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凸畸形的生物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

后凸畸形的生物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

一、脊柱后凸畸形的生物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王子奡[1](2021)在《胸腰段爆裂骨折取出内固定后再发脊柱后凸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根据影像学参数分析研究胸腰段爆裂骨折取出内固定后是否再发后凸及其相关影因素并找到能够指示预后的相关指标,进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行胸腰段爆裂骨折术并于骨愈合后行内固定取出术患者的资料,获取年龄、性别、椎体楔形角(vertebral wedge angle,VWA),椎体前缘高度比值(anterior vertebral height ratio,AVH),上位椎间盘角(upper intervertebral angle,UIVA),下位椎间盘角(lower intervertebral angle,LIVA),区域角(regional angle,RA),Cobb角(CA),矢状面指数(sagital index,SI)及Denis评分。分别测量术前、术后、取出内固定前及最终随访时上述影像参数。观察再发后凸畸形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与其他影像参数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在手术矫正后,椎体高度(椎体前缘高度比和椎体楔形角)保持稳定直至最终随访,而椎间盘空间(上下椎间角)塌陷,导致进行性后凸畸形(Cobb角,区域角和矢状面指数)。最终脊柱后凸和疼痛发生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但18例矢状面指数>15°的患者与其余44例矢状面指数<15°的患者相比,中度至重度疼痛发生率较高(Denis评分3-5分)。再发脊柱后凸与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r=-0.777,p<0.001)呈显着相关。结论:手术矫正丢失主要通过椎间盘塌陷发生,最终后凸畸形的程度可通过侧位X射线中观察到的术后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的程度来预测。外科医生在进行后路复位和固定手术时应尽量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

谢江,郭惠丽,李辉,代杰,朱旭[2](2021)在《全脊椎截骨重建强直性脊柱后凸矢状面平衡的有限元分析》文中提出背景:过去强直性脊柱后凸矫形往往注重局部畸形的矫正,忽略对于矢状面平衡的重建。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建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肺门-髋轴法重建脊柱矢状面平衡,设计个性化手术截骨方案,并模拟全脊椎截骨手术操作,计算分析其生物力学特性,并与两种未重建脊柱矢状面平衡模型进行对比。方法:收集来自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1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住院患者的CT数据,根据301分型确定后凸畸形为ⅢA型,将CT数据导入计算机建模软件中,建立强直性脊柱后凸畸形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3种不同全脊椎截骨(VCR)手术方案的模型,分别为VCR30°,VCR32.2°和VCR40°,其中VCR32.2°使用肺门-髋轴测量方法测量L3预截骨角度为32.2°,另外构建2个未重建脊柱矢状面平衡模型,其中VCR30°设置为截骨角度为30°,VCR40°设置截骨角度为40°,在构建完成的3个模型上模拟全脊椎截骨术进行截骨,并对截骨矫形后3个模型的脊柱位移、钉棒系统、钛笼和截骨面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结论:(1)总位移和24个椎体位移大小排序如下:VCR40°> VCR30°> VCR32.2°,VCR40°明显高于VCR32.2°,VCR30°和VCR32.2°两者由于截骨角度差异小,位移差距不显着;椎弓根螺钉、钛棒、钛笼以及截骨接触面的应力分布趋势;(2)不论是钉棒应力,还是钛笼应力,VCR40°都要高于其他2个模型和平均值,并且差异明显,VCR32.3°在3种模型中应力最小,也低于平均值,并且各节段等效应力分布均匀,没有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3)结果证实,基于肺门-髋轴法重建脊柱矢状面平衡能够增加术后脊柱稳定性,且内固定应力分布更低,是一种合理、科学的手术方案设计。

谢江,代杰,李辉,朱旭[3](2021)在《基于骨盆矢状位参数恢复强直性脊柱后凸矢状面平衡的生物力学分析》文中提出背景:强直性脊柱炎后凸主要表现为矢状位畸形,截骨角度是术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矫正角度不足以及矫正过度都可能造成脊柱矢状位的二次失衡。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建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骨盆矢状位参数设计个性化手术截骨方案恢复矢状面平衡,并分析其生物力学特性。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1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住院患者C1至骶尾骨的CT数据,根据301分型确定后凸畸形为ⅢA型。将CT数据导入计算机建模软件中,建立强直性脊柱后凸畸形三维有限元模型,测量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数值,并通过骨盆入射角计算出理论骨盆倾斜角角度。设计两种不同截骨方案的模型,其中模型2使用肺门-髋轴测量方法(重建矢状面平衡)测量L3预截骨角度为32.2°,模型1则在未重建矢状面平衡下设置截骨角度为40°,在构建完成的两个模型上模拟去松质骨截骨术,并对截骨矫形后模型的钉棒系统、截骨面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结论:(1)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在脊柱前屈工况下,6个固定节段中除S1节段外,其他5个固定节段模型1的螺钉应力均要高于模型2,钛棒和接骨面应力亦是如此;(2)在脊柱后伸工况中,由于截骨角度过大导致患者重心后移,使两者应力差异更加明显,其中差距最大的为L4节段螺钉,模型1明显高于模型2,差异为149.69 MPa;(3)截骨面的应力图显示,应力主要集中于截骨面的后方,而前方的应力普遍在12 MPa以下;(4)提示基于骨盆矢状位参数设计个性化截骨方案恢复强直性脊柱后凸矢状面平衡是合理、科学的,可在保证矫形效果的同时降低应力分布。

王峰[4](2021)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相关研究和意义》文中指出第一部分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与腰椎滑脱的临床相关性目的:临床上,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常常合并有腰椎滑脱,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研究试图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与腰椎滑脱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自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因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就诊的患者208例(骨折组,n=208),以及同期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250例(非骨折组,n=250),观察两组患者中腰椎滑脱的发生率。同时,纳入同期于我科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75例,其中合并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25例(峡部裂滑脱组,n=25),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25例(退变性滑脱组,n=25)以及无腰椎滑脱患者25例(非滑脱组,n=25);所有患者均行全脊柱拼接正侧位X线,收集脊柱-骨盆影像学参数进行对比。结果:骨折组和非骨折组在年龄、性别、BMI、BMD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骨折组中腰椎滑脱的发生率(10.1%,21/208)明显高于非骨折组(4.8%,1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3,P=0.029);骨折组中有外伤史者的发生率(51.0%,106/208)明显高于非骨折组(13.6%,3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73,P=0.000)。将有无腰椎滑脱和外伤史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腰椎滑脱(OR=2.273,95%CI=1.030-5.017,P=0.042)和外伤史(OR=6.622,95%CI=4.203-10.432,P=0.000)与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独立相关。