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炉在磷铵生产中的应用

热风炉在磷铵生产中的应用

一、热空气炉在磷铵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念吉红[1](2018)在《用于硫磷铵生产的含硫料浆制备》文中研究表明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云峰分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调结构、转方式要求,开发硫磷铵肥料。介绍生产硫磷铵肥所需要的含硫料浆制备工艺流程及生产中的注意事项,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需要进一步增加设备和改造设备以实现含硫料浆的连续生产。

李绍武[2](2018)在《改进型高效热风炉在粉状磷酸一铵生产上的应用》文中指出针对粉状磷酸一铵装置热风炉存在燃烧不充分、煤灰残炭高、综合热效率低、换热器堵灰严重、炉排故障率高等问题,选用杭州美宝炉窑工程有限公司改进型高效链条炉排热风炉替代原有的普通链炉换热热风炉。介绍改进型高效热风炉的结构、优点及针对粉状磷酸一铵装置的特殊设计。改造后,综合热效率由70%提高到92%。

龙光花[3](2017)在《低温磷酸气液平衡组成及其典型条件下腐蚀行为研究》文中认为磷化工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产业之一。热法磷加工的主要产品黄磷是制造高纯磷酸和有机磷化学品的基础原料,然而,黄磷采用电炉法加热还原生产,能耗高。目前,由于材质腐蚀问题,占黄磷生产总能耗32%的黄磷尾气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制约了热法磷化工的发展。本课题针对黄磷尾气热能利用低温(≤300℃)段锅炉磷酸腐蚀问题,开展了 P2O5-H20体系气液平衡研究,获得了低温下平衡温度的气液相组成,依据所研究的平衡组成,确定了低温(≤300℃)段锅炉的几个典型平衡温度和对应磷酸产物浓度,选取七种材质进行了腐蚀性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通过设计p2O5-H2O体系气液平衡装置,获得常压下的低温(≤300℃)段不同平衡温度的气液相组成,绘制P2O5-H2O体系气液平衡温度与组成的关系图,典型温度100℃、150℃、200℃、300℃对应磷酸的平衡质量百分数分别为17.66%、61.66%、69.60%、75.37%(以 P205计)。利用热重分析技术对目标平衡温度的磷酸进行TG和DTG分析。以正磷酸浓度(H3P04)100%为界,将热解分为两种类型。第一个类型为低于100%H3PO4浓度,具有四个热解温度区,第一阶段对应的是正磷酸脱水;第二阶段对应的是聚磷酸再聚合脱水、少量含磷化合物脱出;第三阶段对应的是磷酸脱出大量分子迅速挥发;第四个阶段为残留物的挥发。第二个类型是高于100%H3P04浓度,因聚磷酸含游离水较少,低聚磷酸失重不明显,随着浓度升高,聚磷酸失重消失,故聚磷酸在第一个主热解阶段,DTG出峰不明显或不出峰,而第二个主热解阶段与低于100%H3P04浓度磷酸的热解区域相同。最后,研究碳素钢、09CrCuSb合金、工业钛、304、310S、316L、904L于不同平衡温度下磷酸环境的均匀腐蚀行为及特征。316L和904L在平衡温度为100℃、150℃、200℃、300℃下磷酸环境中均匀腐蚀性能显着优于碳素钢、09CrCuSb合金、工业钛、304、310S,而Ni含量较高的904L具有比316L更强的耐蚀性能。EDS分析表明在150℃和200℃磷酸环境中,904L生成的绿色钝化膜富含耐蚀元素Ni,该钝化膜的形成可抑制腐蚀的进一步发生。

李忠民[4](2016)在《复合肥装置热风炉能量综合利用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介绍复合肥装置用热风炉的种类和烟气综合利用的原理、方法。阐述复合肥热风炉烟气余热回收副产蒸汽的方案、流程和注意事项。综合评价3 344×104k J/h热风炉带8 t/h蒸汽发生器的复合肥热风炉能量综合利用的经济和环境功效。利用复合肥生产中的中高品位能级烟气,经热管式蒸汽发生器副产蒸汽,是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利用途径。

