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龙铁路开工建设

赣龙铁路开工建设

一、赣龙铁路动工修建(论文文献综述)

郭卫东[1](2019)在《中国高铁城市结构特征及地域组织模式》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网络是地理学研究的新兴热点,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型交通工具的诞生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网络效应为城市网络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作为世界高铁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高铁技术最为全面的国家,对中国高铁城市网络特征进行研究对于推进城市高铁建设、厘清高铁发展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了世界和中国高铁网络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中国高铁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高铁车流量数据的城市网络,进而对中国高铁城市等级规模、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地域组织模式进行探讨,并对比分析了不同交通方式的地域组织模式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世界高铁发展经历了起源于日本、发展于欧洲、繁荣于中国的历程;中国高铁建设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1978-2002)、起步阶段(2003-2008)、曲折发展阶段(2009-2015)、繁荣阶段(2016-)。(2)铁路高速化对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影响,高行政级别城市提升相对较大,铁路始发城市规模数量有所扩大;城市类型变化分为无始发城市-普铁始发城市、无始发城市-高铁始发城市、无始发城市-复合始发城市、普铁始发城市-高铁始发城市、普铁始发城市-复合始发城市、普铁始发城市-无始发城市等6种演变类型。(3)高铁城市表现出典型的金字塔等级特征典型结构特征并明显受到城市行政等级的影响;城市等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着的不均衡性和区域差异性,同时与国土开发战略格局和国家级城市群分布高度耦合。(4)城市节点中心度表明重要高铁通道具有显着的“廊道效应”,总体上呈现出以京广、京沪和沪昆高铁组成的“三角旗状”空间格局并向两侧城市呈不规则递减的态势,中介中心度则体现出中心枢纽城市的随机分布能更好的发挥衔接作用;城市节点在全国层面则形成了“四片区、八子群”的空间组团特征,四大板块的凝聚子群也呈现着不同的特征。(5)城市网络整体较为松散,四大板块内部联系相对紧密但跨板块间的密度相对较低;城市网络整体的传输效率有待提升,东北、东部、中部地区的网络传输性优于全国网络,但西部地区的网络传输效率明显受限;网络集聚性表明高铁城市网络城市之间存在小世界效应,聚类效应相对明显,四大板块的网络集聚性均优于全国网络,东北的网络一体化程度最高;高层级网络揭示了紧密关联区域、四横四纵高铁骨架网络,低层级网络基本识别了高铁网络向八横八纵拓展的态势和全局空间细节网络特征。(6)高铁城市网络的地域组织模式分为点轴串珠模式、双核组团模式、极核模式,高铁路网的发育与地域组织模式的复杂性呈现出显着的相关性,高铁路网较为迟缓的西部地区往往表现出极核模式,东中部高铁网络较为密集则表现出以双核组团、点轴串珠模式为主的地域组织模式;不同交通方式的地域组织模式在组织类型和覆盖范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刘成[2](2013)在《福建铁路网络布局及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交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先行部门,同众多经济部门的发展、地区的开发以及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研究交通运输地域组合及其发展规律的交通地理学向来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交通运输网络的组织与布局是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铁路网络与城市体系、区域空间结构的相互响应始终是作为人文地理学重要分支的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热点。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城市体系的物质条件和必要前提,尤其是铁路干线,串联起多个重点城市,往往成为区域空间发展的主轴线,与区域开发的主轴线和总体方向具有高度的对应性。研究铁路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对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福建由于长期被看作是海防前线,福建在我国沿海经济带上属于“凹陷区,经济低洼地带”。福建作为传统上的铁路落后地区,福建铁路长期处于铁路末梢和终端位置。近年来,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动内需,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重要的投资和建设领域,铁路建设处在大干快上的关键时期。在国家四万亿投资的大背景下,福建省在全国的铁路快速建设浪潮中,理应抓住机遇,科学规划,积极推进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福建省的开发提供良好的交通保障。抓住良好的机遇,建设好铁路项目的可以为福建省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腾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探讨福建省的铁路网络的合理规模以及与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良性互动,总结区域铁路网络与福建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调整优化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叶鹏[3](2012)在《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客家文化为主的多文化互动博弈》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是目前城市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城市规划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章、贡、赣三江的交汇处,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在赣州历史上,包括古越文化、客家文化、徽州文化在内的多个文化都曾经在不同时期、从不同层面对赣州的空间营造产生了影响。