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小麦高抗条锈病小麦新材料中醇溶蛋白条带分析

集结小麦高抗条锈病小麦新材料中醇溶蛋白条带分析

一、源于节节麦的高抗条锈小麦新材料的醇溶蛋白带谱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魏国荣,刘薇,王琳,康振生,赵杰[1](2021)在《陕西关中地区节节麦上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与毒性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掌握节节麦上小麦条锈菌的群体结构,对采自陕西关中8个点40个小麦田间的节节麦锈病标样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从分离到的40个小麦条锈菌菌株在19个中国鉴别寄主上共鉴定出6种生理小种共30个,包括CYR34(25%)、CYR33(5%)、CYR32(35%)、Hy-30(5%)、Hy-101(2.5%)和Su11-24(2.5%);未知小种10个(25%),CYR34和CYR32比例较高,为优势小种类型。在28个小麦Yr单基因系上鉴定出33个不同的毒性类型VP1~VP33,对其中23个Yr基因表现有毒性。因此,节节麦上的小麦条锈菌小种类型和毒性类型均很丰富。

邹梦雯[2](2020)在《节节麦-小麦渐渗系KF21籽粒增大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Triticum aestivum,2n=6x=42,AABBDD)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问题一直是研究人员们关注的重点。研究表明普通小麦是由栽培二粒小麦(T.dicoccum,2n=4x=28,AABB)和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2n=14,DD)杂交加倍形成的。在普通小麦群体中,D亚基因组遗传多样性远远的低于A和B亚基因组,已成为改良普通小麦的瓶颈,普通小麦D亚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亟待提高。目前,远缘杂交是将外源优良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的主要途径。节节麦是普通小麦D基因组的祖先种,且在节节麦野生群体中,含有丰富的与产量和抗性相关的优良基因,是改良小麦的重要基因资源。在前期的研究中,利用普通小麦周麦18与节节麦T015杂交、回交的方法,获得了一个节节麦-小麦渐渗系群体,其中的一个渐渗系材料KF21,其籽粒大小和粒重在连续3年5个环境条件下均比轮回亲本周麦18显着增加,然而其籽粒增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节节麦-小麦渐渗系材料KF21及其轮回亲本周麦18为研究材料,利用形态学、细胞学和基因组学方法,揭示KF21籽粒增大的的分子机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渐渗系材料特征。对渐渗系材料KF21的表型性状进行观察和统计,其幼苗表型和穗型类似于节节麦,茎秆呈紫红色,穗轴较长,小穗壳偏硬,与小麦明显不同;在对重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KF21的D基因组中共渗入来自节节麦的2465个基因,其中5D染色体上渗入基因数量最多;KF21的染色体核型鉴定结果显示,KF21根尖细胞中共有42条染色体,A、B、D组各14条,其中,还包含一对来自对照亲本周麦18的1BL/1RS染色体;这些结果表明KF21是一个真实稳定的渐渗系材料。(2)渐渗系KF21和周麦18的籽粒表型比较。分别取100粒较均匀的成熟籽粒测量粒长、粒宽、周长、面积和百粒重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粒宽外KF21的其他性状与周麦18之间差异均显着(P<0.05)。KF21籽粒平均粒长7.76mm,与周麦18籽粒相比属于细长型;KF21的百粒重为5.98 g,与周麦18相比增加了1.13 g,其产量显着增高。为进一步探究KF21和周麦18不同发育时期的籽粒差异,从开花授粉后1天开始,比较它们每一天的粒长、粒宽、鲜重,结果显示在7天-10天期间KF21和周麦18增长速率均较快,KF21粒长共增长2.43mm,周麦18粒长共增长2.14 mm,授粉后12天时籽粒形态基本不再发生改变,内部营养物质仍在继续积累,因此籽粒鲜重还将持续增加。(3)为探究调控渐渗系材料KF21籽粒大小的分子机制,对KF21及其对照亲本周麦18授粉后8天、10天以及11天的果皮、种皮和胚乳等16个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了233.26 Gb的数据,转录组数据质量较好且可靠,可用于后续研究中。其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分布在B组和D组,A组较少;果皮和种皮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较多,而胚乳中较少;从不同时期来看,11天的材料中差异表达基因最多。使用Gene ontology(GO)对转录组进行功能分析,共发现3922个显着性富集的GO条目,主要被分为生物过程和分子功能两个部分,分别包含86和41个子类别。进一步使用KEGG pathway对代谢通路进行分析,共注释到1345条差异表达基因,可分为16个类别。(4)参考已报道的拟南芥生长素信号途径,鉴定出小麦中的相关同源基因,渐渗系KF21中的一些生长素信号途径的关键基因表达量FPKM值显着高于周麦18中的表达量。吲哚乙酸(IAA)前物质色氨酸合成途径中的色氨酸合成酶为TSA/TSB。TSA在小麦中的同源基因,其表达量在KF21 10天的果皮中达到最大值27.56,8天的胚乳中与周麦18差异倍数最大,为27倍。TSB的同源基因表达量整体变化趋势为随天数逐渐增加,在KF21 11天的果皮中达到最大值47.52,与周麦18的差异倍数为2.2倍。吲哚丙酮酸(IPy A)途径中氨基转移酶AMI1的同源基因在KF21 10天的果皮中表达量达到最大值9.98,与周麦18的差异倍数为9980倍。吲哚乙酰胺(IAM)途径中的酰胺酶AMI1在小麦中的两个同源基因表达量在KF21 11天的果皮中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85、10.32,与周麦18差异倍数分别为128.5倍、10320倍。而茉莉酸和赤霉素信号途径相关基因在KF21和周麦18中的表达模式类似,差异并不显着。以上表达量结果表明生长素信号途径的同源基因在小麦中的表达模式与KF21籽粒增大的现象基本符合,说明生长素在籽粒的发育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刘文静[3](2020)在《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创制及优异种质筛选》文中研究说明根据人工模拟小麦的起源和进化历程,通过使用四倍体小麦(Trilicum turgidum L.,2n=28,AABB)为母本与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 Coss.,2n=14,DD)为父本进行杂交,然后经过染色体加倍过程,最后获得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小麦,便于将硬粒小麦以及粗山羊草中更多的优异基因引入到普通小麦中加以利用,为改良小麦品质和提高小麦产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是使用拥有天然加倍基因的硬粒小麦Langdon为母本与不同的粗山羊草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过幼胚拯救和染色体自然加倍方式,最终获得了新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并对人工合成的双二倍体材料进行抗赤霉病和抗白粉病优良性状的筛选,以及细胞学鉴定和HMW-GS分析。其中,主要的结果如下:1、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过程中,发现有56个组合成功获得了三倍体杂种F1,它们自交能够结实,但平均自交结实率也存在着差异,其中最高的杂交组合结实率为41.86%,最低的杂交组合结实率为2.78%,这表明了杂种F1的自交结实率与杂交组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最终在自交后代中获得了35份新的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小麦。2、为了观察正常双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选用其中一份人工合成小麦DHSDAU026的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经观察发现人工合成小麦DHSDAU026的染色体数目与普通小麦相同,即2n=42,表明了硬粒小麦Langdon与粗山羊草杂交后获得的杂种F1发生了染色体自然加倍的现象。3、通过对18份材料进行苗期离体叶片赤霉病的抗性鉴定,筛选出1份叶片表型为中抗的材料。在对15份双二倍体材料进行穗部赤霉病抗性鉴定,筛选出1份穗部表型为中抗的材料。4、对46份双二倍体材料进行苗期白粉菌E09小种的抗性鉴定,初步筛选出2份高抗材料,1份中抗材料。其中,鉴定其亲本Langdon苗期表现为感病,故根据系谱推测这3份抗病材料中的抗白粉病基因均来自其亲本粗山羊草。5、通过对20份粗山羊草及其合成六倍体小麦进行高分子量谷蛋白分析,发现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小麦中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包含其亲本Langdon与粗山羊草的所有亚基,结果说明了硬粒小麦和粗山羊草的HMW-GS呈共显性遗传,在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小麦中都可以正常表达,并且没有表现出任何变异。

