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质大市场的构成及其发展建议

论地质大市场的构成及其发展建议

一、试论地质大市场的构成及其发展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质坚[1](2019)在《中煤一勘局公司2019-2023年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受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全球矿业复苏势头回落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勘查形势步入明显下行通道,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新常态,国有地勘单位正面临矿业经济持续低迷、世界经济下行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多重影响。如何在上级战略管控和保增长压力的前提下,研究制定可持续的企业发展规划,对国有地勘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煤地第一勘探局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国有事业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出资成立,实行企业化管理,并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事企分体运行的央企,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和品牌优势。本文结合国内外企业战略管理及发展规划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国有地勘单位内外部环境及一勘局公司的发展现状,主要按照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和SWOT分析,进一步明确公司的发展战略方向,制定公司2019-2023年发展规划,并提出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的若干保障措施,促进公司能够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一勘局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和产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市场拓展机会较多,战略选择以市场渗透战略和多元运作战略为方向。公司2019-2023年的规划目标是:聚焦“三商”定位,推动“两转三走”,实施“四地两运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集约高效的产业新格局;2019-2023年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8%,利润总额年均增长20%,主要经济指标稳居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系统中上水平,其中3-5项核心专业优势达到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领先、行业先进水平。

杨添天[2](2018)在《面向自然资源管理的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评价及发展模式》文中指出地调机构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的以地质现象为对象,以地质学及其相关科学为指导,提供地学信息服务的调查研究机构。中国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对深化地球系统科学认识、支撑自然资源统一集中管理、参与全球资源治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首先要解决“什么是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和“如何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问题。本研究将两个问题分别落脚到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评价和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学者对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成果,从地调机构的本质特征出发,提出了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概念模型。根据各要素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将核心竞争力概念解构为三个层次:核心层、中间层、外围层,分别对应科技创新力和人力资源力、制度管理力和资源整合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三个概念层次由核心向外围逐步展开,呈递进关系,同时不同层次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并与服务对象发生互动。在此基础上,以该概念模型的核心层和中间层为基础,依据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梳理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评价指标,构建了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四元评价模型(简称4i模型)并对全球58个典型国家地调机构进行实证研究。区别于以往基于综合实力的评价模型,本研究在筛选评价指标时,综合考虑了“软”和“硬”、“长期”和“短期”、“动态”和“静态”等因素,各维度指标权重及评分经过多位业内专家的综合评估,评价结果得到了多位专家的肯定,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以地调机构的发展特征和演化趋势为切入点,按地质工作需求划分五大地调机构发展模式类型,采用对比分析法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在不同历史背景、经济发展阶段下的发展模式,包括发展历史、定位方向、体制机制等各方面。根据当前形势和存在短板补足,提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战略路径。要以科技为核心,人才为关键,提升管理水平,发挥整合优势,全方位提高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核心竞争力,使中国地质调查工作更有力地支撑国家重大战略的构建与实施,支撑自然资源集中统一管理,更加全面地支撑政府、市场、企业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的重大需求,服务于社会公众对地学信息的新要求。

