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层序地层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层序地层

一、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童金南,楚道亮,缪雪,舒文超,郭文伟,吴玉样,苏岳,吴奎,纪开宣,俞映月[1](2021)在《中国三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三叠系海、陆相同时发育,沉积类型齐全,分布广泛,但其分布和发育很不均衡,总体呈现为"南海北陆、东简西杂、下全上缺"的格局。中国南方(包括青藏高原)海相三叠系的基本生物-年代地层框架中,下三叠统直到上三叠统卡尼阶具有区域对比意义,部分标志甚至具有全球对比意义。中国陆相生物-年代地层框架可作为区域陆相地层对比的参照系。在童金南等(2019)对中国三叠纪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磁性地层和化学地层等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三叠纪各区域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进行系统的补充和完善。中国三叠纪地层分区显着受控于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和沉积古地理分异,前者可作为地层区的划分标志,后者着重作为地层分区界线的参考。据此,本文将中国的三叠系划分为10个地层区和若干地层分区,以各地层分区代表性岩石地层序列为基础,借助各地层区综合生物-年代等地层对比标志,结合区域岩相和沉积相演变趋势的关系,建立各地区岩石地层对比关系。本文的地层-岩相-沉积相对比表,不仅完好地表达了印支运动在中国南、北地块间的演变历程,而且也示踪了青藏高原各构造活动带及其间夹的一系列小地块在三叠纪时期的构造活动状态。最后,论文就三叠纪岩石地层对比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岩石地层也应重视其生物-年代属性。

张自力[2](2020)在《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表征与岩性圈闭分布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陆相坳陷型湖盆具有稳定的物源区,沉积储层厚度薄、平面展布范围广,受湖平面升降作用控制明显、储层非均质性强、岩性圈闭成因和分布复杂等特征,这些特征影响了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如何建立大型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格架,确定层序格架下沉积体系及砂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明确不同成因岩性圈闭空间分布规律,成为突破坳陷型盆地规模型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重要问题。本论文基于大量岩心、露头、测井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综合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砂体成因类型、砂体空间结构,以及层序地层格架下岩性油气藏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规律。将陇东地区延长组划分为五个长周期旋回建立了三种层序结构样式;提出了辫状河三角洲砂体4种垂向叠置样式和7种平面组合方式,通过对延长组已知岩性油气藏的精细解剖,确定了陇东地区延长组9种岩性圈闭成因类型。通过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堆砌样式及11个等时界面的识别,将延长组划分1个超长期旋回、5个长期旋回(三级层序)和17个中期旋回(四级层序)。长期旋回LSCⅠ以长10油层组为主,其中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Ⅱ由长92、长91、长82油层组构成,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Ⅲ由长81~长63油层组构成,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Ⅳ由长62~长33油层组构成,包含三个中周期旋回;LSCⅤ由长32~长1油层组构成,包含五个中周期旋回。依据砂泥岩叠置样式、基准面旋回过程的控制因素和对称性特征,将长期基准面旋回划分为低水位基准面缓慢上升为主旋回结构(对应LSCⅠ-Ⅱ)、高水位基准面快速上升缓慢下降型旋回结构(对应LSCⅢ-Ⅳ)、高水位基准面缓慢下降为主旋回结构(对应LSCⅤ)。在中期旋回结构中,多发育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结构为主的非对称性旋回或近对称型旋回结构,而以基准面下降为主的半旋回结构不发育。短期基准面旋回类型可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旋回,向上“变浅”非对称型旋回,及对称型旋回这3类7种结构。陇东地区延长组主要发育西南方向供源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重力流盆底扇沉积以及湖泊沉积,构成了延长组最主要的储集砂体类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道-坝复合砂体、深水浊积扇砂岩。延长组具有复杂的砂泥岩组合样式和空间分布特征,具体为:砂包泥、泥岩嵌入式、砂泥岩交互式、泥包砂、砂岩指状式、纯泥岩段等6种组合样式。不同成因砂体在垂向上构成独立型、叠加型、切叠型和复合型4种叠置样式。将不同旋回过程中砂岩的平面接触关系划定义为7种类型:一体式(孤立式)、溢岸(天然堤)接触式、分流间湾接触式、对接式、侧切式、代替式、河口坝对接式。陇东地区延长组以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其中岩性油气藏分为砂岩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和(物性)非均质性遮挡3类,可进一步细分为砂岩上倾尖灭油藏,砂岩侧向上倾尖灭,河口坝砂岩透镜体油藏,浊积扇砂岩透镜体油藏,薄层河道砂岩物性透镜体油藏,厚层道-坝复合体砂岩物性透镜体油藏,替代式非均质(岩性)侧向遮挡油藏,侧切式非均质性侧向遮挡油藏,破坏性成岩作用物性封闭油藏,建设性成岩作用物性封闭油藏等10种油藏类型。因此,本次依据圈闭成因、砂体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等因素将岩性圈闭划分3类、6亚类、10种成因类型。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的成因和空间分布不仅与长期旋回基准面的升降过程有关,还与沉积期古湖盆底形以及古地形导致的砂岩空间分布和垂向叠置样式关系密切。砂岩透镜体油藏主要为源内油藏,多分布于FS2,FS3,FS4湖泛面(优质烃源岩)附近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及深水浊积扇成因砂体中。砂岩上倾尖灭和(物性)非均质性遮挡油藏多为源外油藏,多以水下分流河道、道-坝复合砂体为主,广泛分布于陇东地区延长组各个层系内部。其中在低水位长期基准面缓慢上升体系域内,沿古湖盆坡折带形成依次上超的砂岩尖灭岩性圈闭。在低水位长期基准面缓慢下降体系域内,则与强烈进积的三角洲一起形成向盆内连续分布的顶部超覆砂岩上倾尖灭岩性圈闭。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道坝复合体岩性圈闭类型多样,以物性封闭和非均质性遮挡岩性圈闭为主。而在高水位基准面缓慢下降体系域及低水位基准面快速下降体系域内,在盆地深水区形成大量与烃源岩互层的重力流盆底扇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综上所述,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的成因具有复杂性,类型多样,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性等特征。古地貌及湖盆底形特征决定了沉积物分散路径和样式,决定了规模型岩性圈闭的空间分布。基准面旋回过程控制了砂泥(储-源)岩时空配置,与沉积期古地貌的匹配控制了岩性圈闭的类型和空间分布规律。层序格架下砂体成因类型和结构特征调整了岩性圈闭成因、形态和空间分布。此外,源、储及油源断层的时空配置决定了岩性圈闭的有效性。

