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击筛分破碎机的原理和特点

空击筛分破碎机的原理和特点

一、空中打击筛分破碎机的原理和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苟丽云[1](2019)在《K公司生产车间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饶战胜,林国桥[2](2019)在《环保节能混合式制砂机的开发》文中提出现在普遍使用的制砂机存在诸多缺陷,制出的砂无法满足高性能混凝土用砂的要求。新研制的HZS1612环保节能混合式制砂机,吸取了各种机型的优点,具有多角度反击式破碎、锤式破碎、翻滚摩擦的制砂理念。经用户使用证明,该新型制砂机使用安全可靠、破碎效率高、成砂质量好、环保节能,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蒋海波[3](2016)在《锂电池正极材料作业场所粉尘扩散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大量生产和使用,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多,在其正极材料生产过程中会导致大量粉尘的产生。与传统材料粉尘相比,锂电池正极材料粉尘比重大、粒度更细、且有毒性。对锂电池正极材料粉尘物理特性和粉尘产生、悬浮、漂移、沉降机理,以及对其进行有效收捕措施的研究成为工业生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为此,通过对某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车间进行现场试验,分别对粉尘的力学特性、形貌特征、分布、粒度、浸润速度等一系列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并通过FLUENT3D流体软件对各工序车间风速、粉尘浓度分布和运动轨迹进行三维仿真模拟,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锂电池正极材料作业场所各工序车间粉尘控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主要内容和结论性成果如下:(1)利用空气动力学等理论,从扩散的角度研究锂电池正极材料作业场所内粉尘的扩散运动,揭示作业场所的产尘因素和粉尘扩散规律。结果表明锂电池正极材料作业场所粉尘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各工序作业中投卸料口落差较大,且密封不好,导致粉尘逸散;二是各工序间物料转运过程中,较小粒度的粉料在气流的作用下发生了逸散;三是来自车间设备的运作扬尘。在此基础上,获得了静止、层流和湍流条件下粉尘的瞬时点源的扩散方程和连续点源控制方程。(2)利用电镜扫描等试验手段,试验得到了各工序车间粉尘的理化性质,得出作业场所粉尘主要包含球形状和块状两种,且球形状所占比例较高,粉尘的真实密度明显大于其堆积密度;从烧结车间到除磁包装分车间,各工序车间粉尘的浸润速度和体积平均粒度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3)在尘源点布设多个收集粉尘的设备,获得了粉尘散落、沉降等梯度规律,研究了粒度、风流、粒度形状等对沉降影响。结果表明混配料车间和烧结车间的粉尘浓度较小,总尘浓度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均在安全生产浓度以下,但呼吸性粉尘的浓度占较高比例,破碎车间、筛分车间和除磁包装车间的粉尘浓度均大于车间允许的最高粉尘浓度。(4)基于FLUENT 3D三维数值模拟软件,采用k-e模型模拟了粉尘的扩散过程,结果表明各工序车间的风速较大值均出现在尘源和风流出口处,车间无涡流现象,粉尘初始分布在尘源附近,随着风流的扩散,各车间粉尘浓度整体上随扩散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与实验结果吻合。(5)从锂电池正极材料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各工序车间除尘系统的概况、粉尘来源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此对各工序车间生产设备进行防尘优化、完善各工序车间现有的除尘系统和提出作业场所积尘的处理措施,对作业场所粉尘的治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为锂电池正极材料作业场所粉尘的研究和控制都提供了理论基础。

陈岩[4](2015)在《基于多元化应用的煤矸石高效破碎分选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解决不同利用途径对煤矸石品质要求各异的矛盾为目的,针对中煤华昱公司煤矸石循环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充分研究煤矸石特性的基础上,开展煤矸石高效破碎分选技术的研究,并据此提出合理的煤矸石破碎分选工艺方案,为煤矸石低成本、分层次、高效利用提供全面可靠的技术支撑。煤矸石是由硬度不同、发热量各异的岩石组成的混合物,经实例证明,不同工艺破碎煤矸石均存在热值随粒度减小而增大的现象,且破碎后煤矸石所含不同矿物在不同粒级中富集,可通过选择性破碎及合理的筛分分级,对煤矸石进行热值及矿物分选。以粒度与热值分布为评价手段,对比颚式破碎机、对辊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等不同类型破碎机破碎煤矸石的效果,并结合目前砂石料生产中的单段锤式破碎机、细碎机、冲击式破碎机等设备进行工业中试,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冲击力可调、具有特殊破碎腔结构的新型煤矸石选择性破碎机。