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浊度计的浊度测量与研究

不同类型浊度计的浊度测量与研究

一、不同类型浊度仪对浊度的测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申粤[1](2021)在《锆盐混凝剂的混凝行为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混凝工艺是水处理中最常用的工艺之一,其处理效果主要由混凝剂的种类及水环境决定。当今国内外水处理工艺中,使用最广泛的是铝盐和铁盐类无机混凝剂。然而这类常规混凝剂存在诸多不足,随着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其缺点逐渐暴露,因此亟需开发新型高效混凝剂以适应当前水处理的需求。锆盐是一种具有优良混凝特性的新型絮凝剂,以其绿色环保的特点在近年来受到一定关注,然而相关基础研究尚未有系统开展。本文主要研究了锆盐混凝的混凝行为及其混凝机理,同时对锆盐混凝剂在处理不同水样时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针对混凝效果较差水样进一步提出了复配混凝方案,并研究了改进方案下锆盐的混凝行为。主要实验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微量滴碱法制备聚合硫酸锆混凝剂(PZS)、聚合氯化锆混凝剂(PZC)混凝剂,碱度梯度设置为(0.5、1.0、1.5、2.0、2.5)。探究了PZS、PZC的碱度、投加量、水样初始p H值对模拟生活污水的混凝效果影响。实验数据表明,PZS混凝剂的最佳混凝条件为:最佳碱度为1.0,最佳投加量为32mg/L,最佳初始p H为6。在最佳条件下的混凝出水的剩余浊度为0.55NTU,TOC去除率为89.3%,总磷的去除率为98.2%;但出水p H为3.58,需后续处理。PZC的最佳混凝条件为:最佳碱度为1.5,最佳投加量为24mg/L,最佳初始p H为6。在最佳条件下的混凝出水剩余浊度0.67NTU,TOC去除率为77.9%,总磷去除率为85.1%;此时的出水p H为6.74,不需进行后续处理。通过Zeta电位分析得出PZS、PZC混凝剂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主要混凝机理为电中和原理。PZS产生的絮体最大尺寸可达到1680μm,PZC生成的最大絮体尺寸可达到1600μm且量种混凝生成的絮体都具有较高的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2)研究了氧氯化锆混凝剂(ZOC)对模拟污水厂二级出水、含油废水、含氟废水、含镉废水、染料废水、地表水等的处理效果。其中混凝效果较好的有含氟废水、染料废水和地表水。对含氟废水在初始p H为6时,可达到65%的氟去除率;对染料废水(亚甲基蓝)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2%;对地表水的处理后剩余浊度为1.5NTU,UV254去除率接近70%。对其他水样混凝效果较差,其中ZOC虽对二级出水的浊度的去除率达90%,但对UV254的去除率仅30%左右;对含油废水的去除效率虽接近65%,但形成的絮体不易沉降,需要进一步处理;对含镉废水的去除效率较差,最高只为25%左右。(3)研究了将ZOC与其他混凝剂复配使用的方案,以解决ZOC处理二级出水、含油(4)废水、含镉废水时存在的问题。将ZOC与壳聚糖(CTS)混凝剂进行复配使用以提升对油的去除率,其最佳复配比ZOC/CTS=1:1,最佳投量(以Zr计)为2mg/L,最佳初始p H为6,ZOC/CTS的除油率相对于ZOC提升了近50%。,复配产生的絮体最大尺寸是单独使用ZOC絮体尺寸的3倍。将ZOC/CTS用于处理二级出水,其最佳复配比为ZOC/CTS=1:2,使用后UV254去除率相对于单独使用ZOC提升了55%、相对于单独使用CTS提升了25%;同时ZOC混凝剂的抗温性较差,低温混凝效果较低,而ZOC/CTS的抗温性较强,在低温时其混凝效果基本无变化。对于含镉废水,采用了ZOC混凝剂与PAC混凝剂进行复配的方案。最佳复配比例为Al:Zr=1:4,最佳的镉去除率可达到70%。考察了不同初始p H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发现当初始p H越大,对镉的去除效率最好。复配产生的絮体最大尺寸可达到1200μm,且强度因子最大。

朱远洋[2](2021)在《基于图像的浊液浓度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浊液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包含悬浊液和乳浊液。浊液成分分析在食品、环境、工业、医药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针对现有化学分析法、光学吸收法等浊液浓度测量方法存在测量时间长、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高、价格昂贵、不利于移动性快速检测等问题。采用数字摄像头代替传统的光电检测系统,结合图像处理、数据分析技术和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图像特征提取和模型建立,实现基于图像的浊液浓度检测方法和装置,并应用于浊度测量和牛奶成分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颜色分量提取和分析方法,对散射和透射模式下的浊液图像进行分析,设计了基于850 nm近红外的双摄像头测量装置和浊液图像分析软件,搭建了水质浊度测量系统。通过分析样品浊度与不同色彩空间中不同颜色分量的关系,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浊度检测模型。经过对比分析,最佳的散射比透射亮度检测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0.83%。(2)采用透射方式建立了可见光摄像头和近红外摄像头的测量装置。基于对样品溶液的图像亮度、色差和浊度数据分析,分别建立了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亮度、色差的浊度检测模型。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可见光-近红外”融合测量模型。所选模型与商业浊度仪测量结果的相关性都高于0.999,融合模型的MAPE在1.05%以内,均方误差(MSE)为1.14。(3)在水质浊度测量的基础上,研究图像法在牛奶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宽带发射器(650–1050 nm)和异形比色皿的牛奶成分分析系统。采用灵敏度范围为700–1100 nm的近红外摄像头获取牛奶的散射、透射和色散的光学信息图像。使用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和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算法建立了蛋白质和脂肪检测模型。通过测试得到蛋白质模型的MAPE为0.59%,测量误差为±0.02%,脂肪模型的MAPE为1.00%,测量误差为±0.04%。

