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一、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戚晨冬[1](2020)在《临床药师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药学服务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药物合理使用为切入点,通过观察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进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辅助药物的合理使用评价及干预,以及药学监护实践,讨论临床药学服务的研究,探索临床药师在泌尿前列腺科的药学服务模式及工作重点,并根据泌尿外科疾病诊疗的特点,建立泌尿前列腺科专属药学服务。方法:本研究首先回顾性分析260例泌尿前列腺外科病房住院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和辅助用保肝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制定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和辅助治疗使用保肝药物的评价标准,初步评估使用合理性。然后临床药师通过回顾性干预、阶段性专项干预及药学支持下的行政考核等形式,干预泌尿前列腺外科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和辅助用保肝药物使用的管理后,回顾性分析399例经药学服务干预后在泌尿前列腺外科病房住院的患者围手术期两种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及辅助用保肝药物关于用药适应症、药物选择等合理使用情况。进一步调研泌尿前列腺外科1 12例患者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使用情况,采用药物利用评估方法建立“泌尿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使用DUE标准”,制定对应的干预措施进行干预验证,干预时间为半年。通过回顾性分析药学干预后的24例泌尿前列腺外科因结石住院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干预结果验证。最后,结合临床药师参与1例围手术期使用奥氮平引起谷草转氨酶升高的严重不良反应,展开适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的个体化药学服务实践。结果:(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均无差异(P>0.05),在手术后均为甲级愈合,均未出现继发医院感染病例,均无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可以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相关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对比。(2)干预前、后组两组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症中、给药途径的指标合理性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符合泌尿系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药物种类占比要求,从干预前33.8%上升至干预后87.5%,其中第二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占比分别由干预前的0%、21.5%、2.7%上升至干预后的35.1%、26.1%、21.5%。干预前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的选择的合理比例较低,为33.8%;但在临床药师进行干预后该指标的合理比率显着提升,达到87.5%。干预前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的选择合理的比例为14.6%,干预后合理比例升高至85.0%。(3)药学干预前泌尿前列腺外科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药物适应证符合率为57%,使用后72h肝功能监测符合率为58%,给药频次符合率为57%,使用前72h内进行细菌培养符合率为90%;药学干预后泌尿前列腺外科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药物适应证符合率为75%,使用后72h肝功能监测符合率为100%,给药频次符合率为96%,使用前72h内进行细菌培养符合率为100%。(4)在围手术期辅助治疗保肝药使用的禁忌症的指标中,干预前与干预后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准。干预前组在肝功能正常病例数占比达到94.2%的情况下,有83.1%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辅助治疗使用了保肝药物;干预后组在临床药师进行宣教后,肝功能正常病例数占比达到93.0%,同时辅助治疗保肝药物辅助治疗使用保肝药比例降至16.5%。在泌尿前列腺外科干预前组中,围手术期使用的保肝药物主要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病例数达到175例,占比67.3%。在经过临床药师的药学干预后,在干预后组中还原性谷胱甘肽的使用数量为0例,而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的使用病例数也大幅降至66例,占比为16.5%;同时,干预前围手术期辅助治疗保肝药的使用合理数及合理比例较低,为22.3%;但在临床药师进行干预后该指标的合理比率达到90.5%。(5)临床药师协助发现分析1例少见的奥氮平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的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医生采纳了临床药师建议,患者谷草转氨酶升高的严重不良反应得以纠正,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泌尿前列腺外科手术患者用药,可提供规范化的药学监护和药学服务,明显提高了泌尿前列腺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围手术期辅助药物及前列腺疾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药物用药合理性,降低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药物治疗方案,保障前列腺疾病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DUE模式运用于泌尿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临床使用管理,较为规范地促进了医院泌尿前列腺外科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合理使用,效果显着,为建立专科药学服务模式提供借鉴。