峡部裂滑脱组、退变性滑脱组与非滑脱组,三组在年龄、性别、BMI、BMD、PT以及SVA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PI、SS、LL、TLK、TK方面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峡部裂滑脱组与退变性滑脱组的PI、SS、LL、TLK、TK均明显大于非滑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峡部裂滑脱组与退变性滑脱组在PI和SS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峡部裂滑脱组中的LL、TLK和TK明显大于退变性滑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腰椎滑脱以及有外伤史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腰椎滑脱导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能机制是:当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合并腰椎滑脱时,会改变脊柱-骨盆参数,进而导致胸腰段局部应力增加等脊柱生物力学的变化;同时,由于腰椎滑脱的存在,也会增加胸椎和胸腰段后凸,可能会对身体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而身体功能差也是诱发跌倒的高危因素。第二部分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极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目的:目前针对骨质疏松性极重度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如何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文献报道相对较少,尤其是缺乏对比性研究。本研究对比分析PVP与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极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自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行PVP或PKP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极重度椎体压缩骨折57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VP组31例和PKP组26例。所有患者至少随访2年以上。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局部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的变化以及骨水泥渗漏、邻近椎体骨折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共57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其中PVP组31例,PKP组26例,男23例,女34例;年龄6485岁,平均75.0岁。术后平均随访2.7年,骨折椎体平均压缩率为73.3%。PVP组和PKP组在年龄、性别、BMI、BMD、病程、椎体压缩、手术水平、平均住院时间和随访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PV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9.6±3.3)min,少于PKP组的((37.4±4.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51,P=0.000)。两组患者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及局部Cobb角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患者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及局部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15例(26.3%),无肺栓塞、脊髓神经损伤发生。随访期间共5例(8.8%)患者继发邻近椎体骨折。两组骨水泥渗漏率及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极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PVP和PKP手术均能显着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此外,PKP手术对椎体高度的恢复和局部后凸畸形的矫正方面优于PVP手术,但PKP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PVP。PKP手术在骨水泥渗漏率和邻近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率方面相对于PVP手术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第三部分骨水泥拖尾技术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中的应用目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ummell病术后出现延迟性骨水泥松动或移位的失败病例被报道。本研究试图探讨骨水泥拖尾技术在PKP治疗Ⅰ期和Ⅱ期的Kummell病中能否降低骨水泥松动和移位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行PKP手术治疗的75例单节段Ⅰ期和Ⅱ期Kummell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侧位X线片上是否有骨水泥拖尾征象,将患者分为拖尾组(n=39)和非拖尾组(n=36)。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年以上。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局部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的变化以及骨水泥渗漏、邻近椎体骨折、骨水泥松动或移位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共75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其中男性29例,女性46例,平均手术年龄72岁,术后平均随访1.6年。拖尾组和非拖尾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病程、椎体压缩、手术水平、平均住院时间、骨水泥量、随访时间等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拖尾组手术时间[(37.6±4.8)min]长于非拖尾组[(34.9±4.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8,P=0.013)。两组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局部后凸角及骨折椎体前高与术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11例(14.7%),无肺栓塞、脊髓神经损伤发生。随访期间,发生骨水泥松动或移位4例(5.3%),其中,拖尾组发生骨水泥松动或移位的发生率(0/39)低于非拖尾组(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此外,共4例(5.3%)患者继发邻近椎体骨折。两组间骨水泥渗漏率及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PKP手术治疗Ⅰ期和Ⅱ期的Kummell病,不仅能够减轻疼痛症状,而且有助于恢复伤椎高度,矫正局部后凸畸形,且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采用骨水泥拖尾技术能够有效降低PKP术后骨水泥松动或移位的发生率。

薛睿[5](2021)在《成人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和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健康成年人两种不同站立姿势时全身矢状位影像学分析目的:对于脊柱畸形需接受矫形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会进行包括X线、CT、MRI等在内的一系列影像学检查,其中X线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X线检查时,患者多被要求以特定的姿势站立,而这种姿势,并不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站立或者行走姿势。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多会以一种可以使自己感受到舒适和放松的姿势进行站立和活动以节约能量。回顾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标准直立位和自然和舒适的站立位这两种站立姿势的不同,是否对手术方案的设计及患者术后的恢复和并发症的发生有所影响,目前并无定论。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帮助我们在接下来的临床工作中更好的制定手术方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分析比较了健康年轻人在以标准直立姿势站立,与自然和舒适直立姿势站立时,全身矢状位的影像学差异。方法:选取50名健康的年轻成年人,对其进行标准直立位及自然和舒适站立位这两种不同姿势下的全身X线检查,测量并分析相关影像学指标,包括颈椎整体角度,胸椎整体角度和腰椎整体角度,上述三个指标用来评价脊柱形态的变化;除此之外,分别测量并分析颅矢状垂直轴到骶1椎体后上角的距离,到髋关节中心的距离,到膝关节中心的距离,以及到踝关节中心的距离。所有上述测量指标用来评价和描述身体整体的平衡。结果:所有受试者在不同姿势下的测量结果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在评价脊柱外形变化的指标中,颈椎整体角度方面,标准直立位与自然和舒适站立位时的角度分别为17.39±6.90及10.90±3.77,P<.001;在胸椎整体角度方面,标准直立位与自然和舒适站立位时的角度分别为25.63±7.27及45.42±8.15 P<.001;在腰椎整体角度方面,标准直立位与自然和舒适站立位时的角度分别为42.64±8.05 vs.20.21±7.47 P<.001;在评价身体整体平衡变化的指标中,标准直立位与自然和舒适站立位相比较,颅矢状垂直轴到骶1椎体后上角的距离分别为0.33±2.76 cm vs.8.54±3.78 cm,P<0.001;到髋关节中心的距离分别为1.53±3.11 cm vs.5.71±3.26 cm,P<0.001;到膝关节中心的距离3.58±2.47 cm vs.5.22±2.69 cm,P=0.002;以及到踝关节中心的距离1.79±1.92 cm vs.4.79±2.51 cm,P<0.001。与标准直立位相比,受试者在自然和舒适站立位时,可以获得更加后凸的脊柱形态和不同的平衡状态。