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中国集成电路

2003 中国集成电路

一、2003 IC在中国(论文文献综述)

万鹏宇[1](2021)在《越轨创新行为的结构及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视察天津中关村科技园时强调“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在创新驱动的战略背景下,鼓励员工创新俨然成为企业发展和优势获取途径中最受欢迎的方式(贾俊生,2020)。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组织鼓励员工创意产生的努力与推动员工创意实施方面的努力并不一致(Augsdorfer,1994)。受限于相对滞后的制度、僵化的层级结构和组织资源的有限性等(Lin,Mainemelis&Kark,2016),员工仅有少部分创新想法会被正式采纳。对于那些无法获批甚至受到否定的创新想法,仍有相当多的个体会借助越轨方式践行(王弘钰、万鹏宇和张振铎,2020),这种员工坚信自己的创意会为组织或组织成员带来预期利好,主动违背重要群体参照规范的创新行为,则被称为越轨创新行为(Creative Deviance)(Augsdorfer,2012;黄玮等,2017;王弘钰、万鹏宇和张振铎,2020)。近年来,越轨创新行为在组织内频发(Augsdorfer,2005),加上越轨创新行为“目的合理”、“手段违规”的双重复杂属性,越轨创新行为引发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1)越轨创新行为的结构测量。Criscuolo团队、Lin团队分别开发了单维结构的越轨创新行为量表,邹纯龙(2020)基于过程视角将两者组合后修订出了二维结构量表;(2)越轨创新行为的形成机制。越轨创新行为的形成机制被学者广泛探讨,形成了完备的体系;(3)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研究相对薄弱,对于探究越轨创新行为影响结果需要回答的最基本问题“越轨创新行为促进还是抑制员工创新绩效?”出现了较大争议,且实证结果不一致。已有关于越轨创新行为的研究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还存在以下不足:(1)未能基于组织规范视角开发出越轨创新行为的有效测量工具。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目前越轨创新行为结构和测量中存在重大缺陷:(1)混淆了越轨创新行为与抗令创新行为(陈超、刘新梅和段成钢,2020;吴颍宣等,2018),多数研究将创新行为是否越轨等同于创新行为是否直接或潜在违背领导命令,认为公开违背或私下违背领导命令的创新行为,就叫做越轨创新行为(邹纯龙,2020)。这种做法显然曲解了“轨”的内涵,以偏概全,缩小了越轨创新行为的范畴(吴颍宣等,2018);(2)现有越轨创新行为量表缺乏合适的理论基础。Criscuolo团队、Lin团队的量表开发缺乏理论支撑,邹纯龙(2020)基于过程理论将现有量表合并,但基于过程理论的划分法适配范围过于广泛(各种形式的创新行为甚至变革行为、建言行为等都是想法到行为的过程),没有抓住越轨创新行为区别于创新行为整体范畴的核心特征,不能剖析出越轨创新行为在内涵与结构上的独特之处。(2)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的关系不一致问题尚未解决。探究越轨创新行为影响结果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越轨创新行为是否提高员工创新绩效?遗憾的是,该问题争议较大,测量工具的缺陷和不统一更加剧了争议,出现3种结论:(1)越轨创新行为促进员工创新绩效(Criscuolo,Salter&Wal,2014;王弘钰和万鹏宇,2020);(2)越轨创新行为总体上促进员工创新绩效,但有些情况下会抑制员工创新绩效(黄玮等,2017);(3)仅当员工和领导同时具备某些条件时,越轨创新行为才会带来创新绩效,缺失任一条件,都将导致该路径不成立(赵斌、古睿和李瑶,2019)。彻底弄清越轨创新行为和员工创新绩效的不一致关系,才能为探究越轨创新行为对团队、组织的影响构建基础,否则,越轨创新行为在其它层面上影响结果的研究都会成为“空中楼阁”。(3)对越轨创新行为差异化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情境边界关注不足。以往研究从地位、创新自我效能等角度尝试解答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不一致的问题(黄玮等,2017;王弘钰和万鹏宇,2020),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越轨创新行为测量上的缺陷和不统一,导致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并诱发争议。黄玮等(2017)采用私下角色创新视角的越轨创新行为量表,赵斌、古睿和李瑶(2019)则采用违抗领导命令视角(又称抗令创新视角)的越轨创新行为量表,这两个测量工具均存在内涵和维度上的缺陷;(2)情境因素的选择过于零散,并未基于系统理论及其子理论进行合理甄选;(3)情境因素的选择缺乏针对性,难以区分在何种情境下越轨创新行为对员工创新绩效“赋能”或“负担”。(4)对越轨创新行为差异化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双刃剑机制关注不足。以往研究仅关注越轨创新行为对员工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鲜有从微观视角关注其中的作用机制,更缺乏辩证和整合的视角探讨越轨创新行为对员工创新绩效“资源增益-资源减损”的双刃剑机制(段锦云、杨静和朱月龙,2020;Halbesleben,Harvey&Bolino,2009)。作为建设性与叛逆性的集合体,越轨创新行为通过什么样的内在“收益”机制正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通过什么样的内在“代价”机制阻碍员工创新绩效?双刃剑机制的边界又是什么?还不得而知。针对以上不足,本研究构建了三个子研究予以解决。子研究1回溯国内外越轨学派维度划分的依据,选取组织规范理论,通过个人访谈(20名员工)、焦点小组访谈(8个小组)、探索性因子分析(N=311)和验证性因子分析(N=325)等,探索基于组织规范理论的越轨创新行为结构,开发对应的测量工具(子研究1)。针对越轨创新行为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本研究分别构建了两个子研究。子研究2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借助219名员工的两阶段数据,从宏观的情境边界视角探索越轨创新行为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检验了组织创新氛围、领导权变激励和领导容错性的调节作用,揭示了越轨创新行为何时正向影响、何时负向影响以及何时无法影响员工创新绩效(子研究2)。子研究3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借助399名员工的两阶段数据,从微观的资源机制视角探索越轨创新行为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揭示了越轨创新行为通过促进资源整合提升员工创新绩效的资源增益路径以及个人声誉对这一路径的调节作用,同时揭示了越轨创新行为通过导致自我损耗抑制员工创新绩效的资源减损路径以及心理韧性对这一路径的调节作用(子研究3)。通过三个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越轨创新行为是一个包含三个维度的二阶三因子构念,组织型越轨创新行为是之前量表未包含的新维度;(2)越轨创新行为是员工创新绩效的重要前因变量;(3)组织创新氛围是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在高组织创新氛围的情境下,越轨创新行为显着正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在低组织创新氛围的情境下,越轨创新行为无法显着影响员工创新绩效;(4)领导权变激励是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在高领导权变激励的情境下,越轨创新行为显着正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在低领导权变激励的情境下,越轨创新行为显着负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5)领导容错性是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在高领导容错性的情境下,越轨创新行为显着正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在低领导容错性的情境下,越轨创新行为显着负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6)越轨创新行为通过资源整合这一中介变量提升员工创新绩效,个人声誉对该条资源增益路径起强化作用。研究发现,资源整合在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中介效应随着个人声誉水平的提高变强,在高个人声誉水平下,资源整合的中介效应最大;(7)越轨创新行为通过自我损耗这一中介变量抑制员工创新绩效,心理韧性对该条资源减损路径起弱化作用。研究发现,自我损耗在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负向中介效应随着心理韧性水平的提高变弱,在高心理韧性水平下,自我损耗的中介效应最弱且不显着。研究理论贡献如下:(1)界定了越轨创新行为的内涵与结构,丰富了组织规范理论的应用范围;(2)发现了组织型越轨创新行为的新维度,增加了越轨创新行为测量的完整性与科学性;(3)揭示了组织创新氛围对越轨创新行为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边界作用,推动了个人-组织匹配理论的应用和发展;(4)揭示了领导权变激励、领导容错性对于区分越轨创新行为何时显着正向、何时显着负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边界作用,推动了个人-上级匹配理论的应用和发展;(5)揭示了越轨创新行为资源增益的作用机制和边界,从资源整合与个人声誉的视角丰富了资源保存理论的研究;(6)揭示了越轨创新行为资源减损的作用机制和边界,从自我损耗与心理韧性的视角丰富了资源保存理论的研究。研究管理启示如下:(1)有助于企业识别越轨创新行为,更好地管理员工和完善组织规范;(2)有助于企业强化组织创新氛围,推动越轨创新行为的创新绩效转化;(3)有助于企业加强领导权变激励和领导容错性建设,推动越轨创新行为的创新绩效转化;(4)有助于企业和员工借助越轨创新行为完成资源整合与绩效增益,借助个人声誉强化越轨创新行为的“收益”;(5)有助于企业和员工减少越轨创新行为导致的自我损耗与绩效减损,借助心理韧性阻断越轨创新行为的“代价”。