华昱煤矸石经其破碎后,2.36mm以下细粒级煤矸石发热量比原状煤矸石提高45%以上,且有效减少了煤矸石中低热值部分的过粉碎,分选出的4.75mm以上低热值华昱煤矸石满足国家Ⅲ级碎石相关标准,可以用作集料制备一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分析了华昱公司矸石电厂、烧结砖厂、水泥厂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洗煤厂矸石的诸多特点,设计出的煤矸石破碎分选工艺方案采用三级破碎、四级筛分工艺,煤矸石经破碎分选后,6mm以下高热值部分作电厂入炉燃料;68mm、4.758mm中热值部分用作砖厂原料;820mm、20mm以上低热值部分用作混凝土集料备用。经计算,华昱公司新建年处理100万吨煤矸石破碎分选生产线,每年共产生经济效益约330万元,3年左右即可收回生产线建设投资(1033万元),经济效益显着。

高锦[5](2013)在《矿用履带式移动皮带输送机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矿山设备正朝着大型化、现代化、连续化、液压化和智能化的方向不断衍化。综合分析,国内外石灰石矿山原料的开采主要有间断开采工艺、半连续化开采工艺、连续化开采工艺三种开采工艺方案。目前国内水泥矿山基本上都在采用间断开采工艺,而连续化开采工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可见采矿工艺方法及破碎输送设备更为先进环保的连续化开采工艺方案是当前国内外采矿发展趋势和方向,它因可以全面取代矿山汽车运输,而产生大量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更加适应当前社会对矿山重污染企业的环保要求,达到国家“绿色矿山”的新要求。以5000T/d熟料生产线为例(矿石年用量240万吨),新建矿山开采以连续化开采工艺与传统间断开采工艺进行比较而言,新建矿山如果采用连续化开采工艺,项目的土建基础与设备采购总投资可减少1580万元,矿山建成后的运营成本可减少约500万元/年,此外节约大量汽车燃油以及因此而减少的道路扬尘对当地环境保护也贡献了力量。连续化开采以履带移动式破碎机为矿石的破碎设备,将矿山开采爆破后的矿石破碎至300mm以下的粒度,配套移动式皮带运输机,再以半移动皮带输送机和矿山长皮带为辅助,实现矿山开采的全程皮带运输。其中,移动式皮带运输机作为连续化开采的桥梁,是实现整个工艺方案的咽喉要道,然而,其在矿山开采领域的设计及应用在国内基本上还处于空白期。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针对于国内某新建石灰石矿山项目,经过对间断开采工艺与连续化开采工艺方案的投资对比,而有针对性的对连续化开采设备中的输送桥梁——矿用履带式移动皮带输送机进行新设备的设计研发与应用研究工作。课题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矿用履带式移动皮带输送设备,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申请了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有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力与实际应用价值。

邹伟斌[6](2011)在《水泥粉磨系统优化分析与探讨(上)》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国内运行的水泥粉磨工艺系统,以实际案例为依据,针对国内水泥粉磨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系统增产过程中的部分针对性调整措施。

袁光权[7](2008)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和耐久性不足现象也一并存在,并已成为影响我国公路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施工质量存在的变异性是造成路面早期破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以大量试验及检测数据为基础,对影响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且具有变异性的主要技术参数如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集料的级配、粗集料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沥青含量、施工温度以及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变异性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其对路面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小施工变异性的措施,提出评价沥青路面离析的合理指标和标准,最终建立了适合云南省实际情况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1)开展了沥青面层原材料质量控制研究,研究了包括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三大指标和集料级配、含泥量、针片状含量等指标的变异规律及其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小原材料指标变异性的措施;(2)从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沥青用量及温度控制等角度对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开展研究,提出减小级配、沥青含量和混合料温度变异性的措施;(3)对