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妊娠

生殖器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妊娠

一、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妊娠(论文文献综述)

孙伟红,赵鸿雁,崔海春,张楠,张晓月[1](2021)在《沙眼衣原体感染对生殖道菌群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分析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基因型分布及其对生殖道菌群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承德市中心医院妊娠期女性1 220例,依据是否感染沙眼衣原体将其分为感染组、未感染组,比较其基线资料、生殖道菌群和妊娠结局,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沙眼衣原体外膜蛋白A,分析其基因型分布,比较不同基因型分布的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生殖道菌群和妊娠结局。结果 61例妊娠期女性发生沙眼衣原体感染(5.00%),感染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阴道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炎症反应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胎膜早破、产褥病、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高于未感染组(P<0.05);61例沙眼衣原体感染孕妇中单基因型占60.65%(D型、E型、F型分别占13.11%、22.95%、14.75%),双重基因型感染、多重基因型感染分别占29.51%、9.84%;不同基因型分布的沙眼衣原体感染孕妇生殖道菌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单基因型沙眼衣原体感染孕妇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低于双重基因型感染、多重基因型感染孕妇(P<0.05)。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对孕妇生殖道菌群及妊娠结局有一定影响,且沙眼衣原体感染基因型分布有一定特征,其中双重基因型、多重基因型感染患者的妊娠结局受影响更大。

林小凤[2](2021)在《妇科门诊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妇科门诊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的感染率及CT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科门诊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女性患者,对其就个人背景、卫生习惯、婚育及性生活情况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宫颈分泌物进行CT检测及采集阴道上段分泌物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测。根据CT检测结果分为CT阳性组及CT阴性组,计算妇科门诊患者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CT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88例患者,其中CT阳性组75例,CT阴性组713例。妇科门诊患者沙眼衣原体总感染率为9.52%。χ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间在受教育程度、卫生习惯(外阴清洁方式、冲洗阴道频率、使用护垫频率)、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目、性生活方式、避孕方式、流产次数的差异不显着,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年龄、月收入、婚姻、生育次数、白带清洁度、阴道菌群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轻(18~35岁)(OR=2.247,95%CI 1.018~4.958)、未婚(OR=1.990,95%CI 1.014~3.906)、白带清洁度异常(OR=3.035,95%CI 1.209~7.621)与CT感染有相关性(均P<0.05),月收入、生育次数及阴道菌群与CT感染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1)妇科门诊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其感染率为9.52%。(2)年轻(18~35岁)、未婚及白带清洁度是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由此建议:要加强对这些人群进行CT筛查,以及临床上进行宫腔操作前有必要常规进行沙眼衣原体筛查,NAAT是目前推荐筛查宫颈CT感染的检测方式;规范CT感染的治疗以避免治疗不彻底导致不良并发症及耐药的发生,目前无有效预防药物,应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同时重视随访和性伴侣的治疗。

罗佳燕,彭文湃,林叙君[3](2021)在《高龄备孕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现状调查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高龄备孕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以1 627名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孕前保健门诊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接受自费或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高龄备孕妇女为调查对象,取其宫颈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有2.15%的高龄备孕妇女受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其感染率与非高龄备孕妇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1.43%的感染者无自觉不适症状;妊娠次数大于3次、丈夫包皮过长以及伴随生殖道其他感染与高龄备孕妇女感染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几率显着相关。结论:应关注备孕妇女特别是高龄备孕妇女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