余安[5](2014)在《150kt/a磷酸一铵装置中和浓缩工序改造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襄阳泽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拥有450kt/a的磷酸一铵生产装置及其配套的硫酸生产装置,其中磷酸一铵生产装置由1套150kt/a的粒状磷酸一铵和2套150kt/a粉状磷酸一铵的生产装置组成。公司磷矿主要来源于湖北保康,生产的湿法磷酸浓度在18%左右(以P2O5%计),以料浆法磷铵生产工艺得到的磷酸一铵产品规格主要为10-45-0。但随着磷矿资源的开发以及磷矿品味的降低,湿法磷酸浓度逐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影响产品规格的同时加大了生产消耗。本论文旨在料浆法磷铵生产工艺基础上,对襄阳泽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和浓缩工序的主要技术指标中和度、蒸汽及其他热能利用、工艺管线及常见生产问题、生产废水循环利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工艺改造与优化。料浆法磷铵工艺各生产环节中,中和浓缩工序的生产控制很是关键,对其进行优化改造很有必要。本课题主要优化内容有:(一)技术指标中和度的优化。旨在分析磷矿中铁、铝、镁等杂质成分的含量,探究铁、铝、镁等杂质在氨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对氨化料浆中和度及产品规格的影响程度;(二)Ⅰ效蒸汽冷凝水余热回收,蒸汽节能优化。主要是回收Ⅰ效蒸汽冷凝水余热并用于磷铵生产过程中,达到减少蒸汽或烟煤消耗的目的;(三)中和料浆过料系统优化。针对生产中频繁的清理过料管道,影响系统开车率。分别从反应器与Ⅱ效闪蒸室料浆浓度、温差、过料开口位置及液体静压力影响等四方面来分析料浆输送不顺畅的原因,并通过改造与优化来延长管道的清理周期,减少停车几率;(四)生产废水的循环利用。磷铵系统中水平衡是生产的一大难点,废水的消化处理是关键。本论文旨在分析料浆法磷铵生产工艺中大量过剩的凉水塔循环水对生产的影响,并通过改造与优化实现磷铵凉水塔废水的合理消化处理,确保生产系统的用水平衡。课题实践中对襄阳泽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磷矿来源、配矿处理、品位及杂质含量测定,湿法磷酸生产、料浆法氨化中和等环节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通过理论工艺计算及ph-中和度关系曲线试验,来详细阐述杂质组分对中和度及产品规格的影响;通过Ⅰ效蒸汽冷凝水的水温监测、水量统计,设计合理生产布局,充分利用蒸汽冷凝水余热;通过各闪蒸系统的布置、氨化磷铵料浆的相关特性,寻找便畅的输送线路以延长管道清理周期;通过磷铵凉水塔循环水的产水量、车间用水点及周边布置,做到各环节的合理消化处理,维系生产系统内的用水封闭循环。最终实现150kt/a磷铵生产装置中和浓缩工序改造与优化的目的。

陈涛[6](2014)在《联碱碳化塔洗水综合利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了以湖北省大型联碱厂联碱碳化塔洗水为原料分别制备轻质碳酸钙和磷酸铵镁的技术条件,实验室分析结论如下:①通过正交实验,各因素对轻质碳酸钙粒径的影响顺序为:反应温度>滴加速度>搅拌速度。较优条件为反应温度25℃、滴加速度3ml/min、搅拌速度700r/min。②通过最佳条件优化实验,在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20~30℃、原料滴加速度3~4ml/min、搅拌速度700r/min时,轻质碳酸钙平均粒径在0.76~1.45μm。③通过最佳条件工艺实验及SEM、XRD分析,可知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添加Ca(OH)2溶液质量分数0.1%的添加剂op-10,轻质碳酸钙平均粒径较小在0.2~0.5μm之间,粒径分布较窄,颗粒分散程度较好,产品较规则,晶型具有方解石结构为四方形、片块状。利用1t洗水可生产73.65kg轻质碳酸钙,回收44.19kg碳酸根离子。④通过反应条件初步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对反应效果影响程度显着的因素顺序为:反应pH>磷氮摩尔比n(P): n(N)>镁氮摩尔比n(Mg): n(N)>反应温度。较优反应条件是:反应pH为10、镁氮摩尔比n(Mg): n(N)为1.5,磷氮摩尔比n(P): n(N)为1.1,反应温度为25℃。⑤通过最佳条件优化实验,确定实验最佳反应条件为:pH值为9.5、按镁氮摩尔比n(Mg): n(N)为1.2:1投加镁盐MgCl2·6H2O,按磷氮摩尔比n(P): n(N)为1.1:1投加磷盐Na2HPO4·12H2O,反应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氨氮转化率达97.4%,镁转化率为97.8%,磷转化率为99.6%。⑥通过最佳工艺实验及SEM和XRD分析,可知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提高氨氮初始浓度将有利于反应,当初始氨氮浓度在7500mg/L时氨氮转化率达最高在97%以上;利用初始氨氮浓度在5000mg/L~7500mg/L的洗水制备的沉淀物主要成分为MgNH4PO46H2O,其营养元素氮、磷、镁的含量接近标准磷酸铵镁,晶体形态比较规则、分布较好、晶体清晰呈斜立方正交结构。综合利用1t氨氮浓度7500mg/L的洗水可生产磷酸铵镁约0.1392t,回收氨氮7.29kg。