许作超[2](2019)在《某院围分娩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对上海市某医院2017年产科围分娩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2.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为标准,同时参考《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2010)》、《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5)》对该院产科围分娩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其应用的合理性。3.根据围分娩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提出具体的改进与优化措施,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减少耐药菌的产生,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方法:1.以2017年度上海市某医院产科2.8万份病历为研究目标,分别从东院、西院、南院随机抽取220、130、55例,共收集样本385例,筛选出229例作为研究对象(详见第一章第四部分)。对229例入选病历进行统计,内容包括:产妇住院号、年龄、诊断、抗菌药物通用名、住院总费用、住院药品总费用、住院抗菌药物总费用、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等。采用回归分析、统计描述分析等方法,对入选病历抗菌药物的整体用药情况进行分析。2.根据围分娩期产妇分娩方式,调查了自然分娩、剖宫产产妇应用抗菌药物的具体现状。3.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2010)》及《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5)》等所推荐用药方案,分析了自然分娩、剖宫产、胎膜早破(剖宫产)应用抗菌药物的3个典型案例,对用药方案及用药过程进行剖析,评价其用药合理性,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1.产妇基本情况。产妇平均年龄为31.41岁;平均孕周38+6.82;平均住院时间为4.39 d;剖宫产率为42.79%;平均抗菌药物费用为73.38元。2.抗菌药物选择。预防应使用的抗菌药物共6大类13个品规,以头孢菌素类中的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和头霉素类中的头孢西丁为主要预防药物。大多数使用的抗菌药物可进入到胎盘和乳汁中。3.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82%,其中剖宫产产妇使用率为100%,自然分娩产妇使用率为29.77%。胎膜早破产妇使用率为78.26%,小于18 h以下的胎膜早破产妇5例,未使用抗菌药物,也未出现感染。4.用药时程。64.10%的自然分娩产妇和80.61%的剖宫产产妇用药时程不超过24 h;5.13%的自然分娩产妇和4.08%的剖宫产产妇用药时间超过了 48 h,分别为2例和4例。胎膜早破产妇用药时程均不超过48 h。5.剖宫产产妇用药时机。在剖宫产预防用药的98例产妇中,88.77%的产妇采用断脐后给药1次+术后给药1次的方式(或术中再追加1次)。单一术后给药的仅2例;采用术前给药的有9例,多为术前口服给药和出院带药。6.人均抗菌药物使用种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人均使用种数为0.86种,30岁以下年龄组平均为0.82种,35岁以上年龄组平均为1.16种。7.给药途径、溶媒选择及联合用药等符合规定。注射与口服给药方式并存;溶媒选择为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二联用药为头孢唑林或头孢拉定与替硝唑联用,无三联以上用药情况。8.在优化改进措施3个月后,随机抽查了 2018年11月~12月份出院病历50份进行医嘱点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符合度为 96.00%。结论:上海某医院产科围分娩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整体上较为规范,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产妇药物选择不适宜、用药时机不当及用药时程偏长等。当前,该院产科围分娩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尚存在部分差距。为进一步提高围分娩期抗菌药物预防合理性使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在产科的实施。在当前完善的抗菌药物监督管理、临床路径以及AMS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完善信息管理方法,深化临床药学工作,加强同医护人员的交流与合作,使临床药师完全融入医疗团队,共同参与临床用药方案的制定,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利于降低费用支出,节约资源,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黄艳梅[3](2019)在《痔围手术期不使用抗菌药物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和讨论痔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不应用抗菌药物的可能性。方法:我们将萍乡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从2018年7月到2019年3月接受混合痔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整个的围手术期均不应用抗菌药物来治疗;对照组:术前30 min选择头孢唑林钠1-2 g加入氯化钠100 ml静滴一次,术后给予同等剂量的抗菌药物静脉注射治疗(1次/12 h),术后给药时间为24小时,不超过48小时。统计两组病人术后体温升高情况、白细胞计数的变化、术后创面感染率及住院时间、痊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通过对比两组数据的变化是否存在差异性,得出结论。统计学处理:将数据的录入excel,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愈合时间以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来表示,术后体温升高例数、术后白细胞升高例数、术后创面感染率等数据用X2检验来分析。将T>0.05及P>0.05设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别,术后体温升高情况、术后患者白细胞计数、创面感染率和住院时间、痊愈时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术后药物不良反应则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痔疮手术的围手术期期间不应用抗菌药物不会导致术后患者体温升高和白细胞计数升高,也不增加手感染的发生率,不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痊愈时间,相反,还能降低术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刘双双[4](2019)在《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干预效果分析》文中指出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中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其费用支出也是占住院费用中最多的。目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已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不但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甚至能诱发出现多重耐药细菌(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MDRS),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全国各种医疗机构,包括各级医院,尤其是社区服务站,以及各种乡镇卫生所的过度使用,它不仅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更导致相关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a dverse drug reacion,ADR)和耐药菌株的频繁出现。据相关报道,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应用抗菌药物最严重的国家。依据中国四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对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调研资料显示: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联合用药、药物敏感试验等情况,以及抗菌药物费用支出等方面均超过国际标准。随着我国对抗菌药物使用越来越重视,管理越来越严格,且逐渐与国际同步化,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胸外科患者多为高龄,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手术时创伤大、时间长、出血量多等容易导致感染,术中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和麻醉时间的延长,更增加了术后感染的风险。因担心术后感染,胸外科术后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较长,且使用抗菌药物的级别较高。因此,加强对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促使抗菌药物应用趋于合理化,对预防和控制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感染,促进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评价抗菌药物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干预效果,探讨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方法,为胸外科抗菌药物管理提供依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2016年胸外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2018年胸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组。自2016年12月起,我院根据国家卫生计划委员会颁布的最新抗菌药物应用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规定》,针对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现象建立了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在胸外科进行了持续干预。评价两组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用药时机、用药时间、用药剂量、联合用药等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用及住院总费用。结果:1两组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用药剂量和联合用药合理率以及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用药时机、用药时间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住院总费用较对照组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我院制定的胸外科抗菌药物应用干预措施切实有效,提高了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水平,能明显降低胸外科患者抗菌药物费用和缩短一定的术后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患者术后感染率。2本研究为其他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关制度及政策探索了有益的管理经验,并提供了有效的、有力的证据。

