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演化的三界论

“早年”演化的三界论

一、“早期生命”进化的三界学说(论文文献综述)

盛国跃[1](2021)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教学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一节的教学中,将课程标准所呈现的概念细化为下位概念,并以此为起点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以情境—问题—任务—活动的方式展开,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指向概念的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列表比较、科学论证等环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构建概念,通过应用概念环节促成学生内化概念。

祝远超[2](2021)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几组相近概念的辨析》文中认为结合教学实践,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PCR技术与体内DNA复制,基因库、基因文库与基因组文库,不同的分子杂交技术,动物细胞培养与早期胚胎培养,试管动物与克隆动物,原生质层、原生质体和原生质滴,滋养层细胞与饲养层细胞,整体性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等几组相近的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归纳了上述概念的异同点,为避免混淆并能深入理解概念提供支撑。

冯波[3](2017)在《苗医药基础理论哲学模型初探》文中认为什么是苗医药,有没有苗医药,长期以来被关注苗族文化和苗族医药事业的学者所关注与争论,并有大量的文章发表和着作出版。但在这片繁华似锦的图景背后,不得不承认苗医药基础理论研究仍停留在较浅的层面,苗医药呈现奇特的"跛脚"现象。笔者在整理当前苗医药基础理论研究重要成果的过程中发现,苗医药基础理论哲学模型的缺失及哲学思想的不当套用是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

张晨曦[4](2017)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微生物与动植物相比,存着这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其多样性研究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尤其是研究方法仍有待提升。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观察微生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

王羽[5](2014)在《基于C-O-P键的水热生物化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介绍了基于C-O-P键的水热生物化学的研究。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生命起源的研究背景及进展,还介绍了磷在化学进化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章中介绍了甘油与正磷酸盐在水热条件下生成磷酸甘油的反应,并讨论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最后讨论了矿物在生命起源前的作用;第三章中改变了磷源,选择了三偏磷酸钠这一聚合磷酸盐作为磷酸化试剂,同样研究了甘油的磷酸化反应,由于聚磷酸盐的高反应活性,产物的产率得到的增加,最后还讨论了镁离子作用下的反应机理;第四章中初步研究了C-O-P键在生命起源中的利用,水热条件下合成出了磷脂酸并自组装形成了囊胞结构;此外还研究了在水热条件下以聚磷酸化合物催化氨基酸成肽的反应。这些实验结果为水热条件下C-O-P键的形成及其在化学进化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证据,为生命在水热环境中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李娟,张克勤[6](2012)在《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文中研究表明微生物是生物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自然界生态平衡。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从形态学水平、蛋白水平进入到了DNA水平。而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宏基因组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我们理解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和有力的证据,也对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相关内容,如物种的分离鉴定、微生物群体遗传结构、物种形成以及系统发育和进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郑焕钊[7](2012)在《“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着重研究梁启超“新民”文学启蒙的理论和实践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之间的发生学关系。论者从梁启超政治启蒙的整体文化视野出发,探讨其以文学作为启蒙方式的话语逻辑、话语形态、话语内涵和话语价值导向如何影响到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旨在揭示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内在的“教化”逻辑,并确认梁启超文学启蒙话语作为古典“诗教”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中介的重要意义。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在对中国现代“启蒙”话语的内在本质的澄清的基础上,从总体上研究梁启超“新民”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启蒙的话语逻辑的建立的影响。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落实到具体的层面,讨论梁启超的小说理论话语形态、“中国文学”观念建构和报刊文体变革实践三者对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文学运动话语形态、以国族为核心的话语内涵和通俗的价值导向所具有的发生学意义。梁启超的文学启蒙话语是其政治启蒙话语的具体实践,这一前提形成了本文的阐释框架。本文的结论是梁启超的“新民”文学启蒙话语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古今知识转型中具有范式意义;但是这种范式转换却不是对于传统的“断裂”,而是传统士人“教化”逻辑及其对应的古典“诗教”观念的现代言说;建立一套重新言说传统的范式,正是梁启超对于中国现代审美话语的贡献。

