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教育学院学报》订阅通知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订阅通知

一、《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征订启事(论文文献综述)

王虹敏[1](2021)在《生活书店的广告运营研究(1932-1945)》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我国出版业发展迅猛,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等实力雄厚的大型出版机构所构建的书业市场格局已然形成,与此同时,新的大小书局如潮水般涌现,书业市场竞争可谓异常激烈。因此,为了将自家书刊成功推销出去,广告便成为各大书局最好的宣传武器,且在商业运作中愈发成熟。生活书店作为民国富有盛名的进步文化出版机构,在广告运营上颇有建树,除在自家刊物上登载广告外,还于全国性报纸媒体中投放了大量广告,更为当时的书业市场提供了许多开创性的广告类型,极具“生活”特色。本文立足于1932-1945年生活书店的广告运营,在书局林立的民国阶段,窥视生活书店如何另辟蹊径通过广告来发展出版事业。本文对生活书店的广告实态深度考证,主要采取历史文献法和定性分析法,对生活书店开展的一系列广告运营作出研究。文章正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生活书店的创立与发展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广告运营相关内容展开阐述,通过厘清以往研究,界定“广告运营”基本概念,进而概述生活书店的广告运营情况,尤其是对广告机构设置及广告运营员职业要求等进行说明,有效机制下的共同作用使生活书店的广告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第二部分运用了大量图表,以“全国报刊索引”、“大成申报数据库”及各种电子书刊等史料资源,简要介绍了生活书店的书刊、门市发展概貌,在此基础上还分别探究了生活书店在自家期刊、图书、门市以及大众报纸上的广告表现,同时,这也是生活书店一直沿用的较为基础性的广告运营开展方式。第三部分是对生活书店在1932-1945年间所创制的特色广告类型作相关研究,从邮购广告、联合广告、目录推荐广告、流动经营广告、公益广告中,总结出生活书店在民国时期运营广告的独特之处,以进一步突出生活书店的广告于规范中随时代灵活多变、创新创造的运营特点。在广告内容与形式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本文第四部分剖析了生活书店的广告运营策略。生活书店自成立以来一直以“竭诚服务读者”为宗旨,其广告策略制定也以读者服务为首要出发点,同时,生活书店还利用媒介组合、书刊互动、事件营销等多种广告运营策略来吸引读者注意,促进书刊传播。第五部分则是立足于民国社会,重点讨论了生活书店广告运营的时代价值。生活书店所开展的广告运营在当时为读者传播了进步书刊信息,满足知识及文化应需而供给,并为书店自身于无形中塑造起品牌进步形象,更重要的是引领了近代书局广告新形式的创新与践行,从中反映出生活书店广告运营研究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思索。

费丽芳[2](2020)在《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日本对华侵略的加剧,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国内新闻界的抗日救亡呼声愈发高涨。作为西北后方重镇,兰州也在全民族抗战的大势中兴起了办报创刊、服务抗战的热潮,当地党政机关、社会救亡团体、爱国人士和部分院校等各方力量都积极创办报刊,借此在后方宣传动员。得益于全面抗战中甘肃造纸、印刷、文教事业的进步和战时迁兰新闻工作者对报刊的改进与艰苦经营,以及全面抗战前兰州报刊发展的奠基,故全面抗战期间兰州报刊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大环境下不断发展前进,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兰州的报刊以国民党官方报刊数量最多、出版时间较长,占据主导地位,民间社会力量所办的报刊亦在全面抗战初期盛极一时。在内容方面,兰州报刊对抗敌宣传与动员、西北开发建设和兰州的物价、城市建设等,做了大量报道。综观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的发展轨迹,其未能脱离抗战和西北的大环境,一方面带有明显的战时性、进步性、地域性和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报刊言论也难免因受局势影响而有失公允。但总体上,兰州报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略,它不仅增强了战时甘肃的宣传动员力量,对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推动了甘肃新闻事业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对甘肃及西北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

王思琪[3](2020)在《“青年文化”的追寻与确认 ——市场化语境中《萌芽》的改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刊于1956年的《萌芽》是我国第一本青年原创文学刊物。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环境发生巨大转变,这促使文学逐渐处于边缘位置,文学期刊也被迫面临经济发展困难。为摆脱发展困境,各类期刊陆续改版,《萌芽》也不例外。1996年文学期刊《萌芽》开始改版,杂志致力于表现“青年”特质,多种改版举措陆续表现出杂志关注和探索青年文化的多变性和独特性。1999年由其推出和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使《萌芽》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标志着杂志改版成功。杂志在赛后进行的市场化发展策略也使青年文化的多变性和独特性与市场相结合,最终使青年文化得到了巩固和传播。《萌芽》的改版使杂志在九十年代成功突围,杂志追求的青年文化也获得了发展并为九十年代乃至后来的文化形态提供了新的发展可能。《萌芽》的发展是正在进行时,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改版为杂志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杂志对青年文化及其多变性和独特性的发展和影响也仍在继续。