对于赣州的研究,将有益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营造。本文通过对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的研究,探寻影响赣州空间营造的作用因子,研究赣州空间营造的特征和规律,并在此基础对于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未来进行预测和分析。本文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出发,将整个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列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背景,介绍赣州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通过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和赣州城市空间研究的现状分析,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入手对于各个历史阶段赣州空间营造活动的特征展开研究、从空间意象角度研究其空间尺度,运用易学思维建构其营造法则的研究方法。并简要介绍赣州自然条件、社会背景和历史沿革,以此为基础展开各历史时期的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第二部分为古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该部分包括三章:第二章介绍东晋之前赣州的城市起源和早期城址变迁,探讨古越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博弈规则。第三章研究东晋到五代十国时期赣州城市空间营造活动,这一时期是赣州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客家人开始大量进入赣州,客家文化成为了影响赣州空间营造活动的主要文化。本章重点介绍客家文化对于赣州空间营造活动的影响,并揭示新来的客家文化和旧有的古越文化之间的互动博弈。第四章是宋代到晚清(185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集中在宋代和明清时期赣州城的空间营造活动,以及客家文化和徽州文化对于赣州城市空间营造活动的影响。第三部分研究近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该部分包括一章:第五章为1859~191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西风东渐”的大背景下,在赣州这个客家文化的大本营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及其对于当地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第四部分为研究现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该部分包括两章:第六章介绍1919-194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主要介绍上世纪三十年代后,在岭南文化和蒋经国“新赣南“运动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这一时期,以骑楼为代表的岭南建筑在赣州的流行正是客家文化和岭南文化之间互动博弈的结果。第七章研究1949~197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主要研究建国后,在国家计划经济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及其特征。第五部分研究当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该部分包括三章:第八章是1979~200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主要介绍市场经济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其特征。第九章总结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文化对于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作用。第十章研究未来多元文化认同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博弈规则,展望未来三十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远景。

马而非,LEE,Monkey,邓小,李晓婷,sign,高进宁,刘敏,王君,王建新,张霞,王文炎[4](2010)在《开往春天的高速中国》文中提出《商务旅行》以"高铁改变城市"的视角,分三路去"读城"。被我们放大的样本将不是北京、上海、广州,而是武汉、长沙,以及厦门和天津,因为,在这些城市,可以看到高铁正在带来的出行方式的改变以及对更多改变的期待.可以看到为高铁建新车站所带来的相对大得多的城市拓展力量

王石炎[5](2009)在《情系老区 感恩人民——记福建省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对老区工作的贡献》文中研究表明今年是福建省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20周年。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已退出党政军领导岗位的闽西籍老领导、老将军、老红军情系老区人民,关心乡梓建设,于1989年自发成立了福建省闽西老

刘家铭,贺鹏,莫蓉,卢伏龙[6](2007)在《海西舞巨龙 榕城路路通》文中认为$T备受关注的向莆铁路和厦深铁路今天动建。 从1907年建设首条铁路算起,福建铁路建设整整走过了百年历程。 100年,1个世纪。多山的地形,阻断了福建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阻碍了福建腾飞发展的脚步。 解放后,虽然陆续修建了几条铁路?