孙策[3](2018)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对地质调查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如何站在国家战略安全的角度,发挥好公益性地质调查对国家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支撑作用。地质调查是我国保障资源、保护环境、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和先行性工作,是促进我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等战略的重要支撑。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是切实提升地质环境健康水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以及提高资源安全保障水平己成为现阶段乃至今后长时期内保障我国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推进的必然选择。论文首先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地质调查发展历程,分析国内外服务城镇化的地质调查历史演变;在明晰地质调查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演变基础上,阐明地质调查和新型城镇化内涵、特点和发展趋势,总结出地质调查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内在机理;其次,通过对我国内外服务城镇化的地质调查现状的评价分析以及启示,从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角度,研究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路径;最后,结合新型城镇化目标,提出我国地质调查结构转化与空间布局优化的政策建议。论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绪论。论文首先从我国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环境灾害等方面阐述研究选题的背景,以当前的新型城镇化作为基本的需求,进一步探讨地质调查转型工作的关键性以及基础价值。然后,系统梳理现阶段关于地质调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文献,明晰服务城镇化建设的地质调查历史演变。第二部分,地质调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分析出我国地质调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第三部分,国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质调查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首先通过对世界城镇化中地质资源环境问题的共性与应对策略梳理和总结,分析出典型国家城镇化过程中的地质调查策略,以此为基础总结出国外推动城镇化的地质调查解决方案及对中国启示。第四部分,我国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首先阐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的演变,其次从新型城镇化的角度分析中国地质调查的现状,最后根据现状总结出中国地质调查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中国地质调查转型路径分析—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需求与管理机制。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需求与定位,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地质调查方向以及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规模预测,并以武汉市场问卷进行实证案例分析,最后提出我国地质调查的转型路径。第六部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在全面分析总结我国地质调查转型路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质调查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地质调查布局建议。第七部分,作为文章的结论以及展望。对于全文的分析开展总结,同时针对后续的工作进行展望。论文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1)尝试构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地质调查转型发展历史沿革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解决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为导向,分析我国未来地质调查的定位与定向,识别影响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与环节,初步构建了我国地质调查支撑国土空间监管政策体系。(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路径的设计。按照新型城镇化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分析我国未来地质调查的发展态势,预测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地质调查的未来需求,提出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路径,全面推进我国地质调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陈默[4](2016)在《基于TCM和CVM方法的神农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文中指出地质遗迹形成于地球演变的悠久地质历史时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特殊自然资源。珍贵的地质遗迹对于我们探索地球奥秘、欣赏其独特优美的地质地貌景观有着重要意义。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筹划建立世界地质公园,以更有效地保护、更合理地开发利用地质遗迹。为了能更好地保护地质公园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提升美学及科研价值,对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估迫在眉睫。神农架于2013年9月9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为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优质,旅游资源丰富。本文以神农架地质公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TCM评估其游憩价值,用CVM评估其非使用价值,从而估算出神农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首先,本文介绍了经济学的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对国内外旅游资源值评估的研究历史、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并在分析地质公园特点及其资源特色的基础上,探讨了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价值内涵、构成及其评估方法。其次,对神农架地质公园的概况进行了说明,并对神农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和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及评价。最后,通过实地探访获取的资料对客源市场进行研究,为TCM和CVM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总样本划分出游小区,将省外区域划为24个小区,省内划分16个小区,分别计算出每个小区的旅游率及消费者支出。借助于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拟合得出全国各地游客的回归模型和对神农架地质公园的游憩需求曲线,计算消费者剩余,得出2015年神农架地质公园的游憩价值为1722070.25万元。通过设计CV调查表,统计出支付意愿率,计算出神农架地质公园游客WTP中位值为29.06元,对各因素与愿意支付率及WTP值进行相关分析,计算出2015年神农架地质公园的非使用价值为1379985.4万元,根据统计得出支付动机三种原因的分布比例,计算出存在价值为420510.57万元,遗产价值为835098.46万元,选择价值为124376.37万元。

杨泽汀[5](2015)在《HL地质勘查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纲领,指引企业发展方向,明确企业的业务领域,指导企业资源配置,指明企业的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措施。论文基于对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理论梳理,介绍了HL地质勘查公司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PEST分析工具及波特五力模型综合展开了对企业发展的宏观与行业环境的分析,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大地质”、打造品牌优势、升级人才队伍、开展资本经营、推行精细化管理、着力开拓“两个市场”等系列的战略措施。从资源配置保障、团队建设、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实施战略的保障措施。

曾凡杰,马忠宏,曾祥茜,刘磊[6](2013)在《多措并举 提升地勘行业生存空间》文中认为本文从目前地勘行业现状及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入手,提出深化改革,促进地勘单位发展的措施。以苦练内功、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突破口,打造地勘单位学习型、管理型团队,来进一步提升地勘行业的生存空间。实现地勘单位经营企业化,既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也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由之路,对于增强地勘单位的活力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条件基本成熟。一是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地勘单位的综合实力有了进一步增强。二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历经各项改革和市场的考验。地勘单位经过了近10年的快