本文将以文学期刊《萌芽》的改版为着眼点,探寻《萌芽》在市场化语境中改版的具体细节并阐述由改版所发展、成熟的青年文化形成的重要意义。全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第一章:主要论述九十年代文学期刊的整体变革,厘清九十年代文学期刊改版的背景、改版模式等内容。九十年代文学期刊面对市场大环境做出的改版决定虽然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走投无路”的被迫行为。本章以《萌芽》的相关数据为例,详细分析和论述了导致九十年代文学期刊发展艰难的因素以及期刊为摆脱发展困境做出的改版努力。《萌芽》在九十年代文学期刊整体改版中被视为典型案例,编辑回归杂志本身的期刊定位、回归青年读者群体,表现了其对青年文化的思考。第二章:主要分析《萌芽》改版的具体举措以及由此显示的对“青年文化”的探寻和尝试。改版后的《萌芽》主要通过调整读者定位、整合与呈现“贴近青年”的栏目布局、设计带有青年独特性的外部封面三个方面的变化,逐渐向外界表明杂志以“青年”为中心,展现青年思想、心理和行为等动态变化,逐步寻找和呈现当下青年身上的多变性、独特性的文化内涵。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新概念作文大赛”这个活动形成的过程与意义。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推出是《萌芽》调整改版举措与把握社会热点的双向结果。“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大赛宗旨标志着杂志为青年参赛选手提供“我手写我口”的写作环境。众多青年报名参加比赛促使青年文化的多变性和独特性在比赛中以文学的形式爆发式的发展。比赛的成功推动了青年文化的成熟并实现杂志、教育等多方面的共赢。第四章:集中论述了《萌芽》为“青年文化”的巩固与传播所做出的市场化努力。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成功使《萌芽》获得了品牌标志。为使杂志自身深入市场发展,也为巩固和传播青年文化多变性和独特性的文化内涵,《萌芽》杂志形成了一系列市场化发展措施。主要通过培育青年明星写手、开发杂志衍生的青春文学图书产品以及进行新媒体经营三种形式促使青年文化与市场形成密切联系。

张学霞[4](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提出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徐庆林[5](2019)在《《女子文学》(1985-1999)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期刊作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基础性环节,确定了当代文学的各种形态。《女子文学》是在1984年国家期刊改革政策背景下创刊的,是第一个以女性读者为受众的当代文学期刊,也是新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试验场地之一。本文以《女子文学》(1985-1999)为线索,通过梳理女性文学期刊在当代的发生与发展历程,分析《女子文学》提出的口号和推出的作家作品,重点审视《女子文学》在80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话语建构中发挥的作用,尝试在回到文学现场的基础上,考察性别写作在当代的生存状态。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正文下设三章:第一章介绍《女子文学》的概况。首先论述《女子文学》在1985年创刊所包含的时间上的偶然性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性;其次论述期刊发展过中的出版与发行情况以及多次调整的期刊口号和栏目带来的期刊性别意识的逐渐消褪;最后论述在自身文学追求、国家政策变化、市场环境变化和女性意识及女性文学发展影响下《女子文学》的发生的调整与转变。第二章论述《女子文学》对当代女性文学发展的作用。具体论述《女子文学》通过对女性诗歌、女性散文和对身体写作、女性精神等方面的关注,发表一大批知名女作家的作品,同时注意培养女性文学新人,为女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导向作用。第三章考察当代文学现场中的《女子文学》。通过文学创作主题、创作手法和话语分析等方面的分析发现,《女子文学》上发表的叙事性作品具有典型的女性叙事视角,但在具体的呈现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话语权力、男性话语权力以及女性自身性别体认的影响。结语部分探讨《女子文学》对女性文学发展产生的总体影响以及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郭妍[6](2018)在《中医药期刊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医药期刊是记录和保存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药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研究中医药期刊的总体发展史,既能够反映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某些特点,又能够揭示中医药学术交流的特征和趋势。鉴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医药期刊在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各种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并尝试探寻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本研究搜集从1897年至2017年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共568种,考察期刊创刊数量,并按照中国近现代历史分期作为参照系,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即萌发期(1897年-1920年)、数量上的繁盛期(1921年-1937年6月)、低谷期(1937年7月-1949年9月)、恢复期(1949年10月-1959年)、曲折发展期(1960年-19 75年)、复兴期(1976年-1995年)、平稳发展期(1996年至今)。