张广月[4](2018)在《节节麦和野生二粒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α-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2n=6x=42)是异源六倍体,起源于二倍体节节麦(Aegilops tauchii,2n=14,DD)和四倍体野生硬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ssp.dicoccoides)。随着杂交、驯化和自交等小麦育种技术的开展,相比其野生祖先种,普通小麦的遗传变异日益狭窄,严重限制了普通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和产生。从具有更广泛遗传变异的普通小麦野生亲缘种质资源中,发掘具有独特变异的基因和种质资源,通过与普通小麦的杂交来改良和培育新的普通小麦新品系,成为普通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醇溶蛋白是小麦面筋蛋白的两大主要组分之一,是决定小麦的加工品质的两大物质基础之一,也是诱发一种慢性遗传性疾病——乳糜泻(Celieac disease,CD)的主要外在刺激因子。筛选优质低毒的醇溶蛋白基因或种质资源,无论对小麦的品质改良,还是CD预防来说,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A-PAGE)和ISSR分子标记,对实验室系统收集的169份节节麦和96份野生二粒小麦开展遗传多样性分析,并选取部分材料对其α-醇溶蛋白基因进行克隆和CD毒性肽的识别分析,以期为普通小麦的加工品质改良和CD防治发掘可利用的基因或种质资源,为节节麦和野生二粒小麦种质资源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有效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A-PAGE电泳分析,对169份节节麦的醇溶蛋白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节节麦在醇溶蛋白的组成上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每份材料有9-16条醇溶蛋白谱带,169份材料共得到76种醇溶蛋白谱带,共得到28条多态性条带。对76份具有不同醇溶蛋白谱带的节节麦,开展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每条ISSR引物可扩增出1837条带,9条引物共扩增出251条带,多态性条带237条,多态性比例为94.4%。采用Ntsys软件对醇溶蛋白和ISSR分子标记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的节节麦,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和地理分化。在相似系数约0.56处,节节麦可显着的分为两大类群(Cluster I和Cluster II),少数节节麦单独聚类形成聚类分支-Cluster II,绝大部分节节麦聚类形成较大的分支——Cluster I,并在相似系数0.65左右,Cluster I中的节节麦又依据其地理来源,形成代表中东、中亚和黄淮、新疆节节麦的不同亚群。且综合醇溶蛋白组成和ISSR分析,也发现部分中国节节麦(T002、T006、T093、T102、SL002、SX009)和国外节节麦(AY007、AY073、Y175、Y212、Y128)在醇溶蛋白的遗传组成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中均具有不同于同地区其它节节麦的独特遗传变异,可能是小麦遗传改良可利用的种质资源。(2)基于A-PAGE电泳技术对96份野生二粒小麦的醇溶蛋白组成的分析表明,野生二粒小麦在醇溶蛋白的组成上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每份材料可获得1134条多态性条带,96份材料共获得90种不同的醇溶蛋白带型,43条多态性条带。对76份具有不同醇溶蛋白带型的野生二粒小麦开展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结果9条引物共扩增出244条带,多态性条带231个,多态性比例为94.67%。采用Ntsys软件进一步对醇溶蛋白组成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二粒小麦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所有野生二粒小麦可聚类形成三大分支(I、II、III),绝大多数聚类在分支I,并形成不同的亚分支(A、B、C、D)。部分野生二粒小麦TD012、TD046、TD062、J129、J214可能是小麦遗传改良可利用的独特种质资源。(3)基于PCR策略的基因克隆技术,采用一对兼并引物从河南节节麦T093和野生二粒小麦TD93中共克隆获得78个具有独特核苷酸序列的α-醇溶蛋白基因,其中,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基因36个,42个因提前出现终止子而为假基因。对36个具有完整ORF基因推断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分析、4种主要免疫优势多肽的识别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除T093-70a因C-末端的插入变异片段中含有一个额外的半胱氨酸残基、T093-61a和T093-88a聚类在代表B基因组起源的分支外,其它克隆基因均具有α-醇溶蛋白基因的典型特征,含有6个位置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在整个推断氨基酸序列和CD免疫肽的分布上,均具有显着的基因组来源特异性。

杨艳红[5](2018)在《黄淮麦区主推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及粗山羊草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小麦约占粮食总产量的27%,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黄淮麦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地区。近年来,由于长期品种间的杂交选育,现有育成品种间同质性较高,种质资源多样性愈来愈狭窄,小麦遗传改良难以实现突破性进展,因此拓宽小麦种质资源、提高遗传多样性成为育种改良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利用SSR引物构建119份黄淮麦区推广小麦品种(系)DNA指纹数据库,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了拓宽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提高其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创建的小麦-粗山羊草渐渗系群体进行遗传背景检测,筛选出了仅含有粗山羊草5D染色体渗入片段并且渗入片段可以覆盖整条5D染色体的渐渗系材料,并对其品质性状进行鉴定,研究取得以下进展:1.利用均匀分布在小麦A、B、D基因组上的84对引物,在119个推广小麦品种中共检测出170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1-5个等位变异,平均为2.02个等位变异。多态性信息指数(PIC)为0-0.62,平均为0.204。结果表明等位基因变异类型差异较小,84对引物在实验材料中表现出的多态性较低。2.利用标记gwm124、gwm617、cfa2019、wmc173、wmc752、barc96、barc126、gwm294、barc35、gwm174、cfd22、gwm397、wmc474可以分别将山农29、92145E8、良星66、扬麦158、山农15381、泰山818、矮抗58、周麦30、中育1123、郑麦0856、山农22、中原18、小偃54号与其他品种区分开。另外,选择其中10对带型清晰且稳定的标记,将每一对标记扩增的带型进行统计并编号,获得了119份小麦品种(系)的DNA指纹数据库,可以准确鉴别119份小麦品种(系)。3.利用基因型统计结果进行聚类分析,119份小麦品种(系)可以分为5大类群,基本能够分辨各个推广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为小麦亲本选择及杂交组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4.以普通小麦济麦22为受体亲本,粗山羊草京Y215为供体亲本,经过幼胚拯救和组织培养获得杂种F1,再与济麦22回交,得到BC1F1,然后采用逐代回交后连续自交的方式获得稳定株系。选择均匀分布于D基因组上的21对SSR标记,对渐渗系BC3F3群体进行遗传背景检测,发现309株材料仅在5D染色体上含有粗山羊草渗入片段,其中,18个单株所含的渗入片段可以覆盖整条5D染色体。18个单株所含的渗入片段统计结果发现,渗入片段最长约为45cM,最短仅有2cM,其中6个单株渗入片段为纯合单片段。5.利用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对筛选到的仅含有粗山羊草5D染色体渗入片段的309株材料进行品质鉴定,结果表明,309份渐渗系材料的蛋白质含量、吸水率、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幅范围分别为13.00-20.76,46.20-67.60,24.77-43.87,4.90-11.10,7.50-27.50,除渐渗系群体的吸水率均值较亲本济麦22有所下降以外,其他指标与亲本相比均有提高。