小结:标准直立位与自然和舒适站立位两种不同的站立体位在影像学相关指标测量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自然和舒适站立位表现出更为后凸的脊柱状态,而这种站立状态,更多的出现在受试者每天的生活中。这或许可以解释已经存在的一些脊柱手术相关的问题并对手术后并发症进行预测。自然和舒适站立体位应该作为为脊柱畸形患者设计手术方案时的考虑因素之一。第二部分老年脊柱畸形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目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老年人的脊柱畸形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老年人的脊柱畸形,无论是退变性畸形还是由特发性畸形迁延而来的畸形,在影响外观的同时,还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技术的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脊柱畸形患者选择手术治疗,并希望手术治疗不仅能够恢复外形,解除症状,更能够帮助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在整个脊柱畸形的发生发展中,包括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的失平衡,而其中脊柱-骨盆的矢状位平衡问题在脊柱畸形进展和治疗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对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进行调整是患者获得更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医生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60岁以上老年脊柱畸形患者术前术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脊柱畸形患者共30例,其中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62-71岁,平均年龄64.2岁。测量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时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包括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T1骨盆角(T1 Pelvic Angle,TPA),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及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的脊柱侧凸研究协会22项量表(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SRS-22)评分、腰部及下肢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SRS-22量表中患者术前疼痛、心理状况、自我形象、功能状态及对治疗满意程度分别为11.6±2.6分,14.6±1.3分,14.2±2.8分,13.6±3.2分及1.2±1.8分,ODI、背部及下肢疼痛VAS评分分别为(42.3±16.6)%、6.1±2.2分和4.1±1.8分;患者术后疼痛、心理状况、自我形象、功能状态及对治疗满意程度分别为18.5±2.2分,17.8±2.6分,18.9±1.9分,19.6±1.8分及6.8±1.6分,ODI、背部及下肢疼痛VAS评分分别为(7.8±2.7)%,2.2±2.0分,0.8±1.3分。术前患者SVA、TPA、PI、LL、PT、SS、和PI-LL分别为6.3±4.9cm,28.4±14.1°,43.7±8.4°,-22.1±15.8°,27.0±6.5°,16.7±7.5°,21.6±12.4°。术后患者SVA、TPA、PI、LL、PT、SS、和PI-LL分别为1.3±2.2cm,11.3±5.1°,43.7±8.4°,35.3±11.6°,13.7±6.2°,30.1±8.2°,8.4±12.2°。术前和术后患者SVA和TPA与SRS-22评分结果中疼痛、自我形象、功能状态、对治疗的满意程度、ODI及腰部及下肢疼痛VAS评分显着相关(P<0.05),LL、PT和PI-LL与ODI及腰部及下肢疼痛VAS评分显着相关(P<0.05),PI和SS与SRS-22评分结果无关(P>0.05)。小结:在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脊柱畸形患者中,TPA和SVA的变化与患者对疼痛、自我形象、功能状态及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密切相关;LL、PT和PI-LL的变化与患者疼痛情况密切相关。第三部分后路单侧截骨术在严重胸腰段后凸成角畸形翻修手术中应用效果评价目的: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脊柱畸形患者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除了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之外,手术的应达成的目标之一应该是在手术区域获得牢固融合。在给予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应该对患者进行细致认真的检查,帮助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希望患者可以在术后得到功能上的提升及外观上的恢复。然而,一些患者在接受脊柱畸形矫形手术后,各种原因导致术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或症状持续性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特别是出现严重胸腰段后凸成角畸形,需要接受翻修手术治疗。与第一次手术相比,翻修手术对于术者是个巨大的挑战,且关于此方面的文献报道有限,使用何种方法进行翻修,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实现减少翻修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后路单侧截骨手术治疗需接受翻修手术的严重后凸畸形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希望可以将此种方法作为为严重后凸畸形患者进行翻修手术的可选择术式之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接受翻修手术治疗严重后凸畸形的患者共2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52-68岁,平均年龄62.5岁,随访时间1年。将患者按照接受翻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接受后路单侧入路脊柱减压术(Posterior Unilateral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UVCR)的患者进入PUVCR组,接受后路脊柱减压术(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VCR)的患者进入PVCR组。测量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根据患者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患者后凸角度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疼痛变化情况,用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在手术前后的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结果显示PUVCR和PVCR两组患者相比,在患者年龄(P=0.620)和性别组成(P=0.438)方面无显着差异。与PVCR组相比,PUVCR组手术操作时间更短(P<0.001)。此外,PUVCR组术中出血量更少(P=0.001)。在两组患者之间,术后VS术前(P=0.966)、术后3个月VS术后(P=0.875)、术后6个月VS术后(P=0.836)及术后12个月VS术后(P=0.638)的VAS评分变化情况并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ODI变化情况在术后VS术前(P=0.358)、术后3个月VS术后(P=0.689)、术后6个月VS术后(P=0.667)及术后12个月VS术后(P=0.831)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之间的术后矫正角度(P=0.434)及最终矫正角度(P=0.795)无统计学差异。PUVCR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8.3%,PVCR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病率为31.3%。小结:与PVCR手术相比,在治疗需要翻修的严重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的患者时,PUVCR手术在实现和PVCR手术同样效果的同时,还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更少见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马铮[6](2021)在《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经后路有限脊柱中后柱截骨治疗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伴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目的:研究经后路有限中后柱截骨治疗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伴脊柱后凸畸形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的25例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后路有限脊柱中后柱截骨及椎间隙植骨融合。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植骨区域是否融合及椎弓根螺钉稳定情况。