阮壮,罗忠,于炳松,卢远征,谢灏辰,杨志辉[3](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中—晚三叠世盆地原型及构造古地理响应》文中研究表明中—晚三叠世的鄂尔多斯盆地沉积了一套优质的砂岩储层,目前对该套砂岩的成因及其空间分布已经有了成熟的认识,然而在中—晚三叠世鄂尔多斯原型盆地的确切边界位置、盆内古地理演化的构造成因机制等问题上依然存在不少争议。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内及周缘57个露头及165口钻井的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研究,厘定了鄂尔多斯盆地在中—晚三叠世的边界位置并在层序格架下开展了古地理演化研究,同时探讨了古地理演化的构造成因。研究表明:中—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的北部边界从内蒙古的达拉特旗向东延伸至山西大同,东部边界应在山西宁武—太原—太谷—永和—河南安阳—开封—登封一线附近,南部边界为北秦岭(NQT)与华北板块的缝合带(陕西西安—洛南—河南栾川—南召沿线以南),西南以六盘山的西部断层边缘为界,西北界位于贺兰山西部断层边缘带,西部边界延伸至河西走廊盆地的西部边界(甘肃马良沟附近)。在中—上三叠统延长组识别出4个沉积旋回(SQ1—SQ4),代表了从起始阶段(SQ1)到最大沉降阶段(SQ2和SQ3)再到后期关闭阶段(SQ4)的湖泊演化过程。中—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内呈现出北部/东北部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和南部/西南部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汇聚的沉积格局,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在时间上呈现出沉积中心的东—西破坏分异的演化特征。这种古地貌差异和演化主要受控于秦岭—大别山造山带(QDOB)与兴安岭—蒙古造山带(XMOB)的不同构造演化过程。盆地南部的古地理演化主要受控于QDOB的活动,中—晚三叠世勉略洋闭合驱动的北秦岭造山带活化不仅导致盆地南部陡坡带的形成和盆地东南部古地貌的突变,也导致晚三叠世盆地西南部发育一个分隔内克拉通盆地及西南缘类前陆盆地的水下低隆。盆地西部的古地貌演化受控于多种构造机制,中三叠世现今六盘山地区发育一个南北向的低隆区,很可能是盆地东南部的强烈挤压下的远端效应;晚三叠世中期后该低隆区发生下沉,现今鄂尔多斯盆地与河西走廊地区连通,这很可能是由盆地西南方特提斯构造域挤压作用下的盆内挠曲沉降导致的。这些认识不仅是对盆山耦合理论的补充,也对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和天然气的后期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卫刚[4](2020)在《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延长组中下组合是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姬塬油田深部层段石油勘探开发备受关注的新层系。铁边城区块位于姬塬油田东南部,延长组中下组合的长8、长9油层组在J51和W554等多口探评井试获工业油流,显示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对其储层条件、成藏和富集分布规律等研究薄弱、认识不清,制约了勘探开发进程。本文采用钻井地质、岩心描述和样品测试数据约束下的测井解释、储层地质建模与油藏综合评价方法,系统开展了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的物源分析、沉积微相与相控砂岩储层特征及其四性关系研究和油水层识别,并进一步结合油-源对比、成岩-成藏时序关系及其源-储压差驱动力研究,综合探讨了长8和长9油层组的成藏主控因素和有利区分布。主要取得如下几点新的成果及认识:(1)碎屑矿物、图像粒度与岩心描述-测井相分析编图明确了铁边城区块长9至长8油层组的主控物源体系及其沉积微相特征,认为它们主体受控于NW-SE向的(盐-定)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源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近末端的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两种沉积微相。其中,长9油层组上段在研究区西南部夹含有局限半深湖相暗色泥岩沉积,长8油层组在研究区东南部夹含有前三角洲亚相沉积。(2)岩心测试、测井解释与试油试采数据综合分析揭示,研究区长9砂岩属于超低渗-致密储层,孔隙度主值分布在(7~14)%、平均为10.16%,渗透率主值分布在(0.05~3)×10-3μm2、平均为0.46×10-3μm2,有效储层孔、渗、饱参数下限分别为8.0%、0.1×10-3μm2和50%;长8砂岩属于典型的致密储层,孔隙度分布在(4~10)%、平均为6.98%,渗透率分布在(0.01~0.3)×10-3μm2、平均为0.112×10-3μm2,有效储层孔、渗、饱参数下限分别为6.0%、0.05×10-3μm2和31%。(3)储层岩石学与成岩孔隙演化研究表明,研究区接近三角洲前缘末端沉积的长8、长9油层组砂岩粒度较细、石英含量相对较低、长石和塑性岩屑含量较高、经历了强烈的压实作用(减孔率高达61~67%)、较强的晚期碳酸盐及伊利石胶结作用(减孔率接近18~28%)和相对较弱的中期溶蚀作用(增孔率5.1~8.2%),并于早白垩世晚期达到最大埋藏成岩和基本接近现今砂岩样品测试物性的超低渗-致密储层条件。(4)烃源岩与原油样品GC-MS测试资料及其油-源对比分析认为,研究区长8储层原油的17α(H)-C30重排藿烷(C30*)丰度很低、C30*/C30藿烷仅为0.08,C29Ts/C29降藿烷低至0.42,主体属于源自长7油页岩的Ⅰ类原油;长9储层原油的C30*丰度较高,C30*/C30藿烷接近0.28,C29Ts/C29降藿烷为0.77,显示出长7油页岩为主、兼有长9暗色泥岩贡献的Ⅰ-Ⅱ类过渡型原油特征,从而也指示长9油层组暗色泥岩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5)成岩-成藏过程、源-储压差驱动力与成藏有利区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组主要发育超低渗-致密岩性圈闭和低幅度鼻状构造-岩性圈闭两种油藏类型,油气充注成藏与储层成岩致密化近于同步发生在早白垩世中晚期(123~105)Ma的最大埋藏增温期;成藏有利区分布主要受控于有效储层甜点区分布和源-储之间相对较高的过剩压力差(>5.0MPa)驱动力条件。

刘溪[5](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生代时期,鄂尔多斯盆地是在华北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的基础上残延演变而来的叠合盆地,在其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盆地主体长期不均衡的整体升降和地层遭受强烈而不均匀的剥蚀,导致盆地中东部和边部的中生代地层残缺不全甚至剥蚀殆尽或被巨厚的新生代地层掩盖,给原盆恢复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相对于盆地西缘,盆地东南部中生代沉积边界的讨论,多停留于理论分析,缺少实际资料和数据的支撑。并且,中晚三叠世延长期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最重要的油气产出层位,其原始沉积范围认识的欠缺,限制了盆地东南部油气勘探的发展。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今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残留地层的划分对比、沉积相分析及物源研究,利用第一手实测资料和分析化验数据,对中晚三叠世延长期盆地的东部、南部边界进行分析讨论,为恢复盆地原始沉积面貌和探索盆地东南部油气信息提供新的证据。通过典型野外剖面的实测及观察,查明了现今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的分布状态、岩性、厚度等,并将其进行对比,认为宁静地区、沁水地区中三叠世晚期铜川组与晚三叠世延长组、济源地区中三叠世椿树腰组与晚三叠世谭庄组、南召地区中三叠世太山庙组与晚三叠世太子山组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同期地层。