杨柳永[6](2017)在《普通小麦背景下节节麦D染色体导入片段遗传效应分析》文中提出提升小麦产量、改良小麦品质、增强小麦抗病虫及抗逆性,是小麦育种永恒的主题。遗传理论研究育种实践表明,我国小麦育种业已进入瓶颈期,特别是小麦产量育种,产量水平长期徘徊不前,很难选育出突破性小麦新品种。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各大麦区仅仅依赖于数量有限骨干亲本用于育种利用,导致大量新选育品种源于近亲繁殖,遗传一致性较高,丧失了遗传多样性。小麦野生近缘种属在长期的遗传进化过程中,为适应自然环境而保留了大量目前普通小麦业已丧失的产量、品质、抗病虫及抗逆相关性状遗传多样性。因此,小麦近缘野生种属是拓宽普通小麦遗传背景的重要基因源。本研究利用含节节麦AS60(Aegilops tauschii,DD,2n=14)D染色体遗传背景的重组自交系为供体亲本,川麦32(SW8188)为轮回亲本构建的回交群体BC3F8为材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自交选择,并结合特异SSR分子辅助选择,创制了一批携带节节麦D染色体片段导入系新材料。进一步对项目组获得的节节麦D染色体片段导入系新材料进行农艺性状、产量相关性状及条锈病抗性表型鉴定,评价其育种利用价值,并结合性状-标记关联分析,对导入片段的分子遗传效应进行了分析,获得如下研究结果:1、以川麦32为遗传背景,创制了 51份节节麦D染色体片段导入系材料基于已获得的318份BC3F8导入系群体,通过自交1代至BC3F9,利用特异SSR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共获得51份节节麦D染色体片段导入系材料。结合项目组前期获得的26份D染色体片段导入系材料,对这些材料的分子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发现:1D染色体上涉及到16个片段,最长导入片段Xcfa2147a-Xgpw7258b(遗传长度39.75cM),最短导入片段Xgpw4503b-Xcfd65a(遗传长度0.52cM);2D染色体上涉及28个片段导入,最长导入片段Xgpw4474c-Xgpw4473(遗传长度26.80cM),最短导入片段Xwmc144-XBArc145(遗传长度1.65cM);3D染色体上涉及6个片段导入,最长导入片段Xgwm383-Xgpw307(遗传长度47.65cM),最短导入片段Xgdm8-Xwmc529(遗传长度7.55cM);4D染色体上有10个片段导入,最长导入片段 Xgwm265-Xgpw4474b(遗传长度 17.00cM),最短导入片段Xwmc720-Xwmc473(11.20cM);5D染色体上有2个片段导入,最长导入片段Xgdm63-Xwmc765(遗传长度15.75cM),最短导入片段Xgdm68-Xwmc799(遗传长度14.30cM);6D染色体上有6个片段导入,最长导入片段Xgdm36a-Xbarc23(遗传长度52.00cM),最短导入片段Xgwm469-Xgpw4465b(遗传长度13.50cM);7D染色体上有9个片段导入,最长导入片段Xgwm473-Xwmc634(遗传长度28.75cM),最短导入片段Xwmc698-Xgpw5208(遗传长度 10.90cM)。2、通过表型鉴定分析,节节麦D染色体片段的导入对小麦表型具有明显的遗传效应基于一年两点随机区组实验设计,2015-2016年度将单片段材料分别种植在农业现代化实验基地(崇州)和四川农业大学温江农场(温江),对2个环境下节节麦D染色体片段导入系进行系统的表型(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有效分蘖、无效分蘖、旗叶面积、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粒长和粒宽)。与轮回亲本川麦32比较发现,节节麦D染色体片段的导入对小麦农艺性状具有明显稳定的遗传效应:在2D染色体上的 Xwmc144-Xbarc145-2D、Xbarc159b-Xgpw4474c-2D 和 Xgpw361-Xgpw4450-2D、Xbarc159b-Xgpw4473c-2D,4D 染色体上的Xgwm265-Xgpw44 74b-4D和Xwmc720-Xw mc473-4D,6D 染色体上的 Xgdm36a-Xcfd13-6D和Xgpw4465a-Xgpw7292-6D,共 8 个区段对小麦穗下节间长具有正向遗传效应;1D染色体上的2个区段Xgpw315-Xwmc93a-1D和Xgpw4503b-Xcfd65a-1D对旗叶面积具有增效遗传效应;位于2D和4D染色体上的2个区段Xgpw4450-Xgpw361-2D和Xwmc720-Xwmc473-4D对株高具有增效遗传效应;位于4D和7D染色体上的3个区段Xgwm265-Xgpw4474b-4D、Xwmc463-Xg wm295-7D以及Xwmc463-Xgwm295-7D对小穗数具有增效遗传效应;位于2D染色体上的1个染色体区段Xwmc817a-Xgpw332fa-2D则对千粒重具有增效遗传效应。推测这些节节麦D染色体导入区段可能控制着小麦农艺性状或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或QTL区段。3、通过成株期条锈抗性鉴定分析,节节麦D染色体片段的导入对提高小麦抗性具有明显的遗传效应条锈病成株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所有导入系在两个环境中对条锈菌抗性反应基本一致。其中,在温江试验点,共有36个导入系对条锈病表现为成株期抗性(35个导入系对条锈病表现为近免疫,1个导入系表现高抗);在崇州试验点,共有20个导入系对条锈病表现为成株期抗性,均比轮回亲本川麦32有更高的条锈病成株期抗性。结合导入片段分析发现,在携带1D染色体上的3个区段(Xcfd636-Xwmc147、Xgpw315-Xwmc93a和Xgpw4503B-Xcfd65a)、2D 染色体上的 3 个区段(Xgpw361-Xgpw4450、Xgpw4474c-Xbarc159B和gwm484-Xgwm304)、3D 染色体上的2个区段(Xgpw5188-Xgpw307和Xgwm383-Xgpw307)、4D染色体上的1个区段(Xcfd50-Xwmc658),5D 染色体上的 2 个区段(Xgdm68-Xwmc799和Xgdm63-Xwmc765)、6D染色体上的区段(Xgdm36a-Xbarc23)及7D染色体上的1个区段(Xgpw5208-Xgpw1142)的导入系均表现为条锈病成株期抗性(反应型0;、最大严重度≤5%),推测这些节节麦D染色体导入区段可能控制着小麦条锈病成株期抗性基因或QTL区段。4、节节麦D染色体片段导入系新材料各表型间具有明显的遗传牵连效应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1个鉴定的目标性状间相关系数达到显着水平,说明节节麦D染色体片段导入系新材料各表型间具有明显的遗传牵连效应。其中,有效分蘖与小穗数在两个环境下均表现为稳定的极显着正相关;穗长与千粒重在2个环境下均表现极显着负相关;株高与穗下节间长在2个环境中达到极显着正相关水平;穗粒数与千粒重在2个环境中表现为极显着正相关。5、基于节节麦D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共定位了 25个与导入片段重叠控制表型性状的高贡献率QTL区段基于SSR分子标记,通过JoinMap version5.0软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进一步发掘导入片段上控制性状的QTL区段。利用MapQTL6.0软件对节节麦D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进行检测,共获得25个与导入片段重合的QTLs区段。其中,1个控制旗叶面积QTL区段QFla.sicau-1D位于1D染色体上,加性效应为负值,贡献率为58%;7个控制粒宽的QTLs区段分别定位在2D、3D、4D、6D、7D上,最大贡献率(95.1%)的区段是QGw.sicau-6D;3个控制粒长的QTL区段分别位于2D、5D、7D染色体上,最大贡献率区段QGl.sicau-5D(95.9%)位于5D染色体上;定位了 1个控制穗长QTL区段,QSl.sicau-3D其贡献率为87.8%。