李静,高赟赟,鹿艳,李圣惠,李宪超[5](2019)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管理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术后感染一直是困扰外科医师的一大难题,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能有效地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但抗菌药物若使用不当或滥用,不仅不能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反而会引起耐药菌株的大量出现,给患者带来危险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强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国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以及管理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有效管理提供依据。

陈卓[6](2018)在《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调查分析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对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3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应用种类及应用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有115例,预防应用率为38.33%;115例抗菌药物病例中,主要为使用一种抗菌药物的单一用药,其中以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的使用频率最高,分别占50.43%、35.65%,联合用药4例,为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联合硝基咪唑类;115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率为16.52%,其中药品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及用药疗程不合理分别占36.84%、21.05%及15.79%。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尚存在不合理现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化管理,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冯燕,李薇,王来成[7](2018)在《某院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某院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使用电子病历系统检索2016年1012月出院的268例妇科手术病历,记录患者情况、手术切口类型、给药时机、药品选择、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信息,得到围手术期抗菌药物运用的基本状况并对其合理性加以分析。结果:所抽手术病历中62例为Ⅰ类切口,206例为Ⅱ类切口,无Ⅲ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100%,使用品种多为β-内酰胺类、硝基咪唑类。大部分初次用药时机为术中追加,小部分在术前0.51h初次给予抗菌药物。清洁手术的平均用药时间为(2.81±0.7)d,清洁-污染手术为(3.23±1.6)d。抗菌药物单独使用率为5.97%(16/268),二联用药率为94.03%(252/268),无三联用药。结论:该院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过高,且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如给药剂量及频次不合理、品种选择不适宜、用药时机和疗程不当等,应根据调查情况及时规范该院对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

赵明琴,粟珊,汪明群,陈乾,杨安强,朱必刚[8](2018)在《我院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调查及合理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进一步提高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我院2016年1-12月神经外科的794例住院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就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结果:794例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有433例在围手术期预防使用了抗菌药物(均只使用了1种药品),预防使用率为54.53%;使用例数占比居前2位的是头孢唑林(51.73%)和头孢呋辛(21.48%)。433例患者中,于术前30 min1 h开始用药的占85.45%;用药维持时间≤24 h的占68.36%;主要的2种预防用药不合理情况是预防用药维持时间过长(31.64%)和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当(26.10%),此外还有用药时机不当(14.55%)等。结论:我院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仍存在预防用药品种选择不当、用药时机不当、用药维持时间过长等不合理情况,须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促进该领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章超,李鸿武,沈娟娟,吴琪[9](2018)在《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前后预防用药的合理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前后预防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抽取2016年1—7月期间收治的需手术治疗预防用抗菌药物患者88例资料(作为规范化前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整改后,再抽取2016年8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需手术治疗预防用抗菌药物患者88例资料(作为规范化后组),给予规范化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要求,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用量及其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规范化后组患者预防用青霉素与酶抑制剂、第3代头孢菌素类、第4代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频率明显低于规范化前组(P<0.05),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费的比例均明显低于规范化前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患者规范化预防用抗菌药物,促进了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降低了抗菌药物费用。

