8.1.3 现行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制度)具有不可持续性
        8.1.4 中国“刘易斯陷阱”问题矛盾根源——制度和权利的缺失
        8.1.5 小结
    8.2 当前农地制度面临经济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
    8.3 关于对当前农地制度的几种理论政策的评述
        8.3.1 私有化主张论
        8.3.2 集体土地所有制完善论
        8.3.3 国有永用制主张论
        8.3.4 小结
9 国有统筹租赁制度是未来我国农地制度的发展方向
    9.1 基本内容及配套政策
        9.1.1 基本内容
        9.1.2 配套政策
    9.2 实行国有统筹租赁制度的作用
    9.3 实行国有统筹租赁制度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优势
        9.3.1 理论依据
        9.3.2 现实优势
    9.4 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9.4.1 历史渊源
        9.4.2 现实基础
    9.5 经验借鉴
        9.5.1 经验借鉴
        9.5.2 反面教训
        9.5.3 国有租赁的成功模式
    9.6 实证分析
        9.6.1 帕累托最优经济分析
        9.6.2 东部发达地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退出意愿调查
        9.6.3 中西部地区农民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调查
        9.6.4 欠发达地区农民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调查分析
        9.6.5 小结
    9.7 实例证明
        9.7.1 土地(承包权)换社保的几种模式
        9.7.2 土地(承包权)换社保的实例证明
        9.7.3 土地(承包权)换社保的效果和作用
    9.8 小结
10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2.1 正视现行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政策的变化
        10.2.2 坚持正确的制度创新原则
        10.2.3 及早开展制度转换的顶层设计
    10.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回应性政治发展 ——从发展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聚焦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设计
第一章 告别全能:发展型政府的兴起与实践
    第一节 回应经济发展的转型
        一、作为背景的全能型政府
        二、全能型政府的制度困局
        三、迈向发展型政府
    第二节 发展型政府的中国实践
        一、经济政策导向的治理
        二、发展理念的制度实践
        三、稳定理念的制度实践
    第三节 发展型政府的制度绩效
        一、从经济增长到政治发展
        二、迈向基础性权力
        三、地方与社会的复兴
第二章 治理困局:发展型政府的异化与危机
    第一节 发展理念异化与分配正义危机
        一、发展理念的异化:GDP崇拜
        二、分配正义的理想标准:政府过程的视角
        三、政府职能错位与分配正义危机
    第二节 稳定理念异化与利益表达困境
        一、稳定理念的异化:刚性稳定
        二、利益表达的理想方式:公民参与的视角
        三、政府分类控制与利益表达困境
    第三节 从治理异化到治理危机
        一、治理异化:国家能力的畸型发展
        二、治理危机:社会抗争的转化升级
第三章 社会何求: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公正
    第一节 社会需求的转向
        一、民众行动的议题指向:社会公正
        二、民众行动的基本属性:依法抗争
    第二节 需求背后的权利逻辑
        一、权利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公民与政治权利优先的西方逻辑
        三、经济与社会权利优先的中国观念
    第三节 需求转向的社会基础
        一、我们是一个公民社会吗?