罗伟[4](2020)在《胚胎停育与阴道微生物群落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应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胚胎停育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之间的关联性。2.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正常早期妊娠妇女与妊娠早期胚胎停育患者阴道细菌和真菌生物群落结构,比较其差异,寻找特征菌,从而揭示胚胎停育与阴道菌群结构变化的相关性。方法:1.检索CNKI、万方、百度学术、泉方学术、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9年12月发表的关于胚胎停育和稽留流产的文献数据并进行数据整理,收集研究胚胎停育患者生殖道病原菌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数据,借助StataSE12.0软件对纳入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系统评价生殖道病原菌感染与胚胎停育之间的关系。2.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产科就诊的患者20例,其中胚胎停育组10例,正常早期妊娠组10例,取阴道分泌物样本分别标记为A1、A2、A3…A10和C1、C2…C10,行16S rDNA和ITS扩增子测序,测序数据行OTU聚类分析及物种注释,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分析,组间群落差异性分析,探究两组微生物群落组成并比较组间群落结构差异。结果:1.通过Meta分析发现胚胎停育患者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CT合并UU感染的发生率均显着高于正常早期妊娠患者(OR>1,P<0.05)。2.A组(胚胎停育组)10个样本中阴道细菌生物群落共产生1406551条有效序列,在97%相似度下聚类为21个OTUs,共检测到细菌3菌门、6菌纲、7菌目、8菌科、13菌属。优势门、纲、目、科、属分别为硬壁菌门(Firmicutes)(99%)、芽孢杆菌纲(Bacilli)(98%)、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98%)、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98%)、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98%)。3.C组(正常早期妊娠组)细菌菌群主要组成除Lactobacillus外,加德纳菌(Gardnerella)和巨球菌属(Megasphaera)在部分样本中含量也较高。样本C3、C4、C9和C10中Gardnerella分相对丰度均大于1%,样本C4和C9中Megasphaera相对丰度大于1%。4.正常早期妊娠妇女阴道分泌物样本C5中检测到支原体(Mycoplasma)的分布,其相对丰度小于0.004%。5.A组10个样本阴道真菌生物群落共产生了1682830条有效序列,在97%相似度下聚类为123个OTUs,共检测到真菌5菌门、16菌纲、30菌目、49菌科、55菌属。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最主要的菌门,相对丰度占90%以上。相对丰度前5的菌属分别为马拉色氏霉菌属(Malassezia)、Unclassified属、Nakaseomyces属、红酵母属(Rhodotorula)和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6.Alpha多样性分析提示A、C两组间真菌微生物存在显着丰度差异。根据Metastats组间群落丰度差异分析示Kazachstania属、根霉属菌(Rhizopus)和Rhodotorula属是两组真菌微生物群落中丰度差异最为显着的物种(P<0.05)。结论:1.胚胎停育与阴道微生物菌群失调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证实与胚胎停育相关的菌落有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2.与正常早期妊娠妇女阴道微生物群比较,胚胎停育患者阴道细菌和真菌菌落中均未发现有特征菌存在。3.阴道真菌菌群丰度显着变化可能与胚胎停育相关,尤其是Rhizopus丰度显着升高应当引起注意。

周丽银,刘景彬[5](2019)在《育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沙眼衣原体在育龄女性生殖道的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云浮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心收治的12 050例育龄女性患者相关资料,对育龄女性取宫颈分泌物送检,进行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结果共检测标本12 050例,其中阳性人数692例,阳性率为5.74%。14~20岁感染沙眼衣原体的阳性率最高,为14.61%,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的增长,阳性率有下降趋势;各年份育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较稳定。结论沙眼衣原体在育龄女性生殖道的感染情况总体较稳定,感染率较低。随年龄的增长,阳性率有下降趋势。