万长明[7](2007)在《论江西省瑞金至赣州高速公路项目的社会评估》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高速公路建设迅猛推进,江西大地变化最大的是高速公路,中外来宾印象最深的是高速公路,相邻省份对接最好的是高速公路。目前省会南昌到省内另十个设区市全部通高速,江西至周边省份的高速通道也全部被打通。形成北援中原、南引闽粤、东连江浙、西接荆楚的高速公路网络。随着江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一些负面影响也慢慢出现。施工单位与当地百姓的冲突频频发生;农民工工资上访事件层出不穷;因征用拆迁费用不到位而阻工现象也时有出现。32目前江西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730公里,离规划的4650公里仍然还有很大的距离。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如何克服上述问题,维护民众利益,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已经成为江西省交通主管部门目前乃至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这种背景,本文试图从公共参与的角度出发,以对瑞金至赣州高速公路进行社会评估,与各相关利益群体展开交流和讨论,以更好地了解、征求他们对投资项目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减少或避免项目负面社会影响的建议和措施,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项目目标的实现。

徐红梅[8](2007)在《我国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合资铁路是我国现有三种铁路经营方式(国铁、合资、地铁)之一。经过近20年的实践,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合资铁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合资铁路的运营里程、客货运量、周转量及运输收入等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入世”和铁路跨越式发展,合资铁路必将进一步发展。因此,合资铁路的运营管理模式的研究,对合资铁路今后的发展有很好的借签和参考作用。本文在广泛分析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实践工作,以理论研究为主,充分借鉴和参考以往的研究成果,采用系统的观点和类比的方法,针对合资铁路的特点,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在介绍了合资铁路的概念、发展历程、规模分布和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中的作用及其与国铁运营管理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合资铁路运营管理的现状,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合资铁路公司进行研究,如:三茂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合资铁路,金温铁路是我国第一条股份制铁路,达成铁路是我国合资铁路的示范铁路,广西沿海铁路是我国第一个由多条合资铁路整合的股份制铁路,朔黄铁路是典型的资源开发型的合资铁路,广深铁路、大秦铁路是适应投资体制改革组建的股份制铁路,等等。这些铁路是我国合资铁路的典型和突出代表,代表了我国合资铁路现状和未来发展。然后具体研究了铁路调度及清算制度对合资铁路运营的影响,以及资本结构与合资铁路的运营管理模式的关系。最后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的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得出了适合我国的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

黄卿安[9](2007)在《龙岩地区铁路扩能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铁路运输仍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远低于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同家,与我国的人口、国土面积和经济发展很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加速扩大铁路运能,铁道部提出跨越式的发展战略的构想,加快建设发达的铁路网,绘制出扩大路网规模、完善路网结构、干支结构合理、点线能力配套、提高路网质量的宏伟蓝图。对于地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龙岩地区来说,运能与运量的不协调已日趋明显,为了满足经济增长及产业发展的需要,龙岩地区铁路扩能势在必行。本文论述了铁路能力和线路扩能的一般原则、既有线扩能改造方案及措施,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矿产资源及水资源分布和交通发展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龙岩地区扩能改造的背景,并根据该地区的客货运量预测,探讨了龙岩地区铁路扩能改造的必要性,提出龙岩地区铁路扩能发展措施。以龙岩铁路有限公司管辖范围内的客货运站为背景站,提出了扩能改造方案、建设时机,进行了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估;并描述了龙厦铁路修建的相关内容。

林学斌,黄垠瑜,陈明[10](2007)在《福建铁路网建设进展报告》文中提出运输能力快速扩充,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高是中国铁路科技创新的焦点,也是福建铁路网建设的主线。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大能力的进出省通道,形成"二纵三横"、四通八达的现代铁路运输网络,是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和“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重要举措。福建铁路网规模、结构与质量和谐统一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赣龙铁路动工修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赣龙铁路动工修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铁城市结构特征及地域组织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铁路高速化重构了城市等级体系
        1.1.2 高铁使城市网络化发展
        1.1.3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对象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综述法