同时,与项目组前期研究结果对比分析发现,本研究获得的控制穗下节间长的QTL区段Qpl.sicau-3DD及控制株高的QTL区段QPh.sicau-4D与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研究获得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对项目组创制节节麦D染色体片段导入系进行系统表型鉴定,解析了导入系的农艺性状、产量相关性状及条锈病成株抗性特征,为节节麦D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的进一步育种利用提供了材料基础。目前,这批导入系已被四川主要育种单位,包括内江市农科院、绵阳市农科院和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等广泛利用。本项目组利用这批导入系作为育种亲本进行新品系的选育,已展示了其良好的育种利用潜力。另外,本研究获得了一系列控制表型性状的高贡献率QTL区段,尤为重要的是,这些QTL遗传区段与导入片段区段高度重叠。这些QTL区段,对表型的遗传贡献率超过50%,进一步证实导入系的创制是将复杂性状分解为单个孟德尔因子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本研究获得D染色体片段导入系为QTL的克隆与功能分析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陈瑞金[7](2016)在《节节麦二氢黄酮-4-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文中认为干旱是导致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从野生近缘属种质资源中发掘可利用的抗旱基因,研究其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对选育抗旱的小麦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普通小麦的二倍体祖先种,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DD)含有丰富的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优良基因资源。课题组前期通过苗期抗旱性鉴定和转录组分析发现,新疆节节麦XJ2和XJ98的二氢黄酮-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4-reductase,DFR)基因的表达水平存在显着差异。为揭示DFR基因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本研究对两份节节麦的DFR基因进行克隆、功能预测、体外表达和荧光定量PCR表达分析,并对旱胁迫前后XJ2的DFR粗提液的酶促动力学进行分析,以期为抗旱节节麦种质资源在培育抗旱小麦品种过程中的有效利用奠定基础。实验结果如下:(1)苗期旱胁迫前后节节麦XJ2和XJ98的DFR基因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分析表明,与转录组分析结果一致,干旱胁迫诱导使XJ2的DFR基因表达显着上调,而XJ98的转录水平没有显着变化。(2)对两份节节麦的DFR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表明,从节节麦XJ2和XJ98中克隆的DFR基因均有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但XJ98的DFR基因外显子序列中缺失了8个核苷酸而成为假基因。XJ2中克隆的DFR基因可编码由34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与大麦的DFR基因有最高的相似性(95%)。对其生物信息学的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能为疏水性蛋白,二级结构元件主要是α螺旋和无规卷曲,功能结构域中包括短链脱氢/还原酶(SDR)家族位点,属于NADB-Rossmann超家族的新成员。(3)HPLC法检测干旱胁迫前后XJ2的DFR粗酶液的酶促反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使DFR的酶促反应有明显的产物峰出现,推测DFR基因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植物的抗旱性起到一定的作用。(4)实验成功构建了DFR基因的原核和真核表达载体,通过SDS-PAGE电泳和免疫印迹分析表明,0.2 mmol/L的IPTG能成功诱导DFR基因的表达,且诱导5 h后蛋白表达量趋于稳定。

张红霞[8](2016)在《人工合成小麦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三个重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人工合成小麦的创制为利用小麦近缘种属中的优异资源,拓展并丰富小麦遗传基因库,进一步鉴定、挖掘和运用优异基因创造了条件。本试验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86份人工合成小麦品系和我国24份常规小麦品种构建自然群体,在杨凌调查了2年的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表型性状,结合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201个SSR标记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群体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连锁不平衡分析。在考虑群体结构(Q)的基础上进行分子标记和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2014年和2015年在陕西杨凌调查了110份材料的3个农艺性状。统计分析表明,人工合成小麦的穗粒数为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人工合成小麦品种的三个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说明供试小麦品种间各性状间具有丰富的多样性。2.选用201对多态性SSR标记对86份供试人工合成小麦品种进行基因型分析,共检测到了1323个等位变异,平均值为6.57;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755,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719。等位变异总数和平均等位变异丰富度D>B>A,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多态性信息含量B>D>A。说明由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提供的人工合成小麦D基因组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3.群体结构分析将供试材料群体分为3个亚群。UPGMA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成3个大类,两种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大部分供试人工合成小麦的遗传背景与常规种质材料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材料可能产生基因交流或受环境因素影响。4.201对SSR标记中,共检测到20101对连锁位点,其中有共线性位点(P<0.05)601对。连锁不平衡衰减距离的“基准线”是r2=0.9303,人工合成小麦全基因组LD衰减距离为9.85cM。衰减距离较大,发生的重组较低,可为后续的关联分析定位提供参考。5.两年均能检测到的显着关联标记有21个。这些显着性标记为进一步的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资源。本研究对利用小麦近缘种属中的优良资源,拓展和丰富小麦遗传基因库,进一步发掘和利用优良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翟军[9](2012)在《硬粒小麦—粗山羊草人工双二倍体的合成及其农艺性状分析》文中指出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2n=42,AABBDD,)是异源六倍体,由A、B、D三个具有部分同源关系的染色体组组成。人们可以模拟小麦的起源过程,利用四倍体小麦(T. turgidum L.,2n=28,AABB)与粗山羊草(Ae. tauschii,2n=14, DD)杂交,经染色体加倍而形成六倍体小麦(人工合成小麦),以便更好地转移四倍体小麦或者粗山羊草的优异基因到普通小麦中。本文以自然加倍种质硬粒小麦Langdon为母本与粗山羊草杂交,通过幼胚拯救和染色体自然加倍途径获得新的人工合成小麦,并对新合成小麦S1代进行细胞学和农艺性状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幼胚拯救和染色体自然加倍途径,有6个组合得到了三倍体杂种Fl,它们自交能够结实,平均自交结实率存在差异,最高为8.45%,最低为0.10%,这表明杂种自交结实率与组合有关。从这些自交后代产生了新的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小麦。2.对6个人工合成小麦S1代PMC减数分裂中期I观察表明: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小麦的染色体数目与普通小麦相同,即2n=42,表明硬粒小麦Langdon与粗山羊草的杂种Fl发生了染色体自然加倍。3.不同人工合成小麦S1代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平均单价体数目存在差异,变幅为1.78-6.32。其中Syn-sdau-4的单价体最少,表现出较好的细胞学稳定性,是构建遗传群体的理想材料。4.总体而言,人工合成小麦植株偏高,分蘖力强,以长穗型为主,千粒重偏低。并且,株高,分蘖数和千粒重等性状,不同双二倍体间存在极显着差异。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四倍体背景中,不同的粗山羊草显着影响株高、穗长、分蘖数和千粒重。