贺春,周均霞,赵玲玲,纪梦圆,刘翠霞,刘玉虎[6](2019)在《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异位妊娠相关性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究女性异位妊娠与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Highwire Press、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检索时间均为2000年1月-2017年10月。通过设置的纳入与排出标准筛选研究文献并提取资料,根据Newcastle-Ottowa Scale (NOS)评价纳入资料的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 2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符合条件的17篇文献中样本量合计1 767例。单纯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异位妊娠的Meta分析共纳入17篇文献,样本量为1 767例,异位妊娠组与对照组解脲支原体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 37,95%CI (2. 80~4. 06),P<0. 05];单纯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异位妊娠的Meta分析共纳入16篇文献,样本量为1 683例,异位妊娠组与对照组沙眼衣原体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 53,95%CI(2. 78~4. 48),P<0. 05];解脲支原体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异位妊娠的Meta分析共纳入10篇文献,样本量为1 120例,异位妊娠组与对照组解脲支原体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5. 03,95%CI (3. 11~8. 14),P<0. 05]。结论单纯沙眼衣原体与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异位妊娠相关,当两者混合感染时,女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度会更高,因此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的检测将为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春桃[7](2019)在《云南省某地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文中指出[目 的]了解云南省某地暗娼人群CT、NG感染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暗娼人群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用非概率抽样,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对200名暗娼人群开展一对一问卷调查,同时采集尿液以及宫颈拭子进行CT、NG核酸检测。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完成202名暗娼人群问卷调查,每名调查对象至少完成尿液或宫颈拭子中一份样本的采集,共采集尿液样本196份,宫颈拭子样本199份,并完成实验室核酸检测。1、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5.54±7.33)岁,其中20~29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占49.5%(100/202),民族以少数民族居多,占63.9%(129/202),初中文化程度占53.5%(108/202),未婚者占55.4%(121/202),户籍以本省为主,占 88.6%(179/202)。2、性行为特征:调查对象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7.42±2.14)岁,第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平均年龄为(22.44±6.16)岁,调查对象平均每周接客人数为(2.44±2.31)人。3、CT、NG感染情况:CT感染率为23.27%(47/202),NG感染率为8.91%(18/202),STDs(CT、NG 任一项阳性)感染率为 26.24%(53/202),CT、NG合并感染率为5.94%(12/202)。4、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对象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93.1%(188/202),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85.6%(172/202)。5、求医行为及干预服务情况:22.8%(46/202)的调查对象最近一年曾出现过一种及以上的性病相关症状或体征,其中67.4%(31/46)的人选择到综合医院就诊,17.4%(8/46)的人不作任何处理,15.2%(7/46)的人自己买药。调查对象中89.1%(180/202)的人最近一年至少接受过一种及以上性病健康服务,其中接受过性病知识宣传服务的占71.8%(145/202),接受过安全套的宣传和发放的占68.3%(138/202),最近一年接受过性病咨询或检测的占57.4%(116/202),接受过妇科检查或治疗的占51.0%(103/202),接受过性病检查或治疗的占35.1%(71/202),接受过同伴教育的占24.8%(50/202)。[结论]该地区暗娼人群CT、NG感染率较高,暗娼人群第一次商业性行为年龄较小是CT感染的风险因素;少数民族、第一次性行为年龄较小以及第一次商业性行为年龄较小是NG感染的风险因素。该地区暗娼人群呈现出文化程度偏低以及未婚者所占比例较高等特点。该地区暗娼人群存在就医意识薄弱,就医行为不规范等现象。需进一步加强该地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干预服务工作,建议多部门加强合作,联合娱乐场所业主,进一步提升社区小组能力,加强对暗娼人群的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安全套使用率,动员积极主动检测,规范就医。