贺飞[7](2012)在《内蒙古煤田地质单位企业化改革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已经在部分行业和某些地方取得了重要进展。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政府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型经济和社会环境下,我国将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部分具有市场资源配制能力的事业单位将进行企业化改革。但中国现状的事业单位依附于传统体制和党政系统,长期捧“铁饭碗”、吃“大锅饭”,存在的机构膨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裙带关系等问题,比传统国企有过之而无不及。事业单位管理难题日益凸显,已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全国各地事业单位改革实践当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推行企业化管理,比如取消事业编制、实行全员聘任制、搞绩效工资等。这些改革虽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事业单位存在的体制依赖症、机制不合理、企业化运营管理不科学、市场定位不明确等许多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并且还催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编制内外同工不同酬现象、绩效考核变异成“领导涨工资、员工看绩效”等。事业单位治理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总结远远跟不上当前该领域改革的步伐。内蒙古煤田地质单位属自治区全额拨款的事来单位,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地质勘查计划,综合运用各种专业技术手段,在全区范围内进行煤田地质预查、普查、详查和精查工作,探明煤炭资源储量及矿山开采条件,为自治区煤炭工业规划和建设提供地质资料。宗旨和业务范围:为地矿勘查开发提供管理保障。地质勘查、矿产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石油勘查、煤炭地质灭火工程、水源勘查、地热与煤层气勘探、区域地质调查、探矿工程地球物理勘探与化学研究、地质测绘、地质勘查报告审查与评审所属地质队伍管理。企业化改革煤建煤勘集团经营范围:一般经营项目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土石方工程等二级企业;钻凿各类供水井、灌注桩基孔工程壹级;地质勘察;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建筑装修装饰工程;甲级固体矿产勘查、气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勘查工程施工(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施工)、工程监理;乙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液体矿产勘查。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自治区政府于2005年决定对内蒙地勘单位进行内部企业化改革。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煤田地质单位基本发展情况及推行内部企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研究,根据相关研究理论,采用案例研究的主体方法,主要以归纳推理的逻辑,理顺煤田地质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及未来发展方向,为自治区对地勘事业单位改革提供实证与理论支持,对政府及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政策、决策、运营和管理等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武音茜,武国辉,杨涛[8](2007)在《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发展的战略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地勘单位由企业化管理转型为企业化经营已是必然,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勘单位应依据自身优势,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树立起战略发展的观点。为此,本文从大地质大市场战略、组织创新战略、资本经营战略、品牌战略、人力资本战略、企业文化战略等六个方面对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各地勘单位必须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市场形势、技术发展趋势和自身基础条件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它是关系到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生存和发展的具有决定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决策。

徐亚男[9](2004)在《内蒙古煤炭工业的发展战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储量大,煤类齐全,含煤区内重要煤田的优势突出,开采技术条件普遍简单,属良好类型。作为能源工业的主体,煤炭工业在内蒙古自治区各传统产业中占据了基础和主导地位。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建设,为国家和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煤炭工业内部存在着许多问题,既难以解决,又影响其发展。文章就内蒙古煤炭工业的发展,分析了其所处的环境和自身条件,包括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的形势和市场需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煤炭行业状况等等,提出了内蒙古煤炭工业的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并指出实现此战略目标的具体方针:实施大集团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限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退出机制;实施洁净煤战略,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实施综合经营战略,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加强煤炭资源勘探与评价,促进资源有效开发及利用;进行重点项目建设等等。文章最后也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建议。

唐春花,王平[10](2001)在《试论地质大市场的构成及其发展建议》文中研究说明地质行业需要一个包括矿业市场在内的更广泛的地质大市场,地质大市场由地质项目市场、地质资本市场、地质劳务市场和地质成果市场四部分组成,并初步论述了这四个市场。提出在地质大市场建设初期应采取两降低两抬高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增加有效需求,通过市场择优淘劣,确保成果质量,使地质大市场得以良性发展。