于海涛[10](2010)在《粗山羊草遗传多样性及与普通小麦D组染色体多样性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ll,2n=2x=14, DD)是小麦属的一个二倍体物种,具有高抗白粉病、条锈病、秆锈病,抗低温和抗穗发芽等优良特性,并且仅有特定区域的少数粗山羊草基因型参与了普通小麦的起源,其遗传变异类型远比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丰富,是普通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定位在小麦D染色体上的40对SSR引物对206份粗山羊草DNA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与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遗传多样性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粗山羊草改良小麦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CA分析结果和基于UPGMA聚类结果表明,206份粗山羊草从分子水平上可以分为两个亚种。穗部拉长呈圆柱形的为tauschii亚种,穗部明显呈念珠形的为strangulata亚种,这与传统的分类方式一致。穗部介于圆柱形和念珠形的材料在两亚种中均有分布,并且仅从穗部特征上无法明确分类。(2)选用分布在粗山羊草7对染色体上的40对SSR引物,对不同来源的206份粗山羊草材料进行遗传分化及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40个SSR位点中,共检测出27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6.8780个,变异范围为4-12个。遗传多样性指数PIC平均值为0.8721,变异范围为0.6162-0.9722,PIC最高的是gdm61,为0.9722,最低的是gdm8,为0.6162。Shannon多样性指数I变化范围为0.9429-1.6746,平均值为1.3977。表明本研究获得的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丰富。(3)选取71份不同来源、不同年代的普通小麦和1份人工合成双二倍体,与粗山羊草染色体组进行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粗山羊草染色体组的遗传多样性比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丰富。普通小麦在40个SSR位点上检测到的有效等位基因、PIC和I平均值均低于粗山羊草,分别为2.2211,0.2869和0.4634(粗山羊草分别为4.6123,0.8736,1.3839)。并且cfd168,cfd188,cfd266,gdm141,gwm182,cfd39,cfd63,gdm129, gdm292和cfd1O等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普通小麦中的PIC为0。人工合成双二倍体材料TA4152-10与普通小麦遗传距离较远,可做为普通小麦遗传改良或创制遗传群体的材料使用。

二、源于节节麦的高抗条锈小麦新材料的醇溶蛋白带谱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源于节节麦的高抗条锈小麦新材料的醇溶蛋白带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关中地区节节麦上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与毒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2 方 法
        1.2.1 幼苗培育
        1.2.2 小麦条锈菌分离与繁殖
        1.2.3 毒性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条锈菌群体毒性组成
    2.2 不同区域节节麦上条锈菌组成
    2.3 基于单基因系的毒性类型
3 讨 论
    3.1 节节麦上小麦条锈菌小种专化性
    3.2 节节麦条锈病发生及在小麦条锈病发生中的潜在作用
    3.3 节节麦的防控与合理利用

(2)节节麦-小麦渐渗系KF21籽粒增大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Abbreviations)
1 前言
    1.1 小麦概述及遗传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1.2 节节麦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
        1.2.1 节节麦的自然分布
        1.2.2 节节麦在小麦育种改良中的利用
    1.3 高等植物渐渗系的构建及应用
        1.3.1 渐渗系的提出
        1.3.2 渐渗系的特点
        1.3.3 渐渗系研究进展
        1.3.4 渐渗系的应用
    1.4 小麦籽粒性状的研究进展
    1.5 高等植物种子发育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1.6 高等植物体内植物激素概述
        1.6.1 生长素的合成及信号途径
        1.6.2 茉莉酸的合成及信号途径
        1.6.3 赤霉素的合成及信号途径
        1.6.4 植物激素的互作
    1.7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材料培养条件
    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籽粒相关性状调查与分析
        2.3.2 亲本基因组重测序
        2.3.3 渐渗系材料KF21细胞学鉴定
        2.3.4 籽粒表皮及胚乳RNA提取
        2.3.5 外源生长素处理
        2.3.6 转录组测序分析
        2.3.7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3.8 基因功能的GO富集和KEGG富集
        2.3.9 小麦植物激素信号途径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节节麦-小麦渐渗系材料KF21鉴定
    3.2 渐渗系材料KF21籽粒表型分析
    3.3 转录组分析
    3.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5 差异表达基因GO、KEGG富集分析
    3.6 生长素信号途径分析
    3.7 外源生长素IAA和2,4-D对小麦籽粒发育的影响
    3.8 其他植物激素信号途径分析
4 讨论
    4.1 渐渗系群体的创制与鉴定
    4.2 小麦籽粒发育过程探究
    4.3 籽粒种皮与胚乳转录组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创制及优异种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小麦的起源与进化
        1.1.1 小麦的起源
        1.1.2 小麦的近缘植物
    1.2 小麦赤霉病概述
        1.2.1 小麦赤霉病的病害特征
        1.2.2 赤霉病菌的来源、发生和传播
        1.2.3 小麦赤霉病的抗性研究进展
        1.2.4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措施
    1.3 小麦白粉病概述
        1.3.1 小麦白粉病的病害特征
        1.3.2 小麦白粉病发病原因