王明月[8](2019)在《感染性疾病对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结局的影响和安全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对IVF-ET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武汉同济医院接受IVF-ET治疗之前行CT检测的女性患者,共计3654个新鲜周期和2766个复苏周期,根据CT感染、治疗情况和复查结果将其分为转阴组、未转阴组、未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患者的一般特征和妊娠结局。结果IVF-ET新鲜周期中,转阴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受精率、囊胚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阴组和阴性对照组、未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卵母细胞M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之间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周期中,各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CT感染对IVF-ET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均未产生不利影响。第二部分乙肝病毒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垂直传播的风险目的探究与自然妊娠相比,辅助生殖技术是否会增加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并且比较女性HBV感染者行IVF和ICSI发生HBV垂直传播的风险。材料和方法连续纳入血清HBs Ag阳性的自然妊娠或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妊娠(IVF或ICSI)的产妇。在产妇入院待产时收集产妇的血样标本,定量检测HBV血清标志物、血清HBVDNA和肝酶水平等指标。收集产科并发症的相关临床资料。新生儿均在分娩时留脐带血检测HBV血清标志物(HBs Ag、HBe Ag、anti-HBs、anti-HBe、anti-HBc);脐血HBs Ag阳性者在出生后9-15个月复查HBV血清标志物并电话随访。结果自然妊娠组和ART组出生儿脐带血HBs Ag的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9.4%vs.6.8%,P>0.05);无论是自然妊娠组还是ART组,母血HBVDNA≥500IU/m L的出生儿脐带血HBs Ag阳性率都高于HBVDNA<500IU/m L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母血HBe Ag阳性的出生儿脐带血HBs Ag阳性率都高于HBe Ag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HBVDNA<500IU/m L的亚组中,ICSI组的出生儿脐带血HBs Ag阳性率高于IV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5%vs.0%,P<0.05);所有随访到的出生时脐带血HBs Ag阳性的新生儿在9-15个月时血清HBs Ag转阴;ART组产科并发症的发病率显着高于自然妊娠组(均P<0.05)。结论辅助生殖技术并不增加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母血中的HBVDNA高载量和HBe Ag阳性是HBV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与IVF相比,ICSI有可能增加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联合应用可有效地阻断母婴垂直传播。

周英[9](2019)在《男男性接触人群沙眼衣原体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与及时检测方法的荟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男男性行为者不同暴露部位沙眼衣原体感染及其基因分型分析:一项多城市的研究背景: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已经成为性病艾滋病流行的重点人群,有关我国MSM人群不同部位沙眼衣原体及其基因型分布的感染流行病学资料相对较少。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来自我国不同地区(三个城市)的MSM人群不同暴露部位沙眼衣原体(CT)感染及其基因型分布,以了解该人群CT感染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收集379名MSM人群的肛门直肠拭子、咽拭子及首段尿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T感染情况,根据ompA基因序列进行CT基因分型。结果:该人群CT感染总感染率为18.2%(95%可信区间[CI],13.9-22.5%),城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CT感染以肛肠部位最为常见(15.6%,95%CI 11.6-19.5%),其次是尿道(3.2%,95%CI 1.4-5.0%)和口咽部位(1.6%,95%CI 0.3-2.9%)。基因型D和G是该人群中最主要的CT分型,但基因型D在南京明显占优势,而基因型G在武汉明显占优势。未发现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相关的CT基因型。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为淋球菌感染(调整优势比[aOR]14.27,95%CI 6.02-33.83,p<0.001)及年龄 40 岁以上(aOR 0.37,95%CIs 0.15-0.93,p=0.03)显着相关。结论:MSM人群沙眼衣原体感染率高,尤其是肛肠部位,提示有必要制定针对这一人群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综合干预,特别是肛肠部位的CT筛查和规范治疗。建议将基于不同暴露部位的CT感染和基因型的调查纳入针对MSM人群流行病学监测。第二部分沙眼衣原体感染及时检测方法: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背景:方便、有效的检测方法对扩大衣原体筛查发现至关重要。及时检测(POCT)是实现该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抗原检测的POCT已经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基于核酸检测的POCT不断得到研发和推广应用。目的:本研究旨在对现有沙眼衣原体及时检测(POCT)方法在泌尿生殖道和肛门直肠感染中的诊断性能进行系统复习和Meta分析,以了解这些检测方法在沙眼衣原体筛查和检测策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检索方式,由两名研究者分别单独检索了 PubMed,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从2004年1月到2018年10月。文献的筛选、数据的提取及文献质量评价由两名研究者独立完成。不同意见与第三名研究者讨论协商决定。如果研究中的数据不完整,则通过电子邮件联系相应的作者获取进一步的信息。对于每一项纳入的研究,计算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优势比(DOR)以及95%可信区间(CI),以基于实验室核酸检测(NAAT)方法作为参考标准对不同类型样本进行诊断性能评估。用STATA 1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4篇研究文献,其中基于抗原检测的POCT试剂14篇,基于核酸检测的POCT试剂20篇,涉及33,434份评估样本。基于抗原的POCT合并敏感率性、特异性、诊断优势比分别为 56%(95%CI45%-67%)、99%(95%CI 98%-99%)、86.1(95%CI 45.6-162.7),基于核酸的POCT合并敏感性、特异性、诊断优势比分别为 95%(95%CI 93%-97%)、99%(95%CI 99%-100%)、1,865.4(95%CI 949.7-3,664.1)。结论:基于核酸检测的沙眼衣原体POCT其诊断性能明显优于基于抗原检测的POCT检测。第三部分男男性行为人群多部位沙眼衣原体感染ompA-高分辨率多位点测序分型(MLST)研究背景:男男性行为者(MSM)是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重点人群,对该人群CT进行基因分型将有利于增加CT流行与传播的信息。在欧洲国家流行的导致性病性淋巴肉芽肿(LGV)L型CT感染在我国尚未发现。目的:提供我国三地MSM人群ompA-MLST分型流行病学数据,了解在这些地区的MSM人群中是否出现LGV的L型CT流行。方法:对77例沙眼衣原体阳性标本6个基因位点进行扩增、测序,根据ompA、CT058、CT144、CT172、hctB 和 pbpB 测序结果进行 ompA-MLST 分型。结果:D 型(50.6%,n=39),G 型(27.3%,n=21),J 型(11.7%,n=9),F 型(7.8%,n=6),E 型(1.3%,n=1),B 型(1.3%,n=1);D-109(12.9%,8/62),G-346(9.7%,6/62),D-11(6.5%,4/62),G-108(6.5%,4/62)。结论:在调查的三个地区MSM人群中,ompA分型与我国既往研究基本一致,未发现国外在MSM人群中常见的ST-52和ST-58型,未发现导致LGV的L型。研究结果提示,我国MSM人群CT传播和流行尚限于国内,导致LGV的L型CT感染尚未在该人群中发生。