秦少杰[3](2021)在《煤泥水浓缩过程的药剂智能添加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中国智造”的提出,对煤矿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多数煤矿企业已经实现机械化生产,但是为了顺应时代进步的需要,煤矿企业还需从多维度入手,进一步提高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选煤厂在煤炭生产过程中承担着洗选的工作,选煤厂实现智能化生产对于整个煤矿企业有着重要意义。煤泥水处理作为整个洗选流程中重要的一步,关系洗选循环水的质量,影响选煤厂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浓缩是当前煤泥水处理的主流方式,浓缩过程就是一个固液分离的过程,煤泥水中含有大量不溶水颗粒和极细煤泥颗粒,为加速煤泥水不溶水颗粒沉降速度以及促进极细煤泥颗粒的有效沉降,在煤泥水中添加辅助药剂,絮凝剂和凝聚剂,药剂的合理添加极大的影响着浓缩效果。本文以贺西选煤厂为研究背景展开研究,该厂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岗位工人目测溢流水浊度调节药剂添加量,造成药剂浪费增加生产成本,导致溢流水浊度不稳定不能满足选煤厂对于循环水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浓缩过程智能加药系统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浓缩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作为一个典型的物化反应过程,是一个多线性、大滞后的过程,无法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因此,本文采用前馈+后馈的控制策略,前馈部分,首先建立Lssvm预测模型,利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寻优,得出最佳的药剂添加量。反馈部分,利用污泥界面仪测量浓缩池煤泥层的厚度,反应煤泥粒沉降速度,作为反馈输入对药剂添加量进行修正。本文详细介绍了Lssvm算法和Mopso算法的原理,根据浓缩过程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基于Lssvm的预测模型,采集现场的数据训练模型并对模型的精度进行了测试,引入药剂成本函数建立优化模型,根据现场工况条件确立约束条件,选定Mopso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寻优,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算法的可行性。本系统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原系统采用的可编程控制器为西门子s7-200,故本系统同样采用s7-200,控制系统结构为主从站式,以原有的系统作为从站,新加的plc为主站,上位机采用研华ACP400,利用Matlab搭建Lssvm预测模型,并进行基于Mopso算法的寻优运算,Matlab与组态王之间的通讯方式采用的opc通讯。现场控制器收集各个传感器的数据,通过以太网上传到上位机,在上位机中进行储存并进行寻优,得到最优的药剂添加量,回传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执行机构动作调整药剂添加量,污泥界面仪检测到沉积煤泥厚度作为反馈值调整药剂添加量,提高系统稳定性。整个系统以贺西矿选煤厂作为工业性实验场地,系统在试运行阶段,稳定可靠,对比系统改造前后的生产数据,药剂损耗量有所降低,吨煤泥PAC消耗降低(4.91%),吨煤泥PAM消耗降低了(5.39%),循环水的浊度控制在(1000~2000mg/L)的范围,满足新标准B/T 35051-2018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等级的要求,同时对于压滤工序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滤饼水分明显降低,表明系统试运行阶段生产稳定表现良好,保证了选煤厂生产的需要,降低了药剂消耗量,降低选煤厂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李炙帅[4](2020)在《水质浊度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行各业对水质的要求也产生不同的标准,因此对水质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浊度是水质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溶液对光线通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包括溶液中悬浮物质对光的散射和溶质分子对光的吸收。水的浊度不仅与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有关,而且与它们的大小、形状以及折射系数等有关。水的浊度主要是由泥沙、细菌、微生物、悬浮颗粒物、胶体有机物和无机物等引起的,这些水中杂质不仅会影响水的质量,甚至还会引发疾病传播。因此,对水质浊度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浊度检测的基本原理以及对浊度检测方法的分析,采用将透射法、垂直散射法、比值法三种方法综合利用的检测方法,设计了一种检测量程宽、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的水质浊度检测系统。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在传感器设计中,根据选用的浊度检测方法,采用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透镜以及温度传感器,设计了一种检测量程宽、精确度高的传感器。2.在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中,为了从源头抑制干扰,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完成了光源驱动电路、I/V转换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以及温度检测电路设计;为了进行数据的采集、处理、控制,以STM32F407为系统核心,完成了STM32最小系统电路设计;为了对检测结果进行显示和输出,完成了LCD接口电路以及串口通信电路设计。3.在系统软件设计中,为了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完成了A/D转换程序以及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为了提高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完成了按键消抖程序以及数字滤波程序的设计;为了进行数据的存储和读取,完成了数据读写程序的设计;为了进行检测结果的显示,完成了LCD显示程序的设计。4.在实验结果和分析中,根据实验需要,对零浊度水和福尔马肼标准浊度溶液进行制备,并根据配置的样本溶液,进行数据检测、性能指标测试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最后,根据数据分析以及性能指标测试得出结论:在0-450NTU范围内,采用垂直散射法线性度好;在450-650NTU范围内,采用比值法线性度好;在650-1000NTU范围内,采用透射法线性度好。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量程宽、精确度高、稳定性好。