全区地层呈现北薄南厚的特征,与构造背景一致。本文运用传统物源分析方法结论为邻区与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关联性较强,碎屑锆石U-Pb定年研究得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物源主要都来自阴山-大青山地区的变质基底与印支期花岗岩,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和济源地区中晚三叠世早中期物源主要来自阴山-大青山地区及华北板块中晚三叠世前沉积地层的再循环,晚期增加了华北板块南缘物源,南召、卢氏、洛南地区物源主要来自北秦岭和南秦岭,南召地区在晚期增加了华北南缘的物源。沉积学研究表明鄂尔多斯东、南部以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沉积为主,局部发育曲流河和辫状河。本文研究认为邻区宁静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沁水地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和浅湖沉积,济源地区发育三角洲和湖相沉积,南召、卢氏、洛南地区以发育深湖沉积为特征,南召还有短暂的冲积扇沉积。无论是时间尺度上还是空间尺度上,从邻区向鄂尔多斯盆地内部沉积相的过渡变化均符合瓦尔特相律,地层厚度的变化也符合中晚三叠世华北板块构造演化背景。综合分析认为,中晚三叠世延长期鄂尔多斯盆地与其东南邻区应属于同一盆地,并未分隔。由于东部未发现边缘相,故而沉积边界不好界定,结合前人研究资料,推测可到石家庄一带。南部由于南召地区底部砾岩的发现以及周至柳叶河地区含砾石英砂岩的出现,推测边界至少可至商丹断裂附近。本文通过对南召地区凝灰岩Hf同位素研究,认为在234Ma左右,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正经历自东向西碰撞的过程,以南召-柞水地区为拐点,东部为碰撞后折返,西部勉略洋还在俯冲。在这个构造背景下,大华北盆地底形和沉积均有响应,最终完成中晚三叠世华北原始盆地沉积面貌的恢复。此外,在上述构造背景下,中晚三叠世时期,现今鄂尔多斯盆地、山西东南部地区以及河南西部地区为统一的大型内陆湖盆,发生了区域性沉降,并在湖盆中心形成了一套暗色油页岩层,即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最有利的烃源岩层——延长组。这一层位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的豫西地区也有丰富的油气显示。因此,这一层位也是这些东南邻区的重点勘探目标。

胡文超[6](2019)在《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龙门山前陆盆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晚三叠世是龙门山构造隆升的重要时期,盆地在该时期由海相沉积转变为陆相沉积。本文以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为研究对象,在对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岩芯和岩石薄片详细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分析测试成果,综合前人研究资料,对研究区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地层的进行层序划分、沉积相平面展布以及对物源区研究分析,研究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的盆地演化过程,为龙门山前陆盆地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得出以下认识:(1)通过对野外剖面和钻井中的沉积学标志和测井曲线标志标志的研究,综合大量前人研究结果,以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为理论基础,对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须家河组层序进行系统的研究,划分3个构造层序(TS1TS3)和6个三级层序(SQ1SQ6)。其中构造层序TS1由层序SQ1构成,层序SQ1相当于须家河组一段,包括马鞍塘组和小塘子组,底部发育灰色灰岩夹灰色泥岩,上部发育灰黑色泥岩;构造层序TS2由层序SQ2和SQ3组成,层序SQ2相当于须家河组二段,主要发育灰色中-细砂岩,层序SQ3相当于须家河组三段,该时期岩性主要为灰黑色泥、页岩夹粉砂岩;构造层序TS3由层序SQ4、SQ5和SQ6组成,相当于须家河组四段至六段,层序SQ4时期主要发育浅灰色中-细砂岩,夹少量粉砂岩和泥岩,SQ5和SQ6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细-粉砂岩和灰黑色泥岩。(2)利用岩石薄片分析、石英阴极发光和碎屑锆石U-Pb测年等分析方法,得出研究区须家河组地层的物源较为复杂。TS1构造层序沉积时期,Dickinson三角图投点显示为物源区主要为克拉通内部,锆石测年以19701720 Ma年龄段为主,物源可能来自华北板块南部、康滇古陆北部;TS2构造层序沉积时期,Dickinson三角图投点显示为物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旋回类型以石英再旋回为主;层序SQ2沉积时期,以470380Ma年龄段为主,层序SQ3沉积时期,锆石样品年龄以19001720 Ma和300250Ma为主,物源区转变为松潘-甘孜褶皱带和秦岭造山带;TS3构造层序沉积时期,Dickinson三角图投点显示为物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旋回类型以石英再旋回和过渡再旋回为主,少量岩屑再旋回,在层序SQ4沉积时期,主要峰值年龄段主要为310210Ma、1050900 Ma和470380Ma,层序SQ6沉积时期,主要峰值为880730 Ma和19701720 Ma年龄段,主要由松潘-甘孜褶皱带和龙门山造山带提供物源。(3)根据研究区须家河组地层中岩石的颜色、古生物、沉积构造、粒度和岩相等特征,以沉积学和岩相古地理学为理论基础,将研究区划分为礁滩相、浅海相、潮坪-泻湖相、海相三角洲、湖相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在层序SQ1时期马鞍塘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礁滩相、泻湖相和潮坪相,小塘子组沉积时期发育潮坪-泻湖相、浅海-陆棚相和海相三角洲相,层序SQ2和SQ3时期以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滨湖亚相沉积为主,层序SQ4时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层序SQ5和SQ6主要发育滨浅湖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须家河组地层中发现大量震积岩,最早发育在小塘子组沉积时期,集中发育在须一段、须二段、须三段和须五段中。(4)结合沉积相和物源分析结果,表明晚三叠世龙门山造山带在小塘子组时期就已经开始发生构造隆升,TS2构造层序沉积时期持续上升,并部分露出水面,盆地完全从海相地层沉积转变为陆相地层沉积,在TS3构造层沉积时期龙门山造山带完全露出水面。

童金南,楚道亮,梁蕾,舒文超,宋海军,宋婷,宋虎跃,吴玉样[7](2019)在《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三叠系分布广泛,海、陆相地层同时发育,既有典型的南海北陆空间分异,也有下海上陆的时间转变,地层结构十分复杂.中国南方拥有三叠系底界的全球年代地层界线层型(GSSP),而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三叠系(尤其中三叠统之上及陆相地层)具有显着的地方性,难以进行全球对比.因此,中国的三叠系既有国际研究的热点,也有地层学研究的科学难题.文章通过系统总结和分析中国三叠纪地层学相关资料,从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磁性地层和化学地层等方面,初步建立中国的三叠纪综合地层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三大构造古地理区的岩石地层序列提出一个框架性的地层对比关系.综合分析表明,虽然经典的三叠纪生物和年代地层学研究是以菊石作为基础的,但牙形石在年代地层界线研究中更具有优势.中国仍具有竞争奥伦尼克阶底界和安尼阶底界GSSP的潜力.借助于二叠纪-三叠纪"过渡层"及相关生物-环境事件标志,结合叶肢介、脊椎动物、古植物等生物地层学研究,能够建立海、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对比关系.碳同位素已成为三叠纪海相地层的有效对比手段,而氧同位素(其所反映的温度变化)和锶同位素则可能是建立海、陆相地层联系的重要桥梁,但目前尚无陆相地层对照研究.鉴于中国三叠系大部分层段以及陆相地层尚难进行国际对比,当前提出的中国三叠纪海、陆相地层建阶方案,对中国三叠纪地层学及相关研究工作还是必要的,但需要在概念上尽量与国际接轨,并尽快加强研究,完善其定义.