        1.3.3 小麦白粉病的抗性研究进展
        1.3.4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1.4 粗山羊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1.4.1 粗山羊草的分类
        1.4.2 粗山羊草的遗传多样性
        1.4.3 粗山羊草在小麦育种中作用
    1.5 双二倍体的合成及应用
        1.5.1 双二倍体的人工合成
        1.5.2 双二倍体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1.6 远缘杂交后代的HMW-GS研究进展
        1.6.1 HMW-GS基因染色体定位
        1.6.2 远缘杂交后代的HMW-GS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双二倍体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观察
    2.3 禾谷镰刀菌悬浮液的制备
    2.4 双二倍体种质赤霉病抗性鉴定
        2.4.1 叶片鉴定方法
        2.4.2 穗部鉴定方法
    2.5 双二倍体种质赤霉病抗性评价
        2.5.1 叶片评价方法
        2.5.2 穗部评价方法
    2.6 双二倍体种质苗期白粉菌E09小种的抗性鉴定
    2.7 双二倍体合成
        2.7.1 去雄杂交
        2.7.2 配置培养基及灭菌、分装
        2.7.3 幼胚拯救
        2.7.4 幼胚培养、壮苗及幼苗移栽
        2.7.5 N6培养基配方
    2.8 小麦HMW-GS的鉴定分析
        2.8.1 实验药品的配置
        2.8.2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的提取方法
        2.8.3 SDS-PAGE的制备和电泳
3 结果与分析
    3.1 双二倍体的合成
    3.2 双二倍体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观察
    3.3 双二倍体种质赤霉病抗性鉴定
        3.3.1 苗期叶片的赤霉病抗性鉴定
        3.3.2 穗部的赤霉病抗性鉴定
    3.4 双二倍体种质苗期白粉菌E09小种的抗性鉴定
    3.5 双二倍体的HMW-GS分析
4 讨论
    4.1 双二倍体的HMW-GS分析
    4.2 双二倍体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4.3 染色体自然加倍
    4.4 双二倍体的抗病性研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节节麦和野生二粒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α-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醇溶蛋白与小麦加工品质间的关系
        1.1.1 面筋的成分及其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1.1.2 醇溶蛋白的分类及不同组分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1.1.3 醇溶蛋白的等位基因变异对面筋品质的影响
    1.2 醇溶蛋白与CD毒性的关系
        1.2.1 面筋蛋白的组成与乳糜泻的发病机理
        1.2.2 乳糜泻的防治
        1.2.3 CD免疫肽分布的基因组特异性
    1.3 遗传多样性分析的方法
        1.3.1 蛋白质水平上醇溶蛋白组成的鉴定方法
        1.3.2 遗传多样性分析的方法
    1.4 节节麦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地位和作用
        1.4.1 节节麦的分类与种质资源分布
        1.4.2 节节麦的优良性状及育种应用潜力
    1.5 野生二粒小麦在遗传育种的地位和作用
        1.5.1 野生二粒小麦与普通六倍体小麦的关系
        1.5.2 野生二粒小麦的特点与分布
        1.5.3 野生二粒小麦优异性状及育种潜力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供试材料所含醇溶蛋白基于A-PAGE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2 基因组DNA的ISSR分析
        2.2.3 α-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
3 结果与分析
    3.1 节节麦关于醇溶蛋白及ISSR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1.1 节节麦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1.2 节节麦的ISSR多样性分析
    3.2 野生二粒小麦关于醇溶蛋白及ISSR的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3.2.1 野生二粒小麦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2 野生二粒小麦的ISSR多样性分析
    3.3 ALPHA-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3.3.1 节节麦T093的α-醇溶蛋白基因的推断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分析
        3.3.2 野生二粒小麦TD93的α-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3.3.3 克隆基因与已知α-醇溶蛋白基因的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节节麦的醇溶蛋白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4.2 野生二粒小麦醇溶蛋白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4.3 ALPHA-醇溶蛋白基因克隆与CD毒性肽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黄淮麦区主推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及粗山羊草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黄淮麦区主要推广小麦品种的发展概述
    1.2 遗传多样性研究
        1.2.1 小麦种质资源及其遗传多样性
        1.2.2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1.2.3 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
    1.3 分子标记在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3.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
        1.3.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
        1.3.3 简单重复序列标记
        1.3.4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
        1.3.5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标记
        1.3.6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1.4 小麦的起源与进化
    1.5 粗山羊草资源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
    1.6 渐渗系的构建及应用
        1.6.1 渐渗系的提出及特点
        1.6.2 渐渗系研究进展
        1.6.3 渐渗系的应用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2.1.2 普通小麦-粗山羊草渐渗系群体的创制
    2.2 实验方法
        2.2.1 DNA提取
        2.2.2 PCR反应体系
        2.2.3 PCR扩增程序
        2.2.4 扩增产物的检测
        2.2.5 普通小麦-粗山羊草渐渗系群体的创制
        2.2.6 渐渗系品质性状的检测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8 相关试剂的配制
3 结果与分析
    3.1 SSR标记在119个小麦品种之间多态性分析