宋博,张世红,余得昭,孟宪献,郑波[5](2020)在《近真浊度理论及其在低浊度水测量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对于低浊度水样(浊度<0.1 NTU),不同仪器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明显,因此如何获得更客观的检测数据尤为重要。为此,首次提出了近真浊度理论,并给出了其测定方法。近真浊度也称为近似真实浊度,是指一种无限趋近于仅由悬浮颗粒物及胶体所引起的浊度,即无限趋近于浊度真实值,这些颗粒物和胶体包括泥砂、黏土、藻类、有机物质、微生物有机体等。通过在表观浊度值中扣除现有的技术手段制备出的无限接近零浊度的实验室用纯水浊度值即仪器的零示值误差,就可以得到近真浊度值。近真浊度和现行的浊度概念的最大的区别在于,近真浊度去除了由光源、仪器光路、检测器种类、系统杂散光、信号值计算方法、校准验证方法等方面产生的零示值误差,去除了零示值误差的结果会无限接近于浊度真实值。近真浊度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有效解决低浊度领域的精确测量问题。

李萌[6](2020)在《壳聚糖改性粘土和聚谷氨酸复合预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研究》文中认为淀粉作为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淀粉生产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极易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我国红薯淀粉生产规模大,而且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排放产生的红薯淀粉废水是亟需解决的环境难题。由于农村红薯淀粉生产季节性强,主要集中在每年冬季10-12月份的低温时期,常规生化处理技术难以有效处理,亟需开发高效、低成本的农村红薯淀粉废水物化处理技术。为此,本论文针对农村红薯淀粉废水的水质特征,研究了壳聚糖改性粘土复合聚谷氨酸处理技术,对红薯淀粉废水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实验室制备的红薯淀粉废水为对象,系统研究了红薯淀粉废水的水质特征,分析了它在水解酸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红薯淀粉废水中有机物污染物浓度高,COD值为8179 mg/L,总氮为168.7 mg/L,总磷为63.5mg/L。红薯淀粉废水的浊度也高达2200 NTU。废水中颗粒物的粒径分布范围在0.2μm至65μm之间,粒径为5.44μm左右的颗粒物比重最高。通过zeta电位观测发现,淀粉废水的等电点(p I值)为p H=4左右。通过废水分级处理研究发现,红薯淀粉废水中的颗粒态总氮占比为40.66%,颗粒态总磷占比28.96%;表明红薯废水中大部分氮素和磷素为溶解态,而且以溶解性凯氏氮和溶解性有机磷为主。在48 h水解酸化过程中,淀粉废水p H值发生急剧降低,由6.42降至3.50;NH3-N浓度急剧增高,由6.3 mg/L升高至19.3 mg/L;浊度从1649 NTU降低到1009 NTU。然而,废水的COD,TN和TP浓度相对保持稳定,变化较小。(2)以阳离子型壳聚糖和阴离子型聚谷氨酸为混凝剂,系统研究了这两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对红薯淀粉废水的复合混凝处理效果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阳离子型壳聚糖对红薯淀粉废水浊度去除率可达90.5%,其混凝机理主要是电中和作用;聚谷氨酸的浊度去除率可达91.8%,其混凝机理主要是架桥作用;复合混凝处理时,先投加壳聚糖再投加聚谷氨酸的复合方式效果最佳,拥有最高的去除率,应对水质变化冲击的能力也最强。浊度去除率可达到98.32%,COD,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44.79%,53.44%和28.09%。经过壳聚糖-聚谷氨酸复合混凝处理,淀粉废水的COD、TN、TP和浊度浓度分别降低至4514.9mg/L、78.6 mg/L、45.7 mg/L和34.5 NTU。(3)以经过壳聚糖-聚谷氨酸复合混凝处理的尾水(上清液)为对象,选择高岭土、膨润土、沸石和凹凸棒土这四种典型粘土矿物为吸附剂,系统研究了它们对淀粉尾水中主要溶解性污染物的吸附作用。研究发现,在四种典型粘土矿物中,膨润土对淀粉尾水中COD、TN和TP的吸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分别为56.3%,48.2%和28.1%;处理后水中的COD、TN和TP浓度分别为为1871.2 mg/L、39.3 mg/L和25.1 mg/L。(4)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利用壳聚糖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处理,并与聚谷氨酸进行复合混凝-吸附处理红薯淀粉废水,以期实现最优处理效果。研究发现,壳聚糖与膨润土质量比为1:5时,改性粘土对红薯淀粉废水处理效果最好。经过壳聚糖改性膨润土与聚谷氨酸复合处理,红薯淀粉废水中COD、TN、TP和浊度浓度分别为1107.8 mg/L、33.6 mg/L、27.8 mg/L和40.3 NTU,其去除率分别为86.2%、80.3%、52.3%和98%。

陈杰[7](2019)在《一种基于近红外光的投入式浊度仪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水是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但目前全球范围的水污染都非常严重。浊度是指光线通过溶液时所受到的阻碍程度。很多疾病的传播就是由于一些病毒以及细菌附着在这些细小的颗粒上降低了臭氧、氯离子等对水的杀菌消毒作用所导致的。因此,水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浊度作为水质检测中重要的指标之一,实现对浊度的准确测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测量范围为0-1000NTU的基于近红外光的直接投入式浊度仪,主要完成的研究工作如下:(1)介绍了浊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包括朗伯-比尔定律与水样对光的散射作用。研究了浊度检测的方法,包括透射法、散射法以及比值法并作对比分析,选取了适合本文的测量方法。(2)完成了光源和光电探测器的选型,利用软件SolidWorks设计了该浊度仪测试探头的结构,并完成了该测试探头的密封。(3)根据该浊度仪的要求,选取了STM32单片机作为本系统的主芯片,其适合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设计。利用软件Altium Designer完成了该浊度仪的硬件系统设计,硬件电路主要由I/V转换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显示电路以及E2PROM电路构成。(4)基于Keil uVision4环境开发了该浊度仪的软件系统设计,主要模块包括初始化模块、采样与数据处理模块、标定模块以及人机交互界面模块。(5)完成了浊度仪的外壳设计和浊度标准液的配制,对测试探头进行了稳定性试验并作分析,完成了仪器的标定工作并进行了该浊度仪的性能测试与分析。与传统的浊度仪相比,该浊度仪具有测量方法简便,电路结构简单、功耗低等优点,且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灵敏度高、测量重复性好、测量精度高,有利于实际应用。