对比所有患者手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脊柱矢状位平衡(SVA)。通过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通过Frankel分级评估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的改善。结果:手术前后凸Cobb角(30.88±7.04)°,脊柱SVA(34.12±4.68)mm,VAS评分(7.00±1.47),JOA评分(22.00±2.00),ODI指数(41.20±3.96)。随访时间平均24.84±1.31个月,术前2例神经损害患者Frankel分级由D级提高至E级,术后3个月时后凸Cobb角(7.96±2.34)°,脊柱SVA(20.64±3.77)mm,VAS评分(2.64±1.29),JOA评分(27.72±0.94),ODI指数(13.20±3.69);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8.16±2.67)°,脊柱SVA(20.40±3.79)mm,VAS评分(2.36±1.35),JOA评分(27.80±0.87),ODI指数(13.28±3.6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指标相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对于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患者,行经后路有限中后柱截骨矫形效果满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第二部分改良单侧后路椎体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研究目的:研究改良单侧后路椎体截骨术(MU-PVCR)治疗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就诊于我院的22例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改良单侧后路全脊椎截骨和后路钉棒矫形固定以及前柱重建。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螺钉稳定情况。对比所有患者手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脊柱矢状位平衡(SVA)。通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通过Frankel分级评估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的改善。结果:手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86.55±18.07)°,脊柱SVA平均(51.32±8.18)mm,VAS评分平均(5.82±1.35),JOA评分平均(21.18±1.87),ODI指数平均(11.50±2.04)。随访时间平均26.14±1.55个月,术前6例神经损害患者Frankel分级由D级提高至E级,术后3个月时后凸Cobb角平均(39.86±9.13)°,脊柱SVA平均(30.86±4.98)mm,VAS评分平均(2.09±1.11),JOA评分平均(27.36±1.09),ODI指数平均(2.77±0.87);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平均(39.50±9.89)°,脊柱SVA平均(30.64±4.33)mm,VAS评分平均(1.86±0.83),JOA评分平均(27.41±1.09),ODI指数平均(2.41±0.73)。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相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对于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患者,行改良单侧后路全脊椎截骨术矫形效果满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第三部分后路椎体切除术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目的:研究后路全脊椎截骨术(PVCR)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就诊于我院的26例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PVCR截骨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及前柱重建。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螺钉稳定情况。对比所有患者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脊柱矢状位平衡(C7铅垂线与S1后上缘的水平距离,SVA)。通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通过Frankel分级评估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的改善。结果:手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48.55±6.91)°,脊柱SVA平均(44.02±5.73)mm,VAS评分平均(6.53±1.51),JOA评分平均(11.26±2.72),ODI指数平均(59.02±5.71)。随访时间平均24.34±2.15个月,术前5例神经损害患者Frankel分级由D级提高至E级;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平均(9.53±3.82)°,脊柱SVA平均(18.35±3.51)mm,VAS评分平均(2.65±1.21),JOA评分平均(20.56±3.63),ODI指数平均(20.78±4.01)。末次随访时相比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对于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患者,行PVCR截骨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可恢复脊柱序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王子奡,宋文慧,刘昌文[7](2021)在《胸腰椎爆裂骨折短节段固定:方法改良及减少失败的策略》文中指出背景:短节段固定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临床、功能和放射学结果。但是短节段固定后可能再发后凸畸形并逐渐被外科医师所重视。目的:通过对胸腰椎骨折分型、短节段固定适应证、短节段固定失败及术式改良方法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通过检索CNKI、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1983至2020年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胸腰段骨折,短节段固定,后凸畸形",英文检索词为"thoracolumbar fractures,short segment fixation,kyphosis"。通过纳入与排除标准,将最终纳入63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①对于非强直性脊柱的几乎所有A型和B型骨折,后路短节段固定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短节段固定有再发后凸畸形的风险,主要原因是相邻椎间盘的塌陷,再发后凸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②后路短节段撑开复位可以有效复位骨折椎体并通过间接牵拉复位椎管内骨块,促进椎管内骨块吸收回纳达到椎管重塑的效果,但对于"翻转骨块"效果较差。③后外侧融合与短节段器械的结合使用值得怀疑,它与改善临床结局无关,也不能防止后凸畸形再发或内固定失败。④使用负荷分担分类来量化骨折椎体粉碎并预测后路固定失败的方法仍有争议。⑤应对短期内固定失败的策略主要集中在前方加强或增强后方结构的生物力学强度。增加后部结构生物力学强度的策略中经伤椎固定提高了短节器械的有效性,并显着降低了植入物的失败率,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主流术式。⑥后路短节段固定联合经椎弓根途径植骨或椎体成形复位骨折椎体的手术疗效仍需更多的临床验证。⑦微创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逐步应用于脊柱骨折治疗之中,术后早期即可使患者骨折到达良好复位及固定,有助于患者恢复,是短节段固定的发展方向。

施彦龙[8](2021)在《陇中正骨手法协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AO分型A1型)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研究,比较采用陇中正骨手法协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单纯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临床上治疗胸腰椎骨折(AO分型A1型)的效果差异,评价陇中正骨手法协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A1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推广使用陇中正骨手法协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A1型胸腰椎骨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按照本研究所设定的病例纳入排除标准,使用甘肃省中医院东华HIS病历系统筛选出6个骨科临床科室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确诊为A1型胸腰椎骨折并收住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病案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n=40)和B组(n=38),其中A组均采用陇中正骨手法协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B组均采用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所有纳入病例术前与术后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比较术前与术后3天、术后3月及术后6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及脊柱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变化,并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所有纳入病例进行电话回访,根据腰背部功能描述与影像学数据评价两组患者术后6月的临床疗效,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A1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观察指标经统计分析后得出结果如下:1.