二、试论地质大市场的构成及其发展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地质大市场的构成及其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中煤一勘局公司2019-2023年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1.4.1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企业发展规划相关理论综述
    2.1 战略管理及其流程
        2.1.1 战略管理概述
        2.1.2 战略管理流程
    2.2 战略规划相关分析方案
        2.2.1 PEST分析理论
        2.2.2 SWOT分析理论
        2.2.3 五力模型分析
    2.3 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2.3.1 企业发展战略形态
        2.3.2 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3 企业发展规划制定原则
3 一勘局公司发展规划现状分析
    3.1 一勘局公司基本情况
        3.1.1 公司概况
        3.1.2 资源状况
        3.1.3 人员结构情况
    3.2 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现状
        3.2.1 公司总体发展战略
        3.2.2 公司“十三五”规划简况
        3.2.3 公司“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
        3.2.4 公司原有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
    3.3 公司外部环境PEST分析
        3.3.1 政治环境分析
        3.3.2 经济环境分析
        3.3.3 社会环境分析
        3.3.4 技术环境分析
    3.4 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3.4.1 国内地质勘查队伍发展现状
        3.4.2 地质勘查业投入现状
        3.4.3 地质勘查业发展前景
        3.4.4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3.5 公司发展规划SWOT分析
        3.5.1 优势
        3.5.2 劣势
        3.5.3 机会
        3.5.4 威胁
        3.5.5 SWOT组合战略规划
        3.5.6 SWOT战略规划方向建议
4 一勘局公司发展规划制定
    4.1 发展规划定位
    4.2 发展规划指导思想
    4.3 规划总体目标
    4.4 产业发展规划
        4.4.1 产业布局方向
        4.4.2 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4.5 科技发展规划
        4.5.1 规划目标
        4.5.2 重点工作
    4.6 安全生产规划
        4.6.1 规划目标
        4.6.2 重点工作
    4.7 市场开拓规划
        4.7.1 市场区域布局
        4.7.2 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4.7.3 市场产业定位
    4.8 人力资源规划
        4.8.1 规划目标
        4.8.2 重点工作
        4.8.3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5 一勘局公司发展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1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5.2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5.3 探索投融资平台建设
    5.4 全面深化改革改制
    5.5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5.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面向自然资源管理的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评价及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分析与界定
        1.2.1 自然资源管理和全球资源治理
        1.2.2 地质调查工作与地调机构
        1.2.3 地调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模式
        1.2.4 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以往研究评述
    2.1 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研究与评价方法
        2.1.1 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理论
        2.1.2 核心竞争力研究方法及在各领域的应用
        2.1.3 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2.1.4 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现状评述
    2.2 地调机构发展模式研究及理论方法
        2.2.1 发展模式的概念
        2.2.2 发展模式研究方法及在各领域的应用
        2.2.3 地调机构的发展模式研究现状评述
    2.3 本章小结
3 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分析
    3.1 地调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概念模型
    3.2 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4I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3.2.2 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框架及内容
        3.2.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3.3 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应用
        3.3.1 评价方法
        3.3.2 典型定量分项指标评价
        3.3.3 评价结果
        3.3.4 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世界地调机构中的位置
    3.4 本章小结
4 地调机构的发展模式研究
    4.1 世界主要地调机构的形成与演变
        4.1.1 世界主要国家地调机构的形成与发展特点
        4.1.2 当代世界地调机构的发展演变趋势
        4.1.3 世界地调机构发展模式的分类
    4.2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4.2.1 发展历史对比研究
        4.2.2 当前性质和定位对比
        4.2.3 当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对比
    4.3 本章小结
5 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战略路径
    5.1 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背景
        5.1.1 对地球系统科学的探索是永恒主题
        5.1.2 能源和矿产资源需求是地质工作发展的根本动力
        5.1.3 资源环境调查的调整改革是新时代转型的重点
        5.1.4 当前地质工作存在短板和不足
    5.2 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战略思路
        5.2.1 指导思想
        5.2.2 五大原则和五个转变
        5.2.3 战略目标
        5.2.4 建设目标
        5.2.5 “三步走”战略
    5.3 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主要措施
        5.3.1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地质调查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力)
        5.3.2 加强人才培养,推进地质调查队伍建设(人才智慧力)
        5.3.3 完善管理体系,创新地质调查运行机制(制度管理力)
        5.3.4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资源整合优势(资源整合力)
6 成果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和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地质调查的发展演变
        1.2.2 服务城镇化的地质调查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地质调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研究
    2.1 我国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1.1 地质调查的相关内涵
        2.1.2 地质调查的特点
    2.2 新型城镇化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2.2.1 新型城镇化内涵
        2.2.2 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
    2.3 地质调查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内在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质调查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3.1 世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质资源环境问题的共性与应对策略
        3.1.1 世界城镇化的整体概况
        3.1.2 世界各国城镇化过程中地质资源环境问题共性与应对策略
    3.2 典型国家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地质调查策略
        3.2.1 英国
        3.2.2 美国
        3.2.3 德国
        3.2.4 法国
        3.2.5 日本
    3.3 国外推动城镇化的地质调查解决方案及对中国启示
        3.3.1 国外推动城镇化的地质调查解决方案
        3.3.2 对中国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4.1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的历史演变
    4.2 中国地质调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新型城镇化的视角
        4.2.1 中国地质调查现状
        4.2.2 中国地质调查存在的问题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地质调查转型路径分析—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需求与管理机制