盈盈[2](2021)在《氯吡嘧磺隆抗体制备及免疫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氯吡嘧磺隆是一种高效、低毒的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应用于去除玉米、甘蔗、小麦、水稻和番茄田的恶性杂草。因氯吡嘧磺隆在目标作物和土壤中的代谢速度快、毒性低、施用量少,在国内通过登记的产品逐年增加,适用作物范围不断拓展,已逐渐成为除草剂领域内的明星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前景。虽然氯吡嘧磺隆在目标作物上的代谢速度快,但在土壤和水生环境中的残留期长,对非目标作物的药害性强。氯吡嘧磺隆在环境中降解后会裂解或缩合成多种代谢物,可能对后茬农作物、生态种养中的水产品带来潜在危害。因此,开发快速、灵敏、简单的氯吡嘧磺隆残留检测方法非常有必要。目前氯吡嘧磺隆的检测以大型仪器分析方法(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为主,准确度和灵敏度较高,但针对不同基质中的残留物,其提取纯化和检测流程繁琐,对操作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且费用昂贵,不宜在市场流通环节应用及基层监管部门普及应用。基于单克隆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胶体金试纸条法能够进行高通量的筛查,检测灵敏度高,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基于免疫层析原理的胶体金试纸条方便非专业人士操作,已逐渐成为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以氯吡嘧磺隆水解产物吡唑磺酰胺为半抗原特异性结构,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了氯吡嘧磺隆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1A91H11并纯化得到单克隆抗体;以该单克隆抗体为基础建立了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c ELISA)、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dc ELISA)以及免疫层析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方法,为氯吡嘧磺隆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氯吡嘧磺隆抗原的合成与表征氯吡嘧磺隆属于小分子化合物,不具有免疫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合成方法与大分子蛋白偶联后才能免疫机体,产生抗体。由于氯吡嘧磺隆结构中的磺酰脲桥不稳定,本研究选择吡唑磺酰胺为原料,通过吡唑磺酰胺上的氨基与丁二酸酐之间的酰胺化反应,合成了氯吡嘧磺隆半抗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半抗原的性质进行了表征。鉴定结果显示半抗原纯度为92.5%,分子量353.0084,分子结构准确。采用活泼酯法,选择DCC和NHS作为偶联试剂活化半抗原,并与牛血清蛋白(BSA)和鸡卵白蛋白(OVA)偶联,分别制备氯吡嘧磺隆免疫原和包被原。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定,制备的免疫原和包被原中半抗原与蛋白连接比分别为3:1和2:1。为提高免疫原连接比以获得最佳免疫效果,改用EDC和sulfo-NHS为偶联试剂,改变半抗原与蛋白质的投料比,最终获得连接比最高为7:1的免疫原,用于小鼠免疫和相应抗体的制备。(2)氯吡嘧磺隆单克隆抗体的筛选、评价及ic ELISA方法的建立为制备氯吡嘧磺隆单克隆抗体,本研究用制备得到的免疫原免疫小鼠,鉴定小鼠抗血清效价和抑制率,选择血清效价>2.56×105、抑制率>85%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在体外使用聚乙二醇法进行融合,经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法筛选杂交瘤细胞。使用有限梯度稀释法对筛选后的杂交瘤细胞进行亚克隆,直至培养出单克隆细胞株。对所有单克隆细胞株再次筛选,得到灵敏度高、抑制率好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1A91H11。对单克隆抗体细胞株进行扩大培养,经体内诱导法产生腹水瘤抗体,并通过饱和硫酸铵盐析法纯化腹水获得1A91H11单克隆抗体蛋白。分别考察了ic ELISA工作缓冲液的p H值、离子浓度、甲醇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方法的影响。当p H值为8.5时、Na+浓度0.1 M、甲醇浓度为10%时,方法IC50最小。单克隆抗体1A91H11的ic ELISA方法IC50为16.5 ng/m L,最低检测限(IC20)为8.1 ng/m L,其标曲工作范围(IC20-IC80)在8.1 ng/m L-44.9 ng/m L之间。经鉴定,1A91H11抗体亚类为Ig G2b;与氯吡嘧磺隆结构类似物和吡唑磺酰胺交叉反应≤0.06%;在SDS-PAGE凝胶电泳中纯度较高。(3)氯吡嘧磺隆dc ELISA方法建立用氯吡嘧磺隆单克隆抗体1A91H11建立了dc ELISA法。采用活泼酯法,使用EDC和sulfo-NHS试剂,制备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半抗原偶联物,经鉴定酶与半抗原连接比为1:1。考察了dc ELISA工作缓冲液p H、离子浓度和甲醇含量对反应的影响。当p H值为6.5、Na+浓度0.1 M、甲醇浓度为0%时,方法IC50最小。其标准曲线工作浓度范围为0.7 ng/m L-10.7 ng/m L,IC50为2.7 ng/m L,最低检出限为1.27 ng/m L。相较与ic ELISA,dc ELISA方法检测灵敏度提高了6倍,检测时间缩短了45 min。在番茄和玉米基质中分别添加0.025 mg/kg、0.05 mg/kg和0.1 mg/kg的氯吡嘧磺隆标准品,经dc ELISA法检测,回收率分别在78.9%-87.9%和77.2%-87.6%之间,变异系数分别在1.1%-6.8%和2.7%-6.4%之间。氯吡嘧磺隆dc ELISA方法与LC-MS/MS方法回收率结果基本一致,方法准确度可靠,能够满足实际番茄和玉米实际样品中氯吡嘧磺隆残留检测。(4)氯吡嘧磺隆胶体金试纸条研制用氯吡嘧磺隆单克隆抗体1A91H11建立了胶体金试纸条,对金标抗体的p H值、抗原和二抗浓度、抗原和二抗的缓冲液浓度进行了优化。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能够在10 min内得出检测结果,检测范围在20 ng/m L-250 ng/m L之间。在番茄基质中分别添加0.025 mg/kg、0.05 mg/kg、0.1 mg/kg、0.15 mg/kg和0.2 mg/kg的氯吡嘧磺隆标准品,用缓冲溶液提取,调整p H后直接用试纸条检测,其添加回收率在91.6%-102.6%之间,变异系数在8.9%-17.5%之间,与LC-MS/MS方法回收结果相关性良好。试纸条检测性能稳定,受番茄基质干扰较小,能够满足试剂番茄样品中氯吡嘧磺隆的快速检测。综上,本研究制备得到了氯吡嘧磺隆的半抗原和单克隆抗体,初步建立了氯吡嘧磺隆免疫分析法,可用于农产品和环境样品中氯吡嘧磺隆的快速检测,对氯吡嘧磺隆免疫检测试剂盒以及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发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李耿[3](2021)在《中国南海两种软珊瑚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和一种二萜合成酶的催化机理探究》文中研究指明萜类化合物是天然产物中最大的一类,目前已有超过五万余种已知化合物被发现。自从一个多世纪前萜开始被研究以来,这类化合物展现出了巨大的结构多样性和生物活性的多样性。与陆生植物相比,海洋生物(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及其微生物等)通常长期生活在高压,高盐,缺氧和无光的苛刻环境中,进化出了强大的化学防御系统,来源于海洋的萜类化合物常常被观测到具有抗炎或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活性,成为活性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因此,这也吸引了众多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目光。本学位论文中,作者完成了来源于中国南海两种软珊瑚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另外,基于13C和2H同位素标记技术,作者研究了一种来源于放线菌的二萜合成酶的酶催化机理,并对酶表达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深入探索。在采自广西涠洲岛软珊瑚Sarcophyton ehrenbergi样品中,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本论文共报道30个化合物,包括28个西松烷型二萜、2个甾体。这些化合物共有了17个新化合物,其中包含6个罕见的6、19位成,-不饱和内酯的西松烷二萜。据文献调研,此类化合物在海洋中目前仅有4例,而且本文通过可靠地验证(X-ray单晶衍射/TDDFT-ECD计算),纠正了两个化合物的错误结构,总结出了这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并对相应的圆二色谱确定,不饱和丁内酯的绝对构型的经验规则应用范围做出改进,这将对该类化合物的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自海南西瑁岛的软珊瑚Klyxum flaccidum两批样品,通过正向硅胶柱、凝胶柱、HPLC分离手段进行分离,运用质谱、核磁、旋光、X-ray单晶、TDDFT-ECD计算等手段,对样品中的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总计共分离得到38个化合物,其中有22个新化合物(2个新骨架化合物),16个已知化合物。该样品中主要分得的化合物骨架类型为eunicellin,属于C2,C11位环化的西松烷型二萜。两个新骨架结构是自然界中首次发现的具有6/5/8/3四环新颖二萜骨架化合物。本文也对新骨架化合物可能的生源合成途径进行了推测和解释。课题组与药理活性筛选实验室合作,对所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广泛的生物活性筛选,并得到了一批对炎症因子TNF-有较好抑制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例如化合物2-2、2-19、2-22、2-23和3-21,它们与阳性药的抑制活性水平相当。这些研究不仅增加了对上述生物样品的化学成分了解,而且为上述化合物进一步的成药性研究供了理论基础。因本文作者对上述分离得到的C2,C11位环化的西松烷型二萜的生物合成途径感兴趣,在导师的引荐下,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远赴德国波恩大学Jeroen S.Dickschat教授的生物化学实验室研究萜类化合物的生源合成。在德期间,作为在中国课题的延续,作者总结了过去十年(2010-2020)所有的C2,C11位环化西松烷,将它们重新归类,并出了合理的生物合成假说。该假说根据二萜的碳骨架和氧化方式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讨论和生物活性总结。迄今为止,尚未有人详细研究过这类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除此之外,本论文还报道了一种来自于放线菌Catenulispora acidiphila的新型二萜环化酶(Ca CS),并且阐明了多个不同骨架的酶表达二萜产物。借助新颖的同位素标记手段,作者对这些化合物的生源合成途径进行了深入探索,也用同位素标记的特殊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的绝对构型。此外,通过运用化学合成的具有反应性受阻特性的底物类似物6,7-双氢-GPP,从而导致了脱轨产物的产生,酶促级联反应机理也进行了更深入研究。

朱晨菲[4](2021)在《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集体研究,是我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为了优秀课评比(俗称“赛课”)中参赛教师评优课的形成而展开的磨课是其中一种,它通常会在优秀课评比前系列化地进行多次。“磨的是课,成的是人”是许多一线教师经历系列评优课磨课后的共同感受。本研究以实践现象学为方法论,从过程性视角关注了该活动中“课”的改进和“人”的发展,研究问题有两个:1.在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数学课怎样被改进?2.通过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参与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遵从方法论的引导,在充分论证了自身的研究条件、意向性和胜任力后,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实施了研究:首先,多来源地积累和感悟了他人(含文献)视域中的该活动。然后,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体验和洞见了两个系列的真实活动,整理并分析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而,经由反思,完成了与他人的“视域融合”,再“本质直观”出该活动中“课”如何改进、“人”有何发展的主题及其结构,并将各类资料灵活地按需融入不同主题。接着,对每个主题,采用现象学写作的方式,逐一阐释了研究结果,并对所有具体结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优秀课评比的规则使得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关于参赛课题的教学具备可能,而面向未知学情实施优质教学则是参赛教师执教现场评优课时的主要挑战。教师集体为了支持参赛教师有效应对挑战而展开系列化评优课磨课活动。“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是每次磨课的开端,分为“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和“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总被审慎地对待,包括“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是讨论的基础,先需“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再“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尤为重要,包括“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时时发生,在“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基础上,会“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和“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是系列磨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在系列磨课中,教师们通过一以贯之的各显所长、合作交流、协商共建、观点融合,逐渐生成多角度渐进性理解和多样化演进性建议,支持参赛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面向未知学情优质教学的逐步实现。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无论是短期或常年参与,经历了该活动后,参赛教师、教研员、专家教师、研究者都会产生各自的专业发展。参赛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即时判断能力达至“看得到”、即时决策能力达至“接得住”、教研理解能力达至“听得懂”、教研表达能力达至“说得出”、教研反思能力达至“想得清”、教学再设计能力达至“改得了”、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上。教研员的发展表现在: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上。专家教师的发展表现在: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上。研究者的发展表现在作为“局内人”时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有效备课方法的积累、卓越教学意愿的激发、教研合作意识的改良,作为“局外人”时研究方法及其实施、研究结果及其呈现、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以及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上。整体地看,以上方面的发展表现和程度都具有相对性,它们的产生均与各类教师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善于理解自己以及研究性思维的成长有关,对各类教师长期的专业发展都会形成积极影响。最后,研究者基于四个理由,提出:在现阶段,对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是一项“尚在起点的探索”。

葛晶[5](2021)在《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网络关系与绩效 ——基于创新倾向一致性的调节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地区、企业获取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一系列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的爆发式增长。创新驱动战略落到企业层面主要靠加大研发强度来实现,研发强度高是高科技新创企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高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关键是实施有效的研发(R&D)战略,而研发战略严重依赖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根据社会网络理论,任何企业的研发活动都处于社会网络中。对于高科技新创企业而言,需要获得一系列要素来支撑其发展,为此,许多高科技新创企业都会通过外部网络连接的方式来获得这些关键要素。如何通过构建网络关系进而提高研发效率、研发成功率和研发产出质量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本文对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经由网络关系对绩效的影响问题进行研究。关于企业研发过程、模式及机理的研究,近些年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当前研究大多关注两个方面:第一,从外部创新环境的角度分析政府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第二,基于“结构-行为-绩效”(SCP)的研究范式,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研究某种网络特征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但这些研究范式可能会忽略创新主体在跨组织层面的网络关系构建,网络机会、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经创新主体优化的网络关系更有助于研发投入转化为绩效。在此种机制中,创新倾向一致性积极影响着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网络关系和绩效间的关系。因此,本文以高科技新创企业为主体,打开了研发强度对绩效影响的黑箱,强调了研发投入如何通过网络关系(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的加强来提升研发成果转化的效率。同时有机会吸引更多潜在合作伙伴主动寻求合作,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管理能力。最后通过创新倾向一致性的理念筛选出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创新方向相一致的战略合作伙伴。这时增加研发投入更容易在产品、服务等方面产生突破式创新。合作伙伴间管理理念及价值观的一致性能够促进伙伴间的协同创新,通过长期的合作和规则的制定形成管理模式的协同演化,从而提升整体研发投入、网络关系对绩效的作用效果。本文基于创新倾向一致性视角对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对所研究变量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对创新倾向一致性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定义。之后在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创新倾向一致性调节下的研发强度经由网络关系对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深入挖掘了研发强度对绩效的作用机理,构建了研发强度-网络关系-绩效概念模型。依据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18条假设。随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获取来自京津、珠三角、长三角、东北地区的518份有效问卷。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开展了规范的实证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明确了研发活动的基础性作用。强调了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投入对绩效产生的积极影响,在此过程中突出了高科技新创企业通过加大研发力度构建网络关系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网络分析从静态网络分析转向了动态网络分析。2.基于一致性视角构建了“研发强度-网络关系-绩效”的中介关系概念模型,凸显了网络效应的重要性。从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的两个方面解读网络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网络关系(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在研发强度与绩效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打开了研发强度到绩效的黑箱。3.基于资源基础观、社会网络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提出了创新倾向一致性构念,弥补了以往对创新倾向一致性的研究缺失。同时,增加了创新倾向一致性作为调节变量的直接效应研究,提高了其理论的适用范围。创新倾向一致性能够直接调节网络关系(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对绩效的影响,并且强调了创新倾向一致性对网络关系(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中介作用的调节作用,优化了研发强度通过网络关系有效开发网络资源的权变性和关键作用,进一步丰富了社会网络理论。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创新点:1.采用高科技新创企业作为样本对研发强度、网络关系(中心度、密度)、绩效这几个变量放在一个框架下进行探索。主要研究了研发强度-网络关系、网络关系-绩效,研发强度-绩效的作用机理。现有研究多数表明了研发强度影响绩效的基本逻辑是因研发带来的企业能力与创新产出的提升。即便在开放式创新的背景下,也未能完全厘清网络关系在研发投入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创新一致性的调节效应视角分析了网络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强调了网络关系(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在研发强度对绩效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2.探讨了网络关系在研发强度和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开展有效的研发活动是高科技新创企业重构网络关系的必要条件。高科技新创企业加大研发强度(研发资金投入、研发人员投入)不仅能够提升其自身的竞争优势,而且能够提高其网络中心度、增强网络密度,进而为其通过网络关系识别、开发、整合、利用机会和资源创造条件。网络关系是高科技新创企业获取外部资源,进而整合内外部资源的基本条件。但不加管控和治理的网络关系,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高科技新创企业通过加大研发力度能够重构网络关系,具体表现在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均得到提高,再通过网络效应提升研发成果转化的效率,获得网络中的多样化知识和资源,从而获得更多提升企业绩效的机会。3.创新倾向一致性能够提升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对绩效的影响。本文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提出了创新倾向一致性的构念,并从合作创新的目标、理念和文化等方面的共识性;在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的研发能力、研发重视程度及资源投入等方面的适配性;在文化价值和管理理念方面的一致性方面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对其在网络关系对绩效的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创新倾向一致性是保证研发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进而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其对高科技新创企业制定创新战略、实施研发计划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中心度的提高和网络密度的增强确实会帮助企业接触到更多的网络资源,但是需要本着一致性原则去优化网络关系,才能有效地识别、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使创新活动更有意义。同时,参照战略管理中的共识性和适配性原则确定和调整创新合作伙伴,有助于降低网络的不确定性,为实现预期绩效做出贡献。创新倾向一致性是优化高科技新创企业创新网络的关键因素,一致性越强,网络关系越有助于新创高科技企业识别、开发和利用网络机会及资源,进而实现预期目标。