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的变异性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选择沥青路面合理碾压工艺的方法,并提出压实度及平整度改善措施;(4)对沥青路面的均匀性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新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离析评价的方法和标准;(5)开展了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方法相关研究,使用质量控制图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建议以基于施工质量的费用支付调节系统进行工程费用支付,优质优价,运用经济杠杆来控制施工质量。本文致力于改进云南省目前落后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状况,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及管理水平,以提高新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耐久性。

李佳[8](2007)在《废旧印刷电路板的破碎和高压静电分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的家电及电子产品已达到淘汰报废的高峰期,报废量每年达100多万吨,而且国外又有大量的电子垃圾流向国内。但国内缺少无污染和全部资源化处理电子垃圾的技术和装备,落后的处理方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大量的资源浪费。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工业的基础,其中部分贵金属的含量是天然矿藏品位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电路板是玻璃纤维强化树脂和多种金属的混合物,其中金属和非金属紧密结合,分离难,是电子垃圾中最复杂、最难处理的,处理时要求技术含量高。目前国内处理废旧印刷电路板主要采用破碎后利用密度差的气流风选和水选进行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离,存在效率低和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急需研究对废旧印刷电路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与装备。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自主研发破碎机与高压静电分选机并对废旧印刷电路板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首先研究电路板的破碎特性,利用MATLAB模拟分选空间的高压静电场分布,并通过MATLAB编程模拟金属颗粒的运动轨迹;由非金属颗粒的动力学分析得到电选机转辊的临界转速模型;对电选机应用于分离混合金属颗粒领域进行了探索;最终实现可工业应用的处理废电路板的成套生产线,为废旧印刷电路板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推动该技术走向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自行研制破碎机与高压静电分选机,确定剪切式旋转破碎机和冲击式旋转破碎机相结合的两级破碎方式对废旧印刷电路板进行破碎,使电路板中金属成分和非金属基板有效解离。剪切式旋转破碎机的工作转速为1440 rpm,转子半径为0.25 m,冲击式破碎机工作转速为2000 rpm,转子半径为0.2 m。高压静电分选机的供电系统最高电压达30 kV;电极结构为丝状电晕极与柱状静电极相结合的复合电极结构;电极位置可调;接地转辊表面镀铬处理,转速可调(10 rpm-1000 rpm)。Type-A(来自废旧电器)物料破碎后颗粒尺寸在1.2 mm以下达到完全解离,Type-B(来自电路板厂废料)物料破碎后颗粒尺寸在0.6 mm以下完全解离。破碎后电路板物料颗粒形状以球状和片状及多棱角状为主。MATLAB模拟高压静电分选空间电场强度分布,发现电场强度最大值位置偏向于静电极方向。不同工艺参数下电场强度分布表明,加大电压、采用复合电极结构、减小电极与接地转辊间的距离、增加静电极半径、减小静电极角度、加大电晕电极角度等参数变化可以提高电场强度,改善分选效果。当电选机工艺参数为以下范围时,可以得到较好的分选效果:U = 20 kV-30 kV, L = L1 = L2 = 0.21 m, R1 = 0.114 m, R2 = 0.019 m,θ1 = 20°,θ2 = 60°。建立了金属颗粒运动轨迹模型。该模型适用于多组电选机工艺参数的优化组合,为提高高压静电分选机的金属回收效率及扩展分选机的应用领域提供理论依据。应用模型对颗粒尺寸与受力关系的分析得到:小尺寸颗粒(r0 < 0.1 mm)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更大,易出现特殊运动轨迹,破坏分选过程,在分选前应调整电选机的工艺参数,避免碰撞现象发生。在非金属颗粒的带电过程与受力模型基础上,建立高压静电分选机转辊的临界转速模型,得到颗粒饱和荷电判定方程。同时提出了“临界荷电转速n*”、“临界脱离转速n’”与“临界转速N”的概念。并得到提高临界脱离转速的方法:1)增加电晕极数量可增大电晕区宽度和电晕电场强度,从而提高临界荷电转速(n*);2)避免火花放电的前提下,提高电压并减小电极之间的距离,以提高电晕电场强度及颗粒的荷电量;3)改变转辊的曲率和电晕极位置,以减少颗粒在转辊表面的电荷损失。高脱离转速可同时提高非金属回收率与金属纯度,对高压静电分选机参数设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计算机模拟混合金属颗粒的运动轨迹,拓展了高压静电分选机的应用领域。