潘颖[8](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层序地层与沉积古地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是中国三叠系具有代表性的油气储集地层,近年来发现了安塞、志靖、靖安等亿吨级岩性油田,仍有较大勘探空间。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研究区延长组长8-长6期经历了湖盆迅速发育至鼎盛又衰退的过程,其中油气资源丰富,具有较大勘探意义。本论文依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部项目,采用野外露头观测与测井岩心资料相结合的分析手段,综合运用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学研究方法,进行旋回层序等时性对比和岩相分析,建立区域内地层格架,并划分详细的沉积相,主要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研究区沉积岩石类型属于陆源碎屑岩类,砂岩中岩屑含量普遍较低,一般小于20%,长石和石英含量较高,以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砂岩胶结物多为钙质胶结,杂基含量不高于15%,长石大多为酸性斜长石,石英磨圆程度因沉积环境不同,岩石成熟度西南区域较东北区域相对较低;2.研究区长8-长6期普遍发育有长7期深水泥页岩,在测井曲线表现为明显的高自然伽马、低自然电位特征,是最大湖泛面的标志,具有研究区地层对比的重要意义。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测井曲线层序界面划分的综合研究下,对野外剖面及测井综合岩心剖面进行详细的旋回划分,分析长8-长6段可划分为4个四级旋回,继而根据沉积体系域划分方法,每个旋回又可划分出三个体系域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位体系域(LST-TST-HST),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内地层格架的建立;3.湖盆大部分区域为三角洲沉积相与湖泊沉积相,结合轻重矿物特征、利用砂地比值分析得出研究区主要有东北、东南和西南三大物源区,且西南沉积物离物源相对较近,表现为辫状河三角洲,东北地区表现为曲流河三角洲,湖盆由于构造、气候及物源的综合影响,不具备典型湖相环带沉积特征,结构较为复杂;4.区内长8-长6期均发现有重力流沉积,可见典型浊积岩序列、滑塌构造及无明显层理构造的砂岩,分析第三种为砂质碎屑流,在区内主要分布于三角洲前缘坡折带下,砂岩中部分漂浮泥质团块,砂岩成熟度较低,认为其是湖盆斜坡与中心部位最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区。本论文建立了延长组长8-长6期层序地层格架,阐明了沉积古地理演化特征,并对深水重力流中的砂质碎屑流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与分布特征予以分析,提高了对鄂南地区沉积古地理的整体认识水平,对于近中期优选勘探开发潜力区或目标靶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湖盆深水区勘探开发部署具指导意义。

谭聪[9](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上二叠统—中上三叠统沉积特征及古气候演化》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地台西缘,自古生代中晚期开始发育陆相沉积,其中二叠-三叠系在大部分地区发育完整且相对连续,是研究华北陆块二叠-三叠纪之交古气候和环境演化的重要区域。在二叠-三叠系界线之上发育一套红层,由于其缺少生物化石和标志层,研究难度大。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二叠统-中上三叠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显微镜、扫描电镜、主量、微量元素测定、X衍射矿物组成分析、TOC测定以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等手段,通过11个野外露头剖面,367口井测井资料,27口钻井岩心观察,以古气候、古环境演化为主线,进行了层序地层、沉积相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鄂尔多斯盆地二叠-三叠系界线上下的层序沉积序列,恢复了P/T界线上下的古气候环境演化,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红层的成因和成色机制,并最终厘定了鄂尔多斯盆地上二叠统-中上三叠统沉积相带的分布规律,建立了不同气候环境背景下的沉积相模式。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依据,结合野外露头、钻井岩心以及测井资料将鄂尔多斯盆地上二叠统-中上三叠统划分为4个超长期旋回(SLSC1SLSC4),13个长期旋回。通过地球化学分析认为晚二叠世至中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的气候环境存在显着变化。晚二叠世SLSC1(石千峰组)沉积时期氧化程度相对低,古气候相对温暖湿润;早三叠世SLSC2(刘家沟组与和尚沟组)属于强氧化环境,气候十分干旱炎热;而中三叠世SLSC3(纸坊组)氧化程度变弱,气温降低,转为半干旱半湿润的过渡性气候。中晚三叠世SLSC4(延长组长10长7),湖平面上升到最高,盆地转变为温暖潮湿的气候和相对还原的环境。碳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鄂尔多斯盆地陆相P/T界线上δ13CPDB存在显着负偏,与全球范围内的海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具有可对比性,说明在华北地台陆相P/T界线上同样存在气候突变和生物灭绝等重大地质事件的沉积记录。通过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的下三叠统刘家沟组与和尚沟组的红层是干旱炎热的气候和强氧化环境的沉积产物,以原生成因为主。其红色主要来自于作为染色剂的赤铁矿。石千峰组与纸坊组局部的紫红色红层也是在干旱气候下形成,但干旱程度不及早三叠世,因而其岩石内部含赤铁矿少,且保留一定的有机质和方解石。沉积岩出现不同的颜色主要是由于矿物组成不同,是盆地构造演化和气候环境变迁的结果。本文最终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内不同气候环境背景下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和沉积相模式。早三叠世干旱炎热气候背景下鄂尔多斯盆地发育河流-三角洲-滨湖沉积相,湖盆面积小、水体浅,河流-三角洲分布面积广,砂体为红色、呈分支状,类型单一,以曲流河-三角洲砂体为主。晚三叠世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下鄂尔多斯盆地湖盆面积扩张,水体变深,发育深湖和半深湖沉积相,并出现重力流沉积,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类型丰富,多呈连片状分布,厚度大、面积广。

陈林,陆永潮,邢凤存,胡小辉,杨帅,王超[10](2015)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及充填演化模式》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的地震资料解释、岩石组合类型、测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延长组内共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将延长组划分为1个一级层序(延长组)、2个二级层序(长10-长7、长6-长1)、4个三级层序(长10-长9、长8-长7、长6-长4+5、长3-长1),建立延长组层序地层格架。在分析延长组各个三级层序构成及充填发育过程中的幕式构造演化、物源供给条件、湖平面相对变化及沉积充填特征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区延长组层序充填发育模式,指出每期幕式构造演化下形成的三级层序中的体系域及沉积构成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依据盆地单期及完整多期构造演化下,研究区不同构造部位发育的层序结构及其沉积构成特征,认为多幕式的构造活动分异性以及复杂的构造分布格局是以上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主要控制因素。