    5.1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需求与定位
        5.1.1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需求
        5.1.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质调查定位与定向
    5.2 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地质调查规模预测
        5.2.1 2020年—2030年我国城市地质灾害防治投入的规模需求的预测
        5.2.2 2020年—2030年全国城市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总体规模预测
    5.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需求管理案例——基于武汉市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5.3.1 基本信息
        5.3.2 调研对象对新型城镇化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质调查的了解程度
        5.3.3 武汉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5.3.4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地质调查的需求态势调查
        5.3.5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地质调查需求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5.4 我国地质调查转型路径
        5.4.1 地质调查观念、学科转型
        5.4.2 地质调查内容的转型
        5.4.3 地质调查对象的转型
        5.4.4 地质调查组织结构的转型
        5.4.5 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转型
        5.4.6 地质调查管理模式的转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地质调查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6.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质调查的未来发展趋势
    6.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质调查布局建议
        6.2.1 主要城市群地质调查的布局建议
        6.2.2 地质调查在城市水资源方面布局建议
        6.2.3 地质调查在城市土壤方面布局建议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TCM和CVM方法的神农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质公园发展进展
        1.1.2 旅游资源价值评估进展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线路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线路图
    1.5 国内外研究概述
        1.5.1 国外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1.5.2 国内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地质公园
        2.1.2 旅游资源经济价值
    2.2 基础理论
        2.2.1 经济学需求理论
        2.2.2 消费者剩余理论
        2.2.3 公共物品理论
        2.2.4 福利计量理论
第三章 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价值体系及评估方法
    3.1 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价值体系
        3.1.1 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价值内涵
        3.1.2 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价值构成
    3.2 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使用价值的评估方法
        3.2.1 分区旅行费用模型(ZTCM)
        3.2.2 个人旅行费用模型(ITCM)
    3.3 地质公园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评估方法
        3.3.1 CVM的研究步骤
        3.3.2 创建假想市场
        3.3.3 确定问卷调查的范围以及调查方式
        3.3.4 设计调查问卷
        3.3.5 获得最大支付意愿率的引导技术
        3.3.6 获得最大WTP
        3.3.7 可能存在的偏差
第四章 神农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条件
        4.1.2 地质资源背景
    4.2 地质遗迹
        4.2.1 地质地貌类型
        4.2.2 地质遗迹分类
        4.2.3 地质遗迹评价
    4.3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4.3.1 旅游资源分类
        4.3.2 旅游资源评价
第五章 神农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价值评估
    5.1 神农架地质公园旅游客源市场研究
        5.1.1 客源社会人口学特征
        5.1.2 客源空间结构分析
        5.1.3 旅游行为分析
        5.1.4 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5.2 神农架地质公园游憩价值的评估
        5.2.1 分区旅行费用法模型(ZTCM)的技术路线
        5.2.2 神农架地质公园游客消费者支出估算
        5.2.3 计算神农架地质公园游客消费者剩余
    5.3 神农架地质公园非使用价值的评估
        5.3.1 确定调查内容和调查对象
        5.3.2 CVM调查统计分析
        5.3.3 各因素与愿意支付率和WTP值的相关介析
        5.3.4 非使用价值计算
    5.4 结论
第六章 主要结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旅游资源量多质优,开发潜力很大
        6.1.2 游憩价值与非使用价值评估值较高,发展空间巨大
    6.2 存在的问题
        6.2.1 样本误差的存在
        6.2.2 评估方法的局限性
    6.3 发展建议
        6.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6.3.2 提升旅游总体服务水平
        6.3.3 积极开展银发市场
        6.3.4 丰富神农架地质公园的游憩机会谱
        6.3.5 加强市场营销力度,创新营销方式
        6.3.6 加强区域联动发展,形成大区域旅游圈
        6.3.7 加强景区的资源和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HL地质勘查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理论综述
    第一节发展战略的内涵与作用
        一、发展战略的内涵
        二、发展战略的作用
    第二节 企业发展战略分类和选择
        一、企业发展战略分类
        二、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第三节 企业发展战略的分析方法
        一、PEST分析法
        二、波特五力模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HL地质勘查公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HL地质勘查公司简介
    第二节HL地质勘查公司发展现状
        一、公司组织结构
        二、人力资源状况
        三、公司财务状况
        四、资产和资质状况
    第三节HL地质勘查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规模总量小,产业布局不合理
        二、竞争力不足,优势不凸显
        三、获取优势资源能力弱
        四、缺乏长期发展战略,抵御风险能力差
        五、人才队伍建设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
        六、资金链紧张,现金流吃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L地质勘查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外部环境分析
        一、政治及政策因素分析
        二、经济因素分析
        三、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四、技术因素分析
    第二节 行业环境分析
        一、潜在竞争者的能力
        二、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三、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五、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L地质勘查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第一节 战略目标
    第二节 战略措施
        一、优化产业结构
        二、积极发展“大地质”
        三、打造品牌优势
        四、升级人才队伍
        五、开展资本经营
        六、推行精细化管理
        七、着力开拓“两个市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HL地质勘查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节 开展组织保障
    第二节 推进文化建设
    第三节 资源保障
    第四节 人力保障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多措并举 提升地勘行业生存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地勘单位现状及存在问题
    1.在经营体制、机制、理念上存在问题
    2.思想观念相对陈旧
未来地勘行业的发展机遇
    1.地质勘查市场进一步回暖
    2.财政专项陆续落地, 预计勘查投入持续增长
    3.境外风险勘查有望实现新的突破
    4.地勘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5.地质工作新领域将逐渐扩大份额
深化改革, 促进地勘单位发展的措施
    1.发挥地勘单位的技术优势, 广开财源, 努力开拓市场, 找准发展的切入点
    2.苦练内功, 努力降低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宏观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一盘棋”的思想
    2.打造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学习型团队, 改善我们的用人机制, 强化企业的组织管理
    3.管理团队角色与职能的转变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结束语