黄萌[8](2019)在《光电浊度检测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质的优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以及环保意识的提升,对水质的要求也更为严格。浊度是水质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因为水中存在不溶性微粒而产生的。居民日常用水是经过自来水厂消毒处理的,当水的浊度高时,不仅容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同时还会影响消毒处理,所以有必要经常进行浊度测量。目前,浊度测量仪器的市场主要由国外的仪器占据,国外仪器价格昂贵,售后维修耗时久,国产仪器与国外仪器相比,价格便宜但在精准性和稳定性上都有一定差距,市场上整体仍处于劣势,所以在现有基础上,为了研究出成本低,精准性、稳定性高的国产浊度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浊度常见的检测方法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浊度测量原理,综合散射法与透射法完成了光电浊度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整套系统包括光学部分、硬件部分、软件部分。光学部分中设计了光路,确定发射光源为近红外LED,光电接收器件为光电二极管,通过散射方法和透射方法的组合来测量;硬件部分中选用STM32为核心控制芯片,设计电源模块、光源驱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单片机外围模块;软件部分中使用C语言程序实现各子模块功能,包括测量控制、数据获取、数据显示;通过串口通讯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对数据进行储存以便后续分析处理。最后,通过实验对浊度检测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浊度检测系统精度与稳定性良好,满足仪器标准要求

陈天星[9](2019)在《蒙脱石剥片与胶体特征的关系及制备Si纳米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脱石的层状结构以及水化膨胀性质使其在水溶液中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分层剥离成二维纳米片,这一现象广泛存在并应用于诸多领域中。对蒙脱石纳米片制备方法、胶体特征和以蒙脱石纳米片为前驱体制备Si纳米片的研究对探究蒙脱石的剥离机理、建立蒙脱石剥离与胶体特征的联系、拓展蒙脱石的应用领域和提升蒙脱石资源利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钠基蒙脱石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法和冷冻-解冻法剥离制备蒙脱石纳米片,详细研究了超声功率、冷冻时间和冷冻-解冻循环次数对蒙脱石片层厚度及径向尺寸的影响规律。通过浊度测量和理论分析研究了蒙脱石剥离过程中浊度的变化规律,探究了浊度法表征蒙脱石剥离程度的可能及影响因素。对蒙脱石剥离过程中表面电性的作用以及不同径厚比蒙脱石纳米片的制备及胶体特征进行研究。以剥离制备出的蒙脱石纳米片为前驱体,采用镁热还原法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i纳米片,对比研究了蒙脱石纳米片堆叠方式对Si纳米片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了冷冻-解冻法剥离制备蒙脱石纳米片的新方法,并对比研究了超声法和冷冻-解冻法的优缺点:超声法剥离制备蒙脱石纳米片的效率较高,但对片层结构的破坏比较严重;而冷冻-解冻法剥离制备蒙脱石纳米片由于过程缓慢温和导致其剥离效率较低,但能够极大程度地避免蒙脱石片层结构被破坏。(2)利用剥离前后蒙脱石悬浮液浊度的比值与蒙脱石的剥离程度线性相关的规律提出通过浊度法表征蒙脱石的剥离程度的新思路,并发现该方法需在pH值为4-10范围之间和固体浓度低于2%的条件下使用。(3)蒙脱石层间电荷的含量对其剥离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在相同的条件下层间电荷密度越大,蒙脱石越容易被剥离。同时蒙脱石的剥离会影响其表面电性,随着剥离程度的增加蒙脱石电负性明显增强。(4)通过控制冷冻-解冻循环次数和超声功率的变化能够制备出不同径厚比的蒙脱石纳米片,并发现蒙脱石纳米片的径厚比越大,其电负性越大,悬浮液的稳定性越好。(5)提出了以蒙脱石纳米片为前驱体采用镁热还原法制备Si纳米片的方法,并发现采用卡房结构堆叠的蒙脱石纳米片在NaCl保护剂存在条件下制备出的Si纳米片具有较好的晶体结构、完整的片层和丰富的孔径,并且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5 A g-1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循环后仍有1815 mAh g-1的放电比容量。

郑云云[10](2019)在《河道底泥减量化与减毒化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河道底泥减量化与减毒化等方面进行研究,研制出新型复合絮凝剂与G型固化剂,并经过一系列试验证明两种试剂处理效果十分显着。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底泥性质,将两种及两种以上絮凝剂进行复配。通过沉降柱试验,得到较合适的六组复合型絮凝剂并对底泥进行固化试验,包括直接使用固化剂与絮凝后使用固化剂,并对固化后试样7d、14d、28d的固化强度进行评价,证明固化效果良好;(2)对底泥絮凝后采用联合真空预压进行脱水试验。通过分析絮凝-真空预压试验中不同絮凝剂的脱水效果与其水质、孔压的消散、十字板剪切的强度、压缩系数及固结系数等,得到了适用于真空预压中的2组复合型絮凝剂;(4)在两种絮凝剂复合的情况下,石灰的掺入能提高十字板剪切的强度。同时复合絮凝剂的添加对试验土颗粒大小、级配分布影响不大。(5)试验中复合絮凝剂的掺入将提高土的压缩性,增大土的孔隙比与固结系数,有利于试验土排水固结。(3)对底泥中的重金属采用解磷微生物处理方法,确定了解磷微生物最适宜的处理条件,并对微生物处理后的沉淀物的表征进行分析,得到微生物重金属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6)重金属处理对絮凝前后、真空预压前后的含水率影响不大,同时不影响孔隙水压力消散及排水水质的浊度程度。