二、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三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三叠系的发育和分布特点
2 中国三叠纪生物-年代地层框架
3 中国三叠纪地层分区及岩石地层对比
    3.1 北疆—兴安地层区(I)
        3.1.1 阿尔泰地层分区(I1)
        3.1.2东西准噶尔地层分区(I2)
        3.1.3准噶尔—吐哈地层分区(I3)
        3.1.4 伊宁—中天山地层分区(I4)
        3.1.5 北山地层分区(I5)
        3.1.6 内蒙—大兴安岭地层分区(I6)
        3.1.7 松辽地层分区(I7)
        3.1.8 小兴安岭—南楼山地层分区(I8)
        3.1.9 鸡西—延吉地层分区(I9)
    3.2 塔里木地层区(II)
        3.2.1 塔北地层分区(II1)
        3.2.2 塔中—敦煌地层分区(II2)
        3.2.3 塔西南地层分区(II3)
    3.3 那丹哈达岭地层区(III)
    3.4 华北地层区(IV)
        3.4.1 北祁连—阿拉善地层分区(IV1)
        3.4.2 鄂尔多斯地层分区(IV2)
        3.4.3 晋—豫西地层分区(IV3)
        3.4.4 阴山—辽西地层分区(IV4)
        3.4.5 辽东吉南地层分区(IV5)
        3.4.6 冀鲁皖地层分区(IV6)
        3.4.7 北秦岭—南召地层分区(IV7)
    3.5 昆仑—秦岭—川西地层区(V)
        3.5.1 喀喇昆仑地层分区(V1)
        3.5.2 南祁连地层分区(V2)
        3.5.3 东昆仑—西秦岭地层分区(V3)
        3.5.4 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分区(V4)
        3.5.5 可可西里—巴颜喀拉—马尔康地层分区(V5)
        3.5.6 义敦—中甸地层分区(V6)
    3.6 扬子地层区(VI)
        3.6.1 盐源—丽江地层分区(VI1)
        3.6.2 攀枝花—楚雄地层分区(VI2)
        3.6.3 康滇地层分区(VI3)
        3.6.4 上扬子南缘地层分区(VI4)
        3.6.5 南盘江—右江地层分区(VI5)
        3.6.6 十万大山地层分区(VI6)
        3.6.7 上—中扬子地层分区(VI7)
        3.6.8 下扬子地层分区(VI8)
    3.7 东南地层区(VII)
        3.7.1 湘粤赣地层分区(VII1)
        3.7.2 浙闽粤地层分区(VII2)
        3.7.3 台湾地层分区(VII3)
        3.7.4 海南地层分区(VII4)
    3.8 台东—南海地层区(VIII)
    3.9 西藏—滇西地层区(IX)
        3.9.1 羌北—昌都—思茅地层分区(IX1)
        3.9.2 羌南—保山地层分区(IX2)
        3.9.3 冈底斯—腾冲地层分区(IX3)
    3.1 0 喜马拉雅地层区(X)
        3.1 0. 1 北喜马拉雅地层分区(X1)
        3.1 0. 2 高喜马拉雅地层分区(X2)
4 关于三叠纪岩石地层对比的几个问题讨论
    4.1 关于岩石地层对比
    4.2 关于岩石地层单位的生物-年代属性
    4.3 关于岩石地层名称的选用(同物异名)问题

(2)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表征与岩性圈闭分布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来源、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1.1 论文来源、选题依据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层序地层研究进展
        1.2.2 岩性圈闭成因研究现状
        1.2.3 岩性圈闭研究发展趋势
    1.3 工区地质概况
        1.3.1 区域地质背景
        1.3.2 延长组地层划分
        1.3.3 研究区勘探历程及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存在的问题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划分
    2.1 陆相盆地层序划分
        2.1.1 层序划分原则
        2.1.2 层序边界特征
        2.1.3 层序划分及界面选取
        2.1.4 层序级别及对比
    2.2 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及界面识别
        2.2.1 层序界面识别
        2.2.2 各级层序界面特征
        2.2.3 层序划分及其特征
    2.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2.3.1 露头层序地层格架
        2.3.2 单井层序地层格架
        2.3.3 连井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2.4 层序内部构成特征和表征
        2.4.1 基准面旋回类型与控制因素
        2.4.2 陇东延长组基准面旋回类型及结构特征
        2.4.3 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模型
第3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体系组合
    3.1 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特征
        3.1.1 沉积体系分类
        3.1.2 辫状河三角洲
        3.1.3 湖泊相
        3.1.4 重力流盆底扇
    3.2 关键井沉积相组合
    3.3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3.3.1 LSCⅠ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3.3.2 LSCⅡ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3.3.3 LSCⅢ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3.3.4 LSCⅣ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3.3.5 LSCⅤ沉积相及砂体空间展布
    3.4 延长组古湖盆演化
        3.4.1 层序格架下湖盆充填沉积演化过程
        3.4.2 鄂尔多斯延长期湖盆沉积演化模式
第4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优势储集砂体成因分析
    4.1 陇东地区延长组储集砂体类型
    4.2 陇东地区延长组优势储集砂体成因
        4.2.1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4.2.2 河口坝砂体
        4.2.3 道-坝复合砂体
        4.2.4 重力流盆底扇砂体
    4.3 延长组优势储集砂体空间分布
        4.3.1 优质储集体空间分布
        4.3.2 优势储集砂体的结构
        4.3.3 优质储层的空间分布样式