张子千[8](2012)在《来自Natrinema属极端嗜盐古生菌的溶原噬菌体SNJ1及其宿主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在各类微生物基因组中都广泛存在着原噬菌体或其基因组片段。但由于很难找到相应的敏感菌株,这些溶原噬菌体的存在常被人们忽略。目前见诸报道的古生菌噬菌体绝大多数直接分离于自然环境中,只有少数发现于溶原菌株。本研究中的嗜盐古生菌溶原噬菌体SNJ1是利用丝裂霉素C从嗜盐古生菌Natrinema sp. J7-1中诱导分离的,它能感染Natrinema sp.J7-2并在双层平板上形成清晰的噬菌斑。这是在极端嗜盐古生菌中通过生物学证据证实的第三株溶原性噬菌体,SNJ1也是首个被发现的能感染Natrinema属菌株的噬菌体。宿主菌Natrinema sp. J7-1在正常的生长条件下也可不断自发释放成熟噬菌体颗粒,但是所释放的颗粒数量并不多。通过对丝裂霉素C诱导条件的优化,噬菌体SNJ1的释放量从大约104PFU/ml被提高了6-7个数量级,达到大约1011PFU/ml。一步生长曲线显示SNJ1有大约4-5h的潜伏期,每个感染细胞的噬菌体颗粒释放量约为100PFU。研究表明SNJ1感染活性的维持高度依赖于高盐浓度且对氯仿十分敏感,暗示它很有可能是一个极端嗜盐的有包膜噬菌体,而目前见诸报道的另外二个嗜盐古菌溶原性噬菌体的形态均为头尾状,没有包膜。高盐环境对电镜观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经过多次努力,我们初步证实SNJ1的形态为球状的二十面体且有包膜包裹,在嗜盐古生菌烈性噬菌体中有类似形态的报道(SH1)通过对噬菌体基因组核酸性质的鉴定以及序列测定发现,SNJ1的基因组为为双链环状DNA,分子量为16.3Kbp。有意思的是,SNJ1基因组的DNA序列与其宿主嗜盐古生菌Natrinema sp. J7-1携带的天然质粒pHH205完全相同,这说明SNJ1在溶原化宿主细胞中是以质粒的形式存在的。对纯化的SNJ1样品采用SDS-PAGE和质谱进行蛋白组成分析,发现并证实了10个噬菌体颗粒结构蛋白,其编码基因均位于质粒pHH205上。对其中两个可能的噬菌体主要衣壳蛋白的编码基因进行克隆和异源表达后分别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检测以及胶体金免疫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从蛋白质水平进一步证实了质粒pHH205就是SNJ1的原噬菌体形式。通过生物信息学对SNJ1基因组(质粒pHH205)上的33个ORF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大多与已知的噬菌体相关编码基因一致性较低,但其中ORF23可能是一个ATPase编码序列。与来自三域不同噬菌体的ATPase编码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可以发现ORF23具有两个非常保守的区域(Walker A和Walker B),同时还有一个双链DNA包膜噬菌体所特有的P9元件。随后对SNJ1颗粒及其宿主J7-1菌株进行了脂肪酸成分分析,发现SNJ1颗粒确实存在脂肪酸成分,而且是从宿主细胞膜脂类中选择性获取的,这个特点与细菌噬菌体PRD1的特性相符,而PRD1是双链DNA包膜类噬菌体的代表株,由此进一步证实SNJ1确实是一个有包膜的双链DNA噬菌体。为了了解噬菌体SNJ1的宿主菌和敏感菌之间的关系,我们将J7-1和J7-2分别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令人惊奇的是它们的染色体序列几乎完全一样(相似性为99.9%),唯一的区别在它们所含有的质粒上。J7-1只含有一个大小为16.3Kbp的天然质粒pHH205,而J7-2只含有一个大小为95.9Kbp的质粒pJ7-Ⅰ。通过噬菌体感染菌株J7-2并挑取噬菌斑中间半固体在高盐浓度培养基进行培养,我们得到了溶原菌株LJ7,通过PCR鉴定和脉冲场凝胶电泳证明该菌株细胞内同时含有上述两个质粒。对溶原菌株LJ7的性质鉴定发现其对噬菌体SNJ1具有免疫性,这说明其也是噬菌体SNJ1的溶原菌株并且它也可以自发的释放成熟噬菌体颗粒。溶原菌株LJ7的获得对于今后进一步了解嗜盐古生菌噬菌体SNJ1及其宿主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奠定了基础。此外我们通过对Natrinema sp.J7-1和J7-2的16S rRNA基因的鉴定和分析,大致确定了其分类学地位并且从系统发育树上发现其与Natrinema属的另外一株菌株Natrinema gari JCM14663亲缘关系很近。对这株亲缘关系较近的以及Natrinema属内相关的一些菌株进行鉴定发现它们既不含有类似pJ7-Ⅰ的质粒,也不会被噬菌体SNJ1感染产生噬菌斑。遗传转化系统的缺乏是限制嗜盐古生菌研究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除了几株模式菌株建立起了稳定的遗传转化系统外,绝大多数嗜盐古生菌尚无法直接进行遗传操作。本研究在借鉴模式菌株的遗传转化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初步探究了针对嗜盐古生菌Natrinema sp.J7-2的遗传转化方法。通过对嗜盐古生菌原生质体制备及恢复,抗性标记的选择以及噬菌斑筛选的相关研究发现J7-2能够有效地制备出感受态细胞,但是筛选标记的匮乏始终制约着其转化效果。我们还曾尝试将SNJ1基因组(即质粒pHH205)进行改造后转入一株模式菌株H.volcanii DS52中,但未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