(7)内蒙古煤田地质单位企业化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单位基本情况
    2.1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单位发展历程
    2.2 国家事业单位改制基本情况总结
        2.2.1 国家事业单位改革发展阶段
        2.2.2 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内容总结
    2.3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单位现状
        2.3.1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单位综述
        2.3.2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单位经济发展现状
第三章 管理基本理论概述
    3.1 企业管理基本理论概述
        3.1.1 企业管理的定义及含义
        3.1.2 企业管理的产生与发展阶段
        3.1.3 企业管理信息化
        3.1.4 企业管理的构成
        3.1.5 企业管理模式
        3.1.6 几个经典企业管理法则和定律
        3.1.7 企业进行“抽屉式”管理五个步骤
        3.1.8 新兴的管理与模式
    3.2 企业运营管理基本理论概述
        3.2.1 运营管理的定义
        3.2.2 现代运营管理内涵的外延
        3.2.3 企业运营管理实质是战略管理
第四章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单位企业化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4.1 国家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4.1.1 事业单位改革和治理的基本理论尚未成熟
        4.1.2 我国事业单位,长期依附于传统体制和党政系统
        4.1.3 事业单位的存在有更大的行政利益集团政治或行政特权支持
        4.1.4 事业单位领导人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阻力
        4.1.5 事业单位职工将是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的最大阻力军
    4.2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单位企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4.2.1 局(集团)系统资金运营情况分析
        4.2.2 人力资源基本情况分析
        4.2.3 政府性投资取得的成果
        4.2.4 公司治理结构
        4.2.5 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结论与发展建议
    5.1 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5.2 坚持“人才强局,人才兴局”的人才战略
    5.3 自治区专项管理应建立有效的找矿激励体系
    5.4 加大财政基本预算经费拨款,尽快解决历史财政经费缺口问题
    5.5 尽快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为改革铺垫道路
    5.6 更新观念,企业化改革应更新传统观念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8)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发展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地质、大市场”战略
2 组织创新战略
3 资本经营战略
4 品牌战略
5 人力资本战略
6 企业文化战略