第5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典型岩性油藏解剖
    5.1 延长组层序格架下生储盖组合
        5.1.1 烃源岩条件
        5.1.2 生储盖组合
        5.1.3 石油类型和分布
    5.2 陇东地区延长组石油富集规律
        5.2.1 原油差异聚集规律
        5.2.2 原油富集成藏控制因素
    5.3 延长组典型岩性油藏特征
        5.3.1 陇东地区岩性油藏类型
        5.3.2 砂岩上倾尖灭岩性油藏
        5.3.3 砂岩透镜体岩性油藏
        5.3.4 物性遮挡岩性油藏
第6章 陇东地区延长组岩性圈闭成因
    6.1 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成因类型
        6.1.1 砂岩上倾尖灭圈闭
        6.1.2 砂岩透镜体圈闭
        6.1.3 物性封闭圈闭
    6.2 岩性圈闭分布
        6.2.1 岩性圈闭的分布特征
        6.2.2 圈闭发育控制因素
    6.3 坳陷型湖盆岩性圈闭综合模型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岩心描述图例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鄂尔多斯盆地中—晚三叠世盆地原型及构造古地理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晚三叠世鄂尔多斯原型盆地边界厘定
    1.1 北部边界
    1.2 东部边界
    1.3 南部边界
    1.4 盆地西部边界
2 原型盆地下的层序地层格架
    2.1 层序地层方法的选择
    2.2 层序界面及层序地层格架
3 原型盆地的古地理演化
    3.1 SQ1旋回古地理
    3.2 SQ2旋回古地理
    3.3 SQ3旋回古地理
    3.4 SQ4旋回古地理
4 区域地球动力学下古地貌响应
    4.1 南北地区的沉积分化
    4.2 盆地沉降中心的迁移
    4.3 盆地西南缘的类前陆沉积样式
    4.4 六盘山古隆起的演化
5 结论

(4)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延长组中下组合勘探开发及研究现状
        1.2.2 低孔渗-致密砂岩油藏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方法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认识
        1.5.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归属
    2.2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
        2.2.1 中生代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2.2 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后期改造特征
    2.3 沉积层序构架及沉积演化特征
        2.3.1 延长组沉积层序构架
        2.3.2 延长组沉积演化特征
第三章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3.1 小层划分对比与界面构造特征
        3.1.1 划分方法及原则
        3.1.2 小层划分与剖面对比特征
        3.1.3 主要小层界面构造特征
    3.2 沉积物源分析
        3.2.1 区域物源分区特征
        3.2.2 研究区沉积物源特征
    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3.3.1 沉积微相划分标志
        3.3.2 沉积微相类型
        3.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剖面特征
        3.3.4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第四章 储层基本地质特征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1.1 砂岩类型与碎屑组分特征
        4.1.2 填隙物组分特征
        4.1.3 砂岩结构特征
    4.2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4.2.1 孔隙类型
        4.2.2 孔喉分布特征
        4.2.3 可动流体表征
    4.3 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4.3.1 成岩作用类型
        4.3.2 成岩阶段及其演化序列
        4.3.3 成岩孔隙演化特征
        4.3.4 成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4.4 储层物性特征
        4.4.1 长8油层组物性特征
        4.4.2 长9油层组物性特征
第五章 储层四性关系及综合评价
    5.1 储层四性关系与储层评价
        5.1.1 储层属性参数的测井响应特征
        5.1.2 储层测井二次解释模型
        5.1.3 小层砂岩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5.1.4 储层分类及评价分区特征
    5.2 有效储层下限及油水层判别标准
        5.2.1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
        5.2.2 有效储层含油饱和度下限
        5.2.3 油水层判别标准
    5.3 油水层解释结果及其分布特征
        5.3.1 油水层二次解释
        5.3.2 油水层剖面分布特征
        5.3.3 储层含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5.4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与综合评价
        5.4.1 储层建模范围与方法
        5.4.2 长8与长9储层三维地质模型
        5.4.3 基于模型的储层综合评价
第六章 成藏条件与油藏类型及其受控因素
    6.1 生烃-成藏期及其源-储压差的控藏因素
        6.1.1 主生烃期与后期油气调整事件
        6.1.2 包裹体测温与油气成藏期次
        6.1.3 主生烃期源-储压差及其控藏因素
    6.2 油-源对比关系及其控藏因素
        6.2.1 样品与实验分析
        6.2.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6.2.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6.2.4 油-源对比及其运聚指向
    6.3 油藏类型及其成岩-成储-成藏受控因素
        6.3.1 油藏类型及其温压和流体特征
        6.3.2 相控储层与成岩作用的控藏因素
        6.3.3 储层致密化过程及其控藏因素
        6.3.4 供烃-成藏模式及其受控因素
第七章 油气聚集有利区预测与评价
    7.1 储层有效厚度及有利区预测
        7.1.1 有效厚度下限
        7.1.2 有效厚度单元圈定原则
        7.1.3 有效厚度单元分布及其属性参数特征
    7.2 油气聚集“甜点区”预测与评价
        7.2.1 评价原则与方法
        7.2.2 油气聚集“甜点区”预测
        7.2.3 油气聚集“甜点区”储量估算
主要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成果及特色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2.3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次级盆地概况
    2.4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及地层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中-晚三叠世地层分布特征