        1.4.2 模型分析法
        1.4.3 空间分析法
        1.4.4 比较分析法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2 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城市网络的概念与研究背景
        2.1.2 国外城市网络研究进展
        2.1.3 国内城市网络研究进展
        2.1.4 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流动空间理论
        2.2.2 世界城市网络理论
        2.2.3 中心-外围理论
        2.2.4 点-轴理论
3 高铁网络发展演变
    3.1 世界高铁网络发展历程
    3.2 中国高铁网络的发展阶段
        3.2.1 萌芽阶段(1978-2002)
        3.2.2 起步阶段(2003-2008)
        3.2.3 曲折发展阶段(2009-2015)
        3.2.4 繁荣阶段(2016-)
    3.3 本章小结
4 铁路高速化下的城市体系结构演变
    4.1 普铁时代的城市等级体系
        4.1.1 铁路网络与城市规模相关性分析
        4.1.2 城市等级体系的划分
    4.2 复合铁路下的城市等级体系
        4.2.1 复合铁路与城市规模相关性分析
        4.2.2 城市等级体系的划分
    4.3 铁路高速化下城市等级演变及类型
        4.3.1 铁路高速化下的城市地位变化
        4.3.2 铁路城市变化类型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高铁城市等级体系结构特征
    5.1 高铁城市日流量特征
    5.2 高铁与城市规模相关性分析
    5.3 基于高铁的中国城市等级体系
        5.3.1 城市等级体系划分
        5.3.2 城市等级体系特征
    5.4 基于高铁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格局
        5.4.1 城市体系等级分布区域差异显着
        5.4.2 高等级城市构成高铁基本骨架
        5.4.3 城市等级与国家城市群等级分布格局吻合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高铁城市网络结构特征
    6.1 高铁城市网络的构建及其分析方法
    6.2 高铁城市网络节点特征
        6.2.1 中心度特征
        6.2.2 中介中心度特征
        6.2.3 凝聚子群特征
    6.3 高铁网络结构特征
        6.3.1 网络密度特征
        6.3.2 网络传输性特征
        6.3.3 网络集聚性特征
    6.4 高铁网络层级特征
    6.5 本章小结
7 中国高铁城市网络组织模式
    7.1 不同交通方式的地域组织模式
        7.1.1 公路交通的地域组织模式
        7.1.2 普通铁路的地域组织模式
        7.1.3 航空的地域组织模式
    7.2 高铁城市网络地域组织模式
        7.2.1 首位联系
        7.2.2 高铁城市网络地域组织模式
    7.3 高铁与不同交通方式地域组织模式的比较
        7.3.1 高铁与公路地域组织模式的比较
        7.3.2 高铁与普通铁路地域组织模式的比较
        7.3.3 高铁与航空地域组织模式的比较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可能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2)福建铁路网络布局及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综述
    4 铁路的相关概念与分类
第一章 区域背景与福建省铁路发展概况
    1 宏观背景
    2 福建省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3 福建省铁路发展历程
    4 福建铁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福建省铁路网合理规模分析
    1 铁路网合理规模测算方法的选择
    2 福建省铁路网合理规模测算
    3 福建省铁路网合理规模的分析结果
第三章 福建铁路网络对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的响应
    1 研究范围和数据来源
    2 福建省铁路网络与城市规模的相关分析
    3 基于铁路网络的福建城市体系等级
    4 基于铁路网络的福建城市体系“丛”字形空间结构
    5 福建省铁路对外交通的结构与范围分析
第四章 福建省铁路网络布局优化设想与思路
    1 布局优化的原则
    2 布局优化目标
    3 布局优化方案分析与建议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研究的主要结论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客家文化为主的多文化互动博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与思想影响下的空间营造活动
        1.2.2 古城文化印记的保护
        1.2.3 思考在新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下城市的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城市空间理论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空间营造思想的来源和城市空间营造个案研究的现状
        1.3.4 赣州空间营造研究现状
        1.3.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4 相关概念
        1.4.1 空间营造
        1.4.2 空间营造的“身体”
        1.4.3 空间营造的“灵魂”
        1.4.4 空间营造的“成长”
        1.4.5 影响空间营造“成长”的三个层面
        1.4.6 古越文化
        1.4.7 客家文化
        1.4.8 徽州文化
        1.4.9 西风东渐
        1.4.10 岭南文化
        1.4.11 “新赣南”运动
        1.4.12 国家计划经济
        1.4.13 市场经济
        1.4.14 多元文化认同下的空间营造
        1.5 研究对象、范围、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背景
        1.7.1 自然地理概况
        1.7.2 赣州的社会人文环境
        1.7.3 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简史