杨志[7](2012)在《磷化工过程砷平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砷有严重的环境毒害作用,是我国环境标准中的第一类污染物,也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等组织列为第一类致癌物质。目前,砷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铜、铅、磷等矿石的开采与冶炼是最主要的砷污染源。其中,磷和砷为第V族相邻元素,二者理化性质相近,一般来说,在磷化工生产中,从原料磷矿石的投加开始就伴随着砷元素的存在。2008年曝光的阳宗海砷污染事故的责任单位即为某磷化工生产企业,该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环境危害。云南是磷矿资源大省,磷化工产业发达,发展前景巨大;随磷化工生产而带来的砷元素的释放量也是巨大的,潜在的砷污染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性都必须引起重视。云南省A工业园区是云南省磷化工重要产区,园区周边遍布品位较高的磷矿石;依靠丰厚的磷矿资源储量,A工业园区一带形成了集群的磷化工企业,磷化工产品类型较为齐全,是典型的磷化工园区。为弄清磷化工过程中砷元素的含量、迁移及其分布与平衡,确定园区砷污染现状,防治园区砷污染,同时也给磷化工行业砷污染水平估算及砷污染防治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特进行此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电炉法黄磷生产中,每生产1t黄磷,由原料磷矿石、硅石及焦炭带入砷513.10g。各物料带入、带出砷量及其占总砷的百分比分别为:带入:磷矿石439.66g,85.69%;硅石8.30g,1.62%;焦炭65.14g,12.70%。带出:筛分细粉156.16g,30.43%;黄磷192.96g,37.61%;水淬渣89.70g,17.48%;泥磷8.02g,1.56%;进入气相18.89g,3.68%;进入水体及其他因素47.38g,9.23%。(2)热法磷酸生产中,每生产1t磷酸,由原料黄磷带入砷76.360g。各物料带出砷量及其占总砷的百分比分别为:吸收塔排气7.559g,9.90%;砷渣48.812g,63.92%;食品磷酸0.075g,0.10%;在工业磷酸工段,有14.691g砷进入其他因素,占总砷的19.22%;在净化工段,有5.242g砷随其他滤渣及气体排出,占总砷的6.86%。(3)磷酸酐生产中,每生产1t磷酸酐,由原料黄磷带入砷109.38g。各物料带出砷量及其占总砷的百分比分别为:产品磷酸酐66g,60.34%;外售稀磷酸2.67g,2.44%;除沫器排放或进入其他因素40.71g,37.22%。(4)湿法磷酸生产中,每生产1t磷酸,由原料带入148.22g砷。各物料带入、带出砷量及其占总砷的百分比分别为:带入:磷矿石147.9g,99.79%;硫酸0.32g,0.21%。带出:磷石膏76.44g,51.57%;成品磷酸24.18g,16.31%;进入气相8.19g,5.53%;进入水体及其他39.41g,26.59%。(5)磷酸一铵生产中,每生产1t磷酸一铵,由原料带入砷64.772g。各物料带入、带出砷量及其占总砷的百分比分别为:带入:原料磷酸64.761g,99.98%;尾气洗涤槽补充水0.011g,0.02%。带出:洗涤塔尾气0.004g,0.01%;产品磷酸一铵44g,67.93%;其他因素20.768g,32.06%。(6)磷酸二铵生产中,每生产1t磷酸二铵,由原料磷酸带入砷63.218g。各物料带出砷量及其占总砷的百分比分别为:洗涤塔排气0.022g,0.04%;产品磷酸二铵34.000g,53.78%;其他因素29.196g,46.18%。(7)氟硅酸镁生产中,每生产1t氟硅酸镁,由原料氟硅酸及氧化镁带入砷4.442g。各物料带入、带出砷量及其占总砷的百分比分别为:带入:氟硅酸2.210g,49.75%;氧化镁2.232g,50.25%。带出:滤渣1.035g,23.30%;离心脱水母液0.246g,5.54%;产品氟硅酸镁2.500g,56.28%;进入气相及其他0.661g,14.88%。(8)应用相关国家标准并结合园区实际情况,对A工业园区水、大气及固体废物中的砷环境风险进行了简单评价,认为A工业园区不存在水体及固体废物砷污染环境风险,但大气砷污染存在环境风险。大气砷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工业园区内办公区职工潜在的砷中毒检出率约为3.58%,厂区职工潜在的砷中毒检出率约为8.89%。