一般资料可比性: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骨折椎体分布、受伤原因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均显示P>0.05,无统计学差异,认为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2.术前观察指标可比性:两组病例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及脊柱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经比较,结果均显示P>0.05,无统计学差异,认为两组病例的术前观察指标具有可比性。3.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组内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显示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得到有效恢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例术后3天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为89.46+2.37,B组病例术后3天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为87.85+3.84,两组数据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例术后3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为88.70+2.36,B组病例术后3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为86.62+3.40,两组数据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例术后6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为87.48+2.37,B组病例术后6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为85.55+3.85,两组数据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组内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显示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均得到有效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例术后3天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为7.37+2.20,B组病例术后3天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为8.57+1.36,两组数据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例术后3月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为7.51+1.64,B组病例术后3月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为8.89+2.04,两组数据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例术后6月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为8.37+1.40,B组病例术后6月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为9.21+1.75,两组数据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脊柱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Cobb角均得到有效矫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例术后3天Cobb角为7.74+3.26,B组病例术后3天Cobb角为8.47+2.86,两组数据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例术后3月Cobb角为9.35+2.25,B组病例术后3月Cobb角为11.17+3.99,两组数据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例术后6月Cobb角为10.51+1.83,B组病例术后6月Cobb角为12.21+2.41,两组数据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6月临床疗效评价:本项研究结果表明,A组病例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7.50%,B组病例的治疗有效率为92.11%,两组病例的治疗有效率经?(17)检验后,得P=0.024<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两种治疗方式均能够有效恢复A1型胸腰椎骨折病例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并矫正脊柱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但陇中正骨手法协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治疗效果更好;2.术后随着患者下地活动,两组A1型胸腰椎骨折病例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脊柱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均有一定量丢失,但陇中正骨手法协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丢失更少;3.陇中正骨手法协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A1型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确切,较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有效率更高,有更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权祯[9](2021)在《中医过伸复位联合PKP治疗双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真实的双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术前CT数据,及中医过伸复位手法联合PKP治疗术后的CT影响数据,依托于计算机辅助转化建模平台,重建T11-L2双节段OVCF的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并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轴向、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及右旋转7种工况下的胸腰椎不同解剖结构所受到的等效应力值。重点研究双节段OVCF骨折术前及中医过伸复位联合PKP术后T12、L1压缩椎体、软组织及相邻椎体的生物力学影响,为临床上双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提供生物力学支撑。方法:1.筛选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符合实验纳入标准的T11-L2脊柱胸腰段的双节段OCVF骨折患者1例,排除脊柱其他病患,使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影像科的64排螺旋CT对患者的T11椎体上关节突至L2椎体下关节突解剖区域进行连续薄层扫描,扫描层厚0.625mm,通过医院放射影像科的交互性影像控制与转化平台将已扫描的CT影像数据进行有限元软件接口相容性格式转化,以DICOM格式保存。2.建立双节段OVCF骨折术前、中医过伸复位联合PKP治疗术后的脊柱胸腰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Mimics 19.0进行原始模型的提取与转化;Geomagic warp 2017软件进行特征去除、光顺、曲面实体拟合;Solidworks 2017软件进行零件结构的组装与附属结构生成;Ansys Workbench 17.0软件添加材料属性、边界条件、坐标及载荷设定及生物力学分析。3.脊柱胸腰段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在验证有效的术前双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及中医过伸复位联合PKP治疗的术后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进行边界条件设定及力学加载,分别在T11椎体上终板施加500N轴向压缩载荷及7.5N·m扭矩,模拟人体的轴向、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及右旋转7种运动状态,检测双节段OVCF骨折术前、术后骨折椎体、相邻椎体及邻近软组织的应力梯度弥散分布模态。结果:1.成功建立了符合脊柱胸腰段生物力学特性的T11-L2节段术前及术后的双节段OVCF骨折的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基于患者的真实CT影响资料进行脊柱胸腰段模型的有效性验证,符合生物力学研究要求,可用于进行脊柱胸腰段T11-L2术前、术后双节段OVCF骨折的有限元分析。