第二部分:古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二章 东晋之前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2.1 东晋之前的赣州空间营造历史
        2.1.1 先秦时期的赣州空间营造历史
        2.1.2 秦人对于南野城的设计与建造
        2.1.3 汉代赣县的设计与建造
        2.1.4 西晋葛佬城的设计与建造
        2.2 东晋之前的赣州空间博弈因子分析
        2.2.1 地处交通要冲的刺激作用以及防洪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
        2.2.2 古越文化影响下的空间博弈活动
        2.2.3 古越人的巫术崇拜对于空间博弈的影响
    第三章 东晋至五代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3.1 东晋时期赣州城的首次出现
        3.2 唐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3.3 五代卢光稠对于赣州城的设计与建造
        3.4 东晋至五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3.4.1 五代之前赣州城址变迁的分析
        3.4.2 赣州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和完善
        3.5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营造研究
        3.5.1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建筑空间营造
        3.5.2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3.6 东晋至五代的赣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3.6.1 体:赣州“龟城”的形成以及五代城市规模确定的依据标准
        3.6.2 面:玄武“重城”和城市功能分区的进一步完善
        3.6.3 线:从两街到六街的赣州街道
        3.6.4 点:城市功能的中心节点
        3.7 小结:古越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互动博弈
        3.7.1 多山封闭的自然环境对于赣州空间营造的影响
        3.7.2 古越族“巫”文化与客家堪舆文化的互动:客家风水文化
        3.7.3 个人诉求的体现—风水与营造
    第四章 宋至晚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4.1 时代背景
        4.1.1 唐朝梅岭古道的开通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对于赣州城市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刺激作用
        4.1.2 十八滩的开通对于赣州航运的影响
        4.1.3 客家人南下的影响
        4.2 宋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4.2.1 孔宗瀚修城
        4.2.2 赣州的福寿沟
        4.2.3 赣州浮桥
        4.3 元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
        4.3.1 文天祥抗元和赣州行政区划的调整
        4.3.2 元代城墙的拆毁与重建
        4.4 明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4.4.1 明代对于赣州城墙的修缮
        4.4.2 城市街道体系和功能分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4.4.3 明代“狼兵”的进驻对于赣州城市语言的影响
        4.4.4 赣关的设立
        4.5 清代对于赣州城的呵护与保护
        4.5.1 清代对于赣州城墙的修缮
        4.5.2 清代赣州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的形成
        4.5.3 清代对于“福寿沟”的修缮
        4.5.4 赣州城市行政办公区的改变
        4.6 五代至清代中叶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4.6.1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4.6.2 徽州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营造活动—徽派建筑
        4.7 宋至晚晴的赣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4.7.1 体:五代“龟城”的延续
        4.7.2 点:城市功能的中心节点
        4.7.3 线:城市街道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建设
        4.7.4 面:城市功能分区的进一步完善
        4.8 小结 客家文化和徽州文化的互动博弈
        4.8.1 优越的商道位置刺激了徽商的到来
        4.8.2 客家文化的“农耕特点”和徽州文化“行商特点”的互动
        4.8.3 赣州士大夫从程朱理学到王阳明“心学”
第三部分:近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五章 1859—191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5.1 历史发展背景
        5.1.1 九江开埠
        5.1.2 粤汉铁路的修建
        5.2 1859—1889年的赣州空间营造研究
        5.2.1 赣州大公路天主堂和南康天主教堂
        5.2.2 赣州基督教堂
        5.3 1889—1919年的赣州空间营造研究
        5.3.1 宾谷馆和群仙楼
        5.3.2 曾家药铺
        5.4 小结客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互动博弈
        5.4.1 城市交通地位的下降导致西方影响的弱化
        5.4.2 客家文化中的保守性对于“西风东渐”的影响
        5.4.3 从传教士的中式立面到客家人的西式立面的转变
第四部分:现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六章 1919—194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6.1 1919—1933赣州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与民国初年对于赣州城市的呵护