刘义明[8](2007)在《过热蒸汽流化床内反应干燥制备MAP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目前工业上磷铵装置的运行情况看,存在着料浆结垢严重,工艺流程长,尾气难处理,低品位热源利用困难,污染严重等薄弱环节。从节能、降耗、减排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开发一种流程短,排污环节少,能耗低的新工艺流程。磷酸氨化是一个受气膜传质控制的瞬间快速气液反应,根据双膜理论,反应发生在气液相界面,总反应速率取决于气膜中NH3的传质速率。而提高传质速率,可从增大两相接触面积和传质系数着手。流化床造粒是一个成粒、混合、干燥于一身的集成造粒过程,具有流—固两相接触面积大,相对运动速度高的特点。采用流化床进行磷酸氨化既可获较大的传热、传质速率,还可实现反应—干燥同步完成。过热蒸汽作流化和干燥介质,不仅可通过冷凝的方法回收和利用其潜热使之能耗大幅下降,且无尾气处理的问题。本文结合过热蒸汽干燥、流化床造粒以及磷铵生产的各自特性,提出采用过热蒸汽流化床一步法制备磷铵的集成工艺。从磷酸氨化料浆结晶、氨的逸出和固体磷铵的热稳定性出发,结合流化床内颗粒和气相主体传热传质机理,对流化床内颗粒表面的磷酸氨化反应和干燥成粒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和条件,拟定了实验工艺流程,对相关的主体设备和仪表进行了设计和选型,完成了装置的安装和调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过热蒸汽流化床反应干燥一步法制备MAP的试验探索工作。初步探讨了:(1)过热蒸汽流化床制备磷酸铵的稳定操作条件;(2)流化床进料NH3/H3PO4摩尔比对产品N/P2O5质量比和NH3损失率的影响;(3)流化颗粒产品包裹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以考察产品颗粒能否长大;(4)流化床内操作温度对产品N/P2O5质量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压力为70kPa、温度为100~130℃、进料NH3/H3PO4摩尔比为1.1~1.8操作条件下,流化床内磷酸氨化—干燥过程可稳定操作。用玻璃珠为晶种,成功地在过热蒸汽流化床内制备出以磷酸一铵(MAP)为主的磷铵产品;在操作温度为100~130℃时,流化床进料NH3/H3PO4摩尔比对产品N/P2O5质量比的影响不显着,产品N/P2O5质量比接近于纯净MAP的N/P2O5质量比0.198,说明该工艺过程无需氨过量;流化颗粒表面包裹的产品量随流化反应时间增加而增加,说明磷酸氨化反应能在颗粒表面连续进行,产品包裹在颗粒表面使其不断长大;随着流化床内操作温度升高,产品N/P2O5质量比的有所减小。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较深入地对过热蒸汽流化床反应干燥一步法制备磷铵集成新工艺的基本规律进行了探讨,所得结果为进一步的研究及过程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胡林[9](2005)在《磷铵工业用压力式喷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于磷酸—铵工业生产用的压力式喷嘴,由于工作条件恶劣,极易磨损和堵塞,从而严重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并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本课题通过研究喷嘴设计参数与磨损之间的关系以及喷嘴材料的磨损机理和影响雾化性能的因素,在保证雾化质量的前提下,从改进喷嘴的设计结构参数和喷嘴材料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喷嘴使用寿命的方法,并在大型工业装置上试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成功的延长了喷嘴的使用寿命。 本文首先对磷铵工业用压力式喷嘴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对压力式喷嘴的经典流量方程Doumas方程进行重新推导,得到大型压力式喷嘴的改进的流量方程,并使用YT15和SiC这两种从未曾在磷铵工业中用来制作喷嘴的材料来制作喷嘴。再通过进行工厂实地试验来考查新喷嘴的使用寿命,得出磷酸—铵工业生产中喷嘴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雾化性能的因素进行研究。另外,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对喷嘴材料的SEM分析,对喷嘴材料的磨损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了流量系数与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产品产量与喷嘴结构的关系,并讨论了喷嘴的结构与磨损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喷嘴进一步的改进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为减轻喷嘴的磨损,就应该降低料浆中的固体颗粒向壁面集中的趋势,即减小分离因数。对于用于磷酸—铵工业生产用的大流量压力式喷嘴,喷嘴材料的耐磨性:SiC>YT15>YG6X>YG8。磷酸—铵料浆雾化喷嘴材料方面的磨损机理:①对于硬质合金,先是粘结剂的去除,然后再是碳化物颗粒的去除。磨损与腐蚀相互加速,它们的交互作用是加速材料流失的一个重