张新建,姜碧,黄健初,何伟超,胡艳梅,韦思似,刘佩瑜[10](2019)在《母体乙肝病毒、沙眼衣原体、念珠菌感染与出生缺陷关系的队列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母体乙肝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念珠菌感染对胎儿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以东莞市孕前筛查项目为基础,收集受检妇女基本资料和临床结果,随访获取研究对象妊娠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乙肝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念珠菌感染与胎儿出生缺陷的关系。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72 515例,有出生缺陷者996例,发病率为137.35/万人,其中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最高,为48.47/万人。乙肝病毒阳性(RR=1.28,95%CI:1.04~1.59)、生殖道沙眼衣原体阳性(RR=1.82,95%CI:1.23~2.69)为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乙肝病毒感染是染色体异常(RR=2.39,95%CI:1.15~4.93)、消化系统疾病(RR=2.89,95%CI:1.33~6.28)的危险因素;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RR=4.29,95%CI:1.31~14.06)、心血管系统疾病(RR=1.93,95%CI:1.05~3.54)、染色体异常(RR=5.27,95%CI:1.87~14.85)的危险因素。念珠菌感染则暂未发现对各类出生缺陷有影响。结论母体乙肝病毒感染、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对胎儿出生缺陷发生有影响,但仍需更大样本的调查予以证实。

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妊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妊娠(论文提纲范文)

(1)沙眼衣原体感染对生殖道菌群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检测及基因型分析
        1.2.2 生殖道菌群检测
        1.2.3 资料收集
    1.3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感染组、未感染组一般资料
    2.2 感染组、未感染组生殖道菌群
    2.3 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妊娠结局
    2.4 沙眼衣原体感染基因型分布特点
    2.5 不同基因型分布的沙眼衣原体感染孕妇生殖道菌群
    2.6 不同基因型分布的沙眼衣原体感染孕妇妊娠结局
3 讨 论