通过分析高压静电因素,机械因素,物料因素对混合金属颗粒分选的影响效果,得到一组优化工艺参数用于分选铜铝混合颗粒:U = 30 kV, R2 = 0.025 m,α= 30°, L = 0.07 m, H = 0.28 m, R1 = 0.125 m, n = 60 rpm, r0 = 0.2 mm。在对废旧印刷电路板的破碎及高压静电分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设计制造了一套处理废旧印刷电路板的生产线。生产线处理量可达300 kg/h,分选效率达到90%。为我国废旧电路板处理与资源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供绿色处理技术和先进的装备,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徐锋[9](2007)在《反击式破碎机破碎腔关键部件结构计算及优化分析》文中指出本文论述了反击式破碎机破碎物料的机理,采用了接触碰撞有限元算法来求解冲击碰撞瞬态响应问题。同时根据实际反击式破碎机破碎腔的基本组成,建立了破碎腔接触碰撞系统的动力学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反击式破碎机在破碎物料的过程中,各部件之间的受力变化、各部件上的瞬态响应情况,同时研究分析了影响物料破碎效果、各部件上瞬态响应的因素,另外对反击式破碎机破碎腔的整体反击板的基本形状进行优化分析。在建立破碎腔接触碰撞系统的动力学有限元分析模型时,主要以转子—板锤—物料—反击板为研究对象。由于实际破碎生产中物料大小形状各异,破碎过程的复杂性,文章对物料模型进行了简化,把破碎过程简化为破碎单个单一直径的球状物料的过程,同时对转子、板锤、反击板的一些次要结构进行了简化处理,建立了破碎腔破碎系统的动力学有限元计算分析模型。利用ANSYS/LS-DYNA 3D来求解结构发生接触碰撞时的瞬态响应问题。根据建立的破碎腔接触碰撞系统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物料破碎过程中各接触部件之间接触受力变化过程和各部件上瞬间刚度和强度变化,同时考虑了影响破碎效果、部件刚强度的因素如:转速、转动惯量、各级反击板的角度。考虑到反击式破碎机在实际生产中振动很大,为防止转子发生共振,尽可能的避开共振区,对转子做了模态分析。另外由于反击板的形状直接影响物料的二次破碎效果,文章通过对物料在破碎腔中运行轨迹的研究,进而对反击板形状进行优化分析。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基于计算结果分析得到的一些结论有助于为破碎腔中关键部件结构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李本仁[10](2007)在《破碎筛分联合设备的设计》文中认为采用破碎机械和筛分机械的场合众多,如金属与非金属矿山、钢铁厂、水泥厂和砂石场等。在砂石场,例如城市建筑混凝土骨料场、水利建设砂石场和公路建设路面石料场,以破碎和筛分设备为主,配备输送和储存设备以及电气控制等,组成砂石生产线,破碎筛分联合设备由此而来。破碎筛分联合设备将开采的天然岩石,通过多级破碎和筛分获得所需要的一定粒级、形状和数量的砂石产品,满足各种建设工程需要。

二、空中打击筛分破碎机的原理和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中打击筛分破碎机的原理和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2)环保节能混合式制砂机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制砂机的现状
2 环保节能混合式制砂机
    2.1 转子的设计
    2.2 反击架的设计
    2.3 增设均衡送料器
    2.4 完善智能控制系统
3 现场应用效果
4 优势与不足
5 结语

(3)锂电池正极材料作业场所粉尘扩散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锂电池正极材料作业场所概况
        1.2.2 锂电池正极材料作业场所粉尘危害
        1.2.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粉尘扩散及分布规律研究
        1.3.2 粉尘防控技术研究
        1.3.3 除尘技术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作业场所产尘因素和粉尘扩散理论
    2.1 引言
    2.2 锂电池正极材料作业场所基本构成
    2.3 锂电池正极材料作业场所产尘因素
    2.4 粉尘的基本流动行为
        2.4.1 作业场所内粉尘的受力
        2.4.2 作业场所内粉尘的沉降行为
        2.4.3 作业场所内粉尘颗粒扩散运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作业场所粉尘理化特性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作业场所粉尘的物理特性
        3.2.1 粉尘密度
        3.2.2 粉尘的形貌
        3.2.3 粉尘粒度及其分布
        3.2.4 粉尘分散度
        3.2.5 粉尘的浸润速度
    3.3 锂电池正极材料粉尘的化学成分
    3.4 锂电池正极材料粉尘的毒性
    3.5 锂电池正极材料粉尘的自燃性和爆炸特性
        3.5.1 粉尘的自燃特性
        3.5.2 粉尘的爆炸特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作业场所粉尘分布特性实验研究
    4.1 试验场所概况
        4.1.1 试验场所基本情况