丛培阳[10](2017)在《威海某二甲医院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威海地区某二甲医院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情况,验证临床药师干预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化带来的益处,对临床围手术期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做出指导。方法:自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颁布实施前后分别调取威海地区某二甲医院普外科2015年1月6月(干预前,320例)与2016年1月6月(干预后,345例)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围手术期患者病例,摒弃影响围手术期正常治疗过程的因素如:术前合并有其他感染疾病存在的、患者自动出院或转院的、住院期间因各种原因(手术部位感染原因除外)行2次以上手术者、死亡、其他不能搜集完整资料的病例,分别从用药指征、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法用量、联合使用、用药途径及用药疗程等方面对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及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术后切口愈合、住院费用等情况进行分析。对比观察新版本《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临床药师干预对于临床用药的影响,以及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住院费用的影响情况。结果:1.干预前用药指征不合理情况高于干预后,且多存在于Ⅰ类切口手术中,而干预后的不合理现象多与手术患者的感染发生风险有明显关联,干预后用药指征不合理情况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1)。2.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的用药疗程明显缩短(p<0.01)。3.干预前用药主要为头孢菌素类49%,喹诺酮类29%等,干预后用药主要为头孢菌素类79%,克林霉素类13%等,更为符合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选择要求,抗菌药物选择较之干预前明显合理。4.干预前组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用时机把握不好,干预后组术前给药时机把握的合理性较干预前有明显好转(p<0.01)。5.干预前组中出现3例治疗过程中无指征更换抗菌药物,干预后组更换抗菌药物是以标本送检后的细菌培养结果为主要依据,不合理的更换药物及用法得以纠正。6.在联合用药方面,干预后的不合理现象得以消除(p<0.05)。7.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由7.81%提高到38.55%(p<0.05),SSI的发生率由3.12%下降到0.87%(p<0.05),病人住院时间由平均14.89±1.25天缩短为12.14±1.38天(p<0.05)。8.干预后组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物费用及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均较干预前组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1.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指导下,该院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政策,在临床药师的积极实施和临床医师的积极配合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通过各种干预措施的实施,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的意识明显提高,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指征、药物选择、用药疗程、用法用量及标本送检率等方面的合理性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围手术期不合理地预防性应用抗菌的情况较干预前明显减少,降低了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病率、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3.本研究为该院及其他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相关制度及政策提供了有效的、有力的证据,探索了有益的管理经验,为临床药师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患者探索了新的工作模式。

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药师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药学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临床药学与临床药师
    1.2 泌尿前列腺疾病概述
    1.3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
    1.4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辅助治疗药物应用的现状
    1.5 药物利用评价体系
    1.6 课题立项依据
第二章 临床药师干预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研究
    2.1 引言
    2.2 资料与方法
        2.2.1 资料来源
        2.2.2 入选条件及排除标准
        2.2.3 建立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
        2.2.4 药学服务干预措施
        2.2.5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围手术期患者基本情况
        2.3.2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2.3.3 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术后情况
        2.3.4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评价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临床药师运用DUE方法对泌尿前列腺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使用管理实践
    3.1 引言
    3.2 资料与方法
        3.2.1 资料来源
        3.2.2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泌尿外科临床使用DUE标准建立
        3.2.3 基于DUE标准的药学干预措施
        3.2.4 基于DUE标准的干预结果评价
        3.2.5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患者基本信息情况
        3.3.2 建立泌尿外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使用DUE标准表
        3.3.3 干预前药物利用评价情况
        3.3.4 药学干预结果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临床药师干预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辅助用保肝药物使用的研究
    4.1 引言
    4.2 资料与方法
        4.2.1 资料来源
        4.2.2 入选条件和排除标准
        4.2.3 建立辅助用保肝药合理性评价标准
        4.2.4 药学服务干预措施
        4.2.5 统计学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围手术期患者基本情况
        4.3.2 泌尿前列腺外科围手术期辅助用保肝药物应用情况
        4.3.3 围手术期患者使用保肝药物的术后情况
        4.3.4 围手术期辅助用保肝药物合理性应用评价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临床药师参与1例围手术期用药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
    5.1 引言
    5.2 病例资料
    5.3 病例分析
    5.4 病例讨论
    5.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2)某院围分娩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围分娩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现状调查
    2.1 调查方法
    2.2 基本情况
    2.3 自然分娩
    2.4 剖宫产
    2.5 胎膜早破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查结果分析
    3.1 用药合理部分
    3.2 用药不合理部分
    3.3 原因分析
    3.4 案例分析
第四章 抗菌药物应用干预与改进措施
    4.1 保持优势机制
    4.2 措施改进与优化
    4.3 效果评估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论文创新点
    5.4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围分娩期抗菌药物预防(治疗)应用调查表
附录B: 抗菌药物应用评价表
附录C: 作者简介