本研究从形式特征、类别分布特征、刊名特征、内容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特征。其中形式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生存状态、刊期情况、地域分布情况和文章合着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类别分布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的总体类别情况和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刊名特征从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和深刻寓意等方面进行论述,内容特征通过考察各个发展阶段的栏目设置情况予以呈现。在阐述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阐述了中医药期刊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中医药期刊在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促进中医药知识普及推广、保障文章质量和专题策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探寻中医药期刊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医药期刊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

郑茹[7](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陈兰枝[8](2018)在《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文中认为《教育杂志》是由我国近代最大的民营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于1909年创办的教育专业期刊。它几乎与我国新教育制度轫始相伴,出版发行近40年,刊期长,影响大,是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变革与教育话语变迁的重要窗口。上世纪30年代初到全面抗战以前,《教育杂志》的发展步入历史辉煌时期,单期发行量最高时达到4.5万册,成为民国时期传播范围最广,受欢迎度最高的专门教育期刊。卢沟桥的炮火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全国教育期刊的发展从战前的波峰阶段跌入全面陡降的波谷时期。由中华书局创办的《中华教育界》,在全面抗战前与《教育杂志》并称教育期刊界的“双子星座”,但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第二个月便宣告停刊了。《教育杂志》却于抗战的烽火硝烟中坚守期刊出版岗位,勇于担当战时教育媒介的历史责任,并显示出强烈的问题意识。战时《教育杂志》一边致力于构建战时教育论坛,力求贡献意见,供当局采择,一边强化杂志信息功能,呈现战时教育生态,凝聚教育界同人的“教育救国”共识,鼓舞教育界同人的抗战信心。本文将《教育杂志》置于全面抗战和战时文教中心内迁的宏阔历史背景下,以传播学的“5W”传播模式构建研究框架,对战时《教育杂志》的出版与传播活动和其作为教育专业媒介的文化传播价值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考察。具体而言,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对全面抗战爆发后《教育杂志》在编辑出版方面的应对情况进行了总体考察。考察内容具体包括战时《教育杂志》辗转多地短暂停刊并迅速复刊的过程,战时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和栏目的调整,以及杂志主编黄觉民及其办刊风格,战时作者群的演化特征和战时专题、专号的策划与出版。第二章主要探讨《教育杂志》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方针、议题设置与论坛构建技巧。战时《教育杂志》所构建的战时教育论坛具有服务抗战的内容定位,兼容并包的公共立场,并显现出专业理性的价值追求。按照战时《教育杂志》主要栏目的功能进行划分,《教育杂志》所构建的战时教育论坛可分为由主体主导的“主论坛”和由“他者”组织构建的“辅论坛”两个部分,通过“战时教育方针”“战时函授自修”“师范教育”等具体战时教育议题的延展分析,更凸显了《教育杂志》编者使主辅论坛时而遥相呼应,时而弥合互文的论坛构建策略与技巧。第三章聚焦《教育杂志》对战时各级各类教育生态的勾勒和描摹。战时《教育杂志》采用了通讯、调验报告、小说等多种文体对战时教育生态加以呈现。全面抗战时期的教育界同人“冒危险,耐苦劳,淬砺奋发,维持全国教育文化于不坠,发扬民族意识,推进内地文化”,谱写了“足以动国际之观听,供盟邦之借镜”的辉煌教育篇章。《教育杂志》对于教育生态的呈现基于此,但却不满足于此。在这一总体视角之外,战时《教育杂志》对国统区内迁高校师生以及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学校学生这两大教育群体的精神风貌与爱国情怀又特别予以展现。此外,战时《教育杂志》对战时沦陷区教育文化界知识分子的“异化”现象也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分析。第四章以《教育杂志》上刊登的商务印书馆各类书刊和相关业务广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战前战后在广告种类和广告策略上的变化,展现其作为专业教育媒介在文化抗战与商业追求之间游走的本质。第五章主要考察全面抗战时期《教育杂志》的传播环境与发行传播方式。战时文教中心向大后方迁移,教育期刊陡降以及身处战时出版文化名城——香港是战时《教育杂志》所处的主要传播环境。商务印书馆的战时发行网络成为《教育杂志》主要依托的发行渠道,此外,战时《教育杂志》还充分借助馆内的书刊和馆外的报刊媒介进行宣传推广,得以在后方、香港和新加坡、澳门等地广为传播。第六章分析了战时《教育杂志》在推动战时教育政策制定与修正、助力商务印书馆“文化抗战”大业以及为战时教育研究提供宝贵一手史料等几个方面的传播效果与意义。全面抗战时期的《教育杂志》勇于承担文化抗战责任,引领教育界开展战时教育问题研究,助力商务印书馆的“文化抗战”大业,而不失权威教育期刊的专业水平。