秦国庆[6](2021)在《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农村地区最重要的生产性公共池塘资源之一,基层农田灌溉系统具有抗旱排涝的基础功能,在抵御农业旱涝灾害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农村社区韧性和灾害应急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凡是属于大多数人的公共资源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公共池塘资源“弱排他性”和“竞用性”的属性使其管护及治理通常面临“囚徒困境”难题。同时,在农户分化趋势下,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资产专用性特征、不同类型农户主体的灌溉需求特征呈现出差异化趋势,农户群体在先前“同质化”时期基于地缘、业缘关系所建立的农田水利合作基础逐渐瓦解,实现基层农田灌溉系统长效治理的难度有增无减。适应性制度变迁是应对农户分化挑战的可行路径,结合不同类型农户的生产需求差异,总结不同农户分化情形下的适应性制度变迁规律,是推动农户分化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由对立关系转换为协调关系的关键所在,这有利于农田灌溉系统治理水平的提升,对于实现农田灌溉系统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将农户分化和制度变迁概念引入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研究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农户分化和制度变迁的双重视角,依据社会分化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公共事务治理等理论,对农户分化、制度变迁和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进行概念界定,确定三类核心变量的维度特征与指标表征依据,构建了农户分化、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理论框架,深入阐释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治理绩效之间衔接逻辑。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利用河南、湖北2省10县237个村的两期面板数据与典型案例资料,使用双案例比较分析法、固定效应模型(FE-OLS、IV-FE-OLS)、一阶差分模型(FD-OLS、IV-FD-OLS)、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等多种识别策略探究了农户分化、制度变迁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以及制度变迁在农户分化与治理绩效之间的传导机制;并结合研究结论指出了基层农田灌溉系统长效治理优化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边界可分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边界两类。其中,结构性边界指实体灌溉设施的物理边界,非结构性边界指灌溉系统中非实体要素的边界,包括经济边界、政治边界等。对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一类公共池塘资源而言,实体设施供给的缺失是一阶困境,制度等非实体要素供给的缺失是二阶困境。本文根据基层农田灌溉系统“弱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特征,从“供给”和“占用”两大维度测度其治理绩效,供给绩效实际上衡量了治理手段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弱排他性”缺陷的克服程度,占用绩效则衡量了治理手段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竞用性”缺陷的克服程度。前者反映了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设施供给有效性,后者反映了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制度运行存续性。总体来看,样本村庄的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在2013至2017年发生了明显的下滑,主要体现为设施维护成本负担的上升和输水排涝能力的下降。(2)农户分化是农户要素配置方式变迁的后果。因此,农户要素配置方式的结构差异是农户分化的核心维度,本文称之为农户水平分化。除此之外,农户先天禀赋差异也是加剧农户分化的重要因素。即使农户要素配置方式相同,先天禀赋的差异也会引致农户分化,这种分化体现为相同要素配置方式下的产出差异化,集中表现为农户收入的垂直分层,故农户收入差异是农户分化的另一重要维度。总体来看,样本村庄的农户水平分化指数和垂直分化指数从2013至2017年呈现上升趋势。(3)基层农田灌溉系统运行制度实际就是约束村庄灌溉集体行动的博弈规则,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运行制度变迁实际就是边界、位置、选择、信息、范围、聚合和偿付7类博弈规则的状态演变,这一演变过程符合制度变迁的广义特征,且至少部分由集体内生推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从2013年至2017年,样本村庄的农田灌溉系统运行制度发生了多样化的变迁,既存在正式规则、非正式规范向无规范无规则状态退化演变的情形,也存在由无规范无规则、非正式规范状态向正式规则进化演变的情形,还有相当部分村庄未发生相应的规则变迁。(4)农户分化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之间具有显着的因果关联:(1)农户分化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占用绩效及其总体治理绩效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这一结论经过了内生性检验、安慰剂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的多重评估。(2)农户分化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依灌溉设施类型、产权配置形式、农业生产依赖度、村庄关系和睦程度、是否被派驻“第一书记”的差异而存在异质性。(3)农户分化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着的“U”型或倒“U”型关系。(4)农户分化降低了当事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要素配置效率,加剧了治理主体面临的不确定性感知,进而负向影响了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占用绩效与总体治理绩效。(5)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之间具有显着的因果关联:(1)?allo3(按一定顺序取水规定)的进化型变迁能够显着的提升村庄农田灌溉系统占用绩效,?info2(农田灌溉系统功能指标公示规定)的进化型变迁能够显着的提升村庄农田灌溉系统的供给绩效和总体治理绩效,?pay2(水费及维护费用摊派规定)的进化型变迁能够显着的提升村庄农田灌溉系统的占用绩效和总体治理绩效,以上结论经过了内生性检验、安慰剂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的多重评估。(2)制度变迁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依灌溉设施类型、农业生产依赖度的差异而存在异质性。(3)边界规则的进化型变迁虽然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没有直接的显着影响,但可以和?allo3(按一定顺序取水规定)、?info2(农田灌溉系统功能指标公示规定)、?sco1(哪些土地可以被灌溉的规定)、?pay2(水费及维护费用摊派规定)产生交互作用,联合正向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4)“制度变迁→要素投入水平→治理绩效”以及“制度变迁→要素配置效率→治理绩效”的作用渠道是部分成立的。(6)制度变迁在农户分化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之间存在显着的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农户水平分化能够推动?allo3(按一定顺序取水的规定)、?info2(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功能性指标公示规定)、?pay2(水费及维护费用摊派的规定)的进化型变迁,而?allo3的进化型变迁能够显着的提升村庄农田灌溉系统占用绩效,?info2的进化型变迁能够显着的提升村庄农田灌溉系统的供给绩效和总体治理绩效,?pay2的进化型变迁能够显着的提升村庄农田灌溉系统的占用绩效和总体治理绩效。以上结论经过了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的多重评估。可以认为,“农户分化—制度变迁—治理绩效”的中介作用渠道是部分成立的。综合而言,农户分化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农户分化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具有消极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农户分化又会驱动部分运行规则的进化型变迁,进而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产生积极的间接影响。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精准识别长效治理制约因素,建立健全治理绩效评价体系;(2)统筹农户灌排需求,推进设施提档升级;(3)引导管护模式改革,鼓励治理机制创新;(4)加强基层集体行动能力建设,重构村庄公共事务合作基础;(5)整合多元农户主体优势资源,支持基层灌排制度自主创新;(6)探索基层灌排治理经验,推广扩散典型治理模式。