        3.1.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分布
        3.1.2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南部邻区中晚三叠世残留地层分布
    3.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划分
        3.2.1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3.2.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邻区
    3.3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对比
        3.3.1 古生物对比
        3.3.2 盆地东、南部及邻区中晚三叠世地层对比
        3.3.3 延长组及同期地层平面分布特征
第四章 物源分析
    4.1 周缘古陆特征
    4.2 古流向分析
    4.3 岩石学分析
        4.3.1 轻矿物分析
        4.3.2 重矿物分析
    4.4 地球化学分析
        4.4.1 主量元素分析
        4.4.2 微量元素分析
        4.4.3 稀土元素分析
    4.5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4.5.1 锆石分析方法
        4.5.2 锆石样品描述
        4.5.3 锆石U-Pb年龄分布特征
        4.5.4 周缘构造热事件及岩体
        4.5.5 物源区限定
        4.5.6 小结
第五章 沉积相特征
    5.1 岩石类型及颜色特征
        5.1.1 砾岩
        5.1.2 砂岩
        5.1.3 泥岩
        5.1.4 凝灰岩
        5.1.5 碳酸岩
    5.2 沉积结构
    5.3 沉积构造
        5.3.1 层理构造
        5.3.2 层面构造
        5.3.3 变形构造
    5.4 古生物标志
    5.5 沉积相类型
        5.5.1 冲积扇沉积
        5.5.2 辫状河沉积
        5.5.3 曲流河沉积
        5.5.4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5.5.5 曲流河三角洲
        5.5.6 湖相
    5.6 单剖面沉积相分析
    5.7 沉积相剖面对比
第六章 原型盆地探讨
    6.1 原始盆地沉积边界
        6.1.1 东部边界
        6.1.2 南部边界
    6.2 中晚三叠世构造背景探讨
        6.2.1 原位微区Lu-Hf同位素分析方法
        6.2.2 分析结果
        6.2.3 构造背景分析
        6.2.4 构造背景下的沉积响应
    6.3 中晚三叠世原始盆地沉积面貌
    6.4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邻区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附表1 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晚三叠世研究区沉积特征研究现状
        1.2.1 晚三叠世物源研究现状
        1.2.2 晚三叠世沉积相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背景
    2.2 构造分带特征
        2.2.1 松潘-甘孜褶皱带
        2.2.2 龙门山冲断带
        2.2.3 龙门山前缘扩展变形带
        2.2.4 龙门山前陆盆地和龙泉山褶皱带
    2.3 岩石地层划分与特征
        2.3.1 岩石地层划分
        2.3.2 地层特征
第3章 层序地层特征
    3.1 野外剖面及钻井描述
        3.1.1 峨眉荷叶湾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剖面
        3.1.2 荥经青龙乡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剖面
        3.1.3 大邑花水湾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剖面
        3.1.4 乐地1 井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
    3.2 层序划分
        3.2.1 层序划分标志
        3.2.2 层序划分方案
    3.3 层序地层特征
第4章 物源分析
    4.1 砂岩组分特征分析
    4.2 阴极发光特征分析
    4.3 碎屑锆石特征分析
        4.3.1 采样位置及地层特征
        4.3.2 研究区周缘出露基岩年龄
        4.3.3 测年结果分析
    4.4 物源综合分析
第5章 沉积相分析
    5.1 沉积相标志
        5.1.1 岩石的颜色
        5.1.2 沉积构造
        5.1.3 古生物特征
        5.1.4 粒度特征
        5.1.5 岩相特征
    5.2 沉积相的类型及特征
        5.2.1 潮坪相
        5.2.2 三角洲相
        5.2.3 湖泊相
        5.2.4 震积岩相
    5.3 沉积相展布特征
        5.3.1 层序SQ1 期沉积相展布特征
        5.3.2 层序SQ2 期沉积相展布特征
        5.3.3 层序SQ3 期沉积相展布特征
        5.3.4 层序SQ4 期沉积相展布特征
        5.3.5 层序SQ5 期沉积相展布特征
        5.3.6 层序SQ6 期沉积相展布特征
第6章 晚三叠世前陆盆地南部演化过程分析
    6.1 物源演化
    6.2 沉积相演化
    6.3 构造演化
    6.4 盆地南部演化过程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三叠纪年代地层研究历史和现状
3 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框架
    3.1 中国三叠纪年代地层框架
        3.1.1 印度阶 (Induan)
        3.1.2 奥伦尼克阶 (Olenekian)
        3.1.3 安尼阶 (Anisian)
        3.1.4 拉丁阶 (Ladinian)
        3.1.5 卡尼阶 (Carnian)
        3.1.6 诺利阶 (Norian) 和瑞替阶 (Rhaetian)
    3.2 中国三叠纪生物地层框架
        3.2.1 中国海相三叠纪生物地层框架
        3.2.2 中国陆相三叠纪生物地层框架
    3.3 中国三叠纪磁性地层框架
    3.4 中国三叠纪化学地层框架
    3.5 中国三叠纪岩石地层对比框架
4 结论和问题讨论
    4.1 三叠纪年代地层系统及中国建阶
    4.2 三叠纪年代地层对比及生物-环境-年代地层研究
    4.3 三叠纪年代地层框架及延伸研究

(8)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层序地层与沉积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科学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技术路线和方法
    1.5 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研究成果
2 区域地质情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构造单元划分
    2.3 区域三叠系地层
        2.3.1 下三叠统
        2.3.2 中三叠统
        2.3.3 上三叠统
    2.4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划分
3 沉积岩石学特征
    3.1 沉积岩石学研究原理及方法
    3.2 沉积岩石学特征
        3.2.1 三角洲沉积体系砂岩特征
        3.2.2 深水砂岩特征
    3.3 沉积物源分析