于丽波[9](2011)在《三株深海来源微生物的菌种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的初步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海沉积物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50%以上,深海微生物处于高压、低温(部分区域如热液口为高温)、厌氧、极端pH、高盐浓度、高金属浓度、无光照、寡营养、高卤素等特殊极端环境中。由于其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深海微生物具有一些特异的代谢途径和遗传背景,导致深海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活性多样。本文利用中国大洋一号20航次采集的31个深海沉积物样品,选择性地分离放线菌和真菌,并进行了细胞毒及抗致病菌活性检测。共分离得到4株放线菌,19株真菌,其中一株新菌—放线菌YLB-01T,两株潜在新菌—真菌Eu4、Eu17。运用现代多相分类鉴定研究方法,对新菌YLB-01T从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化学分类特征及分子分类方面的进行了鉴定,确定了这株放线菌的分类地位,将其命名为沉积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ediminis sp.nov. )。同时也对Eu4和Eu17两株真菌进行形态和系统进化分析,得出:菌株Eu4为子囊菌纲(Ascomycetes)散囊菌目(Eurotiales)发菌科(Trichocomaceae)翅孢壳属(Emericellopsis sp.),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具有较强的耐压性能(80MPa);菌株Eu17为子囊菌纲(Ascomycet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瘤座孢科(Tuberculariaceae)镰孢属(Fusarium sp.),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生长培养基为YM,耐压性能较弱(40 MPa)。根据ITS序列最高同源性<98%,可判断为潜在新种,因此需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对Eu4和Eu17做进一步鉴定。将以上三株菌接种于不同培养基培养,利用乙酸乙酯萃取的方法,提取浸膏,并用Cell Counting Kit-8 (CCK-8)法检测其粗提物的细胞毒活性,并通过打孔培养,滤纸贴片法检测其抗菌活性,结果发现,YLB-01T的抽提物有微弱的细胞毒和抗致病菌活性,Eu4的抽提物有抗致病菌活性,但没有细胞毒活性,Eu17的抽提物有很强的细胞毒和抗致病菌活性。

李江涛,周怀阳,彭晓彤,吴自军[10](2009)在《海底热液活动区地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底热液活动区微生物生态及其相关研究一直是近年来海洋地微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关发现不断挑战着人们对微生物的代谢机理、生存极限、元素地球化学循环作用等方面的传统认识。与传统的富集培养方法相比,主要基于16S rRNA基因和特征性功能基因系统的发育分析等技术为研究这一极端环境中栖息的微生物群落提供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手段。这些技术包括基因文库构建(16S rRNA和其它功能基因)、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荧光原位杂交(FISH)以及定量PCR等。目前,上述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全球海底热液活动区地微生物学的研究,在丰富地球物种多样性、调查微生物参与的元素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研究微生物与矿物的相互作用以及生命起源与演化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海底热液活动区地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二、“早期生命”进化的三界学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期生命”进化的三界学说(论文提纲范文)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对概念的分析和细化
2 学习目标
3 课前准备
4 教学过程
    4.1 创设情境,提出指向于概念的问题
    4.2 实验探究,构建概念A1
    4.3 列表比较,构建概念A2
    4.4 科学论证,构建概念A3
    4.5 应用概念,深化概念A
5 课后延伸
6 教学反思