Ahmed Abdelkader Saleh Abdelsadek[7](2021)在《Screening Genes from Whole Genomic Sequencing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Economic Traits in the Goat (Capra Hircus)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Some Chinese Goat Breeds"》文中研究说明山羊(Capra hircus)是最早驯化的家畜物种之一,因其适应性极强而分布于全世界各地。山羊生产是草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山羊品种(遗传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这些遗传资源也是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是培育优质、高效、低耗山羊新品种(品系)和利用杂交优势的原始材料。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生态条件复杂多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山羊品种(遗传资源)。如内蒙古绒山羊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等地,所产白山羊绒品质优良,国内外享有盛誉;大足黑山羊具有毛色纯黑、肉质好、繁殖性能高,特别是多胎性能特别明显,初产母羊产羔率达218%,经产母羊单胎平均产羔率达272%,其产羔率在中国肉用山羊品种(遗传资源)中居于前列。目前,在中国,由于对山羊产品的消费由季节性、民族性、地域性向全年性、全民性、全国性转变,市场价格较高,对产业拉动较大;且山羊生产具有地域广泛、周转快、投资少、效益高等特点,已成为当前在资源短缺、畜禽产品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保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人们对羊新品种(品系)的迫切需求,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前提下逐渐变为可能。2013年,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华大基因和华中农业大学等多单位合作完成了第一个山羊参考基因组测序,提供了一个约2.66Gb大小的云南黑山羊基因组序列,并且通过比较绒山羊的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转录组发现这两类毛囊之间存在51个差异表达基因,为山羊育种和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随后基于全基因组信息,一些重要表型性状也被解析。本研究以大足黑山羊、内蒙古绒山羊等山羊品种资源为研究对象,并主要以比较学的方法,对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将这些表型测定结果与基因多态性进行了关联分析,以便为进一步探索山羊的全基因组提供必要的基础。这项研究包括四个部分:1)研究山羊体尺体重和生理指标;2)评估所研究山羊品种的形态特征和生理指标;3)评估山羊羊毛和羊绒的特性;4)分析基因组测序结果,并预测一些影响经济性状的候选基因。实验1:山羊体尺体重和生理指标测定与分析这部分研究是在以下山羊品种进行的:莎能山羊(SMG)、波尔山羊(黑色)X大足黑山羊(BBx DBG)、合川白山羊(HWG)、大足黑山羊(DBG)、内蒙古绒山羊(IMCG)及其F1代、F2代(IMCGx DBG),测定上述品种的体重体尺,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DBG、BBx DBG、F1和F2体重较大,DBG、BBx DBG、F1和F2的平均活体重分别为60.80 kg、59.00 kg、62.75 kg和63.08 kg,而HWG、SMG和IMCG的平均活体重为57.00 kg、43.42kg和57.15 kg。同时,SMG、BBx DBG、IMCG、F1和F2的体长分别为77.00cm、73.83 cm、72.50 cm、65.17 cm和67.17 cm,比其他品种体长大。SMG、BBx DBG、DBG、IMCG和F1的体高,分别为75.33 cm、68.33 cm、68.33 cm、66.67 cm和66.17 cm,品种之间差异显(P<0.05)。根据测定结果,SMG作为奶肉兼用山羊,有进行羊奶生产的潜力,而BBx DBG和DBG更具有羊肉生产潜力,向肉羊方向选育。另一方面,IMCG为羊绒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实验2:山羊体尺体重和生理指标的遗传评估该实验评估了均饲养在中国西南—重庆的的山羊品种,包括莎能山羊(SMG),波尔山羊(黑色)x大足黑山羊(BBx DBG),合川白山羊(HWG),大足黑山羊(DBG)、内蒙古绒山羊(IMCG)及其F1代、F2代(IMCGx DBG)的体尺体重和生理指标。对以下20个山羊形态和生产性状:体况评分(BCS)、睾丸围、被毛颜色、羊毛纤维特性、皮肤颜色、角色、角形状、额毛,胡须、耳朵形状及大小、臀部、后腿成角度和生理变量等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发现BBx DBG和DBG的被毛颜色为黑色,而SMG、HWG和IMCG的被毛颜色为白色,而F1和F2的被毛颜色介于两者之间。BBx DBG、SMG和DBG的睾丸围最高,对于羊绒纤维,IMCG、F1和F2具有最佳特性。BBx DBG和DBG公羊具有较高的生育参数。分析记录了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和呼吸速率,SMG的值最高。这些发现揭示了所研究的山羊品种之间存在广泛的形态和生理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品种特性。在中国西南地区饲养的山羊品种的这种性能差异对于在该地区实施可靠的山羊育种选择策略提供了可能。实验3:山羊羊毛和羊绒特性的分析本实验旨在比较均饲养在中国西南—重庆的两个山羊品种(内蒙古绒山羊、大足黑山羊)及其杂交F1代的羊毛和羊绒纤维的特性。分别采集分析来自上述三个品种内蒙古绒山羊(IMCG)、大足黑山羊(DBG)及其杂交F1代的5219、2130和2981个纤维样品,样品来自肩部、体侧、臀部、背部和腹部。品种对大多数羊毛和羊绒特性的影响显(P<0.01)。IMCG和F1的羊毛长度更长(P<0.001)。在肩部,三个品种羊毛直径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在体侧部和腹部,DBG的羊毛直径大(P>0.01)。F1代山羊股部的羊毛直径最大(P<0.001),IMCG最小(P>0.01)。羊绒长度,从长到短排序是IMCG、DBG、F1(P=0.001)。F1代山羊羊绒直径最大(P=0.001),而亲本之间没有显着差异。IMCG和DBG的皮质细胞长度分别为94.57μm和86.85μm,两个品种之间没有显着差异。性别对所有的羊毛和羊绒指标没有显着影响。但是,来自IMCG和F1的羊绒纤维的质量要比来自DBG的更好(P<0.001)。DBG在羊绒纤维弹性和强度特性方面优于IMCG。实验4:基因多样性与经济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山羊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养动物之一,为人类提供了肉、皮、奶、毛或绒等产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贡献作用,并且在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和不同生产目的过程中产生了多样化的功能性表型。为了培育具有特定生产性能的山羊品种,遗传解析这些功能性表型形成机制显得尤为必要。选用12只山羊(6只大足黑山羊和6只内蒙古绒山羊),采集颈静脉血液5ml于ACD抗凝管中,采用天根全基因组提取试剂盒进行全血DNA提取。利用Illumina平台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然后利用SAMtools进行SNP和Indel(插入或缺失)变异检测。基于全基因组SNP信息,利用MEGA 5.2进行群体结构分析。选择信号分析(等位基因频率和群体分化)用于去挖掘特色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基于GO和KEGG分析基因生物学功能,利用山羊性状和基因变异信息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和QTL精细定位。在这部分,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分析了IMCG和DBG的全基因组,产生了总计192.747 Gb的原始数据和约503万个SNP;2)从WGS中筛选了与山羊的体貌、生产和繁殖性能等经济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3)对两个品种进行了与经济性状相关的Indels的筛选;4)研究了候选Indels及其与DBG、IMCG和HWG的体型的关联。发现检查的几种候选基因,例如:a)Kit基因及其与DBG,IMCG和F1中毛色的关联,其中,非同义突变g.68354798G>A(rs647214940位点)导致F1中的765谷氨酸(Glu)/765甘氨酸(Gly)(灰白色至浅棕色被毛颜色),而IMCG中为765Glu/765Glu(白色被毛颜色),并且为765Gly/765Gly(黑色);b)EGLN-1基因及其与DBG和IMCG的适应性相关,其中IMCG品种中的等位基因(A=0.64)频率也显高于DBG(A=0.37),生物学信息(BI)的发现表明rs659097694位点第219位发生了突变,从而导致了IMCG品种中丝氨酸转化为亮氨酸的转化。IMCG品种在适应高海拔地区,低氧环境和高需氧能力方面的优越性可能很强,这可能是由于该突变以及两个研究的山羊品种之间的EGLN-1基因的基因型差异所致;c)FGF-5基因及其与毛发/羊绒性状的关联,其中,FGF-5基因是IMCG品种中的候选基因,对毛发/羊绒的多个特性和品质特性具有显影响。d)rs669452874基因座的Del/Del基因型可用作与所研究山羊品种的体型相关的候选分子标记。研究这些候选基因以及与生产性状或生殖性状相关性,为今后的山羊品种QTL作图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信息。

吴晓波,张馨月,沈华杰[8](2021)在《商业模式创新视角下我国半导体产业“突围”之路》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国际竞争格局严峻,我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突破"卡脖子技术"成为各界专家讨论的焦点。然而,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演化在遵循技术发展规律的同时,更与其商业模式创新紧密相关。可以说,没有商业模式创新就没有"摩尔定律"。在先发优势极其明显的半导体产业中,单纯就技术视角来谈半导体产业的"技术突围"只能受囿于已有技术范式,受制于人。首先,从台积电和三星两家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克服后发劣势打破"天花板"的典型案例出发,本文分析提出了"分工体系重构"与"需求错位"两条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然后,通过对芯恩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和长光精密仪器集团有限公司两个案例的剖析,进一步探究了中国情境下,后发半导体企业通过"创新联合体"和"差异化需求"克服后发劣势的两条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国际竞争格局与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本文从技术(旧范式/新范式)、市场(全球化/逆全球化)情境和企业所采用的不同商业模式创新(原创/二次),总结提出了八种后发半导体企业的突破路径,并进行了相应资源、能力和策略的分析和讨论,以期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突围"之路有所启示。

仉立文[9](2020)在《内部控制审计功能与质量研究》文中提出内部控制审计是各国监管层继美国SOX法案以后要求参照实施的一项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内部控制审计是通过审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和内部控制缺陷识别来保障公司财务报告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和缺陷的披露来抑制管理层的舞弊行为,并最终为公司财务信息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内部控制审计通过鉴证、出具审计意见的方式来发挥监督功能和信号传递作用,从微观层面来保障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然而,首先,对于外部投资者和监管者来说,内部控制审计属于行为过程审计,其审计过程难以观测,审计意见结果的形式和内容也相对简单。其次,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审计市场需求较弱,审计师出于经济利益和审计市场竞争的考虑都会保留相应的审计投入,甚至对审计独立性做出妥协,从而伤害了审计质量。因此,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手段是否可以发挥相应的审计功能实现它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目标?对提高审计质量是否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否可以帮助公司纠正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否具有相应的信息含量?这些问题都都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挖掘。目前我国金融开放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一方面,为了引进外资不断扩大开放市场,放宽各类资本的市场准入条件。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的不断扩容与即将实施的注册制使得当前的监管压力不断扩大和深化。如何有效利用市场力量引入外部有效的治理和监督机制是监管层和投资者公共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我们通过对内部控制审计功能与质量进行研究,基于审计理论通过对是否实施内控审计和内控审计意见两个层面,对内控审计监督功能、信息功能和保险功能发挥和内控审计质量进行了检验,具体包括:第一,代理理论视角下,内控审计具有一定的监督功能。研究发现:与未实施内控审计的公司相比,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减少公司财务重述的发生,并能抑制应计项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对公司违规违法行为和真实盈余管理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内控审计意见可以揭示公司未来可能发生财务重述、违规处罚和应计项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重述和应计盈余质量的作用在不同内控水平的公司中存在差异。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会降低内部控制审计对减少财务重述和应计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当前内控审计体现出的监督功能说明,实施内控审计可以帮助公司识别内控内控缺陷并督促公司改进内控和财务报告系统,从而减少了公司财务重述并抑制了管理层应计盈余管理行为。非标准内控审计意见可以提示公司未来发生舞弊和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然而,内控审计难以改变公司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的存在,并不能抑制被出具非标内控意见公司的重述、违规和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公司内控水平的差异导致内控审计监督功能发挥存在异质性,存在实质内控缺陷的公司抑制了内控审计监督功能的发挥。公司由于业绩压力和公司固有内控缺陷的存在让公司违规违法行为和盈余操纵仍存在机会。第二,信息理论视角下,内控审计具有信息功能。研究发现:首先,在实施内控审计的公司中,非标内控审计意见伴随着较低的财务报告可靠性及财务报表舞弊的可能,市场投资者会做出负向的市场反应。公司同时收到非标内控和非标财报审计意见引起的公司股价下跌幅度超过了单独收到非标内控或非标财报审计意见带来的影响。并且非标内控审计意见可以向市场传达显着的负向信息,并引起公司股票价格下跌。以上证据证实当前内控审计已经具备了一般审计的信号功能,可以向市场投资者传递公司内控相关的信息并在股价中得到反映。其次,基于现有的信息披露规则,公司在季报和半年报中可以向市场传递公司的财务信息,投资者可以根据季报、半年报以及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提前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判断和预测,而投资者无法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事前的判断和了解。随着内控审计实施年份的增长,投资者对公司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联系的认知更加深入。当公司被单独出具内控审计意见或是同时出具非标内控和财报审计意见时就会产生显着的负向市场反应。最后,市场投资者对公司风险的规避超过了对公司盈利的关注。与公司盈利相比,投资者显现出对公司经营和资金压力的关注。说明现有市场投资者对内控缺陷可能引起的舞弊及欺诈更倾向于“风险厌恶”。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很难在短期得到纠正,意味着未来发生舞弊和欺诈的可能,非标内控审计意见向市场传递公司发生舞弊行为的信号作用被投资者所关注。第三,保险理论视角下,内部控制审计具有保险功能。研究发现,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增加了公司的审计费用,公司存在内控缺陷带来更高的审计费用溢价;法律风险在对内控缺陷与审计费用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实施内控审计增强了审计师和公司对内控缺陷带来法律风险的认知。一方面审计师通过提高审计费用来增强内控审计的保险价值,另一方面公司希望通过内控审计来缓解自身的法律风险,并接受审计费用的溢价。从法律风险与内控审计意见的关系来看,审计师会对高法律风险的公司出具非标内控意见,通过非标内控意见来为公司释放法律风险,同时也缓解了自身的法律责任。同时,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会对内部控制审计的保险价值产生影响。审计师提高了对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公司会产生诉讼风险的认知,从而显着增长了公司审计费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保险价值的影响在不同法律环境下存在差异,在高法律环境地区,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可以提高审计师对公司内控缺陷产生诉讼风险的认知,显着提高审计费用,但这种关系在低法律环境地区并不显着。此外,公司被出具非标内控审计意见后并没有积极改进内部控制消除可能的法律风险。第四,内控审计质量与内控审计功能发挥。研究发现,首先,内部控制审计质量越高,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低,且这种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的公司中存在差异。其次,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影响了审计监督功能的发挥,检验结果说明内控审计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审计意见购买活动。上市公司会通过审计师变更来实现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相比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进一步分析发现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并不受审计行业专长的影响,高审计行业专长不能帮助上市公司减少并整改内部控制缺陷,从而说明审计师难以抑制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再次,内控审计中存在意见购买的成因是对于外部投资者和监管者来说由于内部控制审计属于行为过程审计,其审计过程和审计意见的形成都难以观测。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比财务报告审计意见更具不可预测性。内控审计质量的高低难以进行直接量化和评价,给公司带来了意见购买的机会。目前在内控审计功能发挥中,审计信息功能体现相对显着,监督功能和保险功能发挥并不充分。因此,提高内控审计质量和加强监管力度是充分发挥内控审计监督功能和保险功能的必然条件。因此,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内控审计发挥了一定程度的审计功能,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内控审计的监督功能抑制了公司财务会计差错的发生和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并未充分抑制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和监管违规等机会主义行为。内控审计的信息功能促使公司对自身的内部控制进行修正和优化,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息,相应的提高了市场经济效率,同时非标准内控审计意见的具有负向市场反应,促使公司在监管和融资压力下寻求对自身有利的内控审计意见;内控审计的保险功能促使公司和审计师之间产生了更多的经济依赖,建立了内控缺陷和法律风险之间的联系,非标内控审计意见降低了公司和审计师的法律责任,体现出相应的保险价值。研究创新和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第三方审计进行研究,通过对内部控制审计监督、信息和保险功能的检验,揭示了投资者、监管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关注的内部控制审计治理作用及实施效果的问题。第二,有效区分了两类非标审计意见,并对其市场反应的进行研究。检验了当前市场投资者对内控审计意见的认知和反应,及内控审计信息功能的表现。让市场投资者和监管者对非标内控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第三,从制度设计最终目标上探究了当前市场中内控审计治理的效果情况,进一步通过检验发现存在审计意见购买这个结果,并以此来分析影响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及审计功能发挥的原因。尝试打开由于内控审计的不可预测性导致的执业“黑箱”。第四,采用了学术和实务界共同认可的多种变量作为衡量内控审计监督、信息及质量的替代变量,避免了单一变量检验结果不稳定的情形,保证了结论的稳健性。第五,采用了机器学习中交叉检验的方法来对内控审计质量进行评估,尝试了突破现有延续财务报告审计质量衡量方式的局限性。由于内部控制审计的边界不局限于财务和会计活动,且公司内部控制的发展是领先于审计和会计职业及其理论发展的,因此必须采用新的评价方法来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进行评价。