二、不同类型浊度仪对浊度的测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类型浊度仪对浊度的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锆盐混凝剂的混凝行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混凝的概念与原理
        1.1.1 混凝的概念
        1.1.2 混凝的原理
    1.2 混凝的影响因素
        1.2.1 混凝剂种类
        1.2.2 混凝剂投加量
        1.2.3 原水温度
        1.2.4 原水pH
        1.2.5 水力条件
    1.3 混凝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无机混凝剂的研究现状
        1.3.2 有机混凝剂研究现状
        1.3.3 混凝的复配
    1.4 锆系混凝剂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
    1.7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2 锆盐混凝剂的混凝行为及絮体特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聚合硫酸锆PZS的混凝行为及机理研究
        2.2.1 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2.2.2 最佳碱度的确定
        2.2.3 最佳pH的确定
        2.2.4 絮体SEM分析
        2.2.5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2.2.6 絮体激光粒度仪分析
    2.3 聚合四氯化锆PZC的混凝效果及机理分析
        2.3.1 确定最佳投加量
        2.3.2 最佳碱度的确定
        2.3.3 水样初始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2.3.4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2.3.5 絮体SEM电镜分析
        2.3.6 絮体激光粒度仪分析
    2.4 PZS、PZC的混凝效果对比
    2.5 本章小结
3 锆盐混凝剂对典型污水样的处理效果研究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2 模拟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
        3.2.1 混凝效果
        3.2.2 出水Zeta电位及pH
    3.3 含氟污水
        3.3.1 不同投加量/pH的影响
    3.4 含油污水
        3.4.1 油含量去除效果
    3.5 含镉污水
        3.5.1 镉去除率
    3.6 染料废水
        3.6.1 亚甲基蓝去除率及出水Zeta电位
    3.7 地表水水样
        3.7.1 实验结果分析
    3.8 本章小节
4 锆盐混凝剂的复配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2 氧氯化锆/壳聚糖复配混凝剂处理腐殖酸水样
        4.2.1 最佳C值
        4.2.2 三种混凝剂的混凝效果对比
        4.2.3 三种混凝剂出水pH及 Zeta电位
        4.2.4 絮体SEM电镜分析
        4.2.5 激光粒度仪分析
        4.2.6 污泥回用、絮体光催化性探究
    4.3 氧氯化锆/壳聚糖复配混凝剂处理含油废水
        4.3.1 最佳比例
        4.3.2 三种混凝剂除油对比
        4.3.3 不同温度下复配混凝剂的油去除效果
        4.3.4 最佳原水pH
        4.3.5 絮体SEM电镜分析
        4.3.6 絮体激光粒度仪分析
    4.4 ZOC/PAC复配处理含镉废水
        4.4.1 两种混凝剂的除镉对比
        4.4.2 不同投加比例及投加顺序的对比
        4.4.3 最佳原水pH
        4.4.4 絮体SEM电镜
        4.4.5 絮体激光粒度仪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2)基于图像的浊液浓度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化学分析法
        1.2.2 光学吸收法
        1.2.3 其他测量方法
        1.2.4 图像特征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论文结构和技术路线
        1.4.1 论文结构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方法
    2.1 浊液浓度光学测量原理
    2.2 数字摄像头的成像原理
    2.3 颜色分量提取方法
        2.3.1 CIE Lab颜色空间转换算法
        2.3.2 灰度空间转换算法
        2.3.3 色差算法
    2.4 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2.4.1 卷积层
        2.4.2 激活层
        2.4.3 池化层
    2.5 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图像颜色分量的水质浊度检测系统
    3.1 水质浊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3.1.1 测量系统的总体框架
        3.1.2 光源及驱动电路
        3.1.3 数字摄像头
        3.1.4 浊度分析软件
    3.2 透射和散射式检测的对比分析实验
        3.2.1 实验结果与数据
        3.2.2 有效颜色分量的浊度检测模型
        3.2.3 测量系列标准浊度的对比实验
        3.2.4 实际样本的对比测量
        3.2.5 分析和讨论
    3.3 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检测的对比分析实验
        3.3.1 全量程(0–1000 NTU)模型的对比实验
        3.3.2 低浊度(0–100 NTU)模型的对比实验
        3.3.3 高浊度(100–1000 NTU)模型的对比实验
        3.3.4 实际水样的对比测量
        3.3.5 分析和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图像边缘特征的牛奶成分分析系统
    4.1 牛奶成分分析系统的设计
        4.1.1 分析系统的总体设计
        4.1.2 近红外宽带数字摄像头
        4.1.3 光源及其驱动电路
        4.1.4 牛奶成分分析软件
    4.2 特征提取与实验数据
    4.3 图像法牛奶成分检测模型的建立
        4.3.1 模型评价指标
        4.3.2 牛奶成分检测建模与参数调整
    4.4 模型测试结果与分析
        4.4.1 蛋白质模型的测试
        4.4.2 脂肪模型的测试
        4.4.3 牛奶成分分析系统的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成果与意义
    5.2 主要创新点
    5.3 不足之处和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3)煤泥水浓缩过程的药剂智能添加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泥水处理研究现状
        1.2.2 浓缩过程自动加药系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煤泥水处理工艺与影响因素分析
    2.1 煤泥水处理流程
        2.1.1 凝聚剂与絮凝剂作用原理
        2.1.2 混凝原理
    2.2 浓缩机
        2.2.1 浓缩机概述
        2.2.2 浓缩机工作原理
    2.3 影响因素分析
    2.4 污泥界面仪在煤泥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Lssvm的预测模型
    3.1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3.1.1 svm的原理
        3.1.2 Lssvm原理
        3.1.3 核函数
    3.2 预测模型结构
    3.3 模型仿真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利用Mopso求解最优药剂添加量
    4.1 药剂最优问题模型
        4.1.1 药剂最优化模型
        4.1.2 约束条件确立
    4.2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分析
        4.2.1 粒子群算法(pso)
        4.2.2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分析
    4.3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算子
        4.3.1 速度位置更新
        4.3.2 边界约束
        4.3.3 非支配解选取策略
        4.3.4 个体最优选取
        4.3.5 外部集选取策略
        4.3.6 全局最优选取
    4.4 Mopso算法仿真
        4.4.1 Mopso算法运行
    4.5 自动加药系统控制策略
        4.5.1 前馈策略
        4.5.2 反馈策略
        4.5.3 前馈+反馈策略
    4.6 PID控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药剂添加系统工业性试验及运行效果
    5.1 贺西选煤厂原有配药加药系统
        5.1.1 原有凝聚剂配药系统
        5.1.2 絮凝剂配加药系统
        5.1.3 贺西选煤厂原有配加药系统分析
    5.2 加药系统原理和架构设计
        5.2.1 加药系统原理
        5.2.2 加药系统架构
    5.3 系统硬件选型
        5.3.1 传感器选型
        5.3.2 上位机选型
        5.3.3 控制器与触摸屏选型
    5.4 设备现场安装
    5.5 系统软件设计
        5.5.1 系统通讯设计
        5.5.2 系统组态画面
        5.5.3 模拟量转换程序
    5.6 工业性试验效果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水质浊度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浊度检测的理论基础
    2.1 浊度的基本信息
        2.1.1 浊度的定义
        2.1.2 浊度的单位
    2.2 浊度检测的基本原理
        2.2.1 朗伯-比尔定律
        2.2.2 光的散射定律
    2.3 浊度的检测方法
        2.3.1 透射法
        2.3.2 散射法
        2.3.3 比值法
    2.4 检测方法的选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浊度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2 传感器设计
        3.2.1 传感器光路结构设计
        3.2.2 光源选型
        3.2.3 光电探测器选型
        3.2.4 传感器实物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浊度检测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4.1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4.2 光源驱动电路
    4.3 I/V转换电路
    4.4 信号放大电路
    4.5 温度检测电路
    4.6 系统电源电路
    4.7 STM32最小系统电路
    4.8 数据存储电路
    4.9 串口通信电路
    4.10 LCD接口电路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浊度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5.1 软件总体设计
    5.2 系统标定
    5.3 A/D转换
    5.4 数字滤波
    5.5 数据处理
        5.5.1 AD值转换为电压值
        5.5.2 检测方法选用
    5.6 数据读写
    5.7 串口通信
    5.8 LCD显示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结果和分析
    6.1 零浊度水的制备
    6.2 福尔马肼标准浊度溶液的制备
    6.3 实验数据的处理
        6.3.1 数据检测
        6.3.2 BP神经网络用于浊度检测模型预测
    6.4 浊度检测系统的性能指标测试
        6.4.1 误差分析
        6.4.2 重复性测定
    6.5 溶液颜色对浊度检测影响分析
        6.5.1 吸光度分析
        6.5.2 颜色对浊度检测影响分析
    6.6 环境温度对浊度检测影响分析
    6.7 溶液气泡对浊度检测影响分析
    6.8 环境杂散光对浊度检测影响分析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近真浊度理论及其在低浊度水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步骤
        1.3.1 仪器校准
        1.3.2 样品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测量已知浓度的浊度标准物质
    2.2 测量已知浓度区间的标准物质
    2.3 天津自来水管网中实际自来水样品的测量
3 近真浊度理论及测试方法的提出
4 近真浊度理论在低浊样品中的应用
    4.1 实验室标准物质比对
    4.2 天津地区自来水样品比对
    4.3 江西地区自来水样品比对
    4.4 浙江地区自来水样品比对
5 结论与展望