        4.1.2 测试仪器
        4.1.3 试验方案设计
    4.2 作业场所风流分布规律
    4.3 作业场所各工序粉尘浓度测定及结果讨论
        4.3.1 混配料过程粉尘浓度测定及讨论
        4.3.2 烧结工序粉尘浓度测定及讨论
        4.3.3 破碎工序粉尘浓度测定及讨论
        4.3.4 筛分工序粉尘浓度测定及讨论
        4.3.5 除磁包装工序粉尘浓度测定及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作业场所粉尘分布数学模型和数值模拟
    5.1 引言
    5.2 空气流动模型分析
        5.2.1 标准k-e模型
        5.2.2 RNGk-e模型
        5.2.3 Realizablek-e模型
    5.3 作业场所粉尘颗粒运动模型分析
        5.3.1 粉尘颗粒运动控制方程
        5.3.2 颗粒随机轨道模型
        5.3.3 离散相颗粒与连续相气体的相互作用
        5.3.4 锂电池正极材料作业车间粉尘运动分析
    5.4 作业场所三维模型的建立和网格划分
    5.5 边界条件及模型参数
    5.6 模拟结果及分析
        5.6.1 混配料车间风速和粉尘浓度分布图
        5.6.2 烧结车间粉尘浓度分布特征
        5.6.3 破碎筛分车间粉尘浓度分布特征
        5.6.4 除磁包装车间粉尘浓度分布特征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作业场所控尘方法研究
    6.1 综合防尘措施
        6.1.1 通风除尘
        6.1.2 除尘器的选择及计算
    6.2 各车间除尘系统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6.2.1 各车间除尘系统概况
        6.2.2 粉尘来源及存在的问题
    6.3 粉尘控制技术及方案
        6.3.1 设备改进方案
        6.3.2 车间除尘系统完善方案
        6.3.3 车间积尘改善方案
    6.4 个体防尘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4)基于多元化应用的煤矸石高效破碎分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矸石利用现状
        1.2.2 煤矸分离技术进展
        1.2.3 煤矸石分选技术现状
        1.2.4 主要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煤矸石粒度与热值分布研究
    2.1 煤矸石特性分析
        2.1.1 煤矸石的化学成分特征
        2.1.2 煤矸石的岩石矿物组成特征
    2.2 实验室破碎煤矸石粒度与热值分布
        2.2.1 实验方法
        2.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 不同工艺破碎煤矸石粒度与热值分布
        2.3.1 洗煤厂矸石
        2.3.2 烧结砖厂煤矸石
        2.3.3 矸石电厂入炉煤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煤矸石破碎方法研究与破碎机设计
    3.1 破碎形式及原理
    3.2 不同破碎机破碎效果对比分析
        3.2.1 颚式破碎机
        3.2.2 对辊式破碎机
        3.2.3 反击式破碎机
        3.2.4 环锤式破碎机
    3.3 不同工业用破碎机破碎煤矸石中试研究
        3.3.1 单段锤式破碎机
        3.3.2 新型细碎机
        3.3.3 冲击式破碎机
    3.4 新型煤矸石破碎机
        3.4.1 整体设计方案
        3.4.2 工作原理
        3.4.3 实际破碎效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矸石破碎分选工艺设计研究
    4.1 华昱公司概况
        4.1.1 煤矸石电厂存在问题分析
        4.1.2 煤矸石砖厂存在问题分析
        4.1.3 水泥厂存在问题分析
    4.2 煤矸石破碎分选工艺设计
        4.2.1 工艺方案
        4.2.2 工作流程说明
        4.2.3 设备选型
        4.2.4 破碎分选生产质量控制要点
    4.3 经济效益分析
    4.4. 煤矸石电厂燃料高效制备系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矿用履带式移动皮带输送机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矿山输送用移动皮带机的发展及现状
    1.3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1.3.1 课题背景
        1.3.2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矿用履带式移动皮带输送机与传统生产工艺对比分析
    2.1 矿山开采输送工艺介绍
        2.1.1 间断开采工艺
        2.1.2 半连续化开采工艺
        2.1.3 连续化开采工艺
    2.2 矿山开采投资情况比较
        2.2.1 减少投资及运营矿车成本情况
        2.2.2 减少固定式破碎机投资及运营成本情况
        2.2.3 减少铲车及装载机投资运营成本情况
        2.2.4 节约人力成本情况