唐静[10](2020)在《人感染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毒耐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感染高致病性 H7N9 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7N9,HPAIH7N9)病毒病例首次出现于2016年底的H7N9第五波疫情中,之后于2019年春再次出现。作为2013年出现的新型H7N9病毒的变异体,HPAI H7N9病毒的主要特征是其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裂解位点上出现多碱性氨基酸的插入,从而使H7N9病毒由低致病性禽流感(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LPAI)病毒转变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虽然人感染HPAI H7N9病例的死亡率与LPAI H7N9(“低致病”指对禽类而言)相似,但似乎前者的病情发展更快、临床症状更严重。截止到2020年4年27日,HPAIH7N9病毒已造成33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中16例死亡。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euraminidase inhibitors,NAIs)类药物是临床治疗H7N9禽流感病例的主要手段,但由于流感病毒易突变的特点,需对病毒的耐药性进行实时监测。本研究首次系统全面地对人感染HPAI H7N9病毒病例分离株进行NAIs耐药性研究。1、人感染HPAI H7N9禽流感病毒对NAIs的敏感性及突变位点的鉴定:首先对2016~2019年30株HPAI H7N9病例分离株进行神经氨酸酶抑制实验(Neuraminidase inhibition test,NAI test),结果发现 13%(4/30)的 HPAI H7N9病毒对NAIs敏感性降低,即具有表型耐药特征。同时,通过对病毒进行二代测序并对其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进行分析,发现23%(7/30)的病毒带有NAIs潜在耐药突变位点,即其NA蛋白上出现R292K、E119V和H274Y氨基酸突变。为研究上述NA氨基酸突变是否是引起HPAI H7N9病毒对NAIs耐药的原因以及是否影响病毒的复制,我们以HPAI H7N9 A/Guangdong/17SF006/2017病毒为骨架,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制备含上述潜在耐药突变位点的HPAIH7N9重组病毒以鉴定突变位点的生物学耐药性及对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发现,这3个氨基酸单点突变均可使HPAIH7N9病毒对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的敏感性降低或高度降低。含上述耐药突变位点的HPAI H7N9病毒均能在MDCK细胞中有效复制。NA R292K导致病毒复制水平略有下降(P<0.05),NA E119V和NA H274Y没有明显影响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复制能力(除了 NA274Y在96h条件下,病毒复制滴度下降,P<0.05)。NAE119D突变HPAI H7N9病毒在早期的复制水平与其敏感株相当,NA抑制实验结果显示其对扎那米韦敏感性高度降低。2、HPAI H7N9病毒耐药突变位点及其潜在补偿突变的产生:HPAI H7N9分离株中耐药株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季节性流感病毒和LPAI H7N9流感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本研究中这7例分离出耐药病毒的HPAI H7N9病例几乎均有明确的NAIs使用史。为研究耐药突变位点产生的原因,我们将对NAIs敏感的HPAI H7N9重组病毒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存在的情况下进行连续10次传代,之后对每组每一代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现奥司他韦用药组病毒NA蛋白上出现R292K、E119V突变,这与经NAIs治疗的HPAI H7N9病例分离株中的耐药突变位点基本一致,说明HPAI H7N9耐药突变与临床治疗时使用NAIs有关,用药过程中筛选出了耐药突变。此外,扎那米韦用药组病毒NA蛋白上出现了E119G突变。在用药情况下,重组病毒内部基因未发生氨基酸突变,而HA蛋白出现了 R238I,G151E,G234T和A146E等多个适应性氨基酸突变,甚至比NA突变出现更早,这些位点均位于HA蛋白晶体结构的HAI区域。考虑到我们上述第1点研究发现HPAI H7N9病毒发生的耐药突变并未显着降低其复制能力,HA突变的出现可能是补偿了 NA突变导致的复制能力下降。3、利用小鼠模型开展协同耐药位点研究:协同耐药位点研究发现NAI222L虽然本身不导致HPAI H7N9病毒耐药,但是其可以增加HPAI H7N9 E1 19V突变病毒的耐药程度。I222L-E119V双位点突变导致重组HPAI H7N9病毒对奥司他韦的IC50是其敏感株的306.34倍,是119V单位点突变病毒的3倍以上。携带NA222L-119V的HPAIH7N9在MDCK细胞中具有良好的复制能力,其峰值大于6log10TCID50/ml。我们用PR8内部基因制备了含上述突变位点的H7N9/PR8减毒重组病毒并用于小鼠实验,结果发现携带NA222L-119V的H7N9/PR8病毒可导致小鼠弥漫性肺炎,体重显着下降及死亡。NA-E119V使H7N9/PR8病毒对奥司他韦耐药,I222L-E119V使得病毒对奥司他韦具有协同耐药效应。总之,人感染HPAI H7N9病毒病例分离株中耐药株所占比例较高,病例在治疗过程中由于使用NAIs引起的NA关键位点氨基酸突变(R292K,E119V,H274Y)导致HPAI H7N9病毒对NAIs敏感性降低,但HPAI H7N9耐药株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复制能力和(H7N9/PR8)在小鼠中的致病性未明显降低,且有双位点协同耐药效应存在。因此,应该特别重视HPAI H7N9病毒的耐药监测及新抗病毒药物的研究。