战时《教育杂志》的内容生产与出版传播是专业期刊媒介主动适应战争传播环境的成功尝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传播价值,也为当代教育期刊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张光润[9](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指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武定宇[10](2017)在《演变与建构-1949年以来的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指出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建设中对文化资源和公共空间创新的自觉和反省,是属于公众集体所有的重要艺术样式,代表着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常态文化价值观,体现时代精神和国家、民族的民主与自由。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城市都很重视公共艺术的建设,希望通过它来传承城市文化精神,建构能够被人民普遍认同的主流文化价值观,进而向世界展示和宣传本国文化。所以,20世纪中叶以后,很多国家通过公共文化政策、百分比艺术法案、建立艺术社区等措施,推进公共艺术引导的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播。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历程研究是一种依据史料的、以文化研究的视角来构建的、填补中国公共艺术空白的史述研究。它是一种从社会学的角度并结合艺术本体进行阐释的合乎逻辑关系的话语体系,是在现代艺术史观统摄下的,叩问历史与现状因果关系的史学研究。其目的是对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清晰地梳理,试图在历史中呈现并寻求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路径。本文根据时间发展脉络,采用多维度、综合研究判断的方式展开分期断代。在书写每个阶段发展特征的同时着重阐述每个分期单元中概念内涵、文化政策、艺术作品、学术研究以及重要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力求探讨一种相对科学与客观的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分期特征。公共艺术在中国本就是一个舶来之词,但是它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发展路径。本文将公共艺术放在整个中国20世纪大背景之中,审视中国公共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及建构的过程。研究将民族解放、文化自立的新中国成立设为研究起点,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宏观背景下,分析中国公共艺术与国家政策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梳理中国公共艺术面貌的形成和生长脉络,探究其孕育土壤的变化发展因素。研究将1949年至1978年定义为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萌芽阶段,其特征是以雕塑、壁画的姿态呈现的胚芽。它是在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下生长的,创作的题材带有一种“运动”的意味,有着明显的革命化、政治化倾向,个性被共性所取代,作品呈现着一种万众一心的集体意识;将1978年至2000年作为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探索阶段,是强调这一阶段创作主题方向开始转变,公众的思想意识逐渐得到解放,具有公共艺术性质的管理机制开始建立,公共艺术的建设和组织管理得到空前关注。这个时期中国的公共艺术经历了美化城市和观念蜕变的阶段。最后将2000年至今定义为建构阶段,中国公共艺术正式进入加速的建构与完善时期,公共艺术概念在争论中逐渐清晰,艺术本体的语言形式逐步多元与完善,公共艺术的边界在实践中得以拓展。在本文的最后,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依据国家文化艺术发展的方针与政策,提出自己对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本文为了更清晰的呈现中国大陆公共艺术的发展脉络,对港澳台地区公共艺术的详细研究暂且不涉及其中,本论文将全面详细剖析中国大陆地区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但这并非是否定港澳台地区公共艺术对大陆地区公共艺术发展的影响,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中国大陆公共艺术的研究,港澳台地区的公共艺术对大陆的公共艺术的发展其影响力是值得肯定的。

二、《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征订启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征订启事(论文提纲范文)

(1)生活书店的广告运营研究(1932-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生活书店的研究
        1.3.2 关于生活书店广告运营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生活书店发展背景及广告运营概况
    2.1 生活书店的创立与发展
    2.2 广告运营概述
        2.2.1 广告运营概念界定
        2.2.2 生活书店广告运营概况
第三章 生活书店广告媒介选择
    3.1 以自家期刊为载体的广告运营
        3.1.1 生活书店期刊出版概貌
        3.1.2 期刊广告主要表现
    3.2 以自家图书为载体的广告运营
        3.2.1 生活书店图书出版概貌
        3.2.2 书版广告主要表现
    3.3 以报纸为载体的广告运营
    3.4 以门市为载体的广告运营
        3.4.1 生活书店门市概况
        3.4.2 门市广告主要表现
第四章 生活书店新型广告类型研究
    4.1 重视邮购广告,建立发行网络
    4.2 创制联合广告,联动中小书局
    4.3 编印目录推荐广告,精准到达读者
    4.4 设置流动经营广告,供应战时需要
    4.5 登载公益广告,增强社会传播
第五章 生活书店广告运营策略分析