(6)壳聚糖改性粘土和聚谷氨酸复合预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薯类淀粉的生产特点
        1.1.2 薯类淀粉废水水质特征
    1.2 淀粉废水处理现状
        1.2.1 生化法
        1.2.2 物化法
    1.3 天然高分子混凝剂研究进展
        1.3.1 壳聚糖研究进展
        1.3.2 聚谷氨酸研究进展
    1.4 粘土矿物吸附剂研究进展
        1.4.1 常见粘土矿物的结构特征
        1.4.2 粘土矿物的改性研究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红薯淀粉废水的水质分析及其水解酸化过程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水质分析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淀粉废水水质分析
        2.3.2 废水的水解酸化过程研究
    2.4 结论
第三章 壳聚糖和聚谷氨酸对红薯淀粉废水的复合混凝作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混凝实验
        3.2.4 沉淀物组份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表征
        3.3.2 单独投加混凝
        3.3.3 复合混凝
        3.3.4 沉淀物的组份分析
    3.4 结论
第四章 粘土矿物对红薯淀粉废水溶解性污染物的吸附作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吸附处理试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粘土样表征
        4.3.2 上清液水质分析
        4.3.3 吸附预实验
        4.3.4 吸附因素实验
        4.3.5 吸附效果优化
    4.4 结论
第五章 壳聚糖改性粘土与聚谷氨酸复合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改性粘土的制备
        5.2.4 改性粘土的表征
        5.2.5 混凝过程研究
        5.2.6 吸附过程研究
        5.2.7 复配处理研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改性粘土表征
        5.3.2 改性粘土混凝过程研究
        5.3.3 改性粘土吸附过程研究
        5.3.4 复配处理研究
    5.4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7)一种基于近红外光的投入式浊度仪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浊度的基本概念
    1.3 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现状
        1.3.1 国外浊度仪的现状
        1.3.2 国内浊度仪的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测量原理及方法
    2.1 测量原理
        2.1.1 朗伯-比尔定律
        2.1.2 水样对光的散射作用
    2.2 测量方法
        2.2.1 透射法
        2.2.2 散射法
        2.2.3 比值法
    2.3 测量方法的选取
    2.4 本章小结
3 浊度仪的硬件系统设计
    3.1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
    3.2 测试探头整体设计
        3.2.1 光源的选型
        3.2.2 光电转换器的选型
        3.2.3 测试探头结构设计
    3.3 复位及晶振电路
        3.3.1 复位电路
        3.3.2 晶振电路
    3.4 电源模块设计
    3.5 信号获取及处理电路
        3.5.1 前置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
        3.5.2 I/V转换电路设计
        3.5.3 放大电路的设计
    3.6 E2PROM电路设计
    3.7 LCD显示电路设计
    3.8 JTAG电路设计
    3.9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3.10 本章小结
4 浊度仪的软件系统设计
    4.1 开发环境介绍
    4.2 软件系统总体流程图
    4.3 初始化模块
    4.4 采样与数据处理模块
    4.5 标定模块
    4.6 字模获取模块
    4.7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4.8 本章小结
5 实验结果和分析
    5.1 浊度液的配制
    5.2 测试探头的稳定性实验
    5.3 浊度仪的标定实验
    5.4 浊度仪的性能测试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光电浊度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检测方法的研究
        1.2.2 检测仪器的研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浊度检测的原理分析
    2.1 浊度的定义和单位
        2.1.1 浊度的定义
        2.1.2 浊度的单位
    2.2 浊度测量原理
        2.2.1 水样对光的吸收作用
        2.2.2 水样对光的散射作用
    2.3 浊度检测方法
        2.3.1 透射光检测方法
        2.3.2 散射光检测方法
        2.3.3 散射-透射比值法
        2.3.4 表面散射检测法
    2.4 检测方法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浊度检测系统的光学设计
    3.1 光源的选择
    3.2 光电检测器的选择
    3.3 水样槽结构的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浊度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4.1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
    4.2 电源电路
    4.3 光源驱动恒流电路
    4.4 光电检测电路
        4.4.1 光电转换电路
        4.4.2 前置放大电路
        4.4.3 滤波电路
    4.5 单片机系统及外围模块
        4.5.1 A/D转换
        4.5.2 温度检测电路
        4.5.3 环境光检测电路
        4.5.4 LCD显示电路
        4.5.5 串口通信电路
        4.5.6 按键和报警电路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浊度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5.1 程序总体设计
    5.2 按键输入控制
    5.3 采样与滤波
    5.4 温度与环境光采集
    5.5 LCD显示
    5.6 串口通讯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6.1 浊度标准液配制
    6.2 浊度的标定
        6.2.1 散射法标定
        6.2.2 透射法标定
    6.3 重复性分析
    6.4 对比误差分析
    6.5 干扰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及作者简介
附件