二、2003 IC在中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 IC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1)越轨创新行为的结构及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越轨创新行为的概念与测量
        2.1.1 越轨创新行为的概念
        2.1.2 越轨创新行为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2.1.3 越轨创新行为的结构与测量
    2.2 越轨创新行为的形成因素
        2.2.1 领导因素
        2.2.2 组织因素
        2.2.3 个体因素
    2.3 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
        2.3.1 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
        2.3.2 越轨创新行为与外界反应
        2.3.3 越轨创新行为与团队创新绩效
        2.3.4 越轨创新行为与突破性创新产品
    2.4 越轨创新行为的研究评述
        2.4.1 未能基于组织规范理论解决越轨创新行为的结构和测量问题
        2.4.2 忽视了越轨创新行为差异化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情境边界
        2.4.3 忽视了越轨创新行为差异化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双刃剑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越轨创新行为的结构与测量
    3.1 问题提出
    3.2 文献综述
        3.2.1 越轨创新行为相关概念的测量借鉴
        3.2.2 越轨创新行为测量的现状与不足
        3.2.3 越轨创新行为的概念界定与维度识别
    3.3 量表题项生成
        3.3.1 初始测量题项生成
        3.3.2 内容充分性检验
    3.4 越轨创新行为结构的实证检验
        3.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3.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3.4.3 信效度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越轨创新行为对员工创新绩效差异化影响的情境边界研究
    4.1 问题提出
    4.2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构建
        4.2.1 个人-环境匹配理论的内容
        4.2.2 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在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应用
        4.2.3 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对本研究的支撑作用
    4.3 研究假设
        4.3.1 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
        4.3.2 组织创新氛围的调节作用
        4.3.3 领导权变激励的调节作用
        4.3.4 领导容错性的调节作用
    4.4 问卷设计与调查
        4.4.1 问卷设计
        4.4.2 测量工具
        4.4.3 预调查与问卷修正
        4.4.4 正式调查
    4.5 数据分析与结果
        4.5.1 信效度检验
        4.5.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5.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4.5.4 假设检验
        4.5.5 研究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越轨创新行为对员工创新绩效差异化影响的双刃剑机制研究
    5.1 问题提出
    5.2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构建
        5.2.1 资源保存理论“增益-减损”模型的内容
        5.2.2 资源保存理论“增益-减损”模型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应用
        5.2.3 资源保存理论“增益-减损”模型对本研究的支撑作用
    5.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5.3.1 越轨创新行为与员工创新绩效
        5.3.2 资源整合的正向中介作用
        5.3.3 自我损耗的负向中介作用
        5.3.4 个人声誉在资源整合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
        5.3.5 心理韧性在自我损耗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
        5.3.6 个人声誉对资源整合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
        5.3.7 心理韧性对自我损耗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
    5.4 问卷设计与调查
        5.4.1 问卷设计
        5.4.2 测量工具
        5.4.3 预调查与问卷修正
        5.4.4 正式调查
    5.5 数据分析与结果
        5.5.1 信效度检验
        5.5.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5.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5.5.4 假设检验
        5.5.5 研究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
    6.3 管理启示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第3章调查问卷
附录3 第4章预调查
附录4 第4章正式调查(时间点1)
附录5 第4章正式调查(时间点2)
附录6 第5章预调查
附录7 第5章正式调查(时间点1)
附录8 第5章正式调查(时间点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氯吡嘧磺隆抗体制备及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氯吡嘧磺隆农药残留现状分析
        1.1.1 氯吡嘧磺隆残留的现状及危害
        1.1.2 氯吡嘧磺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2 农药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2.1 农药抗原、抗体制备
        1.2.2 农药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3.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2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氯吡嘧磺隆半抗原、完全抗原制备
    2.1 材料
        2.1.1 试剂
        2.1.2 耗材
        2.1.3 仪器
    2.2 方法
        2.2.1 氯吡嘧磺隆半抗原的制备
        2.2.2 氯吡嘧磺隆完全抗原的制备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氯吡嘧磺隆半抗原的鉴定
        2.3.2 氯吡嘧磺隆完全抗原的鉴定
    2.4 本章结论
第三章 氯吡嘧磺隆单克隆抗体制备
    3.1 材料
        3.1.1 试剂
        3.1.2 耗材
        3.1.3 仪器
        3.1.4 动物和细胞
        3.1.5 缓冲液的制备
        3.1.6 抗体制备试剂
    3.2 方法
        3.2.1 器皿的准备
        3.2.2 小鼠免疫
        3.2.3 单克隆抗体制备
        3.2.4 间接竞争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3.2.5 单克隆抗体性质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氯吡嘧磺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3.3.2 icELISA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3.3.3 氯吡嘧磺隆单克隆抗体性质检测
    3.4 本章结论
第四章 氯吡嘧磺隆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建立及应用
    4.1 材料
        4.1.1 试剂
        4.1.2 耗材与溶液配制
        4.1.3 仪器
    4.2 方法
        4.2.1 酶标半抗原制备
        4.2.2 直接竞争ELISA方法的优化
        4.2.3 直接竞争ELISA方法建立和标曲绘制
        4.2.4 直接竞争ELISA方法应用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酶标半抗原鉴定
        4.3.2 直接竞争ELISA方法条件优化
        4.3.3 直接竞争ELISA方法建立
        4.3.4 直接竞争ELISA方法应用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氯吡嘧磺隆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5.1 材料
        5.1.1 试剂
        5.1.2 耗材与溶液配制
        5.1.3 仪器
    5.2 方法
        5.2.1 氯吡嘧磺隆试纸条的制备
        5.2.2 试纸条性能评价
        5.2.3 氯吡嘧磺隆试纸条应用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金标抗体的制备
        5.3.2 试纸条性能评价
        5.3.3 氯吡嘧磺隆试纸条应用
    5.4 本章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中国南海两种软珊瑚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和一种二萜合成酶的催化机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以及部分化合物的生源途径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一种肉芝软珊瑚属珊瑚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2.1 肉芝软珊瑚属(Sarcophyton)珊瑚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的研究近况
        2.1.1 西松烷二萜
        2.1.2 Sarcomililate型二萜
        2.1.3 Sarinfane型二萜
        2.1.4 Sarcotroane型二萜
        2.1.5 Capnosane型二萜
        2.1.6 Sarsolenane型二萜
        2.1.7 Lobane型二萜
        2.1.8 小结
    2.2 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ehrenbergi)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
        2.2.1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与结果讨论
        2.2.2 生物活性测试
        2.2.3 实验部分
第三章 2,11-Cyclized Cembranoids骨架化合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以两种Klyxum属珊瑚为例
    3.1 2,11-cyclized cembranoids的研究近况(2011-2020)
        3.1.1 2,11-cyclized cembranoids简介
        3.1.2 2,11-cyclized cembranoids立体化学和生物合成途径假说
        3.1.3 Solenopodin A类二萜
        3.1.4 Labiatin A类二萜
        3.1.5 Eunicellins类二萜
        3.1.6 小结
    3.2 软珊瑚Klyxum flaccidum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3.2.1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与结果讨论
        3.2.2 生物活性测试
        3.2.3 实验部分
第四章 来自放线菌Catenulispora acidiphila的二萜合成酶Catenul-14-en-6-ol Synthase的生物合成机理研究
    4.1 萜类的生物合成
        4.1.1 萜类的定义
        4.1.2 异戊二烯焦磷酸 (IPP)的形成——甲羟戊酸 (Mevalonate,缩写为MVA)和非甲羟戊酸途径
        4.1.3 C_5单元的聚合
        4.1.4 萜类合成酶
        4.1.5 同位素标记技术在探究二萜合成酶生物合成机理的应用
    4.2 来自放线菌Catenulisporaacidiphila的二萜合成酶Catenul-14-en-6-ol Synthase的生物合成机理研究
        4.2.1 前言
        4.2.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2.3 实验部分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重要化合物谱图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
        1.1.1 几个机缘
        1.1.2 初步推断
    1.2 研究问题
        1.2.1 研究问题的孕育
        1.2.2 研究问题的确立
    1.3 概念界定
        1.3.1 数学评优课
        1.3.2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1.4 研究背景
        1.4.1 通过优秀课评比推动教师发展:中国特色待阐扬
        1.4.2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新征程
        1.4.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相关研究正蓬勃
    1.5 研究意义
        1.5.1 增益中国数学教育教研的特色
        1.5.2 丰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1.5.3 引导数学教师备好课、上好课
        1.5.4 支持教研员有效组织教研指导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文献主题的设计与组织
    2.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2.2.1 优质数学课堂特征维度
        2.2.2 已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3 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2.3.1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2.3.2 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
    2.4 关于数学课例研究
        2.4.1 数学课例研究的过程与特点
        2.4.2 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方法论:实践现象学
        3.1.1 本研究的基本定位和范式取向
        3.1.2 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特点
        3.1.3 方法论的规划选取和基本含义
        3.1.4 来自实践现象学的多层次启发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3.2.1 积累与感悟已有认识
        3.2.2 体验与洞见真实活动
        3.2.3 反思与直观活动本质
    3.3 研究方法与对象
        3.3.1 观察法
        3.3.2 访谈法
        3.3.3 出声思维
        3.3.4 自我反思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3.4.1 资料的汇总与归类
        3.4.2 资料的理解与反思
        3.4.3 资料的提炼与呈现
    3.5 研究效度与伦理
        3.5.1 研究的效度
        3.5.2 研究的伦理
    3.6 论文结构与写法
        3.6.1 论文的结构
        3.6.2 论文的写法
第4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4.1 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
        4.1.1 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
        4.1.2 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
        4.1.3 小结:“烤”
    4.2 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
        4.2.1 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
        4.2.2 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
        4.2.3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
        4.2.4 小结:“吃橘子”
    4.3 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
        4.3.1 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
        4.3.2 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4.3.3 小结:“境与径”
    4.4 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
        4.4.1 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
        4.4.2 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
        4.4.3 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
        4.4.4 小结:“神来之笔”
    4.5 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
        4.5.1 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
        4.5.2 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
        4.5.3 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
        4.5.4 小结:“出彩”
    4.6 “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
        4.6.1 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
        4.6.2 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
        4.6.3 小结:“陪伴”
    4.7 本章总结
第5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5.1 参赛教师的主要发展
        5.1.1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5.1.2 磨课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5.1.3 磨后反思中的能力发展
        5.1.4 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
        5.1.5 小结:“名师之智”
    5.2 教研员的主要发展
        5.2.1 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
        5.2.2 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
        5.2.3 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
        5.2.4 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
        5.2.5 小结:“教研之慧”
    5.3 专家教师的主要发展
        5.3.1 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
        5.3.2 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
        5.3.3 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
        5.3.4 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
        5.3.5 小结:“专家之谋”
    5.4 研究者的主要发展
        5.4.1 作为“局内人”的诸多发展
        5.4.2 作为“局外人”的诸多发展
        5.4.3 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
        5.4.4 小结:“科研之思”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1.1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6.1.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6.2 启示:“尚在起点的探索”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体建构)》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附录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行的是路,知的是情

(5)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网络关系与绩效 ——基于创新倾向一致性的调节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总体思路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理论基础
        2.1.1 资源基础理论
        2.1.2 社会网络理论
        2.1.3 知识管理理论
    2.2 文献回顾
        2.2.1 研发强度研究回顾
        2.2.2 网络关系研究回顾
        2.2.3 创新倾向一致性相关研究
        2.2.4 绩效的相关研究回顾
    2.3 变量间关系研究述评
        2.3.1 研发强度与绩效的相关研究
        2.3.2 研发强度、网络关系在创新管理中的相关研究
        2.3.3 研发强度、网络关系、绩效与创新倾向一致性关系的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与绩效:探索性案例分析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逻辑与研究问题
        3.1.2 研究方法的选择
        3.1.3 案例选择
        3.1.4 数据收集
    3.2 案例分析
        3.2.1 信度和效度
        3.2.2 数据处理与呈现
    3.3 分析结果
        3.3.1 基于理论回顾和案例研究的核心构念界定
        3.3.2 基于案例研究的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与绩效: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 假设提出
        4.1.1 研发强度与绩效
        4.1.2 研发强度与网络关系
        4.1.3 网络关系与绩效
        4.1.4 网络关系的中介作用
        4.1.5 创新倾向一致性的调节作用
    4.2 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总结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设计
    5.1 问卷设计的原则
    5.2 问卷设计的流程
    5.3 样本选取
    5.4 变量度量
        5.4.1 研发强度的度量维度及方法
        5.4.2 网络关系的度量维度及方法
        5.4.3 创新倾向一致性的测量
        5.4.4 高科技新创企业绩效的维度与测量
    5.5 选择控制变量
    5.6 预调研及问卷修正
        5.6.1 预试问卷的信度分析
        5.6.2 预试问卷的效度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6.1 正式调研问卷的样本描述性统计
    6.2 正式问卷的信度分析
    6.3 正式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6.4 正式问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6.5 相关性分析
    6.6 假设检验
        6.6.1 主效应检验
        6.6.2 中介效应检验
        6.6.3 调节效应检验
        6.6.4 创新倾向一致性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7.1 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对绩效影响的讨论
    7.2 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对网络关系影响的讨论
    7.3 网络关系的中介作用讨论
    7.4 创新倾向一致性的调节作用讨论
    7.5 创新倾向一致性对网络关系中介作用的调节作用讨论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性
    8.3 实践启示
    8.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科技新创企业运营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大纲
附录3 变量简写(缩写)表
附表4 图目录
附录5 表目录
致谢

(6)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长效治理的必要性
        1.1.2 农户分化为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带来新的挑战
        1.1.3 适应性制度变迁是应对农户分化挑战的可行路径
        1.1.4 理顺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是探索适应性制度变迁路径的前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概念演进
        1.3.2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治理机制研究
        1.3.3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测度研究
        1.3.4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1.3.5 农户分化对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
        1.3.6 制度变迁对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
        1.3.7 农户分化驱动制度变迁的相关研究
        1.3.8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重要概念界定
        2.1.1 农户分化
        2.1.2 制度及制度变迁
        2.1.3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
        2.2.2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2.2.3 公共物品博弈模型
        2.2.4 社会分层理论
        2.2.5 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2.2.6 社会动力学理论
        2.2.7 集体行动理论
第三章 农户分化、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理论逻辑分析
    3.1 农户分化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
    3.2 制度变迁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
        3.2.1 变异:观念变革—偏好改变与共同知识裂变—农田灌溉系统治理
        3.2.2 选择:规则制定博弈—价值整合与行为协调—农田灌溉系统治理
        3.2.3 遗传:规则稳态化—跨期承诺—农田灌溉系统治理
    3.3 农户分化、制度变迁对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联合影响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4.1 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的历史沿革
        4.1.1 农户分化的历史演变
        4.1.2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运行规则的历史沿革
        4.1.3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的宏观特征及其治理历史脉络
    4.2 农户分化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4.2.1 农户分化的测度
        4.2.2 农户分化的现状分析
    4.3 制度变迁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4.3.1 制度变迁的测度
        4.3.2 制度变迁的现状分析
    4.4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测度与现状分析
        4.4.1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测度
        4.4.2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现状分析
    4.5 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面临的挑战
        4.5.1 农户分化背景下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难度有增无减
        4.5.2 通过制度变迁实现农户分化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长效治理的协同相容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典型案例与实证分析
    5.1 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典型案例
        5.1.1 方法选择
        5.1.2 案例选择
        5.1.3 资料收集与范畴提炼
        5.1.4 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案例分析
    5.2 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5.2.1 研究假说
        5.2.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5.2.3 基准模型构建、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2.4 内生性检验
        5.2.5 稳健性检验与安慰剂检验
        5.2.6 异质性分析
        5.2.7 拓展性讨论:农户分化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
        5.2.8 作用渠道分析
    5.3 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的数值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典型案例与实证分析
    6.1 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典型案例
        6.1.1 方法选择与案例选择
        6.1.2 资料收集与范畴提炼
        6.1.3 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案例分析
    6.2 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6.2.1 研究假说
        6.2.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6.2.3 基准模型构建、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6.2.4 内生性检验
        6.2.5 稳健性检验与安慰剂检验
        6.2.6 异质性分析
        6.2.7 拓展性讨论:不同规则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6.2.8 作用渠道分析
    6.3 制度变迁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的数值模拟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制度变迁中介作用下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典型案例与实证分析
    7.1 制度变迁中介作用下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典型案例
        7.1.1 方法选择与案例选择
        7.1.2 资料收集与范畴提炼
        7.1.3 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运行制度变迁的案例分析
    7.2 制度变迁中介作用下农户分化影响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计量检验
        7.2.1 研究假说
        7.2.2 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的关系检验
        7.2.3 制度变迁的中介作用检验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精准识别长效治理制约因素建立健全治理绩效评价体系
        8.2.2 统筹农户灌排需求推进设施提档升级
        8.2.3 引导管护模式改革鼓励治理机制创新
        8.2.4 加强基层集体行动能力建设重构村庄公共事务合作基础
        8.2.5 整合多元农户主体优势资源支持基层灌排制度自主创新
        8.2.6 探索基层灌排治理经验推广扩散典型治理模式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Screening Genes from Whole Genomic Sequencing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Economic Traits in the Goat (Capra Hircus)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Some Chinese Goat Breeds"(论文提纲范文)