        6.1.1. 新型工厂和商业设施的出现
        6.1.2 城市护城河的消失和城市机场的建设
        6.2 1933—1936粤系军阀在赣州的营造
        6.2.1 赣州市政公署的成立和《赣州市政计划概要》的制定和实施
        6.2.2 1933年—1936年,赣州市政公署完成的主要城市建设项目
        6.2.3 赣州市政公署进行市政工程建设实施的办法
        6.2.4 市政公署的管理工作
        6.2.5 赣州市政公署的宣传工作
        6.2.6 1933年—1936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意义和特点
        6.3 1938—1945蒋经国对于赣州的呵护与保护以及侵华日军的破坏
        6.3.1 蒋经国主政赣州时期,赣州的建设和发展
        6.3.2 侵华日军对于赣州的破坏
        6.4 1919—194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特征分析
        6.4.1 岭南文化影响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骑楼
        6.4.2 建设“新赣南”下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
        6.5 1919—1949年赣州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6.5.1 体:对于五代确定下的城市框架的第一次突破,城市开始改变“龟城”的形态
        6.5.2 面:城市商业中心区的转移和城市风景区的彳广展
        6.5.3 线:赣州市政公署对于赣州街道的建设和蒋经国对于街道的呵IrP
        6.5.4 点:民国时期城市功能的中心点
        6.6 小结:岭南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互动博弈
        6.6.1 靠近广东的地理位置,使它易于接受岭南文化的影响
        6.6.2 客家文化开放性的表现
        6.6.3 广东军人政府的强势推动
    第七章 1949—197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7.1 1949—197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7.1.1 1949—1959年对于赣州的呵护、设计与建造
        7.1.2 1959年—1979年对于赣州的呵护与建设
        7.2 1949年—1979年的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7.2.1 国家计划经济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7.3 1949—197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7.3.1 体:城市开始突破“龟”形的限制,向外扩展,初步形成了一主两副的组团式结构
        7.3.2 面:工业区和南部科教文化区的形成,以及城市新商业中心区的确立
        7.3.3 线:城市东西向交通走廊的形成
        7.3.4 点:时代思想的物质表现
        7.4 小结:计划经济下的内聚式的城市空间博弈
        7.4.1 沿江城墙的保护和新的道路与桥梁的建设
        7.4.2 马列主义意识形态的兴盛和客家文化的衰落
        7.4.3 共产党人平等追求下的住宅建设和“红色”价值观追求下的建筑破
第五部分:当代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第八章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8.1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历史
        8.1.1 1979年—1989年赣州的设计、建造和保护
        8.1.2 1989—1999年赣州的设计、建造和保护
        8.1.3 1999—2009年赣州的设计、建造和保护
        8.2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8.2.1 市场经济影响下的空间营造活动
        8.3 1979年—2009年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尺度研究
        8.3.1 体:从六大片区到“一脊、两带、三心、六片”,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
        8.3.2 面:赣州城市商业中心区和工业区的转移
        8.3.3 线:从红旗大道到城市“金脊”
        8.3.4 点:从城市集会广场到商业广场的转变
        8.4 小结: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开放式城市空间博弈
        8.4.1 三江环绕的地形影响下的城市南向发展
        8.4.2 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城市空间营造和客家文化的重生
        8.4.3 城市居民对于现代城市的追求和历史记忆的搜寻
    第九章 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研究
        9.1 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
        9.1.1 多文化互动下的空间博弈
        9.1.2 客家文化影响下的赣州空间营造
        9.1.3 经济体制的影响
        9.2 赣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9.2.1 空间体:三江环绕的“风水宝地”
        9.2.2 空间面:多文化拼贴的城市
        9.2.3 空间线:中轴对称的城市格局
        9.2.4 空间点:多文化作用下的城市遗留物
        9.3 赣州城市营造的现状问题
        9.3.1 各片区内建筑混杂,城市特色不突出
        9.3.2 客家文化没有得到凸显
    第十章 展望:赣州城市未来发展预测
        10.1 2009—2039年多元文化认同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10.1.1 对于城市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的平衡:保障性住房建设
        10.1.2 历史与现代的平衡:对于赣州历史老城区的保护
        10.1.3 中心城区利益和周边区域利益的平衡:赣州都市区规划
        10.1.4 客家文化品牌的打造
        10.2 未来赣州城市空间营造尺度预测
        10.2.1 体:“一主两副三圈双轴多组团”的城镇空间结构
        10.2.2 面:多文化认同下的城市空间拼贴