    5.1 立足读者服务,坚持事实性表达
    5.2 利用媒介组合,扩大传播效果
    5.3 协同书刊互动,吸引读者注意
    5.4 连续投放广告,加固读者印象
    5.5 注重事件营销,提升读者好感
第六章 生活书店广告运营时代价值
    6.1 传播进步书刊信息
    6.2 塑造品牌进步形象
    6.3 引领近代书局践行广告新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五、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兰州报刊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后的国内形势
    第二节 全面抗战前西北的抗战宣传活动
    第三节 全面抗战前兰州报刊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兰州报刊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兰州报刊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二节 兰州的办报创刊热潮
    第三节 兰州报刊的发行与阅读
第三章 兰州报刊的主要内容与思想
    第一节 抗战宣传与动员
    第二节 开发和建设西北
    第三节 其他新闻报道
第四章 兰州报刊的特征与影响
    第一节 兰州报刊的发展特征
    第二节 兰州报刊的积极影响
    第三节 兰州报刊存在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清末至全面抗战前夕兰州地区出版报刊一览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3)“青年文化”的追寻与确认 ——市场化语境中《萌芽》的改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青年”、“青年文化”概念来源及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重难点
第一章 困境与突围:《萌芽》与九十年代文学期刊的变革
    一、市场经济中文学期刊的艰难处境
    二、文学期刊“改版潮”的出现
第二章 探寻与尝试:以“青年”为中心
    一、读者定位:“重新回到青年中去”
    二、栏目选择:以“贴近青年生活”为主
    三、封面包装:艺术性与青春感并存
第三章 深化与拓展:“新概念”下的“青年文化”
    一、缘起:“教育怎么办”与青年写手的寻找
    二、“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
    三、“我手写我口”:青年笔下的新概念作文
第四章 巩固与传播:“青年文化”与市场的结合
    一、青年写作者的明星化
    二、书刊结合:青春文学图书产品的开发
    三、拓宽“青年”的阅读平台:《萌芽》的“新媒体”运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评析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当代启示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清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女子文学》(1985-1999)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女子文学》的概况
    第一节 创办:1985年的偶然与必然
        一、从《新地》到《女子文学》
        二、社会现实条件的催生
    第二节 二十年浮沉变化
        一、刊物的出版与发行状况
        二、刊物口号和栏目的变化:性别意识的彰显与消褪
    第三节 转变: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女子文学》
        一、刊物的文学自主追求
        二、政策变化下的被动性
        三、市场规则下的妥协与变通
        四、《女子文学》女性意识与女性文学发展的滞后性
第二章 女性文学视域下的《女子文学》
    第一节 《女子文学》与八十年代女性诗歌
        一、“归来”的女诗人:爱与美的呼唤
        二、女性意识的集体飞扬:对抗与自省
        三、新人的女性诗歌创作:芸芸众生中的“我”
    第二节 《女子文学》与女性散文
        一、“自我”的复归:自我抒发与自我表现
        二、行走的“文化散文”
        三、“小女人”散文之外
        四、关于女性散文的理论探讨
    第三节 私人化写作潜流的涌现
        一、对女性身体美学的关注
        二、对女性精神世界的发掘
第三章 当代文学现场中的《女子文学》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时代同奏
        一、创伤与记忆:伤痕反思小说
        二、历史与新解:新历史小说
    第二节 坚持现实主义传统
        一、报告文学:建模
        二、纪实文学:批判与训诫
    第三节 《女子文学》的话语建构
        一、国家话语权力下的“典范”
        二、男性话语权力下的“反叛”
        三、女性话语权力下的“自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女子文学》1985-1986 年发表的诗歌作品辑录
    附录 B《女子文学》1985-1986 年发表的新人女性诗歌作品辑录
    附录 C《女子文学》发表的女作家相关专栏作品辑录
    附录 D《女子文学》1985-1999 年度大事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中医药期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挖掘中医药期刊的文献研究价值
        1.1.2 呈现中医药期刊的史学研究价值
        1.1.3 促进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和提高
    1.2 中医药期刊史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具有“期刊”的基本属性
        1.3.2 具有“中医药”的基本属性
        1.3.3 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
    1.4 研究方法