        2.2.5 连续化开采工艺投资情况
    2.3 连续化开采环保解决方案
    2.4 连续化开采优势与不足
        2.4.1 矿山连续化开采优势
        2.4.2 矿山连续化开采的不足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矿用履带式移动皮带输送机设计概论
    3.1 连续化生产线主要设备
        3.1.1 移动破碎机
        3.1.2 反击式破碎机与锤式破碎机区别[9] [10]
        3.1.3 反击式破碎机特点
        3.1.4 反击式破碎机工作原理
    3.2 移动皮带输送机
        3.2.1 简易移动带式输送机
        3.2.2 拖动式双节带式输送机
        3.2.3 伸缩臂式移动皮带
    3.3 移置式皮带运输机
    3.4 矿用履带式皮带输送机设计开发
        3.4.1 设计开发方案与流程
        3.4.2 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3.4.3 桁架
        3.4.4 输送系统
        3.4.5 动力系统
        3.4.6 其它部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矿用履带式移动皮带机桁架结构的设计
    4.1 桁架结构形式
    4.2 桁架结构搭接
    4.3 桁架有限元分析
    4.4 桁架接口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矿用履带式移动皮带输送机系统设计
    5.1 传统固定带式输送机介绍
    5.2 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
        5.2.1 运输物料的性质
        5.2.2 工作条件
        5.2.3 物料输送倾角
        5.2.4 物料输送倾角皮带凸弧
        5.2.5 物料输送倾角皮带凹弧
        5.2.6 物料输送倾角皮带张紧行程选择
    5.3 主要参数的选择
        5.3.1 输送速度
        5.3.2 输送带带宽
        5.3.3 输送能力
    5.4 具体参数计算结果
        5.4.1 主要参数计算
        5.4.2 结果校对
        5.4.3 主要零部件统计
    5.5 工程应用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水泥粉磨系统优化分析与探讨(上)(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国内运行的水泥粉磨工艺系统
    1.1 无磨前物料预处理 (预破碎或预粉磨) 工艺的粉磨系统
    1.2 有磨前物料预处理 (预破碎或预粉磨) 工艺的粉磨系统
        1.2.1 挤压 (或碾压、破碎) 处理后的物料没有分级而直接入磨的通过式预粉 (碎) 磨的粉磨工艺系统
        1.2.2 挤压 (或碾压、预磨) 后的物料经分级再入磨的联合粉磨系统
    1.3 破碎的物料经筛分分级后再入磨的预破碎粉磨工艺系统
    1.4 棒磨机 (内部) 自筛分分级后再入磨的预粉磨工艺系统
    1.5 水泥料床终粉磨工艺系统 (无球化水泥终粉磨)
2 不同配置的粉磨系统技术能力分析探讨
    2.1 辊压机通过式预粉磨工艺系统
    2.2 棒磨机预粉磨工艺系统
    2.3 球破磨预粉磨系统
    2.4 带有破碎机预破碎的粉磨系统
    2.5 带有CKP立磨 (或其它形式立磨) 预处理的粉磨系统
    2.6 辊压机联合粉磨工艺系统
    2.7 料床终粉磨工艺 (无球化水泥终粉磨) 系统

(7)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课题研究依托项目情况
第二章 原材料的变异性分析及质量控制
    2.1 沥青材料的变异性及其质量控制
    2.2 集料的变异性分析及其质量控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变异性分析及质量控制
    3.1 沥青混合料级配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2 沥青含量的变异性及其相关性分析
    3.3 沥青混合料温度的变异性及变异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压实度及平整度变异性分析及其控制
    4.1 压实度变异性分析及控制
    4.2 平整度的变异性分析及控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沥青混合料路面离析的评价与控制
    5.1 沥青路面离析评价方法概述
    5.2 使用构造深度评价沥青路面离析
    5.3 减小沥青混合料离析的措施
    5.4 沥青面层离析的技术处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与管理
    6.1 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6.2 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6.3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
    6.4 基于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费用支付调节系统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8)废旧印刷电路板的破碎和高压静电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废旧印刷电路板的资源性与危害性