        二、中国政治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四章 政府何为:从发展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
    第一节 回应社会公正的转型
        一、何谓服务型政府:从舶来词到本土化
        二、迈向服务型政府:从必要性到可行性
    第二节 服务型政府的中国实践
        一、社会政策导向的治理
        二、政府积极职能的回归
        三、政府消极职能的回归
    第三节 服务型政府的制度绩效
        一、国家能力的重构
        二、行政民主的兴起
第五章 政治发展:政府转型的逻辑与效果分析
    第一节 政府转型的内在逻辑:回应性政治发展
        一、政府转型的实践特点:从抗争到回应
        二、政府转型的理论思考:回应性政治发展
    第二节 政府转型的现实效果:没有选举的责任
        一、没有选举的责任:基于一般理论的考察
        二、没有选举的责任:基于一般实践的考察
    第三节 政府转型的未来展望:困境与超越
        一、政府转型的困境
        二、对于困境的超越
结语:在国家与社会互动中理解中国的政治发展
    一、过程中的“国家—社会互动论”:政府转型的特征
    二、结论中的“国家—社会互动论”:离理想有多远?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10)从农民到公民:国家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民工公民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国家的规制与农民的回应
    一、缘起:正视“熟悉的陌生人”
    二、意义:农民与国家的现代化
    三、文献综述
        (一) 公民权
        (二) 农民公民权
        (三) 农民工公民权
        (四) 问题的根源
        (五) 解决之道
    四、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一) 理论方法
        (二) 实证方法
第二章 不屈的抗争:包产到户的实现与自由身份的获得
    一、弱者的武器:农民“反行为”
    二、把颠倒的颠倒过来:包产到户的顽强回归
    三、人民公社的废除和农民自由身份的初步恢复
第三章 遏制与突破:农民工流动大潮的形成
    一、改革开放前农民工政策的演进
    二、改革开放后民工潮的兴起
        (一) 清退“盲流”
        (二) 离土不离乡
        (三) 离土又离乡
        (四) 阻遏中的前行
        (五) 拐点:孙志刚事件与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
第四章 中国奇迹的创造者与“非完整公民”身份
    一、农民工的贡献
    二、“非完整公民”身份
        (一) 政治权利
        (二) 经济权利
        (三) 社会权利
第五章 抗争的新趋势——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
    一、无望弃世与消极抗争:富士康跳楼事件剖析
        (一) 恐怖的“十连跳”与“富士康”代工王国
        (二) 泰勒制流水线下的三重“异化”悲剧
        (三) 各方回应与富士康后危机时代的“围城困境”解析
    二、失范性抗争:“砍手党”案例剖析
        (一) 黑道乡村:砍手党的家族背景
        (二) 堕落渊薮:砍手党在城市的聚居区
        (三) 从受辱者到抢劫犯:几位主犯的人生曲线
        (四) 原因透析
    三、暴力型集体抗争的典型范本:潮州事件及增城事件
        (一) 不应发生的“雄起”
        (二) 非典型维权
        (三) 当地政府对事件的回应与反思
    四、新生代农民工理性集体抗争:本田罢工样本
        (一) 劳资理性互动
        (二) 意义:现行制度框架内的维权样本
        (三) 标志:新兴产业工人阶级的崛起
第六章 合力赋权:农民工公民权实现路径
    一、宪政赋权:道义的高度与事实的限度
    二、外力赋权:全球化的力量
    三、行政赋权:责任与利益的博弈
    四、市场赋权:权利的现实来源
    五、社会赋权:成长的力量
    六、自力赋权:以公民的名义
第七章 基本结论
附录一:农民工访谈笔记选登
附录二:农民工诗人杨成军诗两首
附录三:一位农民工的返乡过年日记
附录四:农民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廉租房走近重庆市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居民需求的保障房住区户外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以深圳市为例[D]. 张伊梦. 深圳大学, 2020(10)
  • [2]《人民日报》房地产报道框架研究(1998-2018)[D]. 颜云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3]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路径研究 ——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D]. 苏二威. 重庆工商大学, 2018(07)
  • [4]西安城市贫困阶层居住空间研究[D]. 李武斌.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两栖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与困境 ——以重庆市城口县为例[D]. 谭小娥. 山东大学, 2017(02)
  • [6]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D]. 陈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7]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D]. 陈晓梅. 扬州大学, 2015(10)
  • [8]从我国土地制度演进探索农地制度的改革方向[D]. 巴特尔(BA Teer).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5(12)
  • [9]回应性政治发展 ——从发展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观察[D]. 闫帅. 武汉大学, 2013(07)
  • [10]从农民到公民:国家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民工公民权研究[D]. 操家齐.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廉租房走近重庆市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