        1.4.1 资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2. 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
    2.1 中医药期刊创刊的时代背景
        2.1.1 传统中医药学面临西方医学的严峻挑战
        2.1.2 西医学期刊率先出现
    2.2 中医药期刊的雏形--《吴医汇讲》
        2.2.1 《吴医汇讲》产生的时代背景
        2.2.2 《吴医汇讲》的编辑体例和内容
    2.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历史分期
        2.3.1 中医药期刊的萌发期
        2.3.2 中医药期刊数量上的繁盛期
        2.3.3 中医药期刊的低谷期
        2.3.4 中医药期刊的恢复期
        2.3.5 中医药期刊的曲折发展期
        2.3.6 中医药期刊的复兴期
        2.3.7 中医药期刊的平稳发展期
3. 中医药期刊形式特征
    3.1 期刊生存状态
        3.1.1 民间团体或个人主持办刊,生存状态以速生速灭为主
        3.1.2 政府参与办刊,仍未完全脱离速生速灭的生存状态
        3.1.3 期刊出版步入正轨,生存状态趋于稳定
        3.1.4 期刊办刊主体向系列化、集群化发展,生存状态稳定
    3.2 期刊刊期情况
        3.2.1 以月刊为主,出版周期不稳定
        3.2.2 刊期逐渐缩短,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3.2.3 刊期再次延长,出版周期极不稳定
        3.2.4 以季刊和双月刊为主,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3.2.5 以月刊和双月刊为主,刊期呈逐渐缩短的趋势
    3.3 期刊地域分布情况
        3.3.1 萌发自江浙沪地区
        3.3.2 以上海为中心,发展于东南沿海地区
        3.3.3 仍以上海为中心,有向西南地区转移的倾向
        3.3.4 办刊中心向北京转移,初现全国散发的趋势
        3.3.5 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全国散发的态势
    3.4 期刊文章合着情况
        3.4.1 文章以独着为主,合着文章极为少见
        3.4.2 文章以独着居多,合着文章有所增加
        3.4.3 合着文章数量超越独着文章,跨机构、跨地域合着显着增加
4. 中医药期刊类别特征
    4.1 中医药期刊的主体--学术类期刊
        4.1.1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总体情况
        4.1.2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
    4.2 中医药宣传推广的重要媒介--普及类期刊
        4.2.1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初创
        4.2.2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发展
    4.3 中医药信息资源查找和利用的工具--情报检索类期刊
        4.3.1 中医药检索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4.3.2 中医药情报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5. 中医药期刊刊名特征
    5.1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
    5.2 中医药期刊的一般命名方式
        5.2.1 仅以“学科属性”命名
        5.2.2 以“地域名称+学科属性”命名
        5.2.3 学报类中医药期刊的命名
    5.3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深刻寓意
6. 中医药期刊内容特征
    6.1 刊载内容体裁丰富,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
    6.2 刊载内容向纯学术性过渡,中医药传统文体载文量下降
    6.3 以学术性内容为主,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内容激增
7.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作用与展望
    7.1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7.1.1 总体历程分析
        7.1.2 总体形式特征分析
        7.1.3 总体类别特征分析
        7.1.4 总体刊名特征分析
        7.1.5 总体内容特征分析
    7.2 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7.2.1 传播中医药文化,获取民众之认可
        7.2.2 普及中医药知识,解救民众之疾苦
        7.2.3 搭建中医药沟通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7.2.4 刊学相辅,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
        7.2.5 凝心聚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7.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探寻
        7.3.1 重视传统中医药栏目,发扬中医药特色
        7.3.2 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发挥期刊学术导向作用
        7.3.3 栏目设置多样化,促进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7.3.4 加强约稿力度,保障文章质量
        7.3.5 重视专题策划,发展专栏专刊,鼓励专题专科的集中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医药期刊总目