(2)妇科门诊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沙眼衣原体的发现
    1.2 沙眼衣原体的生物学性状
    1.3 致病机制
    1.4 临床表现
    1.5 沙眼衣原体与其他微生物的关系
    1.6 筛查与诊断
    1.7 流行病学
    1.8 危险因素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及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入组情况
    3.2 CT感染率
    3.3 CT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3.4 亚组分析
    3.5 CT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
    3.6 随访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感染率
    4.2 危险因素
    4.3 治疗
    4.4 耐药性及其机制
    4.5 预防
    4.6 随访
    4.7 性伴侣治疗
    4.8 妊娠期处理
    4.9 新生儿处理
第五章 研究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妊娠
    参考文献
附录一: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及危险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二:CT 感染相关因素变量赋值表

(3)高龄备孕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现状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1.2.2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2.2 高龄与非高龄备孕妇女CT感染率比较
    2.3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4)胚胎停育与阴道微生物群落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胚胎停育的诊断和常见原因
    1.2 胚胎停育生殖道感染因素的研究现状
    1.3 胚胎停育生殖道感染因素研究手段进展
第二章 生殖道病原菌感染与胚胎停育关联的Meta分析
    2.1 资料来源
    2.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方法
        2.3.1 文献筛选
        2.3.2 文献质量评价
        2.3.3 数据提取
        2.3.4 数据统计学分析
        2.3.5 发表偏倚检验
        2.3.6 敏感性分析
    2.4 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文献质量评价
        2.4.3 Meta分析结果
第三章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胚胎停育患者阴道菌群的相关研究
    3.1 临床资料
    3.2 标本采集
    3.3 实验材料
        3.3.1 实验主要的试剂和耗材
        3.3.2 实验主要的仪器设备
    3.4 实验方法
        3.4.1 提取样本细菌和真菌DNA
        3.4.2 PCR扩增及Illumina上机测序
    3.5 生物信息学分析
        3.5.1 OTU分析及物种注释
        3.5.2 α 多样性(Alpha Dversity)
        3.5.3 β 多样性(Beta Diversity)
        3.5.4 组间群落结构差异显着性分析
    3.6 统计方法
    3.7 16SrDNA测序后结果
        3.7.1 样本信息
        3.7.2 细菌生物群落序列分析
        3.7.3 阴道细菌生物群落OTU分析
        3.7.4 细菌生物群落不同分类水平下的注释及分布特征
        3.7.5 细菌菌群α多样性分析
        3.7.5.1 α多样性指数
        3.7.5.2 Rank-abundance曲线
        3.7.5.3 稀释曲线(rarefaction curve)
        3.7.6 细菌菌群β多样性分析
        3.7.7 阴道细菌组间群落结构差异性分析
    3.8 ITS扩增子测序结果
        3.8.1 真菌序列分析
        3.8.2 阴道真菌生物群落OTU分析
        3.8.3 真菌生物群落不同分类水平下的物种注释
        3.8.4 真菌菌群α多样性分析
        3.8.5 真菌菌群β多样性分析
        3.8.6 阴道真菌组间群落差异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育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试剂与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 0 1 4-2 0 1 8年各年龄段育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分析
3 讨论