        10.2.3 线:都市区的城市“金脊”—赣南大道
        10.2.4 点:多元文化认同下的空间标志物
        10.3 小结:多元文化认同下的开放式的城市空间博弈
        10.3.1 江西省南部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
        10.3.2 多元文化认同下的城市空间营造
        10.3.3 城市居民多元价值观追求下的城市空间
        10.4 深入研究工作的议题
        10.4.1 纵向研究的思路
        10.4.2 横向研究的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7)论江西省瑞金至赣州高速公路项目的社会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项目的原因
    1.2 江西高速公路概况
    1.3 研究方法、思路与框架
        1.3.1 社会评估的意义和目的
        1.3.2 社会评估的方法
        1.3.3 选择调查点的依据
        1.3.4 社会评估的操作情况
        1.3.5 调查样本的抽样
        1.3.6 社会评估的资料来源
第二章 社会评估影响因素
    2.1 项目影响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人文特征
    2.2 项目影响区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
    2.3 社会评估调查点经济状况
        2.3.1 打工经济
        2.3.2 水稻种植经济
        2.3.3 特色种养殖经济
        2.3.4 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项目影响区交通现状及各目标群体对项目的认识
    3.1 项目影响区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
    3.2 问题排序:各目标群体对待项目的态度
    3.3 分析与讨论:道路交通与农村发展
        3.3.1 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3.3.2 改善交通条件,促进与外界的联系
        3.3.3 有助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3.3.4 可增加就业机会
        3.3.5 有利于减轻男女不平等现象
        3.3.6 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3.3.7 关于项目征地、拆迁潜在社会风险的分析
        3.3.8 不利因素分析
第四章 各目标群体对项目的要求
    4.1 村民的建议
        4.1.1 土地征用和移民安置方面
        4.1.2 补偿金的标准和发放方面
        4.1.3 公路建设方面
        4.1.4 道路安全和其他方面
    4.2 县、乡(镇)项目官员的建议
        4.2.1 希望设立相关部门机构
        4.2.2 增设出口和便道
        4.2.3 提高补偿标准
        4.2.4 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
        4.2.5 注意交通安全,加强交通知识宣传
        4.2.6 注意工作方式,避免激化矛盾
    4.3 作者的建议
        4.3.1 重视和加强对项目的宣传
        4.3.2 坚持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4.3.3 坚持项目建设与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4.3.4 积极引导征地和迁移房屋补偿金的发放和使用
        4.3.5 建立项目影响人群的参与机制
        4.3.6 解决好出行和交通安全教育问题
        4.3.7 切实保障贫困人口、妇女、儿童的权益
        4.3.8 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对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损坏
        4.3.9 尽可能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工资保障体系
第五章 可行性对象
    5.1 工程建设
    5.2 医院服务
    5.3 职业教育
第六章 归结语
    6.1 建议采纳情况
        6.1.1 设立相关部门机构
        6.1.2 土地征用和移民安置
        6.1.3 补偿金的标准和发放
        6.1.4 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
        6.1.5 水系与地方道路的保护
        6.1.6 解决好交通安全问题
        6.1.7 农民工工资问题
    6.2 评估遗留问题
        6.2.1 调查的范围不够全面
        6.2.2 征地拆迁费的发放
        6.2.3 征地拆迁费的过度细化
        6.2.4 农民工工资问题
    6.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有关项目村(乡)干部访谈提纲
附录二: 个人访谈提纲
附录三: 座谈会讨论提纲
附录四: 瑞金至赣州高速公路社会评估调查问卷
致谢

(8)我国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合资铁路运营的背景
        1.1.2 研究合资铁路运营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写作思路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2章 合资铁路概况
    2.1 合资铁路概念
    2.2 我国合资铁路发展历程
    2.3 我国合资铁路规模及分布
    2.4 合资铁路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5 合资铁路与国铁运营管理的关系
    2.6 铁路跨越式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合资铁路
第3章 合资铁路运营管理现状
    3.1 我国合资铁路现状运营管理模式
        3.1.1 三茂铁路
        3.1.2 金温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3.1.3 达成铁路
        3.1.4 广西沿海铁路股份公司
        3.1.5 朔黄铁路
        3.1.6 广深铁路
        3.1.7 大秦铁路
    3.2 我国合资铁路经营现状
        3.2.1 资源开发型合资铁路经营现状
        3.2.2 路网干线或重要支线的合资铁路经营现状
        3.2.3 路网末梢合资铁路经营现状
    3.3 合资铁路运营管理的主要薄弱环节