    附录2: 当前持续出版中医药期刊目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7)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2.3 研究现状述评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3.1.1 史料的采集
        3.1.2 数据的处理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4.1.1 三级审稿制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4.2.1 手稿
        4.2.2 打印稿
        4.2.3 电子稿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4.3.1 题名规范
        4.3.2 文章篇幅
        4.3.3 摘要与关键词
        4.3.4 引文规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分析
        一、有关民国教育期刊的总体研究
        二、关于民国教育期刊个案的研究
        三、有关《教育杂志》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出版概况
    第一节 全面抗战以前的出版传播简述
        一、初创发展阶段(1909—1922)
        二、变革创新阶段(1922—1931)
        三、复刊飞跃阶段(1934—1937)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编辑与出版应对
        一、短暂停刊、快速复刊与多地辗转
        二、办刊宗旨、编辑方针与栏目调整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主编与作者群
        一、教育家型主编黄觉民
        二、专业权威的多元作者群
    第四节 全面抗战时期的专题与专号策划
        一、专题、专号的策划出版概况
        二、专题、专号的策划方式创新
        三、专题、专号的战时话语演进
第二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教育论坛构建
    第一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方针
        一、服务抗战的内容定位
        二、兼容并包的公共立场
        三、专业理性的价值追求
    第二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主要议题
        一、关于战时教育方针定位的争论
        二、关于战时函授自修制度的研讨
        三、关于战时师范教育发展的建议
    第三节 战时教育论坛的构建策略
        一、设置弥合呼应的主辅论坛
        二、延拓民众教育的补充论坛
第三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教育生态呈现
    第一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文体形式
        一、短讯与通讯
        二、调查与统计
        三、小说与传记
    第二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基本视角
        一、总结战时教育遭受的各项损失
        二、报道战时各类教育的应对举措
        三、展现教育同人英勇的抗战行为
        四、介绍国外战时教育及国际互动
    第三节 战时教育生态呈现的特定视角
        一、国统区高等教育与师生教育救国形象构建
        二、边区各类教育与学生抗战学习生活营造
        三、沦陷区奴化教育与“文化汉奸”面目揭露
第四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广告特征与广告策略
    第一节 战时广告的构成
        一、战时广告的概况
        二、战时广告的种类
    第二节 战时广告的特征
        一、馆外商业广告难觅踪迹
        二、抗战图书广告种类繁多
        三、新创抗战刊物广告力度大
        四、战时补充教材广告成为主体
        五、常规业务广告呈现抗战特色
    第三节 战时广告的策略
        一、利用“文化抗战”进行事件营销
        二、提升广告与期刊内容的匹配程度
        三、开展高频度与多维度的持续宣传
第五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传播环境与传播策略
    第一节 战时传播环境
        一、书刊出版传播追随文教中心迁移
        二、经历辗转确定香港为战时出版地
        三、教育期刊出版整体进入波谷时期
    第二节 战时发行方式与传播策略
        一、依靠商务印书馆的发行渠道发行
        二、通过商务印书馆的书刊互动宣传
        三、借助商务印书馆的馆外报纸推广
        四、改进内容生产维护特定受众群体
第六章 战时《教育杂志》的传播效果与意义
    第一节 助推战时教育政策的制定与修正
        一、促进战时教育政策的制定
        二、推动战时教育政策的修正
    第二节 助力商务印书馆“文化抗战”大业
        一、维护商务与文化教育界的联系
        二、推动商务抗战与文教图书的销售
    第三节 为战时教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结语: 应对与引领 形塑与调和
附录
    1. 商务印书馆编审部迁往长沙后的合影
    2. 1938-1941年《教育杂志》封面
    3. 1938-1941年《教育杂志》版权页
参考文献
    Ⅰ 中文部分
    Ⅱ 英文部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9)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第一节 家世考
        一 曾祖移居京师
        二 祖父定居京师
    第二节 童年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第一节 北大预科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三 预科成学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二 游学美欧