4 层序地层学研究
    4.1 沉积层序界面识别
    4.2 测井曲线界面识别
    4.3 岩性柱的建立与层序的划分
    4.4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5 沉积相及沉积体系研究
    5.1 沉积相划分
        5.1.1 综合岩性沉积相划分
        5.1.2 测井曲线沉积相划分
    5.2 主要沉积相类型
    5.3 曲流河三角洲
        5.3.1 曲流河三角洲平原
        5.3.2 曲流河三角洲前缘
        5.3.3 曲流河前三角洲
    5.4 辫状河三角洲
        5.4.1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
        5.4.2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5.4.3 辫状河前三角洲
    5.5 湖泊沉积体系
        5.5.1 滨湖
        5.5.2 浅湖
        5.5.3 半深湖-深湖
    5.6 沉积相栅状图
6 浊流与砂质碎屑流沉积
    6.1 浊流沉积
    6.2 砂质碎屑流沉积
7 古地理研究及沉积演化模式
    7.1 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演化特征
    7.2 沉积岩相古地理研究
    7.3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 8-长6沉积演化模式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Ⅰ光学显微镜照片
图版Ⅱ 扫描电镜照片
论文发表情况

(9)鄂尔多斯盆地上二叠统—中上三叠统沉积特征及古气候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的依据、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现状
        1.3.1 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3.2 P/T界线及其附近古气候演化研究现状
        1.3.3 红层研究现状
        1.3.4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5 论文实际工作量
    1.4 主要创新点
        1.4.1 建立层序地层格架
        1.4.2 恢复陆相P/T界线附近古气候、古环境演化历史
        1.4.3 明确鄂尔多斯盆地的红层成因与时空分布
        1.4.4 提出研究区不同气候背景下的沉积模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
        2.1.1 鄂尔多斯盆地前中生代盆地构造演化
        2.1.2 中晚二叠世-三叠纪盆地发育的构造背景
    2.2 地层分布特征
        2.2.1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2 地层分布特征
第3章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层序地层界面研究
        3.1.1 前人层序划分方案
        3.1.2 层序划分方法和层序界面识别依据
    3.2 层序格架的建立
        3.2.1 单井层序地层分析
        3.2.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3.2.3 沉积层序的叠加样式
        3.2.4 连井剖面层序地层分析
        3.2.5 沉积充填演化
第4章 古气候、古环境恢复与演变
    4.1 古气候、古环境的判别标志
        4.1.1 粘土矿物
        4.1.2 元素地球化学
    4.2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4.2.1 样品采集
        4.2.2 测试方法
    4.3 测试结果
        4.3.1 井下样品测试结果
        4.3.2 石川河剖面样品测试结果
    4.4 古气候、环境恢复
        4.4.1 古盐度
        4.4.2 古氧化还原条件
        4.4.3 古气候
        4.4.4 有机地球化学
        4.4.5 古气候环境演化规律
    4.5 鄂尔多斯盆地陆相P/T界线附近气候环境演化全球对比
第5章 红层沉积特征与成因探讨
    5.1 红层简介
    5.2 红层沉积特征
        5.2.1 岩石学特征
        5.2.2 矿物学特征
        5.2.3 红层地球化学特征
    5.3 红层成因
    5.4 岩石成色机制
第6章 沉积相类型与分布规律
    6.1 沉积相类型和识别标志
        6.1.1 冲积扇相
        6.1.2 曲流河与辫状河相
        6.1.3 三角洲相
        6.1.4 湖泊相
    6.2 沉积相纵向演化序列
        6.2.1 垂直物源方向沉积相连井剖面分析
        6.2.2 平行物源方向沉积相连井剖面分析
    6.3 层序-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6.3.1 SLSC1(石千峰组)沉积相平面展布
        6.3.2 SLSC2(刘家沟组、和尚沟组)沉积相平面展布
        6.3.3 SLSC3(纸坊组)沉积相平面展布
        6.3.4 SLSC4(延长组)沉积相平面展布
    6.4 沉积相模式
    6.5 生储盖组合类型、分布特征
第7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三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童金南,楚道亮,缪雪,舒文超,郭文伟,吴玉样,苏岳,吴奎,纪开宣,俞映月. 地层学杂志, 2021(03)
  • [2]大型坳陷湖盆层序地层表征与岩性圈闭分布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三叠系延长组为例[D]. 张自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3]鄂尔多斯盆地中—晚三叠世盆地原型及构造古地理响应[J]. 阮壮,罗忠,于炳松,卢远征,谢灏辰,杨志辉. 地学前缘, 2021(01)
  • [4]姬塬油田东南部铁边城区块延长组中下组合储层特性与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 张卫刚. 西北大学, 2020
  • [5]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晚三叠世延长期原型盆地分析[D]. 刘溪. 西北大学, 2019(01)
  • [6]龙门山前陆盆地南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特征研究[D]. 胡文超.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7]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童金南,楚道亮,梁蕾,舒文超,宋海军,宋婷,宋虎跃,吴玉样.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8]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层序地层与沉积古地理研究[D]. 潘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9]鄂尔多斯盆地上二叠统—中上三叠统沉积特征及古气候演化[D]. 谭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10]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及充填演化模式[J]. 陈林,陆永潮,邢凤存,胡小辉,杨帅,王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标签:;  ;  ;  ;  ;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层序地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