(3)痔围手术期不使用抗菌药物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痔(hemorrhoids)的概述
    1.2 病因病理
    1.3 痔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1.4 痔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1.5 治疗原则
        1.5.1 非手术治疗
        1.5.2 痔手术疗法
    1.6 研究背景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来源
        2.1.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1.3 病例分组
    2.2 筛选标准
        2.2.1 诊断标准
        2.2.2 入选标准
        2.2.3 剔除标准
    2.3 病人筛选
    2.4 筛选结果
    2.5 研究方法
        2.5.1 观察指标
        2.5.2 切口感染判断标准
        2.5.3 不良反应判断标准
        2.5.4 出院判定
        2.5.5 随访
        2.5.6 临床资料的收集
    2.6 实施步骤
    2.7 技术路线
    2.8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术后体温监测结果分析
    3.2 手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
    3.3 术后创面感染情况
    3.4 平均住院时间、平均痊愈时间
    3.5 药物不良反应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
    参考文献

(4)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干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管理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
    1.1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范围过大、预防使用率高
    1.2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品种选择起点高
    1.3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首次给药时机不当和疗程过长
    1.4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给药剂量和给药频次不合理
    1.5 无指征换药和联合用药
    1.6 其他不合理现象
2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原因分析
    2.1 医疗体制方面的因素
    2.2 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2.3 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知度较低
    2.4 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存在误区
    2.5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技术指导力量缺乏
3 管理对策
    3.1 学习和借鉴国外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的经验
    3.2 制定和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3.3 加大抗菌药物管理和监控力度
    3.4 积极开展宣传和教育
    3.5 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用药指导作用
    3.6 加强多部门协作参与监管

(6)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2.2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分布情况
    2.3 预防使用不合理抗菌药物的情况分析
3 讨论
    3.1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分析
    3.2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分析
    3.3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7)某院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时机:
    2.2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品种选择:
    2.3 抗菌药物用法用量:
    2.4 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疗程:
    2.5 联合用药情况:
3 讨论
    3.1 把握用药指征:
    3.2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机:
    3.3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品种选择:
    3.4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
    3.5 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
    3.6 联合用药:

(8)我院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调查及合理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调查方法
    1.3 评价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和药物类别、品种及占比
    2.2 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机及术中追加给药情况
    2.3 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维持时间
    2.4 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不合理情况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3.2 抗菌药物类别和品种选择
    3.3 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机
    3.4 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维持时间
    3.5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不合理情况
4 结语

(9)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前后预防用药的合理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费用比较
3 讨论

(10)威海某二甲医院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干预措施
    3 调查内容
    4 调查方法
    5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
    6 SSI诊断标准
    7 数据录入方法
    8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基本情况
    2 用药不合理情况
    3 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临床药师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药学服务研究[D]. 戚晨冬.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2]某院围分娩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分析[D]. 许作超. 延边大学, 2019(01)
  • [3]痔围手术期不使用抗菌药物的可行性研究[D]. 黄艳梅. 南昌大学, 2019(01)
  • [4]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干预效果分析[D]. 刘双双. 承德医学院, 2019(03)
  • [5]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管理策略[J]. 李静,高赟赟,鹿艳,李圣惠,李宪超.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9(01)
  • [6]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分析[J]. 陈卓. 现代医药卫生, 2018(21)
  • [7]某院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 冯燕,李薇,王来成. 北方药学, 2018(09)
  • [8]我院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调查及合理性评价[J]. 赵明琴,粟珊,汪明群,陈乾,杨安强,朱必刚. 中国药房, 2018(10)
  • [9]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前后预防用药的合理性分析[J]. 章超,李鸿武,沈娟娟,吴琪. 抗感染药学, 2018(04)
  • [10]威海某二甲医院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比分析[D]. 丛培阳. 青岛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