胡振玉,王健,张先,何绪文[10](2004)在《磷石膏的综合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磷石膏在建筑材料、农用肥料、制纸填料、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等方面的开发利用现状,并重点指出了磷石膏制酸联产水泥工艺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途径。

二、热空气炉在磷铵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空气炉在磷铵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用于硫磷铵生产的含硫料浆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含硫料浆的制备
    1.1 工艺流程
    1.2 工艺参数控制
2 含硫料浆制备注意事项
3 含硫料浆制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4 含硫料浆在硫磷铵生产中的应用
5 结语

(2)改进型高效热风炉在粉状磷酸一铵生产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热风炉在磷肥生产中的应用简介
2 粉状磷酸一铵生产装置热风炉技术改造
    2.1 改进型高效美宝炉窑链条炉排热风炉的组成和优点
    2.2 美宝炉窑热风炉针对贵州开磷集团粉状磷酸一铵装置的特殊设计说明
3 热风炉改造应用的综合效益及建议
    3.1 综合效益
    3.2 建议

(3)低温磷酸气液平衡组成及其典型条件下腐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热法磷加工环境与腐蚀研究进展
        1.2.1 热法磷加工腐蚀环境
        1.2.2 热法磷加工腐蚀形式
        1.2.3 热法磷加工燃烧系统防腐措施
        1.2.4 热法磷加工腐蚀研究进展
    1.3 黄磷生产与应用
        1.3.0 黄磷生产技术简介
        1.3.1 黄磷尾气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1.3.2 黄磷尾气净化系统
    1.4 低聚磷酸生产及应用
    1.5 热法磷酸的性质研究
        1.5.1 相平衡
        1.5.2 同步热分析技术
    1.6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案
    2.1 实验方法及标准
        2.1.1 腐蚀实验方法及标准
        2.1.2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产物清除
        2.1.3 P_2O_5测定标准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 实验材料的选择及腐蚀溶液
    2.4 均匀腐蚀
第三章 低温磷酸气液平衡组成研究
    3.1 低温磷酸气液平衡的装置图
    3.2 低温磷酸气液平衡数据的测定
    3.3 低温磷酸气液平衡实验存在问题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磷酸浓度的热重热解研究
    4.1 热重试样制备及实验
    4.2 不同升温速率对磷酸TG的影响
    4.3 载气量对磷酸TG的影响
    4.4 磷酸浓度对TG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金属材料在磷酸环境中腐蚀行为研究
    5.1 实验材料的显微组织
    5.2 均匀腐蚀行为
        5.2.1 金属材料在100℃中均匀腐蚀研究
        5.2.2 金属材料在150℃中均匀腐蚀研究
        5.2.3 金属材料在200℃中均匀腐蚀研究
        5.2.4 金属材料在300℃中均匀腐蚀研究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复合肥装置热风炉能量综合利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热风炉及其在复合肥装置上的应用
2 烟气能量综合利用
    2.1 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方法
    2.2 烟气余热的合理利用[1]
        2.2.1 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的基本原则
        2.2.2 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评价标准
    2.3 高温烟气余热综合利用
3 复合肥装置热风炉能量综合利用
    3.1 复合肥生产装置热风炉能量综合利用探讨
    3.2 余热回收副产蒸汽方案
    3.3 复合肥装置热风炉能量综合利用的注意事项
4 3 344×104k J/h热风炉带8 t/h蒸汽发生器的热风炉能量综合回收经济分析
    4.1 8 t/h蒸汽锅炉热量计算[2]
    4.2 原手烧1 282×104k J/h热风炉耗煤量计算
    4.3 3 344×104k J/h热风炉副产8 t/h蒸汽耗煤量计算
    4.4 节能经济分析
5 3 344×104k J/h热风炉带8 t/h蒸汽发生器的热风炉能量综合回收环境工效分析[3]
6 结论