    3.2 119份小麦种质材料的DNA指纹数据库的初步构建
    3.3 119份小麦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4 渐渗系渗入片段的鉴定
    3.5 渐渗系品质性状的评价
    3.6 5D染色体渗入片段的缩小及纯合渗入片段的获得
4 讨论
    4.1 SSR标记用于构建DNA指纹图谱在品种鉴定中的可靠性
    4.2 基于SSR标记的小麦遗传多样性分析
    4.3 DNA指纹图谱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4.4 渐渗系在育种上的利用价值
    4.5 渐渗系品质性状测定方法的分析
    4.6 粗山羊草种质导入普通小麦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普通小麦背景下节节麦D染色体导入片段遗传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育种现状
    1.2 近缘属小麦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4 桥梁亲本的利用
    1.5 节节麦
    1.6 导入系
    1.7 单片段导入系的研究与利用
        1.7.1 QTL鉴定和定位
        1.7.2 QTL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
        1.7.3 基因效应分析
        1.7.4 杂种优势和育种研究应用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条锈菌种
    2.2 SSR引物
    2.3 试验试剂
    2.4 主要仪器设备
    2.5 田间实验设计
        2.5.1 田间种植
        2.5.2 表型鉴定
    2.6 试验方法
        2.6.1 基因组DNA提取
        2.6.2 PCR反应
        2.6.3 PCR产物电泳
    2.7 实验数据处理
        2.7.1 表型数据
        2.7.2 带型和基因型统计
        2.7.3 遗传效应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节节麦D染色体导入系的创制
        3.1.1 分子多态性的检测
        3.1.2 节节麦D染色体单片段的筛选
        3.1.3 导入单片段数量在D染色体上的分布
        3.1.4 染色体单片段长度及其对应引物的分布
    3.2 节节麦D染色体BC_3F_9代单片段导入系遗传分析
        3.2.1 两个环境下单片段的性状表现及方差分析
        3.2.2 两环境条件下单片段导入系与亲本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3.2.3 染色体单片段导入系各性状的简单相关分析
    3.3 节节麦D染色体导入片段抗性鉴定分析
    3.4 节节麦D染色体单片段导入系重要农艺性状QTL鉴定
4. 讨论与结论
    4.1 小麦农艺性状的探讨
    4.2 节节麦D染色体导入片段的遗传效应分析
    4.3 单片段单片段QTL定位分析
    4.4 本实验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节节麦二氢黄酮-4-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Abbreviations)
1 前言
    1.1 节节麦的研究进展
        1.1.1 节节麦
        1.1.2 节节麦D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1.1.3 节节麦的生物和非生物抗性
        1.1.4 节节麦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1.2 植物中的类黄酮化合物
        1.2.1 类黄酮化合物与植物的抗逆性
        1.2.2 植物中的花青素
    1.3 二氢黄酮4还原酶(DFR)基因的研究进展
        1.3.1 DFR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3.2 DFR基因的底物特异性
        1.3.3 DFR基因的作用机制
        1.3.4 DFR基因的调控机制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菌株与载体
        2.1.3 主要药品与试剂
        2.1.4 常用溶液及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CTAB法提取植物基因组DNA
        2.2.2 Trizol法提取植物RNA
        2.2.3 cDNA第一链的合成
        2.2.4 DFR基因cDNA和DNA的克隆
        2.2.5 DFR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2.6 HPLC法检测DFR的酶促动力学反应
        2.2.7 DFR基因的原核诱导表达及分析
        2.2.8 DFR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2.2.9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遗传转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DFR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3.2 DFR基因的克隆、序列比较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3.2.1 DFR基因的克隆
        3.2.2 DFR基因的序列比较分析
        3.2.3 DFR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DFR的酶促动力学分析
    3.4 DFR基因的表达分析
        3.4.1 DFR基因的原核表达和免疫杂交分析
        3.4.2 DFR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人工合成小麦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三个重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人工合成小麦研究进展
        1.1.1 遗传多样性
        1.1.2 产量、品质、抗性研究
    1.2 关联分析
        1.2.1 关联分析概念、特点
        1.2.2 关联分析方法、步骤、应用
        1.2.3 群体结构
        1.2.4 连锁不平衡
        1.2.5 关联分析在植物中的应用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3.1 目的意义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田间实验设计
    2.3 性状调查
    2.4 小麦基因组DNA提取
        2.4.1 DNA提取及浓度检测
        2.4.2 DNA提取所需试剂及配方
    2.5 SSR引物的选取与稀释
    2.6 PCR扩增体系
    2.7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2.7.1 凝胶制备
        2.7.2 凝胶电泳
        2.7.3 硝酸银染色
    2.8 数据统计分析
        2.8.1 表型数据统计处理
        2.8.2 基因型统计及数据格式转换
        2.8.3 遗传多样性分析
        2.8.4 群体结构分析
        2.8.5 连锁不平衡分析
        2.8.6 关联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表型数据分析
        3.1.1 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3.1.2 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2 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3.3 群体结构分析
    3.4 聚类分析
    3.5 连锁不平衡分析
    3.6 关联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人工合成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1.1 人工合成小麦基于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4.1.2 人工合成小麦基于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4.2 群体结构对关联分析的影响