The Funding
Acknowledgements
LIST OF ABBREVIATIONS
SUMMARY
CHINESE SUMMARY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Hypothesis
    1.2. The aims of the present study
    1.3. References
2. REVIEW OF LITERATURE
    2.1. Biodiversity of Animal Genetic Resources (AnGR)
    2.2. The role of small ruminants in the world
    2.3. The Goat (Capra Hircus)
        2.3.1. Scientific classification (Taxonomic Position) for goat
        2.3.2. Distribution of goat to the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world
        2.3.3. The immigration of goat following domestication
        2.3.4. The vital role played by goat
        2.3.4.1. The meat of goat
        2.3.4.2. The milk of goat
        2.3.4.3. The fibre (hair/cashmere) of goat
        2.3.4.4. Using goat for land clearing
        2.3.4.5. Using goat for medical training
    2.4. Modern domestic goat
    2.5. Importance of goat
    2.6.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genetic diversity in goat
    2.7. Assess the genetic resources of indigenous goat populations
    2.8. Natural selection (NS) and artificial selection (AS) in goat
    2.9. The concept of genetic improvement
        2.9.1. Quantitative Traits
        2.9.2. Breeding value
    2.10. Molecular tools for measuring biodiversity
        2.10.1. The high-density of SNP genotyping
        2.10.1.1. Maxam and Gilbert sequencing
        2.10.1.2.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SNP-chips and genotyping"
        2.10.1.3. Third-Generation "Single-molecule real-time (SMRT)"
    2.11. Outcomes of utilizing advanced molecular tools in animal breeding
        2.11.1.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
        2.11.2. The global usefulness of high throughput SNP (SNP panels)
        2.11.3. Scanning the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sequence
        2.11.4. Identification of Candidate genes related to important traits
        2.11.5. Detec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2.11.6. Obtaining the Whole-genome sequencing (WGS)
        2.11.6.1. The Genome-Wide Studies(GWS)
        2.11.6.1.1.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
    2.12. Signatures of selection (SS)
        2.12.1. Detection of several signatures of selection (SS)
    2.13. Selective Sweeps
    2.14. Genomic selection (GS)
        2.14.1. The methodology of genomic selection (GS)
        2.14.2. Advantages of Genomic selection (GS)
        2.14.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omic selection (GS) and linkage disequilibrium (LD)
    2.15. The guilt by association (GBA)
    2.16. Recent genome studies on goat
        2.16.1. The fertility in goat
        2.16.1.1. Candidate genes affecting goat reproduction
        2.16.1.2. Litter size (LS)
        2.16.2. Body conformation (BF),dimensions, production and quality
        2.16.2.1. Body measurements (BM)
        2.16.2.2. Body condition score (BCS)
        2.16.2.3. Body size(BS)
        2.16.2.4.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2.16.2.4.1. The rib-eye area (REA) or (longissimus dorsi)
        2.16.2.5. Candidate genes related to goat meat and quality
        2.16.3. Goat Milk production
        2.16.4. Goat Diseases
        2.16.5. Goat hair/cashmere
        2.16.6. Goat Adaptation Traits
        2.16.6.1. The adaptation
        2.16.6.2. Candidate genes related to the adaptation traits
    2.17. Analysis method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omic selection (GS)
        2.17.1. Sweep analysis for SNPs and genes
        2.17.2. Fixation Index (F_(ST))
        2.17.3. Inbreeding coefficients (IC)
        2.17.3.1. Based on the excess of homozygosity (F_(EH))
        2.17.3.2. VanRaden (F_(VR))
        2.17.3.3. Leutenneger (F_(LEUT))
        2.17.3.4. Runs of homozygosity-ROH (F_(ROH))
        2.17.4. Pedigree-based inbreeding (F_(PED))
        2.17.5. HapFLK statistics
        2.17.6. REHH and XP-EHH statistics
        2.17.7. The extent of linkage disequilibrium (LD)
        2.17.8. Metrics of Genetic diversity
        2.17.8.1. Average Minor Allele Frequency (MAF) and Proportion of polymorphic SNPs (PN)
        2.17.8.2. Average of genetic distance
        2.17.9. Detection of Selective sweeps
    2.18. Traits of concern in the current work
        2.18.1. Experiment 1:Body measurements and body indices
        2.18.1.1. Body Measurements (BM)
        2.18.1.2. Body Indices (BI)
        2.18.1.3. The aim of the experiment(1)
        2.18.2. Experiment 2:Evaluation of morphological traits and physiological variables
        2.18.2.1. The aim of the experiment(2)
        2.18.3. Experiment 3:Assessment of hair and cashmere properties
        2.18.3.1. The aim of the experiment(3)
        2.18.4. Experiment 4: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economic traits
        2.18.4.1. The aim of the experiment(4)
    2.19. References
3. MATERIALS AND METHODS
    3.1. Experiment 1: Body measurements and body indices
        3.1.1. History of goat breeds in the current study
        3.1.2. The Selected Animals and Location
        3.1.3. Housing, Feeding and mating
        3.1.3.1. Housing
        3.1.3.2. Feeding
        3.1.3.3. Mating
        3.1.4. The concerning traits
        3.1.4.1. Body Measurements (BM)
        3.1.4.2. Body Indices (BIs)
        3.1.5. Methods of measurements
        3.1.6. Statistical Analysis
        3.1.6.1. Data analysis
        3.1.6.2.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3.2. Experiment 2:Evaluation of morphological traits and physiological variables
        3.2.1. The morphological traits of concern
        3.2.2. Methods of measurements
        3.2.2.1. Qualitative Traits
        3.2.2.1.1. Colour
        3.2.2.1.2. Horn shape and horn orientation
        3.2.2.1.3. Measurements of horn and ear
        3.2.2.1.4. Hair traits
        3.2.2.1.4.1. Collection of hair samples for testing length and diameter
        3.2.2.1.5. Some primary and secondary traits
        3.2.2.1.5.1. Wattles, front hair, and beard
        3.2.2.1.5.2. Rump angle
        3.2.2.1.5.3. Hind Leg Angulation
        3.2.2.1.6. Physiological variables
        3.2.2.2. Quantitative Traits
        3.2.2.2.1. Linear body measurements (LBM)
        3.2.2.2.1.1. Using LBM to predict body weight and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3.2.2.2.2. Body Condition Score (BCS)
        3.2.2.2.3. Measuring of testicles
        3.2.2.2.4. Statistical Analysis
    3.3. Experiment 3:Assessment of hair and cashmere properties
        3.3.1. Animals
        3.3.2. Traits of concern
        3.3.3. Fibre length and diameter
        3.3.4. Cashmere quality testing
        3.3.5. Type of hair
        3.3.6. The measurements of cortical cells
        3.3.7. Statistical Analysis
    3.4. Experiment 4: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economic traits
        3.4.1. Screening genes from whole genomic sequencing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economic traits
        3.4.1.1. DNA isolation and manipulation
        3.4.1.2. Whole-genome sequencing and genetic variant mapping
        3.4.1.3. Sequence quality checking
        3.4.1.4. Annot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NPs
        3.4.1.4.1. Annot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3.4.1.4.2.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calling
        3.4.1.5. Genetic structure
        3.4.1.6. Selective sweep analysis
        3.4.1.7. Statistical Model for Genomic Evalu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3.4.2. Screening the insertion/ deletion (Indels) and their related to economic traits
        3.4.2.1. Screening, annot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Indels
        3.4.3. Investigating the candidate Indel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body dimensions traits
        3.4.3.1. Animals
        3.4.3.2. Sampling and DNA isolation
        3.4.3.3. Selection theory of Indels
        3.4.3.4. 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 (KASP)
        3.4.3.5. The body dimensions of concern
        3.4.3.6. Statistical and association analysis
        3.4.4. Candidate genes
        3.4.4.1. Kit gen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oat colour
        3.4.4.1.1. DNA isolation
        3.4.4.1.2. Amplification
        3.4.4.1.3. Sequencing and genotyping
        3.4.4.1.4. The trait of concern
        3.4.4.1.5. Statistical Analysis
        3.4.4.2. EGLN-1 gen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goat adaption
        3.4.4.2.1. DNA isolation
        3.4.4.2.2. Amplification
        3.4.4.2.3. Sequencing and genotyping
        3.4.4.2.4. The traits of concern
        3.4.4.2.5. Statistical Analysis
        3.4.4.3. FGF-5 gen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hair/ cashmere traits
        3.4.5. Genetic variability in fertility traits
        3.4.5.1. The traits of concern
        3.4.5.2. Statistical Analysis
        3.4.5.3. Genetic variability
    3.5. References
4. RESULTS
    4.1. Experiment 1: Body measurements and body indices
        4.1.1. Body Measurements (BM)
        4.1.1.1. Values of body measurements
        4.1.1.1.1. Saanen milk goat (SMG)
        4.1.1.1.2. Black Boer x Dazu black goat (BBxDBG)
        4.1.1.1.3. Hechuan white goat (HWG)
        4.1.1.1.4. Dazu black goat (DBG)
        4.1.1.1.5. Inner Mongolia cashmere (IMCG)
        4.1.1.1.6. IMCGxDBG cross (F_1)
        4.1.1.1.7. F_1xF_1 double cross (F_2)
        4.1.1.2.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s)
        4.1.2. Body Indices (BIs)
        4.1.2.1. Values of body indices
        4.1.2.1.1. Saanen milk goat (SMG)
        4.1.2.1.2. Black Boer x Dazu black goat (BBxDBG)
        4.1.2.1.3. Hechuan white goat (HWG)
        4.1.2.1.4. Dazu black goat (DBG)
        4.1.2.1.5. Inner Mongolia cashmere (IMCG)
        4.1.2.1.6. IMCGxDBG Cross (F_1)
        4.1.2.1.7. F_1 x F_1 double cross (F_2)
        4.1.2.2. Indices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s)
        4.1.3. Correlations
        4.1.3.1. Between body measurements (BM)
        4.1.3.1.1. Saanen milk goat (SMG)
        4.1.3.1.2. Black Boer x Dazu black goat (BBxDBG)
        4.1.3.1.3. Hechuan white goat (HWG)
        4.1.3.1.4. Dazu black goat (DBG)
        4.1.3.1.5. Inner Mongolia cashmere (IMCG)
        4.1.3.1.6. IMCGxDBG Cross (F_1)
        4.1.3.1.7. F_1xF_1 double cross (F_2)
        4.1.3.2. Between body indices (BIs)
        4.1.3.2.1. Saanen milk goat (SMG)
        4.1.3.2.2. Black Boer x Dazu black goat (BBxDBG)
        4.1.3.2.3. Hechuan white goat (HWG)
        4.1.3.2.4. Dazu black goat (DBG)
        4.1.3.2.5. Inner Mongolia cashmere (IMCG)
        4.1.3.2.6. IMCGxDBG cross (F_1)
        4.1.3.2.7. F_1xF_1 double cross (F_2)
        4.1.4.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4.2. Experiment 2:Evaluation of morphological traits and physiological variables
        4.2.1. Qualitative traits
        4.2.1.1. Coat colour
        4.2.1.2. Skin colour
        4.2.1.3. Horn colour
        4.2.1.4. Presence, shape and orientation of horns
        4.2.1.5. Measurements of horn and ear
        4.2.1.6. Ear shape and size
        4.2.1.7. Hair length, type, appearance and colour pattern
        4.2.1.8. Hair length and diameter
        4.2.1.9. Wattles, front hair and beard
        4.2.1.10. Rump angle
        4.2.1.11. Hind Leg Angulation
        4.2.1.12. Physiological variables
        4.2.2. Quantitative traits
        4.2.2.1. Liner Body Measurements (LBM)
        4.2.2.2. Using LBM to predict some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4.2.2.3. Body Condition Score (BCS)
        4.2.2.4. Measurement of testicles
    4.3. Assessment of hair and cashmere properties "Experiment 3"
        4.3.1. Fibre length and diameter
        4.3.1.1. The hair (guard hair)
        4.3.1.2. The cashmere (down fibre)
        4.3.2. Cashmere fibre quality traits
        4.3.3. Cortical cells dimensions
        4.3.4. Type of hair
    4.4. Experiment 4: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economic traits
        4.4.1. Screening genes associated with economic traits from the whole sequenced genome
        4.4.1.1. DNA isolation
        4.4.1.2. Sequencing results and quality checking
        4.4.1.3. Annot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NPs
        4.4.1.3.1. Variation discovery
        4.4.1.3.2.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of SNPs for the studied goat breeds
        4.4.1.4. Variant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genetic structure
        4.4.1.5. Selective sweep analysis,candidate regions and candidate genes
        4.4.1.6. Kyoto encyclopa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 and gene ontology (GO) pathways
        4.4.2. Screening the insertion/ deletion (Indels) as related to economic traits
        4.4.2.1. Screening and Analysis of Indels
        4.4.2.2. Gene ontology (GO) pathways
        4.4.3. Investigating candidate Indels and their association body dimensions
        4.4.3.1. Population analysis for the three candidate Indels
        4.4.3.2. Association analysis for candidate Indels associated with body dimensions
        4.4.4. Candidate genes
        4.4.4.1. Kit gen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oat colour
        4.4.4.2. EGLN-1 gen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adaption
        4.4.4.3. FGF-5 gen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hair/ cashmere traits
        4.4.5. Genetic variability in fertility traits
    4.5. References
5. DISCUSSION
    5.1. Experiment 1: Body measurements and body indices
        5.1.1. Body Measurements (BM)
        5.1.2. Body Indices (BIs)
        5.1.2.1. Weight indices
        5.1.2.2. Cephalic index (IC)
        5.1.2.3. Pectoral Index (PI)
        5.1.2.4. Width slope (WS)
        5.1.2.5. Body index (IB), Pelvic index (IP) and Proportionality (IPr)
        5.1.2.6. The compact indices(CI-1 and CI-2)
        5.1.2.7. Metacarpo-costal (IMC)
        5.1.2.8. Dactyl thorax (DTI) and Longitudinal pelvic (IPL)
        5.1.2.9. Thoracic development (TD)
        5.1.2.10. Baron and Crevat (BC)
        5.1.2.11. Length index (LI) and Area Index (AI)
        5.1.3. Correlations
        5.1.4.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5.2. Experiment 2:Evaluation of morphological traits and physiological variables
        5.2.1. Qualitative traits
        5.2.1.1. Colour
        5.2.1.2. Horns and ears
        5.2.1.3. Hair traits
        5.2.1.4. Wattles, front hair and beard
        5.2.1.5. Rump angle
        5.2.1.6. Hind Leg Angulation
        5.2.1.7. Physiological variables
        5.2.2. Quantitative traits
        5.2.2.1. Liner Body Measurements (LBM)
        5.2.2.2. Using LBM to predict some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5.2.2.3. Body Condition Score (BCS)
        5.2.2.4. Measurement of testicles
        5.2.3. Morphological traits as a tool to support the molecular genetic investigations
    5.3. Experiment 3:Assessment of hair and cashmere properties
        5.3.1. Fibre length and diameter
        5.3.1.1. The hair (guard hair)
        5.3.1.2. The cashmere (down fibre)
        5.3.2. Cashmere fibr equality traits
        5.3.3. Cortical cells dimensions
    5.4. Experiment 4: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economic traits
        5.4.1. Screening genes from the whole sequenced genome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economic traits
        5.4.2. Screening the insertion/ deletion (Indel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economic traits
        5.4.2.1. Limitations
        5.4.3. Investigating candidate Indel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body dimensions
        5.4.4. Candidate genes
        5.4.4.1. Kit gen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oat colour
        5.4.4.2. EGLN-1 gen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adaption
        5.4.4.3. FGF-5 gen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hair/ cashmere traits
        5.4.5. Genetic variability and fertility traits
        5.4.6. Genetic background of concern traits
        5.4.6.1. Genetic background of coat colour
        5.4.6.2. Genetic background of skin colour
        5.4.6.3. Presence, shape and orientation of horns
        5.4.6.4. Ear shape and size
        5.4.6.5. Genetic background of fibre traits
        5.4.6.6. Genetic background of LBM
        5.4.6.7. Genetic background of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5.4.6.8. Genetic background of BCS
        5.4.6.9. Measuring of testicles
    5.5. References
6. CONCLUSIONS
    6.1. Experiment 1:Body measurements and body indices
    6.2. Experiment 2:Evaluation of morphological traits and physiological variables
    6.3. Experiment 3:Assessment of hair and cashmere properties
    6.4. Experiment 4: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economic traits
    6.5. Future suggestion