2.对术前双节段OVCF骨折及中医过伸复位联合PKP治疗术后的双节段OVCF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模拟人体生理载荷的力学加载试验,分别施加了相同的轴向载荷和弯曲、旋转扭矩,发现经过中医过伸复位联合PKP治疗后,T12、L1椎体的皮质骨、松质骨及邻近椎体终板的最大Von Mises等效应力峰值分布梯度及分布区域均发生了转移,术前应力集中于T12、L1椎体的椎体前缘,邻椎前缘的等效应力也相应增加,伤椎继续压缩骨折及邻椎骨折的趋势较为明显,经过中医过伸复位联合PKP治疗后。通过建立脊柱胸腰椎双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术前、和复位强化固定后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发现脊柱骨折后术前与复位强化术后的生物力学分布规律和特性存在本质性差异。双节段椎体压缩骨折后脊柱整体的生物力学分布处于失衡状态,在轴向压缩、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旋转工况下脊柱不同结构单元的生物力学应力分布极不均衡。在前屈弯腰活动状态下,L1椎体皮质骨应力最大为74.798Mpa,T12椎体松质骨最大应力为2.5816Mpa,T12-L1椎间盘最大应力为3.973Mpa,L1椎体的上终板最大应力为13.598Mpa,L1-2右侧关节突关节的最大应力为21.842Mpa。在后伸状态下,椎体皮质骨、松质骨、椎间盘、软骨终板及关节突关节受到的应力刺激均较小,分别为99.232Mpa、0.7807Mpa、3.973Mpa、3.2182Mpa及4.2637Mpa;其中,在后伸状态下,脊柱应力分布最小的单元区间分别位于L2椎体皮质骨、L2椎体松质骨、T11-12椎间盘、L1-2左侧的关节突关节。由此可见,椎体压缩骨折后,脊柱不同的结构单元在前屈状态下的应力刺激最大,强加不推荐压缩骨折后仍进行前屈弯腰,而在后伸活动状态下,脊柱不同结构单元的生物力学应力最小,这也间接证实了脊柱骨折后应用中医过伸复位治疗的生物力学安全性和可靠性。椎体压缩骨折经过中医过伸复位联合PKP治疗后,恢复了椎体高度,重建了脊柱的生物力学平衡,脊柱不同结构单元的生物力学刺激相比于术前显着降低,局部应力集中趋势得到缓解。前屈状态下,椎体皮质骨的最大应力由术前的99.232Mpa降低为术后的34.705Mpa;T12椎体松质骨的最大应力由术前的2.5816Mpa下降为术后的1.2085Mpa;T12-L1椎间盘的最大应力由术前的3.973Mpa降低为术后的2.0049Mpa;L1椎体的上终板由术前的13.598Mpa下降为术后的6.0292Mpa,因此,椎体压缩骨折后,经过过伸复位联合椎体强化治疗后重建了脊柱的生物力学形态,恢复了脊柱整体的生物力学失衡。结论:1.基于患者真实CT影像利用计算机辅助建模平台,能够较好的建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生物力学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强,适合生物力学分析需求。2.双节段椎体压缩骨折后脊柱胸腰段的整体生物力学稳定性失衡,脊柱结构单元局部应力集中现象十分凸显,尤其在前屈、轴向压缩及侧弯旋转过程中,脊柱胸腰段椎体、软骨终板、椎间盘及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的趋势和风险加重;但在后伸活动状态下,胸腰段整体的结构单元应力分布较小,间接证实了脊柱双节段椎体压缩骨折发生后进行中医后伸复位手法的生物力学安全性。此外,胸腰段椎体、软骨终板、椎间盘及小关节等结构单元局部应力增高可能为压缩骨折后相邻椎体的骨折、腰椎的退行性改变及慢性的腰背部疼痛等临床现象提供了生物力学解释。3.双节段椎体压缩骨折后经过中医过伸复位联合椎体强化治疗后,脊柱胸腰段整体的结构单元的生物力学应力分布趋势均比术前减小,应力分布趋势更加均匀,重建了脊柱胸腰椎伤椎的解剖形态及生物力学稳定性,减缓了脊柱的退行性改变及伤椎邻椎再骨折风险,当然,更好的强化复位、伤椎复位程度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仍然需要进一步考虑。

曾艳平[10](2021)在《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近几十年随着全球大量移民、HIV患者数量的增加及耐药菌株的传播,给全球结核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中国是全球结核病第二大国,患者数量占全球结核总数的17%,防控形势严峻。脊柱结核作为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骨与关节结核的最常见及最严重形式。该病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小负担,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脊柱交界区结核,是处于脊柱特殊区域的结核,其发生在脊柱应力过渡区,存在进展为脊柱后凸畸形并发截瘫的高风险,然而目前相关研究报道较少。脊柱交界区结核可分为:颅颈交界结核、颈胸交界结核、胸腰交界结核及腰骶交界结核,其中胸腰椎交界结核最为常见,颅颈交界结核最为少见。目前,脊柱交界区结核的治疗并无相关指南。一般认为,轻、中度脊柱交界结核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即:抗结核化学疗法、全身营养支持、部分制动)达到治愈效果。对于合并脊柱不稳、神经功能损害、大面积椎旁脓肿、严重后凸畸形,以及耐药结核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外科手术根据入路的不同,可分为前入路手术、后入路手术及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且各手术方式有其适应症及优缺点。各脊柱交界区结核存在局部解剖结构、承力特点、病灶范围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尚无统一的共识及标准,而当前其手术治疗的相关研究少,严重影响着手术医生的决策。本研究通过三个部分研究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各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各手术入路方式的适应症,以期能够帮助医道同仁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手术治疗策略,为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手术治疗和科研交流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一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04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65例颈胸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5例;B组,后入路,共18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12例。三组中共36例术前出现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NDI、JO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7.1±16.6 y、15.7±13.2 mon、21.4±9.7d,B组分别为26.4±12.9 y、21.8±13.0 mon、28.4±8.2 d,C组分别为31.3±15.9 y、23.4±12.8mon、26.3±6.8 d,各指标组间统计学上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A组分别为244.4±117.6 min、373.4±433.7 ml,B组为218.0±47.0 min、222.2±134.2 ml,C组为374.8±43.6 min、741.7±281.1 ml。三组中C组失血量最大,手术时间最长,与A组、B组相比,统计学上均有显着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42.9±23.5 mm/h、9.7±5.6 mm/h;B组,45.9±29.1 mm/h、5.7±3.1mm/h;C组,61.3±27.2 mm/h、6.3±3.4 mm/h。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分别为:A组,15.7±10.6°、10.4±9.3°及11.0±7.7°;B组,19.8±7.7°、10.0±3.1°及11.0±3.2°;C组,13.8±5.3°、7.6±2.9°及8.3±2.8°。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Cobb角明显改善,与各组术前相比,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大部分于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同样,各组术后、末次随访的JOA和NDI值,与术前相比,数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第二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4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2例胸腰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7例;B组,后入路,共57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28例。三组中共46例术前伴发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中,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A组分别为35.5±13.6 y、20.3±13.0 mon、22.4±4.7d,B组为42.5±15.6 y、18.8±13.7 mon、19.8±8.3 d,C组为35.7±14.2 y、23.4±10.6mon、27.5±10.9 d。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32.7±91.6 min,B组为319.4±137.0 min,C组为434.8±121.4 min,结果显示三组中C组平均手术时间最长,与A组、B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A组术中失血量为923.8±421.3 ml,B组为967.5±813.5ml,C组为1157.1±994.6 ml。