(9)蒙脱石剥片与胶体特征的关系及制备Si纳米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思路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思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1.3.1 蒙脱石基本性质
        1.3.2 蒙脱石剥离的影响
        1.3.3 蒙脱石剥离的方法
        1.3.4 蒙脱石剥离的表征方法
        1.3.5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蒙脱石样品
        2.1.1 蒙脱石原矿提纯钠化
        2.1.2 蒙脱石样品表征
    2.2 试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超声剥离法
        2.3.2 冷冻-解冻法
        2.3.3 分子动力学模拟
        2.3.4 Si纳米片制备
    2.4 试验表征
        2.4.1 X射线衍射(XRD)
        2.4.2 原子力显微镜(AFM)
        2.4.3 Zeta电位测试
        2.4.4 激光粒度测试
        2.4.5 浊度测试
        2.4.6 阳离子交换容量测试
        2.4.7 酸碱电位滴定
        2.4.8 拉曼光谱(Raman)
        2.4.9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2.4.10 比表面积
        2.4.11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2.5.1 纽扣电池的制备
        2.5.2 恒流充放电测试
        2.5.3 电化学阻抗测试
第3章 蒙脱石剥离制备纳米片
    3.1 超声法剥离制备蒙脱石纳米片
        3.1.1 超声法剥离制备蒙脱石纳米片
        3.1.2 超声功率对剥离的影响
    3.2 冷冻-解冻法剥离制备蒙脱石纳米片
        3.2.1 冷冻-解冻法剥离制备蒙脱石纳米片
        3.2.2 冷冻时间对冷冻-解冻剥离的影响
        3.2.3 循环次数对冷冻-解冻剥离的影响
        3.2.4 冷冻-解冻/超声剥离制备蒙脱石纳米片
    3.3 小结
第4章 蒙脱石剥离程度的表征
    4.1 蒙脱石剥离过程中浊度的变化规律
        4.1.1 超声功率对蒙脱石浊度的影响
        4.1.2 超声时间对蒙脱石浊度的影响
    4.2 理论分析
    4.3 浊度法表征蒙脱石剥离的影响因素
        4.3.1 pH值对浊度法的影响
        4.3.2 固体浓度对浊度法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表面电性在蒙脱石剥离中的作用
    5.1 层间电荷对蒙脱石剥离的影响
        5.1.1 不同层间电荷密度蒙脱石的制备
        5.1.2 不同层间电荷密度蒙脱石的剥离能力
        5.1.3 分子动力学模拟
    5.2 剥离过程中蒙脱石电动性质的变化规律
        5.2.1 剥离过程中蒙脱石电动性质的变化
        5.2.2 机理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径厚比对蒙脱石纳米片胶体特征的影响
    6.1 不同径厚比蒙脱石纳米片的制备
    6.2 径厚比对蒙脱石纳米片表面电性的影响
        6.2.1 Zeta电位
        6.2.2 酸碱电位滴定
    6.3 径厚比对蒙脱石纳米片稳定性的影响
    6.4 径厚比对蒙脱石纳米片流变特性的影响
    6.5 小结
第7章 蒙脱石纳米片制备Si纳米片的研究
    7.1 Si纳米片晶体结构分析
    7.2 Si纳米片形貌分析
    7.3 Si纳米片电化学性能
        7.3.1 循环性能分析
        7.3.2 倍率性能分析
        7.3.3 阻抗分析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成果