(8)商业模式创新视角下我国半导体产业“突围”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相关理论
    (一)商业模式创新
    (二)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三)商业模式创新对于后发企业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
    (一)案例研究设计
    (二)案例选择
    (三)数据收集与三角验证
    (四)数据分析
四、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商业模式特征
    (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两次生态革命
    (二)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商业分工模式演变
        1. 集成器件制造(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IDM)模式
        2. 无工厂芯片供应商(Fabless)模式
        3. 代工厂(Foundry)模式
五、案例分析与发现:台积电与三星
    (一)台积电的商业模式创新
    (二)三星的商业模式创新
六、案例分析与发现:芯恩与长光
    (一)中国情境下“分工体系重构”的实现途径——“创新联合体”
    (二)中国情境下“需求错位”的实现途径——“差异化需求”
七、推演与展望
八、小结

(9)内部控制审计功能与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1.2.1 内部控制
        1.2.2 内部控制审计
        1.2.3 审计监督、信息与保险功能
        1.2.4 内部控制审计质量
    1.3 概念框架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章节安排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意义
2 文献回顾
    2.1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
        2.1.1 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区别与联系
        2.1.2 整合审计的研究综述
    2.2 内部控制审计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
        2.2.1 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因素
        2.2.2 内部控制审计的经济后果
        2.2.3 内部控制审计市场反应
    2.3 内部控制审计质量
        2.3.1 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行业监管
        2.3.2 审计师与客户关系
        2.3.3 审计意见购买
    2.4 现有研究文献评价
3 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3.1 公司外部审计的职能
    3.2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发展
        3.2.1 国外内部控制审计发展历程
        3.2.2 国内内部控制审计发展
    3.3 监管环境的发展与变革
        3.3.1 金融监管发展与需求
        3.3.2 法律环境建设
    3.4 理论基础
        3.4.1 审计需求理论
        3.4.2 政府监管理论
        3.4.3 不完全契约理论
        3.4.4 有效市场理论
    3.5 理论分析框架
4 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监督功能
    4.1 研究背景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3 研究设计
        4.3.1 实证模型
        4.3.2 变量定义
        4.3.3 数据来源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多元回归分析
    4.5 拓展性检验
    4.6 小结与结论
5 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信息功能
    5.1 研究背景
    5.2 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
    5.3 研究假设
    5.4 研究设计
        5.4.1 实证模型
        5.4.2 变量定义
        5.4.3 数据来源
    5.5 检验结果
        5.5.1 描述性统计
        5.5.2 单变量分析
        5.5.3 多元回归结果
    5.6 稳健性检验
    5.7 本章小结
6 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保险功能
    6.1 研究背景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6.2.1 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费用
        6.2.2 内控缺陷对法律风险中介效应的影响
    6.3 模型设定与实证方案
        6.3.1 样本选择
        6.3.2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回归结果分析
        6.4.3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6.5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法律风险
        6.5.1 研究假设与模型
        6.5.2 检验结果
    6.6 本章结论与启示
7 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审计功能实现
    7.1 本章背景与预期贡献
        7.1.1 研究背景
        7.1.2 预期贡献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7.3 研究设计
        7.3.1 实证模型与变量定义
        7.3.2 样本选择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描述性统计
        7.4.2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7.4.3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7.5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
        7.5.1 研究假设与模型
        7.5.2 检验结果
        7.5.3 进一步分析
        7.5.4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人感染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毒耐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1.人感染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毒
    2.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及耐药位点
二.材料与方法
    1.病毒
        1.1 野生型HPAI H7N9病毒
        1.2 HPAI H7N9重组病毒的制备
        1.3 H7N9/PR8重组病毒的制备
    2.细胞
        2.1 MDCK细胞的培养
        2.2 293T细胞的培养
    3.病毒测序及分析
        3.1 Sanger测序
        3.2 二代测序
        3.3 突变位点混合氨基酸比例分析
    4.流感病毒NA活性及其活性抑制的测定方法
    5.潜在NAIs耐药突变位点的筛选
    6.病毒滴定(TCID_(50))及生长曲线
        6.1 病毒滴定
        6.2 生长曲线
    7.NAIs诱导HPAI H7N9病毒氨基酸突变
    8.HA、NA蛋白上氨基酸突变位点标记及展示
    9.小鼠实验
        9.1 麻醉及感染
        9.2 解剖及取材
        9.3 小鼠灌胃给药
        9.4 组织研磨及病毒载量测定
        9.5 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
        9.6 病理学实验
    10.统计学分析
    11.生物安全
    12.主要试剂耗材及实验仪器设备
三.结果
    第一部分 HPAI H7N9病毒药物敏感性及耐药位点的鉴定
        1.HPAI H7N9野毒株耐药表型鉴定
        2.HPAI H7N9野毒株潜在耐药突变位点的筛选
        3.重组HPAI H7N9病毒制备成功
        4.HPAI H7N9病毒耐药位点的鉴定
        5.HPAI H7N9耐药株在哺乳动物细胞上的生长情况
        6.NA耐药位点在N9晶体结构中的展示
        7.HA上多碱性氨基酸对HPAIH7N9耐药株复制的影响
    第二部分 HPAIH7N9重组病毒在NAIs作用下出现适应性突变
        1.内部基因未出现氨基酸突变
        2.NA蛋白上出现R292K、E119V/G氨基酸突变
        3.HA蛋白上出现多个氨基酸突变
        4.HA蛋白的氨基酸突变聚集在HA1区域
    第三部分 N9 1222L- E119V双位点突变的协同耐药作用
        1.HPAI H7N9病毒NAI222L突变对E119V位点有协同耐药作用(体外)
        2.NA222L-119V双位点突变HPAIH7N9病毒在MDCK细胞上复制良好
        3.H7N9/PR8重组病毒制备成功
        4.rg006NA/PR8、rg006NA119V/PR8、rg006NA222L-119V/PR8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
        4.1 体重减轻及致死率
        4.2 在小鼠呼吸道中复制水平
        4.3 对小鼠的感染能力
        4.4 肺炎情况及抗原分布
        5.rg006NA/PR8、 rg006NA119V/PR8、 rg006NA222L-119V/PR8病毒在小鼠上的耐药性
        5.1 体重损失及死亡率
        5.2 肺病毒载量
        5.3 肺炎情况及抗原分布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七.综述 Research Progress on Human Infection with Avian Influenza H7N9 Virus
    参考文献
八.致谢
九.博士生期间科研成果
十.个人简历

四、2003 IC在中国(论文参考文献)

  • [1]越轨创新行为的结构及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 万鹏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2]氯吡嘧磺隆抗体制备及免疫分析方法研究[D]. 盈盈.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中国南海两种软珊瑚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和一种二萜合成酶的催化机理探究[D]. 李耿.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1(08)
  • [4]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D]. 朱晨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5]高科技新创企业研发强度、网络关系与绩效 ——基于创新倾向一致性的调节效应研究[D]. 葛晶. 吉林大学, 2021(01)
  • [6]农户分化、制度变迁与基层农田灌溉系统治理绩效[D]. 秦国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Screening Genes from Whole Genomic Sequencing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Economic Traits in the Goat (Capra Hircus)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Some Chinese Goat Breeds"[D]. Ahmed Abdelkader Saleh Abdelsadek. 西南大学, 2021
  • [8]商业模式创新视角下我国半导体产业“突围”之路[J]. 吴晓波,张馨月,沈华杰. 管理世界, 2021(03)
  • [9]内部控制审计功能与质量研究[D]. 仉立文.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10]人感染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毒耐药研究[D]. 唐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2)

标签:;  ;  ;  ;  ;  

2003 中国集成电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