(5)150kt/a磷酸一铵装置中和浓缩工序改造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磷酸铵体系性质
    1.2 湿法磷酸氨化反应原理
    1.3 磷酸一铵生产工艺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料浆法中和浓缩工序现况
    2.1 料浆磷酸一铵法生产背景
    2.2 料浆法中和浓缩工序改造前现状
        2.2.1 工艺流程
        2.2.2 生产操作简介
        2.2.3 常见生产问题及影响分析
第3章 中和浓缩工序改造与优化
    3.1 改造优化内容
    3.2 改造优化措施
        3.2.1 技术指标中和度的优化
        3.2.2 Ⅰ效蒸汽冷凝水的优化回收
        3.2.3 中和料浆过料系统优化
        3.2.4 生产废水的优化循环利用
第4章 中和浓缩工序改造效果
    4.1 改造效果及效益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改造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联碱碳化塔洗水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联碱塔化塔洗水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2.1 联碱法纯碱生产工艺过程
        1.2.2 联碱碳化塔洗水的来源及性质
        1.2.3 联碱塔化塔洗水处理的技术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3 轻质碳酸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轻质碳酸钙概述
        1.3.2 轻质碳酸钙的制备技术简介
        1.3.3 轻质碳酸钙的应用前景
    1.4 磷酸铵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磷酸铵镁概述
        1.4.2 磷酸铵镁沉淀法回收氨氮的研究进展
        1.4.3 磷酸铵镁的利用前景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工作特点及其难点
        1.6.3 创新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样品来源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联碱碳化塔洗水制备轻质碳酸钙的实验方法
        2.4.2 联碱碳化塔洗水制备磷酸铵镁的实验方法
    2.5 实验分析方法
第3章 联碱碳化塔洗水制备轻质碳酸钙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反应控制条件初步实验结果分析
        3.1.1 原料投加方式对产品粒径的影响
        3.1.2 反应时间对产品粒径的影响
        3.1.3 反应温度对产品粒径的影响
        3.1.4 搅拌速度及滴加速度对产品粒径的影响
        3.1.5 添加剂对产品粒径的影响
    3.2 正交实验
        3.2.1 正交实验结果极差分析
        3.2.2 正交实验结果方差分析
        3.2.3 正交实验分析结论
    3.3 最佳反应条件优化实验
        3.3.1 最佳反应温度的选择
        3.3.2 最佳滴加速度
        3.3.3 最佳搅拌速度
    3.4 最佳条件工艺实验
    3.5 初步经济效益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联碱碳化塔洗水制备磷酸铵镁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反应控制条件初步实验结果分析
        4.1.1 沉淀剂的选择
        4.1.2 反应时间对氨氮转化率的影响
        4.1.3 搅拌速度对氨氮转化率的影响
        4.1.4 反应 pH 对氨氮转化率的影响
    4.2 正交实验
        4.2.1 正交实验结果极差分析
        4.2.2 正交实验结果方差分析
        4.2.3 正交实验分析结论
    4.3 最佳反应条件优化实验
        4.3.1 最佳反应 pH 的选择
        4.3.2 最佳 n(P): n(N)配比的选择
        4.3.3 最佳 n(Mg): n(N)配比的选择
        4.3.4 最佳反应温度的选择
    4.4 最佳工艺实验研究
    4.5 沉淀物理化性质与结构分析
        4.5.1 沉淀物的物理性质
        4.5.2 沉淀物的化学组成
        4.5.3 沉淀物的结构分析
    4.6 初步经济效益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7)磷化工过程砷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案
        1.2.3 技术路线图
    1.3 预期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1.3.1 预期研究目标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砷概述
        2.1.1 砷的基本性质
        2.1.1.1 砷的理化性质
        2.1.1.2 砷的毒理作用
        2.1.2 砷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
        2.1.2.1 砷在水中的环境化学行为
        2.1.2.2 砷在土壤中的环境化学行为
        2.1.2.3 砷在大气中的环境化学行为
        2.1.3 工业过程中砷的迁移转化
        2.1.4 国内外砷污染概况
        2.1.5 砷污染环境风险评价
    2.2 磷化工概述
        2.2.1 黄磷及其生产工艺
        2.2.1.1 黄磷简介
        2.2.1.2 黄磷生产工艺
        2.2.2 磷酸及其生产工艺
        2.2.2.1 磷酸简介
        2.2.2.2 磷酸生产工艺
        2.2.3 磷酸酐及其生产工艺
        2.2.3.1 磷酸酐简介
        2.2.3.2 磷酸酐生产工艺
        2.2.4 磷铵及其生产工艺
        2.2.4.1 磷铵简介
        2.2.4.2 磷铵生产工艺
        2.2.5 氟硅酸镁及其生产工艺
        2.2.5.1 氟硅酸镁简介
        2.2.5.2 氟硅酸镁生产工艺
第三章 采样监测方案与分析方法
    3.1 采样监测方案
        3.1.1 水样采集方法
        3.1.2 固体样品采集方法
        3.1.3 气体样品采集方法
    3.2 分析方法
        3.2.1 水样分析方法
        3.2.2 气体样分析方法
        3.2.3 黄磷及泥磷分析方法
        3.2.4 其他样品分析方法
第四章 黄磷生产中砷的分布与平衡研究
    4.1 生产企业概况
    4.2 生产工艺原理及流程
    4.3 各生产环节中的砷含量及其迁移
    4.4 黄磷生产中砷的分布与平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法磷酸及磷酸酐生产中砷的分布与平衡研究
    5.1 生产企业概况
    5.2 生产工艺原理及流程
        5.2.1 热法磷酸生产
        5.2.1.1 工业磷酸工段
        5.2.1.2 食品磷酸净化脱砷工段
        5.2.2 磷酸酐生产
    5.3 各生产环节中的砷含量及其迁移
        5.3.1 热法磷酸生产
        5.3.2 磷酸酐生产
    5.4 各生产流程中砷的分布与平衡
        5.4.1 热法磷酸生产
        5.4.2 磷酸酐生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湿法磷酸及磷铵生产中砷的分布与平衡研究
    6.1 生产企业概况
    6.2 生产工艺原理及流程
        6.2.1 湿法磷酸生产
        6.2.2 磷铵生产
    6.3 各生产环节中的砷含量及其迁移
        6.3.1 湿法磷酸生产
        6.3.2 磷酸一铵生产
        6.3.3 磷酸二铵生产
    6.4 各生产流程中砷的分布与平衡
        6.4.1 湿法磷酸生产
        6.4.2 磷酸一铵生产
        6.4.3 磷酸二铵生产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氟硅酸镁生产中砷的分布与平衡研究
    7.1 生产企业简介
    7.2 生产工艺原理及流程
    7.3 各生产环节中的砷含量及其迁移
    7.4 氟硅酸镁生产中砷的分布与平衡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磷化工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站砷的分布与平衡研究
    8.1 企业简介
    8.2 废水处理工艺及流程
    8.3 各水处理环节中的砷含量及其迁移
    8.4 各水处理环节中砷的分布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磷化工工业园区砷污染环境风险评价
    9.1 水体砷污染评价
    9.2 固体废物砷污染评价
    9.3 大气砷污染评价
    9.4 砷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和建议
    10.1 结论
    10.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C 砷平衡研究项目部分现场图片