    第一节 缘起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一 访购中西书籍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一 出版品交换
        二 善本寄美保存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结语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演变与建构-1949年以来的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构想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第一章 公共艺术的来源及其概念
    第一节 公共艺术的生成语境
        一、古希腊时期——萌发公共精神
        二、启蒙运动——奠定公共艺术的思想基础
        三、墨西哥壁画运动——壁画公共艺术萌芽
        四、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启公共艺术政策
        五、后现代时期——转向社会参与
    第二节 公共艺术概念辨析
        一、相关基础概念
        二、国外公共艺术概念
        三、公共艺术政策发展
        四、公共艺术概念在中国
        五、公共艺术的范畴
    第三节 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史的研究起点辨析(1949 年)
第二章 中国公共艺术的萌芽期(1949~1978 年)
    第一节 创造人民的艺术(1949~1958 年)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集体创作
        二、中国公共艺术在新形势推动下的发展
    第二节“双结合”模式下的新中国公共艺术(1958~1966 年)
        一、公共壁画、雕塑的“大跃进”
        二、十大公共建筑室外雕塑
        三、城市精神主题雕塑的出现
        四、《收租院》和《农奴愤》:特殊时期的艺术教育
    第三节“单一化”的塑像风潮(1966~1978 年)
        一、“文革”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二、“单一化”的创作现象
        三、毛主席纪念堂组雕
        四、“文革”结束后艺术创作的新转机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公共艺术的探索期(1978~1999 年)
    第一节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公共艺术(1978~1989 年)
        一、改革开放给艺术创作带来的冲击
        二、从室外雕塑到城市雕塑
        三、景观介入公共空间
        四、“85 新潮美术”及之后的艺术
    第二节 中国公共艺术的蜕变(1990~1999 年)
        一、社会转型中的公共艺术理论初探
        二、港澳台地区公共艺术对大陆公共艺术发展的影响
        三、中国公共艺术在传统中前进
        四、公共艺术之“公共”转型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公共艺术的建构期(2000 年至今)
    第一节 中国公共艺术的新时代背景
        一、新世纪繁荣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
        二、国家文艺政策的支持与保障
        三、公共艺术政策机制的探索建构
    第二节 走向体系化的中国公共艺术理论与实践
        一、公共艺术理论研究的发展
        二、公共艺术行业活动的实践
        三、公共艺术学科建构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公共艺术实践的探索之路
        一、艺术本体上的探索与建构
        二、公共空间上的拓展与尝试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历程总结
    第二节 中国公共艺术之展望
        一、以公共文化设施之小,见公共文化服务之大
        二、以公共艺术计划之小,见社会和谐之大
        三、以艺术活动之小,见城市文化活力之大
        四、以公共艺术营造创新设计之小,见艺术城市开发之大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四、《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征订启事(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活书店的广告运营研究(1932-1945)[D]. 王虹敏. 河北大学, 2021(02)
  • [2]全面抗战时期兰州报刊研究[D]. 费丽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青年文化”的追寻与确认 ——市场化语境中《萌芽》的改版研究[D]. 王思琪.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4]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女子文学》(1985-1999)研究[D]. 徐庆林. 河南大学, 2019(01)
  • [6]中医药期刊史研究[D]. 郭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 [8]传播学视野下的战时《教育杂志》研究(1937-1941)[D]. 陈兰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10]演变与建构-1949年以来的中国公共艺术发展历程研究[D]. 武定宇.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02)

标签:;  ;  ;  ;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订阅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