术前、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53.9±25.0 mm/h、9.5±5.6 mm/h;B组,46.1±27.6 mm/h、12.4±11.9 mm/h;C组,49.2±27.0 mm/h、11.6±10.6mm/h。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分别为:A组,22.8±8.8°、14.9±5.3°及18.3±6.3°;B组,21.5±10.8°、7.4±4.9°及10.3±5.4°;C组,23.4±14.7°、9.7±6.0°及12.8±7.6°。与术前相比,三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有明显改善,差异显着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大部分于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三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第三部分: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评估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72例腰骶交界结核患者。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共分为三组:A组,前入路,共34例;B组,后入路,共25例;C组,前后联合入路,共13例。三组共19例术前伴神经功能损伤。通过统计分析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VAS、ASIA等指标,以评估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各组平均年龄、随访时间、住院时间,A组为37.4±13.3 y、16.6±14.8 mon、16.6±4.3d,B组为42.7±15.2 y、23.1±25.1 mon、26.3±6.8 d,C组为33.5±13.5 y、20.3±11.4 mon、23.6±7.6 d。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A组为181.2±77.2 min、375.3±271.4 ml,B组为320.0±169.1 min、910.0±861.9 ml,C组为454.1±154.3 min、1046.2±598.1 ml,结果显示三组中A组术中失血量最少、手术时间最短,与B、C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显着差异(P<0.05)。术前和末次随访的ESR分别为:A组,48.1±28.2 mm/h和13.3±16.3mm/h;B组,39.6±25.3 mm/h和21.0±22.5 mm/h;C组,52.8±32.3 mm/h和21.0±28.9mm/h。各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腰骶角分别为:A组,34.4±11.6°、36.7±6.5°及36.1±8.1°;B组,31.3±12.6°、34.6±7.8°及33.5±8.5°;C组,25.8±8.2°、34.3±6.8°及32.7±5.6°。而三组腰椎生理性前凸角(L1-S1)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分别为:A组,45.0±14.7°、48.5±13.2°及47.6±12.5°;B组,40.2±16.2°、45.0±12.4°及43.7±13.7°;C组,31.8±15.6°、37.2±13.6°及36.5±13.2°。与术前相比,三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的腰骶角和腰椎生理性前凸角有明显改善,差异显着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伴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在末次随访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三组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值进行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1、前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入路均可有效治疗颈胸椎交界结核,后入路适应症狭窄,应选择性使用,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创伤大、手术技能要求较高,需严格把握其适应症,而前入路疗效好且其适应症较广;2、对于胸腰椎交界区结核,三种手术入路均能实现病灶的清除、脊髓及神经根的减压、脊柱的稳定及后凸畸形的矫正和维持,后入路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适应症广的特点,而对于前方巨大脓肿、多节段病变及严重后凸畸形的患者,建议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3、前入路手术治疗腰骶椎交界结核,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其适应症广,而对于严重后凸畸形或前中柱破坏严重仅通过前路难以有效固定的患者,建议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对于病灶位于后柱而无前方大脓肿的患者可采用后路手术;4、单靠任一手术入路不能治疗所有脊柱交界区结核患者,每种入路方案都有其适应症,应在合理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制定出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病变范围、一般情况及术者的熟悉程度综合考虑。

二、脊柱后凸畸形的生物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脊柱后凸畸形的生物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胸腰段爆裂骨折取出内固定后再发脊柱后凸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1.5 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和椎体楔形角
    1.6 上下椎间盘角
    1.7 COBB角度,区域角度和矢状面指数
    1.8 矫正丢失的主要贡献者及再发后凸畸形的预测
    1.9 残留疼痛与工作状态评估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胸腰椎爆裂骨折短节段固定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全脊椎截骨重建强直性脊柱后凸矢状面平衡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对象
    1.4 方法
        1.4.1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三维模型的构建
        1.4.2 重建脊柱矢状面平衡截骨角度的计算
        1.4.3 截骨模型的设计
        1.4.4 有限元分析
    1.5 主要观察指标
2 结果Results
    2.1 有限元模型的特点
    2.2 有限元模型的位移差异
    2.3 内固定应力差异
3 讨论Discussion
    3.1 脊椎截骨术
    3.2 脊柱矢状面平衡的重建
    3.3 有限元分析结果讨论
    3.4 研究局限性

(3)基于骨盆矢状位参数恢复强直性脊柱后凸矢状面平衡的生物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对象
    1.4 材料
    1.5 方法
        1.5.1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三维模型建立
        1.5.2 模型验证
        1.5.3 重建脊柱矢状面平衡截骨角度的计算
        1.5.4 后凸截骨模型的设计
        1.5.5 有限元分析
    1.6 主要观察指标
2 结果Results
3 讨论Discussion

(4)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相关研究和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与腰椎滑脱的临床相关性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极重度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骨水泥拖尾技术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中的应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成人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和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健康成年人两种不同站立姿势时全身矢状位影像学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老年脊柱畸形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后路单侧截骨术在严重胸腰段后凸成角畸形翻修手术中应用效果评价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手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经后路有限脊柱中后柱截骨治疗陈旧性椎体压缩骨折伴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改良单侧后路椎体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后路椎体切除术联合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后凸畸形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胸腰椎爆裂骨折短节段固定:方法改良及减少失败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资料来源
    1.2 入选标准
    1.3 文献质量评估
2 结果Results