(8)过热蒸汽流化床内反应干燥制备MAP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与研究内容
    2.1 磷酸铵基本性质及生产工艺简介
        2.1.1 磷酸铵性质
        2.1.2 固体磷酸铵的热稳定性、溶解性和吸湿性
        2.1.3 磷酸铵的化学反应原理
        2.1.4 磷酸铵工业技术发展
        2.1.5 磷酸铵的主要生产工艺简介
        2.1.6 磷酸铵工艺的能耗与排污分析
        2.1.7 我国在磷酸铵工业技术方面的研究
    2.2 流化床喷雾造粒特点及过程机理
        2.2.1 流化床喷雾造粒特点
        2.2.2 流化床喷雾造粒过程机理
        2.2.3 颗粒与流化介质间的传热分析
    2.3 过热蒸汽流化干燥特点及原理
        2.3.1 过热蒸汽干燥特点
        2.3.2 过热蒸汽干燥原理
        2.3.3 过热蒸汽干燥的平衡湿含量
    2.4 课题研究背景和内容
3 过程分析与实验规划
    3.1 流化床内磷酸氨化宏观动力学
    3.2 流化颗粒与气相主体的传热传质
    3.3 磷酸氨化料浆结晶热力学分析
    3.4 操作条件对磷酸氨化反应的影响
    3.5 反应料浆干燥动力学分析
    3.6 尾气处理讨论
    3.7 实验规划
4. 实验装置设计、安装与调试
    4.1 实验流程
        4.1.1 实验流程简述
    4.2 实验装置的设计计算
        4.2.1 物料与热量衡算
        4.2.2 流化床的设计计算
        4.2.3 电热蒸汽锅炉计算
        4.2.4 雾化喷嘴计算
        4.2.5 电热过热器计算
        4.2.6 真空泵计算
        4.2.7 液氨蒸发计算
        4.2.8 仪表选型
    4.3 实验装置安装与调试
        4.3.1 实验装置安装
        4.3.2 设备及仪表一览表
        4.3.3 实验装置调试
5 实验研究与结果讨论
    5.1 实验研究
        5.1.1 实验工艺参数的确定
        5.1.2 实验内容与实验方法
        5.1.3 产品分析方法
        5.1.4 实验操作步骤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2.1 磷铵产品生成操作条件初探
        5.2.2 进料NH_3/H_3PO_4摩尔比对产品N/P_2O_5质量比的影响
        5.2.3 进料NH_3/H_3PO_4摩尔比对氨损失率的影响
        5.2.4 温度对产品N/P_2O_5质量比的影响
        5.2.5 颗粒增长速率
        5.2.6 产品湿含量
6. 结论
展望
符号说明
文献参考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磷铵工业用压力式喷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1.1 磷铵工业生产方法概述
    1.2 中和料浆法制磷铵工艺简况
    1.3 喷雾干燥及喷雾流化干燥简介
        1.3.1 喷雾干燥
        1.3.2 喷雾流化干燥
    1.4 喷嘴的分类和比较
        1.4.1 雾化机理
        1.4.2 各种喷嘴简介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1.4.3 各种喷嘴的比较
    1.5 压力式喷嘴的磨损问题
        1.5.1 磨损的定义及分类
        1.5.2 压力式喷嘴磨损机理的研究概况
        1.5.3 压力式喷嘴常用材料的特点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2 设计计算与理论
    2.1 压力式喷嘴的计算与设计
    2.2 压力式喷嘴的装配图
    2.3 压力式喷嘴的流量方程
    2.4 喷嘴的流量系数与设计参数之间的关系
        2.4.1 针对于Doumas方程
        2.4.2 针对于前面所推导的流量方程
    2.5 喷嘴结构与磨损的关系
3 实验
    3.1 现场实验—工厂实际试用
    3.2 实验室实验
        3.2.1 估算腐蚀、磨损及其交互作用的模拟试验
        3.2.2 喷嘴材料均匀腐蚀全浸试验
    3.3 测试部分—喷嘴材料的磨损机理研究
4 结果与讨论
    4.1 工厂实际试用情况讨论
        4.1.1 第一次喷嘴试用
        4.1.2 第二次喷嘴试用情况
        4.1.3 第三次喷嘴试用情况
        4.1.4 三次试用情况小结
        4.1.5 磷酸一铵工业生产中喷嘴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
    4.2 实验室试验结果与讨论
        4.2.1 模拟试验的实验数据记录与整理
        4.2.2 腐蚀试验的实验数据记录与整理
    4.3 喷嘴材料磨损机理的研究
        4.3.1 YG8喷嘴材料的微观形貌与磨损机理
        4.3.2 YT15喷嘴材料的微观形貌与磨损机理
        4.3.3 YG8喷嘴材料的微观形貌与磨损机理
        4.3.4 SiC喷嘴材料的微观形貌与磨损机理
        4.3.5 喷嘴材料与磨损的关系
    4.4 压力式喷嘴的改进方向展望
        4.4.1 设计方面
        4.4.2 材料方面
5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符号说明
作者在读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声明
致谢