(6)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异位妊娠相关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原始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过程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单纯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异位妊娠的相关性
        2.3.2 单纯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异位妊娠的相关性
        2.3.3 解脲支原体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异位妊娠的相关性
    2.4 纳入研究的偏倚评估
    2.5 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7)云南省某地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外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流行现状
        1.1.2 暗娼人群
        1.1.3 中国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现况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学问题
    2.7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2.8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一般人口学特征
    3.2 暗娼人群性行为特征
    3.3 暗娼人群自报性病相关症状及求医行为
    3.4 暗娼人群性病健康服务情况
    3.5 暗娼人群CT、NG感染现况
    3.6 暗娼人群CT、NG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7 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CT、NG实验室检测结果可靠性
    4.2 暗娼人群CT、NG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4.3 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情况
    4.4 暗娼人群性病防治意识及就医行为情况
5 结论
6 建议
7 研究创新性
8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感染性疾病对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结局的影响和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对IVF-ET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2.1 患者分组
        2.2.2 配对研究
        2.2.3 样本采集
        2.2.4 CT检测
        2.2.5 结果判读
        2.2.6 治疗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IVF-ET新鲜周期
        3.1.1 IVF-ET新鲜周期患者的一般情况
        3.1.2 IVF-ET新鲜周期获卵和胚胎情况
        3.1.3 IVF-ET新鲜周期的妊娠结局
        3.2 复苏周期
        3.2.1 复苏周期的一般情况
        3.2.2 复苏周期的临床结局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乙肝病毒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垂直传播的风险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IVF和 ICSI的流程
        2.2.2 产妇血样标本的采集和检测
        2.2.3 产妇临床数据和资料的收集
        2.2.4 出生儿感染状况的检测和随访
        2.2.5 患者分组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纳入产妇、出生儿和随访的总体情况
        3.2 产妇的一般情况
        3.3 产妇的产科并发症情况
        3.4 出生儿的感染情况分析
        3.5 产妇血清HBeAg状态和出生儿感染情况的关系
        3.6 IVF和 ICSI的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HBV感染者行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9)男男性接触人群沙眼衣原体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与及时检测方法的荟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男男性行为者不同暴露部位沙眼衣原体感染及其基因分型分析:一项多城市的研究
    一、背景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沙眼衣原体感染及时检测方法: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一、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男男性行为人群多部位沙眼衣原体感染ompA-高分辨率多位点测序分型(MLST)研究
    一、背景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己发表及待发表文章
参加会议、发言和研究课题
附录
    附表1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测知情同意书
    附表2 检测结果告知卡
    附表3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筛查样本交接登记表
致谢

(10)母体乙肝病毒、沙眼衣原体、念珠菌感染与出生缺陷关系的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结局定义
    1.3 研究设计
    1.4 研究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出生缺陷发病率情况
    2.2 基线资料分析
    2.3 三种病菌感染与出生缺陷总发病率关系
    2.4 三种病菌感染对不同类型出生缺陷的影响
3 讨论

四、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妊娠(论文参考文献)

  • [1]沙眼衣原体感染对生殖道菌群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孙伟红,赵鸿雁,崔海春,张楠,张晓月.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1(14)
  • [2]妇科门诊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及危险因素分析[D]. 林小凤. 汕头大学, 2021
  • [3]高龄备孕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现状调查分析[J]. 罗佳燕,彭文湃,林叙君. 黑龙江医学, 2021(05)
  • [4]胚胎停育与阴道微生物群落相关性研究[D]. 罗伟. 兰州大学, 2020(01)
  • [5]育龄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J]. 周丽银,刘景彬.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07)
  • [6]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异位妊娠相关性的Meta分析[J]. 贺春,周均霞,赵玲玲,纪梦圆,刘翠霞,刘玉虎. 中国妇幼保健, 2019(13)
  • [7]云南省某地暗娼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D]. 刘春桃.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8]感染性疾病对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结局的影响和安全性分析[D]. 王明月.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男男性接触人群沙眼衣原体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与及时检测方法的荟萃分析[D]. 周英.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
  • [10]母体乙肝病毒、沙眼衣原体、念珠菌感染与出生缺陷关系的队列研究[J]. 张新建,姜碧,黄健初,何伟超,胡艳梅,韦思似,刘佩瑜. 热带医学杂志, 2019(03)

标签:;  ;  ;  ;  

生殖器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妊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