    2.1 胸腰椎损伤分类
    2.2短节段固定的适应证
    2.3 后路短节段固定的椎体复位与椎管内骨块清除
    2.4 短节段固定的效果
    2.5 后外侧融合短节段固定
    2.6 短节段固定失败
    2.7 应对短节段固定失败的策略
        2.7.1 增强后路短节段结构强度
        2.7.2 经伤椎内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2.7.3 伤椎固定禁忌证
    2.8 前柱支撑固定
        2.8.1 经椎弓根途径撑开
        2.8.2 前路入路和重建
        2.8.3 全部通过后路入路进行前柱重建
    2.9 后路短节段固定术的改良
3 总结Summary

(8)陇中正骨手法协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AO分型A1型)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术前影像学资料准备
        2.3 手术方法
        2.4 术后一般处理
        2.5 术后康复
    3 术后疗效评价
        3.1 影像学指标评价
        3.2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4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
    1 纳入病例一般情况
    2 纳入病例数据比较
        2.1 一般情况比较
        2.2 术前影像学观察指标比较
        2.3 术后影像学观察指标比较
    3 术后6 月临床疗效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学对胸腰椎骨折的认识与治疗记载
        1.1 中医学关于胸腰椎骨折的记载
        1.2 中医学对胸腰椎骨折基本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学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记载与临床应用
    2 现代医学对胸腰椎骨折的认识与治疗
        2.1 胸腰椎骨折发病特点
        2.2 胸腰椎骨折AO分型
        2.3 A1 型胸腰椎骨折常见致病原因
        2.4 A1 型胸腰椎骨折损伤机制
        2.5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A1 型胸腰椎骨折
    3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A1 型胸腰椎骨折的优势
        3.1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A1 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3.2 中医正骨手法代表之陇中正骨
        3.3 A1 型胸腰椎骨折协同治疗的结论分析
    4 术后发生内固定失败的可能相关性危险因素分析
第四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本研究的创新性
    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3.1 研究存在的不足
        3.2 研究方向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认识与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典型病例
致谢
参与科研课题与发表学术论文

(9)中医过伸复位联合PKP治疗双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理论认识与研究背景
    1 脊柱解剖结构及胸腰段生物力学特性
    2 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并发症
    3 中医过伸复位手法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溯源与应用
    4 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5 有限元分析在椎体压缩骨折中的潜在性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双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T11-L2 椎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有限元分析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中医过伸复位联合PKP治疗双节段OVCF骨折术后的胸腰椎不同结构单元的模型建立与生物力学析
    1 引言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脊柱胸腰椎(T11-L2)双节段压缩骨折术前及复位强化术后脊柱不同结构单元的力学差异性分析
    1 双节段胸腰椎骨折术前和复位固定术后的椎体应力差异分析
        1.1 双节段胸腰椎骨折术前和复位强化术后椎体皮质骨应力差异
        1.2 双节段胸腰椎骨折术前和复位强化术后椎体松质骨应力差异
    2 双节段胸腰椎骨折术前和复位强化术后椎间盘应力差异分析
        2.1 双节段胸腰椎术前和复位强化术后椎间盘纤维环应力差异
        2.2 双节段胸腰椎术前和复位强化术后椎间盘髓核应力差异
    3 双节段胸腰椎骨折术前与术后的软骨终板应力差异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
文献综述 有限元分析在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脊柱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研究生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1 伦理审查意见表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10)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abstract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颈胸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
    2.1 背景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典型病例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胸腰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3.1 背景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典型病例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腰骶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4.1 背景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
    4.4 典型病例
    4.5 讨论
    4.6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耐药结核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结核疫苗研发新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脊柱后凸畸形的生物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胸腰段爆裂骨折取出内固定后再发脊柱后凸的相关因素分析[D]. 王子奡.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全脊椎截骨重建强直性脊柱后凸矢状面平衡的有限元分析[J]. 谢江,郭惠丽,李辉,代杰,朱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33)
  • [3]基于骨盆矢状位参数恢复强直性脊柱后凸矢状面平衡的生物力学分析[J]. 谢江,代杰,李辉,朱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30)
  • [4]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相关研究和意义[D]. 王峰.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5]成人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和临床意义[D]. 薛睿.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6]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的研究[D]. 马铮.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7]胸腰椎爆裂骨折短节段固定:方法改良及减少失败的策略[J]. 王子奡,宋文慧,刘昌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24)
  • [8]陇中正骨手法协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AO分型A1型)的回顾性研究[D]. 施彦龙.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中医过伸复位联合PKP治疗双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D]. 权祯.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三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脊柱交界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D]. 曾艳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后凸畸形的生物力学变化及临床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