    4.3 人工合成小麦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4.4 表型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英文缩略表
致谢
作者简介

(9)硬粒小麦—粗山羊草人工双二倍体的合成及其农艺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小麦的起源与进化
    1.2 粗山羊草资源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1.2.1 粗山羊草的遗传多样性
        1.2.1.1 粗山羊草形态学研究
        1.2.1.2 细胞学(染色体)水平研究
        1.2.1.3 生物和非生物抗性
        1.2.1.4 生化标记
        1.2.1.5 分子标记
        1.2.2 来源于粗山羊草抗性基因的标记定位
        1.2.2.1 已定名基因的的标记定位
        1.2.2.2 新基因的标记定位
        1.2.3 粗山羊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1.2.3.1 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直接转移优异基因
        1.2.3.2 以四倍体小麦为桥粱亲本与粗山羊草杂文合成双二倍体
    1.3 硬粒小麦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1.3.1 形态学特征
        1.3.2 农艺性状研究
        1.3.2.1 农艺性状表现
        1.3.2.2 农艺性状相关基因定位
        1.3.3 抗逆性研究
        1.3.3.1 生物胁迫抗性研究
        1.3.3.2 非生物胁迫抗性研究
        1.3.4 品质性状研究
        1.3.4.1 品质性状表现
        1.3.4.2 贮藏蛋白研究进展
        1.3.4.3 麦谷蛋白
        1.3.4.4 麦醇溶蛋白
        1.3.4.5 硬粒小麦的育种利用研究
    1.4 双二倍体的合成及应用
        1.4.1 双二倍体的人工合成
        1.4.2 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在育种上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双二倍体合成
        2.2.1.1 授粉杂交
        2.2.1.2 培养基组分
        2.2.1.3 培养基的灭菌与分装
        2.2.1.4 接种幼胚
        2.2.1.5 幼胚培养
        2.2.1.6 幼苗移栽
        2.2.2 双二倍体的农艺性状分析
        2.2.3 双二倍体的细胞学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双二倍体的合成
    3.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构型分析
    3.3 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农艺性状分析
4 讨论
    4.1 基因型对双二倍体合成过程中成胚率及成苗率的影响
    4.2 双二倍体染色体构型与遗传稳定性
    4.3 染色体自然加倍
    4.4 双二倍体在小麦遗传与育种中的应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附录

(10)粗山羊草遗传多样性及与普通小麦D组染色体多样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表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小麦的起源与进化
    1.2 粗山羊草资源研究状况
        1.2.1 粗山羊草的分类及分布
        1.2.2 遗传多样性概念
        1.2.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1.2.4 粗山羊草遗传多样性及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1.2.4.1 粗山羊草形态学研究
        1.2.4.2 细胞学(染色体)水平研究
        1.2.4.3 同工酶水平研究
        1.2.4.4 分子水平研究
    1.3 粗山羊草在育种中的应用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2.3 微卫星标记分析
        2.3.1 微卫星引物
        2.3.2 PCR反应体系
        2.3.3 SSR扩增程序
        2.3.4 扩增产物的检测
        2.3.5 硝酸银染色步骤
    2.4 数据统计分析
    2.5 遗传参数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粗山羊草遗传多样性分析
        3.1.1 粗山羊草穗部类型调查分类
        3.1.2 SSR分子标记的筛选
        3.1.3 粗山羊草材料的PCA分析
        3.1.4 粗山羊草材料的UPGMA聚类分析
        3.1.5 SSR位点多样性分析
        3.1.6 粗山羊草群体的遗传变异分析
    3.2 粗山羊草与小麦D染色体组遗传多样性对比分析
        3.2.1 粗山羊草与小麦SSR位点PIC值分析
        3.2.2 粗山羊草D染色体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3 普通小麦D染色体组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粗山羊草亚种分类
    4.2 粗山羊草SSR遗传多样性
    4.3 粗山羊草与小麦D染色体组遗传差异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源于节节麦的高抗条锈小麦新材料的醇溶蛋白带谱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关中地区节节麦上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与毒性特征[J]. 魏国荣,刘薇,王琳,康振生,赵杰. 西北农业学报, 2021(08)
  • [2]节节麦-小麦渐渗系KF21籽粒增大的分子机制研究[D]. 邹梦雯. 河南大学, 2020(02)
  • [3]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创制及优异种质筛选[D]. 刘文静.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4]节节麦和野生二粒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α-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D]. 张广月. 河南大学, 2018(01)
  • [5]黄淮麦区主推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及粗山羊草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D]. 杨艳红.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8)
  • [6]普通小麦背景下节节麦D染色体导入片段遗传效应分析[D]. 杨柳永.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7]节节麦二氢黄酮-4-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 陈瑞金. 河南大学, 2016(03)
  • [8]人工合成小麦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及三个重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D]. 张红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2)
  • [9]硬粒小麦—粗山羊草人工双二倍体的合成及其农艺性状分析[D]. 翟军. 山东农业大学, 2012(02)
  • [10]粗山羊草遗传多样性及与普通小麦D组染色体多样性比较研究[D]. 于海涛.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6)

标签:;  ;  ;  ;  ;  

集结小麦高抗条锈病小麦新材料中醇溶蛋白条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