(10)河道底泥减量化与减毒化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国内外对底泥处理的研究现状
    1.2 国内外对底泥处理的技术
        1.2.1 絮凝剂处理河道底泥
        1.2.2 固化剂处理河道底泥
        1.2.3 物理脱水处理河道底泥
    1.3 微生物对河道底泥重金属的处理研究
    1.4 河道底泥资源化利用现状
    1.5 论文选题与技术路线
        1.5.1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及技术关键
第2章 试验概况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仪器
    2.3 试验内容
        2.3.1 河道底泥减量化试验
        2.3.2 河道底泥减毒化试验
第3章 河道底泥的性质测定与分析
    3.1 河道底泥理化特征
        3.1.1 含水率
        3.1.2 液、塑限的测定
        3.1.3 土的颗粒分析
        3.1.4 底泥的矿物化学组成分析
    3.2 底泥的重金属含量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絮凝试验
    4.1 单组分絮凝剂复合试验
        4.1.1 试验设计
        4.1.2 试验步骤
        4.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 双组分絮凝剂复合试验
        4.2.1 试验设计
        4.2.2 试验步骤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多组分絮凝剂复合试验
        4.3.1 试验设计
        4.3.2 试验步骤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道底泥固化试验
    5.1 试验设计与步骤
        5.1.1 直接固化试验的试验设计与步骤
        5.1.2 絮凝-固化试验的试验设计与步骤
    5.2 直接固化试验结果分析
    5.3 絮凝-固化试验结果分析
        5.3.1 试验含水率变化结果分析
        5.3.2 絮凝-固化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絮凝-真空预压试验
    6.1 絮凝-真空预压的试验概况
        6.1.1 絮凝-真空预压试验设计与步骤
        6.1.2 含水率的试验设计与步骤
        6.1.3 液限、塑限的测定与土颗粒分析试验设计
        6.1.4 真空预压的脱水与水质检测试验设计
        6.1.5 真空度与孔压的检测试验设计
        6.1.6 沉降检测与十字剪切板试验设计
        6.1.7 固结试验设计与步骤
    6.2 絮凝-真空预压试验结果分析
        6.2.1 含水率试验结果分析
        6.2.2 液限、塑性的测定结果土颗粒分析
        6.2.3 真空预压的脱水与水质检测试验结果分析
        6.2.4 真空度与孔压检测试验结果分析
        6.2.5 沉降检测与十字剪切板试验结果分析
        6.2.6 固结试验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微生物处理淤泥重金属试验
    7.1 微生物的培养试验方法
    7.2 微生物对重金属处理的试验概况
        7.2.1 菌粉用量对Ni~(6+)的处理试验设计及步骤
        7.2.2 底物的掺量对Ni~(6+)的处理试验设计及步骤
        7.2.3 菌粉与底物的反应时间、温度对Ni~(6+)处理影响的试验设计与步骤
        7.2.4 pH环境对Ni~(6+)处理影响的试验设计与步骤
        7.2.5 对沉淀物表征分析试验概况
    7.3 微生物对底泥减毒化试验结果分析
        7.3.1 微生物对Ni~(6+)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分析
        7.3.2 沉淀物的表征分析
    7.4 淤泥絮凝-重金属处理-真空预压试验
        7.4.1 淤泥絮凝-重金属处理-真空预压试验设计及步骤
        7.4.2 絮凝-重金属处理-真空预压试验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不同类型浊度仪对浊度的测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锆盐混凝剂的混凝行为及机理研究[D]. 申粤.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2]基于图像的浊液浓度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D]. 朱远洋.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煤泥水浓缩过程的药剂智能添加系统研究与应用[D]. 秦少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水质浊度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D]. 李炙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5]近真浊度理论及其在低浊度水测量中的应用[J]. 宋博,张世红,余得昭,孟宪献,郑波. 中国给水排水, 2020(14)
  • [6]壳聚糖改性粘土和聚谷氨酸复合预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研究[D]. 李萌. 南京大学, 2020(02)
  • [7]一种基于近红外光的投入式浊度仪的设计与实现[D]. 陈杰. 重庆大学, 2019(01)
  • [8]光电浊度检测系统的研究[D]. 黄萌.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9]蒙脱石剥片与胶体特征的关系及制备Si纳米片的研究[D]. 陈天星.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10]河道底泥减量化与减毒化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D]. 郑云云. 温州大学, 2019(01)

标签:;  ;  ;  ;  

不同类型浊度计的浊度测量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