(2)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几组相近概念的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1 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
2 PCR技术与体内DNA复制
3 基因库、基因文库与基因组文库
4 分子杂交技术
5 动物细胞培养与早期胚胎培养
6 试管动物与克隆动物
7 原生质层、原生质体和原生质滴
8 滋养层细胞与饲养层细胞
9 整体性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

(3)苗医药基础理论哲学模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探讨苗医药基础理论哲学模型的意义
    (一) 化解当前苗医药基础理论激烈冲突的局面
    (二) 论证苗医药独立性的有力依据
    (三) 以发展的眼光正确理解当前苗医药基础理论
二、苗医药基础理论哲学模型的来源
    (一) 从自然观与生命观层面
    (二) 从认识论层面
三、苗医药基础理论的哲学模型
    (一) 万物同源
    (二) 精神-物质二元结构
四、苗医药基础理论的新发展
    (一) 万物同源的新认识
    (二) 精神-物质二元结构的新解读
五、结语

(4)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性
2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理论基础
    2.1“三界”理论的提出
    2.2 16S r RNA基因序列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3.1 分子杂交技术
    3.2 PCR技术
4 结语

(5)基于C-O-P键的水热生物化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生命起源概述
        1.1.1 地外起源学说
        1.1.2 化学进化学说
    1.2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
        1.2.1 化学进化的基本阶段及实验证据
        1.2.2 化学进化的几种理论
    1.3 生命的水热起源理论
        1.3.1 海底“黑烟囱”的发现
        1.3.2 海底水热环境是生命产生的理想场所
        1.3.3 水热生命起源的证据
        1.3.4 水热生命起源理论的提出
    1.4 生命起源的研究进展
        1.4.1 有机小分子的非生命合成
        1.4.2 氨基酸的合成
        1.4.3 核苷酸的合成
        1.4.4 多聚物的形成
        1.4.5 脂类化合物的合成
        1.4.6 手性起源的研究
        1.4.7 小结
    1.5 磷与生命起源
        1.5.1 磷在生命体中的作用
        1.5.2 磷的原始来源
        1.5.3 磷在生命起源中的作用
        1.5.4 小结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水热条件下甘油的磷酸化反应
    2.1 引言
    2.2 实验过程
        2.2.1 药品试剂
        2.2.2 仪器设备及技术指标
        2.2.3 实验过程
    2.3 产物分析
        2.3.1 检测条件
        2.3.2 标准品检测结果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反应温度的影响
        2.4.2 反应时间的影响
        2.4.3 矿物粘土对反应的影响
        2.4.4 矿物影响的实验证明
    2.5 矿物在生命起源中的作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聚磷酸盐作用下的磷酸化反应
    3.1 引言
    3.2 实验过程
        3.2.1 药品试剂
        3.2.2 仪器设备及技术指标
        3.2.3 实验过程
    3.3 产物分析与结果讨论
        3.3.1 检测条件
        3.3.2 温度及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3.3.3 起始 pH 对反应的影响
        3.3.4 金属离子对反应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磷酸化合物在生命起源中作用的初步探索
    4.1 引言
    4.2 磷脂酸的水热合成及其自组装反应研究
        4.2.1 背景介绍
        4.2.2 实验部分
        4.2.3 小结
    4.3 磷酸化合物在氨基酸成肽反应中的应用
        4.3.1 背景介绍
        4.3.2 实验过程
        4.3.3 产物分析与结果讨论
        4.3.4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6)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保护
    1.1 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1.2 评价和保护微生物多样性
2 用于分子标记的DNA序列
    2.1 核基因序列标记
        2.1.1 核糖体r RNA
        2.1.2 其他核基因标记
    2.2 线粒体DNA序列
3 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相关研究内容
    3.1 物种分离鉴定与分类
    3.2 未培养微生物
    3.3 微生物群体遗传结构
    3.4 微生物的物种形成
    3.5 微生物系统发育与进化
4 结语与展望