        1.2.1 废旧印刷电路板的资源性
        1.2.2 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危害性
    1.3 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技术
        1.3.1 火法冶金技术
        1.3.2 湿法冶金
        1.3.3 生物方法回收贵金属
        1.3.4 机械处理法
    1.4 高压静电分选的研究进展
        1.4.1 颗粒荷电研究
        1.4.2 电场及空间电荷分布研究
        1.4.3 电选机工艺参数研究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目标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1 引言
    2.2 原材料
    2.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3.1 拆解
        2.3.2 两级破碎
        2.3.3 筛分分级与烘干
        2.3.4 高压静电分选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废旧印刷电路板的破碎与高压静电分选设备研制
    3.1 引言
    3.2 破碎设备的研制方案
        3.2.1 破碎机的选择
        3.2.2 破碎原理
    3.3 破碎设备
    3.4 高压静电分选设备的研制
        3.4.1 电极结构
        3.4.2 加料装置
        3.4.3 直流电源
    3.5 高压静电分选设备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废旧印刷电路板的破碎研究
    4.1 引言
    4.2 废旧印刷电路板破碎后颗粒特性分析
        4.2.1 颗粒形状
        4.2.2 颗粒粒度分布
        4.2.3 金属成分解离状况
    4.3 破碎后颗粒解离度及粒度分布不同的分析
    4.4 冲击破碎过程的能耗分析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高压静电分选机电场的计算机模拟
    5.1 引言
    5.2 MATLAB 电场模拟
    5.3 电压影响
    5.4 电极特性
        5.4.1 电极结构影响
        5.4.2 电极形状影响
        5.4.3 中心距离影响
        5.4.4 静电极尺寸影响
        5.4.5 电极角度影响
    5.5 实验验证
        5.5.1 电压影响验证
        5.5.2 电极位置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压静电场下金属颗粒运动轨迹的计算机模拟
    6.1 引言
    6.2 金属颗粒运动轨迹模型
        6.2.1 模型建立
        6.2.2 电场计算
        6.2.3 颗粒脱离点计算
        6.2.4 颗粒轨迹计算
        6.2.5 模拟轨迹验证
    6.3 模型的修正
        6.3.1 小颗粒碰撞修正
        6.3.2 电极修正
    6.4 模型的扩展应用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高压静电分选机转辊临界转速模型
    7.1 引言
    7.2 模型的建立
    7.3 模型验证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高压静电场下混合金属颗粒的运动轨迹模型
    8.1 引言
    8.2 混合金属颗粒分离装置
    8.3 混合金属颗粒分离模型
    8.4 分离模型应用
        8.4.1 高压静电场因素
        8.4.2 机械因素
        8.4.3 物料因素
        8.4.4 工艺参数的优化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废旧印刷电路板处理生产线成套设备
    9.1 引言
    9.2 设计与制造
        9.2.1 全套生产线
        9.2.2 A-粗粉碎系统
        9.2.3 B-传送系统I
        9.2.4 C-分料系统
        9.2.5 D-二次粉碎系统
        9.2.6 E-风力输送系统
        9.2.7 F-传送系统II
        9.2.8 G-静电分离系统
    9.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创新点
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9)反击式破碎机破碎腔关键部件结构计算及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概述
    1.2 反击式破碎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1.2.1 反击式破碎机的基本结构
        1.2.2 反击式破碎机破碎物料的原理
    1.3 国内外反击式破碎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国内反击式破碎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2 国外反击式破碎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应用前景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物料破碎的基本理论和接触碰撞问题的基本算法