(9)内蒙古煤炭工业的发展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内蒙古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1.1 内蒙古煤炭资源概述
        1.1.1 内蒙古煤炭资源分布及储量
        1.1.2 内蒙古煤炭资源构造特征
        1.1.3 内蒙古煤炭资源:煤类
        1.1.4 伴生矿产资源
        1.1.5 煤炭资源特点评述
    1.2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1 内蒙古煤炭资源矿区现状
        1.2.2 内蒙古煤资源的加工
        1.2.3 内蒙古煤炭资源的流向
    1.3 内蒙古煤炭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生产结构不合理
        1.3.2 技术装备水平低,技术改进程度缓慢
        1.3.3 产品结构单一,不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1.3.4 接续能力不足,影响可持续发展
        1.3.5 国有煤炭企业尚未摆脱困境
        1.3.6 体制改革滞后,投资主体单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第二篇 内蒙古煤炭工业发展战略环境及战略条件分析
    2.1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形势、市场需求及煤炭能源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
    2.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2.1 煤炭工业发展的有利机遇
        2.2.2 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2.3 我国煤炭行业现状
        2.3.1 我国煤炭资源概况
        2.3.2 我国煤炭工业“九五”发展状况
        2.3.3 国内发展环境、煤炭需求预测及煤炭能源在我国的战略地位
        2.3.4 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政策
    2.4 内蒙古煤炭工业发展的战略条件
第三篇 内蒙古煤炭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战略目标
    3.1 内蒙古煤炭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3.2 内蒙古煤炭工业发展战略目标
第四篇 内蒙古煤炭工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4.1 深化企业改革,实施大集团战略
        4.1.1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快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战略性重组
        4.1.2 优化所有制结构,以实行股份制改造为重点,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4.2 实施科教兴煤战略,推进技术创新,加快煤炭企业技术改造步伐,促进产业升级
        4.2.1 组织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
        4.2.2 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煤炭工业
        4.2.3 完善以大型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实体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
    4.3 实施洁净煤战略,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
        4.3.1 改造和建设选煤厂
        4.3.2 发展配煤一条龙服务体系
        4.3.3 完善水煤浆制备和应用技术
        4.3.4 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
        4.3.5 推进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4.4 实施综合经营战略,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
        4.4.1 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增加煤炭附加值
        4.4.2 开发利用与煤共伴生矿物
        4.4.3 发展综合利用项目,减少污染物排放
        4.4.4 推行清洁生产与文明生产,美化、净化煤矿环境
        4.4.5 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4.6 完善有关法规,依法保障煤矿职工健康
        4.4.7 工业园区建设
    4.5 加强煤炭资源勘探与评价,促进资源有效开发及利用
        4.5.1 实现煤炭地质工作的根本性转变
        4.5.2 加强煤炭资源综合评价和勘查
        4.5.3 加大煤炭资源勘查投入
        4.5.4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煤炭地质工作可持续发展
        4.5.5 加强煤炭生产开发监管,提高资源回收率
        4.5.6 实施对稀缺煤种保护性开采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稀缺煤种对主要行业的长久供应
第五篇 内蒙古煤炭工业发展战略的主要政策措施建议
    5.1 完善煤炭工业宏观调控体系
    5.2 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协调行业利益
    5.3 培育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推动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5.4 支持煤矿建设和技术改造,完善煤炭矿业权制度
    5.5 推动洁净煤技术产业化
    5.6 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5.7 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帮助煤炭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5.8 发挥中介组织作用
    5.9 加强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10)试论地质大市场的构成及其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大市场的构成
    1.1 地质项目市场
    1.2 地质资本市场
    1.3 地质劳务市场
    1.4 地质成果市场
    1.5 地质大市场的运转
2 建议

四、试论地质大市场的构成及其发展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煤一勘局公司2019-2023年发展规划研究[D]. 张质坚.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2]面向自然资源管理的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评价及发展模式[D]. 杨添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转型研究[D]. 孙策.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4]基于TCM和CVM方法的神农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价值评估[D]. 陈默. 湖北大学, 2016(06)
  • [5]HL地质勘查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杨泽汀. 黑龙江大学, 2015(06)
  • [6]多措并举 提升地勘行业生存空间[J]. 曾凡杰,马忠宏,曾祥茜,刘磊. 中国有色金属, 2013(18)
  • [7]内蒙古煤田地质单位企业化改革研究[D]. 贺飞. 内蒙古大学, 2012(05)
  • [8]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发展的战略思考[J]. 武音茜,武国辉,杨涛. 矿物学报, 2007(Z1)
  • [9]内蒙古煤炭工业的发展战略[D]. 徐亚男. 内蒙古大学, 2004(04)
  • [10]试论地质大市场的构成及其发展建议[J]. 唐春花,王平. 江西地质, 2001(04)

标签:;  ;  ;  ;  ;  

论地质大市场的构成及其发展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