(7)“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 论
第一章 “启蒙”概念的本源与中国现代的误读
    一 “启蒙”外来说及其“断裂”语境
    二 中国传统的“启蒙”概念
    三 西方现代的 Enlightenment 概念
    四 中国现代“启蒙”概念外来说的质疑与辨析
    五 “启蒙”话语的现代误读
第二章 梁启超的“新民”思想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逻辑建立
    一 梁启超的“新民”与中国现代“启蒙”误读的发生
    二 士人危机与“中等社会”: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化启蒙主体的建立
    三 公共空间的政治激情与“在野美俗”
    四 “欧西新意境”的“借光”与 “宗经”思维的现代幽灵
    五 “诗教”传统与梁启超文学启蒙的精神资源
第三章 梁启超的小说理论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话语形态
    一 “历史人格者”与群体心理
    二 报刊启蒙与小说理论的激情
    三 中层启蒙与政治小说的提出
    四 对梁启超启蒙小说理论的反思与评价
    五 “小说界”:“诗可以群”的现代重构
第四章 梁启超的“中国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国族内涵
    一 知识普及:晚晴小说地位凸显的实用思潮背景
    二 “国民”与“中国小说”:梁启超与中国近代小说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性
    三“新小说”认同建构的两种途径
    四 从“中国小说”到“中国文学”:小说总体性视野下的“中国文学”范式的确立
    五 充满裂缝的“中国文学”
    六“中国文学”与“文学经国”
第五章 梁启超的报章启蒙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雅俗之辨
    一 报章启蒙与梁启超的文体思想
    二 近代雅俗之辨(一):文体“雅正”与正统/异端
    三 近代雅俗之辨(二):文体“夷夏”与抵制东瀛文体
    四 近代雅俗之辨(三):文体“新旧”与融合困境
    五 另一种“雅”:梁启超文体变革的精英性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大陆(含部分台湾)梁启超学位论文题目索引
附录二: 中国大陆梁启超文学美学方面学位论文摘要题录(不完全统计)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8)来自Natrinema属极端嗜盐古生菌的溶原噬菌体SNJ1及其宿主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古生菌(Archaea)
        1.1.1 古生菌的概念
        1.1.2 古生菌的分类
        1.1.3 古生菌的特征
    1.2 嗜盐古生菌(Halophilic Archaea)
        1.2.1 嗜盐古生菌概述
        1.2.2 嗜盐古生菌研究及其发展
    1.3 古生菌噬菌体(Archaeal Virus)
        1.3.1 古生菌噬菌体概述
        1.3.2 嗜盐古生菌噬菌体相关研究
        1.3.3 嗜盐古生菌溶源性噬菌体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嗜盐古生菌溶原噬菌体基本性质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和DNA
        2.1.1.1 菌株
        2.1.1.2 DNA
        2.1.2 试剂、仪器及溶液
        2.1.2.1 试剂
        2.1.2.2 仪器耗材
        2.1.2.3 溶液及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的接种及培养
        2.2.1.1 嗜盐古生菌的接种及培养
        2.2.1.2 大肠杆菌DH5α及BL21的接种培养
        2.2.2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2.2.3 噬菌体SNJ1丝裂霉素C(MMC)诱导方法
        2.2.4 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测定
        2.2.5 噬菌体SNJ1的纯化
        2.2.6 噬菌体SNJ1的形态观察
        2.2.7 噬菌体SNJ1基因组的提取
        2.2.8 噬菌体蛋白质谱分析
        2.2.9 噬菌体预测衣壳蛋白基因的克隆
        2.2.9.1 引物设计
        2.2.9.2 噬菌体衣壳蛋白基因序列的扩增
        2.2.9.3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9.4 PCR产物的回收、酶切及纯化
        2.2.9.5 转化子的检测
        2.2.10 噬菌体预测衣壳蛋白基因的异源表达
    2.3 实验结果
        2.3.1 嗜盐古生菌噬菌体SNJ1的诱导
        2.3.1.1 宿主Natrinema sp.J7-1自释放噬菌体SNJ1
        2.3.1.2 噬菌体SNJ1诱导条件的优化
        2.3.1.3 宿主诱导释放噬菌体SNJ1
        2.3.2 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
        2.3.2.1 破细胞条件
        2.3.2.2 敏感菌CFU和其浊度OD_(600)之间关系的确定
        2.3.2.3 一步生长曲线感染比例系数(MOI)的确定
        2.3.2.4 噬菌体SNJ1一步生长曲线测定
        2.3.3 噬菌体SNJ1稳定性研究
        2.3.3.1 氯仿对噬菌体SNJ1的影响
        2.3.3.2 温度对噬菌体SNJ1的影响