第4章 铁路调度权和清算制度对合资铁路运营的影响
    4.1 铁路调度权对合资铁路独立运营的影响
        4.1.1 我国铁路的调度权
        4.1.2 调度权严重制约合资铁路独立经营
    4.2 铁路清算制度对合资铁路运营管理的影响
    4.3 铁路调度权和清算制度带来的利益机制对合资铁路的影响
        4.3.1 铁路调度权和清算制度带来的利益机制
        4.3.2 国铁内部利益机制制约了合资铁路经营管理
        4.3.3 国铁内部利益机制制约了投资者参与合资铁路的热情
    4.4 铁路体制改革改革现有铁路调度权和清算制度的可能性
        4.4.1 铁路体制改革主要内容和取得的进展
        4.4.2 铁路调度权必须高度集中和统一
        4.4.3 铁路体制改革难改对合资铁路的清算制度
第5章 资本结构与合资铁路运营管理
    5.1 现行合资铁路资本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5.1.1 现行合资铁路公司资本结构
        5.1.2 现有合资铁路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5.2 资本结构与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
        5.2.1 合理资本结构需要提高权益资金比重
        5.2.2 实施合资铁路投资主体多元化
        5.2.3 资本结构需要合理考虑我国铁路路情
第6章 合资铁路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
    6.1 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6.1.1 自管自营的运营管理模式
        6.1.2 联合经营模式
        6.1.3 承包经营
        6.1.4 运营管理模式的综合分析
    6.2 合理的运营模式为合资铁路创造有利的运营条件
        6.2.1 合资铁路现有管理模式不能创造有利的运营条件
        6.2.2 合理的运营模式为合资铁路创造有利的运营条件
    6.3 合理的运营模式能够有效发挥合资铁路运力资源优势
        6.3.1 我国铁路运力资源紧张
        6.3.2 合理的运营模式能够有效发挥合资铁路运力资源优势
    6.4 合资铁路发展需要的运营管理模式
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龙岩地区铁路扩能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铁路扩能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既有线路扩能
    2.1 铁路能力及扩能相关概念
    2.2 线路扩能的一般原则
        2.2.1 提前编制既有线扩能改造规划
        2.2.2 与沿线城市规划相协调
        2.2.3 “点”“线”能力配套
        2.2.4 总体设计,分期实施
    2.3 既有线扩能措施
        2.3.1 开行重载列车
        2.3.2 单线变双线
        2.3.3 客货分离
        2.3.4 修建新线
        2.3.5 与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
        2.3.6 既有线扩能改造与大修相整合
        2.3.7 对既有线施工进行优化管理
第三章 龙岩地区扩能改造背景
    3.1 经济发展概况
    3.2 城市建设
    3.3 社会事业
    3.4 矿产资源及水资源分布
第四章 龙岩地区客货运量预测
    4.1 交通发展状况
        4.1.1 铁路
        4.1.2 公路
        4.1.3 航空
    4.2 客、货运量的预测及分析
        4.2.1 运量预测的方法
        4.2.2 灰色理论及预测模型
        4.2.3 灰色建模
        4.2.4 灰色理论在龙岩地区货运量预测中的应用
        4.2.5 灰色理论在龙岩地区客运量预测中的应用
    4.3 结论
第五章 龙岩地区扩能研究
    5.1 龙岩站新建客车技术整备所的研究
        5.1.1 客技站建设的一般原则及其作业范围
        5.1.2 客车整备所的作业范围
        5.1.3 客车技术整备所的建设
    5.2 铁山洋站扩能研究
        5.2.1 车站概况
        5.2.2 存在问题
        5.2.3 扩能措施
        5.2.4 建设时机的建议
        5.2.5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估
    5.3 龙岩东站提高货运能力的研究
        5.3.1 车站概况
        5.3.2 存在问题
        5.3.3 扩能措施
        5.3.4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5.4 龙厦铁路的修建
        5.4.1 龙厦铁路修建的必要性
        5.4.2 龙厦铁路设计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赣龙铁路动工修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铁城市结构特征及地域组织模式[D]. 郭卫东.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2]福建铁路网络布局及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响应[D]. 刘成.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9)
  • [3]赣州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客家文化为主的多文化互动博弈[D]. 叶鹏. 武汉大学, 2012(01)
  • [4]开往春天的高速中国[J]. 马而非,LEE,Monkey,邓小,李晓婷,sign,高进宁,刘敏,王君,王建新,张霞,王文炎. 商务旅行, 2010(02)
  • [5]情系老区 感恩人民——记福建省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对老区工作的贡献[J]. 王石炎. 福建党史月刊, 2009(23)
  • [6]海西舞巨龙 榕城路路通[N]. 刘家铭,贺鹏,莫蓉,卢伏龙. 福州日报, 2007
  • [7]论江西省瑞金至赣州高速公路项目的社会评估[D]. 万长明. 南昌大学, 2007(07)
  • [8]我国合资铁路运营管理模式研究[D]. 徐红梅.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9]龙岩地区铁路扩能改造研究[D]. 黄卿安. 中南大学, 2007(06)
  • [10]福建铁路网建设进展报告[J]. 林学斌,黄垠瑜,陈明. 海峡科学, 2007(01)

标签:;  ;  ;  ;  ;  

赣龙铁路开工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