    2.1 物料的破碎机理
        2.1.1 物料在破碎过程中的破碎机理和受力形式
        2.1.2 冲击过程中的局部破碎和整体破碎
    2.2 破碎的基本假说
        2.2.1 表面积假说
        2.2.2 体积假说
        2.2.3 裂隙假说
        2.2.4 查尔斯(R.I.Charles)公式
    2.3 接触碰撞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算法
        2.3.1 概述
        2.3.2 接触碰撞问题的基本算法
        2.3.3 接触碰撞算法的有限元实现
    2.4 本章小结
3 反击式破碎机破碎力的计算和分析
    3.1 碰撞模型的建立和破碎能力的确定
        3.1.1 冲击碰撞模型的建立
        3.1.2 反击式破碎机破碎能力的分析
    3.2 计算模型的建立和接触碰撞力的计算
        3.2.1 单元类型和材料属性
        3.2.2 网格划分
        3.2.3 定义界面接触
        3.2.4 约束和加载
        3.2.5 计算文件(K文件)的生成和修改
        3.2.6 接触碰撞力的计算分析
    3.3 破碎效果的影响因素
        3.3.1 转子旋转速度对破碎效果的影响
        3.3.2 转子转动惯量对破碎效果的影响
        3.3.3 各级反击板角度不同对破碎效果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反击式破碎机破碎腔关键部件刚强度分析
    4.1 高速旋转圆盘的刚强度分析
        4.1.1 转盘的强度分析理论
        4.1.2 等厚度转盘的应力计算
    4.2 关键部件刚强度的计算分析
    4.3 刚强度的影响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转子的模态分析
    5.1 转子模态分析的意义和基本理论
    5.2 转子的模态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反击板形状的优化分析
    6.1 概述
    6.2 简化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参数的确定
    6.3 反击板形状的优化分析
        6.3.1 抛射角(碰撞角)不同对石块轨迹曲线的影响
        6.3.2 待破物料的粒径对石块轨迹曲线的影响
        6.3.3 碰撞位置不同对石块轨迹曲线的影响
        6.3.4 转子转速对石块轨迹曲线的影响
        6.3.5 优化分析后的反击板形状
    6.4 本章小结
7 全文工作总结
    7.1 概述
    7.2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7.3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破碎筛分联合设备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破碎筛分联合设备的设计前提
    1.1 用户条件
        (1) 物料
        (2) 产品
        (3) 砂石场地形条件
        (4) 其他条件
    1.2 设备特性
2 破碎筛分联合设备的方案设计
    2.1 工艺流程设计
    2.2 平面布置设计
    2.3 设备选型设计
3 破碎筛分联合设备的设计准则
    3.1 初破机组
    3.2 二破机组和三破机组
    3.3 预筛分机组和成品筛分机组
    3.4 清洗机组
    3.5 中间料仓与成品料场
    3.6 电控装备
4 结束语

四、空中打击筛分破碎机的原理和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K公司生产车间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D]. 苟丽云. 河北工业大学, 2019
  • [2]环保节能混合式制砂机的开发[J]. 饶战胜,林国桥. 矿山机械, 2019(02)
  • [3]锂电池正极材料作业场所粉尘扩散规律研究[D]. 蒋海波.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2)
  • [4]基于多元化应用的煤矸石高效破碎分选技术研究[D]. 陈岩.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5]矿用履带式移动皮带输送机设计与应用研究[D]. 高锦. 燕山大学, 2013(08)
  • [6]水泥粉磨系统优化分析与探讨(上)[J]. 邹伟斌. 四川水泥, 2011(04)
  • [7]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 袁光权. 重庆交通大学, 2008(09)
  • [8]废旧印刷电路板的破碎和高压静电分离研究[D]. 李佳.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8)
  • [9]反击式破碎机破碎腔关键部件结构计算及优化分析[D]. 徐锋.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6)
  • [10]破碎筛分联合设备的设计[J]. 李本仁. 矿山机械, 2007(04)

标签:;  ;  ;  ;  ;  

空击筛分破碎机的原理和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