        2.3.3.3 pH对噬菌体SNJ1的影响
        2.3.3.4 不同盐离子浓度对噬菌体SNJ1的影响
        2.3.4 噬菌体SNJ1脂肪酸分析
        2.3.5 噬菌体SNJ1的形态观察
        2.3.6 噬菌体SNJ1遗传物质性质的鉴定
        2.3.6.1 噬菌体SNJ1基因组核酸酶鉴定
        2.3.6.2 噬菌体SNJ1基因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
        2.3.6.3 噬菌体SNJ1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
        2.3.7 噬菌体SNJ1蛋白质的鉴定和分析
        2.3.7.1 噬菌体蛋白质SDS-PAGE鉴定
        2.3.7.2 噬菌体蛋白质MALDI-TOF质谱检测
        2.3.7.3 噬菌体蛋白质LC-MS/MS质谱检测
        2.3.7.4 噬菌体SNJ1蛋白质的信息学分析
        2.3.8 噬菌体预测的ATPase相关分析
        2.3.9 噬菌体SNJ1预测衣壳蛋白的免疫学检测
        2.3.9.1 重组表达质粒的获得
        2.3.9.2 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鉴定转化子
        2.3.9.3 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及鉴定
        2.3.9.4 大、小衣壳蛋白基因的诱导表达及可溶性的分析
        2.3.9.5 异源表达产物的纯化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2.3.9.6 Western Blot检测
        2.3.9.7 胶体金免疫电子显微镜检测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嗜盐古生菌溶原体系的研究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和DNA
        3.1.1.1 菌株
        3.1.1.2 DNA
        3.1.2 试剂、仪器及溶液
        3.1.2.1 试剂
        3.1.2.2 仪器耗材
        3.1.2.3 溶液及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嗜盐古生菌基因组提取
        3.2.2 嗜盐古生菌质粒提取
        3.2.2.1 碱裂解法提质粒
        3.2.2.2 手提大质粒
        3.2.3 质粒pHH205和pJ7-Ⅰ的PCR鉴定
        3.2.4 脉冲场凝胶电泳
        3.2.5 环境样品的预处理
        3.2.5.1 盐矿岩芯样品的预处理
        3.2.5.2 盐矿卤水样品的处理
        3.2.6 环境样品的接种及培养
        3.2.6.1 盐矿岩芯样品的接种及培养
        3.2.6.2 盐矿卤水样品的接种及培养
        3.2.7 平板单菌落的分离
        3.2.8 嗜盐古生菌基因组的提取
        3.2.8.1 低渗破壁法提取基因组
        3.2.8.2 试剂盒提取基因组
        3.2.9 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PCR鉴定
        3.2.9.1 引物设计
        3.2.9.2 16S rRNA基因序列的扩增
        3.2.9.3 序列测定及序列比对
        3.2.10 系统发育分析和进化树的构建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宿主菌与敏感菌全基因组测序
        3.3.2 溶原菌株及质粒消除菌株的相关研究
        3.3.2.1 溶原菌株LJ7的获得
        3.3.2.2 溶原菌株的鉴定
        3.3.2.3 溶原菌株相关基本性质研究
        3.3.2.4 质粒消除菌株相关基本性质研究
        3.3.3 噬菌体SNJ1敏感菌的相关研究
        3.3.3.1 敏感菌16S rRNA的分析
        3.3.3.2 Natrinema属相关菌株感染检测
        3.3.3.3 再从应城盐矿进行嗜盐古生菌分离鉴定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嗜盐古生菌遗传转化的初步尝试
    4.1 实验材料
        4.1.1 菌株和DNA
        4.1.1.1 菌株
        4.1.1.2 DNA
        4.1.2 试剂、仪器及溶液
        4.1.2.1 试剂
        4.1.2.2 仪器耗材
        4.1.2.3 溶液及培养基
    4.2 实验方法
        4.2.1 制备原生质体
        4.2.2 原生质体恢复
        4.2.3 抗生素对Natrinema sp.J7-2的处理
        4.2.3.1 美维诺林(Mevinolin)对J7-2的处理
        4.2.3.2 新生霉素(Novobiocin)对J7-2的处理
        4.2.4 对质粒pHH205的改造
        4.2.4.1 查找和定位新生霉素抗性基因
        4.2.4.2 特异性扩增新生霉素抗性基因
        4.2.4.3 酶切质粒pHH205后去磷酸化
        4.2.5 嗜盐古生菌的遗传转化
        4.2.5.1 Natrinema sp.J7-2的PEG介导转化
        4.2.5.2 H.volcanii DS52的PEG介导转化
    4.3 实验结果
        4.3.1 嗜盐古生菌Natrinema sp.J7-2原生质体制备及恢复
        4.3.1.1 不同培养条件对原生质体制备及恢复的影响
        4.3.1.2 不同浓度PEG处理后对原生质体恢复的影响
        4.3.2 嗜盐古生菌Natrinema sp.J7-2的抗生素耐受试验