四、热空气炉在磷铵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用于硫磷铵生产的含硫料浆制备[J]. 念吉红. 磷肥与复肥, 2018(09)
  • [2]改进型高效热风炉在粉状磷酸一铵生产上的应用[J]. 李绍武. 磷肥与复肥, 2018(03)
  • [3]低温磷酸气液平衡组成及其典型条件下腐蚀行为研究[D]. 龙光花.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4]复合肥装置热风炉能量综合利用探讨[J]. 李忠民. 磷肥与复肥, 2016(07)
  • [5]150kt/a磷酸一铵装置中和浓缩工序改造与优化[D]. 余安. 武汉工程大学, 2014(04)
  • [6]联碱碳化塔洗水综合利用研究[D]. 陈涛. 武汉工程大学, 2014(03)
  • [7]磷化工过程砷平衡研究[D]. 杨志. 昆明理工大学, 2012(01)
  • [8]过热蒸汽流化床内反应干燥制备MAP的实验研究[D]. 刘义明. 四川大学, 2007(05)
  • [9]磷铵工业用压力式喷嘴的研究[D]. 胡林. 四川大学, 2005(01)
  • [10]磷石膏的综合利用[J]. 胡振玉,王健,张先,何绪文. 中国矿山工程, 2004(04)

标签:;  ;  ;  ;  ;  

热风炉在磷铵生产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