        4.3.3 Natrinema sp.J7-2和H.volcanii DS52的遗传转化
        4.3.3.1 Natrinema sp.J7-2的遗传转化
        4.3.3.2 H.volcanii DS52的遗传转化
    4.4 讨论
    4.5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三株深海来源微生物的菌种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的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海洋微生物研究概况
    1.2 海洋微生物的多样性
        1.2.1 海洋细菌
        1.2.2 海洋古菌
        1.2.3 海洋真菌
        1.2.4 海洋病毒
    1.3 海洋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概况
        1.3.1 海洋细菌、放线菌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
        1.3.2 海洋真菌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
        1.3.3 海洋微藻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深海沉积物样品
        2.1.2 菌株与细胞株
        2.1.3 常用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1.5 引物
        2.1.6 序列分析软件
        2.1.7 常用溶液配制
    2.2 主要方法
        2.2.1 菌种分离和鉴定
        2.2.2 次级代谢产物活性的研究
        2.2.3 放线菌多相分类鉴定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放线菌分离结果
    3.2 放线菌YLB-01~T~T多相分类研究
        3.2.1 YLB-01~T形态特征
        3.2.2 YLB-01~T生理生化特征
        3.2.3 YLB-01~T细胞壁化学组分分析
        3.2.4 YLB-01~T分子分类研究
        3.2.5 YLB-01~T鉴定结果与分析
    3.3 真菌分离结果
    3.4 两株真菌多相分类研究
        3.4.1 形态特征
        3.4.2 培养特征观察
        3.4.3 耐压性检测
        3.4.4 ITS rDNA 序列分析
        3.4.5 β-tubulin 序列分析
        3.4.6 两株真菌鉴定结果
    3.5 三株潜在新种生物活性检测
        3.5.1 三株潜在新种发酵粗提物的制备
        3.5.2 三株潜在新种细胞毒活性检测
        3.5.3 三株潜在新种抗致病菌活性检测
        3.5.4 三株潜在新种生物活性检测结果
第四章 小结与展望
    4.1 小结
    4.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10)海底热液活动区地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热液烟囱体中DNA的提取
3 基于PCR扩增的分子生物技术
    3.1 16S rRNA基因文库的构建
    3.2 功能基因文库的构建
    3.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
    3.4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T-RFLP)
    3.5 基因芯片
4 荧光原位杂交 (FISH)
5 生物量评估
    5.1 竞争性定量PCR (Competitive PCR, QC-PCR)
    5.2 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 RT-PCR)
6 结 语

四、“早期生命”进化的三界学说(论文参考文献)

  •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教学设计[J]. 盛国跃. 生物学通报, 2021(09)
  • [2]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几组相近概念的辨析[J]. 祝远超. 生物学通报, 2021(09)
  • [3]苗医药基础理论哲学模型初探[J]. 冯波. 法制与社会, 2017(23)
  • [4]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 张晨曦. 化工管理, 2017(11)
  • [5]基于C-O-P键的水热生物化学的研究[D]. 王羽. 吉林大学, 2014(01)
  • [6]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J]. 李娟,张克勤. 遗传, 2012(11)
  • [7]“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D]. 郑焕钊. 暨南大学, 2012(10)
  • [8]来自Natrinema属极端嗜盐古生菌的溶原噬菌体SNJ1及其宿主的相关研究[D]. 张子千. 武汉大学, 2012(09)
  • [9]三株深海来源微生物的菌种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的初步评价[D]. 于丽波.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11(11)
  • [10]海底热液活动区地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学技术[J]. 李江涛,周怀阳,彭晓彤,吴自军. 地球科学进展, 2009(09)

标签:;  ;  ;  ;  ;  

“早年”演化的三界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